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神奇的升力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9.4神奇的升力教案

9.4神奇的升力教案

9.4 神奇的升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⑴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会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⑵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⑶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⑷通过实验现象和对比,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⑸通过观察“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的一些神奇的现象,并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领略到科学的奥妙,从而产生热爱科学的情感,激发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教学难点通过实验现象,间接分析总结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展示]:展示飞机模型,让学生观察机翼的特点。

然后猜想飞机为什么会飞。

二、新课教学(一)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讲述]:水、空气等都具有流动性,它们统称为流体。

流体运动时,在流速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一种奇妙的特性。

[学生活动]:A、倔强的纸片;B、不听话的乒乓球;C做个简易喷雾器。

学生感受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提醒学生从对比流速和对比压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并尝试解释这些现象。

[总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二)升力是怎样产生的[学生活动]:认识升力。

取一个飞机翼模型装在支架上,把电风扇置于模型的正前方,当电风扇通电运转时,观察飞机模型的变化。

[讲解]:机翼的上方呈弧形,当气流从机翼经过时,上方的流速比下方大,根据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机翼上方的空气压强比下方处小,于是就产生了使机翼上升的力。

这就是升力。

多媒体动画展示升力产生的原因。

[学生看图]:观察图9-27,分析鸟类展开双翅,即使不扑打,也能在空中滑翔而不会跌下来的原因。

三、经典例题:[出示]:火车的安全线,龙卷风吹翻屋顶,赛车呈流线型。

流水“吸住”乒乓球。

[讨论]:火车的安全线的作用,龙卷风吹翻屋顶的原因,气流偏导器的作用是什么?流水“吸住”乒乓球的原因?[阅读与思考]:阅读P100。

“奥林匹克”号与“豪克”号相撞;航行中的水翼船。

神奇的升力教学设计

神奇的升力教学设计

9.4神奇的升力教材分析本节的主要内容有:通过实验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一些现象。

上一章所学的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知识是流体在静止状态下的一些现象和规律,前面学生又学习了浮力,这里学习升力,既有利于学生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学习,也便于学生比较两者的区别。

总之本节内容与浮力、液体的压强及大气压强有关,可使学生初步认识流体力学的一些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会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

2、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3、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4、通过分析推理探究飞机的升力是这样产生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通过观察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一些神奇的现象,并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领略到科学的奥妙,产生热爱科学的情感,激发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教学难点:由于学生看不见气体的流动,所以,通过实验现象间接分析总结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对学生来讲比较困难。

教学准备:纸条、乒乓球、漏斗、塑料吸管、水、电吹风、机翼模型。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检查复习提问:什么叫浮力?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回答,集体点评。

三、探究新知1、引入新课播放飞机翱翔蓝天的图片。

师:使飞机飞上蓝天的力是浮力吗?学生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分析飞机静止在地面上和飞翔在天空的浮力情况。

)学生:不是浮力。

师:不是浮力,因为静止在地面和飞翔在蓝天浮力一样的,如果是浮力的话,飞机就不能静止在地面上,那么到底是什么神奇的力使飞机升空呢?下面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2、问题设计一〉流体的压强与流速有什么关系?师:水、空气等都具有流动性,统称为流体。

流体运动时在流速不同的地方会出现一种神奇的特性,下面请同学们完成活动1 奇妙的实验。

学生完成活动1 奇妙的实验a倔强的纸片,b不听话的乒乓球,c简易喷雾器。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9.4.神奇的升力_教学设计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9.4.神奇的升力_教学设计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9.4. 神奇的升力_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四节“神奇的升力”。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飞机的升力产生的原因、机翼的设计以及升力在飞行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飞机的机翼形状和空气流动关系,掌握升力产生的原因。

2. 掌握流线型物体和空气阻力的概念,了解减小空气阻力的方法。

3. 了解飞机的各种飞行状态,如起飞、降落、巡航等,并掌握其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飞机的升力产生原因,掌握流线型物体和空气阻力的概念,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

2. 通过观察模型飞机的飞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3. 通过对飞机升力原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飞机的升力产生原因,流线型物体和空气阻力的概念。

