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高三化学总复习 大题冲关滚动练3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综合推断题
高考化学一轮大题冲关滚动练【3】电化学原理综合应用题ppt课件
![高考化学一轮大题冲关滚动练【3】电化学原理综合应用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f2ed39f111f18583d05a5f.png)
解析 + 2e
-
其反应原理为阳极:Fe-2e-===Fe2+、阴极:2H+
+ 2- 2+ 3+ 3+ ===H2↑, Cr2O7 + 6Fe + 14H ===2Cr + 6Fe
+ 7H2O , Cr3 + + 3OH - ===Cr(OH)3↓ , Fe3 + + 3OH - ===Fe(OH)3↓。 16.8 g 1 (1) -1·=0.05 mol。 56 g· mol 6 (2)图 1 中,Cr 作负极,Cu 作正极,Cr 比铜活泼。图 2
- 3+ 3+ Cr2O 2 发生反应,生成的 Fe 和 Cr 在阴极区与 7
OH-结合生成 Fe(OH)3 和 Cr(OH)3 沉淀除去。 (1) 若阳极铁质量减少 16.8 g ,则理论上被还原的
2- Cr2O7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大题冲关滚动练之三——电化学原理综合应用题
1 2 3 4 5 6Fra bibliotek(2)在下图装置中,观察到图 1 装置铜电极上产生大量的 无色气泡,而在图 2 装置中当开关 K 断开时,铬电极无 现象,K 闭合时,铬电极上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并变成 红棕色气体。根据上述现象试推测金属铬的两个重要化 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题冲关滚动练之三——电化学原理综合应用题
大题冲关滚动练之三——电化学原理综合应用题
1 2 3 4 5 6
(2)芒硝化学式为 Na2SO4· 10H2O,无色晶体,易溶于水, 是一种分布很广泛的硫酸盐矿物。该小组同学设想,如 果模拟工业上离子交换膜法制烧碱的方法,用上图 2 所 示装置电解硫酸钠溶液来制取氢气、氧气、硫酸和氢氧 化钠,无论从节省能源还是从提高原料的利用率而言都 更加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①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此时 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 __________( 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
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度化学高考一轮复习:《镁、铝及其化合物》质量评估试卷(Word版含解析)
![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度化学高考一轮复习:《镁、铝及其化合物》质量评估试卷(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9464036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ff.png)
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度化学高考一轮复习:3(考试时刻: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其应用不相对应的是()A.MgO、Al2O3的熔点专门高,可制作耐高温材料B.NaHCO3能与碱反应,食品工业上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C.Al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抗腐蚀性,可制成铝箔包装物品D.利用钠蒸气放电发光的性质制造的高压钠灯,可发出射程远、透雾能力强的黄光答案:B解析:食品工业上用NaHCO3要紧目的是产生CO2,使糕点膨松,而NaHCO3能与碱反应,但可不能产生CO2,B选项错误。
2.欲将含有Mg2+、Al3+的混合溶液中的Mg2+沉淀下来,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铝粉B.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C.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D.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答案:D解析: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铝粉,不发生反应,不能将Mg2+沉淀下来,A项错误;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不发生反应,不能将Mg2+沉淀下来,B项错误;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两种离子均转化为沉淀,C项错误;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的氢氧化铝能溶解在强碱中,而氢氧化镁不能溶解,从而可将Mg2+沉淀出来,D项正确。
3.铝材经脱脂后进行碱洗以除去氧化膜,将碱洗后的溶液中的铝以沉淀形式回收,最好加入下列试剂()A.氨水B.CO2C.NaOH D.HNO3答案:B解析:洗后的溶液中存在AlO-2,若要将其中的铝以Al(OH)3形式回收,需加入酸,考虑到Al(OH)3易溶于强酸,从而选择出答案为B。
4.双羟基铝碳酸钠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抑酸剂,其化学式是NaAl(OH) 2CO3。
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属于两性氢氧化物B.该物质是Al(OH)3和Na2CO3的混合物C.1 mol NaAl(OH)2CO3最多可消耗3 mol H+D.该药剂不适合于胃溃疡患者服用答案:D解析:双羟基铝碳酸钠属于盐类,A错误;它是一种化合物,属于纯洁物,不是混合物,B错误;1 mol NaAl(OH)2CO3最多可消耗4 mol H +,C错误;由于能与胃酸反应放出CO2气体,故不适合于胃溃疡患者服用。
成都实验中学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成都实验中学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31f8a29dc8d376eeafaa3128.png)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人教版)高三一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检测试题(考试时间:50 分钟,满分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7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2 分。
