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区域分工与合作理论

合集下载

区域分工

区域分工

1、绝对优势理论
一、提出者: Adam· Smith 二、理论背景——重商主义(Mercantilism)盛行 三、绝对优势理论 1)、假定条件 2)、基本思想 3)、绝对优势的分析
假设条件
(1)两个国家和两种可贸易产品。 (2) 产品生产只需要一种要素投入:劳动 (3)规模报酬不变。 (4)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5)无运输成本。 (6)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
假设条件
(1) 1×2×2模式:一种资源、 两个国家、两种商品。 (2)固定的要素禀赋水平、资源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3)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的行业之间自由流动,在国家之间不能流动。
(4)商品的相对价值取决于它们的相对劳动投入量,而且生产成本是不变 的,供给曲线表现为水平线。
(5)不同的国家之间存在技术的差异,技术水平不变 (6)不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没有关税或影响国际贸易自由进行的 其他壁垒。
则:
分工前 A国 分工后
生产:6W+4C
消费:6W+4C
生产:12W 消费:6W+6C 生产:1W+2C 消费:1W+2C 生产:4C 消费:2W+2C
∴分工后比分工前A国多 获得2C
分工前 B国
分工后
∴分工后比分工前B国多 获1W
结论:分工生产、贸易使两国均能获利。
分析
A 小麦W 6
B 3
布匹C
4
2
3.要素禀赋理论(H-O理论)
代表人物: 赫克歇尔(E.Heckscher) 俄林(B . Ohlin)
1、要素禀赋理论与古典贸易理论的区别 • 从要素禀赋差异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基础; • 2×2×2模型: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两种生产 要素(劳动和资本); • 各国要素禀赋存在差异的原因,更易于解释。

第六章 区际分工与联系

第六章  区际分工与联系

第六章区际分工与联系教学目的:熟悉区际分工基础和理论,了解区际贸易原则、区际要素流动方式和过程。

教学重点:区域要素流动的动因和基本类型、区域合作的内涵、原则和组织形式教学难点:区际贸易理论课、学时:3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区际劳动分工按地域的分工即是区际劳动分工,即劳动的地域分工,简称区域分工或地域分工,它是社会经济活动依据一定规则在地域空间上的有机组合。

一、区际劳动分工的客观基础(一)要素赋存在空间不平衡是区际劳动分工的必要条件要素赋存的空间不平衡是指生产要素在地理空间的分布和地域经济系统演变运动中的不均匀性,即差异性。

自然条件的差异是劳动地域分工的自然基础。

(二)区际劳动分工的直接动力是其经济利益区际劳动分工归根结底是人类经济活动在地域空间长期分化组合的结果,显然是由经济过程的内在机制所决定的。

人们从分工中获得的各种利益是驱动区际劳动分工发生、发展的直接动力和内在原因。

直接的经济性是采用一定程度的分工和专业化的生产方式后较采用这种方式以前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或生产资源的节约;间接的经济性是指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为生产方式的其他创新提供了条件,而对这些生产方式创新的采用会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或生产资源的节约。

区际劳动分工的经济性表现:1、区际劳动分工使得各地区根据本区域在自然资源、人力、资本、技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将其生产、经营活动集中在较少的方面。

2、区际劳动分工可以共享社会生产条件,减少对基础设施要求的复杂性,从而节约基础设施的费用。

3、区际劳动分工的发展,可以形成较为高效率的地方劳动力市场,也利于集中培训专业技术人员。

4、区际劳动分工可以共享辅助行业提供的专门服务。

5、区际劳动分工有利于专业技术的传播和扩散。

二、区际分工的特点和模式(一)区际分工的特点1、地区经济的专业化2、各地区间生产要素的相互联系性3、区际劳动分工的层次性(二)区际劳动分工的模式1、萨乌什金将劳动地域分工划分为六大类:在经济上完整的地区之间的劳动总分工;某些个别中心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在前一个分工的经济区内分离出的中心之间的分工;经济中心四周的,某一空间“场”内的劳动分工;阶段性分工,指某一统一的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在地域上分散在不同的地点或地方;时期劳动地域分工;偶然性的劳动分工,指国家由于偶然的政治和经济上的要求而进行的劳动分工与商品交换。

第六章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资料

第六章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资料

第二节 区域分工与区际联系

1、区域分工——劳动地域分工:指相互关联的 社会生产体系在地理空间的分异,是社会分工 的空间表现形式。
从个别区域的角度来看,表现为各个地区专门 生产某种产品,有时是某一类产品甚至是产品 的某一部分,即区域生产专门化。 从相互联系的区域体系来看,它表现为全社会 的生产专门化体系。

(二)区域优势的类型

1)有形优势与无形优势 2)绝对优势与相对优势 3)局部优势与全局优势

硬——软 成本——效益


4)空间优势与时间优势
5)现实优势与潜在优势

6)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二、区域发展优势的确定
(一)确定区域发展优势的原则

