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审查要点
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解析与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
常见问题: ① 地下水埋深大的湿陷性黄土场地,未开挖探井; ② 水上取样间距2m,直接影响湿陷性评价; ③ 虽布置探井,但数量过少。
问题分析: ① 低价竞争,少取土可减少费用; ② 钻规范的空子,投机取巧,湿陷性黄土场地首先
必须执行黄土规范; 正确做法:
见GB50025-2004第4.1.7条
常见问题: 在勘探中当发现局部地段地层复杂变化,或发现可
尤其是用假定的钻孔孔口高程作为引测点更加错误,这样 将无可追朔。 问题分析:
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差。 正确做法:
要引测相对永久性的高程
常见问题: 土工试验中,WL测定方法未做说明。
问题分析: ① 对规范的规定不理解; ② 不重视执行一般性条文。
正确做法: 见GB50021-2001第11.2.2条
常见问题: 粉土定名依据不足,未进行颗分。
① 对规范的规定不了解; ② 报告书粗糙; ③ 不能正确理解规范及说明。 正确做法: 见GB50021-2001第5.7.2条
常见问题: 特征周期内插问题
问题分析: 西安地区多数场地20m深度内的等效剪切波速在250m/s
附近,是否按“抗震规范”4.1.6条的规定进行特征周期的 内插目前尚不一致。 正确做法:
问题分析: ① 多见于面积小,工程量少的锅炉房、食堂等工程; ② 相互压价竞争,低价中标,孔深不够; ③ 技术人员不认真学习规范,工作浮躁。
正确做法: 见GB50021-2001第5.7.8条和4.1.20条1款2款。
常见问题: ① 无充分资料情况下,缺土和水腐蚀性分析; ② 取样数量少。
问题分析: ① 对GB50021-2001第12.1.1条理解不正确,必须提供充分资料; ② 取样有意或无意漏取; ③ 周边无资料也应用规范12.1.1条应付差事。
岩土工程报告审查制度
岩土工程报告审查制度一、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岩土工程管理,保证工程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工程建设标准,制定本审查制度。
通过严格的审查流程,确保岩土工程报告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坚实基础。
二、适用范围本审查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岩土工程的建设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交通工程等。
三、组织结构设立专门的岩土工程报告审查委员会,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家组成,负责审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四、审查程序1. 提交报告: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应将岩土工程报告提交给审查委员会办公室。
2. 初步审核:办公室对提交的报告进行初步审核,确认资料齐全、格式规范。
3. 分派专家:根据报告内容,分派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详细审查。
4. 专家评审:专家对报告的科学性、合理性、完整性等方面进行评审,并提出书面意见。
5. 综合评议:审查委员会根据专家评审意见,进行综合评议,形成初步审查意见。
6. 反馈意见:将初步审查意见反馈给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修改完善。
7. 复审:对修改后的报告进行复审,确保所有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8. 发放审查意见书:审查通过后,发放正式的审查意见书,未通过的需继续修改直至合格。
五、审查内容审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和评价;- 地基处理方案的合理性;- 基础设计的适宜性;- 施工方法的可行性;- 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 安全风险评估的准确性。
六、责任与义务- 建设单位应提供真实、完整的岩土工程资料,并按照审查意见进行整改。
- 设计单位应依据审查意见优化设计方案,确保设计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 审查委员会应客观、公正地开展审查工作,确保审查结果的权威性。
七、监督管理建立监督机制,对审查过程进行监督,确保审查工作的透明性和公正性。
对于违反审查制度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八、附则本审查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岩土工程报告审查委员会负责解释。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摘要:近几十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各项基础建设项目如火如荼。
岩土工程勘察为设计及施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是工程建设的重要一环。
本文结合工作经验,浅谈一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试验;原位测试近几十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各项基础建设项目如火如荼,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有了“基建狂魔”的美誉。
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岩土工程勘察为设计及施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是工程建设的重要一环。
本人结合多年实际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经验,浅谈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一、前期准备工作㈠、现场踏勘接到建设单位勘察任务委托书后,勘察人员应会同甲方人员现场踏勘,并做初步地质测绘。
到现场后,一方面仔细观察拟建场地,一方面主动跟建设方了解工程概况。
勘察人员应仔细观察现场地形起伏,判断地貌类型,观察场地挖填方情况,观察有无建筑历史,是否存在旧基础,是否存在岩溶、崩塌、滑坡、泥石流、冲沟等不良地质作用,及黄土、软土、冻土、污染土等特殊土。
若现场有基岩裸露,应观测岩性并量测产状。
若场地周边有天然或人工露头,如采石场、路堑、泉、井等,应现场记录并描述。
㈡、收集资料收集周边工程勘察资料及区域地质资料,了解地层分布,及有无不良地质作用发育及特殊土分布。
