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二首》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3篇

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3篇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3篇《登鹳雀楼》是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名篇。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诗。

寥寥数语,把景色写得浩瀚壮阔,气魄雄伟。

放眼宇宙之无限,寄哲理之深沉。

后两句语出自然,千古传颂,被人们看作是追求理想和崇高境界的象征,追求更高目标、争取更好成绩的激励语。

也成为许多有志之士追求理想境界的座右铭。

全诗气势奔放、意境开阔,语言通俗易懂而且富有哲理意味。

《望庐山瀑布》是唐朝诗人李白的名篇。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帘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

“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一、教学效果在读、背、识字的基础上,加入整体感知诗意、体会古诗描绘的意境的要求。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意境,体会感情,领悟内涵。

在丰富语言积累的同时,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审美修养。

我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力求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理解诗意。

另外,为了帮助学生很好地体会诵读的韵味,我还制作了一个简单的课件,给学生提供了有形的画面和意境深远的音乐。

整堂课下来,效果极佳!在这节课上,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主学习的能力,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学习中。

从课上我们也发现,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都很强。

这次尝试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学生们的合作能力又一次得到了提高,也真正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

二、成功之处1、在学习这两首诗的过程中,我紧紧围绕着“读”来做文章。

而且让学生有目的地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通诗意,环环相扣,浑然天成。

而且读的形式多样化,避免了重复无趣的低效诵读,设计了个人读,小组读,范读等方式方法。

《古诗二首》教案 (《夜宿山寺》、《敕勒歌》)

《古诗二首》教案 (《夜宿山寺》、《敕勒歌》)
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
危:高。
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尺:长度单位,三尺等于一米。
星辰:天上星星的统称。
(2)“危楼高百尺”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这句话说的是山寺的高楼好像有一百尺那么高。
这句诗说明了什么?
“危”字有什么样的好处?
确切、形象、生动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3)同学们,你们说诗人为什么不敢大声说话呢?是真的害怕吗?
“不敢”写出了作者夜晚去“危楼”时的心理状态,从诗人“不敢”与深“恐”的心理中,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的距离之近,这样,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这是诗人心理活动的体现,不是真的害怕。
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生字卡输出字的读音。
同学之间交流,互相提问,识记生字。
宿。
山寺。
用虚的数字(百尺)说明了山寺楼很高。
高。
非常非常高,伸手就可以摘到星星。
夸张。
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认知生字词。
熟悉古诗及朗读节奏。
认识作者。
解读题目。
了解写作背景。
品读诗句。
了解重点词语。
精读诗句。
体会字的意思。
发挥想象。
讲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演示第25-30张幻灯片)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2)说一说这些生字偏旁是什么?
“阴”的偏旁是“阝”
“似”的偏旁是“亻”
“苍”的偏旁是“艹”
“野”的偏旁是“里”
(3)指导生字的笔顺。
以“似”、“苍”为例指导。
2.学习组词。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在蓝蓝的天底下,草原一眼望不到边,风时时吹来,茂盛的牧草低下头去,这时,一群群肥壮的牛羊从草里出现了。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
——徐凝《庐山瀑布》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
拓展延伸
黄果树瀑布
壶口瀑布
吊水楼瀑布
随堂练习
一、照样子,写词语。 例:穷尽 山穷水尽
1.山川 2.遥远
__名__山__大__川__ __山__遥__路_远___
随堂练习
二、把古诗补充完整。
1._白__日__依__山__尽__,黄河入海流。 _欲__穷__千__里__目__,更上一层楼。
部首: 火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火”首笔点在横中线,
“因”首笔竖在竖中线左侧,“大” 的横笔在横中线上方,末笔捺改点。
书写指导
挂 ɡuà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 扌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提手旁横笔在横中线上方,
“圭”,两“土”分写横中线上下,竖 笔垂直对齐,上“土”的底部在横中线。
书写指导
川 chuān
课后作业
1. 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 根据诗意,给诗配画,喜欢哪一句就画哪
一句,并以相关的诗句作为标题。
品读诗词
来到瀑布跟前,看那瀑布飞流直下,撞击在 绝壁突起的岩石上,溅起了无数的水花,发 出了震耳欲聋的声响。我出神地看着,听着, 恍恍惚惚间,我似乎觉得,这该不会是那银 河里的水从九天之上直落了下来吧,要不, 怎么会如此磅礴,如此壮观?
书写指导
照 zhào
结构:上下结构
部首:灬
书写指导:“昭”窄、大,“灬”宽、扁,“昭”,
书写指导
层 cénɡ
结构:半包围结构
部首:尸
书写指导:“尸”从上、左包围“云”,全字上
窄下宽,“云”两横上短下长,上横 在横中线上,撇折起笔在竖中线上。