难点:飞机各种飞行状态的原理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模型飞机、风扇、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展示一段飞机飞行的视频,让学生观察飞机飞行时机翼的形状和空气流动情况,引导学生思考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

2. 知识讲解:(1) 讲解飞机的机翼形状和空气流动关系,阐述升力产生的原因。

(2) 介绍流线型物体和空气阻力的概念,解释减小空气阻力的方法。

(3) 讲解飞机的各种飞行状态,如起飞、降落、巡航等,以及其原理。

3.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飞机升力问题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道关于飞机升力的问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飞机升力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飞机升力产生原因、流线型物体、空气阻力、飞机飞行状态等。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解释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

2. 简述流线型物体和空气阻力的概念。

3. 描述飞机的各种飞行状态,并解释其原理。

(新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4神奇的升力教学设计

(新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4神奇的升力教学设计
4.学习利用控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导入式教学法,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升力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利用实验、模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组织小组讨论、分享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实践操作,实验探究
组织学生进行机翼模型实验,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观察、记录升力的变化。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不同形状机翼产生的升力大小,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4.小组讨论,交流分享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升力与流体压强、流速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对生活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5.总结提升,拓展应用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强调升力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同时,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升力现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3.分析不同形状机翼产生的升力大小,讲解影响升力的因素,如机翼的迎角、形状、面积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升力现象,探讨升力与流体压强、流速之间的关系。

《4. 神奇的升力》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

《4. 神奇的升力》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

9.4《神奇的升力》教学设计
导学设计
学点1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水、空气等物体都具有流动性,在物理学中把流动的气体和液体统称为流体。

2.实验1:倔强的纸片(如图9-4-2所示)
图9-4-2
现象分析:向两张下垂的纸中间吹气,这时两张纸中间空气的流动速度比两张纸外侧空气的流动速度____,纸向中间靠拢,说明两张纸外侧空气的压强____,内侧空气的压强____。

沿着下垂的纸条上方吹气,这时纸条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比纸条下方空气的流动速度____,纸条飘起来,说明纸条上方空气的压强____,下方空气的压强____。

3、实验2:不听话的乒乓球(如图9-4-3所示)
图9-4-3
现象分析:用手托住乒乓球,然后用力向玻璃漏斗管内吹气,同时松开手,这时乒乓球上方的空气流速比乒乓球下方的空气流速____,乒乓球不会下落,说明乒乓球上方空气的压强____,下方空气的压强____。

4、实验3:简易喷雾器(如图9-4-4所示)
图9-4-4
现象分析:将一根塑料吸管弯成直角,在弯折处开一个洞,插入水中,从水平管口向里吹气,会发现有水雾从小洞喷出,这是因为吹气时小洞处气体流速变__ __,小洞处气体压强____,杯子中的水被外界大气压压进细管被吹出。

5、归纳总结:流体的压强跟流速的关系:
流速大的地方,压强____,流速小的地方压强____。

6、学以致用:火车站台为什么要设置安全线?。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4.神奇的升力教学设计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4.神奇的升力教学设计
作业布置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控制作业难度和量,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主动思考、积极探究,提高作业质量和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1.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握教学难度,以学生能接受的速度逐步引入升力的概念和原理。
2.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
3.加强实验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升力的产生和变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关注学困生的需求,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提高自信心。
3.学会升力公式的推导和应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针对以上重难点,教学设想如下:
(1)运用多媒体、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形象地展示升力的产生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认识。
(2)设计实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究影响升力的因素,加深对升力原理的理解。
(3)通过典型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升力公式的应用,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结合信息技术,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自然现象的热情。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勇于探究、善于思考的习惯。
3.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
4.知识巩固,拓展延伸:通过典型例题和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5.课堂小结,反馈评价: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了解学生对升力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进行针对性的反馈评价。

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9.4 神奇的升力》说课稿4

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9.4 神奇的升力》说课稿4

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9.4 神奇的升力》说课稿4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的第四个课时,主要内容是介绍升力的概念和产生原理,并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升力的效果。

