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股灾回顾
15年股灾详解
![15年股灾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e405385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78.png)
15年股灾详解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15年股灾是指2015年6月上半年以来,全球股市普遍面对的一次股市大幅度调整。
这次股灾主要涉及中国股市、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体系的动荷继续财务市场的波动,并对全球财政、货币、贸易政策和国际投资产生影响。
股灾可以追溯到2015年上半年,中国股市出现了大幅波动,引发了全球股市的震荡,市场情绪一度持续低迷。
15年股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 中国股市泡沫破裂:2015年初,中国股市泡沫化严重,股市指数大幅上涨,股市投机氛围浓厚,投资者信心高涨。
但随后随着政策调控力度加大、杠杆融资风险增加等因素影响,中国股市出现大幅调整,引发了全球股市的连锁反应。
2.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影响了中国股市的走势。
中国的经济增速由此前的双位数增长逐渐下降至个位数,市场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担忧加剧,导致股市的不稳定。
3. 全球市场波动:中国股市的调整波动引发了全球股市的震荡。
受中国股灾影响,全球股市纷纷下跌,金融市场动荷继续财务市场的波动,全球经济发展面临挑战。
15年股灾对金融市场和经济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1. 股市投资者遭受损失:由于股市波动大,很多投资者在这次股灾中遭受了重大损失,投资者信心受到重创,市场情绪低迷。
2. 股市调整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股市与实体经济密切相关,股市调整会对企业融资、消费者信心等方面产生影响,可能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
尽管15年股灾给全球股市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但这次股灾也给各国政府和金融机构带来了一些启示:1. 加强市场监管:股灾的发生说明市场监管存在一定漏洞,各国政府应加强市场监管,规范金融市场秩序,防范市场风险。
2. 完善风险管理机制:金融市场是风险与机遇并存的领域,各国金融机构应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提高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
3. 加强国际合作:全球金融市场的相互关联性日益加深,各国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市场的挑战。
2015年中国股灾的成因及影响对策分析
![2015年中国股灾的成因及影响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038f28763231126edb11e8.png)
2015年中国股灾的成因及影响对策分析作者:滕译阳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7年第36期摘要:2015年中国资本市场发生剧烈波动,上证指数出现断崖式下跌,股票市场多次出现千股跌停,多股停牌现象,引起各界关注和极度担忧。
导致此次股灾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制度存在缺陷及被动去杠杆而引发。
文章回顾了此次股灾发生的原因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以及对消费、投资和金融体系造成的不利影响,然后针对原因提出建议,如深化金融改革,稳定市场预期,严控金融杠杆,进一步加强建立健全符合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监管体系。
关键词:股灾;配资;去杠杆;反思;建议一、股灾阶段性回顾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中国股市发生了异常剧烈的动荡。
(一)股灾1.0回顾自2015年6月12日上证综指达到最高点跌落到7月9日第一阶段的最低点为止,这段时期被定义为股灾1.0版。
此时市场进入了第一个暴跌阶段,仅仅18个交易日,上证综指就从峰值5178.19点跌到了3373.54点,其实相比历次大的股灾,跌幅倒不算大,但下跌速度之快的确是创下历史新高。
(二)股灾2.0回顾从2015年8月18日到8月26日这期间被称为股灾的2.0版。
在这期间上证综指跌幅达29%,创业板指跌幅达32%。
个股更是遭遇了一场浩劫,最多时有2186只个股跌停,几乎全军覆没。
(三)股灾3.0回顾经过两次阶段性股灾后,各种救市措施开始生效,大盘也一度回升至3600点以上。
但熔断机制的实行又引发了新的踩踏出逃,升级到股灾3.0版。
从2016年1月4日大盘大跌,到2016年1月27日上证指数创下历史新低,这一时期上证指数由3538.69点下跌至2638.30点,跌幅达25.44%。
仅在2016年1月4日至7日4个交易日中,市值蒸发超过8万亿,教训惨痛。
本次股灾呈现出如下特点:1.在2015年6月12日7月9日到期间,深沪两市总市值约蒸发19.45万亿。
2.股灾期间“千股跌停”现象频现,市场的大面积跌停将会导致市场流动性危机。
2015年股灾救市过程回顾
![2015年股灾救市过程回顾](https://img.taocdn.com/s3/m/7928656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07.png)
2015年股灾救市过程回顾2015年是中国股市历史上一个充满挑战和波动的年份。
股市在6月开始出现大幅度下跌,随后引发了一系列的金融动荡。
这次股市崩盘被称为“2015年股灾”。
为了稳定股市并避免金融系统崩溃,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救市。
本文将回顾2015年股灾救市过程。
一、股市崩盘的原因2015年股市崩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中国股市在2014年经历了一轮疯狂的牛市,股市指数上涨了近150%。
这导致了市场过热和泡沫的形成。
其次,由于政府宣传股市繁荣,很多普通投资者都加入了股市,导致市场参与者过多,市场波动加大。
最后,2015年上半年经济增长放缓,投资者对未来的经济前景感到担忧,进一步加剧了股市下跌的压力。
二、股市救市措施的实施为了防止股市崩盘引发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救市措施。
首先,政府通过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CSFC)等机构,投入巨额资金购买股票,以提供流动性支持和稳定市场。
