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英汉戏剧文本和演出文本语气情态的对比分析
《茶馆》中隐喻英译的对比分析
《茶馆》中隐喻英译的对比分析摘要:文学作品中的隐喻翻译不能仅局限于意思的转达,还要关注隐喻意象的处理,这样才能使目的语读者与源语言读者一样欣赏到其中的文化内涵。
按照隐喻意象的留与变,隐喻翻译法可分成三种类型:隐喻意象留存、隐喻意象缺位和隐喻意象借用。
借助这三种类型对《茶馆》的霍华译本和英若诚译本中的隐喻翻译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发现两译本绝大多数隐喻翻译都是成功的,再次证明这两译本的经典性。
关键词:《茶馆》;隐喻英译;对比分析一、隐喻和隐喻翻译美国语言学家Matthews曾把隐喻定义为:“是一种修辞格,通过它,一个通常被用于某种物体、动作的单词或表达被扩展到另一个物体或动作上” 。
[1]后来Lakoff提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法,而且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
[2]隐喻包括本体、喻体和喻义。
本体即英文的object或tenor,指喻体所依附的对象,喻体则是英文中的image或vehicle,指用于比喻和形象本体的术语,喻义也就是英文中的sense,指本体与喻体之间所共有的相似之处或共同之处,例如:张三是个饭桶。
本体→张三;喻体→饭桶;喻义→饭桶=只知道吃饭不动脑的笨人。
隐喻的实质是通过另一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
[2](P154)因为以认知为基础的隐喻所表达的意义,是借助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构映射的心理运行机制而产生的结果,故而隐喻的翻译就不只是简单语际间的符号转换问题,它本质上是一种认知活动,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为认知基础的。
虽然不同民族的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而且语言(包括隐喻)与文化密切相关,似乎造成了隐喻的不可译,但从整体来看人类的生活环境大致相同,因此在不同语言下的隐喻中,由于它们共有类似的人类认知基础,必然存在着某些共同的东西,这为隐喻的翻译奠定了基础。
二、《茶馆》中隐喻及其英译的个案分析老舍所创作的《茶馆》通过裕泰茶馆的由盛而衰,在三幕戏中描绘了戊戌变法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三幅鲜明、完整的北京社会生活风俗画。
论英若诚《茶馆》英译中对老舍戏剧语言的继承
论英若诚《茶馆》英译中对老舍戏剧语言的继承作者:徐子昂来源:《电影评介》2015年第01期英若诚是中国当代重要的戏剧活动家,除了演员、导演和戏剧学者等身份外,他还作为翻译家活跃在戏剧舞台上下。
早在1953年,他就译介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导演计划》。
在其后的几十年里,他先后翻译了英国的莎士比亚、费尔汀,挪威的比昂逊、爱尔兰的奥凯西,印度的泰戈尔以及瑞典的斯特林堡等人的戏剧作品。
改革开放以后,英若诚积极投身于中外戏剧交流,其戏剧翻译活动也随之达到了一个新高潮。
1979年他为《茶馆》的旅欧演出翻译了剧本。
此后,他又与托比·罗伯森、亚瑟·米勒等戏剧家合作,翻译了《请君入瓮》(1980年)、《推销员之死》(1983年)等外国优秀戏剧。
至1999年,这些作品以“英若诚名剧译丛”结集出版,成为其戏剧翻译的代表作。
此外,他还在该译丛的《序言》以及《译后记》等文章中对自己的戏剧翻译思想进行了总结。
上世纪50年代,英若诚考入北京人艺,其后成为北京人艺演剧学派的重要组成人员。
北京人艺的演剧艺术将中国的话剧艺术推向了高峰,其重要的戏剧活动之一便将老舍以小说技法创作出来的剧本推向舞台,使《茶馆》、《龙须沟》等剧作成为舞台经典。
这样的经历让英若诚的戏剧翻译继承了北京人艺演剧学派对老舍剧本的改造。
英若诚所翻译的多数外国戏剧作品都已有了现成的译本,但在英若诚看来,“这些现成的译本不适合演出”,不能为舞台演员提供“口语化”的演出剧本。
他认为,戏剧是“各种艺术形式中最依赖口语的直接效果的形式”。
故而,他力图在戏剧翻译中维持戏剧作为口传艺术的品格,这是其翻译思想的核心。
尽管拥有多重身份,但英若诚说:“我原来是演戏的,后来虽然也干过一些导演工作,但是我始终认为我是个专业演员,搞点儿翻译充其量只能算是我的业余爱好。
”据此,英若诚是以戏剧翻译为手段来加强演员的符号权力,帮助演员调动更多的符号资本。
为了适应舞台演员的要求,英若诚在《茶馆》的剧本翻译中对原作进行了许多改造,但这种改造不是对原作的全盘否定,而是包含了对老舍的戏剧语言的继承和发扬。
目的论视角下《茶馆》两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
《戏剧之家》2018年第16期 总第280期235文化天地目的论视角下《茶馆》两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严聪聪(西北大学 陕西 西安 710127)作者简介:严聪聪(1997-),女,汉族,陕西省渭南市人,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本科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及戏剧翻译。
【摘 要】翻译以目的为导向,译者的目的影响其对译文的处理方式。
戏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具有可读性和可演性两个标准。
本文从目的论角度出发,以《茶馆》为例,分析在不同翻译目的指导下,译者对人物台词、舞台说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关键词】目的论;译者;《茶馆》;戏剧翻译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6-0235-01《茶馆》作为老舍话剧的巅峰之作,以北京裕泰茶馆的兴衰反映国家的变化。
目前其公认的译本主要有两个:由加拿大译者John Howard-Gibbon(霍华德)所译,及由中国译者英若诚所译。
二人的翻译目的不同,其译本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一、关于目的论目的论(Skopos)是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functionalist translation theory)的奠基之作,认为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