这是一个触及新知识点的课程,对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本节课的教材重点是理解升力的概念和作用,掌握升力产生的原理,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并得出实验结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深入地了解到物体在气体中受到的作用力,并学会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分析和解释升力的产生原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升力的概念和作用;•掌握升力产生的原理;•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并得出实验结论。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实践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互助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升力的概念和作用;•升力产生的原理;•实验观察和实验结论。

2.教学难点•升力产生的原理的图示;•实验结论的引导和总结。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首先,我将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导入本节课的内容:你是否观察到过鸟儿飞行时不用扑动翅膀就能保持在空中?请思考这是如何实现的。

2.概念与原理讲解(10分钟)接下来,我将通过PPT展示的形式给学生介绍升力的概念和作用。

2.1 概念讲解升力是指物体在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它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理解和研究飞行、浮力等现象都起着重要作用。

2.2 作用讲解升力产生的原理是底面受到更大的压强,顶面受到较小的压强,由此产生的压强差会使物体受到一个向上的力,即升力。

3.亲自体验升力(15分钟)接下来,我将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升力的效果,这将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升力的产生原理。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个塑料袋,并将其打开并吹气使其膨胀。

2. 扎好塑料袋口,并让学生将其抬起放在手掌上。

《9.4神奇的升力》教案新部编本8

《9.4神奇的升力》教案新部编本8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9.4神奇的升力》教案【教学目标】了解液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生活现象.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教学重点】解液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生活现象【教学难点】对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探究活动【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课件展示三个生活情景1. 一阵秋风吹过,地上的落叶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舞起来。

2. 冬天,风越刮越大,带烟囱的炉子里的火越着越旺,火苗越蹿越高。

3. 居室前后两面的窗子都打开着,过堂风吹过,居室侧面摆放的衣柜的门被吹开了。

这些都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同学们思考过其中的奥妙吗?科学往往就藏在我们身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通过实验揭示这个小秘密。

二、学生实验、确立研究课题(一)学生实验教师布置给学生以下七个实验,要求学生在15分钟内,选择其中一部分,根据要求进行实验(选择的实验越多越好),提醒学生注意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1. 纸条一端贴近下嘴唇,用力向纸条上方吹气,观察现象(图1)。

图12. 将一张纸折成∩形(图2)平放在桌子上,用力向∩形纸的下方与桌面之间的空间吹气,观察现象。

图23. 用手握着两张纸,让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图3),观察两张纸怎样运动。

图34. 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图4),并将手指移开,观察现象。

图45. 两个乒乓球用绳拴好,手提绳将两个球平行放置,向两个球中间用力吹气,观察现象。

(图5)图56. 把一根长10 cm左右的饮料吸管A插在盛水的杯子里,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贴靠在A管的上端。

往B中用力吹气,观察现象。

(图6)图67. 轻轻捏着一个轻质小勺的勺柄,能使小勺在手指间晃动自如,打开水龙头,让水稳定的往下流,把勺子的凸面靠近水流,观察现象。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4神奇的升力 教学设计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4神奇的升力 教学设计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4神奇的升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升力的概念和产生原因;–掌握计算升力的方法;–理解升力在物体平衡和运动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升力对物体的影响;–能够利用升力解释一些实例现象;–能够应用升力的概念解决相关问题。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升力的概念和产生原因;–升力的计算方法;–升力在物体平衡和运动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如何深入理解升力的产生原因;–如何应用升力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呈现一个飞机起飞的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升力的认识和好奇。

2. 实验探究实验1:卡片飘浮具体步骤: 1. 准备一张纸卡片和一个吹风机; 2. 将纸卡片竖直插入桌面,使其倾斜; 3. 打开吹风机,使气流与纸卡片背面产生作用。

现象观察:纸卡片竖直插入桌面后,气流与纸卡片背面产生作用,使纸卡片飘浮起来。

实验分析: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纸卡片飘浮的现象,这是因为纸卡片背后受到了空气的作用力,这个力就是升力。

