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题】初二数学上期末模拟试卷附答案(1)

合集下载

【必考题】八年级数学上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必考题】八年级数学上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必考题】八年级数学上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通过计算几何图形的面积可表示代数恒等式,图中可表示的代数恒等式是( )A .22()()a b a b a b +-=-B .222()2a b a ab b +=++C .22()22a a b a ab +=+D .222()2a b a ab b -=-+2.风筝会期间,几名同学租一辆面包车前去观看开幕式,面包车的租价为180元,出发时又增加两名同学,结果每人比原来少摊了3元钱车费,设前去观看开幕式的同学共x 人,则所列方程为( )A .18018032x x -=+B .18018032x x -=+C .18018032x x -=-D .18018032x x-=- 3.如果2220m m +-=,那么代数式2442m m m m m +⎛⎫+⋅ ⎪+⎝⎭的值是()n n A .2-B .1-C .2D .3 4.若△ABC 三边分别是a 、b 、c ,且满足(b ﹣c )(a 2+b 2)=bc 2﹣c 3 , 则△ABC 是( )A .等边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等腰或直角三角形5.我们已经接触了很多代数恒等式,知道可以用一些硬纸片拼成的图形面积来解释一些代数恒等式.例如图①可以用来解释(a +b)2-(a -b)2=4ab.那么通过图②中阴影部分面积的计算验证了一个恒等式,此等式是( )A .a 2-b 2=(a +b)(a -b)B .(a -b)2=a 2-2ab +b 2C .(a +b)2=a 2+2ab +b 2D .(a -b)(a +2b)=a 2+ab -b 26.如图,已知∠ACB =∠DBC ,添加以下条件,不能判定△ABC ≌△DCB 的是( )A .∠ABC =∠DCB B .∠ABD =∠DCAC .AC =DBD .AB =DC 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00°,则它的顶角是( )A .40°B .60°C .80°D .100° 8.如图,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过点O 作//EF BC 交AB 于点E ,交AC 于点F ,过点O 作OD AC ⊥于点D ,某班学生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中,探索出如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 .EF BE CF =+B .点O 到ABC ∆各边的距离相等 C .90BOC A ∠=+∠oD .设OD m =,AE AF n +=,则12AEF S mn ∆= 9.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2a a a +=B .33(2)6a a =C .22(1)1a a -=-D .32a a a ÷= 10.如图,在△ABC 中,AB=AC ,∠B=50°,P 是边 AB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顶点 A 重合),则∠BPC 的度数可能是A .50°B .80°C .100°D .130°11.下列条件中,不能作出唯一三角形的是( )A .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度和夹角的度数B .已知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以及两角夹边的长度C .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度和其中一边的对角的度数D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度12.如图,以∠AOB 的顶点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OA 于点C ,交OB 于点D .再分别以点C 、D 为圆心,大于12CD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OB 内部交于点E ,过点E 作射线OE ,连接CD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射线OE是∠AOB的平分线B.△COD是等腰三角形C.C、D两点关于OE所在直线对称D.O、E两点关于CD所在直线对称二、填空题13.数学家们在研究15,12,10这三个数的倒数时发现:-=-.因此就将具有这样性质的三个数称为调和数,如6,3,2也是一组调和数.现有一组调和数:x,5,3(x >5),则x=________.14.已知x m=6,x n=3,则x2m﹣n的值为_____.15.若分式242xx--的值为0,则x的值是_______.16.某市为治理污水,需要铺设一段全长为300 m的污水排放管道.铺设120 m后,为了尽量减少施工对城市交通所造成的影响,后来每天的工效比原计划增加20%,结果共用30天完成这一任务.求原计划每天铺设管道的长度.如果设原计划每天铺设x管道,那么根据题意,可得方程.17.在△ABC中,AB=AC,∠BAC=100°,点D在BC边上,连接AD,若△ABD为直角三角形,则∠ADC的度数为_____.18.分解因式2m2﹣32=_____.19.如图,在△ABC中,BF⊥AC 于点F,AD⊥BC 于点D ,BF 与AD 相交于点E.若AD=BD,BC=8cm,DC=3cm.则 AE= _______________cm .20.小明不慎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摔碎成如图所示的四块(即图中标有1、2、3、4的四块),你认为将其中的哪一块带去,就能配一块与原来一样大小的三角形?应该带第_____块.三、解答题21.先化简,再求值:222221422x x xx x x x x⎛⎫-+-+÷⎪-+⎝⎭,且x为满足22x-≤<的整数.22.解分式方程:(1)1123x x=-;(2)2124+=+111x x x--23.先化简,再求值:21(1)11x x x -÷+-,其中 21x =+. 24.如图,已知90A E ∠=∠=︒,A C F E 、、、在一条直线上,,AF EC BC DF ==. 求证:(1)Rt Rt ABC EDF △≌△;(2)四边形BCDF 是平行四边形.25.如图,在Rt V ABC 中,∠C =90º,BD 是Rt V ABC 的一条角一平分线,点O 、E 、F 分别在BD 、BC 、AC 上,且四边形OECF 是正方形,(1)求证:点O 在∠BAC 的平分线上;(2)若AC =5,BC =12,求OE 的长【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阴影部分面积的两种表示方法,即可解答.【详解】图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2a b -,图2中的面积为:()()a b a b +-,则22()()a b a b a b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2.D解析:D【解析】【分析】先用x 表示出增加2名同学前和增加后每人分摊的车费钱,再根据增加后每人比原来少摊了3元钱车费列出方程即可.【详解】解:设前去观看开幕式的同学共x 人,根据题意,得:18018032x x-=-.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弄清题意、找准等量关系,易错点是容易弄错增加前后的人数. 3.C解析:C【解析】分析:先把括号内通分,再把分子分解后约分得到原式22m m =+,然后利用2220m m +-=进行整体代入计算. 详解:原式2222244(2)(2)222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 ∵2220m m +-=,∴222m m ,+= ∴原式=2.故选C.点睛:考查分式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整体代入法的应用.4.D解析:D【解析】试题解析:∵(b ﹣c )(a 2+b 2)=bc 2﹣c 3,∴(b ﹣c )(a 2+b 2)﹣c 2(b ﹣c )=0,∴(b ﹣c )(a 2+b 2﹣c 2)=0,∴b ﹣c=0,a 2+b 2﹣c 2=0,∴b=c 或a 2+b 2=c 2,∴△ABC 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故选D .5.B解析:B【解析】图(4)中,∵S 正方形=a 2-2b (a-b )-b 2=a 2-2ab+b 2=(a-b )2,∴(a-b )2=a 2-2ab+b 2.故选B6.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逐个判断即可.【详解】A 、∵在△ABC 和△DCB 中ABC DCB BC CBACB DBC ∠=∠⎧⎪=⎨⎪∠=∠⎩∴△ABC ≌△DCB (ASA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ABD =∠DCA ,∠DBC =∠ACB ,∴∠ABD +∠DBC =∠ACD +∠ACB ,即∠ABC =∠DCB ,∵在△ABC 和△DCB 中ABC DCB BC CBACB DBC ∠=∠⎧⎪=⎨⎪∠=∠⎩∴△ABC ≌△DCB (ASA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 、∵在△ABC 和△DCB 中BC CB ACB DBC AC DB =⎧⎪∠=∠⎨⎪=⎩∴△ABC ≌△DCB (SAS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根据∠ACB =∠DBC ,BC =BC ,AB =DC 不能推出△ABC ≌△DCB ,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能灵活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 ,ASA ,AAS ,SSS .7.D解析:D【解析】试题解析::(1)当100°角为顶角时,其顶角为100°;(2)当100°为底角时,100°×2>180°,不能构成三角形. 故它的顶角是100°.故选D .8.C解析:C【解析】【分析】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逐一判定即可.【详解】∵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OBC=12∠ABC ,∠OCB=12∠ACB ,∠A+∠ABC+∠ACB=180°, ∴∠OBC+∠OCB=90°-12∠A ∴∠BOC=180°-(∠OBC+∠OCB )=90°+12∠A ,故C 错误; ∵∠EBO=∠CBO ,∠FCO=∠BCO ,//EF BC ∴∠EBO=∠EOB ,∠FCO=∠FOC ,∴BE=OE ,CF=OF∴EF=EO+OF=BE+CF ,故A 正确;由已知,得点O 是ABC ∆的内心,到ABC ∆各边的距离相等,故B 正确;作OM ⊥AB ,交AB 于M ,连接OA ,如图所示:∵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OM=OD m =∴()11112222AEF AOE AOF S S S AE OM AF OD OD AE AF mn =+=⋅+⋅=⋅+=△△△,故D 选项正确;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关键是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 9.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运算法则和积的乘方法则、完全平方公式以及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逐项计算即可.【详解】解:A,a+a=2a≠a2,故该选项错误;B,(2a)3=8a3≠6a3,故该选项错误C,(a﹣1)2=a2﹣2a+1≠a2﹣1,故该选项错误;D,a3÷a=a2,故该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等运算法则,熟练掌握这些法则是解此题的关键.10.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B=∠ACB=50°,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出∠A的度数,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可得∠BPC>∠A , 再因为∠B=50°,所以∠BPC<180°-50°=130°进而可得答案.【详解】∵AB=AC,∠B=50°,∴∠B=∠ACB=50°,∴∠A=180°-50°×2=80°,∵∠BPC=∠A+∠ACP,∴∠BPC>∠A,∴∠BPC>80°.∵∠B=50°,∴∠BPC<180°-50°=130°,则∠BPC的值可能是100°.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掌握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11.C解析:C【解析】【分析】看是否符合所学的全等的公理或定理即可.【详解】A、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能作出唯一三角形;B、两个角对应相等,夹边确定,如这样的三角形可作很多则可以依据ASA判定全等,因而所作三角形是唯一的;C、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也不能作出唯一三角形,如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任一点与顶点之间的线段两侧的三角形;D、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能作出唯一三角形;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由已知条件作三角形,可以依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来做.12.D解析:D【解析】试题分析:A、连接CE、DE,根据作图得到OC=OD,CE=DE.∵在△EOC与△EOD中,OC=OD,CE=DE,OE=OE,∴△EOC≌△EOD(SSS).∴∠AOE=∠BOE,即射线OE是∠AOB的平分线,正确,不符合题意.B、根据作图得到OC=OD,∴△COD是等腰三角形,正确,不符合题意.C、根据作图得到OC=OD,又∵射线OE平分∠AOB,∴OE是CD的垂直平分线.∴C、D两点关于OE所在直线对称,正确,不符合题意.D、根据作图不能得出CD平分OE,∴CD不是OE的平分线,∴O、E两点关于CD所在直线不对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13.15【解析】∵x>5∴x相当于已知调和数15代入得13-15=15-1x解得x=15 解析:15【解析】∵x>5∴x相当于已知调和数15,代入得,解得,x=15.14.12【解析】【分析】逆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和幂的乘方的运算法则进行解答即可【详解】∵∴故答案为12【点睛】熟记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幂的乘方的运算法则:并能逆用这两个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12【解析】【分析】逆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和幂的乘方的运算法则”进行解答即可.【详解】∵63m n x x ==,,∴222()6312m n m n x x x -=÷=÷=.故答案为12.【点睛】熟记“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m n m n a a a -÷=,幂的乘方的运算法则:()m n mn a a =,并能逆用这两个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2【解析】【分析】根据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可得x2-4=0且x ﹣2≠0求解即可【详解】由题意得:x2-4=0且x ﹣2≠0解得:x=﹣2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需同时具备两解析:-2【解析】【分析】根据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可得x 2-4=0,且x ﹣2≠0,求解即可.【详解】由题意得:x 2-4=0,且x ﹣2≠0,解得:x=﹣2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分子为0;(2)分母不为0.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16.【解析】因为原计划每天铺设xm 管道所以后来的工作效率为(1+20)x 根据题意得 解析:()12030012030120%120180(30)1.2x xx x -+=++=或【解析】因为原计划每天铺设xm 管道,所以后来的工作效率为(1+20%)x 根据题意,得12030012030(120%)x x -+=+.17.130°或90°【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以求得∠B和∠C的度数然后根据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即可求得∠ADC的度数详解:∵在△ABC中AB=AC∠BAC=100°∴∠B=∠C=40°∵点D在BC边上△A解析:130°或90°.【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以求得∠B和∠C的度数,然后根据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即可求得∠ADC的度数.详解:∵在△ABC中,AB=AC,∠BAC=100°,∴∠B=∠C=40°,∵点D在BC边上,△ABD为直角三角形,∴当∠BAD=90°时,则∠ADB=50°,∴∠ADC=130°,当∠ADB=90°时,则∠ADC=90°,故答案为130°或90°.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解答.18.2(m+4)(m﹣4)【解析】【分析】原式提取2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详解】原式=2(m2﹣16)=2(m+4)(m﹣4)故答案为2(m+4)(m﹣4)【点睛】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解析:2(m+4)(m﹣4)【解析】【分析】原式提取2,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详解】原式=2(m2﹣16)=2(m+4)(m﹣4),故答案为2(m+4)(m﹣4).【点睛】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9.【解析】【分析】易证∠CAD=∠CBF即可求证△ACD≌△BED可得DE=CD即可求得AE的长即可解题【详解】解:∵BF⊥AC于FAD⊥BC于D∴∠CAD+∠C=90°∠CBF+∠C=90°∴∠CA解析:【解析】【分析】易证∠CAD=∠CBF,即可求证△ACD≌△BED,可得DE=CD,即可求得AE的长,即可解题.【详解】解:∵BF⊥AC于F,AD⊥BC于D,∴∠CAD+∠C=90°,∠CBF+∠C=90°,∴∠CAD=∠CBF ,∵在△ACD 和△BED 中,90CAD CBF AD BDADC BDE ︒∠=∠⎧⎪=⎨⎪∠=∠=⎩∴△ACD ≌△BED ,(ASA )∴DE=CD ,∴AE=AD-DE=BD-CD=BC-CD-CD=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本题中求证△ACD ≌△BED 是解题的关键.20.2【解析】【分析】本题应先假定选择哪块再对应三角形全等判定的条件进行验证【详解】解:134块玻璃不同时具备包括一完整边在内的三个证明全等的要素所以不能带它们去只有第2块有完整的两角及夹边符合ASA 满 解析:2【解析】【分析】本题应先假定选择哪块,再对应三角形全等判定的条件进行验证.【详解】解:1、3、4块玻璃不同时具备包括一完整边在内的三个证明全等的要素,所以不能带它们去,只有第2块有完整的两角及夹边,符合ASA ,满足题目要求的条件,是符合题意的. 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看这4块玻璃中哪个包含的条件符合某个判定.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 、SAS 、ASA 、AAS 、HL .三、解答题21.232x -,52- 【解析】【分析】 先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化简原式,再选取使分式有意义的x 的值代入计算可得.【详解】 解:原式2(1)(2)(2)2(1)(2)x x x x x x x x ⎡⎤-+-=+÷⎢⎥-+⎣⎦122x x x x x--⎛⎫=+÷ ⎪⎝⎭ 232x x x -=⋅ 232x -=, 0x ≠Q 且1x ≠,2x ≠-∴在22x -<…范围内符合分式的整数有1x =-, 则原式23522--==-. 【点睛】 本题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及分式有意义的条件.22.(1)原方程的解是x =-1;(2)原方程无解.【解析】试题分析:(1)先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再求出x 的值,代入最简公分母进行检验即可;(2)先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再求出x 的值,代入最简公分母进行检验即可. 试题解析:(1)方程两边同时乘以()3x x 2-,得3x x 2=-,解得x =-1,把x =-1代入()3x x 2-,()3x x 2-≠0,∴原方程的解是x =-1.(2)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x 1x 1+-,得(x-1)+2(x+1)=4,解这个整式方程得,x=1,检验:把x=1代入最简公分母()()x 1x 1+-,()()x 1x 1+-=0,∴x=1不是原方程的解,应舍去,∴原方程无解.23.原式【解析】分析:先把括号内通分和除法运算化为乘法运算,再约分得到原式=x-1,然后再把x 的值代入x-1计算即可.详解:原式=21111x x x x+--⨯+ =(1)(1)1x x x x x+-⨯+=x-1;当时,原式.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先把分式的分子或分母因式分解,再进行通分或约分,得到最简分式或整式,然后把满足条件的字母的值代入计算得到对应的分式的值.24.(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题意由“HL”可判定Rt△ABC≌Rt△EDF(2)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证四边形BCDF是平行四边形.【详解】证明:(1)∵AF=EC∴AC=EF又∵BC=DF,∴Rt△ABC≌Rt△EDF(2)∵Rt△ABC≌Rt△EDF∴BC=DF,∠ACB=∠DFE∴∠BCF=∠DFC∴BC∥DF,BC=DF∴四边形BCDF是平行四边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灵活运用性质和判定解决问题.25.(1)证明见解析;(2)2.【解析】【分析】(1)考察角平分线定理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断方法,“HL”;(2)利用全等得到线段AM=BE,AM=AF,利用正方形OECF,得到四边都相等,从而利用OE与BE、AF及AB的关系求出OE的长【详解】解:(1)过点O作OM⊥AB于点M∵正方形OECF∴OE=EC=CF=OF,OE⊥BC于E,OF⊥AC于F∵BD平分∠ABC,OM⊥AB于M,OE⊥BC于E∴OM=OE=OF∵OM⊥AB于M, OE⊥BC于E∴∠AMO=90°,∠AFO=90°∵OM OF AO AO=⎧⎨=⎩∴Rt△AMO≌Rt△AFO∴∠MA0=∠FAO∴点O在∠BAC的平分线上(2)∵Rt△ABC中,∠C=90°,AC=5,BC=12∴AB=13∴BE=BM,AM=AF又BE=BC-CE,AF=AC-CF,而CE=CF=OE∴BE=12-OE,AF=5-OE∴BM+AM=AB即BE+AF=1312-OE+5-OE=13解得OE=2【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掌握HL定理的判定方法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必考题】初二数学上期末试题(带答案)(1)

