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_先秦时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由公田到私田
生产力发展 (牛耕、铁农具)
私田增多 (公田荒芜) 承认土地私有 (所有制变化 )
国君收入不足
产品分配变化
封建生产方式确立
五、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 1.春秋时期各国的改革 2.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 ①背景 兼并战争加剧:生存和统一成为各国变法原动力 经济基础阶级关系变化:变法导致新旧制度更迭 ②内容 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商鞅在秦国 变法 3.商鞅变法 ①时间: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变法,共分 两次
一、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 1.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普及 西周晚期已有铁器;春秋时期出现铁农具;战国 时期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社会生产 力的显著提高
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 区,成为可能;它给手工业工人提供了一种其坚固 和锐利非石头或当时所知道的其他金属所能抵挡的 工具。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春秋战国时期,牛耕使用并推广。这是我
国农业技术史上的一次革命 2.水利事业的发展 时代 修建者 成就 春秋
春秋 战国 战国 孙叔敖 李冰 郑国
桔槔
芍陂 都江堰 郑国渠
芍陂 桔槔
郑国渠
二、手工业的发展 1.冶铸业 冶铁业:创造铸铁柔化 技术 铸铜业:出现金银错和 雕铸技术;莲鹤方壶是春秋 中期青铜精品
②措施 “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加强对人民控制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有利于发展经济,增强国 力 奖励军功,按功授爵: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掌握 政权,加强军事力量;各级机构易形成专制极权特 点,军事化特征明显 “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思想控制 统一度量衡:有利于经济发展 废分封,行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是中 央集权制的雏形 废井田,开阡陌:彻底废除井田制代之以土地私 有制度
墨子
2.儒家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尽心下》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孟子· 离娄下 》
孟子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 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荀子》
庄王即位三年,不出号令,日夜为乐,令国中曰: “有敢谏者死无赦!”伍举入谏,……曰:“有鸟在于阜, 三年不蜚不鸣,是何鸟也?”庄王曰:“三年不蜚,蜚将 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举退矣,吾知之矣。” -《史记· 楚世家》
③吴越争霸
三、战国时期(前475-前221)的兼并战争 1.政治背景:政权下移大夫,如“三家分晋”、 “田氏代齐” 2.特点:规模大;残酷 3.性质:兼并战争 4.过程
高三历史学习
中国古代史 先秦时期
北京四中:赵利剑
第二节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一、夏朝(前2070-前1600) 1.基本特征:中国奴隶社会的建立时期 2.主要表现: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奴隶制国 家机器的出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 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 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③关系: 分封制是西周主要的政治制度(上层建筑),井 田制是西周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制度(经济基础),分 封制建立于井田制之上,并和其相适应,两种制度以 土地和义务为纽带,保证了西周的繁荣和稳定。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入其 疆,土地辟,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庆 以地。入其疆,土地荒芜,遗老失贤,掊克在位,则有让。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 移之。 -《孟子· 告子下》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
莲鹤方壶
2.漆工艺和纺织业
战国漆工艺出现夹纻技术;纺织业也有进展 3.煮盐业和酿酒业 煮盐业:山西产池盐;山东产海盐;四川产井盐 酿酒业:商周时酿酒业发达;春秋战国时已能用 曲造酒 4.《考工记》 战国时期记述齐国官营手工业技术的专著,在我 国及世界工程技术史上有重要地位 三、商业和城市 各地土特产在中原市场上均可买到;临淄、邯 郸、郢等城市繁荣
七、名医扁鹊 扁鹊是战国时期 最著名的医生,被称 为“脉学之宗”,采 用“望、闻、问、 切”四诊法,成为中 医传统诊法
①齐魏交战 前4世纪中期,齐国于桂陵和马陵之战中两败魏国 ②长平之战 前260年,秦在长平之战中大败赵军。是战国时期 规模最大、杀伤最多的战役
赵括佩剑
长平之战尸骨坑
四、春秋战国的民族融合 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周边匈奴、东胡、戎、 越等族逐步融合,为秦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基础
第六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 济和社会变革
