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北区临空都市农业发展对策简议
渝北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

体,使都市休 闲农业成为渝北区农民增收的主渠 道。按此思路 , 渝北 区将林果 、 畜禽( 肉兔 、 土鸡 )蔬 、
一
菜、 花卉 四大 产业 确定 为 支柱产 业 , 最具 发展前 景 将 的水果作 为第一 产业 , 具特 色的歪嘴李 打造成第 将最 品牌 。 区将形 成永庆一 高嘴一 印盒 沿线西部 最大 全 李 子基地 ,1沿线重 庆最大杨 梅基地 , 景一 大盛 为 20 统
脉、 明月 山脉 纵贯 南北 。南部 浅 丘平 坦 , 北部 山高 坡
陡、 沟壑纵横 。 中南 部 已成 为两汀新 区域 市化领地 , 北
・
5 ・ 8
改 开 革放
旅 游接 待能力 和服务 水平 。近 年来 , 渝北 区大力推 进 节 庆农 业 , 葡萄 节 、 桃 节 、 花节 、 梅节 的 成功 举 樱 梨 杨 办 , 市休 闲农 业发展 推波 助澜 。 目前 , 为都 统景 、 家 王 已有休闲生态同和乡村酒店6家。 3 按都市休闲农业思 路, 统景 正策 划 “ 泡天 然 温泉 、 中华名 果 、 印盒 李 品 赏 花、 住农 家酒 店 ” 列 乡 村游 节 庆 活 动 , 船 拟 推 出 系 石 “ 石 船 、 新 年 ” “ 年猪 结 乡情 ”“ 草 莓拔 萝 到 过 的 认 、摘 卜’ 动。渝北 区都 市休 闲农 业在 城市 化和 市场竞 , 等活
渝北 区更是进 入大扩 张 、 快车道 时代 。在 渝北 区1 5 2 4
休 闲农业 转 变
从 实 际出发 ,渝北 区把 农业 定位 为 近郊特 色农 业, 并取得 了可喜 的成 绩 。 在工业化 城市化浪潮 中 , 渝 北区审时度势 , 不断调整思路 , 果断放弃传统农业模
平 方公里 幅员 中 , 仅有6 3 平方公里即占全 医 总面积 34
构建重庆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对策建议

构建重庆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对策建议重庆市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巨大的农业潜力。
为了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以下是我对重庆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对策建议:1.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重庆市土地资源有限,需要科学合理地配置。
首先,应严格实施农地保护政策,加大对耕地的保护力度,避免向非农业用地转移。
其次,可以通过土地整理和土地流转等方式,集中优势资源,形成规模化种植示范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加大科技投入和创新力度。
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
政府应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水平,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农业技术人才。
此外,鼓励农户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产品品质。
3.加强农业产业链建设。
构建完整的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产品的全程可追溯和品质保证。
加强农业种植与加工、运输、销售环节的衔接,形成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多样化销售模式,提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重庆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4.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
重庆市要围绕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大优势农产品的生产,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效应。
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推动农业由传统的粮食生产向特色农产品和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转变。
5.加强农业农村经济一体化发展。
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的融合发展,通过发展农村产业,提高农民的就业和收入水平。
鼓励农民参与农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济组织,加强农业合作社的建设和管理。
此外,加强农村电商发展,促进农产品网上销售,拓宽农民的销售渠道。
6.加大农业环境保护力度。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农业生态效益。
加强土壤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控制农田水土流失,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7.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重庆市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需要加大投资力度,提升农村交通、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
重庆市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重庆市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重庆市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产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市场开发不足、薄弱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推动特色效益农业的健康发展,下面将分析具体问题并提出对策。
重庆市特色效益农业的产业规模较小,主要由小农户和家庭农场组成,缺乏规模化的生产和经营,这导致农业经济效益低下。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鼓励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对小农户进行整合,并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
通过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规模经营,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数量,提升农业的经济效益。
技术水平低是重庆市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的另一个问题。
农民缺乏先进的种植和养殖技术,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质量不稳定。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
