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纺纱过程中毛纱条干不匀率的探讨与实践(1)

合集下载

技术|如何减少纺纱过程中的纱疵

技术|如何减少纺纱过程中的纱疵

技术|如何减少纺纱过程中的纱疵随着客户对纱线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纺纱企业必须把纱疵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目前影响布面质量的有害疵点主要有粗节、细节、条干不匀、飞花、棉结和异常疵点等。

通过规范生产操作,注重设备维护保养、工艺调整和质量控制,可以将纱疵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长期以来在成纱质量中,纱疵是纺纱过程中一个难以解决的重要问题,它严重影响了成纱的质量,也给后道针织和机织纱的用户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一、纱疵分类根据纱疵出现的几率可分为常发性纱疵和偶发性纱疵。

常发性纱疵一般为棉结、短粗节和细节。

常发性纱疵短而小、小而多 ,一般对后工序的加工和织物影响不大 ,通常不易清除彻底 ,但对高档织物也必须控制常发性纱疵的数量。

偶发性纱疵通常是突然发生、覆盖面较广、危害较大,也叫突发性纱疵。

偶发性纱疵一般都表现为粗大、细长,该类纱疵大部分是由于生产管理不善、操作不良、设备完好及专件运转状态不良、工艺设计不合理所致。

该类纱疵大而少,但对后道工序和织物质量影响显著,所以必须清除。

纺纱企业常见的偶发性纱疵主要包括短粗节、棉结杂质、毛羽增加及条干类疵点。

在生产过程中,偶发性纱疵往往随某些影响因素的改变而突然出现,迅速波及生产线上的部分品种或区域,使某些质量指标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

偶发性纱疵的数量从总体上来说不是很多,但危害较大,往往会造成成纱、坯布质量降等,影响织机效率,因此是纺纱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要工作之一。

二、减少突发性纱疵的措施1、合理配置工艺参数改善半成品的内在质量减少纺部半成品纱疵可以有效地降低细纱千锭时断头率,从而提高产量,稳定成纱质量,降低吨纱成本,为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创造有利条件。

梳棉工序:定期检查牵伸齿形带、圈条齿形带的张力状态和磨损情况,合理调整圈条张力,在减少圈条器拥堵的同时可以降低并条导条架断头的几率。

如气流纺车间前纺梳棉细支生产线改粗支生产线时,通过工艺优选,调整定量、速度与棉网张力的相互关系,减少了梳棉断头、接头的次数,提高了梳棉生产效率,既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又改善了半成品条子质量。

纺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纺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纺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纺纱疵点及解决措施1. 纱线不匀原因:原料品质不佳、梳理不充分、牵伸不均匀、锭子质量差解决措施:采用优质原料、加强梳理、优化牵伸工艺、更换或维修锭子2. 毛羽原因:原料纤维过短、梳理不足、牵伸过度、加捻不当解决措施:选用较长纤维原料、加强梳理、调整牵伸工艺、优化加捻参数3. 太紧原因:牵伸过大、加捻过多、锭子调整不当解决措施:减少牵伸倍数、降低加捻强度、调整锭子4. 太松原因:牵伸不足、加捻过少、锭子调整不当解决措施:增加牵伸倍数、提高加捻强度、调整锭子5. 粗细不均原因:原料纤维粗细不均、牵伸不均匀、加捻不均匀解决措施:选用均匀原料、优化牵伸工艺、调整加捻参数6. 结头原因:原料中有杂质、梳理不充分、牵伸不均匀、加捻过大解决措施:去除原料中的杂质、加强梳理、优化牵伸工艺、降低加捻强度7. 条痕原因:原料染色不均匀、混纺原料不匹配、牵伸不均匀、加捻不均匀解决措施:均匀染色原料、选择匹配的混纺原料、优化牵伸工艺、调整加捻参数8. 花疵原因:原料中有杂色纤维、梳理不充分、牵伸不均匀、加捻不均匀解决措施:去除原料中的杂色纤维、加强梳理、优化牵伸工艺、调整加捻参数9. 脆硬原因:原料纤维成熟度差、梳理不足、加捻过度解决措施:选用成熟度高的原料纤维、加强梳理、降低加捻强度10. 棉结原因:原料中有棉结、梳理不充分、牵伸不均匀、加捻过大解决措施:去除原料中的棉结、加强梳理、优化牵伸工艺、降低加捻强度11. 裂口原因:原料纤维强度低、梳理过度、牵伸过大、加捻过大解决措施:选用强度高的原料纤维、加强梳理、优化牵伸工艺、降低加捻强度12. 僵硬原因:原料纤维弹性差、梳理不足、牵伸过大、加捻过度解决措施:选用弹性好的原料纤维、加强梳理、优化牵伸工艺、降低加捻强度13. 刺毛原因:原料纤维中含有短纤维、梳理不足、牵伸不均匀、加捻过度解决措施:去除原料中的短纤维、加强梳理、优化牵伸工艺、降低加捻强度14. 络筒时断头原因:原料强度低、梳理不足、牵伸不均匀、加捻不足、络筒张力过大解决措施:选用强度高的原料纤维、加强梳理、优化牵伸工艺、调整加捻参数、降低络筒张力。

