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总复习检测:第11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解析)
2020版高考新设计地理中图版大一轮复习试题:第十一章区域可持续发展检测含答案
第十一章区域可持续发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为了减轻水土流失,有人建议在黄土高原地区变外环式梯田为内环式梯田。
内环式梯田是把支离破碎的土地封闭成一个个凹地,降雨时雨水汇集到梯田底部形成一个个微型湖泊,泥沙也随雨水淤积于其底部,从而减小了泥沙的入河量,久而久之黄土高原也将趋于平缓。
据此完成第1~2题。
1.与外环式梯田相比,内环式梯田的好处是()A.修建梯田的工程量较小B.可改变当地的气候,增加水资源量C.可使黄河下游地区土壤的肥力提高D.可减轻黄河下游地区的泥沙淤积2.为了缓解黄河下游地区的泥沙淤积状况,从2002年起,黄河水利委员会每年都利用小浪底水利枢纽进行调水调沙,有效地控制了黄河下游河床增高的趋势。
下图中能够正确示意调水调沙前(实线)后(虚线)黄河下游河床变化的是()疏勒河是甘肃省河西走廊内流水系的第二大河,全长540千米,流域面积20 197平方千米。
近年来甘肃省加大了对疏勒河流域的开发力度,成果显著。
下图为疏勒河水利工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3~5题。
3.图中水利工程修建的主要目的是()A.防洪和发电B.发电和灌溉C.航运和灌溉D.航运和养殖4.关于疏勒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西北流向东南B.下游的流量剧增C.流量具有日变化D.流量年际变化大5.推测疏勒河流域开发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A.流域盐碱化程度减轻B.河流下游的草原增加C.流域内的降水量大增D.流域环境承载力增大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北回归线从本区北部穿过。
据此完成第6~7题。
6.在土地利用上,北部海拔200米以上的地区宜种植()A.水土保持林B.亚热带经济作物C.粮食作物和蔬菜D.沿海防护林7.根据该地区的资源状况,符合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A.保护基本农田,建设商品粮基地B.建设临港产业带,发展出口加工业C.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D.注意保护海洋环境,防范洪涝灾害(2018北京朝阳期末)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第四大湾区。
高中地理总复习第11章检测 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
第十一章检测区域可持续发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1广西玉林模拟)下图是位于干旱地区的民勤县东湖镇正新村治沙村民利用装入沙子的编织袋构成的沙障。
读图,完成第1~2题。
1.村民构筑沙障的主要目的有()①削弱风力②增加旅游景观③截留水分④压沙造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沙产业是积极利用沙漠、戈壁的土地和风光资源,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变沙害为沙利,向沙漠要效益的新兴产业。
下列适合在宁夏发展的沙产业有()①沙生中药材产业②沙区生态经济林产业③沙区粮食产业④沙漠旅游休闲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我国西南的金沙江(长江从青海玉树到四川宜宾河段)水能资源非常丰富。
梯级开发,通过上游电站调节下游电站蓄水量,增加下游电站有效发电时间,使水力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读金沙江下游四座梯级水电站的资料和长江上游干流纵剖面图,完成第3~4题。
注:装机容量即发电机组总功率。
3.四座水电站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排列为()A.甲—乙—丙—丁B.丙—甲—乙—丁C.丁—丙—乙—甲D.丁—乙—甲—丙4.四座水电站的建成对三峡工程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A.提高三峡电站夏季发电量B.减轻三峡库区生态破坏C.提高三峡船闸的通过能力D.减轻三峡水库泥沙淤积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近年来青海湖面积不断扩大、水量不断增加。
下图示意近年来青海湖月平均水位变化。
据此完成第5~7题。
5.图中青海湖水量增加最明显的月份是()A.1—3月B.4—6月C.6—8月D.10—12月6.近年来,青海湖面积不断扩大主要是因为()A.补给水量增加B.水体蒸发加剧C.湖区退田还湖D.湖盆形态变化7.青海湖面积扩大会导致湖区()A.湖陆风强度减弱B.空气湿度增加C.夏秋季气温升高D.湖水盐度上升(2021广西桂林二模)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根据小流域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为中心,以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基本农田优化结构和高效利用及植被建设为重点,建立具有水土保持兼高效生态经济功能的半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2020版高考新设计地理中图版大一轮复习试题:第十一章区域可持续发展课时规范练32含答案
课时规范练32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下图表示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平均气温的分布。
据此完成第1~3题。
1.图中A、B、C三地所在的土地类型依次是()A.草地、林地、耕地B.耕地、草地、林地C.林地、耕地、草地D.草地、耕地、林地2.导致甲地年平均气温线弯曲的因素是()A.冬季风B.地势C.天气D.纬度3.图中D地沼泽地广布的自然因素是()①气温低,蒸发强②河流有凌汛现象③地势低平④河网稠密⑤春夏雨多⑥地下有永久冻土A.①②③B.②③④C.④⑤⑥D.②③④⑥农业水土匹配系数是反映特定区域农业生产可供的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时空适宜匹配的量比关系,全国水土资源匹配系数为1.441。
下图为某年东北三省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4~5题。
4.图示地区水土资源匹配的总体特点是()A.东部优于西部B.耕作区优于林区C.南部优于北部D.水土资源匹配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能使图示地区水土资源不匹配程度减轻的是()A.水稻的播种面积增加B.使用陈旧的大型农田水利设施C.农田灌溉面积增加D.发展节水农业下图为2016年我国四个地区各类耕地比重统计图。
据此完成第6~7题。
6.据图可知()A.东部地区有灌溉设施的耕地面积在全国最大B. 25°以上坡耕地比重小的地区,灌溉设施多C.耕地比重大的地区,25°以上坡耕地比重大D.中部地区25°以上坡耕地面积小于东部地区7.关于四个地区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有()A.东部地区人均耕地多,西部地区人均耕地少B.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旱涝灾害发生频次高于东北部地区C.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完善,中部地区机械化水平高D.东北部地区与中部地区耕地面积相等,农业生产差异小(2018山东枣庄二模)甘蔗是主要糖料作物,喜温、喜光、喜水。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广东超过台湾成为我国第一产糖大省。
1993年之后,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和产糖量始终稳居全国第一。
广西蔗区的甘蔗生产以个体种植为主,收割靠手砍、肩扛。
2020版高考地理第十一章区域可持续发展11.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课件中图版
具体做法 植树种草 沟谷兴修小型水库、打坝淤地 田等 等;坡面修建水平梯
采取保水、保土和改善耕地栽培措施等
