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成语千字文:十七_明朝风云篇

合集下载

中华成语千字文:十七

中华成语千字文:十七
生杀予夺,株连九族。孝子贤孙,城狐社鼠。罪恶滔天,罄竹难书。转战千里,行踪无定。追赃助饷,杀气腾腾。大顺政权,短寿促命。金瓯无缺,顺天应人。乘风破浪,风雨无阻。绝域殊方,心悦诚服。寻幽探胜,甘之如饴。析微察异,世传游记。魏氏阉党,飞扬跋扈。东厂西厂,残民害物。天灾人祸,民不聊生。进退失据,险象环生。祸乱相寻,红颜薄命。郡王成功,救危扶倾。郑和远航,大张旗鼓。飘洋过海,观风察俗。霞客远游,视险如夷。溶洞石林,光怪陆离。一率官一冲南宣奇风暗
均田免粮,旗帜鲜明。波三折,大功告成。
称孤道寡,得意忘形。冠一怒,开关降清。
腹背受敌,形格势禁。征北战,移师金门。
收复台湾,指挥若定。威异域,举世瞩目。
舳舻千里,观者如堵。珍异宝,互通有无。
七下西洋,应付自如。。河伏流,有声无迹。
溯流穷源,循名责实。相关阅读:
中华成语千字文:十七
十七、明朝风云
红巾起义,此起彼伏。 风起云涌,群雄逐鹿。 明祖元璋,大展宏图。 积草屯粮,兵劲城固。
后发制人,东荡西除。 各个击破,降龙伏虎。 开基立业,建元洪武。 鸟尽弓藏,滥杀无辜。
锦衣横行,如狼似虎。手遮天,政由己出。
招权纳贿,藏垢纳污。兽食人,鹰犬塞途。
血雨腥风,道路以目。逼民反,李闯起兵。

风起云飞的的历史成语故事

风起云飞的的历史成语故事

风起云飞的的历史成语故事 刘邦虽然是流民出⽣,但据历史记载,他也曾经创作出不少触景伤怀,⾔简意赅的诗歌。

风起云飞的成语就是出⾃他的其中⼀⾸即兴诗歌。

⼩编为⼤家准备了相关的故事,接下来就让⼩编带⼤家⼀睹为快! 风起云飞的历史故事 秦朝末年,天下⼤乱,群雄并起。

经过连年的征战,刘邦后来居上,战胜了项⽻,赢得了天下。

可是没⼏天,淮南王英布造反,军势极盛,刘邦不得不亲⾃出征。

在得胜回朝途中,刘邦顺路回了趟故乡沛县,和昔⽇的朋友、邻⾥叙旧畅饮了⼗⼏天。

⼀次在热闹的酒席上,想起天下的安危,刘邦伤感的唱道: ⼤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兮守四⽅! “风起云飞”喻天下⼤乱,有时也指触景伤情。

(出⾃《汉书•⾼帝纪》) 风起云飞的意思是:“风起云飞”喻天下⼤乱,有时也指触景伤情。

风起云飞的成语解释风起云飞拼⾳:fēng qǐ yún fēi简拼:fgyf近义词:反义词:⽤法:解释:“风起云飞”喻天下⼤乱,有时也指触景伤情。

出处:(出⾃《汉书•⾼帝纪》) 相关的故事推荐:刘邦的另⼀⾯ 唐朝有个叫章碣的⼈,写过⼀⾸很有名的诗,叫《焚书坑》,诗⽈:"⽵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就是因为这"刘项原来不读书",成了不读书才能⼲⼤事,或是读书⼈⼲不成⼤事的有⼒论据。

刘邦与项⽻到底读没读过书,到底是读了多少书,他们的⽂化程度如何,所学专业是什么,这些全得专门考证,但是有⼀点,这两个⼈的诗全写得不错。

项⽻的《垓下歌》是妇孺皆知的,这咱先不说它,这⾥单说⼀说汉⾼祖刘邦的诗。

⽬前能确认的,刘邦的诗也就是两⾸,⼀⾸是着名的《⼤风歌》,这是⼤家很熟悉的了;还有⼀⾸知道的⼈就不多了,那就是他的《鸿鹄歌》。

汉⾼帝⼗⼆年(公元前195年),刘邦攻打黥布,黥布败⾛,刘邦对⼿下⼈说:"你们哥们⼉⼏个去追吧。

到了俺⽼家了,我得回家看看。

摘抄名人优秀事迹的作文

摘抄名人优秀事迹的作文

摘抄名人优秀事迹的作文中华文化历史久远,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20xx年以上。

华夏民族在中华大地上演绎出了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故事,出现一个个叱咤风云的人物,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下面是本文库给大家带来的摘抄名人优秀事迹的作文范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摘抄名人优秀事迹的作文1范仲淹的母亲谢氏,身世坎坷,吃尽许多苦头,饱尝过多酸辛,因此把太多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谢氏以孟母自励,悉心教子;范仲淹以颜回自律,发愤成才。

