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课件(王宁)——词汇

合集下载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词汇方面70页PPT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词汇方面70页PP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词汇方面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王宁古代汉语考研题库

王宁古代汉语考研题库

王宁古代汉语考研题库王宁教授是中国著名的古代汉语学者,其研究领域广泛,包括古代汉语语法、词汇学等。

以下是根据王宁教授的研究方向,为考研学生准备的古代汉语题库内容:# 一、古代汉语语法题库1. 名词解释题:- 请解释“偏正结构”在古代汉语中的含义及其应用。

- 解释“使动用法”在古代汉语中的特点和例句。

2. 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意动用法”的是哪一个?A.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 孟子曰:“仁者见之谓之仁。

”C. 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3. 简答题:- 简述古代汉语中“谓语前置”的语法现象及其原因。

4. 翻译题:- 将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其中的特殊语法现象:“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 二、古代汉语词汇题库1. 名词解释题:- 解释“之”在古代汉语中的多种用法及其意义。

2. 选择题:- 下列哪个词在古代汉语中表示“但是”?A. 然而B. 虽然C. 既而3. 填空题:- 请在下列句子中填入合适的古代汉语词汇:“________,温故而知新。

”4. 解释题:- 解释“不亦说乎”中的“说”字在古代汉语中的含义。

# 三、古代汉语句式题库1. 名词解释题:- 请解释“宾语前置”句式在古代汉语中的特点。

2. 分析题:- 分析下列句子的句式结构,并指出其特殊之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 改错题:- 下列句子中存在句式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 综合应用题:- 根据所学知识,构造一个“被动句”的例子,并解释其结构。

# 结语通过以上题库的练习,考研学生可以加深对古代汉语语法、词汇和句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够在考研的道路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题库内容应根据王宁教授的研究成果和教学大纲进行编制。

《古代汉语词汇》PPT课件_OK

《古代汉语词汇》PPT课件_OK
55
• ⒀数通使相窥观。(《汉书·苏武传》) • ⒁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报
任安书》)
• 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汉
书·苏武传》)
56
• 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礼记·王 制》)
•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 氏》)
57
• 夫目之察度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其察色也, 不过墨丈寻常。(《国语·周语》)
•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 甫《江南逢李龟年》)
• 彼寻常之汙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大鱼? (贾谊《吊屈原赋》)
21
联绵词不能分开解释
•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庄子·秋水》
• 《释名·释姿容》:“羊,阳也,言阳气 在上,举头高,若望之然也。”
• 望洋、望羊、望阳、茫洋、望羊、“盳 (盲的异体字)羊”。
22
• 犹豫 • 《颜氏家训·书证》:“《尸子》曰:
‘五尺犬为犹。’《说文》云‘陇西谓犬 子为犹。’吾以为人将犬行,犬好豫(超 越)在人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此乃 豫之所以为未定也。故谓不决为犹豫。”
• 徘徊:俳佪、俳回、裴回、 • 徬徨、方皇、旁皇、彷徨、仿偟、 • 盘桓、磐桓、泮涣、盘旋
32
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词素构成的 复音词。朝廷、诸侯、大夫、百姓
• 粘附式 • 并列式 • 偏正式 • 支配式 • 主谓式
33
• 粘附式:词根和词缀合成。 • 加前缀的:有、老、阿、第 • 如: • 第一、阿姊、阿爷、老婆 • 老虎、油然、欣然、久之 • 童子、望子、婢子、有顷 • 船儿、沃若、莞尔、晏如
26
联绵词只求语音相同或相近,故 写法比较自由。
•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诗·邶·谷风》 • 《诗》云:“凡民有丧,扶服救之。”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教案(王宁)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教案(王宁)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教案(王宁)-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古代汉语导言教学目标:讲解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介绍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和主要内容,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学习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内容:一、古代汉语课的性质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是和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

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续和发展。

古代汉语课的性质:( 1 )基础理论课——理论性(体现在通论);( 2 )工具课——实践性(体现在文献阅读)。

在本科学习中,二者是相融汇贯通的。

学习文选时要运用通论知论,学习通论时要结合文选语料。

二、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和内容古代汉语有两种书面语形式: (1) 文言文; (2) 古白话。

