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及教学反思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设计及反思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活动一:热热闹闹猜灯谜1. 教师出示谜语:圆圆形状花样多,各种口味任你挑,中秋佳节都爱它,有甜有咸味道好。
2. 猜一猜:学生动脑猜一种食品。
(谜底:月饼)3. 教师提问:月饼一般是在什么时候吃呢?4. 画一画:学生拿出日历,在上面找到中秋节是哪一天,并圈画出来。
5. 交流:你是怎样找到中秋节的?从哪里看出来的?6. 观察:(教师出示连续三年中秋节的日历。
)请学生观察这三年日历上的中秋节。
7. 教师追问:你有什么发现?(从发现的结果中,引导学生意识到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8. 小结:农历八月十五的日子是中秋节,有些地方也称团圆节。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期盼着全家一起,团团圆圆过中秋。
【设计意图】本活动采用谜语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日期是农历八月十五,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活动二:开开心心话中秋1. 课前调查:学生通过问一问、找一找、看一看等多种方式,了解中秋节的习俗、传说故事、歌曲等。
2. 召开故事会:听故事、讲故事、庆中秋。
(1)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不少传说故事。
请收集到故事的同学,讲给大家听。
(2)教师提问:你是怎样知道这些故事的,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3)展示:教师补充讲解故事或播放相关故事视频。
如帝王祭祀的传说、农民庆祝丰收的传说、月饼军粮的传说以及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传说故事。
3. 话说中秋习俗。
(1)学生讲述中秋习俗,特别是本地的中秋习俗,重点说说自己和家人是怎么过中秋节的。
(2)教师随机补充讲解其他习俗,如赏桂花、饮桂花酒、拜月、舞火龙等。
4. 教师提问:了解了中秋故事,领略了中秋风情,你有什么感受?5. 小结:中秋节是我国人民特别重视的一个传统节日,全家人共度中秋,过一个团圆祥和、热闹快乐的佳节是所有家庭的期盼。
【设计意图】本活动在了解中秋节传说和中秋节习俗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中秋节阖家团圆和快乐的氛围,亲近、认同和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及反思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2.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3. 教育幼儿学会分享,体验与同伴、家人共度中秋节的快乐。
二、教学内容:1. 中秋节的来历2. 中秋节的习俗3. 制作月饼4. 赏月、猜灯谜5. 学习中秋节相关的儿歌、故事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体验节日的快乐。
四、教学准备:1. 教具:中秋节相关图片、视频、月饼模具、彩纸、画笔等。
2. 环境:创设一个温馨、和谐的氛围,如播放轻松的背景音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2. 主题活动一:制作月饼。
让幼儿亲手制作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3. 主题活动二:赏月、猜灯谜。
组织幼儿在户外赏月,进行猜灯谜活动。
4. 主题活动三:学习中秋节相关的儿歌、故事等,让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7.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活动,如制作月饼、猜灯谜等,增进亲子关系,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促进家园共育。
8.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达能力和分享意识等方面的进步。
收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0. 教学拓展:可组织幼儿参观月饼店、观赏月亮等,让幼儿更加深入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可开展中秋节主题的绘画、手工作品展示等活动,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月饼制作体验目标:让幼儿亲手制作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准备:月饼模具、彩纸、画笔、各种口味的馅料等。
过程:(1)教师向幼儿介绍月饼的制作方法。
(2)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月饼。
(3)制作完成后,让幼儿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
2. 活动二:猜灯谜游戏目标: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增加节日的趣味性。
幼儿园大班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通用13篇)

幼儿园大班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通用13篇)幼儿园大班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通用13篇)幼儿园大班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 1活动内容:认识中秋节活动目标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喜欢民族节日,了解简单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民间传说。
3.知道吃月饼的意义,体会分享的愉快,了解简单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民间传说。
活动重、难点: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活动准备:1.月饼图片。
2.民间故事《嫦娥奔月》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播放月饼图片,激发幼儿兴趣二、基本部分1.通过讨论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民间节日。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3.了解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
问:你是怎么过中秋节的?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4.观察月饼,通过分享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A.月饼有很多种,谁来介绍一下自己见到的月饼?——引导孩子们从形状、颜色、味道来介绍。
B、月饼为什么是圆的呢?C、老师小结。