举凡古代刻苦攻读学有所成的故事,母亲和继父都对范仲淹一一讲过。

范仲淹心里明白:要想干一番大事业,就得自律严刻,自觉吃苦,自强不息。

在醴泉寺读书期间,继父的家境已经比较窘迫,仲淹心知肚明。

每次离家去寺院,母亲总劝他多带些粮米,一来担心儿子吃不饱累坏身体,二来怕给寺院的师父增加负担。

可每次范仲淹都不多带,而且带的数量,出人意料的少。

母亲絮叨规劝,仲淹总是胸有成竹地说:“我有数,不少。

”初到寺院时,粮米交给厨房,代为制作,随寺院的钟声与和尚们一道用饭。

可范仲淹,从早到晚一个心思地读书思考,经常充耳不闻钟声,忘记了吃饭,再去打饭时,又过了时辰。

好心的厨僧或小和尚眼看着范仲淹如此废寝忘食地读书,便主动给他送饭来,仲淹很过意不去,给别人添了麻烦。

为了读书方便,他自己备了小锅小灶,自炊起来。

范仲淹按自己既定的主意,每天夜晚,量好米,添好水,在小灶里点燃自己拾的木柴,煮米粥。

一边读书,一边续柴煮粥。

一锅米粥煮好了,时间也已过了子夜,他便和衣睡去。

第二天清早起来,锅里的米粥凉透了,已经凝固成圆圆的一整个。

他拿出小刀,在凝固的粥块上面,划上一个十字,完整的一锅粥分成了四块。

早晨吃两块,傍晚吃两块,一日两餐,这便是“划粥”。

用什么菜蔬佐餐呢?菜蔬就在寺院周围的大山之中。

坡坡岭岭,沟沟坎坎,自然生长着野韭菜、野葱、野蒜、野山芹,还有苋菜、苦菜、荠荠菜、蒲公英、王不留、茵陈等十几种可食的野菜。

白天去山洞读书时,顺便拔几种野菜回来。

龙翔凤翥的典故

龙翔凤翥的典故

龙翔凤翥的典故
“龙翔凤翥”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宋代沈辽《德相送荆公三诗用元韵》,原句为“龙翔凤翥君家事,珠璧琳琅国士才”。

该成语的意思是形容书法笔势雄奇生动,后比喻书法笔势雄健有力,姿态优美。

典故中提及的“荆公”指的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

相传王安石在写《飞龙篇》时,连用了十九个“龙”字,被苏轼批评过于堆砌。

王安石则认为,自己写“龙”字是为了与后文的“凤凰”相对应,并非有意堆砌。

苏轼则以王羲之写《兰亭集序》时连用二十多个“之”字为例,反驳王安石的观点。

两人就此事争论不休。

后来,苏轼的好友黄庭坚在读了《飞龙篇》后,称赞王安石的文章有如“龙翔凤翥”,王安石听后十分欣慰。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500字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500字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500字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用这句话形容古代再合适不过了,在这些年代中明朝是我最喜欢的年代。

因此《明朝那些事儿》是我这个寒假阅读之物的不二选择。

明朝之前是元朝,朱元璋带领反抗元军的将领打败了元军,关于这个还有一个凄惨动人的故事: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他父母、兄弟、姐妹都被元军杀害了,因对元军有着深重的杀亲之仇,而踏上了复仇之路。

由于军事能力的突出,朱重八很快得到了重视,并被改名为朱元璋,意思是?灭掉元朝的武器。

当时的领头人不久就战死了沙场,朱元璋顺其自然的接替了他的位置,并带领军队一路过关斩将打败了元军,开创了明朝。

明朝开创后,朱元璋的首要任务是歼除异己!话说回来他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太多人自恃为开创明朝流血流汗自以为是功臣而得意忘形,做一些让人难以忍受的事,让朱元璋愤怒至极,最终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将其一一歼杀。

真验了那名话:做皇帝难,做个好皇帝更难。

这只是明朝的一小部分,不管是朱元璋还是明朝其他的皇帝,甚至是古代的任何一个皇帝,他们都有自己的可贵之处和可恨之处,如果你细细品读,会觉得回味无。

以铜为鉴,可以整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让我们了解历史、品读历史,并且喜欢历史。

因为中国历史是中华文明璀璨耀眼的一部分!《明朝那些事儿》这篇文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了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潘阳湖之战是朱元璋的成名之战,鄱阳湖之战也奠定了他统一中国的基础。

在潘阳湖之战中,朱元璋之所以能赢是因为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小胜大,正是巧妙地利用了陈友谅错误的结果。

面对舰只庞大、装备精良的陈军,朱元璋冷静、敏捷地捕捉敌方的弱点和失误,化不利为有利,进入湖口之初,就在武阳水与鄱阳湖、长江与鄱阳湖各隘口,层层派兵扼阻,限制其兵力展开,阻止其发挥多兵大舰的优势,形成了对陈友谅的战略包围,因此从开始便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历史趣谈:明朝文人气节之冠于谦 只手降大明从危机中拉回

历史趣谈:明朝文人气节之冠于谦 只手降大明从危机中拉回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明朝文人气节之冠于谦只手降大明从危机中拉回导语:一个真正的英雄一定是品格高洁之士,明代的文人,恐怕少有人能出于谦之右。