【必考题】初二数学上期末试题(带答案)(1)

【必考题】初二数学上期末试题(带答案)(1)一、选择题1.世界上最小的鸟是生活在古巴的吸蜜蜂鸟,它的质量约为0.056盎司.将0.05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5.6×10﹣1B .5.6×10﹣2C .5.6×10﹣3D .0.56×10﹣1 2.如图,已知圆柱底面的周长为4 dm,圆柱的高为2 dm ,在圆柱的侧面上,过点A 和点C 嵌有一圈金属丝,则这圈金属丝的周长的最小值为( )A .45 dmB .22 dmC .25 dmD .42 dm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坐标为(2,2),点P 在x 轴上运动,当以点A ,P 、O 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时,点P 的个数为(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4.如图,△ABC 的顶点A 、B 、C 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在格点F 、G 、H 、I 中选出一个点与点D 、点E 构成的三角形与△ABC 全等,则符合条件的点共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如果30x y -=,那么代数式()2222x y x y x xy y +⋅--+的值为( ) A .27- B .27 C .72- D .726.如图,在△ABC 中,AB =AC ,∠A =30°,AB 的垂直平分线l 交AC 于点D ,则∠CBD 的度数为( )A .30°B .45°C .50°D .75° 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00°,则它的顶角是( )A .40°B .60°C .80°D .100° 8.如图,在ABC ∆中,分别以点A 和点B 为圆心,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 ,N ,连接MN ,交BC 于点D ,连接AD ,若ADC ∆的周长为10,7AB =,则ABC ∆的周长为( )A .7B .14C .17D .20 9.若代数式4x x -有意义,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0 B .x =4 C .x ≠0 D .x ≠410.如图,在△ABC 中,以点B 为圆心,以BA 长为半径画弧交边BC 于点D ,连接AD .若∠B =40°,∠C =36°,则∠DAC 的度数是( )A .70°B .44°C .34°D .24° 11.在一些美术字中,有的汉字是轴对称图形.下面4个汉字中,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AB .BC .CD .D 12.若关于x 的方程244x a x x =+--有增根,则a 的值为( ) A .-4 B .2 C .0 D .4二、填空题13.3(5)2(5)x x x -+-分解因式的结果为__________.14.已知23a b =,则a b a b -+=__________.15.如果24x k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k 的值是__________.16.若分式21x x -+的值为0,则x=____. 17.如图,在△ABC 中,AB=AC=24厘米,BC=16厘米,点D 为AB 的中点,点P 在线段BC 上以4厘米/秒的速度由B 点向C 点运动,同时,点Q 在线段CA 上由C 点向A 点运动.当点Q 的运动速度为_______厘米/秒时,能够在某一时刻使△BPD 与△CQP 全等.18.若分式方程22x m x x=--有增根,则m 的值为__________. 19.若m 为实数,分式()22x x x m ++不是最简分式,则m =______.20.如图,AC =DC ,BC =EC ,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______________,使得△ABC ≌△DEC .三、解答题21.先化简,再求值:2321222x x x x x -+⎛⎫+-÷ ⎪++⎝⎭,其中2x =. 22.计算:(1)4(x ﹣1)2﹣(2x +5)(2x ﹣5);(2)2214a ab b a b b ⎛⎫-÷ ⎪-⎝⎭n . 23.如图,已知在四边形ABCD 中,点E 在AD 上,∠BCE =∠ACD =90°,∠BAC =∠D ,BC =CE .(1)求证:AC =CD ;(2)若AC =AE ,求∠DEC 的度数.24.先化简,再求值:()3212m m m ⎛⎫++÷+ ⎪-⎝⎭,其中22m -≤≤且m 为整数.请你从中选取一个喜欢的数代入求值. 25.某商场家电专柜购进一批甲,乙两种电器,甲种电器共用了10 350元,乙种电器共用了9 600元,甲种电器的件数是乙种电器的1.5倍,甲种电器每件的进价比乙种电器每件的进价少90元.(1)甲、乙两种电器各购进多少件?(2)商场购进两种电器后,按进价提高40%后标价销售,很快全部售完,求售完这批电器商场共获利多少元?【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详解】2.D解析:D【解析】【分析】要求丝线的长,需将圆柱的侧面展开,进而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出结果,在求线段长时,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即可.【详解】解:如图,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矩形,则这圈金属丝的周长最小为2AC 的长度.∵圆柱底面的周长为4dm,圆柱高为2dm,∴AB=2dm,BC=BC′=2dm,∴AC2=22+22=4+4=8,∴AC=22dm,∴这圈金属丝的周长最小为2AC=42dm.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此矩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周长,高等于圆柱的高,本题就是把圆柱的侧面展开成矩形,“化曲面为平面”,用勾股定理解决.3.C解析:C【解析】【分析】先分别以点O、点A为圆心画圆,圆与x轴的交点就是满足条件的点P,再作OA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的交点也是满足条件的点P,由此即可求得答案.【详解】如图,当OA=OP时,可得P1、P2满足条件,当OA=AP时,可得P3满足条件,当AP=OP时,可得P4满足条件,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坐标与图形的性质,正确的分类并画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4.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答即可.详解:由图形可知:AB =5,AC =3,BC =2,GD =5,DE =2,GE =3,DI =3,EI =5,所以G ,I 两点与点D 、点E 构成的三角形与△ABC 全等.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关键是根据SSS 证明全等三角形. 5.D解析:D【解析】【分析】 先把分母因式分解,再约分得到原式=2x y x y +-,然后把x=3y 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原式=()22x y x y +-•(x-y )=2x y x y+-, ∵x-3y=0,∴x=3y ,∴原式=63y y y y +-=72.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先把分式化简后,再把分式中未知数对应的值代入求出分式的值.6.B解析:B【解析】试题解析:∵AB =AC ,∠A =30°,∴∠ABC =∠ACB =75°,∵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D ,∴AD=BD,∴∠A=∠ABD=30°,∴∠BDC=60°,∴∠CBD=180°﹣75°﹣60°=45°.故选B.7.D解析:D【解析】试题解析::(1)当100°角为顶角时,其顶角为100°;(2)当100°为底角时,100°×2>180°,不能构成三角形.故它的顶角是100°.故选D.8.C解析: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涉及到了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代入题目相关数据,即可解题.【详解】解:在△ABC中,以点A和点B为圆心,大于二分之一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与点M,N,则直线MN为AB的垂直平分线,则DA=DB,△ADC的周长由线段AC,AD,DC组成,△ABC的周长由线段AB,BC,CA组成而DA=DB,因此△ABC的周长为10+7=17.故选C.【点睛】本题考察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根本性质,解题时要注意数形结合,从题目本身引发思考,以此为解题思路.9.D解析:D【解析】由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为0,即x-4≠0,解得x≠4,故选D.10.C解析:C【解析】【分析】易得△ABD为等腰三角形,根据顶角可算出底角,再用三角形外角性质可求出∠DAC 【详解】∵AB=BD,∠B=40°,∴∠ADB=70°,∵∠C=36°,∴∠DAC=∠ADB﹣∠C=34°.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角度计算,熟练掌握三角形外角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1.C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可知,只有选项C 是轴对称图形,故选C.12.D解析:D【解析】【分析】增根是化为整式方程后产生的不适合分式方程的根.让最简公分母x-4=0,得到x=4.再将x=4代入去分母后的方程即可求出a=4.【详解】解:由分式方程的最简公分母是x-4,∵关于x 的方程244x a x x =+--有增根, ∴x-4=0,∴分式方程的增根是x=4. 关于x 的方程244x a x x =+--去分母得x=2(x-4)+a, 代入x=4得a=4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增根,增根问题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让最简公分母为0确定增根;②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③把增根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得相关字母的值.二、填空题13.(x-5)(3x-2)【解析】【分析】先把代数式进行整理然后提公因式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分解因式的几种方法解析:(x-5)(3x-2)【解析】【分析】先把代数式进行整理,然后提公因式(5)x -,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3(5)2(5)x x x -+-=3(5)2(5)x x x ---=(5)(32)x x --;故答案为:(5)(32)x x --.【点睛】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分解因式的几种方法. 14.【解析】【分析】由已知设a=2t 则b=3t 代入所求代数式化简即可得答案【详解】设a=2t ∵∴b=3t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代数式的求值把a=b 代入后计算比较麻烦采用参数的方法使运算简便灵 解析:15- 【解析】【分析】由已知设a=2t ,则b=3t ,代入所求代数式化简即可得答案.【详解】设a=2t , ∵23a b =, ∴b=3t , ∴a b a b -+=2323t t t t -+=15-. 故答案为:15- 【点睛】 本题考查了代数式的求值,把a=23b 代入后,计算比较麻烦,采用参数的方法,使运算简便,灵活运用参数方法是解题关键. 15.±4【解析】【分析】这里首末两项是x 和2的平方那么中间项为加上或减去x 和2的乘积的2倍也就是kx 由此对应求得k 的数值即可【详解】∵是一个多项式的完全平方∴kx=±2×2⋅x ∴k=±4故答案为:±4【解析:±4.【解析】【分析】这里首末两项是x 和2的平方,那么中间项为加上或减去x 和2的乘积的2倍也就是kx ,由此对应求得k 的数值即可.【详解】∵24x kx ++是一个多项式的完全平方,∴kx=±2×2⋅x , ∴k=±4. 故答案为:±4. 【点睛】此题考查完全平方式,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计算公式.16.2【解析】【分析】根据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得到x-2=0且x≠0易得x=2【详解】∵分式的值为0∴x−2=0且x≠0∴x=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分式的值解析:2【解析】【分析】根据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得到x-2=0且x≠0,易得x=2.【详解】∵分式21xx-+的值为0,∴x−2=0且x≠0,∴x=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17.4或6【解析】【分析】求出BD根据全等得出要使△BPD与△CQP全等必须B D=CP或BP=CP得出方程12=16-4x或4x=16-4x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详解】设经过x秒后使△BPD与△CQP全等∵解析:4或6【解析】【分析】求出BD,根据全等得出要使△BPD与△CQP全等,必须BD=CP或BP=CP,得出方程12=16-4x或4x=16-4x,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详解】设经过x秒后,使△BPD与△CQP全等,∵AB=AC=24厘米,点D为AB的中点,∴BD=12厘米,∵∠ABC=∠ACB,∴要使△BPD与△CQP全等,必须BD=CP或BP=CP,即12=16-4x或4x=16-4x,x=1,x=2,x=1时,BP=CQ=4,4÷1=4;x=2时,BD=CQ=12,12÷2=6;即点Q的运动速度是4或6,故答案为:4或6【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应用,关键是能根据题意得出方程.18.【解析】【分析】先将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再由分式方程有增根得到然后将的值代入整式方程求出的值即可【详解】∵∴∵若分式方程有增根∴∴故答案是:【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增根掌握增根的定义是解 解析:2-【解析】【分析】先将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再由分式方程有增根得到2x =,然后将x 的值代入整式方程求出m 的值即可.【详解】 ∵22x m x x=-- ∴x m =- ∵若分式方程22x m x x=--有增根 ∴2x =∴2m =-故答案是:2-【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增根,掌握增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19.0或-4【解析】【分析】由分式不是最简分式可得x 或x+2是x2+m 的一个因式分含x 和x+2两种情况根据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求出m 的值即可【详解】∵分式不是最简分式∴x 或x+2是x2+m 的一个因解析:0或-4【解析】【分析】由分式()22x x x m ++不是最简分式可得x 或x+2是x 2+m 的一个因式,分含x 和x+2两种情况,根据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求出m 的值即可.【详解】∵分式()22x x x m ++不是最简分式,∴x 或x+2是x 2+m 的一个因式,当x 是x 2+m 的一个因式x 时,设另一个因式为x+a ,则有x (x+a )=x 2+ax=x 2+m ,∴m=0,当x 或x+2是x 2+m 的一个因式时,设另一个因式为x+a ,则有(x+2)(x+a)=x 2+(a+2)x+2a=x 2+m ,∴202a m a +=⎧⎨=⎩,解得:24a m =-⎧⎨=-⎩, 故答案为:0或-4.【点睛】本题考查最简分式的定义及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根据题意得出x 或x+2是x 2+m 的一个因式是解题关键.20.CE=BC 本题答案不唯一【解析】再加利用SSS 证明≌故答案为解析:C E =BC .本题答案不唯一.【解析】AC DC =,BC EC =,再加AB DE =,利用SSS,证明ABC V ≌DEC V . 故答案为AB DE =.三、解答题21.11x x +-,3. 【解析】【分析】 根据分式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详解】原式=2234(1)222x x x x x ⎛⎫--+÷ ⎪+++⎝⎭=221(1)22x x x x --÷++=2(1)(1)22(1)x x x x x +-+⋅+-=11x x +-, ∵|x|=2时,∴x=±2, 由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可知:x=2,∴原式=3.【点睛】本题考查分式的运算法则,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分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22.(1)﹣8x +29;(2)()4a b a b - 【解析】【分析】(1)根据整式的乘除进行去括号,然后合并同类项,即可得出答案.(2)根据积的乘方进行去括号,然后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进行化简,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原式=4x 2﹣8x +4﹣4x 2+25=﹣8x +29;(2)原式=22222224a 1a 44a 4a 4a 4a (a b )4a ===a b b b b (a-b )b b (a b )b b (a-b )------g g 【点睛】本题主要考察了整式的乘除、积的乘方以及分式的混合运算,正确运用法则进行运算是解题的关键.23.(1)证明见解析;(2)112.5°.【解析】【分析】()1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到24∠=∠,结合条件BAC D ∠=∠,再加上BC CE =, 可证得结论;()2根据90ACD AC CD ∠=︒=,,得到145D ∠=∠=︒,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3567.5∠=∠=︒,由平角的定义得到1805112.5DEC ∠=︒-∠=︒. 【详解】() 1证明:90BCE ACD ∠=∠=︒Q ,2334,∴∠+∠=∠+∠ 24∴∠=∠,在△ABC 和△DEC 中,24BAC D BC CE ∠=∠⎧⎪∠=∠⎨⎪=⎩,()AAS ABC DEC ∴V V ≌,AC CD ∴=;(2)∵∠ACD =90°,AC =CD ,∴∠1=∠D =45°,∵AE =AC ,∴∠3=∠5=67.5°,∴∠DEC =180°-∠5=112.5°.24.12m m --;当0m =时,原式12= 【解析】【分析】 根据分式的加法和除法可以化简题目中的式子,然后从22m -≤≤且m 为整数中选取一个使得原分式有意义的整数代入化简后的式子即可解答本题.【详解】解:()3212m m m 骣÷ç++?÷ç÷ç桫- ()()223121m m m m +-+=-+g 243211m m m -+=-+g ()()11112m m m m =-+-+g 21m m =--, ∵22m -≤≤且m 为整数, ∴当m=0时,原式011022--== 【点睛】本题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分式化简求值的方法.25.(1)甲购进45件,乙购进30件;(2)7980元【解析】试题分析:设乙种电器购进x 件,则甲种电器购进1.5x 件,根据甲种电器每件的进价比乙种电器每件的进价少90元,列方程求解即可.试题解析:(1)设乙种电器购进x 件,则甲种电器购进1.5x 件, 依题意得960010350901.5x x-=, 解得:x =30,经检验x =30是原方程的解, 答:甲种电器购进45件,乙种电器购进30件.(2)售完这批电器商场共获利(10350+9600)×40%=7980元. 答:售完这批电器商场共获利7980元.。

