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对外汉语教材之中国文化点设置考察分析——以《新实用汉语课
对汉语教材练习设计的考察与思考

对汉语教材练习设计的考察与思考随着全球汉语热的持续升温,汉语教材练习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练习是巩固知识、培养语言技能的重要手段,也是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方式。
然而,当前汉语教材练习设计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本文将从汉语教材练习设计的优缺点入手,探讨现有汉语教材练习设计的思考和建议。
(1)注重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当前汉语教材练习设计充分认识到听说读写技能对于学生学习汉语的重要性,因此设计了大量针对性的练习,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2)注重语言与文化的结合:很多汉语教材练习设计不仅语言知识的学习,还注重中华文化的传播。
通过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和风土人情,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1)单刻板:部分汉语教材练习设计过于单刻板,主要集中在词汇、语法、句型等方面。
这些练习忽视了语言的实际运用,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真实的汉语。
(2)无趣:由于练习形式单内容枯燥,很多学生对于汉语教材的练习缺乏兴趣。
刻板的练习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影响学习效果。
为了提高练习效果,汉语教材练习设计应增加真实性语言材料,如新闻报道、科普文章、文学作品等。
这些材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真实的汉语语境和文化背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针对刻板、单一的练习形式,汉语教材练习设计应尝试多样化练习形式。
例如,可以设计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演讲比赛等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汉语教材练习设计应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设计。
例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设计不同难度和类型的练习,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汉语教材练习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读写技能的提升。
因此,练习中应尽可能地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掌握和巩固知识。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汉语教材练习设计应增加趣味性练习内容。
例如,可以设计游戏、谜语、歌曲等趣味性强的练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语。
浅析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文化项目的选择和编排

浅析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文化项目的选择和编排一、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需求日益增长,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工具,其质量和内容的选择与编排显得尤为重要。
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不仅需要传授语言知识,还需承载中华文化的传播使命。
文化项目的选择和编排成为教材编写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本论文旨在探讨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文化项目的选择和编排原则,分析现有教材中文化内容的现状,以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文献综述、教材内容分析和教学案例分析等方法,本研究将提出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文化项目选择和编排的建议,以期为教材编写者提供参考,促进对外汉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如下:介绍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文化项目选择和编排的背景和意义分析现有教材中文化内容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文化项目选择和编排的原则和方法接着,通过教学案例分析,评估文化项目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总结研究成果,提出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文化项目选择和编排的建议。
1.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汉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语言之一,其地位日益凸显。
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选择学习汉语,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在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口语能力是衡量语言学习者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具备良好的口语能力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日常交流,还能够提升他们在职场、学术等领域的竞争力。
通过口语教学,学习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汉语的魅力,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在口语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引入各种文化元素,如风俗习惯、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等,帮助学习者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
同时,学习者也能够通过口语实践,分享自己的文化背景和观点,促进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还能够推动汉语的国际化进程。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口语教学作为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汉语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研究

二、教材练习的类型
二、教材练习的类型
1、词汇练习:初级阶段的词汇练习应以常用词汇为主,通过图片、语境等多 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词汇。可以设计填空、选择、连线等练习形式。
二、教材练习的类型
2、语法练习:语法练习应围绕句型展开,通过模仿、替换、造句等方式,使 学生熟悉并掌握基本的句型结构。可以设计排序、改错、完成句子等练习形式。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如词汇、语法、语音等;
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技能;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4、弘扬中国文化,增进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4、弘扬中国文化,增进学生对 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三、教材练习的设计原则
三、教材练习的设计原则
1、针对性:练习的设计应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难点,有目的地强化学 生的薄弱环节。
三、教材练习的设计原则
2、多样性:练习的形式应多样化,避免单一枯燥的练习方式,以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3、实用性:练习的内容应贴近实际生活,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 知识进行交际。
三、教材练习的设计原则
4、循序渐进:练习的难度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5、互动性:练习的设计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 主学习能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教材练习的实施建议
四、教材练习的实施建议
1、合理安排时间:教师应在课堂上合理安排时间,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教 材练习的讲解和学生的实践操作。
三、语法练习题
三、语法练习题
对《中文听说读写》和《新实用汉语课本》初级部分练习指令语的考察

对《中文听说读写》和《新实用汉语课本》初级部分练习指令语的考察一、《中文听说读写》教材简介《中文听说读写》(Integrated Chinese)是在美国学校使用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中文教材。
它的编者是姚道中、刘月华等。
在1997年由波士顿剑桥出版社(Cheng&Tsui)出版后,被美国各类学校广泛使用,美国大多数中学和大学都采用了这套教材教材。
在《中文听说读写》这本教材出现之前,美国学校大多是使用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的《实用汉语课本》。
《实用汉语课本》教材内容相对陈旧,与现代生活贴切度相对不高,教学效果不太好。
《中文听说读写》出版以后,绝大部分代替了《实用汉语课本》,成了美国大多数各类各级学校汉语教学使用的教材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材适用对象为中学生、大学生、社会人士,它的注释语种是英语,教材功能是综合教材。
教材分为《中文听说读写》初级教材和《中文听说读写》中级教材两部,其中初级教材两册,中级教材一册。
《中文听说读写》每一课时都包含有汉字、词汇、语法方面的知识,每课包括词语与课文、语法、句型操练、课文英译,并穿插注释、补充词语和文化背知识简介。
书末附有繁体汉字排印的课文、中国地名和上册词语索引。
初级两册的练习用书都包括听力理解、口头表达训练、阅读理解、语法和书面表达训练四个部分。
练习方式基本上是传统的题型,如正误判断、选择题、回答问题、情景对话、看图说话、命题作文等等。
汉字练习本都包括每课的汉字笔画、笔顺演示与练习。
教材还包含有配套的练习册,练习题涉及汉语听力、口语练习、汉字书写、词汇理解、语法练习、阅读理解和汉语写作等方面,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训起到检查和巩固作用。
二、教材设置特点《中文听说读写》是一本较成功的对外汉语教材,受到了师生好评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一)对学生有吸引力《中文听说读写》教材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汉语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使用汉语,教材的教学目标设置上主要培训学生基本的、日常的语言交际能力。
为新世纪编写的《新实用汉语课本》