纺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纺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纺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纺纱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断纱原因:纱线强度不足,捻度过低,张力不均匀,导纱管损坏,机件故障等。

解决措施:调整捻度,提高纱线强度,检查并修复导纱管,排除机件故障。

毛羽过多原因:纤维过于短小,捻度过低,含蜡量低,纺纱过程中摩擦过大等。

解决措施:精选长纤维,适当提高捻度,添加适当的含蜡剂,优化工艺减少摩擦。

条干不匀原因:原料质量不均,喂入不均匀,牵伸不均匀,锭速不稳定等。

解决措施:优化原料配比,调整喂入装置,改善牵伸工艺,保持锭速稳定。

纱线强度低原因:纤维强度低,捻度不足,纤维排列不紧密等。

解决措施:精选高强度纤维,适当提高捻度,优化喂入和牵伸工艺,改善纤维排列方式。

纱线弹性差原因:纤维弹性差,捻度不足,纤维排列不规则等。

解决措施:引入具有弹性的纤维,适当提高捻度,优化喂入和牵伸工艺,提高纤维排列的规则性。

纱线毛糙原因:纤维较短,捻度不足,含油量低,纤维排列不整齐等。

解决措施:精选较长纤维,适当提高捻度,补充含油剂,优化喂入和牵伸工艺,改善纤维排列方式。

纱线异形原因:导纱管损坏,锭子变形,牵伸部位不均匀等。

解决措施:检修和更换导纱管,修复锭子,调整牵伸部位,保证其均匀分布。

纱线疵点原因:原料中杂质较多,纺纱过程中有外来纤维混入,机件损坏等。

解决措施:精梳原料,清除杂质,防止外来纤维混入,及时维修机件。

纱线色差原因:原料色差,染色不均匀,纺纱过程中受到光照或高温影响等。

解决措施:精选色泽一致的原料,优化染色工艺保证均匀性,采取措施防止光照和高温影响。

纱线起毛原因:纤维较短,捻度不足,含蜡量低,机件磨损等。

解决措施:精选较长纤维,适当提高捻度,补充含蜡剂,定期维修机件,减少磨损。

纱线发硬原因:纤维强度高,捻度过高,含油量低等。

解决措施:精选强度适中的纤维,适当降低捻度,补充含油剂,改善纤维排列方式。

谈谈如何减少细纱工序中毛羽的几点建议和措施

谈谈如何减少细纱工序中毛羽的几点建议和措施

谈谈如何减少细纱工序中毛羽的几点建议和措施作者:何俊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第12期摘要:本文从细纱工序对毛羽的影响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影响毛羽的几点常见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试验,从中提出了减少毛羽的几点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纱线毛羽回潮率捻系数钢领钢丝圈随着国内外市场对纺织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纱线毛羽也越来越成为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

分析影响毛羽的因素,采取措施减少成纱毛羽是各纺织企业急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知道,从原料、工艺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对成纱毛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但有的因素对我们解决成纱毛羽比较直观,有的因素在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却不能立竿见影。

本文主要从影响纱线毛羽的几点直观因素着手分析,通过大量的对比试验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减少纱线毛羽的几点建议。

1 细纱工序对成纱毛羽的影响1.1 细纱纺专器材的优劣对成纱毛羽影响较大。

因为它是纺纱的关键工序,主要表现为:①纺纱张力波动而使纱线毛羽数量增加,主要是由于锭子对锭尖中心不准;②胶辊胶圈硬度过大,静电集聚,会导致缠绕严重,出现毛羽;③导纱钩起槽,对纱条的摩擦,会使毛羽增加;④钢丝圈与钢领配合不良、嵌花,会造成纱线毛羽显著增加;⑤纱线毛羽增加最常见的原因,是钢领板不平或走动变形,上下运动不垂直,钢领有波纹、毛刺、凹凸不平与不光洁,或它的直径不精确,圆整度、平整度不良等。