D、分享月饼。
5.听故事《嫦娥奔月》。
三、结束部分品尝月饼幼儿园大班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 2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了解中秋节的风俗,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汤圆再一同分享,同时体会到劳动与分享的乐趣。
3、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感受体验传统文化。
4、提高孩子们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孩子们感受劳动的快乐、收获的喜悦,同时培养孩子们爱劳动的好习惯。
5、进一步加深了老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情,进一步促进亲子同乐、家园共育。
6、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动手包汤圆、吃汤圆,感受浓浓的家庭亲情。
活动时间:20XX年9月30日下午3:00活动准备:环境准备:操场与教室道具准备:月饼、盘子、塑料刀,手套,面粉。
凳子、大桌子、家长签到本等。
活动过程:(一)、(1)导入给小朋友展示关于中秋节前后月亮变化的幻灯片,激发幼儿兴趣。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及反思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如赏月、吃月饼、赏花灯等。
2. 通过手工制作、歌曲学唱等形式,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家人、朋友的感恩之情,教育幼儿珍惜团圆时光。
二、教学内容:1.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2. 手工制作月饼、花灯。
3. 歌曲《团团圆圆过中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体验动手制作的乐趣。
2. 难点:让幼儿学会表达对家人、朋友的感恩之情。
四、教学准备:1. 教具:中秋节故事课件、手工材料(月饼模具、彩纸、胶水等)、歌曲音频。
2. 环境:布置充满中秋氛围的教室,如挂满彩灯、摆放月饼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一个关于中秋节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引发幼儿对中秋节的好奇心。
2. 探究:引导幼儿讨论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如赏月、吃月饼、赏花灯等,让幼儿分享自己家过中秋的方式。
3. 实践:分发手工材料,指导幼儿制作月饼和花灯。
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手工作品。
4. 表现:学唱歌曲《团团圆圆过中秋》,让幼儿在歌唱中感受团圆的喜悦。
5. 总结:让幼儿谈谈在活动中的收获,引导幼儿表达对家人、朋友的感恩之情。
6.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感受中秋节的温馨氛围。
七、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幼儿积极参与手工制作和歌曲学唱,表现出对中秋节的热情。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幼儿对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了解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相关方面的教育。
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让他们懂得珍惜与家人、朋友团聚的时光。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手工制作环节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的作品创意和动手能力。
2. 评价幼儿在歌曲学唱环节的表现,包括歌词记忆、节奏感和合唱协调。
3.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是否能够主动分享所学内容,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情况。
七、家庭作业:1. 请家长协助幼儿拍摄制作月饼和花灯的过程,以及与家人共度中秋的场景。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及反思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及反思教学对象:大班幼儿教学课时:5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传统习俗,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重要节日。
2. 能积极参与活动,与同伴、老师一起感受节日的快乐。
3. 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
教学准备:1. 月饼、水果等食物2. 与中秋节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中秋节的来历一、热身活动(5分钟)1. 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
2. 教师引导幼儿感受节日的氛围,提问幼儿对中秋节的了解。
二、主题活动(10分钟)1. 教师讲解中秋节的来历,结合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和传说。
2. 引导幼儿讨论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如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
三、实践活动(5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品尝月饼,让幼儿感受中秋节的食物特色。
2.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品尝月饼的心情和感受。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加深对中秋节的认识。
2.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所学知识,感受节日的温馨。
第二课时:中秋节的故事一、热身活动(5分钟)1. 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
2. 教师引导幼儿感受节日的氛围,提问幼儿对中秋节的故事的了解。
二、主题活动(10分钟)1. 教师讲述中秋节的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
2. 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让幼儿感受中秋节的故事魅力。
三、实践活动(5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故事中的角色。
2.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角色扮演体验。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加深对中秋节故事的认识。