1、总体性:区域发展优势必须与国家、与 上层次区域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一致。 2、综合性:只有通过对区域内全部生产发 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后,才能 确定地区发展优势。



2、劳动地域分工的必要前提是:产品的区际 交换与贸易,产品生产地和消费地的分离。
3、劳动地域分工的一般演变过程:从国内局 部性地区分工,到全国统一市场下各区域之 间的全国性分工,从国内地域分工到国际地 域分工。

一、区域分工的基本理论 ——五种经典理论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表6-1 加拿大和英国小麦和布匹的生产效率
分工前 英国 美国 合计 分工后 英国 美国 小麦 劳动投入 产出 150 120 100 120 250 240 布匹 劳动投入 产出 50 100 100 100 150 200 200 200 240 400
通过地域分工和国际贸易,用同样的劳动时间, 小麦和布匹的生产量都增加了一倍。

第六章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第六章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通过分工和交换,美洲和欧洲的劳动生产率都提高了。
4.约翰· 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斯密:通过分工,总体利益增加了;李嘉图:通过 分工,参加分工的国家利益增加了。他们都是从成本角 度来分析分工的条件和结果,但对为什么分工的解释是 不够完全的。约翰· 穆勒提出了“国家内部消费需求强 度决定了贸易的具体条件”的观点, 较好地解释了在 什么价格水平下交换的问题。他认为:在比较成本决定 的界限内,国际间的商品交换的实际比率是由两国的相 互需求决定的。 即:两国以两种产品相互贸易时,这两种产品的交 换比率,在由比较成本决定的幅度范围内,取决于两国 对彼此产品的相互需求,取决于一国对另一国产品的需 求弹性。需求不迫切、需求量不大的国家可以得到更多 的好处。
角度:具体区域→专门化,区域系统→专门化体系 前提:区域之间的交换和贸易,生产地和消费地的分离 规律:分工规模随交换和贸易规模变化;专门化空间随市场
扩大而扩大;分工层次随经济活动的复杂化而不断升级。
2.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
亚当· 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他从社 会现实中认识到分工的好处,提出国家也应该从分工和 贸易中获得好处。 亚当· 斯密认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绝对有利的条件 来生产某种产品,导致生产成本绝对最低,然后通过贸 易和交换来获得分工的好处。如果每个国家都这样按照 绝对成本最低的原则来进行专门化生产,通过贸易进行 交换,就一定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 效的利用。
一、区域分工的理论基础
1.基本概念 2.亚当· 斯密的绝对优势说 3.大卫·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4.约翰· 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5.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 6.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理论 7.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1.基本概念
概念:劳动地域分工就是指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在地理

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

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

• 首先,存在着人口流动的经济阻碍。即人口迁移的成本较 高。
• 其次,存在着人口迁移的结构性阻碍,即落后地区希望迁 出处于贫困且无技能的人,尽量留住素质较高的人。发达 地区需要的是有技能、素质高的人而非无一技之长者。这 样在迁出和迁入愿望之间产生了结构性困难。
• 最后,存在着人口流动的非经济性阻碍。主要包括两个方 面,即安土观念、户籍制度制约、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等。 (陕北文化、农民工为例)
• 2、技术差距理论
• 技术差距理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都相当重视技术要素对 区域分工的影响。一个技术要素丰富的区域总是在技术创 新和技术产业化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技术密集型产品生 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 技术差距理论由波斯勒于1961年提出。该理论认为一个区 域在某项技术上进行创新,那么在这技术未在其他区域使 用之前,这个区域将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并因此获得生产 和出口优势,甚至处于市场垄断地位。但技术总是要传播 到其他区域。但这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分为两个阶 段:一是需求滞后期;另一是仿造滞后期。由于有诸如专 利法等限制,仿造等途径的传播也并非完全。技术高的区 域往往能保持越来越大的新产品创新能力。
呢绒(1 酒(1单 单位) 位)
90天 80天
英 国 100天 120天
• 3、要素禀赋论(H—O理论) • 区域比较优势是客观存在的,然而,区域比较利益理论不
能说明为什么各个区域在某种商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 赋理论,又叫要素比例理论。
• 他们认为各国或各地区的资源禀赋不同,即生产要素的供 给状况不同,是产生国际或区际分工和国际或区际贸易的 基本原因。
• 缺陷:
• 首先,它不能对形成比较优势的原理提出合理解释。认为 唯一的原因是生产率或技术差异。