1. (2012 ·苏高考江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的是()A .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 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B.FeCl 3溶液能与Cu 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D. Zn 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1.选 C C 项, SO2漂白纸浆是利用它能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的性质,不是利用它的氧化性,故不正确。
4.(2014 长·春调研 )Na2O2是一种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当Na2O2与某物质Q发生反应并且有氧气生成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A . Q 一定是氧化剂B.当有 1 mol O 2生成时转移电子 4 molC.O2一定是氧化产物D. Na2O2不可能发生还原反应1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B.用过量氨水除去Fe3+溶液中的少量Al 3+C.用新制的生石灰,通过加热蒸馏,以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D. Al(OH) 3中混有少量 Mg(OH) 2: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 CO2后过滤答案: B氨水解析: B 项中 Fe3+ (Al 3+ ) ――→ Fe(OH) 3和 Al(OH) 3达不到除杂目的,可用Fe3+ (Al 3过量 NaOH过滤++)H――→ Fe(OH) 3 和 NaAlO 2――→ Fe(OH) 3――→Fe 3+。
5. (2012 ·徽高考安 )已知室温下, Al(OH) 3 的 K sp 或溶解度远大于 Fe(OH) 3。
向浓度均为-和 Al(NO 3)3 混合溶液中, 逐滴加入 NaOH 溶液。
四川省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高三化学总复习 大题冲关滚动练5 元素推断题
![四川省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高三化学总复习 大题冲关滚动练5 元素推断题](https://img.taocdn.com/s3/m/b40af237551810a6f52486e7.png)
大题冲关滚动练之五——元素推断题1.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X Y Z W 备注(1) W为单质(2) W为酸(3) W为碱(4) W为氧化物2.(2010·全国理综Ⅱ,28)A、B、C、D、E、F、G、H和I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它们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具有如下性质:①A、B、E、F、G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I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D、H不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色;②A和I相遇产生白色烟雾;③B和E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④将红热的铜丝放入装有B的瓶中,瓶内充满棕黄色的烟;⑤将点燃的镁条放入装有F的瓶中,镁条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瓶内壁附着黑色颗粒;⑥C和D相遇生成红棕色气体;⑦G在D中燃烧可以产生E和H2O;⑧将B和H在瓶中混合后于亮处放置几分钟,瓶内壁出现油状液滴并产生A。
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式是______,②中烟雾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C的化学式是________,D的化学式是________;(5)⑦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H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3.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16,X2、Y2、Z2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它们均为工业合成某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其流程如下:已知:①一定条件下,X2与Y2能反应生成A,X2与Z2能反应生成B;②B和C分子均为常见的10电子微粒。
四川省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高三化学总复习 大题冲关滚动练6 电化学原理综合应用题.doc
![四川省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高三化学总复习 大题冲关滚动练6 电化学原理综合应用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696f6149227916888586d703.png)
大题冲关滚动练之六——电化学原理综合应用题1.化学电池在通讯、交通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通过某种电池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所能输出能量的多少,可以判断该电池的优劣B.二次电池又称充电电池或蓄电池,这类电池可无限次重复使用C.除氢气外,甲醇、汽油、氧气等都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D.近年来,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上日程,其首要原因是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需要回收(2)目前常用的镍(Ni)镉(Cd)电池,其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Ni(OH)2+Cd(OH)2充电放电Cd+2NiO(OH)+2H2O已知Ni(OH)2和Cd(OH)2均难溶于水,但能溶于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以上反应是可逆反应B.反应环境为碱性C.电池放电时Cd作负极D.该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3)在宇宙飞船和其他航天器上经常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源,其构造如图所示:a、b两个电极均由多孔的碳块组成,通入的氢气和氧气由孔隙中逸入,并在电极表面发生反应而放电。
①a电极是电源的________极;②若该电池为飞行员提供了360 kg的水,则电路中通过了________ mol电子。
2.金属铜不溶于稀硫酸,可溶于铁盐溶液生成铜盐与亚铁盐。
现将一定量的铜片加入到100 mL稀硫酸和硫酸铁的混合液中,铜片完全溶解(不考虑盐的水解及溶液体积的变化)。