为新世纪编写的《新实用汉语课本》《新实用汉语课本》是一部专为新世纪学习者编写的教材,旨在帮助学生们轻松掌握汉语语言。
作者是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汉语教师,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深入研究,为学生们奉献了这部实用价值很高的课本。
这部课本的特点是注重实用性、强调语言地道、提供丰富的资源等。
实用性是教材的核心,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实际情境展开,学生们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边学边用。
语言地道则体现在课本所使用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上,遵循汉语的语法和习惯,让学生们学到最地道的汉语。
课本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文化等方面的学习资料,让学生们能够深入了解汉语语言和文化。
针对新世纪学生的教学方法,作者在编写课本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们的需求,突出实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课本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讨论、写作等多种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
同时,学生们也可以利用课本进行自主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为了展示课本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我们来看一个案例分析。
一位来自美国的学生在学习汉语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在使用《新实用汉语课本》后,他逐渐掌握了汉语的基本语法和常用表达方式。
通过课本中的文化背景介绍,他还深入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这让他更加热爱汉语学习。
《新实用汉语课本》是一部专为新世纪学习者编写的教材,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使用价值。
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轻松掌握汉语语言,还为他们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我们相信,这部课本将会成为众多学习者的得力助手。
本文旨在对比分析《新实用汉语课本》与《博雅汉语》两本教材,以便学习者更好地了解两本教材的特点和优缺点,从而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教材。
《新实用汉语课本》和《博雅汉语》是两本广泛使用的汉语教材,它们在词汇、语法和难度等方面各有特点。
我们来比较一下两本教材的词汇。
《新实用汉语课本》的词汇更加常用和实用,注重口语和听力训练,而《博雅汉语》则更注重阅读和写作,词汇量相对较大,部分词汇较为生僻。
对外汉语初级汉字教材对比研究

对外汉语初级汉字教材对比研究对外汉语初级汉字教材对比研究引言:对外汉语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热门话题,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和汉语的全球影响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对学习汉语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作为汉字是汉语的核心特征之一,汉字教学变得愈发重要。
对外汉语初级汉字教材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对外汉语初级汉字教材进行对比研究。
一、《HSK标准教程》《HSK标准教程》是一套由北京语言大学主编的教材,是专门针对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的教材。
该教材注重实用性,侧重训练学习者的字音和字形记忆,适合那些希望通过汉语考试提高语言水平或是准备参加HSK考试的学习者。
教材以字词为主线,通过语境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汉字。
每个汉字都附有详细的解释、例句和练习题目,以便巩固学习效果。
二、《新实用汉语课本》《新实用汉语课本》是由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等编制的一套全新的汉语教材。
该教材强调汉字的使用频率和实际场景,注重学习者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教材以生活情景为基础,通过丰富的图片和例句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汉字。
与《HSK标准教程》相比,该教材更加注重交际功能,并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听说能力。
每个课文中的汉字都附有详细的笔画顺序和写法讲解,以帮助学习者正确书写汉字。
三、《汉语言课本》《汉语言课本》是一套由北京大学等编制的对外汉语教材,教材分为上下两册。
该教材结合了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既注重基本知识的教授,又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来吸引学习者的兴趣。
教材的词汇选择注重知识的层次,每个汉字都有详细的解释和例句来帮助学习者理解字义和用法。
教材还特别注重培养学习者的文化素养,通过让学习者了解汉字的来源和发展历程,以加深对汉字的认识和理解。
四、对比分析从教材内容来看,《HSK标准教程》重点在于汉字的文字形状和字音的记忆,适合那些强调考试技巧和准备HSK考试的学习者。
而《新实用汉语课本》则更注重日常实用的汉字运用能力,适合那些希望快速掌握汉字并能够灵活运用汉语的学习者。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本土化研究——以《中文听说读写》和《新实用汉语课本》为例