6.区域分工与合作

6.区域分工与合作
(1)决定劳动力流动方向和结构,本区域劳动力 )决定劳动力流动方向和结构, 素质高低。 素质高低。 (2)决定资本流动方向和结构,本区域资本存量 )决定资本流动方向和结构, 多少和吸收外资多少。 多少和吸收外资多少。 (3)决定技术引进扩散速度、技术经济效益。 )决定技术引进扩散速度、技术经济效益。 (4)决定对本地自然资源利用程度,对外部资源 )决定对本地自然资源利用程度, 使用状况。 使用状况。 (5)决定区域内市场繁荣程度。 )决定区域内市场繁荣程度。Biblioteka 2、区域差异越来越不重要 、
不同区域之间在自然资源、环境条件、 不同区域之间在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各种生产 要素禀赋和制度方面的差异。 要素禀赋和制度方面的差异。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决定地区经济增长与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 发展诸因素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发展诸因素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种 天赋资源相对地位下降, 天赋资源相对地位下降,而各种后天获得性资源 的地位相对上升。 的地位相对上升。 如地方文化特性与大众观念、制度创新与机制、 如地方文化特性与大众观念、制度创新与机制、 信息网络、智力资源、企业家的素质,等等。 信息网络、智力资源、企业家的素质,等等。总 地区优势”的内涵是随时代而变迁的。 之,“地区优势”的内涵是随时代而变迁的。
第二节 区域分工
一、生产分工 1、生产分工 、 (1)最原始分工是自然分工,性别和年龄。 最原始分工是自然分工, 最原始分工是自然分工 性别和年龄。 (2)三次社会大分工: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农业 三次社会大分工: 三次社会大分工 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 和手工业的分离,商业和物质生产部门的分离。 和手工业的分离,商业和物质生产部门的分离。 (3)生产流程的分工。 生产流程的分工。 生产流程的分工 (4)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区域分工。 区域分工。 国际分工 区域分工

第六章区域分工与合作(共48张PPT)

第六章区域分工与合作(共48张PPT)
亚当·斯密认为适用于不同个人之间的分工,也适 用于不同国家之间。
26
共四十八页
第二节 区域分工合作的客观基础(jīchǔ)与理 论
绝对成本(chéngběn) 理论
假定英国、葡萄牙两国都生产葡萄酒和毛呢这 两种产品,他们的生产情况见下表。
27
共四十八页
第二节 区域分工合作(fēn gōng hé zuò)的客观 基础与理论
29
共四十八页
第二节 区域分工合作的客观基础(jīchǔ)与理 论
若酒与毛呢按1:1等量进行交换,交换后两国各自所拥有的产品总量分别 (fēnbié)是多少?与分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
30
共四十八页
第二节 区域分工合作的客观基础(jīchǔ)与理 论
亚当·斯密主张如果外国的产品比自己国内 生产的要便宜,那么最好是输出本国(běn ɡuó)在 有利的生产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去交换外国的产品 ,而不要自己去生产。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其绝 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即生产成本绝对低)进行专 业化分工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是有利的 ,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 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物质财 富。
2、区域经济合作的意义 冲突能够两败俱伤,通过扩大开放,经济合作 ,实现双赢。 (1)资本(zīběn)无孔不入,追逐最大利润, 扩大了空间经济一体化。 (2)市场扩大往往伴随交易成本 的降低。
16 共四十八页
第一节 区际经济(jīngjì)关系与区域经济(jīngjì) 发展
3、区域合作形式 1、合作经营:契约联合,投入要素不按货币计量,而通过
两利取重,两劣取轻
38
共四十八页
第三节 区域(qūyù)分工合作的表现形式
一、区域(qūyù)分工合作的形成机制

第06章 区域分工、联系与对外开放理论050831

第06章 区域分工、联系与对外开放理论050831
A国对B国出口额 B国的进口总额 A、B两国的贸易结合度= ÷ A国的总出口额 世界进口总额
此值等于1,为平衡水平;大于1,为程度密切;小于1, 为不够密切。
二、区域相互作用理论 区域相互作用是指在某种特定因素的影响 下,发生于不同地理位置之间的相互作用。这 种作用是通过区域间人口、物质、信息等的流 动来实现的。 1、区域要素流动的主要模型 (1)对流——以人和物资的移动为特征。 (2)传导——指区域间的多种交易,如财政、 税收、金融和证券等。 (3)辐射——指信息的流动和新思想、新技 术的扩散等。
2、相互依赖程度的指标体系 (1)国际贸易增长速度与GNP或GDP增长速度之比。如果贸 易增长速度快于GNP或GDP增长速度,说明相互依赖程度较高, 反之,则表明相互依赖程度较低。 (2)出口贸易额与GNP或GDP之比。比重越高,表明相互依 赖程度越大,相反,则依赖程度就越小。 (3)国际资本流动总额的增长速度。相互依赖程度与此项 指标成正比关系。 (4)世界劳务出口的增长速度。相互依赖程度与此项指标 也是一种正比关系。 (5)贸易结合度。这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指标,其公式如下:
3、斯托尔帕-萨 缪尔森命题 该命题是关于征收 关税对各种生产要素间 收入分配产生影响的国 际贸易分工理论,它表 明贸易和专业化分工的 影响,不仅仅限于具有 使国家之间要素价格均 等化的倾向,还可以使 一国内部各种要素之间 的价格均等化。
4、其他有关理论 主要指“协议性区域分工理论”、“部 门内贸易理论”等。 “协议性区域分工理论”是由日本学者 小岛清提出的。小岛清认为,当两国或两地 区在绝对成本和相对成本均无差异时,分工 的动力来自于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利益,即在 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都不存在的条件下,决 定分工的主要原因是规模经济。由于这种分 工不能通过市场机制自动地实现,需经当事 双方的某种协议加以实现,故小岛清将这种 分工称之为“协议性分工”。

