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3 免疫调节I 学案
苏教版必修3 免疫调节 学案

课题:免疫调节II[目标导读] 1.结合教材图文,概述细胞免疫的过程,并比较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2.结合实例,描述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病因和症状。
3.结合自己预防免疫的过程,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免疫学的应用。
[重难点击] 细胞免疫的过程、比较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一、细胞免疫 【知识梳理】 1.细胞免疫 (1)免疫过程(2)参与细胞:吞噬细胞、________________、记忆细胞、________________。
(3)结果:效应T 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____________密切接触,使之裂解死亡,病原体被________________。
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1.请完成下表中各种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的比较,并思考哪些细胞的形成需要抗原的刺激?分析在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中,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细胞有哪些?哪种细胞有识别作用但不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哪种细胞不具有识别作用?【即时训练】1.如图为人体免疫细胞参与免疫的机制图解,其中①表示抗原,②、③表示物质,④~⑨代表细胞。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③是糖蛋白,能特异性识别①B.人体内的细胞④能合成分泌淋巴因子C.④是T淋巴细胞,⑧是效应T细胞D.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时,⑦快速分泌②2.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B.效应T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D.T淋巴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淋巴细胞增殖方法链接免疫过程模型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识别二、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知识梳理】(一)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免疫缺陷病免疫功能________________而引起的疾病。
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类型。
(1)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①英文缩写为:________,中文译为:________。
②病原体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一种__________病毒,遗传物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高二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教案

高二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教案高二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感知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品味文章语言,了解本文说明方法,学习使用典型例子来说明的方法。
3.明白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依赖和制约的系统,要按照科学规律对待生态环境。
教学难点与难点1.重点:品味文章语言,了解本文说明方法,学习使用典型例子来说明的方法。
2.难点:理解“生物入侵”这一现象的危害,增强遵循科学规律的意识。
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理解文本大体内容。
2.参照课后“学习建议”,检查自己预习的效果。
教学过程一、导入并揭题二、检查预习情况1.朗读课文。
2.探讨课题的理解:给“生物入侵”下个定义。
三、整体感知1.本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文章以美国引进葛藤、中国引进水葫芦为例,介绍了生物入侵的原因和结果。
告诉人们引进物种是好的,但不要“不顾国情、不讲科学地盲目引进外来物种”,要“警惕生物入侵”。
2.本文的结构是怎样的?总(生物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分(举例:生物入侵打破了生态平衡,及其后果)━━━━总(呼吁警惕生物入侵,维护生态平衡)四、具体探究1.“生物入侵”究竟会带来哪些“生态灾难”?破坏生态平衡、危害经济发展、(威胁人类健康)2.作者是如何告诉我们这些危害的?通过典型例子3.小组讨论:本文使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在文中找出你的依据)它们有怎样的作用?举例子:增强文章的说服性,使说理更充分、更真实。
列数字:使说理更准确、更科学、更有说服力。
打比方:把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
4.小组合作:本文语言有何特点?本文语言既具有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简洁、通俗的特点,又具有小品生动有趣的特点。
五、知识拓展1.除了文中讲到的葛藤和水葫芦的例子引起生态失衡、生态灾难,你还能找到一些关于“生物入侵”的例子吗?2.幻灯片展示其他“生物入侵”的例子。
六、师生小结1.字词积累。
2.就文章主旨和科学小品等方面谈谈你学习本文的收获。
必修3免疫调节(一)导学案