其次,政府暂停了股票市场的熔断机制,以防止市场的进一步下跌。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对股市的监管,防止恶意空头操纵市场。
最后,政府通过降息和降准等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和市场复苏。
三、救市效果和副作用股市救市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政府的干预稳定了市场,避免了金融系统的崩溃。
股市指数在政府救市措施的影响下逐渐反弹。
此外,政府的救市行动也增强了市场参与者的信心,减少了恐慌情绪。
然而,股市救市措施也产生了一些副作用。
首先,政府投入巨额资金购买股票,对国家财政造成了一定压力。
其次,政府过度干预市场,导致市场失去了自由竞争的机制,可能产生市场扭曲和不健康的影响。
此外,政府的救市行动也引发了对中国政府管理能力的质疑和担忧。
四、教训和启示2015年股灾救市过程给中国政府和市场参与者带来了一些教训和启示。
首先,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的金融监管机制,加强对市场的监管,防止市场泡沫的形成。
其次,市场参与者应该加强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避免过度投机和盲目跟风。
2015股灾的来龙去脉及最后收场(15.7.10)
![2015股灾的来龙去脉及最后收场(15.7.10)](https://img.taocdn.com/s3/m/00f0df05964bcf84b9d57bdf.png)
2015股灾的来龙去脉及最后收场(15.7.10)今天终于沉下心来整理了一下这次股灾的一些核心问题,我们来一步一步的捋清楚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就可以大概得出最后的结果了。
经济环境07年次贷危机以来,美国为了自救不断的印钞,推高全球资产泡沫,各国经济疲软,中国难以独善其身;中国为了应对危机投资了四万亿基建,虽然短时间内保证了原有的高增长率,却造成房价高涨、通货膨胀、产能过剩,国企和地方政府的负债率不断推高,让原有的资本错配矛盾进一步加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届总理上台以后实行了各种改革,包括盘活存量、推动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创新、全民创业等等。
种种措施的核心理论依据是:市场化能解决资本错配,让金融能够扶持中小企业,进而完成产业升级。
政策执行盘活存量:降低M2增长率,结果导致了有一段时间的银行钱荒,本来当局表态要坚决停止防水,后来股市暴跌了几天,终于扛不住逼宫压力放了一些水。
利率市场化试水:以马云为马前卒,利用余额宝向银行施压,那段时间银行和支付宝之间是不是有摩擦,最终支付宝做出了一些妥协,而且按照如果余额宝规模越来越大的话,整个社会的融资成本会迅速上升,所以最后无果而终。
互联网金融:这个又分为:A.P2P理财:P2P理财见知乎此贴业内人士的分析中国化的P2P金融都有哪些特色?–银行,几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P2P理财大部分都是庞氏骗局,在此引用其中的一句:“众多这些传统线下做着小贷、民间高利贷的企业纷纷进入,自建P2P,软件商、服务器托管商发了笔横财,这些类金融企业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把其传统线下集资放贷业务成功披个P2P外衣转移到线上来的华丽转身,再扛起普惠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大旗,成为社会正义的化身。
”这实际上等于大幅降低了个人从事借贷业务的门槛,搭建个网站搞个皮包公司就能做,与其说这是金融创新,不如说是中央故意放松金融监管,等于给金融系统开了一个口子。
B.场外配资公司:配资就是借钱炒股,你出1w块别人出9w 块,这就是10倍杠杆,挣了10%就等于赚了一万相对本金翻番,跌10%配资公司就会强制平仓,股民损失所有本金。
2015年年中股灾历史回顾及原因
![2015年年中股灾历史回顾及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2d66cc0d915f804d2b16c1cf.png)
2015年年中股灾历史回顾及原因2014年7月以来的这波牛市又称改革牛,杠杆牛,融资余额不断攀升,场外配资、伞形信托异常活跃。
五月底开始,为防范杠杆牛可能带来的更大的金融风险,证监会开始着手清查场外配资,给疯牛去杠杆,并在六月份连续发行大盘股中国核电和国泰君安,导致市场流动性进一步紧张,引发场内资金踩踏。
中国股市第一次经历杠杆牛市,突如其来的去杠杆让股市由疯牛转为快熊,由最高点5178点跌至最低点3373点,18天时间下跌了1805点,极端跌幅35%,酿成了股灾惨剧。
下跌过程中,在央行降准降息,证监会宣布暂停IPO,要求股东高管在未来六个月只增持不减持,以及银行体系通过向证金公司注资向股市注入流动性等一系列政策呵护下,股市最终停住下跌脚步,步入漫长的震荡修复期。
今年以来证监会清查场外配资的消息不绝于耳,从年初开始,直到5月底才动了真格。
当然清查场外配资涉及很多问题,不简单是证监会的问题,还涉及银监会,因为证监会对场外配资数据并不掌握,而此次伞形信托、场外配资多涉及银行理财资金,所以最终在银监会的配合下,去杠杆运动才算拉开帷幕,但超出各方预期的是,由于去杠杆过程中配资账户连环爆仓,导致中国股市历史上一场最惨烈的股灾。
股灾回顾及成因五月底,证监会开始清查场外配资。
要求证券公司全面自查参与场外配资的相关业务,其中包括恒生HOMS系统为场外配资提供服务,并停止HOMS系统向场外配资提供数据端口服务。
去杠杆运动由此展开。
杠杆融资有以下几种形式:分别为两融业务,收益互换业务,伞形信托和单一信托及民间配资。
根据申万宏源证券在股灾后的统计和预测:两融余额峰值出现在6月18日,为2.27万亿;收益互换业务总规模约为5000亿;伞形信托和单一信托总量优先级资金峰值约为1.1万亿左右;民间配资约4000-6000亿。
为场外配资提供接口的平台,包括恒生电子、上海铭创和同花顺。
根据6月30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调研数据,三大系统接入的客户资产规模合计近5000亿元,其中HOMS 系统约4400亿元,上海铭创约360亿元,同花顺约60亿元。
2015年股灾基本情况、原因、解决方法
![2015年股灾基本情况、原因、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f3e460bc281e53a5802ff83.png)
2015年股灾的基本情况:从2014年11月份开始,我国股市迎来了“大爆发”,在持续期间内,股市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高潮,然而今年下半开始,这种趋势急转而下,最终形成了“股灾”。
截止2015年7月2日,A股这波下跌,跌幅超过50%的股票有450只,除去停牌的股票,占比19.23%;跌幅超过40%的股票有1511只,占比64.6%;跌幅超过30%的股票有1932只,占比82.6%。
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沪指连续下挫近1500点,给市场和投资者以重重一击。