中国区域分工与合作问题研究ppt课件

中国区域分工与合作问题研究ppt课件

当前中国区域分工与合作的特点
区域分工的基本特点
南北之间区域分工显著; 三大地带之间的区域分工格局仍以资源-加工型垂直地域
分工为主; 各省份专业化部门有所发展,但发展程度不一。
区域合作的基本特点
政府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作用开始改变,不同区域的合 作方式与效应出现明显差异;
区域经济合作的规则与政策仍在完善之中; 除制度因素外,困扰区域分工与合作的区域问题有增多
区域分工的影响因素
内生因素与外生因素
外生因素是指区域客观存在的自然与历史条件, 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外生因素是区域 分工的基本前提,特别是早期的区域分工主要 是以自然差异为基础的。
内生因素是指一个时期区域经济系统自身能够 决定的变量。这些因素是在区域内部分工和外 部分工内生演进的过程中,由各个经济主体自 利的专业化决策交互作用所决定的。
与此同时,还有可能陷入新的“比较利益陷阱”,即发达 国家和地区可能以密集的资本或技术替代劳动或资源,从 而导致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的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产品 并不具有竞争优势。
区域分工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固定规模收益 的基本假定,论证了贸易的原因不仅仅是比较优势, 还有规模递增收益;要素禀赋差异决定着产业间贸易, 而规模经济决定着产业内贸易。
的趋势; 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和内容多样化。
当前中国区域分工与合作存在的问题
区域分工模糊导致区域重复建设和地方保护主义屡 禁不止,产业结构趋同严重,区域间的合作关系难 以真正建立;
在区域分工方面,资源-加工型的垂直区域分工格局 不利于区际关系的协调发展和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升级;
在区域合作方面,由于中央政府区域管理制度基础 不完善,全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水平仍然较低, 区域间的利益矛盾与冲突仍然十分频繁,缺乏合理 的区域协调与问题解决机制。

第6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分工与合作理论

第6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分工与合作理论

4、新贸易理论克鲁格曼
新贸易理论的基本观点
(1)基本假定:a 存在规模经济; b 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 (2 )贸易的原因不仅仅是比较优势,还有递 增规模收益。 ( 3)比较优势决定产业间贸易,而规模经济 决定产业内部的国际或区际贸易。
(4)产业内贸易问题:在不完全竞争的市 场结构中,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即使 各国的偏好、技术和要素禀赋都一致的 情况下,也会产生相异产品之间的产业 内贸易,并且国家间差异越大,产业间 贸易量就越大,国家间差异越小,产业 内的贸易量就越大。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一书中对区域经 济协调发展的含义作了解释: 第一,先富后富,共同富裕。 第二,公平竞争,特别强调发展机会的公平。 第三,承认市场机制作用下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性,但是政府要扶持欠发达区域的发展,消 灭绝对贫困。 第四,实施空间一体化战略。既要发挥市场机 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又要加强政府对 区域经济的干预。
Hale Waihona Puke 斯 密:将不同国家的同种产品的成本进行直 接比较,认为在某种产品上所需成本绝对 的低,就称为具有绝对优势,只要有这种 绝对成本优势,就应发展这种产品的专业 生产,并出口换回自己在生产上不占优势 的产品,贸易双方都从交易中获益,这就 是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按此理论,一个 无任何绝对优势产品的地区就不能从贸易 中获利。 然而现实的地域分工与贸易并非如此。
(简称H—O定理——资源禀赋理论) 认为地域分工、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各国各地生 产要素禀赋上的差异,而不是古典学派认为的劳动 生产率的差异产生的。 其基本观点如: 1、每国或区域生产要素禀赋各不相同,利用自己 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 利的地位。 2、地域分工与贸易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生产要素供 给不同,它决定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产品中较多 利用低价生产要素,产品成本就会低一些。

6第六章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6第六章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一、区域分工的基本理论 ——五种经典理论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三)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四)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 (五)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理论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
1)亚当·斯密:英国18世纪古典政治经济学 的创始人,处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 的资本主义上升时期。
(五)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论
1)地理分工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 2)地理分工的类型:
① 绝对的地理分工:完全不能生产 ② 相对的地理分工:生产成本高 3)地理分工发展的动力:经济利益 4)地理分工的公式: Cv > Cp+t 产品:销售地价格 > 产地价格+运费和关税
(六)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的进一步发展
在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三大生产要素中,除土地 不能自由流动外,劳动力和资本都可以自由流动
按照相对价格差异的理论,可以根据生产要素的 构成,将所有商品大致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 密集型、土地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等类别。
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加拿大等国,土 地较充裕,资本和劳动力较稀缺,故形成小麦 、羊毛、肉类等产品的专门化。
展的基础和动力。 区域间经济联系:扩大专业化生产规模的途径 区际分工的层次性和综合性:从国内局部性地
区分工,到全国统一市场下各区域之间的全国 性分工,从国内地域分工到国际地域分工。
(二)模式
垂直分工:相关区域在同一生产过程的不同阶 段进行专业化生产而产生的区域分工。
一个完整生产过程分为初级产品、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等三个主要生产阶段,并需要相关配 套服务,不同区域承担不同生产阶段而形成分 工,是发展水平差异大的地区间的分工。

