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大气压强》期末复习学案2
八年级物理下册 9.4《大气压强》学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9.4《大气压强》学案教科版9、4《大气压强》学案1、学习目标1、了解证明大气压的客观存在实际例子。
2、学会探究、测量大气压的方法---托里拆利实验。
3、知道1标准大气压的数字4、知道大气压并不是一层不变的,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5、了解大气压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的测定。
难点: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二、学习准备(一)、复习旧知1、液体产生压强的原因是:液体受作用,且就有性2、在推导液体的压强公式时我们采用了方法(2)、体验活动1、如图1用硬纸片盖在装满水的杯口上,并倒置过来(覆杯实验),你会看到什么2、观察吸盘式挂衣钩,如何吸附在光滑的墙壁上?如果要将吸附在光滑墙壁上的吸盘式挂衣钩拿下来费力吗?(三)、新知准备1、大气会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叫做大气压强,简称。
2、1标注大气压= Pa= mmHg(毫米汞柱)3、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液体的沸点越。
三、我能自学、我能探究(一)、大气压的存在l上图中反映的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的场景(上网查资料了解故事梗概)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的证明:(1)的存在(2)大气压力非常l 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类比法:由于气体和液体都要受到作用,都具有性,液体对侵在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所以我们用液体来类比气体,判断出气体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压强l 生活中常见的由于大气压造成的特殊现象(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常例)(1)、瓶呑鸡蛋:点燃浸过酒精的棉花放入广口瓶中,然后将拨了皮的煮鸡蛋猪住瓶口会看到:为什么:(2)、不会掉下的试管:将一个大试管装满水,再将一个小试管插入大试管内,然后迅速倒置过来你会看到:为什么:(3)、你能解释用吸管从饮料瓶中吸取饮料或注射器从药水瓶中吸取药液(二)、大气压的测量1、阅读教材P55了解托里拆利实验是如何进行的2、大气压与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有什么关系?托里拆利实验中,管内水银面上方是,h代表的是管内外水银面的竖直高度差,而不是水银柱的长度L。
9.3大气压强(导学案)2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导学案)【学习目标】1. 通过观察、实验,检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能通过实例说出大气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 能简单描述托里拆利实验,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量级,能说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
3. 能说出液体沸点跟气压的关系。
4. 了解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学习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学习难点】1. 大气压强的存在。
2. 大气压的测量。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大气压:因为空气有重力,所以对浸没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
因为空气具有流动性,所以空气像液体一样,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把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 最早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标准大气压等于1.013×105pa。
3.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水的沸点随着大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合作探究】探究一、大气压的存在【想一想】地球被大气层笼罩着,我们就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底部,大气是否对我们也产生压强?【做一做,想一想】“覆杯实验”。
(1)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2)将塑料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3)再慢慢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什么现象?【实验现象】在实验(1)中硬纸片会落下;在实验(2)中,硬纸片不会落下来;在实验(3)中,硬纸片不会落下(均选填“会”或“不会”)。
【分析】硬纸片受重力作用,且受水向下的压力作用,没有下落,一定会受到向上的力的作用。
这个力的施力物体只能是大气,证明大气存在压强。
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硬纸片不会落下,表明空气和液体一样,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1.大气压强 ①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
简称为大气压或气压。
②产生原因:空气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复习课学案设计

《压强》复习课教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经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平时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2、经过实验,研究并认识液体压强与哪些要素相关。
3、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识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思想导图二、实验打破例1在研究“压力的作用成效跟什么要素相关”的实验时,同学们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器械做了如图1所示的一系列实验.1)同学们是依据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成效的.2)察看比较图甲、乙的状况能够获得的结论是:受力面积一准时,__________,压力的作用成效越显然.(3)要研究压力的作用成效跟受力面积的关系,应比较_________两图的实验,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某同学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色,实验过程如下图.(1)实验前,要经过调试,保证压强计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__________________.(2)如下图,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在水中某一深度处,使橡皮膜朝向不一样的方向.这是为了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要研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最好应依据_____两个图的实验现象进行对照,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比较E、F图的实验现象,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两类计算p Fpgh的理解,是最近几年来考察的要点内容.对压强的定义式及液体压强公式S例3在一个重2N,底面积为2的容器里装8N的水,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05m,把它放在水平面上,如下图(g=10N/kg)。
求: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四、图说物理1、以下图中经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是_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下册9.3大气压强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2

。
(3)如果在实验中,外界大气压突然变小,则玻璃管中的水银柱高度将。
(4)如果在实验中细管内不小心混进了一些空气,则测量值比真实值。
(5)假若托里拆利实验中把水银换成水,1标准大气压可以支持多高的水柱呢?