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是文言文,即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

内容包括两大方面:( 1 )原始文献材料,即文选;( 2 )有关语言文字规律的理论,即通论。

上古汉语书面语言,是用汉字记录、保存下来的。

要读懂古汉语,首先遇到的是一个个的词,而词是用汉字记录的,所以,首先要通过汉字认识词。

词有音和义两部分。

汉字有形、音、义三部分。

形是书写形体;字音,也是单音词的音;字义,与词义关系密切。

因此首先就有了学习与此相应的汉字、音韵、词汇三部分理论知识的必要。

汉字部分:古人总结的“六书”就是关于汉字造字方法的理论,要了解造字的几种基本类型。

根据文字形体,按造字方法而推求它所记录的意义,就是“因形求义”。

汉字属表意文字系统,古文字的形体能够反映造字时的词义——本义;词的其它意义,又都跟本义有关系,是本义的引申——引申义。

字所记录的意义,如果找不到与本义的关系,那就是假借——假借义。

一个字记录意义过多,造出新字来分担其职能,就是分字分化——分化字。

音韵部分:如果文字用的是假借义,就要考求这个假借字记录的是哪个词,那就要根据声音的线索。

北京师范大学代汉语课件(王宁)——古代汉语概说PPT28页

北京师范大学代汉语课件(王宁)——古代汉语概说PPT28页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北京师范大学代汉语课件(王宁)——古代 汉语概说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

王宁主编《古代汉语》

王宁主编《古代汉语》

王宁主编《古代汉语》
王宁主编的《古代汉语》是高校采用较多的古代汉语权威教材,该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结构编排:分为上下两编,下编是文选,郭本是常识与文选穿插的。

- 选材范围:文选均来自先秦两汉,为了所谓的“纯正”。

与郭本相比,不免显得单调,部分篇章较为晦涩。

- 小学常识:小学常识和背景比较突出,尤其在音韵学常识,训诂学方法论方面比郭本细致,增加了一定学习难度,但叙述上比较清晰。

- 文字使用:增加了文字使用的篇幅与辨析,但对于字义的引申演变实例不如郭本丰富。

- 古代文化常识:篇幅没有郭本长,但在小学常识方面略胜郭本。

- 语法方面:相对简明,二者都完成了相应的语法常识介绍,其中有些语法点略有差异,比如“类定语”。

- 文选注释:特殊用法注释得较详细,但有些字词注释还有点粗糙。

不同版本的《古代汉语》在内容和结构上可能存在差异,具体的编写方式和特点可以参考相关教材和教辅资料。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课件(王宁)——汉字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课件(王宁)——汉字

汉 字 构 意 的 演 变
早期古文字的构意直接、具体,甲金文较多 是靠直绘物象来构形 小篆以后的汉字象物性淡化和部件意化,义 符的意义信息可以从系统中归纳出来 会意字部件的形合与意合 形声相益构成形声字
早期古文字的构意直接、具体,甲 金文不少是靠直绘物象来构形
沫 洗 网


