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活性机制与炎症性疾病

合集下载

巨噬细胞极化及其对炎性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巨噬细胞极化及其对炎性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信号通路极化为 M1 型巨噬细胞、M2 型巨噬细胞、肿 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CD169+ 巨噬细胞、TCR+
1 巨噬细胞的分型
巨噬细胞。极化后的巨噬细胞其形态功能也随之变化,
巨噬细胞作为先天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不同临
收稿日期:2020-08-17;修回日期:2020-09-13 资助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501605);中 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662018PY079) 作者简介:吴燕(1997-),女,安徽安庆人,硕士研究生,研 究方向为反刍动物营养,E-mail:1527076095@;并列 第一作者:张定然(1996-),女,湖北恩施人,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反刍动物营养,E-mail:421020384@ * 通讯作者:齐智利(1974-),女,内蒙古赤峰人,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反刍动物营养, E-mail:zhiliqi @
关的亚群。CD169+ 巨噬细胞不介导吞噬功能,主要参 与免疫系统的调节,而不是稳态造血 [13]。TCR+ 巨噬细 胞是一种新的巨噬细胞亚群,具有高吞噬能力,能释放 趋化因子 CCL2,在炎症和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作用。
2 巨噬细胞极化的信号调控通路
在多种信号分子作用下,巨噬细胞被激活,进而先 天免疫反应被启动。根据不同的信号刺激,巨噬细胞激 活获得不同的极化表型,用广义的 M1 或 M2 型来描述。 巨噬细胞的极化过程涉及到多种信号分子及其通路的调 控作用。 2.1 Notch 信号通路 Notch 信号在巨噬细胞对各种刺 激的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Notch 信号已被证明有 利于炎症微环境,并在不同的炎症环境中促进巨噬细胞 的促炎反应 [14]。有研究报道,在缺氧和炎症微环境中, 上调的转录因子低氧诱导因子 -1α 可以诱导巨噬细胞中 Notch 配体(Dll4 和 Jagged1)的表达,且慢性克罗恩 病患者黏膜中的 M1/M2 比值与 Notch 信号通路呈正相 关 [15]。Bai 等 [16] 报道,LPS 诱导的败血症小鼠模型中 Notch-1 信号上调,且髓样特异性 Notch-1 基因敲除可 减少促炎性介质的上调,从而改善败血症症小鼠的器官 损伤和功能障碍。Notch 配体 Dll4 在微血管炎症过程中 介导巨噬细胞和内皮的相互作用 。 [17] 2.2 JAK-STAT 信 号 通 路 酪 氨 酸 蛋 白 激 酶(Janus Kinases,JAK)- 信 号 转 导 子 和 转 录 激 活 子(STAT) 通路是细胞内主要的信号转导途径之一,在机体的炎症 反应中发挥着重要调控作用。STAT1 在介导干扰素 -γ (IFN-γ) 的 免 疫 和 促 炎 作 用 中 起 主 要 作 用。IFN-γ 与 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后,JAK1 和 JAK2 被激活,进 而导致 STAT1 活化,使巨噬细胞向 M1 型发生极化 。 [18] 而 IFN-α/β 抑制 STAT1 的磷酸化,抑制巨噬细胞的 M1 型 极 化 。 [19] IL-4 与 细 胞 表 面 的 受 体 IL-4R 结 合 后, 通 过 JAK1 和 JAK2 激活 STAT6,巨噬细胞发生 M2 型极化。 SOCS 蛋白是 STAT 激活下游的典型靶标,通过竞争性 结 合 JAK 蛋 白 质 或 细 胞 因 子 受 体 限 制 STAT 磷 酸 化。 SOCS1 表 达 下 调 激 活 JAK1/STAT1 通 路, 促 进 巨 噬 细 胞向 M1 型极化 。 [20] 2.3 TLRs/NF-κB 信号通路 Toll 样受体(TLRs)能够 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并在介导防御细菌、真菌、病 毒和各种其他病原体感染的防御中起关键作用。TLRs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银屑病中的研究进展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银屑病中的研究进展
皮 肤 病 与性 病
21 0 0年 9月第 3 2卷第 3期
JD r tl yadV n r lg ,e 00 V 13 , o3 e o g n ee ooy Sp2 1 , o.2 N . ma o e
・ 综述 ・
巨噬细胞 移 动 抑 制 因子在 银 屑 病 中的研 究 进 展
赵 雅 兰 , 日娜 , 高云 1内 古 学 第 附 医 皮 科内 呼 浩 00;首 医 大 、京 谊 乌 杨 ( 蒙 医 院 一 属 院 肤 ,蒙 和 特 152 都 科 学北 友 医 . 09.
院皮 肤 科 , 京 10 5 ) 北 00 0
摘要 : 巨因子 , 主要 作 用 为抑 制 巨噬 细 胞 游走 移 动 , 进 巨噬 细胞 和 T淋 巴 MI) 其 促
细胞在 炎性反应局部浸润 、 聚集、 增生、 活化 , 增强其黏 附、 吞噬作 用, 还能促进 多种细胞 因子 的生成。 目前研 究表 明, I M F在银 屑病的发病 中起 了很重要的免疫学作用。本文对 目前国 内外关于 M F在银屑 病 中的研 究进展做 一综述 。 I
r p a e mir to v m e , r moe ma rph g san y p o ye n t e ifa o h g g a in mo e nt p o t co a e d T lm h e tsi h n mm ao e p ns n lc liflr to a c m ua in、 r — l t r r s o ei o a n itain、 c u lto p o y lfr t n、 cia in, n a e is a h so ie ai a tv to e h nc t d e i n,ph g c t ssf n to , n r moe t e r to fv re yc tkie . Re e tsu e e e l d o a o y o i u c ins a d p o t hes c ein o a t yo n s i c n tdisr v a e ta I p a e n i h tM F l y d a mpot n mmun lg c lr l n t to e esso s rass ra ti oo i a oe i hepah g n i fp o i i. Ke ywo d r s:M a r p a e mir to nh btr a t r ; s ra i ; ve c o h g g ai n i i ioy f co s P oi ss Re iw.

