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 词汇 很重要!

合集下载

大一古代汉语白平知识点

大一古代汉语白平知识点

大一古代汉语白平知识点古代汉语是我国汉族人民使用的语言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大一学习古代汉语,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文献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古汉语白话入门》(白平)是一本非常经典的教材,它详细介绍了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点。

以下是大一古代汉语白平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1. 声韵学声韵学是研究语音的学科,古代汉语的音韵特点对于理解古文具有重要意义。

白平教材详细介绍了古代汉语的声母、韵母和声调规律,并通过举例讲解如何正确发音。

2. 词汇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单位,掌握古代汉语的常用词汇对于阅读和理解古文非常重要。

白平教材列举了大量常用的古代汉语词汇,并解释了它们的意思和用法。

3. 语法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白平教材中对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法进行了系统讲解。

包括句子的基本成分、语序规律、虚词的使用等内容。

4. 文字学古代汉语的文字形态与现代汉字存在差异,了解古代汉字的发展演变对于阅读和解读古文有帮助。

白平教材中对古代汉字的形状、结构和字义进行了详细说明。

5.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是指古代使用的文学语言形式,与白话有所区别。

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对于解读古代文献和经典著作非常重要。

白平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文言文例句,并对其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了解析。

6. 古代文化古代汉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白平教材中穿插了大量的古代文化知识,如古代礼仪、宴会习俗、祭祀活动等,通过学习古代汉语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学习古代汉语白平教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和特点,提高对古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大一学生来说,这是建立扎实语言基础的重要一步。

同时,对于进一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也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古代汉语的学习,不断提高语言能力,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古代汉语常用词1086个

古代汉语常用词1086个

古代漢語常用词(1086个)常用词(一) 60字言语谓访请召报告谏讨反复舍次如驰骤侵袭奔亡逐及执免享荐圆虞克堪有无昭穆勤乏乱整两贰兵车甲介卒乘君帅姑女族党雠河防城池田馆1.【言】(一)动词。

说话,说。

论语乡党:“食不语,寝不~。

”左传成公二年:“岂敢~病?”引申为谈问题,对某事表示意见。

左传僖公四年:“楚子使与师~曰。

”战国策赵策三:“胜也何敢~事?”(胜:赵胜。

平原君自称。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括自少时学兵法、~兵事。

”(二)名词。

话,言论。

论语公冶长:“听其~而观其行。

”引申为一句话为一言。

论语为政:“诗三百,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三百:诗经三百篇。

)又一个字为一言。

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於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

”又如“五~诗”,“七~诗”。

2.【语】(一)动词。

谈话。

论语乡党:“食不~,寝不言。

”李白夜宿山寺诗:“不敢高声~,恐惊天上人。

”(二)读yù。

告诉。

左传隐公元年:“公~之故,且告之悔。

”论语阳货:“居!吾~女。

”(居:坐下。

女:你。

)(三)名词。

言论,话。

论语季氏:“吾闻其~矣,未见其人也。

”(四)谚语,俗话。

谷梁传僖公二年:“~曰:’唇亡则齿寒’。

”后汉书黄琼传:“常闻~曰:’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

’”[辨]言,语。

在古代汉语里,“言”是自动地跟人说话,“语”则是指回答别人的问话,或是和人谈论一件事情,两者区别很清楚。

如左传僖公三十年:“佚之狐言於郑伯曰”,这是佚之狐主动向郑伯进言,宣公二年的“叹而言曰”,是自动地慨叹,成公二年的“岂敢言病”,“言病”也是说自动说出自己受伤。

这些地方的“言”都不能换成“语”。

“言”“语”用作及物动词时,分别更是明显。

“言”一般只能带指事物的宾语(言病,言事),如果指人,也只能他指,不能指谈话的对方。

“语”既能带指事物的宾语,例如庄子在宥:“又奚足以语至道”,带指人的宾语时,可以指称谈话的对方,例如论语阳货:“吾语女”,还可以带双宾语,例如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庄子在宥:“吾语女至道。

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整理(王力古汉语常识笔记)

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整理(王力古汉语常识笔记)

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整理(王力古汉语常识笔记)◆古代汉语常识>>我们如果对古代汉语进行严格的科学研究,的确应该分为上古时期(一般指汉代以前)、中古时期(一般指魏晋南北朝隋唐)、近代时期(一般指宋元明清),甚至还可以分得更细一些。

◆(二)繁体字>>“干”是盾牌(“干戈”二字常常连用)。

◆(三)异体字>>德:悳匆:悤奔:犇粗:觕、麤梁:樑◆(一)古今词义的差别>>〔无虑〕古代有副词“无虑”,不是无忧无虑的意思,而是“总有”“约有”(指数量)的意思>>醒〕在上古汉语里,睡醒叫“觉”(又叫“寤”),酒醒叫“醒”,“觉”和“醒”本来是有分别的。

古书中所谓“睡觉”,也就是睡醒,不是现代语的“睡觉”。

◆(二)读音和词义的关系>>〔旋〕用作副词时读某uàn。

>>有些字,同一个意义也可以两读,例如观看的“看”,既可以读阴平,也可以读去声。

今天我们把“看”字读去声,但是读古典诗词的时候,为了格律的需要,有时候也还该读成阴平。

如杜甫《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又如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其中“看”字都该读kān。

◆(三)用典>>用典,就是运用古书中的话(典故)。

>>〔修门〕《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入修门些。

”修门,指楚国首都郢的城门。

◆(一)词类,词性的变换>>7.副词有一类词,经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这类词叫作副词。

>>.介词有一类词,同它后面的名词、代词等组合起来,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的前面或后面,表示处所、方向、时间、对象等,这类词叫作介词。

>>形容词变动词这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使物变成其中一种状况,叫作“使动”;第二种是把事物看成其中一种状况,叫作“意>>不及物动词变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是经常不带宾语的动词,及物动词是经常带宾语的动词。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在古代文献中,汉语的词类活用是一个重要的词汇现象。

不同于现代汉语,古汉语的词类活用是广泛应用的,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简要地介绍古汉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结合一些例子进行说明。

一、名词类1. 名词的数古汉语名词的数有单数和复数之分。

复数形式的产生有以下几种方式:1)以“们”,“等”等结尾,如众人,诸侯等;2)重复同一个名词,如船船,马马,云云等;3)以“家”,“处”等词语表示单位数量,如三家、五处等。