1.2 细纱机加捻部分的工艺条件与设备状态不良。

外来飞花和短绒附着于纱体而部分捻入纱中会形成毛羽,同时纱线由于受到刮擦,会损伤纱线结构,这样也会使得毛羽增加。

1.3 细纱锭速和车间温湿度条件也是影响毛羽的重要因素。

细纱车间的相对湿度低于50%时,成纱毛羽也会急剧增加。

成纱毛羽数随细纱锭速呈正比例增加。

1.4 纱线对导纱钩的包围弧过大导致加羽。

此时毛羽增加的原因是因为纺纱段捻度减小,影响了加捻传递的速度。

1.5 细纱集合器功能出现障碍。

若集合器的开口过小,会增加棉纱毛羽数量,此时棉须条变得粗糙而毛糙,若细纱集合器功能正常,则可保持纱条结构紧密、光滑,从而减少毛羽。

纱线不匀解决方法

纱线不匀解决方法

6、温湿度的影响
2021/4/8
3
解决方法
在纺纱过程中,使纤维混合均匀,严格控制牵伸工艺 完善牵伸件和传动件 避免偶然事件的的发生(比如飞花黏附、齿轮嵌花、操作不良、空调故障、棉糖黏辊 等)
2021/4/8
4
2021/4/8
5
感谢您的阅读收藏,谢谢!
2021/4/8
6
第三组
解决纱线不匀率的方法
2021/4/8
1
1、什么是纱线条干不匀率?
纱条的条干不匀常以纱条表观外径或粗细尺寸的均方差表示,或用纱条单位 长度的质量的均方差表示。其均方差系数可以比较不同线密度纱条条干不匀的程 度,称为条干不匀率。
2、检测沙线条干不匀率的方法
2.1、条干不匀的黑板检测 2.2、条干不匀的仪器检测
2.3 、偶发性条干不匀的仪器检测
2.4、2切021断/4/称8 重法
2
纱线条干不匀产生的原因
1、纱线的性质差异
2、纤维的随工艺不良 纤维混合不均匀,牵伸工艺不良等。
4、纺纱机械缺陷 由于牵伸件、传动件的缺损而产生的周期性不匀,称为机械波。
5、偶然事件引起的不匀

技术|细纱突发性条干不匀的原因及预防

技术|细纱突发性条干不匀的原因及预防

技术|细纱突发性条干不匀的原因及预防成纱条干不匀是衡量纱线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与后工序效率和织物的外观质量紧密相关。

近年来,随着纺织技术的进步和纺纱厂资金投入的加大,装备水平得到提升,新型胶辊、无机械波罗拉等关键纺纱器材被广泛应用,因罗拉、胶辊偏心及齿轮缺损等机械缺陷造成的条干不匀已经很少,突发性条干不匀显得尤为突出,它既增加次品、降低联匹合格率,也影响着后工序的效率,是成纱的主要疵点,尤以细纱工序产生的居多,其特点是持续时间时长时短、偶发性较强、布面显现率高;所以,查找布面突发性条干不匀疵点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十分必要。

1细纱突发性条干不匀的波长范围及特点根据条干不匀波谱理论,细纱工序产生条干不匀的波长范围为:πD~πD′E;其中D、D′分别为前、后罗拉直径,E为细纱牵伸总倍数。

在棉纺细纱机取D、D′均为25 mm,E取35倍(一般为20~45),则细纱产生条干不匀的波长范围约为7.8 cm~274.7 cm。

在最初出现突发性条干疵布时,由于原因不能确定,往往拆布绕纱后在条干仪上测试;再根据测试波谱图结果推断出产生工序和大致原因,然后针对性地检查和修复。

经过几年积累,总结出布面突发性条干不匀多产生在细纱工序(一般细纱工序为83%,前纺工序为11%,其它工序为6%),其特点是突发性较强、布面显现明显;因之偶然性较强,故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有时即使原因未找到,一段时间后也会自行消失。

在长期追查突发性条干不匀(拆布试验和对应检查试验)过程中,比较典型的两例细纱突发性条干不匀波谱图和不匀曲线图如图1、图2所示。

其中图1为机械波,其特点是在7.8cm~9.0 cm区域有“烟囱”样的波峰,大部分在2.5 cm(λ/3)、4 cm(λ/2)附近有明显的谐波出现;图2为牵伸波,其波谱图中的波峰明显高于正常波峰曲线。