著名的成语出自他,就是两袖清风。

于谦是永乐年间的进士,到明宣一个真正的英雄一定是品格高洁之士,明代的文人,恐怕少有人能出于谦之右。

著名的成语出自他,就是两袖清风。

于谦是永乐年间的进士,到明宣宗时,升职到晋豫巡抚。

非常辛苦。

一做就是十八年。

为官清廉,关心民生,在民间就获得了于龙图于青天的美称。

宦官乱政现象出现,王振乱政,当时无不仰其鼻息,只有于谦从不这样。

手下官员为他送行时,只有简单的衣物与书。

送行的朋友就对他说,现在是王振专权,而且贪得无厌,送东西才好办,不送就倒霉,大人好歹得带点土特产给他。

结果于谦一笑,“吾惟有清风而已,且交际之物几何?而闾阎短长可畏也?”为官要对得起良心,要对得起百姓的评价。

路上他写下著名的诗作:“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两袖清风的贼就出自于此。

可见于谦的品行高洁。

事情发展被朋友言中,因为不肯低头,王振恼火,觉得于谦不放他在眼中,罗织了一个罪名,要置于谦于死刑。

百姓听说了,组织了请愿团,进京请愿。

王振一看,就找了个台阶,假装搞错了,放了。

但是贬官了。

明朝却险些从王振手中灭亡了。

明英宗被俘,于谦挺身而出:皇帝成了俘虏,大明的天要塌了。

幸好有于谦。

于谦出生时是朱元璋去世那一年。

人称他为保护神。

少年时,兰古春这个得道高僧预言他将来是救时宰相。

该他出场了。

土木堡之变出现在1449年八月十六。

第二天,留守北京的是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临时监国。

第天的朝会上,乱成了一锅粥。

大半个朝中官员都被裹挟到战场上,大多被杀在战场上。

这时王直止住所有人的哭声。

生活常识分享。

皇明十六种小传译文

皇明十六种小传译文

皇明十六种小传译文皇明十六种小传是明代文学家冯梦龙所著的一部小说集,包含了十六个独立的小故事。

下面我将为你简要介绍每个小传的内容。

1. 《陈抟传》,讲述了陈抟因为好色而遭到报应的故事,以警示人们要慎重行事。

2. 《庄子与女儿婿传》,描述了庄子的女儿婿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不顾庄子的劝告,最终遭到悲剧结局。

3. 《吴道子传》,描写了吴道子因为好色而被妻子发现,最终改过自新的故事。

4. 《李贺传》,讲述了李贺因为好酒贪杯而身败名裂的故事,以警示人们要克制欲望。

5. 《杨六郎传》,描绘了杨六郎因为对美女的迷恋而陷入困境,最终通过聪明才智解决问题的故事。

6. 《周秀才传》,描述了周秀才为了追求美女而遭遇种种困难,最终通过智慧和勇气成功的故事。

7. 《赵普传》,讲述了赵普因为好色而遭到报应的故事,以警示人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

8. 《李时中传》,描写了李时中因为好色而陷入困境,最终通过悔过自新和努力工作得到救赎的故事。

9. 《张生传》,描述了张生因为好色而遭受挫折和痛苦,最终通过自省和改过自新找到幸福的故事。

10. 《吕洞宾传》,讲述了吕洞宾因为好色而陷入困境,最终通过悟道和修行获得解脱的故事。

11. 《陈涉传》,描绘了陈涉因为好色而遭受挫折和痛苦,最终通过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的故事。

12. 《王阳明传》,描述了王阳明因为好色而陷入困境,最终通过悟道和修行找到内心的平静和解脱的故事。

13. 《李白传》,讲述了李白因为好酒贪杯而身败名裂的故事,以警示人们要克制欲望。

14. 《杜牧传》,描写了杜牧因为好色而陷入困境,最终通过自省和努力工作实现自己的理想的故事。

15. 《刘仲甫传》,描述了刘仲甫因为好色而遭受挫折和痛苦,最终通过悔过自新和努力奋斗找到幸福的故事。

16. 《杨国忠传》,讲述了杨国忠因为好色而遭到报应的故事,以警示人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

以上是对皇明十六种小传的简要介绍,每个小传都以不同的角度和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弱点和道德的警示,使人们能够从中得到启示和教益。

2019年毛佩琦《明十七帝疑案》(第一部)

2019年毛佩琦《明十七帝疑案》(第一部)

