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性详细规划案例共24页

合集下载

控制性详细规划案例

控制性详细规划案例
控制性详• 规划方案 • 实施效果与反馈 • 经验总结与展望 • 相关法规与政策
01
规划背景与目标
规划背景
城市发展需求
01
随着城市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原有城市规划无法满足新的发
展需求,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
政策法规要求
02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要求对城市规划进行更新和完善,以
改进建议
加强规划监管
为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应加强对规划执行的监管力度,防止违 规行为的发生。
持续优化规划方案
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和优化规划方案,以更好地 满足居民需求。
提高公众参与度
在规划过程中进一步扩大公众参与的范围和深度,使规划更加贴近 民意,提高规划的社会认可度。
04
经验总结与展望
景观设计
注重建筑、道路、绿化等元素的协调统一,营造优美 的城市景观。
生态环境保护
保护地块周边的生态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教育设施规划
根据人口分布和需求,合理规划学校、幼儿园 等教育设施。
医疗设施规划
根据居民需求和医疗资源分布,合理规划医院、 诊所等医疗设施。
文化体育设施规划
规划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馆等文化体育设施,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
03
实施效果与反馈
实施效果
城市环境改善
通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城 市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包括绿 化覆盖率提高、城市景观美化等。
土地利用效率提升
规划实施后,土地利用更加合理 和高效,减少了土地浪费现象, 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
公共服务设施完善
规划促进了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和完善,包括学校、医院、公园 等,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控制性详细规划样式范本

控制性详细规划样式范本

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规划目标功能定位规划结构 (2)第三章控规单元总体控制 (3)第四章绿地规划 (3)第五章公共设施规划 (4)第六章道路交通规划 (4)第七章城市安全设施规划 (4)第八章土地细分控制 (5)第九章附录A:文本用词说明 (6)第十章附录B:文本名词解释 (6)第十一章附表一:现状用地统计表 (7)第十二章附表二:规划用地构成汇总表 (8)第十三章附表三:规划道路一览表 (10)第十四章附表四:天津市建设项目配建停车场(库)配建指标表 (11)第十五章附表五:土地使用兼容性表 (12)第十六章附表六:地块控制一览表 (1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适用范围《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以下简称《规划》,确定天津的城市性质为: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逐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本次规划的控规单元为天津市河东区六纬路地段,规划控制四至范围为:北至华昌道,东临京山线、广瑞西路,南至东兴路,西抵海河中线,规划总用地面积658.4公顷。

第二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9年1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起施行)(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起施行)(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6)《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7)《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8)《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9)天津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10)天津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11)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12) 天津市十二五规划(13)天津市河东区十二五规划(14)国家和天津市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第三条规划期限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期限至2020年。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整个设计过程实例(转)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整个设计过程实例(转)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框架体系和控制模式创新——以武汉市为例摘要:从武汉市控规编制的历程回顾和存在问题入手,从规划编制体系建立的角度,探讨了武汉市以控规导则和控规细则为核心控规分层控制框架体系,重点论述了其在控制重点、深度、期限和管理适用性上的区别,提出了实线、虚线、点位和指标控制的新模式,并介绍了武汉市控规编制的实践。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框架体系,控制模式2008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城乡规划法》从编制主体、审批程序、法律地位和修改程序等几方面对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了明确,要求控规必须由政府审批、报人大和上级政府备案,规划设计条件必须依据已经批准的控制制定,修改必须经过严格的调整程序,这些要求在确立控规作为规划管理基本依据的法律地位的同时,也对控规编制成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针对目前控规的状况,武汉市原有的控规编制方式和体系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要求,迫切需要从控规编制框架体系和控制模式上进行新的创新和探索。

