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如何使社会注意由空想变成科学
略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略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一次飞跃(马恩使社会主义由空变为科)马恩在批判继承以前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使社会主义具备了现实的基础,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到科的飞跃。
第二次飞跃(社义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首先建立)列宁根据时代背景的变化和历史条件的转移,创造性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一国胜利”论为思想指导,赢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成功建立起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在经济相对落后国家建立的先例,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了现实。
第三次飞跃(通过改革开放完善发展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据时代主题变化,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坚持改革开放,成功突破斯大林模式,改变了积贫积弱的落后面貌,进入了早日实现小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新时期。
大大提升了综合国力,经济和社会发展空前迅速,巩固了社会主义基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诞生了邓论、三代、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为科学社义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试论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两大基石: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展为两大基石。
唯物史观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提供了正确的思想道路。
1、社会历史的发展要到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中寻找答案,生产力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
社义是资义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义代替资,是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发展的必然结果。
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要变革建立新的,就要通过阶级斗争实现,资的社会矛盾是无阶和资阶的矛盾,社义是无阶反对资阶的阶级斗争必然产物。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和历史财富的创造者,是实现社会变革,推动社会前进的决定力量,只有靠无阶和人民才能实现社义。
剩余价值是的科学社义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
1、揭露了资义剥削的秘密和雇佣劳动制度的本质,揭露了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公正平等的虚伪性,资义生产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实质。
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论证
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论证《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恩格斯系统论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著作。
全书用凝练而通俗的语言分析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思想轨迹,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原理进行了详尽阐述。
这部著作被马克思誉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也被列宁称为是“每个觉悟的工人必读的书籍”。
写作的时代背景这部著作是恩格斯于19世纪70年代后期所写。
当时的资本主义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有了快速的发展,资本主义逐步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
与此同时,国际工人运动也产生新的需求。
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纷纷建立了工人阶级政党,迫切需要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指导。
然而,这一时期,很多错误思潮却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扩散传播。
最突出的是德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欧根·杜林,他发表了一系列论著向马克思主义发起攻击。
基于此,为了帮助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解决思想上的混乱,宣传普及科学社会主义,推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从1876年到1878年间,恩格斯写下了一部长篇著作《反杜林论》。
1880年,应法国工人活动家保尔·拉法格的请求,恩格斯把《反杜林论》“理论部分中最重要的部分”摘选出来改编成了一本通俗的著作,于1880年以《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为名在法国发表。
1883年出版德文版时,书名改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主要内容和核心观点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恩格斯首先追溯了社会主义在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理论形态,即空想社会主义。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历史地产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了早期无产者自发反抗资本主义剥削的斗争。
恩格斯指出,“伴随着一个还没有成熟的阶级的这些革命暴动,产生了相应的理论表现”,即空想社会主义。
1516年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问世,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
之后,空想社会主义经历大约300年左右的发展。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关系辨析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关系辨析【摘要】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是一般形态的历史哲学,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主义这一特殊历史形态的历史哲学,它们相伴而生,唯物史观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有指导作用,剩余价值理论又证明了一般形态的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又从各自的角度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必然性。
【关键词】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社会主义众所周知,马克思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
可是,我们也同样知道,马克思的伟大成果不是他一个人的贡献,他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继承;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是对费尔巴哈的批判继承。
真正属于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则是他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这两者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现实。
我们不能机械地把两者截然分开,实际上,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是一个历史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两者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和互相渗透的。
具体来看,历史唯物主义属于一般形态的历史哲学,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一种假设。
然而剩余价值理论却把一般形态的唯物史观作为自己的哲学方法论,在这种哲学方法论指导下的经济学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则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固有矛盾性和它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也就是说这个结论是对唯物史观的证明。
一、唯物史观是对人类社会历史一般规律的揭示,是假设唯物史观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1843年马克思写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手稿的阶段,在这篇手稿中第一次提出了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观点;第二,1844年马克思写作《经济学哲学手稿》,在这篇手稿中提出了社会生产方式决定政治上层建筑诸因素和社会意识各种形式的观点;第三,1845年到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的阶段,第一次阐明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解读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导读一、写作背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恩格斯应法国工人党领袖拉法格的请求,将《反杜林论》中的三章(“引论”的第一章和第三编的一、二两章)改写而成的一部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的通俗著作,它的写作背景大致包括两个方面。
