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

合集下载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第【1】篇〗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图形的周长》的第一课时《周长的认识》。

一、说教材认识周长是本单元最基础的知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在学生掌握了周长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但我们本课讲的周长不仅仅局限于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而是包含了所有的平面图形的周长,既有规则图形的周长,也有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地建立起周长概念。

二、说学生周长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的认知基础:一是在二年级学会了测量长度,二是在二年级下学期已对长、正方形进行了认识,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通过数一数、比一比、折一折、量一量等实践操作活动,发现了长方形、正方形都有四条边,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这些有利于学生认识周长的知识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都是我们教学中应当利用和开发的。

呈现给学生的所有图形,学生直观看到的是一个平面图形。

而要让学生说到周长就会去想到“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则是一个较难的认知过程,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则是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挑战。

三、说说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结合教材特点及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我确定如下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知道周长的含义,建立周长的概念。

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实物,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能初步测量计算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周长。

3、情感目标:通过演示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从而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合作学习的目的。

4、创新目标:在学生充分参与说学习过程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学生多向思维,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测量与计算图形的周长。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第【1】篇〗一、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描一描、找一找、摸一摸、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感受、体验、探索图形的周长,感知周长的概念,发展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感知周长的含义与探究周长的测量与计算方法,为后面学习计算几何图形的周长打下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字面上来看,周长的概念似乎不难理解,但在学习面积之后,学生对周长和面积两个概念总是容易发生混淆。

究其原因,还是对周长概念认识的不到位。

周长的概念中有三个关键词:封闭图形、一周、长度。

教学时我们通常将封闭图形及一周的理解作为周长概念的重点,很容易把“长度”这个关键词忽略掉。

周长的本质就是“长度”,因此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周长与长度的联系,逐步引领学生建构周长的概念。

另外,初步感知周长概念时,要注意从一般性的角度引入,从任意图形入手,避免学生产生只有长方形、正方形等规则图形才有周长的思维定势,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地建立起周长的概念。

三、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重点:通过充分观察,体验感知周长的概念。

说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探索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理解周长1.感知、理解“一周”。

(1)描一描。

①学生独立描出树叶的一周。

②汇报交流。

教师:谁愿意来为大家展示一下你是怎么描的?请用笔指着,说清楚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教师:看来,不管从哪里开始,大家都是从一点出发,沿树叶的边线绕一圈,最后又回到这一点,这就是树叶的一周。

(板书:一周)(2)找一找,摸一摸。

在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表面也像树叶一样有一周。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4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4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4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4课时主要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同时,他们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对于图形的周长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概念,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概念,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周长计算方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操作法、合作交流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的周长是如何计算的。

2.新课导入:介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概念,讲解周长的计算方法。

3.案例分析: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运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过程和心得体会。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强调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第【1】篇〗说教学目标1、经历将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过程,养成仔细观察、认真读题和根据条件提问题的习惯。

2、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会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同学们,喜欢公园吗?老师今天带领大家到月湖公园去观赏,(出示课件)。

公园里的花坛真漂亮。

为了维护花坛里的花草,同学们准备为花坛装置护栏(显示护栏)。

仔细观察这幅图(出示情景图),图中提供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同学独立考虑后回答。

)生1:长方形花坛的护栏长多少米?生2:给长方形花坛安上护栏需要多少元?师:这个同学提的问题非常好,谁还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吗?生3:给正方形花坛安上护栏需要多少钱?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解决红点问题,探索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

师:要求“给长方形花坛安上护栏,需要多少钱”,可以先求什么?为什么?生:可以先求给长方形花坛的周长。

(1)独立考虑。

师:你能求出长方形花坛的周长吗?不只要会算,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算,有了一种算法,有没有两种、三种?先自身算算。

(教师巡视指导)(2)班内交流。

师:同学们,谁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生1:8+4+8+4=24(米)师:哦,同学们看这位同学是把长方形的四条边围着加起来,算的就是这个长方形的什么?生齐答:周长。

生2:8+8+4+4=24(米)生3:82+42=24(米)师:方法很好!还有不同的算法吗?生4:(8+4)2=24(米)师:哦,这种方法有点不同,你能指着长方形花坛和大家说说你是先求的什么吗?生4:我是先求的一个长加宽,再乘2求出两个长加宽,就是求出长方形的周长。