2019年毛佩琦《明十七帝疑案》(第一部) 篇一:《CCTV百家讲坛20XX系列》(136本)目录《CCTV百家讲坛20XX系列》(136本)目录目录:1月04日《孔庆东看金庸小说的情爱世界》孔庆东1月05日《孔庆东看金庸小说的奇情怪恋》孔庆东1月06日《孔庆东看武侠小说中的侠义》孔庆东1月07日《孔庆东看金庸小说中的侠义》孔庆东1月08日《清十二帝疑案之总说》(四)阎崇年1月11日《神鬼狐妖的魅力》马瑞芳1月12日《刺贪刺虐话聊斋》马瑞芳1月13日《人鬼情未了》马瑞芳1月14日《苦行僧“蒲松龄”》马瑞芳1月15日《清十二帝疑案》努尔哈赤(上)阎崇年1月18日《聊斋志异中的女性》(上)马瑞芳1月19日《聊斋志异中的女性》(下)马瑞芳1月21日《红楼梦》里的小人物周思源1月22日《清十二帝疑案》努尔哈赤(下)阎崇年1月25日《红楼梦》里的大丫头周思源1月26日《晴雯之死与袭人之冤》周思源1月27日《穿针引线刘姥姥》周思源1月28日《莫名其妙赵姨娘》周思源1月29日《清十二帝疑案》皇太极(上)阎崇年2月01日《海啸》张少泉2月02日《刺秦行动》戴锦华2月03日《冯小刚走红之谜》戴锦华2月04日《冯小刚归来》戴锦华2月05日《清十二帝疑案》皇太极(下)2月08日《清十二帝疑案答疑》(一)2月22日《金庸小说中的悲剧爱情》孔庆东 2月23日《传统武侠小说中的武功》孔庆东 2月24日《金庸小说中的武功》(上)孔庆东 2月25日《金庸小说中的武功》(下)孔庆东 2月26日《清十二帝疑案答疑》(二)阎崇年 3月01日《巴顿》(上)马骏3月02日《巴顿》(下)马骏3月03日《艾森豪威尔》(上)马骏3月04日《艾森豪威尔》(下)马骏3月05日《清十二帝疑案答疑》(三)阎崇年3月08日《周国平谈女人》周国平3月09日《周国平谈爱情》周国平3月10日《周国平谈婚姻》周国平3月11日《周国平谈孩子》周国平3月12日《清十二帝疑案答疑》(四)阎崇年 3月19日《清十二帝疑案答疑》(五)阎崇年 3月22日《从中国式离婚看家变》张颐武3月23日《可可西里悲壮的独行者》张颐武 3月24日《张颐武论“英雄”》张颐武3月25日《破解十面埋伏》张颐武3月26日《清十二帝疑案答疑》(六)阎崇年3月29日《老子其人》姚淦铭3月30日《老子谈饮食之道》姚淦铭3月31日《老子谈心理健康》姚淦铭4月01日《老子谈成功之道》姚淦铭4月02日《刘心武谈红学》(上)刘心武 4月09日《刘心武谈红学》(下)刘心武 4月12日《明十七帝疑案》(一)毛佩琦 4月13日《明十七帝疑案》(二)毛佩琦 4月14日《明十七帝疑案》(三)毛佩琦 4月15日《明十七帝疑案》(四)毛佩琦 4月16日《贾府婚配之谜》刘心武4月19日《汉代风云人物—晁错》(上)易中天4月20日《汉代风云人物—晁错》(下)易中天4月21日《汉代风云人物—袁盎与士》易中天4月22日《汉代风云人物—窦婴与外戚》易中天4月23日《秦可卿抱养之谜》刘心武4月30日《秦可卿生存之谜》刘心武5月01日《金正昆谈礼仪之礼仪就在你身边》金正昆5月02日《金正昆谈礼仪之节庆礼仪》金正昆5月03日《金正昆谈礼仪之人际交往法则》(上)金正昆5月04日《金正昆谈礼仪之人际交往法则》(下)金正昆5月05日《金正昆谈礼仪之仪表礼仪》金正昆5月06日《金正昆谈礼仪之服饰礼仪》金正昆5月07日《金正昆谈礼仪之七礼品礼仪》金正昆5月10日《罗斯福》(上)马骏5月11日《罗斯福》(下)马骏5月12日《希特勒》(上)马骏5月13日《希特勒》(下)马骏5月14日《秦可卿出身之谜》刘心武 5月17日《朱可夫》(上)马骏5月18日《朱可夫》(下)马骏5月19日《隆美尔》(上)马骏5月20日《隆美尔》(下)马骏5月21日《帐殿夜警之谜》刘心武 5月24日《无为而治》方尔加5月25日《儒道之争》方尔加5月26日《独尊儒术》(上)方尔加 5月27日《独尊儒术》(下)方尔加 5月28日《曹家浮沉之谜》刘心武5月31日《探秘中国汉字》(上)赵世民6月01日《探秘中国汉字》(下)赵世民6月02日《一代影星——阮玲玉》淳子6月03日《画魂——潘玉良》淳子6月04日《日月双悬之谜》刘心武6月07日《金正昆谈礼仪之名片礼仪》金正昆6月08日《金正昆谈礼仪之介绍礼仪》金正昆6月09日《金正昆谈礼仪之电话礼仪》金正昆6月10日《屈原》李敬一6月11日《蒋玉菡之谜》刘心武6月14日《丘吉尔》(上)马骏6月15日《丘吉尔》(下)马骏6月16日《蒙哥马利》(上)马骏6月17日《蒙哥马利》(下)马骏6月18日《北静王之谜》刘心武6月21日《韩信被杀之谜》易中天6月22日《韩信身世之谜》易中天6月23日《韩信功过之谜》易中天6月24日《韩信成败之谜》易中天6月25日《秦可卿原型大揭秘》(上)刘心武6月28日《金正昆谈礼仪之握手礼仪》金正昆6月29日《金正昆谈礼仪之座次礼仪》金正昆篇二:节目名单刘扬体:《经典中的爱情》姜安:《张仪》、《苏秦》李炜光:《解码包公》张颐武:《中国电影百年》曾国平:《智商与情商》赵世民:《探秘中国汉字》马骝镭:《解密山水画》(即将播出)、《谜影穿越二十年》(录制中)、《老鼠爱上猫》(录制中)、《土龙传奇》(录制中)王晓秋:《大变动中的中国之甲午风云》公孙强:《凝固的梦想》(录制中)、《UFO追踪》(录制中)福索音:《南京大屠杀》《即将播出》第五杰:《一战风云》(即将播出)、《二战风云》(录制中)赵玉平:《向诸葛亮借智慧》(即将播出)王海峰:《八国联军》《录制中》马援利:《走进非洲》(即将播出)汪方迁:《苍蝇的