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理论与批评
戏剧影视文学中的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
![戏剧影视文学中的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c4bc70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a7.png)
戏剧影视文学中的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戏剧、影视、文学这三个领域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
在这个艺术世界中,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对戏剧影视文学中的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进行探讨。
一、文学理论在戏剧影视文学中的应用文学理论是对文学创作与艺术表现的原理和规律进行研究的学科,它包括多个不同的流派与理论体系。
首先,戏剧影视文学中的文学理论可以用于研究剧本创作。
剧本是戏剧和影视作品的蓝本,是整个作品创作的基础。
通过运用文学理论,剧作家可以深入挖掘角色形象、剧情发展和故事节奏等方面的问题,并运用到剧本的创作当中。
例如,结构主义理论可以帮助剧作家规划出紧凑有序的剧情结构,而新批评理论则可以帮助剧作家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心理变化和情感表达。
其次,文学理论在戏剧影视文学中也可以应用于解读和分析作品。
每一部戏剧或影视作品都有其特定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点,通过运用文学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读这些作品。
例如,后现代主义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些意识流的影像和非线性的叙事结构;女性主义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探讨作品中的性别议题。
文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工具,帮助我们深入研究和理解戏剧影视作品。
二、文学批评在戏剧影视文学中的价值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和评析的学科,它起着促进作品发展和改进的作用。
首先,文学批评可以对戏剧影视作品进行评价和评析。
通过运用不同的批评方法和理论,我们可以对作品的艺术成就进行评价,发现其优点和不足之处。
例如,传统形式主义批评可以分析和评价作品的结构和表现形式,而心理批评则可以分析和评价作品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情感表达等。
这些评价和评析有助于我们深入思考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改进方向。
其次,文学批评可以帮助戏剧影视作品的艺术发展。
通过对作品的批评和讨论,我们可以发现作品创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促使创作者进行改进和创新。
文学批评家们的建议和意见对于剧作家和导演来说都是宝贵的参考和指导。
论影视批评的方法和类型
![论影视批评的方法和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9665c46e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d6.png)
论影视批评的方法和类型论影视批评的方法和类型引言:影视批评是对电影和电视剧进行评论和评价的一种文化活动,旨在通过对影视作品的分析和文艺性的评论,拓宽观众对于影视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影视批评具有丰富的方法和多样化的类型,在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上对作品进行审美和艺术的解读。
本文将介绍主要的影视批评方法和类型,并对其特点和应用进行探讨。
一、影视批评的方法1. 艺术解读法艺术解读法是一种通过对影视作品进行艺术性的解读和分析来评价它们的方法。
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表达方式。
艺术解读法关注作品的艺术构成、意象和符号,通过解读影像和声音的设计,分析剧情结构和角色形象的塑造,探寻作品背后的意义和艺术意图。
通过对作品的艺术性进行解读,可以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和表现力,从而为观众带来更深入的观看体验。
2. 文化批评法文化批评法是一种通过对影视作品所反映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价值观进行评价的方法。
影视作品是一种文化现象,其创作和传播受制于特定的时代和社会环境。
文化批评法关注作品所传递的意义和价值观,分析作品对特定文化现象的态度和观点,通过对文化背景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影响。
同时,文化批评法也可以揭示作品与观众之间的文化共鸣和冲突,促进对于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
3. 历史评价法历史评价法是一种通过对影视作品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评价的方法。
影视作品有时以历史事件或人物为背景,通过叙事和塑造来再现历史片段或人物形象。
历史评价法关注作品对历史的还原和再现程度,分析作品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解读和诠释是否准确,同时也关注作品对观众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的影响。
通过历史评价法,可以推动观众对历史的学习和思考,加深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认知。
二、影视批评的类型1. 影片评论影片评论是对电影进行全面评价和分析的一种批评形式。