十九古诗二首

十九古诗二首

十九古诗二首
一、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诗人简介:
李白,唐代著名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人(今四川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代表作:《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

主题归纳:
《夜宿山寺》这首诗运用夸张的手法、绝妙的想象,道出了诗人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独特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庙宇建筑艺术的惊叹以及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古诗译文:
山顶的寺庙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

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天上的神仙。

二、敕勒歌
南北朝佚名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阴山,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山脉国阴山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非常悠久,是内地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交往的重要场所。

古代有许多著名诗句描写此山。

主题归纳:
《敕勒歌》这首民歌歌咏了大草原苍茫辽阔、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古诗译文:
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这里的天幕像毡布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大地。

天空蔚蓝无边,草原茫茫无际,每当大风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的牛羊就出现了。

古诗二首的意思

古诗二首的意思

古诗二首的意思
古诗二首的意思:
1、夜宿山寺
李白〔唐代〕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意思:
山上寺院好似有百丈之高,站在上边仿佛都能摘下星辰。

不敢高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2)注释:
宿:住,过夜。

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

危:高。

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

语:说话。

恐:唯恐,害怕。

惊:惊动。

2、敕勒歌、
乐府诗集〔南北朝〕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古诗意思:
阴山脚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2)注释:
《敕勒歌》: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敕勒川:川:平川、平原。

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

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笼盖四野: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苍苍:青色。

苍,青。

天苍苍:天蓝蓝的。

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见:同“现”,显露。

古诗二首绝句

古诗二首绝句

古诗二首绝句
一、《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白居易所作。

他在此诗中运用了极富感染力的自然景象来表达离别之情,使人不由自主地感同身受。

二、《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巨匠杜甫所作。

他用悲秋、独登高台等手法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苦与沉痛,既展示了诗人自身的人生境遇,又表达了深层的社会关怀。

以上是古诗两首,都表达了离别、孤独、苦难等主题,通过自然景象
的描绘,让人们感受到了原生态的情感。

古诗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传承中华文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古诗两首》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

《古诗两首》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

《古诗两首》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古诗两首》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古诗两首》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1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小朋友们,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大自然是一副多姿多彩的画卷,它会向你展示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象。

大自然更是一部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它会向你倾诉古老的历史,它会为你指引前行的方向。

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秘密。

今天俺们就一起来欣赏一幅画。

2、同学观察图画,用自已的话说说自已看到的图,看谁说得美。

今天俺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小诗《望庐山瀑布》,随机引导认知生字“庐、瀑”,并引导同学了解作者。

二、感悟读诗并识字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⑴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知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

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⑵用自身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

如,在课文下面的和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⑶再把生字放入诗中识字。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出示生字,随着提示语“俺会认”,同学自愿认读自身会认的生字,并说说自身在生活中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曾见过这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的。

在交流中老师要注意多鼓励同学,激发同学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让同学体验胜利的喜悦,调动同学自主识字的积极性。

3、将开课时看到图时的感情投入诗中,读诗。

自由读、单个读、评读。

4、说说自已通过读诗在脑子中看到了什么?5、个人情感体验巩固识字:让同学在会认、会写的字中,选择自身最喜欢的字,联系自身的情感体验,说说为什么喜欢。

同学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喜欢的熟悉的字组词说话,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

三、示范讲解指导书写生字“银”字有两个“竖提”,“艮”的竖提应略向下,善于金字旁的竖提。

“窗”字字形复杂,同学容易忽视“囱”字上的小撇,建议边示范边领着同学一笔一笔地书写。

古诗二首上苏子瞻赏析

古诗二首上苏子瞻赏析

《古诗二首上苏子瞻·其二》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一首诗,以自然界中的青松、茯苓等物象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下面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 意境:诗中以青松、茯苓等自然物象为载体,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通过青松挺拔、茯苓长寿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同时,诗中还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如“自性得久要,为人制颓龄”,传达了作者对人生意义的追求。