实验2:吸管墙面粘附具体步骤: 1. 准备一个塑料吸管和一些小纸块; 2. 将小纸块放在吸管的一端; 3. 使吸管的另一端紧贴墙面; 4. 吹气将小纸块吹入吸管。

现象观察:小纸块能够顺利吹入吸管,并在吸管墙面粘附。

实验分析: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吸管墙面粘附的现象,这也是由于升力的作用,空气流过吸管,产生了向上的气流,与墙面产生的压力相比较,形成了升力,使得小纸块能够粘附在墙面上。

3. 归纳总结通过实验和现象观察,引导学生总结升力的产生原因和作用。

4. 概念讲解和计算方法介绍根据学生的归纳总结,讲解升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升力的概念:升力是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垂直向上的力。

- 升力的计算方法:升力的大小等于流体对物体所受重力的抵消力,即L = ρ⋅V⋅g,其中ρ为流体的密度,V为流体中被物体所占的体积,g为重力加速度。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9.4神奇的升力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9.4神奇的升力

教案: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9.4 神奇的升力一、教学内容1. 升力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升力的定义,知道升力是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一种向上的力。

2. 升力的产生: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让学生了解升力产生的原因,知道升力与物体形状、流体速度、物体与流体的相对速度等因素有关。

3. 升力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升力在飞机、鸟类等生物飞行中的作用,以及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升力的概念,知道升力产生的原因。

2. 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让学生掌握升力与物体形状、流体速度、物体与流体的相对速度等因素的关系。

3. 让学生了解升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升力产生的原因,升力与物体形状、流体速度、物体与流体的相对速度等因素的关系。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掌握升力的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笔记本电脑、投影仪、实验器材(包括模型飞机、流体发生器等)。

2.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飞机飞行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飞机是如何飞行的,引出升力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升力的定义,分析升力产生的原因,让学生了解升力与物体形状、流体速度、物体与流体的相对速度等因素的关系。

3. 实验演示: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升力的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4. 例题讲解:通过一些与升力相关的例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5. 随堂练习:安排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即时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6. 升力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介绍飞机、鸟类等生物飞行中的升力作用,以及生活中的一些升力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升力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升力的概念2. 升力的产生原因3. 升力与物体形状的关系4. 升力与流体速度的关系5. 升力与物体与流体的相对速度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请解释升力的概念,并说明升力产生的原因。

新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9.4:神奇的升力-教案

新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9.4:神奇的升力-教案

教案:新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9.4:神奇的升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新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第四节“神奇的升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了解升力的概念,理解升力的产生原因。

2. 掌握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能运用其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能运用升力的知识解释飞机的飞行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说出升力的概念,了解升力的产生原因。

2. 能够运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能够运用升力的知识解释飞机的飞行原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升力的产生原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难点:如何运用升力的知识解释飞机的飞行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飞机飞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飞机是如何飞上天空的。

2. 知识讲解:(1)教师讲解升力的概念,解释升力的产生原因。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讲解升力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神奇的升力1. 升力的概念2. 升力的产生原因3.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4. 升力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运用升力的知识,解释自行车骑行时的感受。

答案:自行车骑行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产生升力,使自行车能够顺利前进。

2. 题目:请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解释吹纸实验的现象。

答案:流体压强与流速成反比,吹纸实验中,吹气速度越快,纸片受到的压强越小,因此纸片被吹起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学生思考飞机的飞行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知识讲解环节,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升力的产生原因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在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整体教学过程流畅,学生反应积极。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第九章4.神奇的升力教学设计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第九章4.神奇的升力教学设计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第九章4. 神奇的升力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升力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升力的定义,理解升力产生的原因。

2. 机翼的形状:介绍机翼的形状对升力的影响,让学生了解不同形状的机翼产生的升力有何不同。

3. 机翼的倾斜角度:讲解机翼倾斜角度对升力的影响,让学生明白如何通过调整机翼的倾斜角度来控制升力的大小。

4. 升力在飞行器中的应用:介绍升力在飞行器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了解升力是如何让飞行器飞翔的。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升力的概念、产生原因及影响升力大小的因素。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飞行器制作和飞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升力的概念、产生原因及影响升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升力在飞行器中的应用,如何通过调整机翼的形状和倾斜角度来控制升力的大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模型飞机、演示器材。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飞机在空中飞行的情况,引导学生思考飞机是如何飞起来的。

