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1届高三10月大联考 语文答案

合集下载

2021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实用文档2021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Word 版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 对上上下下四面八方以学术文化或文学为名的哄闹,复旦大学郜元宝教授有所 ▲ 。

在他看来,当今的文化和书籍崇拜是商业垄断和精神规训合力制造的偶像崇拜。

表面上读书做学问 ▲ ,其实全民抱着电视收看文化节目的现象乃是 ▲ 的文化奴役,确切地说是被人为制造的应景文化、快餐文化、伪经典、伪高雅、伪博学、伪文化所奴役。

A.质疑 风靡一时 名副其实B.质疑 蔚然成风 货真价实C.置疑 风靡一时 货真价实D.置疑 蔚然成风 名副其实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 A.随着雾霾频发,油品质量对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有测试表明,一些城市空气中PM2.5的20%左右来自机动车尾气。

B.在围棋人机大战中,机器人“阿尔法狗”以4:1大胜韩国名将李世石九段,这让很多人担心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否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C.梁金辉临危受命,成为古井集团的掌舵者。

他注重市场需求,拒绝盲目跟风,以独特的产品设计与创新的营销方式盘活了销售困境。

D.李克强总理要求相关部门彻查“问题疫苗”的流向和使用情况,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相关失职渎职行为严肃问责,绝不姑息。

3.根据语境,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3分)( ▲ )所谓“文的自觉”,是一个美学概念,非单指文学而已。

▲ 。

▲ 。

谢赫总结的“六法”,“气韵生动”之后便是“骨法用笔”,这可说是自觉地总结了中国造型艺术的线的功能和传统。

▲ 。

④其他艺术,特别是绘画与书法,同样从魏晋起,表现着这个自觉⑤线的艺术正如抒情文学一样,是中国文艺最为发达和最富民族特征的,它们同是中国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的表现A.①②④⑤③B.④②①⑤③C.②③④①⑤D.④③①⑤②4.情境不同,“月”在古人笔下承载的情感也不尽相同。

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1届高三10月大联考

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1届高三10月大联考

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1届高三10月大联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典籍记载,黄帝时代的史官仓颉曾经发明文字。

仓颉的传说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广为流传,他被奉为创造汉字的神,尊称为“字祖”。

至今在中原地区的濮阳南乐、开封、鲁山、虞城、洛宁、新郑等地,还可以看到仓颉庙、仓颉祠、仓颉造字台、仓颉墓冢等遗存。

关于仓颉其人,我们已不可确知。

不过,文字的产生和发展,肯定经过了一个由无序到有序,由少到多,由表意到意音兼备,约定俗成,逐步系统化的过程。

文字系统的形成不可能由一个人或一个时代来完成。

我们推测,大约在黄帝时期,可能确实存在过史官仓颉这样身份的人。

他不一定独自创造了文字,却可能是最初对文字萌芽进行整理和传播的代表性人物。

历史上对文字最早进行规范化整理的人还有李斯。

他身为秦相,作有秦刻石和《仓颉篇》字书,曾辅助秦始皇统一文字。

历史上最早把古汉字作为知识体系进行全面解说的是东汉许慎。

从文字学史的角度看,东汉许慎所撰写的《说文解字》,既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解释古代汉字的重要字典,也是一部总结自春秋战国以来有关经学、小学的研究成果,进而探究汉字字源,并根据汉字的构形特征从理论上加以阐发的经典性文字学著作。

自《说文解字》问世以来,历代都有学者致力于汉字的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字学。

近百十年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我国商周古文字资料的主要出土地。

这里地下出土的古文字门类齐全,资料丰富。

仅殷墟、周原出土的10多万片甲骨文和河南、陕西、山西诸省出土的8000余件带有铭文的商周青铜器,16000余片温县、侯马春秋盟书,9000余件魏晋隋唐墓志碑刻等大宗资料就足以震惊世界。

它不仅推动了中国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的成熟,而且也令世人对黄河文明刮目相看。

如今在许慎家乡漯河境内的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中,还有8000年前新石器时期刻画符号的重要发现,由此已引起学术界对中华文字起源的新思考。

高三10月试题试题

高三10月试题试题

教学2021届高三语文10月联考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创作人:历恰面日期:2020年1月1日高三年级十月联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B 〔A忖〔cǔn〕C桅〔wéi〕D锲〔qiè〕〕2.C 〔A苌弘化壁-苌弘化碧B繁文辱节-繁文缛节D国萃-国粹〕3.C 〔“但是、可是〞与后文的“却〞重复;“因缘〞侧重于原因,“姻缘〞侧重于婚姻;“英明、英勇、英武〞多修饰人;“表现〞指的是物体或者物质显示出的某种特征和性质;“再现〞是指过去的事情或者情景再次出现;“呈现〞是指显露,出现;“表达〞是指某种性质或者现象通过某一事物详细表现出来。