-7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措
施
具体做法
小流域 综合治理
-8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基础反馈 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矿区,水土流失严重,被国内外专家公认为“世 界水土流失之最”。据此完成第1~2题。
-9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13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2.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 (1)危害:对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影响,从生态、社会、经济三方面 分析。如河流上游水土流失导致当地表土流失,土层变薄,土壤贫 瘠,粮食减产;对中下游地区的影响: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抬高,湖泊 淤积,调蓄功能减弱,旱涝威胁加重。
-14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2)成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一般从气候、地形、地 貌、植被等因素分析,人为原因多是指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原因分 析要结合区域特征具体分析,避免泛泛而谈、照搬模板。如我国西 北地区的荒漠化,在不同地区其主要人为因素是有差异的,过度垦 殖、农牧争地是农牧交错地带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过度放牧、 开矿是内蒙古草原区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过度樵采、水资源利 用不当是西部绿洲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因素。 (3)治理措施:针对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对症下药找出应对措施, 从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出发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治理措 施一般包括组织管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等。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考点二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
1.荒漠化
-19-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2.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自然条件的东西差异。
-20-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2)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高考地理一轮综合检测:区域可持续发展(含解析)
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检测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0·陕西高三月考)丹麦长期致力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且首推风能。
近年来,丹麦风能开发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向海上发展。
下图为“丹麦地理位置图”。
据此完成1~2题。
1.将风能作为首推能源的主要原因是丹麦()A.濒临大西洋,盛行西风风力较强B.海域辽阔,风能发电场区位优越C.风能开发历史悠久,技术力量强D.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2.丹麦将风能发电场建于海上,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碍主要是()A.飓风活动频繁B.风大浪高C.大雾天气较多D.地震频发(2019·四川成都七中高三模拟)图1示意我国跨省区古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该区是我国目前传统村落保存面积最大、最完整、具有深厚社会历史文化内涵的区域之一。
图2为徽派建筑景观。
据此回答3~4题。
3.古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传统村落保存完整的原因是()A.三省交界,文化多样B.河流众多,人口稠密C.地处山区,地形封闭D.森林茂密,便于修缮4.徽派建筑以木为材,排布密集。
为防止“一家起火,全村遭殃”,建筑设计中采取了特殊的防火结构。
图2中哪种结构是防火灾蔓延的()A.①高墙B.②窗户C.③斜屋顶D.④石材墙基(2020·江苏高考模拟)科尔沁沙地位于内蒙古东部,几十年来,科尔沁沙地面积呈明显缩小趋势。
下图为“1987~2013年影响科尔沁沙地演变的部分因素变化图”。
读图回答5~6题。
5.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因素依次是()A.总人口、年降水量、耕地面积、大牲畜数B.大牲畜数、总人口、年降水量、耕地面积C.年降水量、总人口、大牲畜数、耕地面积D.耕地面积、大牲畜数、总人口、年降水量6.科尔沁沙地面积呈缩小趋势,其主要原因是()A.生态退耕B.引入优良畜种C.人工降雨D.生态移民(2020·江苏模拟)下图为运用降水模拟器研究的在保持降水强度不变的状况下,土壤入渗率实验数据统计图。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专练题题:区域可持续发展(包含答案)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专练题题: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一、选择题(一)下图为世界各大陆荒漠构成状况图。
读图,回1--2题:1.撒哈拉大沙漠所在的大陆是( )A.①B.②C.③D.④2.各大陆中,比重最高的荒漠主要是由于海陆位置形成的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1—2、B A第1题,撒哈拉大沙漠位于非洲,由于纬度较低,非洲主要是热带荒漠,有极少部分的亚热带荒漠;因为受副高(或信风)影响区域广,因而热带荒漠面积是各大洲中最大的,据此可判断图中②为非洲大陆。
第2题,温带荒漠主要是由于深居内陆的位置,导致海洋水汽难以到达而形成的,在亚欧大陆分布最广泛。
图中①就是亚欧大陆,③是澳大利亚大陆,④是南美大陆。
故A项正确。
(二)我国东北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乌克兰玉米带并称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
读图,回答1--2题:1.与美国、乌克兰的玉米种植相比,我国东北的玉米生产( )A.区域专业化和机械化水平高B.商品率高,大部分用于出口C.科技投入少,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D.以家庭农场为主2.要实现我国东北黄金玉米带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可采取的是( )A.毁林开荒、扩耕,以获得持续增产B.增施化肥、农药,以提高玉米产量C.延长玉米产业链,进行精深加工,提高玉米的附加值D.利用玉米秸秆,大力发展沼气解析:1—2、C C 第1题,与美国、乌克兰的玉米种植相比,我国东北玉米生产的科技投入少,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
第2题,我国东北黄金玉米带可以通过延长玉米产业链、进行精深加工,提高玉米的附加值,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我们这样定义城市化协调度β:设某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为M,工业化水平为N,则β=N/M。
当β=0.5时,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是基本协调的。
