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_影视批评与欣赏视角
影视鉴赏与批评

影视鉴赏与批评影视作品如果仅是那些放在盒子里的胶片和录像带,那么它将永远是没有生命的东西。
没有观众审美活动的参与,没有观众情感的投入,没有观众在观赏活动中的创造性理解,艺术家赋予其作品的潜在功能就永远无法实现。
因此,我们在这里就将从审美接受的角度来探讨如何鉴赏和批评一部影视作品。
第一节影视鉴赏影视鉴赏是人们在观看影视作品时所伴随的一种审美活动,是观众在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影视知识和相关艺术理论指导下,在对影视作品的直观感受中领悟作品内涵、享受作品形式美,并对作品作出审美评价的艺术创造活动。
一,影视鉴赏的特点与其它艺术鉴赏活动相比,影视鉴赏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从艺术接受的功能来看从艺术接受的功能来看,影视艺术作品鉴赏是一种审美体验或文化消费,是对影视艺术作品按照艺术美和影视美的规律和原则,对影视艺术作品加以感受、体验、理解和判断,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影视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的技术性和商业性,影视艺术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才兴起的一门年轻的综合艺术,它的诞生是伴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而发展的,对它的鉴赏活动也必须在满足一定技术水平的前提下才能进行。
另一个方面,从影视艺术诞生的时候起,它就被当作一种商品、一种文化消费品出售,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观赏影视作品也是在消费一种文化产品。
大众化的消费市场对影视作品审美品格的反向影响,或者说影视作品对于受众市场的倚重决定着影视作品具有强大的塑造大众文化品格的功能,它将对传播先进文化,引导文化消费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第二、从艺术接受的目的来看从艺术接受的目的来看,影视艺术作品鉴赏是一种个人性的、随意性的、感性化的接受,目的是获得艺术感受。
影视艺术鉴赏活动,说到底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活动。
在影视鉴赏的审美过程中,因个人的情趣、经历、性格、文化的差异,对同一部作品经常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这就说明影视艺术鉴赏活动既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又具有鲜明的个性。
影视鉴赏第一讲课件

一、《影视鉴赏》课程引言 志于道,据于德, 依于仁,游于艺。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 即: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籍在于 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 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
孔子(前551-前479)
3、课程要求与考核方式: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 少要在公共艺术课程中选修一门并且通过考核方可毕业。
一、《影视鉴赏》课程引言
2、课程目标: 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实践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
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 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 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
4、参考书目:
《影视鉴赏》:姜敏、黄钟军著,河北美术出版社*(教材) 《影视鉴赏》(第二版):林少雄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影视艺术欣赏》:陈思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影视鉴赏》(第二版):彭吉象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影视鉴赏》:仵埂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二、为什么要学习影视鉴赏
1、影视鉴赏是进行影视评论的基础,同时也
一、《影视鉴赏》课程引言
课程要求: 保持课堂纪律,严查迟到早退。 做好课程笔记,确保学习质量。 积极互动实践,体验艺术质感。
考核方式: (一)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20%)
包括考勤、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和中期作业等内容 (二)课程笔记(占总成绩的20%) (三)结课考试(占总成绩的60%)
一、《影视鉴赏》课程引言
