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
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附思维导图(两套)
新教科版五上科学知识点最新整理共两套含思维导图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第1课有关光的思考1.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
如:太阳、萤火虫、打开的电灯、点燃的蜡烛......2.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光源:①正在发光;②自身发光,而不是反射其他物体的光。
第2课光是怎样传播的1.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因此我们站在幕前能听到幕后说话的人的声音。
3.光的传播实验现象:所有卡纸上的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时,光能直接穿过小孔,在纸屏上出现1个光斑;稍微移动其中一张卡纸,使它和其他纸上的小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纸屏上的光斑消失。
4.生活中,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晚上舞台上的灯光;夜晚汽车前车灯的灯光;透过丛林、树梢的阳光看上去都是直的。
第3课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1.光在受到一个物体或一种物质的影响前能一直保持原方向传播。
2.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
3.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时,我们会看见一个小光点,借助烟雾让激光笔的光路可见,能清晰地看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注意:激光笔的光一定不要照射人眼,以免造成危害。
4.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时,光的去路被阻挡了,不能继续传播,就形成了影子。
5.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的某个位置时,太阳被月球所遮挡,人们就会看到部分太阳或全部看不见,这就形成了日食。
6.月球自身不发光,需要太阳照射再反射光,当月球运行到地球阴影中时,来自太阳的光部分或者全部被地球遮挡,人们就会看到月食。
第4课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1.光由空气斜射入水时,光的传播路线发生的变化,叫做光的折射现象。
2.光由一种介质垂直射进另一种介质时,则不会产生折射现象。
3.折射能够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进而改变我们看到的现象。
4.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水池的水看起来比实际浅、潜水员在水中看岸边的树比实际高......第5课认识棱镜1.光由空气斜射入水时,光的路线会发生变化,这种线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教科版(2017版)科学五年上册《我们的身体》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目录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我们的身体》是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健康生活》开 篇的第一课,对本单元起到了总起的作用,打下基本的知识基础。本课 旨在让学生了解评估自己身体状况的方法并探讨影响身体健康的相关因 素,最终提高健康意识、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五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4.1《我们的身体》教案 人体外部构造 人体内部构造
观察、比较、分析、动手等能力 爱护身体
八、教学反思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们 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 动之中,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我很善于评价学生,增强了 他们的自信心,学生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尝试到了成功的喜 悦。
本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交流和表达的时间,。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PPT课件、人体基本结构图、放大镜、尺子、小木棍、胶水、白纸等。 课时安排:
动物的本领从何来?
板块一、导入
提出问题:大家都知道青蛙是补虫能手,青蛙为什么善于捕虫? 啄木鸟为什么可以吃到树干里面的虫子?老鹰飞的那么高,怎么发现并捕捉 到地上的老鼠和兔子?
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我们要关注学困生,应多表扬鼓励他们,教师应让学生多看 书,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 教学水平。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人的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 个部分。 2、培养学生按顺序观察的能力、比较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动手能 力。 3、激发学生对了解自己身体的兴趣和求知欲以及探索精神,感受 健全的身体有利于更好的生活。 4、培养学生爱护自己身体的意识。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单元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单元知识点第四单元:运动和力基础知识1.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反冲力)和(摩擦力)。
2.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
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
3.(一定的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4.在小车上拴绳子一般是车头正中,否则小车会跑偏。
拉小车绳子的长度,应该约等于桌子的高度。
垫圈起了拉动小车的作用,我们是用(垫圈的重力)使小车运动的。
5.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
6.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当他们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弹力就消失了。
(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7.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喷气式飞机).(火箭) .(气垫船)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鞭炮)也是靠反冲力运动的。
8.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要是运动的物体静止,必须对物体(用阻力)9.(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它可以用来测量力的大小。
生活中我们叫它(弹簧秤)。
10.人们习惯用“(克)”“(千克)”来表示重力和其他力的大小。
,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
1牛≈(100)克力1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2.拉动物体在(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每课知识要点
科学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每课重点知识点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第一课《我们的小缆车》1.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一个向下的力叫(重力)。
2.使我们的小缆车运动起来的力是(垫圈的重力);需要一定的拉力才能使小车运动起来;挂的垫圈越多,小车受到的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越(快)。
3.我们通过(增加垫圈数量)的方法,来增加小车受到的拉力。
第二课《用橡皮筋作动力》1.像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当它们恢复原来形状后,(弹力就消失了)。