第6章 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第6章 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区域规划
28
6.2.2区域分工的特点和模式
特点 : (1)区域生产的专业化 (2)区域间经济的联系性不断强化 (3)区际劳动分工具有层次性和综合性
区域规划
29
6.2.2区域分工的特点和模式
模式:(1)垂直分工: 指相关区域在同一 个生产过程的不同 生产阶段进行专业 中间产品:比如钢铁工业 初级产品(比如采矿业)
(4)空间优势与时间优势
(5)现实优势与潜在优势 (6)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区域规划 5
区域规划
6
6.1.1优势的概念及类型——区域优势的类型
(1)有形区域优势与无形区域优势 (2)绝对区域优势和相对区域优势 (3)局部优势与全局优势
(4)空间优势与时间优势
(5)现实优势与潜在优势 (6)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易双方都能获得贸易利益。
☞比较成本论假定的情况是: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 上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但有利的程度不同,其中一种 更为有利;另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不 利的地位,但不利的程度不同,其中一种更为不利。在这
种情况下也能产生分工。
区域规划 18
国 际 分 工 前 葡萄牙120个单位葡萄酒和英国150单位的毛呢交换
第 六章
区域优势与 区域分工
区域规划
1
目录
6.1区域优势
6.2区域分工与区际联系
6.3区域投资环境评价
区域规划
2
6.1区域优势
6.1.1区域优势的概念和类型 6.1.2区域发展优势的确定
区域规划
3
区域发展优势的概念
6.1.1优势的概念及类型
所谓区域优势,就是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主
要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

区域分工与合作

区域分工与合作

前店后厂
香港特别行政区与祖国内地(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 主)的经济合作,主要是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关系。 祖国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而 港澳地区则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港澳地区利用海外贸易窗口优势,承接海外订单, 从事制造和开发新产品、新工艺,供应原材料、原器 件,控制产品质量,进行市场推广和对外销售,扮演 “店”的角色。珠江三角洲地区则利用土地、自然资 源和劳动力优势,进行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扮 演“厂”的角色。港澳在前,珠江三角洲在后,彼此 紧密合作,因而被形象地称为“前店后厂”。
前店后厂形成条件


区域差异(优势):
港澳:经济发展快速,发展水平高,工业化水平高,技 术、人才、资金和管理优势区位优势(高度国际化) 珠江三角洲:土地、自然资源,廉价劳动力,原材料丰 富,市场广阔



优势产业:
港澳:制造和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市场推广和对外销 售,第三产业发展优势,服务、销售,出口贸易业发达。 珠江三角洲:利用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进行 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主要是第二产业发展优势, 工业发展强劲。



背景:
港澳:70~80年代面临经济转型,工业化进入后期,第二
产业急需向第三产业转移。
也需要外贸窗口走向全球。
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急需技术资金来发展工业,

成果:内地因素成为推动香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外部
因素,香港的制造业大部分转移到内地,各类服务业得到 全面高速发展,实现了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经济转型。 今天的香港已发展成为亚太地区的国际贸易、金融和航运 中心。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积 极发展外向型经济,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引进了大量外 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经营管理方法和最新 工商科技信息,创办了一大批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多的加 工制造企业。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的大量轻工业产品,主 要是通过港澳贸易渠道,出口至全球其他地区,从这些地 区的经济贸易往来中赚取了大量外汇,使该地区贸易国际 化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区域分工与区域合作

区域分工与区域合作
• 混合型分工:既有水平型分工又有垂直型分工的一种分工 方式.
整理课件
7
区域分工理论
• 绝对优势理论。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暗含着对地域分工的 应用性,它适用于国内地区之间的分工,原因在于国内的 贸易是自由的,而在自由贸易的前提下,区域分工是自然 实现的。
• 相对优势理论。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区域分工与地域间贸 易产生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地区 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 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地区在不同的产品生产上具 有比较优势,使地域分工和地区间贸易成为可能,进而获 得比较利益。
整理课件
15
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
区 域 要素禀赋理论