应收集工程所在地多年水文地质资料,了解近些年水位变化幅度及历史最高水位、最低水位。
尤其是城市中,地下水受人类生产活动影响较为明显,水位变幅大。
㈢、对接设计接到勘察任务后,应让设计提供拟建建筑物基本情况表,明确建筑尺寸、高度、基础形式、荷载大小、基础埋深、场地整平标高等。
需要注意的是,要跟设计及建设方沟通,搞清拟建场地是先整平后开挖还是先开挖后整平,这关系到基坑开挖深度及其支护设计、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的修正等。
岩土勘察工作者不可自己根据建筑概况粗略估算建筑荷载等参数,以免造成不必要错误。
㈣、明确勘察阶段勘察是逐步探索、由浅入深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岩土工程勘察文件技术审查要点(2020版)的通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岩土工程勘察文件技术审
查要点(2020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20.10.15
•【文号】建质函〔2020〕149号
•【施行日期】2020.10.15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工程质量安全监管
正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岩土工程勘察文件技术审查要点
(2020版)的通知
建质函〔2020〕149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委,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为进一步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监管,规范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我部组织修编了《岩土工程勘察文件技术审查要点(2020版)》。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原《岩土工程勘察文件技术审查要点(2013版)》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20年10月15日附件:岩土工程勘察文件技术审查要点(2020版)。
岩土工程勘察文件技术审查要点(2020 版)
岩土工程勘察文件技术审查要点(2020 版)2020 年10 月前言为进一步规范施工图审查工作,为施工图审查提供技术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有关单位对《岩土工程勘察文件技术审查要点(2013 版)》进行了修编,形成《岩土工程勘察文件技术审查要点(2020 版)》(以下简称“审查要点”)。
审查要点包括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中的全部强制性条文和部分非强制性条文。
其中,强制性条文是进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基本依据,均应严格执行;非强制性条文是强制性条文的补充和延伸,除有充分依据外,原则上均应执行。
审查要点主要依据 2019 年6 月 30 日(含)之前发布的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编制。
之后如有新版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实施,应以新版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为准。
审查要点修编的主要内容包括:将审查内容集中于地基基础安全性;增加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勘察文件审查内容;根据工程建设技术标准更新情况对原审查要点进行调整和补充。
各地可以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在审查要点中增加地方性法规、技术标准的有关内容。
本要点由北京市施工图审查协会主编并负责具体解释。
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勘察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在执行过程中可将意见建议反馈主编单位,以便进一步修改、完善。
主编单位:北京市施工图审查协会(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19 号院1 号楼1109 室,邮编:100044,邮箱:bcdva1124@)参编单位:北京博凯君安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中勘三佳(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主要编写人员:温靖郭明田高文新丁作良刘尊平张建青郝庆斌王笃礼廉得瑞赵宗权郭书泰黄溯航汤厚杰钟和林小劲毛尚之彭广军周玉凤郭红梅孙常青主要审查人员:叶嘉肖从真武威化建新周宏磊师前进孙兰梁琳单立欣顾启英李东冯凯王乃震何辛徐永喜陈东喻智宏杨兴山王奕然曹宗豪目录一、总则 (1)二、房屋建筑工程 (2)2.1 基本规定 (2)2.2 勘探点的布置 (3)2.3 取样与测试 (4)2.4 室内试验 (5)2.5 地下水 (5)2.6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6)2.7 不良地质作用 (8)2.8 特殊性岩土 (9)2.9 边坡工程 (17)2.10 岩土参数 (18)2.11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报告 (19)2. 12 图表 (22)三、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23)3.1 基本规定 (23)3.2 勘探点的布置 (25)3.3 取样与测试 (28)3.4 室内试验 (29)3.5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29)3.6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报告 (31)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37)4.1 基本规定 (37)4.2 勘探点的布置 (41)4.3 取样与测试 (44)4.4 室内试验 (45)4.5 地下水 (46)4.6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49)4.7 不良地质作用 (51)4.8 特殊性岩土 (52)4.9 工法勘察 (55)4.10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报告 (58)一、总则1.0.1为规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明确审查内容,统一审查尺度,根据《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 81 号,以下简称 81 号令)、《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 13 号)规定,编制本要点。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审查要点