1 武汉市控规历程回顾和得失1.1 控规历程回顾武汉市控规编制曾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1999年国务院批复《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后,历经3年基本完成了主城范围内控规的全覆盖,其主要任务是确定地块的使用性质、各项控制指标和相关管理要求,是城市规划管理中的重要的技术依据;第二阶段是法定图则的编制阶段,2002年开始编制,主要借鉴香港、深圳“法定图则”编制经验,在原有控规编制方式的基础上,强化了规划控制的刚性和弹性,更加适应规划管理法制化的要求(表1)。

1.2 存在问题武汉市1999年版控规和法定图则虽然在编制中不断地创新和调整、但在实际管理和建设实施过程中依然碰到系统控制内容失衡、规划管理弹性不是、规划审批困难等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原有控规在框架体系和控制模式上存在着不足。

1.2.1 规划编制的层级不完善,城市空间结构无法有效控制两轮控规均是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进行编制,仅局部城市重点发展地区编制了分区规划,在武汉这样的特大城市,总规和专项规划往往难以指导和明确具体控规编制范围内的发展定位及设施配套要求,通常各片控规。

【精选】控制性详细规划 案例

【精选】控制性详细规划 案例

• 2. 概要与特点 • 依照《顺德市新城区中心区分区规划(修编)》对本规划编制区
的定位,根据当今城市多元共生的发展态势及顺德在珠江三角洲 城市群及佛山市的地位,本规划编制区的性质确定为:以商务功 能为主导的、与其他功能相结合的城市公共设施服务中心。在综 合分析国内其他城市中心商务区开发建设的案例之后,从土地使 用性质、开发强度、建筑容量、建筑高度、建筑退让道路红线、 节点空间、建筑要素、环境要素、机动车交通、公交系统及设施、 步行系统、地下交通系统、停车场库、集中供冷系统等15个方面; 按照地块面积基本均衡的原则,将编制区划分成12个街坊、49个 地块;对街坊控制提出9项,对地块控制提出7项,从规定性和指 导性两个方面进行控制。
雨强度公式为: • q= 2581.175(1+0.276lnT) • (t+9.110)0.695 • 其中q—设计暴雨强度(升/秒.公顷),T—设计重现期(年) • t—地面流行时间t (min) 起点取10-15分钟。综合径流系数:新区
• (4)规划原则 • Ⅰ 分散就近排入区内河涌。 • Ⅱ 尽可能提高管底标高,满足自流排放要求。 • Ⅲ 尽量利用现有内河涌水面调节蓄水量。 • (5)雨水管网规划 • 本区利用现有的河涌,结合现状雨水管,充分利用
• 规划区内有人工河内河涌:河涌常年水位 为1.386米(珠基)、警界水位为1.786米, 河底标高在-0.3m至-0.8m之间,内河涌 水位由水闸控制。
• 1.8.3、污水工程规划 • (1)现状概况 • 规划区现状已埋设有部分污水管道,污水干管主要设在德胜路、兴业
路上,管径为DN600-1200MM,规划区东北侧设有1号污水提升泵站, 东南侧设有2号污水提升泵站,污水汇集后排往逢沙污水处理厂。 • (2)污水量预测 • 污水量按给水量的85%计,则污水量为0.71万吨/日,污水量总变化系 数取1.6,污水管网流量为131.5升/秒。 • (3)污水管网规划 • Ⅰ 根据顺德新城区污水收集系统设计,污水收集干管布置在德胜路 上。 • Ⅱ 污水干管一般沿道路西侧或北侧布置,埋地敷设,干管起点覆土 深度≥1.0米。当道路红线宽度大于或等于40米时,在规划道路双侧 设置污水干管。 • Ⅲ 当污水管道埋深超过5.5-6.0米时应设置污水提升泵站。

控规近期优秀案例

控规近期优秀案例

清远燕湖新城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区位燕湖新城中心区位于清远市区中部,是清远南拓发展,对接广佛,实现城市扩容体质的重要空间载体,将成为清远市新的文化、商业、商务中心。

规划范围为:北临北江,东至规划静观路,南至湖城大道,西至新开河,面积约3.70平方公里。

规划范围图2、土地利用现状现状以农林用地、村镇建设用地为主,还包括少量工业用地与二类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其中农林用地,占总用地的79.81%,村镇建设用地,占总用地的11.56%。

