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蛋的母鸡为什么“红脸”
蛋鸡大肠杆菌如何防治 蛋鸡产血壳蛋咋回事
![蛋鸡大肠杆菌如何防治 蛋鸡产血壳蛋咋回事](https://img.taocdn.com/s3/m/a6e5fafc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4.png)
蛋鸡大肠杆菌如何防治蛋鸡产血壳蛋咋回事
当前蛋鸡养殖户越来越多,随之蛋鸡会产生一些疾病问题。
其中大肠杆菌是一种很常见的鸡群易发疾病,会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达龙绿炎净,蛋禽专用,中药替抗精品,治疗大肠杆菌、肠炎、输卵管炎引起的沙壳蛋、畸形蛋、破壳蛋、血斑蛋。
血壳蛋是指蛋壳表面带有血迹。
通常有两种表现,一是在蛋产出体外的过程中,由于产道壁出血,使蛋壳胶质膜外留下片带状鲜红血迹,这种血迹用水是可以洗掉的。
究其原因有三种,其一是蛋壳粗糙,在产出过程中,擦伤产道壁而出血;其二是产道由于大肠杆菌或沙门氏菌等感染,引起产道粘膜水肿与产道狭窄所致;其三是由于饲料能量过高,造成腹部脂肪沉积过多,所致产蛋相对狭窄所致。
二是在蛋壳形成过程中,蛋壳腺粘膜弥漫性出血,随蛋壳形成而镶嵌在蛋壳内的凝血块儿或血斑,因此用水多是洗不掉的。
究其原因就是由于输卵管的子宫部受到病毒和细菌的侵袭,导致子宫粘膜弥漫性的出血,由于家禽体内温度较高,凝血块氧化而颜色加深,在蛋壳形成过程中随壳腺分泌钙质而镶嵌在蛋壳内,形成血壳蛋。
家禽肿头肿脸病因浅析
![家禽肿头肿脸病因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2e36c26125c52cc58bd6be51.png)
家禽肿头肿脸病因浅析在养殖生产中经常见到肉种鸡,蛋鸡或肉仔鸡以肿头肿脸为特征的疾病。
以眼脸肿胀,眶下窦肿胀为主,头部皮下及肉髯肿胀为辅,临床上常表现甩鼻或呼吸困难。
由于肿头肿脸的病因比较复杂,故在临床上要综合考各种发病因素才能作一准确的结论,总体来讲家禽肿头肿脸的发病因素主要有疾病和管理两方面因素造成。
现将本人在生产中见到的几种发生原因浅析如下,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疾病因素(一)病毒性疾病1肿头综合症:本病是由禽肺病毒引起,其特征是头面部水肿。
该病主要发生于肉仔鸡和育成鸡,主要侵害呼吸道。
临床上表现为喘`咳嗽`眼鼻流出分泌物,并伴有眼结膜`鼻窦和眶下窦及面部肿胀。
根据管理和治疗情况不同,发病一般为,病死不等,本病具有传染性。
2禽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临床表现脸部,头冠充血呈紫红色,两眼泪腺凸出,形若‘金鱼眼‘’眼睑肿胀`流泪,眼角有小泡,眼内有粘性或干酪样分泌物,严重者失明。
眶下窦内有大量胶冻样渗出液,鸡冠肉髯出血发绀坏死,肉髯肿胀变厚向两侧开张剖检切面有大量胶冻样渗出液。
3禽白血病:本病为骨髓细胞增生形成肿瘤组织,此瘤组织常发生于骨骼表面与骨膜相连且靠近软骨部位。
头部鼻腔的软骨表面`卢骨`眼眶及下颌骨均可发生肿瘤组织,此肿瘤组织呈灰白色或淡黄色,质软易碎或干酪样弥漫性或结节性生长隆起于头面部,使头面部皮肤隆起看似肿胀。
4传染性喉气管炎:该病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特征是呼吸困难,咳嗽和咳出含有血液的渗出物。
由于病毒的侵害部位不同,传染性喉气管炎在临床上可分为喉气管型和结膜型。
能够引起眼睑肿胀的主要为结膜型,由病毒侵害眼结膜所致,其特征是结膜红肿,眼睛湿润,眼角有泪液,常表现一侧轻一侧重,发病1—2日龄后流眼泪及鼻液,眼分泌物从浆液性到脓性,最后导致眶下窦`鼻窦,肿胀,甚至上下眼睑粘合。
(二)细菌性疾病1大肠杆菌病:该病在临床上的表现较多,肿头肿脸症状是其中一种,该病是因为大肠杆菌感染上呼吸道或眼结膜所致。
蛋鸡几种常见肿脸症状疾病的鉴别诊断
![蛋鸡几种常见肿脸症状疾病的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cdf7183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4a.png)
此方政i t 蛋鸡几种常见肿脸症状疾病的鉴别诊断近段时间,临床服务发现多例 肿脸的病例。