一般知识1 工程地质勘察的实际任务及研究对象通过工程地质勘察必须取得正确规划、设计、施工、使用工程建筑物所需的全部地质资料。
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维护有关的所有地质问题。
也就是说勘察所得成果必须保证解决以下问题:(1)选出在地质条件方面最优的场地,并根据场地的地质条件合理地配置各个建筑物;(2)根据详细查明的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和正常使用为目的对建筑物的类型、结构(3)提供能够改善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措施。
为了完成上述任务,工程地质勘察中所要研究的对象必然要包括地形地貌、地质结构、水文然地质现象,并通过对建筑区内已有建筑物的工作情况、变形以及损坏的调查,来研究工程地质现象。
要想正确解决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就不能把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仅局限于鉴定工程地并不是工作的最终目的,而重要的是要预见到由于这些工程地质条件和该项工程活动的特点,在施工与动之间会发生那些相互作用。
或者说,通过工程地质勘察所得到的不应仅仅是工程地质条件方面的资料预测(或评价),指出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作用的性质、规模、对建筑物的危害性提出防治措施。
当然不可能作出正确的预测,反过来说,不善于及时作出预测也就不可能取得充分的工程地质条件诸方面的 为了选定建筑场地,通常要查明某些可能建筑区的地形地貌、地质结构、水文地质条件及自这些地形地貌、地质结构、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各不相同的地区内,兴建该项建筑物所可能产概略地估计其规模,最后对比这些区内所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作用的性质和规模,就可以选出按地质条理性方面都最有利的建筑场地,同时也就能在场地内合理配置各个建筑物。
例如,根据不同阶地的地表等,就可以预见到在各阶地上修建厂房的土方工程量、持力层的位置和沉降的规模,以及施工的涌水情比之下选出一个地质上有利的建筑场地就是易于做到的事。
这种预测主要是定性的,所需完成的勘察工进行才便于对比和选择,所以这种预测也称作区域性预测,或者是对比评价。
岩土勘察审查意见汇总(推荐阅读)
岩土勘察审查意见汇总(推荐阅读)第一篇:岩土勘察审查意见汇总通过近几年对施工图审查意见的收集整理,结合个人的亲身体会,归纳以下几点问题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勘察手段不当,控制程度不足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钻探孔、静探孔分配比例不当,该问题主要表现在桩基础勘察报告中a、静探孔深度不能控制桩基础持力层厚度:当桩基础持力层为砾砂或上覆有砾砂薄层或砾砂呈透镜体出现,下卧层为软可塑粘性土,却离桩基础持力层还有一定深度。
这种情况在柯桥、袍江、城东生态园区出现。
针对上述情况,建议勘探孔全部采用钻孔控制。
b、控制性孔未达到桩基础变形计算深度: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桩基础类型为大口径钻孔灌注桩,持力层为砾砂层或硬塑状粘性土地层。
针对这种情况,控制性孔应满足下卧层验算要求;对需要沉降验算的桩基,勘察深度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
2、勘察点数量不足当前施工图审查要求比较规范,对配电房、门卫等建筑也要有地质资料,建议适当采用静探孔进行控制。
另外,勘察点孔距大于30m 也时有出现(绍兴市勘察协会规定勘察点孔距不得大于30m)。
3、取样孔数量不足,取样竖向间距过大绍兴市勘察设计咨询业协会规定:勘察点个数在100个孔(含)以内,取样孔为总勘察点个数的四分之一。
勘察点个数在100个孔以上,取样孔为总勘察点个数的五分之一。
但个别勘察报告还会出现取样孔过少这个问题。
至于取样间距过大则较为普遍,由于当前勘察市场竟争激烈,收费很低,在少取几个土样就是利润的错误观点驱动下,取样间距任意放大,根据GB50021-2001第4.1.9第二点规定,每个孔要保证每一层土都有土样,在此基础上在主要受力层或持力层内每隔1~2m取一土样,其它土层2~3m取一土样,巨厚层淤质土可放宽到4~6m取一土样。
4、标准贯入等原位测试偏少,对饱和粉(砂)土层,不能满足液化判别要求对饱和粉(砂)土层,要求系统进行标准贯入测试,测试间距主要受力层为1~2m,一般地层为2~3m,并在标贯器内取样作颗粒分析,以备作液化判别之用。
岩土工程勘察中要点及难点分析
岩土工程勘察中要点及难点分析摘要: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规划、设计、建设前期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工程建设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对工程项目的结构设计、基础施工具有指导性作用。
本文主要根据一些现行规范以及条例,结合工程实例对市政工程勘察工作中的要点及难点分析,以供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借鉴和参考研究之用。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要点;难点1、项目资料的收集进行市政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首先应该重视项目资料的整理及收集,尤其是要对项目的拟建建筑物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包含项目总平图等完善资料是进行本项目勘察工作的必要前提。
以本次勘察的市政工程某污水处理厂为例,其主要建筑物为:生物反应池、二沉池、细格栅及旋流、砂池、泵房、储泥池、配水井、紫外线消毒渠及出水泵房、出水高位井、和综合楼。
勘察工作前必须收集设计图、总平面图,包括地理位置,场地整平标高,明确拟建建筑物的结构特点、构筑平面尺寸、基础形式、埋深、荷载、地基允许变形等等,编写勘察大纲,以使工程现场勘察和评价有针对性。
2、选择正确的勘察依据污水处理厂属于市政工程范畴,应以《市政勘察规范》、《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为主要勘察依据,结合一般规范进行勘察工作。
岩土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同一岩土层在不同地区岩土工程性质各异,当地经验是经过当地大量工程实践和试验得出的真实有效依据,因此应当符合当地现行规范,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广西膨胀土地区建筑勘察设计施工技术规程》等符合当地地质条件的规范进行。