这是一波群体性灾难,惨烈的下跌让市场几乎到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程度。
2015年中国“股灾”形成的原因分析:造成本次股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因素、又有经济因素,具体来看,总结如下:(一)客观原因1、经济运行规律(1)技术分析层面如下图所示,是截止到今年8月27日,上证指数的K线图,图形的形状与著名的艾略特波段理论十分吻合。
图中,第5浪代表了今年大牛市的过程,当股市达到一定高度后,必然会开始下跌,且下跌的幅度要和之前的涨幅大致相当,这就是图中的a浪,也就是6月份股市的第一次暴跌。
然而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导致这次下跌超出了本来的下跌幅度,从而形成了“股灾”。
理论来讲,股市的这次下跌属于正常现象,然而由于某些原因,它却超出了正常范围,这就需要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以控制股票的超跌幅度,使经济恢复正常的运行规律。
(2015年2月----8月上证指数K线图)(2)中国经济的走势在2014年以来的“房地产化”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越来越大,政府不得不通过倾向性的政策推动中国股市的繁荣来摆脱当时经济的困境。
但是如果股市暴跌,其作用是反方向的,这种反向的作用会使得股市大幅震荡,甚至对我国的实体经济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而这也正是这次“股灾”形成的原因之一。
2、环境因素(1)中国股市的过度杠杆化无论对于外资还是内资来说,抓住机会做空市场,以获得超额的利润,是投资者的“本职工作”。
股灾引发的危机事件管理及思考
![股灾引发的危机事件管理及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5b856e92cc58bd63186bdfb.png)
股灾引发的危机事件管理及思考事件回顾:2015年,中国股市上演了一场波澜壮阔的过山车行情,上半年一路飙升,6月起,跌势若雪崩,成为一场股灾。
当时我在x公司工作,公司的经营范围之一便是负责向基金经理提供数据报送及分析等相关业务。
由于股灾事件,作为我们公司客户的一名基金经理突然失联,有消息传出,该名基金经理因操作违规,谎报数据、涉嫌利益输送等问题被追查,可能已被监管机构带走,也可能失联原因是因为自杀身亡(后续证实为因违规操作及谎报业绩导致大规模经营业绩亏损在股灾情况发生后自杀身亡)。
虽然只是内部消息流出,但该部分投资过该基金经理推荐产品的客户已顺藤摸瓜找至我们公司,寻衅滋事甚至予以加压,甚至找来媒体拍照报道,给公司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针对这个事件,作为公司HR负责人,我在公司迅速成立了危机处理小组,将公司风控主管、信息管理部负责人员、财务负责人及负责该基金经理客户的项目销售紧急召集,讨论内部相关应对措施。
该事件的处理让我认识到,在企业在进行危机管理的时候,沟通是最有效且关键的办法。
而沟通方式主要分为对内员工沟通及对外媒体沟通和两种。
1.对内部员工的有效沟通危机事件发生后,如果内部员工对公司保持认同感及信心,他们是企业在面临危机时最忠实的支持者。
在紧急成立了危机处理小组后,与内部员工的沟通时我总结了以下两个步骤:1)真诚有效地沟通。
针对这一事件,内部人员是从企业以外的信息来源,甚至是间接并非直接的客户而得知相关的消息,而因为当时又处在股灾事件段内,可谓人心惶惶之时,这可能会员工对企业就会产生怀疑与不安。
因此这时我们不能假设员工知道所有的信息,更不能认为员工应无条件站在公司的一边,而是要诚实公开地将事件的经过向员工说明,让员工们有足够的权利被告知企业所遇到的情况。
2)统一对外话述,防止谣言散布。
在员工认同企业在危机处理的诚意与行动方案后,员工由上到下便能持有共同的立场来共度危机,对于那些有损企业形象的谣言便能有效地控制。
2015年股灾救市过程回顾
![2015年股灾救市过程回顾](https://img.taocdn.com/s3/m/a15edb52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c5.png)
2015年股灾救市过程回顾2015年股灾是中国股市的一次重大事件,以下是对该事件的回顾:2015年股灾是指中国股市在2015年6月中旬至8月初期间发生的一系列股票市场大幅度下跌的事件。
这次股灾对中国经济和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和市场监管提出了挑战。
在2015年6月中旬,中国股市经历了连续七个月的上涨行情,投资者炒作热情高涨,股指大幅上涨。
然而,由于市场泡沫化和杠杆交易的盛行,股市开始出现波动,随后在6月中旬迅速下跌。
这一下跌引发了投资者的恐慌,导致更多的抛售行为,形成了股市的恶性循环。
面对股市的大幅下跌,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救市措施。
首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一系列限制性措施,如暂停上市、禁止大股东减持、限制股票质押等,旨在稳定市场情绪和防止系统性风险。
其次,中国央行采取了降息、降准等货币政策措施,以提供流动性支持和稳定金融市场。
此外,中国政府还成立了股市维稳基金,用于购买股票以提振市场信心。
然而,这些救市措施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股市继续下跌,投资者损失惨重。
随着股市下跌的幅度加大,中国政府不得不进一步加大救市力度。
中国证监会宣布暂停股指期货交易,禁止特定股东减持,还发布了一系列措施鼓励长期投资和稳定市场。
最终,在政府的多次干预和救市措施的影响下,股市在8月底开始逐渐企稳。
然而,股灾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
许多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投资者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对股市的信任度下降。
此外,股灾也揭示了中国金融市场监管的不足之处,促使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强金融市场监管的力度。
总结起来,2015年股灾是中国股市在2015年经历的一场重大事件。
面对股市的大幅下跌,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救市措施,但效果有限。
股灾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了严重影响,也促使中国政府加强金融市场监管。
这次股灾的教训将对中国未来的金融改革和市场监管产生深远影响。
15年股灾分析 PPT
![15年股灾分析 PPT](https://img.taocdn.com/s3/m/0bd3f659b14e852458fb578a.png)
3.大小非解禁、新股发行、再融资
4.创业板块影响 5.紧缩政策
新股发行
大小非解禁
再融资
2015年6月29日股市暴跌原因?
