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千家万户”科技服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印发国务院安委会巡查反馈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印发国务院安委会巡查反馈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公布日期】2017.08.10•【字号】•【施行日期】2017.08.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印发国务院安委会巡查反馈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各盟市农牧业局(农机、农垦主管部门)、满洲里市农牧林业水务局、二连浩特市农牧林业局,厅机关各有关部门,厅属各有关单位: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做好国务院安委会巡查反馈问题整改的通知》(内安委督〔2017〕53号)要求,为抓好国务院安委会第四巡查组反馈农机安全监管和农药安全使用问题整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和高度的政治自觉,不折不扣落实巡查反馈问题整改要求。
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即知即改、立改立行,坚持主动查摆、举一反三,逐项推动落实,加强督导检查,完善工作机制,坚决遏制农机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农药使用安全宣传、培训和用药技术指导、防止农药使用事故发生,为党的十九大召开创造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整改问题(一)对农业机械安全监管工作力度不够,农机事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2015年发生25起,死亡6人;2016年发生28起、死亡13人”。
(二)农药安全使用指导服务工作不到位(培训、教育)。
农药中毒事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2015年农药中毒118、死亡7人,2016年农药中毒123例、死亡7人。
三、整改目标(一)全面整改落实国务院安委会第四巡查组反馈的问题清单,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开展大检查,整治安全隐患,堵塞管理漏洞,强化源头治理,严厉打击农业机械违法违规行为,减少一般事故,遏制较大以上农机安全生产事故,切实扭转全区农机安全生产形势。
(二)努力确保不发生因假劣农药引发的重大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和群体性事件,重大案件查处率达到100%,投诉举报案件查处率和反馈率达到100%,上级督办案件查处率达到100%,进一步强化农药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对农药安全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促进农药市场秩序持续稳定好转和安全用药水平稳步提高的目标。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组织开展全区农牧业系统科技人员下基层活动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组织开展全区农牧业系统科技人员下基层活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公布日期】2015.04.03•【字号】•【施行日期】2015.04.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组织开展全区农牧业系统科技人员下基层活动的通知各盟市农牧业局,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厅属各单位:为贯彻落实2015年中央及自治区1号文件精神,按照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加速农牧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全面推进农牧业科技进村入户,提高农牧民科学种养水平,自治区农牧业厅继续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科技人员下基层活动。
具体通知如下:一、任务目标活动以“送科技下乡、带推广服务、促增产增收”为主题,以满足农牧民的科技需求为出发点,以加速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为目标,遴选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落实分区域、分品种、分关键季节技术方案,加大关键时节的技术指导和农牧民培训力度,为全区农牧业稳定增产提供科技支撑。
全区农业科技人员下乡人数要达到10000人以上。
其中: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各1500人以上,兴安盟、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各1000人以上,乌海市、阿拉善盟各200人以上,直接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科技培训、试验示范。
二、主要活动(一)组织开展全区冬春农牧业科技大培训活动。
重点依托现有各类项目资源,紧紧围绕强农惠农政策、防灾减灾知识、节本增效技术、种养关键技术、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农畜产品加工与营销管理、农耕文化等内容,因地制宜地对基层农技人员、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人员、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和普通农牧民开展培训。
(二)开展现代农牧业产业科技服务技术体系示范与指导活动。
依托现代农牧业产业技术示范基地,集中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展示和观摩交流活动;组织产业科技服务体系专家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农技人员和科技示范户的培训,围绕主导产业在关键农时季节开展巡回指导。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家庭农牧场认定工作意见》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家庭农牧场认定工作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公布日期】2015.01.27•【字号】•【施行日期】2015.01.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家庭农牧场认定工作意见》的通知各盟市农牧业局、渔业主管局:为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牧场,促进我区家庭农牧场规范健康发展,我厅结合全区实际,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家庭农牧场认定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现将《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做好家庭农牧场的认定工作。