2.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下端挂的钩码越多,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前进的距离越(远)。
4.在做橡皮筋动力小车时,小车不前进可能是因为(小车太轻,轮胎打滑)。
5.研究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运动距离关系的实验记录(2)选择的数据我们用(平均数)(3)我们的发现(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
6、生活中运用弹力的物体有(弓箭、松紧带、拉力器等)第三课《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1.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地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2.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要使运动的物体停止运动,必须对物体(用阻力)。
3.举例:靠反冲力运动的有(喷气式飞机、火箭、鞭炮、乌贼)第四课《测量力的大小》1、(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在生活中常被叫做(弹簧秤)。
2、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
1牛约等于(100)克力。
3、弹簧测力计主要利用弹簧(受力大,伸得长)的特征工作的。
4、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
)(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第五课《运动与摩擦力》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因此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1-4课(教科版)
提示:(1)标明小车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每次实验都要从起点开始,终点结束
(2)每次多个多个增加垫圈,观察和记录小车的运动是怎样变化的。
四、小结
1、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车运动的速度越慢
2、要获得准确的数据需要多次重复实验。
5、交流汇报
6、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动文具袋的力。
四、制作弹簧测力计
1、讨论制作方法
2、如何画出测力计的刻度
五、小结
六、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学生交流汇报:用弹簧测力计
2、提问:弹簧测力计你见过吗?让我们一起来见见它。
3、课件出示:弹簧测力计。引导:请你仔细观察,你能从弹簧测力计上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各小组的弹簧测力计: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
1牛=100克力
三、使用弹簧测力计
1、教师出示弹簧测力计
引导语:刚才我们通过观察认识了弹簧测力计,那你用过弹簧测力计吗?你会用它来物体的重力大小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件非常重要的测量工具,我们要比一比谁最会提出问题,发现问题。
2、出示《我们的小缆车》的记录表,提问:在这个表格中,我们是用什么表示拉力大小的?
3、提问:那么2个、3个、5个垫圈的力到底有多大,我们能不能测量出来?
4、揭题:测量力的大小
二、认识弹簧测力计
6、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用到了反冲力?
(1)学生汇报
(2)出示喷气式飞机、火箭的图片
四、小结
1、提问:怎样才能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
2、提问:怎样才能让小车运动得更快?
五、板书设计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健康生活》教案(共7课)(2021新版)
第四单元健康生活1.我们的身体【教材简析】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健康生活》单元的第1课,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监测的主要项目为依托,组织学生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检测与评估,通过查阅资料、研讨交流,了解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构建现代健康生活新理念,提升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意识,形成健康生活的行为方式。
本课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评估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探寻影响健康的相关因素。
第二部分——探索,包括2个活动。
活动一是检测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活动二是探寻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
第三部分——研讨,引领学生建立全面的健康意识,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第四部分——拓展,不良的生活环境直接影响着人的健康,乃至人类的生存。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做个保护环境、维护身体健康的宣传海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让学生了解健康除了肌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学生分析】本课为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自己身体的健康情况比较关注,并且之前已经学过消化和呼吸对维护身体健康、维持生命活动的意义,具有与健康相关的知识储备。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
2.影响青少年健康的主要因素有睡眠、饮食、运动、压力等。
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益于健康。
3.噪音、雾霾、污水等不良环境对人体健康有害。
良好的生存环境有益于健康。
[科学探究目标]1.能运用适合的方式搜集自己的身体健康数据,形成完整有效的信息。
2.能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依据自己的健康数据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估。
[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并愿意与人交流。
2.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与人沟通,并能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最终达成共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知道人类活动会影响环境,环境的改变又会影响人类的健康与生活。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我们的身体》知识点
教学文档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我们的身体)知识点第1课我们的身体
1.我们人必须吃东西,吸入氧气,才能获得能量,维持生命。
2.体质记录表包含体重指数、视力、肺活量、50米跑、一分钟跳绳、
一分钟仰卧起坐等工程。
3.体重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米〕x身高〔米〕)。
4.遗传、饮食习惯、体育锻炼、周围环境、睡眠时间、学习压力等因素都会影响生长发育。
5.从出生到死亡,人体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青年少时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对我们的一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方法和习惯非常重要。
6.为了健康生长,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法和习惯,保持好的心态,爱护周围环境。
7.不良的环境与身体健康
〔1〕不良的环境会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会使我们简单生病,也是
诱发癌症的重要原因。
〔2〕吸烟不仅会危害吸烟者的健康,“二手烟〞还危害周围人的健康,所以公共园地禁止吸烟。
〔3〕雾霾天气不合适进行室外运动,可以进行室内运动。
8.除了身体健康,健康还包含心理健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
科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
慢
较慢
快
五、简答。
小揽车实验中,细绳的长短与小车在桌面上运动的 距离有关吗?拉小车的绳子多长比较合适?