【必考题】八年级数学上期末模拟试题(带答案)

【必考题】八年级数学上期末模拟试题(带答案)

【必考题】八年级数学上期末模拟试题(带答案)一、选择题1.如果a c b d =成立,那么下列各式一定成立的是( ) A .a d c b = B .ac c bd b = C .11a c b d ++= D .22a b c d b d++= 2.如图,将边长相等的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纸板,按如图方式放在桌面上,则a ∠的度数是( )A .42oB .40oC .36oD .32o3.如图, 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AE ⊥ BD ,垂足为 F ,若∠ABC =35°,∠ C =50°,则∠CDE 的度数为( )A .35°B .40°C .45°D .50° 4.如果分式||11x x -+的值为0,那么x 的值为( ) A .-1 B .1 C .-1或1 D .1或05.如图,已知△ABC 中,∠A=75°,则∠BDE+∠DEC =( )A .335°B .135°C .255°D .150°6.如图,在△ABC 中,CD 平分∠ACB 交AB 于点D ,DE AC ⊥于点E ,DF BC ⊥于点F ,且BC=4,DE=2,则△BCD 的面积是( )A .4B .2C .8D .67.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60o ,则顶角的度数为( )A.30o B.30o或150o C.60o或150o D.60o或120o 8.尺规作图要求:Ⅰ、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Ⅱ、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Ⅲ、过直线上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Ⅳ、作角的平分线.如图是按上述要求排乱顺序的尺规作图:则正确的配对是()A.①﹣Ⅳ,②﹣Ⅱ,③﹣Ⅰ,④﹣ⅢB.①﹣Ⅳ,②﹣Ⅲ,③﹣Ⅱ,④﹣ⅠC.①﹣Ⅱ,②﹣Ⅳ,③﹣Ⅲ,④﹣ⅠD.①﹣Ⅳ,②﹣Ⅰ,③﹣Ⅱ,④﹣Ⅲ9.已知x+1x=6,则x2+21x=()A.38B.36C.34D.32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于点M,交y轴于点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12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第二象限交于点P.若点P的坐标为(2a,b+1),则a与b的数量关系为()A.a=b B.2a+b=﹣1 C.2a﹣b=1 D.2a+b=111.如图,在△ABC中,以点B为圆心,以BA长为半径画弧交边BC于点D,连接AD.若∠B=40°,∠C=36°,则∠DAC的度数是()A.70°B.44°C.34°D.24°12.如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部时,则∠A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A .∠A=∠1+∠2B .2∠A=∠1+∠2C .3∠A=2∠1+∠2D .3∠A=2(∠1+∠2)二、填空题13.如图ABC V ,24AB AC ==厘米,B C ∠=∠,16BC =厘米,点D 为AB 的中点,点P 在线段BC 上以4厘米/秒的速度由B 点向C 点运动,同时,点Q 在线段CA 上由C 点向A 点运动,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为v 厘米/秒,则当BPD △与CQP V 全等时,v 的值为_____厘米/秒.14.把0.0036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该记作_____.15.若分式11x x --的值为零,则x 的值为______. 16.已知:如图△ABC 中,∠B =50°,∠C =90°,在射线BA 上找一点D ,使△ACD 为等腰三角形,则∠ACD 的度数为_____.17.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 3,1﹣2a ,8,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18.因式分解:328x x -=______.19.分解因式:x 2-16y 2=_______.20.分式293x x --当x __________时,分式的值为零. 三、解答题21.A 、B 两种机器人都被用来搬运化工原料,A 型机器人比 B 型机器人每小时多搬运 60kg.A 型机器人搬运 1200kg 所用时间与 B 型机器入搬运 900kg 所用时间相等,两种机器人每小时分别搬运多少化工原料?22.将一幅三角板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过点C 作CF 平分∠DCE 交DE 于点F ,(1)求证:CF∥AB,(2)求∠DFC的度数.23.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1,5),B(-3,0),C(-4,3).(1)在图中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图形△A1B1C1;(2)求△ABC的面积.24.先化简,再求值:(442aa--﹣a﹣2)÷2444aa a--+.其中a与2,3构成△ABC的三边,且a为整数.25.如图,点C、E分别在直线AB、DF上,小华想知道∠ACE和∠DEC是否互补,但是他没有带量角器,只带了一副三角板,于是他想了这样一个办法:首先连结CF,再找出CF的中点O,然后连结EO并延长EO和直线AB相交于点B,经过测量,他发现EO=BO,因此他得出结论:∠ACE和∠DEC互补,而且他还发现BC=EF.小华的想法对吗?为什么?【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 已知a c b d=成立,根据比例的性质可得选项A 、B 、C 都不成立;选项D ,由2a b b +=2c d d +可得22a c b d +=+,即可得a c b d=,选项D 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的性质,熟练运用比例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正多边形的内角,角的和差,可得答案.【详解】解:正方形的内角为90°,正五边形的内角为(52)1801085︒︒-⨯=,正六边形的内角为(62)1801206︒︒-⨯=,∠1=360°-90°-108°-120°=42°,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解题关键是利用正多边形的内角进行计算.3.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垂直的定义得到∠ABD=∠EBD=12∠ABC=352︒,∠AFB=∠EFB=90°,推出AB=BE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F=EF ,求得AD=ED ,得到∠DAF=∠DEF ,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AE ⊥BD ,∴∠ABD=∠EBD=12∠ABC=352︒,∠AFB=∠EFB=90°, ∴∠BAF=∠BEF=90°-17.5°,∴AB=BE ,∴AF=EF ,∴AD=ED ,∴∠DAF=∠DEF ,∵∠BAC=180°-∠ABC-∠C=95°,∴∠BED=∠BAD=95°,∴∠CDE=95°-50°=4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可以求出x的值.【详解】根据题意,得|x|-1=0且x+1≠0,解得,x=1.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若分式的值为零,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分子为0;(2)分母不为0.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5.C解析:C【解析】【分析】先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B+∠C=180°-∠A=105°,再根据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BDE+∠DEC =360°-105°=255°.【详解】:∵∠A+∠B+∠C=180°,∠A=75°,∴∠B+∠C=180°-∠A=105°,∵∠BDE+∠DEC+∠B+∠C=360°,∴∠BDE+∠DEC=360°-105°=255°;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四边形内角和定理,掌握n边形内角和为(n-2)•180°(n≥3且n为整数)是解题的关键.6.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可得DF=DE;最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详解】:∵CD平分∠ACB,DE⊥AC,DF⊥BC,∴DF=DE=2,∴1•124242BCDS BC DF=⨯=⨯⨯=V;故答案为: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7.B解析:B【解析】【分析】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60o,则顶角的度数为【详解】解:如图1,∵∠ABD=60°,BD是高,∴∠A=90°-∠ABD=30°;如图2,∵∠ABD=60°,BD是高,∴∠BAD=90°-∠ABD=30°,∴∠BAC=180°-∠BAD=150°;∴顶角的度数为30°或150°.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分类讨论思想与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8.D解析:D【解析】【分析】分别利用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作法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和过直线上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角平分线的作法分别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详解】Ⅰ、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观察可知图②符合;Ⅱ、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观察可知图③符合;Ⅲ、过直线上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观察可知图④符合;Ⅳ、作角的平分线,观察可知图①符合,所以正确的配对是:①﹣Ⅳ,②﹣Ⅰ,③﹣Ⅱ,④﹣Ⅲ,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作图,正确掌握基本作图方法是解题关键.9.C解析:C【解析】【分析】把x+1x =6两边平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简,即可求出所求. 【详解】把x+1x =6两边平方得:(x+1x )2=x 2+21x +2=36, 则x 2+21x=34,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以及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及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10.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作图方法可得点P 在第二象限角平分线上,则P 点横纵坐标的和为0,即2a+b+1=0,∴2a+b=﹣1.故选B .11.C解析:C【解析】【分析】易得△ABD 为等腰三角形,根据顶角可算出底角,再用三角形外角性质可求出∠DAC【详解】∵AB=BD ,∠B=40°,∴∠ADB=70°,∵∠C=36°,∴∠DAC=∠ADB ﹣∠C=34°.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角度计算,熟练掌握三角形外角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2.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平角的定义及翻折的性质,就可求出2∠A=∠1+∠2这一始终保持不变的性质.【详解】∵在四边形ADA′E中,∠A+∠A′+∠ADA′+∠AEA′=360°,则2∠A+(180°-∠2)+(180°-∠1)=360°,∴可得2∠A=∠1+∠2.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四边形的内角和及翻折的性质特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翻折的性质.二、填空题13.4或6【解析】【分析】此题要分两种情况:①当BD=PC时△BPD与△CQP 全等计算出BP的长进而可得运动时间然后再求v;②当BD=CQ时△BDP≌△QCP 计算出BP的长进而可得运动时间然后再求v【详解析:4或6【解析】【分析】此题要分两种情况:①当BD=PC时,△BPD与△CQP全等,计算出BP的长,进而可得运动时间,然后再求v;②当BD=CQ时,△BDP≌△QCP,计算出BP的长,进而可得运动时间,然后再求v.【详解】解:当BD=PC时,△BPD与△CQP全等,∵点D为AB的中点,∴BD=12AB=12cm,∵BD=PC,∴BP=16-12=4(cm),∵点P在线段BC上以4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运动时间时1s,∵△DBP≌△PCQ,∴BP=CQ=4cm,∴v=4÷1=4厘米/秒;当BD=CQ时,△BDP≌△QCP,∵BD=12cm,PB=PC,∴QC=12cm,∵BC=16cm,∴BP=4cm,∴运动时间为4÷2=2(s),∴v=12÷2=6厘米/秒.故答案为:4或6.【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关键是要分情况讨论,不要漏解,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SAS、ASA、AAS、HL.14.6×10﹣3【解析】【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析:6×10﹣3【解析】【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15.-1【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因为当时分式的值为零解得且所以x=-1考点: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解析:-1【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因为当10{-10-=≠xx时分式11xx--的值为零,解得1x=±且1x≠,所以x=-1.考点: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16.70°或40°或20°【解析】【分析】分三种情况:①当AC=AD时②当CD′=AD′时③当AC=AD″时分别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B=50°∠C=90°∴∠B解析:70°或40°或20°【解析】【分析】分三种情况:①当AC =AD 时,②当CD′=AD′时,③当AC =AD″时,分别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B =50°,∠C =90°,∴∠BAC =90°-50°=40°,如图,有三种情况:①当AC =AD 时,∠ACD =()1180402??=70°; ②当CD′=AD′时,∠ACD′=∠BAC =40°; ③当AC =AD″时,∠ACD″=12∠BAC =20°, 故答案为:70°或40°或20°【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7.﹣5<a <﹣2【解析】【分析】根据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可求a 的取值范围再将a 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详解】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得8-3<1-2a <8+3解析:﹣5<a <﹣2.【解析】【分析】根据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可求a 的取值范围,再将a 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详解】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得8-3<1-2a <8+3,即-5<a <-2.即a 的取值范围是-5<a <-2.【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三角形三边关系,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题关键是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列出不等式.18.【解析】【分析】提取公因式2x 后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即可【详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熟练运用提公因式法和运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解析:()()222x x x +-【解析】【分析】提取公因式2x 后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即可.【详解】()()()322824?222x x x x x x x -=-=+-.故答案为:()()222x x x +-.【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熟练运用提公因式法和运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9.(x+4y)(x-4y)【解析】试题解析:x2-16y2=x2-(4y )2=(x+4y)(x-4y) 解析:(x+4y) (x-4y)【解析】试题解析:x 2-16y 2=x 2-(4y )2=(x+4y) (x-4y).20.=-3【解析】【分析】根据分子为0分母不为0时分式的值为0来解答【详解】根据题意得:且x-30解得:x=-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式值为0的条件易错点是只考虑了分子为0而没有考虑同时解析:= -3【解析】【分析】根据分子为0,分母不为0时分式的值为0来解答.【详解】根据题意得:290x -= 且x-3≠ 0解得:x= -3故答案为:= -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式值为0的条件,易错点是只考虑了分子为0而没有考虑同时分母应不为0.三、解答题21.A 型机器人每小时搬运240kg ,则B 型机器人每小时搬运180kg .【解析】【分析】设B 型机器人每小时搬运xkg ,则A 型机器人每小时搬运()60x + kg ,根据A 型机器人搬运 1200kg 所用时间与 B 型机器入搬运 900kg 所用时间相等,列方程求解.【详解】设B 型机器人每小时搬运xkg ,则A 型机器人每小时搬运()60x + kg120090060x x=+,方程两边乘()60x x +,得120090054000x x =+,解得:180x =校验:当600x =时,()600x x +≠所以,原分式方程的解为180x =60240x +=,答:A 型机器人每小时搬运240kg ,则B 型机器人每小时搬运180kg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注意检验.22.(1)证明见解析;(2)105°【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1=45°,再有∠3=45°,再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判定出AB ∥CF ;(2)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1)证明:∵CF 平分∠DCE ,∴∠1=∠2=12∠DCE . ∵∠DCE=90°,∴∠1=45°.∵∠3=45°,∴∠1=∠3.∴AB ∥CF .(2)∵∠D=30°,∠1=45°,∴∠DFC=180°﹣30°﹣45°=105°.【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角平分线的定义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相关性质定理是本题的解题关键.23.(1)图见解析;(2)112. 【解析】【分析】(1)利用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写出A 1、B 1、C 1的坐标,然后描点即可; (2)用一个矩形的面积减去三个三角形的面积计算△ABC 的面积.【详解】:(1)如图,△A 1B 1C 1为所作;(2)△ABC 的面积11111353132522222=⨯-⨯⨯-⨯⨯-⨯⨯=. 【点睛】 本题考查了作图-对称性变换,注意画轴对称图形找关键点的对称点然后顺次连接是解题的关键.24.﹣a 2+2a ,-3【解析】分析:先算减法,再把除法变成乘法,算乘法,求出a ,最后代入请求出即可. 详解:原式22(44)(4)(2)24a a a a a ----=⋅--, 22(4)(2)2.24a a a a a a a ---=⋅=-+-- ∵a 与2,3构成△ABC 的三边,且a 为整数,∴a 为2、3、4,当a =2时,a −2=0,不行舍去;当a =4时,a −4=0,不行,舍去;当a =3时,原式=−3.点睛:考查分式混合运算以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掌握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5.对,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通过全等三角形得到内错角相等,得到两直线平行,进而得到同旁内角互补.【详解】解:∵O 是CF 的中点,∴CO =FO(中点的定义)在△COB 和△FOE 中CO FO COB EOF EO BO =⎧⎪∠=∠⎨⎪=⎩,∴△COB ≌△FOE(SAS)∴BC =EF,∠BCO =∠F∴AB∥D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CE和∠DEC互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做题时用了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等知识,要学会综合运用这些知识.。