读“世界某区域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相关指标统计表”,回答1--3题:1.依据表格资料可以推断出,该区域( )A.工业化与城市化基本协调发展、同步推进B.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不协调性在逐步缩小C.工业化一直超前于城市化,城市经济良性发展D.工业化一直滞后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很低2.上述资料表明,该区域城市与经济发展特点导致( )A.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过多B.乡镇企业发展受到限制C.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不足D.城市第三产业发展不足3.依据资料信息推断,该区域可能位于( )A.墨西哥B.英国C.中国D.坦桑尼亚解析:1—3、B D C第1题,根据题干提示,当β=0.5时,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是基本协调的。
江苏省中图版2020版地理大一轮复习试题:十一区域可持续发展课时规范练33含答案
课时规范练33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位于盐城东台沿海的全国最大“风光渔”一体化发电站,是全球单体最大的滩涂地面光伏电站,最上层为风力发电、中间是太阳能发电、最下层进行水面养殖,实现立体综合开发利用,可谓“一种资源,三种产业”。
据此完成第1~2题。
1.该电站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主要是( )①土地资源 ②矿产资源 ③淡水资源 ④气候资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有关该电站叙述正确的是( )A.风力发电量冬季最小B.太阳能发电量春季最大C.水面养殖产量高D.不利于候鸟迁徙和栖息下图为环渤海地区风能资源与有效风能密度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3~4题。
3.影响图中风能资源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距海远近B.洋流流向C.纬度高低D.地形起伏4.甲区域有效风能密度较乙区域大,但风电场较少,其原因是( )A.水能资源丰富B.地势起伏较大C.土地价值更高D.市场需求量少(2018黑龙江七台河期末)攀枝花和马鞍山同属我国南方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
读下面两地相关数据表,完成第5~6题。
三次产业结构比值工业结构钢铁工业产值(亿元)马鞍山 5.8∶68.1∶26.1钢铁、汽车、装备制造、电力能源、精细化工637.55攀枝花 3.8∶75.5∶20.7钢铁、钒钛、能源、化工375.425.与马鞍山相比,攀枝花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是( )A.离电力供应地更近B.市场需求量更大C.原料供应更充足D.水运更便捷6.面对目前我国大多数矿业城市资源短缺日益突出的现状,可采取的解决措施有( )A.停止原有产业生产,实现顺利转型B.将原有产业转移至经济发达地区,以获取资金支持C.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D.加大资源开采力度以扩大原有生产规模下图示意印度洋东部某火山岛,岛上分布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
自19世纪下半叶该岛就开始了磷酸盐矿的开采。
据此完成第7~8题。
7.岛屿沿岸多悬崖峭壁,其形成原因是( )①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岩石海岸 ②火山活动,导致大陆板块上升 ③降水丰沛,河流侵蚀严重 ④海浪侵蚀,形成海蚀地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关于该岛磷酸盐矿开发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岛屿东北部临近港口和机场,便于磷酸盐运输B.开发磷酸盐矿,要特别注意对热带雨林的保护C.磷酸盐矿日趋枯竭,使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D.废矿石中细小物质随风漂移,易造成大气污染山东省济宁市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该市也更注重生态保护,“科学划分生态功能区,‘因区制宜’地进行生态保护和管制”是山东省济宁市生态保护的重要手段。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配套专题考试测试卷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时间:60分钟总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境内在荒漠环境中土质较好、水源丰富的地方往往形成自然绿洲,而人工绿洲是伴随人类的出现及其定居和农耕活动而形成的。
额济纳旗绿洲是阿拉善境内面积第二大的绿洲,下图为额济纳旗地理位置示意图,下表示意1975—2010年23题。
读图完成1~额济纳旗绿洲面积变化情况(单位:km)1975年 1990年 2000年 2005年份年 2010年自然绿洲162.45 49.64 林地 162.53 162.45 42.93570.20 草地816.48 393.40 558.42 672.87103.97水域 78.89 103.97 92.96 120.02人工绿洲39.64 198.38 耕地38.44 38.44 197.8717.77 林地17.77 3.65 3.65 17.7728.21 9.80 11.60 草地26.29 26.2918.5211.0311.0310.688.48建设用地.水域 0.00 0.00 0.00 0.00 25.55966.311208.65小计 729.351030.36918.371.影响额济纳旗自然绿洲内草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B.光照C.水源D.蒸发[解析]由材料可知,在荒漠环境中土质较好、水源丰富的地方往往形成自然绿洲,而该地自然绿洲内草地面积会随着水源的变化而变化,主要因素为水源,故选C。
2.1990—2000年,额济纳旗人工绿洲面积急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地区蒸发加剧B.上游大量用水,弱水水量减少C.限制放牧,草地面积增大D.人口激增,城市占地面积增加[解析]由材料可知,额济纳旗人工绿洲主要是得益于弱水的灌溉水源,而如果弱水上游地区人口数量增加,大量引水,使得水量减少,额济纳旗的人工绿洲急剧减少,故选B。
3.苏泊淖尔边缘地带最易出现( )A.沙漠化B.水土流失C.石漠化D.盐碱化[解析]由于苏泊淖尔地区为一内陆湖泊,地下水水位较高,且周围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边缘地带会出现土地盐碱化,故选D。
2020版高考新设计地理中图版大一轮复习试题:第十一章区域可持续发展课时规范练31含答案
课时规范练31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2018浙江台州高三期末评估)下图为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田纳西河综合治理后,流域内工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这些条件主要包括()A.科技、市场B.能源、交通C.动力、原料D.交通、科技2.按照因地制宜原则,流域内甲、乙、丙三地农业发展的方向分别是()A.种植业、混合农业、林业B.混合农业、渔业、林业C.种植业、渔业、林业D.畜牧业、渔业、混合农业下图为我国某一流域示意图,其下游是重要的灌溉农业区。
该河的补给水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流量具有“天旱年河水不少,天雨年河水不多”的特点。
据此完成第3~4题。
3.有关图示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居民点位于常年河沿岸B.湖泊提供便利灌溉条件C.流域地势西部高东部低D.气候干旱,气温年、日较差大4.该河流量“天旱年河水不少,天雨年河水不多”说明了()A.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小B.水库起到调节作用C.雨年农田灌溉需水量较少D.旱年气温高,冰雪融水量较多下图为黄河下游花园口站在三个不同时段内年径流量及输沙量的变化范围。
据此完成第5~6题。