2. 讲解升力的概念: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升力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升力是如何产生的。

3. 演示升力的产生:利用演示器材,直观地展示升力的产生过程,让学生感受升力的存在。

4. 讲解机翼的形状对升力的影响:通过模型飞机,让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的机翼产生的升力有何不同。

5. 讲解机翼的倾斜角度对升力的影响:让学生调整模型飞机的机翼倾斜角度,观察升力的变化,让学生明白如何控制升力的大小。

6. 应用实例讲解:介绍升力在飞行器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升力是如何让飞行器飞翔的。

7.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升力的问题,让学生当场解答,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8.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升力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神奇的升力1. 概念:物体在气体或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 产生原因:物体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

2024-2025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4《神奇的升力》教案

2024-2025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4《神奇的升力》教案

20242025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4《神奇的升力》教案作为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学习节奏。

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始终以孩子为中心,尊重他们的兴趣和需求。

一、设计意图1.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升力的概念,知道升力产生的原因。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升力的概念,知道升力产生的原因。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升力演示器、纸飞机、泡沫板等。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活动过程1. 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有趣的升力演示,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升力的存在,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2. 实践操作: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动手制作纸飞机,并尝试飞行,亲身体验升力的作用。

3. 互动讨论:我邀请孩子们分享他们的制作过程和飞行体验,引导他们思考升力产生的原因。

4. 创意展示:孩子们用彩纸、剪刀和胶水等材料,创作出具有升力效果的作品,展示他们的创造力。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让孩子们了解升力的概念,知道升力产生的原因。

2.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认真反思了这次活动的效果,认为孩子们在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方面都有所提高。

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在引导孩子们思考升力产生原因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为了拓展延伸,我计划在下次活动中,引入更多的实例,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更深入地了解升力的原理。

同时,我还计划组织一次参观活动,带领孩子们走进科学馆,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

我相信,通过不断努力,我能够更好地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沪粤版)9.4《神奇的升力》教案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沪粤版)9.4《神奇的升力》教案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沪粤版)9.4《神奇的升力》教案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孩子们成长的关键阶段。

因此,我设计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课程——"神奇的升力",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到升力的概念,并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升力的存在。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了解升力的概念,知道升力产生的原因,并能够运用升力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升力的概念,知道升力产生的原因。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3. 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升力的概念,知道升力产生的原因。

难点:如何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升力的产生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升力演示器、纸飞机、吹风机等。

学具:纸飞机、彩色笔、剪刀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升力演示器,让孩子们观察到升力的存在,并引导他们思考升力产生的原因。

2. 实践操作: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纸飞机,并观察飞机飞行时升力的变化,从而理解升力产生的原因。

3. 深入学习:通过吹风机等工具,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升力的产生原因,并能够运用升力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升力的概念,知道升力产生的原因。

难点:如何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升力的产生原因。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孩子们对升力的概念有了深入的理解,他们也能够运用升力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在实践活动环节,孩子们积极参与,表现出很高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采用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同时,我也会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习惯。

八年级物理《94神奇的升力》教案

八年级物理《94神奇的升力》教案

八年级下册《9.4神奇的升力》教案
教学目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并且会用两者的关系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

2、了解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法、探究实验法等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通过分析推理法探究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激发学生对“流速与压强关系”这一自然规律的应用兴趣,引发他们好奇的心理和创造的愿望。

2、了解科学历史,加深人文科学素养。

仪器材料杯、水、吸管、空瓶、气球、纸条、机翼模型等
主要教学方式实验探究式启发式
板书: 11.3 神奇的升力
1.流体:水、空气等都具有流动性,它们统称为流体。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3.飞机升力的产生:机翼上下方所受的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9.4 神奇的升力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9.4 神奇的升力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9.4 神奇的升力1. 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中,学生将能够:•理解升力的产生原理;•掌握计算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升力的方法;•分析应用升力的实际情境。

