新2007-101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小学历年真题试卷
江苏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江苏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选择题)1.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在皮亚杰所描述的( )阶段表现得最为明显。
A.感知运动B.前运动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2.个体的某种品质或特征给人以清晰、鲜明的印象,以致掩盖了对他的其他品质和特征的判断,这种现象称为( )。
A.近因效应B.晕轮效应C.投射效应D.刻板效应3.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了迁移( )理论。
A.关系转换说B.相同要素说C.形式训练说D.认知结构说4.在教学活动前,教师为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和个别差异以及安排教学所进行的评价称之为( )。
A.形成性评价B.标准参照评价C.配置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5.学生经常利用画表格的方式来对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归类,这是运用了( )。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模式再认策略D.组织策略6.下列哪个不属于操作技能的特点。
( )A.物质性B.外显性C.观念性D.展开性7.个体在单位时间内对事物反应的总量体现了创造性在( )方面的品质。
A.可逆性B.变通性C.独创性D.流畅性8.学生掌握了“铜”、“铁”等概念之后,再学习“金属”概念,这种学习是( )。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派生类属学习9.老师经常用发小红花,小卡片等方式鼓励学生的良好行为,这种改变学生行为的方法是( )。
A.示范法B.系统脱敏C.代币奖励法D.认知调适法10.在韦纳的归因理论中,努力属于内部、( )因素。
A.稳定、可控B.不稳定、可控C.稳定、不可控D.不稳定、不可控参考答案及解析1.选B。
【中公专家解析】前运算阶段的思维特征:思维的单向性、刻板性、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
2.选B。
【中公专家解析】晕轮效应,即像晕轮一样,一点发亮,照亮四周,“以点概面”了。
3.选B。
【中公专家解析】略4.选C。
【中公专家解析】要区别于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有时与配置性评价意义相同,有时指对经常表现学习困难的学生所做的评价,多半是在形成性评价之后实施的,形成性评价则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
江苏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09江苏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A.2岁B.4岁C.6岁D.8岁2.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A.1岁B.3岁C.5岁D.7岁3.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案评价工程,才能进入新单元的学习?()A.50%-60%B.60%-70% C.70%-80% D.80%-90%4.人格的核心是()A.能力B.智力C.性格D.气质5.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A.刺激分化B.消退C.刺激泛化D.获得6.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欲望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7.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欲望内驱力8.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A.避免失败者B.力求成功者C.自我实现者D.追求荣誉者9.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A.顺就迁移B.同化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具体迁移10.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持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A.命题B.案例C.反例D.正例11.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A.位置记忆法B.关键词法C.缩简法D.视觉想象12.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A.发散思维B.聚合思维C.形象思维D.抽象思维13.态度的核心成分是()A.行为成分B.认知成分C.情感成分D.理智成分14.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A.初一B.初二C.初三D.高一15.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A.外部强化B.自我强化C.直接强化D.替代强化16.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A.关系转换理论B.经验类化理论C.共同要素说D.形式训练说17.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A.类属学习B.总结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命题学习18.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组块?()A.4 2 B.5 2 C.6 2 D.7 219.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A.学习计划B.学习策略C.学习方法D.学习规律20.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A.关注发展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D.关注生存阶段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有13个小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2012年