2. 修辞手法:黄庭坚的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拟人等。

如“上有百尺丝,下有千岁苓”,通过对比描绘了青松和茯苓的不同特点。

又如“小草有远志,相依在平生”,通过拟人手法赋予了小草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小草的坚韧品质。

3. 情感表达:黄庭坚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自然、人生的热爱与敬仰之情。

通过对青松、茯苓等自然物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同时,通过对小草、千岁苓等植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力的赞叹。

4. 诗学主张: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创作主张“点铁成金”和“自成一家始逼真”。

在这首诗中,可以看到这些诗学主张的影子,如对自然物象的细腻描绘和生动刻画,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创作风格。

综上所述,黄庭坚的《古诗二首上苏子瞻·其二》是一首充满意境、情感与哲理的佳作,通过对自然物象的描绘与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诗歌魅力。

《诗二首》王梵志唐诗全诗赏析

《诗二首》王梵志唐诗全诗赏析

《诗二首》王梵志唐诗全诗赏析《诗二首》王梵志唐诗全诗赏析《诗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梵志所写的诗词,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以下是小编分享的《诗二首》王梵志唐诗全诗赏析,欢迎大家阅读!诗二首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

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

【赏析】王梵志诗多无题,这两首诗的内容都是肯定生命的短暂,死亡的必然。

既可以解释为否定长生的观念,即对世事加以讥笑,又很具“黑色幽默”特色,即面对死亡不可避免的事实,诗人无可奈何地自我解嘲。

“城外土馒头”,以土馒头这样的大白话来喻坟墓,虽不免残酷,还是让人忍俊不禁,“土馒头”弃之城外,可见世人身死之后的孤寂,而生时的荣华富贵显见得是没有意义的了。

“馅草在城里”,坟墓既然是土馒头,坟中的人便是馒头中的肉馅了,这一比喻,几乎令人哭笑不得了,成为肉馅的显然是死人,却“在城里”,可见生死乃必然,倏忽间两个世界,“一人吃一个”这样的大白话,竟然也可入诗,只有王梵志这样彻悟的人才敢为了。

生命只有一次,死亡也不可多得,不论你爱不爱吃这个“土馒头”,都得吃一个,而且只能吃一个。

死后在城外的孤寂生活自然不能与城里的`繁花似锦相比,可是,纵然“土馒头”内的生活没滋没味,却由不得你选,不如老老实实“莫嫌没滋味”!在这首诗中诗人坦然面对生死,语调轻松幽默,但又并非视生死如儿戏般的不负责任的轻松,也并非强作欢颜的故作轻松,而是在正视自然规律彻悟生死后,对世人的讽诫。

第二首的幽默感似乎少了些,而冷嘲热讽却激烈了许多,“世无百年人”意思是凡人,皆不可能长生不老,这其实是每个正常人都知道的,但是偏偏有许多人不愿正视这一点,而是在活的时候,广置田产或遍求仙求,作着妄图长生不死的幻想,此即“强作千年调”。

据传王羲之的后人陈僧智永善书,名重一时,求书者多至踏穿门槛(“ 门限”),于是不得不裹以铁叶,取其经久耐磨。

诗中就用“打铁作门限”这一故事,形象表现凡人是怎样追求器用的坚牢,作好长远打算的。

一年级的《古诗二首》

一年级的《古诗二首》

一年级的《古诗二首》
一年级的《古诗二首》是《池上》和《小池》。

其一原文:
池上
白居易〔唐代〕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
小娃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踪,浮萍被船儿荡开,水面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

其二原文:
小池
杨万里〔宋代〕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李商隐诗二首、关山月、八声甘州、声声慢、辛弃疾诗二首、山坡羊潼关怀古