例如:“笔下生花,语惊四座。

赖有牛倌心疼,毛驴皆知我心事。

”这里的“牛倌”和“毛驴”都是复数形式。

古汉语的名词有主格、宾格、属格、呼格、纪格等格。

其中,主格表示名词是主语,宾格表示名词是宾语,属格表示名词为某物的属主,呼格表示名词为被称呼的对象,纪格表示名词的标志。

例如:“夫君入宫天一九年,铜马铁骑空相见。

”这里的“夫君”是主格,“天”是宾格,“骑”是属格,“铜马铁骑”是呼格,“九年”是纪格。

二、动词类古汉语动词的时态有过去、现在、将来三种。

例如:“圣人于帝王之世,主文修武,将海内九州融为一体。

”这里的“于帝王之世”表示过去时,“主文修武”表示现在时,“将海内九州融为一体”表示将来时。

2. 动词的语气古汉语动词的语气有陈述语气、祈使语气、疑问语气、假设语气等。

例如:“请安!疏阔虑得太深,盼吾妻永保清明。

”这里的“请安”是祈使语气,“盼吾妻永保清明”是假设语气。

三、形容词、副词类1. 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古汉语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方式与现代汉语相似,一般在词尾加上“于”、“之”的后缀来构成。

例如:“楚王好为长鲸,将千里馀余。

虽有剧波亦不沉,猖珵可餐,不可制伏者也。

”这里的“长”是比较级,“最”是最高级。

古汉语形容词和副词的程度有“甚”的方式。

例如:“甚矣吾衰!”这里的“甚”表示非常,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很”。

综上所述,古汉语的词类活用现象非常丰富,是研究古代汉语语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古代汉语词汇学

古代汉语词汇学
宗教文化词汇的特点
这些词汇通常具有深厚的哲学思想和宗教内涵,反映了古代社会的 宗教观念和价值取向。
宗教文化词汇的意义
通过研究这些词汇,可以深入了解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哲学思想 和价值观念。
古代汉语词汇中的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词汇
古代汉语中有很多词汇与政治文化相关,如“皇帝”、“臣子”、“官职”等,这些词 汇体现了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权力结构。
01
文化词汇是反映古代社会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等
方面的词汇,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特点
02 文化词汇具有特殊性和地域性,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
化词汇也有所不同,是语言中文化信息的载体。
举例
03
如“礼”、“乐”、“仁”、“义”、“忠”、“孝
”等。
行业词汇
定义
行业词汇是古代各行各业使用的专门术语和词 汇,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军事等领域。
代词
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如“之”、“何”、“若”等 。
词的搭配与组合
动词与名词搭配
如“吃苹果”、“骑马”等。
形容词与名词搭配
如“大房子”、“美丽的花朵”等。
副词与动词搭配
如“快速地跑”、“慢慢地走”等。
代词与动词、名词搭配
如“他来了”、“这是什么”等。
词序与句法结构
主语+谓语:如“我爱吃 苹果”。
同义词与反义词
要点一
同义词
意义相近的词,如“高”和“上”,都表示位置较高的意思。
要点二
反义词
意义相反的词,如“大”和“小”,表示大小相对的概念。
词义的演变与转移
词义的演变
随着社会和语言的发展,词义可能会发生变 化,如“妻子”在古代指妻子和儿女,现代 仅指妻子。

古代汉语基础必学知识点

古代汉语基础必学知识点

古代汉语基础必学知识点
1.古代汉字:掌握古代汉字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过程,了解古代汉字的
构造原理和基本字形。

2.古代汉语的发音:掌握古代汉语的音韵体系,了解古代汉语的声母、韵母等发音规则。

3.古代汉语的词汇:学习古代汉语的常用词汇和词义,了解古代汉语
的词法特点。

4.古代汉语的语法: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和句式,了解古代
汉语的六艺、八股等句法体系。

5.古代汉语的文体:学习古代汉语的各种文体,包括骈文、楚辞、诗
经等,了解古代汉语的文学风格和特点。

6.古代汉语的修辞:了解古代汉语的修辞方法和手法,包括比喻、夸张、反问等,掌握古代汉语的修辞技巧。

7.古代汉语的典籍:熟悉古代汉语的各类典籍,包括《论语》、《史记》、《诗经》等,了解古代汉语的思想和文化。

8.古代汉语的句读:掌握古代汉语的句读方法和节奏,了解古代汉语
的韵律和韵律调式。

9.古代汉语的语言变化:了解古代汉语的语音、词汇、句法等方面的
变化,掌握古代汉语演变的规律和特点。

10.古代汉语的语用:了解古代汉语的语用学原理和方法,包括语体、语用、语境等,掌握古代汉语的语用特点和应用技巧。

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知识点整理

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知识点整理

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知识点整理古代汉语是指中国古代历史时期的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

汉语言文学是研究古代汉语言的一门学科,其中包括了古代汉语的词汇、语法、修辞、韵律等方面的知识点。

下面将对古代汉语言文学的知识点进行整理。

一、古代汉语的词汇1. 词义:古代汉语的词义多为义理丰富,一个词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理解。

2. 词性:古代汉语的词性变化较多,一个词可以在不同的语法环境下变化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不同的词性。

二、古代汉语的语法1. 词序:古代汉语的词序比现代汉语更加灵活,可以根据需要来调整词语的顺序。

2. 语法成分:古代汉语的语法成分较为简单,主要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等基本成分。

3. 语气:古代汉语的语气较为严谨,常常使用句式、修辞手法等来增强语气的表达。

三、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1. 比喻:古代汉语常常使用比喻来增强表达的效果,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2. 夸张:古代汉语中常常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以强调某种感情或表达某种意义。

3. 对偶:古代汉语中常常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以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和美感。

四、古代汉语的韵律1. 音节:古代汉语的音节较为简单,一般由一个声母和一个韵母组成。

2. 韵脚:古代汉语的韵脚是指诗词中的韵部,根据字的韵母和声调来进行分类。

3. 韵律:古代汉语的韵律是指诗词中的格律和音韵,通过平仄、押韵等手法来形成韵律美。

五、古代汉语的文学作品1. 诗歌:古代汉语的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以五言、七言为主,通过押韵和格律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2. 散文:古代汉语的散文是以散文的形式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文学作品,常常以散文的方式来叙述故事和抒发感情。