突发性条干不匀纱CV值相比正常纱的条干CV值明显恶化,常发性纱疵也随即大幅度增加(见表1)。

纱线毛羽和捻度不匀的影响

纱线毛羽和捻度不匀的影响

纱线毛羽和捻度不匀的影响随着市场对纺织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纺织面料提质升档已成为我国纺织工业新发展的突破口,从而对纱线的质量要求也更加重视,纱线毛羽和捻度不匀是纱线质量中的十分重要的要素。

纱线毛羽的多少和分布是否均匀,对布的质量和织物的染色印花质量都有重大影响,而且还有后道工序的环境污染问题。

纱线捻度不匀影响纱线的强力、弹性、手感、耐磨性等指标,从而影响织物的风格和质量。

本文从分析纱线毛羽和捻度不匀的成因着手,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减少纱线毛羽和降低捻度不匀的措施.一、影响纱、线毛羽的主要因素及控制措施在纺纱的过程中,纱与线的毛羽主要产生在细纱和络筒两个主要生产工序。

除了纤维的物理特性和纺纱、线的工艺设计外,其中细纱的纺纱三角区中有关的主要加捻、卷绕元件器材及筒准工序中的络纱张力因素和设备类型等,都对纱、线毛羽的产生有明显的影响。

在降低纱、线条干CV%值,减少成品的常发性和偶发性纱疵,提高纱线强力和降低单强CV%值的基础上,要主攻纱、线降低毛羽值和捻度不匀率,提高纱、布质量整体水平,才能使纺织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一)成纱毛羽的概念及其危害性1、成纱毛羽的概念所谓纱、线毛羽,即为伸出纱、线主体表面的毛茸纤维。

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对成纱毛羽一些现象的相关分析,毛羽长度的一般状况是:棉纱毛羽75%以上短于1mm。

长于3mm 的极少,不足毛羽总数的1%。

因此,细纱毛羽一般长度均小于1mm。

生产实践证明,环锭纺细纱机纺纱段形成的毛羽基本上属短毛羽,而长毛羽主要是络筒机(特别是自动络筒机)机件对纱、线的摩擦所造成。

2、纱、线毛羽的危害性毛羽造成了纱、线外表毛绒,降低了纱、线外观的光泽性。

纱、线带有不同程度的毛羽会对织物产生不良的影响。

例如毛羽的长短、数量及其分布不仅影响机织、针织等后工序的生产效率(特别对无梭织机),而且影响到最终产品的外观质量。

过多的成纱毛羽会影响准备工序的正常上浆,并在织造过程中,由于纱、线发毛使相邻纱条粘贴在一起造成开口不清,断头增加,在布面形成纬档织疵。

毛/棉混纺纱条干均匀度的控制

毛/棉混纺纱条干均匀度的控制
加强生产管理和优化 工艺配置。
关键词 : 半精梳 ; 混纺 ; 针织纱 ; 档 ; 因; 施 横 原 措
中图分类号 : 145 TS 3 . 文献标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6 3 0 5 (0 7 O 一 。5 一O 17 - 3 6 20 )3 0 9 2
毛/ 棉混纺产 品以其 独具特 色 的风 格而 具有 巨大 的市场 前 景 。羊 毛优 良的弹性 及低热 传导性 补偿 了棉 纤维呆 板 的手感 、 易皱性及 高热传导性 。与全 棉或棉 与 化纤混 纺织 物相 比 , 毛 棉 混纺制 品更 暖和、 舒适 , 不仅 具有 良好 的质感 和外 观风格 , 具 还 有 良好 的性 价 比。近年来 , 在滨 州市 纺织 研究 中心 的协 助下 , 滨 州华曦 毛纺 有限公司利用 棉纺设 备开 发 了半 精梳 毛/ 混纺 针 棉 织纱 ( 羊毛/ 精梳棉 5 / o 7/ 0 1 N o 5 、0 3 , 6 和 1 N 等 品种 ) 8 。由于
使用主体长度超 过 2 l 91 n的精梳棉 条 。纺纱 工艺流程 为 : 料 T l 原
预处理 ( 色 、 切 、 油 等 ) 和 毛 机 一 喂 毛 机 一 梳 棉 机 染 牵 加 一
( 8 F 一 并 条 机 ( A32) 粗 纱 机 ( 5 C) 细 纱 机 A16 ) F 0 一 A4 6 一 ( A5 3一 1 3 MD络 筒机 。 F 。) 32
差 , 易形 成针 织横 档或使织物表 面平整度 变差 。通过 实践分析认为 , 艺配置、 极 工 机械设备状 态、 纱线百米重量 C 值 、 V 操作等 因素是造成毛/ 混纺针织 纱针 织横 档的主要 原 因, 棉 因此 , 减少针织横档 , 要 必须加 强对各 工序 条干均匀度的控制 ,