在家庭农牧场认定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到自治区农牧业经营管理站。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2015年1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家庭农牧场认定工作意见按照农业部《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农经发[2014]1号)文件要求,为了加快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积极培育和发展“家庭农牧场”这一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提高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水平,规范家庭农牧场管理,现根据我区实际提出家庭农牧场认定工作意见如下:一、家庭农牧场的组织形式及特征家庭农牧场是以农牧户家庭为基本组织单位, 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适度规模的农、林、牧、渔等产业为劳动对象,以高效的劳动、现代化的技术为生产要素,从事专业化、集约化农牧业生产,以农牧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实行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负盈亏和自我管理的新型农牧业经营实体。
家庭农牧场经营者主要是农牧民或其他长期从事农牧业生产的人员,主要依靠家庭成员而不是依靠雇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家庭农牧场专门从事农牧业种养专业化生产,具有农畜产品商品生产能力,经营主体职业化、规模适度化、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市场化。
二、开展家庭农牧场认定的重要意义由传统家庭小规模分散经营向家庭农牧场适度规模经营转变,是现代农牧业发展必由之路,是促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举措。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农牧厅关于印发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实施方案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农牧厅关于印发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公布日期】2023.05.31•【字号】内财农〔2023〕511号•【施行日期】2023.05.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农牧厅关于印发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实施方案的通知各盟市财政局、农牧局:根据《财政部关于下达2023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预算的通知》(财农〔2023〕17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自治区财政厅、农牧厅制定了2023年自治区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实施方案。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做好相关工作。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稳定农民预期,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中央财政下达我区2023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57078万元,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支持春耕生产。
为切实发挥资金效能,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按照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
二、补贴对象、标准和依据(一)补贴对象补贴发放对象为实际承担农资价格上涨成本的实际种粮者,包括利用自有承包地种粮的农民,流转土地种粮的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开展粮食耕种收全程社会化服务的个人和组织。
(二)补贴标准自治区按照各地2023年粮食播种任务面积和2022年粮食产量两个因素进行资金测算分配。
各地结合资金额度、粮食播种面积等情况综合确定本区域内旗县补贴金额,原则上县域内补贴标准应统一。
(三)补贴依据补贴依据为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等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可适当兼顾薯类等其他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具体由各盟市结合实际自行确定。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牧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牧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2.15•【字号】内党发[2012]1号•【施行日期】2012.02.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牧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内党发〔2012〕1号2012年2月15日)2011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强力推动“三农三牧”工作,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
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主要农畜产品产量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农牧民增收步伐加快,水利建设明显提速,生态建设不断加强,农村牧区民生持续改善,扶贫攻坚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牧区社会和谐稳定。
我区是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做好2012年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稳定发展农牧业生产,确保农畜产品有效供给,对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效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加快富民强区进程至关重要。
实现我区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确保农畜产品长期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为此,自治区决定将2012年确定为农牧业科技创新年。
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坚持科教兴农兴牧战略,把农牧业科技创新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幅度增加农牧业科技投入,推动农牧业科技跨越式发展,为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农村牧区繁荣注入强大动力,力争在高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再创新佳绩。