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2012年(总分:100.00,做题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总题数:15,分数:15.00)1.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在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得到满意的结果时,其联结就会增强;而得到烦恼的结果时,其联结就会减弱。
桑代克将这一原理称为()。
(分数:1.00)A.效果律√B.练习律C.准备律D.试误律解析:2.某些学生为了得到老师或父母的奖励或避免受到老师或父母的惩罚而努力学习,这是()。
(分数:1.00)A.高尚动机B.外部动机√C.低级动机D.内部动机解析:3.学生具有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问题的知识称为()。
(分数:1.00)A.原述性知识B.实事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D.学科性知识解析:4.学生已经有了“哺乳动物”的观念,再学习“牛”这种动物,这种学习属于()。
(分数:1.00)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发现学习解析:5.学生学会了列提纲,利用图形和表格等方式来提高学习效果,这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分数:1.00)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元认知策略D.组织策略√解析:6.在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儿童进入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形成()。
(分数:1.00)A.自我中心B.不可逆性思维C.守恒观念√D.抽象逻辑推理能力解析:7.小明在做了一连串的乘法计算题后,遇到一道题目:2+8=?,她不假思索地在等号后面写上了16,这是()(分数:1.00)A.一般迁移B.垂直迁移C.正迁移D.负迁移√解析:8.心理学认为,当人的认知不平衡或不协调时,内心就会有不愉快或紧张的感受,就会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观念或信念以达到新的平衡,这种心理现象称为()。
(分数:1.00)A.依从B.认知失调√C.自尊心D.内驱力解析:9.反映测验的稳定,一致程度的指标叫做()。
(分数:1.00)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解析:10.教师在课堂中主要关心如何教好每一堂课,关心诸如班级大小和时间压力以及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问题,这说明他们正处于教师成长的()。
江苏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带目录权威发布)(精品推荐)

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真题权威材料200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2)2003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4)2004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6)2005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8)2006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10)2007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12)2008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14)2009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16)2010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18)2011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20)201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回忆版? (21)答案 (23)200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a ) A、1903年 B、1913年 C、1914年 D、1900年2.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对应的年龄是( c ) A、2至7岁 B、11至15岁 C、7至11岁 D、0至2岁3.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b ) A、社会自我 B、心理自我 C、生理自我 D、精神自我4.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认知方式是( b )A、场依存性B、场独立性C、冲动型D、沉思型5.提出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心理学家是( b )A、奥苏伯尔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6.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c )A、线性关系B、正U型关系C、倒U型关系D、平行关系7.掌握学习要求学生达到完成( d )A、70%B、90%C、70—80%D、80—90%8.“信息加工学习论”的提出者是( d ) A、加里培林 B、罗杰斯 C、马斯洛 D、加涅9.在教育心理学中教学目标是指( b )A、预期教师教学达到的目标B、预期学生教学后达到的目标C、教学内容目标D、学习内容目标10.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作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 b ) A、合作学习 B、发现学习 C、情境教学 D、指导教学11.让学生按照各自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属于( b )A、愉快教学B、个别化教学C、情境教学D、理想化教学12.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 b )A、前后一样B、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D、没有规律13.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教学方法是( c ) A、变化 B、改变 C、变式 D、突出14.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同时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表明儿童认知水平处于( c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把认知与审美列入( b )A、安全需要B、自我实现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D、生理需要16.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d )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17.先行组织者技术常用于( b )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个别化教学D、掌握学习18.按照学习迁移的性质可以分为( a )A、积极与消极迁移B、纵向与横向迁移C、普通与特殊迁移D、顺向与逆向迁移19.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中学习的第三个阶段是( c )A、转化联单B、获得C、评价D、同化20.掌握学习的提出是由心理学家( c )A、加涅B、奥苏伯尔C、布鲁姆D、布鲁纳二、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新2007-101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小学历年真题试卷