影片评论既包括对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的评价,也包括对制作和表演的技术层面的评价。
影片评论主要关注作品的整体表现,包括剧情结构、角色塑造、影像和声音的运用等方面。
影视评论方法
![影视评论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791c361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3f.png)
影视评论方法导言:影视评论是对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进行评价、分析和解读的一种文体形式。
影视评论方法是指在进行影视评论时所采用的分析、评价和论证的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影视评论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
一、主题分析法:主题分析法是指通过对影视作品的主题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其背后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具有明确主题的影视作品,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义和内涵。
但是,主题分析法可能会忽略作品的其他方面,导致评价的片面性。
二、艺术表现手法分析法:艺术表现手法分析法是指通过对影视作品的艺术手法进行分析,包括摄影、剪辑、音乐等方面的表现手法。
这种方法可以揭示作品的技术水平和创作风格,帮助观众更好地欣赏作品的视听享受。
然而,过分关注艺术表现手法可能会忽略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塑造,导致评价的片面性。
三、情感共鸣法:情感共鸣法是指通过对影视作品所传达的情感进行共鸣和感受,从而评价作品的质量和影响力。
这种方法强调观众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与作品产生共鸣。
然而,情感共鸣法可能会忽略作品的技术和创作层面,导致评价的主观性和情绪化。
四、社会文化批评法:社会文化批评法是指通过对影视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文化价值进行批评和反思。
这种方法强调作品对社会的影响和反映,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作品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
然而,社会文化批评法可能会忽略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导致评价的偏激和主观性。
五、跨媒体比较法:跨媒体比较法是指通过将影视作品与其他媒体作品进行比较,评价其在不同媒体之间的表现和差异。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作品的独特之处和创新之处。
然而,跨媒体比较法可能会忽略作品在自身媒体内的价值,导致评价的片面性。
六、批评理论分析法:批评理论分析法是指通过运用各种批评理论和方法,对影视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观众更全面地理解作品的多重意义和复杂性。
然而,批评理论分析法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对一般观众来说可能有一定的难度。
戏剧影视文学中的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
![戏剧影视文学中的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6d797a9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4c.png)
戏剧影视文学中的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戏剧影视文学是一门独特而又充满艺术创造力的学科,它融合了文学、戏剧和影视的元素,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故事和情感,吸引着观众的注意。
在戏剧影视文学的创作和研究中,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一些在戏剧影视文学中常见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
一、结构主义理论结构主义理论是戏剧影视文学中常用的一种理论,它强调作品的内在结构和意义。
结构主义认为作品是一个系统,由各种元素相互关联和交互作用而构成。
在戏剧影视文学中,结构主义理论可以用来分析角色关系、情节发展以及象征意义等方面。
二、后现代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是近年来在戏剧影视文学中备受关注的一种理论,它打破了传统文学观念和语言表达方式的束缚。
后现代主义理论认为戏剧影视作品应该是多元、流动和模糊的,注重对权力、性别和身份等议题的反思。
在文学理论上,后现代主义强调了语言的重要性,并主张通过语言的玩味和多义来表达作品的意义。
三、女性主义批评方法女性主义批评方法是关注女性在戏剧影视文学中地位和形象的一种方法。
女性主义批评方法通过分析和探讨女性角色的形象和性别意义,来揭示作品中对于女性的歧视、压迫和解放。
在戏剧影视文学中,女性主义批评方法对于探讨和强调女性主题和视角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文化批评方法文化批评方法是对戏剧影视作品中的文化因素进行分析和解读的方法。
它强调作品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以及作品对于文化观念和价值观的反映。
文化批评方法可以应用于戏剧影视文学中的各个方面,如人物形象、情节设置和对历史事件的再现等。
通过文化批评方法的运用,可以更好地理解戏剧影视文学作品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五、心理学分析方法心理学分析方法是通过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解读和分析戏剧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行为和心理状态。