2012年全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进一步加大强农牧惠农牧富农牧政策实施力度,继续保持农牧业稳定增产、农牧民持续增收、农村牧区面貌不断改善,确保农村牧区社会和谐稳定。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印发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和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培养教学大纲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印发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和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培养教学大纲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公布日期】2015.06.19•【字号】•【施行日期】2015.06.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印发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和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培养教学大纲的通知各盟市农牧业局:为落实农业部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的部署,规范我区新型职业农牧民和农村牧区实用人才教育培训,科学安排教学课程,明确教育培训要求,保证教育培训质量,根据2014年自治区教育厅、农牧业厅联合印发的《内蒙古自治区新型职业农牧民培养实施方案》(内教职成字〔2014〕31号)要求,我厅制定了新型职业农牧民(包括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培育和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培养必修内容教育培训大纲,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要结合不同的专业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2015年6月19日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和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培养教学大纲2012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部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并从国家发展层面把这项工作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作组织实施。
2015年中央1号文件又进一步指出:“积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要求农业主管部门转变农牧民教育培训的组织和实施方式,将农牧民的一般性培训提升到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的高度。
农牧业部门或农广校要结合承担的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培养、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其他技术培训项目等,实施新型职业农牧民职业教育计划。
一、培养对象列为新型职业农牧民或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培养对象的人员须具备初中(或具有同等学力)及以上学历文化程度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种植大户、养殖大户或者种养结合、种植(养殖)与农(畜)产品加工结合、种植(或养殖)产品加工以及销售一体化、种植(或养殖)与休闲农牧业生产活动一体化等组织的牵头人;2.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家庭农(牧)场主、农(牧)民合作组织或者农(牧)民专业服务组织的牵头人;3.返乡的农民工、复转军人、初高中学生以及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发展规模经营的家庭农(牧)场、农(牧)民合作组织以及农(牧)民专业服务组织的经营者。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做好2022年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做好2022年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公布日期】2022.06.28•【字号】内农牧计财发〔2022〕346号•【施行日期】2022.06.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做好2022年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各盟市农牧局、财政局,满洲里市农牧水利局、财政局,二连浩特市农牧和水务局、财政局:根据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22年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农计财发〔2022〕13号)精神,2022年中央财政继续安排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动物防疫等补助经费,支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为指导各盟市做好项目实施工作,确保政策有效落实,现印发《内蒙古自治区2022年中央财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等17个项目实施方案,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按照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工作定位,重点围绕粮食生产稳面积提产能、产业发展稳基础提效益、乡村建设稳步伐提质量、农牧民收入稳势头提后劲,调整优化存量、统筹安排增量,强化政策引导、改革完善实施方式,做到政策总体保持稳定、重点任务保障充分、重大试点落实有效,助力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牧业农村牧区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项目资金安排突出三个导向:一是突出重点领域,着力支持提升粮食和大豆油料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强化现代农牧业基础支撑,促进乡村产业融合,推进农牧业绿色发展。
二是突出统筹衔接,根据项目各自政策目标和功能属性,科学推进政策统筹、任务统筹、资金统筹,优化支出结构,促进衔接配套,提高资金效益,形成政策合力,集中资金办大事。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增产技术集成应用示范方案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增产技术集成应用示范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公布日期】2015.05.04•【字号】•【施行日期】2015.05.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增产技术集成应用示范方案的通知有关盟市农牧业局:保护利用蜜蜂授粉,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养蜂业和种植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5年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增产技术集成应用示范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增产技术集成应用示范方案”。
现将方案下发给你们,请各地结合实际,细化实施方案,抓好示范任务落实,稳步推进示范工作。
附件:内蒙古自治区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增产技术集成应用示范方案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2015年5月4日附件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增产技术集成应用示范方案保护利用蜜蜂授粉,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养蜂业和种植业持续健康发展及维护生态平衡意义重大。