如何改善和降低毛纱线条干不匀率

如何改善和降低毛纱线条干不匀率
毛纱及绒线的捻度是指单位长度 内的加捻回数。捻度有捻 向,有“S”捻 和“Z”捻 ,捻 度一 般指捻 数/m,毛 纱绒线 的支 数不 同,捻度 也不 一样 ,为 了便于 比较不 同支数毛纱及绒 线的捻 度 , 常用“捻 系数 ”这个概念 。“捻系数 ”的选择 ,一般纯毛大于混纺 纱 ,混 纺 纱 大 于化 纤 纱 ,短 毛 含 量 高 的大 于 短毛 含 量 低 的 ,纱 支 细的大于纱支粗 的。
2 毛纱的性能指标
2.1 支 数 绒线 的支数用 公制支数 来表示 ,支数大 、绒 线细 ,支数小 、
绒 线 粗 。 公 制 支 数 是 指 1 绒 线 有 多 少 个 千 米 长 即 为 多 少 支 纱 。如 lkg绒 线 长 18000m 即 为 18支 纱 。
2.2 毛纱 、绒线 的捻 度
将半成 品或者成 品卷绕成 一定 的形 式,以便于储 存 、运输 和 下 一 道 工 序 的 加 工 ,该 过 程 称 卷 绕 。
4 条干 CV的应用
条干 CV值是反映毛纱质量 的重要指标之 一 。条干 CV值 大 的毛纱强度低 ,织造时断头多 ,在织物上易 出现条影或 云斑 , 降低 织 物 的 耐 穿 耐 用 性 能 ;如 果 毛 纱 没 有 周 期 性 不 匀 ,即 在 波 谱 图上没有不可接受的高“烟 囱”或小“山包”,则 CV值 越小 ,毛
2-3 毛纱 及绒 线 的强力 和伸 长
毛纱及绒 线的抗拉 能力称强力 。用 拉断 纱线 的荷 重来表 示,毛纱及绒 线被 拉断而伸 长的长度称伸长 。毛纱及绒线 的强 力 对 于 织 品的 牢 度 和 生 产 效 率 有 着 密 切 的关 系 ,强 力 是 织 品强 伸度的基础 ,因而 ,全毛纱及绒线强伸度是质量 的重要指 标,由 于强伸度直接 影响其 品质 ,要求必须适 当 的强伸度 ,过大会使 毛纱及绒线松弛 ,强力降低 ;强伸度过小 ,强力增加而毛纱及绒 线变僵硬 。毛纱及绒线 的强伸度与所用 原料和加 工程 度,以及

技术|并粗工序降低棉纱强力波动的方法

技术|并粗工序降低棉纱强力波动的方法

技术|并粗工序降低棉纱强力波动的方法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棉纱成为了纺织品生产中最为常用的原料之一。

然而,在生产过程中,棉纱的强力波动问题给生产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这种强力波动会导致纺纱品质下降,从而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

降低棉纱强力波动已成为纺织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针对棉纱强力波动的问题,技术人员们通过不懈努力,总结出了以下几种降低棉纱强力波动的方法:1. 使用优质原料:要尽量选择质量稳定的棉花原料。

通过良好的原料筛选与储存,可以减少原料的质量波动对纱线的影响,从而降低强力波动的发生。

2. 优化纺纱工艺:针对不同的棉纱质地和成分,采用合适的纺纱工艺,对纺纱工艺进行优化,加强控制各项工艺参数的稳定性,提高生产的可控性,减少强力波动的发生。

3. 引进先进设备:引进先进的纺纱设备,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精度,同时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减少机械原因引起的强力波动。

4. 强化质量控制:加强对纺纱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工艺异常和设备故障,减少不良品率,降低强力波动的发生。

5. 加强管理与人员培训:加强生产管理,完善生产工艺标准和作业指导书,严格执行工艺流程,同时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减少人为因素对强力波动的影响。

通过上述几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棉纱强力波动的发生,提高棉纱的质量稳定性,改善产品的品质,满足客户的需求,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降低棉纱强力波动是纺织行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通过技术人员的不懈探索和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棉纱强力波动的问题将得到更好的解决,为纺织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纺织行业的不断进步,针对棉纱强力波动问题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种降低棉纱强力波动的方法之外,还有一些新的技术和工艺不断涌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6. 数据分析和智能监测: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纺织企业可以建立完善的数据分析评台,通过对纺纱过程中各项参数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预测可能发生的强力波动,从而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实现纺纱过程的智能化监控和管理。