3. 文言文:古代汉语的文言文是指以古代汉语为基础的文学作品,具有古典、严谨的特点,常常用于史书、经典等文学作品中。

通过对古代汉语言文学的整理,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古代汉语的特点和魅力。

古代汉语的词汇丰富多样,语法灵活多变,修辞手法独特,韵律美妙动人。

古代汉语的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的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的名词解释古代汉语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名词词汇。

下面是一些古代汉语名词的解释。

1. 天子:指古代中国的皇帝,被认为是天地之间的主宰者。

天子一词源自儒家思想中的“天命”,代表着君权神授的合法性。

2. 臣子:古代中国的官员,是皇帝的下属,负责国家政务。

臣子要效忠天子,尽职尽责,维护国家安宁与繁荣。

3. 士人:古代社会的知识分子阶层,通常从事文学、教育或官方工作。

士人讲究礼仪、学问和忠诚,被视为社会的支柱和道德典范。

4. 子弟:古代士人的子孙后代,通常以读书求学为主要任务。

子弟要遵循家族的传统和士人的理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 英雄:指勇敢而具有杰出才干的人,古代汉语中常用于形容有杰出成就的武将、政治家或文学家等。

6. 圣人:在孔子的思想中,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智慧的人,对人类社会具有极大影响力。

圣人的理想是实现天下大同,使人民安居乐业。

7. 仁者:在儒家思想中,指具备慈悲、善良和谦虚等美德的人。

仁者应以爱人之心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的权益,关心社会福祉。

8. 国家:古代汉语中称为“国”的社会组织,指一个疆域内有行政组织、政权和统治者的地方。

国家负责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利益和发展人民福祉。

9. 社稷:古代汉语中指国家的神灵,也泛指国家的岁稼和繁荣。

君王或统治者常常举行祭祀仪式来祈求社稷的保佑。

10. 祖先:指某人的先辈或家族的创始人,是人们对自己家族渊源的最高敬意。

古代汉语中注重祖先崇拜,尊重祖先并且传承祖先的美德和文化。

以上是一些古代汉语名词的简要解释。

这些词汇代表着古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重要概念,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和思想。

了解这些名词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古代中国的社会制度、伦理道德和智慧传统。

古汉语词汇——精选推荐

古汉语词汇——精选推荐

古汉语词汇【导读】本课介绍古代汉语的词汇知识,共分四节。

第一节介绍古代汉语词汇的特点;第二节讲解古代汉语词汇的意义;第三节介绍典故性词语;第四节介绍了学习古代汉语词汇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和一些快捷方式。

第一节和第二节是本课语文知识部分的学习重点,其中古代汉语词汇的特点,古代汉语词义的演变和古今词义的差异等部分更需要重视。

一、单音节词占优势古代汉语词汇与现代汉语词汇相比较,最显著的一个不同点是,古代汉语词汇是单音节词占优势,现代汉语词汇是双音节词占优势。

有很多词在古代汉语里是单音节的,在现代汉语口语里都是双音节的,没有相应的单音节的说法。

比较:日:太阳月:月亮昼:白天夜:晚上/夜里江:长江河:黄河国:国都/国家城:城墙市:市场石:石头轮:轮子虎:老虎鼠:老鼠男:男人/男子女:女人/女子夫:丈夫妻:妻子父:父亲母:母亲子:儿子/女儿目:眼睛耳:耳朵喜:高兴戚:悲伤现代汉语的一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汉语里也有同形对应形式,但古代汉语里不是词,而是一个短语。

例如:男子/女子——《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乃生女子,载寝之地。

”这里的“男子”“女子”都是两个词,是男孩子、女孩子的意思。

指示——《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这里的“指示”是两个词,意思是指给……看。

知道——《礼记•学记》:“人不学,不知道。

”《荀子•解蔽》:“故治之要在于知道。

”这里的“知道”都是动宾结构短语,是懂得道理、了解规律的意思。

身体——《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墨子者,显学也。

其身体则可,其言多而不辩。

”这里的“身体”是两个词,“身”是自身、亲自的意思,“体”是体验、实行的意思。

疾病——《左传•宣公十五年》:“武子疾,命伙曰:‘必嫁是。

'疾病则曰:‘必以为殉。

'及卒,伙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

'”这里的“疾病”是病重的意思,“疾”是生病的意思,“病”是疾病、劳累、饥饿到严重程度的意思。

有趣的古代汉语词汇知识

有趣的古代汉语词汇知识

有趣的古代汉语词汇知识
一、单音节词与多音节词。

1. 单音节词。

- “走”
- 发音:zǒu。

- “兵”
- 发音:bīng。

2. 双音节词(连绵词)
- “参差”
- 发音:cēn cī。

- “踟蹰”
- 发音:chí chú。

二、古今异义词。

1. “妻子”
- 发音:qī zǐ。

2. “卑鄙”
- 发音:bēi bǐ。

三、一词多义。

1. “绝”
- 发音:jué。

- 词性:动词、形容词等多种词性。

2. “数”
- 发音:shù、shǔ、shuò等(根据不同意义发音不同)
- 词性:名词、动词等。

四、词类活用。

1. 名词作动词。

- “沛公军霸上”中的“军”
- 发音:jūn。

- 原本词性为名词,军队的意思。

在这里活用为动词,是“驻军、驻扎”的意思。

2. 形容词作名词。

- “将军身被坚执锐”中的“坚”和“锐”
- 发音:jiān、ruì。

- 原本“坚”是形容词,坚硬的;“锐”是形容词,锐利的。

在这里活用为名词,“坚”指坚固的铠甲,“锐”指锐利的兵器。

古代汉语必考重点

古代汉语必考重点

古代汉语必考重点
古代汉语的必考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字:包括汉字的起源、字义、字形和演变,特别是对重要汉字的字义、来源、用法等的掌握。

2. 词汇:包括对古代汉语中常见词汇的掌握,理解其意义、用法及其在句子中的功能。

3. 语法:掌握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理解句子成分、词序、虚词等要点,并能够辨析常见的语法现象。

4. 音韵:理解古代汉语的音韵特点,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并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诗词格律知识。

5. 文法:掌握古代汉语中的文法,包括句式、语气、时态等,理解不同文体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

