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实战专题系列六 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题)
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L单元 区域可持续发展
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L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L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L1 区域地理环境与与人类活动36.(1)K1 (2)L1 (3)C2 (4)G2、K2、L6[2021・北京卷] 北京与河北张家口相邻,地域联系密切。
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
图10(1)说明百余年来北京至张家口之间交通运输的变化,并分析此变化对聚落兴衰的影响。
2021年7月,在北京市延庆县召开的第十一届世界葡萄大会上,延庆与张家口市怀来县签订了葡萄产区合作协议,打造“延怀河谷・葡萄酒乡”品牌,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2)简述“延怀河谷”协同发展葡萄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北京市与张家口市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
(3)概述崇礼作为雪上项目主赛场的气候条件。
为了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张家口市积极推进能源生产结构调整。
(4)举例说明张家口市能源生产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地理条件。
36.(1)运输方式变化大;出现铁路、公路、高速公路;交通线路增多,路网密度变大。
古驿站衰落,部分聚落(张家口、崇礼等)等级提升。
(2)利用各自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有助于扩大生产规模,延长产业链;增加劳动力就业,提高收入;缩小区域差异。
(3)与周边地区相比较,崇礼冬季积雪时间较长,在75天以上;平均风速较小,在2米/秒以下。
(4)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如风速较大,开发风能;日照较充足,开发太阳能;生物质能资源较丰富,开发生物能。
[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本题以时间为线索,考查了区域交通线的变化,通过对比1905年交通示意图和现代交通示意图,从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路网密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描述。
通过对比两幅图,针对问题中的“聚落兴衰”进行回答,说出哪些聚落兴,哪些聚落衰。
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协调发展。
通过对两个区域位置的对比,并通过材料中提出的两地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可以推断出两地必然要发挥各自优势,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且进行协同发展,从而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共同繁荣。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必考点专练详解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必考点专练一、选择题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植物生长会影响土壤水分。
梭梭根区受树冠集流、蒸腾和遮阴作用影响存在土壤水分相对富集区。
下图示意新疆北部沙漠中不同树龄阶段梭梭根区全年土壤含水率差异。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枯树根区含水率最高的原因是A.树冠集水作用强B. 无蒸腾作用消耗C. 树冠遮荫效果好D. 土壤硬化下渗弱2.导致梭梭根区土壤的“湿岛”效应夏季较春季更明显的主导因素是A. 融雪B. 风沙C. 降水D. 蒸发【答案】1. B 2. D【解析】1.枯树根区没有树冠,不存在树冠积水作用强,A 错;没有树冠,无蒸腾作用消耗,B 对;没有树冠遮阴,不存在树冠遮荫效果好,C错;枯树根区土壤疏松,下渗作用强, D 错。
2.梭梭对融雪、风沙和降水影响较小,梭梭根区夏季树冠能够遮蔽阳光,减少土壤蒸发,保持土壤水分,选择D 。
丁坝是河流整治中常用的一种工程。
它一端与堤岸连接成丁字形,能够改变水流,使堤岸不受冲刷,泥沙在坝间淤积,形成新岸。
下图是莱茵河利用丁坝进行河道整治的景观。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3.丁坝的主要作用表现在①减慢主航道流速②保护河岸不受河水直接冲蚀③减少泥沙在河床中部的沉积,改善航道状况④保护生物多样性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4.与淮河相比,莱茵河航运价值大的主要原因是A. 无结冰期B. 水流速度快C. 支流多D. 流域内经济发达【答案】3. B 4. D【解析】3.丁坝可保护河岸不受河水直接冲蚀,促进坝田淤积形成新的海滩,使主航道水量加大,流速加快,减少泥沙在河床中部的沉积,改善航道状况,保护生物多样性。
4.莱茵河流经的地区均为发达地区,因此航运价值大。
由于往年枯干的芦苇容易引发火患且消耗养分,宁夏沙湖景区多采用放火烧的方式来清除。
今年景区摈弃了以往火烧的做法,组织400 余人对15000 亩芦苇进行人工或简单的机械收割。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高考地理可持续发展练习题附答案
高考地理可持续发展练习题附答案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今天,店铺为大家整理了高考地理可持续发展练习题附答案。
高考地理可持续发展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0•湖南常德高三检测)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厂,茶园面积600亩,每年4月、7月、11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