第二章 第1节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免疫调节班级: _________学习小组: 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 评价: __________学习目标:1. 了解免疫的概念与类型(A 级)2. 了解淋巴细胞的起源、分化 (A 级)3. 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B 级)4. 了解免疫失调的类型,如艾滋病,超敏反应(A 级)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先通读教材,找出要点,注意勾画和记忆,再完成预习案设置的问题,依据发现的问题,最后研读教材或查资料,解决问题。
2.本节聚焦:免疫系统 免疫失调预习案★(阅读课本P19-24,勾画课本并完成下列填空。
)一、 免疫的概念与类型1.概念:: 等2. 免疫系统组成: 等:3.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等。
第二道防线: 等。
第三道防线: —( )免疫4.免疫类型:非特异性免疫:是指人体对 的防御作用,即对病原体不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
(先天..性的..) 特异性免疫:指人体针对 由特异性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参与的防御作用。
(后天性的....)二、淋巴细胞的起源、分化1. 淋巴细胞的起源:2.淋巴细胞的分化( )免疫1.体液免疫(1)概念:(2)过程:【特别提示】①抗原是指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如细菌、病毒、花粉等异物以及自身衰老的细胞等。
②抗体是指具有识别特定抗原的特异性蛋白质。
③二次免疫:机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由记忆细胞迅速分化为相应效应细胞的免疫过程。
2.细胞免疫(1)概念:(2)过程:四、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免疫功能不足免疫失调免疫功能过强病1.免疫缺陷病:①原因:免疫功能不足或缺陷。
②类型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免疫缺陷病。
如:先天性缺乏B细胞或T细胞。
后天性免疫缺陷病:由于疾病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免疫缺陷病。
如:艾滋病。
③举例:艾滋病:艾滋病:全称 (简称 )艾滋病毒:全称 (简称 )。
遗传物质:攻击对象: ,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学案1苏教版必修3

免疫调节班级姓名时间一、基础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知识点二:免疫系统的调节1.非特异性免疫(1)组成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2)特点: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
2.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1)组成:主要由和借助和而组成。
(2)作用:和抑制肿瘤等。
(3)方式:和。
(4)过程体液免疫:细胞免疫:3.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
知识点三: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防卫过弱:如,即AIDS。
2.防卫过度(1)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2)过敏反应:实例:皮肤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
知识点四:免疫学的应用1.——根除了许多传染病。
2.——检测发现体内组织中的抗原。
3.——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二、考点归纳考点一:与免疫有关的免疫细胞的比较例1.下列有关T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T细胞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形成B.T细胞只分布在淋巴中,能识别、处理并呈递抗原C.效应T细胞能增殖、分化并分泌淋巴因子D.效应T细胞与细胞免疫密切相关,与体液免疫无关变式训练1.关于B细胞和T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的B.都是通过直接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的C.都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的D.B细胞和T细胞都能产生记忆细胞考点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例2.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作答:(1)①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是________细胞。
(2)与细胞f的功能相适应的细胞器有_______ __________。
(3)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_____ __(填字母)。
(4)人体消灭结核杆菌的免疫方式是图中的__ ______(填编号)。
(5)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________(填字母),导致的疾病属于免疫失调疾病类型中的_______ _。
变式训练2。
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清除抗原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功能,具体表现为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和免疫监视。
高中生物必修3学案13:2.4 免疫调节(Ⅰ)

免疫调节(I)【学习目标】1.回忆初中所学,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人体的三道防线。
2.通过阅读教材“资料分析”,理解艾滋病的发病原因,并进一步理解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3.阅读教材,用框图或者文字阐明体液免疫的过程。
【重难点】1.人体的三道防线。
2.体液免疫的过程。
【预习案】任务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和防卫功能1.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①组成:骨髓、、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②作用:免疫细胞、或的场所。
(2)免疫细胞①吞噬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免疫活性物质①组成:抗体、、溶菌酶等。
②来源:细胞或其他细胞。
2.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1.抗原和抗体(1)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反应的物质。
作为抗原的物质应位于病原体的表面。
根据抗原的概念可知抗原具有性;抗原一般是蛋白质类的物质,可知抗原具有性;从免疫识别的角度可知抗原具有性。
(2)抗体:专门攻击抗原的。
(3)第三道防线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各种淋巴细胞,其中B细胞主要靠产生“作战”,这种方式称为免疫;T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作战”,称为免疫。
2.体液免疫(1)免疫过程(2)参与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
(3)结果: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进而被吞噬消化。
【探究案】探究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和防卫功能1.结合下面淋巴细胞的分化过程分析:(1)T细胞的来源及分化:造血干细胞在___________中分化形成T细胞,转移到外周淋巴器官,经抗原刺激形成和。
(2)B细胞的来源和分化:造血干细胞在____中分化形成B细胞,转移至外周淋巴器官,受抗原刺激形成和。
2.唾液、胃液中的杀菌物质能消灭一些病菌,是否属于第二道防线?吞噬细胞参与了哪些防线?3. 从分子水平分析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移植能够成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也说明了不同生物共用一套________。
探究二、体液免疫1.吞噬细胞在免疫中有哪些作用?2.下图为记忆细胞直接接触抗原,引起的二次免疫反应,结合图示回答问题:(1)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对抗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
高中生物必修3优质学案:2.4 免疫调节(Ⅰ)