巨噬细胞极化及其对炎性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巨噬细胞极化及其对炎性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巨噬细胞极化及其对炎性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一、巨噬细胞极化的概述巨噬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细胞成分,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和多能性。

在不同的微环境刺激下,巨噬细胞可以极化为不同的表型,即经典活化的 M1 型巨噬细胞和替代活化的 M2 型巨噬细胞。

M1 型巨噬细胞通常由脂多糖(LPS)和γ干扰素(IFNγ)等刺激诱导产生,其特征是高表达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介素-12(IL-12)等,具有强大的杀菌和促炎活性。

而 M2 型巨噬细胞则可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3(IL-13)等诱导,高表达精氨酸酶-1(Arg-1)、几丁质酶 3 样蛋白 3(Ym1)等,发挥抗炎、组织修复和免疫调节等作用。

二、巨噬细胞极化的分子机制巨噬细胞极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的调控。

例如,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在 M1 型极化中发挥关键作用,它能够促进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

而在 M2 型极化中,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 6(STAT6)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等转录因子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此外,微小 RNA(miRNA)也参与了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

某些miRNA 可以促进 M1 型极化,而另一些则有助于 M2 型极化。

例如,miR-155 能够增强 M1 型相关基因的表达,而 miR-223 则倾向于诱导M2 型极化。

三、巨噬细胞极化与炎性疾病的关系(一)在炎症早期在炎症早期,M1 型巨噬细胞大量聚集,释放大量的炎性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和 IL-6 等,以清除病原体和受损细胞。

然而,如果 M1 型巨噬细胞持续激活,过度的炎症反应可能会导致组织损伤和疾病的恶化。

(二)在炎症后期随着炎症的进展,M2 型巨噬细胞逐渐增多,分泌抗炎细胞因子,如 IL-10 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促进组织修复和重塑。

但 M2 型巨噬细胞的过度活化也可能导致一些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持续存在,如纤维化疾病。

巨噬细胞极化与疾病

巨噬细胞极化与疾病

巨噬细胞极化与疾病巨噬细胞是一类重要的免疫细胞,它们在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

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对于机体的免疫应答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不仅在炎症性疾病中发挥作用,还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等多种疾病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本文将从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一、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巨噬细胞是一种起源于骨髓的免疫细胞,主要分布在组织和器官中,其功能是清除体内陈旧、死亡或者异常的细胞,以及吞噬和清除外界侵入的病原微生物。

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是指在不同的环境刺激下,巨噬细胞会表现出不同的表型和功能。

通常可以将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划分为两种类型:M1型和M2型。

M1型巨噬细胞主要受到细菌、病毒、细胞因子等促炎因子的作用,表现出促炎反应、细胞杀伤、抗原提呈和免疫调节等功能。

M1型巨噬细胞的主要特征包括产生大量的炎症因子(如TNF-α、IL-1β、IL-6等)、具有高度的微生物杀伤能力、促进Th1型免疫应答等。

M1型巨噬细胞在细菌感染和炎症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清除体内的病原微生物,促进局部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二、巨噬细胞极化与炎症性疾病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对于炎症性疾病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炎症性疾病中,巨噬细胞通常受到炎症因子的作用,表现出M1型巨噬细胞的特征,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炎症反应是机体对抗外界侵入的病原微生物或者损伤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但是过度的炎症反应会导致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引发多种炎症性疾病的发生。

巨噬细胞作为炎症反应的关键调节细胞,在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中,可以通过调节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来影响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通过抑制M1型巨噬细胞的活化和促炎因子的产生,可以有效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减轻疾病的症状和病程。

目前,一些研究已经证实,针对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治疗炎症性疾病,这为新的炎症性疾病治疗方法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巨噬细胞的分类及其调节性功能的差异

巨噬细胞的分类及其调节性功能的差异

巨噬细胞的分类及其调节性功能的差异一、本文概述巨噬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体内发挥着多种多样的功能,包括吞噬病原体、调节免疫反应以及促进组织修复等。

本文旨在探讨巨噬细胞的分类及其调节性功能的差异。

我们将首先介绍巨噬细胞的分类,包括不同来源和激活状态的巨噬细胞,然后阐述这些细胞在调节免疫反应和组织稳态方面的差异性。

通过深入理解巨噬细胞的功能和特性,我们有望为未来的医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以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

具体来说,我们将关注巨噬细胞的两种主要类型:M1型(经典激活型)和M2型(替代激活型)巨噬细胞。

M1型巨噬细胞主要通过分泌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来介导炎症反应,而M2型巨噬细胞则主要分泌抗炎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以促进组织修复和免疫调节。

我们还会讨论巨噬细胞在不同生理和病理环境下的功能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影响整个免疫系统的平衡和稳态。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巨噬细胞分类及其调节性功能差异的理解,为未来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巨噬细胞的分类巨噬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其来源、功能和活化状态,可以将其分为多种类型。

这些分类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巨噬细胞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复杂角色。

骨髓源性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 BMDMs):这是最常见的巨噬细胞类型,主要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

BMDMs在感染、炎症和组织修复等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组织驻留巨噬细胞(Tissue-Resident Macrophages, TRMs):这些巨噬细胞来源于胚胎期的卵黄囊或胎儿肝脏,而非骨髓。

它们驻留在特定的组织中,如肺、肝、脑等,并在维持组织稳态和对抗局部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TRMs在功能上与BMDMs有所不同,它们对局部微环境的刺激更为敏感,并且具有独特的基因表达谱。

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Monocyte-Derived Macrophages, MDMs):在炎症或感染过程中,循环中的单核细胞可以被招募到炎症部位并分化为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及其与危重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及其与危重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 图分 类 号 】 R 9 .1 中 3 21
危重症
I 献标 识 码 l A 文
巨噬 细 胞 移 动 抑 制 网子 ( arp aemiai n ii r M coh g g tn ih t y ro bo
发挥其抑制效应 ;③ 作为 M ) T细胞 的细胞冈子 : F是 q和 MI 次发现的淋 巴因子:在免疫 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 F抑 制 MI
催化 活性作用 ; J 促进肿瘤 的发生 : ⑤M F 通过对 M F促 痈作 I 用机理的研究 , 可发现 MI 对抑癌基因 p 3 F 5 有潜在的抑 制作
用 ,这就从分子水平解释了 L F促进肿痈细胞生 长的原 : Ml ⑥其它 : I 有神经 内分泌功能 ; I M F具 M F在葡萄糖 代谢和 宿 主糖代谢里起作用, 可能与糖尿病 和肥 胖症有关 : 它还与细 胞的分化 、 生长和发育有关。
维普资讯