师:这个同学的方法你们听明白了吗?谁再来说说这位同学的想法?(另一同学又说一遍。

小学数学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说课稿(精选5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说课稿(精选5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说课稿小学数学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说课稿(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数学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说课稿1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我主要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模式、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说得失八个方面来谈一谈我对本节课的认识。

一、说教材本单元是在前面“图形与几何”的基础上教学的,内容包括: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周长的含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探索和应用,对实物的估量等。

在编排上,教材一方面注意挖掘几何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提供了大量与空间观念密切相关的素材,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融合,与数学课程中各个分支进行整合,并遵循儿童学习数学的规律,选择了活动化的呈现方式,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巩固应用周长的含义,在探索活动中发现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大胆尝试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同学间协作互助的意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生活中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是: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感悟和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特殊性。

二、说学情《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人教新课标一. 教材分析《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周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了初步的了解。

他们在二年级时学习了长度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

但是,学生对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实例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周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克服困难,自主探究,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周长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周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导入、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等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周长的概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边缘,引出周长的概念。

2.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讨论,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总结出它们的周长计算方法。

3.讲解与演示: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进行演示。

4.练习与交流: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方法,共同解决问题。

5.总结与拓展: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

说教学过程
(1)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合作学习。 (2)规定好学习的时间,让学生更有紧迫感。 (3)学生把讨论出的答案以小组为单位写在纸上, 交给老师。 (4)老师选出回答正确的小组,进行着重的加分 和表扬,然后提问小组成员,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答案 的。 (5)师生做最后的总结。
说教学过程
经过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后,师生共同总结 出
说教学过程
师:那求周长怎么列算式? 生:6×2+4×2=20(厘米)
第三题的教学方法和第二题一样,也是通过 一个个问题最后得出方法3。以下是第三题的动态 演示
方法3的动态演示
方法三
(6+4)×2= 20(厘米)
4厘米
6厘米
6厘米 4厘米 6厘米 4厘米
(6 + 4)×2 = 20(厘米)
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过程
(1)学生有明确的做题方向,知道从哪里入手。 (2)学生填对了这些题也就基本掌握了长方形和 正方形的推导过程,完成了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 迁移。 (3)容易形成有意记忆,记忆比较深刻,有助于 完成与本节课有关的填空题。
说教学过程
自学指导的第一个问题: 方法1:因为长方形的周长就是一周的长度, 所以算式是( )+( )+( )+( )= ( )。 设计意图:本题是根据周长的概念来推导出 方法1,考察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说教法学法
学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 发,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 交流的过程,总结规律,大胆展 示自己的想法,完成本节课的各 项目标。
说教学过程
1、复习思考导入(3分钟) 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复习思考导入,我设计 了三道填空题和一道思考题:
说教学过程
一、填空 1、封闭图形( )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2、长方形的对边( ),所以长方形的两条长 ( ),长方形的两条宽也( )。 3、正方形的四条边都( )。 二、思考题 长方形中长和宽的和与长方形的周长是什么关系?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说教材本节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研究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了解了周长概念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和学生情况,我的教学目标为:1、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2、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激发学习数学兴趣三、说重难点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会推导、归纳周长计算公式。

难点:周长公式的应用。

四、教法、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

我的教学法包括1、诱导法2、自主探究交流法等五、教学过程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四个环节(一)引入课题(二)授新课(三)巩固练习(四)总结引入课题这一环节,我将通过PPT展示龟兔赛跑的情景,以因路线不同发生矛盾而展开探讨,通过观察发现小兔的跑道为长方形,乌龟的跑道为正方形,在这时我会以引导提问方式,让学生明白,他们跑得路程实际上就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来引出课题。

在授新课这一环节,为了推出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我将展示一个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让同学们花五分钟时间分组讨论,提示以周长就是围成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及长方形对边相等来计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随后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计算方法,总结后展示出三种计算方法,让学生进行对比,哪一种方法简单些,随后用替换的思想引导学生总结出长方形周长=(长+宽)×2。