2.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所学知识,感受节日的温馨。
第三课时:中秋节的手工制作一、热身活动(5分钟)1. 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及反思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及反思一、教案内容: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感受中秋节的团圆氛围,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教学重点: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意义。
3.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感受中秋节的团圆氛围。
4. 教学准备:中秋节相关图片、视频、卡片等教学资源。
5. 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意义。
(2)新课内容展示: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中秋节的相关场景。
(3)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中秋节故事和习俗。
(4)实践活动:制作中秋节卡片,写上祝福语,送给亲朋好友。
(5)总结:强调中秋节团圆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关爱家人。
二、教学反思:1. 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良好,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融洽。
但在展示环节,部分学生过于活跃,影响了课堂秩序,需要加强管理。
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学生对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对于中秋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部分学生仍存在疑惑,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补充相关内容。
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教学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互动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胆怯,不敢主动分享,可以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自信心。
4. 实践活动:5. 教学效果:三、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 教学重点:了解中秋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3.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4. 教学准备:中秋节相关历史资料、文化故事等教学资源。
5. 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中秋节的历史背景。
(2)新课内容展示:通过历史资料、文化故事等形式展示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3)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中秋节文化故事。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中秋节文化创意作品展示。
(5)总结:强调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及反思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中秋节的温馨氛围。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
2. 中秋节的习俗:如赏月、吃月饼、赏花灯等。
3. 制作中秋节相关的手工作品:如月饼、花灯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传说和习俗。
2. 难点:让学生动手制作中秋节相关作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中秋节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制作手工作品的材料和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中秋节的习俗,让学生感受中秋节的温馨氛围。
3. 实践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制作中秋节相关的手工作品,如月饼、花灯等。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表现和成长。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秋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环节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程度。
4. 学生对本次活动的满意度和参与度。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月饼制作过程,让学生深入了解中秋节的传统美食。
2. 开展中秋节主题的班会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中秋节的氛围。
3. 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增进家校联系,共同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九、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十、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制作手工作品的材料和工具。
3. 学生作业和作品展示。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营造中秋节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班中秋节活动教案:《团团圆圆过中秋》

一、活动名称:大班中秋节活动教案:《团团圆圆过中秋》二、活动目标:1. 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知道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
2. 通过手工制作、歌唱、游戏等活动,体验中秋节的热闹气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4. 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幼儿对传统节日的热爱。
三、活动准备:1. 教具:中秋故事课件、手工材料、唱歌音频、游戏道具等。