3.气压计:自学41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测量大气压的仪器:,
2.大气压的存在
实例:图9.3-1甲图中的吸盘能紧贴在光滑的墙上,是由于的作用;图乙中试管中的水不流出,是由于的作用;图丙中的饮料在靠上升倒嘴里的;图9.3-2中的铁桶是被压扁的。这些实例证明了的存在。请举出类似的一些实例:,。
3.实验:、等有力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很大。
练习1.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
大气压强
学习
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体验大气压的存在;
2.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学会估测大气压数值;
学习
重点
理解大气压的现象;知道大气压的测量和数值。
学习
难点
测量大气压的实验设计。
一、自主学习
1.液体由于具有和对容器底和侧壁有压强作用,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
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大气由于具有和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压强的作用。
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在什么时候读书:。
评估:(1)为什么要把吸盘表面涂水且吸在光滑水平板上呢?
(2)用以上方法测大气压,在实际操作中有哪些困难?对测量值有何影响?
2.大气压的精准测量
(1)观察托里拆利实验: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上方是,管内水银下降到一定高度不再下降,是因为管内水银柱受到了作用,计算出水银柱的压强值就是大气压的值。若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为76cm,则P=。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压强概念,理解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
(2)能用公式、进行基本计算。
(3)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梳理、归纳知识点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课前准备:学生自己对本章内容的小结。
(2)通过展示学生《压强》小结,来引导学生进行复习。
(3)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压强概念的建立过程,通过练习和应用掌握压强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压强概念的应用。
2、难点:(1)帮助学生学会小结一章内容。
(2)提高复习课的效率,提高学生上复习课的兴趣。
三、教学任务分析(1)学生起点:基本掌握压强知识,知道固体、液体、大气压强的特点和一些应用实例(2)学习支架:运用压强知识分析实例,会用公式定性(定量)解决基本问题。
(3)教学媒体:教具、自制教具、多媒体、网络信息等。
四、教学模式归纳-应用-分析-讨论五、教学流程1、分析中考此类题型在中考总分所占比分引入本节教学目标,再复习与压强有关的知识。
2、复习:让学生说出压强的概念、计算压强的公式。
教师总结:计算压强的公式有两个,并要注意应用公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3、典例分析及跟踪练习:让学生通过导学案自主学习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上台板演再讲解解题思路。
4、教师总结学生的优点与不足并指明解题方向的突破口。
5、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压强:1、压力:2、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3、概念:4、公式:5、符号的意义及单位:6、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液体的压强:1、定义:2、规律:3、计算公式:4、连通器:三、大气压1、首先测量大气压值的实2、一个标准大气压:3、大气压的影响因素: 4 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规律:2、飞机的升力:五:典型例题:六:跟踪练习:。
八年级物理下册《9.3 大气压强》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9.3 大气压强》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了解大气压强2、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3、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4、认识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知识回顾:液体因为受到___________作用及具有__________性,不但对______和______有压强,而且在内部向__________都有压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一、大气压的存在〖活动〗观察演示实验,结合生活体验大气压强,并总结体验方法及其特点。
〖总结〗1、像液体那样,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做________,简称_________或__________、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2、历史上最著名的演示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
二、大气压的测量观看视频:托里拆利实验大气压的测量1、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上方是,管外水银面的上方是,因此是支持管内这段水银柱不落下,大气压的数值就等于所产生的压强。
2、实验中:测得大气压能支撑 mm高的水银柱,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可计算出这段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是 Pa 、这个数值的大气压被叫做。
在粗略计算中可取作 Pa 、讨论:(1)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下列几种情况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1、玻璃管选择粗一些或细一些。
2、向水银槽再注入水银,使液面上升2cm。
;3、玻璃管上提或下降1cm。
;4、玻璃管内不小心进入少量空气。
;5、玻璃管顶部突然破裂,出现小孔。
;6、玻璃管的倾斜角度;总之,在这个实验中,大气压的值是用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来代替的,所以,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可知,液体的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在密度不变时,压强的大小只决定于深度的大小。
因此,在这个实验中,水银的密度不变,大气压的数值不变,水银柱的高度也就。
水银柱的高度跟玻璃管的粗细、是否竖直等因素都。
(填“有关”或“无关”)。
2)请你计算:若把托里拆利实验中的玻璃管内换成水,水柱大约多么高?(P0=105帕)(4)大气压很大,为什么没有把房子压塌?三、大气压的影响因素及应用阅读课本41-42页“想想做做”及“科学世界”回答以下问题。
八年级物理下册《大气压强》学案【DOC范文整理】

八年级物理下册《大气压强》学案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大气压。
能说出与大气压有关的生活事例,并能进行简单解释。
了解测量大气压的方法。
知道标准大气压的大小和单位。
