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健全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思考

合集下载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指在城市生活中,政府为了保障低收入人群基本生活需求而设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这一标准通常涵盖了食品、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支持,旨在帮助低收入家庭摆脱贫困,过上基本的生活。

在许多发达国家,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被视为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体现。

政府通过各种方式,如提供现金补贴、住房补贴、医疗救助等,来确保低收入家庭能够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

这不仅有助于减少社会贫困现象,还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

然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中,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实施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低收入家庭涌入城市,导致城市贫困问题日益突出。

其次,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较大,无法为所有低收入家庭提供足够的支持。

再者,一些社会福利制度不够健全,导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执行效果不佳。

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和社会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执行效果。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投入,确保低收入家庭能够获得足够的支持。

其次,应该加强对城市贫困人口的帮扶和扶持,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城市生活。

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其执行效果。

总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保障低收入家庭基本生活的重要手段,其执行效果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和正义。

政府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促进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有效执行,帮助更多低收入家庭摆脱贫困,过上更好的生活。

当代中国城市低保制度的演进及反思_钟玉英

当代中国城市低保制度的演进及反思_钟玉英

2011年11月当代中国史研究Nov.,2011第18卷第6期Contemporary China History Studies Vol.18No.6当代中国城市低保制度的演进及反思*钟玉英[摘要]当代中国城市低保制度从1993年起,经历了初创及试点、正式确立及全面实施、应保尽保、规范管理和全面法制化五个阶段。

随着该制度的日益完善和操作程序的不断规范,城市低保制度开创了一种既符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社会救助新模式,对保障城市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城市社会稳定、推动经济体制改革都起到了重大促进作用。

城市低保工作呈现出保障人数大体稳定、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的态势。

该制度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需要结合国际扶贫的新模式和当前我国的低保工作的实践进行完善和创新。

[关键词]当代中国城市低保制度演进反思[中图分类号]C913.7;K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952(2011)06-0054-091993年6月1日,上海市政府宣布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标志着中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初步建立。

该制度发展至今已有18年历史,在救助城市贫困人口、保护弱势群体权益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影响最大、成效最为显著的民政工作之一。

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低保制度的实施及管理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拟在回顾该项制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反思当前城市低保制度取得的成就、面临的困境及改进方向。

一、中国城市低保制度的发展阶段中国城市低保制度在建立之初,主要是为了妥善解决城市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问题。

其建立背景主要源于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改制剥离的大量失业、下岗人员的出现。

据统计,我国登记失业人数1990年为383万人,1996年上升到553万人,2001年剧升到680万人。

下岗、待岗、失业人员及其家属形成的城市新贫困群体,其规模大约在1500万 3000万人之间。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20 0 1年 , 务 院 决定 扩 大 保障 面 , 求 将 国 要
开, 尤其 是不 定期 公布 标 准和 资金 等情 况 ,
维普资讯
城 市最低 生活保 障 制度 实施 中的


城 市 最 低 生 活 保 障 制 度 的 建 立
知 ,要 求各 地在 建立 和完 善社 会保 障 体 系 过 程 中 , 意做好 下 岗职 工基 本生 活 保障 、 注
失 业保 证金 和最 低 生活保 障 三条 线 的衔接
3透 明度低 , 乏有 效社 会约 束机 制 . 缺 由 国家严 格控 制和 管理 的城 镇贫 困人 口救助 , 接面 对每 个 需要救 助 的公民 。 直 社 会 救助 的社 会性 和公 众性 ,决 定 了民 政部
最 低 生 活保 障 制 度 从 19 年 开 始 在 93 上海 旋行 ,这 是我 国最 早 的居民 生 活保 障 制度 , 此后 , 会最 低保 障 制度逐 渐 在全 国 活 保 障 ,
勉强 维持 , 但遇 到 孩子 上大 学 . 庭成 员 生 家 病 , 迫搬 迁住 宅 等事 情 , 靠低 保政 策 远 被 仅
远 不 能维 持 。
它 是社 会救 助 的一种 形式 ,社 会救 助 是社 会 保障 制度 的 重要组 成部 分 ,它 的 目标 是
济 对象 逐 步实行 按 当地 最低 生活 保 障线标
建 立 城 市 居 民最 低 生 活 保障 制度 , 在 中 国的社 会 生 活 中发 挥 了 很 大 的作 用 , 然 而 , 不断变 化 的现 实相 比 , 与 它仍然 存 在许
多 不足 , 主要 表现 为 以下 几个 方面 :
束 , 实施贫 困救 助 的过程 中 , 占挪 用救 在 挤 助基 金 、 贪污 腐化等 现象就很 有可 能发生 。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城市居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生活,实现基本生活水平的保障。

首先,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项社会保障政策,以财政部门的经济支持为基础,目的是保障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水平。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实际情况,对符合条件的家庭进行临时救助或定期资助,确保居民基本温饱。

这一制度的实施,不仅能够有效帮助贫困群体渡过困难时期,还能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出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其次,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具有普及性和包容性。