1 4・ 5O
2 07年 l Or 2月 第 2 4
重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李乾望综述 张胜 兰审校
203) 50 1 ( 南 军 区 总 医院 内分 泌科 , 东济 南 济 山
【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 子
3 MI 产 生 的 调 节 F
MI F是 Bom和 B n e 等 在 16 发现 的f 活化 T l o e nt t 9 6年 } 1 细胞产生并能抑制单核巨噬细胞 自山移 动的一个细胞闳子,
直到 18 99年其 e N D A被克隆,对 M1一 F的来源和功能也有 了
更 深 入 的认 识 。人 的 M F基 因位 手 2 I 2号 染 色 体 长臂
胞亚群产生的抗 C 3 D 抗体 、特异性抗 原或丝 裂原均可 诱导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肿瘤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肿瘤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肿瘤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樊根涛【摘要】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 MIF ), a multifunctional cytokine, is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many inflammatory autoimmune diseases and tumors through various pathways. In this paper, we reviewed the latest progress in the studies of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MIF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tumors.%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通过各种途径参与机体各种炎症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文中综述MIF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分子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期刊名称】《医学研究生学报》【年(卷),期】2013(026)001【总页数】3页(P77-79)【关键词】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恶性肿瘤;分子机制【作者】樊根涛【作者单位】210002,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骨科(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20 引言Bloom等[1]于1966年在用豚鼠进行迟发性超敏反应的研究中发现一种由活化T细胞产生并能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移动的细胞因子,命名为MIF。

MIF的cDNA 已成功克隆,其分子结构也已阐明[2]。

起初认为MIF是T细胞来源的,抑制巨噬细胞移动,介导炎症的细胞因子,后来发现其来源于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细胞、上皮细胞、内皮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3-6]。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与肺部疾病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与肺部疾病
维普资讯

国外 医 学 内科学 分 册 2 0 0 2年 1月第 卷 第 l 期
巨噬 细 胞 移动 抑 制 因子 与 肺 部疾 病
郭 禹标 综述 谢灿 茂 , 尹培 迭 审 校
( 山 大学 附属 第 一 医 院 呼吸 内科 , 东 广 州 5 0 8 ) 中 广 10 0
8二 聚 体 , 2个 螺 旋 包 裹 着 1个 4链 的 B 片 一 层 , MI 但 F二 级 结 掏 的 排 列 与 I 8完 全 不 同 。
年 来 , 着 MI D A 的 成 功 克 隆 及 其 结 掏 的 随 Fe N
阐 明 . F的 特 殊 生 物 学 功 能 及 其 在 多 种 疾 病 MI 中 的 重要 作 用 已 日益 为 人 们 所 重 视 。 MI F参 与 许 多 肺 部 疾 病 的发 生 发 展 , 急 性 呼 吸 窘 迫 如 综 合 征 ( R S 支 气 管 哮 喘 、 癌 等 。 现 将 国 A D) 肺
内 外 在 这 方 面 的 研 究 作 一综 述 。
M F的 Leabharlann 化 部 位 靠 近 N 末 端 , MI I . 人 F的 c末 端 .
无 a螺 旋 或 B 片层 结 掏 , . _ c端 环 上 的 色 氨 酸 参
与三 聚 体 内 亚 基 间 的 相 互 作 用 _ 。 m F的 启 2 ・ MI
动 子 上 有 词 节 元 件 , 有 前 炎 症 介 质 的 基 因 特 具
征 。 l 2 MI _ F的 产 生 和 调 节
1 MI 结 构 和 功 能 F的
1 1 MI . F的 结 椅
M F的结 构 是 独 特 的 , 与 已 知 的 蛋 白 质 I 它 之 间 无 明 显 的 氨 基 酸 同 源 性 , 不 属 于 现 知 的 它 任 何 细 胞 因 子 家 族 成 员 。人 和 啮 齿 动 物 MI F 的 一 级 结 构 为 l5个 氨 基 酸 . 同 种 的 M F分 】 不 I 子 间 氨 基 酸 序 列 同 源 性 大 于 ∞ % , 源 性 最 高 同 的 为 小 鼠 和 大 鼠 MI ( 子 间 仅 相 差 1个 氨 基 F分 酸 ) 及 小 鼠 和 人 MI 以 F之 间 ( o ) 人 和 大 鼠 9% 。 MI F蛋 白质 的 三 维 结 构 基 本 相 似 , 别 仅 在 于 差 c 末端 的 l . 】氨 基 酸 碱 基 上 。 MI F的 N端 不 具 有内部 信 号 肽序 列 , 不 能 直接通 过 E 输 出 故 R

巨噬细胞自噬在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巨噬细胞自噬在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巨噬细胞自噬在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成梦群; 尹健彬; 张旋【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9(016)021【总页数】4页(P35-38)【关键词】巨噬细胞; 自噬; 炎症性疾病; 免疫【作者】成梦群; 尹健彬; 张旋【作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药学院暨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巨噬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固有免疫细胞之一,具有吞噬、抗原呈递、免疫防御和炎症调节等多种功能。

巨噬细胞通过不同的极化类型参与炎症的发生发展和消退过程。

巨噬细胞可分为两种极化类型:经典激活的巨噬细胞(M1型)和替代激活的巨噬细胞(M2型)。

M1型巨噬细胞主要分泌大量促炎因子,发挥促炎作用和免疫防御功能。

M2型巨噬细胞主要分泌抗炎因子,发挥抗炎作用和促进组织修复功能[1-3]。

自噬是细胞降解受损细胞器、错误折叠蛋白质和病原体的一种代谢过程,也是机体维持细胞自稳态、保证细胞正常分化和功能的重要过程。

研究发现[4-5],自噬在巨噬细胞吞噬、抗原呈递、调节免疫应答和炎性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自噬还能调控巨噬细胞的极化方向,参与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炎症性肝损伤、动脉粥样硬化、类风湿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的进程。

本文主要综述了巨噬细胞自噬在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并对其作为潜在治疗靶点进行了分析。

1 自噬与巨噬细胞1.1 自噬调控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巨噬细胞是抗感染免疫应答过程中的关键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功能,能够识别、吞噬、清除病原体。

巨噬细胞主要通过其表达的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被激活,从而吞噬病原体。

巨噬细胞自噬功能下降会影响其吞噬功能。

研究发现,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抑制或下调自噬来逃逸巨噬细胞免疫识别和吞噬;抑制自噬可减弱巨噬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而激活自噬可增强巨噬细胞识别与吞噬功能[6-7]。

1.2 自噬调控巨噬细胞抗原呈递功能绝大多数抗原进入机体后,都需经巨噬细胞抗原呈递,启动免疫应答,通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分子,调节抗原呈递,抵抗微生物的感染。

巨噬细胞活化与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

巨噬细胞活化与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

巨噬细胞活化与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炎症反应是机体对感染、组织损伤等刺激的一种生理反应,可以帮助机体清除伤害源,促进组织修复。