认识生活生产中利用大气压的现象,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通过观察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体会物理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大气压强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重点及难点大气压的存在及其产生原因。
解释生活中大气压现象。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叫做,简称;著名的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该实验中管内水银柱上方为。
物理学把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做1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Pa。
是测量大气压的仪器,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越。
二、合作探究想一想、动手做一做不挤、不压,你能使矿泉水瓶变瘪吗?动手试一试。
把皮碗按在玻璃窗上,把里面的空气挤出来,用手能不能很轻易的把它拉开?将纸片放在倒立的空瓶口,纸片会落下吗?向瓶中装满水,再把纸片放在瓶口,瓶倒立,纸片还会下落吗?动手试一试。
然后转动瓶子,使瓶口朝不同方向,情况会怎样?自主学习、探究新知大气压的存在:哪些现象说明存在大气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讨论回答:覆杯实验除了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外,还能说明大气压一个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气压的测量:根据P=F/s可知,要测量P必须测量出哪两个物理量?这各方法就是物理课中常用的间接测量。
物理课中还有那些物理量我们采用了这种测量方法?举一例。
当管内水银柱不再下降时,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向下的压强和大气向上的压强就相等。
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7.4《大气压强》学案

第四节大气压强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气压的客观存在和测量大气压的方法及其大小和单位;〔2〕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3〕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1〕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2〕感知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3〕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及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大气压的客观存在和测量大气压的方法及其大小和单位难点:1.设计多种方法证明大气压的存在;2.测量大气压大小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自学指导一:了解大气压的存在和产生的原因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实验:通过皮碗实验感受大气压的大小。
预习导航:〔学生针对以下问题阅读课本P39-40页〕1、什么力量把吸盘压在了墙上?2、什么力量使饮料上升到嘴里?饮料是“吸〞入口中的吗?3、什么力量把铁桶压扁?指导小组讨论:为何会出现上述现象?小组展示交流:〔学生思考、分析、小组讨论〕,教师小结。
1、吸盘贴墙、饮料入口、铁桶被压扁是因为受到了的作用,这些现象可以证明的存在。
2、地球被厚厚的大气包围着,大气由于受作用而对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又因为气体具有,所以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自学指导二:了解大气压的测量方法及其大小和单位(一)教师演示图7-4-3实验粗测大气压强值,点拨计算方法。
多媒体出示托里拆利实验过程,教师提出托里拆利实验有关问题;学生讨论答复1、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如果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那么所测大气压的值将。
2、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如果将水银换成水,请计算一个标准大气压可支持多高的水柱?(二)展示交流:〔学生思考、分析、小组讨论,教师点拨第四题〕1、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大小是_________mmHg, 由公式得出,合_____Pa。
2、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如果玻璃管变粗,大气压的大小是:___________ mmHg,如果玻璃管倾斜大气压的大小是:_____________ mmHg。
八年级下册《大气压强》学案新版新人教

八年级下册《大气压强》学案新版新人教八年级下册《大气压强》学案新版新人教教学目标1、知道大气有压强;2、知道大气压数值的测量方法以及估测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测量大气压的方法;2、知道大气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1、设计多种方法证明大气压的存在;2、测量大气压大小的方法教学准备,导学案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学案导学,合作达标教学后记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1.引入:从生活走向物理。
我们生活在大气“海洋”底层,其中,有许多看似意外却是真实的现象或故事在发生着:患有关节炎的人会在阴雨天(气压明显变化)感到疼痛;生活在高原处的人知道水加热到80℃左右就沸腾了……实验演示: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瓶口,请同学们猜测瓶子倒过后会发生什么现象?2.怎样知道大气有压强?演示:(1)“被吸住”的乒乓球: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瓶口,用手按住乒乓球,瓶子倒过后,松开按乒乓球的手,你看到的现象是什么?想一想为什么?(2)“覆杯实验”:将玻璃杯装满水,用硬纸片盖紧倒过或朝向各个方向,你又看到了什么?(3)“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用两个吸盘相对用力挤压,再往外侧拉,你的感受怎样?这是什么原因?(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及其原因。
(2)教师小结:大气有压强即大气压。
那么,你还能列举哪些现象或事例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呢?师生共同举例说明。
问:大气压有什么特点呢?学生思考回答,也可做演示说明。
如在“覆杯实验”中将纸片朝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发现纸片不掉下,从而得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说明:由实验设疑,引起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四个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互相讨论认识大气压的存在和特点,并尽可能解决活动中碰到的问题]3.怎样测量大气压?教师演示作铺垫,学生观察思考。
(1)先用玻璃杯装满水倒插入水槽中,再慢慢往上提(杯口不离开水面,下同),观察杯中水是否充满?接着换用量筒和细长玻璃管,重复上述过程。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单元复习教案2

第九章压强单元复习课题压强的复习教学目标:(1)说明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复述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2)写出液体压强公式并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会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解释连通器的原理及应用实例。