制度的实施对象包括失业人员、低收入家庭、残疾人、特困人员等处境困难的群体,无论是工人、农民工、城市居民还是流动人员,都可以享受到相应的补贴和保障。

而且,制度还提供了多种形式的资助方式,包括直接给予生活补助金、提供紧急救助物资、租房补贴、医疗救助等,满足了不同家庭的实际需求。

再次,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项有力的扶贫举措。

城市中的贫困群体往往由于失业、疾病、意外事故等原因陷入困境,无法满足基本的温饱需求,这不仅影响个人和家庭的发展,也会给社会带来不利影响。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可以为贫困群体提供最基本的救助和帮助,减少贫困家庭的数量,促进他们重返社会、重获尊严。

最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还发挥了社会调控和积极引导的作用。

通过对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认定和资助标准的制定,促使居民积极参与劳动,提高就业和收入水平,摆脱贫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制度也加强了对社会资金的调配和使用,确保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了资源浪费和滥用。

综上所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旨在保障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水平,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实现基本生活水平的保障。

这一制度的普适性、包容性以及扶贫、社会调控的作用,为社会稳定和谐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只是一项社会保障政策的一部分,只有在有效的政策衔接和实施中,才能够真正实现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目标。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问题与建议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问题与建议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问题与建议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

本文将围绕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制度标准不够科学合理。

目前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标准是根据当地的物价水平和居民生活开支来确定的,但是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制定的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异。

有些地区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过低,难以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而有些地区的标准又过高,导致浪费和乱象。

制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标准需要更多的科学依据,以确保公平和合理。

申请和审核流程繁琐复杂。

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需要提供大量的证明材料,审核流程也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导致申请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办理相关手续。

这对于一些贫困人口来说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和负担,也容易造成信息不对称和腐败现象。

需要简化最低生活保障的申请和审核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繁文缛节,提高制度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由于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由地方政府主导,地方政府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是管理水平不高,对于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不够规范和透明,容易引发腐败和浪费;另一方面是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社会公众对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了解和参与度不高,容易造成信息不对称和不公平。

需要建立健全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加强对于地方政府的监督和问责,确保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公平和透明。

对于特殊群体的照顾不足。

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主要是面向贫困户和特困人员,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群体,比如残疾人、失业人员、老年人等,制度的覆盖范围还不够广泛,存在一些照顾不足的情况。

特殊群体往往面临更多的生活困难,因此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关怀。

建议在制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到特殊群体的需求,增加相应的保障措施。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在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然而,随着城市生活成本的不断上涨,一些低收入群体面临着生活困难。

为了保障这部分人群的基本生活需求,许多城市都实行了最低生活保障政策。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是指政府根据一定的标准,向低收入家庭提供一定的经济援助,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这项政策的出台,旨在帮助那些因各种原因无法维持基本生活的家庭,让他们能够过上基本的生活。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政策通常包括了住房补贴、教育补助、医疗保障等方面的援助。

通过这些帮助,低收入家庭可以减轻生活压力,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去谋求更好的生活。

然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政府需要投入大量的财政资源来支持这项政策,这对于一些财政状况较差的城市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其次,一些人担心这项政策会导致低收入家庭过度依赖政府援助,失去自我改善的动力。

因此,要想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发挥更好的作用,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努力。

政府需要加大对这项政策的投入,同时也要加强对低收入家庭的培训和帮助,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能力,摆脱贫困。

社会组织和个人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支持这项政策,比如捐款捐物,提供就业机会等。

总的来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是一项有益的社会政策,它可以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家庭,让他们有机会过上更好的生活。

然而,要想让这项政策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城市社会。

浅谈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几点建议(精)

浅谈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几点建议(精)

浅谈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几点建议内容提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改革成为当前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城市贫困问题也成为当前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成为城市贫困群体生活保障的一道安全网。

本文试就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作了—些讨论,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市贫困现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了被称为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的“两个转变。

”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日趋严重的城市贫富分化在定程度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城市失业、下岗人口的出现,导致了城市贫困现象日益突出。

贫困形式发生了新的变化,范围逐渐扩大,程度不断加深。

为维护社会的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城市贫困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与此同时,在我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则为我国艰难曲折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全国各地基本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界定及其现状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由地方率先发起的。

朱镕基总理在全国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逐步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到目前为止;已经或正在着手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界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以保障全体公民基本生存权利为日标的社会救助制度。

它根据维持最起码的生活需求的标准设立一条最低生活保障线,每个公民当其收入水平低于此线时就有权利得到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标准提供的现金和实物救助。

刘伟能认为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界定可从三个方面宋理解:一是按照最低生活保障线获取社会救助是公民的—项基本权利;二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公民因社会的或个人的,生理的或心理的原因致使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时才发生作用:三是它提供的仅仅是满足最低生活保障需求的资金或实物,它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最后一道安全网。

