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论述题格式简洁版ppt课件

合集下载

历史小论文解题 ppt课件

历史小论文解题  ppt课件
.........
ppt课件
10
第二步:理清问题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材料为 唐朝时期玄奘西行求佛法 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法并对日本各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玄奘西行图及鉴真东渡图。
两者的关系:
问题为解读材料,然后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透过材料所述信息,提炼出对历史信息的认识,用所学知识加以阐述。
ppt课件
11
第三步:阐述,150字以内
观点:
×××××××××
顶格写;要紧扣题目要求;
语言朴实(不是大白话)、专业;书写、卷面要美观。

阐述紧扣标题且阐述要力求多角度(2--3个角度);

④史论结合:所用史实务必正确合理;可先史后论或先论后史或
夹叙夹议 ;史论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 ,不能自相矛盾,才有说
1.命题式: 给出一个或者几个观点,任选一个进行论证
2.半命题式:给出材料,自己对材料进行解读,多角度分析, 高度概括,提炼出符合题目要求的观点进行论证
ppt课件
4
三、普遍存在的问题
没有形成对问题理解的升华,题目本身的意义拓 展不够。
ppt课件5四、解 Nhomakorabea的基本方法
ppt课件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 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 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 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 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 文明史》等

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历史材料论述题观点提炼策略复习课件(共29张PPT通用版)

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历史材料论述题观点提炼策略复习课件(共29张PPT通用版)
(2017福建中考题)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 界文明史》等
观点可多角度提炼 改革角度
1)变革旧制会促进社 会进步
2)只有改革旧制才能 顺应时代潮流
答题步骤 一 阅读材料,列关键词
影响、认识、感悟、启迪、认同、启示 …
观点必须是完整的 陈述句 肯定句 工业革命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吗? 给世界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工业革命的意义。
答题步骤 二 遴选史实,论证观点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搜寻和遴选可以论证观点的
史实。要记住:“孤孤证证不不立立” —— 需围绕观点,
遴选 两两个个或或两两个个以以上的史史实实 作为论据论证。所遴 选的史实,其中一个可以来源于材料,另一个来源 于所学知识。不论是观点提炼还是论据选取,都应 与“材料主题”有关,切忌抛开所提供的材料、抛 开课本知识乱发挥。
(2017福建中考题)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 界文明史》等
观点可多角度提炼 民主制度建设角度
从专制到民主是历史 发展的必然
答题步骤 一 阅读材料,列关键词
材料: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1640年开始,历经曲 折,先后经历内战、共和、军事独裁、王朝复辟等 阶段,直至1688年革命结束。1689年,英国议会 颁布法案,限制国王行政、司法等权力。1701年, 议会颁布《王位继承法》,规范王位继承问题,规 定国王的一切决定须经同意该项决定的大臣签署后 才能生效。18世纪中期,英国基本确立了以法律规 范国家权力的近代民主制度——君主立宪制。
1 找关键词,列事件
铁路出现与发展
2 概括材料大意
铁路出现的意义
3 提炼自己观点
铁路的发展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答题步骤 一 阅读材料,列关键词
材料: 1825年,第一条铁路通车,它连接了斯托 克顿与达林顿。铁路发展飞快,到19世纪中叶,铁 路网已遍布全欧洲。铁路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拿破仑在俄国遭遇惨败后,返回巴黎的1400英里 路程总共用了312个小时——平均每小时5英里。 拿破仑运用了当时能找到的一切快捷的交通手段, 如果换作普通旅客,可能要多花费一倍以上的时间 。铁路把这种局面扭转了。任何普通旅客搭乘火车 走完这段距离都用不了48小时。换句话说,它把欧 洲的主要路程用时缩短了90%,这让任何一个政府 都拥有了管辖比过去大10倍地域的能力。

历史论述题

历史论述题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 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 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 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 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三)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 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 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对 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 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
(五)随着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 向复兴。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 —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 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 碍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 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着自上而下的改良 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 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 社会制度。
一、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爱国必须革命。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争取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 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 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 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 开辟道路。