通过运用心理学分析方法,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感冲突的表达。
心理学分析方法可以从认知、情感和动机等方面对戏剧影视文学进行深入的研究。
学期《影视理论与文化》课程的学习,谈谈你对影视批评的理解。
![学期《影视理论与文化》课程的学习,谈谈你对影视批评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835c3837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80.png)
学期《影视理论与文化》课程的学习,谈谈你对影视批评的理解。
站在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场上,科学的注重价值感的影视批评需要大力询唤。
这种影视批评不应当被视为一般的“评论”,它应当更深刻、更自觉;它也不应当被简化、俗化为“热点话题”“片场花絮”“影视快餐店”等等,它应当更凝重、更切实、更具批评个性。
新时代的影视批评必须是真正超越的批评,它要站在科学和艺术双重的立场上,以感性体验和理性分析双重方式,通过宏观把握和微观考察,对影视创作、影视媒介生态和进展、公众心理等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力求扣住影视艺术涌动演变的脉络,为影视艺术与人类理想的充分和谐贡献智慧。
当代影视媒介覆盖面广、信息传递快捷、生动多维,它是以具体直观的感性情态进入千家万户的。
因此,影视每每代表社会在精神文化上的导向,具有示范性,被认为是民族共同价值的象征和体现。
影视媒介一旦传递出消极、庸俗甚至负能量的观念、心理和行为,其对社会造成的污染会十分可怕,其影响也会十分深远。
普通大众欣赏电影、电视艺术,大多为满足对故事无穷无尽的渴望,寻求视觉娱乐是普遍心态,而其时他们精神上的“防线”往往较为薄弱,这使不良影视会在观众无意识的情况下产生巨大的“杀伤力”。
也正因为如此,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可谓正逢其时,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在移动互联网主导的时代,影像艺术是整个社会艺术消费的热点之一,占据了人们大量闲暇的时间。
由此,如果忽视影视批评是会产生严重后果的。
大众传播学家施拉姆就曾说过:“电视的发明是人类智慧了不起的成就,但如何运用电视,却是人类智慧的更大考验。
”影视批评关注的正是如何正确地运用影视,它发掘发现的是影视媒介和作品的价值感和美学蕴含。
我们确认批评的意义,拓展批评的视野,创造浓郁的批评氛围,都是为了叩问创作的真谛,询唤作品的内涵。
正因为如此,把影视批评视为指导影视创作的“创作”,并不为过。
论影视批评的方法和类型
![论影视批评的方法和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e256c0f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ec.png)
论影视批评的方法和类型论影视批评的方法和类型导语:影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被广大观众所喜爱。
然而,对于影视作品的评价与批评,则是一个相当主观和复杂的过程。
本文将从方法和类型两个方面,探讨影视批评的本质与特点,以期增进对影视批评的深入理解。
一、影视批评的方法1. 文字批评法文字批评是最传统、常见的影视批评方法。
从影视作品的各种细节、表现手法、主题、剧情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论,通过笔触的流畅和观点的明确来传达批评者对作品的赞美或批评。
文字批评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篇幅的延展和思考的深入,详细阐述对作品的观点和解读。
同时,文字批评也要求批评者对影视语言和艺术形式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分析能力。
2. 视频批评法随着网络的发展,视频批评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影视批评形式。
视频批评借助于图像与声音的媒介来传达观点,使得评论更加具象、直观。
批评者可以通过片段的选取、剪辑和配乐等手法,将自己的观点以一种有趣和富有创意的方式表达出来。
视频批评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影像的表现力,生动地展示作品中的亮点和问题,并且更容易吸引年轻受众的关注。
3. 社交网络批评法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影视批评逐渐在微博、豆瓣、微信等平台上成为一种流行的社交活动。
批评者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表情等多种方式,直接在社交网络上表达对影视作品的看法和评价,与其他观众进行交流和互动。
社交网络批评法的优势在于可以迅速传播、聚集大量意见,形成社群效应。
同时,它也受到了网络暴力和舆情的困扰,可能存在浅尝辄止、重口味、情绪化等问题。
二、影视批评的类型1. 艺术批评艺术批评关注影视作品的创新与突破,通过艺术角度来评价作品的视听效果、使用的影像美学等方面。
艺术批评强调对影视作品的审美价值进行评判,对作品中的意象、符号等进行解读。
它以艺术观点为基础,评价影视作品的创造力与独特性。
2. 社会批评社会批评注重影视作品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表达。
通过挖掘作品中的社会议题、反映现实问题的能力,对作品的社会责任以及对社会的影响进行评价。
第八章 影视批评
![第八章 影视批评](https://img.taocdn.com/s3/m/662ec563caaedd3383c4d3af.png)
第一节 影视批评的意义与标准
一 影视批评的主要意义 1、批评可以引导普通观众全面准确地感受影视 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帮助他们提高影视鉴 赏能力,从而更加科学、理性地对待影视艺 术作品。 2、批评可以帮助影视创作者全面客观地认识自 己的作品,探讨与把握创作规律,提高影视 创作的质量。 3、影视批评还对影视艺术理论的丰富与发展起 着重要作用。
二 影视批评的标准 影视艺术作品的综合性、复合性特征,决定 了对它的鉴赏与批评的 商业等诸 社会 艺术、商业 方面的因素共同组成的一个较为复杂的价值 指标体系。