(1)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界定来看,这项制度的建立日的是为城市贫困居民提供基本的白下而上保障,以达到社会的稳定。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东北农业大学 马克思 主义学 院,黑龙江 哈尔滨 10 3 5 0 0)
摘 要: 自19 年我 国城镇居 民最低 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以来,在其平等性特征和在保障贫 困居 民基本生活 93
方 面 发挥 出的 巨大功 效 ,已使 其 成 为现 阶 段 我 国城 镇 社 会 救 助 工作 的主 体 ,在 救 助 城 镇 贫 困人 口, 实现 社会 公 平 、维 护 社 会 稳 定 等 方 面均 取 得 了 巨大 成 绩 。 同 时 , 更应 注意 到 当前 我 国城 镇 最低 生 活保 障制 度 在 救 助 理 念 、 保 障 标 准 、资金 来 源及 法制 建 设等 方 面 存在 的 问题 ,为解 决上 述 问题 我 们要 转 变救 助观 念 、合理 制 定 保 障 标 准 、 拓 宽 资金 来 源 渠道 及 完善 法制 建设 。使 其 更好 地 发挥 其 作 为 “ 最后 一道 安 全 网” 的 重要 作 用。 关键 词 :最低 生 活保 障 ;城 镇低 保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D 6 . 6 9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7-4 92 1 )61(0 6 250 (0 20镇居 民最低 生活保 障制度 的实施现状
1 保 障人 数基本稳 定 . 从 我 国民政 部发布 的历年 《 民政 事业 发展统 计 报 此) )来看 ,1 9 年 我 国城镇 最低生 活保 障对 象人 98 数仅 为 141 8 . 万人 ,保 障人 数较少 ,而到 了 2 0 0 2年 保 障人数 一跃 增至 20 4 6 . 7万人 ,较 19 9 8年 的保 障 人数 有 了跳跃 式 的增 长 ,到 2 1 年 1 月我 国最低 01 1 生 活保 障 人数 为 2 2 5 7 . 人 ,占全 国非农 人 口的 0万 51 .%。经过几 年 的发展 ,我 国城 镇居 民保 障人数增 速逐 步 减缓 ,保 障人数 基 本稳 定在 22 0万 - 5 0 23 0 万人 之 间。 2 低 保平 均标准 和平均支 出大 幅提 高 . 城市低 保平 均标 准和平 均支 出是衡 量我 国城镇 最低 生 活保 障制度水 平 的两个 核心指标 。前者 是各 地方 政府 制定 用 以维持 最低生 活水平 的人 均每月所 需 的金 额 ,而 后者是 低保 标准扣 除救 助对象个 人 收 入后 ,每人 每 月实 际领取 的现 金金额 。在 2 0 年 , 03 我 国平 均低保 标准 仅为 每人每月 190 4. 0元 ,低保平 均 支 出为 5 . 8 0元 ,到 了 2 0 0 0 6年 分别 为 1 9 0元 6. 6 和 8. 36 0元 ,2 0 年 增 长到 2 53 o8 0. 0元 和 1 3 0元 , 4. 7 21 0 0年 为 2 1 0元 和 1 9 0元 ,2 1 5. 2 7. O 0 1年 增 至 280 7. 0元和 20O 元 。我 国城镇最低 生活保 障制 度 1. 0 的保 障标 准及 补助 水平 的逐年 提高 ,极 大缓 解 了城 镇贫 困居 民的生活 困难 ,有助 于提高其 生 活水 平及 消费 水平 。 3 财政投 入逐年 增加 .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中国软 科 学 2 1 第 8期 0 1年
最 低生活保 障制 度存在的 问题 及改 革建议
杨 立雄
( 中国人 民大学 劳动人事学院 , 北京 10 7 0 82)

要 : 实施 最低 生活保障制度的过程 中, 在 由于中央政府没有规 定最低 生活保障标准的具体计算方法 , 由于 且
作用。但是由于计算方法不统一 , 管理层次过低, 最 低生活保障标准数量过多( 多达数 千个 )造成最低 ,
生活保障管理过程繁杂, 地区问保障标准差距过大 , 影响最低生活保障的实施效果。

保障标准, 按照当地维持城市居 民基本生活所必需 的衣 、 住费用 , 食、 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 ( 燃气) 费用 以及未成年人 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 经过十多年 ”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划分受助者与非受助者的 基准 , 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 内容。在实
的实践 , 各地对最低生活保 障标准的计算方法做 了
有益探索 , 对最低生活保障的规范化管理起 了促进
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初 , 由于没有成熟的经验 可
供借鉴 , 我国对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规定 比较粗略。 如 19 年国务院颁布的《 99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 例》 国务院令第 2 1 规定 “ ( 7 号) 城市居 民最低生活
h r n frgo a e eo me tT ne r t f i m l i g s n a d e u t g meh d n o h ihe h e e o n・ a mo y o in ld v lp n. o i tgae n nmu i n l d r o ni to s a d t eg tn t e lv l fmi i e i v a n

