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

合集下载

李商隐著名诗词十首

李商隐著名诗词十首

李商隐著名诗词十首摘要:1.李商隐简介2.李商隐诗词创作背景3.李商隐十首著名诗词赏析3.1《锦瑟》3.2《无题》3.3《夜泊牛渚怀古》3.4《登鹳雀楼》3.5《夜泊牛渚怀古》3.6《乐游原》3.7《杜工部蜀中离席》3.8《安定城楼》3.9《春夜喜雨》3.10《相见欢》正文: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唐代著名诗人。

他生活在唐朝晚期,是一个充满政治动荡和战乱的时代。

李商隐的诗歌创作以婉约、清新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以咏史、抒怀、写景、寓言等为主题,诗中饱含深情,寓意深刻,被誉为唐代优秀的诗人之一。

李商隐的十首著名诗词如下:1.《锦瑟》:此诗通过锦瑟的华美形象,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感慨。

2.《无题》: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爱情诗,诗中以“相见时难别亦难”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对爱情的执着。

3.《夜泊牛渚怀古》:此诗以泊船牛渚为背景,追忆了唐朝的辉煌历史,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4.《登鹳雀楼》:诗人通过登高远望,表达了对壮美河山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5.《乐游原》:此诗以游览乐游原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生活的悠闲之情。

6.《杜工部蜀中离席》: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对友人的离去表达了不舍和祝福之情。

7.《安定城楼》:此诗以登安定城楼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和自己未酬壮志的感慨。

8.《春夜喜雨》:这是一首赞美春夜雨景的诗,诗中以“好雨知时节”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9.《相见欢》: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离别诗,诗中以“无言独上西楼”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

总的来说,李商隐的诗词风格独特,寓意深刻,既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又表达了他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唐代诗人李商隐生平简介

唐代诗人李商隐生平简介

唐代诗人李商隐生平简介李商隐,也叫李义山,号樊南生,晚唐年间著名的诗人,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李商隐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李商隐生平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著名的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并称“温李”。

李商隐幼年丧父,只能跟随母亲回乡,生活比较清贫,他又是家中的长子,所以少时经常帮别人抄书来换钱,以贴补家用,幸得一位堂叔教他五经诗文,使他写得一手好文章。

公元829年,李商隐一家迁到了洛阳,结识了白居易与令狐楚等人,并得到了令狐楚的器重。

后令狐楚调职,李商隐返乡,曾到王屋山学过道。

公元837年,李商隐考取了进士,但他的为官之路并不顺利,期间还被卷入了牛李争斗的政治漩涡中,一生不得志。

公元858年,抑郁寡欢的李商隐在郑州病故。

虽然仕途不顺,但李商隐还是留下了许多优美动人的诗词。

李商隐是唐朝为数不多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在骈文上也颇有造诣,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鲜明,广为流传。

李商隐流传下来的诗歌近六百余首,比较著名的有《夜雨寄北》、《锦瑟》、《无题》等等。

李商隐的故事李商隐曾经表示自己与唐朝的圣上是同宗的亲缘关系,然而经过考证也已经确认了他的确是唐朝皇室的远房亲戚,但是由于没有具体的历史文献来说明,而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已经是相当远的距离,因此尽管李商隐在作品中多次阐述这一点实际上也并没有给他带来丝毫实真实利益。

而李商隐一户人家中有三名进士,其中第一位考中进士的是李商隐的爷爷李叔洪,十九岁的时候一举中第,于安阳任官,即安阳君,二十九岁去世,为官十年,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很少。

关于李商隐的传说,在后人的史料笔记中能找到不少。

其中在宋朝的史料记载中,称年长的白居易晚年十分赏识李商隐,很爱读他的诗,有一次甚至开玩笑表示死了以后希望可以投胎成为李商隐的儿子。

李商隐的大儿子出生以后,李商隐真的给他取名叫做白老,结果这个儿子甚是愚蠢,等到小儿子出生以后,十分聪明伶俐,大家都笑称就算是白居易投胎到李家,也肯定是小儿子。

古代文学李商隐知识点总结

古代文学李商隐知识点总结

古代文学李商隐知识点总结一、李商隐简介李商隐(813年-858年),中国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晚年自称颇知心学道。

他是唐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以七绝和五言绝句著称,与杜甫、王维并称唐代“诗三杰”。

李商隐以其才情兼备的诗文而闻名后世,被誉为“唐代诗坛之天才”,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李商隐的作品特点1. 写实性强:李商隐的诗作品多以宫廷和市井生活为题材,描写世事变换,人生沉浮,展现出现实生活的百态和社会矛盾,将“写实”推至极致。