3、理清项目勘察等级及勘察目、要求根据现行规范确定勘察等级,明确勘察目的与要求,查明场地及附近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并提出防治方案;查明场地岩土层的成因、时代、地层结构,分析、评价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确定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为设计提供所需的岩土参数;查明场地类别、地震烈度和地震效应,并判定有无液化可能性;查明场地地下水埋藏情况,评价地下水和土的腐蚀性,论证其对基础施工和运行的不良影响并提出防治措施。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引言: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项目规划和设计阶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对土壤、岩石及地下水等地质环境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勘察报告为工程施工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重要性、内容要点、实施过程以及影响因素。
一、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重要性: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建设工程的基础,对工程的安全、稳定性和经济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勘察报告中包含的地质数据和分析结果,能够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预测地质风险,合理选取工程设计参数,从而提高项目质量和效益。
同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还可以帮助项目经理和工程师了解工程所面临的地质条件,为施工过程中的地质风险管理提供指引。
二、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内容要点:(1)地质地貌调查:包括对地表形态、地貌特征、地质构造以及水文地质等方面进行详细调查和描述,了解工程区域的地质特点;(2)岩土力学试验:通过对取样土壤和岩石进行室内试验,得出其力学参数,如抗剪强度、压缩模量等,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3)地下水调查:对地下水位、水质、水文地质等进行调查,评估对工程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4)地震地质勘察:对地震活动特点、活动断裂带等进行研究,评估地震风险,并提出工程抗震设计建议;(5)其他:如岩石风化程度调查、软土深度测定、地质灾害潜在性评估等,根据具体工程地点的特点来确定内容。
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实施过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实施过程通常分为四个阶段:资料调研、现场勘测、室内试验和报告撰写。
首先,对工程区域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包括地层岩土类型、地表水、地下水等资料的搜集和分析。
然后,在工程现场进行勘测工作,采取取样、测量和试验等方法获取必要的数据。
接下来,将取得的样品进行室内试验,得出相关的力学参数和地质特性。
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和调查结果撰写完整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四、影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因素: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审查中常见问题
对评价为不均匀的地基,应提出对不均匀地基采取措施的建议。 未评价岩土性质及其均匀性。(GB50021-2001第14.3.3条第3款)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审查中 常见问题
收集资料
工程资料的搜集欠详:在搜集建筑物上部荷载、功能 特点、结构类型、层数(或高度)、拟采用的基础型 埋深、有无地下室及埋深等基础资料方面欠详。 (GB50021-2001第4.1.11条第1款)
式、
GB50021-2001第4.1.11条第1款要求搜集的资料,是勘察应做的重 要工作。搜集资料可能不一定全面,如建筑总平面图上没有坐标和地 形,基础型式和埋置深度尚未最后确定,荷载性质和大小尚不清楚等, 但基本资料要具备,如建筑总平面图、层数、拟采用的基础型式和埋 深等。当设计条件已经明确时,应写明地坪高程,荷载条件、拟采用 的地基和基础方案及沉降缝设置情况、大面积的地面荷载、沉降及差 异沉降的限制、振动荷载及振幅的限制等。对工业厂房要了解有无吊 车、机器设备、是否在使用和生产过程中具有剧毒、易燃易爆物质等 (涉及到抗震类别的划分)。为了使勘察工作的布置和岩土工程评价 具有明确的工程针对性,解决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实际问题,搜集有 关工程结构资料,了解设计要求,是十分重要的。有些报告在工程概 况叙述中无工程地理位置、委托单位等。如果没有工程所处地理位置, 则区域地质、抗震设防无法判断其正确性。
淮安市建设工程施工(GB50021-2001第5.7)
①对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划分不正确。对中小学、医院的相关建筑 基本掌握正确,但对敬老院由于GB50223-2008未明确,考虑。。。。 按乙类考虑,部分工程对此类划分错误;我市现在化工企业较多,因 此对这些工厂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有较多的工程划分有误,工业建筑 中特别是大、中型化工企业的主要生产建筑、供热、供电建筑、生产 指挥中心建筑,以及化工、轻工业原料生产建筑、加工制制工业建筑 中,在使用和生产过程中具有剧毒、易燃、易爆的厂房,当具有泄毒、 爆炸和火灾危险性时应划分为乙类;对储存高、中放射性物质、剧毒 物品的仓库不应低于乙类,储存易燃、易爆物质具有火灾危险性的危 险品仓库应划分为乙类,一些工程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审查
2、场地稳定性评价 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综合分析的首要 任务是评价场地的稳定性,其次才是地基的 强度和变形问题。场地的地质构造(断层、褶 皱等),不良的地质现象(如滑坡、崩塌、岩 溶、塌陷和泥石流等),地层的成层条件和地 震的发生都可能影响场地的稳定性。在这些 场地进行勘察,必须查明其分布规律、条件 和危害程度;从而在场地之内划分稳定、较 稳定和危险的地段,作为选址的依据。