摘要在汉语学习中,有效的教材对于学习者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仅影响到他们学习汉语的效率,还会影响到他们对于汉语的兴趣和热爱。
当前世界上流行的汉语教材比较多,但是整体而言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中国编辑出版海外使用的通用型汉语教材;另一类是所在国编辑和出版的本土化汉语教材。
以美国为例,当前在美国应用最为广泛的教材当属本土化教材《中文听说读写》和中国国内出版的教材《新实用汉语课本》两套,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较多的使用人群。
但这两套教材在美国的使用情况也有变化,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00年左右,《新实用汉语课本》的前身《实用汉语课本》在美国的使用量位居第一,但是,1997年完成定稿的《中文听说读写》,近年来的使用人数和使用范围开始逐渐超过《新实用汉语课本》。
在最新的美国大学初、中年级教材使用情况调查中,《中文听说读写》在初中级汉语教材市场中分别占62.9%,和59.8%,在美国大量的初级汉语教材中一枝独秀,长期占有60%左右的市场份额。
在这背后,美国的汉语教材使用者需求发生了什么变化,两本教材有什么区别之处,从而导致了这一变化,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究,可以明确今后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方向。
所以本研究主要以这两本教材为讨论对象,对初级汉语综合教材本土化问题进行了研究。
通过研究认为,编写本土化教材是汉语教材今后的一个大趋势,将会在汉语教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通过对《中文听说读写》(初级)和《新实用汉语课本》的对比,发现两套教材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的不同。
在不同点方面,主要包括:一是教材的背景不同,前者以美国生活为背景,后者以中国生活为背景;二是教材形式不同,前者相对于后者更加注重装帧设计;三是课文话题内容选择不同;四是对语法点的解释不同;五是前者更加重视语言教学,后者更加重视汉字和语法教学。
此外,两套教材还有一些细节的不同之处。
通过对美国从事汉语教学的老师和学习汉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这两套教材分别进行了评价,整体而言在美国教师和学生都比较倾向于选择《中文听说读写》这一教材。
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文化原则— —以《新实用汉语课本》为例

88海外文摘对外汉语教材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标,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在熟练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加以实际操练。
语言的理解与掌握又与文化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文化方面掌握得好有利于加深对语言的理解,会变得苍白无力。
适当的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才可以在交际中选择更恰当地表达。
1《新实用汉语课本》呈现的文化原则《新实用汉语课本》珣系列教材由刘主编后在2002年陆续发行使用,自发行以来受到了广大汉语学习者以及对外汉语教师的欢迎。
《新实用对外汉语》系列教材始终坚持将语言、结构与功能、文化相结合的教材编写理念以及教学方式。
在教材的编排的语言点以及句型的选择等个个方面都经过了细致的推敲,力求汉语学习者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有效学习汉语。
《新实用汉语课本》在课文的选择上,内容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紧密的结合,融入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等等,在向留学生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李泉 (2004) 归纳出教材编写的十项原则:定向原则、目标原则、特色原则、认知原则、时代原则、语体原则、文化原则、趣味原则、实用原则、立体原则。
这十项原则中他认为文化原则的要求就是在教材设计与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必须要去完备和增强目的语文化教学的意识,将文化内容融入进课本中,要正确处理好目的语文化和学习者母语文化之间的关系。
《新实用汉语课本》的编者在文化问题上的编写原则是“要学好汉语, 必须对中国的文化、历史和现实有所了解,为了贯彻这一原则,该套书 (特别是从第二册开始)就尽可能将语言和文化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有关中国地点、历史、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各种题材来学习汉语。
”1.1 通过课文本身呈现文化我们仔细翻阅《新实用汉语课本》,珣主编刘在编写该教材的时候尤其注意将文化方面适当的在融入课文中。
强调将结构、功能、文化贯彻到教材编写中,目的是将这三者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学习第二语言的人在了解文化知识的基础上熟练的掌握第二语言。
从《新实用对外汉语课本》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课文是以对话的形式出现但是会融入文化背景或者涉及文化知识。
《新实用汉语课本 1》教材分析

2021年第16期159课程研究《新实用汉语课本1》教材分析孔楠一、引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材不仅是教学总体设计的反映,同时也是开展课堂教学的依据。
作为连接教师与学生的纽带,教材贯穿着整个教学活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本教材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特别是对于那些之前没有汉语基础的学习者来说,对一门语言的初步感知及兴趣的建立都离不开一本优质教材的引导。
而一本高质量教科书的产生,必需以严谨、科学的编写态度为前提。
刘珣先生将汉语教材的编写原则概括为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趣味性、系统性五个方面[1]。
二、对教材的具体分析(一) 教材综述《新实用汉语课本》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刘珣先生主编。
作为一套入门加提升的系列化教材,六册教材中前四册的适用学习对象为初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从第5册开始进入中级阶段的学习。
该套教材主要面向以英语为母语或中介语的学习者。
(二)汉字强调汉字教学是《新实用汉语课本1》的主要特点之一。
在这本教材中设有汉字板块的专门学习项目,首先要求学习者能够对基本汉字进行认写,在此基础上学习课文中出现的汉字。
根据教学大纲规定,汉字学习的二级目标为300个汉字,三级目标为450个汉字,该教材共有412个生字,介于二者之间。
(三)词汇在结构与功能结合的原则下,词汇的内容应具有一定的功能,即具有实际的交际意义。
《新实用汉语课本1》的选择的词汇基本为日常交际中的常用词汇、基础词汇,贴合实际生活。
这些词的呈现都是围绕着某一话题,该话题即为这篇课文所反映的功能项目,这种安排恰好体现了功能教学法的原则。
(四)语法本教材所涉及的语法点有汉语语序、是字句、是非问等31个语法点。
在语法方面,该教材对语法项目的解释以英语为主,适合汉语零基础的学生学习。
注重句型的归纳,每类句型都总结出固定的表达式帮助学习者掌握句子规律。
(五)练习该教材对课堂用语的展示及练习也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课堂用语的学习能起到帮助教师在课堂中减少使用媒介语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师生的良性互动,进而促进学习者的对课堂知识的接收。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案(初级)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案(初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语拼音,能够正确地发音和拼读词语。
2.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字书写规则,能够正确书写常用汉字。
3. 让学生能够用简单的汉语进行自我介绍、询问和回答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4.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拼音和声调教学重点:学习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和声调,能够正确发音和拼读词语。
2. 第二课:基本笔画和汉字书写教学重点:学习汉字的基本笔画和书写规则,能够正确书写常用汉字。
3. 第三课:简单的日常用语教学重点:学习一些常用的日常用语,如问候、介绍、道别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 第四课:家庭成员和职业教学重点:学习家庭成员的称谓和职业名称,能够用汉语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和职业。
5. 第五课:中国的节日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并能够用汉语介绍节日的习俗和活动。
三、教学方法:1. 交际法: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学习汉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各种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汉语,提高综合语言能力。
3. 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估:1. 口语测试:定期进行口语测试,评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 书写测试:定期进行书写测试,评估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3. 单元测试:在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测试,评估学生对单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新实用汉语课本》初级上册2.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3. 辅助材料:汉语拼音挂图、汉字书写练习本、语音磁带等六、教学计划:1. 每周安排两次课,每次课时长为90分钟。
2. 每个教学单元包含4个课时,每个课时时长为45分钟。
3. 每个教学单元结束后进行一次单元测试,检查学生对该单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4. 每个学期进行一次中期测试,评估学生半个学期的学习成果。
对外汉语教材分析