〕4. D〔A句式杂糅,“为防止或者救护……使之不受损害〞是将同一个意思的正反两种说法糅合在一个句子中了。

要么说“为防止一个较大的合法权益受损害〞,要么说“为救护一个较大的合法权益使之不受损害〞。

B并列不当,“跳交谊舞〞不是女红C搭配不当,“增强农民权利〞应为“保障农民权利〞。

〕5.B 〔拖延复仇方案的原因是哈姆莱特的犹豫多疑的性格和人文思想。

〕6.D 〔A“没有〞改为“缺乏〞B不局限于家庭C“没有〞改为“不谈〞〕7.D 〔A财产是属于两人之间的,不是同属家庭B朋友之间只通财之义C与“其范围初不限于家庭以内〞意思不符。

〕8.B 〔主观臆断,文中并没有说西洋人没有人生向上的精神。

〕9.C〔总一共〕10.C〔①授命为之②战败的情况③驻守情况〕11.B〔不是没有可以回去,是不同意回去。

〕12.(1)他招降了迤北部长四十九人,并向朝廷恳求优厚地安抚他们,因此归附者接踵而至。

〔采分点:“抚〞“属〞各1分,大意1分〕(2)在时,镇守中官扰乱HY纪,郑亨便根据HY纪裁处,那个人很不快乐,但他死后,他们都深深悲悼痛惜。

〔采分点:“挠〞“卒〞“裁之以理〞句式各1分,大意1分〕(3) 他的小妾张氏,自尽殉夫,被赠封为淑人。

〔采分点:“经〞1分,大意1分〕13. 余少之时/将求多能/蚤夜以孜孜/余今之时/既饱而嬉/蚤夜以无为/呜呼/余其无知乎?君子之弃/而小人之归乎译文:我年少的时候,总是追求获得很多才能,早晚都是孜孜以求;我这个时候,吃饱了就玩,早晚都是碌碌无为,唉,我难道是没有智慧吗?我已经被君子抛弃,而进入小人的行列了吗?14.〔1〕诗中“乡梦〞说明梦里有思乡之情〔2分〕;词中所梦之处是故都金陵的御花园梦所以梦里有亡国之恨〔2分〕。

2021届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高三上学期10月大联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2021届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高三上学期10月大联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2021届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高三上学期10月大联考语文参考答案1. D【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寻找相关的语句,最后进行辨析。

A项或然变必然,“历史上确实存在史官仓颉这样身份的代表性人物”错,将“可能”说成“必然”,相关信息在材料一第二段,原文为“可能确实存在过史官仓颉这样身份的人”。

B项缩小范围,“中原地区出土的大量魏晋隋唐墓志碑刻资料”错,相关信息在材料一第三段,原文说“它不仅推动了中国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的成熟,而且也令世人对黄河文明刮目相看”,根据上文,可知“它”所指的不仅是魏晋隋唐墓志碑刻资料,还包括甲骨文、春秋盟书以及带有铭文的商周青铜器等。

C项缩小范围,“殷墟时期甲骨文字中依然存活着的古汉字多为人、山、川、木、虫等基本字”错,相关信息在材料一第四段,原文为“以这些甲骨文、金文为典型代表的商代文字符号”“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翻铸在青铜器上”,可知殷墟时期的文字主要包括甲骨文字和金文。

故选D。

2. C【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大意;其次细读题干及选项,回归原文;最后分析选项各句子间的关系,并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对分析。

C项弄错时间,“也因为夏代文字载体的门类非常丰富”错,相关信息在材料一第四段,原文为“而且在殷墟时期尤其是从商王武丁以后有迅速发展的迹象。

那时候,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那时候”指的是“殷墟时期”,所以“文字载体的门类非常丰富”的时期是“商代”,而不是“夏代”。

故选C。

3. D【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所给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其次要从原文中找到相关的区域,最后将各个选项内容与原文比对分析。

D项答非所问,相关信息在材料二,根据原文内容,“汉字发展规律”指汉字形体具有简化、规范化和形声化的趋势,A项直接与汉字简化有关,B 项和C项都与汉字规范化相关,而D项“武则天造一个‘曌’字”仅是因一己之私,显然与汉字发展规律的三个特点都不相关。

2024届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高三10月大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届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高三10月大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语文本试卷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出现,使“有图有真相”的观念受到了冲击。

特别是在当下的新媒体时代,我们更要谨慎地思考一个问题:有图就一定有真相吗?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京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较2020年12月增长217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1.6%。

2020年,手机网民规模9亿左右。

8.88亿人看短视频,6.38亿人看直播,8.12亿人网购,4.69亿人叫外卖,3.25亿人用在线教育,2.39亿人用在线医疗……当前,伴随新兴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尤其是新媒体已经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赫尔马特·根舍姆曾经说过,摄影是世界各地都能理解的唯一“语言”,它在所有民族和文化之间架设起桥梁,维系着人类大家庭。

新闻图片因其直观具象的呈现,更能够引起受众的共鸣,是新闻价值呈现的重要增长点,这和图片“一图胜千言”的特性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再加上新媒体“快”的特性,大量的现场照片,辅以简短的文字描述,新闻事件还在进行着,新闻报道已经发布出来了。

以“行驶的高铁上竖立硬币不倒”为例,硬币竖立在车窗框边,随着列车高速运行,几乎没有晃动,进而揭秘中国高铁为什么这么稳。

在报道中,绝大部分媒体采取了新闻图片为主、视频和文字为辅的报道方式,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现场感,加深了受众对新闻事件的感受和认知。