论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及对策

论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及对策
1 . 低 保 对 象 的 迅 速 增 加 .1 2
改 革开 放 以来 。 为 世界 上 最大 的发 展 中 国家 . 国 作 中 的贫 困 问题 引起 了 国 内、 国际 的普 遍关 注 在 整个 2 0世 纪 8 0年代 .讨 论 得 比较 多 的是 中 国农 村 的 贫困 问题 . 中
题, 城镇 和农 村应 采取 积极 措施 克 服 目前 的 问题 , 更好 地发 挥 最低 生 活保 障制度 的有效 功 能。
关键 词: 最低 生 活保 障制度 ; 市 ; 村 ; 城 农 西部 中图分 类号 : 1 F2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2 0 6 ( 0 7 0 — 0 2 0 1 7 - 0 7 2 0 )4 0 7 - 3
建 国之初 。 国有数 以百 万计 的城 市贫 困户 。 中 尽管 当 时 国家 财政还 十 分 困难 . 仍拨 出大 量经 费 和粮 食 . 展 但 开 了 大规模 的城 市社 会救 济工 作 。2 0世 纪 5 0年代 中期 。 中 国农村 实 现 了合 作化 后 , 民 的生 、 、 、 就基 本 上依 农 老 病 死 靠 集 体 经济力 量 来 给予保 障 到 5 0年 代后 期 . 国与计 中 划 经济 相配 套 的传 统社 会 救济 制 度框 架基 本确 立 中 国 传 统 的济贫 或 社会 救济 制 度是 在儒 家 思想 的影 响 下发 展 起 来 的 .虽 然在 国 家介 入济 贫 方面 中 国其 实 比西方 发 达 国家更早 . 受 儒 家思 想 的影 响 . 度 的立 足点 还是 在 国 但 制 家或 政府 这 一边 .而没 有把 得 到 国家 和社会 的救助 看 作 是人 民 的基本 权利 。 即使 在 5 ~ 0年 代 . 种基 本思 路 和 07 这

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践与反思

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践与反思
制度得到 了基本生活保 障_J l 。
制度所存 在的深层次问题 。


最低 生活 保障制 度的实践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 障制度 ,是政府对城市贫 困人 口按最低生 活保 障标 准进行 差额救 济的社会救助 制度。 这一制度是我 国社会经 济体 制改革 的必然产物 ,它 的建
上海市 的实践 引起 了民政部 的注意 ,民政 部认 为这
较 低 、生活 困难 的在职职工 、退休职工 、社会 闲散人员
[ 作者简介]洪 大用 ,中国人 民大 学社会 学 系副教 授 ,社会 学博 士 ;
刘仲翔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 系 硕士研究生 ,北京
107 。 082

1 03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维普资讯
2 1 年远景 目标 纲 要》 明确提 出 “ 立城市 居 民最低 00 建 生活保障 制度 ” 这 样 就大 大推 动 了相关 工作 的 开展

实施 环 境等 方 面来反 思城 市居 民最 低 生活保 障制度
[ 关键词 ]城市居 民 ;最 低生活 保障制度 ;反思 [ 中图分 类号]C 1 7 [ 9 3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 编号]10 —4 6 【0 2 2—0 0 0 0 0 7 9 2 0 )0 13 5
19 9 5年 ,我 国正式 开始建 立 城市居 民最 低 生活 保 障制度 。它在 我国 目前的社会保 障体系 中发挥着重要作
用 ,是所谓最后 一张 “ 安全网 ” 。车 文基 于对 全 国多 个 城市低保 工作 的考察 与调查 ,结合 一些文献材料 ,对这

实施 生活保 障的问题 ,会议要求 各级领 导部 门从 正确处 理改革 、发展与 稳定 三者关 系的高度 ,认 识建立最低生 活保障制度 的重要 性 和紧 迫性 。19 9 3年 6月 ,上海 市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问题与建议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问题与建议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问题与建议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项为贫困家庭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重要政策。

近年来,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何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覆盖范围不够广泛。

目前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主要面向的对象是城乡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而对于一些处于临时困难的家庭,如突发重大疾病、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家庭困难,却缺乏相应的帮扶政策。

2. 补助标准不够科学合理。

目前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补助标准并没有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活水平和物价水平进行科学的调整,导致了一些低收入家庭在生活水平上依然面临很大的压力。

3. 帮扶措施不够完善。

除了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助外,对于需要帮助的家庭以及其中的特殊困难群体,相关的心理辅导、就业培训、医疗保障等方面的帮扶措施还不够完善。

1. 扩大覆盖范围。

除了城乡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之外,应该进一步向处于突发困难的家庭提供相应的帮扶。

对于一些特殊困难群体如残疾人、孤儿、失独家庭等,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2. 科学调整补助标准。

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物价水平和生活水平,科学合理地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对于特殊困难群体和特殊地区,应该给予相应的补助调整,确保其基本生活保障。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完善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以及个人都应该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完善助力。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政策制定和执行,社会组织应该积极参与帮扶工作,个人应该关注身边的困难群体,并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完善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个人的共同努力。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够逐步解决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让每一个人都能够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与完善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与完善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Ke r y wo ds:h r a u s s e c e u iy s t m ;p stv  ̄ f r t e u b n s b it n e s c rt ys e o iie w, a e;c a sfe e p ! l s iid h l
贫 困是 人 类 社 会 一 直 以来 难 以彻 底 解 决 的 问 题 。
S c iy S s e i e ur t y t m n Chi — — A a e s u y o na c s t d f Cha s a c t ng h iy
S UN in e Ja — ,W ANG n — u Ho g h a
( le e o b i Ad n s r to Co l g f Pu l mi it a in,Hu a r lUn v r iy.Ch n s a 4 0 8 c n n No ma i e st a g h l 0 1,Hu a n n,Chi a n)
我国城市居 民最 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与完善研究
以长 沙市 为 例
孙 建娥 , 洪 华 王
( 南师 范大学 公共 管理学 院 , 湖 湖南 长沙 4 0 8 ) 1 0 1
[ 要] 摘 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实施比较成功的一项社会救助制度。目 长沙的低 前,
保 制度 在 制 度 设 计 和 运 行 方 面仍 存 在 消 极 的 救 助 取 向、 均 式 的救 助 标 准 、 套 政 策 的 负激 励 效 应 以 及 管 理 平 配
最低 生 活保 障 制 度 的 有效 功 能 。
[ 关键词]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积极福利; 分类施保
[ 中图分类号] D 3. 621
[ 文献标识码] A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问题与建议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问题与建议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问题与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众多人口的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