2. 环境:布置充满中秋氛围的活动室,如悬挂灯笼、彩带等。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讲述中秋节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2. 手工制作:教师发放手工材料,指导幼儿制作月饼或灯笼,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 歌唱活动:教师播放唱歌音频,组织幼儿一起唱《中秋月儿圆》,感受中秋节的热闹气氛。
4. 游戏环节:组织幼儿进行“猜灯谜”游戏,增加幼儿对中秋节的兴趣。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分享活动心得,总结本次活动。
五、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鼓励幼儿与家人一起过中秋,感受家庭团圆的温馨。
2. 环境创设:邀请幼儿将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布置在活动室内,营造中秋氛围。
六、教学内容:1. 学习中秋节的相关诗词,体会古人在中秋节表达对家人思念的情感。
2. 了解不同地区的中秋节习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七、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学习。
2. 通过诗词朗诵、图片展示等手段,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八、教学步骤:1. 教师展示与中秋节相关的诗词,引导幼儿欣赏并学习。
2. 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思考中秋节的意义和习俗。
3.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介绍不同地区的中秋节习俗,让幼儿感受文化的多样性。
4. 组织幼儿进行诗词朗诵,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5. 总结本次教学内容,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九、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关注幼儿在诗词朗诵、讨论等环节的表现,评估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中班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精选5篇)

•••••••••••••••••幼儿园中班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幼儿园中班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中班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1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2、能力目标了解人们过中秋节的各种方式。
3、参与节日游戏。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重点了解人们过中秋节的各种方式,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活动难点画月饼活动准备白纸、彩笔若干,关于中秋节的音乐。
活动过程一、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1、说说自己家的中秋节是怎样度过的。
2、听一听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二、中秋节的风俗1、欣赏图片了解中秋节。
(与家人团圆,吃月饼等)2、朗读儿歌知道中秋节。
八月十五赏月节,摆上果饼来拜月。
八月十五团圆节,亲人团聚像过年。
八月十五丰收节,敲锣打鼓庆丰年。
八月十五中秋节,传统节日记心间。
三、中秋节有关的歌曲。
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知道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个团圆的日子。
四、中秋节绘画每个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最喜欢的月饼形状,并装饰。
活动小结1、复习学习的儿歌,加深对中秋节的印象。
2、欣赏歌曲《中秋大团圆》。
幼儿园中班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2活动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
2、在共同品尝分享月饼的气氛中,体验节日的快乐。
3、有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活动准备:1、月饼、各种水果。
2、学习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准备关于月亮的故事。
3、民间故事《嫦娥奔月》,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活动过程:1、出示月饼,引出话题。
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时候吃月饼吗?你知道中秋节是那一天吗?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使幼儿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提问: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讲述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又叫团圆节,或丰收节,为什么?教师小结:八月十五这一天,月亮最圆最亮,人们看到月圆就会联想到家人的团聚,所以把中秋节叫团圆节。
团团圆圆过中秋小班教案反思

团团圆圆过中秋小班教案反思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家庭团聚、共享月饼和赏月的时刻。
在为小班幼儿组织“团团圆圆过中秋”活动时,我着重强调了以下几点:
1. 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包括赏月、吃月饼、玩花灯等。
2. 体验家庭团聚的温暖和重要性,让孩子们感受到家庭的幸福和团圆。
3. 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让他们参与制作月饼和花灯等活动。
在活动过程中,我注意到以下几点:
1. 孩子们的参与热情很高,他们喜欢参与到中秋节的活动中来,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2. 活动中,我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解释中秋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让他们更容易理解。
3. 在制作月饼和花灯的环节中,我注意到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都有所提高,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以下几点:
1. 中秋节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应该更加注重家庭教育和家庭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2. 在活动中,应该更加注重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
