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试点开展企业名称登记告知承诺制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公布日期】2021.04.23•【文号】•【施行日期】2021.04.23•【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浦东新区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2021年4月23日上海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浦东开发开放掀开了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崭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浦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供了最鲜活的现实明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最生动的实践写照。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为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引领带动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更好服务全国大局和带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支持浦东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努力成为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排头兵、彰显“四个自信”的实践范例,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
(二)战略定位。
推动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为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重要通道,构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更好发挥龙头辐射作用,打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窗口。
——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改革举措的有机衔接和融会贯通,推动各项改革向更加完善的制度靠拢。
从要素开放向制度开放全面拓展,率先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互衔接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办法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办法(沪府令19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根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新片区)。
在本市大治河以南、金汇港以东以及小洋山岛、浦东国际机场南侧区域设置新片区。
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先行启动南汇新城、临港装备产业区、小洋山岛、浦东国际机场南侧等区域。
第三条(区域功能)新片区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在适用自由贸易试验区各项开放创新措施的基础上,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加大开放型经济的风险压力测试,实现新片区与境外投资经营便利、货物自由进出、资金流动便利、运输高度开放、人员自由执业、信息快捷联通。
第四条(产城融合)新片区鼓励国际优质资本进入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园区建设、城市运行等公共服务领域,加强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提升高品质国际化的城市服务功能,打造开放创新、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
第二章管理体制第五条(管理机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作为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负责具体落实新片区各项改革试点任务,承担新片区经济管理职责,统筹管理和协调新片区有关行政事务。
第六条(机构职责)管委会依照本办法履行以下职责:(一)组织实施新片区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制定有关行政管理制度;(二)负责投资、贸易、金融服务、规划资源等有关行政管理工作;(三)领导或者协调驻区机构有关行政管理工作,与驻区机构、有关部门建立合作协调和联动执法工作机制;(四)统筹推进新片区开发建设,统筹指导新片区内产业布局和功能培育,协调推进重大投资项目建设;(五)落实“一网通办”要求,全面实行“互联网+政务服务”,为新片区内企业和相关机构提供指导、咨询和服务;(六)领导、管理南汇新城镇,统筹新片区其他镇的经济管理事务,协同相关区做好新片区内社会事务的协调和管理;(七)履行市人民政府赋予的其他职责。
上海市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

上海市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一、立项背景及目的为规范上海市企业名称的登记管理,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特制定本《上海市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在上海市注册成立的各类企业的名称登记管理。
三、企业名称登记的原则1.合法性原则:企业名称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的规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的规定。
2.真实性原则:企业名称应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性质和经营范围,不得夸大、虚假宣传。
3.差异性原则:企业名称应与已注册企业名称有明显的差异,不得与已注册的企业名称相同或者近似。
4.秩序性原则:企业名称应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不得混淆市场秩序,误导消费者。
四、企业名称登记的程序1.名称申请:企业成立时,应填写企业名称申请表,提交有关材料,向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企业名称。
2.初审: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名称申请进行初审,审核企业名称是否合法、真实、差异化和符合秩序性原则。
3.公告:初审通过的企业名称将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网站上公示三十天,在公示期内,有其他企业或者相关人员对企业名称有异议的,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4.复审:对于有异议的企业名称,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进行复审,审查企业名称是否合法、真实、差异化和符合秩序性原则。
5.登记:复审通过的企业名称将被予以登记,颁发企业名称注册证,并在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中记载注册的企业名称。
五、违规处理对于违反本规定的企业,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责令改名,限期改名,申请撤销企业名称注册等。
六、监督与执法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加强对企业名称登记的监督与执法工作,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保障企业名称登记的公平、公正和顺利进行。
七、附则1.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同时废止以前的相关规定。
2.对于在本规定实施前已经登记注册,但不符合本规定的企业名称,应按照本规定的相关要求进行改名或者重新申请登记。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计量领域“放管服”改革做好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计量领域“放管服”改革做好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22.05.13•【字号】沪市监计量〔2022〕162号•【施行日期】2022.05.