该层可假定于相邻两孔中间消失,剖面图中 应标出原状土样的取样位置和地下水的深度, 各土层应用一定的图例表示。也可以只绘出 某一地段的图例。该层未绘出图例的部分, 可用地层编号来识别,这样可使图面更为清 晰。 在剖面图上,还可同时附上土的主要物 理力学性质指标及某些试验曲线(如触探和标 准贯入试验曲线等)。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 编制、阅读、 编制、阅读、使用及审查
作者:云希斌
(白山市建筑工程勘察设计院134300)
• 摘要 介绍笔者在岩土工程勘察及岩土工 程勘察文件图纸审查工作当中的经验与勘 察报告书的编制、阅读、使用及审查当中 的注意事项及要点。 • 关键词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阅 读、使用及审查
7、测试: • 原位测试:原位测试方法是否适当,测试 数量是否满足《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等规范、标准要求;测试 内容是否满足规范及勘察文件深度的要求; • 室内试验:室内试验的指标种类、试验方 法、试验数量是否满足《岩土工程勘察规 范》GB50021--200l等规范、标准要求;
以上内容为笔者在岩土工程勘察及岩土工 程勘察文件图纸审查工作当中的经验与学习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勘察 设计管理条例》中的一点体会与心得,仅供岩 土工程勘察及岩土工程勘察文件图纸审查人员 参考,不足之处有待批评指正。
工程勘察专业施工图审查要点
工程勘察专业施工图审查要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审查宜分勘察纲要审查、施工过程检查和勘察报告审查阶段,其各阶段审查要点如下:一、岩土工程勘察纲要审查要点该阶段审查的要点是:1、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任务书所填写的内容是否齐全,技术要求是否明确;2、勘察工作的目的、任务及要求是否明确;3、采用的拟建工程平面布置图、地形图的精度是否满足相应勘察阶段的要求;4、所掌握拟建工程的主要设计要素是否齐全;5、对场地的自然条件、环境条件和建筑经验等资料的搜集是否齐全;6、勘察工作所依据的技术标准是否准确、有效;7、勘察方案和勘察工作量的布设是否合理,能否满足相应技术标准和工程设计的技术要求。
所采用的勘探手段是否适宜;8、所选用的勘探设备、仪器是否符合要求;9、所安排的试验项目(岩、土、水)、数量是否满足技术标准和工程需要的要求;10、各工序是否有明确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标准;11、拟提交的技术文件是否满足工程要求等。
二、勘察现场作业检查要点现场施工检查应以审查通过的勘察纲要和相应的技术标准为依据,结合场地的具体条件进行,重点检查以下内容:1、勘探所使用的设备、仪器、工艺、操作是是否符合相应的操作规程、技术标准及勘察纲要的要求;2、现场勘探点施工的位置及取样(岩、土、水试样)的位置、间距、数量是否符合勘察纲要的要求;取原状土试样是否达到相应取样等级的要求;对试样是否采取了及时腊封和防震、防晒和防冻等保护措施;3、原位测试所采用的设备、仪器的精度是否符合相应技术标准的规定;需率定的设备是否进行了事前率定或在率定有效期内使用;测试点的位置、间距和数量是否符合勘察纲要的要求;4、原始记录应客观的反映工程现场实际,检查时,(1)应对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内容的全面性进行检查;(2)原始记录的清晰度、划改和责任人签署是否符合要求;(3)记录内容是否符合勘察纲要的技术要求及相关规程的规定;(4)记录所使用的记录纸和笔是否符合长期存档的要求;5、若现场工程条件与勘察纲要编制不一致时,是否进行了及时调整;6、室内试验。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审查
7、测试: • 原位测试:原位测试方法是否适当,测试 数量是否满足《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等规范、标准要求;测试 内容是否满足规范及勘察文件深度的要求; • 室内试验:室内试验的指标种类、试验方 法、试验数量是否满足《岩土工程勘察规 范》GB50021--200l等规范、标准要求;
15、环境影响:是否指出了施工可能对环境产生的 不利影响;提出的相关建议是否具有针对性,是 否合理; 16、图表: • 试验、测试图表:是否提供了满足规范及设计要 求的试验、测试图表;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否 吻合; • 平面图:平面图是否满足规范、勘察文件深度规 定的要求; • 剖面图:剖面图比例尺是否合理;是否满足规范、 勘察文件深度规定的要求; • 其他图件:其他图件是否满足规范、勘察文件深 度规定的要求。
15、基坑工程应提供边坡稳定分析及支护设 计、施工所需岩土参数,提出支护措施、环 境保护和监测工作的建议; 16、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和冻胀性类 别。 同时勘察报告应付下列图表: 1、建筑物和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2、工程地质剖面图; 3、原位测试成果图表(如现场静载荷试验、标 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等); 4、土工试验成果总表。
11、在选用拟建基础结构形式时,应对已有 建筑物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做出准确评价; 12、需要进行地基变形计算时,应提供变形 计算参数。必要时预测建筑物变形特征; 13、需要进行地基处理时,应提供地基处理 方案建议,并提供相应岩土参数; 14、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应 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进行评价;
建筑场地和地基工程地质条件综合分析的主要内 容及其重要性有两条: 1、地基持力层的选择 对不存在可能威胁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 象的地段,地基基础设计应在满足地基承载力和 沉降这两个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比较经 济的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这时,地基持力层的选 择应该从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整体性出发, 综合考虑场地的土层分布情况和土层的物理力学 性质,以及建筑物的体型、结构类型和荷载的性 质与大小等情况。通过勘察报告的阅读,在熟悉 场地各土层的分布和性质(层次、状态、压缩性 和抗剪强度、土层厚度、埋深及其均匀程度等) 的基础上,初步选择适合上部结构特点和要求的 土层作为持力层;经过试算或方案比较后做出最 后决定。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05
岩土工程问题与建议
岩土工程中的问题
地基稳定性问题