从总体上看,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资本主义已经由它的上升阶段即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开始向它的最高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资本主义处于相对和平发展时期。
这个时期提到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者面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聚集和团结无产阶级革命力量,广泛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确立各国工人运动的领导核心,而要建立民族国家的社会主义政党,首先要有马克思主义武装,重在思想建党。
这是恩格斯发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的大的历史背景。
从具体国家建党情况看,在欧美各国中最早建立的无产阶级政党是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它的成立,促进了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对德国的统治阶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德国反动政府一方面镇压工人运动,另一方面又企图宣传一些庸俗的折中主义,以抵制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影响,而从德国党本身的建立和发展来看,又受来自工人运动内部的拉萨尔派机会主义的影响。
这时,德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杜林以社会主义的“改革家”面貌出现,他拼凑了一套所谓包罗万象的“终极的真理”和最终形式的理论体系,企图以其假社会主义理论来代替马克思主义,从而瓦解工人运动。
为了批判杜林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捍卫马克思主义,保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健康发展,维护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团结统一,恩格斯写下了《反杜林论》,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方面对杜林的观点进行了彻底地清算和批判,同时系统完整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法国工人党是在工会活动的基础上建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比较混杂。
除了马克思主义者外,还有其他机会主义者也打着社会主义招牌,混入革命队伍,散布各种错误思想。
为了帮助法国党从思想上政治上建成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帮助它同无政府主义、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堕落为宗派主义的空想社会主义划清界限,在《反杜林论》发表两年之后,恩格斯应拉法格的请求从《反杜林论》中抽出三章改编成《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于1880年分期刊登在《社会主义评论》第3—5期上,原名为《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
唯物史观对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的影响探析
唯物史观对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的影响探析作者:刘赛来源:《学园》2013年第26期【摘要】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是一部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也是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书籍。
该书的第二章重点阐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体系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
本文拟对唯物史观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做一简单梳理。
【关键词】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6-0020-02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去考察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使唯心主义从历史观中被“驱逐”出来。
唯物史观的伟大意义在于,它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在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内涵的同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也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因此要求我们必须对它的整个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以利于更好地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一唯物史观的创立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研究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的结合。
唯物史观的创立,有其深刻的经济、政治、思想条件和依据。
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建立和发展,是唯物史观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相联系,现代工业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一方面,为唯物史观的创立提供了阶级基础;另一方面,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的发展,无产阶级也迫切要求从理论上强调自己的历史地位、使命和作用,说明社会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为自己的斗争指出正确的方向、道路和方法。
而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三大直接理论来源。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考点汇总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本文批判了杜林的反动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第一次以论战的形式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各种矛盾,找出解决矛盾方法,指明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途径,全面地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原理。
第一章着重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来源,分析了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指出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性。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和理论来源:1、科学社会主义(即现代社会主义),从其内容上说,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科学反映,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的无政府状态进行考察的结果。
2、科学社会主义就其思想理论来源来说,是从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材料出发的,批判地吸取了它们的合理内容。
(二)空想社会主义三个时期和发展过程:(1)16—17世纪家庭手工业,:莫尔的《乌托邦》和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和闵采尔。
他们有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描绘,即乌托邦主义,在这种理想社会里,大家共同劳动,共同分配,没有财产的私有观念,没有剥削,没有贫困。
(2)18世纪的手工工场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法国的摩莱里和马布利,梅叶和巴贝夫。
他们不但要求每个人的政治平等,而且要求消灭阶级差别,废除私有制,建立财产公有、人人平等自由、按需分配的共和国。
因此恩格斯称他们的理论是“直接共产主义的理论。
”(3)19世纪初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以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代表。
这是空想社会主义的最高阶段。
1、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1)一方面,它们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以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有所暴露而又很不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这一点决定了它们的学说是不完备、不成熟的。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书笔记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后感任何一种理论的创立,都有其衍生的脉络,任何一种科学理论或思想都有其开放的体系,包括其对历史的批判继承和对未来的科学预见。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说明了社会主义是如何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
这部著作是恩格斯应拉法格的请求,把他在1877—1878年写成的《反杜林论》一书中的三章抽取出来改写而成的。
它指出,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社会主义的必然出现,这就点明了这部著作的重要价值和伟大意义。
下面就是本人对此书的理解。
一、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首章概述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通过评述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学说优缺点,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其中,恩格斯认为该三位启蒙家并不是代表无产阶级的立场而进行社会主义改革,而是站在理想资产者的立场,从而推论法国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的革命。