如何改善和降低毛纱线条干不匀率

如何改善和降低毛纱线条干不匀率

如何改善和降低毛纱线条干不匀率吴有恭(富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诸暨311800)摘要:毛纱是以羊毛为原料纺制而成有捻向的单纱,主要用于手编和机织。

在毛纱的生产过程中,会存在着线条干不匀的现象。

先介绍了毛纱的主要分类,以及其性能指标,从原料、设备、工艺三方面分析了如何降低毛纱线条干不匀率。

关键词:毛纱线条;CV;不匀率;原料;设备;工艺1毛纱的分类现在的产品可以分成纯毛、混纺和化纤三种。

化纤中主要是腈纶和粘胶纤维。

毛线品种虽然很多,但主要可分成粗毛线、细毛线、花色毛线和工厂专用的针织毛线四类:(1)粗毛线:股线线密度在400特左右,一般成4股,每股线密度约为100特左右。

纯毛的高级粗毛线用细羊毛纺成,价格昂贵。

纯毛的中级粗毛线用中等羊毛制造。

这种毛线纱支较粗,强力好,手感丰满。

织成的毛衣厚实保暖,一般用作冬季服装。

(2)细毛线:股线线密度167~398特,一般也是4股。

商品有绞状毛线和球状毛线(团绒毛线)两种。

这种毛线条干光洁,手感柔软,颜色漂亮。

用它主要是织成较薄的毛衣,轻盈合身,用于春秋季节,毛线用量较省。

(3)花色毛线:这种产品花色繁多,品种不断翻新。

例如金银夹丝,印花夹花,大小珠、圈线、竹节,链条等品种。

织成毛衣后各具特殊风韵。

(4)针织毛线:一般为2根单纱合股,多用于机编。

这种编成的毛衣特点是轻、洁、软、滑。

2毛纱的性能指标2.1支数绒线的支数用公制支数来表示,支数大、绒线细,支数小、绒线粗。

公制支数是指1kg绒线有多少个千米长即为多少支纱。

如1kg绒线长18000m即为18支纱。

2.2毛纱、绒线的捻度毛纱及绒线的捻度是指单位长度内的加捻回数。

捻度有捻向,有“S”捻和“Z”捻,捻度一般指捻数/m,毛纱绒线的支数不同,捻度也不一样,为了便于比较不同支数毛纱及绒线的捻度,常用“捻系数”这个概念。

“捻系数”的选择,一般纯毛大于混纺纱,混纺纱大于化纤纱,短毛含量高的大于短毛含量低的,纱支细的大于纱支粗的。

深度分析如何控制细纱质量降低细纱不匀

深度分析如何控制细纱质量降低细纱不匀

深度分析如何控制细纱质量降低细纱不匀细纱是目前纺织品市场上一种非常重要的原材料,它不仅应用于纺织品、服装等领域,还用于医疗卫生、建筑、汽车等各个行业。

然而,由于细纱本身的特殊性质,其制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不匀的现象,这不仅影响到纱线的质量,更会对下游产品的品质产生很大影响。

因此,如何控制细纱质量并降低细纱不匀已成为纺纱生产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分析细纱质量与不匀的原因在制作细纱时,出现不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纤维不均匀纤维是制作细纱的原材料,如果纤维本身就存在一定的不均匀性,那么在制作细纱的过程中就很难保证纱线的均匀度。

例如,在制作棉纱时,由于棉质纤维可以从不同的地区采集而来,其颜色、长度和粗细等方面的差异就很大,如果对这些纤维不进行组合,那么细纱的均匀度就会受到影响。

2.纺纱工艺的问题另外,细纱的不匀还与纺纱工艺的水平有很大关系。

纺纱工艺中使用的设备和机械很可能存在生产制造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包括设备的型号、大小、质量、维护情况等等,这些都会对细纱的质量和均匀度产生影响。