对外汉语教材分析对外汉语教材是指专门用于非母语者学习汉语的教材。
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学生和成人开始学习汉语。
对外汉语教育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对外汉语教材的制作也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对外汉语教材进行分析,探讨其特点和优势,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我们来看一下《HSK标准教程》这套教材。
《HSK标准教程》是专门为准备参加汉语水平考试(HSK)的学生设计的一套教材。
它分为入门、初级、中级和高级四个等级。
这套教材的特点是紧密围绕HSK考试大纲,内容覆盖了与HSK考试相关的词汇、语法、阅读、听力和写作等方面。
学生通过学习《HSK标准教程》可以系统地准备并参加HSK考试,对于想要获得汉语水平证书的学生来说非常有用。
《HSK标准教程》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这套教材过于偏重于应试教育,可能会使学生只注重提高分数,而忽略了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HSK标准教程》的课文内容相对单一,缺乏足够的生活情境和文化背景,可能会影响学生对汉语的真实运用和体验。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新实用汉语课本》这套教材。
《新实用汉语课本》是一套通用的对外汉语教材,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学习者。
这套教材以语言交际能力为核心,通过丰富多样的课文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汉语的听、说、读、写能力。
而且,《新实用汉语课本》还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和习俗的了解,通过课文和活动,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体验中国。
这套教材适合各种类型的汉语学习者,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还可以增进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新实用汉语课本》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其注重交际能力,可能会忽略语法和语言系统的讲解,导致学生习得的不够系统和深入。
这套教材的文化背景介绍相对简单,可能无法满足对中国文化更深层次了解的学生需求。
除了以上两套教材,还有《实用速成汉语》、《汉语发展》等等,这些教材都各有特色,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对外汉语教材在制作时应该兼顾语言系统的建设和交际能力的培养,注重语言运用的情境和文化体验,使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不仅能提高语言能力,还能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
新实用汉语课本》分析

THE END
《新课本、练习册、教师用书 课本结构:课文、生词、注释、练 习与运用、阅读和复述、语法 练习册结构:语音练习、听力练习、 汉字练习、词汇练习、句型练习、写 作练习
教学目的
教学针对对象
特点 优点 缺点 小结
教学目的
重点培养学生使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兼顾发展学生汉语听、说、读、写各方面 的水平,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力求 教学内容有趣、易学、好用。
5、语法点安排循序渐进,语法结构尽 量简单、清晰,易于讲解 6、书后附有繁体字课文,便于部分 学生对照 7、课文内容前后承接,所学生词在 下一课中有一定重现率 8、教师用书内容详尽,便于备课 9、每五课之后有一课复习课,利于学 生巩固所学内容
缺点
1、本土化程度不强,部分内容对于 海外学习者没有代入感,如关于三 峡、京剧等部分的内容 2、对话比较生硬,部分内容不符 合中国人日常表达习惯 3、生词注释中部分举例过于简化或 直接不举例,会造成部分学生对于 该生词的不理解
4、部分课文为凸显结构或功能项目,课文 语言生硬、累赘。
5、部分语法内容细微差别讲解不够,容易 造成学生的偏误。
6、汉字练习相比听、说、读的练习较为滞 后 7、练习形式需教师进行取舍,部分练习形 式呆板、枯燥
小结
• 总的说来,《新实用汉语课本》是 一本优秀的对外汉语教材,针对性 强,有实用性,但相对来说更适合 在中国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使用, 如果能在课文语言的口语规范化及 练习方面进一步提高,就会更为优 秀。
教学针对对象
大学本科中文专业课外国学生
自学中文学生
短期培训学生
特点
1、语言结构教学安排系统性强 2、强调功能教学 3、有实用性 4、突出汉语交际功能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案(初级)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案(初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语拼音和声调,能够正确地发音。
2. 让学生学会使用基本的汉字和词语,能够进行简单的阅读和写作。
3.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文化和社会,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拼音和声调教学重点:学习拼音和声调,掌握基本的发音规则。
教学难点:声调的辨别和运用。
2. 第二课:基本的汉字和词语教学重点:学习常用的汉字和词语,掌握基本的词汇量。
教学难点:汉字的书写和词语的理解。
3. 第三课:简单的自我介绍教学重点:学习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国籍等基本信息。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汉语进行自我介绍。
4. 第四课:询问时间和地点教学重点:学习询问时间、日期、地点的汉语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汉语进行询问。
5. 第五课:购物和点餐教学重点:学习购物和点餐的汉语表达方式,掌握基本的交易用语。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汉语进行购物和点餐。
三、教学方法1. 交际法: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实际交际中学习和使用汉语。
2.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汉语。
3. 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评价1. 口语考试:评估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包括发音、语调、语言组织等方面。
2. 笔试考试:评估学生对汉字、词语、句型的掌握程度,以及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3. 课堂参与度评价: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互动等方面。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初级水平的对外汉语教材,如《新实用汉语课本》。
2. 辅助教材:提供一些额外的学习材料,如汉字练习册、听力材料等。
3. 多媒体教学工具:使用PPT、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教学工具,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六、教学环境1. 教室布置:教室应布置得宽敞、明亮,配有必要的教学设备,如黑板、投影仪等。
2. 座位安排:采用圆桌式或小组合作式座位安排,鼓励学生互动和交流。
对外汉语教材分析