九年级上册历史论述题专题训练 课件(19张PPT)

九年级上册历史论述题专题训练  课件(19张PPT)

论点:和平交往推动着人类的进步。(1分) 论述:伴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罗马将基督教、罗马法和拉丁语传播到它统治 的地区,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在古代世界阿拉伯商旅往来于东西方之 间,将中国的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度的食糖传到了欧洲,也将印度人发 明计数法加以改造成“阿拉伯数字”,传播到欧洲,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与欧洲社会的发展。(2分) 结论:由此可见: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我们要以开放包容 的心态,虚心接纳人类优秀文明成果。(1分)
观点2:从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材料:1789年根据这一宪法成立的联邦政府,……一个长期稳定的强有力却不专 制的中央政府取代了以前松散的软弱无力的联邦政府。在这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 除南北战争以外,宪法和联邦政府保证了美国始终处于一种政治和社会高度稳定 的状态,这就为美国的长期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很好的社会环境……并成为美国 迈向现代化的起点。在宪法制定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很快 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摘编自孙家堑《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历史作 用》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观点:物品交流促进经济文化发展。
学以致用
论述:①张骞通西域后,开辟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及冶铁、凿
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良种马、香料、瓜果以及乐舞等传入中国,促
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②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推动了新、旧大陆之间的物
——摘自张进铭《论宪法和建立联邦政府对美国长期经济发展的影响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观点:法律的颁布实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论述:①1787年美国宪法实施,美国由此建立了统一有力的联邦政府,从而保证 了国家政治长期稳定,经济快速发展。②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开始 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推动工业革命在英国率先开展,成为世界强国。 结论:综上所述,法律的颁布实施是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推动 国家社会发展。

2023年 福建中考二轮专题复习 初中历史 专题十二 材料论述题及答题技巧 课件(41张PPT)

2023年 福建中考二轮专题复习 初中历史 专题十二 材料论述题及答题技巧 课件(41张PPT)
专题十二 材料论述题及答题技巧
【题型特点】 材料论述题对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有一定的要求,是初、高中衔接教学 的体现。材料论述题一般体现为文字材料、图片材料、表格材料、图文结 合、表文结合的形式。该题型分值为12分,第一问2分难度较小,学生根据材 料或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得出答案;第二问10分难度较大。
6.(2022·泉州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61-1888年中国重大历史事件简表(部分)
时间 1861 1862 1865 1872 1873 1876 1888
历史事件 清政府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第一所外语学堂“京师同文馆”成立 江南机器制造局在上海成立 第一批官费留学生赴美
【试题训练】 1.(2022·龙岩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项目 背景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
北魏时期的改革
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 魏晋以来,北方出现各民族的大交
步推广,新兴地主阶级实力 融,内迁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和
增强,各诸侯国统治者纷纷 习俗上与汉族已无明显区别,鲜卑
实行变法改革
拓跋部内迁较晚
4.(2022·三明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史中的五个历史时期
历史时期
史实节选
阶段特征
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 秦汉时期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和巩固
三国两晋 南北朝时期
北魏孝文帝改革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隋唐时期 辽宋夏 金元时期 明清时期
中国古代史中的五个历史时期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指出2023年是纪念辛亥革命多少周年。 答:112周年。
(2)阅读上述材料,围绕“孙中山先生”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 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答:观点: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论述: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推 翻清政府的革命思想,组建了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指导了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 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 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综上所述,孙中山先 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发展进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 重大贡献。