正如麦克卢汉所言,从视觉上说,具有高清晰度的照片可以被列为热媒介,其传递的信息是清晰的,是一目了然的,不需动用更多的感官和联想就可以明白。

高中语文试卷湖南省2021届高三大联考语文试题及答

高中语文试卷湖南省2021届高三大联考语文试题及答

高中语文试卷湖南省2021届高三大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近日,国家发改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官宣”新基建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

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科学装置)被“点名”为创新基础设施的重点建设内容之一。

什么是大科学装置?了解“大科学装置”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大科学”的概念,大科学是国际科技界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简单地说就是基础性的交叉科学。

美国科学学家普赖斯于1962年6月发表了著名的以《小科学、大科学》为题的演讲。

他认为二战前的科学都属于小科学,从二战时期起,进入大科学时代。

就其研究特点来看,主要表现为:投资强度大、多学科交叉、需要昂贵且复杂的实验设备、研究目标宏大等。

在了解了“大科学”的基本概念后,“大科学装置”便容易理解了。

大科学装置也称大科学设施,是指通过较大规模投入和工程建设来完成,建成后通过长期的稳定运行和持续的科学技术活动,实现重要科学技术目标的大型设施。

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美国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等都是著名的大科学装置。

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利用与一般的科学仪器及装备有很大的不同,也有别于一般的基本建设项目,这些特殊点主要如下:科学技术意义重大,影响面广且长远,同时建设规模和耗资大,建设时间长;技术综合、复杂,需要在建设中研制大量非标设备,具有工程与研制的双重性;其产出是科学知识和技术成果,而不是直接的经济效益,建成后要通过长时间稳定的运行、不断的发展和持续的科学活动才能实现预定的科学技术目标;从立项、建设到利用的全过程,都表现出很强的开放性、国际化的特色。

大科学装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大科学装置本身来看,它是大量高技术的集成。

为了实现其原创性的科学技术目标,在装置的建造和利用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发展新型技术或把已有技术提高到新的水平。

2021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卷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卷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卷含解析【试卷综析】从试卷卷面来看,难度适中,以高考考试题型为模式,结合学生的课外语文学习情况来进行考核,对今后高三语文复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语段出题巧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押题、猜题,四个小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题目设计比较合理,接近高考题型,四道主观题。

学生对文章的阅读没有什么障碍,但要想全面的作答,并不容易。

2.语言知识运用语言知识运用基本上涵盖了语文主要的基础知识点,从辨析病句到成语运用,均紧扣高考知识点。

成语运用小题的几个成语比较常见,区分度较大,学生答题的准确率较高。

第10题默写名句,全是课本的名句,要求默写的都是耳熟能详的诗文名句,难度不大。

此题用于测试学生的识记能力,平时只要认真背诵的学生都能拿满分,但有的学生读书不认字,写错别字的不少。

第I卷 (共36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题。

真正的“好”教师重“深教”而不唯“浅教”。

所谓“浅教”,唯重堆砌知识的形态,条块分割,外在于“人”:最令人痛心者,莫过于轻视甚或无视本应自如驾驭知识的强劲.思想力。

复制了大量弥散着书香的“知识”却不知其何以如是,何以用之。

更心安理得于丢失开启未来世界的“金钥匙’—____ (质疑/置疑)批判、独立评论和逻辑演绎。

这就从本源上断开了重构新世界知识形态的可能。

梁启超先生早在“五·四”之前即_____(犀利/锋利)批判传统教育“偏于记性”、忽略悟性,至今不失为针砭.时弊的教育箴.言。

而“浅教”的对立面是“深教”,它以培育学生强大的逻辑理性、严谨思辩和超越性创造力为根本宗旨,以 ____(叫醒/唤醒)个人沉睡的“问题意识”、养成植根自由思维、独立人格之上的评论能力为终极境界;换言之,卓越教育所视之为“贵者”,并非复制传统知识的机械“记性”,而是创生无尽真知和新知的珍贵思想力及其相辅相成的表达力。

一切传统都会悄.然老去,唯有茂盛的创造之树与时长青;一切知识都会暗然凋.落,唯有成长的思想力和表达力才会孕育丰硕的创造之果。

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1届高三语文10月大联考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1届高三语文10月大联考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1届高三语文10月大联考试题本试卷共8页,23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填入相应位置内。

2.客观题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用黑色的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

3.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卡,试卷请妥善保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典籍记载,黄帝时代的史官仓颉曾经发明文字。

仓颉的传说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广为流传,他被奉为创造汉字的神,尊称为“字祖”。

至今在中原地区的濮阳南乐、开封、鲁山、虞城、洛宁、新郑等地,还可以看到仓颉庙、仓颉祠、仓颉造字台、仓颉墓冢等遗存。

关于仓颉其人,我们已不可确知。

不过,文字的产生和发展,肯定经过了一个由无序到有序,由少到多,由表意到意音兼备,约定俗成,逐步系统化的过程。

文字系统的形成不可能由一个人或一个时代来完成。

我们推测,大约在黄帝时期,可能确实存在过史官仓颉这样身份的人。

他不一定独自创造了文字,却可能是最初对文字萌芽进行整理和传播的代表性人物。

历史上对文字最早进行规范化整理的人还有李斯。

他身为秦相,作有秦刻石和《仓颉篇》字书,曾辅助秦始皇统一文字。

历史上最早把古汉字作为知识体系进行全面解说的是东汉许慎。

从文字学史的角度看,东汉许慎所撰写的《说文解字》,既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解释古代汉字的重要字典,也是一部总结自春秋战国以来有关经学、小学的研究成果,进而探究汉字字源,并根据汉字的构形特征从理论上加以阐发的经典性文字学著作。