向日葵是内蒙古地区的重要的虫媒授粉作物,常年种植面积800多万亩。
2014年在巴彦淖尔市和鄂尔多斯市示范增产效果达10%以上。
按照“探明效果、完善模式、增点扩面、稳步推进”的原则,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5年蜜蜂授粉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方案》的通知”要求,今年继续在向日葵主栽区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与蜜蜂授粉示范。
同时新增大豆绿色防控与蜜蜂授粉技术集成试验示范,为扎实推进这项工作,在2014年工作基础上,结合今年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利用蜜蜂的生物学特性,依托蜜蜂产业和植保技术体系,强化蜜蜂授粉与绿色植保技术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绿色防控保护蜜蜂和蜜蜂授粉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作用。
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成绩显著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农牧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农牧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公布日期】2024.03.05•【字号】内财农规〔2024〕9号•【施行日期】2024.04.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正文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农牧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各盟市财政局、农牧局,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财政局、农牧局: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管理,提高耕地建设与利用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23〕12号)等有关规定,现将《内蒙古自治区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2024年3月5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资金使用范围第三章资金测算分配第四章预算下达第五章预算执行、绩效管理和监督第六章附则内蒙古自治区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推动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加强耕地建设与利用的决策部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23〕12号)、《财政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的通知》(财办农〔2021〕11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十一条政策措施的通知》(内政办发〔2022〕72号)、《内蒙古自治区对下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内政办发〔2016〕134号)等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是指中央财政支持各地耕地建设与利用的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资金。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开展全区农村牧区实用人才统计和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实名登记工作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开展全区农村牧区实用人才统计和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实名登记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公布日期】2016.04.21•【字号】•【施行日期】2016.04.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畜牧业正文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开展全区农村牧区实用人才统计和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实名登记工作的通知各盟市农牧业局、各抽样旗县农牧业局: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国家统计局办公室《关于开展2015年度全国农村实用人才统计工作的通知》要求,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2015年度农村牧区实用人才统计和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实名登记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统计对象对全区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开展统计。
全区农村牧区实用人才统计对象为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技能带动型和社会服务型五类农村牧区实用人才。
农村牧区实用人才的概念和分类标准详见附件1(仅供参考),各盟市可根据地区实际具体把握。
对全区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开展实名登记。
全区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实名登记对象为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主、农牧民合作社骨干(包括理事长、监事长或执行监事、经理)和农牧业企业负责人等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带头人。
种植大户按经营规模相当于当地户均承包面积的10倍以上的人员掌握;养殖大户按达到当地规模化养殖标准的人员掌握;家庭农牧场主、农牧民合作社骨干和农牧业企业负责人按照农牧业部门认定标准和工商部门登记情况掌握。
二、统计内容(一)全区农村牧区实用人才统计工作。
统计全区农村牧区实用人才的规模、结构和分布,主要包括:农村牧区劳动力及农村牧区实用人才总数,分类型的农村牧区实用人才数,按性别、学历、年龄、技术水平分组的农村牧区实用人才数。
(二)全区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实名登记工作。
登记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联系方式、家庭住址、人员类别、培训经历、获奖情况、生产经营情况等详细信息。
科技创新促“内蒙羊”产业升级——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全面推进科技强区战略

产 肉量与 国外 先 进 水平相 比还 有 差距 , 质 高档 的羔 羊 肉产 优 量不高 。
术、 MOE ) 腔 镜胚 胎移 植技 术 等 手段 , 过高频 繁 殖 成 T ̄腹 通 套技 术 的应 用 , 提前 完成了昭乌达 肉羊核 心种群 的繁 育。
所 以 , 国羊 肉 , 别 是 内 蒙 羊 肉在 国 际 肉类 贸 易 中 的 出 口量 中 特
