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2

四年级下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2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⑴使学生了解“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从而唤起学生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⑵体会“我”对父亲的无比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2、认知目标:⑴了解局部战争的情况。

⑵理解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体会“我”对父亲的无比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难点】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从而唤起学生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雷利以写信的方式向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发出了内心深情的呼唤。

他的呼吁了什么?雷利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呼唤呢?(失父之痛、世界不太平)二、了解战争,痛恨战争、渴望和平(学习六、七自然段)师:同学们,可这一切又是什么造成的呢?1、指名说:战争。

2、师:战争,我们身边还有战争吗?雷利是这样说的。

(出示第五段。

师领读第一句,生跟读。

)3.雷利通过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什么?(战争还存在)4.师: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关于战争的资料,好,大家把资料拿出来,交流一下,看看世界上有哪些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战争又给人类带来怎样的伤害。

(小结:关注世界上发生的大事,可以通过听广播、看电视、读书看报纸等。

)5.师:我也从网上搜集了一些资料,这都是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在战场上拍摄的真实的镜头,(出示视频和图片,数据)6、师:这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就化成这一串串冷冰冰的数字,你是不是也想这样说。

(出示第6段,读第6段,理解“和平之花”“娇嫩”。

)理解句意:只要局部有战争,整个世界就难保太平;只要有罪恶的子弹存在,这“和平之花”虽然美丽,却容易被摧残。

7.小结过度:同学们,你们喜欢战争吗?除了那些为了个人私欲而挑起战争的人之外,所有人都不喜欢。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二课时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二课时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二课时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第八册第22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二、设计思想
1、这篇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与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感情,据本单无导读提示和本课感情浓厚,抒情性强的特点,本课教学立足以多种教学媒体为载体,以“读”为主线架设起学生和文本沟通的平台,使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主动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真切感受,提高语文素养。

2、学生处在和平幸福的环境中,对战争向乎没有认识,难于体会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不幸和痛苦,从而也更难于体会小作者对和平的渴望。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真切感人的别离画面,播放一些触目惊心的战争场面,给学生以真观形象的认识,鼓劢学生搜集有关战争资料,提高学生有关的知识储备量,从而化难为易,使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课文所蕴念的思想感情,认识到和平的可贵。

三、教学目标:
1、读课文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四、教学重点
认识战争的残酷,理解信中,“我”的呼吁,“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强烈渴望,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观念。

五、教学难点
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仿。

六、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战争及战争给人们带来灾难的图文资料。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件(第二课时)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件(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理解信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 2、研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1、正确认读下列词语: 维护、壮烈、牺牲、谢意、沉浸、深情、凯旋、 征衣、凝固、精通、经济、贡献、圣坛、罪恶、 呼吁、健康、永驻人间
蓝盔
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是根 据有关联合国决议建立的一 支跨国界的特种部队,成立 于 1956年苏伊士危机之际。 维和部队士兵头戴天蓝色钢 盔或蓝色贝雷帽,上有联合 国英文缩写“UN”,臂章缀 有“地球与橄榄枝”图案。
下面的句子和文中哪句话相呼应?
. . 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
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 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 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
有感情地朗读下面一段话:
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 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 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 和平!”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维 护、壮烈、牺牲、谢意、沉浸、深情、凯旋、征 衣、凝固、精通、经济、贡献、圣坛、罪恶、呼 吁、健康、永驻人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 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 的信念。
3、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救救孩子们,要 ,不要 !为了母亲不
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 ,为了孩子
不再失去 ,我们要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听见了,听见了,我听见了,妈妈 ,叔
叔阿姨 ,这是我的心声,这是妈妈的 ,
这是叔叔阿姨的
,这是我们共同的

愿世界远离战争,让我们共同呼吁——维护和平,
制止战争!

2023年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3篇

2023年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3篇

2023年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3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1【教材分析】本组课文围绕战争与和平这一专题展开,内容直面惊心动魄的战争年代,倾吐了孩子对和平的呼唤。

学习本组教材目的是让学生的精神经受洗礼,心灵受到震撼。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情感强烈,课文饱含着一个失去亲人的孩子对父亲的深深缅怀和对和平的`强烈渴望,读来催人泪下。

教学本篇课文一是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二是进一步学习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体会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根据本篇课文的特点,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在潜心读书、朗读体会、语境想象、拓展资源中学会感悟,学会表达情感。

从而构建能给学生铺上语言和精神底色的语文课堂。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搭建好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舞台,不断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需要,给学生提供主动学习、主动探求、主动实践、主动完善的机会和空间。

教师要努力做到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同时,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上教师就应该做到三个不,即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