李商隐诗二首、关山月、八声甘州、声声慢、辛弃疾诗二首、山坡羊潼关怀古

古诗赏析
诗的首联以幽怨悲凉的锦瑟起兴,借助对形象的联想来显现诗人内心深处难于直抒的千般情 怀以及诗人沧海一世所有不能明言的万种体验,点明“思华年”的主旨,这是对传统比兴手法创 造性的发展。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诗中间两联,最能体现李商隐引典精辟、 譬喻精深的持点。李商隐以“庄生梦蝶”的典故人诗,又巧妙地设计了两个字:“晓”与“迷”, 深层喜悦譬喻溢于言表。“晓”早晨也,喻人的一生则是青年时代。“晓梦”:青春美梦,年轻 时立下的宏伟大志,色彩斑斓的喜悦理想。“迷”迷恋,沉溺也不放弃,不可割舍,不懈地追求 喜悦。诗人设字绝妙精巧,赋予典故以新的喜悦哲理,让读者有感于物.有悟于心:使诗句产生 了影视效应,再现了诗人为不可割舍的理想进行了不懈追求,无奈却挣扎于权势争夺之中,左右 为难受尽欺凌终不得志,到头来只是一场悲苦的梦幻而已。
古诗赏析
诗每四句分为一个层次,三个层次分别选取同一月夜下三种人物的不同境遇和态度, 作为全诗的结构框架,语言极为简练概括而内涵却又十分丰富深广。一边是豪门贵宅中的 文武官员,莺歌燕舞,不思复国;一边是戍边战士,百无聊赖,报国无门;一边是中原遗 民,忍辱含诟,泪眼模糊,盼望统一。这三个场景构成了三幅对比鲜明的图画,痛斥了南 宋朝廷文恬武嬉、不恤国难的态度,表现了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苦闷以及中原百姓切望恢 复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怀。
无题
李商隐
古诗大意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翻译: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 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 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 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古诗二首

古诗二首
6、古诗二首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眠闻啼夜雨声
加一加:目+民 门+耳 口+帝 眠闻 啼

眠闻啼夜雨声
春眠 耳闻 鸟啼 夜晚 风雨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青草 拂堤 杨柳 儿童 散学 趁着 纸鸢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青草 小草 草原 草丛 草帽 草鞋

青草 拂堤 杨柳 散学 趁着 纸鸢 耳闻 鸟啼 夜晚
风雨声 一首诗
儿童 春眠 村居
青草 雨声 杨柳 拂堤 儿童 散学 趁着 春眠 纸鸢 耳闻 鸟啼 夜晚
青草 雨声 杨柳 拂堤
儿童 散学 趁着 春眠
纸鸢 耳闻 鸟啼 夜晚
村居
一首诗
《春晓》《村居》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道少。

《诗两首》评课稿

《诗两首》评课稿

《诗两首》评课稿《诗两首》评课稿《诗两首》评课稿1郑老师所授的《诗两首》,我个人认为,整体上来看,形式比较新颖,设计比较用心,较好地考虑了新课标以及MP项目对教材、能力的要求并较好地达到了这些要求,尤其在交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方面有很好的体现,老师授课有步骤,学生学习有条理,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语文课。

整节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学习《归园田居》复习巩固学诗的三步骤并明确方法:一品音韵美,二品图画美,三品意境美,方法分别是诵读、想象和思考。

第二部分是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小组自学《使至塞上》,巩固学习诗歌的三品方法。

第一过程所用时间较少,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很快就完成了三品,在学生出现困难时老师适时点拨,使整个过程比较顺利,为第二阶段的学习赢得了时间。

用小组画画的方式来表现诗歌的图画美并把自己的画用语言表达出来,是这节课的巧妙之处,也是亮点。

这个方式体现了小组的合作、交流,语言的表达、对诗歌的理解、想象能力以及与美术学科的交叉,而且这个方式充满吸引力,使得学生的兴趣大增,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学生在讨论交流之后,纷纷将自己的作品拿到前面展示,效果也不错。

可以说是小小技巧,作用不小。

在学生展示、表述的过程中,老师能够加以适当的引导。

以上是郑老师比较成功的地方,当然也还有一些不足,如因时间关系,教案与真正的授课过程有较大的出入,第一阶段时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显得不足,受电教老师的误导,没有用食物投影仪,影响了教学的效果,最后上去展示的组达到五个之多,很没有必要,又导致了拖堂等。

《诗两首》评课稿2古诗教学三步走《古诗两首》《锄禾》、《悯农》教学反思本课两首五言绝句《锄禾》、《悯农》都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表现了诗人对当时农民的深切同情。

为了让孩子们从小学会学习古诗的方法,我分以下三步走:一、借插图初步读懂古诗课文配有插图,以图激趣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于是在课始,我出示了插图,让孩子们观察图上的内容,说说图上画的农民劳动的情景,再多遍诵读古诗,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结合图从诗中读懂些什么?并告之从哪里读懂得。