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对这些病例做些深度剖析,希望对 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临床常见的肿 脸疾病主要包括鼻炎、慢性流感和 肿头综合征,今天主要从发病症状,解剖特点和如何防控来分析这三种 疾病I1发病特点1.1传染性鼻炎本病是由副鸡嗜血杆菌所引起尹薪项,卢玉谭(河北科为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00)后眶下窦开始肿胀,病鸡精神沉郁,鼻孔粘料,明显减料。
临床见到有些病例流鼻涕粘料,但是一直不肿脸,有的客户按鼻炎治疗,效果不好。
四是病鸡一般为单侧肿,个别是双侧,一般表现浮肿,用手按压肿胀部位较软。
五是用对鼻炎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后(如磺胺药),效果非常明显。
六是容易反复发^作,如果只用药物治疗,很多鸡群都会复发,直到传遍鸡舍所有鸡。
1.2温和型流感温和型流感多由低致病力的毒有肿脸的鸡,还有打蔫的病鸡,但并不表现肿脸。
肿脸的鸡只精神状态相对较好,没有鼻炎那么沉郁。
鸡群往往同时有呼吸道症状。
鼻炎的肿脸区域一般比较集中。
四是肿脸往往是围着眼眶(也就是眼圈)肿,并不是眶下窦(也就是通常说的脸部),单侧或双侧。
肿脸的鸡鼻腔一般无分泌物。
有的病例鸡冠或肉髯肿,有的是下巴肿,鸡张口呼吸,呼吸困难。
五是肿胀部位用手按压发硬,颜色发白。
六是用治疗鼻炎的药物,效果不明显。
1~3 周。
该病出现的第一个症状是喷嚏,—天内发生眼结膜潮红,泪腺肿,在以后12~24小时,头部开始出现皮下水肿,最先见于眼部周围,继而发展到头部,再波及下颌组织和肉垂。
在早期,鸡以爪抓面部,表现出局部瘙痒,接着病鸡精神沉郁,不愿走动,食欲降低,死亡率1%~20%不等,除头肿现象外,还表现特异的神经症状。
2解剖病变鸡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
主要症状 为鼻腔与窦发炎,流鼻涕,脸部肿胀 和打喷嚏。
临床发病主要有以下几 个特点:一是60日龄前很少发生,主要 发生于60日龄后的鸡群,产蛋鸡群 更是高发。
疑难问题解答
![疑难问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a788021a866fb84ae55c8d0e.png)
五、疑难问题解答1、蛋壳颜色问题?蛋壳颜色形成途径血液中红细胞一血红蛋白一胆绿索一胆红索一葡萄糖醛胆红索一棕色素卟啉(沉积于蛋壳外层和壳上膜),其主要影响因素如下:1、遗传决定:影响蛋壳颜色的主要色素是棕色原卟啉,合成原卟啉能力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而且仅限于带颜色羽毛或皮肤的鸡种,研究数据表明蛋壳色泽遗传为0.58~0.76。
2、疾病影响:输卵管病变、新城疫、减蛋综合症、肾型传支、鸡白痢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蛋壳腺萎缩,从而使壳上膜的分泌量减少,壳上膜是蛋壳的最外层,其内所含的色素与壳上膜的量有关,这一含量也最终决定蛋壳的颜色。
3、用药不良:磺胺类、呋喃类、喹乙醇、尼卡巴嗪、左旋咪唑等药物会干扰棕色原卟啉的形成,从而影响蛋壳颜色。
4、营养调节:维生索营养、微量矿物质营养、有益微生态制剂、广谱抗生索等从维护蛋鸡生殖系统的健康和保证蛋壳形成的物质供绐两方面影响蛋壳颜色。
5、饲养管理:各种应激因素使营养物质从非必需代谢活动如壳上膜的生成等转而用于急需的代谢活动上,壳上膜量的减少直接影响的蛋壳色素的沉积。
6、年龄因素母鸡壳上膜的分泌量并不因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当母鸡随着年龄增长而蛋重亦增大时,有限的壳上膜就会分布到扩大的蛋壳上,因此蛋壳颜色变浅。
——2、啄羽产生的原因及控制啄羽主要由环境和营养失调引起当鸡舍中饲养密度过大、光照太强(或不均匀)、鸡舍灰多、通风不良、饲槽面积不够、湿度太高、温度太高(或不稳定)、外部寄生虫多、意外断料、外伤等不良环境因素均会诱发鸡只产生啄羽。
或者日粮中营养素失衡,如钙、磷比例不当、微量元素不平衡、缺盐、粗纤维少、氨基酸不平衡、维生素尤其B。
:缺乏等也会产生啄羽现象。
当鸡只产生啄羽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控制①发现啄毛,立即隔离;②如果啄毛严重,应重新补充断喙;③控制光照强度;④饲养密度不要太大;⑤控制通风量,减少灰尘;⑥在被啄的部位滁上机油;⑦检查配方是否合理、平衡,因蛋白质不足的可在日粮中提高优质蛋白原料(豆粕、鱼粉等)的比例;因缺盐引起的可在饲料中添加1%~2%食盐,连喂2天~3天;因缺硫引起的可补含硫氨基酸或含硫矿物质;适当添加青绿饲料或羽毛粉,都能防止啄毛发生——3、如何通过营养措施减少热应激的危害?环境温度升高,鸡群出现呼吸加快,心跳加速,温度越高,表现越明显,同时表现饲料消耗减少,饮水增加,从而造成产蛋鸡采食量减少,产蛋率下降,蛋重减轻,蛋壳质量差,破壳蛋增多,产生软壳蛋和薄壳蛋;同时鸡体免疫功能和免疫应答能力均有所下降,疾病抵抗力降低。