教学重点说明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复述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解释连通器的原理及应用实例。
教学难点:液体压强公式并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会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教学札记一.复习内容1、液体的压强:(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压强公式:⑴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立理想模型法,这个方法今后还会用到,请认真体会。
⑵推导过程:(结合课本P78 图13、2-5)液柱体积;质量ρρ液片受到的压力:ρ .液片受到的压强:ρ⑶液体压强公式ρ说明:A 、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B 、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 :;g :;h :mC 、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D 、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5)F<G F>G(6)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一般方法:㈠首先确定压强ρ;㈡其次确定压力特殊情况: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 用压力:①作图法 ②对直柱形容器2、连通器: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⑶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二.复习过程例1:图24中平底茶壶的质量是0.4,成而面积是4×10-3m 2.内盛0.6的开水,水面高度在图中已标出,放置在面积为l m 2的水平桌面中央。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压强 复习教案2(人教版)

课题压强的计算备课人年级课时课型复习课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固体产生的压力的计算2、固体产生的压强的计算3、液体产生的压力的计算4、液体产生的压强的计算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推理计算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教学重点固体、液体产生的压强的计算教学难点固体、液体产生的压强的计算教学方法六环节教学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激情导入、明确目标、问题导学、师生释疑、当堂练习、系统知识、布置作业、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展示、讨论,反馈、巩固)一、明确学习目标。
二、问题导学:1.如图所示,正方体木块甲和乙边长之比为1:2,密度之比是4:1,将物块甲放在物块乙的中央,则物块甲对乙的压强P1与乙对地的压强P2之比为.2.玻璃杯里有一定质量的酒精,酒精的深度为10cm,酒精重2.4N,已知玻璃杯重0.6N,杯底面积为20cm2,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桌面受到的压强为多大?(g 取10牛/千克,酒精密度ρ=0.8×103千克 / 米3)3.如图,在质量为4kg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26kg的水,容器底面的面积为200cm2,水的深度为50cm,求:容器对桌面产生的压强。
二次备课应改进的地方: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激情导入、明确目标、问题导学、师生释疑、当堂练习、系统知识、布置作业、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展示、讨论,反馈、巩固)二次备课应改进的地方:三、精讲点拨1、无论求压强还是压力,解题时一定要弄清楚:题目所问的是液体产生的还是固体产生的。
2比较题:液体的用液体公式比较固体的用固体公式比较3计算题:液体的用液体公式计算固体的用固体公式计算四、课堂练习1.将质量相等的水、煤油、水银分别装入底面积相同的不同容器中,且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试比较三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的大小关系( )A.F水>F煤油>F水银B.F水银>F水>F煤油C.F水>F水银>F煤油D.无法判断2.三个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内分别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4.如图,在质量为4kg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26kg的水,容器底面的面积为200cm2,水的深度为50cm,求:容器底面上所受到的水的压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复习学案设计

压强复习学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及活动,理解压强;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2、通过活动,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连通器的原理。
3、通过活动,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通过活动,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5、通过教师引领与示范,学会抓物理公式分析问题,学会建构单元知识框图。
6、通过实例分析,树立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压强;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2、知道连通器的原理,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学会抓物理公式分析问题,学会建构单元知识框图的方法三、教学难点:1、理解压强;用压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学会抓物理公式分析问题,学会建构单元知识框图的方法四、教法:目标导学学法导引自主评价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五、教学媒体:多媒体学案、实验器材等六、学习过程:学习目标一:通过观察及活动,理解压强;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学生活动1:观察穿平底鞋的同学和穿高跟鞋的老师站在水平的沙滩上,观察脚印的深浅。
自主评价1:刚才的实验中, 穿平底鞋的同学和穿高跟鞋的老师分别站在水平的沙滩上,同学的质量较大,而老师的脚印更深,对此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老师对沙子的压力大B.老师对沙子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C.老师对沙子的压强大D. 老师对沙子的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大E.老师对沙子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大学生活动2:水平桌面上放一块豆腐,请切割一刀后再合理摆放,使豆腐对桌面的压强减小,你有几种方法,并说出所用的物理原理。
总结:减小压强的方法:,,。
延续探究:水平桌面上放一块豆腐,如何切割一刀后再合理摆放,使豆腐对桌面的压强增大?物理原理:;如何切割,使豆腐对桌面的压强不变?物理原理:。