同时锄草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茶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
据此回答1~2题。
1.茶园三次锄草中,导致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4月B.7月C.11月D.4月和11月解析:7月为长江流域的雨季,锄草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答案:B2.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高有机质分解快B.枯枝落叶少C.表层土壤养分被大量冲走D.微生物缺乏解析:茶园“消瘦”与锄草有关,主要是锄草造成水土流失,土壤养分被大量冲走。
答案:C(2010•安徽皖南八校)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回答3~4题。
3.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 )A.夏季高温多雨B.城市化水平高C.水资源丰富D.重化工业基地解析:右图中所示为德国鲁尔工业区,为重工业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水土流失较轻,城市化水平高;左图所示为山西省,城市化水平不高;两地均有丰富的煤炭资源,重化工业均为主要工业部门之一。
答案:D4.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两区域目前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C.完善交通,建设水运网D.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解析: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为山西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但不适用于德国鲁尔区;建设水运网,对河道较少的山西不适用;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但不能根本解决环境问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适用于老工业区的改造,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两地共同的措施。
高考地理一轮综合检测:区域可持续发展(含解析)
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检测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0·陕西高三月考)丹麦长期致力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且首推风能。
近年来,丹麦风能开发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向海上发展。
下图为“丹麦地理位置图”。
据此完成1~2题。
1.将风能作为首推能源的主要原因是丹麦()A.濒临大西洋,盛行西风风力较强B.海域辽阔,风能发电场区位优越C.风能开发历史悠久,技术力量强D.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2.丹麦将风能发电场建于海上,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碍主要是()A.飓风活动频繁B.风大浪高C.大雾天气较多D.地震频发(2019·四川成都七中高三模拟)图1示意我国跨省区古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该区是我国目前传统村落保存面积最大、最完整、具有深厚社会历史文化内涵的区域之一。
图2为徽派建筑景观。
据此回答3~4题。
3.古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传统村落保存完整的原因是()A.三省交界,文化多样B.河流众多,人口稠密C.地处山区,地形封闭D.森林茂密,便于修缮4.徽派建筑以木为材,排布密集。
为防止“一家起火,全村遭殃”,建筑设计中采取了特殊的防火结构。
图2中哪种结构是防火灾蔓延的()A.①高墙B.②窗户C.③斜屋顶D.④石材墙基(2020·江苏高考模拟)科尔沁沙地位于内蒙古东部,几十年来,科尔沁沙地面积呈明显缩小趋势。
下图为“1987~2013年影响科尔沁沙地演变的部分因素变化图”。
读图回答5~6题。
5.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因素依次是()A.总人口、年降水量、耕地面积、大牲畜数B.大牲畜数、总人口、年降水量、耕地面积C.年降水量、总人口、大牲畜数、耕地面积D.耕地面积、大牲畜数、总人口、年降水量6.科尔沁沙地面积呈缩小趋势,其主要原因是()A.生态退耕B.引入优良畜种C.人工降雨D.生态移民(2020·江苏模拟)下图为运用降水模拟器研究的在保持降水强度不变的状况下,土壤入渗率实验数据统计图。
(11)区域可持续发展—2021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试题
(11)区域可持续发展【2021年全国甲卷,4-6】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之后,德国宣布逐步放弃核电而重点发展光伏发电。
图1示意2014年某日德国电力总需求和电力净需求的变化(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光伏发电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所示这一天所在的月份是( )A.3月B.6月C.9月D.12月2.随着光伏发电量的增加,电力净需求量( )A.全天性减少B.时段性增加C.时段性减少D.不发生变化3.降低夜间的电力净需求量,关键是发展( )A.火力发电技术B.光伏发电技术C.特高压输电技术D.电能储存技术【2021年浙江卷,8-9】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独流入海河流径流量较大,流程较短。
此类河流所在小流域的生态、农业、城镇等要素多形成上游-中游-下游-滨海的四段式空间分布序列。
