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抗震第1章m1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结构抗震设计原理..36页PPT

结构抗震设计原理..36页PPT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结构抗震设计原理ppt课件

结构抗震设计原理ppt课件
通过用一定的频率对结构进行激振,观测相应点的位移状况,当观 测点的位移达到最大时,此时频率即为固有频率。
实际结构的振动形态并不是一个规则的形状,而是各阶振型相叠加 的结果。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第一振型为主的原因: 由最小势能定理可以知道,在所有满足几何边界的可能位移中,真 实位移总是使得结构体系势能最小。这是自然界存在的客观规律, “水往低处流”就是这个道理。结构在失稳时的挠曲线和自振时的 振型曲线是完全一致的,这种一致性决定了挠曲线和振型曲线之间 的相互联系。
速度谱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位移谱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贰 建筑物
地震力:地面突然振动时,分布在结构中的质量造成的惯性会阻止结 构产生位移,由此产生地震力,类似于外部施加的侧向力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PPT课件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PPT课件

2. 罕遇地震作用下,不同层数都取0.05。
三、变形验算
1. 多遇地震下,层间变形应不超过层高的1/300;
2. 罕遇地震下,层间变形不应超过层高的1/50。
工程结构的隔震与减震 第一节 结构控制的基本概念
一、抗震理论的发展阶段
1.静力理论,即抗侧力系数法 刚性结构体系,无法真正实现 2.弹性地震反应谱分析方法 设计思想:“小震不坏,大震不倒” 延性结构体系,应用日益受到限制
楼梯间墙体空间刚度差
6.楼盖与屋盖的破坏
墙体倒塌,支撑长度过小
7.附属构件的破坏 与主体建筑连接差
第二节
建筑布置与结构选型
1.建筑布置和结构体系
(1)建筑物平面布置 宜规整、对称 (2)建筑物体型和立面
体型宜规则、对称,各部分重量和刚度均匀
立面宜避免高低错落、局部突出等
(3)建筑物的结构体系
1)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方案,其次采用纵横墙混合承 重方案,纵墙承重方案不利抗震
2. 对于大于9度的地区,应进行专门研究;
3. 基本烈度为6度的地区,除国家特别规定外,可 采用简易设防,或不进行抗震验算。
(三)抗震设防目标 按规范要求进行抗震设计的公路工程在发生与之相当的基本 烈度地震影响时 1. 位于一般地段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工程,经一般整修即 可正常使用; 2. 位于一般地段的二级公路及位于软弱粘性土层或液化土层 上的高速公路、二级公路工程,经短期抢修即可恢复使用;
b. 试确定上题改为框-剪、剪力墙结构时的抗震等级。
3.结构布置 (1)柱网布置 柱网布置:要简单规整,刚度分布均匀,满足生 产工艺、使用情况下力求经济合理
(2)结构平面布置
宜简单、规则、对称 (3)结构竖向布置 体型力求规则均匀,抗侧力构件宜上下连续贯通。 4.抗震缝布置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全套课件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全套课件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全套课件第一部分:建筑抗震设计概述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和大型公共设施日益增多,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害,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巨大。

因此,如何设计出能够抵御地震影响的建筑结构,是建筑设计师和工程师们必须面对的挑战。

二、抗震设计的基本概念抗震设计是指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地震烈度、地质条件、建筑类型和用途等因素,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使建筑结构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稳定,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抗震设计的原则1. 以预防为主:在设计阶段就应充分考虑地震因素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而不是等到地震发生后才进行补救。

3. 材料选择:应选择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等。

4. 施工质量: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四、抗震设计的步骤1. 地震烈度评估: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地震活动历史和地质条件,评估地震烈度。

2. 结构设计:根据地震烈度、建筑类型和用途等因素,进行结构设计,包括结构体系、构件截面尺寸、材料选择等。

3. 抗震措施: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如设置防震缝、增加支撑体系、采用减震隔震技术等。

4. 施工质量控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结构设计的实现。

五、抗震设计的未来发展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步骤,为未来的建筑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抗震设计的具体方法1. 静力设计法:这是一种传统的抗震设计方法,主要考虑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静力平衡。

设计时,需要计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并确保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 动力设计法:这种方法考虑了地震作用的动力效应,通过计算结构的动力响应来评估其抗震性能。

动力设计法需要考虑地震动的频谱特性、结构的自振频率和阻尼比等因素。

3.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这种方法以建筑结构的性能目标为导向,通过选择合适的性能指标和抗震措施,确保结构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达到预定的性能要求。