自主评价2:(1)建房时,使用的砖承受压强的能力要_____(“强”或“弱”),地基承受压强的能力要_____(均选填“强”或“弱”);建房时不能使房屋整体下陷,这样才更安全,必须想办法_____(“增大”或“减小”)房子对地面的压强,假设你是一位房屋建造专家,你的具体措施是,。
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微专题系列15——大气压强教案

教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微专题系列15——大气压强一、教学内容1. 大气压强的概念:介绍大气压强的定义、产生原因以及大气压强的变化规律。
2. 大气压强的测量:介绍气压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气压计来测量大气压强。
3. 大气压强的应用:介绍大气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水泵的工作原理、气压计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掌握大气压强的变化规律。
2. 学会使用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强,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3. 了解大气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变化规律以及气压计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测量方法以及应用实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气压计、水泵等。
2.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测量工具(如尺子、计时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个实验现象,如在一个瓶子中装满水,然后用一个橡皮艇堵住瓶口,橡皮艇会被大气压强推出瓶子,引起学生对大气压强的兴趣。
2. 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介绍大气压强的定义、产生原因以及大气压强的变化规律。
3. 演示气压计的使用方法:通过实验演示如何使用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强,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4. 讲解大气压强的应用:介绍大气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水泵的工作原理、气压计的应用等。
5. 实践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气压计测量不同环境下的大气压强,并记录实验数据。
六、板书设计1. 大气压强的概念:定义、产生原因、变化规律。
2. 气压计的使用方法:原理、操作步骤。
3. 大气压强的应用:水泵的工作原理、气压计的应用等。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
2. 请说明如何使用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强,并给出实验数据。
3. 请举例说明大气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思考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大气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

《大气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堂使用的是武汉版科学(8年级下册)教材,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
本次课是有关大气压强的复习课,通过对相关概念原理的回顾以及综合运用,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大气压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体会大气压强的变化以及大气压强对生活的影响。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对本章知识进行整合、归类,并运用理论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学龄中期的开始阶段,称为少年期。
青少年开始运用抽象思维思考问题。
他们的思维特点是:能够设定和检验假设;能够监控和内省实际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
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大气压的相关理论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同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大气压强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一些现象。
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兴趣,能够积极配合教师,对现象进行解释。
另外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能对相关知识进行整合和运用。
三、教学目标分析(一)科学探究1.重新感受和探究大气压强的存在以及学会测定大气压强值的方法;2.通过多媒体重现有关实验,加强对相关内容的认知。
(二)科学知识与技能1.通过分析、归纳进行知识整合,进一步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2.了解大气压强的变化以及大气压强对生活的影响;3.培养分析概括、归纳总结、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1.认识到物理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运用,增强对科学学习的兴趣;2.在观察实验得出结论的过程中,逐步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实验态度和正确的认识观。
(四)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熟悉大气压强在现代技术、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设计思路本节是一节复习课,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体系,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熟练课标规定的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与技巧;帮助学生掌握解题规律,总结解题方法,进一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因此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思路是:首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的目的(提出复习内容和要求),即对大气压强的定义、大气压强的测定和大气压强的变化等三方面知识的复习;其次是具体知识点的复习,其中包括多个学习环节,具体有:知识点的回顾(大气压强的定义)、归纳定义(强调定义中的重点)、展示实验(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托里拆利实验、归纳结论)、经典例题讲解;再次对复习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强调课程中的重难点;最后针对教材的重难点以及学生的薄弱环节精心设置习题,进行巩固练习,并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及时的予以解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下册《大气压强》期末复习学案
2
学习目标:1.了解大气压的变化2.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学习重点:大气压的变化、大气压的应用.