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计量正文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计量领域“放管服”改革做好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各区市场监管局,临港新片区市场监管局,市局执法总队,机场分局,市局行政服务中心,市局信息应用研究中心,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精神和《上海市市场监管现代化“十四五”规划》要求,深化本市计量领域改革,发展壮大市场主体,有效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不断降低监管风险,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同意在上海、江西、广西开展计量领域部分行政审批事项改革试点的批复》(国市监计量函〔2021〕211号)、《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推进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企业内部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管理模式改革工作的通知》(国市监计量发〔2021〕81号)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沪府规〔2021〕7号),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发展为动力,聚焦企业需求,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加快建立计量领域公正透明、宽进严管、包容审慎的市场监管规则,持续优化本市营商环境,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目标充分发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改革创新先发优势,积极转变计量领域许可管理模式,完善“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监管”、信用监管和书面审查、现场核查、执法检查、型式试验、盲样检测、计量比对等多维度立体式监管机制,确保改革举措风险可控,为在全市范围内复制推广提供经验支撑,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制度创新和法律法规修订提供有益探索。
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若干规定-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十五届〕第一百零八号

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若干规定正文:----------------------------------------------------------------------------------------------------------------------------------------------------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十五届〕第一百零八号《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若干规定》已由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于2022年2月1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3月15日起施行。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2年2月18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若干规定(2022年2月18日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了推进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深化“放管服”改革,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和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优化营商环境,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浦东新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浦东新区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称“登记机关”)推进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及其相关的管理、服务活动。
本规定所称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是指登记机关依据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对有限责任公司、非公司企业法人及其分支机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及其分支机构(以下统称“市场主体”)的主体资格和登记事项予以认定并公示其法律效力的登记制度。
第三条实施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应当遵循尊重意思自治、贯彻形式审查、全程公开透明、智慧便捷高效的要求,赋予市场主体更大的经营自主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申请人应当实名申请登记,并对其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负责。
登记机关对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予以确认并登记。
第四条市场主体的设立登记实行行政确认。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的,由登记机关确认其主体资格,并分别登记为相应类型的市场主体,签发营业执照。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办法

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㊀19㊀号㊀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办法»已经2019年7月30日市政府第6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9年8月20日起施行.市㊀长㊀㊀㊀应㊀勇2019年8月12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办法(2019年8月1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9号公布)第一章㊀总㊀则第一条㊀(目的和依据)为了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在更深层次㊁更宽领域㊁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根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和有关法律㊁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㊀(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新片区).在本市大治河以南㊁金汇港以东以及小洋山岛㊁浦东国际机场南侧区域设置新片区.按照 整体规划㊁分步实施 原则,先行启动南汇新城㊁临港装备产业区㊁小洋山岛㊁浦东国际机场南侧等区域.第三条㊀(区域功能)新片区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在适用自由贸易试验区各项开放创新措施的基础上,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加大开放型经济的风险压力测试,实现新片区与境外投资经营便利㊁货物自由进出㊁资金流动便利㊁运输高度开放㊁人员自由执业㊁信息快捷联通.第四条㊀(产城融合)新片区鼓励国际优质资本进入教育㊁医疗㊁养老㊁文化㊁体育㊁园区建设㊁城市运行等公共服务领域,加强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提升高品质国际化的城市服务功能,打造开放创新㊁智慧生态㊁产城融合㊁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第二章㊀管理体制第五条㊀(管理机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作为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负责具体落实新片区各项改革试点任务,承担新片区经济管理职责,统筹管理和协调新片区有关行政事务.第六条㊀(机构职责)管委会依照本办法履行以下职责:(一)组织实施新片区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制定有关行政管理制度;(二)负责投资㊁贸易㊁金融服务㊁规划资源等有关行政管理工作;(三)领导或者协调驻区机构有关行政管理工作,与驻区机构㊁有关部门建立合作协调和联动执法工作机制;(四)统筹推进新片区开发建设,统筹指导新片区内产业布局和功能培育,协调推进重大投资项目建设;(五)落实 一网通办 要求,全面实行 互联网+政务服务 ,为新片区内企业和相关机构提供指导㊁咨询和服务;(六)领导㊁管理南汇新城镇,统筹新片区其他镇的经济管理事务,协同相关区做好新片区内社会事务的协调和管理;(七)履行市人民政府赋予的其他职责.第七条㊀(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罚)新片区实行综合审批㊁相对集中行政处罚的体制和机制,由管委会集中行使本市有关行政审批权和行政处罚权.管委会实施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罚的具体事项,由市人民政府另行规定.第八条㊀(自主改革创新)管委会应当充分运用国家赋予新片区的自主发展㊁自主改革㊁自主创新管理权限,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自主开展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业务.第九条㊀(其他行政事务)市有关部门和相关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协作,支持新片区改革创新和管委会的各项工作,并按照各自职责,承担管委会职责范围之外的其他行政事务.第十条㊀(试点赋权机构)在新片区试点设立依法授权的专业机构,承担公共服务㊁决策咨询㊁风险评估等事务,提高新片区公共服务水平和行政决策质量.