土地利用现状图3、功能定位清远市新的市级商务金融中心、文化中心、商业中心、休闲体验中心4、设计构思城苑一体——水中有城,城中藏苑水中有城——两脉环城,山水相逢;宫格布局,水聚一堂。

城中藏苑——黄金十字,曲水流觞;岭南精髓,界面营造。

设计构思图5、功能结构紧扣“城苑一体”的理念,形成”一心一带、两轴六区“的功能结构。

一心——沿城市中轴和活力水轴交汇处形成中心区的公共中心和生态绿心。

一带——塑造北江景观带,描绘“沿江画廊”景观特色,激活“水岸经济”带,增值城市发展空间。

两轴——打造灵动、婉约、生态的城市中轴和丰富、动感、岭南特色的活力水轴。

城市中轴:打造沟通城市南北,灵动、生态、婉约的城市轴线,串联3大公共空间和6大公共建筑。

活力水轴:建设联系中心区和轻轨站区域的东西向轴线,融合岭南文化元素,发展休闲商业。

六区——通过一带两轴串联六个功能区。

分别为滨江生活区、现代商旅社区、文化公园区、西商务区、东商务区和岭南水街休闲生活区。

功能结构图6、土地使用规划规划总用地3公顷,城市建设用地,占总用地的92.34%,主要为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商业居住混合用地等。

水域面积,占总用地的7.66%。

整体毛容积率为1.37,可容纳的居住人口规模约6万人。

土地使用规划图7、开发强度控制,沿城市中轴两侧分布,以商务设施用地、商业商务混合用地为主。

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

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

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第二篇控制性具体计划控制体系和控制要素控制体系控制内容控制方法控制内容层面是指控制性具体计划所控制要素。

控制方法层面是指为实现计划意图选择控制手段。

计划控制体系内在组成包含6个方面:土地使用环境容量建筑建造城市设计引导配套设施行为活动第三章土地使用控制土地使用控制即是对建设用地上建设内容、位置、面积和边界范围等方面做出要求。

其具体控制内容包含用地使用性质、用地使用兼容性和用地边界、用地面积等。

第一节用地面积和用地边界一、用地面积用地面积是计划地块划定用地平面投影面积,单位为公顷,正确度全国各地略有不一样,通常为小数点后两位,每块用地不可有重合部分。

用地面积是计划用地红线围合面积,是确定容积率、建筑密度、人口容量所依据面积;征地面积是土地部门为了征地划定征地红线围合而成。

Ap≤Ag二、用地边界用地边界是计划用地和道路或其它计划用地之间分界线,用来划分用地权属。

通常见地红线表示是一个包含空中和地下空间竖直三维界面。

地块用地边界划分通常有以下标准:(1)严格依据总体计划和其它专业计划、依据用地部门、单位划分地块;(2)以单一性质划定地块,即通常一个地块只有一个使用性质;(3)提议有一边和城市道路相邻;(4)结合自然边界、行政界线划分地块;(5)考虑地价区位级差;(6)地块大小应和土地开发性质规模相协调,以利于统一开发;(7)对于文物古迹风貌保护建筑及现实状况质量很好、计划给保留地段,可单独划块,不再给定指标;(8)计划地块划分必需满足“专业计划线”要求,专业计划线用于城市基础设施控制要求,关键有道路红线、河湖水面蓝线、城市绿化绿线、高压走廊黑线、文物古迹保护紫线、微波通道橙线等,可参考表3一l及图3—2;(9)计划地块划分应尊重地块现有土地使用权和产权边界。