自《说文解字》问世以来,历代都有学者致力于汉字的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字学。

近百十年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我国商周古文字资料的主要出土地。

这里地下出土的古文字门类齐全,资料丰富。

仅殷墟、周原出土的10多万片甲骨文和河南、陕西、山西诸省出土的8000余件带有铭文的商周青铜器,16000余片温县、侯马春秋盟书,9000余件魏晋隋唐墓志碑刻等大宗资料就足以震惊世界。

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1.B(A.袁枚的理论是针对诗歌创作提出的,而非针对家书。

C.仅论证风格的个性化,两者的形式和内容是一致的。

D.“就能”太过绝对,原文是“才能”。

)2.B(“家书有着诗歌所不具备的历史和伦理上的价值”属于无中生有。

)3.D(材料三主要探讨的是“使家书文化在信息时代延续下去并融入百姓生活”,故D最合适。

)4.材料一侧重论述家书艺术的审美风格;材料二侧重论述家书文化独有的价值体现;材料三侧重论述在信息时代如何让家书文化融入百姓生活。

(每点1分,答到3点给全分)5.①曾国藩这样一位历史名人的家书本身就是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②家书中提到的“十八之败,杏南表弟阵亡,营官亡者亦多”,可以帮助我们更细致地了解那段历史的细节;③家书中“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苶然自馁也”等关怀勉励的语言,充分展现兄长对弟弟的关爱之情,也体现了家书的家庭教育功能。

(每点2分)6.D(“这展现了禁军这一派人对女娲的尊重,他们感恩并铭记女娲补天的恩情”错误。

这体现了“禁军”的自私贪婪,他们要榨干女娲最后一点剩余价值。

)7.C(“表明女娲作为上古大神,也有人类脆弱的特点”错。

“女娲恐怕山碰了自己的脚”属于正常反应,谈不上脆弱,“炼石补天疲惫不堪,甚至最后劳累而死”是因为这项工作太过繁重,也体现了女娲为人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大光辉形象。

)8.女娲是创造人类的东方圣母,是任劳任怨孤身战斗的勇者。

(1)身体健美。

女娲有着“非常圆满而精力洋溢的臂膊”“头发漆黑”,这样青春健美的形象充满着生命的活力。

(2)情绪丰富。

文中表达女娲情绪的词语很多,如“喜欢”“愉快”“懊恼”“诧异” “叹一口气”“轻松”等。

这些属于人的丰富情绪,也使女娲这一形象更为鲜活。

(每点2分)9.创作背景:《补天》和《呐喊》是同一时期创作的。

当时中国正遭受列强侵略,国家动乱,百姓生活艰苦。

(2分)小说主题:《补天》与《呐喊》的主题基本一致。

2021年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语文卷 含解析

2021年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语文卷 含解析

2021年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语文卷含解析时量:150分钟总分:150分命题:岳阳一中许柳明【试卷综析】一、总体评价这份高三语文试卷,试题题量适中,试题形式灵活,侧重基础。

本次高三语文试题总分为150分,其中写作60分,阅读部分现代文,古代诗歌及文言文部分,和高考试卷相同。

本次试卷只考查了高中课内背诵部分。

侧重于学生古代汉语的理解、分析、综合运用,如解释文言实词,将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分析,理解文中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言语的真实用意,徽标转换,语言表达的衔接、连贯,这些试题的设置强化了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训练。

二、具体情况分析1.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无论是词义辨析题还是综合分析题、文言文翻译题都贴近教材,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树立对课本和课堂学习高度重视的意识。

2.古典诗词赏析:试题所选诗歌,内容比较贴近生活,诗意浅显。

赏析起来难度不是很大。

3.默写:名篇名句默写所考的句子全都选自课本,这降低了难度。

4.现代文阅读:题型设计比较合理,接近高考题型。

试题重点考查了学生筛选和辨别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文章主题的总体理解和概括表述能力。

5.语言知识运用:重点考查学生成语、病句与衔接、连贯、得体的能力。

7.作文:本次作文是材料作文,贴近现实,给学生很大的自由表达和发挥的空间卷面反映学生普遍有话可说,可以很好地考查学生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能力,学生写起来基本都很顺手。

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每小题3分)【题文】A0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勖.勉(xù) 殒身不恤.(xù)发难.(nàn) 排忧解难.(nán)戏谑.(xuè)沆瀣.一气(xiè)B.吐哺.(bǔ) 衡阳之浦.(pǔ)鲜.见(xiǎn) 屡见不鲜.(xiān)毗.邻(pí) 纰.漏(pī)C.搠.倒(shuò) 横槊.赋诗(shuò)瞋.目(chēn) 遥岑.远目(chén)缱绻.(quǎn)蜷.缩(quán)D.犄.角(jī) 掎.角之势(jī) 饯.别(jiàn) 天梯石栈.(zhàn)锃.亮(zèng) 憎.恶(zēng)【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读准字音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级(识别和记忆)。