第4节 免疫调节(Ⅰ)[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比较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形成辩证统一的观点。
2.建构体液免疫的过程模式图,培养建模能力。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1)概念: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2)组成:骨髓、胸腺、脾、扁桃体和淋巴结。
2.免疫细胞(1)吞噬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2)淋巴细胞⎩⎪⎨⎪⎧ 包括:T 细胞、B 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作用:参与特异性免疫3.免疫活性物质(1)概念: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2)种类: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等。
(1)各种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 )(2)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 细胞和B 细胞( )(3)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为B 细胞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范畴()(4)免疫活性物质并不都由免疫细胞产生()[答案](1)×(2)√(3)×(4)√[解析](1)免疫细胞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扁桃体、脾脏、淋巴结等不产生。
(3)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为B细胞不属于内环境稳态的范畴。
拓展延伸解读免疫活性物质(1)抗体是浆细胞分泌的球蛋白,与其合成、加工、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血浆、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乳汁)中。
(2)淋巴因子的种类较多,其化学本质有的是蛋白质,也有的是糖蛋白(干扰素);由T细胞分泌的某些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属于信息分子,作用后被灭活。
(3)溶菌酶是由淋巴细胞或其他细胞(如唾液腺细胞、泪腺细胞)分泌的蛋白质,能溶解微生物的细胞壁,在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均起作用。
二、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列表比较:关键点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判断方法(1)根据结构基础: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基础是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的结构基础是第三道防线。
其中溶菌酶既可以是第一道防线也可以是第二道防线,具体看其分布位置。
《免疫调节》 导学案

《免疫调节》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描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4、探讨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5、了解免疫学的应用。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免疫系统的组成。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难点(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发病机制。
三、知识梳理(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1)概念: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2)种类: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骨髓:是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是机体重要的中枢免疫器官。
胸腺:是 T 淋巴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脾:是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富含 B 细胞、T 细胞、巨噬细胞等。
淋巴结:广泛分布于全身非黏膜部位的淋巴通道上,是过滤淋巴液和产生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
扁桃体:位于口咽部上皮下的淋巴组织团块,可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具有防御功能。
2、免疫细胞(1)概念:免疫细胞是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
(2)种类:包括淋巴细胞(T 细胞、B 细胞)、吞噬细胞等。
T 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可参与细胞免疫。
B 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可参与体液免疫。
吞噬细胞:可吞噬、处理病原体,并将抗原呈递给 T 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1)概念: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2)种类: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抗体:是浆细胞产生的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
淋巴因子:由 T 细胞分泌,可促进 B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溶菌酶:广泛存在于泪液、唾液等体液中,能溶解细菌的细胞壁。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1、防卫功能(1)非特异性免疫概念: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组成:第一道防线包括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包括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2)特异性免疫概念:出生后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针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
江苏省灌云县陡沟中学苏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三24免疫调节导学案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区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危害和预防。
1.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区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保护性生理功能。
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免疫细胞 ( ) 、免疫 (发挥免疫 作用的细胞)系统 ( ) 组成 ) 免疫活性物质: 。
( ) 细胞、B 细胞的来源与分化 产生:骨髓造血干细胞 分化: 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细胞 造血干细胞 淋巴细胞 在骨髓中成熟 细胞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第一道防线由 和 构成
第二道防线由 和 构成。
免疫: 产生抗体
疫 免疫免疫: 产生抗体
●合作探究
问题:1.请你根据皮肤擦伤后便红肿、发炎到痊愈的过程,总结一下人体如何抵抗病原体? ●交流展示
●迁移运用
思考:请看下图分析注射流感疫苗后的人,
为什么不易患流感?
四、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 A 、满意( ) B 、比
较满意( ) C 、不满意( )
教师评价: A 、满意( ) B 、比
较满意( )
C 、不满意( )。
江苏省大丰市高中生物 第四讲 免疫调节学案 苏教版必修3