三、《诗经》和屈原 1.《诗经》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至春秋 中叶的诗歌;分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书影
2.屈原和《离骚》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的伟 大诗人,采用楚国方言,创 造新的诗歌体裁-“楚 辞”。以《离骚》最为有名
屈原
四、诸子散文 1.孟子 2. 庄子 代表作《秋水》、《逍遥游》
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言 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 莫能先也。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Fra Baidu bibliotek
五、艺术 1.绘画:长沙楚墓出土我国现存最早的帛画
《御龙图》
《妇女凤鸟图》
2.青铜艺术:青铜器装饰从图案发展为画像
嵌错赏功宴乐铜壶
3.音乐艺术
编钟
六、天文和物理 1.春秋战国时期的天文学成就 春秋:前613年,做世界公认的首次关于哈雷彗 星的最早记录;历法形成固定系统 战国:出现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 经》 2.《墨经》 记录包括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的物理学知识,还 有声学和光学记载。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 伏。孰知其极? -《老子》第五十八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老子》第七十五章 宋代石雕 -老子
小国寡民。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 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 相往来。 -《老子》第八十章
荀子
3.道家思想
庄子
4.法家思想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
韩非子
儒家思想是保守的,认为社会是退化的,最好的永远是 最好的,而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不如过去,未来不如 现在,所以必须事事以古为法,至少也要保持现状。道家的 思想是逃避的,把人生的富贵尊荣,看得都像天际的浮云, 绝不追求,也不跟人竞争;如果有人竞争,他们就立刻退让, 使对方在没有对象之下自行崩溃。墨家思想是宗教的,像一 个苦行僧,无条件地为他人分忧,在人类未能全部快乐之前, 他们不单独快乐。法家思想是一种统御术,认为崇古是一种 罪恶,最好的时代不是过去,而是现在;只有君主严厉地实 行法治,才能发挥国家的功能,完成秩序与和平。 -柏杨《中国人史纲》
第五节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一、总体特征 1.大动荡: 国家分裂,诸侯纷争 2.大变革: 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确立 3.大发展: 经济;文化;民族融合 二、春秋时期(前770-前476)诸侯争霸 1.政治前提:王室衰微 2.目的:争夺土地和人民 3.性质:“春秋无义战”
4.作用: 加强统一趋势; 促进民族融合; 削弱奴隶主集团的势力; 动摇分封制 5.过程
2.孔子
①“仁”和“礼”的思想
孔子
②孔子的教育成就
《孔子事迹图》 -有教无类
孔子及其弟子
③孔子编订古籍
《春秋》书影
二、“百家争鸣” 1.时代背景 ①战国时期社会的剧烈动荡和变革 ②阶级矛盾和阶级关系的复杂化 ③封建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科学的进步 ④私学的兴起 ⑤社会环境宽松
1.墨家思想
《墨子》书影 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 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 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 不可胜数。 尚贤者,政之本也。……虽在农与 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墨子》
③意义 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促进封建经济发展, 加强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为秦灭六国奠定基础 是一场以法家思想为指导的社会改革,是法家政 治学说的具体实践,法家思想成为秦国占统治地位的 政治思想,但对后来的秦朝产生消极影响
第七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一、老子和孔子 1.老子及其道家思想
老子
汉墓出土的西汉 绢书-《老子》
二、商朝(前1600-前1046) 1.基本特征:中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 2.主要表现:疆域辽阔;奴隶制的发展;“青铜 文明” 三、西周(前1046-前771) 1.基本特征:中国奴隶社会的繁荣时期 2.主要表现:疆域辽阔;制度完备;经济发展 3.井田制和分封制
①井田制:西周占统治地位的土地制度 所有制:土地国有 分配和使用: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只能 享用,不得转让买卖,并要交纳贡赋 “井田”的来历:耕地沟洫纵横,如同井字 人在生产中的关系:奴隶主强迫奴隶劳动 ②分封制:西周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 目的:拱卫王室 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诸侯义务:服从周王命令(政治);贡献财物 (经济);随从作战(军事) 主要分封国:齐、鲁、燕、卫、晋、宋 作用:巩固统治,扩大疆域
①齐桓公称霸 原因:有利的地理位置; 管仲改革; “尊王攘夷”,北御夷狄,南制楚蛮 表现:前7世纪葵丘会盟,霸主地位得到周王室承 认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 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 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论语· 宪问》
②晋楚争霸 前7世纪后期,晋国于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军,晋文 公称霸; 前6世纪初,楚军大败晋军,楚庄王称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