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

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

代表作品:《望庐山瀑布》
《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
《早发白帝城》等。
字词乐园
我会读
yī jìn y qión
cénɡ
依次 尽头 ù欲望 g 穷尽 一层
lú yān pù bù yáo chuā
香炉 紫烟 瀑布 遥望 前n川
多音字
(jìn)尽头 尽力 尽
(jǐn)尽管 尽快
例 尽(jǐn)管很累了,我还是尽(jìn) 句 力往前跑。
“千里”“一层” 都是虚指,理解为“更 远”“更高”之意。
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
寓意: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一、二 所见句
三、四 所思句
站得高 看得远
主旨提炼
《登鹳雀楼》是一首五言绝句。诗的前两句 写景,描绘了诗人登上鹳雀楼的所见,营造了景 色辽阔、气势雄浑的意境;后两句寓理于诗,写诗 人登楼所思,体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道出 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初读感知
有一天,诗人王 之涣登上了鹳雀楼, 他看到什么呢?让我 们一起去看看。
品读鉴赏
你在文中圈出了哪些景物?
白日

黄河

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登鹳雀楼》描绘了一幅作者站在鹳雀
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蒙。由 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楼下 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的壮丽宏大的画面。
朗读节奏: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楼 所见
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诗意: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二年级上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

二年级上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

二年级上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二年级上 8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在二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中,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登鹳雀楼》。

这首诗意境深远,给孩子们展现了一幅壮丽的画面,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诗人开篇就描绘了一幅极其宏大的景象。

太阳依着山峦慢慢西沉,余晖映照,一片金黄。

那滚滚的黄河水奔腾不息,向着大海汹涌而去。

这两句诗让我们仿佛亲眼看到了那落日的壮美和黄河的浩荡。

孩子们在学习这两句时,脑海中大概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和神奇。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两句则是整首诗的精髓所在。

如果想要看到更远更辽阔的景色,那就得再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这里不仅仅是在说登高望远的实际行动,更是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

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们来说,或许他们还不能完全理解其中深层的哲理,但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引导,他们能够初步感受到那种追求进步、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

在教学这首诗的时候,老师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孩子们理解。

比如,利用图片或者视频展示诗中所描绘的景象,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那种壮美。

还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给孩子们讲讲诗人当时的创作背景和心情,让他们更加贴近诗人的内心世界。

对于孩子们来说,学习这首诗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

诗中的美景通过文字生动地展现出来,让孩子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美的欣赏和追求。

其次,这首诗有助于孩子们积累词汇和语言表达能力。

简洁而生动的诗句,能够让孩子们学到很多优美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为他们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此外,《登鹳雀楼》所传达的积极向上的精神,能够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一颗追求进步的种子。

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每当遇到困难或者想要放弃的时候,也许会想起这首诗,鼓励自己不断努力,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也可以引导孩子们运用这首诗。

比如,当孩子们站在高处眺望远方时,可以问问他们是不是体会到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觉。

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

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

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古诗二首》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选取了两首写景名篇。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行写景,后两行寓理于诗,写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望庐山瀑布》是一首七言绝句,它是李白游历庐山时写下的风景诗。

一、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①作者简介:王之涣,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他的诗多被制曲歌唱,非常出名。

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②译文:傍晚的太阳傍着西山,慢慢沉没,滔滔黄河水滚滚流入大海。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全部景色,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③小结: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高瞻远瞩的博大胸襟,暗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全的哲理。

二、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一)诗歌讲解①“望庐山瀑布”是什么意思?“望庐山瀑布”就是远看庐山的瀑布。

②“望”和“看”有什么区别?距离问题。

望是远距离地看。

是站在较远处看。

③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④译文在阳光的照耀下,香炉峰周围升起紫色的云烟。

从远处望去,山前的瀑布就像挂在那里的一块白布,从高高的山上飞流而下,不由使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落了下来。

(二)诗歌总结《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

诗中的首句,将蒙蒙的(烟雾)形象地比喻为从香炉中升起的( 紫烟)。

整首诗采用(比喻、夸张)的方法写出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敕勒歌》教学反思3篇

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敕勒歌》教学反思3篇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3篇《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人李白用平易的语句,绝妙的想象,表达了他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感受。

诗题的意思是:夜晚投宿在山上的寺院里。

全诗共四行,前两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是从视觉感受上写出楼高,后两行“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从听觉上进一步烘托出楼高。