2. 情感丰富:李商隐的诗作热情奔放,抒发感情,表现出充沛的情感,对于爱情、仕途、宦途等动人的情感抒写得淋漓尽致。

3. 豪放风采:李商隐的诗风豪放,文章气势磅礴,用词豪放激昂,语言生动有力,具有鲜明的个性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4. 艺术表现手法:他熟练运用修辞、意象等手法,用语精炼、意味深刻,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三、李商隐代表作品1. 《夜雨寄北》:表现了离别的深情,带有忧伤的感怀,写景抒情之作,描绘北方的雨景以及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2. 《夜泊牛渚怀古》:展现了他对古老乐土的崇敬之情,通过描绘夜晚泊船的情景,表达了对唐代旧物和风貌的怀旧之情。

3. 《登乐游原》:写出了对家乡乐游原抒发的思乡之情,诗中既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又有对流年逝去的感慨。

4.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表达了对友谊之情的珍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与友谊的坚定不移。

四、李商隐的文学影响李商隐的诗歌创作和文学观念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古代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商隐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刻画得淋漓尽致,他的诗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变迁,启发了后世诗人们融合诗歌创作和时代精神的探索。

他的诗歌以其耐人寻味、意境深远的特点,对后人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唐代诗歌的经典范例,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李商隐的艺术思想李商隐在文学创作上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和精辟的论述,对后世文学评论家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商隐生平

李商隐生平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他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生平经历:1.早年生活:李商隐约813年出生于一个小官吏家庭,其父亲李嗣曾任获嘉县令。

他十岁丧父,随母回乡务农,家境贫寒。

但他勤奋好学,曾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和资助。

2.科举之路:李商隐在十七岁时即以文章闻名。

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考中进士,随后在秘书省任职。

3.仕途坎坷:李商隐的一生始终处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开成四年(839年),他在令狐楚之子令狐绹的帮助下,得到王茂元的器重,并娶其女儿为妻。

然而,这却遭到牛党的排挤。

此后,李商隐便在牛李两党争斗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幕僚当中,郁郁而不得志。

4.晚年生活:大中五年(851年),李商隐病故于郑州,享年约46岁。

5. 作品创作:李商隐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多数为婉约风格,善于用典,构思精巧。

他的诗歌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成就。

他的代表作品有《夜雨寄北》、《锦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等。

6. 历史评价:李商隐在晚唐时期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著称,被誉为“唐朝诗歌艺术的瑰宝”。

尽管他生前郁郁不得志,但他的诗歌却在后世得到了极高的评价。

明朝人胡应麟将李商隐誉为“古今七律第一”,清代文学家王士祯则称赞他为“晚唐诗之冠”。

7. 后世影响:李商隐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婉约风格对后世诗人产生了启发,他善于用典的创作手法也对后世诗人产生了借鉴。

著名诗人李商隐简介

著名诗人李商隐简介

著名诗人李商隐简介李商隐(公元813—858),男,汉族,字义山,故又称李义山,号玉溪(豀)生、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

邠国公杜悰的表兄弟。

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下辖沁阳市、博爱县),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

19岁因文才深得牛党要员太平军节度使令狐楚的赏识,引为幕府巡官。

25岁进士及第。

26岁受聘于泾源节度使王茂元幕,辟为书记。

王爱其才,招为婿。

他因此遭到牛党的排斥。

此后,李商隐便在牛李两党争斗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之间当幕僚,郁郁而不得志,后潦倒终生,46岁便忧郁而死。

晚唐诗歌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有着大不如前的趋势,而李商隐却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个高峰,是晚唐著名的诗人,杜牧与他齐名,两人并称“小李杜”。

李商隐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

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与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最后抑郁寡欢而死,死后葬于郑州荥阳(今荥阳苜蓿洼村)。

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奚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失传。

有《李义山诗集》。

【出身家世】李商隐曾自称与唐朝的皇族同宗。

经张采田考证,确认他是唐代皇族的远房宗室。

[2]但是没有官方的属籍文件证明此事,因而可以认为李商隐和唐朝皇室的这种血缘关系已经相当遥远了。

李商隐数次在诗歌和文章中申明自己的皇族宗室身份,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实际的利益。

李商隐的家世,有记载的可以追溯到他的高祖李涉。

李涉曾担任过最高级的行政职位是美原(治今陕西富平西北)县令;曾祖李叔恒(一作叔洪),曾任安阳(今属河南)县尉;祖父李俌,曾任邢州(治今河北邢台)录事参军;父亲李嗣,曾任殿中侍御史,在李商隐出生的时候,李嗣任获嘉(今属河南)县令。

唐朝诗人李商隐生平简介

唐朝诗人李商隐生平简介

20XX年唐朝诗人李商隐生平简介李商隐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与杜牧被称为“小李杜”,下面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李商隐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李商隐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著名的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并称“温李”。