2007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小学类)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心理学将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叫做()A.心理过程B.心理发展C.心理活动D.心理状态2、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是指()A.学习策略B.学习动机C.学习准备D.学习迁移3、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他的理论被称为()A.尝试-错误学习理论B.有意义接受学习论C.社会学习论D.认知-结构学习论4、下列技能中,属于心智技能的是()A.弹琴技能B.记忆技能C.体操技能D.游泳技能5、态度的结构不包括()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意志成分D.行为成分6、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班杜拉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A.主观评价B.客观结果C.情绪体验D.成败经验7、小学生中最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症是()A.儿童多动综合症B.学习困难综合症C.儿童厌学症D.儿童强迫行为8、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A.经验B.策略C.动机D.结果9、教学评价是指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A.价值判断的过程B.情感判断的过程C.效能判断的过程D.态度判断的过程10、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即社会性认知与()A.社会性体验B.社会性评价C.社会性交往D.社会性适应11、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A.道德情感B.道德认识C.道德行为D.道德价值12、心理学上将个人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叫做()A.元认知B.元逻辑C.元分析D.元策略13、福勒和布朗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A、关注自我B.关注教法C.关注学生D.关注社会14、研究表明,教师的职业能力与教学效果直接存在( )A.较低的相关B.较高的向关C.零相关D.中度相关15、学习中常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属于()A.学习迁移B.学习目标C.学习需要D.学习效果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6、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______________的过程。
江苏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测验真题

江苏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测验真题作者: 日期:200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 •简述“最近发展区”及其教学意义。
答: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
2 •简述布鲁纳的学习观。
答:学习观:(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3 •简述知识学习的作用。
答:(1)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2)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3)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4 •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有哪些特点?答:(1)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运算技能、记阅读技能、忆技能等是常见的心智技能。
特点有: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2)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特点有: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
5.简述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答:二者的实质是相同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构成。
区别:(1) 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范围大。
(2)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论述题(本大题共2题,任选1题,共10分)1 •论述怎样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答:(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2)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 •举例说明可通过哪些措施促进学生记忆效果的提高。
江苏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带目录权威发布)-精品推荐

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真题权威材料200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2)2003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4)2004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6)2005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8)2006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10)2007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12)2008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14)2009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16)2010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18)2011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20)201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回忆版? (21)答案 (23)200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a ) A、1903年 B、1913年 C、1914年 D、1900年2.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对应的年龄是( c ) A、2至7岁 B、11至15岁 C、7至11岁 D、0至2岁3.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b ) A、社会自我 B、心理自我 C、生理自我 D、精神自我4.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认知方式是( b )A、场依存性B、场独立性C、冲动型D、沉思型5.提出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心理学家是( b )A、奥苏伯尔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6.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c )A、线性关系B、正U型关系C、倒U型关系D、平行关系7.掌握学习要求学生达到完成( d )A、70%B、90%C、70—80%D、80—90%8.“信息加工学习论”的提出者是( d ) A、加里培林 B、罗杰斯 C、马斯洛 D、加涅9.在教育心理学中教学目标是指( b )A、预期教师教学达到的目标B、预期学生教学后达到的目标C、教学内容目标D、学习内容目标10.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作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 b ) A、合作学习 B、发现学习 C、情境教学 D、指导教学11.让学生按照各自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属于( b )A、愉快教学B、个别化教学C、情境教学D、理想化教学12.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 b )A、前后一样B、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D、没有规律13.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教学方法是( c ) A、变化 B、改变 C、变式 D、突出14.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同时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表明儿童认知水平处于( c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把认知与审美列入( b )A、安全需要B、自我实现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D、生理需要16.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d )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17.先行组织者技术常用于( b )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个别化教学D、掌握学习18.按照学习迁移的性质可以分为( a )A、积极与消极迁移B、纵向与横向迁移C、普通与特殊迁移D、顺向与逆向迁移19.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中学习的第三个阶段是( c )A、转化联单B、获得C、评价D、同化20.掌握学习的提出是由心理学家( c )A、加涅B、奥苏伯尔C、布鲁姆D、布鲁纳二、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2012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2)