(1)写出铜溶解于上述混合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铜完全溶解时,溶液中的Fe3+、Cu2+、H+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且测得溶液的pH=1,则溶解铜的质量是______ g,溶液中的c(SO2-4)=________ mol·L-1。
(3)若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发生(1)中的反应,请判断图中的正、负极,并选出适当的物质作电极,写出电极反应式,填在相应的表格中。
四川省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高三化学总复习 3.3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四川省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高三化学总复习 3.3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017b6e2d0c22590103029d6f.png)
第3讲铝及其重要化合物[考纲解读] 了解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考点一铝1.铝的结构和存在铝位于元素周期表______________,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
铝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丰富,仅次于____。
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________态存在。
2.金属铝的物理性质________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传热性等,密度较小,质地柔软。
3.金属铝的化学性质根据下列转化关系,完成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金属铝是活泼的金属,能与酸反应,为什么能用铝槽储运浓H2SO4或浓HNO3?2.实验室能否用硫化物与铝盐溶液混合制取Al2S3?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
四川省成都实验中学202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质量检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实验中学202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质量检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2cfacc8a300a6c30d229f79.png)
(人教版)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质量检测试题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化学行业把材料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等。
金属材料在现实生活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下列金属材料的用途与金属所具有的性质不相符的是()A.制造白炽灯灯丝——熔点高B.制造飞机——硬度大而密度小C.制造保险丝——硬度大D.制造盛装化工原料的容器——耐腐蚀2.下列关于钠、铝、铁、铜和氧气的反应,不正确的是()A.铁在氧气中燃烧,产物为四氧化三铁B.铝表面很容易被氧气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C.钠常温下和氧气反应,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D.铜可以在加热的条件下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3.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4.验证Fe3+与Fe2+能够相互转化。
按下列顺序实验对应现象①向FeCl3溶液加入过量铁粉②滴加KSCN溶液③再滴加几滴氯水ⅰ.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ⅱ.溶液无明显变化ⅲ.溶液变红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解释现象ⅰ的反应:2Fe3++Fe===3Fe2+B.实验②与③可以调换顺序C.溶液变红涉及到反应:Cl2+2Fe2+===2Cl-+2Fe3+D.比较氧化性:Cl2>Fe3+>Fe2+5.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解精炼铜时,若转移了N A个电子,则阴极析出32 g铜B.标准标况下,33.6 L三氧化硫中含有1.5N A个三氧化硫分子C. 1 mol Cl2与过量的铁反应,转移3N A个电子D. 1 mol FeCl3跟水反应,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后,其中胶体粒子的数目为N A6.向实验室做完铝热反应(Al和氧化铁)后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将其溶解,室温下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指定物质,反应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组正确的是() A.通入过量Cl2: Cl-、Fe2+、SO2-4、Al3+B.加入过量NaOH溶液:Na+、AlO-2、SO2-4、OH-C.加入过量氨水:Na+、NH+4、SO2-4、AlO-2D.加入过量铜粉:NO-3、Fe3+、SO2-4、Al3+7.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8.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备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选用铁粉B.固体1中一定有SiO2,控制pH是为了使Al3+转化为Al(OH)3进入固体2C.从溶液2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D.若改变方案,在溶液1中直接加NaOH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FeSO4·7H2O9.研究发现,硝酸越稀,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
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三章 大题冲关滚动练三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综合推断题
![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三章 大题冲关滚动练三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综合推断题](https://img.taocdn.com/s3/m/8487c7fe6edb6f1afe001fa7.png)
大题冲关滚动练之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综合推断题1.A、B、C、X均为中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副产物已略去。