李商隐幼年丧父,只能跟随母亲回乡,生活比较清贫,他又是家中的长子,所以少时经常帮别人抄书来换钱,以贴补家用,幸得一位堂叔教他五经诗文,使他写得一手好文章。

公元829年,李商隐一家迁到了洛阳,结识了白居易与令狐楚等人,并得到了令狐楚的器重。

后令狐楚调职,李商隐返乡,曾到王屋山学过道。

公元837年,李商隐考取了进士,但他的为官之路并不顺利,期间还被卷入了牛李争斗的政治漩涡中,一生不得志。

公元858年,抑郁寡欢的李商隐在郑州病故。

虽然仕途不顺,但李商隐还是留下了许多优美动人的诗词。

李商隐是唐朝为数不多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在骈文上也颇有造诣,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鲜明,广为流传。

李商隐流传下来的诗歌近六百余首,比较著名的有《夜雨寄北》、《锦瑟》、《无题》等等。

李商隐的诗都有哪些1/ 4李商隐是唐朝少有的对于诗的意蕴美好有着极度追求的诗人,他擅长诗的创作,此外在骈文上的文学造诣也十分突出。

他的诗构思独特新颖,风格别致绮丽,尤其是无题诗以及情诗的写作上,更是缠绵曲折、婉转动人,传颂至今。

不过他的有些诗文略显得过于晦涩难解,因此有人感叹李商隐的诗这么美,只可惜没有注解难懂其情思。

李商隐的诗歌传世的有六百余首,作为一个有着明显政治倾向以及抱负的积极分子,他的诗中直接触及政治题材的占了很大的比例,咏史诗具有极高的成就,既不是无病呻吟,也并非托古怀今,而是借历史经验来批议当下世事与统治者,将古今二者巧妙结合,创造了一种政治诗的特殊形式,加强了咏史诗的艺术感。

他的爱情诗在中华古典诗中占有独特的一席之地,而无题诗又是李商隐本人别具一格的创新,主要以男女情思为主题,很大一部分表达的是对妻子的深情,意境美好,感情婉转,辞藻华丽,节奏有致,读起来意味深长,触动人心。

李商隐诗文

李商隐诗文

李商隐诗文
1、《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嫦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3、《锦瑟》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4、《贾生》唐·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5、《暮秋独游曲江》唐·李商隐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6、《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7、《晚晴》唐·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
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8、《赠荷花》唐·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李商隐的古诗词全集

李商隐的古诗词全集

李商隐的古诗词全集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 [1] ,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

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李商隐的古诗词,方便大家学习。

《登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二月二日》李商隐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中元作》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寄在朝郑曹独孤李四同年》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昔岁陪游旧迹多,风光今日两蹉跎。

不因醉本兰亭在,兼忘当年旧永和。

《涉洛川》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通谷阳林不见人,我来遗恨古时春。

宓妃漫结无穷恨,不为君王杀灌均。

《次陕州先寄源从事》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离思羁愁日欲晡,东周西雍此分涂。

回銮佛寺高多少,望尽黄河一曲无。

《寄永道士》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共上云山独下迟,阳台白道细如丝。

君今并倚三珠树,不记人间落叶时。

《晓坐》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后閤罢朝眠,前墀思黯然。

梅应未假雪,柳自不胜烟。

泪续浅深绠,肠危高下弦。

红颜无定所,得失在当年。

《代魏宫私赠》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来时西馆阻佳期,去后漳河隔梦思。

知有宓妃无限意,春松秋菊可同时。

《饮席代官妓赠两从事》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新人桥上著春衫,旧主江边侧帽檐。

愿得化为红绶带,许教双凤一时衔。

《张恶子庙》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下马捧椒浆,迎神白玉堂。

如何铁如意,独自与姚苌。

《壬申闰秋题赠乌鹊》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绕树无依月正高,邺城新泪溅云袍。

几年始得逢秋闰,两度填河莫告劳。

李商隐的经典诗词10篇

李商隐的经典诗词10篇

李商隐的经典诗词10篇李商隐是唐朝著名诗人。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李商隐的经典诗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流莺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重有感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

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野菊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敢霜栽近御筵。

潭州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

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陈后宫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茂苑城如画,阊门瓦欲流。