2012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2)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寒,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20分)1.学生学习的根本特点是( )。
A.接受性B.问接性C.方向性D.连续性2.在小学生概念的掌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感觉B.知觉C.表象D.语言3.原型定向阶段相当于加里培林的( )。
A.活动定向阶段B.物质与物质化阶段C.内部言语动作阶段D.外部言语动作阶段4.最佳学习效果的过度学习需达到( )。
A.50%B.100%C.150%D.200%5.反映活动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知识称为( )。
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陈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6.“量杯”实验的策划者是( )。
A.布卢姆B.加涅C.斯金纳D.陆钦斯7.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由“大海”一词所想到的事物,是为训练学生的( )。
A.发散思维B.推测与假设C.好奇心D.独立性8.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受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效果,班杜拉称这种现象为( )。
A.自我强化B.替代强化C.内部强化D.负强化9.布鲁纳的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是( )。
A.获得B.转化C.同化D.评价10.指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是( )。
A.自我认知B.社会性认知C.社会性交往D.认知方式[NextPage]11.经常看到主语在句子的开端部位,因而就认为主语就是句子开端部位的那个词,这属于( )。
A.形象概括青年人网教师资格考试频道:/zy/teacher/B.理性概括C.表象概括D.感性概括12.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契约、个人权利和民主承认的法律道德阶段属于( )。
A.前习俗水平B.公正水平C.习俗水平D.后习俗水平13.皮亚杰认为形成儿童道德的他律道德在( )。
2007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

2007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教师资格考试2007年《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至少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10分)1.根据迁移的性质分类,迁移有()。
A 顺向迁移B 逆向迁移C 正迁移D 负迁移2.用饿猫逃出笼箱的著名实验,解释试误学习现象的心理学家是()。
A.苛勒B.巴甫洛夫C.斯金纳D.桑代克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学习的心理规律B.教学的心理规律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D.学与教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4.加涅将教学目标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和()A.动作技能B.分析技能C.态度D.综合技能5.学生的心理发展主要包括()方面。
A.认知B.情感C.人格D.社会性参考答案:1.C D 2.D 3.C 4.A C 5.A B D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请从以下名词中任选5个。
进行解答。
实验法:P16---是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观察法:P22—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通过被观察者的外部行为表现,从而了解其心理现象的规律和特征的一种研究方法。
教育经验总结法:P23----是指教育工作者对自己日常工作中获得的教育过程心理现象进行整合性认识和总结,并寻找其中规律性的方法。
思维:---P31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而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理的概括或间接反映,是认识活动的高级阶段,它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中。
社会性P36—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发展起来,与社会存在相适应的一切特征和典型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自我意识:P36—是主体对其自身的认识,是其社会性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方面。
自我总识的发展主要集中体现在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三个方面。
人格:P55---又称个性,是个人与社会有关的完整而稳固的行为倾向的总和。
认知方式:P60---也称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
新2007-101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小学历年真题试卷

2007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小学类)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之一是()
A.发展基础教育
B.发展中等教育
C.发展普通教育
D.发展农村教育
2、我国义务教育实行的管理体制是()
A.国家统一管理
B.各省统一管理
C.各县、乡自行管理
D.地方负责,分级管理
3、小学教育的根本性质是()
A.为升入中学打基础
B.培养合格的劳动后备力量
C.培养公民的基本素质
D.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4、“精神产婆术”的提出者是()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洛克
D.亚里士多德
5、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中小学生身份的定位有三个层次:第一,中小学生是国家公民;第二,中小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民;第三,中小学生是()
A.受教育者
B.具有主体性的受教育者
C.社会公民
D.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7、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使他们形成所学事物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帮助他们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
这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直观性原则
权威机构编制。
江苏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试历年真题真题