政府可以与农业科研机构合作,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开展技术培训和示范,帮助农民了解最新的种植和养殖技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市场开发不足是制约重庆市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目前,特色农产品的销售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农贸市场和传统销售渠道,缺乏有效的市场推广和销售渠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推动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政府可以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宣传和推介力度,通过举办农产品展览、推动电商平台发展等方式,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重庆市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还存在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薄弱的问题。
农村地区的交通、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业支持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民缺乏政策咨询和市场信息。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地区的发展环境。
还应加强农业支持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民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提高农业的服务质量和效益。
构建重庆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对策建议

构建重庆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对策建议重庆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对策建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推动农业科技研发,引进、培育和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力和效益。
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推动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推动现代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
2. 建设现代农业基地。
重点发展特色农业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业,建设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园区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提高重庆市农业的现代化水平。
培育壮大现代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3.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强农业供给侧改革,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生产者与市场对接,提高农产品供给的质量和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
建立健全农业产业链条,加强产业链的全面配套和协同发展。
4. 加强农业金融支持。
设立专门的农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者的融资便利度。
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农业金融产品,满足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5. 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水平。
加强农民培训和职业教育工作,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和农业管理知识,提高农民的创业能力和农业经营管理水平。
建立农业合作组织,促进农民的集体经济组织和经营规模化。
6.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完善农产品追溯体系,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信誉度,保障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安全。
7.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农村经济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农民就业创业和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新 从渝北临空农业看当前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精品

从渝北临空农业看当前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近年来,重庆市渝北区以发展临空农业为抓手,大力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本文通过解析渝北区在临空农业发展道路上的探索和实践,充分借鉴国内外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了重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找准发展定位,科学谋划临空农业发展。
渝北区在探索和实践中发现,走都市休闲农业能够发挥临空农业的最大价值。
集中连片打造了万亩杨梅、万亩葡萄、万亩柑橘、万亩歪嘴李、万亩梨园、万亩高山设施蔬菜等十大万亩特色产业基地、六大都市休闲农业基地,全区果树面积达29.1万亩、蔬菜定植面积28.2万亩;建成了肉兔、小家禽、奶牛、休闲渔业等十大商品生产基地,先后被评为“中国梨橙之乡”“中国李之乡”和全国果蔬无公害科技示范区。
2.瞄准“三高”目标,着力推进临空农业发展。
(1)定位高端。
坚持城乡统筹、市场导向、龙头带动原则,以林果、蔬菜、畜禽、花木和休闲农业为重点,以龙头企业和项目推动为抓手,以品牌高效型、休闲观光型、现代设施型、特色种苗型、精品创意型、生态循环型等“六型”农业为发展方向,依托十大万亩级产业基地,推行“都市农业+休闲旅游”联动发展模式,完善乡村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培育发展集生产,科技、、观光休闲和体验于一体的旅游农业,促进特色效益农业规模化经营,强化科技支撑,全力推进生产集约化、业态多元化、环境生态化。
(2)产品高档。
一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引进品种优良、特色鲜明、附加值高、市场效益好的蓝莓、中药材等亩均产值在万元以上、亩均利润在5000元以上的特色高效农业品种,注册涉农商标200余件,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144个。
另一方面,利用临空优势让农产品走出渝北、走向世界。
例如,华兴公司“歪嘴李”远销港澳台、马来西亚等地,走进中南海,订单销售价达100元/千克;统景“梨橙”远销俄罗斯,科垦公司“柠檬”成功进入韩国市场。
(3)产业高效。
产业高效,首要的是农业产业化,累计引进和培育阿兴记、天友、隆生、毛哥等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6家、发展农民合作社216个、家庭农场85家。
渝北区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的对策与思考

林 风 光 与其 他 自然 景 观为 主 体 , 配套 建 设
一
的都 市 旅 游 、 生态 旅 游 、 色旅 游 、 技 旅 红 科 游 等 四条 线路 ,吸引 了 大量 市 内 外游 客 ,
定 的 服 务 设 施 和 必 要 的 景 观 建 筑 , 在 并
适 当位 置建 设 狩猎 场 、 泳池 、 游 垂钓 区 、 露
合 了农业 和旅 游业 的新 型产 业经 营模 式 。
新 建 观 光农 业 生 态 园 3 O个 . 即 在 统
1 . 都市休 闲农业 的内涵与主要特征
11 市 休 闲农 业 的 内涵 .都