译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是针对特定的目的进行服务。
目的论认为翻译的目的包括译者的目的和译文的交际目的,译文的交际目的由译文活动的发起者,即委托人来决定。
[1]二、译者的目的译者霍华德(HV)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工作多年,目的是通过翻译传播中国文化,进而让读者了解中国。
[2]故此,霍华德集委托人和译者的身份于一身,以翻译文学作品供外国读者阅读为导向,其译文与原文对等程度高,阅读性强。
另一译本由英若诚(YV)所译,1980年《茶馆》剧组赴欧洲演出,英若诚受命翻译,此时译文的交际目的是用于舞台演出。
他和老舍有相似的背景,因此他熟悉剧中所描绘的场景,对人物理解更到位。
他主演了如《茶馆》《推销员之死》等剧,作为翻译家和表演家,英若诚熟悉舞台,他的译文能让外国观众迅速理解、欣赏这部话剧,从而了解当时的中国社会。
目的论指导下的戏剧翻译——对比分析《茶馆》的两个英译本
里一个复杂句 , 但英若诚将此复杂句分为两个简单 句。在 翻译人 物对 白时 . 洁明快 的简单句更能体现语言的 1语 化特征 。在此 简 : 3 例 中. 英若诚 的译文更接 近原语特征 。 3. . 2动作化 2 戏剧语言 的动作性是戏剧的又一典型特征 。那么 , 么是语 什 言的动作性 呢?“ 能够集 中概括地说 明人物内心复杂细致 的思想 活动 的台词 . 才叫做有行 动性 : 能够 叫人听 了一句 台词 , 就懂得 了很 多存在于他心里而并未说 出来 的话 .这才 叫语 言有行动性
3 . 格 化 .3性 2 戏剧语言除 了口语化 . 动作化 之外 . 另一个重要特征便 是性 格化。如何在有 限的时空条件下 . 有效地传达鲜 明生动的人物个
321口语 化 .. 口语 化是戏剧语言最 突出的特征之一 。 口语化 的语言 在戏 性 , 塑造典型 的戏剧形象 . 是戏剧及其 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 老舍是语言大师 。 他对戏剧人 物语 言的要求是 “ 到人 到” 话 . 剧创作 中大量被使用 . 它能 拉近演员与观众 的距离 。译 本语 言同 样需遵循 这一规则 .从而使译本 在译人语 文化 中也能被大众 理 即要求作者始终把 眼睛盯在人物 的性格 和生活上 。以期 开 口就 解 和喜爱 响, 闻其声 知其人 , 言两语就勾 出一个人物形象 的轮廓来。《 茶 《 茶馆》 的语言是老舍从活 的 口语 中提炼 出来 的 , 生动形象 , 馆》 中几 十个 人物 。 大多数人物 性格鲜 明 , 原 因就 在于这 些 绝 其 表达 力强 这就需要译者选取 口语化 的词 汇与句型来体现 这一 人物的语言富于个 性 特征 。 例 3原文 : . 老林 : 还有个娘 J f ( U J 老舍 ,0 0 3 ) 2 0 :6 ! 例 1 . 原文 : 仲义 : 不 但 收 回 房 子 , 且 把 乡下 的 地 , 里 秦 我 而 城 英 若 诚 译 :a i: s n w ma 19 :1 ) L oLn U da o n(9 9 17 ! a 的房子也都卖 了( 老舍 ,0 0 1 ) 2 0 :5 。 霍华译 : l Ln O r r e20 : 1) O d i: u i ( 1 19! bd 0 英若诚译 : ihn y: h y sI a. o ol teh ue, u QZ o gi0 , e, n N t ny h oss b t c 在汉语 中. LH 娘J ' 是一种对 妇女带有贬义 的称 谓 . 这种极 f 但
译者主体性视角下《茶馆》两个英译本比较研究
译者主体性视角下《茶馆》两个英译本比较研究20世纪70年代,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开始“文化转向”,并对译者的主体性进行研究,强调译者本身对于翻译的影响。
《茶馆》是我国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作品之一,并被译者翻译为不同的版本,本文以霍华与英若诚的两个中译本为研究对象,分析译者对《茶馆》英文版翻译的影响。
标签:《茶馆》中译本主体性比较研究《茶馆》是老舍于1956年创作的三幕话剧,老舍分别用三幕展现了中国清末、军阀混战以及国民党执政三个时期的社会环境以及历史发展中个体命运的沉浮。
老舍出身于北京,熟悉北京的市井生活,《茶馆》也将北京作为创作背景,并在其中融入了强烈的地方色彩。
《茶馆》第一幕是以戊戌变法失败为背景。
王利发经营的裕泰茶馆上午营业,茶馆中贴着“莫谈国事”的纸条,而常四爷却非要在茶馆中痛骂洋人,也痛恨那些讲洋话、吃洋饭的人,因为在谈国事时说“大清国要完”被特务抓进监狱。
在茶馆里,有相面骗人的唐铁嘴,还有说媒的刘麻子,而刘麻子还要将康65岁的女儿康顺子卖给老太监当媳妇。
秦仲义主张实业救国,在茶馆中说要办工厂。
《茶馆》第二幕已是十年后的军阀混战时期,裕泰茶馆生意愈发惨淡,为了避免被淘汰,掌柜王利发积极迎合当时的社会潮流,在茶馆后开设了公,改良了座椅桌子,还贴上了广告画,但茶馆生意依然难以为继。
在第二幕中,常四爷出狱;给人说媒的刘麻子却糊里糊涂地被砍了头;十年前抓常四爷的特务又开始为军阀卖命;康顺子逃出了宫;还有两个逃兵想一起娶一个老婆。
小茶馆里个人命运的走向是整个社会兵荒马乱的一个缩影。
第三幕以抗日胜利后,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为历史背景,裕泰茶馆更加破败,原来的藤椅被换成了条凳,家具也破破烂烂,但墙上“莫谈国事”的字却写得更大了。
小刘麻子吹嘘着自己的拐骗妇女计划,太监的老婆来找掌柜讨要康顺子,能做满汉全席的厨师只能到监狱蒸窝窝头,评书艺人唱一次连面饼子钱都挣不上。
茶馆其他常客的遭遇也十分凄惨,常四爷生活更加艰苦,希望以实业救国的秦仲义却被抢走了工厂,掌柜王利发的茶馆被霸占,被逼得上吊。
《茶馆》英译本中礼貌用语“请”的不同译法
《茶馆》英译本中礼貌用语“请”的不同译法作者:张若琪来源:《卷宗》2019年第30期摘要:《茶馆》是现代文学家老舍于1956年创作的话剧。
作品通过茶馆老板王利发对祖传“裕泰茶馆”的惨淡经营,描写他虽然精明圆滑、呕心沥血,但终于挡不住衰败的结局,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走向。
该剧作是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经典作品。
本文以加拿大作者约翰霍华的译本和我国著名话剧演员英若诚的译本为例,通过对原文以及译文的分析,对比赏析在此话剧中的“请”的翻译。