初 吹





小篆以后象物性淡化和部件意化 义符的意义信息可以从系统中归纳出来
第二、由于书面语与口语可以即时互相转化,在此过程 中,语音信息一时之间会变得异常强烈,加之有些抽象意 义的词因义构形又比较困难,因此汉字在甲骨文时代就产 生了一批同音借用字,即,不再为某些词构形而借用同音 字为符号。例如:“戚”的本义是“斧子”而借作“悲慽 ”字,“舍”的本义是“房舍”,而借作“捨弃”字,“ 辟”的本意是“刑法”而借作“逃避” 、“嬖宠”字等等 。但是,表意的汉字群体对这些脱离意义的音化符号有“ 排异”作用,为时不久,它们便加上了相关的义符,分别 写作“慽”、“捨”、“避”、“嬖”等,再度义化。正 因为如此,汉字中的假借字向形声字转化,成为一种规律 。
2.确定文字性质应当遵循的第二个原则 2.确定文字性质应当遵循的第二个原则
文字有自己的演变历史,有些文字——比如汉字——还有相当长时期 的发展历史,讨论文字的性质要看这种文字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也就是要 看这种文字在发展过程中性质是否发生了改变。 汉字在表意与表音的相互促进中,一直顽强地坚持自己的表意特点, 不断地采用新的方式,增强个体符形和整个符号系统的表意功能。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汉字总要最大限地在符形上增加意义信息,来坚持自己的表意 特点。 第二、表意的汉字群体对脱离意义的音化符号有“排异”作用,假借 字向形声字转化,成为一种规律。形声字是以义符为纲,并利用声符作为 别词手段的。 第三,汉字简化一般是在不影响表意与别词的前提下进行的。汉字不 论怎么简化,都不会把应有的意义信息全部舍弃,决定简化程度的下限, 一般是汉字表意特性的保留。

古代汉语2009版新教材王宁串讲音频同步讲义

古代汉语2009版新教材王宁串讲音频同步讲义
春,甲骨文作
亦(亦),即“腋”字,從“大”,繪正面人形,兩個點指事腋下部位
舂(舂)從臼從午(杵本字)從廾,會雙手執杵而舂米之意。
本義與古書的用字直接發生關系,所以這個概念是連接漢字與古漢語 詞匯的樞紐。
本義不僅與字形相貼切,而且應當在古代文獻中使用過:
伐:《左傳 • 莊公十年》:“十年春,齊師伐我。”“伐”指攻打。
因為有了本字與假借字的關系;才有了本義與假借義的關系
本字與借字必然有聲音關系,但學習時依據教材,明白就可以,不必 強記古韻。
錫—賜。《春秋公羊傳 • 莊公元年》:“王使榮叔來錫桓公命。錫者 何?賜也。”“錫”是一種金屬,這裏的“錫”是“賜”的借字,是“賜予 ”的意思。(“錫”和“賜”同屬心母錫部,二者雙聲疊韻。)
B.目 刃 徒 牧
C.茅 孟 上 亦
D.月 雞 舂 耳
分辨要點:象形是獨體字,指事是獨體字加標志符號,會意、形 聲都是合體字,分辨的關鍵在于其中有沒有表音的部件。
分辨形聲字要特別注意找到位置特別的聲符:聞、徒、哀、穎、 疆、賴、脩
通過本字的結構分析本義 本義是與字形相貼切的、可以用文獻來證實的詞的義項。 重點記憶經過演變現代漢字理據不明的字的本義,如:
總復習的根據是附在教材後的考試大綱。
古代漢語課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基礎課,也是閱讀古書的工具 課。
學習本課程應當語理和語感相結合——語理通過學習古代漢語 文字、詞彙、語法的基礎知識來掌握語言規律;語感通過一定 數量的文言文閱讀和背誦來產生。最終落實到提高閱讀文言文 的能力。
目的與方法(緒論) 文字(1,2,3)——詞彙(4,5,6,7) 語法:詞法(8)——實詞(9,10,11,12)
鄰有喪,舂不相;里有殯,不巷歌。(《禮記 • 檀弓》) 2. 表示動作進行時所用的工具或依據,有“用……”或“拿……”的意 思。 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沈括《夢溪筆談》卷十八) 3. 表示動作進行時的方式。 漁夫樵夫之舍,皆可指數。(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古代汉语-词汇ppt市公开课特等奖市赛课微课一等奖PPT课件