2010年江苏省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所选项前的字母标号填在题目右下角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测量与测验是对学习及其结果的( ) A.客观描述B.主观判断C.主观臆想D.主观描述2.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是( )A.联想过程B.学习过程C.评价过程D.预测过程3.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是A.场依存B.内在型C.场独立D.冲动型( )4.自我效能感概念最早提出者是( ) A.阿特金森B.班杜拉C.奥苏贝尔D.维纳5.按福勒和布朗的观点,把大量时间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的新教师处于教师成长的( )A.关注情境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待遇阶段D.关注生存阶段6.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A.韦克斯勒智力量表B.斯坦福一比纳量表C.儿童智力量表 D.成人智力量表7.儿童因有改正错误的行为表现,家长便撤销惩罚,取消了限制儿童看电视的禁令,这种能增加反应概率的刺激是( )A.正强化B.正弱化C.负强化D.负弱化8.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这体现了心理发展的( )A.定向性B.不平衡性 C.结构性D.差异性9.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于( ) A.熟悉教材B.创设问题情境C.了解学生D.激发学习动机10.需要层次论指出,人最高级的需要是( )A.人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自我实现需要D.归属和爱的需要11.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这种学习称作( )A.上位学习B.感性学习C.命题学习D.下位学习12.受m(a+b)=ma+mb的影响而得到1g(a+b)二lga+lgb,这是一种( )A.负迁移B.正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13.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是( )A.教学媒体B.学习情境 C 课堂纪律D.师生关系14.最早采用无意义音节作为实验材料,对记忆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 )A.奥苏贝尔B;班杜拉C.阿特金森D.艾宾浩斯15.测验时跳过某个难题,先做简单的题目,属于( )A.组织策略B.监视策略C.调节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二、填空题(请将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
江苏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带目录权威发布)

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真题权威材料200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2)2003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4)2004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6)2005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8)2006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10)2007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12)2008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14)2009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16)2010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18)2011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20)201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回忆版? (21)答案 (23)200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a ) A、1903年 B、1913年 C、1914年 D、1900年2.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对应的年龄是( c ) A、2至7岁 B、11至15岁 C、7至11岁 D、0至2岁3.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b ) A、社会自我 B、心理自我 C、生理自我 D、精神自我4.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认知方式是( b )A、场依存性B、场独立性C、冲动型D、沉思型5.提出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心理学家是( b )A、奥苏伯尔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6.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c )A、线性关系B、正U型关系C、倒U型关系D、平行关系7.掌握学习要求学生达到完成( d )A、70%B、90%C、70—80%D、80—90%8.“信息加工学习论”的提出者是( d ) A、加里培林 B、罗杰斯 C、马斯洛 D、加涅9.在教育心理学中教学目标是指( b )A、预期教师教学达到的目标B、预期学生教学后达到的目标C、教学内容目标D、学习内容目标10.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作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 b ) A、合作学习 B、发现学习 C、情境教学 D、指导教学11.让学生按照各自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属于( b )A、愉快教学B、个别化教学C、情境教学D、理想化教学12.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 b )A、前后一样B、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D、没有规律13.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教学方法是( c ) A、变化 B、改变 C、变式 D、突出14.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同时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表明儿童认知水平处于( c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把认知与审美列入( b )A、安全需要B、自我实现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D、生理需要16.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d )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17.先行组织者技术常用于( b )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个别化教学D、掌握学习18.按照学习迁移的性质可以分为( a )A、积极与消极迁移B、纵向与横向迁移C、普通与特殊迁移D、顺向与逆向迁移19.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中学习的第三个阶段是( c )A、转化联单B、获得C、评价D、同化20.掌握学习的提出是由心理学家( c )A、加涅B、奥苏伯尔C、布鲁姆D、布鲁纳二、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江苏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带目录权威发布)(推荐)