地块划分规模可按新区和旧城改建区两类区分对待,新区地块规模可划分得大些,面积控制在3~5ha左右,旧城改建区地块可在0.5~3ha左右。

控制性详细规划案例

控制性详细规划案例
L/O/G/O

现状概况
L/O/G/O
第 二 部 分 现状概况
1.文化价值分析 文化价值的调研侧重于对人文
环境进行调查,包括街区文物古迹、 建筑风格特色、环境特点、社会经 济及地方文化特色等多个方面。此 外,土地使用现状、道路交通系统、 基础政策法规。
规划区域北侧的西安师范学校 为关中书院旧址,是陕西省级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规划用地东侧的西 安碑林博物馆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规划用地西侧是老城区重 要的中轴线—南大街;规划区域南 侧紧邻西安明城墙;规划区域北侧 的书院门街是西安市老城区重开发 中适度增加非住宅类建筑,用“底
L/O/G/O
第 三 部 分 规划内容
图4 道路体系规划图
L/O/G/O
第 三 部 分 规划内容
4.传统建筑高度的控制 建筑高度对城市建成环境的空间序列有很大影响,建筑高度应保护
城市传统的历史空间尺度,因此控规编制应严格控制历史街区的建筑高 度。不同于一般地区的控规,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高度控制应考虑街区 有机生长的建筑规律,避免城市街道界面的单一性;对建筑高度统一布 局,在标志性地段应有高度控制点以形成历史街区错落有致而富于变化 的空间背景轮廓。
L/O/G/O
第 一 部 分 规划背景
西安文昌门
明清时的西安府学和孔庙建在城墙 旁边(今碑林博物馆),魁星楼也顺 势建在城墙之上。魁星楼在1986年修 复。游客们在这里可以看到嗜酒如命, 不修边幅,蓬头虬髯,步履踉跄,腰 挂酒葫芦,一手捧斗,一手执笔,似 乎半醒半醉的文昌星尊容。魁星楼下 这座新辟的城门,自然也就被命名文 昌门了。
南门—文昌门地段建筑高度的控制是按照《西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 护条例》规定,以 12 m 高的西安明城墙基底为基准点,高度控制在 9 m以下。明城墙内侧 20 m 以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应予以拆除,沿城墙恢 复为马道或者建设为绿地;明城墙内侧100 m 以内的建筑高度不得超过 9 m,建筑形式应当采用传统风格;明城墙内侧 100 m 以外的建筑高度 应以梯级形式进行过渡,过渡区的建筑应为青灰色全坡顶建筑。

控制性详细规划案例

控制性详细规划案例

控制性详细规划案例大寨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1.概况1.1地理位置杨陵区位于东经108?—105?07′,北纬34?12′—34?20′之间;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的西安—宝鸡的中间位置。

杨凌东隔漆水河与武功县相望,西、北与扶风县相连,南以渭河为界与周至县相邻。

大寨镇位于杨凌区北部偏西,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相邻,西至隋文帝杨坚陵与五泉镇接壤,北以韦河与武功镇隔河相望,南以陇海线与李台乡相邻。

1.2历史沿革大寨镇是杨陵区下辖镇。

1984年建大寨镇。

辖蒋家寨、周家村、官村、陈家沟、黎张沟、杜家寨、大寨东、大寨西、西小寨、孟家寨、东卜、西卜、南卜、梁氏窑14个村委会。

大寨镇属于杨凌区,杨凌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

4000多年前,农业始祖“后稷”在这里“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先河。

在农业方面这里一直以来主产小麦、玉米、苹果、猕猴桃等。

1.3自然条件(1)地质地貌规划区地处鄂尔多斯地台南缘的渭河地堑,属渭河谷地新生代断陷地带。

南侧为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秦岭山脉,北侧为横贯陕西中部的渭北黄土塬。

区内属本区域系河流冲积平原,土地比较平坦,相对高差不大,典型的河谷地貌类型。

地面平均坡度1.12,。

(2)水文气候大寨气候类型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具有春暖多风、夏热多雨、秋热凉爽而多连阴雨、冬寒干燥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型气候特征。

东风和西风为区内常年主导风向,最大风速21.7米/秒。

区内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干旱、连阴雨、大风、冰雹、霜冻、干热风等,其中干旱是本区最严重的灾害性天气。