在这样的背景下,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课题。

我国政府实施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旨在帮助低收入家庭维持基本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公平和稳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是资金投入不足,导致补贴标准较低,覆盖范围有限;另一方面是制度执行不到位,导致一些符合条件的家庭无法享受到应有的保障。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改进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其更加公平有效地发挥作用。

本文将围绕现状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改革提供参考。

1.2 问题提出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当前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资金投入不足,无法满足广大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补贴标准和范围过窄,导致部分困难群众无法享受到应有的帮助;制度落地和执行机制不够完善,存在着管理混乱、效率低下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效果,也阻碍了我国社会的公平和稳定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政策,加大改革力度,推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向更加健全和完善的方向发展。

2. 正文2.1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由政府设立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旨在帮助社会最弱势群体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该制度从2007年开始实施,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标准相对偏低,无法满足部分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

许多受益者依然面临生活困难,无法摆脱贫困状态。

部分地区在执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时存在不规范、不严格的现象,导致部分符合条件的家庭无法获得应有的帮助。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以及机制不完善,制度的执行效果不尽如人意。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浅析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浅析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改革 与探讨 I i I I
浅析城市最低 生活保 障制 度
钟 淑 婷
(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 青岛 26 0 ) 6 00
摘 要: 为了妥善解决城 市贫困人 口的生活 困难问题 , 院决定在全 国建立城 市居 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国务 并于 19 年 9月 2日 97 下发 了 关 于 《 在全国建立城市居 民最低生活保 障制度的通知》 。自建立城市居 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 城市居民低保制度在我国已有 l 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一项 普遍的、 有效的制度安排 , 低保制度在救济 困难、 促进社会安定、 障人 民群众安居 乐业方面具有积极重要 的作 用, 保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但从近年来的实践看 。 我国城 市居 民最低 生活保障制度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 有待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城市居民最低 生活保障制度 ; 必要性 ; 整改措 施