第三章㊀投资经营便利第十一条㊀(重点领域对外开放)新片区建立开放型制度体系,在电信㊁保险㊁证券㊁科研和技术服务㊁教育㊁卫生等重点领域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放宽注册资本㊁投资方式等限制,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推动集成电路㊁人工智能㊁生物医药㊁航空航天㊁新能源汽车㊁高端智能装备等产业集聚.新片区根据先行先试推进情况和发展需要,不断扩大开放的领域㊁试点内容以及相应的制度创新措施.第十二条㊀(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新片区试行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登记机关对申请人提交的登记材料实行形式审查,审查通过后即时予以登记确认,核发营业执照.申请人应当履行真实㊁完整和准确申报的义务.企业名称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损害国家㊁社会公共利益,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对提供虚假材料㊁作出虚假承诺以及通过欺骗㊁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登记的,登记机关应当依法撤销登记.第十三条㊀(民商事争议解决)境外知名仲裁及争议解决机构经市司法行政部门登记并报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备案后,可以在新片区内设立业务机构,就国际商事㊁海事㊁投资等领域发生的民商事争议开展仲裁业务.第四章㊀贸易自由第十四条㊀(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在新片区内设立物理围网区域,依法建立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在全面实施综合保税区政策的基础上,优化贸易监管㊁许可和程序要求,实施更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和制度.对境外抵离物理围网区域的货物,实施以安全监管为主㊁更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监管模式.第十五条㊀(新型国际贸易)新片区完善新型国际贸易与国际市场投融资服务的系统性制度支撑体系,吸引总部型机构集聚.新片区建设国际医疗服务集聚区,支持与境外机构合作开发跨境医疗保险产品,开展国际医疗保险结算试点.新片区内符合条件的外商独资企业可以开展面向全球的文化艺术品展示㊁拍卖和交易.第十六条㊀(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新片区发展跨境数字贸易,创新跨境电商服务模式,鼓励跨境电商企业在新片区内设立国际配送平台.第十七条㊀(促进服务贸易)新片区加快推动文化服务㊁技术产品㊁信息通讯㊁医疗健康等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第五章㊀金融开放第十八条㊀(金融业对外开放)在新片区内先行先试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落实放宽金融机构外资持股比例㊁拓宽外资金融机构业务经营范围等措施,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者依法设立各类金融机构,保障中外资金融机构依法平等经营.第十九条㊀(跨境金融服务)支持新片区内企业参照国际通行规则依法合规开展跨境金融活动,支持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㊁风险可控㊁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为新片区内企业和非居民提供跨境发债㊁跨境投资并购和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等跨境金融服务.支持新片区内企业开展真实㊁合法的离岸转手买卖业务.金融机构可以按照国际惯例,为新片区内企业开展离岸转手买卖业务提供高效便利的跨境金融服务.新片区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开展跨境证券投资㊁跨境保险资产管理等业务.第二十条㊀(人民币跨境业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借鉴国际通行的金融监管规则,进一步简化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业务办理流程,实施更加便利的跨境金融服务措施.第二十一条㊀(境外资金使用)新片区内企业从境外募集的资金,可以自主用于新片区内以及境外的经营投资活动.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从境外募集的资金及其提供跨境服务取得的收入,可以自主用于新片区内以及境外的经营投资活动.第二十二条㊀(资本项目开放)推动自由贸易账户本外币一体化功能试点,探索新片区内资本自由流入流出和自由兑换.新片区按照国家统筹规划㊁服务实体㊁风险可控㊁分步推进的原则,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第二十三条㊀(资金管理中心)新片区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全球或者区域资金管理中心,实施更加便利的跨境资金双向归集管理模式.第六章㊀国际运输便利第二十四条㊀(国际船舶登记)新片区实行更加便利的 中国洋山港 籍船舶登记管理制度,逐步放开船舶法定检验.在确保有效监管㊁风险可控前提下,对境内制造船舶在 中国洋山港 登记从事国际运输的,视同出口,按照国家规定给予出口退税.第二十五条㊀(国际航运服务)新片区支持内外资企业和相关机构开展航运融资㊁航运保险㊁航运结算㊁航材租赁㊁船舶交易和航运仲裁等服务;建设国际航运补给服务体系;推动发展航运指数衍生品业务.第二十六条㊀(启运港退税)进一步完善启运港退税相关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企业经洋山港离境的集装箱货物,实行更加便利高效的监管和服务.第二十七条㊀(多式联运)新片区以洋山深水港㊁浦东国际机场和芦潮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为载体,推动海运㊁空运㊁铁路运输信息共享,提高多式联运的运行效率.第二十八条㊀(国际航空业务)支持浦东国际机场开展航空中转集拼业务,实行更加便利的海关监管制度.支持浦东国际机场建设具有物流㊁分拣和监管集成功能的航空货站,实行更加便利的航空货运监管模式和货机机组人员出入境边防检查管理模式.对国际中转旅客及其行李,实行通程联运,进一步缩短中转衔接时间.第七章㊀人才服务第二十九条㊀(优化人才政策)新片区加大人才引进培养扶持力度,为集聚海内外人才在新片区各展其才㊁各尽其用提供保障.第三十条㊀(户籍和居住证)优化新片区人才直接落户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人才,缩短新片区居住证转办常住户口年限.对持有本市居住证在新片区工作并居住的人员,实行居住证专项加分.第三十一条㊀(技能人才引进)在国家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认定范围内,聚焦新片区重点产业布局,制定技能人才引进目录.对目录以外的紧缺技能岗位核心业务骨干,由新片区行业代表性企业自主评定和推荐后纳入引进范围.第三十二条㊀(从业资格)允许具有境外职业资格的金融㊁建筑㊁规划㊁设计等领域符合条件的专业人才经备案后,在新片区内提供服务,其境外从业经历可以视同国内从业经历.除涉及国家主权和安全外,允许境外人员在新片区申请参加我国相关职业资格考试.第三十三条㊀(出入境和停居留便利)对到新片区从事商务㊁交流㊁访问等经贸活动的外国人,给予签证和停居留便利.新片区放宽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从业限制,在人员出入境㊁外籍人才永久居留等方面实施更加开放便利的政策措施.第三十四条㊀(外籍人员工作便利)对拟长期在新片区工作的高科技领域外籍人才㊁外国技能型人才,以及符合新片区产业发展方向的单位聘用的外籍人才,放宽年龄㊁学历和工作经历限制,按照相关规定一次性给予2年以上的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已加入外籍的留学人员在新片区工作的,可以直接办理长期海外人才居住证,免于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取得境外高水平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优秀外籍毕业生,可以直接在新片区工作.已加入外籍的留学人员和取得境外高水平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优秀外籍毕业生,在新片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创办企业的,直接给予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其创业经历可以视同工作经历.第八章㊀信息快捷联通第三十五条㊀(互联网基础设施)新片区建设完备的国际通信设施,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宽带接入能力㊁网络服务质量和应用水平,构建安全便利的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第三十六条㊀(跨境数据流动)新片区聚焦集成电路㊁人工智能㊁生物医药和总部经济等关键领域,试点开展数据跨境流动的安全评估,建立数据保护能力认证㊁数据流通备份审查㊁跨境数据流通和交易风险评估等数据安全管理机制.第三十七条㊀(知识产权和数据保护)新片区开展国际合作规则试点,加大对专利㊁版权㊁商业秘密等权利和数据的保护力度,主动参与引领全球数字经济交流合作.第九章㊀财税支持第三十八条㊀(国际业务税收政策)扩大新片区服务出口增值税政策适用范围,研究适应境外投资和离岸业务发展的新片区税收政策.在不导致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的前提下,探索试点自由贸易账户的税收政策安排.第三十九条㊀(重点产业和人才税收支持)对新片区内符合条件的从事集成电路㊁人工智能㊁生物医药㊁民用航空等关键领域核心环节生产研发的企业,按照相关规定给予企业所得税支持.研究实施境外人才个人所得税支持政策.第四十条㊀(专项资金扶持)本市设立新片区专项发展资金,统筹用于新片区产业扶持㊁创新创业支持㊁人才引进培养㊁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新片区通过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平台㊁创新股权投资等方式,带动社会资本投向重大产业项目㊁初创型企业等领域.