四、怎样进行影视鉴赏
1、以文学和影戏的方式鉴赏影视作品 (影视文学鉴赏)
影视批评讲义第一讲ppt课件

[注释] 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蒙太奇学派主要包括库里肖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维尔托夫、杜甫仁科等。蒙太奇 学派要创立一种新的电影语言,使电影更好地发挥宣传和认知功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信息传媒。
二、电影史概述
d
二战后的一系列电影新浪潮
50年代末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新闻记者担任导演,聘 请业余演员,手提摄影机出现。大全景镜头是因为现实条件 限制,新好莱坞对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的吸取 60年代法国电影新浪潮,揭开了欧洲艺术电影的篇章 作者电影或作家电影的概念 德国新电影的出现电影是年轻的艺术,也是年轻人的艺术, 一个空前虚怀若谷的艺术
(威尔纳·赫尔佐格)
(维姆·文德斯) (福尔曼·施隆多夫)(莱纳·维尔纳·法斯宾德)
二、电影史概述
d
二战后的一系列电影新浪潮
日本电影新浪潮 香港新电影
80年代中国 电影新浪潮
伊朗电影新浪潮
(小津安二郎)
(沟口健二)
e
第三世界电影崛起的标志: 被欧美接受和认同的四部曲。
[注释] 大卫·波德威尔,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教授,是当今世界一流的电影学者。他对香港电影情有独钟,到 香港多次调查研究后再以其深厚学养写成此书,对香港电影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艺术成就及其对国际影坛的贡献 分析入微。
绪论
三种历史:电、电影与电视的区别
1 . 观影方式与环境不同
电影观赏环境更具有群体性质,(《天堂影院》片段1、《天堂影院》片段2) 电视观赏则更为家庭化。
观影的连续性与断续性 电视需要和人分享,电影要独自观影
一、电影与电视的区别
(波德威尔)
二、电影史概述
4 . 后电视时代的电影艺术
电视发明和普及带来的转向; 危机下的电影理论诞生。
影视批评方法论1、美学批评

和生命的“求本”之学或“诗学”。 把美学定位于对人类生存意义和终极价值的探询方式,是因为它要解决的 根本问题是理想和现实的关系,而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对人类的存在来说具有 根本的或说本体论意义。马克思曾揭示人的存在具有二重性,而人存在的二
美学精神的认识是精影品文视档美学批评的前提。
二 影视艺术之所“是” ——影视审美哲学分析 所谓影视艺术之所“是”,就是探讨影视艺术的本性,看它在何种意义和方式上逼 近对人生根本问题的解答。具体到影视艺术,就是看一看影视艺术在精神形态上表 现出什么特征,它在塑造国民灵魂方面是否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 从审美哲学的角度看,影视的艺术本性可以做如下检讨。 任何事物只有在符合某种要求、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前提下,才可能存在并由此确 定自己的本性。诚如马克思所说:“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马克思恩格斯 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1,第514页),这就是说,需要决定本性,而 事物满足人的何种需要,也确证着其本性。在这样一个基本认识的前提下,为了认 识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而创造和存在的影视的美学本性,就要从对审美需要的认
3、 影视艺术的审美文化分析
影视艺术的审美文化分析将影视艺术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研究 影视艺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精影品文视档的生产方式,包含的文化观念
第五节 影视美学批评方法 一 以美学精神观照影视 ——影视美学批评的原则
影视美学批评之所以不同于艺术学、文学、社会学等批评,核心就在于它 是用美学的精神观照影视,探析影视中是否或者有无美学的烛照,因此,首
影视艺术学研究影视的艺术特征和特殊表 现手段、产生、发展、创造、构成以及批评 和鉴赏等,由影视理精论品文、档 影视批评和影视史
影视鉴赏与批评

影视鉴赏与批评影视作品如果仅是那些放在盒子里的胶片和录像带,那么它将永远是没有生命的东西。
没有观众审美活动的参与,没有观众情感的投入,没有观众在观赏活动中的创造性理解,艺术家赋予其作品的潜在功能就永远无法实现。
因此,我们在这里就将从审美接受的角度来探讨如何鉴赏和批评一部影视作品。
第一节影视鉴赏影视鉴赏是人们在观看影视作品时所伴随的一种审美活动,是观众在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影视知识和相关艺术理论指导下,在对影视作品的直观感受中领悟作品内涵、享受作品形式美,并对作品作出审美评价的艺术创造活动。