史上最全的结构抗震PPT

史上最全的结构抗震PPT

防震缝
返 回
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的一些认识
1. 我国抗震设计的基本思路
2. 抗震措施
我国抗震设计的基本思路
我国的抗震规范在考虑社会、经济因 素的基础上, 按照能力设计法的思路提出了 “两阶段,三水准”的抗震设计思想。
两阶段设计法
第一阶段:按小震作用效应和其它荷载 效应组合验算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以及 小震作用下的弹性变形。 第二阶段:在大震下的验算结构的弹塑 性变形。
抗震措施
“强剪弱弯”即人为的增大计算的组合 剪力,在一级框架和9 度区时梁要按实际配 置的梁端纵筋计算弯矩得出的剪力增大, 柱 要按实际配置的上下柱端纵筋所计算弯矩 得出的剪力增大;。 “强柱弱梁”即人为的加大柱的抗弯能 力, 在一级框架和9 度区时还要按柱左右梁 端实配钢筋计算的弯矩增大。 “强节点弱构件”即人为的加强节点剪 力, 增大幅度大于柱剪力增大幅度。其各项 措施增大系数见表1
抗震措施
JGJ3- 2002, J186- 2002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规范保证梁、柱延性的抗震措施
对梁: ( 1) 控制受拉钢筋配筋率不致过高。 ( 2) 保证有一定数量受压钢筋。 ( 3) 通过箍筋构造措施保证受压纵筋不致过早 局部压屈失稳。 ( 4) 通过箍筋约束受压混凝土, 以提高其极限 压应变和抗压强度。 ( 5) 截面宽度不致过小。 ( 6) 尽可能使梁不成为“短梁”, 如果出现应 采用特殊的配筋构造。
在烈度超过9 度的极震区(映秀镇、北 川已达10 度以上), 纯框架结构已经无能为 力,侧向位移已大于1/150, 临近倾倒( 图)。 有些框架梁跨度大, 竖向荷载也大, 其截面 尺寸远大于柱, 配筋也很强。强柱弱梁这一 个抗震的基本要求难以实现。结果就是梁 损坏较轻, 而柱子全部毁, 楼面平行坠落 ( 图 ) 。从图中可见, 梁大柱小, 梁强柱弱, 导致梁存柱亡。应适当加大柱子断面尺寸, 提高其侧向刚度,要加强柱的配筋, 提高其 抵抗能力。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件第1章第2节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件第1章第2节
在震中区,地震动以体波为 主,在远离震中的区域将出 现面波成份,当震中距较大 时,地震动分量中面波的振 幅可能大于体波。
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波动的能量密度在减小,波动位移的
幅值随之变小,这比。
体波的衰减规律: A ∝ 1/r;即体波振幅与震中距成反比
波速快,200-1400m/s
瑞利波 面波 乐甫波
杂波
面波比体波衰减慢、振幅大、 周期长、传播远。建筑物破坏 主要由面波造成。
P波开始
S波开始
面波开始
1.体波(Body waves) :在地球内部传播
纵波(Primary wave,P波)的传播过程是介质质点间弹性压缩 与张拉变形反复的过程,因此,纵波在固体、液体和空气里都 能传播,是压缩波。如:弹簧振动、声波等。
(a)瑞雷波质点振动 (b)乐甫波质点振动
面波的传播及质点振动示意图
3. 地震波传播速度
地震记录上,纵波最先到达,横波到达较迟,面波在体 波之后到达,一般当横波或面波到达时地面的振动最强烈。 地震波记录是确定地震发生的时间、震级和震源位置的重要 依据,也是研究工程结构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实际反应的重要 资料。这样,地震时,在震中区的人们的感觉是:先上下颠 簸,后左右摇晃;横波或面波到达时,地面振动最为猛烈, 所产生的破坏也最大。因此,地震动是三维运动。
• 瑞雷波是纵波P和横波S在固体层中沿界面传播相互 叠加的结果。瑞雷波传播时,质点在波的传播方向 与地表面法向组成的平面内做逆进椭圆运动。
瑞运 雷动 波轨

▪ 乐甫波(love波)的形成与纵波在上软下硬两种 介质界面上的反射、折射有关。乐甫波的传播, 类似于蛇行运动,质点在与波传播方向相垂直的 水平方向作剪切型运动。
—— 拉梅常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基本知识
2021/2/27
建 第一章 地震及结构抗震基本知识


地震成因及地震类型

地震波及其传播

地震震级与烈度
12
中国地震特点与地震灾害
(—
13
结构抗震设防


)
1
第一章 基本知识
2021/2/27

1. 1 地震成因与地震类型

构 地震灾害
抗 *地震发生频度: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地震约达五百万次.
(—
12
剪切波
13
学 年 横波是由震源向外传递的剪切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
前进方向垂直分SH波与SV波 。横波的传播过程是介质质 点不断受剪变形的过程,因此横波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
17
)
第一章 基本知识
2021/2/27
纵波与横波的传播速度
12 的种类来看,又分为正断层,逆断层以及横向断层。
(—
13
学 年 (a)正断层
(b)逆断层
(c)横向断层
)
15
第一章 基本知识
2021/2/27
1. 2 地震波及其传播
建 筑 构
一、地震波构成
• 地震波: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 传播。分为体波和面波。
抗 • 体波是通过地球本体传递的波,包括纵波和横波。 震 • 面波为沿地表传播的次生波,指乐甫(Love)波和瑞雷


12
(—

古登堡界面


)
5
第一章 基本知识
2021/2/27
建 1.地壳
筑 (1)地壳界限:地球外表面的一层很薄的外壳,它由各

种不均匀的岩石组成。地壳的下界称为莫霍界面。
抗 震
(2)地壳厚度:大陆内一般厚16~40km,高山地区厚 度更大。海洋下面厚度最小,一般为5~15km。
(3)地震多发区域:绝大部分发生在地壳内。
12
(—
13