下图为独流入海河流小流域生态、农业景观示意图。
完成下题。
4.该类型小流域内( )A.上游人口密集,小城镇广布B.中游城镇均为河运集散地C.下游易形成小流域中心城镇D.滨海城镇职能以商业为主5.该类型小流域在国土开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上游洪水威胁严重B.中游地质灾害频发C.下游水体污染加剧D.滨海滩涂湿地锐减【2021年浙江卷,15-16】下图为我国2007~2017年石油消耗总量和对外依存度(石油净进口量/石油消耗总量×100%)统计图。
完成下题。
6.图示时段我国石油( )A.净进口量逐年攀升B.生产量大幅提升C.净进口量逐年下降D.生产量大幅减少7.为降低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①加强石油综合利用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③积极寻求新的进口通道④加大国内石油开发力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21年辽宁模拟,9-10】下图1为博斯腾湖及其周边地区。
图2示意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部分年份博斯腾湖矿化度与水位的变化情况。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2000年以来博斯腾湖湖水矿化度整体呈上升趋势,是因为( )①区域气候变暖,冰雪融水增加②周边灌溉农业退水的盐分比河水高③植被恢复导致涵养水源能力增强④湖水蒸发旺盛,盐分在湖区累积⑤灌溉农业需水量大,入湖水量减少A.①②③B.②③⑤C.③④⑤D.②④⑤9.根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博斯腾湖矿化度与水位变化的关系,推测近年来当地为调控湖泊水位所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A.发展节水农业B.减少开都河水入湖量C.提高灌溉用水量D.增加退水排放10.【2021年山东卷,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中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面四幅图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可能是()A.B.C.D.中三角城市群涵盖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群。
读中三角城市群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2.促进中三角城市群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措施有①加大科技投入②提高二、三产业比重③对原有产业进行升级④加强环境管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中三角城市群发展过程中承接了长三角地区的众多产业转移,这给长三角地区带来的影响是A.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B.加重了资源紧张的状况C.提供了广阔的经济腹地D.加剧了严重的环境压力某网2019年8月26日报道,中国地调局、青海省、中石化三方联合建设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勘察开发试验项目,着力打造干热岩勘察开发示范工程。
其总体目标是,最终突破干热岩勘察开发重大技术难题,实现干热岩勘察开发重大仪器国产化,建立中国首个可复制推广的经济型、规模化干热岩开发示范工程。
干热岩一般指温度大于20℃、埋深数千米,内部致密不透水的高温岩体,是一种新兴的地热能。
干热岩蕴藏的热能十分丰富,干热岩地热发电比传统火力、水力发电更具有竞争力。
下图为干热岩发电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干热岩的发电过程,利用的地理原理是()A.生物循环B.水循环C.岩石圈物质循环D.大气环流5.青海省干热岩规模化开采对资源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主要是通过改善能源资源质量增加资源安全B.增加能源供给,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导致的资源安全问题C.增加资源供给,维持社会、经济正常运行,增强国家能源安全D.加速干热岩资源的枯竭,严重影响资源安全和国家资源安全6.干热岩地热发电比水力发电更具有竞争力的主要表现是()A.综合效益更强B.不排放温室气体C.设备使用寿命长D.对外界环境的干扰小7.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
高考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项训练
高考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项训练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是目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高考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项训练,仅供大家参考!高考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项训练及参考答案(20XX年-新课标Ⅱ卷)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
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图1)。
据此完成1—3题。
图1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3.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B.技术C.资金D.交通1.C2.D3.D2.根据材料提示,江苏境内长江段建了好几座大桥的寓意为“由于长江的阻隔,历史上南北两岸交通不便,联系较少,现在两岸交通大大改善”,故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故选D。
3.从材料中可知,江苏境内修建多座长江大桥,交通更加便利,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