古代汉语-词汇ppt市公开课特等奖市赛课微课一等奖PPT课件
❖ 古:单音词为主 复音词(连绵词、叠音词、偏义复合词……)
❖ 今:复音词(复合词、派生词……)为主 ❖ 1.阅读古书,不要把两个单音词组合误认为是一个
双音节词。 ❖ 2.汉语词汇复音化是一个漫长过程,过渡时期中,
部分双音结构组合展现不稳定状态。
第3页
❖ (1)同义(近义)词连用
同义词连用现象在古书中十分普遍。在长久 使用中,有些连用同义词逐步凝结,形式固定 下来,形成了复音合成词。有暂时连用以后, 并没有形成一个凝固词流传下来。
下》)
第17页
A、依据上下文判断“偏”在哪一个词
❖ 《史记·李斯列传》: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 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
❖ 李渔《芙蕖》: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 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 《老学庵笔记》:东坡与黄门公南迁,相遇于梧藤 间。道旁有鬻饼者,买卖食之,觕恶不堪。
《水浒传》第八回:“收拾睡到四更,同店人都未起。 薛霸 起來燒了面湯,安排打火做飯喫。”
“面汤”、“洗脚汤”
❖ 暂:
《说文》:“突,犬从穴中暂出也。” 《史记·李将军列传》:“行十余里,广阳死,睨其旁
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 庾信《镜赋》:“不能片刻藏匣里,暂出园中也自随。”
第29页
币(幣) ❖ 《孟子·梁惠王下》:“昔者大王居邠,狄人
吹嘘 杜甫《寄岑嘉州》:谢脁每篇堪讽诵,冯唐已老听吹
嘘。 谣言 干宝《搜神记》:长安中谣言曰:‘见乞儿,与美酒,
以免破屋之咎。 祥 《左传·僖公十六年》:是何祥也?吉凶焉在? 《战国策·楚策》:先生老悖乎?将认为楚国祅祥乎?
第31页
词义系统内部调整
1.选择现象 2.替补现象 3.渗透现象: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课件(王宁)——词汇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课件(王宁)——词汇
⒇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伪,人为的) (21)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党,偏袒)
(四) 特点差异
(22)穆公访诸蹇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访,咨询) (2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愤,憋闷)
古今汉语差异的分析
《吕览论人》:“喜之以验其守”注:“守犹求也” 《易经乾卦》:“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 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 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论语先进》:“千乘之国,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李白《长干行》:“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章注:“迟, 待也” 同上:“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国语》:“钟而藏之”
古今词义差异
古汉语词汇中现代汉语完全不用的义项:
⑤ 履帝武敏歆。(《诗经大雅生民》) (武,步迹) ⑥ 官宿其业。(《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宿,安守) ⑦ 及年岁之未宴兮,时亦犹其未央。(《楚辞离骚》)(央,尽) ⑧ 造托江流兮,敬吊先生。(贾谊《吊屈原赋》)(造,到……去) *“ (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战国策楚策》)(固,屏 障)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蹇叔哭师》)(管,钥匙)
“节”的引申义列
被截分的事物:季 节、章节、节奏 截分 截分他物的东西: 节气、节日 节(竹节) 受到限制的行为: 节制、节省、节约 限制 限制他人的东西: 符节、节杖、礼节
引申义系联举例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老子》)(关,门闩) 门虽设而常关。(《归来去辞》(关,关门)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关,关 口,要塞) 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促织》),(关, 涉及,关系) 无门籍者,有急奏,令监司马仗家引对,不得关碍。(《新 唐书颜真卿传》)(关,阻挡)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后汉书张衡传》) (关,机械发动的装置) 其上闻及移关诸部,犹未敢然(《狱中杂记》)(关,关文。 古代平行机构来往的文书)