历史论述题

历史论述题

• 观点:鸦片战争打断了中国的社会发展历程 • 论证:鸦片战争之前,中国虽然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
化,但已经开始走向衰落,经济上虽然农耕经济高度发 展,但其中已经出现了代表世界潮流的资本主义萌芽, 文化上八股取士束缚人民的思想,但李贽、黄宗羲、顾 炎武、王夫子等人的思想已经昭显着早期启蒙的意义。 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的入侵,中国也会缓慢地步入近代社 会,迈出近代化的步伐。而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大量 主权丧失,人民深受苦难,使得中国独立发展变为不可 能。虽然鸦片战争之后,西方的科技和理念的传播也使 得中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但这都是在付出极大的代价 和苦难之后获得的。 • 结论:中国要想步入近代化需要自身的不断发展而不是 列强的侵略助力。
• 材料:众所周知,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发动的旨在掠夺中 国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后,
• 中华民族陷入了灾难的深渊。直到今天,许许多多的中国人甚 至都不愿翻开中国近代史,因
• 为,它留在我们民族记忆深处的是太多的屈辱和辛酸。 • 但是,身处21世纪的中国青年,当我们平心静气地来反思这段
历史的时候,从这场战争中,我们除了感受到屈辱之外,还能 得到哪些认识呢? • 如果没有鸦片战争,中国现在会是什么样子?……中国人也许 至今仍在封建专制的黑洞中三 • 跪九叩……如果没有西洋文明的强制介入,单靠中国人自身的 进化是很难走出封建专制 • 的……大英帝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是强盗式的赤裸裸 的侵略,但客观上推动了中国 • 社会的进步。——摘自《中国近代史》 • 评材料中关于鸦片战争影响的观点。(12分) •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 材料:19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以及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时 代关注的焦点,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究竟是灾难还是福祉,是以平 等为主导的发展,还是以自由为优先的行进,很多思想家在思想领域 展开了批判与辩护的激烈交锋。

高考历史论述题一般解题思路(开放题)(共21张PPT)

高考历史论述题一般解题思路(开放题)(共21张PPT)

题型二:目录修补
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 两条战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 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 全会 第二十三章 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 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 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角度二:国内+国外
举例三要素: ①事例背景 ②事例具体表现 ③事例影响
角度三:内因+外因
3、小结(理论升华):论证内容概括+结论
注:格式要求
观点:****************************** 论证:(政治)例子一:(背景、表现、影响) (经济)例子二(背景、表现、影响) (文化)例子三(背景、表现、影响)
评材料中关于全球化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 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观点一:全球化削弱了国家主权,有利于世界稳定、促进国家间合作,增加 国家的财富。(2分) 表态:我赞成!
论述:①全球化中许多主权国家以国家手段应对全球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弱, 将会加强抛弃国家间竞争的行动,冲突将减少。(如全球气候问题、恐怖主 义问题等,需要全球国家共同应对。)(表现)
3.历史教材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1960年新中国成立11年, 打败了反动统治者。教科书的编写受时代气息的影响,出于与中央 保持一致的需要,编成了此教科书。(6分)
其实,我们应该正确面对那些党派之争,用包容之心去对待历 史。历史无法改变,我们要正确认识历史。 (2分)

历史材料论述题-何PPT

历史材料论述题-何PPT
(3)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神舟五号,神舟七号的成功促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4)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为世界性饥饿问题的解决做出了巨大贡献。
(5)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为人类生命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6)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7)第二次工业革命,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
主题三:民主法治
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
论点:专制逐渐被民主所替代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所在。
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
论证: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君主立宪制。
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
②美国独立战争后,通过1787年宪法建立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
③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封建统治,传播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建立共和政体;
结论:人治到法治,专制到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进步重要表现,我们要坚持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④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主题四:对外交流
(2)张骞出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交流。
(3)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主题二:制度
论点: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不敌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论证:(1)近代,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均战败,根本原因在于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
(2)而同一时期的西方的英、法、日、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实力强大。
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
结论:落后的封建制度必然会被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历史论述题格式简洁版课件