5.花园口站年径流量及输沙量总体变化趋势是()A.年径流量和输沙量都减小B.年径流量先减小后增大,输沙量一直减小C.年径流量增大,输沙量减小D.年径流量减小,输沙量增大6.该变化可能导致黄河流域()A.土地盐碱化加剧B.下游淤积减少,河床抬升减缓C.洪涝灾害加重D.三门峡、小浪底库区淤积严重罗讷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每年注入地中海的水量占注入地中海河水总量的1/6以上,但是全流域性的大洪水并不多见。
从1880年开始,瑞士为了确保电力供应,在上游山地建造了多座高海拔水库,在夏季蓄积高水位。
下图示意罗讷河水系。
据此完成第7~8题。
7.罗讷河全流域性大洪水并不多见的主要原因是()A.上游湖泊和沼泽的调蓄作用B.不同河段汛期时间不同C.水库的修建,调节径流D.流域降水较少,年际变率小8.瑞士建造多座高海拔水库,使罗讷河()A.水力资源更为丰富B.水位季节变化减小C.冬季中、下游径流量增加D.夏季河口三角洲扩展速度加快特威德河是一条重要的区域性河流,它为捕鱼业和商贸业提供了一个避风的港口。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单元通关检测含解析鲁教版20190814137
第十一单元大单元通关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土壤在水和风力等外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的过程,称为土壤侵蚀。
读“印度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示意图”,回答1~3题:1.甲、丁两地土壤侵蚀强度差异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A.海拔、降水量B.土质、地形C.降水量、地形D.风力、海拔2.甲、乙、丙、丁四地中,土壤侵蚀危害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3.为防治土壤侵蚀,甲地区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平整土地,大力发展种植业②将坡耕地改为水平梯田,减轻水土流失③造林种草等生物工程措施④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1.C 2.B 3.B 第1题,图中甲处土壤侵蚀强度明显大于丁处,结合丁处位于德干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少,以及甲位于山地迎风坡而降水量大等知识,可判断答案。
第2题,土壤侵蚀危害程度与侵蚀强度、带来的经济损失有关,图中乙处土壤侵蚀强度小于甲,大于丙、丁;但乙位于恒河中下游平原地区,该地区是印度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区域,故乙处土壤侵蚀危害最大。
第3题,甲地区土壤侵蚀强度大,为山地地形,降水量大,故可采取②③两项措施防治土壤侵蚀。
一般情况下,湖泊枯水季节的“露滩”和“晒滩”利于水生植物种子的萌发。
我国甲湖流域历史上水旱灾害频发,且部分地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
1962年湖口水闸建成后,湖中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下降。
1980年以来,甲湖富营养化严重,蓝藻水华频发。
据此回答4~6题:4.甲湖西部蓝藻多于东部,形成此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湖泊西部水量大B.湖泊西部河流和城市多C.湖泊西部水温高D.湖泊东部有出水口,水体更新快5.在农业社会时期,甲湖蓝藻易发生在( )A.丰水年份夏季B.枯水年份冬季C.丰水年份冬季D.枯水年份夏季6.半个多世纪以来甲湖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B.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C.水质恶化D.湖口水闸建设解析:4.B 5.A 6.D 第4题,从图中可看出,甲湖西部河流和城市多,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较多,富含营养物质的废水随地表径流入湖较多,易出现水体富营养化,B正确;同一湖泊水量、水温和更新速度差别不大。
2020年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第十一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练26 Word版含解析
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课练26区域农业生产(时间:90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
)下图表示我国四种农作物的分布。
读图完成下列1~2题。
1.这四种农作物分别是()A.①小麦②水稻③棉花④油菜B.①棉花②油菜③花生④水稻C.①小麦②油菜③花生④甘蔗D.①甜菜②甘蔗③棉花④水稻2.农作物④在我国北方地区不能种植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不足B.水分不足C.土壤贫瘠D.地势低洼读“我国东北地区略图”,完成3~5题。
3.东北平原作为全国性商品粮基地与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最显著的优势条件是()A.热量充足,粮食单产高B.水资源丰富C.土壤肥沃,土地资源丰富D.市场广阔4.目前国家停止在三江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A.天然林B.水源C.湿地D.草场5.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林业基地,但其森林覆盖率一直在降低,这直接导致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其中主要的是()A.植物数量减少,珍稀物种濒临灭绝B.火灾、水灾频繁C.木材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提高D.湿地系统完全消失右图是某国河流和主要山脉示意图,该国某地的梯田式葡萄园,用陡峭的山坡上的石头垒成一道道石墙,在上面堆积土壤,建成一道道梯田,梯田脚下是波光粼粼的湖泊,对岸是连绵起伏的山脉。
充足的阳光和湿润的气候使这里成为该国著名的葡萄酒产地。
据此回答下列6~8题。
6.该国位于()A.南美洲B.欧洲中部C.北美D.北亚7.材料中描述的葡萄园在图中的位置是()A.A处B.B处C.C处D.D处8.有诗人这样写道:“德萨雷是幸福的,因为有3个太阳照耀着它的葡萄园”,诗中的“3个太阳”是指()①日照充足②土壤在夜晚提供热量③湖面反射太阳光提供热量④石墙在夜晚提供热量⑤气候湿润,降水较多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③④D.①②⑤近年来,通化市大力发展的林下种植、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生态旅游等林下经济,已经成为进一步拓宽全市林业经济领域和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黄金”产业。
【高考】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人类与地域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答案
A.大气湿度增高
B.大气降水增多
C.近地面风速增大
D.气温变率增大
5.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土壤质量
B.节省劳动力
C.促进生态循环
D.提高经济收入
6.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桑沟湾是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一处海湾,这里是我国最早海带人工养殖的地方。近年来,中
国水产黄海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此海湾成功探索出了海带、
鲍鱼和海参三者混合养殖的新模式 (见下图) 。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桑沟湾由单一的海带养殖到海带、鲍鱼、海参三者混合养殖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A.优质的海洋环境
B.养殖技术的进步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5.下列做法与“乌金三角”地区能源基地的可持续发展相违背的是(
A.积极进行生态环境整治,控制三废污染
B.调整产业结构,延长煤炭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C.发展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