在岩土工程中,地基的稳定性是 至关重要的,不稳定的地基可能 导致建筑物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 ,从而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和安全
。
地下水问题
地下水的存在和活动对岩土工程 有着重要影响,地下水的变化可 能引起地基的沉降和变形,进而 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6
工程实例分析
工程实例一:某地铁站的岩土工程勘察
总结词
该地铁站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重点在于确定 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以及评估地铁隧道施 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详细描述
该地铁站位于城市中心,周围建筑物密集, 地质条件复杂。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中需要 对地铁站周围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描述,包 括地层分布、岩性特征、地质构造等。同时 还需要进行详细的勘探和测试工作,以确定 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为后续的地铁隧道
04
岩土工程条件与评价
地基岩土层工程性质与评价
总结词
了解地基岩土层的分布、类型和工程性质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
详细描述
在报告书中,应详细描述地基岩土层的分布、类型和工程性质,包括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承载能力、变形 特性等,以便对地基的稳定性和适宜性进行评价。
特殊性岩土的工程性质与评价
总结词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中应注 意的几个问题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地质背景及勘察工作布置 • 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和实施情况 • 岩土工程条件与评价 • 岩土工程问题与建议 • 工程实例分析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有关岩土工程的基础资料和依据,以 确保工程的安全、经济和顺利实施。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审查要点
岩土工程勘察汇报审查要点为指导建筑式程施工图设计文献审查工作,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式程设计管理条例》,特制定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献(如下简称施工图)审查要点。
工图设计文献(如下简称施工图)审查要点。
(二)本要点供施工图审查机构进行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勘察文献旳技术性审查时参照使用。
(三)建设单位报审旳资料应包括如下内容:1、经政府有关部门同意旳作为勘察根据旳文献及附件;2、岩土工程勘察文献(详勘阶段),必要时应附原始资料及计算书;3、审查需要提供旳其他资料。
(四)勘察文献技术审查要点包括如下内容:1、与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和其他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原则;2、提供旳参数、结论与提议与否存在安全隐患;3、与否符合公众利益;4、与否到达勘察文献深度规定旳规定;5、与否符合经政府有关部门同意旳作为勘察根据旳文献规定。
(五)本要点所波及原则内容以现行规范规程内容为准。
(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当地旳详细状况,对本要点做出必要旳补充规定。
审查内容与规定1 强制性条文:《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中有关勘察和地基基础方面旳强制性条文(详细条款略)与否严格执行2 有关责任及签章:勘察单位旳资格与否具有;勘察文献《包括勘察汇报、独立完毕旳专题报千及试验汇报等)公章与否有效,勘察文献单位负责人、勘察项目负责人以及各类图表、原始记录人签章与否齐全、有效。
3 勘察根据3.1 工程建设原则:选用旳规范、规程与否有效、完备,与否合用于本工程。
工程勘察重要有关原则:《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2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23)《膨胀地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25-9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23)《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9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原则》(JGJ87-92)《原状土取样技术原则》(JGJ89-92)《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程》(GB50086-202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23)《建筑抗震规范》(GB50011-2023)《市政工程勘察规范》(JTJ56-94)《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其他有关原则(当原则更新时,应及时更换新原则)3.2 勘察任务委托书:委托旳勘察任务与否明确;勘察文献与否满足任务委托规定。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审查要求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审查要求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审查,是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成果质量的重要环节,经审核(审定)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不得提供给建设单和设计单使用。
2.凡审核、审定工作,统称为审查,必须严格按本要求进行。
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般实行二检二审制。
勘察报告在审核(审定)前项目负责人应对成果资料进行自检,并由指定人员进行互检(核对)后,将其送交技术质量办,由勘察报告审核员进行审核,审核员审核后送总师室审定。