答:有关系。细绳的长度应该等于桌子的高 度,这样,小车在桌面上运动的距离就不会 超过桌子的高度,小车不容易掉下来。
电瓶车
轿车
缆 车 钢缆绳的拉力
陆 地 上 的 缆 车
吊缆
安装图:
验证并记录: 需要多大的力,刚好 能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 来?
安装一辆小缆车
测试挂几个垫圈,刚好使小车运动起来?
1.建议垫圈要一个一个的增加,记录刚好使小车运动起来的垫圈数。 2.观察小车和垫圈往哪个方向运动? 3.注意分工配合,碰到问题,尝试解决。
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
拉力大,小车跑得快 拉力小,小车跑得慢
这个实验该怎么做呢?
概念:
在地球上,由于地球的引 力,所有的物体都受到一个竖 直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
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的记录表
小车运动的快慢 拉 力 大小 实验 ( 垫 次数 圈 个 数) 1 从起点到终点时间 每次实验的时间 平均时间 快慢顺序
2
1 2
1
2
在小车重量不变的情况下,
拉力越大,小车运动ຫໍສະໝຸດ 越快四、实验填表。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的记录
挂
2
个 垫圈,刚好能使小车运动起来 小车运动的快慢 从起点到终点时间 快慢顺序
拉力大小(垫圈个数) 试验次数
2 2 2 3 3 3 4 4 4
1 2 3 1 2 3 1 2 3
30秒 30秒 30秒 20秒 20秒 20秒 10秒 10秒 10秒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全部优秀教案(共8课时)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全部优秀教案(共8课时)1、我们的小缆车【教材简析】本课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第一课。
教材以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各样的车导入,说明车可以使用不同的动力,从而引出本课主题用缆绳拉着前进的缆车,并引导学生展开探究。
教材中主要包含两个活动:一、安装一个小缆车。
组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
在重力小车装置中,铁垫圈有重量,通过绳子对小车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引出重力概念。
改变铁垫圈的数量,就改变了重力的大小,从而改变了拉力的大小。
利用这一点,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研究了。
二、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
这个活动分为两部分,一是多大的拉力能使小车运动起来;二是大小不同的拉力怎样影响小车的运动。
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会发现:拉力太小,小车不会动;拉力大到一定程度,小车开始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学习本课内容,也为后面研究弹力、反冲力等其他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运动和力对五年级学生来说不是很陌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男孩子在平时就有安装和比赛各种小车的经验,因此对运动和力之间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玩得过程中也会得出相应的结论。
对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学生有基本的认识:要给物体施加力,但要认识到需施加一定的力才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这点学生在认识上是模糊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力。
2、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科学探究目标1、会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实验,2、经历“提出观点设计实验实验探究搜集证据证明观点”的探究过程,能够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观点。
科学态度目标1、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证明观点。
2、能对运动和力产生探究兴趣,体会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了解运动和力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拉力与小车运动的关系,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运动时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考点汇总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课:种子发芽实验(一)1.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要相同。
3.研究“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实验中,如果推测“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那么,实验中让种子有水的这组就叫实验组,另一组(得不到水的)就是对照组。
(说一说:研究“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实验计划。
课本第3页)第二课:种子发芽实验(二)4.在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中,我研究的是“种子发芽与的关系。
”5.绿豆种子发芽必需条件有: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
第三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说一说:研究“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实验计划。
)6.绿豆芽生长需要的条件有:水分、温度、空气、阳光、土壤。
7.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他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第四课:蚯蚓的选择8.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
9.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第五课:食物链和食物网10.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如:蔷薇蚜虫瓢虫小鸟11.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12.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3.生物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第六课:做一个生态瓶14.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把它们看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15.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第七课:改变生态瓶16.减少生态瓶里的水,会减小动植物的生存空间。