第十章㊀风险防范第四十一条㊀(全面风险管理)新片区以风险防控为底线,以分类监管㊁协同监管㊁智能监管为基础,全面提升风险防范水平和安全监管水平.在新片区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推动形成市场主体自律㊁业界自治㊁社会监督㊁政府监管的综合监管体系.第四十二条㊀(重点领域监管)新片区聚焦投资㊁贸易㊁金融㊁网络㊁生态环境㊁文化安全㊁人员进出㊁反恐反分裂㊁公共道德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安全审查㊁反垄断审查㊁行业管理㊁用户认证㊁行为审计等管理措施,实施严格监管㊁精准监管和有效监管.第四十三条㊀(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新片区建立涵盖管委会㊁行业主管部门㊁区内企业和相关运营主体的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在风险研判和防控中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第四十四条㊀(金融风险防范)经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授权,建立统一高效的金融管理体制机制,加强与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协作.运用科技手段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监管能力,依法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第四十五条㊀(监测和预警)新片区建立检疫㊁原产地㊁知识产权㊁国际公约㊁跨境资金等特殊领域风险精准监测机制,实现全流程风险实时监测和动态预警管理.第四十六条㊀(信用分级管理)新片区实施经营者适当性管理.完善信用评价基本规则和标准,按照守信便利原则,把信用等级作为企业享受优惠政策和制度便利的重要依据.新片区建立主动披露制度,实施失信名单披露㊁市场禁入和退出制度.第四十七条㊀(边界安全监管)新片区建设高标准智能化监管基础设施,实现监管信息互联互认共享,加强进出境安全管理,优化新片区进出境货物监管模式.第十一章㊀附㊀则第四十八条㊀(政策适用)自由贸易试验区各项开放创新措施适用于新片区,本办法作出规定的事项按照本办法执行.本办法施行后,本市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有利于促进新片区发展的,新片区可以直接适用.第四十九条㊀(施行日期)本办法自2019年8月20日起施行.ʌ市政府办公厅文件ɔ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 互联网+监管 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2019年8月8日)沪府办发 2019 21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㊁办㊁局:«上海市 互联网+监管 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上海市 互联网+监管 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党中央㊁国务院关于创新监管方式㊁推行 互联网+监管 改革的决策部署,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 互联网+监管 系统建设和对接工作的通知»(国办函 2018 73号)和市委办公厅㊁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全面推进 一网通办 加快建设智慧政府工作方案»(沪委办发 2018 14号)等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一㊁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㊁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入推进 放管服 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依托 互联网+监管 系统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动构建统一㊁规范㊁多级联动的 互联网+监管 体系,促进政府监管规范化㊁精准化㊁智能化,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二)工作目标依托上海市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建设上海市 互联网+监管 系统,与国家 互联网+监管 系统㊁本市各有关部门监管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全面归集各类监管数据,建设完善行政执法监管㊁风险预。
上海市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2023年修订)

上海市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2023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3.12.28•【字号】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16届〕第20号•【施行日期】2024.02.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际经济合作正文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六届〕第二十号《上海市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已由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于2023年12月28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2月1日起施行。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3年12月28日上海市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2012年11月21日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 2023年12月28日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应当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升级货物贸易,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数字贸易,推动贸易数字化绿色化,提升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促进内外贸一体化,统筹发展和安全,营造公平、非歧视、可预期的贸易环境,将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要枢纽。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工作的领导,组织编制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规划,深化与国家商务部门等合作,强化上海国际贸易中心与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航运、科技创新中心的系统推进、相互促进,提升资源配置能级和引领辐射功能。
市人民政府应当健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推进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对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工作的统筹规划,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全市总体要求和部署,做好本行政区域内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相关工作。
第四条市、区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支持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等功能承载区建设贸易投资创新高地。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条例》全文公布

《中国(上海)⾃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区条例》全⽂公布《中国(上海)⾃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区条例》全⽂公布上海市⼈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公告《中国(上海)⾃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区条例》已由上海市第⼗五届⼈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第三⼗九次会议于2022年2⽉18⽇通过,现予公布,⾃2022年3⽉1⽇起施⾏。
上海市⼈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2022年2⽉18⽇中国(上海)⾃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区条例(2022年2⽉18⽇上海市第⼗五届⼈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第三⼗九次会议通过)第⼀章总则第⼀条为了深⼊推进中国(上海)⾃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区(以下简称临港新⽚区)建设,保障深层次、全⽅位、⾼⽔平改⾰开放,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和竞争⼒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中国(上海)⾃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区总体⽅案》和有关法律、⾏政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条本市推进临港新⽚区⾼标准、⾼质量建设,对标国际上竞争⼒最强的⾃由贸易园区、⾃由贸易港,加⼤开放型经济的风险压⼒测试,建设以前沿产业集群、新型国际贸易、⾼端国际航运、跨境⾦融服务为代表的开放型产业体系,实现临港新⽚区与境外投资⾃由、贸易⾃由、资⾦⾃由、运输⾃由、⼈员从业⾃由和信息快捷联通。