诗人用极度夸张的笔调形象、生动地勾勒出山上的寺院楼非常高。

全诗仅 20 个字,但足以令读者如亲临其境,亲感其情。

教学此诗就要引导学生置身于夜静、星朗、山高、楼危的情景之中,体验诗人的感受。

《敕勒歌》语言直白如画,艺术概括力极强。

反映了敕勒族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它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一首民歌,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

整首诗场面宏大,意境高远,层次清楚,语言通俗,充分表达了牧人对草原风光的热爱之情,对家乡的赞美之情。

“敕勒川,阴山下”,这句诗交代了牧民居住的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句写天空像圆圆的蒙古包大屋顶,笼罩着大地。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主要写草地。

在蓝蓝的天底下,草原一眼望不到边,风时时吹来,茂盛的牧草低伏下去,一群群肥壮的牛羊从草里显露出来。

一、教学效果教学本节课我主要从诗歌的内容、情感、手法等角度对诗歌进行分析,学生在赏析诗歌的基础上,拓展到欣赏描写自己家乡的诗歌,通过练笔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家乡自豪感。

课上采用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让授课在讨论、合作的氛围之下进行。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读、背、识字的基础上,加入整体感知诗意、体会古诗描绘的意境的要求。

我在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意境,体会感情,领悟内涵。

在这节课上,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主学习的能力,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学习中。

学生们的合作能力又一次得到了提高,也真正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

二、成功之处1.运用多种多样的读书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的地位。

《乐府诗二首》

《乐府诗二首》

《乐府诗二首》一山飞峙大江后,重峦倚叠天宫垂。

白虎咆哮卧东谷,青龙长吟踏西山。

含鄱衔月湖光色,石影蔽日鸟飞还。

似觉青凤枝头语,若有鲲鹏北冥涉。

道藏三宝树三宝,琴心三叠泉三叠。

九道白波如霜剑,偏锋左走泄寒光。

何能直下三千尺,只缘青莲啸气长。

倒挂银河水激荡,我自摇楫泛扁舟。

笑看岸边人山海,扣舷狂歌任沉浮。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我无石镜心亦清,不知何日可凌霄。

愿得羽化乘风去,昆仑仙境聊逍遥。

东见东方朔,北邀王子乔。

西寻广成子,南访陶朱公。

鼓瑟萧韶曲,吹笛弄东风。

携手桃花岛,醉卧蓬莱宫。

旁人暗讥笑,言我或癫疯。

夜来客居旧茅店,三杯淡酒醉欲眠。

醉罢偶入庄周梦,离体去知上九天。

不见卢敖和汗漫,但见白衣自言仙。

手把芙蓉携诗卷,凭虚负剑纵千川。

曾经谪居人间世,浊酒一壶诗百篇。

散尽千金逐月去,而今神骨更翩跹。

我既闻之喜欲狂,请授长升游太清。

仙人抚须笑不语,自驾彩云向长庚。

我欲随之忽跌坠,惊醒梦碎化蝴蝶。

凝望东方白,怅然久不惬。

庐山多壮景,迄今上亿年。

此山不动星斗变,何能逍遥似从前?丑橘歌亲戚携儿来造访,忙设饼饵捣琼浆。

试问果品有几个,黄橙丑橘盘中装。

儿童弃橘嫌其丑,不晓此物最甘香。

“味在其中不在表,皮肉虽丑又何妨?”儿童不信携橙去,独为丑橘自感伤。

橘子貌丑尚不得喜,世间丑者更彷徨!或云,尧生痏,舜结疮,深山雉鸡为鸾凰。

君不见相国晏仲矮而陋,智圆行方貌不扬。

驱楚持节逢狗洞,伛偻三尺立中央。

樽俎之间折于席,橘枳笑谈入羽觞。

推仁崇教重礼数,淡然生死本无常。

死马亡鸟能为劝,二桃奇策平庙堂。

纪国金壶解至理,雄才正谏佐君王。

君不见至圣先师孔夫子,首上圩顶故得名。

河目隆颡獼猴面,抱琴矍铄列国横。

诗书礼乐春秋易,诸子百家最为精。

辩义识利循古道,声震齐鲁拜上卿。

厚德虚怀承五帝,真言大教贯平生。

在地为麟天为凤,高山仰止不能行。

吁嗟兮!古来圣贤皆死尽,萧萧落日班马嘶。

我笑孔晏终丑怪,毕竟不受今人睽。

岂不闻,荥阳潘家有玉树,姿仪惹得红颜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二首》
《诗二首》
鲁迅
【自学指导】
1.反复朗读,体会诗歌语言精练的特点。