人力资本学说



新要素学说 研究开发学说

企业创新

创新理论 国家创新
区域创新
整理课件
16
要素禀赋理论
• 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将国际贸易和区际贸易的领域由产品 拓展到生产要素,并认为正是由于各地区生产要素禀赋的 不同决定了地区之间的贸易格局,而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 能够改变地区要素禀赋之不足,提高地区生产效率。俄林 的要素禀赋理论为区域经济合作奠定了基本的理论基础。
• 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1919)认为两国之间比较成本 的差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两国要素禀赋不一样,二 是不同产品生产过程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
整理课件
8
区域分工的含义
• 区域分工是指各区域为了获得资源配置的高效益,进行专 业化生产,通过区际贸易而实现专业化利益的区域经济空 间组织方式。
• 第一,区域分工的目的是每个区域为了获得更高的资源配 置收益,表明区域分工是出于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 是一种主观上的利他行为。

区域分工理论

区域分工理论

区域分工理论一、区域分工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一)区域分工的内涵和实质1.分工的内涵分工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或者说人们进行生产活动时的行为方式,是指将原来由一个经济活动或一个经济活动中所包含的不同操作分解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行为主体承担。

分工和专业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专业化则指的是一个人或组织减少其生产活动中的不同职能的操作的种类;或者说,将生产活动集中于较少的不同职能的操作上。

专业化和分工越是发展,一个人或组织的生产活动越集中于更少的不同职能操作上。

通常意义的分工与专业化,往往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分工与专业化的程度或状态;二是指分工与专业化的趋向或过程。

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分工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因素,而是一定社会经济制度在生产领域中的集中反映。

斯密在论述分工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也揭示了分工对于促进发明创造、扩大交易规模与市场范围、改善社会福利的作用。

分工的深化不仅促进了生产制度的创新,而且推动交易制度的规范与完善,由此带来收益递增,构成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

马克思将分工分为企业内分工和社会内分工。

企业内分工是指在企业这样一个组织内的个人之间的分工。

社会内分工是指在一个社会内,微观经济单位之间形成的分工与专业化。

马克思在对这两者进行区别的大量分析中,十分深刻地揭示了分工的制度内涵。

首先,分工不仅是单个企业的生产组织制度,而且是整个经济活动的生产组织制度。

其次,分工不是没有历史背景的生产要素组织,而是以特定的经济制度,尤其是最为基本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前提的,是所有制在具体生产组织上的反映。

最后,社会分工与企业内部分工有统一的一面,但也有冲突的一面,即企业内部分工的有组织有比例与市场经济下社会分工的无组织无规则性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而这个矛盾正是私有制市场经济中必然存在的根本矛盾在分工制度上的集中体现。

自给自足、局部分工和完全分工,并用图形对分工及其演进作了直观的示意。

如图3-1所示。

(a)自给自足(b)部分分工(c)专业化分工分工的演进。

区域分工与协作

区域分工与协作

区域分工与协作区域分工与协作一、经济联合与协作工作存在的必要性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融入世界经济,经济联合与协作工作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1.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决定了经协工作的长期性。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强。

社会化大生产实际上就是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最佳组合。

这种有效配置和组合的过程就是形成新的生产力的过程。

大到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小到一个企业的全部生产过程,都离不开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和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

要素和资源配置的结果,直接决定着投入产出效率和经济效益。

特别是我国资源分布落差大,经济发展不平衡,需要通过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实现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这个配置和组合的过程是靠人来实现的,而且是靠众多的人来实现的,这些人组成的组织称为合作组织或经协组织。

因此,只要有人类存在,有生产过程,就会有要素和资源的配置和组合过程,这个过程的必要性和长期性,也就决定了经济协作机构存在的必要性和长期性。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经协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市场经济已打破了原有的国界,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

我国经济将在更高程度和更大范围内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这必然使经济主体间的协作也超出国界,实现国内协作与国际合作的进一步融合与互补。

同时,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这些都为经协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我们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着眼于国内外统一的大市场,按照“以内促外、以外促内”的原则,坚持对内经济协作与对外经济合作相结合,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和综合竞争力。

3.扩大内需的方针,为经协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将有力地拉动经济增长,也为扩大对内开放和开展经济联合与协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答:区域经济合作理论,不但反映着区域经济合作实践的要求,而且从来无法摆脱世界经济实践进程和理论发展的影响。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趋势之一,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一、区域经济合作理论概述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技术和资源等要素禀赋差异引起的相对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新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基于此建立其理论框架,“中心一周边”理论和国际依附论则强调该差异产生的历史积累原因和差异加大的趋势,提出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主张,采取割断不合理交换关系、建立发展中国家内部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以避免两极分化的进一步加剧,并认为新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关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联系的论述实际上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新的依附。

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新贸易理论认为即使不存在相对价格条件的差异,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也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独立因素,认为中心一边缘模式即区域经济的出现依赖于运输成本、规模经济、市场需求、制造业分布和产业外部性。

1.标准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标准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以瓦伊纳《关税同盟问题》一书中的关税同盟理论为代表。

基于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该理论认为,组建关税同盟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对区域集团内的国家产生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主要包括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

贸易创造指组建关税同盟成员方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相互出口产品价格下降带来的经济福利的增加,包括生产创造效应和消费创造效应。