绝密飞行》(12月25日播出)、《解密蝇子》(12月19日播出)王新陆:《解读中医》康尔:《传奇紫砂壶》周文顺:《焦裕禄》赵英健:《清朝陵寝之谜》韩秀云:《身边的经济》陈毅明:《我心目中的陈嘉庚》李昌集:《《西厢记》中的爱情》、《从悲到喜说西厢》孔庆东:《孔庆东看武侠小说》、《走近鲁迅》、《我读经典之〈的魅力〉》孙丹林:《楹联的故事》、《唐伯虎》、《陆游的故事》、《我读经典之〈无形中的指引〉》姚淦铭:《老子与百姓生活》马瑞芳:《马瑞芳说聊斋》、《我读经典之〈感悟孔孟〉》方尔加:《孔子眼中的“仁义礼孝”》、《汉代国策风云》李蕾:《红旗渠的故事》马未都:《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陶瓷篇、玉器篇、漆器篇、杂项篇)喻大华:《道光与鸦片战争》、《喻大华评说嘉庆王朝》、《苦命皇帝咸丰》、《末代皇帝》(即将播出)葛剑雄:《我读经典之〈荀子的启示〉》《地域文化》第五寅:《河套长烟》(录制中)篇三:百家讲坛讲座集录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我读经典之〈明经读史感悟人生〉》、《大故宫》(正在录制)易中天:《易中天品三国》、《汉代风云人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我读经典之〈我读先秦诸子〉》、《大年初一说经典》于丹:《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论、语〉感悟》、《我读经典之〈在成长中感悟〉》王立群:《王立群读史记》(汉武帝、秦始皇)、《汉代风云人物》(项羽、吕后)、《大风歌》、《我读经典之〈强势由人〉》、《千古中医故事之华佗》、《宋史》(正在录制)纪连海:《正说清朝二十四臣》(和珅、刘墉、纪晓岚、多尔衮、鳌拜、吴三桂、大太监李莲英)、《我读经典之〈感悟孔孟〉》、《〈千古中医故事〉之孙思邈》钱文忠:《玄奘西游记》、《解读〈三字经〉》、《我读经典之〈独特的启蒙〉》、《千古中医故事之李时珍》、《班墨传奇》、《解读〈弟子规〉》金正昆:《金正昆谈现代礼仪》张望朝:《杨子荣》、《抗日名将杨靖宇》蒙曼:《武则天》、《太平公主》、《长恨歌》、《大隋风云》(上部)-隋文帝、(下部)-隋炀帝(正在录制)乔良:《新解三十六计》康震:《唐诗的故事》(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我读经典之〈庄子的人生境界〉》、《唐宋八大家》曾巩、欧阳修(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正在播出)、三苏父子(即将录制))孟宪实:《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唐高宗真相》、《我读经典之〈君子与小人〉》隋丽娟:《慈禧》、《我读经典之》孙立群:《吕不韦》、《李斯》、《范蠡》、《我读经典之〈解析<韩非子>〉》、《千古中医故事之扁鹊》、《从司马到司马》(即将播出)毛佩琦:《明十七帝疑案》、《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我读经典之〈毛佩琦七解〉》、《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马骏:《二战风云人物》、《我读经典之〈有用与无用〉》《拿破仑》(正在录制)刘心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秦可卿、贾元春、妙玉、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史湘云、八十回后真故事)王启涛:《蜀地探秘之》、《忧乐范仲淹》(即将播出)刘扬体:《经典中的爱情》姜安:《战国说客双雄(张仪、苏秦)》李炜光:《正说包公》高日晖:《范进中举》赵世民:《探秘中国汉字》徐放鸣:《另类英雄李云龙》、《我读经典之〈浩然之气与人格之美>〉》王晓秋:《大变动中的中国之甲午风云》王新陆:《解读中医》康尔:《传奇紫砂壶》周文顺:《焦裕禄》福索音:《汶川地震原因初探》赵英健:《清朝陵寝之谜》(慈禧、康熙、道光、嘉庆)陈毅明:《我心目中的陈嘉庚》李昌集:《《西厢记》中的爱情》、《从悲到喜说西厢》孔庆东:《孔庆东看武侠小说》、《鲁迅》、《我读经典之的魅力》、《从看钱钟书的幽默》孙丹林:《楹联的故事》、《唐伯虎》、《陆游的故事》、《我读经典之〈无形中的指引〉》姚淦铭:《老子与百姓生活》马瑞芳:《马瑞芳说聊斋》、《我读经典之〈感悟孔孟〉》方尔加:《孔子眼中的“仁义礼孝”》、《汉代国策风云》周思源:《红楼梦中的小人物》、《正说三国人物》、《周思源也说秦可卿》、《文明太后》(正在录制)李蕾:《红旗渠的故事》马未都:《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陶瓷篇、玉器篇、漆器篇、杂项篇)喻大华:《道光与鸦片战争》、《喻大华评说嘉庆王朝》、《苦命皇帝咸丰》、《末代皇帝溥仪》、《光绪》(正在录制)葛剑雄:《我读经典之〈荀子的启示〉》、《葛剑雄谈地域文化》周岭:《周岭解密曹雪芹》、《中的节日》(端午节、春节)、《奏折的秘密》(即将播出)曾仕强:《我读经典之〈易经与人生〉》、《胡雪岩的启示》、《易经的奥秘》。