2.掌握课文内容,理解诗歌中的典故及其含义、作用。

3.感受鲁迅的爱国情怀。

【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课文内容,理解诗歌中的典故及其含义、作用。

2.难点:感受鲁迅的爱国情怀。

【正音正字】
矢shǐ磐pán荃quán轩辕xuānyuán
孺rú
【词语积累】
我以我血荐轩辕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初学课文】
1.朗读课文。

《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
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2.找出这两首诗歌的韵脚。

3.从这两首诗歌中找出比较工整的对偶句。

【课文简析】
《自题小像》是鲁迅年轻时,立志报国、向旧世界宣战的人生宣言。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两句,用无法逃脱爱神的箭,形容自己和祖国不能不相爱,以此衬托爱国之情深切。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两句,用献出鲜血和生命的决心,表达自己矢志救国的宏愿。

其境界之高、立意之深,为后人敬佩。

《自嘲》回顾自己不平坦的经历,曲折地表达了战斗到底、决不屈服的斗争决心。

题名与诗中的自嘲文字,显示了作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文字功力。

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有所不同:《自题小像》是直抒胸臆;《自嘲》则是曲笔言志。

【思维训练】
1.如何理解下列诗句?
①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我的心无法逃脱神箭,尽管故乡风雨交加晦暗我还
是坚定如磐石。

“神矢”指古罗马爱神射出的箭。

这两
句诗表达了诗人无法摆脱对祖国深挚的爱,抒发了强烈
的爱国主义情怀。

②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将希望寄托于民众但当权者却不能理解,我将自己
的鲜血献给祖国。

“寒星”比喻民众;“荃不察”引用《离骚》“荃不察余之衷情兮,反信谗而斎怒。

”“荃”指君,也可以指臣;有人说本诗也是指民众。

“轩辕”
指我国古代传说中的黄帝。

这里指代中华民族。

这两句
诗表达了诗人对人民、对祖国强烈的爱。

③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运道不好还能有什么要求,没有翻身已经碰破了头。

这两句诗写出自己背时倒运地奋斗着,无私地为祖国的
富强而战斗。

④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这两句诗与“未敢翻身已碰头”都是“运交华盖”
的具体表现。

⑤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两句诗写出诗人对敌人决不妥协的战斗态度、对
人民甘愿奉献一切的无私精神。

⑥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鲁迅受反动派的迫害到处躲避,只有小楼才是自己的天下,可以不管外面政治气候的变化、交替。

这是自嘲,也是讽刺、攻击国民党反动派一味躲避、不管祖国危亡的消极行为。

2.《自题小像》表现了鲁迅怎样的情怀和志向?
这首诗表现了鲁迅虽身在国外,仍心系祖国愿意为祖国富强流血牺牲的情怀和志向。

3.《自题小像》中哪些词语象征祖国人民?运用了什么典故?
《自题小像》中“故园、寒星、荃、轩辕”这些词语象征祖国人民。

“荃不察”引用《离骚》“荃不察余之衷情兮,反信谗而斎怒。


4,《自嘲》表现了诗人什么情怀和志向?
《自嘲》曲折地表达了诗人与敌人战斗到底、决不屈服的斗争决心和对人民甘愿奉献一切的无私情怀。

5.《自嘲》中“运交华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运交华盖”的具体表现是:“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6,这两首诗歌前后跨越了30年时间,鲁迅的理想
有什么变化?
鲁迅从一个充满报国热情的热血青年成长为一个在
文坛第一线叱咤风云的斗士,面对严酷的现实,他变得
既有坚定的、无所畏惧的爱国之心,又有成熟的、冷静
犀利的批判意识。

7.为下列各字组一个四言短语,最好是成语。

①矢(矢志不渝众矢之的有的放矢)
②磐(坚如磐石)
③辕(南辕北辙)
④孺(妇孺皆知)
8.请以《自题小像》为题,写一首短诗。

【课外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

2.完成“学习建议”。

3.预习《有的人》。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