贸易转移效应指建立关税同盟之后成员国与高成本产品成员方的相互贸易代替了成员国与低成本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造成的福利损失。

是否组建关税同盟,取决于贸易创造效应与贸易转移效应的比较。

从发达国家之间组建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来看,由于其供给和需求曲线较为平坦,贸易创造效应较大,且非成员国的产品成本不占优势,贸易转移效应较小,因而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转移效应,福利正效应较为明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中国的区域贸易
一、中国国际贸易增长的态势及贸易结构
(二)中国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
进出口商品结构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水平和结构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初级产品出口比重大幅度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则大 幅度上升。这说明中国正在努力创造条件,发展深加 工工业,改善贸易条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同时,研究区域贸易需要加上特定国家的政治体制、 经济制度等因素的影响。
第一节 区域贸易理论
二、古典区域贸易理论
(一)亚当*斯 密绝对成本说
(二)大卫*李 嘉图比较成本说
(三)俄林要 素禀赋说
第一节 区域贸易理论
二、古典区域贸易理论——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
假定:有两个国家英国和美国,生产两种产品小麦和布,用一 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劳动力在国内能够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
第一节 区域贸易理论
2、国际贸易与区域贸易的关系:
总的来看,国际贸易是区域贸易的一个特例,它是把 主权国家作为特定的区域对象,研究国家与国家之间 的贸易活动。
国际贸易理论中关于阐述贸易形成的原因及不同发展 水平、不同类型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的理论完全适用 于区域贸易;但是,国际贸易中关于关税及各种国家 之间贸易壁垒的理论,以及关于汇率、国家外汇平衡 等影响国际贸易因素的理论,在以国内地区间贸易为 主要研究对象时,就不适用了。
第二节 中国的区域贸易
二、中国区际贸易冲突的形成机制与对策思路
(一)地区贸易总格局
一个地区自我循环比率越高,经济发展越封闭,在全国劳动 地域分工中地位也越低;相反,地区的开放度越高,说明在 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占有一定地位。这样,我们可以将全国 划分为4类地区。 第一类,高度开放的地区,G<20%。 第二类,中度开放的地区,20%≤G<40%,F2≥30%。 第三类,自我循环比率高的地区,G≥40%,F2<30%。 第四类,其他地区,特点是以大区内市场为主,但尚未 形成全国性的优势.
第六章 区域分工与合作理论
重点问题 第一节 区域贸易理论 第二节 中国的区域贸易 第三节 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 第四节 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与形式
关键词及思考题
重点问题
绝对成本学说和相对成本学说
中国区域贸易格局调整
现代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保税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自由港
第六章 区域分工与合作理论
能流动。在没有国际贸易的情况下,两国劳动投入和产出的情
况如下表:
小 麦 布
劳动投入量
英国 150
产出量
120
劳动投入量
50
产出量
100
美国
100
120
100
100
第一节 区域贸易理论
二、古典区域贸易理论——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
根据绝对优势原则进行国际分工,美国应该把全部生产要素投 入到小麦的生产上,英国则应把全部生产要素投入到布的生产
第二节 中国的区域贸易
二、中国区际贸易冲突的形成机制与对策思路
(三)美国处理州际贸易关系、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经验
美国在南北战争以后,各州之间的经济联系逐步加深,贸 易利益冲突也不断加剧,各州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纷纷 筑起各种形式的贸易堡垒。为此,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对 策,其中富有成效的措施主要有: 第一,州际协调。即在发生矛盾或需要合作的各州之 间首先进行自我协调,这种协调通常是通过签订具有 约束性的双边和多边协定或行政协议来实现的。 第二,法制管理。在美国处理州际关系具有宪法保障 和司法制约。 第三,市场机制。完善的市场机制保证了美国全国性 市场能够真正发挥效用。
第一节 区域贸易理论
2、区域消费者的爱好与需求差异是区域贸易的主要 原因之一
即使两个区域生产条件基本类似,生产成本完全相同, 由于消费爱好不同,从而市场需求结构不同,也会导 致发生贸易,并实现贸易利益。 由于人们消费需求偏好的不同,每一个地区的消费需 求与区域资源禀赋不对称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时,区 域内必然有一部分需求不能得到满足,需要输入;同 时,另一部分资源或产品会因为区内缺乏需求或者需 求过小而闲臵,需要通过输出来开拓市场,并实现其 贸易利益。
第一节 区域贸易理论
4、行业内贸易及产品内贸易是区域贸易的主要形式 产业内贸易既包括行业内部不同产品的贸易,也包括 为生产同一产品的多种零部件的贸易。
产业内贸易根本原因在于规模经济。
产业内贸易则主要发生在要素禀赋类似、经济发展基 本处于同等水平的国家和地区之间。
第一节 区域贸易理论
5、区域贸易结构具有动态演变性
要素密集度是指在商品生产的过程中,消耗各种 生产要素的相对强度。
第一节 区域贸易理论
二、区域古典贸易理论——俄林要素禀赋说
(二)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内容