错误!错误!o A的溶液与含 1 mo E的溶液反应后蒸干,仅得到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为__________。
4C常用作净水剂,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净水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KNO3CuSO42Cu2++2OH-===CuOH2↓3Na2CO34A3++3H2O AOH3胶体+3H+解析根据实验①可知,D中含有Cu2+;根据实验②可知C中含有A3+,E可能是KOH 或NaOH;再根据③可知,只有B、C中含有K+,故E为NaOH;根据实验④可知A中含有HCO错误!,故A为NaHCO3,C、D中含有SO错误!,故D为CuSO4,C为KASO42,最后可判定B为KNO3。
等物质的量的NaHCO3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和H2O。
KASO42溶液中的A3+水解生成具有吸附作用的AOH3胶体而净水。
4.已知A、B、C、D、E、F六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如图所示的相互转化关系,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给出。
试回答下列问题:1若反应①②③均为溶液中的置换反应,A、D、E为常见金属单质,则A、D、E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请写出满足以上要求的离子方程式: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反应①②③均为复分解反应,且A、E均为常见的碱,溶液中形成的D是白色沉淀,请写出满足要求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B是水,C是一种具有磁性的化合物,E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精品]新人教版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第三章大题冲关滚动练之三优质课教案
![[精品]新人教版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第三章大题冲关滚动练之三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113ff133d4b14e852468b8.png)
大题冲关滚动练之三——金属及其合物的综合推断题1.A、B、、均为中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关系(副产物已略去)。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若是强氧性气体单质,则A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 b.A c.N d.Mg(2)若是金属单质,向的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在A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
B的式为________;溶液在贮存时应加入少量,由是(用必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检验此溶液中金属元素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向的溶液中加入氢氧钠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请写出此过程中属于氧还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若A、B、均为含有同种金属元素的合物,是强酸或强碱,则B的式为__________,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
答案(1)c(2)F32F3++F===3F2+,防止F2+被氧用试管取少量溶液,滴加SN溶液,无颜色变,再滴加氯水,溶液呈血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2+存在生成白色沉淀,迅速转为灰绿色,最终转为红褐色4F(OH)2+O2+2H2O===4F(OH)3(3)A(OH)3A3++3OH-===A(OH)3↓AO错误!未定义书签。
+H++H2O===A(OH)3↓[#####]解析(1)是强氧性气体单质,可联想到是O2,则实现图示转关系的可能为―→O―→O2或N―→N2O―→N2O2。
(2)根据题意,可知为F,A、B、分别为2、F3、F2。
(3)当为强碱时,可实现图示转关系为A3―→A(OH)3―→NAO2;当为强酸时,可实现图示转关系为NAO2―→A(OH)3―→A3,因此B为A(OH)3。
2.现有一份由、A、F、F2O3、O中的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粉末,某校课外小组取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其中部分产物已略去):(1)取少量溶液,加入过量的NOH溶液,有沉淀生成。
四川省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高三化学总复习
![四川省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高三化学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8f2eec61dd88d0d232d46abf.png)
四川省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高三化学总复习第4讲铁及其化合物[考纲解读] 1.了解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以Fe2+、Fe3+的相互转化为例,理解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复原反响。
3.能鉴别溶液中的Fe2+、Fe3+。
考点一变价金属——铁的性质1.纯铁具有金属的共性,如具有________色金属光泽和良好的延展性,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具有能被________吸引的特性,纯铁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
2.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以下变化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别提醒常温下铁在浓硫酸、浓硝酸中钝化的实质是强氧化性的酸使铁的外表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内部金属与酸继续反响。
故在常温时可用铁制容器贮存或运输浓硫酸、浓硝酸。