1.场内外配资 2.外部因素
3.大小非解禁、新股发行、再融资
4.创业板块影响 5.紧缩政策
创业板块
2015年6月29日股市暴跌原因?
1.场内外配资 2.外部因素
“变富”
2015年 两场 监管部行动
股灾成 必然
2015年6月29日股市暴跌原因?
1.场内外配资 2.外部因素
3.大小非解禁、新股发行、再融资
4.创业板块影响 5.紧缩政策
2.外部因素
AH股 大跌
银行板块
其他板块
地产板块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2015年6月29日股市暴跌原因?
3.大小非解禁、新股发行、再融资
4.创业板块影响 5.紧缩政策紧来自政策THANK YOU
15年A股股灾事件
张正婷 景亦卓 蒋瑞鹏 金首丞
15年A股股灾事件知多少
八大专家看 股市暴跌
2015年6月29日股市暴跌原因?
1.场内外配资 2.外部因素
3.大小非解禁、新股发行、再融资
4.创业板块影响 5.紧缩政策
1.场内外配资
2014 券商板块
大涨
爆仓, 空头兴风作浪
2013年 “剩男”
2015年股灾基本情况、原因、解决方法
![2015年股灾基本情况、原因、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69f6c20f90f76c660371a18.png)
2015年股灾基本情况、原因、解决方法2015年股灾的基本情况:从2014年11月份开始,我国股市迎来了“大爆发”,在持续期间内,股市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高潮,然而今年下半开始,这种趋势急转而下,最终形成了“股灾”。
截止2015年7月2日,A股这波下跌,跌幅超过50%的股票有450只,除去停牌的股票,占比19.23%;跌幅超过40%的股票有1511只,占比64.6%;跌幅超过30%的股票有1932只,占比82.6%。
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沪指连续下挫近1500点,给市场和投资者以重重一击。
这是一波群体性灾难,惨烈的下跌让市场几乎到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程度。
2015年中国“股灾”形成的原因分析:造成本次股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因素、又有经济因素,具体来看,总结如下:(一)客观原因1、经济运行规律(1)技术分析层面如下图所示,是截止到今年8月27日,上证指数的K线图,图形的形状与著名的艾略特波段理论十分吻合。
图中,第5浪代表了今年大牛市的过程,当股市达到一定高度后,必然会开始下跌,且下跌的幅度要和之前的涨幅大致相当,这就是图中的a浪,也就是6月份股市的第一次暴跌。
然而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导致这次下跌超出了本来的促成大量做空交易行为的动能:*融资融券融资融券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杠杆率,融资融券中,投资者自己的钱只占了一小部分,所以很容易赔光。
而券商虽然借钱给投资者,但是为了保证自己不会亏损,会在股票下跌到一定程度时强行卖掉投资者的股票。
这种大量的强制平仓会导致很严重的连锁反应,最后导致崩盘的局面。
由于对融资融券行为的监管有所疏漏,一连串的强行平仓交易使得股市不断下跌,而这就为做空提供了动能,使得众多的机构投资者发现了做空赚钱的机会,纷纷抛售自己的股票,造成了股市的进一步暴跌。
*分级基金可以说,分级基金也是一项高杠杆的投资方式。
在我国,初次接触分级基金的投资者是主要的推动力量,他们大部分缺乏相关知识,甚至还没经历过熊市,不懂得下折所带来的亏损的毁灭性,甚至在不少分级B确定下折的情况下还在买入,这就会造成大量的损失。
2015年中国股灾
![2015年中国股灾](https://img.taocdn.com/s3/m/010480667c1cfad6185fa779.png)
浅谈2015年股灾2015年6月至8月中国资本市场发生了异常波动,中国股市经过两轮断崖式下跌,上证指数在短短的53个交易日从5178.19点跌至2850.71点,跌幅超过45%,本次股灾在国内外引起震动,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平稳运行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股票暴跌,市值迅速蒸发,从2015年6月12日的最高点5178点到2015年8月26日的最低点2850点,沪深两市总市值蒸发了约33万亿元;股灾期间多次出现“千股跌停”的奇观,由于中国股市实施正负10%的涨跌停办制度,因此当股灾发生时市场个股出现大规模跌停,市场流动性缺乏;许多上市公司选择停牌来规避风险,股市中出现“停牌潮”,以此来减少损失。
2015年中国“股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原因,又有经济原因,具体来看主要是:一、资本分配不均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经济也受到牵连。
增速大幅回落、出口出现负增长,针对这样的情况,政府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刺激投资,祭出“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如:钢铁、水泥、建材、煤炭以及房地产行业,这样导致的不利结果就是资本过多地流向了房地产、建材、原材料等行业以及国有企业。
政府想要通过倾向性的政策推动中国股市的繁荣来拜托当时经济的困境。
但是如果股市暴跌,其作用时反方向的,这种反向的作用会使得股市大幅震荡,甚至对我国的实体经济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而这也正是2015年”股灾“形成的原因之一。
二、中国股市过度杠杆化1.融资融券融资融券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杠杆率,融资融券中,投资者自己的钱只占了一小部分,很容易赔光,而券商虽然借钱给投资者,但是为了保证自己不会亏损,会在股票下跌到一定程度时强行卖掉投资者的股票,这种大量的强制平仓会导致很严重的连锁反应,最后导致崩盘的局面。
2.场外配资相对于券商的融资业务而言,其他金融机构借钱给投资者进行投资,均称为场外配资。
这种融资方式受到监管交少,杠杆比率极高,存在极大的风险。
2015年中国经济大事件回顾
![2015年中国经济大事件回顾](https://img.taocdn.com/s3/m/f1f928f84afe04a1b071decf.png)