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回顾信的主要内容,体会我的心情,以及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重点段落。

2、能力目标: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⑴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不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⑵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⑶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3、情感目标: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伤害,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本文是关于《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板书课题,回顾内容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文章内容,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了解了文章的哪些内容呢?3、引导学生把大家说的连起来说一说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板书雷利的呼声: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二、细读课文,体会悲情1、学生自由读全文,想一想雷利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出了这样的呼声的?2、默读正文的1~4自然段,画出感动的句子,并把自己的感受记在旁边。

3、学生汇报自己的读书收获:⑴当学生读到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

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教师要做如下的导学:①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理解“蓝盔”这个词语,它是和平的标志,送孩子蓝盔,表达了爸爸对和平的向往。

②两年多的每一个日日夜夜,雷利都在思念着爸爸,思念着和爸爸在一起每一个时光。

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想想雷利都会想起和爸爸在一起的哪些事呢?(学生想象说话)③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这个句子。

⑶当学生读到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

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

师做如下的引导:①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如约”的含义。

②想象一下,我和妈妈当时的心情会是怎样的?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感受读。

⑶当学生读到──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

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师做如下引导:①你们觉得爸爸的这一声声和平是在向谁呼唤呢?②引导学生读出对和平的强烈渴望。

4、生再自由读课文的1~4自然段,了解爸爸是个怎样的人,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失去这样一位优秀的爸爸让人多么悲痛。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二课时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二课时
砂子塘东澜湾小学
维和部队士兵 均统一着蓝色盔帽 或蓝色贝雷帽,上 有联合国英文缩写 “UN”,臂章缀有 “地球与橄榄枝” 图案,亦称“蓝盔” 部队(蓝色象征和 平)
联合国维 和部队是一支 跨国界的特种 部队,活跃于 国际上有冲突 的地区,是联 合国维和行动 的使者。
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 准,把句子读通顺。
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些句子的:
• 1、51年前,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了反法西斯战 争的胜利。 • • 2、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 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3、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 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课堂练笔:呼唤和平,我们能做点什么?
1、你想对雷利和雷利的母亲、对深受战争苦难的外 国小朋友、对现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先生、对挑起事 端发动战争的人说点什么?任选一人,思考一下,用书 信的格式写下来。 2、摘录文中印象深刻的句子读一读,并设计一条呼 唤和平的标语。
让世界充满和平 让和平永驻人间
MEI CHENG WAN XIAO
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 那深情的目光。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 深情 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我们与爸爸相约, 等爸爸凯旋的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 接他。
如果爸爸平安归来, 他一定会____________。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 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
战争让无数人失去了生命。据不完全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了4 年3个月,有33个国家参战,卷入战争人口达15亿以上,军民伤亡3000 多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历时6年之久,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 20多亿人卷入战争,死亡7000多人。 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到2005年的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3篇【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⑴使学生了解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从而唤起学生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⑵体会我对父亲的无比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2、认知目标:⑴了解局部战争的情况。

⑵理解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体会我对父亲的无比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难点】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从而唤起学生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雷利向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发出了内心深情的呼唤。

请听(课件出示:配乐呼唤录音)雷利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呼唤呢?(失父之痛、世界不太平)二、细读:深入探究,感悟形象师:那是因为雷利自己失去了父亲,那的他爸爸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再来自由地读读这篇文章,把描写雷利爸爸的句子勾画下来,读一读,可以自己体会,也可以同桌交流感受。

交流:谁来说说雷利的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1、从课文中两年以前壮烈牺牲我知道他是一个维护和平的人。

师:所以,联合国的秘书长加利先生赞扬他是一名(生齐读卓越的观察员,在)2、我从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看出来的。

我觉得爸爸还是一个有才华的人。

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还有谁想读?3、从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我觉得爸爸是一个爱自己的妻子,也爱自己孩子的人。

师:还有谁和他有相同的体会,也可以来读读这段。

(突出依依不舍之情)师:我从她的朗读中听出了爸爸临行前非常舍不得离开我们,爸爸临行前只是舍不得吗?师:肯定些,也就是坚定的语气。

你很会体会,你能不能读一读?(生读爸爸的话)三、品读:入情入境,潜心会文师:一个捍卫和平的勇士,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才,可亲可敬的父亲,怎能不让雷利感到自豪和骄傲?他是多么热切地盼望着爸爸凯旋回来,把那顶蓝盔亲手戴在自己头上啊!(出示课件,配哀乐,师读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1、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雷利,作为他最亲的人,他的儿子,面对爸爸的遗体,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⑴我觉得如果我是雷利,我就会想爸爸是为维护和平而倒下的他的死是光荣的。