8 一 0
0 8年我们街道 共有 部 门孤军作战 。除国家规定的行政职责外 ,各 I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的必要 困难户纳入保障范 围。20 3 2 9人,全年享受低保的对象是 2 9户 ,共 部门还要在技术上互相协调、互相支持 。如建 01 1 5 . 5 0 7年 立城市低保人员的数据库 ,与工商 、劳动 、房 1 建立最低生活保 障制度更符合维护社 4 4人 ,约 占街道 总人数的 1 %;而 2 0 . 1 会稳定 的需要。 享 受 低 保人 数约 占街 道 总 人 数 的 1 2 ,增 幅 管 、金融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 ,达到信息最广 .% 0 近年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很大。分析低保人数较快增 长的原因 : 泛的传播 、最有效 的利用。还可以考虑合并民 改革的逐步推进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 的 “ 大 () 由于低保政策宣传力 度的不断加大 , 政与劳动部门的相关职能 “ 1 提高城市低保工作 锅饭” “ 、 铁饭碗 ”的平 均分配制 度被打 破。 申请低保的人数越来越多; 的效 率 ” 。 ()随着双失业 ,双下 岗,单亲家庭 比例 2 些市场竞争力不强、经济结构不合理 、经营 3 加强对低保户 的素质教育工作 。让他 . 3 不善的企业亏损、破产 ,出现了一大批失业下 的提 高,低保阵容不断扩大 ; 们了解低保政策 ,认识 到低保不是养 懒的温 ()有 些 人 为 了享 受 取 暖 费 、廉 租 房 或 补 床,救济金不是永久性 的福利,树立一旦就业 3 岗职工和企业富余 职工 ,再 加上 患有大 病人 员、残疾人 、单亲 家庭的增加 ,致使我国城镇 贴 、子女上学等~系列优惠 ,千方百计 申办低 就要主动 自觉退保的观念 ,让他们通过 自身的 居民贫 困人 口增加 。人 民基 本生 活得不 到保 保 。低保 队伍的不断扩大 ,加剧 了低保工作的 努力摆脱贫困状况。政府应建立就业和再就业 证 ,社会就不可能得到安定。为 了维护社会的 复 杂 性 和艰 巨 性 。 服务体 系,特别是应研究解决有劳动能力的低 稳定 ,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 帮助劳动者摆脱或 2 . 在 问题 。 2存 保对象 自食其力 的办法 。 采取有效措施扩大就 减轻经济上的困难 ,消除职工退休、失业等后 随着低保工作 的进一步推进 ,逐渐发现许 业门路 ,促进低保对象就业 。 顾之忧 ,安定民心 ,有利 于安定社会秩序 。而 多新 情 况新 问题 。第 一 ,收人 调 查 难 。随 着 就 3 加强低保工作者 队伍建设 。加大低保 . 4 当今的中国,无论走在马路上还是在火车里地 业形式的多样化和家庭收入的多元化 ,隐性就 工作者的培训力度 , 使低保工作者通过培训和 铁 上,都经 常能看到乞丐 。一方 面说明 了社会 业和隐性收入问题成为低保审批工作 中面临的 自 学相结合 的学习形式,熟练掌握政策,有针 的道德风貌,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射出 主要难题。他们的收入一方面不稳定 ,另一方 对性的进行说服解释工作 ,让居民按政策对号 我国当前最低生 活保障制度 仍有 许多工作要 面又隐蔽,而 申请 者本人很少配合 ,使得隐陛 入座 , 弄清楚是否具备 申请低保 的条件。对符 做。 收入的核定存在较大 的困难。许多做生意、炒 合条件的,让居民及时得到救助 ;同时给不符 1 . 2建立最 低生活 保障制度更是建立 和完 股票 、打短工的人的实际收入情况无从核实 。 合条件的居 民一个满意的答复 。 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时下 ,我国经济 有些企业在为本单位职工出具工资状况时没有 参 考 文献 体制改革早 已 进入攻坚阶段 ,在产业结构不断 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办事 ,在 申报者的强烈要 『】林毓铭 . 市居 民最低 生活保 障制度研 究 l 城 调整 、劳 动力 结构变 动和物价体 系改 善等方 求下 ,故意隐瞒工 资收人 以应付 社区的调查。 社会 学研 究 ,19 (). 98 4 面 ,都在或 轻或重地触 及普通 市 民的切身利 因此 ,调查收入的真实性也就在一定 程度上打 【】杨立雄 . 生活保 障制度 实施过程 中存在 2 最低 益, 社会保障制度对保障劳动者的利益 ,维护 了折扣 。第二 ,进保容 易退保难 。 “ 进来 容 的 问题 . 会 ,2 0 () . 社 03 4 社会稳定 , 保证经济持续 、健康快速地发展有 易 , 出去难 ”成 为 困扰 低 保 制 度 的 一个 老 大难 f】刘伟 能等. 3 建立 中国城市居 民最低生活保障 极 为重要 的作用 。所以说 ,市场经济条 件下 , 问题 。 办理 低 保 既 可 以享 受政 府 所 给 予 的 差额 制 度 的 研 究 报 告 『1. 会 工 作 研 究 , 19 J 社 95 6 建立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 救助金 ,一旦享受低保 ,就能在子女上学 、生 () . 经济发展 的要求 ,同时也是一项基础性、长期 病就医、廉租房或补贴 、取暖费等方面得到优 fl张全 红 ,张 建 华 . 会 进 步 与 城 市居 民最低 4 社 性的工程 ,它对发展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加快 惠。因此 ,要想让低保对象主动退出低保 ,几 生 活保 障制 度 的 完善 f】. 济论 坛 ,20 J 经 06 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 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有的是隐瞒就业收入,有 ( ). 2 极其重要的意义。 的干脆不愿就业 ,坐享低保 。即使社区取得证 2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现状及存在问题 据后 动员其退保时 ,仍采取 了不合作甚至恶劣 我国已经逐步形成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安全 的态度 ,社 区只能依照规定强行退保 。第 三, 网 。19 9 7年发布的 《 国务 院关于在 全国建立 低保 对 象 就 业难 。 造成 低 保 对 象 就业 难 的 主要 城市最低生 活保障制度的通矧》有力地推进了 原因 :一是就业的市场 门槛高 ;二是就业观念 这项制度建设 。目前 ,全国已有 5 0多个城市 落后 ;三是缺乏劳动技能 ;四是缺少对低保对 0 和 60 0 多个县政府所在城镇建立 了最低生活保 象再就业优惠政策 。 障制度,有十几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在所辖 3整 改 措旌 城市和城区全部建立 了这项制度 ,一些省市还 31 .加强有关低保政 策的宣传工作 要使 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居民群众真正了解低保的 21 . 低保现状 。 目的和意义,掌握办理低保的政策界限 ,认识 目前 ,我国开展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主 到 低保 制 度是 党 和 政府 帮助 困 难 群众 度 过 暂 时 要是 由各级 民政 部 门制 定政策 ,负责行政 管 难关 的 一 种手 段 。 并 利用 板 报 、公 示 栏 、宣传 理 ,居委会 、街道办事处具体 实施 。我们依照 单等多种载体 ,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工作网络 ( 台市城市居 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 铟 ,按 的作 用 ,为做好 低保 工 作 奠 定思 想 基 础 .铸造 照标 准作到 “ 应保尽保” ,对困难家庭认 真搞 较 好 的 工作 氛 同 。 好调查核实 ,及时把新增加的符合保障条件的 3 . 大政 府 各 部 门 协 调 配 合 ,进 免 民政 2加 责 任编 辑 :孙 兆 杰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问题与建议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问题与建议

2019年第5期【摘要】最低生活保障与生活困难的群众息息相关,是维护困难群众最基本生活权益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本文通过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现状的研究,深入分析城市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历程,找出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制度本身,执行过程这两方面以及可能会产生的影响。

通过积累的经验,提出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议和措施,主要有:完善社保体系,加大配合力度,科学制定保障标准并扩大覆盖范围,建立更加严格的奖惩体制等。