2015年中国经济大事件回顾事件一:股市暴跌千股跌停关注度:★★★★★2015年3月,A股开启“杠杆牛市”模式,沪深两市单日成交额一再被刷新,各项指数也不断攀升,尤其是创业板、中小板指数,新高到“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但在6月12日 上证指数创出 5178点高点后,可怕的噩梦来了。
不得不说中国的股民在过去一年时间里面被伤得很深,因为受到场内外配资清理的影响,看到上证综指在两个多月的时间之内下挫了45%之多。
往年比较难得一见的千股跌停的现象也是一再重演。
进入到2016年,开局看到也是非常不利。
熔断机制才刚刚启动就两度被触发,沪深300指数下挫了超过7%,而且新年伊始就看到提前收市的情况。
为什么好像没有从过去的经验里面吸取一些经验,而在开年第一天就出现这种让大家宝宝吓死了的情况呢?市场的波动性是内生的,它并不是能够用任何行政手段或者说新的规章制度去人为地限制,当你把波动性局限在一个资产类别里面,那么它的波动性一般都会外移到别的资产类别,一开盘 基本上一开年就跌停了,这是有史以来最差的一次开年,可能以后熔断机制还是这样的话,还有可能会重演。
所以人为去限制,或者说用什么政策法规去限制这种流动性、波动性的市场,其实是一个反市场化的举措。
事件二:人行降息降准关注度:★★★★★股灾之后,见到的就是浩浩荡荡的“国家队”前来救市,虽然前来救市的国家队,上演了一出“落架的凤凰不如鸡”的悲惨剧目。
但救市措施中的“双降”即降息降准也因其频率太高,备受投资者的关注。
关注度:同样是五颗星。
根据统计,人行在2015年其实一共有十次降息降准,当中包括五次降息以及五次降准。
首先先来看下降息部份,可以看到一共是五个时间点,在这需要注意的就是,以上每次均调降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
再来看下降准部份同样是五次但是时间点不完全相同,同样有需要大家注意的就是,以上每次降准的百分比不同之外,还有一些是针对某些行业进行特定的降准。
那么,央行背后的用意到底是什么?对于市场的节奏,市场把五次降息降准理解为量化宽松,或者理解为宽松政策是不对的。
2015年六七月股灾教训(完整版)
![2015年六七月股灾教训(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81acf1a52ea551810a6871c.png)
2015年六七月股灾教训涨停板2015年7月9日2015年六七月的股灾,给我们大家留下了很惨痛的教训,必须牢记。
虽然这次史无前例的股灾有着很复杂的因素,比如对配资清理额度的估计不足,复杂势力恶意做空,救市力度明显不足,等等,但从技术面上来反思,没有坚持操作纪律是一个很重要的造成亏损的原因,反思如下:1、不管是牛市还是熊市,都要有铁的操作纪律。
比如在上涨过程中,五日线死叉十日线,黄白线日线死叉,特别是20日均线开始向下走,筹码也向高位转移,就要坚决离场再说,不要以为之前这样很快就修复,又重回上升通道,以后也会这样。
要知道,前面99次或许都没事,但来一次大调整,特别是来一次这样的股灾极端情况,就非常惨。
因此,可以长持短做,长线持有,但加上短期波段操作,指标变坏时就先离场观望,指标变好时再进场,不要害怕踏空。
即使踏空,你的本金也不会受到损失,最多是少赚一点,市场里有的是机会,保证本金安全最重要。
从更小的波段操作上来说,60分钟、30分钟、15分钟一旦形成共振,指标变坏,也要适当减仓。
同时要更注意小的波段,因为日线等较大级别是从30和15分钟演变而来,等日线趋势变坏时,往往跌了不少了,容易因为不舍得割肉而持续深套。
2、做右侧交易,不做左侧交易,尽量不要在中短期均线反压,还没有排列成多头排列、还没有止跌迹象前去抄底。
宁愿舍弃见底时那10-20%的反弹利润,等K线站上五日和十日线、均线多头排列、股价真正有站稳迹象再进场,顺势而为,也不要冒险去左侧交易,接飞刀,不要对救市措施和力度、领导表态、媒体乐观预测的报道之类存在幻想,一切以市场走势为准。
比如以往最多一两次千股跌停,就会强力反弹。
但这一次股灾中,十天有七八天都是千股跌停,期间没有真正的反弹,这种极端情况一旦碰上,就非常惨。
3、止损止盈一定要控制好,不要总记得去年投入的本金是多少,仗着利润丰厚去死扛。
而是每次操作完之后,新的利润加原来的本金,计算为新的本金。
2015年股灾救市过程回顾
![2015年股灾救市过程回顾](https://img.taocdn.com/s3/m/841c4972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7f.png)
2015年股灾救市过程回顾2015年股灾是中国股市自2007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暴跌,导致大量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
在股灾爆发后,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稳定市场并救市。
本文将回顾2015年股灾救市的过程。
2015年6月12日,沪指创下5178点的历史最高纪录,随后股市开始大幅下跌。
7月8日,上证综指跌破3500点,再创2015年最低点。
股灾爆发后,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救市措施,旨在稳定市场情绪并避免金融体系出现系统性风险。
首先,中国政府加强了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
7月后,中国证监会加大了对违规交易行为的打击力度,对炒作股市、散布恶意谣言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此外,证监会也加强了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提高了信息透明度。
这些举措旨在恢复投资者的市场信心。
其次,中国政府启动了大规模的市场救助行动,为股市提供流动性支持。
7月6日和8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连续两次降息,并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率。
此外,国家队以及国有金融机构也进行了大规模的股票购买,试图稳定市场。
这些措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的恐慌情绪,但未能完全扭转市场的颓势。
此外,中国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限制股票交易,以减少投资者的抛售行为。
8月24日,中国股市出现了“黑色星期一”,沪指单日暴跌8.5%。
随后,中国政府决定暂停市场熔断机制,取消大宗交易和融资融券业务,并对股票交易设置了临时限制。
这些措施的实施限制了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但也引发了对中国市场监管能力和制度成熟度的质疑。