6. 文化背景: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背景,包括历史、地理、政治制度、社会风俗等,理解这些因素对古代汉语的影响。

在考试中,可能会涉及到以上各个方面的问题,因此考生需要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同时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古代汉语词汇基础知识

古代汉语词汇基础知识
“驱,马驰也。”“驰,大驱也。” 《说文》:“国,邦也。”段注:“邑部曰:邦,国也。按邦国互训,浑言
4
第二单元 古汉语词汇常识(电子教案)
之也。《周礼》注曰:‘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析言之也。” 《说文》:“宫,室也。”段注:“宫言其外之围绕,室言其内。析言则殊,
统言不别也。” 《说文》:“牙,壮齿也。”段注:“统言之,皆称牙称齿。析言之,则前
兵作于内为乱,于外为寇。(左传·庄公 29 年) 于囊于橐。(诗经·大雅·公刘)——毛传:“小曰橐,大曰囊。” 有朋自远方来。(论语·学而)——郑玄注:“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余既不难乎离别兮,伤灵修之教化。(屈原·离骚)——王逸注:“近曰 离,远曰别。” 于时言言,于时语语(诗经·大雅·生民)——毛传:“直言曰言,论难 曰语。”孔疏:“对文故别耳,散则言语通也。” 在字典词典中对同义词的辨析就更多了。如: 《尔雅·释水》:“大波为澜,小波为沦。” 《尔雅·释器》:“金谓之镂,木谓之刻,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 琢,石谓之磨。” 《尔雅·释草》:“木谓之华,草谓之荣。”邢疏:“此对文尔,散则草亦 名华。” 《说文》:“观,谛视也。”“觇,窥视也。”
第二、以字典、词典或注释汇编的形式体现 秦汉之际,出现了《毛诗故训传》、《尔雅》;汉代有《说文解字》、《方言》、 《释名》等。我们今天研究古汉语词汇应该以以上字典、词典为基础。 第三、表现在前人对古书的注疏中 如《十三经注疏》(按:十三经指《诗经》、《尚书》、《周易》、《周礼》、《仪 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 《尔雅》和《孟子》),以及清代学者对《尔雅》、《说文》、《方言》、《释名》等 字典和词典等作的注释,如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 根据上述材料,可以把传统语言学中词汇研究成果概括为下面几点: 第一、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研究 古汉语词以单音节为主,通常一个字就等于一个词,因此字义大致和词义相 当。《说文》就是通过字形的分析探求字的本义。后来学者对它的研究,值得我 们借鉴。如:

古代汉语常用词典

古代汉语常用词典

古代汉语常用词典
一、词语解释
1. 阿谀奉承(ē yú fèng chǒng)
解释:过分地奉承、谄媚。

2. 操戈持盾(cāo gē chí dùn)
解释:持戈执盾,比喻做好战斗准备。

3. 循规蹈矩(xún guī dǎo jǔ)
解释:按照规矩、遵循成规。

4. 独孤求败(dú gū qiú bài)
解释:形容自己力量太弱小,独自寻求失败。

5. 含辛茹苦(hán xīn rú kǔ)
解释:吃尽了苦头,忍受艰辛。

二、成语典故
1. 亡羊补牢(wáng yáng bǔ láo)
典故:羊已经丢了,只好补牢以防将来再丢羊。

后比喻事后防范,补救遗漏。

2. 对牛弹琴(duì niú tán qín)
典故:据说有个人对着牛弹奏琴曲,牛当然听不懂。

比喻向不懂之人解
释,是徒劳无益的。

3. 穷凶极恶(qióng xiōng jí è)
典故:形容行为极其凶恶,罪行极其严重。

4. 负荆请罪(fù jīng qǐng zuì)
典故:古代君臣有失,下臣背负荆棘请罪以示诚意。

后比喻谦卑认错。

5. 不遗余力(bù yí yú lì)
典故:指全力以赴,毫无保留地付出全部力量。

以上是一些古代汉语常用词语和成语的解释及典故,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文言文重点词汇200个

初中文言文重点词汇200个

初中文言文重点词汇200个之一、代词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涉世家》)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④醒侯故使之问之。

(《扁鹊见蔡醒公》)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狼》)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十则》)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

(《宋定伯捉鬼》)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狼》)二、助词:1、结构助词,译作“的”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扁鹊见蔡桓公》)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读孟尝君传》)⑤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愚公移山》)①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马说》)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二章)④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愚公移山》)二、连词1、表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

(《出师表》)③故为之说,以俟夫人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④诚直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出师表》)2、表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3、表并列或承接,因果关系。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三、动词:译为“认为”。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文言文144个核心词汇

文言文144个核心词汇

文言文144个核心词汇一、文言文概述文言文,又称古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用于书写经典、史书、文学作品等。

它承载了我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对于我们了解古代历史和社会,研究汉语言文字学具有极高的价值。

二、文言文中的 144 个核心词汇为了方便学习,有学者将文言文中常见的词汇归纳为 144 个核心词汇。

这些词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时间词汇:暂、立、即、遽、亟;少顷、少时、少间、须臾、斯须、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有顷、旋、寻、无何。

未几、既而、已而、既、既而,先、先是、先时,初,时、当是时,曩、尝,昔、向、今、方、会、将、行将、欲、且、长、久、常、每、辄、终、竟、迄、卒、比、迨、逮、及、洎、居、曙、质明、朝、旦、晓、夙、亭午、夜分、旦日、翌日、他日、后日、朔、望、既望、晦、旬、期月、期年、岁、载2.空间词汇:往、赴、驱、之、造、诣及、至、适、企、迨、臻、戾、莅、迄、止、逃、逝、如致、洎、临、达、抵、徂、期、到、上、登、升、乘、下经、历、过、逾、出、入、去、距、次、驻、淹、留、停、宫、殿、衙、堂、厅、楼、阁3.人物词汇:如“吾”“予”“君”“臣”等。

4.事物词汇:如“马”“车”“书”“剑”等。

5.动作词汇:如“走”、“跑”、“吃”“喝”等。

6.状态词汇:如“美”、“丑”、“富”、“贵”等。

7.关系词汇:如“而”、“之”、“也”、“矣”等。

掌握这 144 个核心词汇,对于学习文言文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顺口溜在文言文学习中的应用顺口溜是一种通俗易懂的表达形式,它将复杂的内容以简洁明了、朗朗上口的方式呈现出来。