故选D。
考点区域的划分及界线,区域特征。
该题需要充分理解文字材料信息,江苏境内长江段建了好几座大桥的寓意“由于长江的阻隔,历史上南北两岸交通不便,联系较少,现在两岸交通大大改善”,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的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结合架桥和合作更加广泛的材料信息,有利于理解交通的主导作用。
(20XX年-新课标Ⅲ卷)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XX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1是一帧剪纸作品。
据此完成1~3题。
高考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总结
高考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总结方:煤、石油、铁;③西北:石油、天然气;④青藏:太阳能、地热能、水能三、资源跨区域调配①原因: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与社会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②水资源的跨流域调配——南水北调:③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北煤南运。
④西气东输经过的自然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经过的气候区: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川气东输经过的自然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⑤西电东送:a北路(火电为主)供应京津唐和华北;b中路(水电为主)供应华中、华东和长三角;c南路(水电为主)供应华南和珠三角四、河流开发①流域治理—修大坝—拦洪蓄水—中下游流量季节变化减小、泥沙淤积量减少—海浪侵蚀作用增强②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梯级开发(控制水位,疏通河道,治理洪涝)a:――→防洪、灌溉、养殖――农、林、渔等第一产业水平提高b:――→航运、旅游业――第三产业发展c:――→发电(火电、水电、核电)――发展炼铝、化学高耗能工业――形成工业走廊五、山西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①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品质优良,开采便利,且位置靠近东部,成为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
②问题:山西产业结构以煤炭工业为主,十分单一;由于国家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将改变过分倚重煤炭的局面;煤炭开采和利用过程中,破坏地表,加剧水土流失,形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③措施: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建立清洁能源生产体系;调整产业结构,重化工业(能源、冶金、化工、建材等)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做好矿区复垦绿化工作,治理环境污染。
六、荒漠化的防治①荒漠化的实质---土地退化;表现→耕地、草地、林地退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碱化②我国荒漠化的原因:自然原因—干旱、气候异常人为因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③防治对策:A、合理利用水资源; B、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C、调节农林牧之间关系;D、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E、控制人口增长。
2021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1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高考题型 新人教版
2021年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高考题型新人教版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
充分认识区域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甲为“泰国局部区域图”及“曼谷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乙为“我国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沙湖位于银川市的北面,西依贺兰山,其北面是大片灌溉农业区,而且面积还在不断扩大。
沙湖位于宁夏平原的沉降中心,至今地势仍然在不断下沉。
材料三泰国是宁夏在东南亚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宁夏与泰国的合作交往由来已久。
泰国是亚洲水稻主产区之一,泰国香米世界有名;宁夏是枸杞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最适宜种植枸杞的区域,其种植的枸杞成色好,品质优良。
(1)简述图甲所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近几十年来,图乙中沙湖面积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试分析原因。
(3)从城市化角度说明图乙中多条铁路对甲城市发展的影响。
(4)分别说出影响泰国稻米、宁夏枸杞生产的优势气候条件。
(5)近年来我国稻米出口面临东盟国家的竞争,结合我国稻米生产的特点,分析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与河流流向进行分析。
第(2)题,从材料二可知,该地地面在不断下沉,有利于汇集地下水;北面有大面积的灌溉农业区,农田灌溉为沙湖提供了补给水源;盛行风使南面的沙漠南移,因而湖泊面积在扩大。
第(3)题,便捷的交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