临港新⽚区应当建设成为集聚海内外⼈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企业⾛出去发展壮⼤的重要跳板、更好利⽤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通道、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重要试验⽥。
第三条中国(上海)⾃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作为市⼈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负责具体落实临港新⽚区各项改⾰试点任务,依法履⾏相关管理职责。
市⼈民政府在临港新⽚区建⽴综合审批、相对集中⾏政处罚的体制和机制,由管委会集中⾏使本市有关⾏政审批权和⾏政处罚权。
管委会实施⾏政审批和⾏政处罚的具体事项,由市⼈民政府确定并公布。
市有关部门按照各⾃职责,⽀持管委会的各项⼯作。
浦东新区、奉贤区、闵⾏区等区⼈民政府应当与管委会加强协作,并按照各⾃职责承担相关⾏政事务。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1.22•【文号】•【施行日期】2024.01.22•【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浦东新区正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有关要求,现就扎实推进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赋予浦东新区更大自主权,支持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率先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为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提供支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坚持解放思想、守正创新。
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瞄准浦东新区具有改革场景、具备率先突破条件的关键领域,推出更多实质性举措,及时推广成功经验,更好发挥对改革全局的突破和带动作用。
——坚持开放合作、先行先试。
围绕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互衔接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率先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为全国制度型开放探索经验。
——坚持系统观念、协同高效。
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产业发展的全链条、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出发谋划推动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改革举措充分联动和衔接配套,放大改革综合效应。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24.07.19•【文号】金发〔2024〕16号•【施行日期】2024.07.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保险正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金发〔2024〕16号各金融监管局,上海市各区人民政府和市政府有关委、办、局,上海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各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上海保交所、保险业协会:为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加快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促进我国再保险市场高质量发展,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稳步推进再保险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发挥保险业功能作用,支持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
二、总体目标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临港新片区)建设要素集聚、业务集中、交易活跃、规则完善的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以下简称登记交易中心),将上海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再保险中心。
着力发展再保险增量市场,强化再保险供给能力,健全风险管理制度机制,有效发挥再保险分散保险风险的功能作用,建设现代再保险市场体系。
三、加大政策支持,引导构建机构集聚中心支持在临港新片区设立专营再保险业务的保险、再保险、保险经纪法人或分支机构,允许境内再保险公司、外国再保险公司分公司在临港新片区设立再保险运营中心,为机构集聚提供良好政策环境。
支持上海保交所在临港新片区设立专门子公司,对登记交易中心进行专业化运营管理。
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目录(截至2020年)

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目录(截至2020年)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日期】2020.12.28•【分类】正文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目录(截至2020年)一、综合:1、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账户数据采集要求的通知(上海汇发〔2017〕158号)2、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关于印发《进一步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实施细则(4.0版)》的通知(上海汇发〔2019〕62号)二、经常项目外汇管理3、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关于开展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的通知(上海汇发〔2019〕1号)4、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便利企业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登记手续的通知(上海汇发〔2020〕5号)5、《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关于开展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的通知》(上海汇发〔2020〕23号)6、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关于外籍人才薪酬购付汇便利化试点的通知(上海汇发〔2020〕77号)三、资本项目外汇管理7、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关于上海非银行金融机构有关外汇管理问题的通知(上海汇发〔2012〕122号)8、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关于规范外债等相关业务管理和统计监测的通知(上海汇发〔2012〕144号)9、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关于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资本项目收入结汇支付便利化试点实施细则》的通知(上海汇发〔2019〕7号)10、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关于印发《便利本市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跨境资金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上海汇发〔2019〕85号)11、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关于在全辖开展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的通知(上海汇发〔2020〕8号)12、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新技术企业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业务的通知(上海汇发〔2020〕16号)13、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关于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开展外债登记管理改革试点的通知(上海汇发〔2020〕26号)14、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关于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融资租赁公司母子公司外债额度共享业务的通知(上海汇发〔2020〕30号)四、国际收支申报管理15、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关于印发《上海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及结售汇统计考核规定》的通知(上海汇发〔2019〕20号)16、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关于印发《上海国际收支统计直接申报考核规定》的通知(上海汇发〔2019〕22号)。