并教读长方形周长公式读法,强调不能读括号长+宽,应读为长+宽的和,在此基础上,反问学生要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接下来展示三道判断题进行巩固记忆,并要求写公式三次至草稿本。

接下来是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有了长方形周长的推导过程,我将让同学们自学得出正方形周长公式。

最后只做总结正方形周长=边长×4 。

紧接着出示练习题计算出,这三个正方形的周长。

紧接着是我的巩固练习环节,在这一个环节中,一边记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的同时,并将同学们易错的方面进行纠正,如不带单位,计算长方形周长时不加括号,应用题不做答.随后我将抽三至四人来谈谈本节课收获,并要求花三分钟理解记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来总结本节课!六、作业为了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我将布置课后作业练习十九1、2、3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及相关练习。

一、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1、教材分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理解周长的基础上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教材以学生创设情境,提出了计算长方形卡片周长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联系形状,探索、交流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在交流的基础上确认或逐步完善。

对于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则安排在“例3”中让学生独立探究、计算,再通过交流发现规律、掌握方法。

“教”立足于学生的“学”。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所以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展示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2、学生分析:小学生的思维活动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阶段,对于刚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对数学的基本概念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把握,有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为以后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我依据课标中的两个注重,一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二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图形的直观经验,和教材的特点,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年龄特点, 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

2、水平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水平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水平,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水平。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努力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是教材中贯穿全局、带动全局的核心内容,它是由各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

周长的计算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个知识的掌握与否直接影响到今后学习的各种图形的周长计算。

小学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通用5篇)

小学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通用5篇)

小学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通用5篇)小学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1 小学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1一、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高度的系统性、笼统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针对这一特点和教材内容,以和同学实际,本课时的目标分别为:1、通过实物、多媒体的运用,使同学理解“周长”的概念、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2、培养同学动脑、动手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和应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创设情境,培养同学刻苦钻研,努力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教材中贯穿全局、带动全局的核心内容,它是由各局部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

周长的概念以和周长的计算是同学第一次接触,这个知识的掌握与否直接影响到今后学习的各种图形的周长计算。

我给这个课时的教学重点定为两个——理解周长的概念与周长的计算方法。

这两个教学重点我是这样来突出的:1、理解周长的概念这个重点我是分三步来进行:第一步:导入上堂课我们已经对长方形、正方形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我们要学习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谁能说说“周”是什么意思?“长”是什么意思?第二步:理解认识周长这个概念出示一些图形让同学说出哪局部是这些图形的周长?然后再出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实物让同学说说周长。

如书本的平面、黑板的平面、篮球场的平面等。

第三步:总结归纳小同学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笼统思维过渡的阶段,思维过程对具体形象存在着依赖性。

通过这样的教学中,同学在感性上认识了周长,这时要将感性上升为理性认识,通过讨论、总结、概括什么叫周长?最后得出围在每个图形边长的和,叫做这些图形的周长。

这个教学过程是同学全面、自然的、主动的学习的一个过程,而不是老师把知识强加给同学的过程,教师只起到了点拔的作用。

2、周长的计算这个重点分两步进行(1)创设情境,探索求知出示例题,谁能计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请你想几种方法来计算周长?讨论估计有三种情况:①用绳子量;②用长方形滚动;③各条边相加。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会解决有关长方形、 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五、说教法学法

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 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整 个教学过程中,鉴于教材的特点和我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及情感的教 育,我选用引导发现法和直观演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多观察 、多合作、多交流,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同时,在教学中, 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让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 ,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
板块三、课堂练习 新课讲授完以后,出示练习题。 1.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
2.一块长方形草地长是5米,宽是3米。爷爷沿着这块草地走了一 圈,一共走了多少米?
3.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比宽长1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答案: 1.(1)(12+5)×2=34(厘米) (2)8×4=32(厘米) 2.(5+3)×2=16(米) 答:一共走了16米。 3. (5+5-1)×2=18(厘米) 答:它的周长是18厘米。
(3)对照比较。 在肯定以上算法都是正确的以后,引导学生进行对照比较,看哪种算法 比较简便。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白:长方形周长后两种运用了长方形对 边相等的特点,计算比较简便,其中第3种算法只用两步计算,尤其简便 。正方形周长第2种解法体现正方形特点,尤其简便。
(4)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①根据以上的讨论,你喜欢哪种方法? ②你能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分别怎么求吗?(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 ③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填在例4下面空缺处。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