《千字文》原文及翻译优秀9篇

《千字文》原文及翻译优秀9篇

《千字文》原文及翻译优秀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计划大全、策划方案、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千字文》原文及翻译优秀9篇《千字文》既是一部流传广泛的童蒙读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大明悲歌-功到雄奇即罪名

大明悲歌-功到雄奇即罪名

大明悲歌:功到雄奇即罪名明朝朱家皇帝,都有近乎病态的偏执性格,无不多疑刻薄,刚愎自用,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有喜欢比他大17岁的万贵妃的成化皇帝;有好声色犬马却无生育能力的“蟋蟀皇帝”明武宗;有迷溺于丹药以至中毒身亡的嘉靖皇帝;有即位当天就病倒的药罐子皇帝明穆宗;有创造二十五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有只喜欢做木工并且围着乳母转的天启皇帝……到崇祯皇帝时。

大明江山摇摇欲坠、油尽灯枯。

然而,皇族血统变态的成分进一步暴露,可以说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

一个生命体的死亡有一个回光返照的现象,崇祯的出现正是这种现象的表征。

他面对着危机四伏的政治局面,殷切的寻求冶国良方,勤于政务,事必躬亲,史志称“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与前两朝相比较,朝政有了明显改观。

天启七年(公元1628年)十一月,刚刚成年的崇祯皇帝在铲除魏忠贤的羽翼之后,再将其贬至凤阳,途至直隶阜城,魏忠贤得知崇祯要逮捕他。

遂与一个关系密切的太监自缢而亡。

此后将阉党二百六十余人或处死、或发配、或终身禁锢。

与此同时,他平反冤狱。

重新启用天启年间被罢黜的官员。

面对满清崛起后侵扰边关的时局,“国破思良将,危难识忠臣”,他起用了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予尚方宝剑,托付他收复全辽的重任。

应该说,崇祯皇帝具备了一个有为之君的一切表征,但是骨子眼里充满了朱家皇族血统里的暮气,病入膏肓、无可救药。

就中华历史而言,英雄豪杰固然可以在历史的舞台上大展宏图,留得千秋万代名,但也要忍受百年的孤独。

中华历史上,做利国利民的大英雄的代价是血淋淋的,大多没有善终,或冤死或错杀,衔恨而死,含冤百年。

岳飞、于谦之流,便足以说明问题。

崇祯皇帝手中的袁崇焕也逃不了这样的宿命。

袁崇焕的死是千古奇冤:岳飞遇害风波亭,时人就痛惜喊冤;于谦被处斩弃尸街头,明英宗后成化帝就给他平反。

袁崇焕蒙冤下狱,上纲上线定性为“汉奸”,身受凌迟,皇帝解气、百官消恨、天下欢呼,则极有可能永久地钉在耻辱柱上。

2024年两袖清风的成语故事

2024年两袖清风的成语故事

2024年两袖清风的成语故事2024年两袖清风的成语故事1于谦是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又是一代清官,人称“于龙图”、“于青天”。

于谦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上天资聪慧、勤奋好学,14岁就能赋诗、15岁成了秀才,被称为“神童”。

于谦仰慕诸葛亮、文天祥等杰出人物,写诗赞颂他们报效国家、廉洁公正的操守,以他们为自己的楷模。

正是在这些先贤精神的激励下,少年于谦立下“以天下安危为己任”的宏志,17岁时他写下一首流芳百世的佳作《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就是于谦一生的写照。

于谦为官以“廉洁公正”闻名。

“两袖清风”的故事就发生在他身上。

一次,他要进京办事,一些同僚劝他:“你不向上司献金玉,带上土特产,也是送个人情啊!”于谦听后,哈哈大笑,举起双袖风趣地说:“谁说我什么也没带?我带有两袖清风。

”并作《入京》诗一首以明志:“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天朝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于是“两袖清风”便作为为官清廉的成语而千古流传。

2024年两袖清风的成语故事2成语释义:比喻为官清廉,除了两袖清风外一无所有。

________追溯:明·都穆《都公谭纂》: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故事于谦,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和诗人。

他二十四岁中进士,不久就担任监察御史。

明宣宗很赏识他的才能,破格提升他为河南、山西巡抚。

尽管身居高官,他过的生活非常俭朴,吃住都十分简单。

明宣宗去世以后,九岁的太子朱祈继位,史称明英宗。

因皇帝年少,宦官王振专权。

王振勾结内外官僚作威作福,大臣都叫他为“翁父”。

于谦看不惯他专擅朝政,从不逢迎他。

为此,王振对于谦非常忌恨。

当时外省官员进京朝见皇帝或办事,都要贿赂朝中权贵,否则寸步难行。

于谦在担任巡抚从外地回京时,他的幕僚建议他买些蘑菇、绢帕、线香之类的土特产孝敬权贵。

于谦不这样做。

他甩了甩两只宽大的袖管,说:“我就带两袖清风!”回到家里,他写了一首题为《入京》七绝诗。

风云诡谲怎么读拼音

风云诡谲怎么读拼音

风云诡谲怎么读拼音
风云诡谲拼音:fēng yún guǐ jué
风云诡谲的意思
词语解释:
形容局势动荡、怪异多变。

谲:欺诈;诡谲:怪异。

同义词:风云变幻;风云突变;风云万变
成语繁体:風雲詭譎
诡谲在文言文当中的用法例句
仕为饥寒迫,归怜兴味长。

卜居从诡谲,勿药幸康强。

邻拟千钱买,书开万卷藏。

残年文字癖,更欲竞流光。

——宋•陈造《再次韵十首其九》
小诎南游得大观,天函无际碧相环。

盘黎错䝤周遭海,亘县绵州诡谲山。

自幸赏音毛颖下,相争充数锦囊间。

更无可以重收拾,莫怪吾诗今次悭。

——南宋•曾丰《庆元六年七月至儋耳问前守之政改元四年罢归八月过封川谒谭史君乃前守也用赋二长韵呈似其一》
坂经九折敢驰驱,险阻亲尝我马瘏。

未靖烽烟多战垒,谁谙韬略论阴符。

驭夫诡谲刀藏腹,石径嵚崎剑割途。

欲遣间愁沽浊酒,三蕉小饮学髯苏。

——清•钱炳森《甲寅四月出都途中述怀次许星叔韵其一》。

掇刀区四小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风云万变的成语解释小学语文成语大全风云万变的成语解释

掇刀区四小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风云万变的成语解释小学语文成语大全风云万变的成语解释

风云万变的成语解释成语解释:风云:比喻变化动荡的局势.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

比喻局势复杂,变化迅速,难以预料成语出处:宋·胡宏《题上封寺》:“风云万变一瞬息,红尘奔走真徒劳。

”成语繁体:風雲萬變成语简拼: FYWB成语注音:ㄈㄥㄩㄣˊㄨˋㄅ一ˋ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成语用法:风云万变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自然及局势的变化.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成语年代: 古代成语近义词:风云变幻成语例子:世界局势风云万变,我们还是好好保护自己英语翻译: a sudden burst of a storm形容伤心的成语形容伤心的成语1、若丧考妣:丧:死去;考:父亲;妣:母亲。