都 市休 闲农 业 是 指 都 市 化 地 区利 用 田园景 观 、 业 经 营 活 动 、 村 文化 及农 农 农 家 生活 . 人们 休 闲 旅游 、 验 农 业 、 为 体 了解 农村 提供 场所 。它具有 农 业生 产 、 生活 、 生
“ 国最佳 休 闲旅游 区” 中 。
提 供 市 民 休 闲 ,增 进 城 乡之 间 的 交流 互 动 , 游 客在 休 闲 的同 时参 与认 识 农 业 和 让
农村 , 验 农村 生活 。 体
3渝北 区发展 都 市休 闲农 业 的构 .
想 与建议 31渝 北 区 都 市休 闲 农 业 发 展 思路 .
态 “ 生 议 题 ” 一 、 、 产 业 的 功 能 特 三 和 二 三
2渝北 区发 展 都 市休 闲农 业 的现 状 .
西 部 大 开 发 . 中 国 加 入 W T 和 三 峡 O
景 、 关 、 花 洞 风 景 区 和 龙 兴 古 镇 附 近 张 排
开辟 特 色果 园 、 园 、 圃 , 设 畜 禽生 态 菜 花 建 养 殖 小 区等 让游 客 人 内摘 果 、 菜 、 拔 赏花 、 品农 家 饭 菜 . 受 田 园 生态 乐 趣 : 业 公 享 农
从渝北临空农业看当前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从渝北临空农业看当前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作者:来源:《南方农业·中旬》2015年第05期国务院《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把大城市郊区多功能农业区列为农业现代化率先实现的区域,这就意味着都市农业要在全国农业各领域、各区域板块里要率先实现现代农业。
临空农业作为都市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率先实现现代农业则是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渝北区以发展临空农业为抓手,大力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本课题报告通过解析渝北区在临空农业发展道路上的探索和实践,充分借鉴国内外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重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渝北区临空农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一)找准发展定位,科学谋划临空农业发展渝北区在探索和实践中发现走都市休闲农业能够发挥临空农业的最大价值,集中连片打造了万亩杨梅、万亩葡萄、万亩柑橘、万亩歪嘴李、万亩梨园、万亩高山设施蔬菜等十大万亩特色产业基地、六大都市休闲农业基地,全区果树面积达29.1万亩、蔬菜定植面积28.2万亩,建成了肉兔、小家禽、奶牛、休闲渔业等十大商品生产基地,先后被评为“中国梨橙之乡”、“中国李之乡”和全国果蔬无公害科技示范区。
(二)瞄准“三高”(定位高端、产品高档、产业高效)目标,着力推进临空农业发展1、定位高端。
坚持城乡统筹、市场导向、龙头带动原则,以林果、蔬菜、畜禽、花木和休闲农业为重点,以龙头企业和项目推动为抓手,以品牌高效型、休闲观光型、现代设施型、特色种苗型、精品创意型、生态循环型等“六型”农业为发展方向,依托十大万亩级产业基地推行“都市农业+休闲旅游”联动发展模式,完善乡村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培育发展融生产、科技、教育、观光休闲和体验于一体的旅游农业,促进特色效益农业规模化经营,强化科技支撑,全力推进生产集约化、业态多元化、环境生态化。
2、产品高档。
一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引进品种优良、特色鲜明、附加值高、市场效益好的蓝莓、中药材等亩均产值在万元以上、亩均利润在5000元以上的特色高效农业品种,注册涉农商标200余件,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144个。
关于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建议

关于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建议
1.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农作物和养殖业的产量和质量,同时降低农业生产的对环境的影响,推广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和设备,有效提高劳动效率。
2. 推广循环农业模式:建立农作物循环利用、生物肥料利用和农膜回收等循环农业系统,减少土地和水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发展有机农业,减少对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依赖,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在城市周边或郊区规划建设农业园区,集中力量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经济效益。
农业园区可以配备冷藏设施、包装和加工设施等现代化设备,有利于农产品的储存和销售。
4. 加强农业与城市产业的融合:鼓励农民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发展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业,增加农民的收入。
同时,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提高农民的经营水平和管理能力。
5. 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环境管理:保护农田和水源,严禁非法占用耕地和水资源。
开展农田环境保护和治理,加强农药和化肥的合理使用管理,减少农业非点源污染。
6. 加大农民培训和技术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提供农业新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培训,帮助农民提高种植和养殖技术水平。
同时,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示范基地建设,向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以上建议可以提升现代都市农业的效益和可持续性发展,实现农业与城市经济的良性循环和互补。
重庆市渝北区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重庆市渝北区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作者:罗勇曾令玲魏文军等来源:《南方农业·上旬》2014年第08期摘要总结重庆市渝北区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发展都市农业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提出“开发生活功能,发展休闲农业;开发示范功能,发展科技农业;发挥区位优势,发展临空农业;发挥口岸优势,发展临空物流”等建议。
关键词休闲农业;科技农业;都市农业;临空农业;重庆市渝北区中图分类号:F31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2-052-02知网出版网址:http:///kcms/detail/50.1186.S.20140913.1014.009.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4/9/13 9:58:53近年来,重庆市渝北区“三农”工作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走规模化、差异化、市场化发展的道路,努力提升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积极探索“临空农业”发展新模式,以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强化农业单位效益评估考核机制为抓手,倒逼农业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初步走出了一条符合渝北区实际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1 现状与成效1.1 产业布局基本形成以现代农业园区为重点,以明月山、铜锣山、龙王洞山脉为主体,以11个镇为节点,形成“一区三带十基地”都市农业布局,集中连片打造万亩杨梅、万亩葡萄、万亩歪嘴李、万亩柑橘、万亩梨园、万亩高山设施蔬菜等十大万亩特色产业基地,整体推进效果良好。