2王宁:词汇

2王宁:词汇
• 以上诸说,见于《水经注》《颜氏家训》《礼记正义》《汉书注》《文选注》《史记索隐》 (广雅疏证·犹豫)
(1)连绵词的来源 ) A、义合式 、
• 绸缪。 绸缪。 繁密貌。 襄阳行》 (1)繁密貌。宋·鲍輗《襄阳行》:“近日何 鲍 日春气柔,东城骑马花绸缪。 日春气柔,东城骑马花绸缪。” 做准备。 纪昀《 ( 2 ) 做准备 。 清 ·纪昀 《 阅微草堂笔记 》 :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 先事而绸缪,后事而补救” “先事而绸缪,后事而补救”。 释训》 缠丝也。 《尔雅·释训》:“绸、缪,缠丝也。” 尔雅 释训 诗经》 迨天之未阴雨, 彼桑土, 《 诗经》 :“迨天之未阴雨, 徹彼桑土, 绸缪 牖 戶。 ”
• 崔嵬。 崔嵬。
《说文》:“崔,大高也。”“嵬,高不平 说文》:“ 大高也。”“嵬 》: 也。”
B、衍音式 、 前衍音:参差。 前衍音:参差。
星名。 不齐。 参:星名。差:不齐。
后衍音:菡萏。 后衍音:菡萏。
• • •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诗经)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 将开的花苞, 菡:将开的花苞,与“函”、“涵”、 同源。 “含”同源。 在所有字典中都没有独立的解释, 萏,在所有字典中都没有独立的解释, 因为它只是一个记音的字形。 因为它只是一个记音的字形。
C、摹声式 、
霹雳、蟋蟀、 霹雳、蟋蟀、啷当
(2)连绵词的语音形式 ) A、双声连绵词 、
踌躇、流连、犹豫、 踌躇、流连、犹豫、仓猝
B、叠韵连绵词 、
烂漫、从容、逍遥、 烂漫、从容、逍遥、蹉跎
C、非双声叠韵连绵词 、
滂沱、 滂沱、芙蓉
连绵词往往有多种书写形式: 连绵词往往有多种书写形式:
彷徨、 彷徨、仿偟、仿徨 逶迤、委蛇、 逶迤、委蛇、委遟、委移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课件王宁古代汉语概说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课件王宁古代汉语概说

• 无生民心。 • 夫人将启之 • 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 • 既而悔之 • 公赐之食 • 公语之故 • 且告之悔
三、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继承关系係
词汇意义的直接继承和领域补偿 “类”的“种类”义可以单用,直接进入构句,而它的“类似”义已经 不能单用,只能用来构成“类似”、“类风湿”、“类人猿”等词。用 单音词表示“类似”义,现代汉语改用“象”。
• 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 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 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 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 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 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庾信《哀江南赋》:“弊箪不能救盐池之咸,阿胶 不能止黄河之浊。”
《论语·八佾》:“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 ‘女弗能救与?’”马融注:“救犹止。” “救 ”可以带两方面的宾语:一是带有关灾难的宾 语,如“救火”、“救死”、“救亡”、“救 灾”……这是用“救”的“止”义;二是带遇难对 象为宾语,如“救命”、“救民”、“救人”、 “救某人”……这是用“救”的“助”义。
“发”的引申义列
发射(枪炮) 量词 发頻(射箭) 首次公开(发现) 兴起(发生) 扩展
出发 使出发(派遣)
打开 开花
不断提高对积淀在现代层面上 的历史语言现实的锐敏性
在阅读中注意古今汉语的联系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 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 雨时。(李商隐:《巴山夜雨》)
《诗词曲语词汇释》:“却,回、返”。 退却、望而却步、却之不恭

王宁古汉文选译文(北师全)

王宁古汉文选译文(北师全)

古文译文(北师大正点)正对王宁本文选郑伯克段于鄢——《左传》 (2)晋灵公不君——《左传》 (3)鞍之战——《左传》 (3)殽之战——《左传》 (5)苏秦以连横说秦——《战国策》 (6)庄辛论幸臣——《战国策》 (7)学而——《论语》 (9)大同——《礼记.礼运》 (10)学记——《礼记》 (10)《老子》两章 (12)尚贤——《墨子》 (13)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14)民为贵——《孟子》 (16)许行——《孟子.滕文公上》 (16)桀纣之失天下——《孟子》 (18)劝学——《荀子》 (18)性恶——《荀子》 (18)说难——《韩非子》 (21)管晏列传——《史记》 (22)淳于髡传——《史记》 (23)杨王孙传——《汉书》 (23)狱中上梁王书——邹阳 (24)过秦论——贾谊 (26)专务——《刘子》 (27)柳子厚墓志铭——韩愈 (27)祭十二郎文——韩愈 (28)段太尉逸事状——柳宗元 (29)严先生祠堂记——范仲淹 (31)贾谊论——苏轼 (31)韩文公庙碑——苏轼 (32)不见诸侯.孟子.滕文公 (33)离娄.孟子 (33)强国.荀子 (33)戎右.周礼 (34)《说文解字.序》許慎 (34)《说文解字》之意义及读法 (37)郑伯克段于鄢——《左传》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