“ 十二 五 ”期 间 “ 内蒙 羊 ”面 临 的挑 战 与机 遇
一
、
遇 。 2 0 年起 , 家在 1种 优 势农产 品 中, 定了 从 03 国 2 确 肉羊为优 势农 产 品 , 在 华 北 、 北 和 内蒙 古 自治 并 西 区等 建 立了 四个 肉羊产 业带 , 内蒙 古 自治区 成 为 国 家 主要 的 肉羊 发展 优 势 区域 之一 。 国家 和 自治 区 以
近 期 , 社 记 者 对 内 蒙 古 科 技 厅 和 内蒙 古 肉羊 产 业 技 术 本
创 新 战 略联 盟 的发 起 单 位— — 内蒙 古 草原 金 峰 畜牧 集 团有 限公 司的有 关负 责人进 行了专访 。 肉”。 由于以上 原 因, “ 在 十二五”期 间 , 内蒙 古羊 肉 生 产 和消 费 将迎 来 快 速 增 长 期 。2 退 耕还 林还 草 . 政 策 为 肉羊 产业 发 展 奠 定 了基 础 。随 着 低 碳 经 济 全 球化 时代 的到 来 , 护 生态 、 耕 还 林 、 田还 保 退 退 草 的政策 为 内蒙古 肉羊 的养 殖 、 繁育 提供 了新 的机 自治区科 技 厅 副巡视 员李 增建 认 为: . 界羊 肉消费将 1世 迎 来快 速 增长 期 。 说 , 他 首先 , 国 际市场 来 看 , 亚 、 从 西 中东 等地 是 穆斯 林 的传统 聚 居地 , 肉食 多 以牛羊 肉为主 且大 多 依 靠 进 口;同时, 界羊 肉的主要 出口国新 西 兰和 澳 大 利亚 近 世 几 年 由于 受羊 毛 出 口量下 降 的影 响 , 肉产 量正 日渐 萎 缩 。 羊
内蒙古科技入户工程将辐射带动农牧民20万人

展 , 实 做 到 “ 员 受 教 育 , 牧 民得 实 惠 ” 用 切 党 农 , 先进 性 建设 促 进 新农 村 、 牧 区建 设 ; 新 以科 学发 展 观 为统 领 . 照 “ 产发 展 、 活宽 裕 、 按 生 生 乡风 文
明 、 容 整 洁 、 理 民主 ” 村 管 的方 针 , 实推 进 全 区 扎 社会 主义新农 村 、 新牧 区的建设 。
程将在全区 1 0个 旗县 1 0个 乡镇 1 0 0 0 0个村 进
行 试 点 , 育科 技 示范 户 1万户 , 射 带 动农 牧 培 辐 民2 0万人 。活 动 主 旨是 : 力 宣传 中央 一 号文 大 件精 神 .把农 牧 业厅 对 中 央一 号 文件 的详解 宣 传到户 、 传到人 ; 宣 进一 步 强化 科 技 指 导直 接 到 户、 良种 良法 直 接到 田 、 术要 领 直接 到 人 的科 技
民实行 直 接补 贴 政 策 .种粮 直 补 资金 总 额将 比 去 年增 长 27亿 元 . 均 每亩 1 . . 平 53 … … 4元 人 们 有理 由相 信 .社 会 主义 新农 村 将 迎来
一
个 崭新 的发 展机 遇 .九亿农 民的 日子 也 会越
率达 到 2% ;河南 今 年 继续 加 大 力度 对 种粮 农 0
税 ; 销售 水产 品 、 将 畜牧 产 品 、 菜 、 品 、 蔬 果 粮食 等
内 古 技入 工 将 射 农 蒙 科 户 程 辐 带动 牧民2万 O 人
2月 1 1日.内蒙古 自治 区农 牧 业 科技 入户
工 程启 动 仪式 在 呼 和浩 特市 和林 县 隆重 举 行 。 技推 广 新 机制 . 围绕 主 导 品种 和 主推 技术 , 优先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公布日期】2015.05.14•【字号】•【施行日期】2015.05.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的通知各盟市农牧业局: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的工作主线,大力推进农药减量控害,积极探索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依据农业部《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我厅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细化实施方案,加大工作力度,强化责任落实,有力有序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2015年5月14日内蒙古自治区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防病治虫、促进粮食和农业稳产高产至关重要。
但由于农药使用量较大,加之施药方法不够科学,带来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残留超标、作物药害、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有效控制农药使用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农业部制定的《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结合我区农药使用情况及相关发展思路,制定《内蒙古自治区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一、现状与形势随着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逐年扩大,栽培方式和气候条件的变化,农作物病虫发生呈多发、重发、频发态势。
与上世纪九十年代相比,全区病虫害年发生面积从8000多万亩次上升到2亿亩次左右。
目前,防病治虫多依赖化学农药,容易造成病虫抗药性增强、防治效果下降,出现农药越打越多、病虫越防越难的问题,农药使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开发资金及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开发资金及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97.03.05•【字号】内政办发[1997]17号•【施行日期】1997.03.05•【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政综合规定正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开发资金及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内政办发[1997]17号1997年3月5日)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各有关旗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委、办、厅、局: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开发资金及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开发资金及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推进我区扶贫开发资金及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充分发挥各项扶贫资金的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内蒙古自治区三七扶贫攻坚计划”的顺利实施和如期实现,根据中央和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结合自治区的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合本办法的扶贫开发资金包括:各项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扶贫资金;信贷扶贫资金;各项扶贫有偿资金和信贷扶贫资金的收回部分;地方安排的各项扶贫资金的配套资金;自治区、盟市、旗县用于扶持贫困旗县村嘎查集体经济的财政资金。
第三条中央和自治区专项扶贫资金的分配和使用管理,要体现中央提出的“分级负责、以省(自治区)为主”和资金、权力、任务、责任“四到省(自治区)”的精神,资金投放要和扶贫攻坚任务紧密结合起来,与解决温饱问题的进度直接挂钩。
所有拨到自治区的扶贫资金,一律由自治区人民政府统一安排使用,由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各有关部门具体负责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第四条扶贫资金投放范围:国家下拨的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信贷扶贫资金和要求地方按比例配套的扶贫资金要严格用于国家确定的31个贫困旗县。