高三语文联考语文试卷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共22页)

高三语文联考语文试卷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共22页)

高三语文(yǔwén)联考语文试卷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此题一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院是中国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机构,也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个有重大意义的制度。

书院这个名词成为私人讲学的代表,是从朱熹开场的,但是用书院来称呼私人创办的那么起自唐代。

从唐末到20世纪初年,书院教育持续了1000多年。

一个制度能维持这么久,那么它的奉献也就可想而知了。

“私人讲学〞这四个字其实是一个很现代的名词。

因为在传统中国,公私的分别并不像现代这么清楚。

唐末社会崩溃,世家大族早已陵夷,HY政令不行,原有的庙学教育也跟着衰落不振,于是便有了私人创办家族之举。

其实私人教学,至少源始于孔子,但以家族之力来创办,招收学生,延聘师儒,却是以前少有的事。

从传统教育的立场来说,私人兴学不外是在官学崩溃的时候,模拟其体制和规模,继续其功用,并没有取代官学的意思或者目的。

这样的私人教育当然缺乏现代人“公〞、“私〞清楚的特点。

但是在发扬儒家的“为己之学〞或者宋明理想的思想方面,书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讲学的风气以及制度化当然要归功于书院,宋明理学或者儒学的种种风气及学派往往依附书院而发扬光大。

这是中国教育制度史上非常光辉的开展。

西洋中古学术的开展往往依附于大学,迨文艺复兴,那么“学院〞兴起,日渐取代大学。

而到了启蒙时代,沙龙更成了新思想的温床。

可见学术的兴旺往往和思想家荟萃的场所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从这个角度言之,书院是宋明以来儒学兴旺的制度上的保姆。

政府对于书院所扮演的角色当然是很清楚的,因此有数次消灭(xiāomiè)书院的纪录,也因此作为辅助官学教育的书院得以开展出其特立独行的性格,使它继续不断更新,创造新HY,影响政治及社会。

我们对东林书院和它所代表的理论精神的神往,无非是因为它所代表的正是传统中国读书人的HY理想。

唯其HY而有尊严,唯其尊严而能赓续中国的人文传统。

2025届湖南省名校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湖南省名校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湖南省名校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庙底沟文化中,“花”是一个很特殊的意象。

花瓣纹是庙底沟彩陶上的典型纹饰。

古汉语里“花”“华”同音,“华”的本义为“花”,金文中的“华”字就是花朵加上花蒂的样子,有学者指出,庙底沟彩陶上的花瓣纹,或许就是华夏之“华”的由来。

考古学家严文明先生曾提出中国史前文明的“重瓣花朵”格局,这一格局即形成于庙底沟时代,作为庙底沟文化中心区域的豫晋陕交界一带,就是“花心”。

庙底沟彩陶注重颜色和纹饰的对比、图案的对称和均衡,有一种独特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彩陶是在坯体上先绘再烧,颜料需要耐高温,因此选材较少,一般只有黑、红、褐(黄)、白几种。

纹饰以点、线、面为基本元素,通过连续、反复、对称、共用等构图方式,组合成多种母题纹样。

其中两种最为常见,一是以圆点、弧线三角形为元素组合成的花卉纹,也被称为“旋纹”,二是花瓣纹。

此外还有象生万物的鸟纹、鱼纹、蛙纹、人面纹以及抽象的平行线、网格等。

彩陶纹饰流畅的线条和出露的笔锋,说明彩绘用的是类似“毛笔”的工具。

有的纹饰是以图案间的留白来体现的,即“阴纹”或“地纹”,从阴与阳的角度审视,纹饰呈现不同的艺术效果。

中国传统绘画“计白当黑”的理念,当时已有体现。

写实与抽象的意向表达、阴纹与阳纹的相互衬托、平视与俯瞰的视觉效果,体现出先民成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情趣。

(摘编自周飞亚《庙底沟彩陶的“浪漫旅程”》)材料二中国史前时代,最重大的文化事件之一是彩陶文化的产生。

如同文字书写了中国的历史那样,彩陶以其独特的隐喻的方式,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中国北方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大半个中国的史前历史,尤其是人们的精神生活史、心灵史。

黄河流域的彩陶,以半坡文化和庙底沟文化的彩陶最为发达,特别是庙底沟文化的彩陶,是史前中国彩陶发展到鼎盛时期的典型代表,是史前中国艺术成熟的标志,是史前时期创作的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艺术品,它的影响所及,达到了整个黄河流域的上游至下游地区,掀起了中国史前艺术的浪潮。

高三10月联考试题含解析 试题

高三10月联考试题含解析 试题

局部2021~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十月联考高三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是是:150分钟试卷满分是: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此题一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入宋以后城开展空前兴盛,但城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关系的快速变化,也带来剧烈的社会竞争,导致居民贫富分化日趋严重,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有时影响到统治秩序的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得不调整政策,结合城社会的特点,探究有别于传统荒政的救助体制。