养,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3. 在活动中,应该更加注重安全问题,特别是在制作月饼和花灯等环节中,要注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总之,这次“团团圆圆过中秋”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孩子们积极参与、快乐学习,也让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我相信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家庭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及反思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重要节日。
2. 通过手工制作、唱歌、讲故事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及想象力。
3. 教育幼儿学会分享、关爱他人,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2. 手工制作月饼。
3. 唱歌《月亮谣》。
4. 讲故事《嫦娥奔月》。
5. 集体分享月饼,感受团圆的氛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体验节日的快乐。
难点:让幼儿通过手工制作、唱歌、讲故事等活动,表达自己对中秋节的认识。
四、教学准备:1. 月饼模具、彩纸、画笔、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
2. 歌曲《月亮谣》的音频文件。
3. 故事《嫦娥奔月》的图片或动画视频。
4. 月饼、水果等食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引导幼儿谈论自己过中秋节的经历。
2. 手工制作:教师指导幼儿用彩纸、模具等材料制作月饼,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 唱歌:教师播放歌曲《月亮谣》,引导幼儿跟唱,感受中秋节的气氛。
4. 讲故事:教师讲述故事《嫦娥奔月》,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神话传说。
5. 分享月饼:教师组织幼儿将手工制作的月饼和水果进行分享,感受团圆的氛围。
7. 反思:教师针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分析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手工制作环节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表现。
2. 评价幼儿在唱歌环节的歌唱技巧和对歌词的理解。
3. 评估幼儿在讲故事环节的倾听能力和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4. 观察幼儿在分享环节的团结协作和关爱他人意识。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月饼,增进亲子关系。
2. 邀请家长来园参加中秋节庆祝活动,增进家园联系。
3. 开展中秋节主题绘画活动,让幼儿用画笔表达自己对中秋节的祝福。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手工制作材料的安全性,避免幼儿误食或受伤。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主题:《团团圆圆过中秋》适用年级:幼儿园中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意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2. 学会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
教学难点:1. 幼儿对中秋节习俗的理解。
2. 幼儿动手制作手工作品的技巧。
二、教学准备1. 教具:中秋节相关图片、视频、手工材料等。
2. 环境:布置一个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营造节日氛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意义。
2. 讲解:讲解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了解月亮的变化和中秋节的寓意。
3. 实践:分组进行手工制作,制作月饼、灯笼等中秋节相关物品。
4. 展示: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喜悦。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评估幼儿对中秋节习俗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对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在动手制作方面,部分幼儿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参与度,部分幼儿则较为消极。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2. 在团队协作方面,大部分幼儿能够积极参与,互相帮助。
但仍有部分幼儿表现出较强的依赖心理,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3. 针对本次教学活动,应在下一次教学中增加更多关于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如嫦娥奔月的故事、月亮的变化等,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储备,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中秋节相关的手工作品,如家庭版月饼、灯笼等,增进亲子关系。
2. 社区活动:组织幼儿参加社区中秋节庆祝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中秋节的氛围,增强社会实践活动。
七、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幼儿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反馈。
2. 观察幼儿在课堂外的表现,如是否主动与同学分享中秋节的知识,是否关心他人等。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及反思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其中的一节。
通过中秋节的活动,让学生了解一些中秋节的习俗,认识中秋,理解中秋团圆的内涵,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学情分析】中秋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学生对实际生活的中秋节不是了解很多,只限于知道要吃月饼,没有感受到中秋的月圆也代表着人的团圆。
因此本课上起来有点难度,学生对一些问题不能很好的了解,比如台湾的回归。
结合班级里很多孩子父母亲出国,他们大多远离父母、亲人,“每逢佳节倍思亲”,此时此刻他们更需要得到集体的关爱。