D.努力扩大煤炭的开采量和外运量,提高经济效益
) )
第 II 卷
A.流域内降水量和蒸发量小
B.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C.上游修水库导致人湖水量减小
D.工农业发达,城市化水平高
16.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保护和恢复白洋淀湿地可采取的措施是(
A.填埋部分河道作为建设用地
B.跨流域调水
C.暂缓开发区域经济
D.加大第二产业的发展力度
) )
绿肥是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的优质有机肥,具有养分全面、肥效长的特点。把绿肥植物体就地翻 压能够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绿肥种植还能够提供饲料、 改善生态环境、 抑制杂草以及节能减耗。 近年来, “绿肥 +”模式又在稻田、棉田、麦田、果园中悄然兴起。绿肥作物的种植在我国分布很广,南北方种植
2020版高考地理大一轮(湘教版)试题:第十一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十一章 含解析
下列区域中,不易出现灌丛沙堆景观的是( )季风区河谷地带 B.绿洲边缘沙漠腹地 D.农牧交错地带灌丛沙堆具有保持生态环境稳定的作用,保护灌丛沙堆的核心是( )维持区域内适量的沙源增加沙堆内的土壤肥力降低区内风速保护沙堆表面植被在灌丛沙堆发育的三个阶段中,风力的变化情况可能是( )—强—强 B.强—弱—弱—弱—强 D.强—强—强1.C2.D3.C第1题,灌丛沙堆的形成,与风沙活动、植被变化、人类活动及环境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季风区河谷地带、绿洲边缘、农牧交错地带都有灌丛生长,因此可能有灌丛沙堆发育,A、B、D错误。
沙漠腹地极度干旱,缺少灌丛,不易形成灌丛沙堆,C正确。
第2题,由于灌丛能降低风速,导致沙尘沉积,形成沙最适宜大规模修筑水平沟的地形区是( )在陡坡、雨量大的坡地修筑水平沟时,应使( )减少沟内水的流动 B.增加沟埂的稳定性减少修筑的工程量 D.方便沟谷上下通行4.D5.B6.A第4题,根据材料,修筑水平沟的地区应在“覆盖层较厚、坡度较大的坡地”,东南丘陵和云贵高原地区土层较薄,而黄土高原地区土层较厚,坡度较大,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A、B错误,D正确。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C错误。
第5题,根据材料,修建水平沟的作用是削减地表径流,通过多个水平沟分散地表径流,从而降低流速和流量,增加下渗,进而减少流水的侵蚀作用,保持水土。
坡度越陡的地区降水后流速越快,从而需要修建更多的水平沟用以削减地表径流,即缩小沟距;水平沟越深蓄水能力越强,坡度越陡水平沟应修建得越深,水平沟越宽越不利于降低流速,削减径流,综上所述,B正确。
第6题,根据材料,沟的作用是减弱地表径流,从而减轻流水的侵蚀作用,水平沟内修建土挡(沟深1/2~1/3)进一步降低了水流的速度,增加水的下渗,从而减少流水侵蚀作用,A正确。
土挡对于沟埂的稳定性影响不大,可以通过在埂上植树种草提高稳定性,B错误。
修建土挡增加了工程量,C错误。
沟谷为沿等高线修建,主要减少水流的上下通行,D错误。
中图版2020版地理大一轮复习试题:十一区域可持续发展课时规范练33含答案
课时规范练33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位于盐城东台沿海的全国最大“风光渔”一体化发电站,是全球单体最大的滩涂地面光伏电站,最上层为风力发电、中间是太阳能发电、最下层进行水面养殖,实现立体综合开发利用,可谓“一种资源,三种产业”。
据此完成第1~2题。
1.该电站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主要是( )①土地资源 ②矿产资源 ③淡水资源 ④气候资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有关该电站叙述正确的是( )A.风力发电量冬季最小B.太阳能发电量春季最大C.水面养殖产量高D.不利于候鸟迁徙和栖息下图为环渤海地区风能资源与有效风能密度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3~4题。
3.影响图中风能资源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距海远近B.洋流流向C.纬度高低D.地形起伏4.甲区域有效风能密度较乙区域大,但风电场较少,其原因是( )A.水能资源丰富B.地势起伏较大C.土地价值更高D.市场需求量少(2018黑龙江七台河期末)攀枝花和马鞍山同属我国南方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
读下面两地相关数据表,完成第5~6题。
三次产业结构比值 工业结构 钢铁工业 产值(亿元)马鞍山 5.8∶68.1∶26.1钢铁、汽车、装备制造、电力能源、精细化工 637.55攀枝花 3.8∶75.5∶20.7 钢铁、钒钛、能源、化工 375.42 5.与马鞍山相比,攀枝花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是( )A.离电力供应地更近B.市场需求量更大C.原料供应更充足D.水运更便捷6.面对目前我国大多数矿业城市资源短缺日益突出的现状,可采取的解决措施有( )A.停止原有产业生产,实现顺利转型B.将原有产业转移至经济发达地区,以获取资金支持C.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D.加大资源开采力度以扩大原有生产规模下图示意印度洋东部某火山岛,岛上分布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
自19世纪下半叶该岛就开始了磷酸盐矿的开采。
据此完成第7~8题。
7.岛屿沿岸多悬崖峭壁,其形成原因是()①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岩石海岸②火山活动,导致大陆板块上升③降水丰沛,河流侵蚀严重④海浪侵蚀,形成海蚀地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关于该岛磷酸盐矿开发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岛屿东北部临近港口和机场,便于磷酸盐运输B.开发磷酸盐矿,要特别注意对热带雨林的保护C.磷酸盐矿日趋枯竭,使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D.废矿石中细小物质随风漂移,易造成大气污染山东省济宁市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该市也更注重生态保护,“科学划分生态功能区,‘因区制宜’地进行生态保护和管制”是山东省济宁市生态保护的重要手段。
中国中图版2020版地理大一轮复习试题:十一区域可持续发展课时规范练34含答案
课时规范练34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2018吉林榆树一中三模)目前,广东大力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进程,打造的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成效初步显现,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据此完成第1~2题。
1.推进珠江三角洲一体化的主要意义是( )A.扩大城市规模B.缓解交通压力C.促进人口流动D.优化资源配置2.珠江三角洲地区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大经济圈应( )A.齐步并进,推进主导产业同化B.统一规划,实现产业错位发展C.控制人口,建立人口准入制度D.立足能源,大力发展火电工业读长江经济带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经济地带( )①Ⅰ轴、Ⅱ轴分别沿河流、铁路线分布 ②Ⅱ轴较Ⅰ轴经过地区地势平坦、地价较低 ③M区能源供需不平衡,需要从外区调入 ④N区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发达,环境质量优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4.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发展( )①国际金融 ②机械制造 ③服装制造 ④石油化工 ⑤文化创意 ⑥进出口贸易A.①⑤⑥B.①②⑥C.①②④D.④⑤⑥下图为近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中三大产业所占份额的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第5~6题。