三 科学的影视批评 科学的影视批评应该是以批判精神为主导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科学的影视批评最主要 的特征就是批判性、独立性与超越性的结合。 科学的影视批评还应该是“真实”而自由的, 是具有学术独创性、体现着一种创造精神的 文艺批评,是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
(完整版)影视批评
![(完整版)影视批评](https://img.taocdn.com/s3/m/1655651bdd88d0d232d46a48.png)
(名词解释)1、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想通过分析人的精神活动,找到隐藏背后起决定性作用的终极原因。
其中最著名的理论是人格系统理论、潜意识论和梦的解析,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柱。
(名词解释)2、心理结构理论:意识与潜意识。
人的精神活动好象冰山,只有很少部分浮现于意识领域,具决定意义的绝大部分都淹没在意识水平之下,处于无意识状态。
人格结构中最底层的本我,总是处在无意识领域,本我包藏着力比多即性欲的内驱力,成为人一切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
(简答)3、人格系统理论: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一个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完全隐没在无意识之中,它主要由性的冲动构成。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寻求欢乐、躲避痛苦是本我最重要的功能。
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本我与外部世界、欲望和满足之间的居中间者。
自我的功能是控制和指导本我与超越、拐进人格的协调发展。
自我是有逻辑、有理性的,并具有组织、批判和综合的能力。
遵循“唯实原则”。
超我:是人格在道义方面的表现,是理想的东西,超我分为自我理想和良心,需要努力才能达到,它是完美的而非快乐或实际的,它是禁忌、道德、伦理的规范和标准以及宗教戒律的体现者。
4、梦的解析与意义:梦的意义是愿望的实现(欲望的达成)是一种意愿的满足。
梦的工作通过四种机制得以完成:浓缩、一致、具象化、二次加工。
梦的工作将身体刺激、白日经历和残余和梦思维转换为一系列的形象,即完成一次具象化的过程。
在这一具象化的过程中,梦思维中的童年记忆、尤其是创伤情境经过浓缩或一致化的“处理”,使之连贯地呈现在梦境中的“故事场景”里。
二次加工指梦的工作对梦境进行修饰。
这一修饰的目的,首先是为了避开超我的审查机制和超我的禁令。
它去掉梦境中的“毛边”——因为使梦得以出现的生理机制正是为了保证睡眠,如果梦中的场景“冒犯”或刺激了超我的审查机制,我们便会从梦中惊醒。
二次加工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则是使梦中的“情节”相对的统一流畅,具有某种可理解性与逻辑性,而不是纯粹地混乱与浑沌。
影视批评角度和方法
![影视批评角度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88e8634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4.png)
影视批评角度和方法影视批评是指针对电影、电视剧或其他影视作品进行的评价和分析的一种文学评论形式。
它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来探讨和评价影视作品的艺术性、创新性、社会意义等方面。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影视批评角度和方法。
1.影视技术角度:影视技术是影视作品创作的基础,包括摄影、剪辑、音效等方面。
影视批评可以从技术的质量、运用的创新性等方面来评价作品。
例如,可以分析摄影师的镜头运用是否符合影片的叙事需要,剪辑师的剪辑手法是否能够凸显影片的节奏感等。
2.叙事结构角度:叙事结构是指影视剧情的组织方式。
影视批评可以从剧情的逻辑性、节奏感、情节的张力等方面来评价作品。
例如,可以分析作品的开头是否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剧情的发展是否合理等。
3.演员表演角度:演员是影视作品最直接的表达形式,他们通过表演来传递角色的心理和情感。
影视批评可以从演员的表演技巧、角色的形象塑造等方面来评价作品。
例如,可以分析演员的表演是否真实自然,是否能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等。
4.社会意义角度:影视作品不仅是娱乐产品,也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映。
影视批评可以从作品所涉及的社会问题、价值观等方面来评价作品。
例如,可以分析作品对社会现实或历史事件的再现能力,作品对其中一社会群体的刻画是否准确等。
此外,影视批评还可以运用一些方法和理论来评价影视作品,例如:1.时空背景分析:通过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地理背景,来评价作品对时代和地区的再现能力。
例如,分析一部电影对其中一历史时期的再现是否真实可信。
2.文化批评:通过对作品中的文化元素的分析,来评价作品对文化内涵的表达和理解。
例如,分析一部电视剧如何展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
3.电影风格分析:通过对导演的电影风格和手法的分析,来评价作品的艺术性和独特性。
例如,分析一部导演的作品风格是否具有独特性,是否能够给观众带来独特的艺术享受。
综上所述,影视批评可以从多个角度和方法来评价和分析影视作品,这些角度和方法可以互相交叉和补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影视作品的艺术魅力和社会意义。
影视文学研究4:影视鉴赏与批评
![影视文学研究4:影视鉴赏与批评](https://img.taocdn.com/s3/m/be4e30a1770bf78a652954c1.png)
二、重点问题
1.影视艺术鉴赏力的内涵:影视艺 术鉴赏力就是进行影视艺术鉴赏 的能力。
主要指:
(1)人们的影视艺术感受力;
(2)影视艺术鉴赏力的培养需要 一定的影视艺术鉴赏经验和人生 经验的积累以及社会文化修养。
2.为什么说影视艺术鉴赏是一种审美 再创造?