1.铁元素是典型的变价金属元素,它在化合物中主要表现为+2价和+3价,请归纳总结:(1)Fe单质通常与哪些氧化剂反响生成+2价?写出有关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2)Fe单质通常与哪些氧化剂反响生成+3价?写出有关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2.在一定量的稀HNO3中慢慢参加铁粉,得到的Fe2+的物质的量(纵坐标) 3.铁与水蒸气反响,通常有以下两种装置,请思考以下问题:装置一装置二实验装置(1)方法一中,装置A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中,装湿棉花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完毕后,取出装置一的少量固体,溶于足量稀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试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度高考化学一轮复习:3.3《铁、铜及其化合物》质量评估试题(Word版含解析)
![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度高考化学一轮复习:3.3《铁、铜及其化合物》质量评估试题(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9cba3da87c24028905fc32a.png)
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度高考化学一轮复习:3〔考试时间:45分钟总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包括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
1.铁是一种运用普遍的金属。
以下有关铁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铁与盐酸反响生成氯化铁和氢气B.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钝化C.铁在氧气中熄灭生成物为三氧化二铁D.纯铁(块状)是黑色金属答案:B解析:A项,铁与盐酸反响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错误;B项,在常温下铁遇浓硫酸外表被氧化发生一层致密的氧化物维护膜,故在浓硫酸中钝化,正确; C项,铁在氧气中熄灭生成物为四氧化三铁,错误;D项,纯铁(块状)是雪白色金属,错误。
2.«天工开物»中记载:凡铜供世用,出山与出炉只要赤铜。
以炉甘石或倭铅参合,转色为黄铜,以砒霜等药制炼为白铜,矾、硝等药制炼为青铜。
其中触及的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青铜B.黄铜C.赤铜D.白铜答案:C解析:合金的熔点低于其组成成分金属的熔点。
青铜是铜锡合金,熔点比铜低,故A 项错误;黄铜是铜锌合金,熔点比铜低,故B项错误;赤铜是纯度较高的铜,熔点比合金高,故C项正确;白铜是铜镍合金,熔点比铜低,故D项错误。
3.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的FeCl3溶液中,制备Fe(OH)3胶体B.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说明铁比铜金属性强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Fe与Cl2反响生成FeCl3,推测Fe与I2反响生成FeI3答案:C解析:A项,制备Fe(OH)3胶体,应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错误;B项,铁离子与铜反响生成铜离子和亚铁离子说明铜的恢复性比亚铁离子的恢复性强,无法证明金属性的强弱,错误;C项,在溶液中铁离子极易发作水解反响,发生难溶性的氢氧化铁,为了抑制铁离子的水解,应该先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然后再加水稀释到相应的浓度,正确;D项,因I2的氧化性较弱,故与铁反响生成FeI2,错误。
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度化学高考一轮复习:3.1《钠及其化合物》质量评估试题(Word版含解析)
![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度化学高考一轮复习:3.1《钠及其化合物》质量评估试题(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f3889da26925c52dc5bf28.png)
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度化学高考一轮复习:3〔考试时间:45分钟总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包括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
1.钠及其化合物与人们的生活亲密相关,某同窗对其看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碳酸氢钠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B.热的纯碱可去除油污C.发酵粉中主要含有碳酸氢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D.金属钠着火时,运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答案:D解析:D项,Na熄灭生成的Na2O2能与CO2反响生成O2,因此金属钠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运用沙土掩埋法灭火。
2.以下各项中的〝黄色〞,不属于因化学反响而发生的是()A.将钠在石棉网上加热熔化,冷却后失掉淡黄色固体B.在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反响后失掉黄色溶液C.久置的碘化钾溶液呈黄色D.食盐在无色的火焰上灼烧时,火焰呈黄色答案:D解析:焰色反响是物理变化。
3.如表所示,对陈说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能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别都正确的选项是( )D 过氧化钠可为航天员供氧Na2O2能与CO2和H2O反响生成O2Ⅰ对,Ⅱ对,有答案:D解析:A项中陈说Ⅰ错误,治疗胃酸过多可用Al(OH)3而不是Na2CO3;B项中陈说Ⅰ错误,酚酞在Na2O2的水溶液中最终呈无色;C项,陈说Ⅰ与Ⅱ之间无因果关系。
答案:D4.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Na2O2遇到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后,石蕊试纸最终变成蓝色B.Na2O2与CO2反响生成0.1 mol O2时转移电子0.4 molC.Na2O2投入到CuCl2溶液中有蓝色沉淀及气泡发生D.向饱和烧碱溶液中参与2 g Na2O2,充沛反响完后,溶液中c(Na+)不变答案:C解析:Na2O2遇湿润的石蕊试纸时,它最终能氧化石蕊使其褪色,A项错误;由2Na2O2+2CO2===2Na2CO3+O2及Na2O2中氧为-1价知,每生成1 mol O2时会转移2 mol电子,B项错误;Na2O2投入到CuCl2溶液中,Na2O2先与水反响生成NaOH与O2,NaOH再与CuCl2反响生成Cu(OH)2沉淀,C项正确;Na2O2与水反响时能放出少量的热,使溶液温度降低,NaOH溶解度增大,招致溶液中c(Na+)增大,D项错误。
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金属及化合物》复习质量评估试题