还依水光殿,更起月华楼。

侵夜鸾开镜,迎冬雉献裘。

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

南朝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

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

敌国军营漂木柹,前朝神庙锁烟煤。

满宫学士皆颜色,江令当年只费才。

曲江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望断平时翠辇过,空闻子夜鬼悲歌。

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

死忆华亭闻唳鹤,老忧王室泣铜驼。

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阳春意未多。

题白石莲花寄楚公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白石莲花谁所共,六时长捧佛前灯。

空庭苔藓饶霜露,时梦西山老病僧。

大海龙宫无限地,诸天雁塔几多层。

漫夸鹙子真罗汉,不会牛车是上乘。

到秋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扇风淅沥簟流离,万里南风滞所思。

守到清秋还寂寞,叶丹苔碧闭门时。

李商隐经典15首诗

李商隐经典15首诗

李商隐经典15首诗李商隐是唐代著名诗人,其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誉为“诗中之鬼才”。

下面为大家介绍李商隐经典的15首诗。

1.《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4.《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牧羊犬向远,村鸡飞不闲。

明日天涯路,今宵酒醒何处?”5.《锦城丝管日纷纷》:“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有意无人传,愁听雨落花叶分。

”6.《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7.《浪淘沙·北岛》:“北岛峰如削,西江水碧流。

山色含烟晚,水文照夕秋。

远岸千帆过,长天一色愁。

谁为北岛客,悲歌过潇湘。

”8.《无言歌·春景》:“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烽火夜相续。

白帝城边杨柳,青山几万重。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

”9.《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0.《夜泊牛渚怀古》:“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11.《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12.《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的生平与诗歌内容

李商隐的生平与诗歌内容

李商隐的生平与诗歌内容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

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从祖父起,迁居郑州(今属河南郑州市)。

父亲李嗣曾任获嘉(今河南获嘉县)县令。

商隐三岁时,父亲受聘为浙东(后转浙西)观察使幕僚。

他随父由获嘉至江浙度过童年时代。

李家从商隐曾祖父起,父系中一连几代都过早病故。

商隐十岁,父亲卒于幕府。

孤儿寡母扶丧北回郑州,“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祭裴氏姊文》),虽在故乡,却情同外来的逃荒者。

或者正是由于家世的孤苦不幸,加之瘦赢文弱,形成他易于感伤的性格,但同时也促使他谋求通过科举,振兴家道。

在“悬头苦学”中获得高度的文化艺术修养,锻炼了他坚韧执着的追求精神。

文宗大和三年(829),李商隐谒令狐楚,受到赏识。

令狐楚将他聘入幕府,亲自指点,教写今体文。

楚子令狐綯又在开成二年(837)帮助他中进士。

但就在这一年底,令狐楚病逝。

李商隐于次年春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

王茂元爱商隐之才,将最小的女儿嫁给他。

当时朋党斗争激烈,令狐父子为牛党要员,王茂元被视为亲近李党的武人。

李商隐转依王茂元,在牛党眼里是“背恩”的行为,从此为令狐綯所不满。

党人的成见,加以李商隐个性孤介,他一直沉沦下僚,在朝廷仅任九品的秘书省校书郎、正字,和闲冷的六品太学博士。

为时都很短。

从大和三年踏入仕途,到大中十二年去世,30年中有20年辗转于各处幕府。

东到兖州,北到泾州,南到桂林,西到梓州,远离家室,飘泊异地。

他最后一次赴梓州作长达五年的幕职之前,妻子王氏又不幸病故,子女寄居长安,更加重了精神痛苦。

时世、家世、身世,从各方面促成了李商隐易于感伤的、内向型的性格与心态。

他所秉赋的才情,他的悲剧性和内向型的性格,使他灵心善感,而且感情异常丰富细腻。

国事家事、春去秋来、人情世态,以及与朋友、与异性的交往,均能引发他丰富的感情活动。

“庾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送千牛李将军》),“多感”、“有情”,及其所带有的悲剧色彩,在他的创作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李商隐(唐朝诗人)