对外汉语教材分析对外汉语教材是指用于教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材。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全球化的发展,对外汉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对外汉语教材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更新。
本文将从内容、结构、教学方法和适用对象等方面对对外汉语教材进行分析,以期能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些教材。
一、内容对外汉语教材的内容涵盖了语音、词汇、语法、阅读、听力、口语、写作等方面。
还有文化知识、中国传统文化、时事新闻、商务汉语、旅游汉语等专门的教材供学习者选择。
教材的内容丰富多样,既满足了学习者的基本语言需求,又满足了他们的兴趣和实际应用需求。
对外汉语教材在内容上可以说是非常全面和完善的。
二、结构对外汉语教材一般由教材、练习册、教师用书和光盘组成。
教材循序渐进地安排了语音、词汇、语法、阅读、听力、口语、写作等内容,每个教学单元都有相应的练习。
教师用书则包括了教学大纲、教学建议、答案和教学方法等,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教材进行教学。
光盘则提供了听力、口语和阅读等方面的辅助教学材料,能够有效地增强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方法对外汉语教材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了直觉法、沉浸式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等。
这些教学方法都是基于最新的语言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直觉法注重学习者的感官体验,使学习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语。
沉浸式教学法则是指学习者在真实语境中学习汉语,使他们更容易掌握语言。
四、适用对象对外汉语教材适用对象广泛,包括了从小孩到成人的各个年龄层次,理工科、文科、商科等各种不同专业的学生,以及具有不同汉语水平的汉语学习者。
为了更好地满足这些学习者的需求,对外汉语教材还提供了不同难度的版本和专门针对不同学习者的教材,例如针对初学者的《新实用汉语课本》、中级者的《汉语口语速成》、高级者的《现代汉语》等。
对外汉语教材在内容、结构、教学方法和适用对象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特点。
它们的内容丰富多样,结构完善,教学方法先进,适用对象广泛。
《新实用汉语课本1》教材分析

《新实用汉语课本1》教材分析作者:赵晓宁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01期摘要:《实用汉语课本》自1981年出版以来,一直深受海内外汉语教师和学习者的欢迎,并于2002年推出《新实用汉语课本》。
而《新实用汉语课本1》作为系列教材的第一册,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本文将从编写体例、课文、词汇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本教材编写的优缺点。
关键词: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分析教材优缺点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1-0184-02一、教材综述《新实用汉语课本》系列教材有六册,共70课,前四册为初级阶段,后两册为中级阶段,是听说读写的综合类教材。
作为系列书的第一册,且因书中对生词、注释等翻译使用的是英语,所以本书的适用对象是以英语为母语或媒介语的汉语初学者。
二、教材具体分析(一)编写体例《新实用汉语课本1》中共有14课,大体上分为两大部分。
1~6课重语音,7~14课重句型(第6、14课为复习课)。
1~6课以声母、韵母、拼音、四声为主,这一部分每课包含课文、注释、语音练习等8个部分。
7~14课每课包含课文、注释、练习与运用等7个部分。
全书体现了以功能、结构为纲,兼顾文化的原则,通过大量的操练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
(二)课文教材的课文在一定的话题和情景上以对话体为主,每一课都有两篇课文。
在选择课文内容方面充分考虑了语言功能的理念,话题涉及校园以及社会的方方面面。
课文中所涉及的话题点共有43个,其中每类话题的数量大致如下表所示:从上表可以看出人际交往类基本出现在前7课。
而在每类的总数上,表达情感类所占比例最高达255%。
从整个表格可以看出,作为系列教材的第一册,编者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表达情感和人际交往在初学语言时的重要性。
(三)词汇1.生词量本书共有生词525个,最少的生词是第1课的10个,最多的是第9课的59个,平均每课是375个。
每课的生词量基本呈现逐课增长的趋势。
有关中国文化的对外汉语课文初级