第4讲免疫调节主要考点梳理一、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溶菌物质与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二、免疫系统的组成三、免疫失调金题精讲题一: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A. 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B. 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C. 体液大量损失D. 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题二: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一组是 ( )A. 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接种卡介苗B. 种牛痘预防天花与皮肤的屏障作用C. 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和注射百日咳针后不再患百日咳D. 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与服用小儿麻痹预防糖丸题三: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
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 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 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C. 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D. 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题四: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与机体免疫有关B. 浆细胞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C. HIV 病毒主要攻击 T 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D. 大规模饲养家畜时合理使用动物激素可提高免疫力题五:回答有关免疫问题。
(1)抗原的化学成分多为___________。
当______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与抗原结合时,该细胞被活化、分化出的_____细胞,制造大量的抗体分泌到血液中。
(2)将一只A品系大鼠的皮肤小片移植到另一只不同品系大鼠的背部,10天后因_____反应而脱落,这是_______细胞所起的作用。
(3)下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
当注入抗原 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 A。
生物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三 2-4《免疫调节》(1)

必修三 第2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 免疫调节(一)【自主学习】【学习目标】1. 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
2. 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功能。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1. 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
2. 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功能。
难点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功能。
【方法引导】仔细观察书本的“问题探讨”、“思考与讨论”、“资料分析”等材料, 积极思考、交流,在讨论、探究中解决问题、得出结论、锻炼能力。
【基础知识】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 组成:免疫器官、 和 。
2. 免疫细胞 T 淋巴细胞(迁移到 中成熟)淋巴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3. 免疫活性物质: 、 、溶菌酶等。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1.防卫功能(1)人体免疫类型及比较 免疫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形成 生来就有 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 特点 无特异性组成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 中的杀菌物质和 。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 和 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思考1】血浆中的溶菌酶属于哪道防线? (2)特异性免疫 A 、体液免疫①参与细胞: 、T 细胞、 、记忆细胞、 。
课 前 先学案②初次免疫过程:③抗体的种类由决定?抗体的化学本质是,与其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
④结果:多数情况下浆细胞产生与抗原结合,形成,进而被吞噬消化。
B、细胞免疫①参与细胞:吞噬细胞、、记忆细胞、。
②初次免疫过程记忆细胞抗原吞噬细胞 T细胞效应 T细胞宿主细胞靶细胞抗原②结果:效应T细胞可以与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
(最终依赖体液免疫清除抗原)【综合提升】1、归纳下表中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细胞名称来源功能吞噬细胞造血干细胞抗原浆细胞或记忆细胞分泌记忆细胞识别,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2、归纳免疫细胞的识别功能和参与免疫类型(打√表示)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识别功能特异性识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3、初次免疫与二次免疫:右图是初次免疫反应和二次免疫反应过程中抗体浓度变化和患病程度曲线图(1)记忆细胞的特点:快速、寿命长、对相应十分敏感。
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三学案:第2章 第6课时 免疫调节(1)