(1)影视艺术鉴赏是影视艺术 创作完成过程的最后一环。没 有艺术鉴赏,艺术创作就无法 完成。
3 电影艺术四要素
世界
艺术
艺术家 艺术品
接受者
4 电影批评角度与方法
(1)世界维度
一般指社会文化批评,如时代背景、民族、地域、 文化、政治制度等等。
把艺术作品看作是对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的反映 或再现。
案例:《阿甘正传》
第六章 意识形态批 评:《阿甘正传》
第一节 意识形态·政 治·社会 第二节《阿甘正传》: 成功而及时的神话 第三节 重写的历史 与讲述神话的年代
什么是影视批评
2.批评与鉴赏的联系与区别
(1)鉴赏是前提与基础,人人皆可;
(2)批评是鉴赏的深入和学理化,需要 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对电影理论、电影 语言、中外电影发展史有了解
第一章 电影的视听语言与叙事分析:《小 鞋子》
第一节 电影语言与叙事组合段理论 第二节 伊朗电影与《小鞋子》的叙事结构 第三节 叙事·表意·修辞
1.《怦然心动》:人生若只如初见 2.《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青春的
骚动 3.《失恋三十三天》:有失才有得 4.《泰坦尼克号》:爱是牺牲 5.《人鬼情未了》:爱是守护 6.《我的野蛮女友》:爱是等待 7.《返老还童》:执子之手,却不能与子偕老 8.《爱是妥协》:面对爱情,年龄不是问题 9.《霸王别姬》:别样的爱
07影视批评 (2)
![07影视批评 (2)](https://img.taocdn.com/s3/m/b013bb50be1e650e52ea9927.png)
07影视批评写作一、解释1、互文性:文本理论,继承机构主义的优点,并吸取了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破坏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传统,强调了文本自身的断裂性和不确定性,由于其理论符合现代文本理论的发展方向,故受到普遍重视。
互文性概念基本含义:“一个确定的文本与它所引用改写,吸收,扩展,或在总体上加以改造的文本间的关系”,“任何文本都是一种互文,在一个文本之中,不同程度地以各种多少能辨认的形式存在其他的文本”。
2、淡出:影视片的画面又清晰明亮逐渐变得模糊暗淡,以致完全消失,是摄影方法造成的一种效果,表示剧情发展中一个段落的结束。
淡出是电影中表示时间、空间转换的一种技巧,在电影中常用“淡”分隔时间空间,“淡”本身不是一个镜头,也不是一个画面,它所表现的不是形象本身,而只是画面渐隐渐显的过程。
它节奏舒缓,具有抒情意味,能够造成富有表现力的气氛。
3、景深:当镜头对着某一物体聚焦清晰时,使被摄物体产生较为清晰影像的最近点至最远点的距离就是景深,也是被摄物体能清晰成像的空间深度。
在景深范围内景物影像的清晰度并不完全一致,影响因素:光圈、焦距、摄距(物距)。
4、文化语境:与言语交际相关的社会文化环境。
它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习俗,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是一个社会群众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对属于该集体的成员具有规范性和约束性;二是社会规范,指一个社会对言语交际活动做出的各种规定和限制。
5、定格:电影手法的技巧手法之一,其表现为银幕上映出的活动影像骤然停止而成为静止画面(呆照)。
定格是动作的刹那间凝结,显示宛若雕塑的静态美,用以突出或渲染某一场面、某种神态、某个细节等。
具体制作方法是,选取所摄镜头的某一格画面,通过印片机重复印片,使这一停止画面延伸到所需长度,根据镜头剪辑的需要,定格处理可由动到静,也可由静到动,也有的在画面结尾时,用定格表示故事结束,或借此点题,留有余味。
二、简答1、在影视批评中历史批评的标准一般包含哪些方面的问题?1)影视社会历史批评是影视社会批评模式中最成熟也最具生命力的批评模式,以影视的社会历史蕴含为批评目的,以真实性、倾向性和社会效果为批评标准,采用主题探讨和形象论评相结合的批评方法,其中马克思主义批评方法是重要批评方法,用“历史的观点评论”文学艺术。
影视理论(完整)解析
![影视理论(完整)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827782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1.png)
影视理论(完整)解析影视理论是一门研究电影和电视艺术的学科,它包括对影视作品的分析、批评和理论探讨。
影视理论不仅仅是关于电影和电视的学术研究,它还涉及到对人类文化、社会和历史的理解。
影视理论关注的是电影和电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这包括对导演、编剧、演员、摄影师等创作者的工作的研究,以及对剧本、镜头语言、剪辑、音效等元素的分析。
通过研究这些方面的技巧和手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影和电视作品的意义和效果。
影视理论还关注电影和电视作品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电影和电视作品不仅仅是艺术作品,它们还反映了社会和文化中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
通过分析电影和电视作品中的主题、角色、情节和象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中的问题和不平等,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冲突。
影视理论还涉及到对电影和电视作品的历史和发展的研究。
电影和电视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它们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变革。