【必考题】初二数学上期末第一次模拟试卷(及答案)

【必考题】初二数学上期末第一次模拟试卷(及答案)

【必考题】初二数学上期末第一次模拟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将边长相等的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纸板,按如图方式放在桌面上,则a ∠的度数是( )A .42oB .40oC .36oD .32o2.如图,已知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A ,B 两点都在小方格的顶点上,请在图中找一个顶点C ,使△ABC 为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顶点C 有( )A .8个B .7个C .6个D .5个3.2019年7月30日阳朔至鹿寨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已知从阳朔至鹿寨国道的路程为150km ,现在高速路程缩短了20km ,若走高速的平均车速是走国道的2.5倍,所花时间比走国道少用1.5小时,设走国道的平均车速为/xkm h ,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A .15020150 1.52.5x x --=B .15015020 1.52.5x x--= C .15015020 1.52.5x x --= D .15020150 1.52.5x x--= 4.若实数m 、n 满足 402n m -+=-,且m 、n 恰好是等腰△ABC 的两条边的边长,则△ABC 的周长是 ( )A .12B .10C .8或10D .6 5.如图,直线L 上有三个正方形a ,b ,c ,若a ,c 的面积分别为1和9,则b 的面积为( )A .8B .9C .10D .11 6.如图,在△ABC 中,AB =AC ,∠A =30°,AB 的垂直平分线l 交AC 于点D ,则∠CBD 的度数为( )A .30°B .45°C .50°D .75°7.如图,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过点O 作//EF BC 交AB 于点E ,交AC 于点F ,过点O 作OD AC ⊥于点D ,某班学生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中,探索出如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 .EF BE CF =+B .点O 到ABC ∆各边的距离相等 C .90BOC A ∠=+∠oD .设OD m =,AE AF n +=,则12AEF S mn ∆= 8.若代数式4x x -有意义,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0 B .x =4 C .x ≠0 D .x ≠49.如图,把△ABC 纸片沿DE 折叠,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DE 内部时,则∠A 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 )A .∠A=∠1+∠2B .2∠A=∠1+∠2C .3∠A=2∠1+∠2D .3∠A=2(∠1+∠2) 10.如图,Rt △ABC 中,AD 是∠BAC 的平分线,DE ⊥AB ,垂足为E ,若AB=10cm ,AC=6cm ,则BE 的长度为( )A .10cmB .6cmC .4cmD .2cm11.如图, 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AE ⊥ BD ,垂足为 F ,若∠ABC =35°,∠ C =50°,则∠CDE 的度数为( )A .35°B .40°C .45°D .50° 12.计算:(4x 3﹣2x )÷(﹣2x )的结果是( )A .2x 2﹣1B .﹣2x 2﹣1C .﹣2x 2+1D .﹣2x 2 二、填空题13.3(5)2(5)x x x -+-分解因式的结果为__________.14.如果24x k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k 的值是__________.15.如图,小新从A 点出发,沿直线前进50米后向左转30°,再沿直线前进50米,又向左转30°,…照这样下去,小新第一次回到出发地A 点时,一共走了__米.16.已知x m =6,x n =3,则x 2m ﹣n 的值为_____.17.如图,ABC V 的三边AB BC CA 、、 的长分别为405060、、,其三条角平分线交于点O ,则::ABO BCO CAO S S S V V V =______.18.如图,在锐角△ABC 中,AB=4,∠BAC=45°,∠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 ,M 、N 分别是AD 和AB 上的动点,则BM+MN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19.如图,在△ABC 中,∠A=70°,点O 到AB,BC,AC 的距离相等,连接BO ,CO ,则∠BOC=________.20.如图,在△ABC中,BF⊥AC 于点F,AD⊥BC 于点D ,BF 与AD 相交于点E.若AD=BD,BC=8cm,DC=3cm.则 AE= _______________cm .三、解答题21.已知:如图,在△ABC 中,AB=AC,∠BAC=90°,D 是BC 上一点,EC⊥BC,EC=BD,DF=FE.求证:(1)△ABD≌△ACE;(2)AF⊥DE.22.先化简代数式1﹣1xx-÷2212xx x-+,并从﹣1,0,1,3中选取一个合适的代入求值.23.先化简,再求值:当|x﹣2|+(y+1)2=0时,求[(3x+2y)(3x﹣2y)+(2y+x)(2y ﹣3x)]÷4x的值.24.2018年8月中国铁路总公司宣布,京津高铁将再次提速,担任此次运营任务是最新的复兴号动车组,提速后车速是之前的1.5倍,100千米缩短了10分钟,问提速前后的速度分别是多少千米每小时?25.用A、B两种机器人搬运大米,A型机器人比B型机器人每小时多搬运20袋大米,A 型机器人搬运700袋大米与B型机器人搬运500袋大米所用时间相等.求A、B型机器人每小时分别搬运多少袋大米.【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正多边形的内角,角的和差,可得答案.【详解】解:正方形的内角为90°,正五边形的内角为(52)1801085︒︒-⨯=,正六边形的内角为(62)1801206︒︒-⨯=,∠1=360°-90°-108°-120°=42°,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解题关键是利用正多边形的内角进行计算.2.A解析:A【解析】【分析】分AB 为腰和为底两种情况考虑,画出图形,即可找出点C 的个数.【详解】解:当AB 为底时,作AB 的垂直平分线,可找出格点C 的个数有5个,当AB 为腰时,分别以A 、B 点为顶点,以AB 为半径作弧,可找出格点C 的个数有3个; ∴这样的顶点C 有8个.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画出图形,利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3.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走高速用的时间比走国道少花1.5小时”列出方程即可得出答案.【详解】根据题意可得,走高速所用时间150202.5x -小时,走国道所用时间150x小时即150150201.52.5x x--=故答案选择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式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根据公式“路程=速度×时间”及其变形列出等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绝对值和二次根式的非负性得m、n的值,再分情况讨论:①若腰为2,底为4,由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舍去;②若腰为4,底为2,再由三角形周长公式计算即可.【详解】由题意得:m-2=0,n-4=0,∴m=2,n=4,又∵m、n恰好是等腰△ABC的两条边的边长,①若腰为2,底为4,此时不能构成三角形,舍去,②若腰为4,底为2,则周长为:4+4+2=1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m、n的值是解题的关键.5.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运用正方形边长相等,再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BAC=∠DCE,然后证明△ACB≌△DCE,再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来求解即可.解:由于a、b、c都是正方形,所以AC=CD,∠ACD=90°;∵∠ACB+∠DCE=∠ACB+∠BAC=90°,即∠BAC=∠DCE,在△ABC和△CED中,,∴△ACB≌△CDE(AAS),∴AB=CE ,BC=DE ;在Rt △ABC 中,由勾股定理得:AC 2=AB 2+BC 2=AB 2+DE 2,即S b =S a +S c =1+9=10,∴b 的面积为10,故选C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6.B解析:B【解析】试题解析:∵AB =AC ,∠A =30°,∴∠ABC =∠ACB =75°,∵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D ,∴AD =BD ,∴∠A =∠ABD =30°,∴∠BDC =60°,∴∠CBD =180°﹣75°﹣60°=45°.故选B .7.C解析:C【解析】【分析】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逐一判定即可.【详解】∵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OBC=12∠ABC ,∠OCB=12∠ACB ,∠A+∠ABC+∠ACB=180°, ∴∠OBC+∠OCB=90°-12∠A ∴∠BOC=180°-(∠OBC+∠OCB )=90°+12∠A ,故C 错误; ∵∠EBO=∠CBO ,∠FCO=∠BCO ,//EF BC ∴∠EBO=∠EOB ,∠FCO=∠FOC ,∴BE=OE ,CF=OF∴EF=EO+OF=BE+CF ,故A 正确;由已知,得点O 是ABC ∆的内心,到ABC ∆各边的距离相等,故B 正确;作OM ⊥AB ,交AB 于M ,连接OA ,如图所示:∵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OM=OD m =∴()11112222AEF AOE AOF S S S AE OM AF OD OD AE AF mn =+=⋅+⋅=⋅+=△△△,故D 选项正确;故选:C.【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关键是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8.D解析:D【解析】由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为0,即x-4≠0,解得x≠4,故选D.9.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平角的定义及翻折的性质,就可求出2∠A=∠1+∠2这一始终保持不变的性质.【详解】∵在四边形ADA′E 中,∠A+∠A′+∠ADA′+∠AEA′=360°,则2∠A+(180°-∠2)+(180°-∠1)=360°,∴可得2∠A=∠1+∠2.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四边形的内角和及翻折的性质特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翻折的性质.10.C解析:C【解析】试题解析:∵AD 是∠BAC 的平分线,∴CD=DE ,在Rt △ACD 和Rt △AED 中,{CD DE AD AD==, ∴Rt △ACD ≌Rt △AED (HL ),∴AE=AC=6cm ,∵AB=10cm ,∴EB=4cm .故选C .11.C解析:C 【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垂直的定义得到∠ABD=∠EBD=12∠ABC=352︒,∠AFB=∠EFB=90°,推出AB=BE,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F=EF,求得AD=ED,得到∠DAF=∠DEF,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BD是△ABC的角平分线,AE⊥BD,∴∠ABD=∠EBD=12∠ABC=352︒,∠AFB=∠EFB=90°,∴∠BAF=∠BEF=90°-17.5°,∴AB=BE,∴AF=EF,∴AD=ED,∴∠DAF=∠DEF,∵∠BAC=180°-∠ABC-∠C=95°,∴∠BED=∠BAD=95°,∴∠CDE=95°-50°=4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2.C解析:C【解析】【分析】直接利用整式的除法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详解】解:(4x3﹣2x)÷(﹣2x)=﹣2x2+1.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除法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13.(x-5)(3x-2)【解析】【分析】先把代数式进行整理然后提公因式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分解因式的几种方法解析:(x-5)(3x-2)【解析】【分析】先把代数式进行整理,然后提公因式(5)x -,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3(5)2(5)x x x -+-=3(5)2(5)x x x ---=(5)(32)x x --;故答案为:(5)(32)x x --.【点睛】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分解因式的几种方法. 14.±4【解析】【分析】这里首末两项是x 和2的平方那么中间项为加上或减去x 和2的乘积的2倍也就是kx 由此对应求得k 的数值即可【详解】∵是一个多项式的完全平方∴kx=±2×2⋅x ∴k=±4故答案为:±4【 解析:±4.【解析】【分析】这里首末两项是x 和2的平方,那么中间项为加上或减去x 和2的乘积的2倍也就是kx ,由此对应求得k 的数值即可.【详解】∵24x kx ++是一个多项式的完全平方,∴kx=±2×2⋅x , ∴k=±4. 故答案为:±4. 【点睛】此题考查完全平方式,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计算公式.15.600【解析】【分析】【详解】解:根据题意可知:小新从A 点出发沿直线前进50米后向左转30º再沿直线前进50米又向左转30º……照这样下去小新第一次回到出发地A 点时小新走的路线围成一个正多边形且这个解析:600【解析】【分析】【详解】解:根据题意可知:小新从A 点出发,沿直线前进50米后向左转30º,再沿直线前进50米,又向左转30º,……照这样下去,小新第一次回到出发地A 点时,小新走的路线围成一个正多边形,且这个多边形的外角等于30º,所以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12,小新一共走了12×50=600米,故答案为:600.16.12【解析】【分析】逆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和幂的乘方的运算法则进行解答即可【详解】∵∴故答案为12【点睛】熟记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幂的乘方的运算法则:并能逆用这两个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12【解析】【分析】逆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和幂的乘方的运算法则”进行解答即可.【详解】∵63m n x x ==,,∴222()6312m n m n x x x -=÷=÷=.故答案为12.【点睛】熟记“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m n m n a a a -÷=,幂的乘方的运算法则:()m n mn a a =,并能逆用这两个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解析】【分析】首先过点O 作OD ⊥AB 于点D 作OE ⊥AC 于点E 作OF ⊥BC 于点F 由OAOBOC 是△ABC 的三条角平分线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OD=OE=OF 又由△ABC 的三边ABBCCA 长分别为40解析:4:5:6【解析】【分析】首先过点O 作OD ⊥AB 于点D ,作OE ⊥AC 于点E ,作OF ⊥BC 于点F ,由OA ,OB ,OC 是△ABC 的三条角平分线,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OD=OE=OF ,又由△ABC 的三边AB 、BC 、CA 长分别为40、50、60,即可求得S △ABO :S △BCO :S △CAO 的值.【详解】解:过点O 作OD ⊥AB 于点D ,作OE ⊥AC 于点E ,作OF ⊥BC 于点F ,∵OA ,OB ,OC 是△ABC 的三条角平分线,∴OD=OE=OF ,∵△ABC 的三边AB 、BC 、CA 长分别为40、50、60,∴S △ABO :S △BCO :S △CAO =(12AB •OD ):(12BC •OF ):(12AC •OE ) =AB :BC :AC=40:50:60=4:5:6. 故答案为:4:5:6.【点睛】此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8.【解析】【分析】从已知条件结合图形认真思考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三边的关系确定线段和的最小值【详解】如图在AC上截取AE=AN连接BE∵∠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EAM=∠NAM∵AM解析:22【解析】【分析】从已知条件结合图形认真思考,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三边的关系确定线段和的最小值.【详解】如图,在AC上截取AE=AN,连接BE∵∠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EAM=∠NAM,∵AM=AM∴△AME≌△AMN(SAS),∴ME=MN.∴BM+MN=BM+ME≥BE.∵BM+MN有最小值.当BE是点B到直线AC的距离时,BE⊥AC,又AB=4,∠BAC=45°,此时,△AB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E=2即BE取最小值为22∴BM+MN的最小值是22【点睛】解此题是受角平分线启发,能够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把BM+MN进行转化,但是转化后没有办法把两个线段的和的最小值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而导致错误.19.125°【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性质推出O为△ABC三角平分线的交点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BC+∠ACB根据角平分线定义求出∠OBC+∠OCB 即可求出答案【详解】:∵点O到ABBCAC的距解析:125°【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性质推出O 为△ABC 三角平分线的交点,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BC+∠ACB ,根据角平分线定义求出∠OBC+∠OCB ,即可求出答案.【详解】:∵点O 到AB 、BC 、AC 的距离相等,∴OB 平分∠ABC ,OC 平分∠ACB , ∴12OBC ABC ∠=∠,12OCB ACB ∠=∠, ∵∠A=70°,∴∠ABC+∠ACB=180°-70°=110°, ∴1110552OBC OCB ∠+∠=⨯︒=︒, ∴∠BOC=180°-(∠OBC+∠OCB )=125°;故答案为:12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能求出∠OBC+∠OCB 的度数是解此题的关键.20.【解析】【分析】易证∠CAD=∠CBF 即可求证△ACD≌△BED 可得DE=CD 即可求得AE 的长即可解题【详解】解:∵BF⊥AC 于FAD⊥BC 于D∴∠CAD+∠C=90°∠CBF+∠C=90°∴∠CA解析:【解析】【分析】易证∠CAD=∠CBF ,即可求证△ACD ≌△BED ,可得DE=CD ,即可求得AE 的长,即可解题.【详解】解:∵BF ⊥AC 于F ,AD ⊥BC 于D ,∴∠CAD+∠C=90°,∠CBF+∠C=90°,∴∠CAD=∠CBF ,∵在△ACD 和△BED 中,90CAD CBF AD BDADC BDE ︒∠=∠⎧⎪=⎨⎪∠=∠=⎩∴△ACD ≌△BED ,(ASA )∴DE=CD ,∴AE=AD-DE=BD-CD=BC-CD-CD=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本题中求证△ACD ≌△BED 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求出∠B=∠BCA=45°,再求出∠ACE=45°,从而得到∠B=∠ACE,然后利用“边角边”即可证明△ABD≌△ACE;(2)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D=AE,然后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证明即可.【详解】(1)∵AB=AC,∠BAC=90°,∴∠B=∠BCA=45°,∵EC⊥BC,∴∠ACE=90°﹣45°=45°,∴∠B=∠ACE,在△ABD和△ACE中,AB ACB ACE BD EC=⎧⎪∠=∠⎨⎪=⎩,∴△ABD≌△ACE(SAS);(2)由(1)知,△ABD≌△ACE,∴AD=AE,等腰△ADE中,∵DF=FE,∴AF⊥DE.【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11x+,-14.【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分式的除法和减法可以化简题目中的式子,然后在﹣1,0,1,3中选取一个使得原分式有意义的x的值代入即可解答本题.试题解析:原式=1﹣()()()21·11x xxx x x+-+-=1﹣21xx++=121x xx+--+=-11x+,当x=3时,原式=﹣131+=-14.23.【解析】【分析】先利用非负性求出,x y的值,根式整式的混合运算法则对所求式子进行化简,把,x y的值代入运算即可.【详解】 解:()2210x y -++=Q ,∴2010x y -=+=,, 解得,21x y ==-,, ∴()()()()[3232223]4,x y x y y x y x x +-++-÷()22229446234,x y y xy xy x x =-+-+-÷ ()2644,x xy x =-÷ 1.5.x y =-当21x y ==-,时,1.5x y -()1.521,=⨯--31=+=4.24.提速前的速度为200千米/小时,提速后的速度为350千米/小时,【解析】【分析】设列车提速前的速度为x 千米每小时和列车提速后的速度为1.5千米每小时,根据关键语句“100千米缩短了10分钟”可列方程,解方程即可.【详解】设提速前后的速度分别为x 千米每小时和1.5x 千米每小时,根据题意得:100100101.560x x -= 解得:x=200,经检验:x=200是原方程的根,∴1.5x=300,答:提速前后的速度分别是200千米每小时和300千米每小时.【点睛】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弄懂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25.A 型机器人每小时搬大米70袋,则B 型机器人每小时搬运50袋.【解析】【分析】工作效率:设A 型机器人每小时搬大米x 袋,则B 型机器人每小时搬运(x ﹣20)袋;工作量:A 型机器人搬运700袋大米,B 型机器人搬运500袋大米;工作时间就可以表示为:A 型机器人所用时间=700x ,B 型机器人所用时间=500x-20,由所用时间相等,建立等量关系.【详解】设A 型机器人每小时搬大米x 袋,则B 型机器人每小时搬运(x ﹣20)袋,依题意得:700x=500x-20,解这个方程得:x=70经检验x=70是方程的解,所以x﹣20=50.答:A型机器人每小时搬大米70袋,则B型机器人每小时搬运50袋.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