以此来分析这两个来自中外不同背景的译者在相同译本的情况下分别是怎样处理“请”字的翻译的,分别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关键词:“请”;译本对比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
首先介绍分析两个译者和译本,以此来明确翻译背景和目的,同时帮助我们理解译文不同产出的客观原因;第二部分统计分析“请”在原文和译文中分别出现的次数,以量化的方法来分析译文;第三部分主要就这些“请”字的不同语境进行分析归类,并通过个别典型译例进行解释说明;最后是结尾,总结指出这两个译本中“请”字翻译的异同,以及这样翻译的得失。
1 译本介绍英若诚(1929年-2003年),出生在北京,满族人,出生在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思想融合的文学世家。
由于家庭的影响,英若诚在年少时就已经掌握了流利的英语。
1980年,由于剧本需要,英若诚翻译了《茶馆》。
霍华是加拿大人,他在加拿大是就一直在学习汉语,之后他在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生活了很长时间。
他热衷于中国文学,翻译了很多中国作品。
最著名的就包括老舍的《茶馆》。
但和英若诚相比,他的成长环境和生活阅历都是以西方的色彩为主。
他的文化认同、思维模式和性格特点都是西方化的。
2 “请”的数字统计通过数据统计得出:“请”字《茶馆》原文中出现了13次;其中以动词形式出现次数为为8次,其余五次是以敬语形式出现,比如说在“王胖子:……我请安了”这句话中。
而在译本中的统计是按照“please”一词的出现频率做统计的。
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话剧台词意义的传达——以《茶馆》的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为例
思 , 理 解 了支 配 句 子 的规 则 , 说 话 者 的 意 图 " d g就 达 成 了 ”(1 9 6 9: 4 8)。 换 言 之 , 意 义 既 包 含规 约 力 量 , 受 语 言 结 构 规 则 的制 约 , 也
尔 对 意 义 的 这 一 阐释 有 助 于 言 语 行 为 的 准
以《 茶馆》 的两个英译本 的对 比分析 为例
刘 艳 红
(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技术学 院 外语系 ,广东 东莞 5 2 3 6 9 0 )
[ 摘
要] 话剧是一种特 殊的文学艺术形式 , 既反映生活又高于生活 , 其 中话 剧台词即人物间 的对话是话剧 的灵魂 。话
剧 中人物 的对话 既受语 言结构规约 、 文化规约与话剧艺术规约 的限制 , 又受剧作家及 角色意 图的支配。本文 以言语行 为理论为指导 , 试 图从 “ 意图” 意义 和“ 规约” 意义这两个 切入点分 析作为特 殊言语 行为 的中 国话 剧对 白 , 并 以《 茶 馆》 两个英译本 的对 比分析为例 , 探讨话 剧翻译的有效途径 。最终提 出, 只有充分考虑话剧对 白这种特殊 言语行为 的语 言 规约力量和施为力 量 , 对其加 以仔细揣摩 、 全面理解与恰 当转 化 , 才能得到最优化 的话剧 翻译 。
出合 乎语 言 习 惯 的 、 有 意 义 的话 语 ; 二 是 言
外 行 为 ( i l l o c u t i o n a r y a c t ), 即在 特 定 的语 境 中 赋 予 有 意 义 的 话 语 一 种 语 力 (即 说 话 人
角 度 进 行 的 同 一 研 究 ”(1 9 6 9: 1 8) 。 赛 尔 认为 , 言 语 行 为 是 意 向性 行 为 , 受 惯 例 或 规
从语言效果看话剧翻译——兼评《茶馆》英译
100《名家名作》·翻译一、戏剧翻译与语言效果在西方,戏剧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学艺术。
在西方戏剧的影响下,我国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话剧,更诞生了一批精品话剧。
从本质上讲,戏剧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演员面对观众表演而且还要引起共鸣的艺术。
目前,戏剧翻译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较多。
因为戏剧的本质决定了戏剧具有文学性和表演性这一双重特质,同时也决定了在翻译戏剧的时候必须能够兼顾这两方面,而这对于译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翻译理论家Peter Newmark 指出服务于舞台演出应是戏剧翻译的主要目的。
译入语要简洁、口语化且能反映戏剧的言外之意。
此外,苏珊·巴斯耐特也指出译者要考虑到要用于舞台演出的,因而译本的语言必须容易上口,易于朗读且利于观众理解[1]。
综上所述,国外译者指出在戏剧翻译中必须考虑到语言效果。
我国学术界对于戏剧翻译的关注相当有限,其中对于戏剧翻译研究最深的应属英若诚先生。
英若诚先生对戏剧翻译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思索,形成了自己丰富而独特的戏剧翻译理论和方法。
在英若诚先生看来,戏剧翻译中首先必须考虑语言的简洁性和口语化,要考虑舞台上的“直接效果”[2],力求保证译者观众能够获得与源语言观众类似的心灵共鸣。
在翻译的过程中,英若诚主张多方合作。
戏剧是语言和舞台的艺术,戏剧效果要最大限度地展现给观众,除了演员本身的表演之外,戏剧语言效果的展现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在翻译过程中,如何保留原剧的语言艺术成了翻译家应该注重的问题。
结合先前翻译理论家对戏剧翻译的建议,我们总结如下:要在翻译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展现原剧的语言艺术,翻译的时候必须注意戏剧语言的动作性,戏剧语言要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对于文化词语的翻译,在保留其语言效果的同时应方便译入语观众理解,戏剧的语言要简练且具有口语化的特质。
二、《茶馆》分析《茶馆》是老舍的代表性作品,也是中国当代戏剧的经典之作,被认为是中国当代戏剧舞台最负盛名的保留剧目,也是一直以来盛演不衰的经典剧目。
文学作品中英汉恭维赞赏语比较——《茶馆》与《傲慢与偏见》
摘要恭维赞赏语是一种积极的言语行为,是社会的“润滑剂”。