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很厌恶他。

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

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

”武姜便请求封给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如果超过三百方丈,那就会是国家的祸害。

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

00536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教桉(王宁)[1]

00536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教桉(王宁)[1]

古代汉语导言教学目标:讲解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介绍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和主要内容,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学习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内容:一、古代汉语课的性质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是和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

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续和发展。

古代汉语课的性质:( 1 )基础理论课——理论性(体现在通论);( 2 )工具课——实践性(体现在文献阅读)。

在本科学习中,二者是相融汇贯通的。

学习文选时要运用通论知论,学习通论时要结合文选语料。

二、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和内容古代汉语有两种书面语形式: (1) 文言文; (2) 古白话。

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是文言文,即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

内容包括两大方面:( 1 )原始文献材料,即文选;( 2 )有关语言文字规律的理论,即通论。

上古汉语书面语言,是用汉字记录、保存下来的。

要读懂古汉语,首先遇到的是一个个的词,而词是用汉字记录的,所以,首先要通过汉字认识词。

词有音和义两部分。

汉字有形、音、义三部分。

形是书写形体;字音,也是单音词的音;字义,与词义关系密切。

因此首先就有了学习与此相应的汉字、音韵、词汇三部分理论知识的必要。

汉字部分:古人总结的“六书”就是关于汉字造字方法的理论,要了解造字的几种基本类型。

根据文字形体,按造字方法而推求它所记录的意义,就是“因形求义”。

汉字属表意文字系统,古文字的形体能够反映造字时的词义——本义;词的其它意义,又都跟本义有关系,是本义的引申——引申义。

字所记录的意义,如果找不到与本义的关系,那就是假借——假借义。

一个字记录意义过多,造出新字来分担其职能,就是分字分化——分化字。

音韵部分:如果文字用的是假借义,就要考求这个假借字记录的是哪个词,那就要根据声音的线索。

同源词的系联,理解古诗的押韵、韵律,也需要语音知识。

古代的语音与现在的语音不同,古代的各个历史时期、同一时期的各个方音也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本义的几个问题
本义是从汉字字形里分析出的词的一个义项,它不是最早 的词义,但是是在造字时期就有的意义,所以应当比较早; 用本义为起点来进行多义词意义系联,构成义列,仅仅是 一种操作方法 《说文》所说的本义指的是造字的意图,从造字的意图到 实际使用的意义,还要经过一层分析 本义必须在字形没有失去原初造字意图时才能在字形上看 出,有的字形已经看不出理据了,不要用这种字形乱讲本 义 与本义相关的意义,可以判定是引申义,不相关的,可以 判定为假借义。假借义是由假借字带进来的,要找到它的 本字,将它排除出引申义列
词义的引申与多义词
词义从一点出发,沿着不同的方向,向相关的方向延伸,产 生一系列的新义,这种现象叫做引申 引申是词义运动的基本形式,多义词的多数义项是引申来的, 可以纳入同一引申义列的词义都有一定的关联,叫做引申义, 少数是文字假借的结果,叫做假借义 从理论上说,引申是以词的最原始的意义为起点的,但是, 这个原始意义难以找寻;中国的传统语言学设立了一个可操 作的概念,称作本义——本义是从汉字字形中钩稽出的一个 义项,引申义和假借义要依靠本义来分辨 利用引申的规律来关联义项,积累词义,一般采用以本义为 起点的引申义系联的方法,结构出一个引申义列,这个引申 义列表示的是意义的逻辑关系,不是历史先后的关系
古今汉语几种差异的情况
(一) 程度差异
⒃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史记淮阴侯列传》)(恨,遗 憾) ⒄叹苦先生兮,独离此咎。(贾谊《吊屈原赋》)(咎,灾祸)
(二) 广度差异
⒅鬼侯有子而好。(《战国策赵策》)(子,女儿;好,貌美) ⒆子疾病,子路请祷。(《论语述而》)(病,病重)
本义的探求
虐,竹约也(《说文五上竹部》) 镾,以木横持门户也(《说文十二上门部》) 镚,隙也(《说文十二上门部》)