初二数学期末模拟试卷一(含答案)

初二数学期末模拟试卷一(含答案)

初二数学期末模拟试卷一(含答案)班级___ ____ 姓名_ ______ 总分__ 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各式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中,是分解因式的为( )。

A 、a (x + y) =a x + a yB 、x 2-4x+4=x(x -4)+4C 、10x 2-5x=5x(2x -1) D 、x 2-16+3x=(x -4)(x+4)+3x2.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x 3·x 3=x 6B 、3x 2÷2x=xC 、(x 2)3=x 5D 、(x+y 2)2=x 2+y 43.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4.已知△ABC的周长是24,且AB=AC,又AD ⊥BC ,D 为垂足,若△ABD 的周长是20,则AD 的长为( )。

A 、6B 、8C 、10D 、125.8.已知m 6x =,3n x =,则2m n x -的值为( )。

A 、9B 、43 C 、12 D 、346. 一次函数y =-3x +5的图象经过( )A 、第一、三、四象限B 、第二、三、四象限C 、第一、二、三象限D 、第一、二、四象限7.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4,一边的长为6,则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14B 、16C 、10D 、14或168.已知m 6x =,3n x =,则2m n x -的值为( )。

A 、9B 、43 C 、12 D 、349.已知正比例函数y kx = (k ≠0)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一次函数y=x +k 的图象大致是( ).xyO AxyOBxyOCx y OD10.直线与1y x =-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点C 在坐标轴上,若△ABC 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 最多有( )。

A 、4个B 、5个C 、7个D 、8个二.填空题 (每小题3分,共30分)11.当m= _______时,函数y=(m -3)x 2+4x-3是一次函数。

【必考题】初二数学上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

【必考题】初二数学上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

【必考题】初二数学上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边长相等的正多边形能完成镶嵌的是( )A .2个正八边形和1个正三角形B .3个正方形和2个正三角形C .1个正五边形和1个正十边形D .2个正六边形和2个正三角形 2.如果a c b d =成立,那么下列各式一定成立的是( ) A .a d c b = B .ac c bd b = C .11a c b d ++= D .22a b c d b d++=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x 轴于点M ,交y 轴于点N ,再分别一点M N 、为圆心,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第二象限交于点P . 若点P 的坐标为11,423a a ⎛⎫ ⎪-+⎝⎭,则a 的值为( )A .1a =-B .7a =-C .1a =D .13a = 4.甲队修路120 m 与乙队修路100 m 所用天数相同,已知甲队比乙队每天多修10 m ,设甲队每天修路xm.依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A .120100x x 10=-B .120100x x 10=+C .120100x 10x =-D .120100x 10x=+ 5.2019年7月30日阳朔至鹿寨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已知从阳朔至鹿寨国道的路程为150km ,现在高速路程缩短了20km ,若走高速的平均车速是走国道的2.5倍,所花时间比走国道少用1.5小时,设走国道的平均车速为/xkm h ,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A .15020150 1.52.5x x --=B .15015020 1.52.5x x--= C .15015020 1.52.5x x --= D .15020150 1.52.5x x--= 6.下列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 .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B .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C .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D .两个面积相等的直角三角形7.如图①,在边长为a 的正方形中剪去一个边长为b (b <a )的小正方形,把剩下部分拼成一个梯形(如图②),利用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可以验证的等式是( )A .a 2+b 2=(a +b )(a -b )B .(a -b )2=a 2-2ab +b 2C .(a +b )2=a 2+2ab +b 2D .a 2-b 2=(a +b )(a -b )8.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60,则顶角的度数为( )A .30B .30或150 C .60或150 D .60或1209.如图,在ABC ∆中,分别以点A 和点B 为圆心,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 ,N ,连接MN ,交BC 于点D ,连接AD ,若ADC ∆的周长为10,7AB =,则ABC ∆的周长为( )A .7B .14C .17D .2010.若数a 使关于x 的不等式组()3x a 2x 11x 2x 2⎧-≥--⎪⎨--≥⎪⎩有解且所有解都是2x+6>0的解,且使关于y 的分式方程y 51y --+3=a y 1-有整数解,则满足条件的所有整数a 的个数是( )A .5B .4C .3D .2 11.在一些美术字中,有的汉字是轴对称图形.下面4个汉字中,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AB .BC .CD .D12.下列条件中,不能作出唯一三角形的是( )A .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度和夹角的度数B .已知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以及两角夹边的长度C .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度和其中一边的对角的度数D.已知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度二、填空题13.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x2322m mx x++=--的解为正实数,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14.如图,已知△ABC中,BC=4,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若AC=6,则△BCD的周长=_________15.若2x+5y﹣3=0,则4x•32y的值为________.16.若分式242xx-+的值为0,则x=_____.17.若分式242xx--的值为0,则x的值是_______.18.如图,在△ABC中,∠A=70°,点O到AB,BC,AC的距离相等,连接BO,CO,则∠BOC=________.19.如图,△ABC中,EF是AB的垂直平分线,与AB交于点D,BF=12,CF=3,则AC = .20.已知a+b=5,ab=3,b aa b+=_____.三、解答题21.某公司计划购买A、B两种型号的机器人搬运材料,已知A型机器人比B型机器人每小时多搬运15kg材料,且A型机器人搬运500kg的材料所用的时间与B型机器人搬运400kg材料所用的时间相同.(1)求A、B两种型号的机器人每小时分别搬运多少材料?(2)该公司计划采购A、B两种型号的机器人共10台,要求每小时搬运的材料不得少于700kg,则至少购进A型机器人多少台?22.已知:如图,点B,E,C,F在同一直线上,AB∥DE,且AB=DE,BE=CF.求证:ABC DEF△≌△.23.化简分式:2222334424x x xx x x x⎛⎫---÷⎪-+--⎝⎭,并从1,2,3,4这四个数中取一个合适的数作为x的值代入求值.24.“丰收1号”小麦的试验田是边长为a米(a>1)的正方形减去一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蓄水池后余下的部分,“丰收2号”小麦的试验田是边长为(1a-)米的正方形,两块试验田里的小麦都收获了500千克.(1)哪种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高?(2)高的单位面积产量是低的单位面积产量的多少倍?25.如图所示,在△ABC中,D是BC边上一点∠1=∠2,∠3=∠4,∠BAC=69°,求∠DAC的度数.【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分析】只需要明确几个几何图形在一点进行平铺就是几个图形与这一点相邻的所有内角之和等于360°即可。

【浙教版】初二数学上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1)

【浙教版】初二数学上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1)