李商隐(唐朝诗人)
李商隐在闲居的几年里处理了一些家庭的事务,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将一些亲属的墓葬迁回了故乡 的家族墓园。这种维护家族荣誉的努力多少使他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现存的部分诗文中可以看出,李商隐尽量 调整自己的心态,淡化对政治生涯的兴趣和期待。
清代三十六诗仙图卷之李商隐会昌五年(845年)十月,李商隐结束了守孝,重新回到秘书省。此时,武宗 与宰相李德裕富有效率的合作关系已经到了晚期。次年三月,武宗去世,传言他是由于长期服用道士进献的长生 药而中毒身亡。经过一系列的宫廷斗争,宣宗李忱即位,并反对武宗的大部分政策,尤其厌恶李德裕。因此,几 乎整个会昌六年(846年),都持续新一轮政治清洗,曾经权倾一时的宰相李德裕及其支持者迅速被排挤出权力 中心。在宣宗本人的支持下,以白敏中为首的牛党新势力逐渐占据了政府中的重要位置。
应举的失败不会让李商隐反省自己学识不足。早在太和四年,曾经与他一起游学的令狐绹就考中进士。这显 然不是因为令狐绹的学识才华比李商隐优秀,而是由于他父亲令狐楚的影响力。权贵们互相提携,大量录取上流 社会关系网中的考生,在唐代科举中是很普遍的现象。许多缺乏靠山的考生都会在考试之前就去刻意结交关系, 或者想出种种办法引起考官及名流的注意。据李商隐自述,他在这方面是比较低调的(《与陶进士书》),但如 果说他不曾对令狐楚寄予希望,可能性也不大。从李商隐在开成元年写给令狐绹的一封信中“尔来足下仕益达, 仆固不动”之类的话,可以看出他的情绪已经相当烦躁了。而他于开成二年的中举,也正是令狐父子对当值考官 施加影响的结果。
李商隐的政治诗又多半以借古讽今的咏史诗出现。如《咏史》批判了统治者的荒淫、愚昧和无能。《隋宫二 首》其一,意在提醒晚唐统治者要接受前车之鉴。又如《马嵬二首》其二,对唐玄宗为皇帝而弄得众叛亲离,连 自己的宠妃也保不住的可悲结局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嘲弄。含蓄深沉,意在言外。《贾生》深寓作者对晚唐统治 者佞道以求长生,而不恤国事的讽刺和自身怀才不遇的感慨。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简介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简介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简介相信大家对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都十分熟悉吧!很多人都读过他不少诗歌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诗人李商隐相关信息,如果你想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位诗人,那么你更加不能错过这篇文章了!诗人介绍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

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

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故乡荥阳。

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诗歌特点李商隐的诗歌能在晚唐独树一帜,在于他心灵善感,一往情深,用很多作品来表现晚唐士人伤感哀苦的情绪,以及他对爱情的执著,开创了诗歌的新风格、新境界。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与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此外李商隐将含蓄、朦胧的表现手法运用到了极致,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李商隐诗歌成就最高的是近体诗,尤其是七言律绝。

他是继杜甫之后,唐代七律发展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

李商隐继承了杜甫七律锤炼谨严、沉郁顿挫的特色,又融合了齐梁诗的浓艳色彩、李贺诗的幻想象征手法,形成了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

如《重过圣女祠》借爱情遇合,于写景中融合比兴象征,寄寓困顿失意的身世之感;《春雨》将李贺古体诗的奇艳移入律诗,语言绮丽而对仗工整,音律圆美婉转,意象极美。

李商隐诗词

李商隐诗词
就诗的内容看,按“寄内”解,便情思委曲,悱恻缠绵;作“寄北”看,便嫌细腻恬
淡,未免纤弱。
--引自"超纯斋诗词" 翻译、评析:刘建勋
CC唐诗三百首全唐诗
> 七绝·贾生
ZZ 唐·李商隐
CC全唐诗
> 五律·风雨
ZZ 唐·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ZS【注释】:
宝剑篇:初唐将领郭震,向武则天呈《宝剑篇》:“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飘沦古岳边。虽复沉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武则天大为赞赏。新丰酒:典出唐代马周游长安,宿新丰(今陕西省临潼县东)酒店,店主人对他很冷淡。马周要酒悠然独酌。后唐太宗召对,授临察御史。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终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ZS【注释】:
筹笔驿,又名朝天驿,在今四川广元县北。管仲,春秋时齐相,曾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乐毅,战国时燕国名将,曾为燕昭王率赵、楚、韩、魏、燕五国军队大破强齐,诸葛亮隐居南阳时常以管、乐自许。
3、却话:重头谈起。
【韵译】: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评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
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
【评析】:
��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

李商隐的古诗

李商隐的古诗

李商隐的古诗
1、《汉江临泛》
岸芷汀兰渔歌悠悠,红叶满船秋色浮。

在江畔何处望见,汉家杨柳色依依。

2、《梦蝶梦》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望洞庭》
洞庭波澜壮,鸥鹭共飞扬。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4、《游子吟》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留连戏蝶时,无奈白云遥。

5、《赠汪伦》
汪伦归去也,日暮见沧海。

滟滪拆鱼梁,风云阔空阔。

6、《汉宫春·春思》
佳人已矣,欲去恐留春。

物是人非,非别有芳尘。

7、《秋夜所思》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户梦不成。

惟有长江水,恋旧山河声。

8、《江上渔者》
但见江潮水,芦花连天日。

把酒犹怜碧,无语自萧飒。

9、《老学庵》
老学庵词穷,横看成岭侧。

连山去无路,不半老人肠。

10、《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滪千山万水中,晓看红湍瀑流外。

李商隐诗十首

李商隐诗十首

以下是李商隐的十首诗及其简短注释:
1. 《登乐游原》:登上乐游原,感怀古时的离愁别绪和家国之痛,极尽悲壮之意,最后用反语表达了深刻的期盼。

2.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这首诗表达了爱情的无奈和伤痛,表达出相见不易、离别更难的无奈与痛苦。