课题名称 第4节免疫调节第1课时【学习目标】1.概述免疫的概念和免疫系统的组成。
2.说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3.描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学习重点】1.描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学习难点】1.描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学习流程】 【自主先学】活动一 说出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概念下面列举的是人体抵抗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入侵的几种方式,分析回答:1. 皮肤具有屏障作用,能阻止细菌、病毒等进入人体 2. 唾液中具有溶菌酶,能杀死细菌3. 胃液中的盐酸能杀死食物中的大部分细菌4. 呼吸道粘膜能分泌黏液黏住细菌,然后通过纤毛的摆动排出体外 5. 血液中具有吞噬细胞,能通过吞噬的方法消灭侵入体内的细菌6. 天花病毒侵入人体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得天花后,终身不会再得天花 7.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1)以上事实都属于免疫,请试着给免疫下一个定义。
(2)以上事实中,不具有特异性的有哪些?具有特异性的有哪些?你认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主要区别是什么?(3)抵御病原体的攻击,人体有三道防线。
上述事实分别属于第几道防线? (4)免疫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有什么重要作用?【组内研学】活动二 说出免疫系统的组成1.下图表示的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结合教材内容完成下列表格:2.下图表示B 细胞和T 细胞的产生途径,分析回答: (1)B 细胞和T 细胞都是由 细胞分化而来的,分化成不同淋巴细胞的根本原因免 疫 系 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是。
(2)B细胞和T细胞发育的场所分别是什么?(3)B细胞和T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时有没有特异性?【交流促学】活动三概述特异性免疫的过程1.下图是体液免疫过程示意图,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抗原和抗体分别指什么?(2)请在图中的箭头上填上相应连接词。
(3)图中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哪些?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哪些?(4)将上述图中涉及到的各种细胞的功能总结在下表中:细胞功能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效应B细胞)记忆细胞(1)细胞免疫针对怎样的病原体起作用?(2)效应T细胞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什么?(3)根据体液免疫和细胞胞免疫的过程,完成下面的对照表格。
必修三《免疫调节》教案设计

任务1:沙场点兵。
(2018·高考全国卷Ⅱ)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
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
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
解析:选B。
(2017·高考全国卷Ⅰ)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二)监控和清除:T细胞监控和清除癌变细胞
三、免疫失调疾病:
1.过强:
(1)自身免疫病?类型?
(2)过敏反应?特点?原因?
2.过弱:
先天性免疫缺失疾病,获得性免疫缺失疾病(AIDS)
四、免疫学应用:
1.注射疫苗:免疫预防——人工主动免疫
2.注射抗体:免疫治疗——人工被动免疫
3.器官移植:免疫活性抑制剂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解析:选C。
任务2: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利用思维导图构建本节的知识系统图。
2.免疫细胞及其功能,来源?
归纳:(1)六大类免疫细胞识别作用?
(2)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来源?
二、免疫系统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
(一)防卫功能:
1.人体三大防线?(泪液,唾液中溶菌酶属于第几防线?)2.特异性免疫?3.非特异性免疫?4.抗体和抗原?(三角度界定抗原和抗体)5.体液免疫过程?6.细胞免疫过程?7.二次免疫反应?(概念,特点,曲线)
教案高中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