【关键词】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标准一、引言(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内容概述所谓“最低生活保障简称`低保'制度”即“根据维持最起码的生活水平的消费需求设立一个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一个公民,当其收入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而生活发生困难时,都有权利得到政府按照明文公布的法定程序和标准提供的现金和实物救助。

”一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包含获得最低生活保障。

在当今世界上,社会救助制度是一种完全由政府运作的最基本的再分配或转移支付制度。

这种责任或义务在宪法第四十五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二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标是克服真正现实中的贫困,不论由何种原因致使公民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陷入生活困境时它都会发生作用。

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供的仅仅是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资金或实物。

它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对申请者的资格和贫困原因没有特殊限定。

四最低生活保障线是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它的主要目的是履行生活保障的职能以便人们在年老失业或其他缺少固定收入的情况下,能维持最低生活限度的生活水平。

二、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一)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1.与其他社会救助体系脱节,缺乏协调性在现实生活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都没有相契合,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只是满足了人们的生存,而其他的救助制度则是在此基础上来继续保障人们的生活,二者各不相干,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价值。

城市低保之反思

城市低保之反思
收入临界边缘群体的问题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救助体系这一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收入刚刚超出低保线的群体成为游离于低保制度的边缘群的支柱性制度安排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承担着解除国民生存危目前低保标准的划定就是以最低生活标准为原则且实施中为单一机的基本任务是保障受助者最起码生活的基本防线
L g I S s m A d o i t e a y t e n S c e Y
括更 多的贫 困人 口收益、 保障水平的提高等等 , 对此不做赘述 。我们
需要做的 , 更重要的是剖析该制度存在 的问题, 明确完善的方 向。结
为 主 要 应 该 从 以 下几 个 方 面予 以重 视 :
长远来看, 低保制度对于绝对贫困人口的覆盖范围应该是逐步缩
小, 逐渐激励有劳动能力者脱离低保救助, 终绝对人 口的受助对 象 最 本职工作, 也是符合社会长远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趋势 的合 理取 向。 实现这一 目标必须科学的设定最低生活保障线, 使之既不会
使受助者产生惰性, 也可 以保障其基本生活水平 , 同时, 辅之 以合理的
就业促进机制, 改变“ 补差” 的做法 , 制定一定 的就业鼓励政策, 使有 劳
动 能 力 的受 助 者 逐步 脱 离 最 低 生 活水 平 的 救助 , 同时 预 防“ 困 陷 阱” 贫
等现象的发生 。 ( ) 二 受助标 准不科 学, 相应技术缺 失
合《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的规定及其具体实施的状况 , 笔者认 应是那些确实 自 身无法维持 生计的弱势群体, 这才是这一制度层面的 ( ) 一 覆盖 范围存在不合理性 该制度实施后 , 惠面不 断扩大 , 受 据中华人 民共和 国民政部 出台 的全国低保统计数据表 明,0 8 2 0 年全国城市低保对象为 2 7 8 9 人 , 2212 而 19 9 2年得到国家定期定量救济的城镇困难户人数 总共只有 l 9万 人, 显然 , 成就是 巨大的。但该制度 的扩展 中也存在不少 问题: 1 与户籍制度相关的 问题 .

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徐剑锋*【内容摘要】:社会救助是现代国家中得到立法保障的基本公民权利之一,当公民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标准向其提供,保证其最低生活需求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制度。

中国政府和整个社会都在努力解决城市的失业和贫困问题,并相应地提高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Scheme of Minimum Standard of Living)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

我们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这项制度,使其发挥最大的功效。

【关键词】: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安全网;地方属地管理;社会监督机制正文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变革时期,从总体上看,造成贫困的原因中社会因素大于个人因素。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标是克服现实的贫困,它在公民由于社会的或个人的、生理的或心理的原因致使其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而陷入生活困境时发生作用。

它提供的仅仅是满足最低保障生活需求的资金或实物,目的是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求适度。

它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最后一道“安全网”,极力使每一个公民不至于在生活困难时处于无助的困境。

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概况(一)社会生活保障制度的概念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①,是政府对城市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差额救助的新型社会救济制度,是对我国传统社会救济制度的重大改革,它与退休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制度并称为“三条保障线”。

我国传统的社会救济制度,是五六十年代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主要是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和抚养人的城镇孤老、社会困难户、20世纪60年代精减退职职工以及国家规定的一些特殊救济对象的定期定量*西北政法学院职业技术学院2002级10班2002931036①孟刚主编:《劳动权益保护》,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救济和临时救济。

几十年来的社会救济工作形成了一定的工作体系,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精编)当前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难点及思考

(精编)当前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难点及思考

当前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难点及思考城市低保是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存权的一项根本措施。

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困难。

街道作为城市低保的具体承办部门,必须认真研究解决。

本文就我国街道低保的现状、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对策进行了简要论述。

一、我街最低生活保障现状我街目前有11个社区居委会,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个管委会,人口10.8万,其中登记3.5万。

低保人数从XX年1月的145户381人增加到目前的702户1513人,月低保由原来的35367元增加到182674元,保障对象占登记人口的4.32%。

低保人数和额度增加的原因主要有几个:一是分区调整,外街转移。

分两个区,鲁明远、丰明园、银轮花园、兴隆新宇、向阳村划归我街管辖,上述地区低收入家庭划归我街;第二,从外区转移。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大量拆迁户买卖二手房到我街。