17.改变生态瓶中其中一种生物,会影响其他生物。
18.增加生态瓶中的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更多的氧气,但生态瓶里的植物不是越多越好。
第八课:维护生态平衡19.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了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20.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动植物遭到灭绝或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精品)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我们的身体
第1课我们的身体(教材P58~60)探索与研讨5.揭题:健康的身体让我们在生活中更加受益。
怎样才能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呢?身体的健康受哪些因素影响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内容。
(板书:我们的身体)【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不同学生在体质监测时的表现,使学生发现不同的体质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影响,从而将问题聚焦到“怎样才能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呢?”以及“身体的健康受哪些因素影响?”的问题上。
探索一:检测我们的身体状况出示体质记录表,指导学生同桌之间合作,将自己的各项体质指标记录在体质记录表中。
【设计意图】从合作填写体质记录表,并对自己的各项体质指标进行评价入手,让学生具有参与感,使他们探究的兴趣更加强烈。
探索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1.布置任务:了解了自己的健康状况处于哪个水平后,请大家分组讨论并记录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我们的生长发育。
探索与研讨2.研讨汇报。
组内研讨帮助卡主持人:你们认为哪些因素会影响我们的生长发育?学生1:我认为饮食习惯会影响我们的生长发育,膳食均衡可以促进生长发育。
学生2:我认为体育锻炼会影响我们的生长发育,坚持运动可以让身体健康生长。
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
3.小结: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有遗传、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疾病、环境、情绪等,我们的身体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我们要时刻关注我们的身体健康。
4.过渡:青少年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身体健康与否对人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健康,我们都还需要做哪些努力呢?5.布置任务:引导学生针对此问题进行分组讨论。
6.研讨汇报。
集体汇报帮助卡主持人:为了健康,我们都还需要做哪些努力呢?小组1:没有运动习惯的同学可以坚持每天锻炼1小时。
小组2:有挑食习惯的同学要改掉这个习惯,均衡膳食。
小组3:保持好的卫生习惯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
主持人:接下来请老师为我们进行总结。
教师:为了健康,我们可以加强锻炼、均衡膳食、保持良好的情绪、保护周围的环境……主持人:谢谢大家的发言,汇报活动结束。
新教科版2021秋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1我们的身体》教案
1.《我们的身体》教案【教材简析】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健康生活》单元的第1课。
教学内容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五年级学生的相关数据为依托,引导学生关注并能客观评估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通过查阅资料和讨论交流了解现代健康新理念、影响青少年健康的主要因素以及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引导学生建立完整的健康理念,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学生在二年级和四年级分别学习了消化和呼吸对维护身体健康、维持生命活动的意义,聚焦部分由此切入,引出本课的关键词“健康”,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身体健康与哪些因素有关?现在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又是怎样的呢?探索部分分为两个环节:一是检测我们的身体状况,并与五年级的学生体质标准相比较,评估自己的身体体质健康情况;二是讨论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并与研讨环节相结合,帮助学生通过身边的人和事,理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好的心态、保护周围环境都是健康生活所需的。
拓展部分介绍了不良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引导学生建立完整的健康意识,即除了身体健康,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和四年级分别学习了消化和呼吸对维护身体健康、维持生命活动的意义,但对于健康的了解还不够全面。
通过之前的科学学习,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收集整合资料的能力,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些知识和技能储备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
●影响青少年健康的主要因素有睡眠、饮食、运动、压力等。
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益于健康。
●噪声、雾霾、污水等不良环境对人体健康有害。
良好的生存环境有益于健康。
科学探究目标●能运用适合的方式搜集自己的身体健康数据,形成完整有效的信息。
●能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依据自己的健康数据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估。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4.1课件
导入
我们的身体很奇妙
聚焦
让我们一起研 究,认识我们 的身体。
探索
活动一:评估我们的身体状况
请同学们结合上节课我们统计的体质记 录表评估自己的健康状况。
体质标准记录表
你达标 了吗
探索
影响小学生健康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呢?
(1)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个 问题,并把讨论结果记到科学手册上, 讨论完毕后老师找同学回答
良好状态。
A 心理健康 B 情绪健康 C 生活方式健康
2)有一个小孩一出生九和他的爸爸一样有高血压,
那么这个事例说明了影响生长发育的哪个因素呢?