5.我国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增长率分别对应图中的(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6.图示时期内( )A.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最高B.第一产业总产值持续下降C.三大产业表现出衰退下降D.第二产业对经济拉动作用最大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工业和服务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变化图,完成第7~8题。
7.该省级行政区最有可能是( )A.广州B.江苏C.台湾D.辽宁8.该省级行政区工业和服务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差距越来越大的原因是( )①科技发展缓慢 ②生产成本上升,工业向外转移 ③服务业快速发展 ④矿产资源枯竭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015年12月15日,广东(国际)机器人论坛在广东省肇庆市召开。
中图版2020版地理大一轮复习试题:十一区域可持续发展课时规范练33含答案
课时规范练33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位于盐城东台沿海的全国最大“风光渔”一体化发电站,是全球单体最大的滩涂地面光伏电站,最上层为风力发电、中间是太阳能发电、最下层进行水面养殖,实现立体综合开发利用,可谓“一种资源,三种产业”。
据此完成第1~2题。
1.该电站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主要是( )①土地资源 ②矿产资源 ③淡水资源 ④气候资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有关该电站叙述正确的是( )A.风力发电量冬季最小B.太阳能发电量春季最大C.水面养殖产量高D.不利于候鸟迁徙和栖息下图为环渤海地区风能资源与有效风能密度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3~4题。
3.影响图中风能资源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距海远近B.洋流流向C.纬度高低D.地形起伏4.甲区域有效风能密度较乙区域大,但风电场较少,其原因是( )A.水能资源丰富B.地势起伏较大C.土地价值更高D.市场需求量少(2018黑龙江七台河期末)攀枝花和马鞍山同属我国南方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
读下面两地相关数据表,完成第5~6题。
三次产业结构比值 工业结构 钢铁工业 产值(亿元)马鞍山 5.8∶68.1∶26.1钢铁、汽车、装备制造、电力能源、精细化工 637.55攀枝花 3.8∶75.5∶20.7 钢铁、钒钛、能源、化工 375.42 5.与马鞍山相比,攀枝花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是( )A.离电力供应地更近B.市场需求量更大C.原料供应更充足D.水运更便捷6.面对目前我国大多数矿业城市资源短缺日益突出的现状,可采取的解决措施有( )A.停止原有产业生产,实现顺利转型B.将原有产业转移至经济发达地区,以获取资金支持C.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D.加大资源开采力度以扩大原有生产规模下图示意印度洋东部某火山岛,岛上分布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
自19世纪下半叶该岛就开始了磷酸盐矿的开采。
据此完成第7~8题。
7.岛屿沿岸多悬崖峭壁,其形成原因是()①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岩石海岸②火山活动,导致大陆板块上升③降水丰沛,河流侵蚀严重④海浪侵蚀,形成海蚀地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关于该岛磷酸盐矿开发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岛屿东北部临近港口和机场,便于磷酸盐运输B.开发磷酸盐矿,要特别注意对热带雨林的保护C.磷酸盐矿日趋枯竭,使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D.废矿石中细小物质随风漂移,易造成大气污染山东省济宁市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该市也更注重生态保护,“科学划分生态功能区,‘因区制宜’地进行生态保护和管制”是山东省济宁市生态保护的重要手段。
【高考】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 人类与地域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测试卷及答案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地理卷第十一单元人类与地域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江西省梦港河小流域属典型的南方丘陵地带。
近年来积极实施将水保治理与区域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农业生产条件和结构改善相结合的措施,即山上种植各类果树、山腰发展生态观光、山下水稻和水塘养殖,使昔日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小流域走上了山清水秀、林茂果丰、稻塘共生的生态良性循环之路,初步实现了富民目标。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小流域昔日水土流失产生的主要原因( )A.未发展生态农业 B.降水和地形影响C.不合理人类活动 D.人口多且增长快2.为进一步实现富民目标可采取( )①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②可大力发展温室农业③修建灌渠塘坝等设施④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当地发展该农业生态模式会( )A.提高当地环境承载力 B.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C.使农业灵活地适应市场 D.增加江西省农民的收入桑基、蔗基、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4.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A.大气湿度增高B.大气降水增多C.近地面风速增大D.气温变率增大5.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的直接目的是A.提高土壤质量B.节省劳动力C.促进生态循环D.提高经济收入6.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桑沟湾是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一处海湾,这里是我国最早海带人工养殖的地方。
中图版2020版地理大一轮复习试题:十一区域可持续发展课时规范练30含答案
课时规范练30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土地流转是指土地的流失及利用类型的转向。
黄土台塬区是陕西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耕地面积占绝对优势。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地矛盾加剧,土地流转加快。
据此完成第1~3题。
不同时期土地流转净值1.1990—1995年,黄土台塬区土地流转主要方向为()A.耕地转化为林地B.林地转化为水域C.草地转化为耕地D.耕地转化为草地2.1995—2000年,黄土台塬区土地流转的整体特征带来的影响是()A.城市化速度加快B.粮食总产量下降快C.生态安全隐患大D.洪涝灾害频率降低3.1985—2010年,黄土台塬区耕地资源补充的主要来源是()A.草地B.林地C.水域D.建设用地(2018北京石景山一模)右图为贵州省石山区威宁县石坎梯高标准基本农田图。
当地政府扶持贫困农民综合治理“山、水、林、田、路”,将山区坡耕地建设为石坎梯高标准农田(石坎梯田就是用石头砌田埂进行农田改造),成为精准扶贫的成功案例。
读图文资料,完成第4~5题。