在班级里过中秋节,使孩子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设计思路】根据本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讲故事、猜佳节、说中秋、过中秋、忆中秋、想中秋、唱等形式。
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亲情与友情、思念与团圆,珍爱亲情、友情,从而积极、愉快地生活。
【活动目标】在活动中让学生了解中秋,进一步认识中秋。
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理解中秋团圆的内涵,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亲情与友情、思念与团圆,珍爱亲情、友情,从而积极、愉快地生活。
【重难点】重点:了解中秋民俗民风,感受传统文化之情趣。
难点:在活动中培养能力,激发情感。
【活动准备】挂历、月饼、各地方过中秋的图片。
布置教室,创造节日气氛,挂上纸灯,贴上有嫦娥奔月等图片,播放《爷爷为我打月饼》、《十五的月亮》,座谈式圆型座位,教师融入其中【活动课时】一课时【活动过程】一:猜中秋1、用儿歌引出中秋节。
迎佳节,庆丰收,歌舞表演乐融融,月饼香,月饼甜,全家欢乐大团圆。
这首儿歌中说到的“佳节”,是指什么节日?2、出示今年的挂历,找出今年的中秋节是哪一天。
突出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二:说中秋1、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去年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再过几天,就是中秋佳节了。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今天,我们这个班级大家庭,就一起过中秋。
板书:团团圆圆过中秋2、老师今天给你们准备了一份礼物,请你们猜猜是什么,出示一块大月饼。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示例文章篇一:《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反思今年的中秋节可太有意思啦!我们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关于团团圆圆过中秋的课,这堂课让我学到了好多好多呢!一开始,老师就问我们:“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大家都摇摇头,一脸的茫然。
老师笑着给我们讲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
哎呀,那嫦娥姐姐一个人飞到月亮上去,多孤单呀!这就好像我被小伙伴们丢下自己玩游戏一样,心里肯定不好受。
然后老师又问我们:“那中秋节大家都会做些什么呢?”有的同学说吃月饼,有的说赏月,还有的说一家人一起吃饭。
老师点点头,说:“对呀,中秋节就是一家人团团圆圆的日子。
”这时候我就在想,一家人团团圆圆多好啊,不像我有时候和爸爸妈妈吵架,心里可难受了。
接下来,老师让我们分组讨论自己家是怎么过中秋节的。
我和同桌还有后面的小伙伴们凑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说开了。
我先说:“我家会一起做一顿丰盛的晚餐,有我最爱吃的红烧肉!”同桌马上接话:“我家会一起出去赏月,月亮可圆可亮啦!”后面的小伙伴也抢着说:“我家会一起吃月饼,各种各样的月饼,可好吃啦!”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可热闹了。
在讨论的时候,我发现每个同学家里过中秋节的方式都不太一样,但都充满了快乐和温暖。
这难道不像天上的星星吗?虽然各自闪烁,但都在同一片夜空里,都那么明亮。
后来,老师还让我们自己动手做了一些中秋节的小手工,有小兔子灯笼,还有月亮卡片。
我做得可认真啦,心里想着要拿回家给爸爸妈妈看,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这堂课结束的时候,我心里满满的都是开心和感动。
中秋节不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团团圆圆吗?我觉得这堂课太有意义啦!它让我更加了解了中秋节的意义,也让我更加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难道还有比一家人团团圆圆更幸福的事情吗?我希望以后每一个中秋节,我们都能这样开开心心地过!示例文章篇二:《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反思中秋节,那可是咱们中国传统节日里的大明星呢!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这个充满温暖和欢乐的节日,我专门设计了《团团圆圆过中秋》这堂课。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及反思6页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及反思6页教育价值分析:通过对故事的欣赏和理解,了解中秋节的来历,获知一些中秋相关的知识活动目标:1.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对中秋节的活动产生兴趣。
2.在集体前大胆表述,乐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3.通过参加中秋节环境创设,感受参与中秋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4.知道中秋节是八月十五号。
活动难点:中秋节的传说和民俗难点剖析:中班第一学期幼儿,刚刚摆脱稚嫩的小班弟弟妹妹角色,对于社会传统节日关注不多,缺乏相关经验,对于中秋节的传说和民俗认知少。
幼儿预期表现:1、活动前先由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中秋节相关的信息,幼儿有了经验铺垫,活动就更有参与性。
2、自主阅读,提供阅读空间。
活动过程:一、关于中秋传说的交流和分享幼儿自由讲述自己所了解到的中秋节相关信息。
二、教师讲述《嫦娥奔月》提问:1、嫦娥怎么会飞到月亮上去的?这是哪一天?2、后羿听到这个消息后,做了什么?3、从这以后,后羿是怎么寄托对嫦娥的思念的?4、中秋节是怎么来的?三、幼儿阅读小图书第17-22页四、边听故事录音,边阅读完整故事。
活动反思:《中秋节的来历》是一个语言和社会领域的的故事活动。
在课后我觉得我们学到的知识还是在社会领域的内容比较多,整体感觉幼儿对故事的内容并不是很感兴趣,但还是算接近目标了吧。
在上课时我借助了多媒体以及挂图等教具来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其实对于中班小朋友的知识面来说大家都知道中秋节,但不知道中秋节的时期是八月十五,经过这次的学习,很多小朋友都认知了这一知识点,中秋节要吃月饼等。
但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嫦娥奔月》,幼儿却还是没怎么搞懂,我先请小朋友们欣赏一遍,来听出里面的人物,接着我指着挂图讲了第二遍故事。
最后,我又讲了第三遍故事。
最后,在时间的紧迫下我结束了这节课,总体来说幼儿对中秋节还是有点了解的但幼儿对这个故事的内容还不是很了解,所以我会利用平时的时间多讲两遍这个故事来提问幼儿使幼儿加深对这个故事的了解。
幼儿园中班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2活动目标:1、欣赏漂亮的月饼盒,体验中秋节的快乐2、玩月饼盒,有发现探索的欲望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反思3篇