作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恭维赞赏语在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与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友谊,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它不仅仅是语言形式而且也代表着一种文化。
以前人们对其研究也表明这一言语行为事实上极其复杂,特别是就语言,社会和文化方面来分析研究。
本文对汉语和英语中恭维赞赏语的使用从形式,话题,应答以及社会功能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探索这两种文化背景下的恭维赞赏语的相似性及差异性,重点对其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
分析两部作品,一部是中国著名作家老舍的话剧《茶馆》,另一部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小说《傲慢与偏见》。
前者代表旧中国的文化,后者代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文化。
目的在于帮助学习者得体地运用恭维赞赏语,减少语用失误。
我们的研究发现假定:中英恭维赞赏语之间存在相似性和差异性。
它们受各自文化,思想以及历史的影响。
如果来自一种文化的人们把他们自己的恭维赞赏语的原则及标准应用于来宦L另一种文化的人们,那么或许就会发生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甚至失误。
最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的趋势,恭维赞赏语也将发生变化。
关键词:恭维赞赏语对比研究跨文化交际AbstractComplimentsarepositivespeechactsthatexpressfriendshipandincreaserapportamongpeople.Asauniversalphenomenon,complimentsplayaverykeyroleincommunication.Risnotonlylanguage-specific,butalsocuhure—specific.Thepreviousstudiesofcomplimentshaveshownthatthisspeechactsetisactuallymorecomplicatedandrevealingthanitappears,intermsoftherelationbetweenlanguage,societyandculture.ThispaperisacontrastivestudyontheuseofcomplimentsinEnglishandinChinese。
《茶馆》英汉戏剧文本和演出文本语气情态的对比分析
《茶馆》英汉戏剧文本和演出文本语气情态的对比分析[摘要]戏剧的双重性,即戏剧文本和演出文本,决定了不同的翻译目的会产生不同的文本。
本文以《茶馆》汉语以及英译的戏剧文本和演出文本为对比语料,着重分析汉语“吧”字句在对应的两个英译本里人际意义手段的体裁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戏剧文本和演出文本都属口语体,但二者在翻译取向以及口语化程度的差异依然可导致人际意义词汇语法资源正式程度的差异。
[关键词]《茶馆》;语气情态;戏剧文本;演出文本一、引言因戏剧的双重性:剧本与演出文本,而被描写为“双面符号怪物”(A lter, 1979)。
西方戏剧研究将剧本称为戏剧文本(drama text),而将为剧场演出的文本称为演出文本(performance text)(王虹,2006:17)。
戏剧文本是一种文学文本,它与演出文本在语言上有较大的差异,英语中的closet drama(案头剧、书斋剧)就是指这类专供阅读而非演出的剧本。
演出文本的对象是剧院观众,不仅是舞台演出的蓝本,同时也可单独作为文学作品来阅读,而用于排练的剧本采用很多辅助语言学的符号,如:语气(tone)、曲折(inflexion)、音调(pitch)、音域(register)等(Bassnett & Lefevere, 1998)。
为此,戏剧翻译也分为演出目的和供一般阅读之需,为演出目的的翻译要有适合舞台演出的特殊翻译标准,即译语接受者与原语接受者所获得的艺术感染力相似(刘肖岩、关子安,2002),也就是说译入语观众的反应接近原语观众的反应。
单纯作为文学作品的剧本翻译和以舞台演出为目的的剧本翻译是两种不同的翻译行为,戏剧译本的阅读对象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读者,而且还包括导演和演员,翻译过的戏剧搬上舞台要有“可表演性”(performability)(Bassnett, 2001),“可表演性”对语言口语化要求更高,虽然译文的简练及口语化是戏剧文本和演出文本翻译都必须首先考虑的原则,但二者在口语化程度上的差别要求采取不同的翻译标准,演出文本的翻译更关注剧本的可演出性以及剧本与观众的关系。
从舞台文化角度对比《茶馆》第二幕的两个英译本
从舞台文化角度对比《茶馆》第二幕的两个英译本作者:王雪娇李璀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年第01期摘要:戏剧翻译与其他文学体裁如小说、诗歌、散文的翻译不同,除了要再现文字含义以外,还涉及到其他因素,如表演性、舞台效果等。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还要考虑原语与译语国家的文化区别和观众的接受程度。
本文以《茶馆》第二幕的两个英译本为案例,分析了中外两个译者在处理文化因素和舞台效果时的异同,指出戏剧翻译需要多方考虑以满足戏剧表演的特殊需求。
关键词:《茶馆》戏剧翻译文化词汇舞台效果苏珊•巴斯内特,世界译坛的领军人物,1985年发表了关于戏剧翻译的一篇论文,题为《依旧身陷迷宫:对戏剧与翻译的进一步思考》(Still Trapped in the Labyrinth:Further Reflections on Translation and Theatre)。
她在文中提到了戏剧翻译的“动态表演性”(performability)标准,认为这一概念过于模糊,反对译者挖掘剧本语言的动作性,认为译者的任务仅仅是文字上的转换工作,其他如表演、舞台效果等大可放由演员和导演自己揣摩和创作。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她将戏剧翻译与其他文体,如诗歌、散文等的翻译等同起来。
这与1985年以前她关于戏剧翻译的论点大相径庭,因为此前她还认为在戏剧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当充分考虑语言的动作性,采用和诗歌、散文等翻译不同的标准,以达到更好的舞台效果。