杨凌水资源比较丰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7亿立万米。

其中地表水资源28.2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98.26,;地下水资源0.34亿立方米,占我国水资源总量的1.18,;大寨镇内也有水系穿越,水资源相对也是比较丰富的。

(3)土壤植被地面组成物质以第四纪黄土为主,其土层深厚,成土速度较快。

土壤肥沃,耕性良好,灌溉方便,宜于农作物生长,属比较优质而宝贵的地资源。

控制性详细规划案例分析PPT课件

控制性详细规划案例分析PPT课件
19801980年代以后占年代以后占949429绿化太少占绿化太少占3131居住条件差占居住条件差占2727居民最经常购物的区域为五马祠街居民最经常购物的区域为五马祠街3838居民认为明故城内应该增加文化娱乐设施居民认为明故城内应该增加文化娱乐设施696930对古城范围了解占对古城范围了解占4545对孔子非常了解占对孔子非常了解占2929了解一点占了解一点占5050认为明故城保护非常重要占认为明故城保护非常重要占9191认为明故城保护是认为明故城保护是大家的事大家的事占占62622525认为是认为是政府政府很愿意参加明故城保护活动占很愿意参加明故城保护活动占37375151如果有邀请就会如果有邀请就会参加参加31明故城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明故城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32明故城在曲阜城市的角色定位明故城在曲阜城市的角色定位明故城内部的功能定位研究明故城内部的功能定位研究明故城的社会生活现状分析和发展策略研究明故城的社会生活现状分析和发展策略研究明故城的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和发展策略研究明故城的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和发展策略研究明故城的教育文化发展策略研究明故城的教育文化发展策略研究明故城物质遗产保护策略研究明故城物质遗产保护策略研究明故城非物质遗产保护策略研究明故城非物质遗产保护策略研究研究内容研究内容33城市中心的南移城市中心的南移城市总体结构城市总体结构34新一轮总体规划提出的城市保护规划
• 孔、颜、孟三姓占20% • 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类型为主:39%和44% • 初中和高中学历为主:37%和42% • 全职职工56%,退休23% • 家庭人均收入500-1500元,占83%
第27页/共86页
• 居住条件
• 户籍人口:10207人 • 人口密度:官园片区最高 • 住房面积:100-150平方米/户,占33% • 住房产权:私有占98% • 住房设施:有独立厨房94%,有独立卫浴71% • 建造年代:1980年代以后占94%

控制性详细规划_案例

控制性详细规划_案例

• (3)网络设备的发展与规划 • 新城区中心区电信局设于规划区A11-1、A11-4地块内, 规划建设成为顺德全区电信网的中心,以组成一个完整 独立的本地网络,同时又是与省网和珠三角洲区网乃至 国际通讯网有机组合的现代化通讯网,最终要建成一个 与世界通信发展方向相一致的高技术、多功能、高质量、 高效率、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通信网络。 • 新城区中心区的通信机楼将成为全市的通信枢纽机楼, 设有5万门的电话交换局,2万线的长途局和网关接口局, 未来高速数据网络的主干接点,并经过105国道、碧桂 路的出口,以108纤芯的光缆与省的长途及数据骨干网 相连,传输手段采用数字传输电路(SDH)及波分复用 (WDM)的技术。
用地性质 居住用地 公共及市政设施 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绿地 合计
用地代码 R
计算规模 (h m2) 29.7
负荷密度标准 400KW/HA
预测负荷 (KW) 47.43
800KW/HA
15KW/HA 10KW/HA
29488
249 711 42328
确定规划区总用电量为4.23万千瓦,按1.8容载比计算,变压器总容量应为 7.6万KVA。
• 6) 防洪防涝规划 • 规划区南部紧邻德胜河,规划在祥和河与 外河接口处设置水闸一座,堤围顶标高按 50年一遇洪水位超高1.5米的建设标准。 • 规划区内有人工河内河涌:河涌常年水位 为1.386米(珠基)、警界水位为1.786米, 河底标高在-0.3m至-0.8m之间,内河涌 水位由水闸控制。
佛山市顺德区新城区中心商务区 控制性详细规划
项目背景、概要与特点
1. 项目背景 为加快顺德城市化进程,使规划管理更好地服务于顺德
新城区中心区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城市规划管理水平,