在文言文学习中,我们可以借助顺口溜来帮助记忆和理解这144 个核心词汇。

例如,我们可以将这 144 个词汇编成一首顺口溜:“日子岁月长,上下左右忙。

吾予君臣礼,马车书剑香。

行走吃喝乐,美丑富贵翔。

而之也矣毕,文言核心详。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使得学习过程更加有趣,也提高了学习效果。

四、总结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的书面语言,其学习对于我们了解和研究古代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与词汇

古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与词汇

古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与词汇古代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学习古代文言文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语法和词汇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古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常用词汇,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古代文言文。

一、基本语法1. 主谓宾结构古代文言文的句子常采用主谓宾结构,即主语用于表示动作的执行者,谓语表示动作的动作,宾语表示动作的承受者。

例如:“吾爱汝”,意为“我爱你”。

2. 定状补结构古代文言文的句子中常出现定状补结构,即通过定语、状语和补语来修饰主谓宾结构。

定语用于修饰名词,状语用于修饰动词,补语用于补充动作的结果或状态。

例如:“丹心报国”,意为“以红色的心报答国家”。

3. 并列与从属古代文言文的句子常采用并列和从属的句子结构来表达不同的语义关系。

并列结构表示同等重要的概念或动作关系,从属结构表示主次、因果或条件关系。

4. 结构短小精炼古代文言文注重言简意赅,追求结构短小精炼的表达方式。

句子中通常删除主语、谓语和宾语等成分,重点突出动作和事件。

二、常用词汇1. 人称代词古代文言文中常用的人称代词包括“吾”、“尔”、“之”等。

其中,“吾”用于表示第一人称,“尔”用于表示第二人称,“之”用于表示第三人称。

2. 动词古代文言文中常用的动词包括“行”、“作”、“爱”等。

其中,“行”表示行为的执行,“作”表示动作的进行,“爱”表示情感的表达。

3. 名词古代文言文中常用的名词包括“人”、“国”、“心”等。

其中,“人”用于表示人的概念,“国”用于表示国家的概念,“心”用于表示内心的情感。

4. 形容词古代文言文中常用的形容词包括“红”、“白”、“青”等。

其中,“红”表示颜色的概念,“白”表示颜色的概念,“青”用于表示颜色的概念。

5. 副词古代文言文中常用的副词包括“甚”、“必”、“宜”等。

其中,“甚”表示程度的概念,“必”表示必然的概念,“宜”表示适合的概念。

在学习古代文言文时,我们必须掌握基本的语法和词汇。

古汉语字典常考必背字词释义

古汉语字典常考必背字词释义

古汉语字典常考必背字词释义A阿:偏袒艾:停止、完结(方兴未艾)、惩治(自怨自艾yi4)爱:怜惜;吝惜隘:狭窄、险要处安:疑问代词,什么,哪里谙:熟悉岸:高(伟岸)按:巡视;考察昂:抬高廒:粮仓媪:对老年妇女的尊称澳:水边yu4B拔:攻占、超出罢:同“疲”疲劳白:告诉败:败坏、凋残拜:授给官职稗:杂草、小官(稗官)颁:赐予,公布班:排列,返回(班师)阪、坂:山坡版:名册户籍,疆域办:惩办拌:分开榜:船桨,代指船牓:匾额傍:靠近,依附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诽:背地议论讥:微言讽刺)宝:视为珍宝保:抚养报:断狱,给回信、答复,报答,酬劳抱:环绕,胸怀暴:晒,显露,突然陂:山坡,水岸,池塘卑:贬低北:打了败仗往回跑悖:违背,谬误,糊涂背:违反,背离被:覆盖,施及;通“披”备:完备事先的措施奔:逃亡贲:勇士(虎贲)本:根源,推究逼:接近(逼真)鼻:开始(鼻祖)匕:勺子妣:母亲秕:不饱满的谷粒,不好鄙:边疆,庸俗,谦词(指自己)俾:使比:并列,接连地,勾结,比较,等到比比:每每,到处必:一定、必然,倘若、假如(王必无人)毖:谨慎(惩前毖后)弼:辅佐毕:全、都畀:给予嬖:宠爱庇:遮蔽敝:破旧,自己谦称蔽:概括弊:困乏,弊病裨:益处愎:任性,固执辟:法律,治罪,征召pi4 嬖:宠爱躄:腿瘸碧落:天空砭:石针治病弁:男子成年加冠弁言:序言变:兵变,灾异便:熟悉,善辞令pian2 便宜:利益好处,灵活处置便佞:君王左右的崇信小臣薄:靠近辩、辨:言辞动听标:标格风度表:做标记上表推荐别:另外滨、濒:水边,靠近彬彬:文质兼备状摈:排斥抛弃兵:兵器,战争,军队,兵士炳:光明显著柄:权柄秉:主持,掌握,保持禀:承受,报告,气质(禀性)病:病重,担忧,使受害(病比疾重)伯:排行第一,爵位,称霸薄:迫近,轻视擘:大拇指巨擘:能手勃然:突然,奋发,盛怒驳:混杂博:换取逋:逃亡,拖欠晡:傍晚卜:预料(测、忖、意、分、料、度、揣、虞)哺:吃,喂养布:铺开,公布怖:惊惶,恐吓步:行走C猜:怀疑裁:裁决,通“才”仅仅,刚刚采:文章的辞藻参:检验(参照),下级见上级(参见)骖:三匹马拉的车惨:忧愁(惨将别)粲然:笑貌,文辞华丽苍:灰白色沧浪:清绿水色藏:仓库,内脏(摧藏马悲哀)操:操守,琴曲名(文王操)曹:辈(类、属、侪、徒、俦、流等)草:初稿草具:粗糙的食物厕:参加恻:悲痛,同情,诚恳册、策:帝王封臣下策:竹制马鞭岑:小而高的山曾……不:连……都差:稍微的(差强人意),病好了chai4 觇:偷看刹:佛寺觇:偷看婵娟:美好的样子谗:说别人坏话孱:弱小谄:巴结奉承阐:公开,阐明长:经常(茅檐长扫)尝:曾经偿:抵偿,实现常:固定的,准则裳:下衣,衣服昶:通“畅”舒畅怅:失意畅:通晓,尽情倡:表演歌舞者,倡导唱:称颂抄:掠夺超:跃上、胜过朝:一日、朝见车:牙床(辅车相依)彻:通达、贯通坼:裂开掣:牵引,拉(掣肘)嗔:怒瞋:怒时睁大眼臣:使臣服,奴役尘:踪迹,事迹(后尘)忱:真诚,信任沉:陷入,程度深(沉思)陈:陈列,通“阵”谶:征兆称:推举成:已定的(成命)诚:假设,果真,的确乘:登上,趁着,追逐,古代一车四马sheng4 丞:辅助裎:裸体酲:酒微醒逞:炫耀,显示承:接受,继承惩:警戒不再犯塍:田埂逞:快意,放任,炫耀骋:尽情施展,放任嗤:讥笑媸:丑(与“妍”相对)笞:用竹板荆条打摛:铺陈池:护城河弛:放松,延缓,废弛驰:疾行,传扬持:扶助,控制齿:年龄,排列,录用侈:放纵耻:以……为羞耻褫:革除,夺去不啻:不仅,无异于彳亍:徘徊赤心:忠心饬:整治,告诫炽:旺盛敕:告诫、嘱咐,皇帝的命令或诏书冲:谦虚,交通要道,对着稠:多而密憧憧:来往不停崇:高,推崇仇:同伴,配偶俦:伴侣,同类,相比(谁与俦)畴昔:以前筹:谋划,计策惆然:感伤失意绸缪:情意缠绵酬:实现志愿,偿还雠:应答,匹配,仇敌臭:气味xiu4 