教案高中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四节免疫调节教案(文科班第一课时)教案背景: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生命科学与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多学科综合渗透的高科技领域,,而且成为21世纪高科技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但在中学教育中,由于种种原因,高中文科班的生物一直在被大家忽视。
作为教师,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在应对会考的情况下,让我们的学生提高生物学素养,扩大对生命科学的认识和了解。
本节课从以下方面改进:(一)利用教师的亲和力,拉近师生距离,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二)多联系生活实例,引起学生兴趣,语言尽量通俗易懂;(三)教学内容难度适中教材的分析“第4节免疫调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
分2课时学习:第1课时,免疫系统及体液免疫;第2课时,细胞免疫,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
教材将免疫系统列为调节系统之一,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学习完免疫调节可以形成稳态调节机制的整体网络。
另外,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将其放在必修模块对于全体高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或缺的。
教学对象分析文科班的学生普遍表现出对理科的不重视,所以对于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他们基本无视。
所以课堂45分钟显得尤为重要。
免疫调节内容在义务教育教材中就已经涉及,教师的任务是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让学生从生物学角度作科学的了解。
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为“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
1知识目标①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②描述B细胞、T细胞的起源和分化;③概述免疫的类型;④阐明抗原和抗体的概念;⑤说出体液免疫的过程(为本节重点及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免疫调节I
[目标导读] 1.阅读教材,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简述人体的三道防线,列表比较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3.结合教材图例分析,概述体液免疫的过程。
[重难点击] 人体的三道防线、体液免疫的过程。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知识梳理】 1.免疫调节
免疫调节能直接消灭入侵人体的__________,也能清除人体内出现的___________细胞。
人体的免疫调节是通过____________实现的。
2.人体的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
免疫器官:脾(最大)、骨髓、 、 、扁桃体等
免疫细胞⎩
⎨⎧
细胞
淋巴细胞
⎩
⎪⎨⎪
⎧ 细胞 细胞 :抗体、淋巴因子、 等
3.人体免疫的防卫功能 (1)非特异性免疫
①特点:对各种病原体不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防御作用。
②组成
a .第一道防线:________、________及其分泌物等。
b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细胞等。
(2)特异性免疫
①特点:针对______________。
②组成:________等免疫活性物质、特异性免疫细胞。
③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淋巴细胞。
a .淋巴细胞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b .由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而成的淋巴细胞,叫做________________。
c .由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而成的淋巴细胞,叫做________________。
问题探究
1.观察下面示意图,分析淋巴细胞的分化过程
由上图可知,淋巴细胞均起源于__________细胞,①是指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中发育形成,②是指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中发育形成。
2.列表比较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即时训练】
1.苏州女子杭彬飞往北京进行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手术是中华骨髓库和台湾佛教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合作,首次向台湾提供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和骨髓中转变为淋巴细胞。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各类血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B.形成各类血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分化
C.T淋巴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直接发育而成
D.B淋巴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
误区警示免疫细胞生成的场所是骨髓,成熟的场所是胸腺和骨髓,集中分布的场所有淋巴结、脾、淋巴和血浆等。
2.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唾液中的溶菌酶分解细菌和接种牛痘预防天花
B.胃液呈强酸性,能抑制、杀死细菌和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
C.吞噬细胞摄取并处理抗原
D.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皮肤的屏障作用均对多种病原体具有预防作用
错混辨析不是体液的组成成分不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由于唾液和胃液等各种消化液不是体液的组成成分,而是由黏膜分泌的,属于第一道防线。
所以唾液和胃液等各种消化液中所具有的溶菌酶、盐酸等杀菌物质不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而属于第一道防线。
二、体液免疫
【知识梳理】
1.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如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__________等物质。
2.参与的免疫细胞:________细胞、______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其中以__________细胞为主。
3.体液免疫
4.当________________再次侵入人体时,____________就会迅速活化、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____________,产生________及时地将抗原清除。
问题探究
1.体液免疫的含义、作用对象、作用方式分别是什么?
2.在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中,归纳哪些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哪种细胞有识别作用但不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哪种细胞不具有识别作用?
3.从体液免疫分析浆细胞的来源及功能。
4.为什么成人比儿童不易患传染病?
【即时训练】
1.下图代表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过程。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Ⅰ、Ⅱ均能识别抗原
B.在①和⑨所在的阶段中可能有吞噬细胞的参与
C.免疫过程⑥比⑦要慢,免疫效应⑥比⑦要强
D.图中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
2.一般情况下,用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
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
方法链接二次免疫反应
(1)二次免疫特点
与初次免疫相比反应更快更强,从而使患病程度大大
降低。
(2)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反应过程中抗体浓度和患病
程度可以用下图表示:
【课堂反馈】
1.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C.免疫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
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2.以下免疫过程包含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B.皮下注射狂犬病疫苗
C.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抗体D.静脉注射抗狂犬病抗体
3.2016年2月26日,新华社记者从国家卫生计生委了解到浙江新发现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这是我国大陆确诊的第六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科学家正在加紧研发相应抗原疫苗。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接种疫苗后机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B.抗体是一种蛋白质
C.抗体能直接清除宿主细胞内的抗原D.抗体由浆细胞产生
4.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B.T淋巴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
C.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D.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
5.如图是人体体液免疫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患天花、伤寒等疾病后,终生不再感染。
当天花病毒再次入侵时,人体消灭病原体的主要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图中的文字、数字序号表示)。
(3)浆细胞一般停留在淋巴结中,每秒钟约能产生2 000个抗体。
浆细胞与分泌抗体相适应的细胞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