巨噬细胞是炎症反应中重要的细胞类型,它们可以通过吞噬病原体和分泌细胞因子等方式参与到炎症反应过程中。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炎症反应会失控,导致发病和疾病的恶化。

这种情况下,巨噬细胞的活化和调控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介绍巨噬细胞活化和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

一、巨噬细胞的构成和功能巨噬细胞是一类噬菌细胞,主要分布在组织间隙、器官和血液中。

它们可以通过吞噬和分泌细胞因子等方式参与身体的免疫和炎症反应。

此外,巨噬细胞还具有清除死细胞和组织修复等功能。

因此,巨噬细胞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巨噬细胞的活化方式巨噬细胞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被激活,其中包括病原体感染、细胞因子刺激、活化的T细胞和抗体中的Fc部分等。

这些刺激会使得巨噬细胞发生形态和功能上的变化,包括吞噬活性的提高、细胞因子的分泌增加等。

三、巨噬细胞活化与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在巨噬细胞活化和炎症反应中,调控作用的分子机制非常复杂。

下面将介绍几种比较重要的分子机制。

1. Toll样受体(TLRs)TLRs是一类识别病原体的受体,主要存在于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APCs (抗原呈递细胞)中。

病原体或者它们的成分可以与TLRs直接结合,从而激活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和抗菌作用。

TLRs的信号通路主要包括MyD88依赖和TRIF依赖两条途径。

2. 核转录因子NF-κBNF-κB是一种可以调控多种发炎和免疫反应的核转录因子,它参与了TLRs、TNFα等多种巨噬细胞活化通路的信号转导。

在不同的活化过程中,NF-κB会通过不同的信号途径进行活化,从而诱导细胞因子和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

3. MAPKsMAPKs是蛋白激酶家族,包括JNK、ERK和p38等亚型。

这些激酶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参与TLRs等多种巨噬细胞活化通路的信号转导。

例如,JNK可以激活AP-1等转录因子,从而诱导基因的表达。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摘要】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免疫反应中处于中心环节。

它通过不同的方式作用于免疫反应的各个环节,参与并调节免疫反应。

【关键词】MIF 免疫反应作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它是由11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非糖基化蛋白,表达于多种系统组织细胞中,活化的T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其主要来源,单核巨噬细胞、B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也能表达,肝、肾、脾等实质细胞也能表达并将其储存在胞浆内。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不仅有抑制巨噬细胞游走、粘附、吞噬和聚集的作用,还促进其在炎症局部浸润、增生、激活及通过调节细胞信号转导,促进某些细胞因子的分泌、表达,产生促炎作用。

它是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的重要调节因子,是机体免疫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作用是通过与靶细胞表达的同源受体结合、活化信号转导途径、下游效应细胞的转录和表达实现的。

它可以与CD74细胞外结构域结合,即CD74相当于其受体,CD44参与了其跨膜内信号转导。

它能诱导磷脂酶A2(PLA2)活性升高,而PLA2是促炎症链活化中的重要连接物。

它能引起产生前列腺素、白细胞三烯和花生四烯酸的产生,同时PLA2也是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炎症反应的关键靶点。

它通过上调TLR4促进了对含有内毒素细菌的监测,启动了促炎细胞因子的防御反应。

另一方面,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先天性免疫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内毒素和其他促炎因子能诱导MIF大量产生,其能活化巨噬细胞和T细胞促进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产生。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也参与了革兰氏阳性菌脓毒症、寄生虫和病毒的的发病机制。

总的看来,它的以上作用方式与免疫反应息息相关。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作用于免疫的各个环节。

当感染存在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活化引起垂体释放(中枢性)MIF,感染后身体里的细菌内、外毒素如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链球菌致热外毒素A和干扰素等刺激下,单核巨噬细胞大量产生MIF (外周性)。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病 中起 着 重 要 的作 用 。 关 键 词 : 巨 噬细 胞 移 动 抑 制 因子 ; 胞 因 子 ; 性 重 症 胰 腺 炎 细 急
文章 编 号 : 10 - 9 ( 0 7 O .o 4o 中 图分 类 号 :R 7 文 献 标 识 码 :B 0 53 7 2 0 ) 1 6 - 6 O 4 56
巨噬 细胞 移 动抑 制 因子在 急 性 重症 胰 腺 炎发 病 机 制 中 的 作 用
黄 涛。 冯 志松 。戴 立里 , ,
( .川 北 医学 院 附 属 医院 消 化 内科 , 川 南 充 6 70 1 四 3 00;2 .重 庆 医科 大学 第 二 附 属 医 院 消 化 内科 , 庆 4 0 1 ) 重 0 00 摘 要 :急 性 重 症 胰 腺 炎 为 高 危 急 腹 症 , 发病 机 制 涉 及 细 胞 因子 与 炎 性 介 质 的 失 控 性 释 放 。 巨 噬 细 胞 移 动 抑 制 因 子 是 一 种
个 氨 基 酸 , 鼠 和 人 MI 小 F的氨 基 酸 序 列 同 源 性 为
9 % 。人 和 大 鼠 MI 0 F蛋 白质 的三 维 结 构基 本 相 似 ,
差 别仅 在 于 C末 端 的 1 位 氨基 酸残 基 。 一 1 12 . MI F的细胞 和组织学 来 源 :MI F既产 生于激 活
释放 、 胰腺 微循 环 障碍 、 腺腺 泡细 胞坏 死及 凋亡 等 胰 诸 多机制 有关 川。 近年 的研 究 I 表 明 , P发 病 4 A
的早 期 即有炎 性细胞 因子 的过 度 释放 和全身 性炎 症
反 应 (Ss mi nl ma r ep ne y do e yt c f m t y so s sn rm , e i a o r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活性机制与炎症性疾病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活性机制与炎症性疾病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活性机制与炎症性疾病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麻醉科汪福洲景亮南京,210009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作为一种多能细胞调节蛋白,是与多种疾病有着密切关系的“新型分子”。

尽管最初因MIF能够抑制豚鼠巨噬细胞随机移动而得名,但随着MIF在机体生命活动中一系列生理及病理生理作用的相继确认,已激起了对其在体内多种疾病病理过程中重要调节作用的高度关注。

现今认为,MIF是集细胞因子、神经内分泌激素和酶特性于一身的多效能蛋白分子,虽然MIF只占脑垂体分泌总量的0.05%,但其可能是生物体系统性应激反应整体的一个重要调节部分。