(B )
A 睡眠时间
B 遗传因素 C 饮食习惯
阅读拓展材料 不良的环境也有可能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
课后作业
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查阅资 料,进一步了解有关健康方面的知识。
心理健康
而 心理不健康 就 会 容 易 出 现 自卑胆小,排斥
做戏、贪财冷漠等等行为。
所以说,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既要身体强壮,
也要心理健康。
老师期望:每一个同学 在以后的生活中都能心 中有阳光,有干劲,能 坦然面对可能遇到的各 种挑战,健健康康成长!
1)除了身体健康,健康还包括( A )和社会适应的
另外每人需制定一份自己的健康计 划(可以用思维导图或者手抄报的方式)
(2)温馨提示:可以从遗传,自己的 衣食住行,生活作息等多方面考虑)
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 ,对我们的一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养成 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非常重要。
研讨
问题:为了健康成长我们还需要做什么呢? (提示:我们可以结合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来 展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单位:灵武第一小学执教者:王学梅《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我的小缆车》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的内容。
【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教材主要有两个活动:1.安装一个小缆车。
通过组装一个用重力拉动的小车,使学生发现铁垫圈有重量,绳子对小车可以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
铁垫圈又产生了一个向下的力,引出重力的概念。
2.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
主要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通过这课学习,使学生理解重力的产生,小车又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及拉力大小和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为后面深入研究弹力、反冲力、摩擦力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对运动和力,学生其实并不陌生,他们在生活中有着自己的感性经验。
在他们看来,有的物体是静止的,有的物体是运动的;物体因为受到力的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因为力的持续作用而保持运动,因为失去了力的作用而慢慢停止下来……这些都是学生的经验,但是他们并没有用实验手段研究过小车运动与力的关系。
因此,在学生原有认识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通过研究车在力的作用下怎样运动,力的大小与运动之间有什么关系等活动,使学生充实、修正原有的感性经验,形成运动和力的正确的认识。
【设计思路】这节课我主体分为三大部分:一开始我是通过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车图片引入的,一方面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缆车的运动原理,引出“我们的小缆车”,提高制作小缆车的愿望,接着安排的是设计并安装小缆车的活动,让学生自己从安装过程中发现问题,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而改进小车。
接着通过几个小实验引出了重力的教学,这也是本课时必须达到的一个知识目标。
最后是一个探究实验,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即设计并通过实验证明:拉力越大,小车运动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车运动速度越慢。
整个探究过程把握了学生“爱玩”的心理,通过“推测——实验验证——对比讨论——得出结论”的活动里,利用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来分析描述事实,运用真实的数据,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使学生对“运动和力”概念认识得到提升,产生全新的、科学的认识,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教学目标】1、知道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力,一定的拉力才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
拉力越大,小车的运动得越快。
2、通过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总结拉力和小车运动速度的关系。
3、体会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来证明观点。
意识到转化是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探究发现拉力和小车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研究拉力大小和小车运动速度关系实验的设计及数据分析。
【教学用具】每组学生:小车、细绳、挂钩、垫圈、一张实验表格教师材料:小车、细绳、挂钩、垫圈、课件【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几千年前,人类就发明了车。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车的种类越来越多。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车的开始,唤起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
师:下面大家说说图片中的这些车都是什么车,他们是靠什么作动力运动的?设计意图:以不同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明白不同的车靠着不同的动力来驱使它运动。
教师播放幻灯片,学生观看幻灯片并讨论:生:马车靠的是马的拉力使其运动手推车是靠人的拉力作动力小汽车是靠发动机的牵引力作动力电动车是靠电动机的牵引力作动力师: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一种车,它们又是靠什么作动力的呢?生:这些是缆车,它们是靠钢缆绳的拉力运动的。
师:轨道缆车、吊缆,它们都是靠着钢缆绳的拉力前进的,那么今天老师也想让你们用绳子来安装一个小缆车,看看它是怎么运动的。