学习难点:抽水机的原理.
教具学具:抽水机模型、离心式水泵模型、空盒气压计.导学方法:实验探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
复习巩固证明大气压的实验是?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是?
创设情境大气压存在,而且很大。
为什么没有把我们压塌?
二、快乐自学、合作探究、展示汇报:
自读课本p41,学习以下内容
一、大气压的变化
大气压受天气的变化而变化;
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在海拔3000以内,大约每升高10,大气压减小100Pa。
大气压与沸点的关系。
大气压越大,沸点越低。
二、气压计。
介绍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
出示金属盒气压计的实物和挂图,介绍其结构和原理。
三、大气压的应用。
出示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的挂图和模型,介绍并演示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工作过程。
三、自我小结:
本节课我的收获是
我还有的疑惑是
四、当堂训练:
必做题1、1标准大气压的值是:Pa,相当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有甲、乙、丙三个同学在同一房间用托里拆利的方法测量大气压,实验启示结果依次是75.2c、75.6c、76.0c。
已知一个同学做实验时,管内混入了空气,另一个同学则没有将管子竖直放置,如果只有一个数据正确,它是A、甲B、乙c、丙D、无法确定
把装满水的杯子浸入水中,口朝下。
如图1所示那样那样抓住杯底向上提,在杯口离开水面前,杯子露出水面的部分
A、充满水
B、有水,但不满,水面上方是真空
c、没有水D、有水,但不满,水面上方是空气
下列现象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
A、用吸管吸饮料
B、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药液网
c、吸盘贴在光滑的墙面上D、墨水被吸进钢笔
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中,下列哪种情况能使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生生变化
A、将管倾斜
B、将玻璃管变粗
c、向水银槽中加入少量水银D、外界大气压发生变化
水银曲管气压计的构造如图所示,被封闭的一端是真空的,开口的一端与大气相通。
根据图中所示的数据,这时大气压强为
A、90厘米水银柱高
B、75厘米水银柱高
c、85厘米水银柱高D、难以读出,因无刻度
选做题1.在海拔XX范围内,可近似地认为每升高9.3 课题:大气压强2
学案
序号:1512,大气压减小1水银柱,用水银气压计在山脚下测量地结果是758水银柱,在山顶测量的结果是648水银柱,则山的高度大约是_________.[:Z#xx#.]
关于大气压的值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B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c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D大气压与高度无
关
关于大气压的变化,以下错误的是
A在不同的地方,大气压可能不同B在同一地方,不同时间的大气压可能不同
c离海平面越高大气压越大
D1标准大气压=76c水银柱9.3
课题:大气压强2
学案
序号:15,这个关系不随时间,地点改变
一位小朋友的氢气球不小心脱手升到了空中,当气球升到高空时发生了破裂,以下关于气球升到高空破例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
B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
c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
D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
水在88℃时就沸腾了,由此可知水面上方的气压
A一定等于1标准大气压B一定小于1标准大气压
c一定大于1标准大气压D可能等于2标准大气压
拓展提升
用吸管从瓶子里吸饮料时,使饮料上升到嘴里的力是
A嘴的吸力B大气的压力c瓶底的压力D瓶壁的吸力
0.在瓶内点燃9.3
课题:大气压强2
学案
序号:15浸过酒精的棉花,然后用剥了壳的熟鸡蛋堵住瓶口,鸡蛋就会进入瓶内,这是因为
A瓶内由于热胀,使鸡蛋掉入瓶中B瓶内气体将鸡蛋吸入瓶中
c瓶内气体压强变小,大气压将鸡蛋压入瓶中D鸡蛋受重力作用而掉入瓶中
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当胸部容积扩大时,其内压强与大气压的关系是
A大于大气压B等于大气压c小于大气压D先大于大气压,后小于大气压
某人用嘴将小空瓶内的空气吸出,小瓶马上挂在嘴唇上,原因是
A嘴把瓶子吸住B瓶内所剩的空气作用的结果
c嘴边的唾液把瓶粘住D大气压把小瓶压在嘴唇上
五、课堂作业
课本P43动手动脑学物理第4、5题
六、我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