按照国家规定,地方用于区贫旗县的配套资金必须要达到中央投入的30%以上,这块资金由自治区承担50%。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组织全区农牧业系统万名科技人员下基层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组织全区农牧业系统万名科技人
员下基层活动的通知
【法规类别】农业管理
【发文字号】内农牧办发[2012]114号
【发布部门】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
【发布日期】2012.03.18
【实施日期】2012.03.1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组织全区农牧业系统万名科技人员下基层活动的通知
(内农牧办发[2012]114号)
各盟市农牧业局,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厅属各单位:
为了贯彻落实2012年中央及自治区党委一号文件精神,积极落实自治区万名党员下基层活动及农业部“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自治区农牧业厅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万名科技人员下基层活动。
主要工作任务是围绕“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和“三增”目标,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推广重大适用技术、提升科技服务能力、支撑农业稳中求进。
具体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
万名科技人员下基层活动是促进农牧业增产增效的一项重大举措,各级农牧业主管部门要将此项工作作为今年农牧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
抓,实行一把手负责。
要做到三个到位,即各级领导干部要走出办公室,深入生产一线,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难题,确保干部到位;各有关部门要恪尽职守,分工协作,确保配合到位;统筹结合各类政策项目,发挥整体优势,确保资金到位。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加强农牧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的决定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加强农牧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的决定【法规类别】农业管理【发文字号】内农科发[2010]166号【发布部门】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发布日期】2010.06.29【实施日期】2010.06.2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加强农牧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的决定(内农科发[2010]166号)各盟市农牧业局:开展农牧民科技教育培训,提高农牧民素质,是从根本上解决农牧业、农村牧区,农牧民问题的有效途径。
建设运转高效的农牧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农牧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的建设,是开展好农牧民尤其是农村牧区实用人才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
近年来,一些地区忽视了农牧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导致全区农牧民科技教育培训机构上下不衔接、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设施不完善、手段不科学、师资队伍不适应新形势下农牧业发展的需要。
根据自治区农牧业厅、党委组织部、财政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厅、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厅等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牧区实用人才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内农牧科发[2010]165号),现就加强农牧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服务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不断满足农牧业现代产业发展对实用人才的需要,建立一个与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布局和农村牧区生产发展规模、要求相适应的农牧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农牧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运行机制。
二、目标任务(一)主要目标在农牧业生产的主要地区建立或完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牧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充分利用已有的农牧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资源及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优势,到2015年建立一个从自治区到盟市、旗县、苏木乡镇的机构健全,设施完善,相互衔接,上下贯通,手段先进,方法灵活,师资雄厚,网络式的农牧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农牧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和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综合能力明显提高,甲级单位达到35%,乙级单位达到45%。
包头市千家万户科技服务行动方案

包头市“千家万户”科技服务行动方案为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促进全市粮食和蔬菜持续稳定增产,按照自治区农牧业厅要求,市农牧业局决定在全市启动种植业系统“千家万户”科技服务行动。
为了确保此项工作全面落实,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种植业“转变方式、集聚规模、强化科技、稳定总产、增加效益”的总体要求,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结合“三包五服务”、局属二级单位对口指导服务旗县区等活动,突出重点地区、重点作物,以服务种植业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为重点,着力提高我市农业生产综合技术的普及率和到位率,辐射带动全市主要农作物增产、种植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目标任务及实施范围(一)目标任务在全市选取100家种植业专业合作社,由自治区、市和旗县三级农业部门干部和科技人员进行定点服务,每名干部负责联系一家合作社;选取1000户规模经营的种粮(菜)大户,由区、市、旗县、乡镇四级农业科技人员进行点对点服务,每名科技人员负责联系5~10户种粮大户。
要求农业科技人员和农业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合作组织、深入种植大户,了解情况、- 1 -宣传政策、指导生产、咨询科技,并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促进所服务对象提高生产经营水平,提高科学种植水平,从而带动我市种植业稳定增长、效益显著提高、收入持续增加、农业持续发展。