有关中国文化的对外汉语课文初级中国文化是一门古老而丰富的学科,对于学习中文的外国人来说,了解中国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对外汉语课程中,初级课文通常会涉及一些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
一、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这些节日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比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标志着新年的开始,人们会进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如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狮等。
中秋节则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人们会赏月、吃月饼、赛诗等。
二、中国的传统饮食中国的传统饮食以米饭、面食为主,搭配各种菜肴。
中国菜系有八大菜系,如川菜、粤菜、鲁菜等,各具特色。
在课文中,可以介绍一些中国菜的特点和名菜,如宫保鸡丁、麻婆豆腐、北京烤鸭等。
同时也可以介绍一些中国的传统饮品,如茶和白酒等。
三、中国的传统艺术中国有悠久的传统艺术,如京剧、昆曲、中国画等。
这些艺术形式不仅有着独特的表演方式,还融入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比如京剧,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戏曲剧种之一,它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方式,通过表情、动作和声音来传达情感。
中国画则是中国人传统的绘画形式,它讲究笔墨的运用和意境的表达。
四、中国的传统习俗中国有许多独特的传统习俗,如过年时的贴春联、穿红衣、放鞭炮等,结婚时的红包、敬茶等,还有孝敬长辈、尊敬师长等。
这些习俗体现了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和礼仪文化,对于外国人来说,了解这些习俗有助于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
五、中国的传统建筑中国有许多独特的传统建筑,如故宫、长城、寺庙等。
这些建筑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比如故宫,是中国古代皇宫建筑的代表,它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象征,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典范。
六、中国的传统服饰中国的传统服饰有着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如汉服、旗袍、唐装等。
这些服饰不仅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文化传统。
比如汉服,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服饰,它以优雅、庄重为特点,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对外汉语初级教材《长城汉语》与《新实用汉语课本》的对比研究

4、语法点的处理方式
教材特色 《博雅汉语》的特色在于其多元文化视角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教材中 的文化背景知识和风俗习惯介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同时也能帮助 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博雅汉语》的语言难度逐渐提升,有助于学 生逐步提高语言水平。
4、语法点的处理方式
《新实用汉语课本》的特色在于其实用性和交际性。教材中的会话场景真实 生动,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此外,教材中的常用汉字和词 汇均标注了拼音,方便学生自学。
2、教学方式
3、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交际法、 语法翻译法等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知识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内容
引言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汉语学习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流行。对于许多初学者来 说,选择合适的汉语教材至关重要。本次演示选取了两本流行的初级汉语教材进 行对比研究,旨在帮助学习者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这两本教材分别是 《博雅汉语》和《新实用汉语课本》。
2、教学方式
《长城汉语》的教学方式以交际法为主,注重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语言运用 能力。而《新实用汉语课本》则更多地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强调语言规则的 讲解和练习。在教学方式上,两者各有所长,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 学方法。 3.语言难度
2、教学方式
《长城汉语》在语言难度上相对较低,适合初学者使用。而《新实用汉语课 本》在语言难度上有所提升,更适合中高级学习者使用。在语言难度方面,《长 城汉语》更具有针对性。
3、教学方法
3、教学方法
《博雅汉语》倡导多元教学模式,重视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有助于提高学 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新实用汉语课本》则更侧重口语训练,通过大量实 用会话帮助学生迅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对外汉语教材中汉字练习知识点的考察与浅析

对外汉语教材中汉字练习知识点的考察与浅析作者:尹琬祺来源:《青年与社会》2015年第08期在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的学习中,汉字被认为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王汉卫曾提出必须把汉字教学看作是精读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走把汉字课和精读课“合二为一”的教学路子。
因此,精读教材要想成为汉字教学最好的载体,就必须顾及汉字教学的需求。
而练习作为教材具体编写中的重要环节,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言和文化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重视汉字教学不能不重视教材的编写,更应重视汉语教材中汉字练习的编写。
本文选取三部综合课教材(《新实用汉语课本》、《新编汉语教程》、《博雅汉语准中级加速篇》和三部阅读课教材(《汉语阅读教程》、《初级汉语阅读教程Ⅱ》、《汉语阅读技能训练教程》),对其练习部分所涉及的汉字知识点进行了考察并作出简要分析。
一、教材汉字练习考察的知识点(一)综合类教材汉字练习考察的知识点三套综合类教材中汉字练习共包括知识点十二项,分别是:笔画、笔顺、结构(包括独体字与合体字)、偏旁、部件、字词(句)关系、形声字、同音/音近字、形近字、多音字、写汉字、六书(形声字除外)。
其中,《新实用汉语课本》考察的知识点较全,包含了以上十二项。
《新编汉语教程》包含了七项,分别是:笔画、笔顺、结构、偏旁、部件、字词(句)关系和写汉字。
《博雅汉语》考察的汉字知识点较少,只包含了偏旁、字词句和六书共三项。
偏旁、字词(句)关系两方面的知识点在三套综合类教材的练习中都有所体现。
(二)阅读类教材汉字练习考察的知识点三套阅读类教材中汉字练习共包括知识点十二项,分别是:笔画、笔顺、结构(包括独体字与合体字)、偏旁、部件、字词(句)关系、形声字、同音字、形近字、汉字形—音、写汉字和查字典。
其中,《汉语阅读教程》考察的知识点比较全,包括了十一项,但是不包括对形声字的考察。
《初级汉语阅读教程》包含了偏旁、字词(句)关系和形声字三项。
《汉语阅读技能训练教程》仅包括了偏旁、字词(句)关系两项。
国际中文教育用中国文化国情教学参考框架初级