设计意图:学生对缆车及其运动方式充满着好奇感,从缆车图片引到我们的小缆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其探究的欲望。
二、安装一个小缆车1、教师出示材料:小车、绳子、一些垫圈、回形针挂钩。
学生用这些材料按照书中的图自己安装小缆车。
(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进而改进小车。
)师:好,我看到很多小组都安装好了,下面老师有几个问题想问大家。
(1)在安装小缆车时绳子应该系在小车的什么位置?他与小车的运动方向有关吗?生:系在车头正中间,这样小车才不会跑偏。
(2)绳子的长短是任意的吗?它与小车在桌面上行驶的距离有关吗?生:不能太长,如果太长垫圈到达了地面小车还没有到达终点。
生:也不能太短,因为要使挂钩垂在桌子下面。
2、刚才在安装小车的时候,很多小组都已经试过了,当小钩上挂上一些铁垫圈,小车就能很好地运动起来,想一想:我们的小缆车是用什么作动力的?生:拉力的作用。
生:重力的作用。
师:你们可以先思考一下,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验——提书包(引出重力的概念,形成对重力概念的初步认识。
)师:你的手有什么样的感觉?生:感觉手被拉下去,有个向下的力。
师:大家用手掂一掂铅笔盒,感受一下(让学生都体验一下重力的作用)生:感觉有个向下的力。
师:刚才我们提水以及掂铅笔盒,我们都会感觉到竖直向下的力,物体这种竖直向下的力我们把它称为重力,它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放幻灯片)如:树上的苹果往下落,抛出去的粉笔最终会落到地面上,这些都是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
师:在刚才这个装置中,垫圈起了什么作用?绳子又起什么作用?生:利用垫圈的重力作为小车的动力,拉动小车前进。
设计意图:通过充分感受重力,认识重力,这里是让学生明白绳子将垫圈的重力转换为拉力,进一步渗透转化是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方法的思想。
三、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之间的关系1、推测(1)多大的拉力(拉力大小用铁垫圈数表示)才能使静止的小缆车运动起来?(2)拉力的大小与小缆车运动的速度又有什么关系?生: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拉力越小,小车运动越慢。
2、设计实验师:我们准备怎么做实验来验证我们的推测是否正确?(1)学生谈谈如何进行实验验证的方法。
(2)教师引导:A、怎样知道小车运动的快慢?用什么方法?生:用秒测的方法,控制好起点、终点。
B、如何表示拉力的大小?用什么方法表示拉力变大?生:用垫圈的个数来表示拉力的大小,要一个个地加垫圈。
C、为了实验的准确性,我们还需要注意些什么?生:每次加垫圈时都要至少做三次实验。
设计意图:采用提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理解实验的科学因素,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3、教师出示实验报告单,并将实验时要注意的事项用幻灯片放出来。
组活动注意事项:(1)对比实验,只能改变垫圈数量,其他条件不变,比如:起点、终点、小车、垫圈等。
(2)小组成员互相合作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
(分工:一个放垫圈、一个记时并放车、、一个终点保护车、一个观察记录)(3)从挂一个垫圈开始,一个一个增加垫圈,直到小车可以动起来。
(4)再多个多个地增加垫圈,观察和记录小车的运动是怎样变化的。
4、学生分组实验,并填好实验表格。
研究拉力大小与运动关系的记录挂__个垫圈,刚好使小车运动起来。
5、学生交流、汇报(本过程让学生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来汇报和讨论,强调实验数据的真实性,鼓励学生用数据分析,学会用事实说明问题,验证假设。
)6、师生小结:要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必须要有一定的拉力,拉力太小,小车不会动,拉力大到一定程度,小车才开始运动。
拉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越慢;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越快。
四、课后延伸今天我们是利用绳子的拉力使小车运动起来,除了拉力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使小车运动起来呢?课后同学们好好思考一下,自己动手做一下。
设计意图:以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让科学课不再局限于课堂上,让科学走出课堂,满足学生更多的探索欲望。
【教学反思】一、多媒体的应用“恰到好处”。
引课时,丰富生动的图片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活动前清晰明了的实验要求及时、省时,充分发挥了多媒体在课堂活动中的直观、方便、清晰、引人入胜的作用,使课堂活动紧凑、有趣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辅助引导作用。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兴趣、认知特点,提出问题后,让他们主动猜想、实验、观察、交流,教师只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进行必要的引领和指导,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的主体。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
小组合作学习是科学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活动方式,探究性学习能否达成预期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如何。
让学生在活动前明确自己的活动任务,发挥小组长合理分工的作用,能大大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在组织学生每开展一个探究活动时,让学生明确自己要探究什么问题、如何探究、还将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活动前就解决,使学生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大大提高。
四、重视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要想证明假设,真实、准确的数据是最有效的证据。
因此,在解决“怎样知道小车的快慢”问题上,我引导学生用秒表去测量最有说服力的真实数据.在汇报交流时,鼓励学生积极地利用数据解释科学事实,验证假设。
既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严谨,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在“科学”的探究,为以后的探究活动的开展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