当堂检测
一. (1)篮球场的长是30米,宽是15米 ,求它的周长。
(30+15)×2=90(米) 答:它的周长是90米
(2)正方形手帕边长25厘米,它的周 长是多少分米?
25×4=100(厘米) 100厘米=10分米
答:它的周长是10分米。
二.判断。
(1)边长是4 厘米的正方形周长是16 平方厘米。
总结自学指导2
很显然,方法( )更简便。 小组合作:总结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正方形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一练2
1、一块正方形桌布(如下图),要在它的 四周缝上花边,花边的长是多少分米?
课堂小结
长方形的周长=(__长__+__宽__)__×__2___ 长方形的周长=_长___×_2__+_宽___×_2____ 正方形的周长=__边__长__×__4_______
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不同计算方法的意义
说学习目标
要想上好一节课,上课之前一定要清楚你准备达 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下面是我想让学生达到的 目标。 1.能够通过探索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计算方法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计算方法,明白不同方 法的不同意义。 2.能够正确区分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 3.能够掌握长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的各种延申题 型,从而涉及本节课的几乎所有题型都会做。
12➗4=3(厘米) 答:它的边上是3厘米
一、教材和学生分析
本单元第一课时是《四边形》,在本节课学 生已经掌握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相 等。第二课时是《周长》,在本节课学生已经掌 握周长的概念。这两节课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 周长》做了铺垫,能让学生更深入的掌握本节课 的内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说课稿范文4篇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说课稿范文4篇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说课稿范文4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说课稿范文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X午好!我是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依据新课标的理念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节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面积和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测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

学好本课,是以后学习平面图形面积推导过程的重要基础,并且为学生进一步系统地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做好准备。

二、学情分析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之前,已经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对面积单位有了一个较深的感性认识,学会了运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

但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心理发展仍处于行为把握阶段,不能抽象理解。

他们有初步的数学学习经历,但指向性不明,方法不够恰当;有较强的活动和观察兴趣,但是活动缺乏有序性,观察度不够宽泛,概括、归纳水平差距较大;有小组合作意识,有表达意愿,但数学语言不够规范,小组合作效率有待提高。

对于面积这一具有抽象特点的知识,探索、理解、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将成为他们学习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并能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能区分面积和周长。

2、技能目标经历面积公式的推导,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实验——发现——验证”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渗透事物间相互迁移类推的唯物主义观念。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公式,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一、说课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掌握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课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计算周长的方法。

三、说课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小黑板、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并描述这些图形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周长的兴趣。

2. 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它们的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的四条边两两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且都是直角。

3. 计算周长的方法(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演示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方法,即将长方形的两条长边和两条短边相加,正方形的四条边相加。

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计算几个例子。

4. 练习与巩固(1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计算,然后进行互评。

同时,教师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5. 拓展与应用(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更加复杂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6. 归纳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与学生一起回顾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7.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长方形周长 = 2 × (长 + 宽)正方形周长 = 4 ×边长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如图片、模型、实际问题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互评,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说课稿范文模板

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说课稿范文模板

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说课稿范文模板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说课稿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说课稿1说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第85页例4。

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周长的一般意义及长、正方形的特征的基础上,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1)给出了两种计算的方法:一种是直接应用周长的含义将各边的长度连加;另一种是根据长、正方形边的特征列出简便的计算方法。

不仅体现算法多样化,同时体现了思维的不同水平。

(2)在探索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概括长、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公式,以便在解决问题中灵活运用,体会数学的抽象和简洁。

(二)、学生分析: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已经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知道了它们都有4条边,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

在上一节课学生学习《周长》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就是4条边的总和,这些都是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基础。

三年级的学生还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在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经历,这些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学生在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时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根据本课的具体情况,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比较能力、创新能力。

3、在探究周长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

说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本着课程标准,我在认识了本节课教材在整个知识结构中所处的地位,考虑学生认知情况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上海试用本)小学数学第五册第110~112 页的例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