诚如苏珊•巴斯内特所言,戏剧翻译确实就如迷宫一般曲折复杂,让人看不透。
学术界也还未就戏剧翻译的标准问题达成统一的理论框架和标准。
对比霍华(Howard Gibbon)和英若诚翻译的话剧《茶馆》第二幕,不难发现两个译者实际上采取了不同的翻译标准和策略,两者各有侧重:霍华更注重对文化意境的保留,尽量提供给读者足够的背景知识,而英若诚则更倾向在剧本中挖掘台词的可表演性,以达到期待的舞台效果,两个译本可谓各有千秋。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谈英若诚《茶馆》英译本中的戏剧风格对等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谈英若诚《茶馆》英译本中的戏剧风格对等作者:章婷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14年第12期【摘要】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译本与原文之间需满足意义对等与风格对等以使译语受众的反应与原语受众的反应一致。
英若诚的《茶馆》英译本以舞台演出为目的,故该译本需满足戏剧演出台本的风格要求。
因此,本文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通过举例论证探讨了英若诚《茶馆》英译本如何实现与原作之间的口语性、人物性、动作性风格对等。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戏剧翻译风格对等一、英若诚及《茶馆》译本介绍英若诚是中国著名的表演艺术家、翻译家、话剧导演,他对中外戏剧文化的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茶馆》作为为中国现代戏剧的代表作,是一部折射中国解放前50年时代变迁的三幕剧。
1979年,英若诚翻译了《茶馆》,经过反复修改和润色,1999年,中国对外翻译公司正式出版了英若诚的《茶馆》译本。
这极大地促成了《茶馆》在国外戏剧舞台上所取得的成功。
二、尤金·奈达及功能对等理论尤金·奈达是美国杰出的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家。
奈达在《语言文化与翻译》一书中表示,翻译即是交流的过程,它取决于人在聆听或阅读一部译作时所接收到的东西。
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实现意义的对等,还要实现风格的对等,以使译语受众产生与原语受众一致的反应。
三、戏剧翻译的风格要求及重要性同一般文学体裁相比,戏剧主要凭借对白来叙述故事的情节,刻画人物的性格,烘托环境的气氛(聂玉景,2010:1)。
因此,戏剧作品的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考虑戏剧语言口语性、人物性、动作性三大风格特性以确保戏剧内容在舞台上准确地传递给受众并使得译语受众产生与原语受众一致的反应,即戏剧演出的成功。
四、英若诚《茶馆》英译本中戏剧风格的对等翻译戏剧主要由对白来塑造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角色,因此,在将戏剧由一种语言转换至另一种语言对的过程中,决不能失掉对白所具有的人物性和动作性。
试对比《茶馆》两个英译本-精品文档
试对比《茶馆》两个英译本-精品文档试对比《茶馆》两个英译本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语言大师。
我国著名翻译家和话剧演员英若诚曾在其译本前言中提到:“《茶馆》是老舍先生在语言艺术上成就最高的巨作,早就脍炙人口,在戏剧界是有名的‘一句台词勾画一个人物’的好戏。
”该剧运用侧面透露的表现方法,以北京裕泰茶馆为典型环境,以茶馆的变迁和一些小人物悲剧命运来表现时代的主题。
戏剧采用了人物展览式的结构,塑造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群像,反映了清朝末年至国民党统治时期近五十年的历史变迁,深刻表现了“埋葬三个时代”的主题。
该剧运用浓郁的北京方言和个性化、简洁、幽默的人物语言,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中所探讨的《茶馆》的两个英译本分别是由中国对外出版公司出版、中国译者英若诚翻译和由外文出版社出版、加拿大籍译者霍华翻译的译本。
由于译者对戏剧翻译有着迥然不同的思想,故而两个译本在翻译原则和策略上出现了很大的不同。
本文从两位译者不同的翻译思想出发,对比两个译本由于在翻译原则和策略上的不同,最终获得不同的翻译效果。
一、两位译者的不同翻译思想(一)英若诚的翻译思想英若诚是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翻译家、话剧导演,先后主演了《骆驼祥子》、《茶馆》、《推销员之死》等经典名剧,拥有丰富的表演经验。
英若诚的生前口述录音里直言:“老舍是北京方言大师,他极了解市井人物――从拉车的到掌柜的,从手艺人到当官的――其语言驾驭能力是无可比拟的,这使他的作品,特别是《茶馆》,无法直译。
”英若诚在《茶馆》译本前言中,提到了戏剧翻译的几个特点,即口语化、简洁化、语言的动作性和目标读者的同感性。
口语化,即符合戏剧剧本的语言风格,表演时念着朗朗上口,让观众在看表演时。
获得立竿见影的舞台感受。
由于《茶馆》在国外上演的迫切需求,因此英若诚在翻译时。
为了观众能更好地理解其内容,尽量避免使用冗繁的解释或者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脚注,译本语言简洁紧凑。
《茶馆》两个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对比研究
41-42. [7]谭载喜 . 新编奈达论翻译[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
司,1999. [8]韩娟 . 从译者主体性看《茶馆》两英译本中文化信息的传递
[D]. 上海 :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时采用的方法,文化负载词译语的质量直接影响到 整个译本的质量。下文,笔者将从称谓类、物品类、 日常用语类及习语类四类文化负载词对两个译本的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进行比较。