国家农业园区、“醉美风情葡萄谷”、“七彩香村”、“花漾渔村”、“十里荷花走廊”、“梅林田园”等一大批项目顺利实施,使渝北区农业发展初步呈现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势头。
1.2 产业进一步融合依托产业基地开发毛哥休闲泡菜、阿兴记嘟嘟兔、有友泡椒凤爪等20余个特色休闲食品;坚持“以农促旅”,每年举办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果、冬赏雪的“四季欢歌”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带动农民年增收3亿元以上,统景印盒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重庆市渝北区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分析研究

本 文 以重庆 市渝 北 区为研 究 对象 , 要 阐述 : 主 渝 北 区都 市农业 可 持 续 发 展 水平 , 对 城 郊 型 都 市农 并 业未 来 发展 提 出建 议 。文 章 选 取 2 0 - 2 0 0 0 0 8年 的 统计 数 据 , 组综 合 指 标 体 系 来 分 析 都 市 农 业 可 持 一 续发 展 水平 ( 于篇 幅 , 始 数据 备索 ) 限 原 。
中 图 分 类 号 :3 3 F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2 3 9 2 1 ) 3 ) 1 —0 1 7 —5 7 ( 0 0 O 一[ 5 3 ( ]
2 0 年 1月 2 日 , 国 务 院 关 于 推 进 重 庆 市 统 09 6 《
调, 农业 经 济功 能 与 农 业 的 生 态 、 化 、 会 等 功 能 文 社 的协调 , 现代 都市 可 持续 农业 的基 本 内涵 。通 是 过 可持 续 发展 都市 农业 , 够 改善都 市 的生 态环 境 , 能
未来 发展 提 出建 议 。
榨菜、 家禽、 牛、 小 奶 肉兔 、 卉 、 竹 等八 大商 品 生 花 笋 产 基地 ; 成 了农 产 品 加 工 为 主 的农 业 创 汇 基 地 和 形
66 7h 6 m 梨 橙 出 口创 汇 基 地 ; 北 还 发 挥 现 代 农 渝 业 园 区 的“ 孵化 器 ” “ 推 器 ” 用 , 力 实施 “ 龙 、助 作 大 强
渝 北 属于 重庆 城郊 都 市型 现代农 业 的主要规 划 区之一 。渝北 区 目前 已经形 成 了柑 橘 、 无公 害蔬 菜 、
方 向 。渝 北 区正 是在 重庆 市“ 圈两翼 ” 一 中的“ 圈” 一 范畴内, 因此 如何 更 好 地 发 展 城 郊 都 市 型农 业 是 渝 北 区当前 的任 务 。而 在新 一 轮 的城 郊 都市 农业 规 划 提 出之前 , 者对 渝 北 区都 市 农 业 可 持 续 发 展 水平 笔 进行 了定 量分 析 评 价 , 对 渝 北 区城 郊 型 都 市农 业 并
重庆渝北发展乡村旅游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重庆渝北发展乡村旅游的现状问题及对策重庆渝北区位于重庆市北部,是重庆市的主要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重庆渝北区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休闲度假的需求增加,乡村旅游正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重庆渝北区的乡村旅游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
一、现状问题1.基础设施不完善重庆渝北区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道路交通不便利,水电供应不稳定,通讯网络覆盖不到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基础设施不完善而感到不便,甚至影响到游客对该地区的体验和满意度。
2.乡村旅游产品单一目前,重庆渝北区的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大多是以风景名胜区和传统民俗文化为主,缺乏创新和特色。
这种单一的乡村旅游产品难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也无法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从而限制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空间。
3.生态环境保护不到位乡村旅游的核心是乡村的自然风光和原生态文化,但在一些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做得不够好,存在乱搭建、乱建乱拆等情况,严重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品质和形象。
而且,一些景区和农家乐的经营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过于盲目,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4.宣传推广不足重庆渝北区的乡村旅游在宣传推广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很多优质乡村旅游资源未能被充分推广,游客对其了解度不高。
乡村旅游产品的宣传手段相对单一,很难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
二、对策建议要加快重庆渝北区的乡村旅游发展,首先要从基础设施入手,改善乡村旅游的交通、水电供应、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
针对重庆渝北区乡村旅游产品单一的问题,可以加大对乡村旅游产品的创新和资源整合力度,推出更多元化、个性化的乡村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在保护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应该加大力度整治乡村旅游业中的乱搭乱建等现象,保护好乡村的原生态环境,让游客在体验美丽风光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环境。
重庆市渝北区临空都市农业发展对策简议

,
渝北 区打造 的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基地和市 内其他
休 闲渔业 6 6 7 h 。累计流转农村 土地 1 . 5 2 区县 比较并不 占很大优 势。全区高 品位 、上档 次、多 功 能和专业型 的农业休 闲旅游景点还 比较少 ,部分景
区委 区府 出台 “ 打 遣临 空都市 区、发展 临空经济” 的发展 战略。分析该 区临空都市 农业 发展现状特 点
及存在 的问题 ,提 出 “ 创新 发展 农村 电子商务 ;弓 l 优 秀人 才服 务 ;发展特 色 乡村旅游 ;延 伸产业链
务,打连特 色农产品基地” 等对 策建 议。
关 键词 临空都市农业 ;发展现状 ;发展对 策;重庆市渝 北 区
渝j 匕 区位于重庆市主城 区东北部 ,幅员1 4 5 2 k m2 ,
I . 1 创新生产经营模式 探索 “ 大 园区 +大业主 和 “ 龙头企业 +农 民合
区 内交 通便捷 ,铁 路 、港 口,机场 、高速 公路 贯穿其 中 ,区位优 势明 显。尤其是重 庆江j { 二 机 场位于 渝北 ,
决了2 O 余家农业企业融资难题 。
曾令玲 ,罗 勇 ,汪兴茂 :重庆市渝北 区临空都市农业发展对 策简议
1 . 3 培育优势主导产业
报 。加之冷链 物流 、航空物流建设 尚处于起步 阶段 ,
除柑橘 、桃 、梨等传统优势水果生产 外 ,累计改 成为制约渝北区农村 电商发展 的短板 。 造 并新 发展葡萄 、歪 嘴李 、杨梅 、蓝莓等 特色果 蔬4 2 . 2 优质综合 观光旅游产业群 尚未形成 万余公顷 ,石斛 、百合 、灵芝 、板蓝根 等 中药材基地
作 社 +基地 +农户 ”的新型 生产经营模 式 ,刨 薪 “ 土
加快重庆市渝北区农业发展分析