最后,中国政府还通过加大货币政策的力度来救市。
央行持续投放资金到市场,增加了短期流动性。
此外,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激励政策,鼓励长期投资和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这些举措的目的是支持经济增长,进一步稳定和恢复市场信心。
综上所述,2015年股灾救市的过程可以说是政府多方面的努力。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稳定市场,包括加强监管、提供流动性支持、限制交易以及推出激励政策等。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的恐慌情绪,但股市并未完全恢复,投资者仍然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2015—2016年我国股市发生的股灾和政府救市
![2015—2016年我国股市发生的股灾和政府救市](https://img.taocdn.com/s3/m/cb4a4d8ebe23482fb5da4c63.png)
2015—2016年我国股市发生的股灾和政府救市摘要随着我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股票市场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非常重要的部分,让上市公司有效融资,让投资者取得投资收益,对我国经济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5年我国发生了非常严重的股灾,本文就是比较详细的介绍股灾的过程和政府救市行为。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大数据金融;P2P借贷平台股市是已经发行的股票转让、买卖和流通的场所。
上市公司在股票市场发行股票,把筹集的资金投入公司的营运,或者投资新的领域,增加公司的竞争力。
股市为股票的流通转让提供了场所,使股票的发行得以延续,使得股票具有变现的可能,增加股票的吸引力。
我国股市的发展时间不长,上证综合指数是我国最早发布的指数,自1991年7月15日起开始实时发布,基本反映了我国股市的整体走势,所以日常生活中大家提到的大盘指的就是上证综合指数。
2014年中国股市走出了多年难得一见的大牛市,在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型的关键时期,尤其是现在经济下行压力日渐加大的时候,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的银行已经高杠杆经营,不能再过度发放贷款,这样使得企业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中国的资本市场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此时中国股市更需要大力发展以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在中国政府多重利好的刺激之下,2014年7月22日,上证指数开盘2050.50点,全天上涨1.02%,以2075.48点收盘,一根阳线上穿多条均线,在券商等金融板块的带领下开始了长达一年左右的牛市,居民的炒股热情被极大的激发,大有全民炒股之势,人们茶余饭后都必谈股票,中国股市出现了“国家牛”和“改革牛”。
在2015年6月12日上证指数涨到最高点5178.19点,随后股指开始下跌,从2015年6月15日开始第一次发生严重的股灾,这是一次应当被记入历史的事件,从6月15日至7月9日,短短18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从5178.19点暴跌至3373.54点,最大跌幅达34.85% 。
这次股灾来得太过突然,大部分股民都没有反应过来,致使手中股票严重套牢,或者忍痛割肉出局。
2015年股灾基本情况、原因、解决方法
![2015年股灾基本情况、原因、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3b1c09f55270722182ef738.png)
2015年股灾的基本情况:从2014年11月份开始,我国股市迎来了“大爆发”,在持续期间内,股市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高潮,然而今年下半开始,这种趋势急转而下,最终形成了“股灾”。
截止2015年7月2日,A股这波下跌,跌幅超过50%的股票有450只,除去停牌的股票,占比19.23%;跌幅超过40%的股票有1511只,占比64.6%;跌幅超过30%的股票有1932只,占比82.6%。
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沪指连续下挫近1500点,给市场和投资者以重重一击。
这是一波群体性灾难,惨烈的下跌让市场几乎到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程度。
2015年中国“股灾”形成的原因分析:造成本次股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因素、又有经济因素,具体来看,总结如下:(一)客观原因1、经济运行规律(1)技术分析层面如下图所示,是截止到今年8月27日,上证指数的K线图,图形的形状与著名的艾略特波段理论十分吻合。
图中,第5浪代表了今年大牛市的过程,当股市达到一定高度后,必然会开始下跌,且下跌的幅度要和之前的涨幅大致相当,这就是图中的a浪,也就是6月份股市的第一次暴跌。
然而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导致这次下跌超出了本来的下跌幅度,从而形成了“股灾”。
理论来讲,股市的这次下跌属于正常现象,然而由于某些原因,它却超出了正常范围,这就需要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以控制股票的超跌幅度,使经济恢复正常的运行规律。
(2015年2月----8月上证指数K线图)(2)中国经济的走势在2014年以来的“房地产化”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越来越大,政府不得不通过倾向性的政策推动中国股市的繁荣来摆脱当时经济的困境。
但是如果股市暴跌,其作用是反方向的,这种反向的作用会使得股市大幅震荡,甚至对我国的实体经济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而这也正是这次“股灾”形成的原因之一。
2、环境因素(1)中国股市的过度杠杆化无论对于外资还是内资来说,抓住机会做空市场,以获得超额的利润,是投资者的“本职工作”。