一、选择题1.若整数a 使得关于x 的方程3222a x x-=--的解为非负数,且使得关于y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322222010y y y a --⎧+>⎪⎪⎨-⎪≤⎪⎩至少有3个整数解,则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a 的和为( )A .23B .25C .27D .28 2.PM2.5是大气压中直径小于或等于0.0000025m 的颗粒物,将0.000002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50.2510-⨯B .60.2510-⨯C .72.510-⨯D .62.510-⨯ 3.若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22201920212020a b ab+=( ) A .-2020 B .-2 C .1 D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式242x x --的值为零,则x 的值为2± B .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m n 可以变形为22mx nxC .分式32xy x y-中的,x y 都扩大3倍,分式的值不变 D .分式211x x ++是最简分式 5.将4个数a 、b 、c 、d 排成2行、2列,两边各加一条竖直线记成a c b d ,定义a c b d =ad -bc .上述记号就叫做2阶行列式,若11x x +- 11x x -+=12,则x=( ). A .2 B .3C .4D .6 6.计算下列各式,结果为5x 的是( ) A .()32x B .102x x ÷ C .23x x ⋅ D .6x x -7.对于①2(2)(1)2x x x x +-=+-,②4(14)x xy x y -=-,从左到右的变形,表述正确的是( )A .都是因式分解B .都是乘法运算C .①是因式分解,②是乘法运算D .①是乘法运算,②是因式分解 8.化简()2003200455-+所得的值为( )A .5-B .0C .20025D .200345⨯ 9.如图,在ABC 中,34B ∠=︒,BCA ∠的平分线CD 交AB 于点D ,若DE 垂直平分BC 交BC 于点E ,则A ∠的度数为( )A .90°B .68°C .78°D .88°10.如图,在ABC 中,87,A ABC ∠=︒∠的平分线BD 交AC 于点,D E 是BC 中点,且DE BC ⊥,那么C ∠的度数为( )A .16︒B .28︒C .31︒D .62︒ 11.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 .3的平方根是3 B .5是无理数 C .1的立方根是1D .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1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1和4,则第三边长可能是( )A .3B .4C .5D .6 二、填空题13.23()a -=______(a≠0),2(3)-=______,1(32)--=______.14.计算:22a 1a 1a 2a a--÷+=____. 15.如果23a b -的值为1-,则645b a -+的值为_____.16.已知210x x +-=,则代数式3222020x x ++的值为________.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B 的坐标为(2,0),若点A 在第一象限内,且AB =OB ,∠A =60°,则点A 到y 轴的距离为______.18.已知点A 、E 、F 、C 在同一条直线l 上,点B 、D 在直线l 的异侧,若AB=CD ,AE=CF ,BF=DE,则AB与CD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19.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交BC于点D,BE⊥AD于E,AB=6,AC=14,∠ABC=3∠C,则BE=____.20.如图,把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若150,222∠=︒∠=︒,则3∠=_______.三、解答题21.某小区购买了A型和B型两种垃圾桶,购买A型垃圾桶花费了2500元,购买B型垃圾桶花费了2000元,且购买A型垃圾桶数量是购买B型垃圾桶数量的2倍,已知购买一个A型垃圾桶比购买一个B型垃圾桶少用30元,求购买一个A型垃圾桶、一个B型垃圾桶各需多少元?(要求列分式方程求解)22.观察下列等式:第1个等式:111122=-⨯;第2个等式:1112323=-⨯; 第3个等式:1113434=-⨯;…… (1)写出第5个等式:________________;(2)探究规律:猜想第n 个等式,并证明;(3)问题解决:一个容器装有1升水,按照如下要求把水倒出:第1次倒出12升水,第2次倒出的水量是12升的13,第3次倒出的水量是13升的14,第4次倒出的水量是14升的15,……,第n 次倒出的水量是1n 升的11n +,如果不考虑实际操作因素,按照这种倒水的方法,这1升水能倒完吗?为什么?23.对于一个图形,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它的面积,可以得到一个数学等式. 例如由图①可以得到两数和的平方公式:(a +b )2=a 2+2ab +b 2.请解答下列问题:(1)写出由图②可以得到的数学等式 ;(2)利用(1)中得到的结论,解决下面问题:若a +b +c =6,a 2+b 2+c 2=14,求ab +bc +ac 的值;(3)可爱同学用图③中x 个边长为a 的正方形,y 个宽为a ,长为b 的长方形,z 个边长为b 的正方形,拼出一个面积为(2a +b )(a +4b )的长方形,则x +y +z = . 24.已知:如图,//AC BD ,AE ,BE 分别平分CAB ∠和ABD ∠,点E 在CD 上.用等式表示线段AB 、AC 、BD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5.如图,BC ⊥AD 于C ,EF ⊥AD 于F ,AB ∥DE ,分别交BC 于B ,交EF 于E ,且BC =EF .求证:AF =CD .26.()1若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外角和的3倍,求边数n .()2已知a ,b ,c 为三角形三边的长,化简:a b c b c a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表示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由不等式至少有3个整数解确定出a 的值,再由分式方程的解为非负数以及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求出满足题意整数a 的值,进而求出之和.【详解】 解:322222010y y y a --⎧+>⎪⎪⎨-⎪≤⎪⎩, 不等式组整理得:2y y a -⎧⎨≤⎩>, 由不等式组至少有3个整数解,得到-2<y≤a ,解得:a≥1,即整数a=1,2,3,4,5,6,…,3222a x x-=--, 去分母得:2(x-2)-3=-a ,解得:x=72a -,∵72a -≥0,且72a -≠2, ∴a≤7,且a≠3, 由分式方程的解为非负数以及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得到a 为1,2,4,5,6,7, 之和为1+2+4+5+6+7=25.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以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D解析:D【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详解】0.0000025=62.510-⨯,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注意n 的值的确定方法:当原数绝对值>1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3.B解析:B【分析】a 与b 互为相反数,由相反数的定义与性质得22=,a b a b -=,将代数式中字母统一成b,合并约分即可.【详解】∵a 与b 互为相反数,∴22=,a b a b -=,222222019202120192021220202020a b b b ab b++==--, 故选择:B .【点睛】本题考查分式求值问题,掌握相反数的定义与性质,会利用相反数将代数式的字母统一为b 是解题关键.4.D解析:D【分析】直接利用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以及分式的基本性质、最简分式的定义分别分析得出答案.【详解】A 、分式242x x --的值为零,则x 的值为−2,故此选项错误; B 、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等式m n =22mx nx(x≠0),故此选项错误; C 、分式32xy x y -中的x ,y 都扩大3倍,分式的值扩大为3倍,故此选项错误; D 、分式211x x ++是最简分式,正确; 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以及分式的基本性质、最简分式的定义,正确掌握相关定义和性质是解题关键.5.B解析:B【分析】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将所求的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整理后即可求出方程的解,即为x 的值.【详解】 解:根据题意化简11 11x x x x +--+=12,得(x+1)2-(x-1)2=12, 整理得:x 2+2x+1-(1-2x+x 2)-12=0,即4x=12,解得:x=3,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属于新定义的题型,涉及的知识有:完全平方公式,去括号、合并同类项法则,根据题意将所求的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是解本题的关键. 6.C解析:C【分析】分别计算每个选项然后进行判断即可.【详解】A 、()326x x =,选项错误; B 、1028x x x =÷,选项错误;C 、235x x x ,选项正确; D 、6x x -不能得到5x ,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同底数幂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7.D解析:D【分析】根据因式分解的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叫因式分解,也叫分解因式判断即可.将多项式×多项式变得多项式,是乘法运算.【详解】解:①2(2)(1)2x x x x +-=+-,从左到右的变形是整式的乘法;②4(14)x xy x y -=-,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所以①是乘法运算,②因式分解.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与乘法运算的定义的认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因式分解及乘法运算的定义.8.D解析:D【分析】首先把52004化为(-5)2004,然后再提公因式(-5)2003,继而可得答案.【详解】解:()2003200455-+=(-5)2003+(-5)2004=(-5)2003(1-5)=4×52003,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公因式分解因式,关键是正确确定公因式.9.C解析:C【分析】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DCB=34B ∠=︒,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ACB=2∠DCB=68°,进而即可求解.【详解】∵DE 垂直平分BC 交BC 于点E ,∴DB=DC ,∴∠DCB=34B ∠=︒,∵CD 是BCA ∠的平分线,∴∠ACB=2∠DCB=68°,∴∠A=180°-34°-68°=78°,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0.C解析:C【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ABD CBD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B=DC ,进而得到DBC C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列式计算即可.【详解】∵BD 平分ABC ∠,∴ABD CBD ∠=∠,∵DE BC ⊥,E 是BC 中点,∴DB=DC ,∴DBC C ∠=∠,∴ABD CBD C ∠=∠=∠,∴18087ABD CBD C ∠+∠+∠=︒-︒,解得:31C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1.C解析:C【分析】根据把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就得到它的逆命题,先得出逆命题,再进行判断即可.【详解】A 3的逆命题是:3的平方根,是假命题;BC 、1的立方根是1的逆命题是:1是1的立方根,是真命题;D 、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的逆命题是:周长相等的三角形全等,是假命题;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命题的真假判断及互逆命题的知识,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各知识点的性质定理.12.B解析:B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第三边大于两边之差,而小于两边之和”,求得第三边的取值范围.【详解】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设第三边的长为x ,∵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1和4,∴4-1<x <4+1,即3<x <5.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关键是正确确定第三边的取值范围.二、填空题13.【分析】根据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详解】=;;【点睛】此题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a-n=也考查了分母有理化解析:61a 13+ 【分析】 根据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详解】23()a -=661a a -==;2-==13;1-=== 【点睛】 此题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a -n =1(0)n a a ≠.也考查了分母有理化. 14.【分析】根据分式除法法则先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再运用分式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除法运算掌握分式的乘除法的关系及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解析:12a a ++ 【分析】根据分式除法法则先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再运用分式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22a 1a 1a 2a a--÷+ ()()()a 1a 1a a a 2a 1+-=⋅+- 12a a +=+ 故答案为:12a a ++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除法运算,掌握分式的乘、除法的关系及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5.7【分析】把所求代数式整理成已知条件的形式然后整体代入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2a-3b=-1∴3b-2a=1∴=2+5=7故答案是:7【点睛】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整体思想的利用是解题的关键解析:7【分析】把所求代数式整理成已知条件的形式,然后整体代入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2a-3b=-1,∴3b -2a=1,∴()64523b 2a 5b a -+=-+=2+5=7,故答案是:7.【点睛】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整体思想的利用是解题的关键.16.【分析】根据条件转换成x2+x=1后一个代数式化简后将条件代入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x2+x=1∴x3+2x2+2020=x(x2+x)+x2+2020=x+x2+2020=1+2020=202解析:【分析】根据条件转换成x 2+x =1,后一个代数式化简后将条件代入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x 2+x =1,∴x 3+2x 2+2020=[x (x 2+x )+x 2]+2020=x +x 2+2020=1+2020=2021,故答案为:2021.【点睛】本题考查代数式的整体代入求解,关键在于如何将代数式转换成条件中的整体. 17.1【分析】过A 作AC ⊥OB 首先证明△AOB 是等边三角形再求出OC 的长即可【详解】解过A 作AC ⊥OB 于点C ∵AB=OB ∠A=60°∴∠AOB=60°且△AOB 是等边三角形∵点B 的坐标为(20)∴OB=【分析】过A 作AC ⊥OB ,首先证明△AOB 是等边三角形,再求出OC 的长即可.【详解】解,过A 作AC ⊥OB 于点C ,∵AB=OB ,∠A=60°∴∠AOB=60°且△AOB 是等边三角形,∵点B 的坐标为(2,0)∴OB=2∵AC ⊥OB ∴112122OC OB ==⨯= 故答案为:1.【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AB//CD 【分析】先利用SSS 证明△ABF ≌△CDE 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CE=∠BAF 最后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解答【详解】解:∵AE=CF ∴AE+EF=CF+EF 即AF=EC 在解析:AB//CD【分析】先利用SSS 证明△ABF ≌△CDE ,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CE=∠BAF ,最后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解答.【详解】解:∵AE=CF ,∴AE+EF=CF+EF,即AF=EC在△ABF 和△CDE 中,,,,AB CD AF EC BF DE =⎧⎪=⎨⎪=⎩∴△ABF ≌△CDE (SSS ),∴∠DCE=∠BAF .∴AB//CD .故答案为:AB//CD .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平行线的判定,运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得到∠DCE=∠BAF 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19.【分析】如图延长交于证明可得再求解再证明:可得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如图延长交于AD 平分∠BAC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 解析:4.【分析】如图,延长BE ,交AC 于G , 证明,AGB ABG ∠=∠ 可得,AG AB = ,GE BE = 再求解CG ,再证明:C CGB ∠=∠, 可得,BG CG = 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解:如图,延长BE ,交AC 于G ,AD 平分∠BAC ,,GAE BAE ∴∠=∠,BE AD ⊥90AEG AEB ∴∠=∠=︒,,AGB ABG ∴∠=∠6AG AB ∴==,,GE BE = 14AC =,8CG ∴=,,AGB C CBG ∠=∠+∠2,ABC ABG CBG AGB CBG C CBG ∴∠=∠+∠=∠+∠=∠+∠3,ABC C ∠=∠32,C C CBG ∴∠=∠+∠,C CBG ∴∠=∠8BG CG ∴==,1 4.2BE BG ∴== 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0.30°【分析】通过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的内角度数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计算即可;【详解】等边三角形的内角的度数是60°正方形的内角度数是90°正五边形的内角的度数是:(5﹣2)×180°=10解析:30°【分析】通过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的内角度数,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计算即可;【详解】等边三角形的内角的度数是60°,正方形的内角度数是90°,正五边形的内角的度数是:15(5﹣2)×180°=108°,则∠3=360°﹣60°﹣90°﹣108°﹣∠1﹣∠2==360°﹣60°﹣90°﹣108°﹣50°﹣22°=30°. 故答案是:3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定理的应用,准确分析图形中角的关系式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21.购买一个A 型垃圾桶需50元,一个B 型垃圾桶需80元【分析】设购买一个A 型垃圾桶需x 元,购买一个A 型垃圾桶比购买一个B 型垃圾桶少用30元,一个B 型垃圾桶需()30x +元,根据购买A 型垃圾桶数量是购买B 型垃圾桶数量的2倍,构造分式方程25002000230x x =⨯+,解方程并检验即可. 【详解】解:设购买一个A 型垃圾桶需x 元,则一个B 型垃圾桶需()30x +元, 由题意得:25002000230x x =⨯+, 解得50x =,经检验,50x =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30503080x +=+=,答:购买一个A 型垃圾桶需50元,一个B 型垃圾桶需80元.【点睛】本题考查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掌握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抓住购买一个A 型垃圾桶比购买一个B 型垃圾桶少用30元设未知数,购买A 型垃圾桶数量是购买B 型垃圾桶数量的2倍构造方程,注意分式方程要验根.22.(1)1115656=-⨯ (2)()11111n n n n =-++;证明见解析 (3)不能;见解析【分析】(1)观察各等式,找出分子分母中的数与序号的关系即可写出第五个等式;(2)根据题目中的式子,可以写出生意人猜想,并验证猜想是否正确;(3)根据题意求出前n 次倒水量之和,再与1进行比较即可.【详解】解:(1)第5个等式:1115656=-⨯; 故答案为:1115656=-⨯; (2)猜想:()11111n n n n =-++,证明: 等式右边()()()11111111n n n n n n n n n n +=-=-==++++等式左边, ∴猜想成立;(3)由题意可得:第n 次倒出水量:()11L n n +, ∴前n 次总共倒出水量:()11111223341n n ++++⨯⨯⨯+ 1111112231n n =-+-++-+ 111n =-+ 1n n =+, ∵11n n <+, ∴这1L 水不能倒完.【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字变化规律的问题,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发现分子分母中的数与序号的关系.23.(1)(a +b +c )2=a 2+b 2+c 2+2ab +2ac +2bc ;(2)11;(3)15【分析】(1)观察图形可得: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b+c ,该正方形的面积等于3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加上6个长方形的面积,由此可得出等式;(2)将a+b+c =6,a 2+b 2+c 2=14代入(1)中所得的等式,计算即可;(3)由题意得:(2a+b )(a+4b )=xa 2+yab+zb 2,将等式左边展开,再比较系数即可得出x ,y ,z 的值,然后求和即可.【详解】解:(1)观察图形可得: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b+c,该正方形的面积等于3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加上6个长方形的面积,∴(a+b+c)2=a2+b2+c2+2ab+2ac+2bc.故答案为:(a+b+c)2=a2+b2+c2+2ab+2ac+2bc.(2)∵(a+b+c)2=a2+b2+c2+2ab+2ac+2bc,a+b+c=6,a2+b2+c2=14,∴62=14+2(ab+ac+bc),∴ab+ac+bc=(36﹣14)÷2=11.(3)由题意得:(2a+b)(a+4b)=xa2+yab+zb2,∴2a2+8ab+ab+4b2=xa2+yab+zb2,∴2a2+9ab+4b2=xa2+yab+zb2,∴x=2,y=9,z=4,∴x+y+z=2+9+4=15.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应用、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及多项式乘法等知识点,数形结合并熟练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4.AB=AC+BD,证明见详解.【分析】延长AE,交BD的延长线于点F,先证明AB=BF,进而证明△ACE≌△FDE,得到AC=DF,问题得证.【详解】解:延长AE,交BD的延长线于点F,AC BD,∵//∴∠F=∠CAF,∠,∵AE平分CAB∴∠CAF=∠BAF,∴∠F=∠BAF,∴AB=BF,∠,∵BE平分ABF∴AE=EF,∵∠F=∠CAF,∠AEC=∠FED,∴△ACE≌△FDE,∴AC=DF,∴AB=BF=BD+DF=BD+AC.【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断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题意添加辅助线构造等腰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是解题关键.25.证明见解析.【分析】由BC ⊥AD ,EF ⊥AD 得∠EFD =∠BCA =90°,由AB ∥DE ,得∠D =∠A ,又BC =EF ,从而△ABC ≌△DEF ,则AC =FD , AF =CD .【详解】证明:∵BC ⊥AD ,EF ⊥AD ,∴∠EFD =∠BCA =90°∵AB ∥DE ,∴∠D =∠A∵BC =EF ,∴△ABC ≌△DEF ,∴AC =FD ,∴AF =CD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6.()18;()22c .【分析】(1)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列出方程即可求解;(2)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a c b +>,b c a +>,再根据化简绝对值的方法即可求解.【详解】解:()1由题意得:()18023603n ︒-=︒⨯,解得:8n =.()2∵a ,b ,c 为三角形三边的长,∴a c b +>,b c a +>, ∴a b c b c a --+--()()2a b c b c a b c a a c b 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多边形的性质及去绝对值的方法.。

【必考题】初二数学上期末试卷带答案(1)

【必考题】初二数学上期末试卷带答案(1)