加快重庆市渝北区农业发展分析作者:张杰来源:《广东蚕业》 2021年第6期DOI:10.3969/j.issn.2095-1205.2021.06.65张杰(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合肥 230036)作者简介:张杰(1996- ),女,汉族,重庆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业管理。
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重庆市渝北区因地制宜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文章对渝北区农业发展现状、发展条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快发展的建议,以期充分促进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为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关键词渝北区;农业;发展;条件;环境;分析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205(2021)06-131-02近年来,重庆市渝北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瞄准市场,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制定出了符合本区域的特色产业,从渝北区的农业发展条件与环境入手,综合各个方面来分析渝北区农业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利用自然和经济优势,实施“双十万工程”“农文旅”结合,增加渝北区农业的发展机会,带动了渝北区农业的发展。
1 渝北区农业发展现状渝北区在2019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20 518公顷,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09 850吨,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2 215吨。
位于重庆市主城区东北部,处于长江北岸与嘉陵江东岸的三角地带,面积为1 452平方公里。
1.1 农林牧渔业产值渝北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近五年来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016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近五年最高,达452 420 万元。
农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例最大,分别占这5年的71.27%、72.81%、61.27%、60.55%、60.74%,其中2018年的农业产值比例最高。
2019年林业、牧业、渔业产值最高分别达21 943 元、50 775 元、15 183 元,占2019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5.02%,通过近五年的比较,渔业占总产值比例较小,从侧面可以看出渝北区的农业产值最高,渔业产值最低,渔业资源少且渔业附加值不高。
重庆发展都市农业的探讨

重庆发展都市农业的探讨引言都市农业是指在城市或城市周边地区,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生态环境保护原则发展的农业形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重庆作为中国内陆城市的代表,也面临着农业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重庆发展都市农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1. 重庆都市农业的现状重庆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大都市,农业在其经济结构中的比重逐渐减少,但重庆市仍然保留了广泛的农田资源和农业基础。
目前,重庆市的都市农业主要以蔬菜种植和养殖业为主。
相对较大的市中心及城市周边地区被用于蔬菜种植,而山区则适宜养殖业的发展。
2. 重庆发展都市农业的优势重庆发展都市农业具有以下优势:•土地资源丰富:重庆市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适宜发展都市农业项目。
•气候条件优越:重庆市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多种农作物和养殖业的生长。
•市场需求大: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大都市,重庆市对农产品的需求量较大,市场潜力巨大。
3. 重庆发展都市农业的问题重庆发展都市农业仍面临以下问题:•城市扩张压力: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用地向周边农田扩张,导致农田面积不断减少。
•生态环境保护:都市农业的发展需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土壤污染和水源污染等问题的出现。
•技术和资金支持:发展都市农业需要投入大量的技术和资金支持,目前还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
4. 重庆发展都市农业的对策为了解决重庆发展都市农业过程中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合理规划土地使用: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限制城市扩张对农田的侵占,合理规划土地使用,确保农田面积的稳定。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政府和农业部门应加大投入,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政府应加强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的监管,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农田和水源的生态环境。
•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农业技术和资金支持,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企业参与到都市农业的发展中。
5. 结论重庆作为中国内陆城市,发展都市农业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机遇。
渝北区临空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位 :农 业 在 整个 经 济运 行 的大 环境 中本身 就 是一 个 弱势 行业 ,特 加工 、精深 加 工发 展及 副产 品综 合 利用 ,健全 标 准体 系 ,发 展 农
二 是有 限的 临空 区 域 :临空 经 济 圈通 常辐 射 范 围是 一机 场 为 保 税 区 和渝 新 欧 国家铁 路 联 运优 势 ,使 我 区农 产 品在 全 国范 围 内
鉴 于 以上 原 因 ,我 区 临 空 农 业 经 济 发 展 有 必 要 采 取 以下 措 参 考 文 献
施:
[ 1 ] 曾令玲 ,罗勇 ,汪兴茂 . 重庆市渝北 区临空都市农 业发展对 策简
( 1 )积极 争 取 政 府 支持 ,将 临 空农 业 产 业 基 地 是 服务 于整
议l J 1 . 南方农业 ,2 0 1 6 ,1 0( 3 1 ):5 7 — 5 8 .
四是 自身参 与 的能 力 :渝 北 区现 代农 业 发展 至 今 ,真 正 能够 ( 6) 组织专业人员 积极探索其他地区有关临空农业发展 的 参 与 临 空农 业发 展 的优 势 项 目并 不 明显 ,特 别是 具 有竞 争 能 力 、 经 验和 教 训 ,提 出新 的 发展 思 路 ,为 我 区临 空农 业 发展 提 供 有力 能够 出 口创 汇 、占领 ~片 阵地 的产 品基 本没 有 ,在 科技 创 新 、产 的 发展 依 据 。如新 加 坡 樟宜 机 场 、河 南郑 州 机场 等 地 的 临空 经济 走 出去 、请进 来 ” 的方 品价 格 、产 品安 全 等方 面 缺乏 优 势 ,这 对于 依靠 临空 经济 生存 的 就 有我 们 值得 学 习 和借 鉴 的地 方 。通 过 “ 式 ,为我 区I 临空现 代农 业 的建设 和 发展 提供有 用 的先 进经 验 。 行 业来 说 ,将是 一个 致命 的硬 伤 。