3.质量控制的不严格还有一种可能是因为生产厂家对细纱的质量把控不够严格,或者是因为规定不严格、执行不力等原因导致细纱的不匀。

二、如何控制细纱质量降低不匀1.采用质量最优的原料为了避免纤维本身的不均匀性对细纱的影响,我们需要选择质量最优的纤维,这样能够增加细纱的均匀度。

同时,还需要注意不同纤维种类之间的组合,这样也能够降低纱线不匀的可能性。

2.加强纺纱工艺面对工艺的不同问题,我们可以尝试加强纺纱工艺的管理和规范,包括对设备的维护保养、质量的检测和控制等方面的严格管理。

这样可以通过调整喷气力、旋转速度等因素,使细纱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3.完善质量控制标准为了确保细纱能够达到质量要求,我们可以逐步完善质量控制标准,规范生产流程,做到质量口径统一,依据科学的质量管理理念进行精确的质量控制,从而达到降低细纱不匀的目的。

三、结语细纱是目前市面上非常重要的纺织品原材料,其制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不匀的现象。

涤纶POY条干不匀率影响因素的探讨

涤纶POY条干不匀率影响因素的探讨

涤纶 POY 条干不匀率影响因素的探讨王延伟赵培玉(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郑州化纤厂, 450000)450007)摘要: 研究了涤纶 PO Y 在纺丝过程中, 切片含水率、泵供量、纺丝速度、冷却条件、上油嘴位置、卷绕 张力等因素对涤纶 P O Y 条干不匀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切片含水率低, 泵供量、纺丝速度稳定, 且生产中 选择卷绕张力为 20~ 25 c N , 接触压力为 120~ 130 k P a 时, 有利于减小 P O Y 的条干不匀率。

关键词: PO Y 涤纶 条干不匀率 工艺近 年 来, 国 内 涤 纶 D T Y 的 产 量 不 断 增 长。

D T Y 的许多性能与 PO Y 的后加工条件有关, 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 PO Y 原丝的质量 1 。

及时正确地评定 PO Y 的质量, 一方面能及早调整纺丝工艺 条件, 防止出现大量的 PO Y 残疵; 另一方面对已 造成残疵的 PO Y 在后加工时, 能合理选择加工条 件, 以得到质量较好的 D T Y 成品。

条干不匀率作 为 PO Y 质量评级的一个重要指标, 愈来愈引起重 视, 本文探讨了影响条干不匀率的因素, 以便及早 调 整 纺 丝 工 艺, 加 强 生 产 管 理, 改 造 设 备, 提 高 PO Y 的质量。

结果与讨论2 2. 1 切片含水率对条干不匀率的影响PO Y 生 产 一 般 要 求 切 片 含 水 率 低 于 50Λg /g , 且均匀性要好 2 。

否则, 生产 PO Y 的内在质量就 有 变 化。

研 究 表 明: 当 切 片 含 水 率 增 大 时, PO Y 条干不匀率也明显上升 ( 见表 1)。

这是因为 纺丝时切片中的水分, 在高温下会引起聚酯大分 子中的酯键裂解, 相对分子质量下降, 熔体粘度发 生变化, 从而引起 PO Y 纤度局部变化, 造成 PO Y 条干不匀率的上升。

表 1 切片含水率对条干不匀率的影响实验1 1. 1 设备德国 B M 公司产 O TW /O K TD 干燥机; 德国B a rm ag 公司/上海二纺机产 S W 465 卷绕机、纺丝 机, 箱体为: SP 23/8 型, 12 部位。

棉纱条干均匀度的探讨

棉纱条干均匀度的探讨

棉纱条干均匀度的探讨
棉纱条干均匀度是指棉纱带水分含量的分布是否均匀。

棉纱条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其水分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干均匀度。

如果干均匀度不好,将会对后续加工环节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话还会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因此,探究棉纱条干均匀度的影响因素和改进方法,对于提高工艺效率和产品质量有重要意义。

影响棉纱条干均匀度的因素很多,可以从原料、生产工艺等方面来分析。

首先,原料的质量对干均匀度有直接影响。

纱线的粗细、品种、质量等因素都会影响棉纱条的干均匀度。

其次,加工工艺中的操作也会影响其干均匀度,例如拧松、卷曲等过程的不同,都可能对水分含量分布形成不同的影响。

此外,气候、环境的变化也会对干均匀度产生影响,特别是在潮湿的气候下,棉纱条干均匀度容易受到影响。

改善棉纱条干均匀度的方法有许多,可以从调整工艺过程、改进设备、优化原料等方面入手。

首先,在加工过程传导、浸泡等操作环节中加强控制,尽可能使水分含量分布均匀。

其次,在设备方面,提高梳棉机等纺纱设备的工作效率和精度,保证产量的同时,尽可能减小干均匀度差异。

还有一种方法是优化原料的选择和质量,比如选择优质棉纱,控制不同批次原料间的品质差异,也可以减小棉纱条的干均匀度差异。

总之,棉纱条干均匀度的探讨有助于寻找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解决方案。

通过分析影响棉纱条干均匀度的原因和改进方法,找到问题的症结并加以解决,就可以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整个纺织制造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于改善纯棉精梳纱条干与毛羽相关问题的初步探索