绿色金融发展若干规定

绿色金融发展若干规定第一条为了提升浦东新区绿色金融服务水平,促进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科创金融的融合发展,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建设,打造上海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浦东新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浦东新区行政区域内开展绿色金融活动及相关促进保障工作。
本规定所称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改善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等经济社会活动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浦东新区绿色金融工作的领导,深化与国家金融管理、发展改革、生态环境、财政等部门协作,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加强绿色转型风险管理,协调解决绿色金融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绿色金融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健全与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在沪机构联系机制,将绿色低碳转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推动气候投融资等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统筹各项支持政策,提升重点产业绿色能级,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第四条市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应当加强与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在沪机构的沟通协调,指导浦东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和依法开展绿色金融监督管理相关工作。
市发展改革、生态环境、财政、经济信息化、科技、住房城乡建设管理、交通、市场监管、知识产权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完善配套政策,支持浦东新区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强化市属国有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绩考核管理,推动市属国有金融机构落实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绿色金融活动监督管理要求。
浦东新区金融工作部门应当做好本行政区域的绿色金融发展促进和服务保障等工作。
浦东新区发展改革、生态环境、财政、科技经济信息化、建设交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市场监管、知识产权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支持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建立绿色企业评价要求、评价标准和绿色项目认定条件、认定标准工作机制。
市发展改革、经济信息化、科技、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管理、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根据国家规定,研究制定行业绿色企业评价要求、评价标准和绿色项目认定条件、认定标准。
上海市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3篇)

上海市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根据《上海市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办法》,上海市企业的命名应符合以下规定:1. 注册名称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含有违法、有害社会公德、损害公共利益、欺骗他人、混淆社会公众视听的内容。
2. 注册名称应当使用中文,使用英文或者其他文字的名称除外。
3. 注册名称应当具有明确的识别特点,不得与现有企业名称相同或者近似,以免造成混淆。
4. 注册名称使用的字号字形、字母大小写应当符合国家标准,不得使用非法零部件。
5. 注册名称中包含的行业、产品、服务、地理特点等应符合实际情况,并与已有商标名称不重复或造成混淆。
6. 对于涉及国家、地区、机关、军队、人民团体和国际组织名称的使用,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7. 注册名称中的省、市、区名称不得与现有单位或者个人的注册商标名称相同或者近似,除非取得相关单位或者个人的书面同意。
此外,企业还需遵守其他相关法规和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以确保企业名称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上海市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2)是指在上海市范围内,对企业名称的注册、变更、注销等行为进行管理的规定。
具体内容包括:1. 企业名称的注册要求:企业名称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不得混淆、误导公众等。
2. 企业名称的审批程序:企业名称的注册需要经过相关行政机关的审批程序,包括材料审核、名称预审、公告等环节。
3. 企业名称的变更:企业名称变更需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经过相应的程序和审批。
4. 企业名称的注销:企业名称注销需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经过相应的审批程序。
5. 违规行为的处罚:对于违反企业名称登记规定的行为,相关部门将依法进行处罚,包括罚款、撤销企业名称等。
上海市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的制定和实施,旨在规范企业名称的使用,保护公众利益,维护市场秩序。
企业在注册企业名称时必须遵守相关规定,否则将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
上海市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3)根据《上海市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办法》,上海市企业名称的登记管理遵循以下规定:1. 登记主体:企业名称的登记管理由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以下简称“工商局”)负责。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11.05•【字号】沪府规〔2020〕24号•【施行日期】2020.11.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服务贸易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沪府规〔2020〕24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现将《上海市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2020年11月5日上海市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同意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批复》(国函〔2020〕111号)、《商务部关于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商服贸发〔2020〕165号,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要求,加快推进本市服务贸易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不断强化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和开放枢纽门户“四大功能”,加快推进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五个中心”建设。
通过3年试点,推动服务贸易高水平开放,推进产业贸易深度融合,鼓励市场主体自主创新,完善区域布局,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提升“上海服务”品牌国际竞争力,促进上海加快形成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发展新格局。
二、试点任务(一)全面探索完善管理体制1.强化统筹协调机制。
市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的领导协调,统筹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现代服务业发展和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立服务贸易发展绩效综合评估体系与考核机制。