一,影视鉴赏的特点与其它艺术鉴赏活动相比,影视鉴赏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从艺术接受的功能来看从艺术接受的功能来看,影视艺术作品鉴赏是一种审美体验或文化消费,是对影视艺术作品按照艺术美和影视美的规律和原则,对影视艺术作品加以感受、体验、理解和判断,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影视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的技术性和商业性,影视艺术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才兴起的一门年轻的综合艺术,它的诞生是伴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而发展的,对它的鉴赏活动也必须在满足一定技术水平的前提下才能进行。
另一个方面,从影视艺术诞生的时候起,它就被当作一种商品、一种文化消费品出售,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观赏影视作品也是在消费一种文化产品。
大众化的消费市场对影视作品审美品格的反向影响,或者说影视作品对于受众市场的倚重决定着影视作品具有强大的塑造大众文化品格的功能,它将对传播先进文化,引导文化消费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第二、从艺术接受的目的来看从艺术接受的目的来看,影视艺术作品鉴赏是一种个人性的、随意性的、感性化的接受,目的是获得艺术感受。
影视艺术鉴赏活动,说到底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活动。
在影视鉴赏的审美过程中,因个人的情趣、经历、性格、文化的差异,对同一部作品经常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这就说明影视艺术鉴赏活动既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又具有鲜明的个性。
影视批评角度和方法

三、深厚的语言文学基础
影视艺术与文学有着天然的 血缘关系。 “文学是人学”,文学是了 解人生、研究社会的基本功。 丰厚的文学修养又是娴熟的 写作能力和精湛的语言表达 能力的本源。
三、影视评论对象的独特性
1、具体的影视作品可以作为评论对象
可对内在意蕴和主题进行分析探索 可对具体的电影元素进行评说、判断 可对导演的创作意图、演员表演技巧以及画 面、构图和音响进行评论
2、与影视作品相关的影视现象、历史流源、艺术追求、 思潮等可作为影视评论的对象。也可以进行相关的 文化研究,但与影视作品完全脱离的写作行为不是 真正的影视评论。
3、 在对作品的艺术分析上,必须遵循和体现影视艺 术的规律,符合声画思维的活动特点;在写作旨归上, 必须落实到对作品的具体分析或对影视现象的认识上 等等。
第二节
影视评论的方法
影视评论的方法,是为评论者走进 影视作品提供的一种具体的分析方法。 影视批评活动必须熟练掌握一种以上的 分析方法。
一、社会-历史方法
社会—历史的方法是文艺批评史上历史最 悠久、影响最大的方法之一。
社会-历史方法的基本特点
从复杂的社会联系中考察作品的本质特点、社会内 容、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 考察影视作品中人物和事件的真实性、典型性; 评价影视作品的思想内容、社会价值和进步意义或 创作者的价值立场; 分析作品在艺术上的创新意义。
一方面,可以帮助创作主体掌握受众的审 美心理、艺术追求及其变化,从而为继续 创作提供参考; 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受众更好地欣赏作品, 提高受众审美欣赏水平,更新受众传统观 念和审美意识,形成新的审美需求和艺术 观念,为影视艺术的再创作提出更高的需 求,最终促进影视艺术的发展。
影视艺术与批评教导小学生对影视艺术作品的批评和分析能力ppt课件教案

影视艺术具有视觉与听觉相结合、时空自由、逼真性强、受众广泛等特点。它 能够生动地展现现实生活,表达人类情感,传递价值观念。
影视艺术发展历程
默片时代
有声电影时代
彩色电影时代
数字化时代
早期电影以无声片为主,通过 画面和字幕传达情节和人物情 感。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包括 卓别林的喜剧片等。
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影开始有 了声音,使得电影的表现力更 加丰富。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包括《乱世佳人》等。
彩色电影的出现使得电影画面 更加生动逼真,给观众带来更 加真实的视觉体验。这一时期 的代表作品包括《星球大战》 等。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影视 制作和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 的变化。数字化技术使得影视 制作更加便捷高效,同时也为 观众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观影 方式。
影视艺术表现手法
镜头语言
镜头是影视艺术的基本单位,通过不同的镜头运 用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如推、拉、摇 、移等镜头运动方式,以及特写、全景等镜头景 别。
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活动设计
角色分配与扮演
活动评价与反馈
让学生选择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通 过表演形式展现角色特点和情节发展 。
对学生的表演和模拟活动进行评价, 指出优点和不足,提供改进建议。