4.关于建设石坎梯田的区域背景,叙述正确的是()①土层薄,石漠化严重②岩溶地貌为主,多大理岩石料③地表崎岖,降水丰富,易出现山洪④河流水位变化大,有春、夏两个汛期⑤常绿硬叶林植被稀疏,涵养水源差⑥交通等基础设施较落后A.①③⑥B.②③⑤C.②④⑥D.①④⑤5.关于建设石坎梯田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A.有效拦截雨水,增加地下径流,缓解旱情B.石坎梯田就地取材,综合治理“山、水、林、田、路”C.石坎梯田扩大了耕地面积,提高了人口容量D.有效滞缓径流,减弱流水侵蚀,减轻水土流失下图是黄土高原某地等高线和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等高线图。
据此完成第6~8题。
6.图中乙地黄土层的厚度最可能是()A.83米B.146米C.185米D.234米7.对于图中四地叙述合理的是()A.甲地适宜进行新农村建设B.乙地较丙地更适宜发展林牧业C.丙地适宜开发梯田D.丁地水能资源丰富8.若该地壳稳定,一年后对甲地海拔重新测量,其海拔明显增加,则产生的原因最可能是()A.乙地退耕还林B.丙地森林遭到砍伐C.丁地育林育草D.甲地林地遭到破坏土壤在水和风力等外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的过程,称作土壤侵蚀。
2020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一章区域可持续发展11.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课件中图版
-6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3.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
措施 生物措施
工程措施
农业技 术措施
具体做法 植树种草 沟谷兴修小型水库、打坝淤地 田等
等;坡面修建水平梯
采取保水、保土和改善耕地栽培措施等
-7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措 施 具体做法
小流域 综合治理
-8-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基础反馈 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矿区,水土流失严重,被国内外专家公认为“世 界水土流失之最”。据此完成第1~2题。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11-
-12-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2)人为原因。 在黄土高原地区易引发水土流失的自然前提下,长期的人类活动, 尤其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水土流失,具体表现如下表所示。
原因
过度开垦
过度放牧 过度樵采 露天开矿 滥挖窑洞 战乱和营 造宫殿
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为解决粮食问题而陡坡开荒,使地表变得疏松,增 加水土流失的物源 破坏植被,使地表缺少植被的保护 破坏森林资源,使地表失去保护,易遭侵蚀 开矿、挖窑洞,破坏了植被,使土壤抗侵蚀能力成 倍下降,并形成水土流失新的物源
-9-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1.东胜矿区水土流失类型内部分化显著,其成因分异主要表现为
()
A.泊尔江海子镇以水力侵蚀为主
B.哈巴格希大部兼具水力、风力侵蚀双重特征
C.铜川镇以风力侵蚀为主
D.东胜城区以水力侵蚀为主
关闭
2第.下1题列,泊东尔胜江矿海区子治镇理位水于土沙流地的失边的缘措,气施候中干,合旱理,以的风是力(侵蚀为) 主;铜川镇
地貌 自然 土壤 原因 气候
植被
农业生产 人为 原因 不合理
利用土地
形态不稳定 、沟谷纵横 土质疏松,易被侵蚀 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稀少 大面积的森林和草原被毁掉,地表抗侵蚀性 大 大减弱 过度开垦 、过度放牧、乱伐树木、开矿以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总复习检测第十一章区域可持续发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为了减轻水土流失,有人建议在黄土高原地区变外环式梯田为内环式梯田。
内环式梯田是把支离破碎的土地封闭成一个个凹地,降雨时雨水汇集到梯田底部形成一个个微型湖泊,泥沙也随雨水淤积于其底部,从而减小了泥沙的入河量,久而久之黄土高原也将趋于平缓。
据此完成第1~2题。
1.与外环式梯田相比,内环式梯田的好处是()A.修建梯田的工程量较小B.可改变当地的气候,增加水资源量C.可使黄河下游地区土壤的肥力提高D.可减轻黄河下游地区的泥沙淤积2.为了缓解黄河下游地区的泥沙淤积状况,从2002年起,黄河水利委员会每年都利用小浪底水利枢纽进行调水调沙,有效地控制了黄河下游河床增高的趋势。
下图中能够正确示意调水调沙前(实线)后(虚线)黄河下游河床变化的是()疏勒河是甘肃省河西走廊内流水系的第二大河,全长540千米,流域面积20 197平方千米。
近年来甘肃省加大了对疏勒河流域的开发力度,成果显著。
下图为疏勒河水利工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3~5题。
3.图中水利工程修建的主要目的是()A.防洪和发电B.发电和灌溉C.航运和灌溉D.航运和养殖4.关于疏勒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西北流向东南B.下游的流量剧增C.流量具有日变化D.流量年际变化大5.推测疏勒河流域开发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A.流域盐碱化程度减轻B.河流下游的草原增加C.流域内的降水量大增D.流域环境承载力增大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北回归线从本区北部穿过。
据此完成第6~7题。
6.在土地利用上,北部海拔200米以上的地区宜种植()A.水土保持林B.亚热带经济作物C.粮食作物和蔬菜D.沿海防护林7.根据该地区的资源状况,符合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A.保护基本农田,建设商品粮基地B.建设临港产业带,发展出口加工业C.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D.注意保护海洋环境,防范洪涝灾害(2018北京朝阳期末)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第四大湾区。
一般而言,湾区经济发展主要经历了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创新经济四个阶段。
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级战略,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示意图。
港珠澳大桥总长55千米,是迄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主体工程由6.7千米的海底沉管隧道和22.9千米的桥梁组成。
沉管隧道是由预先制成的管道沉入开挖好的海底稳定地层、并连接而成的隧道。
据此完成第8~10题。
8.粤港澳大湾区能够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引擎的主要条件是()A.服装、家电、建材、旅游、商贸等产业发展水平高B.湾区土地面积广阔、地价低,经济发展的空间较大C.地处珠江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会地带D.集中了全部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基础设施较好9.目前广州、深圳应当()A.强化港口建设,重点发展转口贸易B.提升创新型产业占经济结构的比重C.重点发展造船、汽车等基础工业D.以香港为标准打造国际级金融中心10.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山水城市”和“二线城市”的惠州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①水源和农产品②基础设施③原料和动力④生态环境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下图是我国东南某区域借助GIS系统识别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的一组图像资料。
据此完成第11~12题。