每个国家或地区生产要素禀赋各不相同,与其他地 区相比,那些具有禀赋优势的生产要素的价格较低, 利用这些要素来进行生产的商品成本也相对较低,利 润较高; 相反,禀赋较差的生产要素由于稀缺,具有较高的 价格,利用这些要素进行生产的商品成本也相对较高。 那么在区域贸易体系中,每个区域都应该专门化于 本区域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商品,并用于出 口,同时进口那些本区域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 型商品。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主导产业的更替规律,不同 区域贸易结构的演变过程呈现如下规律: 经济发达区域随着要素禀赋优势的变化,某些生产要 素相对成本逐步上升,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及较低技术 装备的行业逐渐丧失优势,必然会更新产业结构,随 之调整区域贸易结构,而经济欠发达区域或不发达区 域则逐次把上述市场份额从发达地区接收过来,并调 整、放弃对它们来说相对不利的贸易市场份额。 这种随着区域要素禀赋优势的变化,及时调整产业结 构和贸易模式的理论就是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第一节 区域贸易理论
3、规模经济效益是产生并获取区域贸易利益的重要 原因
规模经济是指产出水平的增长幅度大于要素投入增长 幅度的经济现象。规模经济包括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和 外部规模经济。
企业内部规模经济是指ຫໍສະໝຸດ 企业的产量提高时,企业的 平均生产成本下降。
外部规模经济是指当某一地区整个产业的规模扩大时, 特别是相关产业的聚集,可以促使各个企业的平均成 本下降。
第二节 中国的区域贸易
二、中国区际贸易冲突的形成机制与对策思路
(二)地区贸易冲突及生成机制
中国的地区市场格局在传统体制下就已经形成雏形。改革开 放以来,中国逐步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由于如下原因又形成了新一轮的地区市场割据和贸易冲突。 第一,市场条件下地区间的利益冲突加剧。 第二,地方政府作为地区经济利益的代表,往往通过 非经济手段干预市场,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更多地受 政府行为的控制。 第三,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倒臵。
举例:19世纪下半期日本棉纺织业的发展
第六章 区域分工与合作理论
重点问题 第一节 区域贸易理论 第二节 中国的区域贸易 第三节 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 第四节 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与形式
关键词及思考题
第二节 中国的区域贸易
一、中国国际贸易增长的态势及贸易结构
(一)中国国际贸易增长的态势
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由 1978年的206.4亿美元 增加到2000年的4743亿 美元,居世界第八位。 1996年居第11位, 1997年居第10位, 1999年居第9位。 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贸 易依存度是指一个区域或 国家经济发展对区域贸易 或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 一般以区域贸易额与区域 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表 示。中国由1978年的 9.8%提高到2000年的 43.9%,高于世界上一些 主要经济大国。
对低的产品,就可以同另一个国家进行贸易,并使贸易双方都
能获得贸易利益。
葡萄酒
劳动投入量 葡萄牙 英国 100 400 产出量 120 120
毛呢
劳动投入量 100 200 产出量 100 100
第一节 区域贸易理论
二、古典区域贸易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英国在葡萄酒和毛呢上的劳动生产率均低于葡萄牙,但就 两种商品而言,毛呢的劳动生产率要相对高一些,即英国在毛
呢的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因此,英国应集中的专门生产毛呢,
由葡萄牙专门生产葡萄酒,则在不增加劳动投入量的条件下, 两国的产出量都会有所增加。
葡萄酒 毛呢
劳动投入量
葡萄牙 200
产出量
240
劳动投入量
0
产出量
0
英国
0
0
600
300
第一节 区域贸易理论
二、区域古典贸易理论——俄林要素禀赋说
赫克歇尔〃俄林(Heckscher Ohlin)理论认为, 在所有影响贸易前商品价格差异的因素中,要素禀赋 差异是产生比较优势的根本原因,从而进一步发展了 贸易理论。 (一)基本概念 禀赋即天赋。生产要素禀赋是指区域内各种生产 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
上。进行国际分工后,两国的投入和产出情况见表:

麦 产出量 0 240
布 劳动投入量 200 0 产出量 400 0
劳动投入量 英国 美国 0 200
第一节 区域贸易理论
二、古典区域贸易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他从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出发,认为两个国家生产力不同, 一国即使生产不出成本绝对低的产品,但只要能生产出成本相
第一,初级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低于制成品的收入弹 性,从而,初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扩张制成品更为 困难; 第二,初级产品与制成品价格的关系存在有棘轮效应, 即初级产品价格在经济萧条期下降的幅度往往高于其 在经济繁荣期上涨的幅度,制成品由于更新换代快, 从价格总水平上看,经济繁荣期价格上涨的幅度往往 大于经济萧条期下降的幅度。 第三,在发达国家,由于劳动力相对稀缺,劳动力要 素收入通常随着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
第二节 中国的区域贸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