情景模拟
创设与影视作品相似的场景,让学生 在模拟环境中体验角色情感和故事情 节。
写作练习:影评或观后感撰写指导
01
希望的力量
安迪虽然身陷囹圄,但他从未放弃希望,通过智慧和努力最终获得了自
由,让小学生明白希望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坚持就有可能实现自己的
梦想。
02
友谊的珍贵
安迪在监狱中结识了瑞德等朋友,他们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最终都获
第一章影视欣赏与评论

电影欣赏
指人们观赏电影、电视时产生的一种精神 活动。电影欣赏的基础首先是视听的形象, 是直接把握艺术形象,然后具体地认识形 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面貌和本质,体会 作品所蕴涵的思想感情。但电影欣赏不只 是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理性活动。观众认 识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面貌以后,还 要进一步理解它所体现的本质意义,领会 整个作品所显示的客观真理,以及其中所 寄托的编、导、演等的思想感情。
影视艺术评论
社会历史批评方法 精神分析批评 女性主义批评 大——综合 理论评论
第一节 电影电视的认识(从文化和传播角 度) 第二节 盘点2009年大片 第三节 试用女性主义理论看影片<<麦田 >>和<<阿凡达>>
第二章 视觉语言系统
第二章
二、大远景
大远景表现更为广阔的场面,浩茫的自然景色和 大范围的背景。大远景在特定情况下是刻画人物 心理的一种巧妙手段。如在法国电影《情人》中, 写女主人公(积奇玛莉饰)当年15岁便感到衰老 瞬间的到来,她记载着往事,是她第一次来到越 南媚公河,接着出现大远景:浩渺连天的湄公河, 河的两岸,只有依稀的绿岸。 大远景:湄公河的右岸,汽车轮渡渡口,开来一 辆黄色的旅客客车。
影片《阿拉伯的劳伦斯》中,横向、纵向 的骑兵队伍,出击。入夜,在酋长奥达的 帐蓬里,劳伦斯与他探讨,是为王子服务, 还是为阿拉伯人服务?在这段戏里,导演 便用了许多全景镜头。
第四节 远景、大远景、极远景
一、远景 远景我们常说的远远望去之景。它指拍摄 全身人像及人物周围广阔的空间、环境、 自然景色或广大群众的活动场面。它主要 用于交代环境和气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主义在所有的 知识形式和质询领域内 都提出了有关性别和性 别等级的重要观念。女 性形象一直是电影和有 关视觉媒体的中心特征。
性别问题成为分析中心的思路,比如女性主义研究者人为,影视 作品中,女性是男性“视觉快感”产生的重要条件,作品中的女 性与作品中的男性、观看席上”男性主体位置“的男性个体的真 实关系——女性被男性观看支配的关系。
坚持最简单的生活态度,遇到欺负和炮火时不顾一切的向前冲。阿甘这种性格 和态度正是数百年来美国社会主流意识所公认的美德,也唤醒了每个美国人心 中所珍藏着的那个美国梦
2、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探索一个文化意义是透过什么样的相互关系(也就是结 构)被表达出来,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分析现象的理论,是在二 元对立的系统中分析这种现象的基本结构。
影视作品欣赏与批评的辨析
一、影视欣赏与批评的辨析
影视赏析是对具体作品而言的,它包括个人的感受、体验、理
解和认识.
影视批评则是按照一定的观点和标准,对包括影视艺术家、影
视作品以及具体的影视艺术思潮风格等在内的影视现象所谓的理 性分析、研究和评介。
二、影视批评的类型
文本批评、影像解读和整体关照 1.文本批评 (1)主旨
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 特定阶级为维护自己的利益来主宰另一个阶级的意识型态及文
化,通过控制文化内容和建立重要习俗以统一意见来实现。
4、精神分析批评
电影精神分析学的理论研究涉及电影的三个方面。
1.研究“电影文本中的欲念”,即研究影片人物的无意识活动和 性心理。 2.研究无意识在电影创作和欣赏过程中的作用,即“文本的欲念 ” 3.研究“电影媒体的文化功能” ,比如
按照自己的美学观念、艺术趣味、创作能力塑造影 视形象。
可从人物形象是否别具一格, 性格是否鲜明突出,形象是否具 有生命力等方面去分析
(4)情节、结构和节奏
情节是人物性格和命运发展的历史,是事件 展开到完结的历史,情节和结构不可分割,在某种 意义上情节就是结构,只是情节所体现出来的结构 是表层的,而一部作品情感和逻辑的内在结构则是 深层的。
应批评、社会学批评、后现代主义批评、第三世界和后殖民主义 批评以及大众文化批评等。
(一)“银幕理论”批评 1、符号学
符号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各种用以进行表达、交流、沟通的的符号, 及所有符号系统,如文字、影像、语言音乐、标志、动作、物品这 些可以构成“语言”的符号系统,也包括在礼仪、仪式或演出中使 用的由不同质料组成的复合体——符号。
3、社会学批评
社会学关注电影和电视的效果。其次,影视对个人和社 会所可能产生的作用——积极的或消极的。 采用社会学方法的批评家所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这个文本中的人物被表现为什么类型的(社会的、职业的、 家庭的)角色?在这些角色中他们表现出来什么属性、态度 和行为?什么角色在心理上、感情上、社会上或经济上被表 现为积极的?通过这个角色直接地或非直接地传达 了什么社会规则和教训?