3. 《夜雨寄北》:这首诗以对爱情的期待和思念为主题,诗中写出了诗人在凄风冷雨的夜晚对亲人的想念之情,哀婉而动人。

4. 《锦瑟》:这首诗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诗中以锦瑟为象征,表达了对生命、爱情等方面的理解和感慨,含蓄而深沉。

5. 《无题二首》:这两首诗通过对爱情、离别等主题的表达,表达了人生的种种无奈与孤独。

6. 《碧城三首》:这三首诗通过对女性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爱情等主题的向往和追求。

7. 《凉思》:这首诗以秋夜的雨和周围的环境为背景,写出了诗人的愁思和无奈。

8. 《天涯》:这首诗通过对人生境遇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无奈和迷茫。

9. 《瑶池》:这首诗以瑶池为象征,表达了对人生的探索和追求。

10. 《马嵬》:这首诗通过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的描述,表达了对爱情的赞美和向往。

李商隐《无题二首》原诗及赏析

李商隐《无题二首》原诗及赏析

李商隐《无题》原诗及赏析无题二首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注释⑴“昨夜”句:《尚书·洪范》“星有好风。

”此含有好会的意思。

⑵画楼:指彩绘华丽的高楼。

一作“画堂”。

桂堂:形容厅堂的华美。

⑶灵犀:犀角中心的髓质像一条白线贯通上下,借喻相爱双方心灵的感应和暗通。

⑷“隔座”二句:送钩、射覆,均为古代酒席间游戏。

分曹:分组。

⑸嗟:叹词。

余:我。

鼓:报更的鼓。

唐制,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

鼓响天明,即须上班。

⑹兰台:汉代藏图书秘籍的宫观,这里借指诗人供职的秘书省。

类:类似。

转:一作“断”。

⑺阊门:阊阖,传说中之天门。

萼绿华:传说中之女仙名。

《真诰·运象》:“萼绿华者,自云是南山人,不知是何山也。

女子,年可二十上下,青衣,颜色绝整。

以升平三年十一月十日夜降于羊权家,自此往来,一月辄六过。

来与权尸解药。

”《零陵县志》:“秦萼绿华,女仙也,以晋穆帝升平三年,降于羊权家。

自谓行道已九百年,授权道术及尸解药,亦隐影化形而去。

好事者比之九疑仙人萼绿华。

”⑻抵:至,到。

《广雅·释诂》:“抵至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遂从井陉抵九原。

”一作“尚”。

相望:期盼伊。

相,偏指一方,即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望,盼望,期待。

《楚辞·九歌·湘君》:“望夫君兮未来,吹考差兮谁思。

”此言昔年期盼一见伊人,乃咫尺天涯,难得一见。

⑼秦楼客:用《列仙传》萧史事。

⑽看:一作“著”。

吴王苑内花:冯浩注:“暗用西施。

”李商隐《病中早访招国李十将军遇挈家游曲江》:“莫将越客千丝网,网得西施别赠人。

”可与此同参。

译文昨夜的星空与昨夜的春风,在那画楼之西侧桂堂之东。

身虽无彩凤双翅飞到一处,心却有灵犀一点息息相通。

有关于李商隐的诗句

有关于李商隐的诗句

于李商隐的诗句
有关于李商隐的诗句
1、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也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登乐游原——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3、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二月二日——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5、落花——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6、嫦娥——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介绍

李商隐介绍

李商隐介绍
李商隐(813年-约858年),唐朝末年著名诗人,字义山,号
玉溪生,祖籍陇西渭源,出生于长安。

其父李激,曾为蜀地节度使,
李商隐小时候便跟随父亲周游四方,并在父亲的庇护下享受着优越的
生活条件。

李商隐自幼聪慧好学,酷爱文学,曾在长安齐名山水诗社与王之涣、卢仝等人结交,主攻《庄子》、《老子》,深受汉魏宋诗词、佛
学思想的影响,诗风清新细腻,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其诗大多为田园、山水、绮怨等题材,反映了唐朝末年的政治腐败和人民疾苦,为后世
文学爱好者所传颂。