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

2、悲痛欲绝:绝:穷尽。

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3、痛心入骨:形容伤心到了极点。

4、泣下如雨:眼泪象雨一样。

形容伤心到极点。

5、抱头痛哭:指十分伤心或感动,抱头大哭。

6、泣不成声:哭得噎住了,出不来声音。

形容非常伤心。

7、人琴俱亡: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

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8、抱头大哭:形容非常伤心或很是感动的样子.9、哀痛欲绝:伤心得要死.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10、泪如泉滴:形容触动伤心事,眼泪象泉水一样流出。

11、五内俱崩:伤心得连内脏都破碎了。

形容极度哀痛。

12、痛哭流涕:涕:眼泪。

形容伤心到极点。

13、透骨酸心:形容极度伤心。

14、触目伤怀: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

15、伤心惨目:伤心:使人心痛;惨目:惨不忍睹。

形容非常悲惨,使人不忍心看.16、额蹙心痛:极度忧愁伤心的样子。

17、目断魂销:目断:竭尽目力所见。

指竭尽目力也看不见,因而内心十分悲痛.形容因离别而十分伤心。

亦作“目断魂消”.18、泪干肠断:形容伤心到极点.19、痛心拔脑:形容伤心到极点.20、如丧考妣:丧:死去;考:已死的父亲;妣:已死的母亲。

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21、疾首痛心:①伤心到时极点.②痛恨到极点。

出自“明代·张岱”笔下的成语

出自“明代·张岱”笔下的成语

明·张岱(dài):[张岱(dài),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

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láng)嬛(huán)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

] 《堵胤(yìn)锡传》:大权在握(dà quán zài wò):词意:指手中掌握着很大权力。

《祭义伶(líng)文》:粉墨登场(fěn mò dēng chǎng):词意:用粉、墨化妆,登台演戏。

比喻坏人乔装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家传》:荒诞不经(huāng dàn bù jīng):词意:非常荒唐离奇,不合情理。

《历书眼序》:相辅而行(xiāng fǔ ér xíng):词意:互相协助、配合进行。

相辅相成(xiāng fǔ xiāng chéng):词意:指两件事情相互辅助,相互促成,缺一不可。

《募修岳鄂王祠墓疏》:众擎易举(zhòng qíng yì jǔ):词意:许多人一起用力,就容易把东西举起来。

比喻大家齐心协力就会很容易把事情办成。

《娘嬛(huán)文集·募(mù)修岳鄂王祠(cí)募疏》:解囊相助(jiě náng xiāng zhù):词意:解开口袋,拿出钱财帮助他人。

形容慷慨助人。

《龙山文帝祠(cí)募(mù)疏》:漠不关心(mò bù guān xīn):词意:态度冷淡,不关心。

《诗韵确·序》:江河日下(jiāng hé rì xià),也作——江流日下、江湖日下:词意:江河的流水每天向下游流去。

比喻事物一天天衰败下去。

形容明朝的成语

形容明朝的成语

形容明朝的成语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历史事件、文化成就和社会发展都非常丰富,可以用许多成语来形容。

以下是几个形容明朝的成语及其含义:
明朝:以“万众一心”形容明朝时期的国力强盛和人民团结。

明朝建立之初,经过长期的战乱和动荡,社会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努力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使得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

这个成语也表达了明朝时期人民的团结和共同奋斗的精神。

文化繁荣:以“百花齐放”形容明朝时期的文化繁荣。

明朝时期,文学、艺术、哲学、科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各种流派和思想流派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这个成语也表达了明朝时期文化的多元和繁荣。

航海探险:以“乘风破浪”形容明朝时期的航海探险精神。

明朝时期,中国航海事业非常发达,海上贸易和探险活动也非常活跃。

这个成语也表达了明朝时期航海家的勇气和冒险精神。

官场腐败:以“腐败不堪”形容明朝时期的官场腐败问题。

明朝中后期,官场腐败问题非常严重,官员贪污受贿、奢侈浪费等现象十分普遍。

这个成语也表达了明朝时期官场的黑暗面。

社会动荡:以“动荡不安”形容明朝时期的社会动荡问题。

明朝中后期,社会矛盾加剧,民不聊生,农民起义和民族战争频繁发生。

这个成语也表达了明朝时期社会的混乱和不稳定性。

以上成语只是简单地描述了明朝的一些历史事件和社会问题,而其真正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形容风云的成语