通过研究电影和电视的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它们如何随着时间而演变,以及它们对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影视理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不仅仅关注电影和电视作品本身,还涉及到对人类文化、社会和历史的理解。
通过研究影视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电影和电视作品,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和社会。
影视理论(完整)解析影视理论是一门研究电影和电视艺术的学科,它包括对影视作品的分析、批评和理论探讨。
影视理论不仅仅是关于电影和电视的学术研究,它还涉及到对人类文化、社会和历史的理解。
影视理论关注的是电影和电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这包括对导演、编剧、演员、摄影师等创作者的工作的研究,以及对剧本、镜头语言、剪辑、音效等元素的分析。
通过研究这些方面的技巧和手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影和电视作品的意义和效果。
影视理论还关注电影和电视作品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电影和电视作品不仅仅是艺术作品,它们还反映了社会和文化中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
戏剧影视文学中的文学理论与批评
![戏剧影视文学中的文学理论与批评](https://img.taocdn.com/s3/m/29a6541c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3.png)
戏剧影视文学中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在戏剧影视文学创作过程中,文学理论与批评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文学表达和创作技巧的深入研究和批判性分析,文学理论与批评家能够为创作者提供有益的指导,并推动文学艺术的发展与进步。
本文将探讨戏剧影视文学中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对艺术创作的影响与意义。
一、文学理论的意义文学理论作为对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和解释的学科,为文学创作者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借鉴。
其中,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理论等一系列学术流派在戏剧影视文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文学作品中语言、结构、象征等元素的研究,文学理论家能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并提供新的创作思路和技巧。
二、戏剧影视文学中的文学理论在戏剧影视文学创作中,文学理论扮演着引领创作方向和提升艺术水准的重要角色。
以结构主义为例,它强调文学作品的内在结构和符号体系,通过对剧本、影视作品的分析,揭示作品的深层意义和造型的精妙之处。
另一例子是后现代主义,它对传统叙事模式进行解构,注重非线性叙事、多重视角和意识流等手法的运用,为戏剧影视文学创作带来新的可能性。
三、文学批评的意义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和解读的过程,通过对作品的审美品质、主题内容、创作手法等方面的评判,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阅读体验。
同时,批评家的分析和评论也为创作者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启示,有助于他们不断完善作品,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四、戏剧影视文学中的文学批评在戏剧影视文学中,文学批评家通过对剧本、影视作品进行解读和评价,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图和情感。
批评家可以从故事情节、角色塑造、对话交流等方面进行点评,引导观众深入思考和感悟剧作的内涵。
此外,文学批评也对艺术创作起到监督和促进的作用,通过对作品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批评,激发创作者对自身作品的反思和改进。
五、文学理论与批评的挑战与前景在戏剧影视文学中,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发展面临着各种挑战。
首先,不同的文学流派和学术观点之间存在着分歧和争议,如何统一不同理论观点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创作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影视批评角度和方法
![影视批评角度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b594c65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c8.png)
二、影像读解方法
影像读解方法是建立在影像美学基础 上的一种评论方法。
影像读解方法的特点
从影像入手,注重分析影视画面、镜头、造型、声 音、构图、色彩等多种因素的传情达意功能;
通过对影视诸种构成因素的解读,探究其内在的价 值取向。
贴近影像本体,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评论。 运用这种方法,要求评论者具有较高的审美欣赏能
第二节 影视评论的方法
影视评论的方法,是为评论者走进影 视作品提供的一种具体的分析方法。影 视批评活动必须熟练掌握一种以上的分 析方法。
一、社会-历史方法
社会—历史的方法是文艺批评史上历史最 悠久、影响最大的方法之一。
社会-历史方法的基本特点
从复杂的社会联系中考察作品的本质特点、社会内 容、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