4《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反思篇一本次教学设计采用以往从未用过的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的方式,把全班学生分成5个组,每组5-6人。
分组学习的方式既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能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
在教尝史我抓住课程的重难点,通过展示学生过史秋节的照片:让党生叙述自己史秋节的活动,进而引出各地过中秋的习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两首诗歌展示台湾同胞对祖国的思念,从而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由渴望亲人团聚引申到也期盼祖国早日统一。
另外,教学中通过播放视频,形象生动有趣味,让学生了解到各地中秋习俗,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通过视频学习到有关月亮、月球的知识,激发他们科学探究的兴趣。
最后,让学生动手画月亮形状、并小组合作完成一幅作品表达对台湾小朋友的思念,既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不足之处是:课前准备得不够充分。
课前我提示学生去查资料,有关中秋节的神话故事,但是学生没有能够用自己的话在课堂上讲述出来。
只有一个学生拿着资料上来读,但也读得磕磕绊绊,不流畅。
下次,我做准备时,应该预先和学生进行沟通,并指导他们怎样做课前准备。
“写写画画送祝福”这一活动,由于时间关系,在课堂上不能完成作品,没有办法展示作品。
应该让学生课前准备好,课上来展示。
课堂纪律上,讨论的时候也有点乱,没有控制好。
4《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反思篇二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因此我在教学《团团圆圆过史秋》时把以下几点作为本次教学设计的基础,并实施的。
..一:以活动为主要教尝形式。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学生现实生活作为背景,本次教学活动设计为三块:画月亮、聊中秋和叙真情。
让他们在活动的过程中体会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体会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产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没拘泥于教材,从孩子的实际生活出发,通过指导,让孩子从自己已有生活体验中感悟中秋的意义,从而初步懂得珍爱亲情、友情,能积极、愉快地生活。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4课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与习俗,知道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节日。
2、感受与教师同伴共庆佳节的快乐,萌发爱教师、同伴的情感。
3、对中秋节有初步的了解,帮助学生了解关于中秋节的相关资料,收集中秋月的诗词。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与习俗,知道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节日,了解秋天里的节日和习俗。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与习俗,知道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节日。
教学方法:第一课时一、导入(3分钟)1.出示一首儿歌,同学们猜猜儿歌中说的“佳节”是什么节日?2.师问:中秋节在什么季节,在哪一天呢?(秋天的农历八月十五)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中秋节《团团圆圆过中秋》二、授新(23分钟)(一)中秋节的来历1.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了解中秋节的传说,和中秋节的意义(出示视频)2.你是怎样过中秋节的呢?3.结合14页图,了解世界各地人们是怎么过中秋节的?(出示幻灯片)(二)中秋节,团圆夜课件出示15页的插图,引导学生独立读课文讨论:中秋节具有怎样的意义?三、总结(2分钟)通过本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四、拓展(2分钟)1.中秋月诗词大会月亮是中秋节的标志,所以月亮也被古人们赋予相思和团聚的意义,你知道哪些写月的古诗词呢?我们来比一比吧!生:静夜思2.开展中秋庆祝活动,感受与教师,同伴共度佳节的快乐。
五、作业:向父母收集还有哪些秋天的节日。
板书设计: 4 团团圆圆过中秋中来历秋习俗:吃月饼、看花灯、演节目、拜月神节意义:团圆六、教学反思:《团团圆圆过中秋》执教反思《团团圆圆过中秋》这课是统编教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
本课通过“中秋”,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了解基本的节日民俗和节日的含义,感受各民族共有的节日与传统,产生民族的归属感;通过文化共同体的节日、习俗教育,帮助学生奠基公共意识;并且引导儿童通过“回忆以往的中秋怎么过”去品出生活的文化与道德的意蕴,使儿童成为文化传统的承载者,同时教育学生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尊敬和关爱老人。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部编版教学反思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部编版教学反思4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和重阳节的风俗习惯,渗透盼望祖国统一的教育,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2)了解民风民俗,了解习俗中的科学道理。
2.情感与态度(1)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要从小尊老敬长,奉献爱心。
3.行为与习惯养成尊老敬长的好习惯,懂得尊老敬长是社会文明行为的体现。
4.过程与方法(1)在相互交流中展开学习,在学习中体会亲情和友情、思念和团圆。
(2)学会在了解、搜集风俗习惯的社会活动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教学重难点1.重点(1)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和重阳节的风俗习惯,渗透盼望祖国统一的教育,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2)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难点(1)了解月光的形成等一些初步的自然科学常识。
(2)在相互交流中展开学习,在学习中体会亲情和友情、思念和团圆。
教学设计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1.搜集关于中秋的传说和风俗。