大量资料显示MIF在细胞因子调节通路上与糖皮质激素(GC)一样起着控制“调定点”的作用。

这里我们主要对MIF活性的分子机制、在炎症性疾病中是作用及可能的治疗学方法等方面的新进展作一介绍。

1. MIF分子结构和基因1.1分子结构MIF的cDNA编码含115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2.5kDa,跟其它蛋白相比并无明显生物序列同源性。

放射图谱分析显示,人类与鼠MIF之间约90%的氨基酸序列相同,MIF晶体结构是由含2个反向平行α螺旋和6个β片层的三个单体组成的同源三聚体,形成一末端开放的中空结构。

1.2基因人类MIF编码基因位于染色体22q11·2,含3个外显子205、173和183bp, 2个内含子189和95bp。

MIF启动子包含多个GC,不含TATA盒,说明其多个转录起始位点的存在。

然而,多个组织MIF mRNA分析只显示出其单个转录位点的存在,约含800个核苷酸,应用高显示液相染色体图谱分析技术说明了MIF基因存在多态性[1],其中CA TT重复元件包含5-8个等位基因,两个内含子多态位点位于+254(T/C)和+656(C/G)。

2. MIF生物学作用的分子机制2.1 MIF的分泌与受体用内毒素刺激单核细胞,显示MIF不经过内质网而是通过一非传统蛋白分泌路径释放出胞。

巨噬细胞极化与疾病

巨噬细胞极化与疾病

巨噬细胞极化与疾病巨噬细胞是一类重要的免疫细胞,它们在机体内起着重要的清除异物和细胞修复的作用。

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对机体内的疾病发展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不同类型的巨噬细胞极化状态与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巨噬细胞极化与疾病的关系,以及巨噬细胞极化在疾病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我们来了解一下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

巨噬细胞根据其所受刺激环境的不同,可以出现多种不同的极化状态,主要包括M1型巨噬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

M1型巨噬细胞主要受到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刺激,其极化状态主要通过Th1型细胞因子(如IFN-γ)的刺激而被激活,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和促炎作用,是机体内对抗感染和肿瘤的重要细胞。

而M2型巨噬细胞则主要受到抗原复合物、Th2型细胞因子(如IL-4和IL-13)的刺激而被激活,具有抗炎、修复和调节免疫应答的作用,对于组织修复和免疫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在疾病发展中,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对疾病的发展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就是在感染性疾病中,巨噬细胞的M1型极化状态对抗感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机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时,受体上的Toll样受体(TLRs)受到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的刺激而被激活,从而通过激活JAK-STAT、NF-κB等信号通路,促使巨噬细胞极化为M1型,产生大量促炎细胞因子(如IL-1β、IL-6和TNF-α),在感染部位发挥杀菌和促炎作用,帮助机体清除病原体。

过度激活的M1型巨噬细胞也可能导致过度炎症反应,引发组织损伤和免疫相关疾病。

在慢性炎症性疾病和肿瘤中,M2型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对疾病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慢性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以及肿瘤微环境中,M2型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常常被激活,产生大量抗炎细胞因子(如IL-10和TGF-β),参与抗炎、修复和免疫调节的作用,促进组织修复和调节免炎机制,但也可能导致抗肿瘤免疫反应的削弱和肿瘤的发展。

基于巨噬细胞极化状态与疾病的关系,研究人员开始在疾病治疗中寻找巨噬细胞极化调控的方法。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与急性重症胰腺炎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与急性重症胰腺炎
维普资讯
国际 内科学杂 志 20 4月第 3 07年 4卷笫

21 ・ 3
巨噬 细 胞移 动 抑 制 因子 与急 性 重 症胰 腺 炎
黄 涛。 综述 ; 志松 戴 立里 审校 冯 ,
摘要 :急性重症胰腺 炎为高危 急腹 症 , 病机制涉 及细胞 因子 与炎性介质 的失控性释放 。巨噬细胞移 发 动抑制因子是一种重要 的前炎症 因子 , 能促 使 巨噬 细胞 在炎症局 部的聚集 、 增生 、 活化 , 增强其黏 附 、 吞 噬作用 , 能促进 多种致炎细胞因子 的生成 , 并 抵消糖皮质类 固醇 激素的免疫 抑制作 用 , 是全身性 炎症反
(n nen Me I t Itr d.2 0 3 2 32 6) J 0 7,4: 1 .1
急 性 重 症 胰 腺 炎 ( eeeauepnrat , Svr ct aceti is
Hale Waihona Puke 1 1 MI . F基 因及 蛋 白结构
S P 为 高危 急腹 症 , A) 病死 率高 达 2 % ~ 0 。 0 4% 目前认 为 , 急性 胰 腺 炎 ( P) 发 病 及 病 情 演 变 在 A 的
DA il . p r n f Ga t e tr l g I L — 1 De a t i me t o sr n eo o y,T e A l td Ho p tl No ih a dc l C l g , a - o h f i e s i , ah Sc u n Me ia o l e N n i a a e
“ 同通道 ” 共 学说 基础 上 与 胰 酶 的激 活 , 胞 因子 的 细
16 96年 ,l m 等发 现 活化 的 T淋 巴 细胞 能 分 Bo o

巨噬细胞自噬在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巨噬细胞自噬在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巨噬细胞自噬在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巨噬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细胞类型,主要功能是吞噬和分解病原体和细胞垃圾。

它们通过自噬机制清除细胞内的异常蛋白质和细胞器,维持细胞的稳态。

在炎症性疾病中,巨噬细胞的自噬机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讨论巨噬细胞自噬在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研究发现,巨噬细胞自噬在调节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自噬可以降低细胞内异常蛋白质的含量,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

例如,在炎症性肠病中,巨噬细胞的自噬能够降低肠道炎症反应,减少炎症性因子的释放,从而减轻疾病症状。

自噬还可以调节巨噬细胞的活化和聚集,控制炎症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

巨噬细胞自噬的异常调节与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自噬相关基因的突变和表达异常与炎症性肠病、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自噬基因ATG16L1的突变与克罗恩病的易感性相关,突变型ATG16L1导致巨噬细胞自噬功能受损,进一步加剧炎症反应。

因此,巨噬细胞自噬的异常调节可能是炎症性疾病的潜在机制之一近年来,巨噬细胞自噬在炎症性疾病治疗中的潜力逐渐被发现。

研究表明,通过调节自噬通路可以改变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疾病症状。

例如,抑制自噬相关基因ATG5可以减弱类风湿关节炎模型中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减少关节炎症状的严重程度。