李商隐的名声日盛,但他的晚年遭遇种种不如意,被贬居边疆,
生活异常困苦。

至死时,他仍满怀忧国忧民之心,多有“无人问我粥
可温”等深刻的洒脱诗句。

他去世后,唐代诗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而李商隐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经典人物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伉俪深情】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李商隐有一首七夕那天写的《曼倩辞》 十八年来堕世间,瑶池归梦碧桃间。 如何汉殿穿针夜,又向窗中觑阿环? 逢着美景良辰,则怀念当时欢爱,而无 时无刻不悲悼,见一花一草也要寓意兴悲, 自此以后,李商隐每逢七夕必有一诗。直到 四十五岁,盛年时即郁郁而逝。 李商隐一生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 存,备受排挤,潦倒终身。李商隐一生又为
【深山倾情】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深山倾情】
这些回忆前情的诗作。辞藻华丽, 音韵悠扬,深情眷念,凄婉动人。运用比 喻、典故和强烈对照的手法,抒写失意的 爱情,失意的际遇,对爱情热烈的追求, 失意的痛苦,怀春的惆怅与偷情的愉悦, 执着的爱恋和绵长的相思。我们可以相信 李商隐和女道士宋华阳的恋情既缠绵沉痛, 又极其真诚的。李商隐的心灵深处永久留 下了她的身影,终生难忘。他的一生都在 这段回忆中怅惘与悲哀,直到李商隐晚年, 还设法在长安与宋华阳相见。
【深山倾情】
主入道的女子宋华阳,宋年青美丽,聪慧 多情,两人很快双双坠入情网。 两个多月后,这段超出常规的爱恋, 终因不为礼教和清规容许而豪无结果,短 暂的欢娱,无望的永好,只在李商隐的心 中留下了永远的伤痛。他有些留传至今, 荡心动魄的《无题》诗即完成于此时。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典故、传说简释
而不快乐。它写得轻灵飘渺,常 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 2、望帝啼鹃 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 的称号。传说他因水灾让位给他 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灵 魂化为杜鹃,啼声非常悲凄。 3、鲛人泣泪 《博物志》里有海中鲛人泣 返回 泪成珠的故事。
典故、传说简释
4、暖玉生烟 传说蓝田美玉深埋 地下,不为人所见,但 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 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到 空中。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赏析
首联:年已半百,感慨万千(起兴、比喻) 颔联:因为不能相聚,故而思念极深,真觉得 此身为虚,而梦境才是真实的,即使杜鹃啼血也 难表达我的相思之苦。(典故、传说) 颈联:明月生于沧海的时候,我的泪水如珠, 蓝田玉山之上,那玉烟缕缕升腾,何尝不是从我 心中飘出?(典故、传说) 尾联:我痛苦的相思,何须等到今日才有,就 在我倾心于她的那一刻,我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 了。(直抒胸臆)
鉴赏要点
尾联点明题旨:如何贵为天子那么 多年,却无力保护自己的女人,反而连 平常百姓人家的幸福也没有呢?这一反 问虽然含蓄却很有力,启发世人记取唐 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 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烟 雨 迷 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章法结构
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 的手法。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 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 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 幽深。另外,五、六两句,也是‚倒行逆 施‛:‚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 而臵后说;‚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 反而先着笔。这一点,是李商隐学杜甫之 处。他的诗虽没有杜诗的‚沉郁‛,但却 颇得杜诗的‚顿挫‛:如水流遇阻,回环 幽咽,蓄势待发,波澜起伏。
【伉俪深情】
情所困,为情所累,留下了这么多 哀婉艳丽的诗篇。