我国数据跨境流动管理的现状、挑战及建议

Focus|聚焦中国电信业CHINA TELECOMMUNICATIONS TRADE32趋势展望我国数据跨境流动管理实践概况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持续建立健全数据跨境流动监管法律制度,基本形成了“3+3”的管理体系。
与此同时,国家有关部门稳步推进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等监管工作,部分地区积极探索数据出境试点。
但整体来看,我国数据跨境流动管理制度仍面临预期性不强、稳定性不够、衔接性不畅等挑战,需要进一步完善。
顶层设计基本建成我国已基本形成“3+3”的数据跨境流动管理法律制度体系。
《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三部顶层立法确立了我国数据跨境流动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路径。
《 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办法》《个人信息保护认证实施规则》三部配套规定则进一步明确了不同数据出境路径的适用情况与具体要求。
我国确立了数据出境的三种主要管理方式。
一是安全评估。
三部顶层立法及配套规我国数据跨境流动管理的现状、挑战及建议为促进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我国基本形成了以《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为顶层设计,以《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办法》《个人信息保护认证实施规则》为具体配套的数据跨境流动管理法律制度体系。
据此,我国已经通过了部分企业的数据出境安全评估,明确了具体的备案流程。
然而,管理实践中仍然存在预期性不强、稳定性不够、衔接性不畅等问题。
下一步,建议我国坚持安全和发展并重的基本原则,落实法律相关要求,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实现数据跨境安全、自由流动,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刘耀华 安婧 ︱ 文December | 12 2023 27633中国电信业CHINA TELECOMMUNICATIONS TRADE 则共同确立了“重要数据/一定数量个人信息”的数据出境应当满足安全评估的基本要求。
同时,《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进一步细化了安全评估的具体适用范围和相关程序,需要进行安全评估的共涉及四种情形:1.数据处理者向境外提供重要数据;2.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和处理100万人以上个人信息的数据处理者向境外提供个人信息;3.自上年1月1日起累计向境外提供10万人个人信息或者1万人敏感个人信息的数据处理者向境外提供个人信息;4.国家网信部门规定的其他需要申报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的情形。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在浦东新区和自贸试验区开展企业名称登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在浦东新区和自贸试验区开展企业名称登记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
【法规类别】企业登记管理
【发文字号】沪工商注[2016]203号
【发布部门】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发布日期】2016.11.22
【实施日期】2016.11.2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在浦东新区和自贸试验区开展企业名称登记改革试点的若干
意见
(沪工商注〔2016〕203号)
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自贸试验区市场监管局:
为贯彻《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和《进一步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助推上海浦东新区和自贸试验区加快新一轮商事制度改革进程,依照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开放企业名称库有序推进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结合上海实际,现就浦东新区和自贸试验区开展企业名称登记改革试点,推进企业名称登记便利化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1.建立企业名称负面清单。
根据《
1 / 1。
上海浦东试点企业名称登记告知承诺制,我司能叫西门子吗

根据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以下简称“市局”)的最新通知,自2020年4月30日起在浦东新区和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启动企业名称登记告知承诺制改革试点。
市局此前在《关于在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试点开展企业名称登记告知承诺制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系统将根据相关规定对申报名称的相同或近似等情形进行计算机比对,导出比对结果告知申请人可能相同或近似的企业名单和可能存在侵权而被强制更名等法律风险,申请人作出相关承诺后,登记机关不再对企业名称是否与他人近似等情形进行人工审查。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情不自禁地想到两个问题:1.我不是西门子,但我明天居然能叫西门子了?(妈呀,幸福来得太突然)2.我是西门子,明天大家都叫西门子了,怎么办?经过试用今天的“一窗通”系统,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你们想多了。
原因在于,并不是所有的拟用名称都能适用“告知承诺制”,说得更确切一些是只有系统判断为中级风险或以下的名称才能以“告知承诺制”申报。
系统如果判定是高级风险,则只能改用老方式申报,即仍然进行人工审核。
下面举例说明(除了列举的原因,下列名称可能存在多种高风险因素):1.字号相同,行业有关联,被判定为高级风险的情形2.字音相同,行业部分相同,被判定为高级风险的情形3.字号存在包含关系,行业或行业类别相同,被判定为高级风险的情形最后需要说明几点:1.即便适用“告知承诺制”,仍有最终无法登记的可能(企业名称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公序良俗、公众误解等情形的,登记机关在办理登记时应当不予登记)。
2.通过“告知承诺制”申报成功的企业名称,保留期为两个月(而老方式下则为六个月)。
3.浦东新区和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企业,也可以按照老方式进行名称申报,在系统中选择“其他区域”即可(见下图)。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调整上海法院强制清算与破产案件集中管辖的通知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调整上海法院强制清算与破产案件集中管辖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字号】•【施行日期】2022.01.01•【效力等级】地方司法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管辖,破产正文关于调整上海法院强制清算与破产案件集中管辖的通知为进一步加强破产审判工作,持续推进上海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支持浦东新区加快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同意〈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完善上海法院强制清算与破产案件集中管辖的请示〉的批复》[(2021)最高法民他366号],结合本市破产审判工作实际,现就上海法院审理强制清算与破产案件集中管辖的有关问题作如下规定。
一、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管辖除上海金融法院、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管辖范围以外的以下强制清算与破产案件:(一)企业住所地位于上海市的强制清算与破产案件;(二)跨境破产案件;(三)上海各级人民法院及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人民法院执行移送破产审查案件;(四)当事人不服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作出的涉强制清算与破产案件不予受理、驳回申请裁定和衍生诉讼裁判提出上诉的第二审案件,当事人不服上海铁路运输法院作出的衍生诉讼裁判提出上诉的第二审案件,以及审判监督案件,涉知识产权、海事、金融等专门管辖案件及法定专属管辖案件除外;(五)其他依法应当由其审理的案件。
二、上海金融法院管辖以下强制清算与破产案件:(一)上海市辖区内金融机构强制清算与破产案件;(二)以金融机构为债务人的跨境破产案件;(三)上海各级人民法院及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人民法院执行移送破产审查的上海市辖区内以金融机构为债务人的案件;(四)上海金融法院受理强制清算与破产申请后有关债务人的涉金融衍生诉讼案件。