中国传统的电影批评主要是现实主义批评(以真实性为最高美学原则)和社会
主义现实主义批评(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强调社会主义或革命的倾向性)
现代批评也可以分: 1.以银幕理论为核心的一些方法,包括:符号学批评、结构主
义批评、意识形态批评、精神分析批评和女性主义批评。
2.以文化研究为核心的一些方法,包括文化研究批评、读者反
比如《勇敢的心》分析 1.个人英雄主义与集体对立 2.野蛮与人性 3.忠诚与背叛 4.好莱坞硬汉形象与英雄命运悲剧
华莱士的英雄形象是苏格兰“国家身份”建构的有着密切关系
3、意识形态批评
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的解释中,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的经 济基础上形成的对于世界和社会的系统的看法和见解、、、西方 马克思主义对其进行了发展了意识形态新的感念,强调了社会内 部矛盾,以及对抗习惯和妥协性共存的现象。
(二)文化研究批评
1、文化研究批评
当电影符号学关注于专门的电影符码如声音等时,被称为文化研
究的运动则对把媒体如电影置于更大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语境)中
更感兴趣。
触
痛
朝
《 收
鲜件
民人
族 伤
不 详 》
痕
的
悲
情
恩珞——民族苦难的隐喻
玩具枪的靶子
► 找回尊严
昌古母子洗刷耻辱
《铁皮鼓》
奥斯卡的鼓声和尖叫 ——危机四伏的社会现实 奥斯卡在三岁时,看到听到的是物价 飞涨,人们酗酒、打牌、吵吵嚷嚷以 及纳粹势力的猖獗,并且无意中发现 母亲和表舅、偷情,丑恶的成人世界 使他决定停止成长,他自动摔下楼梯 摔断了颈椎骨。他整天敲打一只铁皮 鼓,以发泄对畸形的社会和人世间的 愤慨。
2、读者-反应批评
读者-反应批评基本假设是:意义来自于读者的阐释而不是 停驻在文本中的什么东西
使用读者反应方法的批评家对影视文本可能会提出的问题 有:谁是这个文本理想的读者?文本鼓励理想的观众采取什么 视点(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美学的态度、价值和信念) 来观看人物、场景和动作?文本通过什么叙事和技术策略指出 谁是理想的观众?、、等等
2.影像批评
(1)构图 (2)照明 (3)色彩 (4)声音
3.整体关照 (1)风格 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包括导演的创作风格和演员的表演风格
民族风格 时代风格
(2)类型 类型电影是商业电影的产物 喜剧片 动作片 恐怖片 爱情片 警匪片 伦理片 科幻片 战争片 歌舞片
三、影视批评的方法
(一)影视批评的方法可以分为传统和现代两个部分
6、大众文化批评 大众文化批评着重从电影和电视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
角度探讨其政治价值。它可以看作是文化研究批评的一 个延伸,不注重媒体的特性。
大众媒体的批评性阐释学的任务,就是提高人们去意识到大众 媒体所传达的所有声音,既指出霸权的“画外音”,也指出那些 含糊的和被压制的声音。
是一个把第三世界国家的电影和电视置于其文化 和政治,以及其后殖民身份等背景中的批评方法。
关注以下问题:
电影如何能够最好地表达民族所关心的问题?社会经验的那 一部分被电影所忽视了?如何制作和在财政上资助进步的、 民族的电影?对老殖民地、新殖民地和新近独立的国家,什 么样的电影策略是最适当的?独立制片人的任务是什么?在 第三世界的电影中,作者和作者主义占有什么地位? 在抵制好莱坞的控制方面, 国家应该起什么作用?、、、
4、后现代主义批评
后现代主义是相对现代主义的,排斥“整体”的观念,强调异质 性、特殊性和唯一性。无中心、无深度、分散而零散。
在对电影批评的关系上,后现代主义并没有形成一套像其他理 论方法(如女性主义的精神分析方法)所具有的理论和批评方法。 这是因为他在本性上怀疑统一的理论框架。
பைடு நூலகம்
5、第三世界和后殖民主义批评
(2)题材 题材是构成作品故事内容的素材,源于生活, 是创作者对生活经验的凝练提取
《饮食男女》注目于东方和西方的冲突碰撞,传统与 现代的隔膜互悖,并将这一切集中于一个家庭去呈 现,在家的解构与重组中,把握现代都市的精神特 质,“新都市电影”
“人生不能象做菜,把所有的料 都准备好了才下锅。”
(3)人物 影视创作者根据自己对人与世界的观察和理解,
广义的主旨也称为“母题”,是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文学艺术 反复表现的思想主题,如爱情、亲情、友情、奋斗、希望、死亡等
狭义的主旨指在某一具体作品中,创作者通过对具体社会生活的 描绘所展示的思想意义,以及创作者本人对社会生活现象的认识和 评介。
影视艺术是对社会生活、 人生存状态的整体观照。透 视影视作品对人所进行的关 照,是把握作品主旨的一个 层面
女性主义批评提出:
观众被摄影机角度、编辑、情节等暗示来认同的是什么样的 视点、感情和经验?女性是被表现为窥淫癖快感的对象(从男 性的视点被作为一个性对象加以展示)吗?男人被表现为窥淫 癖快感的对象吗?这种视点是通过什么形式的和技术的策略传 达的?对男人或女人、或两者,什么属性和态度被表现为是适 当的?角色、价值和情节是否保持或重建了关于性别的主流文 化观念吗?如果存在话,文本鼓励何种对立的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