2015年a股行情回顾
![2015年a股行情回顾](https://img.taocdn.com/s3/m/17cba8af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c9.png)
2015年a股行情回顾2015年A股行情回顾2015年是中国A股市场的一年,也是A股市场历史上的一年。
回顾这一年的行情,可以看出市场波动剧烈,投资者经历了不少起伏。
以下是对2015年A股行情的回顾和总结。
一、上半年行情回顾2015年上半年,A股市场经历了一波上涨行情。
这一波行情的推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政策利好,二是资金面宽松。
政策利好主要体现在国家政府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上,包括降息、降准等。
这些政策鼓励了资金进入股市,推动了市场的上涨。
此外,资金面宽松也为股市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因此,上半年市场一度达到了历史高位。
然而,上半年行情的疯狂也引发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市场出现了过度炒作的现象,许多个股出现了大幅上涨,有些甚至出现了翻倍的情况。
这导致了市场的投机氛围浓厚,投资者盲目追涨杀跌,风险意识不强。
同时,这种过度炒作也引发了监管部门的警惕,他们开始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对违规炒作行为进行了打击。
二、股灾与市场调整2015年6月份,A股市场出现了一次剧烈的调整,被称为“股灾”。
这次调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策收紧、监管加强、市场风险暴露等。
股灾导致了市场的大幅下跌,投资者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此后,市场进入了持续调整的阶段。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市场,包括暂停IPO、设立了多个救市基金等。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的下跌压力,但市场仍然处于调整状态。
三、市场反弹与波动在政府的救市措施和市场调整的双重影响下,市场逐渐企稳,并在下半年出现了一波反弹行情。
这一波行情的推动力主要来自政府的稳定市场政策和一些利好消息的影响。
市场在反弹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起伏,但总体上呈现出震荡上行的趋势。
然而,这一波反弹行情的持续性并不高,市场在年底再次出现了调整。
四、总结与展望2015年的A股市场行情经历了上涨、调整、反弹以及再次调整的过程。
市场的波动性和风险性都较高,投资者需要保持谨慎和冷静的态度。
同时,政府的稳定市场政策和监管措施也将继续发挥作用,对市场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
基于2015年股灾反思我国股票市场改革问题
![基于2015年股灾反思我国股票市场改革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a1b7510248d7c1c709a1453d.png)
基于年股灾反思我国股票市场改革问题陈壮(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院哈尔滨150080)摘要:2014年7月开始,中国股市迎来了新一轮“牛市”的来临,中国股市增长进入了新时期。
然而好景不长,此次“牛市”增长仅维持了不到一年,2015年开始进入急跌阶段,严重重伤了中国股市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发展。
通过反思2015年股灾的形成和影响,分析我国股票市场现存的问题,提出未来改革的具体方向和措施,以构建更完善更全面的股票市场体系。
关键词:股灾;反思;改革方向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 (2018)06-0101-02收稿日期:2018-04-04作者简介:陈壮(1992-),男,河北乐亭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资本市场。
一、2015年股灾分析自2014年7月开始,中国股票市场自2005—2007年股市大涨大跌后终于又一次迎来了“牛市”的狂欢,中国股市呈现一发不可收的状态,一路畅顺上涨,上证综指由1849.65直接越到最高点5178.19,仅仅用了11个多月的时间。
社会各界投资者纷纷开户进入股市,享受这一次牛市带来的狂欢。
根据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4月,沪深两市新增股票开户数328.40万户,环比增长95%,创出历史新高,中国迎来新一轮“牛市”。
同时,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多次降准降息,大量社会资金纷纷涌入股市,加之投资者开始出现不理性的行为,结果是股票市场泡沫化的急速膨胀。
与房地产市场泡沫相似,股市“疯牛”的到来,虽化解了房地产市场的高杠杆状态,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但是由于大量资金入市,股市杠杆率飙升,给股市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然而,从2015年6月下旬开始,股市风云突变。
从6月15日到7月8日,上证综指从5166点一路下跌到了3507点,此次股灾就此开始,特别是在经历了短暂反弹后,7月24日第二轮下跌开始,整个股票市场开始出现恐慌,大量投资者纷纷割肉出场,股灾规模迅速扩散。
2015年中国股灾的成因分析和对策思考
![2015年中国股灾的成因分析和对策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e0ed73be2bd960590c677fc.png)
毕 业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学 系 专 班 学 姓 院 别 业 级 号 名
2015 年中国股灾的成因分析和对策思考
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金融系 金融学 金融 1205 120730523 范克俊 李勇
指导老师
二零一六年三月至六月
2015 年中国股灾的成因分析和对策思考
2015 年中国股灾的成因分析和对策思考