这些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产阶级的分析有一定的深刻性和反思性,但没有真正运用到唯物辩证法。
恩格斯在本书一开头就指出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空想社会主义以1516年莫尔的《乌托邦》一书问世为标志,到19世纪40年代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在欧洲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发展。
恩格斯说过:“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个人的肩上的。
虽然这三个人的学说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终究是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说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
”在本书第一章中,恩格斯论述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产生的思想理论贡献。
一是深刻揭露和无情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与罪恶,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和研究资本主义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二是在他们的社会历史观中包含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素,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某些天才预测,为唯物史观的形成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做好了准备。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简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简介(1880),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单行本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历史背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是恩格斯把《反杜林论》的三章.即《引论》第一章概论、第二篇社会主义第一章历史和第二章理论加以改写使之成为独立而又通俗的著作。
1867年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欧·杜林公然反对,并在1871-1875年间先后抛出了三部无论在外观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很有分量的书,即《国民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批判史》、《国民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教程》、《哲学教程》,这正是“向一切前辈哲学家和经济学家进攻,特别是向马克思进攻的三路论证大军”。
(第9页)杜林不仅声称自己改信社会主义,而且,向德国公众提出详尽的社会主义理论及其改造社会的完备实践计划。
当时,德国党内的两派爱森纳赫派和拉萨尔派刚刚合并,形成了统一的对敌力量,而杜林的理论极大地威胁着这个组织。
为了巩固和发展工人运动,为了促进法国马克思主义工人党的建立和稳固,为了划清工人运动中形形色色社会主义的界限,为了马克思的《资本论》写作的顺利进行以及为了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恩格斯不得不停写自己的重要著作《自然辩证法》来向杜林宣战。
在马克思的支持下,恩格斯用了两年时间写出一系列批判杜林的文章,后汇集成书,题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这就是《反杜林论》一书,此书给予杜林全面而有力的回击。
恩格斯应法国的保尔·拉法格的请求,将《反杜林论》中的三章编成小册子,并由保尔·拉法格译成法文于1880年出版,书名为《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
1883年为满足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要求,应苏黎世《社会民主党人报》编辑部的要求,出版德文本时,将书名改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后来,该书译成十种文字广为流传。
此书被马克思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
它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代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
这就是说,任何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思想体系的产生,都是为了表达一定的社会需要。
社会的需要又孕育着产生这种体系所需要的历史的思想前提。
”空想社会主义也是产生的。
16-17世纪,家庭手工业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运用暴力剥削农民的生产资料。
通过殖民侵略攫取巨额货币资本,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前提。
这使得一些先进的思想家看到了资本家的罪恶,幻想建立一个新的理想的社会制度。
在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托马斯.莫尔,他的《乌托邦》是人类思想史上第一部空想社会主义著作。
意大利思想家托马斯.康帕内拉,他的《太阳城》通过对现存社会制度的批判和对虚构的理想社会的描写,表达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恩格斯曾把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表现概括为对“理想社会制度的描写”。
18世纪,进入工场手工业时期,资产阶级掀起了启蒙运动。
也有一批先进的思想家对社会主义理想进行了追求和探索。
代表人物有:法国思想家,摩莱里。
法国著名政治家,理论家,马布利。
法国革命家,巴贝夫。
19世纪,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到来,资本主义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使得无产阶级的被剥削程度更加严重。
这种历史背景下,又出现了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人物的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他们的空想社会主义,把批判的锋芒指向资本主义,摆脱了前人空想社会主义的缺陷,并开始了将理论付诸于实践。
这个时期三大思想家都淋漓尽致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对未来社会提出许多积极的,天才的预测。
马克思把他们成为“第一批社会主义者”。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早先的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他们的指导思想是唯心史观,没有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来看待资本主义。
他们没有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不主张阶级斗争,饿蜜月认清无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和历史使命。
自己以“救世主”自居,否定工人阶级的决定力量。
为什么说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为什么说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 唯物史观与科学社会主义具有内在的关联。
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两个伟大的发现”,这些发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奠定了两大理论基石,其中唯物史观更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部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正是通过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科学全面、彻底地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从而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实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所实现的哲学变革的关键。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是唯心史观。
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煞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因而这样的观点被称为英雄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社会历史观的伟大革命变革,宣告了唯心主义的彻底破产,结束了唯心主义对社会历史领域的长期统治,自然观和历史观第一次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实现了统一,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为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
空想社会主义从唯心主义出发设想社会主义,唯物史观用唯物主义眼光看社会发展的规律,阐明了科学的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 是与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相联系的, 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没有科学社会主义。
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揭示了社会生产力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因,一切社会变革都来自生产方式的变化,从而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剩余价值理论来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认为资本家用货币购买劳动力,使货币转化为资本,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分两部分,一部分做为工资补偿劳动力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资本家活动的出发点是无止境的追求剩余价值,进而扩大生产,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矛盾越加尖锐。
