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微课设计思路及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教学中微课设计及应用

陈伟华 杨自西 易德政(中方县第一中学 418000)

【内容摘要】 结合微课“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一节的设计,总结微课选题、课件制作及录制过程,确立了“问题导人--复习旧知--例题解析---误区辨析--巩固练习”[2]教学思路。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这一微课主要目的在于课后复习和知识拓展。得出重视微课设计的有效性,善用微课的可重复性,加强学习困难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完善微课的应用。怎样赢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也是微课推广中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微课设计 微课应用 效果分析 完善微课

一、设计思路

要制作一堂好的微课,必须经过精心准备。从选题、课件制作上打好基础,再加上录屏软件的灵活运用,最终才能得以形成。

1.选题 短短不到lOmin 的微课,每每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制作。尤其是一些初学的教师对微课制作不是很熟悉的情况下,则可能耗时更长、花费的精力更大。既然花了这么大的力气,就希望对学生而言是最有帮助的,最有效果的,或者说确实解决了学习中的难点、重点。在平常生物课堂教学中,知识容量大,信息量广,且很多需要现场的体验互动,微课就能满足解决这些常规教学中的问题。微课还侧重于难点的突破、重点的分析、精辟的复习,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修3“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一节内容的新授课时,通过DNA 模型演示了“基因剪刀”、“基因的针线”、运载体等作用原理,步骤。但因酶比较抽象、且很难描述各种酶之间的差异,再加上实物体积较大,结构复杂,颜色多样,添加起来不是容易的事。尽管在新授课时曾结合相关的练习进行分析,但随着时间推移,再次面对综合性练习时学生会觉得难上加难。如果能利用微课的最大优势即反复可视性,无疑可以加强这个内容的学习效果[1]。

2.课件制作 在微课录制前,制作课件并非必不可少。但对于一个需要用结构图辅以说明的内容,形象生件就尤其显得重要。

(1)确定思路,精选例题 经过多次修改后,最终将该微课的教学思路确定为“问题导人—复习旧知—例题解析—误区辨析—巩固练习”五个环节[2],并将其呈现在课件上,以便于学生厘清学习的土线脉络。在本案例中,导航条上“复习旧知”细化设置为“切割”和“组装”两个内容,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教学重点。选用的例题也恰好反映出对这两方面知识点的综合考查(图1) G 1’2’3’4’

5’1’2’

3’4’

5’

A

3’,5’-磷

酸二酯

3’端5’端

3’端5’端磷酸二酯键

图1 微课的教学模式环节

(2) 分步呈现,动态直观 选择先在PPT 中借助于画图工具画好相应曲线再用“自定义动画”功能分步呈现的手段,可避免播放跟不上口述节奏等问题出现。另外,在“自定义动画”功能中还有个“动作路径’’选项,必要时还可以用这一功能实现一些特殊的动态。

例如,在比较“剪刀”和“针线”酶时,为增强直观性,便用箭头的移动陈述其功能,以此直观对比出两者的不同。这样的动态直观也不是普通的手绘可以比拟的。如果确实需要用到手绘,建议用触摸屏的平板电脑(图2)。 图同样,因为学生对“运载体”始终不太理解,在该知识点上也采用了这一方法。将“质粒”展现出来,就很容易看出特点和作用(图3)。

图3

(3)学以致用,辨析误区 在解决了知识基础后,再将这些知识运用到例题分析中。此外,辨析类似山题也很重要。教材中的肺容量图与例题中的肺内压图非常类似,只因纵坐标的不同而代表了完全不同的含义。如果不如辨析,极易导致出错。因此,有必要对肺容量曲线图进行进一步说明。这也是建立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图4)。

有标记基因的存

在,可用含青霉

素的培养基鉴

有切割位点能复制并带着

插入的目的基

因一起复制黏性末端

oRI 限制酶的切割

被限制酶切开的DNA 链的切口,带有几个伸出的核苷酸,他们之间正好互补配对,这样的切口叫片段要具有互补

才能拼起来

可把黏性末端之间的

“缝合”注意:DNA 连接酶可连接双链DNA 中的DNA 单链缺口,

但不能连接单链DNA !

图4

(4) 例题导入,练习检测 为了解学习效果,检测题必不可少。最终仍采用直接呈现并留出一定思考时间后再解答的方式。巩固练习也是精挑中考题,与例题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联系是考查的知识点都以理解吸气和呼气过程为基础。区别在于选择了易混淆的肺容量图,且考点侧重不同。

图5巩固练习检测题

3.微课录制 使用Camtasia Studio 录屏软件。先粗拟一个讲稿,只要开头部分讲顺后,后面基本上没问题。即使意识到讲错了或有停顿,稍停后再讲一次即可,因为CamtasiaStudio 的编辑功能可以很好地将多余部分剪切掉,且并不复杂,这可大大节约不必要的重述时间。

二、结论与反思

1.重视微课设计的有效性 微课制作复杂,使用简单。微课与一般的教学视频最大的不同在于,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有效引导[3]。“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这一微课主要目的在于课后复习和知识拓展。从前测结果看,对此未完全掌握的学生比例接近四分之三,因此该选题极有必要。从后测结果可知,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明显。由此可以认为:制作时各方面的细节考虑全面,对于改善学生学习是有效的,“问题导人一复习旧知一例题解析一误区辨析一巩固练习’’[2]的教学思路也是值得借鉴的。

2.善用微课的可重复性 微课短小精悍,教学时间灵活。学生可在家进行自学,也可以在校利用自修时间进行集体学习。优质的微课资源无形中会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而且选题往往是教学中的重难点,还可进行反复的观看。尤其是能力较弱的学生,应要求其反复观看,尽可能弄懂。

3.加强学围生的主动性 制作微课并非一劳永逸。作为教学手段的一个补充,一部限制性内切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 ↓G A T C C —,限

制性内切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 AT C —。在质粒

上有酶Ⅰ的一个切点,在目的基因的两侧各有一个酶Ⅱ的

切点。

(1)请画出质粒被限制酶Ⅰ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2)请画出目的基因两侧被限制酶Ⅱ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3)在D NA 连接酶作用下,上述两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形

成的黏性末端能否连接?为什么?

—G ↓GA TC C —

—C CT AG ↑G — 用酶Ⅰ切割 —G GA TCC — —CCT AG G —

—GA TC —……—GA TC —

— CTAG —……— CT AG — 用酶Ⅱ切割 目的基因 — GA TC —……— GA TC — —CTAG —……—CT AG —

目的基因 可以连接。因为由两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

性末端是相同的(或是可以互补的)

小试身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