出:交纳,出产物,超过初无:从来没有初:刚刚除:台阶,任命刍:割草,牲口吃的草楚:痛苦(楚楚:茂盛,鲜明)黜:废黜处:停留,居住绌:不足(相形见绌)怵:恐惧触:碰撞揣:猜测平川:平地水道,平地穿:贯通遄:迅速椽子:屋顶圆木条舛:违背,困厄床:坐卧器具,架子幢幢:摇晃状怆:悲伤垂:临近(垂老),流传(永垂不朽)表对方高于自己(敬辞)(垂问)陲:边疆椎:槌子春:年(二十春)淳:朴实醇:酒味醇厚啜:尝惙惙:忧愁状辍:停祠:祭祀家慈:我母亲辞:解说,推辞,告别雌黄:乱说次:临时驻扎(素服郊次),按顺序排列,水边(列坐其次)刺:指责过失,名片,名帖聪:听力好从:使……跟从,任凭,随由,通“纵”放纵粗,大略殂:死亡徂:往促:靠近(促膝)簇:聚集蹴:踩踏,踢猝:突然蹙:紧迫,窘迫攒:聚集窜:放逐,贬官,删改爨:烧火做饭(诸父异爨:分家)摧:折断,悲伤萃:聚集,人群物类(拔萃)淬:锤炼悴:忧伤,面黄瘦瘁:劳苦困病,憔悴忧伤存:思念,看望问候(存问),抚恤(温存)忖:思量,揣度切磋:研讨蹉跎:虚度光阴撮:摘录,聚合顿挫:语调音律停顿转折措:放置,施行厝:放置错:磨刀石,交叉,通“措”施行(错爱)D达:得志怛:痛苦、忧伤黛:青黑色贷:借出,宽恕逮:达到迨:等到殚:竭尽耽:沉溺但:只、仅仅,徒然惮:畏惧当:面对,判罪,应当党:一种组织,袒护、偏袒刀笔:管刀笔的小官祷:祈祷道:规律得:能够镝:箭头弟:但、只管的:箭靶中心,女子额头的红点典:法则、制度,主管吊:慰问牒:文书洞:深入、透彻督:监察、督促牍:文书,书籍独:单独,表反问(副词),仅、只有笃:忠诚遁:逃多:赞美夺:强行改变E讹:谣言恶:哪里,讨厌遏:阻拦而:你,表并列、转折、顺承、修饰迩:近贰:副的,从属二主,背叛F伐:夸耀,讨伐,功劳法:效法,法令藩:篱笆凡:总共反:通“返”,违反范:模子方:正在斐:有文采匪:不是奉:两手捧,尊奉,俸禄黼:古代礼服上的花纹伏惟:表敬副词,无意义服:佩带甫:刚刚G该:具备,完备赅:完备,包括改:更正(改过)丐:乞求,施予盖:车盖,胜过(盖世),大概,句首语气词不译,通“盍”何不概:大略,节操,风度,景象(胜概)干:盾牌,冒犯,冲(上干云霄),干预,求取(干仕),河岸(江干),干支计时,才干,治理(干国)甘:味美(旨:味美),情愿敢:谦辞(冒昧的意思),表反问“岂敢”旰:晚(宵衣旰食)刚:坚硬纲:纲常扛:gang1双手举(力能扛鼎)皋:沼泽高:尊重,崇尚膏:油脂,滋润诰:皇帝给臣子的命令,一种文体(用于告戒或勉励)缟:格:推究更:改变,更加觥:酒杯躬:亲自,身体诟:骂沽:买、卖孤:幼年失去父亲,谦称诂:对古代文字的解释不榖:不善(对自己的谦辞)故事:旧例固:本来,坚持,坚固乖:违背管:钥匙,掌管果:果然,坚决过:经过,错误,探望H好:容貌美,友好劾:弹劾盍:何不阖:全河:黄河荷:扛曷:什么,岂、难道和:应和恨:遗憾亨:通达、顺利后:君主乎:于胡:为什么扈从:皇帝出巡时的随从怙:依仗、凭借还:旋转,返回浣:洗涤豢:喂养环:担忧、忧虑隳:毁坏恚:恼怒诲:教导会:回合,正好、恰好,必然或:有的人,有时,也许货:财物J期:一周年赍:携带,送物给人稽:考证、考核,稽首(礼节)羁:寄居在外机:关键、要点及:赶上、追上,和极:尽头,最,标准即:立即,就是,如果亟:急,屡次迹:推究,考察济:救济际:交界处,会合季:排行在后的,最小的既:尽,完忌:恨,顾忌跽:长跪纪:法度、准则贾:买,做买卖的人,价格假:借,如果笺:一种文体,注解缄:封闭间:间或僭:超越本分见:被,通“现”鉴:镜子,引以为鉴将:带领,将要矫:纠正,假传皇帝的命令讦:攻击揭发别人的短处诘:责问节:节操介:铠甲斤:斧头竟:完毕、终了,从头到尾胫:小腿靖:安定就:接近僦:雇车的费用咎:灾祸,归罪举:推荐,攻打,全讵:(反问)难道,假如遽:匆忙具:全部,准备踞:蹲坐倨:傲慢捐:抛弃诀:辞别绝:断绝,非常,超越,横渡K忾:愤恨堪:忍受,能够瞰:俯视考:死去的父亲,考核,敲克:能够,战胜课:征税孔:很匡:纠正,辅助况:比拟,何况愦:昏乱髡:一种刑罚昆:兄L赖:依靠赉:赏赐累:多次诔:叙述死者生前事迹罹:遭遇醴:甜酒戾:违背厉:勉励,磨刀石詈:骂聊:依靠,暂且烈:事业、光明廪:米仓赁:租借领:脖子,兼任令:使,美好,时令虏:俘虏,对敌人的蔑称路:行政区域单位麓:山脚律:法律、法令略:掠夺,大概,谋略伦:类M贸:交换财物美:赞美每:常常昧:愚昧氓:老百姓蒙:愚昧,承蒙孟:排行第一靡:没有,倒下,浪费糜:烂弥:满,更加,弥补苗:后代庙:封建祭祀先祖的场所敏:聪明明:视力名:占有秣:喂马莫:没有人,不要(人)牧:官员N乃:你,于是,竟然,只,是奈……何:如何,怎么办男:爵位的一种讷:不善讲话逆:预先,抵触睨:斜眼看宁:难道(不)佞:不才偶:成双P俳:演滑稽戏的人畔:背叛,边庖:厨师朋:结党裨:副的匹:力量相等聘:探问颇:很叵:不可迫:靠近仆:对自己的谦称浦:水边辟:征召Q期:期望,约定戚:斧头,忧愁,亲属其:表揣测、期望、祈使、反问语气,那,他,我,其中的起:起用,兴起岂:难道契:契约,符合器:才能迄:到讫:完毕悭:吝啬迁:调动官职愆:过错,错误的歉:收成不好戕:杀抢:碰、撞强:有余切:恳切且:并且,况且,尚且,暂且,将要,语气词挈:提着惬:心满意足箧:小箱子窃:暗中,私下勤(王):为王事辛劳黥:墨刑擎:举罄:空穷:不得志衢:四通八达的道路去:离开,距离悛:悔改权:秤砣,权变,暂且诠:解释却:推辞Y涯:边际雅:很,高雅焉:哪里,于此,语气词颜:容貌言:说,言论,字妍:美丽严:严厉(严君:父亲)偃:停止俨然:庄重的样子,整齐的样子唁:对死者的慰问厌:满足赝:假的燕:通“宴”验:证据,效果,验证央:恳求佯:假装恙:病谣言:捏造的话徭:徭役要:概括,总括,通“腰”和“邀”也:句末语气词,句中语气词业:已经,事业晔:光彩的样子谒:拜谒一:统一,一旦,多么伊:此宜:应该,合适颐:面颊遗:遗失,赠送贻:赠送以:认为,用,凭借,而已:停止翌:明(天,年)益:更加,渐渐地,利益懿:美好瘗:埋藏易:改变,交换,轻视怿:喜悦刈:割劓:割掉鼻子逸:逃跑,隐逸,放纵抑:选择艺:种植诣:到喑:不能说话因:依靠,沿袭,由于,通过殷:盛、众多荫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上的官爵而受到封赏尹:官职膺:胸英:花营:经营,谋求颖:聪明用:使用,任用,因为,以尤:罪过,特别宥:宽容于:放在形容词后表示比较隅:角落不虞:没料到渝:改变庾:谷仓鬻:卖寓:寄寓谕:告诉,知道,了解毓:养育狱:案件,官司原:原谅掾:属官刖:割脚殒:死亡陨:从高处掉下,死亡愠:生气Z宰:主宰再:第二次,两次暂:突然,短暂,刚造:到……去责:通“债”谮:诬陷乍:突然,刚兆:征兆肇:开始辄:总是,立即者:定语后置的标志甄:鉴别箴:劝告臻:到达缜:周密振:奋起,救济征:出征,征税诤:直言劝告之:到……去,他,这,取独,的知:知识,了解,主持直:通“值”,仅,径直值:价值执:捉拿,执行旨:意图,诏书制:控制,遏制,规定,制度秩:官吏的俸禄,次序质:质朴踬:跌倒衷:内心仲:排行第二周:周密,环绕,救济诸:众,之乎,之于诛:杀,责问贮:积存,储蓄状:描绘、陈述斫:砍濯:洗擢:提拔资:资望、资历訾:诋毁子:爵位,您纵:即使诹:询问走:逃跑,我(谦辞)卒:兵,死,终于,突然族:族灭镞:箭头坐:因为,定罪,因犯…罪。