(二)实施范围“千家万户”科技服务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实施,重点在粮食(蔬菜)主产旗县区。
土右旗安排不少于32个种植业专业合作社、200个种植大户,固阳县、达茂旗每个旗县安排不少于20个专业合作社、300个种植大户,九原区、东河区每个区安排不少于10个专业合作社、60个种植大户,昆区、石拐区、高新区、青山区每个区安排不少于2个专业合作社、20个种植大户(见附表1)。
各旗县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任务规模,确定本旗县区服务的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选择标准。
三、工作安排(一)制定行动方案。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科技名牌培育推进方案的通知-内政办发[2008]10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科技名牌培育推进方案的通知-内政办发[2008]10号](https://img.taocdn.com/s3/m/77513f8d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7d.png)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科技名牌培育推进方案的通知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科技名牌培育推进方案的通知(内政办发〔2008〕10号2008年1月21日)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自治区科技厅组织制定的《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名牌培育推进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名牌培育推进方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增强我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全面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工业自主知名品牌的指导意见》,推动我区科技名牌培育战略的深入实施,保持自治区科技名牌不断发展创新的持续动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落实自治区“十一五”规划目标和培育自主知名品牌的指导意见,以提高我区综合实力和国际国内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集中力量培育、扶持和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名牌产品、技术和企业,以科技名牌产品带动产品层次的升级,以科技名牌技术引导核心技术体系的形成,以科技名牌企业为龙头带动上下游企业和平行企业共同发展。
(二)工作方针。
把科技名牌培育与自主创新结合起来,以自主创新支撑科技名牌培育,坚持质量第一、技术领先原则,推动科技资源向品牌产品和优势企业集中,在科技计划支持和指导的范围内,加大对企业新产品开发、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改进和装备升级的支持,强化科技名牌产品的认定、保护和奖励环节,着力营造政策环境,形成促进科技名牌成长机制,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知名品牌的产品和企业脱颖而出,实现核心技术和科技名牌的双重跨越。
内蒙古农牧系统万名科技人员下基层活动启动仪式暨12316三农服务热线开通仪式在呼市举行

内蒙古农牧系统万名科技人员下基层活动启动仪式暨12316三农服务热线开通仪式在呼市举行
佚名
【期刊名称】《当代畜禽养殖业》
【年(卷),期】2012(000)004
【摘要】2012年4月10日,内蒙古农牧系统万名科技人员下基层活动启动仪式暨内蒙古12316三农服务热线开通仪式在呼和浩特市隆重举行。
此次活动是贯彻中央和自治区一号文件精神,落实农业部“农业科技促进年”行动,践行自治区党委万名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活动,开展科技入户、助力增产增收的重大举措。
【总页数】1页(PF0002-F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7.44
【相关文献】
1.全区农牧业系统万名科技人员下基层活动启动仪式暨内蒙古12316三农服务热线开通仪式在呼和浩特市举行 [J],
2.河北省公安系统“千名领导当民警万名民警下基层”活动启动仪式 [J],
3.内蒙古“12316”三农服务热线开通一周年,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J],
4.内蒙古“12316”三农服务热线开通一周年,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J],
5.内蒙古“12316”三农服务热线:内蒙古“12316”三农服务热线开通一周年,服务塞尔特语言专家断提升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千家万
户”科技服务行动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科技综合规定与体改
【发文字号】内农牧种植发[2014]41号
【发布部门】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
【发布日期】2014.03.04
【实施日期】2014.03.0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千家万户”科技服务行动方案》的通
知
(内农牧种植发〔2014〕41号)
各盟市农牧业局,厅属有关单位:
为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促进我区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农牧业厅决定今年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开展“千家万户”科技服务行动。
现将《内蒙古自治区“千家万户”科技服务行动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内蒙古自治区“千家万户”科技服务行动方案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
2014年3月4日
附件:
内蒙古自治区“千家万户”科技服务行动方案
为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促进我区粮食持续稳定增产,自治区农牧业厅决定依托万名科技人员下基层活动,在全区启动种植业系统“千家万户”科技服务行动。
为了确保此项工作全面落实,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种植业“转变方式、集聚规模、强化科技、稳定总产、增加效益”的总体要求,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依托万名科技人员下基层活动,突出重点地区、重点作物,以服务种植业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为重点,着力提高我区农业生产综合技术的普及率和到位率,辐射带动全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目标任务及实施范围
(一)目标任务
在全区选取1000家种植业专业合作社,由自治区、盟市和旗县三级农业部门干部和科技人员进行定点服务,每名干部负责联系一家合作社;选取10000户规模经营的种粮大户,由区、盟市、旗县、乡镇四级农业科技人员进行点对点服务,每名科技人员负责联系5~10户种粮大户。
要求农业科技人员和农业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合作组织、深入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