国际中文教育用中国文化国情教学参考框架初级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中文,这给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国情,教育部制定了《国际中文教育用中国文化国情教学参考框架初级》。
本篇文章将围绕这一教学参考框架,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其主要内容。
一、基础部分《国际中文教育用中国文化国情教学参考框架初级》的基础部分主要介绍了教学参考框架的目的和原则。
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文化和国情,培养对中国的兴趣和理解,并通过中文课程的教学来提高语言能力。
原则则是基于学生年龄和能力水平,结合学生的文化背景和实际需求,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包括音、形、意、用四个方面,分别为声音、形状、意义和用法。
其中,声音包括拼音、声调和语音规律;形状包括汉字的构造、笔顺和基本字形;意义包括基本词汇、词义的延伸和情景语境;用法则是指语言交际中的基本表达、用语礼仪和语法。
三、文化与国情文化与国情包括三个部分,分别为中国文化概述、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中国的现代化。
中国文化概述包括中国的艺术、文化和科技等,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
中国人的价值观包括“仁爱”、“诚实”、“尊敬”、“正义”和“和谐”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中国的现代化则包括中国的经济、社会和科技现代化,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包括游戏、讲解、练习、评价等多种方法,其中游戏是一种轻松活泼的教学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讲解是一种系统性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知识和规则;练习是一种巩固和提高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评价则是一种反馈和补充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总的来说,《国际中文教育用中国文化国情教学参考框架初级》是一份全面而系统的教学参考框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有助于提高中文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新实用汉语课本》的针对性分析