重庆市渝北区近郊休闲农业发展路径分析探讨

重庆市渝北区近郊休闲农业发展路径分析探讨摘要:近郊休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在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有着其独特的作用,同时,发展近郊休闲农业也是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缩小城乡差距带动当地经济的一个重要举措。
本文以重庆渝北区为例研究近郊休闲农业已有的发展路径,通过调查发现当前的发展路径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农户经营同质化严重、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遭到破坏等不足,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明确政府职能、拓展近郊休闲农业潜能、规范农户经营管理、保护生态环境及民俗文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近郊休闲农业;发展路径;渝北区;一.重庆市渝北区近郊休闲农业发展路径分析1.政府主导连片规划开发。
由政府提供必要的农用基础设施,规划区域,带动区域内农户围绕该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近郊休闲农业。
重庆市渝北区政府根据当地资源分布,充分利用区位优势规划建设了南北大道(210沿线)乡村旅游线路,形成了玉峰山、兴隆、统景等农旅融合示范区。
据渝北区政府2015年统计公报公布,渝北区的近郊休闲农业实现了全年接待游客280余万次,带动了农户增收5.6亿。
2.农户自营开办休闲农场。
周边农户瞅准商机,利用自家土地或合理流转来的土地进行休闲设施的建设和农产品的生产,建成一个个价格低廉的近郊休闲场所,具有分散性,规模狭小,经营管理以亲缘关系为主等特点。
据统计,重庆渝北区共有星级农家乐50家,家庭农场98家。
3.政府投资有限,如果一个地区的所有支出均要政府来负担则会造成政府负担过重,地方发展滞后等问题。
因此有时政府会通过招商引资来吸引企业落户,对当地产品进行品牌建设提升当地的经济效益,实现双赢。
对于该途径,应用的最好的是重庆市渝北区统景镇印盒村。
由于当时的印盒村公路设施不完善,李子的品质也良莠不齐,使得当地农民收入低,生活生平也难以提高。
2009年,村政府吸引企业前来落户,并组建印盒李专业合作社,大力推广歪嘴李。
到2012年,印盒片区(包括周围裕华、龙安两个村)李子产量已经达到12000吨,总产值4800万元,实现人均收入6686元,歪嘴李现在已是重庆市著名果品,并通过了国家地理标识产品认证,渝北也因印盒歪嘴李而被评为“中国李之乡”。
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路径探析——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

区域经济Regional Economy 临空经济示范区是依托航空枢纽和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集聚发展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而形成的特殊经济区域。
自2015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民航局联合下发《关于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全国各地临空经济发展如火如荼。
截至今年上半年,已有郑州、北京、重庆、青岛等10个城市先后获批临空经济示范区。
渝北区作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所在地和国家级开发新区两江新区的主阵地,具备航空、保税、会展、临空制造和临空商务等临空经济发展重要元素,加快建设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对于提升渝北城市的影响力、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和推进城市产业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一、渝北加快发展临空经济示范区的优势条件综合分析渝北空港地区的发展现状,从发展思路、发展环境、产业集聚、平台建设、机场规模、人口支撑、基础设施等7个方面的优势条件来看,加快建设临空经济示范区已经具备坚实基础。
1.临空经济发展已达到起飞的临界点作为全市首屈一指的经济大区,渝北经济持续呈高速发展态势,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300亿元,总量均持续保持全市第一;社零总额实现640亿元,增幅保持主城前列;招商引进重大项目600余个、到位资金2400亿元,进出口总额占全市三分之一。
同时,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当机场客货吞吐量达到3000万人次的临界点,人均GDP 超过5000美元,临空经济就进入了实质的起飞阶段。
而截至2016年,江北国际机场客货吞吐量已分别突破3500万人次、32.5万吨,跻身全国第九大机场,达到起飞的临界点。
随着机场管理权回归、T3航站楼及第三跑道建成投用、“11571”目标逐步实现,必将推动临空经济大发展、大繁荣。
2.具有得天独厚的政策支持渝北区近年来紧紧围绕机场作文章,临空经济发展得到了深厚的积累和沉淀。
2016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航局联合印发《关于支持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复函》(发改地区〔2016〕2209号),支持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表明重庆渝北作为西南地区首个申报成功的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获得了国家的政策支持。
浅谈渝北区临空农业发展的对策

DOI:10.16675/14-1065/f.2019.17.014浅谈渝北区临空农业发展的对策□张松摘要:在临空经济建设不断提速的大背景下,依托航空枢纽和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以重庆渝北为例,结合临空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加快临空农业发展提出了具体对策。
关键词:临空经济;农业发展;建议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7-0028-02中国图书分类号:F327文献标志码:A(渝北区委党校重庆401120)近年来,全国各地临空经济发展如火如荼,特别是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依托航空枢纽和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对于全方位推进临空经济发展和顺利完成扶贫攻坚任务具有重大意义。
1渝北临空农业发展现状1.1..投资热情高涨,发展势头强劲渝北区委、区政府集中打造“一区三带十基地”,优惠的扶持政策、配套的基础设施、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了众多业主前来投资。
常青藤四季田园、四花、龙宇臣、海美怡等56家企业已经落户,吸引村干部和返乡农民工66人,带动产业大户120余户。
目前,重庆锦程实业集团、重庆友豪源集团等企业正在洽谈,有望今年落户。
“十大基地”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吸引众多城市资本下乡投资,城乡互动格局基本形成,基地发展势头强劲。
1.2..优势资源集聚,辐射带动明显资金、技术和项目向基地集中,使基地迅速发展成为集社会资源、农民的土地资源、惠农扶持政策、农业发展配套设施于一体的平台,“十大基地”已成为推动全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中坚力量。