影响蛋壳颜色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蛋壳颜色的因素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eb3ccaba1a37f111f1855b51.png)
影响蛋壳颜色的因素有哪些影响蛋壳颜色的主要色素是棕色原卟啉(又称卵卟啉),它是由母鸡蛋壳腺中的氨基乙酰丙酸合成。
原卟啉的生物合成始于蛋壳形成的最后5小时,色素沉积于蛋壳外层和壳上膜,因此蛋的色泽是蛋壳和壳上膜中所含色素的综合结果。
一些影响蛋壳着色因素和外观的视觉因素均影响蛋壳颜色的变化。
一、影响蛋壳颜色的遗传因素1、合成原卟啉能力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而且仅限于带颜色羽毛或皮肤的鸡种。
因此,蛋壳颜色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对一只母鸡来说,蛋壳颜色深浅是比较固定的。
天然食物或商品饲料中获得的色素,并不能被沉积到蛋壳中,如核黄素和β-胡萝卜素只能影响蛋黄的颜色。
2、合成原卟啉的能力受到遗传能力的影响,因个体不同而有差异,商品鸡群是有一个主要遗传品系以上的杂交品种。
因此在原卟啉的合成能力上,个体之间存在着与遗传相关的细微差别,即使相同品种的鸡蛋壳颜色也有一定的差别。
在实践生产中,偶尔我们可以看到一只产白壳蛋的褐壳蛋鸡。
二、年龄因素母鸡壳上膜的分泌量并不因年龄的变化而有所提高,当母鸡随着年龄增长而蛋重亦增大时,有限的壳上膜就会分布到扩大的蛋壳上,因此蛋壳颜色变浅。
商品鸡群在40周以后,所产蛋蛋壳变薄,目视色素含量较少。
另外,40周以后的蛋重增加,蛋壳的表面积增大,色素的分布面积增加,总的结果使蛋颜色变淡。
生产实践中,开产蛋鸡所产的蛋和老鸡所产的蛋有明显的区别,老鸡所产的蛋更大,但颜色更暗淡些。
三、疾病与应激因素壳上膜是蛋壳的最外层,其内所含的色素与壳上膜的量有关,这一含量也最终决定蛋壳的颜色。
发生环境造成的应激或疾病时,壳上膜的分泌会减少,主要的原因是母鸡在生理应激的情况下,将营养物质从非必须代谢活动如壳上膜的生成等转而用于急需的代谢活动上。
1、疾病: 一些传染病引起诱发免疫应激反应的疾病,如传染性支气管炎、典型新城疫和产蛋综合症等疫病,会导致蛋壳腺萎缩,影响蛋壳的色泽。
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轻度感染也会影响蛋壳腺的分泌,出现所谓的沙皮蛋,许多小型的饲料厂在产蛋鸡浓缩料中也添加少量的抗菌素,反而有助于蛋壳质量的改善。
养鸡要注意勤观察等
![养鸡要注意勤观察等](https://img.taocdn.com/s3/m/34b06140a45177232f60a2c1.png)
养鸡要注意勤观察等作者:刘万珍来源:《农家科技》2009年第05期1、注意观察鸡冠及肉垂颜色。
鸡冠肉垂颜色是鸡只健康和产蛋状况的重要标志。
鲜红色:是健康鸡的正常颜色。
白色:表明机体消耗过大,一般为营养缺乏的休产鸡。
黄色:是机能障碍或患有寄生虫病的表现。
紫色:通常是患鸡痘、禽霍乱的病鸡。
黑色:一般患有马立克氏病、鸡痘或因冻伤所致。
2、注意观察羽毛状况。
鸡周身掉毛,但鸡舍内未见羽毛,说明被其他鸡吃掉,这是鸡体内缺硫所致,应采取补硫措施。
鸡在换羽结束、开户前及开产初期羽毛应是光亮的,如果不光亮,则是由于缺乏胆固醇,要补喂一些胆固醇含量高的饲料。
产蛋后期羽毛不光亮、污浊无光或背部掉毛的为高产鸡。
3、注意观察食欲情况。
食欲旺盛,说明鸡生理状况正常,健康无病。
减食,一般是饲料突然改变、饲养员更换、鸡群受惊等因素所致。
不食,表明鸡处于重病状态。
异食,说明饲料营养不全,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不足。
挑食,是因饲料搭配不当、适口性差所致。
4、注意观察精神状态。
健康鸡群表现为鸡群活泼,反应灵敏。
部分鸡精神沉郁,离群闭目呆立、羽毛蓬乱、翅膀下垂、呼吸有声等是发病的预兆或处于发病初期。
部分鸡精神萎顿,说明有严重疫病出现,应尽快予以诊治。
5、注意观察肛门污浊情况。
鸡在产蛋期,肛门周围都有粪便污染的痕迹。
停产期及不产蛋鸡的肛门清洁。
腹部羽毛丰满光滑。
若肛门周围有黄色、绿色粪便或有黏液附着,并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则表明鸡患有疾病。