2. 教学准备•课件及投影设备;•黑板、白板或展示板;•实验器材:天平、各种不同形状的物体、容器、水、托盘、马克笔、胶带等;•教学辅助资源:教材、作业本、参考书。

3. 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思考,例如:“你有没有听说过升力?你觉得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升力?”3.2 引入概念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到物体在液体中会受到一个向上的力,称为升力。

解释升力的概念,并与浮力进行类比。

3.3 实验观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不同形状的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其现象,并记录下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升力大小不同。

3.4 升力计算通过导出相应的公式,教授学生如何计算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升力的大小。

可以使用具体的例子进行演示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计算升力的方法。

3.5 实际应用通过实际情境的介绍,让学生认识到升力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飞机能够飞行的原因是由于翅膀产生的升力;气球可以漂浮的原因也是由于气球内部气体产生的升力等。

3.6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升力的产生原理、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3.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

4.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研究,深入探讨升力的应用领域,如潜水、鱼类游泳的原理等。

•鼓励学生使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升力大小的因素,如物体形状、液体密度等。

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的成绩、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课堂讨论的质量来评估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6. 参考资料•《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粤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陈丙荣等编著《八年级物理下册》以上是针对“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9.4 神奇的升力”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升力的产生原理、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通过实验观察和课堂讨论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升力的理解。

2024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浮力与升力9.4神奇的升力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2024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浮力与升力9.4神奇的升力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浮力和升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二、新课讲授(写300字,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浮力和升力的基本概念。浮力是……(详细解释概念)。它是……(解释其重要性或应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浮力和升力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浮力和升力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6.互动性:板书设计可以包含一些互动元素,如问题、思考题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
7.动态性:板书设计可以根据教学进程进行动态调整,及时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浮力和升力的知识。
具体板书内容设计如下:
标题:《神奇的升力》
1.浮力:定义、计算、应用
2.升力:定义、计算、应用
-在线课程:引导学生观看在线课程,如可汗学院、网易云课堂等平台上关于浮力和升力的教学视频,以便从不同角度理解课程内容。
-实验演示:推荐学生观看实验演示视频,如物理学堂、实验吧等平台上的浮力和升力实验,以直观地理解课程中的物理现象。
-真实案例:介绍一些与浮力和升力相关的真实案例,如船舶浮力原理在海上运输中的应用、飞机升力原理在航空领域的应用等,帮助学生了解课程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浮力与升力9.4神奇的升力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浮力与升力9.4神奇的升力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3.讨论法:分组让学生针对浮力与升力的应用实例展开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培养合作能力。
二、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PPT、动画、视频等展示浮力与升力的原理、实验现象和应用案例,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
2.教学软件:运用互动式教学软件,如模拟实验软件,让学生动态探究浮力与升力的产生和变化,提高理解力。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神奇的升力”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浮力与升力的基本概念。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浮力与升力9.4神奇的升力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授Biblioteka 人数授课地点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神奇的升力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物理
3.授课时间: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探究能力: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浮力与升力的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4)网络资源:《浮力与升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文章,介绍浮力与升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拓展要求:
(1)阅读材料:阅读《浮力与升力》科普读物,了解浮力与升力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视频资源:观看《飞机飞行原理》视频,理解飞机如何利用升力飞行。
(3)实验操作:根据《自制纸飞机》实验步骤,制作和测试纸飞机,体验升力的产生。

2024-2025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4《神奇的升力》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4《神奇的升力》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4《神奇的升力》教学设计在设计本节课“神奇的升力”时,我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升力的概念,并探究其产生的原因。

我希望能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升力,并理解其产生的原因。

2. 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升力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

难点:如何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升力现象。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笔记本电脑、投影仪、升力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活动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一个有趣的升力现象视频(如纸飞机飞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升力吗?它是什么原因产生的?”二、探究升力的产生原因(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一台电脑,进行升力实验。

2.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实验数据。

3.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升力产生的原因。

三、应用升力知识(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升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每组选出一个生活中的升力现象,进行展示。