此外,一些药物和化合物也可以通过调节自噬通路来治疗炎症性疾病。

例如,雷帕霉素可以通过增强巨噬细胞自噬来减轻炎症性肠病的症状。

总结起来,巨噬细胞自噬在炎症性疾病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通过降低细胞内异常蛋白质的含量、调节炎症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巨噬细胞自噬可以减轻炎症性疾病的症状。

然而,巨噬细胞自噬的异常调节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进一步研究巨噬细胞自噬的调节机制和治疗潜力,对于理解和治疗炎症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巨噬细胞M1M2型极化与免疫炎症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巨噬细胞M1M2型极化与免疫炎症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巨噬细胞M1/M2型极化与免疫炎症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①贾瑞惠毅闫曙光李京涛(陕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咸阳712046)中图分类号R392.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484X(2021)22-2791-07[摘要]巨噬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充当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哨兵,既可作为清道夫、抗原提呈者,又可作为凶恶的杀手,为宿主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巨噬细胞极化是根据周围特定环境做出不同功能表型的一个过程,一般分为两个亚群:经典激活的M1促炎细胞和替代激活的M2抗炎细胞,二者代表极化的两个极端,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巨噬细胞极化既发生在生理条件下,也发生在病理条件下,贯穿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全过程。

文章从巨噬细胞起源、组织分布、不同极化表型,以及以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平衡为治疗靶点在炎症性肠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哮喘、肥胖等炎症性疾病中发挥的作用做一综述,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巨噬细胞;极化;炎症性疾病;研究进展Research progress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macrophage M1/M2polarization and immune inflammatory diseasesJIA Rui,HUI Yi,YAN Shu-Guang,LI Jing-Tao.Basic Medical College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Xianyang712046,China[Abstract]Macrophages are important immune cells in the body.They serve as sentinels for innate immunity and adaptive immunity.They can be used as scavengers,antigen presenters,and fierce killers,creating a harmonious and stable environment for the host.Macrophage polarization is a process of making different functional phenotypes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surrounding environ‐ment,generally divided into two subgroups:classically activated M1pro-inflammatory cells and alternative activated M2anti-inflam‐matory cells,which represent the polarization of the two extreme,but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the two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each other.Macrophage polarization occurs not only under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but also under pathological conditions,throughout the entire process of disease occurrence,development and prognosis.This article plays a role in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autoimmune hepatitis,asthma,obesity and other inflammatory diseases from the origin of macrophages,tissue distribution,different polarization phenotypes,and the regulation of macrophage polarization balance,to make a review of the role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related research.[Key words]Macrophages;Polarization;Inflammatory diseases;Research progress巨噬细胞是机体抵御入侵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免疫应答中的中流砥柱。

免疫系统在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与调控机制

免疫系统在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与调控机制

免疫系统在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与调控机制引言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和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系统。

当机体受到外界伤害或内源性损害时,炎症反应作为免疫系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被激活。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免疫系统出现异常活化,导致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因此,深入探究免疫系统在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这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免疫系统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包括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和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包括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它们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免疫分子包括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等,它们调节免疫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免疫器官包括脾脏、淋巴结、骨髓等,它们是免疫细胞生成和分化的场所。

免疫系统在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免疫系统在炎症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通过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活化和迁移,清除病原微生物和损伤细胞,起到保护机体的作用。

其次,免疫系统通过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的介导,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形成免疫炎症局部。

最后,免疫系统通过调节免疫抑制和免疫耐受等机制,控制炎症反应的程度和时机,防止过度炎症反应导致组织损伤。

免疫系统在炎症性疾病中的调控机制免疫系统在炎症性疾病中的调控机制十分复杂。

一方面,免疫系统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活性,控制炎症反应的程度。

例如,调节性T细胞可以抑制其他免疫细胞的活化,减轻炎症反应。

另一方面,免疫系统通过调节免疫分子的产生和释放,控制炎症反应的时机。

例如,抗炎细胞因子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此外,免疫系统还通过免疫抑制和免疫耐受机制,调节炎症反应的持续时间和范围。

例如,免疫抑制细胞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继续扩大,防止组织损伤。

免疫系统在特定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与调控机制免疫系统在不同的炎症性疾病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其调控机制也各有差异。

以类风湿关节炎为例,免疫系统通过产生自身抗体和细胞因子的异常活化,导致关节滑膜炎症和关节破坏。

巨噬细胞在疾病防御中的作用机制

巨噬细胞在疾病防御中的作用机制

巨噬细胞在疾病防御中的作用机制巨噬细胞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也是身体对抗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

肝脏、脾脏、肺、淋巴组织等处都有巨噬细胞的存在。

此外,巨噬细胞也可以在炎症、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

本篇文章将重点讲述巨噬细胞在疾病防御中的作用机制。

一、巨噬细胞的识别和吞噬巨噬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吞噬入侵机体的病菌和细胞碎片。

它们的识别和吞噬机制复杂而多样。

常见的是通过巨噬细胞表面的多种受体(如Toll样受体、C型凝集素受体、浸润淋巴细胞蛋白等)来识别和吞噬病菌和细胞垃圾。

当病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体进入体内的时候,它们会被巨噬细胞表面的受体所识别。

这时巨噬细胞会启动细胞吞噬程序,并将这些病原体吞噬到细胞内部。

在细胞内部,巨噬细胞会将病原体降解成小分子蛋白质和核酸,然后将它们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激发免疫反应。

二、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巨噬细胞除了直接吞噬病原体外,还可以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来激发身体的免疫反应。

当体内感染病原体时,巨噬细胞会产生大量的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

这些介质可以激活其他的免疫细胞,如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使它们更加活跃,加强对病原体的攻击。

然而,如果免疫反应过度激发,则会产生过多的炎症介质。

这些介质会导致组织发炎和损伤,甚至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因此,巨噬细胞是维持炎症反应的平衡的重要细胞类型。

三、巨噬细胞与自身免疫疾病自身免疫疾病是由机体免疫系统错误的攻击自身组织所引起的疾病。

巨噬细胞在自身免疫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关节滑膜中有大量的巨噬细胞。

这些细胞可以分泌多种炎症介质,如白介素-1(IL-1)、IL-6、和前列腺素(PGE)。

这些介质会导致关节滑膜的炎症和损伤,最终导致关节炎。

因此,通过抑制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可以有效地治疗自身免疫疾病。

如抗体PMX205可以抑制巨噬细胞的活性,从而减轻自身免疫性关节炎症状。

单核巨噬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单核巨噬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单核巨噬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单核巨噬细胞(Monocyte)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介绍单核巨噬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单核巨噬细胞是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参与炎症反应的启动和调节,在感染和组织损伤等情况下起到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当身体受到外界刺激时,单核巨噬细胞迅速移动到炎症部位,并通过吞噬病原体、分泌炎症因子等方式,消灭病原体和损伤组织,维护组织的稳态。