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真题权威材料200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2)2003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4)2004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6)2005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8)2006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10)2007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12)2008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14)2009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16)2010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18)2011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20)201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回忆版? (21)答案 (23)200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a ) A、1903年 B、1913年 C、1914年 D、1900年2.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对应的年龄是( c ) A、2至7岁 B、11至15岁 C、7至11岁 D、0至2岁3.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b ) A、社会自我 B、心理自我 C、生理自我 D、精神自我4.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认知方式是( b )A、场依存性B、场独立性C、冲动型D、沉思型5.提出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心理学家是( b )A、奥苏伯尔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6.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c )A、线性关系B、正U型关系C、倒U型关系D、平行关系7.掌握学习要求学生达到完成( d )A、70%B、90%C、70—80%D、80—90%8.“信息加工学习论”的提出者是( d ) A、加里培林 B、罗杰斯 C、马斯洛 D、加涅9.在教育心理学中教学目标是指( b )A、预期教师教学达到的目标B、预期学生教学后达到的目标C、教学内容目标D、学习内容目标10.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作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 b ) A、合作学习 B、发现学习 C、情境教学 D、指导教学11.让学生按照各自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属于( b )A、愉快教学B、个别化教学C、情境教学D、理想化教学12.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 b )A、前后一样B、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D、没有规律13.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教学方法是( c ) A、变化 B、改变 C、变式 D、突出14.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同时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表明儿童认知水平处于( c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把认知与审美列入( b )A、安全需要B、自我实现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D、生理需要16.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d )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17.先行组织者技术常用于( b )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个别化教学D、掌握学习18.按照学习迁移的性质可以分为( a )A、积极与消极迁移B、纵向与横向迁移C、普通与特殊迁移D、顺向与逆向迁移19.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中学习的第三个阶段是( c )A、转化联单B、获得C、评价D、同化20.掌握学习的提出是由心理学家( c )A、加涅B、奥苏伯尔C、布鲁姆D、布鲁纳二、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2007年10月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

2007年10月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总分:7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埃里克森认为下列哪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A.学前期B.学龄期√C.青年期D.成年早期解析:3.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认为,有机体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与其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出条件反应,这一现象称之为_____。
【】A.泛化√B.消退C.获得D.分化解析:4.下列属于常见的心智技能的是_____。
【】A.驾驶汽车B.洗衣服C.解两步应用题√D.听到声音解析:5.下列策略中不属于精细加工策略是_____。
【】A.举例B.类比C.提问D.画线√解析:6.一个人在解决问题时能触类旁通,说明这个人的思维具有_____。
【】A.流畅性B.变通性√C.独创性D.新异性解析:7.艾里斯的ABC理论中“C”指的是_____。
【】A.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B.获得正向的情绪效果C.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D.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解析:8.研究表明,记忆效果最好的过度学习程度是_____。
【】A.100%B.150%√C.200%D.300%解析:9.关系转换说明强调哪个因素在学习迁移中的作用_____。
【】A.对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B.学习任务之间的共同要素C.不同学习活动所具有的共同的原理和概括化的经验D.认知结构变量的特性解析:10.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联系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是_____。
【】A.教学事项B.教学目标C.任务分析√D.个别化教学解析:11.教师针对个别学生采用谈话、观察等方式收集资料而进行的评价属于_____。
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2010年

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2010年(总分:100.00,做题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总题数:15,分数:15.00)1.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这体现了心理发展的( )。
(分数:1.00)A.定向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差异性解析:2.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是( )。
(分数:1.00)A.联想过程B.学习过程√C.评价过程D.预测过程解析:3.在动机理论中的需要层次论指出,人的最高级的需要是( )。
(分数:1.00)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自我实现需要√D.归属和爱的需要解析:4.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 )。
(分数:1.00)A.条件反射B.个性差异C.自我意识D.认知结构√解析:5.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是( )(分数:1.00)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并列学习D.结合学习解析:6.数学的学习有利于统计学的学习,这种现象被称为( )。
(分数:1.00)A.正迁移√B.负迁移C.反馈D.干扰解析:7.对同一问题,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表示思维的( )。
(分数:1.00)A.独创性越高B.结构性越高C.流畅越高√D.可逆性越高解析:8.阅读时常用的一种复述策略是( )。
(分数:1.00)A.提问B.做笔记C.语义联想D.划线√解析:9.皮亚杰提出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 )。
(分数:1.00)A.权威阶段B.可逆性阶段C.公正阶段D.自我中心阶段√解析:10.态度的核心成分是态度的( )。
(分数:1.00)A.情感成分√B.认知成分C.行为成分D.理智成分解析:11.以下属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认知目标是( )。
(分数:1.00)A.知识√B.反应C.模仿D.操作解析:12.多动症儿童行为是主要特征是( )。
江苏历年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真题已经排版好