为什么说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现实
为什么说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现实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几乎是在相同的时间内各自通过艰苦的探索,在阶级斗争和科学研究的革命实践中,完成了从唯心主义者到唯物主义者、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论,创立了唯物史观,为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为科学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
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找到了变革社会的正确道路。
它肯定了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地位,找到了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更加看重了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实践活动。
后来,谈及黑格尔哲学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时,恩格斯说:“如果不是先有德国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那么德国科学社会主义就不可能创立。
”至于费尔巴哈,恩格斯说的很清楚:“他在某些方面是黑格尔哲学与我们观点之间的中间环节”。
并且承认,“在那个狂风暴雨的时期,费尔巴哈给我们的影响,比黑格尔以后的任何其他哲学家都大”。
马克思又在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剩余价值学说,为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为科学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
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资本主义的本质,深刻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
它揭示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途径。
它阐明了无产阶级的真正的地位和历史作用,进一步论证了无产阶级是变革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
正是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终于把空想社会主义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了。
综上所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在于:它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唯心史观,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革中去探求未来理想社会,从而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上;它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阶级调和的思想,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两个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的产物,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正确道路。
它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把无产阶级看作值得同情的受苦难的阶级的观点,发现了无产阶级是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思考
只要用心,我们就会看到当 代世界社会主义因素的增长
这是客观必然性的体现
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当然也不能只强调必然性, 而忘记社会主义的实现,是 客观必然与主观奋斗的结合
23
思考
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前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实际上必须面对的矛盾是:一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 矛盾 实际上,作为两种学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其对立面,但不是绝对的对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厘清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理论体系的关系 它克服了沉重的理论包袱,推崇有所扬有所弃地对待资本主义文明,尽可能把资本主义好 的因素,纳入到社会主义实践中来
思考
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性?
首先要认识到,社会主义必然到来,不代表马上就会到来 还要认识到,社会主义是历史的产物,社会主义必然到来,是客观历史进程推进的结果
不能人为地宣称,进入到发达的社会主义,或者说跑步就能进入共产主义 这样做,不会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必然实现的信心,反倒会让人们产生对社会主义必然到 来的质疑 只要谈必然,就说明它是客观的,不是你主观宣称就能实现的 这是历史的逻辑,来不得半点儿戏
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
直到今天,我们也可以说,它是了解马 克思、恩格斯原初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理 论的必读经典文献,对于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建设具有极大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2
思考
科学社会主义从何而来?
社会主义作为一股思潮不是"忽如一夜春风 来",它有前期理论成果的积累,即18世纪 启蒙学者们提出的各种原则和空想社会主义 者设想的价值理念。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进行社会主义实践,必须正视作为科学社会 主义理论源起的启蒙理想和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对启蒙理想进一步的、更彻 底的发展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一部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
它指出,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社会主义的必然出现。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提到空想社会主义就不得不说三位为其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空想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
在圣西门那里,除无产阶级的倾向外,资产阶级的倾向还有一定的影响;傅立叶反对资本主义,期望建立一种以法伦斯泰尔为基层组织的社会主义社会;欧文在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里,在这种生产所造成的种种对立的影响下,直接从法国唯物主义出发,系统地制定了他的消除阶级差别的方案。
这三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不是作为当时已经历史地产生的无产阶级的利益的代表出现的。
他们不是只想解放某一个阶级,而是解放全人类,建立理性和永恒正义的王国。
其中欧文虽曾尝试过将共产主义理论付诸于实践,但最后以失败告终。
无法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所以他们的社会主义理论注定只是空想。
空想社会主义虽然因为其理论不完备无法科学地发展,但它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揭露的资本主义的虚伪。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当黑格尔运用辩证法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想象为一个过程,即想象它是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改造和发展中,并企图解释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透过一切表面的偶然性揭示这一过程中的内在规律性,历史观便从形而上学中解放了出来,成为了辩证的。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统一起来,唯物主义历史观便产生了。
另一方面,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即使资本家按照劳动力作为商品在市场上所具有的全部价值来购买他的工人的劳动力,他从劳动力榨取的价值仍然比他为这劳动力付出的多,这种剩余价值归根到底构成了资产阶级手中日益增加的资本量所积累而成的价值总量。
如何正确理解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如何正确理解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答: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1.“两大发现”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提供了理论依据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几乎是在相同的时间内各自通过艰苦的探索,在阶级斗争和科学研究的革命实践中,完成了从唯心主义者到唯物主义者、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2.“两大发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1)唯物史观的发现,使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发生了深刻的革命性变化。
它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对于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①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指明了用社会存在来说明社会意识的正确途径;②唯物史观揭示了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③唯物史观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找到了实现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