宋代城官方救助体制是在北宋中后期逐渐建立起来的。

嘉祐二年,宋仁宗下诏,今天下设置广惠仓,用以救助各地“在城老幼贫乏不能自存者〞。

这是宋廷首次公布面向全国的城救助政策,由此形成以广惠仓救助城、常平仓救助乡村的格局。

此后,宋廷又陆续公布一系列救助政策和措施。

及宋徽宗即位,进一步推进救助活动的制度化,形成了济、养、赈结合的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城救助体系。

宋室南渡后,城官方救助的主体由HY朝廷逐渐转向地方政府,各地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地开展救助活动。

与传统侧重对灾荒民众的临时性救助不同,围绕城建立的官方救助以日常性的贫困救济和生活保障为重点,其救助对象涉及各种城“贫民〞和“穷民〞。

所谓“贫民〞,包括资产微薄的坊郭下等主户和没有资产的客户等;所谓“穷民〞,包括老幼孤寡、疾病残废、漂泊乞丐等,需要依靠救助才能生存。

前者重在对各类贫穷群体的日常救济,以帮助他们维持最根本的生活;后者是对诸如贫困士人、宗室、老人、寡妇等特定群体的优待抚恤,以帮助他们稳定生活。

方式有无偿〔免费发放钱米等〕、有偿〔平价或者减价出售粮食等生活必需品〕、收养〔集中安置〕、放免〔减免税收和相关费用〕、资助〔针对特定情況的额外救助〕等。

民间救助是宋代城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它是随着民阶层的开展壮大和民社会意识的不断增强而兴起的。

参与城民间救助的涉及工商业者、官僚士人、佛道人员等众多社会群体。

其中,官僚士人大多本着传統儒学所倡导的仁义思想和社会理想,将参与社会救助活动视为仁义的理论与推广。

三湘名校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1届高三10月大联考参考答案

三湘名校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1届高三10月大联考参考答案

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1. D2. C3. D4.可以解释古代汉字;为研究汉字构形特征、探究汉字字源提供了理论依据;《说文解字》开汉字研究之风,成为中国文字学的发轫之作;促使汉字向着规范化方向发展。

6. B7. B8. ①前部分先写大观楼后写岳阳楼,是根据作者游览时间的先后顺序;②后部分则先写岳阳楼后写大观楼,既交代了作者“更慕”岳阳楼的原因,也是为凸显岳阳楼的精神与气质,暗示文章主旨。

(题干没有涉及阿房宫)9. 第一问:文章前部分以记叙为主,写游览大观楼和岳阳楼的所见所感;后部分以议论为主,阐述岳阳楼和大观楼的精神,并指出名楼必须有内涵。

第二问:①记叙为议论服务,是议论的基础,记叙大观楼和岳阳楼是为分析名楼的精神服务的;②议论是记叙的升华,是记叙的目的,描写大观楼和岳阳楼,意在阐明名楼应具有精神与风骨;③记叙和议论相互依存,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

【评分标准】第一问2分;第二问4分:答一点2分,答两点3分,答三点4分。

句意相近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10. C11. D12. C13.(1)(他)被任命为兵科给事中,出使山西,上奏免除盐池拖欠的赋税二十余万,不久晋升为山西按察司副使。

(2)王骥于是大规模检阅将士,分派兵力,划分地域,让他们各自防御,边境安定下来。

【评分标准】(1)“逋课”1分;“寻”1分;句意2分。

(2)“画地”“肃然”各1分;句意2分。

14.①皇帝信任王骥;②王骥有能力;③事情复杂难办。

15. D16.第一问:前一句运用借喻(比喻),后一句用典。

第二问:①表达了诗人担心所居之地会发生战乱,不可久留的忧国伤时之情;②表达了诗人因夔州遭受侵扰而产生的思归之情。

17.(1)亲贤臣远小人(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羽化而登仙18. D19.①句中用“旭日东升”指称老屋,体现了借代的相关性;②“旭日东升”是老屋门楣上特有的字,是老屋的象征,能代表老屋,它和老屋相关。

湖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答案

湖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答案
%(从内容上看$通过叙写!老人%衬托!老街%凋零&从结构上看$通过叙写!老人%引出下文!我%对!老街%的 情感抒发&从主题上看$通过叙写!老人%$突出!我%与!老街%之间的深厚情感&)每点#分$意思对即可$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作用的能力分析文章内容作用主要从内容(结构(主题等方面作答&
高三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陶潜诗歌被置于中品是因为!他的诗"文体省静#"世叹 其质直#$多朴素自然的"田家语#%&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项$原文说的是!比较而言$刘勰的观点就不免 保守''而稍后的萧子显则站在了钟嵘的一边%$意思是刘勰的观点与钟嵘的观点相比显得保守$萧子显的 观点与钟嵘的观点一致$但并不能说!萧子显与刘勰保守的观点相反%$另外!更抓住五言诗的本质属性%的是 钟嵘&+项$!即不能对诗歌加以雕琢%说法不当$根据原文!钟嵘的这种自然观$并不是彻底否定文采$而是 希望对辞藻适当地进行雕琢(锤炼而至于"自然#%$可见$钟嵘并不是主张诗歌不加以雕琢$而是适当地雕琢( 锤炼&) 项$!因其作品书写了对现实种种不平的怨愤而备受钟嵘的推崇%说法不当$根 据 原 文!认 为 鲍 照"颇 伤清雅之调#$可见他反对过度的怨愤%可知$鲍照的诗歌并不是!备受%钟嵘的推崇&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说明了老街的人追求安逸$为下文老街的衰败做了铺垫% 说法错误$!老街的衰败%并不是!老街的人追求安逸%造成的$因此!做了铺垫%无从说起&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烘托出"老街#的安详与宁静%说法错误$应 是凄凉(落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1. 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寻找相关的语句,最后进行辨析。