“锦瑟‛或名‚无题‛,题目 ‚锦瑟‛是取句首两字,是一首广 为传诵的诗。有人认为是为名为锦 瑟的侍婢而作的缠绵悱恻的爱情诗, 有人也认为可能别有寄托或悼念亡 妻之外,或表现封建士大夫隐秘难 言的爱情生活,也有的以为其诗是 诗人回顾反思平生遭际之作。
返回
李商隐诗两首
《马嵬(其二)》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 咏史诗中的佳作。咏史之作,东 汉的班固首开其端,但止于叙述 史实,平实无华。至晋朝左思 《咏史》、陶渊明《咏荆轲》之 类,始借题发挥,寄寓怀抱。唐 代诗人,如杜甫、刘禹锡等人, 则多把咏史与咏怀古迹结合起来, 扩大了诗的境界。李商隐的咏史 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 及唐朝国家战乱,总之是以史为 鉴,多抒发兴亡之慨。
【伉俪深情】
李商隐26岁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僚, 并爱上王茂元之女。开成二年(公元837 年),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李商隐和 王家七小姐举行订婚仪式。正月初五,举 行结婚仪式。结婚后感情殊好。有一首思 念爱妻的《夜雨寄北》,仍然为现代人称 道,亦为之辛酸。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翦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深山倾情】
内在的过度和关联,诗句间跳跃很大。再 加上他多愁善感和政治上的沉浮,使人读 起来感到晦涩难懂。使后人如雾里看花, 评价极为分歧。王渔洋诸人,早就发过 ‚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感叹。 李商隐一生虽短暂坎坷,但感情的经 历绝非寻常。 李商隐那时二十三岁,太和九年(公 元835年)便上玉阳山东峰学道。而玉阳 山西峰的灵都观里,邂逅了侍奉公主的宫 女、后随公
【锦瑟遗情】
中的爱情、怨恨、惆怅和迷惘,该是怎 样的哀恸?以朦胧的意象表达诗人无限 迷茫的心境。 这首诗为李商隐46岁时所作,据说 怀恋一个赠予锦瑟的女子。是令狐楚婢 女也好,是当时贵人爱姬也罢。正如 《玉溪生诗集笺注》说:‚吐词含味, 妙臻神境,令人知其意而不敢指其事以 实之。‛,‚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 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 之花,言有尽而意无穷‛。
李商隐诗两首
李商隐诗两首
旷世情种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 义山,号玉生,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 应进士考,终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 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 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 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 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 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典故、传说简释
1、庄周梦蝶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 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 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 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 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 了庄周呢?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 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 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
旷世情种李商隐
李商隐诗现存约六百多首,大都以抒情 婉曲见意,往往寄兴深微,想象奇特,余味 无穷。尤其他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的诗, 情思宛转沉挚,辞藻典雅精丽,摹写入微。 能以典型特征的刻画和环境气氛的渲染,表 达事物的内在神韵,寄寓诗人的情怀。还有 一些诗篇激情荡漾,轻薄浮艳。这些对后世 产生过巨大影响。但他的诗里往往是避实就 虚,刻意求曲,打破了时空顺序,混淆了实 虚境界,透过一种象征手法把感情表现出来。 由于省略了表面和
【伉俪深情】
李商隐婚后就陷入牛、李党争之中 中,令狐楚及其子属牛党,王茂元属李 党。义山竟做了属于李党的王茂元的女 婿,所以牛党的人,从此瞧不起义山。 令狐说他背恩,更加嫌恶他。大中五年 (公元851年)李氏夫人去世,李商隐写 了一些诗怀念她,如: 《花· 妻死之后作》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
鉴赏要点
一、构思新奇 开头写锦瑟诉说‚一弦一柱思华年‛ 思之殷切,思之缠绵。声声诉述思念之 切。结尾句‚当时惘然‛ ‚追忆此 情‛ ,使悲欢离合之情更令人断肠。 可见作者构思之精巧。
鉴赏要点
二、朦胧美
诗人用‚庄生‛梦中的浪漫神奇想象, 把人人带入美好的梦幻景象,令人神往;又 用‚望帝‛把心托给‚杜鹃‛仿佛臵身于 ‚杜鹃啼血‛的氛围中,更感受到离别后的 思念之深。梦中的朦胧美如一幅画,雾也朦 胧,水也朦胧,美人鱼落泪,蓝田美玉在阳 光下闪光,仿佛燃烧出缕缕轻烟,冉冉飘拂。
【锦瑟遗情】
《锦瑟》 诗为李商隐自题《李义山诗集》 的第一篇。一首《锦瑟》诗,一道千古谜。 历来无人能解,所以莫衷一是。元好问在 《论诗绝句》说:‚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 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 郑笺!‛王渔洋也有‚一篇锦瑟解人难‛之 叹。这首诗辞藻华丽,用典殊多,晦涩难解, 众说纷纭。通篇追忆往事,反复抒发感情破 灭、壮志成灰的无限感慨和遗恨,春宵一刻, 轻怜蜜爱;双飞彩凤、血泪相思,其
鉴赏要点
首联从‚海外‛说起,气势磅礴,笔力 千钧。传说,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悲伤不已, 就命蜀地方术之士寻找她的魂魄。有人趁机 进言,说在海外蓬莱仙山找到了杨贵妃,还 带回了她头上的饰物。诗人这里用‚徒闻‛ 二字将此事轻轻带过,实际上是否定了这虚 妄之说。 接着,诗人又宕开一笔,指出‚他生未 卜此生休‛。意为:来世渺茫难求,可是李、 杨今生的缘分已然断绝,却是无争的事实。 此语如当头棒喝,发人深省。
鉴赏要点
颔联、颈联二联,都是从对比的角 度来写李、杨爱情悲剧的。马嵬兵变之 后,唐玄宗这位失去了权势的皇帝,听 到的只是军旅的梆声,再也享受不到在 长安宫殿里专人报晓的服务了。现实的 情景是军队哗变,‚六军不发‛,当年 盟誓长生殿、嘲笑牛郎织女的赏心乐事, 而今都成悲痛,可谓‚乐往哀来摧肺 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