关于改善纯棉精梳纱条干与毛羽相关问题的初步探索

关于改善纯棉精梳纱条干与毛羽相关问题的初步探索吴国仙【摘要】分析了影响纱线条干均匀度、毛羽的形成的因素,以及其对后道加工的影响.以改善条干均匀度及减少毛羽为主题,主要从提高前纺半制品质量、控制细纱工序毛羽、优化络筒工艺、控制毛羽增长等方面作了分析与探讨.几年的生产实践表明,浙江名龙纺织公司在改善条干均匀度与减少毛羽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期刊名称】《现代纺织技术》【年(卷),期】2013(021)002【总页数】4页(P31-33,38)【关键词】精梳纱;质量;纱线条干均匀度;毛羽【作者】吴国仙【作者单位】浙江名龙纺织公司,浙江龙游3244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04.20 引言纯棉精梳纱是纯棉纱中附加值较高的一种纱线,用户对纱线质量要求较高,尤其是要求纱线条干均匀、光洁、纱疵少,且锭与锭差异要小,相关的文献有不少。

[1-5]浙江名龙纺织公司多年来以生产纯棉精梳纱为主导产品,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使生产的精梳纱质量有了长足的进步。

目前企业生产的18.5tex与14.8tex 2只纯棉精梳纱线,Uster条干均匀度已分别达到12.2%及13.0%,单强CV%低于8%,10m纱中3mm以上毛羽根数18.5tex纱可控制在25根以内,14.8tex纱在30根以内。

通过紧密纺装置改造的机台,在改善纱线条干均匀度、减少毛羽、提高单纱强力等方面效果尤为显著,目前正在逐步推广中。

同时我们始终追求“在一定质量水平基础上减少锭间差异,减少质量波动,使用户满意”的方针,现将近几来年在改善成纱条干均匀度、减少毛羽及减少锭间差异等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总结如下,旨在与同行共同探讨交流,以进一步提高精梳纱的质量水平。

1 纱线条干均匀度及毛羽的形成及其后道加工的影响纱线条干均匀度的好坏与毛羽的多少,不仅影响纱线质量,而且影响织物风格,特别是对外观质量要求较高的针棉织物影响更为明显。

条干差影响布面平整度,毛羽多布面不光洁,尤其在喷气织机上织造时纱线毛羽多影响布机开口不清,降低生产效率。

纱线条干不匀在线测量与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

纱线条干不匀在线测量与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

纱线条干不匀在线测量与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纺织品的品质成为受到关注的重要问题。

其中,纱线条干不匀问题一直是困扰生产厂家的一个难题。

纱线条干不匀不仅会影响织物的外观,还会降低织物的品质。

因此,对纱线条干不匀问题进行在线测量和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针对纱线条干不匀问题展开研究,目的是建立一种基于在线测量的纱线条干不匀评价方法,为生产厂家提供可行的技术手段。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纱线条干不匀的形成原因分析,包括纱线条的制造过程、运输过程和储存过程等。

2. 基于视觉检测和机器视觉的纱线条干不匀在线测量方法研究。

通过对纱线条表面颜色和纹路等特征的分析,建立检测模型并进行实验验证。

3. 纱线条干不匀的评价方法研究。

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建立评价模型,综合考虑干不匀的程度、范围和位置等多种因素,对纱线条的品质进行评价。

4. 纱线条干不匀评价系统的开发。

基于研究成果,开发一套可在线测量和评价纱线条干不匀的系统,为企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将为纱线条干不匀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通过对纱线条干不匀进行在线测量和评价,可以快速准确地发现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纺织工业的发展。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纱线条干不匀进行分析和检测。

具体步骤包括:1. 采集不同情况下的纱线条样本,分析其表面颜色和纹路等特征。

2. 建立基于视觉检测和机器视觉的纱线条干不匀在线测量方法,并对检测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

3. 利用测量数据,建立纱线条干不匀评价模型,并进行实验验证。

4. 开发一套可在线测量和评价纱线条干不匀的系统,对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价。

五、研究预期结果1. 建立一种基于在线测量的纱线条干不匀评价方法,并获得实验验证结果。

2. 开发一套可在线测量和评价纱线条干不匀的系统,检测准确率和评价准确率均达到90%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