【必考题】初二数学上期末试卷带答案(1)一、选择题1.世界上最小的鸟是生活在古巴的吸蜜蜂鸟,它的质量约为0.056盎司.将0.05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5.6×10﹣1B.5.6×10﹣2C.5.6×10﹣3D.0.56×10﹣12.斑叶兰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它的一粒种子重约0.0000005克.将0.000000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5×107 B.5×10﹣7 C.0.5×10﹣6 D.5×10﹣63.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1,4)和(3,0),点C是y轴上的一个动点,且A、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当△ABC的周长最小时,点C的坐标是A.(0,0)B.(0,1)C.(0,2)D.(0,3)4.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CAB,DE⊥AB于E,DE平分∠ADB,则∠B=()A.40°B.30°C.25°D.22.5〫5.已知11m n-=1,则代数式222m mn nm mn n--+-的值为()A.3B.1C.﹣1D.﹣36.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12111mx x--=--的解是正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A.m<4且m≠3B.m<4C.m≤4且m≠3D.m>5且m≠67.若 x=3 是分式方程212ax x--=-的根,则 a 的值是A.5B.-5C.3D.-38.如图,在Rt△ABC中,∠ACB=90°,∠B=30°,CD是斜边AB上的高,AD=3 cm,则AB的长度是( )A .3cmB .6cmC .9cmD .12cm9.如图,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过点O 作//EF BC 交AB 于点E ,交AC 于点F ,过点O 作OD AC ⊥于点D ,某班学生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中,探索出如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 .EF BE CF =+B .点O 到ABC ∆各边的距离相等 C .90BOC A ∠=+∠oD .设OD m =,AE AF n +=,则12AEF S mn ∆= 10.下列条件中,不能作出唯一三角形的是( )A .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度和夹角的度数B .已知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以及两角夹边的长度C .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度和其中一边的对角的度数D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度11.如图,在△ABC 中,∠ABC =90°,∠C =20°,DE 是边AC 的垂直平分线,连结AE ,则∠BAE 等于( )A .20°B .40°C .50°D .70°12.如图, 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AE ⊥ BD ,垂足为 F ,若∠ABC =35°,∠ C =50°,则∠CDE 的度数为( )A .35°B .40°C .45°D .50°二、填空题13.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900º,则这个多边形是 边形.14.若分式21x x -+的值为0,则x=____. 15.当m=____时,关于x 的分式方程2x m -1x-3+=无解. 16.若分式242x x -+的值为0,则x =_____. 17.在△ABC 中,AB=AC ,∠BAC=100°,点D 在BC 边上,连接AD ,若△ABD 为直角三角形,则∠ADC 的度数为_____.18.如图,B 处在A 处的南偏西45°方向,C 处在A 处的南偏东15°方向,C 处在B 处的北偏东80°方向,则∠ACB= .19.如图,030A B ∠=︒,点P 为AOB ∠内一点,8OP =.点M 、N 分别在OA OB 、上,则PMN V 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20.若a ,b 互为相反数,则a 2﹣b 2=_____.三、解答题21.△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在图中画出△ABC 与关于y 轴对称的图形△A 1B 1C 1,并写出顶点A 1、B 1、C 1的坐标;(2)若将线段A 1C 1平移后得到线段A 2C 2,且A 2(a ,2),C 2(﹣2,b ),求a +b 的值.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0,3),△AOB 为等边三角形,P 是x 轴负半轴上一个动点(不与原点O 重合),以线段AP 为一边在其右侧作等边三角形△APQ .(1)求点B 的坐标;(2)在点P 的运动过程中,∠ABQ 的大小是否发生改变?如不改变,求出其大小:如改变,请说明理由;(3)连接OQ ,当OQ ∥AB 时,求P 点的坐标.23.已知:如图,点B ,E ,C ,F 在同一直线上,AB ∥DE ,且AB =DE ,BE =CF . 求证:ABC DEF △≌△.24.如图,已知90A E ∠=∠=︒,A C F E 、、、在一条直线上,,AF EC BC DF ==. 求证:(1)Rt Rt ABC EDF △≌△;(2)四边形BCDF 是平行四边形.25.因式分解:(1)()()36x m n y n m ---;(2)()222936x x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详解】2.B解析:B【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3.D解析:D【解析】【详解】解:作B 点关于y 轴对称点B′点,连接AB′,交y 轴于点C′,此时△ABC 的周长最小,∵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4)和(3,0),∴B′点坐标为:(-3,0),则OB′=3过点A 作AE 垂直x 轴,则AE=4,OE=1则B′E=4,即B′E=AE ,∴∠EB′A=∠B′AE ,∵C′O ∥AE ,∴∠B′C′O=∠B′AE ,∴∠B′C′O=∠EB′A∴B′O=C′O=3,∴点C′的坐标是(0,3),此时△ABC 的周长最小.故选D .4.B解析:B【解析】【分析】利用全等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HL 证得Rt △ACD ≌Rt △AED ,则对应角∠ADC=∠ADE ;然后根据已知条件“DE 平分∠ADB”、平角的定义证得∠ADC=∠ADE=∠EDB=60°;最后由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的性质求得∠B=30°.【详解】∵在△ABC 中,∠C=90°,AD 是角平分线,DE ⊥AB 于E ,∴CD=ED,在Rt △ACD 和Rt △AED 中,{AD AD CD ED= , ∴Rt △ACD ≌Rt △AED (HL ),∴∠ADC=∠AD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ADC+∠ADE+∠EDB=180°,DE平分∠ADB,∴∠ADC=∠ADE=∠EDB=60°.∴∠B+∠EDB=90°,∴∠B=3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5.D解析:D【解析】【分析】由11m n-=1利用分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得出m-n=-mn,代入原式=222m mn nm mn n--+-计算可得.【详解】∵11m n-=1,∴n mmn mn-=1,则n mmn-=1,∴mn=n-m,即m-n=-mn,则原式=()22m n mnm n mn---+=22mn mnmn mn---+=3mnmn-=-3,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加减法,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和整体代入思想的运用.6.A解析:A【解析】【详解】方程两边同时乘以x-1得,1-m-(x-1)+2=0,解得x=4-m.∵x为正数,∴4-m>0,解得m<4.∵x≠1,∴4-m≠1,即m≠3.∴m的取值范围是m<4且m≠3.故选A.7.A解析:A【解析】把x=3代入原分式方程得,21332a--=-,解得,a=5,经检验a=5适合原方程.故选A.8.D解析:D【解析】【分析】先求出∠ACD=30°,然后根据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解答.【详解】在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高,∴∠ADC=90°,∴∠ACD+∠DCB=90°,∠B+∠DCB=90°,∴∠ACD=∠B=30°.∵AD=3cm.在Rt△ACD中,AC=2AD=6cm,在Rt△ABC中,AB=2AC=12cm,∴AB的长度是12cm.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9.C解析:C【解析】【分析】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逐一判定即可.【详解】∵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OBC=12∠ABC,∠OCB=12∠ACB,∠A+∠ABC+∠ACB=180°,∴∠OBC+∠OCB=90°-12∠A ∴∠BOC=180°-(∠OBC+∠OCB )=90°+12∠A ,故C 错误; ∵∠EBO=∠CBO ,∠FCO=∠BCO ,//EF BC∴∠EBO=∠EOB ,∠FCO=∠FOC ,∴BE=OE ,CF=OF∴EF=EO+OF=BE+CF ,故A 正确;由已知,得点O 是ABC ∆的内心,到ABC ∆各边的距离相等,故B 正确;作OM ⊥AB ,交AB 于M ,连接OA ,如图所示:∵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OM=OD m =∴()11112222AEF AOE AOF S S S AE OM AF OD OD AE AF mn =+=⋅+⋅=⋅+=△△△,故D 选项正确;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关键是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 10.C解析:C【解析】【分析】看是否符合所学的全等的公理或定理即可.【详解】A 、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 ,能作出唯一三角形;B 、两个角对应相等,夹边确定,如这样的三角形可作很多则可以依据ASA 判定全等,因而所作三角形是唯一的;C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也不能作出唯一三角形,如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任一点与顶点之间的线段两侧的三角形;D 、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 ,能作出唯一三角形;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由已知条件作三角形,可以依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来做.11.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AC,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求出CE=AE,求出∠EAC=∠C=20°,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在△ABC中,∠ABC=90°,∠C=20°,∴∠BAC=180°−∠B−∠C=70°,∵DE是边AC的垂直平分线,∠C=20°,∴CE=AE,∴∠EAC=∠C=20°,∴∠BAE=∠BAC−∠EAC=70°−20°=50°,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其性质.12.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垂直的定义得到∠ABD=∠EBD=12∠ABC=352︒,∠AFB=∠EFB=90°,推出AB=BE,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F=EF,求得AD=ED,得到∠DAF=∠DEF,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BD是△ABC的角平分线,AE⊥BD,∴∠ABD=∠EBD=12∠ABC=352︒,∠AFB=∠EFB=90°,∴∠BAF=∠BEF=90°-17.5°,∴AB=BE,∴AF=EF,∴AD=ED,∴∠DAF=∠DEF,∵∠BAC=180°-∠ABC-∠C=95°,∴∠BED=∠BAD=95°,∴∠CDE=95°-50°=45°,故选C.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七【解析】【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列式求解即可【详解】设这个多边形是边形根据题意得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熟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解析:七【解析】【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2180n-⋅︒,列式求解即可.【详解】设这个多边形是n边形,根据题意得,()2180900n-⋅︒=︒,解得7n=.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熟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4.2【解析】【分析】根据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得到x-2=0且x≠0易得x=2【详解】∵分式的值为0∴x−2=0且x≠0∴x=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分式的值解析:2【解析】【分析】根据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得到x-2=0且x≠0,易得x=2.【详解】∵分式21xx-+的值为0,∴x−2=0且x≠0,∴x=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15.-6【解析】把原方程去分母得2x+m=-(x-3)①把x=3代入方程①得m=-6故答案为-6解析:-6【解析】把原方程去分母得,2x+m=-(x-3)①,把x=3代入方程①得,m=-6,故答案为-6. 16.x=2【解析】分析:根据分式值为0的条件:分子为0分母不等于0可得即可解得详解:因为分式的值为0所以解得:所以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式值为0的条件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运用分式值为0的条件列解析:x=2【解析】分析:根据分式值为0的条件:分子为0,分母不等于0,可得24020x x ⎧-=⎨+≠⎩,即可解得 2x =.详解:因为分式242x x -+的值为0, 所以24020x x ⎧-=⎨+≠⎩, 解得:2,2x x =±≠-,所以2x =.故答案为: 2x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式值为0的条件,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运用分式值为0的条件列出方程和不等式进行求解.17.130°或90°【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以求得∠B 和∠C 的度数然后根据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即可求得∠ADC 的度数详解:∵在△ABC 中AB=AC ∠BAC=100°∴∠B=∠C=40°∵点D 在BC 边上△A解析:130°或90°.【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以求得∠B 和∠C 的度数,然后根据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即可求得∠ADC 的度数.详解:∵在△ABC 中,AB=AC ,∠BAC=100°,∴∠B=∠C=40°,∵点D 在BC 边上,△ABD 为直角三角形,∴当∠BAD=90°时,则∠ADB=50°,∴∠ADC=130°,当∠ADB=90°时,则∠ADC=90°,故答案为130°或90°.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解答.18.85°【解析】试题分析:令A→南的方向为线段AEB→北的方向为线段BD根据题意可知AEDB是正南正北的方向BD//AE=45°+15°=60°又=180°-60°-35°=85°考点:1方向角2三角解析:85°.【解析】试题分析:令A→南的方向为线段AE,B→北的方向为线段BD,根据题意可知,AE,DB 是正南,正北的方向BD//AE=45°+15°=60°又=180°-60°-35°=85°.考点:1、方向角. 2、三角形内角和.19.8【解析】【分析】分别作点P关于OAOB的对称点P1P2连接P1P2交OA 于M交OB于N△PMN的周长=P1P2然后证明△OP1P2是等边三角形即可求解【详解】分别作点P关于OAOB的对称点P1P2解析:8【解析】【分析】分别作点P关于OA、OB的对称点P1、P2,连接P1P2交OA于M,交OB于N,△PMN的周长=P1P2,然后证明△OP1P2是等边三角形,即可求解.【详解】分别作点P关于OA、OB的对称点P1、P2,连接P1P2交OA于M,交OB于N.连接OP,则OP1=OP=OP2,∠P1OA=∠POA,∠POB=∠P2OB,MP=P1M,PN=P2N,则△PMN的周长的最小值=P1P2,∴∠P1OP2=2∠AOB=60°,∴△OP1P2是等边三角形.△PMN的周长=P1P2,∴P1P2=OP1=OP2=OP=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正确作出辅助线,证明△OP1P2是等边三角形是关键.20.0【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进而结合相反数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详解】∵ab互为相反数∴a+b=0∴a2﹣b2=(a+b)(a﹣b)=0故答案为0【点睛】本题考查了公式法分解因式以及相解析:0【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进而结合相反数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详解】∵a,b互为相反数,∴a+b=0,∴a2﹣b2=(a+b)(a﹣b)=0,故答案为0.【点睛】本题考查了公式法分解因式以及相反数的定义,正确分解因式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21.(1)如图所示见解析,A1(2,3)、B1(3,2)、C1(1,1);(2)-1.【解析】【分析】(1)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确定出点A1、B1、C1的坐标,然后画出图形即可;(2)由点A1、C1的坐标,根据平移与坐标变化的规律可规定出a、b的值,从而可求得a+b的值.【详解】(1)如图所示:A1(2,3)、B1(3,2)、C1(1,1).(2)∵A1(2,3)、C1(1,1),A2(a,2),C2(-2,b).∴将线段A1C1向下平移了1个单位,向左平移了3个单位.∴a=-1,b=0.∴a+b=-1+0=-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轴对称变化、坐标变化与平移,根据根据平移与坐标变化的规律确定出a、b的值是解题的关键.22.(1)点B的坐标为B(3,3;(2)∠ABQ=90°,始终不变,理由见解析;(3)P的坐标为(﹣3,0).【解析】【分析】(1)如图,作辅助线;证明∠BOC=30°,OB=3,借助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即可解决问题;(2)证明△APO≌△AQB,得到∠ABQ=∠AOP=90°,即可解决问题;(3)根据点P在x的负半轴上,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果【详解】(1)如图1,过点B作BC⊥x轴于点C,∵△AOB为等边三角形,且OA=23,∴∠AOB=60°,OB=OA=23,∴∠BOC=30°,而∠OCB=90°,∴BC=12OB=3,OC=222(3)(3)-=3,∴点B的坐标为B(3,3);(2)∠ABQ=90°,始终不变.理由如下:∵△APQ、△AOB均为等边三角形,∴AP=AQ、AO=AB、∠P AQ=∠OAB,∴∠P AO=∠QAB,在△APO与△AQB中,{AP AQPAO QABAO AB=∠=∠=,∴△APO≌△AQB(SAS),∴∠ABQ=∠AOP=90°;(3)如图2,∵点P在x轴负半轴上,点Q在点B的下方,∵AB∥OQ,∠BQO=90°,∠BOQ=∠ABO=60°.又OB=OA=23,可求得BQ=3,由(2)可知,△APO≌△AQB,∴OP=BQ=3,∴此时P的坐标为(﹣3,0).【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以及梯形的性质,注意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性质解题的关键.23.证明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首先根据AB ∥DE 可得∠B=∠DEF .再由BE=CF 可得BC=EF ,然后再利用SAS 证明△ABC ≌△DEF .试题解析:∵AB ∥DE ,∴∠B=∠DEF .∵BE=CF ,∴BE+EC=FC+EC ,即BC=EF .在△ABC 和△DEF 中,AB DE B DEF BC EF ⎧⎪∠∠⎨⎪⎩===,∴△ABC ≌△DEF (SAS ).24.(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题意由“HL”可判定Rt △ABC ≌Rt △EDF(2)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证四边形BCDF 是平行四边形.【详解】证明:(1)∵AF=EC∴AC=EF又∵BC=DF ,∴Rt △ABC ≌Rt △EDF(2)∵Rt △ABC ≌Rt △EDF∴BC=DF ,∠ACB=∠DFE∴∠BCF=∠DFC∴BC ∥DF ,BC=DF∴四边形BCDF 是平行四边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灵活运用性质和判定解决问题.25.(1)3()(2)m n x y -+;(2)22(3)(3)x x +-.【解析】【分析】(1)原式变形后,提取公因式即可;(2)原式先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详解】(1)原式3()6()x m n y m n =-+-3()3()2m n x m n y =-⋅+-⋅ 3()(2)m n x y =-+ (2)原式()2229(6)x x =+- ()()229696x x x x =+++- 22(3)(3)x x =+-【点睛】此题考查了提公因式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考题】初二数学上期末模拟试卷附答案(1)一、选择题1.如图,已知圆柱底面的周长为4 dm,圆柱的高为2 dm ,在圆柱的侧面上,过点A 和点C 嵌有一圈金属丝,则这圈金属丝的周长的最小值为( )A .45 dmB .22 dmC .25 dmD .42 dm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236a a b b ⎛⎫= ⎪⎝⎭ B .1a b a b b a -=-- C .112a b a b +=+ D .1x y x y--=-+ 3.如果2220m m +-=,那么代数式2442m m m m m +⎛⎫+⋅ ⎪+⎝⎭的值是()n n A .2- B .1- C .2 D .34.运用图腾解释神话、民俗民风等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 下列图腾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5.把多项式x 2+ax+b 分解因式,得(x+1)(x-3),则a 、b 的值分别是( )A .a=2,b=3B .a=-2,b=-3C .a=-2,b=3D .a=2,b=-3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 O 为坐标原点, (4,0)A -, (0,3)B ,若在该坐标平面内有以 点 P (不与点 A B O 、、重合)为一个顶点的直角三角形与 Rt ABO ∆全等,且这个以点 P 为顶点的直角三角形 Rt ABO ∆有一条公共边,则所有符合的三角形个数为( )。