2、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本课内容是在前几册直观认识角、线段以及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会进行周长的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兴趣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后一节课学习周长公式的变式运用及拓展打基础,同时又为后继四五年级的长、正方形的面积及长、正方体的学习作铺垫,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内容。

本课内容基于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主要还是以直观为主,通过讨论交流,围围描描等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3、本课的教学目标:根据二期课改教学大纲的理念、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课可确定以下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 使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②会运用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过程能力与方法:① 通过围一围、描一描等操作活动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周长的概念;②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合作讨论,配以媒体的直观演示,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归纳出常用的周长计算公式,使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得以提(3)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喜好的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能力和概括能力,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4、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根据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周长的含义,会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难点是:建立周长的概念及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得出;而要突破难点的教学关键就是:通过多种学生喜好的实践操作活动,调动学生各种感观,来协调感性认识,并通过合作学习将得到的直观感受加以内化,从而更好地理解、掌握本课内容,并形成一定的探究学习的方式。

二、说教法爱迪生曾说过:“我从来没有做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深思熟虑实验的结果。

”教学也是一样,学生的动作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让他们亲手去描一描,围一围,使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形象化、具体化,在动手操作中进行认识和理解,在合作讨论和交流中进行完善和内化,在练习与运用中进行对比,排除误区,得以巩固。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面向全体,人人动手本课内容概念性较强,又较抽象,如果单纯是教师演示或个别学生演示,必然会有部分学生因为得不到亲身的体验而无法建立正确的概念或建立残缺的概念。

因此,结合教师摆小棒、部分学生上前指一指图形的周长这两个示范性的初步感知活动,我又让每个学生挑选练习纸上2〜3个喜欢的图形描出周长,这样,每个学生都有了亲自动手的机会而不再是纯粹的一个旁观者。

2、激发主动,积极参与三年级的学生,概括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要通过个人的探究归纳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显然对很多同学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在小组讨论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聆听别人的方法,这样可以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并在讨论中相互取长补短,得出比较全面的方法。

在这一小组探究的活动中,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主体性和主动性得以体现,一些思维、概括能力较弱的学生也被带动起来。

3、师生配合,多边互动本课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对学生实践活动的组织以及帮助学生整理探究学习的成果。

特别是在学生交流时,教师配以媒体展示,让学生通过媒体的展示,判断学习的成果是否正确,并在此基础上,辅导学生优选方法,加工成常用的计算公式。

在第二次讨论学习后,安排学生看书,既是利用教材对前面活动成果的一个加强,又留给学生消化与质疑的余地。

说学法“一切真理都要让学生自己去获得,由他重新发明,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

”为此,在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围围,描描,让学生养成勤动手的学习习惯。

学生通过自主的小组学习、讨论,经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尝试去发现和创造自己未知领域中的知识,这就是创新意识的培养,探究学习能力的提高。

通过阅读教材进行质疑,通过练习中判断题的解答,让学生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排除干扰,巩固成果。

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力求形成的一种学习方法和能力,为此本节课在这方面也下了一定的功夫。

四、说教学过程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主要安排了以下的几个环节(一)、周长的含义▲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同时又是一个难点,如何来突破这个难点呢?我是这样安排的:1、出示一个(小棒搭成)三角形:2、这是一个什么图形?由哪几条线段组成?3、(出示周长概念):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和,叫做三角形的周长。

4、演示:三小棒摆成一直线5、出示一个(小棒搭成)四边形:这是一个什么图形?由哪几条线段组成?(出示周长概念):四边形四条边长度的和,叫做四边形的周长。

▲这两次出示由教师操作,让学生在观察中初步体会周长的含义。

3、出示钉板(围着各种图形),让学生上来用手指描一描各个图形的周长。

▲由几个学生上来操作,一是检测前两次观察后对概念的理解程度,二是继续加强学生对周长的直观感受和理解。

完成练习纸:选择你喜欢的2〜3个图形,用彩色笔描出它的周长。

▲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同学都可以在动手操作中体会、理解周长的含义,同时又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4、揭示课题:(指钉板上长方形和正方形)今天我们着重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怎么计算的。

(二)、操作感知,探究方法▲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的主体部分,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本课的关键环节。