除土地流转给农民带来直接收入外,还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29890余个,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就地就近就业。
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带动了农家乐发展和农副产品销售,增加了农民收入。
基地的发展提高了土地产出、农副产品价值和农村就业率,辐射带动效果明显。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渝北区临空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扶持办法的通知(2018)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渝北区临空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扶持办法的通知(2018)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7.31•【字号】渝北府办发〔2018〕24号•【施行日期】2018.07.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渝北区临空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扶持办法的通知渝北府办发〔2018〕24号各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区属有关国有公司,有关单位:《渝北区临空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扶持办法》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7月31日渝北区临空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扶持办法第一条制定依据。
为深入推进临空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7〕1号)、《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渝委发〔2017〕1号)精神,结合渝北区(不含两江新区直管区,下同)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扶持对象。
在渝北区建有农产品生产基地或农产品加工基地的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第三条扶持规模1. 种养型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在渝北区内流转土地且常年种植特色粮油100亩以上、蔬菜50亩以上、中药材100亩以上、水果100亩以上,养殖生态水产品30亩以上,混合型产业200亩以上。
2. 农产品加工型、流通型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年销售农产品500万元(含)以上。
3. 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
扶持规模参照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标准减半执行。
第四条扶持政策(一)支持特色农业基地建设。
一是新建标准化特色农业基地按2000元/亩的标准给予基地内业主水、电、气、路、景观、土地整治(含改土)等基地建设补助。
重庆渝北发展乡村旅游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重庆渝北发展乡村旅游的现状问题及对策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旅游成为了当下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一座发展迅速的城市,重庆渝北区的乡村旅游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然而,仍有一些问题存在于重庆渝北的乡村旅游发展中,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问题一:旅游项目单一重庆渝北区的乡村旅游项目以农业观光、特色民宿为主,缺乏多元化的特色旅游项目。
针对这个问题,可在乡村旅游项目上加入一些城市中难以体验的项目,比如亲子活动、极限运动、文化体验等,提高旅游吸引力和游客体验感。
问题二: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重庆渝北区的一些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交通不便,旅游环境无法完全满足游客的需求。
此时可引入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投入,提高基础设施的质量,提高游客的安全感和游玩体验。
问题三:宣传力度不足乡村旅游发展少不了宣传,宣传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目前,许多乡村旅游景点在宣传方面存在缺陷,导致游客难以了解景区的情况,影响游客人数。
此时,重庆渝北区可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的宣传方式,比如互联网营销、户外广告、地方媒体宣传等,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问题四:人才缺乏重庆渝北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还需要有一批专业人才的加入。
但现实中,乡村旅游专业人才缺乏,导致了景区管理、游客服务等方面的短板。
面对这种情况,可在高校教育中加强乡村旅游专业的培养,同时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扶持乡村旅游从业者,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服务意识。
综上所述,重庆渝北的乡村旅游业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通过各种渠道的合作和努力,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让乡村旅游业得到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渝北区临空都市农业发展对策简议
作者:曾令玲罗勇汪兴茂
来源:《南方农业·上旬》2016年第11期
摘要渝北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区东北部,幅员1452 km2,区内交通便捷,铁路、港口、机场、高速公路贯穿其中,区位优势明显。
尤其是重庆江北机场位于渝北,临空区位优势显得突出。
2014年渝北区委区府出台“打造临空都市区、发展临空经济”的发展战略。
分析该区临空都市农业发展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吸引优秀人才服务;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特色农产品基地”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临空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发展对策;重庆市渝北区
中图分类号:F323.1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ki.1673-890x.2016.31.017
知网出版网址:http:///kcms/detail/50.1186.s.20161124.0947.014.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4 9:47:00
渝北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区东北部,幅员1452 km2,区内交通便捷,铁路、港口、机场、高速公路贯穿其中,区位优势明显。
尤其是重庆江北机场位于渝北,临空区位优势显得突出。
2014年渝北区委区府出台“打造临空都市区、发展临空经济”的发展战略,渝北农业紧紧围绕“五大功能区”和“临空都市区”战略目标,依托“临空农业+都市农业”双引擎驱动,提出全力打造临空都市农业发展之路。