6、注意观察粪便。
灰色干粪、褐色稠粪属于正常粪便,其恶臭的气味是由于鸡粪在盲肠停留时间较长所致。
红色、棕红色稀粪,说明肠道内有血,可能是患有白痢或球虫病,黏液状的患有卵巢炎、腹膜炎,这种鸡应尽快淘汰。
黄绿色豉黄白色并附有黏液、血浓等的恶臭稀粪,多见于赫城疫、霍乱、伤寒等急性传染病,发现后应立即隔离。
全面诊断。
白色糊状或石灰浆样的稀粪,多见于雏鸡白痢杆菌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等,发现后须立即隔离,确诊后予以淘汰。
442700湖北省丹江口市均州一路市政公司刘万珍家禽常用高效群体免疫接种法1、饮水法。
斗鸡喂什么使皮肤发红
![斗鸡喂什么使皮肤发红](https://img.taocdn.com/s3/m/f8df000b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e.png)
斗鸡喂什么使皮肤发红养殖技术1、选育良种:要求公斗鸡体大骨壮,颈粗有力,腿粗而高,胸肌发达,鸡冠鲜红呈平瘤状,眼大有神,羽毛贴身,姿态雄伟,体重3.5公斤以上,母斗鸡结构匀称,发育良好,活泼好动,眼大有神,体重2.5公斤以上。
2、搞好防疫:只有使斗鸡保持健康的体态,才能有利于驯养和繁殖,因此在春季要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必须保持圈舍清洁,每周可用百毒杀或灭菌灵(1∶1000倍)喷雾消毒一次,消毒液可以喷到斗鸡身上,食槽、水槽每天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刷洗一次,并做好新城疫的预防接种工作。
预防免疫后,要随时观察鸡群免疫后的反应。
如鸡新城疫疫苗免疫后仍不断出现新城疫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免疫后呼吸道症状反而加重了,这说明免疫失败了。
应尽快从多方面查找原因,采取积极补救措施。
3、科学配料:斗鸡生长发育快,活动能力强,能量消耗大,因此营养成份应全面,粗蛋白23%以上,必需氨基酸要齐全,青年斗鸡的饲料配方为:玉米5%、豆饼16%、高粱5.5%、鱼粉8%、贝壳粉2%、骨粉1.5%、食盐0.5%、添加剂0.5%,并搭配些菜叶等青绿饲料。
4、饲养管理:每天定时供水供食,经常保持充足清洁的饮水。
要定时驯跑驯斗,驯跑时可在腿上绑上50~100克的沙袋,每天要坚持驯斗2小时,驯跑1小时,这样才能驯出动作敏捷,具有顽强的作战能力的斗鸡。
斗鸡耗料比较稳定,如出现耗料下降,或仅饮水不吃料,可能预示鸡已感染了某些疾病,要尽早查明原因,及早治疗。
斗鸡饲养人员每天结合饲喂、上水、撒鸡,到鸡舍巡查,观察斗鸡的吃食、饮水、粪便便可随时了解鸡群状况,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处理。
在巡查时,应注意以下十方面的内容。
1、有害气体:对斗鸡危害最大的气体是氨气和硫化氢。
氨气:是一种挥发性和刺激性强的气体,如果鸡舍有大量的氨气产生,一进鸡舍就会首先感知。
当嗅到氨的气味时,说明鸡舍内氨气早已超标。
硫化氢:比重比空气大,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常常积聚在地面,愈接近地面,浓度愈高。
红眼的“母鸡”
![红眼的“母鸡”](https://img.taocdn.com/s3/m/b063adb471fe910ef12df844.png)
红眼的“母鸡”最近几天,H7N9的预防控制成为了咱们最为关注的事件。
从3月底上海官方首次公布,确定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并出现死亡病例之后,“备战”禽流感就成为近期多地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而我想说,坚持党和政府的领导,辛作勤习、克己克强,莫急、莫慌、莫抓狂。
而我个人比较关注的是,我的院子里多了一只红眼的“母鸡”,并且有吃心不足、精神狂躁、头脑发热、恶意伤人的症状!这母鸡在吃的脑肠肥润之际,对根据“防控方案”确定的“鸡料”改革,甚为不满,“是一百个不满意!不服气!不接受!”,并臆测满意的只有同样依据分配制度领到食料的“牛马”!我无法让这只“母鸡”明白,我的“家”是牛马劳作,才建立并且持续存在的,甚至只有牛马存在,这个家才能转的起来,我委婉地告诉这只“母鸡”,“专业不同、分工不同”!不该理解的事情,强迫接受,那是无理专治;应该理解的事情,理解不了,那是觉悟低下!实事求是,“鸡”是家里的重要成分,看着积累起来鸡蛋,我是知道的,但我要说,你不是“主力军”!包括家里精心挑选的护院牧羊的忠犬也不是!就算我不是一个智慧的主人,我也不会给一群鸡套上架子去犁田耕作。