《新实用汉语课本》的针对性分析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与深入,为了实现更好地交往,学习目的语国家的语言和文化必不可少。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中国,并且越来越多的人到中国留学或在自己的国家学习汉语。
为了说一口流利的、地道的汉语,不仅仅要通过日常的对话和交流来提高,更要通过系统、有计划地学习来实现。
对外汉语教材是专门针对外国学生学习中文而编写的,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工具。
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与其他汉语教材的编写不同,它是针对外国学生的汉语语言教材,又因为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开始时间较晚,还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体系,因此,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还在探索阶段。
虽然中国的对外汉语教材编写起步较晚,但是也不乏好的对外汉语教材。
好的对外汉语教材要充分考虑外国汉语学习者的需要,教材中每一部分的安排与编写都需具有极高的针对性。
下面就以《新实用汉语课本1》为例,探讨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针对性原则。
2.《新实用汉语课本》《新实用汉语课本》由刘珣教授主编,于2002年正式出版。
《新实用汉语课本》是以英语为母语或媒介语的学习者学习汉语而编写的一套新教材,可提供给海外专修或选修中文的学习者和自学者选用。
为了适应西班牙日益增多的汉语学习者的需求,出版了西班牙文注释本。
《新实用汉语课本1》(西班牙文版)共有14课,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1~6课,在集中学习语音的同时,通过掌握简易的口语会话让学习者先接触多种基本句式,但暂不作语法的系统讲解。
第7~14课,逐个介绍并练习主要句型结构,其中第6课、第14课为复习课。
在这本教材中,第1~6课主要学习汉语拼音(声母、韵母、声调)、拼音拼写规则以及轻声、变调和儿化,这一部分每课包含课文、注释、语音练习、会话练习、语音、语法、汉字这七个部分(其中第三课不包含语法部分)。
第7~14课每课包含课文、注释、练习与运用、阅读和复述、语法、汉字这六个部分(其中第九课不包含汉字部分)。
另外在每课的结尾还有与本节课课文相关的文化知识,便于学习者了解与汉语有关的必要的文化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7-05-06
[作者简介]刘钰静,女,河南安阳人,主要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研究。
初级对外汉语教材之中国文化点设置考察分析
———以《新实用汉语课本》和《HSK标准教程》为例
刘钰静
(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摘要]通过对《新实用汉语课本》和《HSK标准教程》这两套初级对外汉语综合教材中有关中国文化点的计量统计,分析比较两套教材中共现文化点的选择、文化点释义及翻译等方面的异同,可以得知《新实用汉语课本》比《HSK标准教程》内容量的安排更为适当,文化点更为全面。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材;文化点;量化分析;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330(2017)04-0097-03
爱德华·萨巫尔说:“文化是存在于语言背后的东西,语言如果脱离了文化是不可能存在的,语言中的词汇总是会从各种方面体现出该语言所
服务的文化。
”[1]
季羡林说:“中华民族的优秀文
化大部分保留在汉语言文字中。
中华民族古代和现代的智慧,也大部分保留在汉语言文字中。
中国人要想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外国人要想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都必须首先抓汉语。
为了增强中外文化交流,为了加强中外人民的理解和友谊,我们首先必须抓汉语。
因此,我们要奉
行送去主义,首先要送出去的也必须是汉语。
”
[2]外国学习者对汉语中具有民族特性的文化因素的理解,会直接影响他们对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
从语言教学的角度来看,文化在语言教学中
具有“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3]的不同。
对外
汉语教材承载着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内容,既是外国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关键载体,也是传播中国文化的媒介和窗口。
本文拟通过分析《新实用汉语课本》和《HSK标准教程》的异同,探讨初级对外汉语教材里中国文化知识设置方面的问题。
一、研究对象(一)教材选择
本文选取两种较为广泛使用的、具有代表性的对外汉语教材作为研究对象:一是刘繤主编的《新实用汉语课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三版,2015年10月第1次印刷,以下简称《新实用》);一是姜丽萍主编的《HSK标准教程》(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一版,2015年9月第4次印刷,以下简称《标准教程》)。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套教材的级别安排与《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以下简称《HSK大纲》)不是一一对应的。
《HSK大纲》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六个等级,与汉语水平考试(HSK)相一致,《新实用》的编写体例是把第一册与第二册纳入初级,第三册与第四册纳入中级,第五册与第六册纳入高级。
《标准教程》的编写体例是遵循汉语水平考试(HSK)的等级划分,《标准教程1》至《标准教程6》分别对应HSK考试一级至六级;只是在内容编写上有出入,如一级的考试只涉及听力和阅读,没有书写和说,而在《标准教程1》的教学项目设置中具有针对性的听说读写方面的内容。
(二)适用对象
本课题选择《新实用》1-2册和《标准教程》1-2册作为研究对象,这两套教材的适用对象是
母语为英语的零起点学习者。
(三)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初级阶段教材的文化点项目。
通过分析所选初级阶段两种教材中文化点项目内容的异同,结合学习者的特点,探讨分析两者的优劣所在。
二、两种教材的文化点的计量统计及分析
(一)文化点分布量表
《大纲》1-2《新实用》1-2《标准教程》1-2数量所占比例数量所占比例数量所占比例1525%2224%620%
统计结果显示:
第一,从纵向看,无论是《HSK大纲》一级,还是《新实用》第一册或《标准教程》第一册,文化点的设置在各自低级别教材中所占的比例都不高。
第二,从横向看,《新实用》第一册中的文化点总量高于《HSK大纲》一级,而《标准教程》第一册中的文化点总量却明显低于《HSK大纲》一级。
(二)《HSK大纲》与两套教材的共现文化点表
1.《HSK大纲》与《新实用》的共现文化点数量统计表
《大纲》1-2《新实用》1-2文化点15个22个
占总数比例25%24%
共现文化点总数15个
共现文化点项目中国人亲属称谓、教育体系、属相、货币、中医和中药、气候、传统节日
2.《HSK大纲》与《标准教程》的共现文化点数量统计表
《大纲》1-2《标准教程》1-2文化点15个6个
占总数比例25%20%
共现文化点总数6个
共现文化点项目中国人的年龄询问方法、姓名、通讯工具
统计结果显示:
第一,《新实用》第一册和第二册中的文化点数量多是《HSK大纲》一、二级中的文化点,但有些文化点项目设置分布与《HSK大纲》一级、二级要求不太相符,共现文化点整体显示,在初级课本中渗透更多层次的文化点内容与课本本身其他板块知识不矛盾。
第二,《标准教程》第一册和第二册的共现文化点完全符合《HSK大纲》一、二级中的文化点,但其文化点数量没有达到《HSK大纲》一级的要求,存在文化点内容数量不够的情况。
第三,《新实用》第一册和第二册与《HSK大纲》一、二级的共现文化点比《标准教程》第一册和第二册高,难度设置点更多。
(三)文化点设置的分布情况
1.《新实用》文化点设置的分布情况
总课
数
文化
点
课数
占比
总
学时
文化点
学时
学时
占比2222100%1102220%
2.《标准教程》文化点设置的分布情况
总课
数
文化
点
课数
占比
总
学时
文化点
学时
学时
占比30620%6868%
统计结果显示:
第一,从整体上看,《新实用》第一册和第二册文化点分布在教材中均衡,《标准教程》第一册和第二册文化点分布呈上升趋势,分布明显不均,《标准教程》第一册尤其突出。
第二,从数量上看,一般性文化点占绝大多数,生活文化点占极少部分;与《新实用》第一册和第二册相比较,《标准教程》第一册和第二册所收录文化点比例较小;对姓氏和年龄都设有专门文化板块,对二者做了适当处理,所作诠释略有不同。
第三,《新实用》第一册和第二册对文化点做了细致讲解,并联系课文内容,在每单元所设置的专门板块和课文中的讲解里都有谈到,而且呈螺旋状循环出现,还将文化知识和技能知识讲解相互结合起来。
第四,从两套教材与《HSK大纲》一级和二级的共现文化点所占各级教材中的比例看,《新实用》第一册和第二册选用的文化点比《HSK大纲》一级和二级稍难,超过《HSK大纲》一、二级的文化点居多。
《新实用》第一册和第二册紧扣大纲
8
9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
选用文化点,且每5课中插入文化点,在教学中有所侧重,但《标准教程》第一册和第二册选用的文化点比《HSK大纲》一、二级稍易。
三、教学过程中对于文化点的把握
对第二语言教学和第二语言学习而言,教材是教师教、学习者学的主要依据和基础,因此应特别重视教材内容的选择、教材内容编排参照的标准等问题。
语言学习本身“在某种意义上讲,都能够负载一定的文化内涵,语言形式只有赋予它一定的文化内涵,才是有意义的。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文化知识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一册相较于《HSK标准教程》第一册文化点的安排更为适当,内容选择面更为广泛,符合《HSK大纲》一级要求。
这样一来,其难度就显得比较高一些,教师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重新加工和调整,准确掌控教学难度,以使教学顺利进行。
世界上每一种文化都具有它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点和属性,因此对于文化的教学应尽量避免呆板直接的灌输,同时又不能过分追求全面,应该始终把关注点集中到最核心、最本质的文化层面。
对于汉语初级学习者,我们应着重培养他们的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美)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M].陆卓元译,陆志伟校订.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2]季羡林.我们要奉行“送去主义”[A].张德鑫.对外汉语教学:回眸与思考[C].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张占一.试议知识文化与交际文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3).
[4]周国光,徐品香.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语译释和汉语词语学习偏误[J].广州大学学报,2009,(4).
[5]鲁健骥.对外汉语教学基础阶段处理文化因素的原则和做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1).
[责任编辑:邦显]
9
9
第4期 刘钰静:初级对外汉语教材之中国文化点设置考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