第(4)题,泰国高温多雨的季风气候利于水稻的种植;宁夏的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利于枸杞的生长。
第(5)题,从发展科技,培育良种,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角度分析。
答案:(1)地形以山地(丘陵)、平原为主;北部(或西北部)为山地(高原、丘陵),南部(或东部、或东南部)为平原;地势北高南低(或西北高,东南低)。
(2)地面沉降,利于地下水汇集;北面是大片灌溉农业区,给沙湖补给水源;贺兰山阻挡了西北风携带的风沙蔓延;当地偏北风持续时间长,使沙湖南边的沙漠不断南移,沙湖面积逐渐扩大。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专题附解答 区域可持续发展
热点专题区域可持续发展森林界线简称林线,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 ℃以下)和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
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林线海拔高度分布图。
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我国东北地区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B.地形C.夏季风D.海陆位置【答案】A【解析】影响林线的主要因素是低温(月平均最高温在7 ℃以下),其次是风及土壤等条件,而影响温度的主要因素是地形、纬度等。
读图可知,东北地区林线分布的主要特征是向北逐渐降低,且与纬线大致平行,所以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A正确。
2.下列有关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主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石漠化B.乙地——沙漠化C.丙地——水土流失D.丁地——土壤盐碱化【答案】C【解析】读图并结合中国地形图可知,甲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乙地位于华北平原,主要环境问题是旱涝、风沙、土地盐碱化;丙地位于黄土高原,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丁地位于三江平原,主要环境问题是湿地减少、水土流失。
故答案选C。
下图为黄河三角洲某海岸带环境问题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字母A 、B 、C 分别表示 ( )A .海洋污染 海水入侵 全球变暖B .海水入侵 海洋污染 全球变暖C .全球变暖 海水入侵 海洋污染D .海水入侵 全球变暖 海洋污染【答案】D【解析】超采地下水、引用水过量,会使得地下水位下降,在内陆地区引起地面下沉,在沿海地区会引起海水入侵;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进而引起海平面上升;超标排放污水等,超出海水的自净能力,会引起海洋污染。
4.该海岸带侵蚀后退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过度开采利用地下水B .入海径流、泥沙量减少C .大面积围垦滩涂湿地D .过量排放、倾倒废弃物【答案】B【解析】由示意图可以确定,海岸带侵蚀后退是由于入海泥沙减少,海浪侵蚀加强及近岸泥沙减少造成的。
二战以来,全球已出现过三次产业转移,目前第四次产业转移正在进行中,制造业全球布局具有寻“成本洼地”而生的特点。
全国通用近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综合升级练区域可持续发展(2021年整理)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综合升级练区域可持续发展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综合升级练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综合升级练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全部内容。
综合升级练区域可持续发展(2017·河北衡水中学二模)下图为某内陆国主要城市及河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
图示甲地区有两个雨季,分别是2—3月和7-9月,年平均降雨1 550 mm。
其原因是( )A.2—3月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B。
2—3月受赤道低压的控制C.7—9月位于东北信风迎风坡D。
7—9月位于西南风迎风坡2。
该国主要城市多分布于中部地区。
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
地形B。
河湖C.土壤D.矿产答案:1.D 2.A解析:第1题,从经纬度位置可以得出,该地是埃塞俄比亚,降水主要来自高原地形雨。
7—9月,北非和阿拉伯半岛受低气压带控制,南印度洋吹来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转为西南风,与来自几内亚湾的湿热气流合并为强大的西南气流,沿高原迎风坡抬升,形成7-9月的“大雨期"。
第2题,该国位于热带高原上,高原边缘气候闷热,高原面上较为凉爽,所以该国主要城市多分布于中部地区。
(2017·安徽宣城调研)下表反映了兰陵溪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土流失特征。
该流域4-10月的降水为924。
6 mm,占全年降雨量的84%〔注:地表径流系数指的是同一时间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mm)与降水量(mm)的比值,以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高考地理实战演练专题系列五:区域可持续发展(选择题)
区域可持续发展单项选择题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甲省河网密集,航运条件比乙省优越B.甲、乙两省地势均西部高东部低C. 全国性农业基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D.近三十年务工经商人口均由经济发达省份向欠发达省份流向2. 2010年乙省城市化水平达到64%。