你不是“主力军”,因为我不是养鸡专业户,当然如果你就要做一只躺着就能工作的“鸡”,那是你的自由。
我个人,甚至家里所有人从未否定过鸡的辛勤与付出,从来也未抱有“无所谓”的态度。
但是如果这只鸡觉得只有放弃原则、牺牲规则,无视决议、践踏制度,给你额外的“鸡料”,才算是“有所谓”,那我只能选择所谓的“无所谓”。
不仅仅对鸡,牛马羊狗都是一样,制度规则至上,我坚持这一点,无所畏!“鸡料”方案原本就是对增长的一种额外分配,你最初的食料依然存在,平均算起来,每个月发给你的食料都有1500单位,还不包括直接打到你盆里的(最基本的也有1400单位)。
家养着你,让你活着,并且体面的活着!可你却在贪欲面前迷失了自我,头脑发热、吃心不足!我要提醒你,最好不要做肯德基饲养场里的鸡,动不动就伸出四个膀子,六个爪子,那时候就算你飞上枝头变天使,也只是个身心变态的天使!我公开这一点,无所畏!卫生部发布《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各省市县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
鉴别小鸡公母顺口溜
![鉴别小鸡公母顺口溜](https://img.taocdn.com/s3/m/b770338b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c5.png)
鉴别小鸡公母顺口溜
小鸡小鸡谁是公,看他的冠羽多挺拔。
小鸡小鸡谁是母,看它脸上毛羽细细长。
小鸡小鸡公母分,品种不同挺好辨。
公鸡头大长鬃毛,母鸡脖子细羽毛长。
公鸡嘴角红似火,母鸡嘴巴黄如金。
公鸡爱叫咕咕叫,母鸡听起来咯咯笑。
公鸡蹦跳头昂高,母鸡行动温柔巧。
公鸡尾巴鲜艳亮,母鸡尾羽宽而扁。
母鸡一声半公鸡,公母鸡宝宝便不同。
母鸡生蛋得满腹,公鸡生气好红脸。
鸡窝里头一分清,公母鸡眼差别明。
总之公母鸡迥异,细心看来一眼明。
小鸡小鸡谁是公,看他冠上的红色。
小鸡小鸡谁是母,看他面上的肉毛。
小鸡小鸡公母别,看冠羽就一目了。
公鸡红冠多有波,母鸡冠上微分毛。
公鸡叫声咕咕咕,母鸡吱吱变叫哭。
公鸡脖子上也有羽,母鸡有质地更好物。
好鉴别小鸡公母,生活中很好分。
公母分开方便养,母好生蛋多可爱。
秋季开产蛋鸡常见问题与对策
![秋季开产蛋鸡常见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da4e3214028915f814dc287.png)
秋季开产蛋鸡常见问题与对策作者:暂无来源:《江西饲料》 2015年第2期1 脱肛1.1 表现脱肛的鸡,输卵管、泄殖腔翻出肛门之外而不能恢复原来的正常状态,进而引起发炎、水肿、溃疡,甚至被其他正常鸡啄食,引发群体啄癖。
1.2 原因1.2.1 光照不合理育成期光照时间过长,导致过早性成熟,在体成熟尚未完成时即开产;开产后如果继续进行光照刺激,使蛋重过大;产蛋期光照时间过长或光照强度过大,输卵管内油脂分泌少,鸡蛋从泄殖腔经过的时间短,过快努责等。
1.2.2 饲料的原因母鸡开产后,没有及时调整饲料结构,蛋白含量过高,导致产蛋量迅速增加、蛋重过大、产双黄蛋;到了产蛋高峰期,日粮中钙质或维生素D含量过高或过低,均可导致钙磷比例失调,使日粮中的钙不能充分吸收利用而过多的沉积在肠道中,导致排粪时强力努责从而造成脱肛。
1.2.3体重管理不科学育成期鸡只运动不足,过大过肥,肛门括约肌收缩无力,弹性小,产蛋时外翻的肛门难以复位;过肥的鸡则因腹部脂肪过多,腹压大,也会引起脱肛;小鸡则因营养不良,鸡体瘦小,体成熟较晚所致。
1.2.4 病理原因某些病原微生物,特别是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及各种化脓球菌等会引起的泄殖腔炎症、鸡白痢、球虫病等。
发病时,病原的分泌物对产蛋鸡肛门局部产生刺激,排便时里急后重;腹泻时,输卵管黏膜不能正常分泌润滑液,产道干涩。
两种情况下,鸡产蛋时都会表现强力努责而脱肛。
此外,管理不当,鸡舍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大,周围环境不安静,经常有异常声响,都会给产蛋鸡带来应激。
人工授精时操作不当,翻肛用力过猛,输精时器械损伤,都可引发脱肛。
1.3 对策1.3.1 治疗发现脱肛鸡,要立即进行隔离饲养,防止被其他鸡啄肛。
对表象较轻微的鸡,可用1%高锰酸钾溶液洗净翻出肛门之外的输卵管、泄殖腔,然后涂上紫药水,撒敷消炎粉或土霉素粉,用手轻轻按揉以便复位。
脱肛严重,经上述方法整复无效时,需要手术治疗。