三、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管辖除上海金融法院管辖范围以外的以下强制清算与破产案件:(一)企业住所地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强制清算与破产案件;(二)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执行移送破产审查案件;(三)上海各级人民法院及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人民法院执行移送破产审查的企业住所地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案件;(四)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受理强制清算与破产申请后有关债务人的衍生诉讼案件,涉海事纠纷案件及法定专属管辖案件除外。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企业住所登记管理细则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企业住所登记管理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促进登记注册便利化,释放场地资源,降低创业成本,激发市场活力,根据《上海市企业住所登记管理办法》,结合区域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适用原则)企业住所登记管理遵循方便准入和规范有序的原则。
集中登记地的设置实行总量控制、总体规划。
法律、法规、规章对企业住所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临港新片区产城融合区(约386平方公里)各类企业住所及分支机构经营场所(以下统称“住所”)的登记管理。
第四条(经营要求)企业在住所从事经营活动的,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尊重公序良俗,不得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涉及许可审批事项的经营活动,应当符合有关许可审批的规定。
第二章企业住所登记第五条(非居住用房)以非居住用房作为企业住所,房屋不得是违法建筑,且不属于配电间、避难层(间)和疏散通道等涉及生命、财产安全的专用部位(区间)。
企业以居民小区会所作为住所的,应当符合规划部门审批的用途。
未规划用途或者改变规划用途使用的,应当经物业管理区域内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并由业主委员会出具证明文件方可从事相适应的生产经营活动。
企业实际使用的住所小于产权证明最小单位的,申请人应当提交由产权人出具的场地分割平面图并附书面划分说明。
第六条(居住用房)以城镇居住用房作为住所的,应当按照《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的规定,办理改变房屋使用性质的手续。
已办理“居改非”证明的房屋,应当出示临港新片区房屋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居改非”证明原件。
以农村宅基地上房屋作为住所的,应当经利害关系人同意,并由村委会出具证明文件。
农村宅基地上房屋登记为企业住所,不改变其原有使用性质。
第七条(住所使用证明)企业办理住所登记时使用自有房屋的,应当提交房屋产权证;租赁他人房屋的,应当提交房屋产权证和租赁协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在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
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试点开展企业名称登记
告知承诺制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简政放权,提升企业名称登记便利化服务水平,保护企业名称所有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 〕6 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的通知》(国发〔2017 〕23 号)、《工商总局关于提高登记效率积极推进企业名称登记改革的意见》(工商企注字〔2017 〕54 号)和《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结合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工作实际,现就浦东新区和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开展企业名称登记告知承诺制改革试点,提出如下意见:
一、自主申报,实行名称登记告知承诺
为解决“起名难”困境,简化名称登记流程,本市已将企业名称与其他登记事项在企业登记时一并办理,实现企业名称自主选用、自主申报。
在此基础上,在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由贸
- 1 -
易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开展企业名称登记告知承诺制试点,申请人可以通过“一窗通”企业开办服务平台选择自主申报告知承诺制企业名称。
申请人自主申报企业名称,应当诚实守信,遵守商业道德,不得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违反公序良俗,不得侵犯他人权利,不得引发不良社会影响或者其他范围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规定的行为,扰乱公众秩序和市场秩序。
二、严守底线,明确登记机关审查界限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系
统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
《企业名称禁限用规则》《企业名称相同相近比对规则》,以及《上海市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等规定对申请人申报的企业名称是否与他人相同或近似等情形进行计算机自动比对,实时导出比对结果告知申请人可能与拟申请企业名称构成相同或近似的企业名单和可能存在因侵犯他人合法权益而被强制更名等法律风险。
对于符合上述规定的申请,申请人作出相关承诺后,登记机关不再对企业名称是否与他人近似等情形进行人工审查。
对于已通过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系统计算机自动比对的企业名称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公序良俗、公众误解等情形的,登记机关在办理登记时应当不予登记。
三、稳步推进,实行“一库两制”管理模式
- 2 -
稳步推进改革,针对试点区域开通网上专用办理通道,无缝对接“一窗通” 企业开办服务平台,与非试点区域企业名称实行“一库两制”管理模式,即全市企业名称使用统一的数据库,申请人在试点区域内新设企业可以自主选择企业名称告知承诺制或一般登记方式。
四、强制更名,完善名称争议救济处理途径相关权利人认为已登记的试行告知承诺制的企业名称与其名称近似,或存在其他侵害其合法权益的情形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向登记机关提出行政裁决。
企业名称使用中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由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处理。
经人民法院或行政机关认定企业名称应当停止使用的,企业应当限期办理名称变更登记,拒不改正的,由登记机关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代替其名称并将你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实行联合惩戒。
本意见自2020 年X 月X 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XX 年X 月
X 日。
附件:1 .企业名称登记告知书
2.企业名称登记承诺书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年x 月x 日
- 3 -
附件1
企业名称登记告知书
拟申请的企业名称:
一、申请人在申请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前应当详细了解相关法
律法规的规定,并知晓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系统提示的相关内
容。
二、企业名称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含有有损于国家、社会公共利益、违背公序良俗或者其他不良影响、可能对公众造成欺骗或误解的内容和文字;不得违反诚信原则、与他人企业名称相同或近似。
三、在今后的经营活动中,如相关权利人认为你企业的名称与其名称近似,或你企业存在其他侵害其合法权益的情形,经人民法院或行政机关认定你企业应当停止使用名称的,你企业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理名称变更登记。
拒不办理变更登记的,由登记机关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代替企业名称并将你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实行联合惩戒。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
- 5 -
局年月日
附件2
企业名称登记承诺书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拟申请的企业名称)已知悉上述告知事项并知晓相关法律风险,知晓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系统提示的相关内容。
现承诺如下:
本企业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相关法律义务。
在今后的经营活动中,如有权利人提出异议,本企业将服从人民法院生效的法律文书或者行政机关的处理决定,积极主动办理企业名称变更登记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申请人签字(盖
章):年月日
备注:告知书与承诺书一式两份,申请人留存一份,登记机关留存一份并归入企业登记档案。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