(一)称谓类文化负载词 《茶馆》中人物身份地位不同,称呼也不尽相同, 有的以绰号称呼,有的以官职称呼,有的以样貌特 征称呼,这在中国文化中不难理解,但是,这些称 谓身份都承载着中国文化,在外国读者看来比较难 理解,是文化负载词的一个重点。 “唐铁嘴”以相面算卦为生,唐是姓,铁嘴是 绰号。两个译本都采用了意译的方法,没有直接将 “铁嘴”进行字面翻译。英译本将其翻译为 Tang The Oracle(唐圣贤),虽然相面之人经常假装能通 神明,但是和真正的圣贤神谕还不是一回事;霍译 本译为 SOOTHSAYER TANG(唐预言家),姓在名 后符合西方人的表达习惯,SOOTHSAYER 有“占星 师、预言家”之意,相较于英译本的“圣贤”,霍 译本更有助于读者理解唐铁嘴的职业。另外,在中 国文化中,家中的排行通常会被用作小名,如李三 指的就是他在家中排行第三。“爷”字在封建社会 是对有身份、有地位或者是有家产的人的恭维敬称, 也是中国文化的体现。例如:常四爷、马五爷、李三、 康六等称谓,英译本分别将其译为 Master Chang, Master Ma、Li San、Kang Liu, 采 用 了 意 译 和 音 译 结合的方法,比较简洁,符合舞台表演的需要,但 是 Master 并不能很好地表达原作的意蕴;霍译本译 为 FOURTH ELDER CHANG、FIFTH ELDER MA、 THIRD-BORN LI、SIXTH-BORN KANG, 他 考 虑 到
关联理论视角下《茶馆》两个译本的对比分析
关联理论视角下《茶馆》两个译本的对比分析茶馆是一部著名的小说,讲述的是当年古代时期的人们的生活,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
它描绘了当时的人们的爱恨情仇,也把当时的道德价值观展现出来。
伴随着《茶馆》的出现,引起许多读者的关注,也吸引了许多译者。
根据关联理论视角,本文将对比分析《茶馆》的两个英文译本,试图探寻其中的翻译思维和翻译理论。
首先,在《茶馆》两个译本中,加西亚阿尔贝托(José Alberte)的译本具有较为复杂的语言结构,语言表达特别是对描写人物的描写细腻生动。
他的翻译用词贴切,把作者的创作意图表达得淋漓尽致。
其中,最具体的例子是“师父芳菲湿润而富有生气,仿佛朝露临日,惹起一张面庞”,用了“湿润”、“活跃”、“面庞”等词语,可以准确地把作者的心理描述出来,从而可以准确地反映出当时的道德价值观。
另一位译者鲁道夫诺曼(Rudolf Norman)的译本,则更偏向于传统文化,布满道家精神的智慧。
他的译本对人物的描写也很惊艳,特别强调了中国古代的道德观念,比如他将“芳菲”改称为“福德”,可以看出他在翻译时候,努力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融入其中,从而让读者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出来的道德价值观。
此外,通过两个译本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结构也不尽相同。
比如,阿尔贝托译本更偏向于复杂句式,突出了作者的情感表达,可以将文本中的情感更生动地展现出来;而诺曼译本则更多使用简单的句式,以表达出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念。
综上所述,根据关联理论视角,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茶馆》的两个英文译本,探讨了两位译者的翻译思维以及翻译理论。
从中可以看出,两位译者的语言结构、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从而可以准确地反映出作者想要表达出来的道德价值观。
试析诗性美在戏剧翻译中的再现--以《茶馆》几个特殊表达方式的两个英译本为例
试析诗性美在戏剧翻译中的再现--以《茶馆》几个特殊表达方式的两个英译本为例王伟清;唐伟玲【摘要】Poetic beauty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features of theatrical language, and the employment of special expressions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create the poetic beauty of theatrical language. Consequently, the handling of special expressions often affects the reproduction of poetic beauty in theatrical translation. Based on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a few special expressions in Teahouse, this article explores some specific approaches to the reproduc-tion of poetic beauty in theatrical translation.%诗性美是戏剧语言的基本特点之一,而特殊表达方式的应用往往是创造戏剧语言诗性美的重要手段。
因此,戏剧翻译中特殊表达方式的处理往往会影响到诗性美的再现效果。
在此以《茶馆》中几个特殊表达方式的两个英译本为基本语料探讨了戏剧翻译中再现诗性美的一些具体途径。
【期刊名称】《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4页(P87-90)【关键词】《茶馆》;戏剧语言;戏剧翻译;诗性美;特殊表达方式【作者】王伟清;唐伟玲【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 411105;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 4111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9戏剧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诗性”,即剧本“精炼的语言、明快的节奏、音乐般的韵律以及意味无穷的内涵所产生的超越现实的诗性美”[1]。
戏剧翻译中的语境顺应——老舍《茶馆》英译本的对比分析的开题报告
戏剧翻译中的语境顺应——老舍《茶馆》英译本的对比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翻译是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方式,戏剧翻译则在表达文化的同时又包含着表演艺术和文学艺术的要素。
其中,语境是影响翻译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戏剧翻译中特别明显。