1 现状
近年来,渝北依托大都市资源优势,根据“三山夹两槽”的地形地貌,提出了“一区三带十基地”的临空都市农业发展空间总布局。
一区,即渝北国家现代农业拓展区;三带,即明月山、铜锣山、龙王洞山3条观光农业带;十基地,即除龙兴外的10个镇,依据各自产业基础,分别发展1个200 hm2以上的特色农业基地。
总结近3年来的发展,渝北区临空都市农业已经形成了一些特点。
1.1 创新生产经营模式
探索“大园区+大业主”和“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新型生产经营模式,创新“土地入股+保底分红”“订单收购+按股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全区累计培育和发展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6家、农民合作社265个、家庭农场98家。
2015出台《渝北区财政投入资金支持农民与业主持股发展产业试点实施方案》,投入财政资金3589万元,推进20家业主、2585户农户实施“拨改投”试点,实现农民667 m2平均分红收益550元,人均财产性收入增加825元。
1.2 拓宽农业融资渠道
在全市率先建立“政府+金融机构+龙头企业(农民)”三方合作的农业贷款风险防范和分担机制,先后出台《渝北区“三权”抵押贷款办法》《渝北区农业扶持贷款风险及担保管理暂行办法(试行)》《渝北区农村居民生产扶持贷款风险损失补偿金使用管理办法(暂行)》等优惠政策。
2015年设立5000万元农业贷款风险金用于涉农不良贷款风险补偿,共发放农村居民生产扶持小额贷款150万元,解决了20余家农业企业融资难题。
1.3 培育优势主导产业
除柑橘、桃、梨等传统优势水果生产外,累计改造并新发展葡萄、歪嘴李、杨梅、蓝莓等特色果蔬4万余公顷,石斛、百合、灵芝、板蓝根等中药材基地1000 hm2,休闲渔业667
hm2。
累计流转农村土地1.52万hm2,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度达到42%。
1.4 打造农业休闲旅游
坚持“都市农业+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按照“突出特色、彰显优势、抱团发展、整体打造”的思路,策划包装出统景“印盒李花”、木耳“七彩香村”、大湾“花漾渔村”、玉峰山“醉美风情葡萄谷”、茨竹“十里荷花走廊”、古路“盛世花都”等一批乡村旅游景点,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全区农业休闲旅游呈现出以采摘、品尝、观赏、体验为主的发展特色。
1.5 探索智慧农业发展
通过打造精准农业智慧化总平台,建成玉峰山醉美葡萄谷、印盒歪嘴李基地、放牛坪万亩梨园等8个物联网基地和2个农业物联网示范企业。
实现农业物联网信息管理、成果展示和决策指挥调度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对物联网基地的远程操作指挥,发挥着为种植基地提供科技服务、农业咨询、专家决策、远程教育、抢险救灾等重要作用。
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和农业信息化建设,依托“亿农加”智慧农业电商平台和农村电商服务站,实施“农超、农校、农厂、农企”等产销对接模式,初步建成集冷链物流、综合配送、电子商务、订单展销、检验检测等于一体的农商产业园。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特色农产品优势不凸显,销售滞后
区内现有统景梨橙、印盒歪嘴李、玉峰山葡萄、放牛坪梨子、兴隆杨梅、茨竹蓝莓等种类丰富的农产品,但是特色鲜明、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知名农业品牌不多。
究其原因,部分农业企业对产品品牌宣传、包装打造和销售拓展未树立整体意识,仍停留在“一家一户,小打小闹”阶段,缺乏优势竞争力,绝大部分农产品因缺乏长效规划未能实现高收益回报。
加之冷链物流、航空物流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成为制约渝北区农村电商发展的短板。
2.2 优质综合观光旅游产业群尚未形成
渝北区打造的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基地和市内其他区县比较并不占很大优势。
全区高品位、上档次、多功能和专业型的农业休闲旅游景点还比较少,部分景区功能单一、配套设施简单、特色不明显,缺乏整体规划和准确定位,在整体质量、服务水平和经营管理上仍存在较大改进和提升空间。
如古路盛世花都,存在景点单一、观赏季节短、其他配套设施不完备等不足,未能长时间吸引更多游客驻足。
2.3 新型农民经营主体发展还不完善
在渝北区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经营大户、家庭农场等组成的融合型经营主体结构已经基本建立,但是真正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带领农民发家致富,把一二三产业链融合起来发展的综合性经营主体太少。
绝大部分农业企业、经营大户、家庭农场都以销售鲜食农产品为主,只有大湾萝卜、兴隆杨梅、茨竹青椒和放牛坪梨子等极小部分进行深加工制作成调料、酒类出售,其他农产品如中药材石斛、百合等的深加工、精加工和系列加工不多,整个产业链条延伸不够充分。
2.4 农业人才缺乏导致科技创新不足
渝北区发展临空都市农业的人才队伍还比较薄弱,职能部门存在人员队伍老化,基层农技服务体系人员流失严重,加之农业生产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农业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稀缺,亟需真正懂生产、精技术、善经营的复合型现代农业管理人才进驻渝北。
3 渝北区发展临空都市农业的对策建议
3.1 创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依托奇易网、微信、微商、满集网等O2O线上线下电子商务互动平台,把线上消费者带到现实体验店去接受体验,实现在线支付,享受线下服务的乐趣,在“互联网+”的带动下,加快渝北农产品“走出去”步伐。
如在市内各大居民聚居点、学校、企业等开设“农超”体验店,农业企业把农产品样品送到店里,顾客通过体验完成选购和在线付费,农业企业再根据订单要求把粮油、果蔬、畜禽、中药材等新鲜农产品送达消费者手中,树立一批质优价廉、交通便捷、节约资源、售后贴心的电子商务品牌。
3.2 吸引优秀人才服务
打造政府主导、农业企业和技术人才共同参与的“创客空间”。
如出台“金点子”激励政策、设立创业基金、建立创客网站、在仙桃数据谷开设创客咖啡馆等,吸引国内外缺乏资金,又有“金点子”的先进技术人才入住,为渝北临空都市农业发展建言献策,实现最终由政府搭建平台成立“科创中心”,打造满足农业企业发展所具备的技术核心团队,多渠道、高标准、严要求选择适宜渝北农业企业发展的规划及模式。
3.3 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打造有渝北特色的乡村旅游。
(1)把游、玩、吃、听、唱和本地民俗、文化等结合起来,打造有主题、有特色、有内涵的休闲产业,如把大湾小河锣鼓、古路慈孝文化、渝北川剧艺术、巴渝武术之乡等融入本地乡村旅游发展,树立独特旅游文化。
(2)提高休闲农业配套设施、服务标准及从业人员水平,如充分发掘古村落、古寨子、古树等资源,打造个性化、慢生活、深体验的民宿客栈;利用农院、农舍、农房原有结构,建宁静、舒适、清新的寄居区;因势利导,规划山地露营、自行车环形赛道、钓鱼基地等功能区,建设综合观光旅游产业群,吸引更多游客驻足渝北。
(3)吸纳社会闲置资本,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启动乡村富裕产业链发展,实现企业、农民的利润分红,倾力打造政府、企业、农民、游客多方共赢局面。
3.4 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特色农产品基地
根据区位优势划分农产品生产功能区:(1)在远郊的大湾、茨竹、大盛、洛碛等镇建立葡萄、蓝莓、石斛、蔬菜等667 m2平均利润过万元的特色高效农产品生产基地。
(2)在中部的统景、石船、兴隆、古路等镇建立航空粮油制品、果蔬制品、畜禽制品基地。
(3)在近郊的木耳、王家、玉峰山等镇建立航空食品生产和供应基地。
(4)在城区中心的悦来、双龙湖、双凤桥等镇建立名贵农产品、冷鲜食品分拨中心,发展航空冷链物流,逐步实现以鲜食农产品向深加工农产品延伸、第一产业农业生产向第三产业航空服务业的终极转变。
(责任编辑: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