在病鸡肛门周围用1%普鲁卡因注射液5~10mL,分3~4点封闭注射,再用一根长20~30 cm的胶皮筋做缝合线(粗细以能穿过三棱缝合针的针孔为宜),在肛门左右两侧皮肤上各缝合2针,将缝合线拉紧打结,3d 后拆线即可痊愈。
鸡群日常安管重观察
![鸡群日常安管重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ddfff8cdb90d6c85ed3ac6ee.png)
鸡群日常安管重观察作者:暂无来源:《乡村科技》 2016年第5期一、鸡冠及肉垂颜色的观察鸡冠与肉垂颜色是判断鸡只体况的重要标志。
鸡冠与肉垂呈鲜红色是鸡只健康的表现;呈白色表明机体消耗过大,一般为营养缺乏的休产鸡;呈黄色是机能障碍或患有寄生虫病的表现;呈紫色的通常是患新城疫、流感、鸡痘、禽霍乱的病鸡。
二、羽毛状况的观察鸡周身掉毛,但鸡舍内未见羽毛,说明被其他鸡吃掉。
这是鸡体内缺硫或氨基酸所致,应补喂石膏或氨基酸。
若鸡在换羽结束、开产前及开产初期羽毛无光泽,应补喂一些含胆固醇高的饲料。
鸡只羽毛粗糙、有断羽、消瘦,则可能患有羽虱。
三、食欲情况的观察食欲旺盛,说明鸡生理状况正常,健康无病。
食欲降低一般是因饲料突然改变、饲养员更换、鸡群受惊等因素所致。
异食癖多为饲料营养不全,特别是矿物质与微量元素不足引起。
挑食是由于饲料搭配不当、适口性差所致。
四、精神状态的观察健康鸡群表现为活泼,反应灵敏,叫声清脆。
鸡只精神沉郁,闭目呆立、羽毛蓬乱、翅膀下垂、呼吸有声等是发病的预兆或处于发病初期。
产蛋期间,还应在夜间关灯后注意观察鸡群的呼吸是否正常。
五、粪便的观察灰色干粪是正常粪便,通常灰色粪便上覆盖一层白色粪,其量的多少可以衡量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高低及吸收水平。
褐色稠粪也属于正常粪便,其恶臭的气味是由于鸡粪在盲肠内停留时间较长所致。
红色、粉红色稀粪,说明肠道内出血,可能是患有沙门氏菌病、球虫病或肠炎等。
粪便带黏液可能患有卵巢炎、腹膜炎,这种鸡已没有生产价值,应尽快淘汰。
鸡粪呈黄绿色或黄白色、附有黏液和血液、有恶臭,说明有胆汁排到肠道内,多见于新城疫、流感、霍乱、伤寒等急性传染病,发现后应立即隔离。
产蛋鸡长期腹泻,且用抗生素疗效不好时,应考虑是否患绦虫病。
白色糊状或石灰浆样的稀粪,多见于雏鸡白痢杆菌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等,发现后应立即隔离诊断和治疗。
●薛玉霞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新风种养协会131300。
鸡冠发红是什么原因 鸡冠发红用什么营养添加剂
![鸡冠发红是什么原因 鸡冠发红用什么营养添加剂](https://img.taocdn.com/s3/m/c3d793ae581b6bd97f19eae0.png)
鸡冠发红是什么原因鸡冠发红用什么营养添加剂
1、搞好营养添加
仔细观察生长状况。
在育成鸡的饲养过程中,应当注意育成鸡的生长状况。
如果你想快速让你的鸡催肥增重,冠红毛亮的话,就用“毛血旺”这款营养产品,它的主要功能有1、促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2、保肝护肾、提高免疫力、能促进冠头的发育。
3、快速增肥增重,平衡肠道菌群,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
2、生产性能高
鸡品种类型众多,通常未经系统选,升上各地的生态环境和养殖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不仅不同品种间生产性能差异较大,而且群体内不同个体间生产性能也很不一致。
鸡的体重、体大小要适中。
放养鸡的选择应当以中、小型鸡为主,选择那些体偏轻、体躯结构紧凑、体质结实、个体小而活泼好动、对环境适能力强的品种。
3、适应放养地条件
生态放养地的种类多种多样,如林地养、果园放养等,放养条件也有差异,也影响放养鸡的品种选择果园、林地或山地放养要求选择腿细长奔跑能力、觅食能力和病能力强,肉质好的小型鸡这种觅食活动能达到几百米远,身体灵活能逃避敌害生物,尽管生长一些,但因为成活率高,市场售价高,饲养收入要大于其他鸡;如果饲养蛋鸡。
4、控制密度。
密度对育成鸡的生长发育有着重大影响。
密度过大,鸡的活动受到限制,空气污浊,湿度增加,垫料增多,导致鸡只生长缓慢,群体整齐度差。
鸡吃啥能冠红毛亮,鸡冠发红的原因
![鸡吃啥能冠红毛亮,鸡冠发红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406e27161a37f111f1855bb4.png)
鸡吃啥能冠红毛亮,鸡冠发红的原因