A .9B .7C .5D .3 7.如果2x +ax+1 是一个完全平方公式,那么a 的值是()A .2B .-2C .±2D .±1 8.甲、乙两个搬运工搬运某种货物,已知乙比甲每小时多搬运600kg ,甲搬运5000kg 所用的时间与乙搬运8000kg 所用的时间相等,求甲、乙两人每小时分别搬运多少千克货物.设甲每小时搬运xkg 货物,则可列方程为A .B .C .D .9.如图,若x为正整数,则表示()2221441xx x x+-+++的值的点落在()A.段①B.段②C.段③D.段④10.尺规作图要求:Ⅰ、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Ⅱ、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Ⅲ、过直线上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Ⅳ、作角的平分线.如图是按上述要求排乱顺序的尺规作图:则正确的配对是()A.①﹣Ⅳ,②﹣Ⅱ,③﹣Ⅰ,④﹣ⅢB.①﹣Ⅳ,②﹣Ⅲ,③﹣Ⅱ,④﹣ⅠC.①﹣Ⅱ,②﹣Ⅳ,③﹣Ⅲ,④﹣ⅠD.①﹣Ⅳ,②﹣Ⅰ,③﹣Ⅱ,④﹣Ⅲ11.如图,已知∠ACB=∠DBC,添加以下条件,不能判定△ABC≌△DCB的是()A.∠ABC=∠DCB B.∠ABD=∠DCAC.AC=DB D.AB=DC12.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都等于相邻外角的度数,则该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A.3B.4C.6D.12二、填空题13.腰长为5,高为4的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_____.14.已知2m=a,32n=b,则23m+10n=________.15.分解因式:2a2﹣8=_____.16.如图,小新从A点出发,沿直线前进50米后向左转30°,再沿直线前进50米,又向左转30°,…照这样下去,小新第一次回到出发地A点时,一共走了__米.17.∠A=65º,∠B=75º,将纸片一角折叠,使点C•落在△ABC外,若∠2=20º,则∠1的度数为_______.18.分解因式:2x 2-8x+8=__________.19.如图所示,在△ABC 中,∠C =90°,∠CAB =50°.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 为圆心,小于AC 的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 ,AC 于点E ,F ;②分别以点E ,F 为圆心,大于12EF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G ;③作射线AG 交BC 边于点D .则∠ADC 的度数为 .20.分解因式2m 2﹣32=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已知点B ,F ,E ,C 在同一条直线上,//AB CD ,且AB CD =,A D ∠=∠.求证:BE CF =.22.如图,四边形ABCD 中,∠B=90°, AB//CD ,M 为BC 边上的一点,AM 平分∠BAD ,DM 平分∠ADC ,求证:(1) AM ⊥DM;(2) M 为BC 的中点.23.先化简,再求值:222221422x x x x xx x x ⎛⎫-+-+÷ ⎪-+⎝⎭,且x 为满足22x -≤<的整数. 24.如图,在Rt V ABC 中,∠C =90º,BD 是Rt V ABC 的一条角一平分线,点O 、E 、F 分别在BD 、BC 、AC 上,且四边形OECF 是正方形,(1)求证:点O在∠BAC的平分线上;(2)若AC=5,BC=12,求OE的长25.如图,四边形ABCD中,∠A=∠C=90°,BE,DF分别是∠ABC,∠ADC的平分线.(1)∠1与∠2有什么关系,为什么?(2)BE与DF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分析】要求丝线的长,需将圆柱的侧面展开,进而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出结果,在求线段长时,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即可.【详解】解:如图,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矩形,则这圈金属丝的周长最小为2AC的长度.∵圆柱底面的周长为4dm,圆柱高为2dm,∴AB=2dm,BC=BC′=2dm,∴AC 2=22+22=4+4=8,∴dm ,∴这圈金属丝的周长最小为.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此矩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周长,高等于圆柱的高,本题就是把圆柱的侧面展开成矩形,“化曲面为平面”,用勾股定理解决.2.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分式的乘方、分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及分式的性质逐一判断即可得答案.【详解】 A.22222()3(3)9a a a b b b==,故该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 B.a b a b a b a b b a a b a b a b +-=+=-----,故该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 C.11b a a b a b ab ab ab ++=+=,故该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 D.()1x y x y x y x y---+==-++,故该选项计算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分式的运算,分式的乘方,要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分别乘方;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熟练掌握分式的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3.C解析:C【解析】分析:先把括号内通分,再把分子分解后约分得到原式22m m =+,然后利用2220m m +-=进行整体代入计算. 详解:原式2222244(2)(2)222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 ∵2220m m +-=,∴222m m ,+= ∴原式=2.故选C.点睛:考查分式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整体代入法的应用.4.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详解】A、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5.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整式的乘法,先还原多项式,然后对应求出a、b即可.详解:(x+1)(x-3)=x2-3x+x-3=x2-2x-3所以a=2,b=-3,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乘法和因式分解的关系,利用它们之间的互逆运算的关系是解题关键.6.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分别以OA、OB、AB为边、根据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作出符合条件的三角形即可.【详解】如图:分别以OA、OB、AB为边作与Rt△ABO全等的三角形各有3个,则则所有符合条件的三角形个数为9,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坐标与图形性质,解题关键是注意不要漏解. 7.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解: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得:a=±2×1=±2.考点:完全平方公式.8.B解析:B【解析】甲种机器人每小时搬运x千克,则乙种机器人每小时搬运(x+600)千克,由题意得:,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列分时方程解实际问题的运用,解答时根据甲搬运5000kg所用时间与乙搬运8000kg所用时间相等建立方程是关键.9.B解析:B【解析】【分析】将所给分式的分母配方化简,再利用分式加减法化简,根据x为正整数,从所给图中可得正确答案.【详解】解∵2222(2)1(2)1441(2)1x x x x x x x ++-=-=+++++1111x x x -=++. 又∵x 为正整数,∴121x x ≤+<1,故表示22(2)1441x x x x +-+++的值的点落在②.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及分式加减运算,同时考查了分式值的估算,总体难度中等.10.D解析:D【解析】【分析】分别利用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作法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和过直线上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角平分线的作法分别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详解】Ⅰ、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观察可知图②符合;Ⅱ、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观察可知图③符合;Ⅲ、过直线上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观察可知图④符合;Ⅳ、作角的平分线,观察可知图①符合,所以正确的配对是:①﹣Ⅳ,②﹣Ⅰ,③﹣Ⅱ,④﹣Ⅲ,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作图,正确掌握基本作图方法是解题关键.11.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逐个判断即可.【详解】A 、∵在△ABC 和△DCB 中ABC DCB BC CBACB DBC ∠=∠⎧⎪=⎨⎪∠=∠⎩∴△ABC ≌△DCB (ASA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ABD =∠DCA ,∠DBC =∠ACB ,∴∠ABD +∠DBC =∠ACD +∠ACB ,即∠ABC =∠DCB ,∵在△ABC 和△DCB 中ABC DCB BC CBACB DBC ∠=∠⎧⎪=⎨⎪∠=∠⎩∴△ABC ≌△DCB (ASA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 、∵在△ABC 和△DCB 中BC CB ACB DBC AC DB =⎧⎪∠=∠⎨⎪=⎩∴△ABC ≌△DCB (SAS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根据∠ACB =∠DBC ,BC =BC ,AB =DC 不能推出△ABC ≌△DCB ,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能灵活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 ,ASA ,AAS ,SSS .12.B解析:B【解析】【分析】首先设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x °,由在正多边形中,一个内角的度数恰好等于它的外角的度数,即可得方程:x+x=180,解此方程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设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x °,∵一个内角的度数恰好等于它的外角的度数,∴这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为: x °,∴x+x=180,解得:x=90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360°÷90°=4.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知识.此题难度不大,方程思想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6或或【解析】【分析】根据不同边上的高为4分类讨论即可得到本题的答案【详解】解:①如图1当则∴底边长为6;②如图2当时则∴∴∴此时底边长为;③如图3:当时则∴∴∴此时底边长为故答案为:6或或【点睛】 解析:6或【解析】【分析】根据不同边上的高为4分类讨论即可得到本题的答案.【详解】解:①如图1当5AB AC ==,4AD =,则3BD CD ==,∴底边长为6;②如图2.当5AB AC ==,4CD =时,则3AD =,∴2BD =, ∴222425BC =+=,∴此时底边长为25; ③如图3:当5AB AC ==,4CD =时, 则223AD AC CD -=,∴8BD =, ∴45BC =∴此时底边长为45故答案为:6或2545【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分三种情况分类讨论.14.a3b2【解析】试题解析:∵32n=b∴25n=b∴23m+10n =(2m)3×(25n)2=a3b2故答案为a3b2解析:a 3b 2【解析】试题解析:∵32n=b,∴25n=b∴23m+10n=(2m)3×(25n)2=a3b2故答案为a3b215.2(a+2)(a﹣2)【解析】【分析】先提取公因式2再利用平方差公式继续分解【详解】解:2a2﹣8=2(a2﹣4)=2(a+2)(a﹣2)故答案为:2(a+2)(a﹣2)【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一解析:2(a+2)(a﹣2)【解析】【分析】先提取公因式2,再利用平方差公式继续分解.【详解】解:2a2﹣8=2(a2﹣4),=2(a+2)(a﹣2).故答案为:2(a+2)(a﹣2).【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一般是一提二套,先考虑能否提公式式,再考虑能不能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继续分解,注意要分解彻底.16.600【解析】【分析】【详解】解:根据题意可知:小新从A点出发沿直线前进50米后向左转30º再沿直线前进50米又向左转30º……照这样下去小新第一次回到出发地A点时小新走的路线围成一个正多边形且这个解析:600【解析】【分析】【详解】解:根据题意可知:小新从A点出发,沿直线前进50米后向左转30º,再沿直线前进50米,又向左转30º,……照这样下去,小新第一次回到出发地A点时,小新走的路线围成一个正多边形,且这个多边形的外角等于30º,所以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12,小新一共走了12×50=600米,故答案为:600.17.100°【解析】【分析】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出∠C=180°-∠A-∠B=180°-65°-75°=40°;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C′=∠C=40°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外角性质得∠3+解析:100°【解析】【分析】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出∠C=180°-∠A-∠B=180°-65°-75°=40°;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C′=∠C=40°,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外角性质得∠3+∠2+∠5+∠C′=180°,∠5=∠4+∠C=∠4+40°,即可得到∠3+∠4=80°,然后利用平角的定义即可求出∠1.【详解】如图,∵∠A=65°,∠B=75°,∴∠C=180°-∠A-∠B=180°-65°-75°=40°;又∵将三角形纸片的一角折叠,使点C 落在△ABC 外,∴∠C′=∠C=40°,而∠3+∠2+∠5+∠C′=180°,∠5=∠4+∠C=∠4+40°,∠2=20°,∴∠3+20°+∠4+40°+40°=180°,∴∠3+∠4=80°,∴∠1=180°-80°=100°.故答案是:100°.【点睛】考查了折叠前后两图形全等,即对应角相等,对应线段相等.也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外角性质.18.2(x-2)2【解析】【分析】先运用提公因式法再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详解】:2x2-8x+8=故答案为2(x-2)2【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因式分解解题关键点:熟练掌握分解因式的基本方法解析:2(x-2)2【解析】【分析】先运用提公因式法,再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详解】:2x 2-8x+8=()()2224422x x x -+=-. 故答案为2(x-2)2.【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因式分解.解题关键点:熟练掌握分解因式的基本方法.19.65°【解析】【分析】根据已知条件中的作图步骤知AG 是∠CAB 的平分线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根据已知条件中的作图步骤知AG 是∠CAB 的平分线∵∠CAB=50°∴∠CAD=25°;在△AD解析:65°【解析】【分析】根据已知条件中的作图步骤知,AG 是∠CAB 的平分线,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根据已知条件中的作图步骤知,AG 是∠CAB 的平分线,∵∠CAB=50°,∴∠CAD=25°;在△ADC 中,∠C=90°,∠CAD=25°,∴∠ADC=65°(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互余);故答案是:65°.20.2(m+4)(m ﹣4)【解析】【分析】原式提取2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详解】原式=2(m2﹣16)=2(m+4)(m ﹣4)故答案为2(m+4)(m ﹣4)【点睛】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解析:2(m +4)(m ﹣4)【解析】【分析】原式提取2,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详解】原式=2(m 2﹣16)=2(m +4)(m ﹣4),故答案为2(m +4)(m ﹣4).【点睛】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ASA 可判定ABF DCE ∆≅∆,可得BF CE =,即可得BE CF =.【详解】证明://AB CD Q ,B C ∴∠=∠,在ABF ∆和DCE ∆中,B C AB CD A D ∠=∠⎧⎪=⎨⎪∠=∠⎩()ABF DCE ASA ∴∆≅∆BF CE ∴=,BF EF CE EF ∴+=+,即BE CF=.【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全等的判定和性质,掌握三角形的全等的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22.(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AD+∠ADC=18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MAD+∠ADM=90°,求出∠AMD=90°,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到答案;(2)作MN⊥AD,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BM=MN,MN=CM,等量代换可得结论.【详解】证明:(1)∵AB∥CD,∴∠BAD+∠ADC=180°,∵AM平分∠BAD,DM平分∠ADC,∴2∠MAD+2∠ADM=180°,∴∠MAD+∠ADM=90°,∴∠AMD=90°,即AM⊥DM;(2)作MN⊥AD交AD于N,∵∠B=90°,AB∥CD,∴BM⊥AB,CM⊥CD,∵AM平分∠BAD,DM平分∠ADC,∴BM=MN,MN=CM,∴BM=CM,即M为BC的中点.【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23.232x-,52-【解析】【分析】先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化简原式,再选取使分式有意义的x的值代入计算可得.【详解】解:原式2(1)(2)(2)2(1)(2)x x x x x x x x ⎡⎤-+-=+÷⎢⎥-+⎣⎦122x x x x x--⎛⎫=+÷ ⎪⎝⎭ 232x x x -=⋅ 232x -=, 0x ≠Q 且1x ≠,2x ≠-∴在22x -<…范围内符合分式的整数有1x =-, 则原式23522--==-. 【点睛】 本题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及分式有意义的条件.24.(1)证明见解析;(2)2.【解析】【分析】(1)考察角平分线定理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断方法,“HL”;(2)利用全等得到线段AM =BE ,AM =AF ,利用正方形OECF ,得到四边都相等,从而利用OE 与BE 、AF 及AB 的关系求出OE 的长【详解】解:(1)过点O 作OM ⊥AB 于点M∵正方形OECF∴OE =EC =CF =OF ,OE ⊥BC 于E ,OF ⊥AC 于F∵BD 平分∠ABC ,OM ⊥AB 于M ,OE ⊥BC 于E∴OM =OE =OF∵OM ⊥AB 于M , OE ⊥BC 于E∴∠AMO =90°,∠AFO =90°∵OM OF AO AO =⎧⎨=⎩∴Rt △AMO ≌Rt △AFO∴∠MA0=∠FAO∴点O 在∠BAC 的平分线上(2)∵Rt △ABC 中,∠C =90°,AC =5,BC =12∴AB =13∴BE =BM ,AM =AF又BE =BC -CE ,AF =AC -CF ,而CE =CF =OE∴BE=12-OE,AF=5-OE∴BM+AM=AB即BE+AF=1312-OE+5-OE=13解得OE=2【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掌握HL定理的判定方法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本题的解题关键.25.(1)∠1+∠2=90°;理由见解析;(2)(2)BE∥DF;理由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可得∠ABC+∠ADC=180°,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出;(2)由互余可得∠1=∠DFC,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得出.试题解析:(1)∠1+∠2=90°;∵BE,DF分别是∠ABC,∠ADC的平分线,∴∠1=∠ABE,∠2=∠ADF,∵∠A=∠C=90°,∴∠ABC+∠ADC=180°,∴2(∠1+∠2)=180°,∴∠1+∠2=90°;(2)BE∥DF;在△FCD中,∵∠C=90°,∴∠DFC+∠2=90°,∵∠1+∠2=90°,∴∠1=∠DFC,∴BE∥DF.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