单核巨噬细胞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研究表明,单核巨噬细胞可以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

在肿瘤微环境中,单核巨噬细胞受到多种信号的调控,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功能。

一方面,单核巨噬细胞可以分泌抗肿瘤因子,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另一方面,单核巨噬细胞也可以通过吞噬肿瘤细胞、介导适应性免疫应答等方式,直接参与抗肿瘤免疫反应。

单核巨噬细胞还在组织修复和再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当组织受到损伤时,单核巨噬细胞会迁移到受损部位,清除坏死细胞和组织垃圾,释放生长因子和细胞外基质,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单核巨噬细胞还参与调节免疫应答。

它们可以与其他免疫细胞相互作用,调控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方向。

例如,在感染性疾病中,单核巨噬细胞可以识别病原体,激活并引导其他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定向迁移,协调免疫应答的进行。

单核巨噬细胞还参与调节组织内的平衡和稳态。

它们通过吞噬老化和死亡细胞,清除组织垃圾,维持组织的正常功能。

同时,单核巨噬细胞还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生物活性分子,调控其他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功能,参与组织的发育和维持。

单核巨噬细胞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参与炎症反应、抗肿瘤作用、组织修复和再生、调节免疫应答以及维持组织平衡和稳态等。

对于进一步理解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和调控机制,有助于开发新的免疫治疗策略,为治疗感染性疾病、肿瘤和组织损伤等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活性机制与炎症性疾病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麻醉科汪福洲景亮南京,210009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作为一种多能细胞调节蛋白,是与多种疾病有着密切关系的“新型分子”。

尽管最初因MIF能够抑制豚鼠巨噬细胞随机移动而得名,但随着MIF在机体生命活动中一系列生理及病理生理作用的相继确认,已激起了对其在体内多种疾病病理过程中重要调节作用的高度关注。

现今认为,MIF是集细胞因子、神经内分泌激素和酶特性于一身的多效能蛋白分子,虽然MIF只占脑垂体分泌总量的0.05%,但其可能是生物体系统性应激反应整体的一个重要调节部分。

大量资料显示MIF在细胞因子调节通路上与糖皮质激素(GC)一样起着控制“调定点”的作用。

这里我们主要对MIF活性的分子机制、在炎症性疾病中是作用及可能的治疗学方法等方面的新进展作一介绍。

1. MIF分子结构和基因1.1分子结构MIF的cDNA编码含115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2.5kDa,跟其它蛋白相比并无明显生物序列同源性。

放射图谱分析显示,人类与鼠MIF之间约90%的氨基酸序列相同,MIF晶体结构是由含2个反向平行α螺旋和6个β片层的三个单体组成的同源三聚体,形成一末端开放的中空结构。

1.2基因人类MIF编码基因位于染色体22q11·2,含3个外显子205、173和183bp,2个内含子189和95bp。

MIF启动子包含多个GC,不含TATA盒,说明其多个转录起始位点的存在。

然而,多个组织MIF mRNA分析只显示出其单个转录位点的存在,约含800个核苷酸,应用高显示液相染色体图谱分析技术说明了MIF基因存在多态性[1],其中CA TT重复元件包含5-8个等位基因,两个内含子多态位点位于+254(T/C)和+656(C/G)。

2. MIF生物学作用的分子机制2.1 MIF的分泌与受体用内毒素刺激单核细胞,显示MIF不经过内质网而是通过一非传统蛋白分泌路径释放出胞。

非传统蛋白出胞的典型抑制剂Glyburide和Probenicid能够强烈抑制MIF的分泌,说明MIF分泌出胞时有ABCA1通道蛋白的参与[2]。

MIF活性的发挥需与多种胞内蛋白相互作用,而这首先需要MIF信号的跨膜传递。

克隆表达和功能分析发现CD74是MIF的高亲合力膜结合蛋白,起着MIF跨膜受体的作用。

在重组可溶性CD74分子,MIF结合于其109-149氨基酸残基部位,从而活化胞外MAPK信号传导、细胞增殖分化和前列腺素E2的产生[3]。

2.2 对糖皮质激素(GC)作用的调节2.2.1 cPLA2机制胞浆磷脂酶A2(cPLA2)及其活化后产物花生四烯酸是炎症反应的重要调节因子。

GC以cPLA2为目标靶点,通过抑制其活化来达到抗炎作用的发挥。

无论外源性MIF 的给予还是内源MIF的释放都能诱导静止成纤维细胞的活化增殖,此反应与丝裂源活化蛋白激酶(MAPK)亚家族p44/p42 ERK的持续活化相关,并且依赖于蛋白激酶A(PKA)的活性。

ERK 的信号传导引起一系列胞浆蛋白磷酸化,其中包括cPLA2,c-myc和P90rsk。

而MIF诱使cPLA2发生的磷酸化后活化最终是通过ERK-MAPK机制释放花生四烯酸来实现对GC的反向调节。

2.2.2 NF-κB途径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是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重要调节因子。

而GC一方面通过抑制NF-κB的p65亚单位与靶基因位点的结合而阻断NF-κB转录活性;另一方面促进NF-κB的抑制因子I-κB的合成,从而胞浆I-κB浓度增加使NF-κB/I-κB复合物形成增多而阻断NF-κB向核内的转移来实现其抗炎作用。

在内毒素刺激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实验中,MIF显示出对GC诱导的I-κB合成的抑制,从而使移入核内的NF-κB增多引起促炎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基因表达。

2.2.3 Rb调控肿瘤抑制蛋白Rb的磷酸化受到上游分子周期素D1的重要调节,当Rb 活化后引起转录因子E2F的释放,从而诱导S-期急性酶的表达。

在气道平滑肌细胞,GC抑制凝血酶诱导的周期素D1 mRNA的表达、Rb磷酸化和细胞增殖。

同时GC可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及肺癌细胞分裂周期的停止并伴随有Rb磷酸化的明显下降[4]。

与GC相反的是,MIF通过使Rb磷酸化和E2F活性增加在整合素介导的细胞分裂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5]。