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厌倦了缺少“鸡味”的饲料鸡、圈养鸡等一些快大型鸡肉的消费,出于对养生与健康的要求,对饮食质量越来越重视,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价格也逐年走高。
1、场地
鸡场需要用水和用电,故必须要有水源和电源。
水源最好为自来水,如无自来水,则要选在地下水资源丰富、适合于打井的地方,而且水质要符合卫生要求。
成鸡舍建造要选地势高燥、向阳避风、周围有较广阔的平坦地段,而且接近整个鸡觅食运动场的中间。
2、营养状况
仔细观察生长状况。
在育成鸡的饲养过程中,应当注意育成鸡的生长状况。
如果你想快速让你的鸡催肥增重,冠红毛亮的话,就用达龙“速肥美”这款营养产品,它的主要功能有1、促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2、保肝护肾、提高免疫力、能促进冠头的发育。
3、快速增肥增重,平衡肠道菌群,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
芦花鸡的脸为什么变红了寓言故事
![芦花鸡的脸为什么变红了寓言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743cc00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87.png)
芦花鸡的脸为什么变红了寓言故事
发现了一堆丰盛的食物,鸡群扑过去,一个个疯狂啄食,紧张的连头都顾不得抬一下。
芦花鸡得到一片菜叶,迅速钻出鸡群,向远处惶惶奔去。
虽然并没有谁来追逐抢夺,它还是低头撅腚,摆出一副夸张的防御动作,直至跑到僻静的墙角,才将菜叶吞进肚里。
看到同伴们仍在美餐,芦花鸡又连忙往回跑,刚刚到达,食物已被瓜分净尽,同伴们惬意地四处散去。
看着芦花鸡失落的神情,鸡妈妈心中很不是滋味。
芦花鸡是它最疼爱的孩子,每次发现了食物,芦花鸡都最活跃,可就是得到的食物最少,长得也最瘦弱。
鸡妈妈将芦花鸡唤到身边,爱怜地问道:“孩子,每次吃食物时,你总要衔着食物乱跑,这是为什么呢?”
芦花鸡脸*发红,不好意思地回答:“妈妈,不知怎么回事,我害怕别人和我争抢。
”
鸡妈妈不忍心责怪芦花鸡,就说道:“通过我的观察,其他同伴都在埋头争取占有尽可能多的份额,并无意抢夺属于你的那份。
倒是你虚构的假想敌,造成了自己的损失呢。
”
芦花鸡的脸更红了。
常山孺子曰:许多时候,人们并非败于对手的竞争,而是败在自己的狭隘。
蛋壳颜色问题
![蛋壳颜色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c0783f4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3e.png)
蛋壳颜色问题影响蛋壳颜色的因素年龄:40周玲后,鸡体内造血机能和其他生理机能逐渐衰退,使色素合成不足或合成有限,另一方面,随着周龄增加,蛋个逐渐增大,因此蛋壳单位表面积色素沉积减少,两个方面促使蛋壳颜色变浅。
营养因素:钙、磷钙是蛋壳的主要成分,产蛋鸡每日需要钙量为3.5-3.8g/只。
当破壳蛋增加或苍白时,饲养者应想到钙的吸收问题,而不是盲目的向饲料中添加过多的钙。
磷不是蛋壳的主要成分,但是钙磷比例对蛋壳质量及颜色都会有影响。
微量元素锰,锰与蛋壳钙化的基质(黏多糖)的形成有关,缺锰会引起软壳蛋和破壳蛋增多,色素的沉积受到抑制,蛋壳颜色变浅。
锌,锌与锰类似,与黏多糖的形成有关,缺乏时会引起蛋壳颜色发白。
铁、铜构成血红蛋白的必要元素,缺铁或铜可使鸡只发生营养性贫血,降低蛋壳颜色。
维生素普遍认为多维对蛋壳颜色的改善尤为明显,在饲料中添加正常剂量2-3倍的维生素对蛋壳颜色改变显著。
维生素中对蛋壳颜色影响较大的维生素是VB6,叶酸,烟酸,维生素K,VB12,VE及维生素C。
饲料中提高添加量可以改善蛋壳品质及颜色。
应激:应激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肾上腺素释放进入血液,使母鸡排卵推迟,蛋壳腺停止生成角质层,而蛋在子宫停留的时间过长,无定形的碳酸钙会沉积在已形成的角质层上面,使蛋壳颜色变淡。
疾病及不合理的药物使用:新城疫,流感,肠道疾病,球虫,传支,输卵管炎等等许多疾病均能影响蛋壳的形成和蛋壳颜色的沉积,导致鸡蛋颜色变浅。
一些药物的使用,如金霉素,磺胺类,呋喃类,喹乙醇之类药物能影响色素分泌及着色,导致蛋壳颜色变浅。
改善蛋壳颜色的措施:确保饲料营养成分的均衡及全面,适当提高维生素的添加量。
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保障鸡只有良好的消化吸收功能,维持蛋壳颜色稳定。