文言文144个核心词汇与顺口溜

文言文144个核心词汇与顺口溜

文言文144个核心词汇与顺口溜摘要:一、文言文核心词汇的重要性二、144 个核心词汇的列表三、顺口溜对学习文言文的帮助四、如何运用144 个核心词汇和顺口溜学习文言文正文:一、文言文核心词汇的重要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由于其语言形式与现代汉语相去甚远,许多学习者往往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

这时,掌握一定数量的核心词汇就显得尤为重要。

核心词汇是文言文中出现频率高、用法丰富、含义深刻的词汇,掌握这些词汇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144 个核心词汇的列表这里我们列出了144 个文言文核心词汇,这些词汇涵盖了文言文中最常见的用法和结构,为学习者提供了便利。

以下是这144 个核心词汇的列表:1.爱2.安3.伯4.卜5.蔡6.曹7.柴8.常9.晨10.陈...143.焉144.尧三、顺口溜对学习文言文的帮助顺口溜是一种富有韵味、易于记忆的文学形式,将文言文的核心词汇编成顺口溜,可以帮助学习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这些词汇。

此外,顺口溜中的词汇排列方式也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和句式用法。

通过运用顺口溜,学习者可以更快地熟悉和掌握文言文的核心词汇,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四、如何运用144 个核心词汇和顺口溜学习文言文要将144 个核心词汇和顺口溜运用到文言文学习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首先,学习者需要熟记这144 个核心词汇的基本含义和用法,了解它们在文言文中的常见搭配和结构。