因此,唯物史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块理论基石。
(2)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对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①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雇佣劳动的本质,指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真正地位;②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指明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③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指明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是推翻资本主义的根本途径。
因此,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二块理论基石。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沦,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世界是怎样发展而来的,其规律是什么,今后的发展方向的展望.剩余价值学说,深刻描述了当时复杂的社会关系,昭示社会上的主要矛盾.两大理论是真真实实的科学著作.是对唯心史观和资本主义理论的一次颠覆,至今都如雷在耳. 当然社会主义也有过于理想化的一面,这是在实践中要不断修正的.。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后感最近读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有很大感触。
有感而发,写下如下读后感:《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由恩格斯所写,全书阐述的道理深刻而且通俗易懂,因此马克思把这一著作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说明了社会主义是如何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是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
全书分为三章:第一章概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发展,指出空想社会主义是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阶级状况的反映,评述了H.圣西门、C.傅立叶、R.欧文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学说的积极因素和历史局限性,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在这一章中,恩格斯揭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原理,这就是说:任何时代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理论,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也都是在继承前人已有的思想材料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现代社会主义学说的产生,是有其社会经济根源和思想理论来源的。
“恩格斯肯定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学说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思想理论贡献。
.圣西门、C.傅立叶、R.欧文三个人的学说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已有所暴露而又很不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但是,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有着明显的理论缺陷。
不能够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去发现历史必然性;他们仅仅把无产阶级看成“受苦的阶级”与同情的对象,而没有把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看成是实现破旧创新的社会力量;他们寄希望于社会上层和富人,以为通过宣传、呼吁、试验就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理想,因而没有找到实现社会理想的正确道路。
最后恩格斯指出:“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
”这个重要论断一语道破了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到科学的关键。
第二章阐述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种思维方式的对立,说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历史背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出版于1880年,是恩格斯应保·拉法格的请求把《反杜林论》中的三章(《引论》的第1章、第3编的第1章和第2章)改写成为一篇独立的通俗的着作,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是一部全面扞卫马克思主义的着作。
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以后,国际工人运动从高潮时期转入低潮时期,革命处于和平发展时期。
当时国际工人运动的主要任务是在各国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从思想上、组织上为革命做准备,以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
但是统治阶级害怕本国革命力量的发展,所以对马克思主义学说进行大肆的攻击和污蔑。
同时,各种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也在工人运动中流传、扩散,阻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其中,德国柏林大学的讲师欧根·杜林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很有市场。
他在70年代连续出版了《国民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批判史》《国民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学讲义》和《哲学教程》,宣传折衷主义哲学、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和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全面攻击马克思主义。
所以,恩格斯写了《反杜林论》。
在哲学方面,批判了杜林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和形而上学,论证了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政治经济学方面,批判了杜林的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
1880年,为了向法国的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反对当时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帮助法国工人建立革命政党,从而更好地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应法国工人党的革命派、马克思的女婿拉法格的请求,恩格斯把《反杜林系统论》中“最重要的部分”,即引论中的第一章“概论”,第三编的一、二两章抽出来汇集在一起,作了一些修改后,由拉法格译成法文,同年5月在巴黎出版。
原来名叫《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1883年出法文版时改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五·四”前后已在我国开始流传,1920年时曾被毛泽东同志列入“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必读书目,多年来也是我党干部的必读书目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如何使社会注意由空想变成科学
恩格斯晚年在总结马克思的伟大功绩时说,马克思的贡献有两个,一个是发现唯物史观,一个是发现剩余价值。
也可以说,这两大贡献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整个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思想宝库的主要贡献,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主要内容。
这两个学说就其实质而言,都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其发展前途的学说,关于人的解放的学说,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一句话是关于社会主义的学说。
剩余价值理论,表面看来是在研究经济问题,其实是在研究人,研究经济关系背后隐藏着的人与人的关系,其实质上是关于工人阶级革命的理论。
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自从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资本论》这样,对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69页。
)。
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的目的并非为了创立一个历史学派,也非仅仅为了合理地解释历史,而重要的是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为了变革现实,为了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因此,唯物史观的落脚点在于,指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说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因此,无论是唯物史观,还是剩余价值学说,都属于科学社会主义体系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他们所处时代的特点和社会实际出发,批判地吸取了古典经济学派价值理论的合理成分,创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
盾,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正是因为有了唯物史观和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剩余价值学说这两个伟大发现,社会主义才从空想变成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