形容风云的成语

形容风云的成语形容风云的成语 1[风云之志] 像风云那样雄大高远的志向。

[风云月露] 指绮丽浮靡,吟风弄月的诗文。

[风云突变] 风云: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

局势突然发生了变化。

[风云人物] 指活跃一时,言论行为能影响大局的人物。

[风云际会] 风云:比喻难得的机会;际会:遇合。

比喻有能力的人遇上好机会。

[风云不测] 比喻变幻莫测的局势。

[风云变态] 变态:改变常态。

风云改变常态。

形容诗文变化多姿。

[风云变幻] 象风云那样变化不定。

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

[月露风云] 比喻无用的文字。

[啸咤风云] 形容威力极大。

同“叱咤风云”。

[啸吒风云] 形容威力极大。

同“叱咤风云”。

[龙虎风云] ①比喻英雄豪杰际遇得时。

②指君臣遇合。

[际遇风云] 遭逢到好的际遇。

同“际会风云”。

[际会风云] 遭逢到好的际遇。

[叱咤风云] 叱咤:怒喝声。

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

形容威力极大。

[叱嗟风云] 形容声势、威力极大。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不测:料想不到。

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事先是无法预料的。

[天有不测风云] 比喻灾祸是无法预料的。

[风轻云净] 微风轻拂,浮云淡薄。

形容天气晴好。

同“风轻云淡”。

[风轻云淡] 微风轻拂,浮云淡薄。

形容天气晴好。

同“风轻云净”、“云淡风轻”。

[风起云蒸] 大风刮起,乌云蒸腾。

比喻事物迅速兴起,声势浩大。

[风起云涌] 大风刮起,乌云涌现。

比喻新事物相继兴起,声势很盛。

[风马云车] 指神灵的`车马。

[风流云散] 象风和云那样流动散开。

比喻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四面八方。

[风谲云诡] 谲:欺诈;诡:欺诈,怪诞。

风云怪诞,变幻不定。

比喻局势复杂多变,神秘怪诞。

[风举云摇] 凭借风云飞腾而上。

亦比喻飞黄腾达。

[风举云飞] 凭借风云飞腾而上。

同“风举云摇”。

[风虎云龙]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

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

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风吹云散] 比喻事物的消失、完结。

风云突变风云突变的意思,风云突变的故事,风云突变是什么意思,成语风云

风云突变风云突变的意思,风云突变的故事,风云突变是什么意思,成语风云

风云突变-风云突变的意思,风云突变的故事,风云突变是什么意思,
成语风云
【拼音】fēng yún tū biàn
【典故】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词
【释义】风云: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

局势突然发生了变化。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
状语;指政局等
【结构】主谓式
【近义词】风云变幻、风云万变
【反义词】一成不变
【同韵词】反正拨乱、昙花一现、芟夷大难、桃花人面、高低贵贱、春秋无义战、交口称赞、伈伈睍睍、虚中乐善、以一驭万、......
【英语】thereisasuddenchangeinthesituation
【语文同步】忽然间风云突变,太阳的温暖完全消失了,天空乌云密布,泥土里散发出一股怪味。

海伦·凯勒《再
塑生命》初中四册·课文·5
【成语示例】在这风云突变的时刻,我们最好要把握方向。

【其它使用】
◎自今年9月底以来,塔吉克斯坦的南部邻国阿富汗风云突变,塔利班入主喀布尔,而拉巴尼总统和马苏德却退守到与塔交界的阿北部地域。

◎在这风云突变的紧急关头,杨子荣加倍显示出他那革命英雄主义的思想辉煌。

风云突变
◎寒池不明白,她并非过度虚荣,也没向章迈要这要那,他为何要铤而走险呢?!但是,风云突变,寒池发
现自己是那么地爱章迈,她第一次感觉到心痛的滋味。

◎昨天下午,我见到正南方向有一只小艇在海上航行,突然风云突变,海浪滔天,必然遇险了。

风云突变
◎不料风云突变,李敖身被困厄,想再去看严侨也不行了。

成语典故《两袖清风》

成语典故《两袖清风》

成语典故《两袖清风》
拼音:
liǎng xiùqīng fēng
典故:
古往今来,凡为官清廉、不贪钱财者,常以“两袖清风”自誉。

说起它的由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以权谋私,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巡抚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

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带有清风!”以示对那些阿谀奉承之贪官的嘲弄。

两袖清风的成语从此便流传下来。

他曾作过《入京诗》一首:,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绢帕、蘑菇、线香都是他任职之地的特产。

于谦在诗中说,这类东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

只因官吏征调搜刮,反而成了百姓的祸殃了。

他在诗中表明自己的态度:我晋京什么也不带,只有两袖清风朝见天了。

诗中的闾阎是里弄、胡同的意思,引申为民间、老百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成语千字文:十七_明朝风云篇
十七、明朝风云
红巾起义,此起彼伏。

风起云涌,群雄逐鹿。

明祖元璋,大展宏图。

积草屯粮,兵劲城固。

后发制人,东荡西除。

各个击破,降龙伏虎。

开基立业,建元洪武。

鸟尽弓藏,滥杀无辜。

锦衣横行,如狼似虎。

生杀予夺,株连九族。

魏氏阉党,飞扬跋扈。

一手遮天,政由己出。

招权纳贿,藏垢纳污。

孝子贤孙,城狐社鼠。

东厂西厂,残民害物。

率兽食人,鹰犬塞途。

血雨腥风,道路以目。

罪恶滔天,罄竹难书。

天灾人祸,民不聊生。

官逼民反,李闯起兵。

均田免粮,旗帜鲜明。

转战千里,行踪无定。

进退失据,险象环生。

一波三折,大功告成。

称孤道寡,得意忘形。

追赃助饷,杀气腾腾。

祸乱相寻,红颜薄命。

冲冠一怒,开关降清。

腹背受敌,形格势禁。

大顺政权,短寿促命。

郡王成功,救危扶倾。

南征北战,移师金门。

收复台湾,指挥若定。

金瓯无缺,顺天应人。

郑和远航,大张旗鼓。

宣威异域,举世瞩目。

舳舻千里,观者如堵。

乘风破浪,风雨无阻。

飘洋过海,观风察俗。

奇珍异宝,互通有无。

七下西洋,应付自如。

绝域殊方,心悦诚服。

霞客远游,视险如夷。

风尘仆仆,穿荆度棘。

跋山涉水,乐此不疲。

寻幽探胜,甘之如饴。

溶洞石林,光怪陆离。

暗河伏流,有声无迹。

溯流穷源,循名责实。

析微察异,世传游记。

相关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