3. 学生互相提问,共同探讨升力的应用。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和讨论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活动重难点:重点:升力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

难点:如何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升力现象。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掌握了升力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

但在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升力现象时,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拓展延伸:1. 邀请民航飞行员或飞机设计师,为学生讲解飞机升力的原理和设计。

2. 组织学生参观飞机制造厂,了解飞机升力在生产中的应用。

3. 开展“升力现象观察”活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并记录升力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奇的升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首先通过对大型运输机的介绍,引出受到浮力的飞机停在跑道上不会升空,而当它滑行到一定的速度时才会腾空而起,提出使飞机上升的力是如何产生的?接下来,通过活动一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尝试解释相关的现象,从而得出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即对于流体而言,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活动二是通过图示的方法及受力分析让学生明白升力是如何产生的。

sts中介绍了与流体压强有关的事件。

本节学习教师要注意对生活生活现象的大量介绍,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学情分析】
在上一章学生刚刚学习完浮力,浮力从本质上来说是静止液体对物体向上与向下的压力差,而升力是流体由于流速不同而产生的压力差,学生容易将浮力与升力混淆。

所以在本节教学中应该注意提醒学生二者的区别。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法、探究实验法等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通过对生活现象的解释,使学生经历用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流速与压强关系”这一自然规律的应用兴趣,引发他们好奇的心理和创造的愿望。

2、了解科学历史,加深人文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教学难点】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应用
(三)教学设备
【多媒体】电脑、投影仪
【仪器材料】漏斗、乒乓球、纸条、机翼模型上升演示器等。

以讨论与实验为主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模式
【教学器材】
1.教师演示器材:飞机起飞、水翼船航行视频资料、机翼模型、铁架台、细线、钩码、电风扇。

2.学生分组实验器材;两张纸、漏斗、乒乓球、塑料弯管、水、烧杯、两只小纸船、水盆、注射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问题:在这节课之前我们学习了液体的压强和气体压强的一些知识,其实气体和液体有一些共性,气体、液体具有哪些共性?
2.讨论:气体和液体都会产生压强,气体和液体形状都会改变,都会流动。

教师对学生说法进行评价
3.定义:气体和液体都具有流动。

它们统称为流体。

4.演示(视频资料):一架飞机腾空而起,在天空自由的翱翔;下面是浩瀚的大海.一艘水翼船在飞速地前进。

根据画面展示的情景提出问题:为什么飞机可以在天空飞翔,而水翼船可以在水面上飞速前进呢?是浮力使飞机升空吗?如果是浮力使飞机升空.那么,飞机就不会静止在跑道上了,飞机也不要滑行到一定的速度才会腾空而起了。

教师:其实这些都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有关。

二、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做课文第30、31页“活动l”中的3个实验,尝试解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a.倔强的纸片
(1)按照课文介绍的方法做吹纸实验。

先猜想往两张纸中间吹气,会发生什么现象?然后用手提着两张纸,让纸自由下垂.吹气前,两张纸互相平行,保持一定的间距;吹气时,两张纸相互靠近。

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两张纸之间气体的流动速度,观察两张纸相互靠近情况有何不同。

(2)教师和学生分析所发生的现象:在空气中纸的两个侧面都受到空气的压强,吹气前,两张纸互相平行,保持一定的间距,纸的两个侧面受到的空气的压强相等。

吹气时,纸内侧空气流动加快,两张纸相互靠近,两张纸受到了向内侧的压力。

显然两张纸受到了向内侧的压力与两张纸之间的空气流动有关,空气流动后纸内侧压强减小,外侧压强不变,内外压强差使纸受到外向内的压力大于内向外的压力使纸向内相互靠近。

两张纸之间气体的流速越大.两张纸被压靠得就越紧,说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3)接着让学生用双手将一张纸靠在嘴唇下,另一端自然下垂,沿纸的上方水平吹气,观察手中的纸会怎样?(此实验可为后面了解飞机升力产生作准备)可以看到纸张会上飘。