凭,置祭也(《说文五上丌部》)
轴,密也(《说文八上比部》)
巾,卵孚也,一曰信也(《说文三下爪部》) 舭,金涂也(《说文十四上金部》)——窼,迹逪也
连绵词
连绵词的语音结构模式 双声联绵词如“犹豫”、“憔悴”、“踌躇”、 “仓卒”、“流连”等。 迭韵联绵词如“从容”、“烂漫” 、“慌忙”等。 只有少数因辗转变化而不再是双声、迭韵,但仍 可间接求得两字之间的语音联系,如“迷阳”等。
关于词汇和意义的一般知识
词组(短语)、合成词、单纯词(单音词、连绵词) 语素:自由语素、不自由语素 “走麦城”——“走狗” “(他盗之)出入”——“(与事实有)出入” “ 西南隅谓之奥” (《尔雅释宫》)——“奥秘”“奥妙” 单音词、复音词(合成词、连绵词) 构词法——语法类型(非现行语法)漆黑、油绿、雪亮、血 红(名+形——状中), 流畅、溜圆、滚烫(动+形——状 中),雷鸣、口服、笔谈(名+动——状中), 绕行、跃进、 渴望、封存(动+动——状中);语义结构:燃烧、焚烧— X焚燃;消费、花费、花消、费用 — X消用、花用 汉语词汇结构方式演变的三个阶段——原生、孳生、合成 义项、义位和词项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词汇,语法、语音 就没有实体来承负。语法中心是西方的习惯,不 适合汉语。 母语的习得是以词汇积累的速度和质量为基准的, 语言的贫乏主要是词汇的贫乏。 语感的产生与人的心理词典直接相关。 “通语法”是语言能力培养的初级层次,增加词 汇量”是语言能力培养的高级层次。 不通古汉语,无以丰富现代词汇。
同词异字现象
Hale Waihona Puke 一 (甲)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 (乙)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 山记》) 二 (甲)将军身被坚执锐。(《史记陈涉世家》) (乙)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记王忠肃公翱事》) (丙)遂开门纳众。(《赤壁之战》) 三 (甲)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赤壁之战》) (乙)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黄 生借书说》) (丙)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晋灵公不君》)
古今词义的差异与沟通
古今汉语词汇意义的比较以义项为单位,有四种情况。 说古今词义有差异,一般是指它们有不同的义项; 说古今词义微殊,一般也是指古义的某一义项和今义的另 一个义项十分接近而稍有区别。所以,古今词义的比较, 是以义项为单位来进行的。(82页)且看下面几个例子: ①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许 行》) ②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认语为 政》) ③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④ 谷阳竖献饮于子反,子反醉而不能见。(《鄢陵之 战》) ①古义与今义微殊; ②古义保留,但不常用; ③该词古 义消亡,现代用另词替代; ④ 该词不使用,书写形式保
“关”的引申义列
将箭与弓属连: 关弓 连贯:关联 连系双方的公文: 关文 门闩 管开合的装置:机关 闭合:关闭 阻碍而闭合 闭以防守的地方:关塞 阻碍:关碍 关
引申义系联举例
其所求者,瓦之间隙,屋之翳蔚也。(《吕氏春秋长利》) (缝隙)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说》) ( 一定的空间内) 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口技》) ( 一定的时间内) 两山之间有川焉。(《周礼冬宫考工记》)(中间) 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隔断) 夜雨剪新韭,新炊间黄粱。(《赠卫八处士》) (夹杂,羼入)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参加)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间或,断断续续) 故君多间。(《左传哀公二十七年》)(隔阂)
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词与双音词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双音词
① 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孟子离娄》) ②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论语先进》) ③ 韩之战,惠公不振旅。(《左传成公十六年》) ④ 楚师败绩。(《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⑤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左传宣公二 年》)
连绵词
连绵词的形成
(三) 以彩差异
⒇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伪,人为的) (21)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党,偏袒)