控规_法律_案例(3篇)

控规_法律_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指导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一起因控规引发的纠纷案例为切入点,分析控规法律问题,探讨相关法律法规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案例简介甲市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在乙市某区购买了一块土地,并取得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

甲公司根据土地证载明的用途,拟在该地块上开发住宅项目。

然而,在办理相关手续过程中,甲公司发现乙市某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下简称“乙区规划局”)制定的控规将该地块的用地性质调整为商业用地。

甲公司认为,控规的调整侵犯了其合法权益,遂向乙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乙区规划局作出的控规调整决定。

三、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控规调整是否合法?2. 乙区规划局在调整控规过程中是否存在程序违法?3. 甲公司的合法权益是否受到侵犯?四、案例分析(一)控规调整是否合法1. 控规的法律性质控规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的基本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控规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相关专业规划,明确城市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建筑高度、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布局等内容。

2. 控规调整的合法性本案中,乙区规划局在调整控规时,是否符合以下条件:(1)依法取得调整权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控规的调整由原编制机关负责,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乙区规划局在调整控规前,是否已依法取得调整权限?(2)符合法定程序:控规的调整应当依法进行,包括听取公众意见、召开专家论证会等。

乙区规划局在调整控规过程中,是否履行了法定程序?(3)符合上位规划:控规的调整不得违反上位规划,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相关专业规划。

乙区规划局在调整控规时,是否遵循了上位规划的要求?(4)保障公共利益:控规的调整应当符合公共利益,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整个设计过程实例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整个设计过程实例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整个设计过程实例其实,控制性详细规划最最主要的中心任务就是编制一张《土地利用控制图》和各个分图则。

而围绕这个中心任务又会产生很多的图纸,其中有些图纸是必不可少的,如土地利用现状图、用地布局规划图、道路工程规划图、各种管线工程图等,而另外一些则只是为了表达规划意图而作的,如功能结构分析图、道路结构分析图、景观绿地结构图等。

要开始着手进行这次控制性详细规划了,第一步我们要做什么?我们现在手上是“一清二白”,什么东西都没有。

很自然我们会想到——收集资料。

对,收集资料就是我们第一步必须做的工作。

而资料的有很多,哪些才是我们所需要的呢?这就要根据我们这次规划的性质与重点、特点来进行取舍了。

我们要为一个城市做规划,不能拍脑袋想,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的,因此现状资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现状资料包括哪些呢?***经济、人文历史、地理地质等都是需要了解的。

但从规划的角度来说,这些都不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次规划的性质——控制性详细规划——更是微不足道,在总体规划中这些还有一定的重要性。

对于控制性详细规划来说,最最重要的现状资料莫过于现状地形图了。

有了现状地形图,我们才能做出现状用地布局图,现状建筑质量建筑层数评价图等,然后才能对现状用地进行分析,结合现场实际,提出现状存在的问题等。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控制性详细规划,地形图的比例尺一般应为1:2000才合适,比例过大过小均会产生不便。

)另外,由于地形图是过去一段时间测绘的,即使是最新的地形图也不可能包含最新最准确的信息,我们还需要收集到从地形图测好开始到规划时止的新建用地与建筑的资料,以及已报批但还没修建的用地与建筑的资料。

再则就是还应收集一下现状的人口资料与照片等,这些可以为以后的规划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参考。

注:现状资料是所有资料中最最重要的,应该多花些时间在收集这方面的资料上,可以说现状资料准确与否将是以后工作中工作量大小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现状资料不准确,将会产生很多的“返功活”,影响工程的进度与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