最新人教版语文小学四年级下册14.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第2课时优质课课件.pptx

最新人教版语文小学四年级下册14.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第2课时优质课课件.pptx

像花朵一样娇嫩,只要有战争存在,只要有罪恶的子弹存在,
和平的环境就
课文理解
敬爱的加利先生,在此,我代表我的家庭,代表所 有的中国孩子,通过您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yù): “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这句话点明了题意(点题),作者以一个中国孩子的 名义,表达了“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心声。
课文理解
所以加利先生赞扬“爸爸”是“一名卓越的观察员”。
作者引用加利先生赞 扬“爸爸”的话,认同并感谢加利先生给予“爸爸”的
课文理解
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 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 目光。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 ‘蓝盔(kuī)’。” “蓝盔”指什么?“爸爸”为什么这么说?
出“维护
和平,制止战争”的呼声,他之所
以这样
呼吁,是因为战争使无数家庭饱受 失去家
延伸问题
1.课文是写给谁的信?信里主要讲了哪些 内容?
这篇课文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
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这封信首先表达 了“我”和妈妈对加利先生的问候的深深 的谢意,接着深情回忆“我”的爸爸出征 前后的情景,“我”在悲痛中怀着自豪和
课文理解
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
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mí)漫着战争的硝(xiāo)烟,
罪恶的子弹还威胁(xié)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和平之花”指什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和平之花”指美好的和平环境,加引号表示特定的称 谓。“罪恶的子 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意思是说,和平环境像花 朵一样美好,也
延伸问题
4.文中几次写到“鲜花”?作者借此表达了怎样的
感情? 文中四次写到“鲜花”。第一次是写爸爸临行前, “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3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1【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⑴使学生了解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从而唤起学生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⑵体会我对父亲的无比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2、认知目标:⑴了解局部战争的情况。

⑵理解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体会我对父亲的无比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难点】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从而唤起学生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雷利向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发出了内心深情的呼唤。

请听(课件出示:配乐呼唤录音)雷利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呼唤呢?(失父之痛、世界不太平)二、细读:深入探究,感悟形象师:那是因为雷利自己失去了父亲,那的他爸爸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再来自由地读读这篇文章,把描写雷利爸爸的句子勾画下来,读一读,可以自己体会,也可以同桌交流感受。

交流:谁来说说雷利的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1、从课文中两年以前壮烈牺牲我知道他是一个维护和平的人。

师:所以,联合国的秘书长加利先生赞扬他是一名(生齐读卓越的观察员,在)2、我从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看出来的。

我觉得爸爸还是一个有才华的人。

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还有谁想读?3、从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我觉得爸爸是一个爱自己的妻子,也爱自己孩子的人。

师:还有谁和他有相同的体会,也可以来读读这段。

(突出依依不舍之情)师:我从她的朗读中听出了爸爸临行前非常舍不得离开我们,爸爸临行前只是舍不得吗?师:肯定些,也就是坚定的语气。

你很会体会,你能不能读一读?(生读爸爸的话)三、品读:入情入境,潜心会文师:一个捍卫和平的勇士,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才,可亲可敬的父亲,怎能不让雷利感到自豪和骄傲?他是多么热切地盼望着爸爸凯旋回来,把那顶蓝盔亲手戴在自己头上啊!(出示课件,配哀乐,师读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1、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雷利,作为他最亲的人,他的儿子,面对爸爸的遗体,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⑴我觉得如果我是雷利,我就会想爸爸是为维护和平而倒下的他的死是光荣的。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二课时)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二课时)

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他的爸爸为和平而倒下,他们全家 人都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
再读课文 划出描写痛失父亲的句子
爸爸临上飞机时(左二)
亲爱的爸爸,你知道吗?
在你远赴维和战场的日子里,我和妈妈是多么 地担心你,我们担心 , …… 在你离开家的日子里,我和妈妈是多么地想 念你,我们多想 , ……
思考:如今的世界和平 吗?画出相关的句子。
感悟世界并不和平
51年前,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 鲜血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 是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 驻人间。
联系实际, 我们来读懂 这句话。
世界各地仍然有很多 战争存在,人们仍遭受着 战争的苦难。
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 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 之花”。 你是怎么理解这个句子? 娇嫩:和平的环境还不稳定,还不持久。
这三个“和平”让你想到了什么?
从 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受 到爸爸作为一名维和战士,对和平是多么 的渴望! 从“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倒下 的,他倒在了世界和平的圣坛上”感受到: 爸爸是个很优秀的维和战士。他热爱和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宁可为和平事业舍弃一切,勇敢的用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己的生命去捍卫和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能体会到雷利失父之痛
从“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爸爸的灵柩上会来的。 体会到了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爸是是守信用的,给雷利带回了,更体会 到雷利心中的悲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信的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真情体验中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过程:
一、意象激情,直奔主题
(1)、同学们,我们在和平幸福的环境中生活,当你看到这个词时(板书:战争),你的脑海里浮现的是一幅怎样的情景?用已积累的词语来描述。