2011年乙省部分地区在我国“十二五”中被确定为全国性农业基地。
乙省农业持续发展面临城镇用地(非农业用地)与农业用地之间的突出矛盾,下列表述,不能说明此矛盾产生的依据的是 A.乙省人口数量多,人均耕地少B.乙省山区面积大,平原面积小,耕地有限C.乙省城市化水平高,非农业用地规模大全国性农业基地近三十年务工经商人口流向河流、湖泊0-200例D.乙省自然灾害频繁,耕地破坏、丢荒严重右图是我国东南某地的地形地质图,该区域石灰岩广布。
分析完成3~4题。
3. P站水量比Q站明显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QP之间A.蒸发旺盛B.下渗量大C.灌溉引水多D.降水量减少4.流域汇流过程是指流域内各种成份的径流汇集到溪沟、河谷,直流到流域出口的过程。
完成5 ~ 6题。
5.图4示意暴雨中心位置对流域汇流的影响。
SMD表示暴雨中心发生在上、中、下游区域或均匀分布时汇流过程。
若暴雨中心发生在上游区域时,正确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6.图5示意流域形状对流域汇流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不同流域形状会产生不同的汇流过程。
流域形状甲、乙、丙分别对应汇流过程正确的是()A.甲-①乙一②丙-③B. 甲-①乙一③丙-②C. 甲-③乙一②丙-①D. 甲-③乙一①丙-②【答案】A【解析】流域内的支流越多,流域就越稳定;流域内流程越短,最大量的时间就越提前,所以答案选A。
图6为“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和坡向的草地退化率分布图”,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29 ~ 30题。
7.据图6判断,退化率最严重的坡向是()A.东坡B.南坡C.西坡D.北坡【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草地退化率与海拔大致呈负相关,南坡的退化率较高。
高考地理-区域地理专题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专项练习
2021年高考鲁教版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专题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专项练习一、单选题读某水库运行后入库泥沙量、出库泥沙量及拦截率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该水库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上游来水减少B.水库库容逐渐变小C.库区水污染加剧D.入库泥沙量不断增多2.2009年出库泥沙量剧增的主要原因是()A.上游水土流失加剧B.水库库容变小C.水库清淤D.水库拦截率高迪拜杰贝勒阿里人工岛以棕榈树为设计原型,跨度达15公里,增加海岸线720公里,建有65个港口泊位,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港。
岛上建设有私人住宅、公寓、摩天大楼和酒店以及主题公园。
如图示意杰贝勒阿里人工港设计图。
据此下列各题。
3.材料显示人工岛人居环境的特征是A.绿化率高B.商业功能为主C.旅游功能突出D.高档住宅占比最大4.杰贝勒阿里人工港对沿海生态的影响不包括A.增加湿地面积B.海洋生态环境恶化C.自然海流运动改变D.人工沙滩范围扩大下图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地区示意图”。
图中M地是水草丰富的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
20世纪初期以前是美国西部大开发时期,西部土地不断开发,耕地面积的急剧增长;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和专门化,大量使用化肥与农药,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胡佛水坝是美国综合开发科罗拉多河水资源的一项关键性工程,但近些年来有关胡佛大坝拆于不拆,各方争论不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历史上开发M地区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有()①水土流失严重②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③夏季土壤盐碱化严重④土壤板结与酸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6.近些年来,美国拆除大坝数量不断增多的原因可能是()①当初大坝选址不合理②部分大坝修建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较严重破坏③部分大坝已经和当初建设初期初衷完全脱离。
④部分大坝修建时间较长,存在安全隐患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7.将新疆丰富的煤炭和风能资源等就地转化成电力输送到电力紧缺地区的工程,被称为“疆电外送”工程。
2024年高考地理可持续城市发展与自然资源利用历年真题
2024年高考地理可持续城市发展与自然资源利用历年真题地理科目一直被认为是高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之一,其中可持续城市发展与自然资源利用更是受到广大考生的关注。
本文将通过回顾历年真题,探讨2024年高考地理中可能涉及的可持续城市发展与自然资源利用的题目内容。
第一部分:可持续城市发展在可持续城市发展的题目中,一方面会考察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挑战,另一方面会涉及可持续性发展的措施和理念。
1.1 大规模城市化背景下的挑战历年真题中,这类题目可能会要求考生分析大规模城市化所面临的挑战。
例如,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导致的住房和交通压力、环境污染加剧、城市贫困等。
在回答这类题目时,考生可以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如推行低碳出行、发展可再生能源等。
1.2 可持续城市发展的策略与措施另一方面,可持续城市发展的题目可能会要求考生讨论可持续性发展的策略与措施。