添加血粉,适量使用蛋氨酸,或使用有机微量元素(如蛋氨酸铁)可改善蛋壳颜色实践证明,应激和疾病是导致蛋壳颜色变白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做好日常免疫接种,预防疾病发生,可定期用中药进行调理对维持蛋壳颜色稳定也有一定的作用。
养鸡人必读:蛋壳颜色的秘密
![养鸡人必读:蛋壳颜色的秘密](https://img.taocdn.com/s3/m/00d7c7df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5a.png)
养鸡人必读:蛋壳颜色的秘密蛋壳颜色的深浅直接影响到鸡蛋的销售,从而间接地影响到蛋禽饲养者的经济效益。
尽管育种学家为此作了很大的努力,试图通过种鸡选育以改善蛋壳的颜色,然而在随后的商品饲养生产中仍不断出现蛋壳色差变化、蛋壳颜色变浅等问题,并一直困扰着蛋禽饲养者和蛋禽饲料制造商。
一、鸡蛋形成的原理鸡蛋是在母鸡生殖器官中形成的。
母鸡生殖器官由卵巢与输卵管组成,鸡蛋中有1个很小的卵细胞,大小与哺乳动物卵细胞相当。
鸡蛋中的卵细胞被蛋黄、蛋白、壳膜、蛋壳和油质层所包围,除卵黄在卵巢中形成外,其余部分都是在输卵管中形成。
母鸡本来左右两侧都有卵巢和输卵管,但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右侧退化,仅左侧得到充分发育并具有功能。
在左侧卵巢中有许多发育阶段不同、大小不等的卵泡,即通常说的蛋黄,卵泡外面有一层卵黄囊,当卵泡发育成熟后,卵黄囊破裂,卵泡掉人输卵管的漏斗部,这个现象叫排卵。
这里有两点要加以说明,卵泡与卵细胞是两个概念,卵细胞很小,属于卵泡中的一部分。
排卵与产蛋是两个概念,排卵仅指卵泡落入输卵管,产蛋则是整个完整蛋的产出。
输卵管是1个长而弯曲的管道,蛋黄(卵泡)从中通过,蛋的其余部分皆由输卵管中分泌。
主要包括漏斗部、膨大部、峡部、子宫部和阴道部。
1.漏斗部因其形状而得名,也有人称喇叭管。
性成熟的母鸡漏斗部长度约为9厘米,蛋黄在此停留仅15分钟,然后由输卵管的蠕动而下行。
正常的漏斗部应能接人所有落人体腔的蛋黄,但有个别鸡的漏斗部功能失调或在排卵时受到惊吓,蛋黄没有接人输卵管而留在体腔。
这种鸡称为“内产鸡”,常有一种类似企鹅行走的直挺挺姿势。
遗落在体腔内的蛋黄可被机体几天内吸收干净,也有部分鸡吸收不干净形成腹膜炎。
2.膨大部膨大部是输卵管中分泌蛋白的部分。
一般母鸡该部长33厘米左右,形成的蛋在该部通过约3个小时,鸡蛋中蛋白可分为4个部分,它们分别是:(1)系带占蛋中蛋白总量的2.7%,它从蛋黄相对两端伸出,穿过蛋白,由于2个系带扭曲方向相反,故可使蛋白保持在中央位置。
不要误诊新母鸡病
![不要误诊新母鸡病](https://img.taocdn.com/s3/m/6be042f8ba0d4a7302763a1b.png)
夕年拒绝从任何人的口中知道什么,她们告诉她,他是这个地方最帅的男生,是
热应激造成体温升高由于新母鸡羽毛丰厚, 晚间活动量减少,热量不易散出,凌晨 1-2 点为 死亡高峰。
急症病鸡,表现为突然死亡。开产后,鸡群
产蛋率达到 20%-80%时,死亡最多。尤其是开产
早、上升快的鸡群多发。高峰期过后,逐渐消失, 白天正常,后半夜 2-4 时多发。 死鸡冠尖发紫、肛门外翻、体膘很好。剖检 可见肝脏质脆、淤血,肺淤血,肠黑色,卵黄膜 充血,输卵管内有时存一个软壳或硬壳蛋。因病
量、降低体温和缓解热应激等功能。另外,每吨 饲料中添加 5500 克香薷散和 500-800 克鱼肝油, 2-3 周为一个疗程。
夜间 12 点开灯半小时,加水、加料,增加
鸡群活动量。加强通风换气,及时挑出病鸡。
2dv0f8c7c 千千小说网地图/map/
新母鸡病是近几年来我国蛋鸡生产中最为 突出的条件病之一,给养鸡业带来很大损失。刚 开产的鸡群当产蛋率超过 20%时陆续爆发。该病
易被误诊为热应激、大肠肝菌、新城疫或流感病
等,应根据病因和特征症状小心确诊。
发病原因主要有: 血氧太低夏季室内外温差太小,或通风不 良,造成血氧含量过低。 呼吸性碱中毒鸡群呼吸散热,引起大量二氧
夕年拒绝从任何人的口中知道什么,她们告诉她,他是这个地方最帅的男生,是
化碳流失,导致体内 PH 值上升,碱性偏高中毒。 如果前期误诊为热应激,饮用小苏打,更加重呼 吸碱中毒。
血液粘稠度增高鸡舍夜间关灯后鸡群要继
续排尿散热,血液水分迅速减少而粘稠,心力衰
竭而死。 营养不足主要是饲料配方不合理和采食量 减少所致。如钙的添加不及时,钙、磷比例不当, 维生素 D 不足。或长时间拉稀导致肠粘膜脱落, 吸收率大减,营养跟不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