A项或然变必然,“历史上确实存在史官仓颉这样身份的代表性人物”错,将“可能”说成“必然”,相关信息在材料一第二段,原文为“可能确实存在过史官仓颉这样身份的人”。

B项缩小范围,“中原地区出土的大量魏晋隋唐墓志碑刻资料”错,相关信息在材料一第三段,原文说“它不仅推动了中国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的成熟,而且也令世人对黄河文明刮目相看”,根据上文,可知“它”所指的不仅是魏晋隋唐墓志碑刻资料,还包括甲骨文、春秋盟书以及带有铭文的商周青铜器等。

C项缩小范围,“殷墟时期甲骨文字中依然存活着的古汉字多为人、山、川、木、虫等基本字”错,相关信息在材料一第四段,原文为“以这些甲骨文、金文为典型代表的商代文字符号”“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翻铸在青铜器上”,可知殷墟时期的文字主要包括甲骨文字和金文。

故选D。

2. 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大意;其次细读题干及选项,回归原文;最后分析选项各句子间的关系,并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对分析。

C 项弄错时间,“也因为夏代文字载体的门类非常丰富”错,相关信息在材料一第四段,原文为“而且在殷墟时期尤其是从商王武丁以后有迅速发展的迹象。

那时候,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那时候”指的是“殷墟时期”,所以“文字载体的门类非常丰富”的时期是“商代”,而不是“夏代”。

故选C。

3. 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所给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其次要从原文中找到相关的区域,最后将各个选项内容与原文比对分析。

D项答非所问,相关信息在材料二,根据原文内容,“汉字发展规律”指汉字形体具有简化、规范化和形声化的趋势,A项直接与汉字简化有关,B项和C项都与汉字规范化相关,而D项“武则天造一个‘曌’字”仅是因一己之私,显然与汉字发展规律的三个特点都不相关。

故选D。

4.①可以解释古代汉字;②为研究汉字构形特征、探究汉字字源提供了理论依据;③《说文解字》开汉字研究之风,成为中国文字学的发轫之作;④促使汉字向着规范化方向发展。

【评分标准】任答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满分。

意思相近即可。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在原文中寻找相关区域,将有效信息加以分类,最后概括要点,形成答案。

此题要求考生概括“《说文解字》的作用”,材料中与《说文解字》有关的信息主要集中在材料一第二段,有两个长句,第一句表面上是解释《说文解字》这本书的,其实也暗示了它的作用:首先它是一本字典,就可以解释字词;其次是一本文字学著作,也就可以给人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第二句直接写《说文解字》对中国文字学的作用,考生稍加概括即可。

材料二有两处提到了《说文解字》,各有一句话,第一句是“例如撰写《说文解字》的许慎”,关键信息在此句的前一句“个体也可能影响汉字的规范化”上,考生如果没有注意到这一句的话,就可能作答不全;第二句与作用无关。

考生对三处有效信息加以概括,就可以形成答案。

5.①首先解说仓颉的影响,以文字的产生和发展规律引出对古汉字的整理与研究;②接着介绍黄河中下游地区出土的古文字资料,并分析这些古文字与汉字之间的关系;③最后指出各个时期的汉字资料情况,以及汉字的真正成熟时期。

【评分标准】一点2分。

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全文,把握每一段的大意,然后根据文章内容划分段落层次,理清行文思路,最后归纳要点,整理答案。

材料一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段写仓颉对后世的影响,第二段由仓颉引出整理汉字的有关情况,第三段介绍黄河中下游地区出土的文献资料及其影响,第四段分析中原地区的古汉字与汉字之间的关系,第五段先说汉字发展的大概脉络,再由《梦溪笔谈》指明汉字的成熟时期。

第一段引出第二段,二者理当分作一层;第三段和第四段分别从不同角度指明中原地区文字与汉字的渊源关系,此两段为一层;第五段为一层。

对此加以概括,就可以形成答案了。

6. 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句式、手法、语境、语句的言外之意等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通读文本,整体感知与理解文本内容,然后找到选项所涉及的语句,再根据上下文语境分析、理解、辨识各个选项的相关内容,并做出判断。

B 项曲解文意,“概写自己观览到的大观楼的美景”错,据原文“仿佛是‘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的四时景色涌进心胸”,可知是“仿佛”,而不是真正“观览到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并非“眼前之景”。

故选B。

7. 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整体把握文本的内容,了解文本所运用的技法,然后找出各个选项与文本相对应的信息,将选项内容带入文本进行比对分析,辨别正误,作出判断。