4.审核(审定)人应对勘察报告的自检和互检(校对)情况进行审查,对经充分自检和互检的报告,责令项目负责人和校对人员进行重新检查。
5.审核(审定)人对工程勘察全过程质量有否决权,当质量否决意见与项目负责人有原则争议时,可提请公司总经理和总工程师复议。
6.审核(审定)人应首先检查勘察全过程资料的完整性。
审查内容包括合同、技术委托书、勘察纲要、野外地质编、原测试、土(岩)试验报告、水质分析报告等全过程的原始资料的审查。
要审查原始资料是否齐全,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是否满足合同、技术委托书和勘察纲要的要求,如工作量有较大增减,有否变更依据。
审查钻探工作、地质编、取样、岩土试验、水质分析资料等的质量情况。
7.室内分析、整理、绘制的各类图表和文字报告的审查,要审查各类试验数据与地层岩土性特征是否吻合、工程地质层的划分是否合理、提供的设计参数是否可靠、文字报告内容是否齐全并突出重点,结论与建议是否切合实际、能否满足设计和技术委托要求,各类图、表是否充分,审查各类图表和文字报告的格式内容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8.报告审查后,应详细填写“报告审查纪要”(附表),对工程勘察全过程中各环节的工作质量进行评述,同时对项目负责人的岩土工程勘察质量初评意见进行复评,填写岩土工程勘察项目质量综合评定表(复评),质量复评达到合格的并经总经理(授权付总)批准同意后方可提供给委托单。
9.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审查人应对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质量负审查责任。
岩土工程勘察文件技术审查要点
岩土工程勘察文件技术审查要点
一、总则
(一)为指导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特制定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以下简称施工图)审查要点。
(二)本要点供施工图审查机构进行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勘察文件的技术性审查时参考使用。
(三)建设单位报审的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1. 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作为勘察依据的文件及
附件;
2. 岩土工程勘察文件(详勘阶段),必要时应附原
始资料及计算书;
3. 审查需要提供的其他资料。
(四)勘察文件技术审查要点包括以下内容:
1. 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和其他有关
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2. 提供的参数、结论与建议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3. 是否符合公众利益;
4. 是否达到勘察文件深度规定的要求;
5. 是否符合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作为勘察依据
的文件要求。
(五)本要点所涉及标准内容以现行规范规程内容为准。
(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
管部门可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对本要点做出必要的补
充规定。
二、审查要点。
岩土工程勘察文件审查要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岩土工程勘察文件技术审查要点住房城乡建设部1前言受住房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委托,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勘察设计和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办公室以及北京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组织部分从事施工图审查工作的专家,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实践经验,在广泛征求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施工图审查机构、勘察设计企业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要点。
在本要点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向北京市勘察设计和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办公室反映,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勘察设计和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办公室北京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参编单位:(排名不分前后)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参加编写人员:(以姓氏笔画为序)丁作良王笃礼化建新叶嘉叶大华曲际水刘尊平张鹏张凤林张建青张荣成陈丽萍武威罗威周宏磊郝庆斌郝春英钟和高文新郭明田董辉温靖廉得瑞蔡晶参加审查人员:(以姓氏笔画为序)何平沈小克项勃顾国荣顾宝和徐张建戴一鸣2编制说明受住房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委托,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勘察设计和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办公室以及北京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组织编写了《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以下简称要点),该要点由《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及《岩土工程勘察文件技术审查要点》三部分组成。
本要点编制工作于2009年9月启动,共组织了17家施工图审查机构,计80余名专家参与编写工作,期间召开编制组全体会议或分专业会议30余次,并广泛听取了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施工图审查机构、勘察设计单位的意见。
2011年12月22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专家审查会,包括14位勘察设计大师在内的31位专家参会,经讨论与会专家一致同意要点送审稿通过审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审查要点