第十章 影视艺术批评
第一节 影视评论的性质 第二节 影视评论的方法 第三节 专业影视评论必备的素质
第一节 影视评论的性质
一、 通俗影视评论的特点
通俗影视批评是建立在影视鉴赏基础上。 通俗影视评论的自发性和大众性是由于影视艺术
本身的直观性和综合性所决定的。
自发性
影视艺术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是直观的、具体的、 可感的,因而容易唤起观众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和生 活经验,易于被不同层次的观众所理解、接受与认同, 特别是电视的观看。
考察影视作品中人物和事件的真实性、典型性; 评价影视作品的思想内容、社会价值和进步意义或
创作者的价值立场; 分析作品在艺术上的创新意义。
影视评论的社会—历史方法的着眼点
在于艺术的社会历史属性,把艺术作为一种社会历 史现象来分析;
在于影视作品和影视现象与这一时期社会生活的 各种联系;
重点关注批评对象的社会内容和社会价值。
影视概论中专业批评和业余批评的解释
![影视概论中专业批评和业余批评的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bcb5906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e7.png)
影视概论中专业批评和业余批评的解释影视批评对影视鉴赏与创作以及整个影视艺术的发展都具有不
可缺少的导引与推动作用,是深化影视审美、促进影视创作、推动影视理论发展的重要动力所在。
批评家应当在一定原则和客观标准的框架内,凭借自己的审美感受,以语言文字的形式针对具体作品、创作者或某一现象给予阐释与评判。
影视批评本质上属于艺术批评,因此也就具备所有艺术批评的共同属性,对这些基本属性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对影视批评做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首先,影视批评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其次,影视批评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再次,影视批评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
艺术批评家也应具备精深的哲学及美学修养。
作为一位思想深刻的艺术批评家,必须要有缜密的理性思维和丰富的哲学理念,要有较高的美学修养,否则评论文章只能浮在表层,缺乏理论深度。
如果我们善于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艺的问题,分析评论艺术作品,便能使我们的评论上升到艺术哲学的高度。
影视批评方法论1美学批评
![影视批评方法论1美学批评](https://img.taocdn.com/s3/m/66366b70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53.png)
影视批评方法论1美学批评美学批评是一种影视批评方法,旨在从艺术美学的角度对影视作品进行评价。
它关注的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对观众的视觉和感官体验的影响。
美学批评不仅仅是对作品本身的评价,还包括对作品创作背景、艺术风格、意义等方面的分析。
首先,美学批评关注作品的审美价值。
它评价的是作品的艺术品质,即作品是否符合美学标准和艺术规范。
美学批评可以分析作品的美感和美学特征,如画面的构图、色彩运用、镜头运动等,以及音乐、声效和声音设计等方面。
这种批评方法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要传达的艺术意义,增进对作品的欣赏和理解。
此外,美学批评也关注对观众的视觉和感官体验的影响。
它分析作品如何通过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刺激观众的感官,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和思考。
美学批评可以研究作品对观众的心理感受、情感表达和观念启发等方面的影响。
通过对观众反馈和观众参与的研究,美学批评能够评价作品对观众的艺术感知力和审美体验的质量。
最后,美学批评也可以关注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风格和意义等方面。
它可以对作品的历史背景、文化语境、社会意义等进行分析,揭示作品对时代和社会的反映和影响。
美学批评可以探讨作品的艺术风格和流派,以及由此产生的艺术影响和传承。
通过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风格和意义等方面的分析,美学批评能够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和价值。
总之,美学批评是一种重要的影视批评方法,它通过对作品的审美价值、艺术表现形式、观众体验以及创作背景、艺术风格和意义等方面的分析,来评价影视作品的艺术性和价值。
它的目的是提高观众对影视作品的欣赏水平,促进艺术创作和艺术发展。
影视批评方法论8、影视接受批评
![影视批评方法论8、影视接受批评](https://img.taocdn.com/s3/m/8591cecb10a6f524cdbf854a.png)
3、虚幻代替了真实,麻木代替了同情; 电视一方面在逼真地复制现实,同时,电视虚拟世界的逼真性又使现实世界非真 实化了。 瑟罗 :“如今 , 最经常被邀请来你家的邻居并不是你真正的邻居。电视上的家庭比 真实的一般美国家庭大约要富裕 4 倍 , 这就误导了许多真实的美国家庭 , 给他们留下 一个夸大了的概念 , 好象一般美国 家庭真有多富裕。把自己的家庭和这种虚构的家庭 相比 , 结果大家都有一种丧气的感 觉。 " 布热津斯基 :" 大众文化主要媒体的大肆渲染——对物质财富的崇拜 , 提倡消费和 鼓吹自我放纵就是幸福生活 , 从而掩盖了主要的社会难题 , 并抑制了作出某种终将真正 有效补救行动的反应。 “
(三)影视影响观众的思想价值观念
“所有的电视都是教育的电视 , 唯一的差别是它在教什么。” ——施拉姆 : 《传播学概论》 , 新华出版社 1984 年版 , 第 261 页