比如,引入绿色基础设施,提升生态环境;制定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等。
考生在回答这类题目时,应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以更好地说明解决方案。
第二部分:自然资源利用自然资源利用题目会考察考生对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措施。
2.1 自然资源的分类与特点此类题目可能考察考生对自然资源的分类和特点的理解。
例如,分析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差异、自然资源的分布规律等等。
在回答这类问题时,考生可以参考历年真题,结合实例进行解答。
2.2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另一方面,一些题目可能会要求考生提出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措施。
例如,开展水土保持工程,避免水资源浪费;推广可持续农业,提高农产品产量等。
在回答这类问题时,考生可以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综合考虑,探讨如何平衡资源利用和保护。
结尾部分:通过回顾历年真题,我们可以得出2024年高考地理可持续城市发展与自然资源利用的题目可能涉及的内容。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对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利用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和案例分析的能力,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类题目。
高考地理可持续发展问题
500
1000
500
海洋、湖泊 暖流 离岸寒流区 夏季盛行风
0 1 4 7 10 月份
甲地降水量月份分配
降水量/mm
150
100
50
0 1 4 7 10 月份
乙地降水量月份分配
(3)简述在N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素。(9分)
水稻种植经验不足,生产技术落后;水利设施不完善, 机械化程度低;传统生产观念和主食消费习惯的影响。
(3)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 成?简述理由。
100°
105°
①原材料丰富; ②土地、劳动力成本低; ③民族传统方药(药方、 偏方)丰富(制药历史 悠久,医药经验丰富); ④靠近国际国内市场; ⑤优惠的政策。(10分)
溉条件好,有利于发展种植业;东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
形起伏较大,土层较薄,不宜发展种植业,有利于发展林业
和果业。
2000 1500
81° 1500
2000
2000
1000 662
气温/℃
有开阔82° 的谷地;有河流15 灌溉系统;热量满
足发展一年一熟的耕作10 农业;降水① 量季节 2000分件配较比 差3较)0200000均区匀域3;可000 (发8展分畜-5)50 牧谷业地(边农缘牧(业灌)②溉。条
自然条件:
光热水土
社会经济条件:
技、市、交、 劳、工、 政。。。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
农业发展的方向 集规专现产 约模业代业 化化化化化
自然障碍:
光热水土 , 自然灾害
社会经济方面:
技、市、交、 劳、政
118.0ºE
119.0ºE
38.0º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题
(28分)读下图及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流域内的地势特征及AB河段河流水文特征。
(12分)
据青海省气象部门监测,青海湖面积自2005年以来持续增大,2011年达到近11年来的最大值。
而2004年之前的近30年,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青海湖面积曾不断萎缩。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简述2004年前青海湖湖面萎缩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10分)
(3)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推断2005年以来青海湖面积不断增大的原因。
(6分)
【答案】(1)(12分)地势特征:四周高中部低(或地势自四周向中部降低)。
(4分)
水文特征:高山冰雪补给为主;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有夏汛);有冰期(或流速较快,含沙量较大)(8分)
(2)(10分)导致局部地区气候更趋干旱(4分);植被退化、水土流失加剧、荒漠化扩展(4分);生物多样性锐减(2分)
(3)(6分)自然:全球气候变暖使冰川加速融化(2分),造成冰川退缩、水量增加,导致青海湖流域降雨量增加(2分);
人类活动:政府支持下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措施的实施(2分)。
(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6分)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判断并指出图中①②③三地适宜的土地利用类型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在区域农业发展过程中,应对④地大片荒地予以保护,试分析其原因。
(12分)
⑵试从气候角度分析该地生产优质大米的原因。
(6分)
⑶根据所学知识,简述该区域平原地区加强农业基地综合开发的主要措施。
(8分)
【答案】(1)(12分)①林地②耕地③草地商品谷物农业。
(8分)④地为沼泽,其生态功能主要表现为,调节气候;蓄水防洪;保护生物多样性;降解污染等。
(4分)
(2)(6分)昼夜温差较大,农作物生长期长;冬季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很少需要施用农药。
(3)(8分)发挥种植业的优势,稳步发展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开展农业多种经营;发展特色农业和绿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