![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金属及化合物》复习质量评估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4a712b110661ed9ac51f314.png)
高考第二轮专题《金属及其化合物》质量检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B.金、银、铜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C.钛被誉为“21世纪的金属”,应用前景很广阔D.铜是导电性、导热性最好的有色金属答案 C2.现有Al、Cl2、Al2O3、HCl(aq)、Al(OH)3、NaOH(aq)六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每条线两端的物质之间都可以发生反应,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X可能为Al或Cl2B.Y一定为NaOH(aq)C.N一定是HCl(aq)D.Q、Z中的一种必为Al2O3答案 A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Mg2+、Al3+、Fe3+、CO2-3、SO2-4、NO-3中的几种。
①若加入锌粒,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②若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H+、Mg2+、Al3+B.溶液中n(NH+4)=0.2 molC.溶液中一定不含CO2-3,可能含有SO2-4和NO-3D.n(H+)∶n(Al3+)∶n(Mg2+)=1∶1∶1答案 B解析由①知溶液中一定含有H+,一定没有CO2-3、NO-3,由②知溶液中一定含有Mg2+、Al3+,由图像可知溶液中还一定含有NH+4,且n(NH+4)=0.7 mol-0.5 mol=0.2 mol,n(H+)=0.1 mol,n(Al3+)=0.8 mol-0.7 mol=0.1 mol,沉淀Al3+、Mg2+共消耗0.4 mol OH-,其中沉淀Al3+消耗0.3 mol OH-,沉淀Mg2+消耗0.1 mol OH-,根据Mg2+~2OH-,可得n(Mg2+)=0.05 mol,故只有选项B正确。
4.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题冲关滚动练之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综合推断题1.A 、B 、C 、X 均为中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副产物已略去)。
A ――→+X 一定条件反应①B ――→+X 一定条件反应②C (1)若X 是强氧化性气体单质,则A 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
a .C b .Al c .Na d .Mg(2)若X 是金属单质,向C 的水溶液中滴加AgNO 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 3的白色沉淀,X 在A 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
B 的化学式为________;C 溶液在贮存时应加入少量X ,理由是(用必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此C 溶液中金属元素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C 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此过程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 、B 、C 均为含有同种金属元素的化合物,X 是强酸或强碱,则B 的化学式为_______,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一份由C 、Al 、Fe 、Fe 2O 3、CuO 中的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粉末,某校化学课外小组取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其中部分产物已略去):(1)取少量溶液X ,加入过量的NaOH 溶液,有沉淀生成。
取上层清液,通入CO 2,无明显变化,说明样品中不含有的物质是(填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2)Z 为一种或两种气体:①若Z 只为一种气体,试剂a 为饱和NaHCO 3溶液,则反应I 中能同时生成两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Z 为两种气体的混合物,试剂a 为适量H 2O ,则Z 中两种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3)向Y 中通入过量Cl 2,并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是(填写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
3.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东部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地震带来凶猛的海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部分城市供水中断,公路、铁路交通瘫痪。
饮水安全在灾后重建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某研究小组提取三处被污染的水源进行了如下分析,给出了如下实验信息:其中一处被污染的水源含有A 、B 两种物质,一处含有C 、D 两种 物质,一处含有E 物质,A 、B 、C 、D 、E 为五种常见化合物,均由下表中的离子形成:阳离子K+Na+Cu2+Al3+阴离子SO2-4HCO-3NO-3OH-为了鉴别上述化合物,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其结果是①将它们溶于水后,D为蓝色溶液,其他均为无色溶液;②将E溶液滴入到C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③进行焰色反应,只有B、C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④在各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再加入过量稀硝酸,A中放出无色气体,C、D中产生白色沉淀;⑤将B、D两溶液混合,未见沉淀或气体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填空:(1)写出B、D的化学式:B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D、E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含1 mol A的溶液与含1 mol E的溶液反应后蒸干,仅得到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为__________。
(4)C常用作净水剂,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净水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A、B、C、D、E、F六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如图所示的相互转化关系,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给出。