第三节 培养观众——中国电影的当务之急
一 观众群体构成导致中国电影的文化定位尴尬 在群体构成上,中国电影观众城市化水平甚低,缺乏欣赏与工业文 明相联系的电影的经验和素养,是制约中国电影发展的一大瓶颈。
四 影视接受模式
①联想型认同 反映艺术娱乐性、世俗性的形成过程。在观赏电视综艺娱 乐节目、通俗电视剧以及商业电影中表现得比较典型。 ②敬慕型认同 观众对影视作品中令观众景仰和倾慕的主人公,以及他们 所体现出来的英雄行为、崇高品质,产生崇拜、赞美、惊奇的 心情,达到道德上的净化。 ③同情型认同 观众对与自身境遇相同或相似的影视剧中平民化主人公的 命运产生同情、怜悯、共鸣。 ④净化型认同 观众通过对影视作品中悲剧性人物命运的认同,使情感得 到净化。 ⑤讽刺型认同 具有社会批评的性质,导致失望、破裂、否定期待等认同 结果。
影视批评方法论4、精神分析批评
![影视批评方法论4、精神分析批评](https://img.taocdn.com/s3/m/d6664f185fbfc77da369b16d.png)
在完成第一次同化之后,到了3至4岁,孩子开始进入“俄狄浦斯情结” 时期。拉康把“俄狄浦斯情结”期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母子双边关系期,此时父亲还未介入,孩子在这一阶段与母 亲直接相对,想成为她的“一切”,下意识地想去补充她的短缺物“菲勒 斯” (Phallus,男性生殖器,隐喻男权中心主义) ,想去与“菲勒斯”同 化,并间接地与母亲同化。
梦的“移植”作用就是把各种梦的隐意重组成为在梦的文本表面的、 外观上是无意义的形象。
“移植作用有两种方式:(1)一个隐藏的元素不以自己的一部分为代 表,而以较无关的它事相代替,其性质略近于暗喻:(2)其重点由一重要 的元素,移植于另一个不重要的元素”(《引论》,商务86,132页)。
“具象化”:“将思想变为视像”,形象是伪装和表达梦中所思的最佳
弗氏早期认为人类有两大基本本能:①性(欲)本能;②自体生存本能, 包括饮食本能、避险求安本能等,但从某种角度看,它仍是为了繁殖后代而 存在的。所以从生物学种族生存的长链看,性本能始终居于核心环节。
后期他认为人类的两大基本本能为①爱及生存本能——生本能,包括性欲 本能与自体生存本能;②攻击与破坏本能——死本能。
第二阶段,父亲开始介入,从此开始了三边关系期,这时作为“菲勒斯” 的父亲夺去了孩子欲望的对象,对孩子发出“不应与母同眠”,对母发出 “不应再占有汝之产物”的禁令,于是孩子遭遇了父法,父亲通过使孩子 与母亲的分离而使孩子“去势”。
第三阶段,孩子开始与父同化,并由于接受了父亲的权威而在家庭的 坐标系上获得了名字与位置。拉康指出,名字与位置就是主体性的原初的 能指。于是语言的学习、象征界的出现、主体的最终形成、从自然进入到 文化秩序等等都同时发生了,主体演化史跃入一个新的阶段——象征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科学学位复试科目考试科目名称:影视理论与批评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影视批评写作50分
广播电视传播50分
4)题型结构
论述题:2大题,每题50分,共10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影视批评写作
考试目标:
系统掌握影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用之于批评实践。
考试内容:
一、广电节目管理与生产
1949年前我国广播法规的“平衡”理念分析
我国有线电视法规的法律价值内涵分析
新时期中国广播电视法制建设特点及其启示
传播科技发展对美国传媒监管之法律政策的影响及其启示
湖南卫视“快乐中国”的叙事模式及功能分析
电视纪实节目中悬念营造浅析
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沉浮与美国电子传媒管制政策的变迁
自制剧:电视台博弈的新载体——以电视剧《丑女无敌》为例
二、影视艺术文化分析
后现代主义电视文化探析
符号、欲望及神话:消费主义与电视
悲情叙事的影像传播——解析我国电视情感类谈话节目
电视新闻节目的叙事艺术
影视服饰传播的消费主义解读
电视剧的女性主义、消费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绝望主妇》的多维解析论当代社会媒体奇观的建构策略与意义产制——以明星为例
制度变迁视域下的美国传媒娱乐化现象研究
存在与虚无——浅析姜文电影中的生命意识
三、电视剧理论与批评
论大众传播中历史建构的困境——以历史题材电视剧为例
从传媒热点透视社会文化——以《士兵突击》为例
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电视剧改编观念的演化
当文学名作遭遇“覆盖式”改编——兼谈《倾城之恋》的“编剧中心制”
契合与重构——透视电视剧《夜深沉》中原著与改编的关系
爱,要说出来——从《家事如天》看家庭情感剧中“对话戏”的艺术处理新时期电视剧女性形象的嬗变及其文化镜像功能
“梦幻童话”的是与非——青春偶像剧的叙事策略及其对青少年受众的影响
论电视剧叙事者现身问题
美国电视情节系列剧的“透明性”叙事策略
四、广播电视研究史及戏剧戏曲学
民国时期广播研究的历史演变及特点
民国时期的广播播音研究
主要参考书:
肖燕雄主编:《影视媒介的艺术化生存》,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
影视传播与文化
考试目标:
了解广播电视传播史的基础知识,把握影视传播规律,正确理解影视文化。
考试内容:
一、百年广播电视历程:技术视野
(一)延伸听觉神经:西方广播的技术历程
(二)传入与流变:中国广播的技术历程
(三)打破视听界限:西方电视的技术历程
(四)追赶与超越:中国电视的技术历程
二、百年广播电视历程:社会与文化视野
(一)西方广播与社会文化变迁
(二)中国广播与社会文化变迁
(三)西方电视与社会文化变迁
(四)中国电视与社会文化变迁
三、广播电视与传播研究的发展
(一)媒介机构与议程设置
(二)媒介文本中的符号与叙事
(三)被动与主动的受众
(四)电视暴力的效果研究
四、跨学科视野中的电视研究
(一)文化研究学派与电视研究
(二)女性主义与电视研究
(三)消费主义与电视研究
(四)全球化理论与电视研究
(五)后现代主义与电视研究
主要参考书:
蔡骐,黄金:《百年广播电视与传播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