今天,老师给你们也带来一些课件大家观看2——11个图片看了这些课件后,、让我们再一起去聆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出示课题,齐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这位中国孩子雷利的呼声是什么?
板书:要和平不要战争
(学生齐读呼声)
(3).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出示课件12
二、感受形象,领悟悲情
(一)、雷利为什么要和平不要战争?这场战争带给雷利的到底是什么?
1、开火车阅读书信正文
2、
3、
4、自然段,找出一个词来概括。

(悲痛)
2、交流反馈,课件出示句子。

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

(指导感情朗读:指名读,再齐读。


(二)、雷利一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同学们哪些语言让你读着读着也感到了心痛,就把它划下来,再反复地读一读,细细去体味。

1、学生自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研读(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教学,重点研读以下句子。


a.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

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

b.学生谈理解,(无法实现与父亲的约定感到悲痛……).朗读这句话。

c.回读重点句。

师引读:面对失去父亲的巨痛,雷利不想让所有的孩子都
失去父亲、母亲。

他要呼吁——生齐读:要和平不要战争
⑵.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

①.出示关于这句话的课件图片,渲染气氛。

②.问:如果你是雷利,你会想到什么?
(预设:我就会想爸爸是为维护和平而倒下的,他的死是光荣的。

我会想:可恶的战争,你为什么要夺走我父亲的生命啊!
我不仅会大哭一场,我还会说:“可恶的战争,你不仅夺去了我爸爸的生命,你还夺去了许多无辜人的生命。

”……)
③.学生有感情朗读。

④.再次回读重点句。

师引读:可恶的战争,你不仅夺去了爸爸的生命,
还夺去了许多无辜人的生命。

雷利要呼吁——生齐读:要和平不要战争(5).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①。

学生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在学生谈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引入让学生去了解爸爸是个怎样的人。


.②。

爸爸是个怎样的人呢?结合找出有关句子品读。

(他是一个维护和平的人。

从“两年以前……壮烈牺牲”,和课文第一段。


学生读第一段,加利是怎么赞扬爸爸的,找出来读一读。

爸爸是一个爱自己的妻子,也爱自己孩子的人。

(找具体句子体会朗读)从“精通四国语言”中,爸爸还是个怎样的人?(才华横溢)
想象:这样的爸爸,当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爸爸会怎样?
③ . 再次回读重点句。

师引读:爸爸再也不会回来了,雷利对战争充满了
仇恨,他要大声的呼吁——生:要和平不要战争
三、精品细读,感悟对和平的渴望
(一)、课件出示: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
和平!和平!”
1、“呼唤”是什么意思?爸爸还能大声呼唤吗?从哪个词可看出?
2、透过“仿佛”,你读明白了这一声声的和平是谁的呼喊?
3、作者为什么连用了三个“和平”?连用了三个“!!!”?
(对和平的强烈渴望)
(三)、设疑:这一声声带泪的呼唤,这一声声带血的呼唤,唤醒了那些制造战争的恶魔了吗?自由读第5、6自然段,用笔划出具体的句子。

(四)、交流,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出示:
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1、你知道现在哪些地方并不太平?
2、课件出示:①伊拉克战争后场景,师解说。

②出示数据资料
3、当你们看到这些时,想说些什么?
四、总结升华,抒发情感
(一)、师小结:是的,是可恶的战争,残酷的战争,无情的战争,夺去了雷利爸爸的生命。

此时此刻,我们禁不住要和雷利一同呼吁——(生齐:要和平,不要战争!)课件17.18.19.20.
(二)、我们作为21世纪的小学生,为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能做点什么呢?(学生畅谈)
(三)、世界需要和平,这不仅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是全世界人民的呼声:要和平,不要战争
(世界人民祈盼和平的画面)
师:让我们一起呼吁——(课件显示:让世界充满阳光,让和平永驻人间!)四.课堂达标;填空
为了母亲不在失去——,为了妻子不在失去——,为了孩子不在失去—,——全世界应该一致——起来———,—————。

五、作业:
(一)、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把印象深刻的词句摘抄下来。

板书设计: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要和平不要战争
1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二课时)
四年级下册语文
备课教师贺永忠
2014.4.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