试回答下列问题:(1)若反应①②③均为溶液中的置换反应,A、D、E为常见金属单质,则A、D、E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请写出满足以上要求的离子方程式: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反应①②③均为复分解反应,且A、E均为常见的碱,溶液中形成的D是白色沉淀,请写出满足要求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B是水,C是一种具有磁性的化合物,E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B、C、D、E是中学常见的5种化合物,A、B是氧化物,元素X、Y的单质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相关物质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X的单质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试剂1是NaOH溶液,X的单质与试剂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试剂1和试剂2均是稀硫酸。
①检验物质D的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物质C溶于水,其溶液呈酸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某高效净水剂是由Y(OH)SO4聚合得到的。
工业上以E、稀硫酸和亚硝酸钠为原料来制备Y(OH)SO4,反应中有NO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中的物质均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甲、乙均是离子化合物,且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1。
甲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乙是一种常用的化肥。
B、D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俗名是________。
(2)向A、D物质的水溶液中分别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均显红色,说明溶液均显________(填“酸”或“碱”)性,其原理是否相同?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请用必要的文字加以解释并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气体D至饱和后,再通入足量的气体B可制得物质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该方法制取物质甲时,不先通B,再通D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A、B、C、D、E是中学化学常见的5种化合物,其中A、B是氧化物。
单质X、Y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相关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与产物已略去):(1)若试剂1与试剂2不属于同类物质,则X与试剂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试剂1和试剂2相同,且E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后可得到A,则A的化学式是________。
①检验物质D的溶液中金属离子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物质C溶于水,其溶液呈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原因用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E溶液隔绝空气加热蒸干后可得到该溶液的溶质,工业上以E、稀硫酸和NaNO2为原料来制备高效净水剂Y(OH)SO4,反应中有NO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ac(2)FeCl 3 2Fe 3++Fe===3Fe 2+,防止Fe 2+被氧化 用试管取少量C 溶液,滴加KSCN 溶液,无颜色变化,再滴加氯水,溶液呈血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 2+存在 生成白色沉淀,迅速转化为灰绿色,最终转化为红褐色沉淀 4Fe(OH)2+O 2+2H 2O===4Fe(OH)3 (3)Al(OH)3 Al 3++3OH -===Al(OH)3↓ AlO -2+H ++H 2O===Al(OH)3↓ 2.(1)Al(2)①C+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 ②NO、CO 2 (3)Cu 2+、Fe 3+、H + 3.(1)KNO 3 CuSO 4(2)Cu 2++2OH -===Cu(OH)2↓ (3)Na 2CO 3 (4)Al 3++3H 2OAl(OH)3(胶体)+3H +4.(1)E>A>D Fe +Cu 2+===Fe 2++Cu Zn +Fe 2+===Zn 2++Fe(或Cu +2Ag +===Cu 2++2Ag Fe +Cu 2+===Fe 2++Cu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3NH 3·H 2O +AlCl 3===3NH 4Cl +Al(OH)3↓ NH 4Cl +NaOH===NH 3·H 2O +NaCl(其他合理答案也可)(3)3Fe +4H 2O(g)===Fe 3O 4+4H 2↑5.(1)Fe 2O 3+2Al=====高温Al 2O 3+2Fe (2)2Al +2H 2O +2OH -===2AlO -2+3H 2↑(3)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 溶液,溶液变红色,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Fe3+②Al 3++3H 2O Al(OH)3+3H +③2FeSO 4+2NaNO 2+H 2SO 4=== 2Fe(OH)SO 4+Na 2SO 4+2NO↑ 6.(1)小苏打(2)碱 不相同 碳酸钠水解显碱性:CO2-3+H 2O HCO -3+OH -,氨气溶于水生成的NH 3·H 2O 电离显碱性:NH 3·H 2O NH +4+OH -,所以加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均显红色(其他合理答案也可)(3)NaCl +CO 2+H 2O +NH 3===NaHCO 3↓+NH 4Cl CO 2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NH 3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能吸收大量的CO 2,生成大量的HCO -3,使NaHCO 3晶体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