这些表明周期素D1的表达和Rb的磷酸化可能是MIF反向调节GC作用的关键点之一。

2.2.4 AP-1方式 GC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机制是其对活化蛋白-1(AP-1)调节基因的转录抑制,并且GC抵抗性疾病与AP-1活性的升高密切相关。

与其它许多生物现象一样,MIF 的活性特征也呈现一“钟形”剂量反应曲线,高低水平的MIF可能产生明显不同的细胞调节效果。

MIF通过与Jab-1相互反应可能影响AP-1调节基因的转录活性,一方面Jab-1稳定AP-1/c-jun复合物与AP-1位点的结合;再者促进具有停止细胞分裂周期的p27Kip1蛋白降解。

然而,体内MIF过度表达时在抑制Jab-1促生长特性的同时使活化AP-1/c-jun复合物的稳定性下降[6]。

对AP-1稳定性的正负调节说明MIF在影响内外源性GC作用发挥的过程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

至此,MIF反向作用于GC可能的分子机制包括:①ERK-cPLA2-花生四烯酸;②I-κB-NF-κB-细胞因子;③周期素D1-Rb-E2F-细胞分裂;④Jab-1-AP-1/c-jun-促炎基因- p27Kip1-细胞分裂。

2.3 对p53因子的调节肿瘤抑制因子p53主要从两方面来阻止不适当的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分裂周期停止和凋亡。

MIF通过拮抗myc-活性诱导的p53依赖的凋亡来保持巨噬细胞的存活及促炎功能。

MIF对p53的抑制使肿瘤生长加快,炎症扩大[7]。

因此,MIF促细胞生长的特性可能是参与多种炎症性疾病病理过程的重要机制之一。

2.4 生物活性酶特性三维晶体结构分析显示MIF和多种微生物活性酶一样具有相同的结构、酶促活性位点及保守的残基序列。

MIF具有右旋多巴铬互变异构酶、苯丙酮酸同分酶及硫醇蛋白氧化还原酶等酶促活性。

三种酶活性催化不同的反应底物,说明MIF酶促位点可能对其生物学作用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

3. MIF与炎性相关疾病MIF在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与其它促炎细胞因子不同的是,MIF以前体形式储存于包括垂体前叶细胞在内的多种细胞胞浆内,当受到应激刺激时迅速分泌出胞。

循环MIF量增加,通过激活和促进TNF-α、IL-1β、IL-2、IL-6、IL-8、IFN-γ等炎性细胞因子表达,NO的释放,COX-2的诱导而直接促使炎症的发生和扩大。

同时MIF抑制和反向调节GC对免疫和炎性细胞活性的抑制及对炎性细胞因子释放的抑制来达到促炎的目的。

败血症休克时炎性细胞胞浆内的MIF合成加强和聚集增加,与炎症部位炎性细胞的聚集呈现平行相关关系[8]。

在ARDS,MIF可能是通过中性细胞趋化性巨噬细胞炎性-2因子的上调而发挥作用[9]。

人血管内皮细胞在LPS刺激后产生干细胞因子(SCF),由于SCF与MIF之间可能潜在着相互作用而激活和募集巨噬细胞,因此在炎症局部高水平MIF协同升高的SCF共同加强炎症反应。

噬酸性粒细胞是MIF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过敏性炎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噬酸性粒细胞是重要的参与者。

在过敏性炎症部位MIF蛋白的表达增加与噬酸性粒细胞的聚集密切相关。

慢性炎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和肾小球肾炎等,其中MIF基因启动子的多态性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10],因此MIF的促炎功能直接影响炎性疾病的预后。

4. 炎症性疾病时对MIF的相关治疗4.1 抗MIF抗体的应用对炎症性疾病的动物模型或病人给予抗MIF抗体处理,一方面炎性细胞在炎症部位的聚集减少,同时GC治疗的效果增加,并且在慢性炎症疾病时长期应用GC的必要性降低;另一方面病人的28天病死率明显下降,使病人的预后得到一定的改善。

Makita H等应用MIF单克隆抗体预处理LPS刺激的老鼠发现其支气管内皮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MIF mRNA表达明显下降,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MIP-2/CINC-3水平降低,肺组织中性粒细胞聚集减轻[11]。

抗MIF抗体可以使格兰氏阴性和阳性菌引起的致死率降低,从而增强对内外毒素的耐受,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12]。

Calandra T等通过盲肠结扎穿孔重症腹膜炎模型,应用重组MIF后症状加重,而抗MIF抗体的给予使其症状得到一定的改善,血浆中促炎性介质水平下降[13]。

因此,用MIF单克隆抗体中和MIF可以使免疫细胞稳定性增强,抗炎性能加强,炎症得到一定好转,但其临床应用还需要进行大量临床前期实验。

4.2 酶活性抑制剂的应用应用小分子量抑制剂与MIF催化活性位点结合来不可逆地抑制MIF的促炎作用可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亲电子烷化剂NAPQI[N-acetyl-p-benzoquinon imine],是乙酰氨基酚的氧化代谢产物之一,具有左旋二羟苯丙氨酸铬甲酯的亚氨基苯醌样功能,能和亲核试剂硫醇相互反应,但是硫醇的反应物碘乙酰胺和N-乙烷顺丁烯二酰亚胺都不能抑制MIF的酶活性[14],而Senter PD等发现MIF NH2末端的脯氨酸作为其主要亲核中心与NAPQI以共价键相连,通过抑制MIF对GC抗炎作用的拮抗来达到对MIF蛋白的同分酶特性和促炎生物活性的抑制,并且呈现出浓度依赖性关系[15]。

异唑类衍生物ISO-1[(S,R)-3-(4-hydroxyphenyl)-4,5-dihydro-5-isoxazole acetic acid methyl ester]在水溶液中具有高度稳定性,通过对MIF/对羟苯丙酮酸复合物与氨基酸Schiff-基化合物结构活性关系的分析显示ISO-1含有能和MIF催化活性位点结合的结构序列,当ISO-1与MIF结合形成MIF/ISO-1复合物后,MIF互变异构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再者,ISO-1可以对MIF刺激胞浆磷脂酶A2(PLA2)活化而引起花生四烯酸产物释放的过程产生抑制;第三,ISO-1能够阻抑MIF 对GC的拮抗,从而达到一定的抗炎效果[16]。

这里NAPQI和ISO-1代表了小分子量化合物以细胞因子MIF为目标靶点,能够不可逆性抑制其促炎活性,从而为MIF相关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新型药物的发现提供了可能。

4.3 基因水平介入在神经内分泌系统基因易感性对MIF表达的加强可能是一个治疗相关的关键性决定因素,因此从基因水平MIF启动子的多样性入手,寻找合适的介入因子可能会对炎性疾病治疗策略的优化及GC应用的效果产生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