B项强加因果,“文章详写大观楼而略写岳阳楼,主要是因为《岳阳楼记》名扬天下,不知道岳阳楼的中国人很少”错,略写岳阳楼并不是因为岳阳楼的名声大,据原文“回首仰望岳阳楼,和在滇池回眸大观楼,不免有大同小异之感”,可知作者觉得岳阳楼和大观楼“大同小异”,加上写作意图不在于凸显岳阳楼,自然就略写了。

故选B。

8. ①前部分先写大观楼后写岳阳楼,是根据作者游览时间的先后顺序;②后部分则先写岳阳楼后写大观楼,既交代了作者“更慕”岳阳楼的原因,也是为凸显岳阳楼的精神与气质,暗示文章主旨。

(题干没有涉及阿房宫)【评分标准】一点2分。

句意相近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本,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旨意,然后分析文章结构如此安排的意图,答案也就有了。

当然,也要抓住文本中的一些关键性的语句,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

例如“久慕昆明风景秀丽的大观楼,一向无缘相识;更慕雄踞洞庭的千古名胜岳阳楼,也难得相见”,就暗示了岳阳楼在作者心中的地位;又如“为什么这两座并不富丽堂皇的楼却有那么大的名声呢……而在于它们深邃的内涵,以及它们给人展示的精神与气质”,而《岳阳楼记》赋予岳阳楼特别的“精神与气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进亦忧,退亦忧”。

可见,文章前部分是行程的真实体现,后部分则是作者情感抒发的必然,也是文章写作目的的需要。

可据此拟写答案。

9. 第一问:文章前部分以记叙为主,写游览大观楼和岳阳楼的所见所感;后部分以议论为主,阐述岳阳楼和大观楼的精神,并指出名楼必须有内涵。

第二问:①记叙为议论服务,是议论的基础,记叙大观楼和岳阳楼是为分析名楼的精神服务的;②议论是记叙的升华,是记叙的目的,描写大观楼和岳阳楼,意在阐明名楼应具有精神与风骨;③记叙和议论相互依存,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

【评分标准】第一问2分;第二问4分:答一点2分,答两点3分,答三点4分。

句意相近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审清题干,把握题干要求,然后结合作品进行分析,最后概括、整理,就可以形成答案了。

此题干有两问,一是指出文章哪些是记叙,哪些是议论;二是要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记叙和议论的关系。

注意指明记叙和议论时不能细化,只能整体把握。

此外,分析记叙和议论的关系时,既要明白二者在散文、小说中的关系,还得依据文章的写作目的而定。

10. 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得掌握一些文言文断句的常识,例如句首发语词之前、句末语气词之后、并列词句之间等都要停顿,关联词“虽”“向使”“然则”等之前一般要停顿,等等;其次断句要注意句意的相对完整性;最后要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由于断句一般以选择题的方式出现,判断时可以着重分析停顿不同的地方,可以借助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意、语感等综合判定,作出选择。

此题四个选项两两相对,各有两处断句不同。

第一处是“帝怒执骥与侍郎邝埜下之狱”,如果“帝怒”之后不断句的话,就成了“皇帝愤怒地捉拿王骥和侍郎邝埜”,这显然不符合情理,而且“帝怒(皇帝大怒)”语意已经完整了,因此其后当断开,据此可以排除B、D项。

A、C项停顿不同之处是“凉边将屡失利”,单独看此句,句意完整,无需停顿,但是结合语境,上一句说“阿台、朵儿只伯多次侵犯甘州”,“凉边将屡失利”就无法衔接了,如果在“凉”之后停顿的话,那“侵犯”的是甘州和凉州,此两地的“边将屡失利”也就合乎事理了,据此可排除A项。

故选C。

(原句停顿如下:署兵部尚书。

正统元年奉诏议边事,越五日未奏。

帝怒,执骥与侍郎邝埜下之狱。

寻得释。

阿台、朵儿只伯数寇甘、凉,边将屡失利。

)11. 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重在平时识记、积累。

古代文化知识一般包括称谓、官职、天文历法、宗教礼仪、科举制度等,这些都需要平时分类积累,特别要注意教材里出现的古代文化知识。

答题时,有时可以根据语境推断。

本题D项有误,“生前”错,应为“是给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以表示褒奖肯定”。

故选D。

12. 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要读懂文章,把握文章的大意。

首先要整体阅读,掌握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然后将各个选项内容回归文本,比对分析,再作出选择。

注意比对分析时,要做到三比对:一是比对各选项概括部分内容与传主是否吻合,二是比对各选项分析部分内容与原文是否有出入,三是比对各选项分析部分内容能否支撑概括部分的内容。

本题C项“任礼率领大军殿后”错,根据原文“而自与任礼帅大军后继”,可知是“王骥自己和任礼一起率领大军殿后”。

故选C。

13.(1)(他)被任命为兵科给事中,出使山西,上奏免除盐池拖欠的赋税二十余万,不久晋升为山西按察司副使。

(2)王骥于是大规模检阅将士,分派兵力,划分地域,让他们各自防御,边境安定下来。

【评分标准】(1)“逋课”1分;“寻”1分;句意2分。

(2)“画地”“肃然”各1分;句意2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既要结合语境,整体把握大意,又要注意落实句子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

翻译时以直译为主,力求字字落实;以意译为辅,结合语境表述;尽量做到表意清楚准确、表述通顺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