(4)引导学生解释所发生的现象:由于吹气时。

纸片上方空气的流速大,压强变小,下方较大的压强将纸片“举”起来了。

如果吹出的气越快,纸条会向上飘得越高。

b.不听话的乒乓球
(1)按照课文介绍的方法做吹乒乓球实验。

想:乒乓球本身受到重力的作用,同时又有向下的气流冲向它,它为什么不下落,究竟是什么力支持着它呢?
(2)引导学生按照解释吹纸实验所发生的现象解释吹乒乓球现象:在向漏斗吹气时,那股空气从细管流向捅斗的大口。

当气流流到乒乓球和漏斗之间那段通道时,由于乒乓球占据着~部分空问,那里空气的通道很窄,气流速度较大,压强较小;流过那部分窄通道以后,空气再向下流,由于通道变宽,气流的速度变慢,压强较大。

由压强差产生的向上的压力托住乒乓球使之不下落。

c.做个简易喷雾器
(1)按照课文介绍的方法做个简易喷雾器,将塑料弯管插在水中,从水平管口向里吹气,观察所发生的现象:水从塑料弯管的弯折处的小孔喷出,喷出后散成雾状。

(2)引导学生按照解释吹纸实验所发生的现象的方法解释简易喷雾器原理:从水平管口向里吹气时,气流从小孔流出。

由于空气的流动,竖直管上方空气压强减小,在烧杯水面大气压的作用下,水沿竖直管向上流动,到弯折处,水受气流冲击,从小孔喷出,并散开成雾状。

2.模拟“奥林匹克”号与“豪克”号相撞事故
阅读课文第33页“sts”了解发生在上个世纪初的“奥林匹克”号与“豪克”号相撞事故.
取一装水的盆子,在水面上放两只小纸船,纸船的两头用细绳拉着,互相平行,保持一定的间距.用注射器向漂浮在水面上的两只小船间喷射水流。

观察所发生的现象:分开的小船靠在了一起。

引导学生分析:喷射水流时,两船之间水流速快,两船外侧液体流速慢,两船中间与外侧水产生的压强不同,造成了压力差,将两船挤在了一起。

3.让学生根据以上四个实验概括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
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4.阅读课文第30页1、2自然段,想:几百吨的飞机为什么能飞上蓝天,为什么飞机要在跑道上滑行到一定的速度才能起飞?
5.做课文第32页“活动2”飞机机翼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1)教师:飞机为什么能够腾空而起的秘密在于机翼,出示飞机模型,请学生观察模型飞机的机翼,它的截面是什么形状?并把它画出来。

如图11-3-1所示。

(2)演示:做课文图ll-19所示的实验:机翼模型用细线吊着,细线绕过滑轮、另一端用钩码吊着,调整钩码质量使机翼模型处于平衡状态。

观察电风扇通电运转时机翼模型升起的现象。

让学生根据课文图11-20解释实验现象:从机翼横截面的形状可知,其上方弯曲,下方近似于直线,飞机飞行时,空气和飞机做相对运动,迎面吹来的空气被机翼分成上下两部分,在相同时间内,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长,因而速度较大,它对机翼的压强较小;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短,因而速度较小,它对机翼的压强较大。

因此在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了压强差,上下的压强差造成了对飞机一个向上的升力。

(3)猜想:如果把机翼模型的凸面向下,再向它吹风,会发生什么现象?
用实验验证猜想的正确性。

(4)阅读课文第32页最后一自然段和图11-21,了解鸟滑翔时为什么翅膀要张开?而翅膀张开时滑翔为什么不会跌下。

6.阅读课文第33页“sts”了解水翼船提高航速的原理。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第33页图11-23,注意观察图右下方水翼的结构,类似与飞机的机翼,其获得升力的原理与机翼相同,水翼船高速航行时水翼会将船托出水面,从而减小水对船的阻力,提高航速。

7.介绍乒乓球比赛中的“弧圈球”技术。

足球比赛中的香蕉球技术都利用了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课外可查阅有关资料了解这方面的技术。

三、小结
让学生谈对气体和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认识和探究气体和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体会。

四、布置作业
1.课文第33页自我评价与作业第l、2、3题。

2.课文第34页课外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