(四) 特点差异
(22)穆公访诸蹇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访,咨询) (2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愤,憋闷)
古今汉语差异的分析
《吕览论人》:“喜之以验其守”注:“守犹求也” 《易经乾卦》:“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 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 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论语先进》:“千乘之国,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李白《长干行》:“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章注:“迟, 待也” 同上:“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国语》:“钟而藏之”
本文由我是NewMan贡献
古 代 汉 语
主讲:王 宁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第二章 词汇
一、词汇问题的重要性 二、古代汉语中的字和词 三、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词和双音词 附:关于汉语词汇结构的一般知识 四、古今词义的差异与沟通 五、多义词——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 六、同义词 七、同源词
词汇问题的重要性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 列传》)(使隔阂)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秘密地,悄悄地)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量词,计算房屋)
“间”的引申义列
居中(一定的时、空之中)————介入其中 缝隙 隔开 —使与大家隔断 隔开房屋产生的量 中断————多次中断 有距离————使产生距离——— ———— ———
古今汉语不易区分,容易被错误替代的义项:
⑨ 登大墳以远望兮。(《楚辞哀郢》)(墳,水中的高地。不是墳墓)。 ⑩ 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王勃《滕王阁序》)(窜,躲藏。不是 逃窜) ⑾临事而食言,不可谓暇。(《左传成公十六年》)(事,专指战事) ⑿若受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僖公二十二 年》) (爱,怜悯。不是疼爱。如,应该。不是“不如”的“如”)
古今词义差异
古汉语词汇中现代汉语完全不用的义项:
⑤ 履帝武敏歆。(《诗经大雅生民》) (武,步迹) ⑥ 官宿其业。(《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宿,安守) ⑦ 及年岁之未宴兮,时亦犹其未央。(《楚辞离骚》)(央,尽) ⑧ 造托江流兮,敬吊先生。(贾谊《吊屈原赋》)(造,到……去) *“ (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战国策楚策》)(固,屏 障)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蹇叔哭师》)(管,钥匙)
“节”的引申义列
被截分的事物:季 节、章节、节奏 截分 截分他物的东西: 节气、节日 节(竹节) 受到限制的行为: 节制、节省、节约 限制 限制他人的东西: 符节、节杖、礼节
引申义系联举例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老子》)(关,门闩) 门虽设而常关。(《归来去辞》(关,关门)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关,关 口,要塞) 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促织》),(关, 涉及,关系) 无门籍者,有急奏,令监司马仗家引对,不得关碍。(《新 唐书颜真卿传》)(关,阻挡)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后汉书张衡传》) (关,机械发动的装置) 其上闻及移关诸部,犹未敢然(《狱中杂记》)(关,关文。 古代平行机构来往的文书)
(1) 义合式。这类连绵词原本是两个同源词,本可以分开 来单用或单解,凝固后保持了词源意义所带来的词义特点。 如“绸缪”。“绸”与“缪”均有宛转缠绕的词源意义, 凝固成连绵词后保持了宛转之义。“慌忙”,“慌”与 “忙”都有浩大无边的词源意义,凝固成连绵词后保持了 茫荒之义。 (2) 衍音式。这类连绵词是由一个单音词向前或向后衍化 出一个表音音节,衍化出的音节虽用汉字书,但不具意义。 向前衍化的如“参差”、“囹圄”等,向后衍化的如“趑 趄”、“菡萏”等。 (3) 摹声式。摹拟自然声音而产生的连绵词。如摹拟自然 爆破声的“劈历”,摹拟动物鸣叫声的“蟋蟀”,摹拟物 件撞击声的“锒铛”,摹拟人类情绪发声的“嘘欷”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