老舍的《茶馆》是中国现代戏剧的代表作之一,被翻译成多种外语版本,其中英文翻译版本也非常多。
从不同版本的翻译可以看出,语境顺应的程度及其方式有所不同。
因此,本文将选取老舍《茶馆》的两个英译本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在翻译中如何顺应语境。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老舍《茶馆》的两个英译本,探究戏剧翻译中的语境顺应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和若干特点,并尝试从语境顺应的角度为戏剧翻译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具体来说,本文的研究目标包括:1. 比较分析两个英译本之间在语境顺应方面的差异;2. 探究两个英译本在语境顺应方面的优劣,并分析其原因;3. 从老舍《茶馆》的英译本翻译实践出发,探究语境顺应对戏剧翻译的意义和应用方法。
三、研究内容1. 老舍《茶馆》的英译本介绍2. 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3. 语境顺应在翻译中的具体应用4. 能否完美顺应语境的影响因素5. 语境顺应对戏剧翻译的意义和应用方法四、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结合语境分析和文本分析,分别对两个英译本进行分析比较,深入探究语境顺应在翻译和文化交流中的应用。
具体方法包括:1. 翻译文本对比法:对两个英译本进行比较,找出语境顺应的差异和原因。
2. 语言学分析法:研究文本中的语言现象,如语义、语用、语法等,找出不同译本在翻译特定语言现象时的差异。
3. 文化背景分析法:探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考虑到的文化背景和接受者文化语境,分析其对翻译效果的影响。
五、预期结果通过对比分析老舍《茶馆》的两个英译本,本文预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两个英译本在语境顺应方面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对具体语言现象的翻译和对文化背景的考虑方面。
2. 不同语境下的翻译策略有所不同,需要根据不同的接受者背景作适当调整,达到最好的传递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馆》英汉戏剧文本和演出文本语气情态的对比分析[摘要]戏剧的双重性,即戏剧文本和演出文本,决定了不同的翻译目的会产生不同的文本。
本文以《茶馆》汉语以及英译的戏剧文本和演出文本为对比语料,着重分析汉语“吧”字句在对应的两个英译本里人际意义手段的体裁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戏剧文本和演出文本都属口语体,但二者在翻译取向以及口语化程度的差异依然可导致人际意义词汇语法资源正式程度的差异。
[关键词]《茶馆》;语气情态;戏剧文本;演出文本一、引言因戏剧的双重性:剧本与演出文本,而被描写为“双面符号怪物”(A lter, 1979)。
西方戏剧研究将剧本称为戏剧文本(drama text),而将为剧场演出的文本称为演出文本(performance text)(王虹,2006:17)。
戏剧文本是一种文学文本,它与演出文本在语言上有较大的差异,英语中的closet drama(案头剧、书斋剧)就是指这类专供阅读而非演出的剧本。
演出文本的对象是剧院观众,不仅是舞台演出的蓝本,同时也可单独作为文学作品来阅读,而用于排练的剧本采用很多辅助语言学的符号,如:语气(tone)、曲折(inflexion)、音调(pitch)、音域(register)等(Bassnett & Lefevere, 1998)。
为此,戏剧翻译也分为演出目的和供一般阅读之需,为演出目的的翻译要有适合舞台演出的特殊翻译标准,即译语接受者与原语接受者所获得的艺术感染力相似(刘肖岩、关子安,2002),也就是说译入语观众的反应接近原语观众的反应。
单纯作为文学作品的剧本翻译和以舞台演出为目的的剧本翻译是两种不同的翻译行为,戏剧译本的阅读对象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读者,而且还包括导演和演员,翻译过的戏剧搬上舞台要有“可表演性”(performability)(Bassnett, 2001),“可表演性”对语言口语化要求更高,虽然译文的简练及口语化是戏剧文本和演出文本翻译都必须首先考虑的原则,但二者在口语化程度上的差别要求采取不同的翻译标准,演出文本的翻译更关注剧本的可演出性以及剧本与观众的关系。
同时,戏剧作为会话语篇的典型,人物话语的语气情态担当着刻画其性格、烘托情绪的使命,也最能体现人物的对话性,因而成为主要的词汇语法资源。
演出文本作为高度口语化、可表演性的体裁,是人际功能主导型语篇,因而人际意义的翻译更为重要。
本文以老舍的《茶馆》以及英译的戏剧文本(Howard-Gibbon, 2001)和演出文本(英若诚1999)为对比语料,试图说明两个译本在“吧”字句翻译方面所反映的情态语气体裁差别,并进一步说明英汉两种语言情态语气的比较应该注意体裁取向,不同体裁的情态语气是译者为表达或加强文本的主题或美学效果而做的有意识的选择,体裁本身也是意义。
二、汉语戏剧文本与演出文本语气情态的差异性系统功能语言学(Halliday 1994: 359; Halliday & Matthiessen 1999:558)把语气结构、情态、语调作为构建人际意义的语法资源。
语气结构包括两部分:主语和限定成分,限定成分指表达时态或情态的助动词,剩余部分包括补语、谓语动词和附加语。
情态是说话者的一种视角,主要涉及说些什么及该说什么,包括:(1)类型:可能性、惯常性、责任、意愿;(2)量值:高(must)、中(will)、低(may);(3) 取向:客观、主观;(4)直接性:直接(折中)、间接(偏颇);(5)极性:肯定、否定。
语调也传达人际意义,但它不是由句法结构,而是由音系层的声调来表达的,是口语会话的重要特征。
人际意义与体裁密切相关。
下面我们对照老舍的三幕剧《茶馆》的汉语戏剧文本和1979年由焦菊隐、夏淳导演的演出文本来比较二者因体裁不同而导致的语气情态差异以及人际意义的传达。
《茶馆》通过裕泰茶馆和下茶馆的一些小人物的生活命运的变迁折射了中国在三个时代即清朝、民初、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变迁。
老舍是公认的语言大师,其剧本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和舞台性,但为了演出的需要,导演也做了些改动,这种改动体现了舞台演出的语言要求。