2.其次,通过阅读文言文经典篇章,学习者可以尝试将这些核心词汇运用到实际语境中,加深对词汇用法的理解。

3.最后,学习者可以借助顺口溜,将这些核心词汇组织成易于记忆的诗句或短文,从而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釋括弧中詞的用法意義
制,(岩)险要邑也,虢叔死(焉)于是,(佗)同“他”邑唯命。

百姓皆以王為(愛)吝惜也,臣(固)知王(之)主谓之间不忍也。

賢者與民(並)一起耕而食,(饔飧)熟食,早饭饔飧而治。

後稷教民(稼穡)农业上种叫稼,收叫穑。

这里泛指农事,樹(藝)种植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

春日(載)开始陽,(有)动词词头鳴倉庚。

左並轡,右援(枹)鼓槌而鼓,馬(逸)狂奔不能止,師從之。

惟天為大,(惟)只有堯(則)效法之。

皇天之不純命兮,何百姓之震(愆)遭罪。

三之日(于)动词词头耜,四之日舉(趾)足。

人無故而鬼攻之不已,(是)(是)刺鬼。

其徒數十人,皆衣(褐)粗布衣服,(捆)编屨、織席以為食。

女執(懿)深的筐,(遵)循,沿着…走彼微(行)路,爰求柔桑。

天子巡狩,諸侯辟舍,納於(筦鍵)钥匙,(攝衽)撩起衣襟抱幾,視膳於堂下。

夫子喟然歎曰:“吾(與)赞同點也。


臣恐(見)被欺于王而負趙。

江國愈千里,山城(僅)百層。

我(決)迅速的样子起而飛,(槍)触,碰上榆枋,時(則)连词,连接状语“时”和谓语“不至”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

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叠韵连绵词,仰视的样子向若而歎曰。

世以鮑焦無(從容)心胸宽大而死者,皆非也。

無(以)停下,則王乎?
君若以德(綏)安抚諸侯,誰敢不服?
滕君,則誠賢君也;(雖然)虽然这样,未聞道也。

(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今近焉,請以(遺)之。

自始合,苟有(險)险要的地方,这里指难走的路,餘必下推車。

子豈(識)知道之?然子(病)伤势很重矣。

禹(疏)去掉阻塞使通畅九河,(瀹)疏导濟漯而(注)把水灌入,让水流入諸海。

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看出,显现出来其二子焉。

是以君子(遠)使动用法,使…远庖廚也。

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谋划使…弱秦。

宦官懼其毀己也,皆共(目)看到之。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坐於前。

乘其車,(揭)高举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用作动词,尊为上客我!”操軍方連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使…败走也。

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使…来之。

夫列子(禦)驾驭風而行,(泠然)轻妙的样子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

(是)日在行不可以歸,在室不可以行,是(是)大凶。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那是惡矣。

徐子以釜甑(爨)烧火做饭、以鐵耕乎?
去(終古)永古,即自古以来之所居兮,今(逍遙)漂泊而來東。

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向北去飲大澤。

同心之言,其(臭)味道如蘭。

繆公(怨)憎恨此三人,入於骨髓。

能(謗)诽谤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孟孫才其母死,哭泣無(涕眼泪),中心不戚。

魯頌曰:“戎狄(是)膺,荊舒是懲。

”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學,亦為不善變矣。

陽貨欲(見)拜访孔子,孔子不見。

(歸)赠送孔子(豚)蹄髈
信而(見)被疑,忠而(被)被謗,能無怨乎?
我朱(孔)副词,很(陽)鲜明,指鲜艳,為公子裳。

有為神農之言者許行,自楚(之)到…去滕,(踵)走到門而告文公。

父母(之)主谓之间愛子,則為(之)代词計深遠。

項羽疑增與漢有私,(稍)慢慢地奪其權。

八月斷(壺)葫芦,九月(菽)拾取苴。

遠方之人聞君行仁政,願受一(廛)而為(氓)。

(謹)谨慎地做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通“斑”,花白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吾長(見)助动词,被笑于大(方)道之家。

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之。

盾曰:“棄人用犬,雖猛(何)什么為!”鬥且出。

提彌明(死)殉葬之。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摒弃之?
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老年男子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夫子!”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禦)驾驭,借驾车来比喻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即不忍其(觳觫)叠韵连绵词,恐惧的样子,若無罪而(就)走向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兔走觸(株)树,折頸而死。

八佾舞於庭,(是)这可忍也,(孰)还有什么不可忍也?
夫以百畝之不(易)容易為己憂者,農夫也。

穹窒熏鼠,塞(向)朝北的窗户(墐)用泥涂塞戶。

(當)对着陵陽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到…去?
(靡)无不有初,(鮮)少克有終。

昔者孔子沒,三年之外,門人治(任)收拾行李將歸,入揖于子貢,相向而哭,皆失聲,(然後)这样以后歸。

八月(剝)通“攴”,击打棗,十月獲稻。

(去)离开故鄉而就遠兮,(遵)沿着江夏以流亡。

心(嬋媛)叠韵连绵词,心虚绪缠绵有所牵挂的样子而傷懷兮,眇不知其所(蹠)至。

“我之懷矣,自(詒)招来伊(慽)烦恼”,其我(之)主谓之间謂矣!
選輕騎二千人,(人)每个人持一赤幟,從間道萆山而望趙軍
人情一日不(再)两次食則饑,終歲不制衣則寒。

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於紂。

或相倍(蓰)五倍,或相什伯,或相千萬。

子(比)放在一起而同之,是亂天下也。

君惠(徼)祈求福於敝邑之社稷。

民食果(蓏)草本植物的果实蚌蛤,腥臊惡(臭)气味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

孟嘗君使人,(給)送给其食用。

丈夫亦愛(憐)爱惜其少子乎?
冬日則飲(湯),夏日則飲水。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腐土、脏土。

之牆不可汙也。

行不義,必自(斃)倒下,子姑待之。

上古漢語語氣詞“也”和“矣”在表達語氣的功能上有何差異?
“也”字表静态,“矣”字表动态。

“也”字的基本作用是把事物进行的判断告诉别人,现代汉语没有和它相当的语气词;“矣”字的基本作用是把事物发展阶段作为情况告诉别人,现代汉语语气词“了”的作用和它大致相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