()
A、变式
B、比较
C、概括
D、抽象
8.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针对所学内容画出网络关系图,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元认知策略
B、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复述策略
9.根据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被称为天才的人,其智商必须超过
()
A、100
B、120
C、140
D、130
10.将教学目标由低到高依次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的心理学家是( )
C、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D、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15.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是
()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认知策略
D、动作技能
16.学生刚学英语时,对 26 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
A、痕迹消退说 B、动机说 C、同化说
D、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2002 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中学类)试卷
一、 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
的括号内。本大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
)
A、1903 年
B、1913 年
C、1914 年
B、获得 C、评价
D、同化
20.掌握学习的提出是由心理学家
(
)
A、加涅
B、奥苏伯尔 C、布鲁姆
D、布鲁纳
二、 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本大题共 20 个空,每空 1 分,共 20 分)
1. 在教学目标的表述中,对行为目标陈述要求具备三个要素。一是具体目标、二是产生条件、三
江苏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带目录权威发布)-优质资料

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真题权威材料200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2)2003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4)2004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6)2005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8)2006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10)2007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12)2008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14)2009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16)2010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18)2011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20)201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回忆版? (21)答案 (23)200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a ) A、1903年 B、1913年 C、1914年 D、1900年2.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对应的年龄是( c ) A、2至7岁 B、11至15岁 C、7至11岁 D、0至2岁3.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b ) A、社会自我 B、心理自我 C、生理自我 D、精神自我4.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认知方式是( b )A、场依存性B、场独立性C、冲动型D、沉思型5.提出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心理学家是( b )A、奥苏伯尔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6.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c )A、线性关系B、正U型关系C、倒U型关系D、平行关系7.掌握学习要求学生达到完成( d )A、70%B、90%C、70—80%D、80—90%8.“信息加工学习论”的提出者是( d ) A、加里培林 B、罗杰斯 C、马斯洛 D、加涅9.在教育心理学中教学目标是指( b )A、预期教师教学达到的目标B、预期学生教学后达到的目标C、教学内容目标D、学习内容目标10.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作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 b ) A、合作学习 B、发现学习 C、情境教学 D、指导教学11.让学生按照各自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属于( b )A、愉快教学B、个别化教学C、情境教学D、理想化教学12.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 b )A、前后一样B、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D、没有规律13.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教学方法是( c ) A、变化 B、改变 C、变式 D、突出14.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同时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表明儿童认知水平处于( c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把认知与审美列入( b )A、安全需要B、自我实现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D、生理需要16.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d )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17.先行组织者技术常用于( b )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个别化教学D、掌握学习18.按照学习迁移的性质可以分为( a )A、积极与消极迁移B、纵向与横向迁移C、普通与特殊迁移D、顺向与逆向迁移19.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中学习的第三个阶段是( c )A、转化联单B、获得C、评价D、同化20.掌握学习的提出是由心理学家( c )A、加涅B、奥苏伯尔C、布鲁姆D、布鲁纳二、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小学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心理学将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叫做()
A.心理过程
B.心理发展
C.心理活动
D.心理状态
2、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是指()
A.学习策略
B.学习动机
C.学习准备
D.学习迁移
3、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他的理论被称为()
A.尝试-错误学习理论
B.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C.社会学习论
D.认知-结构学习论
4、下列技能中,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A.弹琴技能
B.记忆技能
C.体操技能
D.游泳技能
5、态度的结构不包括()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
D.行为成分
6、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班杜拉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A.主观评价
B.客观结果
C.情绪体验
D.成败经验
7、小学生中最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症是()A.儿童多动综合症
B.学习困难综合症
C.儿童厌学症
D.儿童强迫行为
权威机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