地壳剖面

)
6
第一章 基本知识
2021/2/27
建 2. 地幔
筑 (1)界定:地壳以下到深度约2 895km的古登堡界面为止的

部分为地幔,约占地球体积的5/6 。
抗 (2)组成:由密度较大的黑色橄榄岩等高温(1000度以上)高

压(9000大气压)岩石组成。
(3)物质根据推算形态应为粘弹性体(能传播横波) 。
(—
建 筑 构 抗 震
12
13 学 年
世界地震带分布
)
3
第一章 基本知识
2021/2/27
(—
建 筑 构 抗 震
12
13 学 年
)
4
第一章 基本知识
2021/2/27
地球构造
建 筑
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椭球体,平均半径约6 370km, 赤道半径约6 378km,两极半径约6 357km。

地球内部可分为三大部分:地壳、地幔和地核。
构造地震形成示意图


岩石原始状态



12
受力后发生变形
(—
13
学 年
岩石断裂产生振动 (回跳)
13
)
第一章 基本知识
2021/2/27
)
(—
建 筑 构 抗 震
12
岩石圈的运动
13
学 年
冰岛辛格韦德利地堑 是一条裂谷
14
来自以色列的精彩实例
原来水平的刚性岩石层在长 时期作用的构造力挤压下产 生褶皱
震 岩石块体组成,
(—
它们覆盖在地球
12 表面上,大的板
块有7块,诸如
13 太平洋板块等,
还有许多小的板
学 块,如北加利福
)

尼亚外的哥尔达 板块,它们都彼
此相对运动。
地球的板块
11
2021/2/27
第一章 基本知识
2021/2/27
(—
建 筑 构 抗 震
12
13 学 年
)
12
第一章 基本知识
2021/2/27
12 3. 地核
(—
13 (1)地核古登堡界面以下直到地心的部分为地核,地核半径
)
学 年
约为3500km,又可分为外核和内核。
(2)地核的物质成分;据推测主要为高温(5000度)高压(300 万大气压)的镍和铁。(固态或液态)
7
第一章 基本知识
2021/2/27
地震的发生
建 筑•
地震——地球内某处因地球构造运动岩层突然破裂(构造 地震,全球地震发生总数约90% ),或因局部岩层塌陷
第一章 基本知识
2021/2/27

发震断层
筑 •发震断层:构造地震发生断裂错动的地方形成断层。构造 构 地震常常发生在已有的断层上,因为这些地方既是应力集
抗 中的地方,又是岩石强度低的地方。(活断层)

•发震断层类型:有学者认为,地震的成因是应力使地层面 的两侧发生错移运动,形成断层,产生地震。从断层运动
年 • 震源深度影响:浅震波及范围小破坏程度大;
)
深震波及范围大而破坏程度小。
8

筑 ▪ 地震
构 地震是以

地面发生 强烈振动
震 为特征的
一种物理
12 现象
(—
13 震源
学 震中 年 震中距
第一章 基本知识
)
9
2021/2/27
第一章 基本知识
2021/2/27
建 地震成因 筑 •地壳的变形:1)板块之间发生顶撞、插入等突变, 构 如台湾日本;2)板块内部也产生不均匀的应变, 抗 首先在地质构造不均匀处或薄弱处发生地层的错 震 动或崩裂发生地震,如唐山地震。
震 有感地震(2级以上):仅占地震总数的1%左右
(—
12 强烈地震( 7级以上):平均每年发生十几次.
13 *我国地震区分布:6度以上占79%、7度以上占41%. 学 *我国正处于第五个地震活跃期. 年 *抗震设防的意义(设防与不设防、加固与不加固后果完全
不同).
)
2
第一章 基本知识
2021/2/27
12
(Rayleigh)波。
二、地震波形式特点
(—
13 1. 体波
学 • 纵波是由震源向外传递的拉压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

的前进方向一致。
)
16
第一章 基本知识
2021/2/27


压缩波(纵波)

抗 纵波的传播过程是介质质点间弹性压缩与张拉变形反复的
震 过程,因此,纵波在固体、液体里都能传播。
构 (塌陷地震)、火山爆发(火山地震)、其他原因(水库、
抗 核爆炸)等发生了振动,并以波的形式传到地表引起地面
震 的颠簸和摇晃。
• 震源——发生地震的地方
12 • 震中——震源在地表的投影。
(—
13 • 震源深度——震源至地面的垂直距离。浅源地震:60km以

内(世界上绝大部分地震是浅源地震) ;中源地震: 60~ 300km以内;300km以上为深源地震。
12 构造地震
(—
13 由于地壳结构变形引起。地应力在某一地区逐渐
)
学 年
增加,岩石变形也不断增加,到一定时候,在岩 石比较薄弱的地方突然发生断裂错动,应变能突 然释放,其中一部分能量以波的形式在地层中传
播,产生构造地震。
10
第一章 基本知识


板块构造的基本 概念是:岩石圈
构 由几个大而相当

稳定的板块,即 相对刚性的固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