摘 要
2015 年夏季中国的资本市场发生了异常波动,上证指数在短短的两个月时 间内从 5178.19 点跌落至 2850.71,期间 A 股市场上多次出现千股跌停的惨况, 其中超过 60%的中小盘股票被无情“腰斩”,中国资本市场上一时人心惶惶,草 木皆兵,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 A 股出现这“过山车”似的行情?社会各界议 论纷纷。为此本文以 2015 年中国股灾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运用学术理论和数据 分析推理的研究方式展开这一论题, 希望能为广大投资者还原本轮股灾出现的本 质原因,最终促进投资者投资观念的转变与升级。 本文首先对股灾的概念和本轮股灾的形成过程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第二部 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 本文将以证券投资分析中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两种不同 的方法对本轮股灾的成因做一个形象的分析, 其中前者引用了著名的艾略特波段 理论和股指期货中期现套利理论进行分析推理; 后者将会从全球经济的基本面出 发,具体到我国经济基本面。我们站在投资者和政府两个不同的立场上,从投资 者新开户数和政府利率两方面数据出发进行探究, 模拟暴跌出现之前我国资本市 场上不断膨胀的“泡沫”,为之后的成因分析做好铺垫。为本轮暴跌的出现做出 一个合理的解释。 第三部分是对股灾出现之后我国金融监管机构提出的一系列救市措施的概 述和评价。 期间我们将选取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政策进行研讨,在对其经验总 结的基础上为我国下一步资本市场的改革寻找出路和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
1月4日当天仅交易了140分钟,第二次1月7日全天仅交易了15分钟,上证指数下跌488.87点,深证成指下跌了2018.26点创业板指数下跌了436.66点, A股蒸发市值逾6万亿每人亏损额达10.53万元。管理层不得不连夜叫停熔断机制
2月3日沪指低点突破2700,这轮行情正式结束,进入慢熊阴跌。
7月3日沪指失守3700点
7月4日5日周末,李克强总理回国主持救市,7月6日,重磅利好下上证指数高开7.82%
7月7日8日,千股停牌避险,也就是说,除停牌股外,整个板块跌停了。,沪深300、中证500、上证50三大股指期货共计12大主力合约全线跌停。国家队在多只个股的跌停板脉冲式吃货,测试抛压,带动人气。14:56,国家队一笔吃掉跌停板上所有封单,似乎希望来了。但没有用,集合竞价时跌停板马上又被封死。收于3500点
6月25日,上证指数的反弹受阻于拐头向下的20日成本均线。
6月26日,指数以一个漂亮的向下跳空宣告了成本均线压制成功。牛死了。右侧资金开始抢跑道,千股跌停,创业板暴跌9%。
6月27日,央行降息+降准
6月29日,-5%到+5.53%,创业板则是暴跌重灾区,指数暴跌8%,1天内失守2900、2800、2700等多个整数关口,超300股跌停。截至6月18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达到2.2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6月19日成为融资业务的拐点,当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减少55.50亿元,为6月5日以来首次净减少。6月23日减少金额进一步扩大至143.00亿元;24日再一次净减少401.86亿元,这也是今年以来融资余额单日最大降幅。25日融资余额净减少233.7亿元,降幅有所减少。这4个交易日两市融资余额累计减少848.8亿元。在过去的两周,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以及高管们已高位套现。
4月22日沪指再次登上七年之巅,距离4400点已不足半步,人民日报发出“4000点才是A股牛市的开端”的呼喊,多头力量开始实际行动。
5月4指数出现了牛市中极罕见的连续三根大阴线。同样,这次也很快收复失地创出新高。下跌的主要动力集中在前期涨幅过大的中字头股票、电力、钢铁等板块上。
1月13日至16日中信证券连续减持,合计减持套现资金超过100亿元。
1月19日受证监会打压融资融券的影响,上证指数跳空低开-5.53%,以-7.70%报收。
3月17日突破3500点轮动上涨成新常态。
4月10日沪指站上4000点,大盘正式进入“4”时代,日均成交量牢牢站稳1万亿。
4月16日四月份再次通报规范两融时,市场已无过大反应。
5月11日大盘基本企稳,牛市的调整暂时告一段落,后期股指的持续走高将是大概率事件。
5月13日,中国核电首发申请通过审核,拟募集资金162.5亿元(2007年10月超级大盘股中国石油IPO,当月大盘见顶6124点)。
5月21日上证综指重新企稳并站上了4500点关口,普涨格局延续 “中小创”再续新高。
5月25日两市成交创下2.1万亿天量,5000点近在咫尺。贾跃亭拟减持公司股份总数8%的股票,套现约100亿元。
6月8日沪指继续上攻,收盘于5131点,盘面背离信号制约作用仍存在。合并后的中国车A股复牌后再度一字涨停,市值8841.56亿元,超过波音+空客市值。
6月9日中国中车近涨停开盘5分钟内股价跳水至跌停。后又反弹,但最终跌停附近报收。
6月12日再创本轮牛市新高5178.19点
6月23日,5178后仅第五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出现4264的低点,低点相比最高价跌去18%,留下两个跳空缺口。但市场随后开始反弹。
5月28日,汇金公司减持了工行与建行的股份,中国核电单只个股冻结的资金量超过1万亿,上证指数暴跌6.50%。
6月3日,国泰君安上市过会,单只新股冻结资金超过3万亿元。
6月5日场外资金入市仍然较为积极,两融余额突破两万亿元大关,基金发行热度升温,阳光私募发行力度也很大。场外资金的持续流入推动了股指的大幅攀升。同时,券商通过降低折算率和约束配资等方式来控制两融和其他杠杆资金的快速扩大,可能对资金入市的积极性产生一定影响。沪深两市开盘即跳空冲破5000点。
7月9日全线涨停,公安部副部长孟庆丰带队到证监会排查近期恶意卖空股票与股指的线索。沪指回到3700点。
8月17 日沪指逼近4000点,8月18日至8月26日,短短7个交易日内留下六根大阴线和两个向下跳空缺口,上证指数自3999点跌至2850点,市场开始反思国家队救市选股策略,巨额利益面前是否存在老鼠仓,内幕交易,8月11日,811汇率改革,人民短时间内连续贬值。国家队主战场在汇市无暇他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