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嗜血杆菌肺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疾病名:流感嗜血杆菌肺炎

英文名:hemophilus influenza pneumonia

缩写:

别名:流感嗜血杆菌性肺炎

ICD号:J14

分类:呼吸科

概述:流感嗜血杆菌肺炎(hemophilus influenza pneumonia)是由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肺部炎症。过去认为本病在成人中罕见,主要发生在6个月~5岁的婴幼儿,常并发化脓性脑膜炎。近年来,流感嗜血杆菌在成人肺炎中地位为临床所认识,据统计10%~20%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由流感嗜血杆菌引起,33%~65%的医院内肺炎首先是鼻咽部流感嗜血杆菌内源性吸入作为始动菌,继发其他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而致。

流行病学:人类是流感嗜血杆菌的惟一宿主,它寄居于正常人的上呼吸道,无荚膜型菌株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均视为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鼻腔带菌率为25%,喉部带菌率为45%,大多为无荚膜型菌株,3%~15%为b型流感嗜血杆菌,但在婴幼儿集聚的机构,鼻咽部b型流感嗜血杆菌的带菌率高达58%,在成人患有慢性肺部疾病、心脏病、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和长期吸烟人群中,鼻咽部分分离到b型流感嗜血杆菌的机会增多。

本病具两个高发年龄组,即6个月~5岁的婴幼儿组和有基础疾病的成人组。男女均可发病,在婴幼儿组男女之比约1.5∶1,成人组男女相当。秋冬季为发病高峰季节,常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某些呼吸道病毒如流感病毒可促进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的发生,尤其在流行性感冒流行之际,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的发病率增加且病情严重。1892年Pfeiffer观察到此现

象,并首次从流感患者的鼻咽分泌物中分离出流感嗜血杆菌,被误认为流感的病原菌而定名沿用至今。

病因:流感嗜血杆菌作为革兰阴性小杆菌,约1.5µm×0.3µm大小,呈杆状、丝状等多形

性。在急性感染标本中多以短小球杆菌形态出现。本组细菌不形成芽孢,无鞭毛,不能运动,部分菌株具有多糖荚膜。本菌为需氧菌,营养要求高,需X和V两种生长因子。X因子为存在于血红蛋白中的一种血红素,为含铁的卟啉,耐高温,是细菌合成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的辅基,这些酶类是细菌氧化还原反应传递电子的重要物质。V因子为一种维生素B类物质,血液中所含的V因子通常处于被抑制状态,经80~90℃加热10min 后可使V因子释放。因此,流感杆菌在巧克力培养基上生长较佳。培养24h后,菌落可呈三种形态:M型(黏液型)、R型(粗糙型)和S型(光滑型)。有荚膜的菌株菌落呈M型,黏稠并有C D D C D D C D D C D

D

光泽,对人体的毒力强。流感嗜血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培养基上共同孵育时可见卫星现象,因葡萄球菌能合成V因子,使其菌落周围生长的流感嗜血杆菌菌落较大,远离者则较小。此外,尼古丁可促进流感嗜血杆菌生长。

荚膜型流感嗜血杆菌含有荚膜多糖抗原又称M抗原,具有型特异性,能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可应用型特异性免疫血清作血清学分型,通常将流感嗜血杆菌分为a~f 6个型。其中以b型致病力最强,其多糖抗原含有核糖、磷酸多核糖核糖醇(polyribosvl-ribitol

phosphate,PRP),可抑制细胞吞噬。临床上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肺炎最多见,f型次之。无荚膜型菌株一般不致病,但近来的研究显示,25%成人体内有无荚膜菌株的抗体。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无荚膜型菌株和肺炎链球菌常在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基础上引起基础疾病急性加重。直至上世纪60年代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普遍敏感。自70年代首先报道对氨苄西林耐药株以来,耐药率不断上升,而且出现对多种抗生素耐药问题。不同抗生素其耐药机制不同(表1)。

发病机制:流感嗜血杆菌的致病力与多种毒力因子有关,除内毒素外,流感嗜血杆菌还能产生组胺,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分泌黏液,上皮细胞的渗透性增加,并能破坏纤毛运动。致病性流感嗜血杆菌具有IgA蛋白酶,能水解呼吸道黏膜的分泌型IgA而发挥致病作用。 通常情况下,寄殖的流感嗜血杆菌并不致病。细菌自口咽部吸入气管或支气管后即被纤毛运动排出体外。同时,呼吸道黏膜分泌物中的分泌型IgA可以保护机体免受感染。但当机体抵抗力降低、免疫功能不完善时即可造成感染,发生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甚至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而危及生命。本病易发生于6个月~5岁的婴幼儿,这与机体的免疫防御状态有关。C D D C D D C D D C D

D

大多数母乳培养的婴儿可以从母体中获得抗流感嗜血杆菌荚膜多糖抗体而得到被动免疫力,但随婴儿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年长儿和成年人由于免疫系统已健全,感染后获得了保护性抗体。因此,小于6个月的婴儿及年长儿、成年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较少见。但近年来文献报道上述年龄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可能与检测技术的提高、耐药菌株的增加及细菌毒力的改变有关。成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的发生同样与患者体内缺乏特异性抗体有关,因之常伴发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丙种球蛋白缺乏、酒精中毒或应用抗肿瘤化疗药物、免疫抑制药物者;在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囊性纤维化及长期吸烟人群中,由于局部防御机制受损,流感嗜血杆菌易侵犯下呼吸道发生肺炎。

本病在婴幼儿患者开始常为气管-支气管感染,发展成化脓性支气管炎,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坏死,部分黏膜与基底膜分离,细支气管及其周围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引起细支气管炎,细菌侵犯肺泡并在肺泡内生长繁殖,引起肺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水肿、渗出,中性粒细胞趋化吞噬活性增强,伴随炎性渗出物的产生而导致肺实变。

成人患者病变多呈支气管肺炎表现,大叶性分布亦不少见,甚至可见两叶或两叶以上肺受累。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以下叶多见,病变融合引起肺组织坏死,甚至出现空洞,形成肺脓肿,延及胸膜则形成胸腔积液和脓胸。临床表现:起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表现为发热、咳嗽、咳脓性痰、呼吸急促、发绀。与一般肺炎相似,呼吸音低,闻及湿啰音,少数并发脓胸,时有胸腔积液体征。并发症:并发脓胸。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大多增高。血清腺苷脱氨酶(ADA)增高。其他辅助检查:X线表现:①通常为肺段及肺叶实变。②呈支气管肺炎,表现为斑片状或多叶性浸润,很少形成肺脓肿,约20%发生脓胸。

诊断: 凡易感或具危险因素者患社区获得性肺炎以及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发生早发性呼吸机相关肺炎都应警惕流感嗜血杆菌肺炎。

痰液涂片革兰染色镜检见到短杆状或细小的多形性革兰阴性杆菌有提示诊断意义,并有利于与肺炎链球菌肺炎的鉴别。痰培养有流感嗜血杆菌生长在儿童患者中可能具一定意义,在成人患者中其意义需结合临床考虑。直接自下呼吸道采样进行细菌培养,阳性结果虽不能确诊,但临床意义较大。胸腔积液或血液培养的阳性结果对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并发菌血症或败血症、胸膜炎等具诊断价值。上述培养结果行荚膜肿胀试验或免疫荧光试验可确诊及细菌分型更具参考价值。鉴别诊断:鉴别诊断主要应与其他病原体肺炎相鉴别,有赖于正确采集标本和选择培养基。C D D C D D C D D C D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