2.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各地秋天有特色的节日活动。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引出主题师:孩子们,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条谜语:迎佳节,庆丰收,歌舞表演乐融融,月饼香,月饼甜,全家欢乐大团圆。
这首儿歌中说到的“佳节”是什么节?请你们猜一猜。
生:中秋节。
师:同学们都答对了。
中秋节会在哪个季节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呢?生:秋天。
师:你们知道中秋节是每年的哪一天吗?(农历八月十五)对,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了解中秋节的知识。
【设计意图:根据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以谜语导入,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认识中秋节,了解各地过中秋的传统习俗师:孩子们,你们谁来跟大家讲讲我们看到的超市、商场中有关中秋节的宣传场景呢?与同组内的小朋友分享吧。
生分组进行讲述,师巡视指导。
师:孩子们,你们讲得真好,观察得很仔细,你们了解了哪些有关中秋节的风俗呢?生1:吃月饼。
生2:赏月。
生3:逛灯会。
生4:全家人聚在一起过节,团团圆圆。
4.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及教学反思

时间:___月___日课题 4.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习俗,进一步认识中秋;2、知道秋天里的其他传统节日。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相互交流中展开学习,在活动中体会亲情和友情、思念和团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理解中秋团圆的内涵,珍爱亲情;2、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3、积极、愉快地生活。
教学重点1、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习俗,进一步认识中秋;2、知道秋天里的其他传统节日。
教学难点在“团团圆圆过中秋”的节日氛围之中能够体会到家人之间的亲情。
主要教法启发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引出中秋节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儿歌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儿歌。
2、多媒体出示:“迎佳节,庆丰收,歌舞表演乐融融,月饼香,月饼甜,全家欢乐大团圆。
”3、提问:这首儿歌中说到的“佳节”,是什么节?(中秋节!)二、互动探究新知[来源:学*科*网Z*X*X*K]探究一:我们这样过中秋活动一:了解中秋节1、中秋的由来(请同学们说一说中秋节是哪一天)师:对,是农历八月十五。
再过几天就到中秋节啦,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秋季中间的一天。
这一天的月亮最大最圆……2、欣赏明月(1)师:瞧,十五的月亮升起来了。
(学生欣赏课件演示中秋夜晚明月升空的动画) (2)学生说感受(圆月特别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天空晴朗等)(3)教师小结:正是这一天,秋高气爽,天气晴朗,天空少云,所以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
关于这个美丽的月亮啊,还流传着许多有趣、动人的故事呢?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吧。
[来源:]3、美丽的传说(1)播放嫦娥奔月的动画故事(2)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其他故事把课前你们搜集的传说故事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各小组成员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表演或讲述它们搜集的最精彩的几个故事。
(如:“玉兔捣药、嫦娥奔月、月下老人”等)活动二:中秋节的习俗[来源:]1、一般习俗[来源:学#科#网]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这一天,人们要赏月,吃月饼,月饼圆圆的象征着团圆,月饼甜甜的,象征生活甜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与习俗,知道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节日
主要教法
激学法、补学法、实践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3 分钟) 1.出示月饼图片,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2.你在什么时候吃过他 3. 听音乐《爷爷给我打月饼》,引起幼儿对中秋节的回忆。 揭示课题:我们一起了解中秋节《团团圆圆过中秋》 二、 授新(23 分钟)
课后
反思
月亮是中秋节的标志,所以月亮也被古人们赋予相思和团聚的意义,你知道哪些写月 的古诗词呢?我们来比一比吧 2. 制作月饼,开展中秋庆祝活动。
制作月饼,感受与教师,同伴共度佳节的快乐。 3.向父母收集还有哪些秋天的节日。
第二课时 一、 导入(2 分钟) 上节课学习了什么? 中秋节是在哪个季节的节日? 这节课我们学习“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二、 授新(36 分钟) (一) 谁能说一说你收集到秋天的哪些节日了 1、九月九日重阳节 2、新年 3、元旦 (二)了解重阳节意义及其习俗 1.重阳节又叫敬老节(课件出示 16 页下小故事) 2.你们怎么过重阳节 3.出示关于重阳节的诗句,了解重阳节的习俗 (三)少数民族特色节日 1 赶秋节 2 望果节 你还知道关于秋天的哪些节日? 说说看 三、总结(2 分钟)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一)中秋节的来历 1.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了解中秋节的传说,和中秋节的意义 2.你是怎样过中秋节的呢? 3.结合 14 页图,了解世界各地人们是怎么过中秋节的? (二)中秋节,团圆夜 课件出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 页的插图,引导学生独立读课文 讨论:中秋节具有怎样的意义? 三、 总结(2 分钟)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四、 拓展(2 分钟) 1. 中秋月诗词大会
课题
时间:___月___日
4. 团团圆圆过中秋
教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与习俗,知道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节日。
学
2、制作月饼,感受与教师、同伴共庆佳节的快乐,萌发爱教师、同伴的情感。
目
3、对中秋节有初步的了解,帮助学生了解关于中秋节的相关资料,收集中秋
标
月的诗词。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与习俗,知道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节日,了解秋天里 的节日和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