(一)为指导建筑式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式程设计管理条例》,特制定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以下简称施工图)审查要点。
(二)本要点供施工图审查机构进行建筑工
程、市政工程勘察文件的技术性审查时参考使用。
(三)建设单位报审的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1 、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作为勘察依据的文件及附件;
2 、岩土工程勘察文件(详勘阶段),必要时应附原始资料及计算书;
3 、审查需要提供的其它资料。
(四)勘察文件技术审查要点包括以下内容:
1 、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和其它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2 、提供的参数、结论与建议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3 、是否符合公众利益;
4 、是否达到勘察文件深度规定的要求;
5 、是否符合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作为
(五)本要点所涉及标准内容以现行规范规程内容为准。
(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对本要点做出必要的补充规定。
审查内容与要求
1 强制性条文:《工程建
设强制性条文》
中有关勘察和地基基础方面的强制性条文(具体条款略)是否严格执行
2 相关责任及签章:勘察单位的资格是否具备;勘察文件《包括勘察报告、独立完成的专题报千及试验报告等)公章是否有效,勘察文件单位责任人、勘察项目责任人以及各类图表、原始记录人签章是否齐全、有效。
3勘察依据
3 . 1 工程建设标准:选用的规范、规程是否有
效、宀
完备,是否适用于本工程。
工程勘察主要
相关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 B5 0021
-20 01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
范》(GB5 00 07
20 02)
-
《膨胀地地区建筑技术
规范》( G BJ1 12-8 7)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
规范》( G B J25-90)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 B503 30-2002)
《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
基础技术规范》( JGJ6
-9 9)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 GJ 94 -94)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 GJ12 0-99)
《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 J GJ87-92)
《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 GJ 89 -92)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程》(GB50086- 2 00 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 GJ79 -2002)
《建筑抗震规范》
(G B50011-2 001)
《市政工程勘察规范》(J TJ 56 -94)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
范 》 ( J T J 0 6 4 - 9 8 )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
设 计 规 范》
(JTJ024-
85)
其 他相 关 标 准( 当 标准
更 新 时 ,应 及时更换 新标 准)
3. 2
勘 察任 务委托书 :委 托的 勘 察任务
是 否明
确
勘察文件是否满足任务委托要求
3. 3
勘 察文 件深度: 是否 满足 勘 察文件
深 度规
定 的 要 求
4
拟 建 工程 概述:拟 建工 程概 况 , 如 位 置 、拟 建 建 筑 物高
度、层数
(地 上、 地 下)、
结 构与
基 础 形 式、 基础埋深 等是 否明 确 ; 勘 探 点
八、、
高程
及 座 标 引测
依据是否 明确
5 勘 察 工作
的目的、 任务 与要 求 : 勘 察 工 作的
目 的 、 任务 、要求是
否明 确
6
勘 探 与取 样
6. 1
勘 探孔 数量、间 距与 深度
勘探点 的 布置 原 则 ( 数量 、 间 距 、 深度 )是 否 满足《 岩 土工 程 勘 察 规范 》 ( G B 5 0 0 2 1 - 2 0 0 1 ) 等 规范要 求 ;控
制 性 勘 探点 、采 取 试 样及 原位 测 试勘探 点
八、、
布置
的 比 例 是否
适 当( 其 中采 取试 样 及原位 测 试勘
探 点
八、、 的 数量 不应少于 勘探 点总 数 的 1 / 3 )
边 坡 工 程尚
应审查是
否满 足《 建 筑边坡
工 程技 术 规 范 》(G B 5 0 3 3 0 - 2 0 0 2 ) 要 求
桩基工
程 尚应
6 .3 取 样 : 取 样 ( 土 样 、 岩 样 、 水 样 ) 的 质 量 、 数量、方
法是否符合规范、标准要求 7测试
7 .1 原 位 测 试 : 原 位 测 试 方 法 是 否 适 当 , 测 试 数量是否
满足《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 GB 50 021 - 2001 ) 等 规 范 、 标 准 要 求 ; 市 政 工程是否符合《市政工程勘察规范》
( JT J56-9 4) 等 规 范 、 标 准 要 求 ; 测 试 内 容 是 否满足规范及勘察文件深度规定的要求
7 .2 室 内 试 验 : 室 内 试 验 的 指 标 种 类 、 试 验 方 法、试验
数量是否满足《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审 查是 否 满 足《 建 筑桩基 技 术 规 范 》(JGJ94 -9
要 求; 当 在抗震
设 防烈度 6 度 及 6 度以上地 区 勘 察时
尚应审
查 是否满
足 《 建 筑 抗震设计
规 范 》(
G B50011
-
2001)
的 要 求
当须进行
液 化 判别 时 ,应 审 查 为判别 液 化 布 置 的勘探点 基 数 量及 分 布是否
合
理;
当 拟 建 场 地可能存
在 不 良地 质 作用、
特 殊岩土
时
尚 应 审查是否
符 合
相关 专 用标准
的 要求;
市 政 工 程是否满
足
《 市政 工 程勘察 规 范 》 ( J T J 56 -9
4 ) 及 《 公 路
工 程地 质 勘察规
范 》(J
TJ 06 4- 98
)等规范 的
相 关要 求
6. 2勘
探 方法: 勘 探手段 、 方 法 及 工艺是否 适
)
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