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我安排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长方形的周长▲《大纲》中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

由于上一环节中,学生已经充分地感知了周长的含义,认知结构已有了调整和重组,所以在这一层次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采用分组讨论探究,并就本小组讨论的结果作好记录,使讨论不流于形式。

学生应该很明白接下来的学习任务,在讨论探究的时间里,每个学生都享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同时也拥有批判不同算法的权利,这段时间是真正属于他们的。

对于学生而言,把问题交给他们远比把结果交给他们有挑战性,更容易使他们有成功的情绪体验,学习上的探究能力得以发展,合作意识得以加强,组内成员相互取长补短。

1、出示一个长方形(媒体):它的长是5 厘米,宽是4 厘米,周长是多少?(1)学生讨论,并记录讨论结果。

(2)交流汇报。

配以媒体演示。

▲此时应该是学生努力探索的精彩呈现,教师在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结果时,学生对自己的成果的正确性是十分关注的,利用这一时间,不失时机地配以媒体的演示,一方面让学生巩固讨论学习已有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辨别学习结果的正确性。

板书:5+5+4+4=18cm5+4+5+4=18cm5X2+4X2=18cm(5+4)X2=18cm(3)方法比较,得出常用公式。

根据四边形的周长概念,这四个算式都正确吗?你觉得哪个最简便?(5+4)X2 5+4表示什么?表示一份长与宽),配以媒体演示乘以2表示什么?(有这样的两份),配以媒体演示这个算式也就是(以媒体演示)长方形的周长=(长+宽)X2 ▲将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梳理,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而得出计算长方形周长较为简便的算法,并引导学生概括为计算公式,此时学生的认识就由感性上升为理性。

2、如果用字母C表示长方形的周长,a表示长的长度,b表示宽的长度;3、长方形周长公式可以写成:C=(a+b)X2 练习利用公式求长方形的周长。

(媒体)4、出示例1 ,指导书写格式5、解: C=(a+b)X2 先写公式6、=(25+15)X2 代入数据7、=40X28、=80(米)要写单位名称答: o▲其实解答例1 已是水到渠成的事,这里只需指导学生一个规范的解题格式。

第二层次:正方形的周长▲这一层次基于上一层次的认识,学生应该有能力解决,但可能方法的选择上有一些偏差,因此,这里采用学生讨论的学习方式,主要使学生全体能对正方形的特征重新唤起,进而应对这种四边相等的特征,采用合理优化的解答方法。

1、出示正方形,a=5cm2、这个正方形周长怎样求?为什么?3、学生讨论,并交流:(配以媒体演示)4、板书:(5+5)X2=20 cm 5X4=20 cm5、为什么这里可以乘以4?6、(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都相等。

)7、可以得出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8、正方形的周长=边长X49、如果用字母怎样表示正方形的周长,10、板书:C= a X46、练习利用公式求正方形的周长。

(媒体)第三层次:看书,划出概念,质疑。

▲这一层次主要对学生刚刚形成的概念以及计算方法进行重温和整理,培养学生对教材的阅读习惯及敢于质疑的学习精神。

(三)、巩固反馈答: o 1. 完成P112 练一练2. A册34页第二题3. 媒体出示判断题4. 根据要求在钉板上围长方形或正方形(1)围一个长5cm,宽4cm的长方形,口答周长。

(2)围一个边长3cm正方形,口答周长。

*(3)围一个周长是12cm的长方形,怎么围?(拓展题,视时间)▲由于这是第一课时,练习也以实践操作题居多。

目的还是为了巩固学生头脑中周长的概念。

在第2个练习之后安排了第3个练习,使学生在比较中排除干扰,强化所学的知识。

第4个练习的第(3)小题是一个拓展题,视时间,如果充足,在课堂上讨论;如果时间比较紧张,则安排学生课后思考,使学生课堂上已掌握的知识得以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

(四)、总结整理: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八作业布置:A册P34;每日精练P68。

附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5+5+4+4=18cm5+4+5+4=18cm 5X2 + 4X2=18cm (5+4) X 2=18cm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X 2C=(a+b)X 2(5+5) X2=20 cm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X 4C= a X 45X4=20 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