我们发现,为演出而做的人物语言的改动主要体现在人际意义上,因为这类词汇语法资源在传达人物情感态度、身份以及社会角色关系构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同属口语体的戏剧文本和演出文本在语气情态的差别。
这种差别体现在三个方面:人称代词、语气情态以及加强语气型的“这”、“就”、“是”的使用。
(1)演出文本对人称代词的改动(表1)。
老舍的语言本已相当口语化,改动时增加了人称代词,从第二人称到第三人称的变化使二人间的对白变成了面向他人、面向观众的表演,更符合戏剧舞台性的特点。
表1《茶馆》戏剧文本与演出文本人称代词的改动(2)演出文本在语气情态方面有所加强(表2)。
演出文本使用了更多的表各种情态语气的助词,如“呢”、“吧”、“呀”,这样使得人际意义的传达更细微准确,更贴近口语。
表2《茶馆》戏剧文本与演出文本语气情态的改动(3)“这”、“就”、”是”的使用(表3),更符合人物性格身份和戏剧口语化的特点。
表3《茶馆》演出文本“这”、“就”、“是”的增加以上人称代词、语气情态改动以及“演出文本这”、“就”、“是”的增加,突显了语篇人际意义的差异,如演出文本的创作者与演员和观众、戏剧文本中创作者与一般读者之间的关系,因此会有不同的语气情态表达,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语气情态还有正式程度的差异,所以不同文本类型要有不同的翻译标准。
三、《茶馆》“吧”字语气句型在两个英译本中的比较语气虚词“吧”是口语会话的重要标记语,属语气情态范畴,表达说话者对事件、命题的判断和态度,汉语界对其语义的探讨非常之多(邵敬敏,1996;齐沪扬,2002;徐晶凝,2003),而基于英汉文本的翻译比较研究并不多,在戏剧翻译领域的对比就更少了。
在此,我们试图以《茶馆》的“吧”字句为例分析它的两个英译本(英若诚和Howard-Gibbon译的《茶馆》)中人际意义的词汇语法手段的使用,试图从“吧”字语气句型分布以及疑问句、祈使句的翻译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茶馆》汉剧本中“吧”共出现151次,即第一幕32次,第二幕45次,第三幕74次,主要出现在祈使句(104次)、疑问句(42次)和陈述句(5次)中,且以祈使句为主,占了69%,未见于感叹句。
“吧”用于祈使句使得话语口气不怎么生硬,表达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一种商量、请求而非命令的建议、委婉口气,不会有强迫听话人服从的意图。
另一方面也说明戏剧这一体裁的动作性,与行动有关,说话人企图实施一种行为。
但从表四可以看出,在各句式语气翻译方面,两个英译本都不同程度地偏离了原文本的语气。
Howard-Gibbon 译本祈使语气的对等翻译要少于英若诚译本,其他则主要转换为疑问语气和陈述语气,动作表演性略有减少。
语气词“吧”表示说话人对所说命题或信息既信又疑的态度,但信多于疑,这与邵敬敏(1996:71)把“吧”字句归属于低疑问句(信3/4,疑1/4)的说法是一致的。
“吧”字疑问语气句在两个译本中基本上是用陈述句及其附加疑问句来翻译(参见:表五)。
Howard-Gibbon 较多使用情态词,大量使用言据性(evidentiality)中的“信念”(belief)范畴,直接用突显说话人主观看法的推断、信念等言据性词汇,如I think, I suppose, I guess, I expect等,根据Biber et al (2000: 982)的语料统计,I think, I suppose, I guess是会话语体的重要特征,虽然这类结构突出说话人“I”的态度,但似乎显得比较正式、繁琐;相对于口语化要求更高的演出文本,英若诚译本则较少用I think等之类,这说明该译本作为舞台演出本应具备的口语化、简洁的特点。
口语对话中以零形式隐含了信念证素(evidential),证素使用过多,话语反而很累赘,更多的可能使用语调来替代语气词。
在Howard-Gibbon译本用I expect、surely突显说话人的一种态度,而英若诚译本也许出于其舞台演出性,更加强调语调的功能,较少用词汇标记,这充分发挥了即时交际中语调的传信(疑)功能。
譬如:(1)松二爷:这号生意又不小吧?英若诚译:Song: Another big deal?Howard-Gibbon译:Second Elder Song: I expect you’re making abit on this deal?(2)王利发:二爷,(指鸟笼)还是黄鸟吧?英若诚译:[pointing at the bird-cage]Still mad on orioles?Howard-Gibbon译:Second Elder, still an oriole, I suppose?(3)取电灯费的:那像什么话呢?小刘麻子:地道真话嘛!这儿属沈处长管。
知道沈处长吧?英若诚译:The Collector: That’s nonsense!Pock-Mark Liu Jr: No, perfectly serious! This joint’s under Director Shen’s control. Ever heard of him?Howard-Gibbon译:Lightbill Collector: Come on. Don’t be smart.Little Pockface Liu: He’s dead serious. This place is under Director Shen’s control. You know who Director Shen is, I expect.(4)康六:谁呢?刘麻子:庞总管!你也听说过庞总管吧?英若诚译:Kang Liu: But who is he?Pock-Mark Liu: The Grand Eunuch Pang! Even you must have heard of him.Howard-Gibbon译:Kang Liu: But who is he?Pock face Liu: The Head Eunuch, Pang. Surely you’ve heard of him.另外,Howard-Gibbon译本大量使用附加语气eh?以表达人际互动,作为回应启动(response elicitor)的话语标记语(Biber et al, 2000: 1089),该用法总计达22处,而英若诚译本则一概不用,以下三处带“吧”的问句中,Howard-Gibbon除了用eh问句外,还与表说话人自己判断的词如I’d guess、I expect和I suppose等连用,力图加强人际意义,虽然这些表达式口语色彩也很强,但相对于舞台表演似乎显得有点繁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