11.图中()A.甲地宜大规模种植水稻B.乙河自南向北,流速较快C.丙地的城镇化水平最低D.丁比戊路更宜建高速公路12.在进行绿色宜居城镇发展规划时,还需要叠加该区域的()①降水分布图②土地利用图③空气质量图④矿产分布图⑤人口分布图A.①②B.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⑤二、综合题(共52分)13.(2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A湖周边地壳原岩富含锂、镁等元素,锂蕴藏量高达540万~900万吨,几乎占全球锂蕴藏量的一半。
随着电动车、医药等新兴产业的崛起,锂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
有人说,如果该湖的锂资源得以开发,经济欠发达的B国将富可匹敌中东石油巨富沙特阿拉伯。
但该国政府却拒绝了多家公司提出的近10亿美元的投资开发计划。
材料二下图为A湖及周边区域图。
图中C城人口约3万;D城所在国经济较富裕、经济增长快,D市是附近三国间商业中心和最大转运港,人口约30万。
(1)推测A盐湖金属锂资源的富集过程。
(2)分析B国金属锂资源开发利用少的原因。
(3)某跨国企业欲开发A湖的金属锂资源,计划在C或D城市建提炼厂,你认为应选建在哪一城市?请说明理由。
14.(26分)(2018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月考)结合图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刚果盆地,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位于中部非洲国家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
刚果民主共和国国土54%被森林覆盖。
热带雨林的面积仅次于南美洲亚马孙平原,有“地球第二肺”之称。
过度砍伐导致森林覆盖率不断下降。
联合国粮农组织最近的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森林采伐速度已经超出森林再生能力的极限。
材料二刚果盆地边缘矿产资源丰富,金刚石、铜、锗、钴、锡、铀、锰、钽的储量都居世界前列,有“中非宝石”之称。
盆地为该国重要农业区,产油棕、咖啡、橡胶、烟叶等。
(1)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析刚果盆地的形成过程。
(2)刚果盆地原始森林茂密,林木蓄积量大,但是伐木业并不发达,分析其原因。
(3)结合材料,试分析该国过度砍伐森林的种种诱因。
(4)试分析该流域过度砍伐森林对刚果河中下游水文方面带来的影响。
第十一章区域可持续发展1~2.1.D 2.B第1题,内环式梯田没有减少梯田的工程量,A项错误;内环式梯田对气候的影响是有限的、微弱的,故不能增加水资源量,B项错误;内环式梯田减小了泥沙的入河量,从而可减轻黄河下游地区的泥沙淤积,故D项正确,C项错误。
第2题,利用小浪底水利枢纽进行调水调沙,可以增加黄河下游的水量,加快河水的流速,从而使河水的侵蚀作用增强,沉积作用减弱。
因此,黄河的河床会逐渐下降;且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黄河南岸侵蚀作用强于北岸,南岸以侵蚀作用为主,坡度较陡,北岸以沉积作用为主,坡度较缓。
结合图中所示,B项正确。
3~5.3.B 4.C 5.D第3题,疏勒河属于内流河,流域内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而河西走廊为该地区重要商品粮基地,故灌溉是图示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
该河流域落差大,通过梯级开发,在灌溉的同时开发了水能。
故选B项。
第4题,读图可知,疏勒河流域地势南高北低,总体自东南流向西北,A项错。
下游地区流经沙漠,蒸发、下渗严重,下游流量减少,B项错。
该河补给水源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气温变化影响流量大小,白天气温高,冰雪融水多,流量大;夜晚气温低,流量小,C项对。
以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流量的年际变化小,D项错。
第5题,疏勒河流域开发会导致下游地区流量减少,该流域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土地盐碱化会加剧,A项错。
河流水量减少,水源缺乏,草原面积减少,B项错。
水量减少,水汽减少,使气候趋于干旱,C项错。
流域综合开发有利于加大资源利用力度,流域环境承载力增大,D项对。
6~7.6.A7.B第6题,北部海拔200米以上的地区坡度较陡,应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第7题,该地以山地、丘陵为主,适宜发展立体农业,防止水土流失;利用位置和海运优势,发展出口加工业;该地位于南部沿海,主要灾害类型为台风。
8~10.8.C9.B10.C第8题,审题时抓住“引擎”两字,由于粤港澳大湾区地处珠江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会地带,地理位置优越,其建设上升为国家级战略,C项对。
服装、家电、建材等产业不能引领我国经济发展,A项错。
湾区土地面积小、地价高,经济发展的空间较小,B项错。
湾区集中了部分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基础设施较好,D项错。
第9题,依据材料并结合社会背景,湾区应提升创新型产业占经济结构的比重,B项对。
由依靠港口、工业基础、服务业向依靠创新拉动经济发展转变,其余三项不符合题意。
第10题,“山水城市”说明生态环境好,④对。
“二线城市”且临近水源,说明水源和农产品丰富,①对。
C项正确。
11~12.11.D12.C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为丘陵山地,不适合大规模种植水稻;乙河自北向南流,流速较快;丙地供水管网密集,城镇化水平较高;丁位于城市边缘,比戊路更宜建高速公路,所以D项正确。
第12题,在进行绿色宜居城镇发展规划时,还需要叠加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图、空气质量图、人口分布图,降水分布图和矿产分布图对绿色宜居城镇发展规划影响不大,所以选择C项。
13.答案(1)盐湖位于板块交界处附近,有色金属资源丰富;盐湖地势与周边比相对较低,湖区周边含锂物质被流水搬运至盐湖聚集;海拔高、日照强、风力大,蒸发旺盛,湖水中的溶解锂发生自然富集。
(2)盐湖附近自然条件较恶劣,不利于矿产开发;地处山区,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不利于锂矿出口;金属锂提取难度大,B国经济欠发达,生产技术落后;基础设施不配套,加大开发难度;国内市场狭小,需求量小;政府限制锂矿大规模开采。
(3)选C。
靠近原料地,原料充足;铁路交通便利,运输原料成本低;劳动力成本较低;地价低。
(或选D。
自然环境较优越;对外交通便利;经济、技术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好;劳动力数量多,素质较高。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A湖的位置、地形、水系等信息,从内力作用、外力作用的角度推测A盐湖金属锂资源的富集过程。
第(2)题,结合图文材料,从自然条件、交通、资金、技术、基础设施、市场需求、政策等角度综合分析B国金属锂资源开发利用少的原因。
第(3)题,若选择C城,可从C城的区域特征入手分析其原料、运费、劳动力价格等要素的优势。
如选择D城,可从对外交通、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等优势条件阐释。
14.答案(1)断裂陷落而形成低地;热带雨林气候多雨使洼地积水成湖,湖水逐渐侵蚀边缘,致湖水外泄;湖盆出露形成盆地。
(2)四周地形崎岖(或盆地四周多山地),陆地交通不便利;河流下游流速快(或海岸线平直),沿海无大型港口,水运交通不便;本地经济落后,市场狭小(或木材需求量小)。
(3)为出口木材增加收入而砍伐森林;为增加粮食产量而开垦土地,使森林遭破坏;因大肆开采金刚石、铜等矿产破坏了地表植被。
(4)河流流量变化增大;河流含沙量增大。
解析第(1)题,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地表形态。
地壳受断层作用陷落而形成低地,因周围高原完整,形势封闭,后因多雨而逐渐积水成湖,而后湖水逐渐侵蚀边缘,湖盆出露形成盆地。
第(2)题,林木蓄积量大,但是伐木业并不发达,主要应考虑市场需求量小,运输不便,伐木技术水平低,以及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等。
由图可知该地区四周地形崎岖(或盆地四周多山地),陆地交通不便利;河流下游流速快(或海岸线平直),沿海无大型港口,水运交通不便;本地经济落后,市场狭窄(或木材需求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