XX年4月市政府发布的低保实施细则规定了分离户的低保待遇。

所以原来的低保逐渐把户口迁到我们地区,自然成了街道保障的对象;第三,安全资金的增加扩大了安全范围。

自XX年1月最低保障标准由220元上调至240元以来,部分高于220元的“边缘户”被纳入保障范围;四是在XX年9月的“三车”整治工作中,将部分“三车主”及其家属纳入低保行列;第五,索街、向阳村的老、病、孤、寡、残居民纳入保障范围。

上述情况导致每年街头净增加600多人。

第二,现行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党和政府在我国建立和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为城市贫困居民建立的安全网,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举措,是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民心工程”。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Xx颁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我省也颁布《江苏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很 大 比重 ; 一类 是失业 、 岗 、 动人 口形 成 的城市 下 流
的体现 。妥善解 决城 市 贫 困人 口的 生活 困难 问题 ,

直是我 国经 济发展与社会发展 的重要 问题 。

新贫 困群体 。 ( ) 二 制度 的建 立及现 状 19 99年 1 0月 1日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颁 布 了《 城
孟 劲
( 州师范 大学 经济 与管理 学 院 , 州 贵阳 贵 贵 500 ) 5 0 1

摘要 : 文就 中国低 保 的现状 和存在 的 问题进 行 分析 。对 于 完善 的城 市低 保 对 象的 甄 别制 本 度及 家庭 收入 、 财产 申报 制度 ; 理制 定保 障标 准 ; 强专项社 会保 障 资金 管理 ; 建合 理 管理模 合 加 构 式 等方 面提 出一定 的意见和 建议 , 希望 对我 国城 市低保 的 完善 起 到一 定的促 进作 用 。
关键词 : 市最低 生 活保 障制度 ; 在 的 问题 ; 策 城 存 对 中图分 类号 :0 7 F4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1 9 4 ( 0 2 0 0 1 0 1 7 — 5 9 2 1 ) 2— 0 6— 4
Th u h so h e f ci n o i a’ r a o g t n t e p re t fCh n Su b n o
基础 :
从整个 社会 保 障制度 层面看 , 最低 生活保 障属
于社会 救助 , 是社会救 助的现代化 , 国家 以法律 的 是 形式保障社会 成员 的生 存权 , 是人 类社 会 文 明进 步
缓 解绝 对贫 困 ; 类是 相 当多 的农 村人 口持 续 的流 一 动 , 移到城 市 , 村贫 困人 口不 可 避免 的 向城 市 转 农 扩散 , 城市 的农村 户籍 贫 困人 口占城 市新贫 困群体
m i i um i i e u iy s se nm lv ng s c r t y t m
Me gi n n i
( o eeo cnm c adM ae n , u huN r a U i r t, u a g G i o 50 1 C lg f oo i n a gmet G i o om n esy gi n , uz u5 0 0 ) l E s n z l v i y h
Ab t a t T i atce a ay e u r n i a in a d e i ig p o lms o h n g s b itn e a lw n e,gv sc mme t sr c : h s r l n lz sc re ts u t n x s n r b e fC ia u ss c l a c i t o t e o ie o ns a d s g e t n o t e p re ts r e i g s se fr te e t ld u b n r sd n s h o s h l n o n rp  ̄ e n u g si st h ef c c e n n y tm o h n i e r a e i e t ,t e h u e od i c me a d p o e y d - o t ca ai n s s m ,d v lp n e s n b e s c rt t n a d ,s e g h n t e s e il e o i e u t u d ma a e n , lr t y t o e e eo i g r a o a l e u y sa d r s t n t e h p cai d s ca s c r y f n n g me t i r z l i a d c n tu t e s n b e ma a e n d l o e o pa e ti oe i rmoi gt e i r v me to i a r n o sr c r a o a l n g me tmo e ,h p st ly a c r n r l n p o t h mp o e n f a a n Chn g u — b n r s e t ’s b i e c lwa c . a e i n s u ss n e a o n e d t l Ke r s C i a r a n mu i ig s n ad s c r y s s m ;E it g p o lms o n e e s r s y wo d : h n g u b n mii m l n t d r e u t y t v a i e x si r be ;C u t r a u e n m

我国城 市低保 制度 现状
( ) 一 制度 的发 端 : 市新 贫 困的产 生 城
以往 的贫 困 , 在很 大 的程度 上是 由于社 会劳 动 生产率低 下 , 产 的 物质 资 料 匮 乏 , 生 不能 满 足 人 类
市居 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以下简称《 ( 条例》 , )标
志着 我 国城市低 保 的建立 。经过 了多年 的努 力 , 我 国已经 初步建 立起 了具 有 一 定保 障能 力 的城 市 居 民最低 生活保 障制 度 , 为今后 的完 善 和发展 奠定 了
21 0 2年 6月 第2 5卷 第 2期
贵州商业 高等专科 学校学报
J u n lo u z o o o r a fG ih u C mme ca olg r ilC l e e
J n 2 1 u. 02
V0 . 5 NO 2 12 .
对于健全 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 障制度的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