历史论述题格式简洁版课件
4
②划出关键句(结合关键词来找) 有可能出现在段首或者段末
关键句 判断性的句子,或者带有转折词的句子
③总结中心思想
④如何写出有观点味道的观点 采用连接词造句的形式可以避免写出陈述史实不符合观点特点的弊端,以下 提供几个模板供参考 A:只有…………才能……( 只有坚持正确的改革才能使人民幸福、社会发展、国家进步) B:只要…………就能…… (只要坚持正确的改革就能使人民幸福、社会发展、国家进步) C:……可以(是)……… (坚持正确的改革可以使人民幸福、社会发展、国家进步)
1
练习
(1)材料一描述的这种现象出现在哪一时期?“苏湖熟,天下足” 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什么特征?
宋朝, 经济中心已经从北方转移到南方
(2)材料二呈现的内容分别说明了什么?材料二与材料一描述 的现象之间有什么关系?
①受北方战乱影响,北方人口大量迁移到南方,南方人口逐渐 超过北方。
②统治者对开垦荒田的政策支持。
8
鉴真留居日本期间,传播佛教,使佛教成为日本国教,日本国内 佛教文化盛行;根据中国唐代寺院建筑的样式,为日本精心设计 了唐招提寺,便是日本迄今为止最为著名的佛教建筑;鉴真还把 中国唐朝的医学、饮食等文化带到了日本。
北方人口迁移到南方为南方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并且带来了 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
(3)总结材料三中作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个例子 来证明作者的观点。
宋朝科技水平发达,比如 发明了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火药应
用在战争军事方面。
2
论述题
在做论述题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格式
有一个标准的答题格式,不仅可以让评卷老师清晰的看到我们的得 分点,也可以让我们在答题的过程中更有把握更加从容。论述题的答题 基本格式主要如下 观点: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观点一句话)【2分】 论述: XXXXXXXXXXXXXXXXX(首段结合材料事例进行论述) 【2分】

历史论述题

历史论述题
问世,地方戏曲繁盛,京剧形成。“吴派”画家、“扬州八怪” 开创了一代新的画风。(6分)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 揭露封建制度,要求个性解放的特征。(2分) 明朝时,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分别写成了《本草纲目》、 《农政全书》、《天工开物》三部科技巨著,以后科技方面就 没有重大的进展和创新。(3分)其特征是总结传统科学技术, 开始学习西方科学知识。(1分) 明朝中期以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 本主义萌芽成长。另一方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封建制 度日益腐朽,统治者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4分)上述文化现 象正是当时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1分)
根据以上材料,评述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12分) 要求:内容应包括外交努力的主要目标、经过、结果及其评价。答 题应成文,无需罗列材料,限1 80字以内。
范例答卷:
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明确提出收回山东权利 和废除不平等条约,但受到日本无理拒绝,美、 英百般阻挠。由于国内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代 表团在人民支持下,对和会提出了抗议,并拒绝 在和约上签字。中国代表团的外交努力,符合中 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坚定地维护了国家主权与领 土完整,体现了不屈服于列强淫威的民族气节, 增强了民族自信心。虽然山东问题没能解决,但 代表团拒签和约,是值得赞扬的。(168字)
(98年高考) [材料一] 中国代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指出,山东自古以来就 是中国领土,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应直接归还中国;至于二十一条、 l 9 1 8年中日关于山东的换文,以及英法等国与日本之间关于山东的协约,均因欧 战爆发所致,此次和会理应予以变更。中国代表团另提交了取消二十一条、直 接收回山东权利的书面照会。 日本代表宣称:胶州湾自日本占领后,事实上已为日本领属,而且中日对 于胶州租借地和铁路问题已有成约:如果山东问题不能圆满解决,日本将不在 和约上签字。美国代表提出:中日先于1 9 1 5年就山东问题换文,1 9 1 8年 又有续约,且英法同日本也有协定承认日本在山东的权利,和会须维持各项条 约的神圣性。英国代表则提出山东问题两项解决办法:或按照中日协定条约, 或使日本继承德国权利。 一一据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 [材料二](1919年)6月24日以后,北京外交部接连电告代表团:国内局势紧张, 人民要求拒签,政府压力极大,签字一事请陆总长(注:外交总长陆征祥,中 国代表团团长)自行决定。……当时国内公众团体以及某些省份的省长们甚为 焦急,纷纷致电代表团,坚请拒签.——摘自《顾维钧回忆录》第1分册 [材料三]因感觉大会对山东问题解决办法之不公道,中国代表团曾于1919年5 月4日对最高会议提出正式抗议,并于5月6日声请保留……媾和会议,对于解 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 字。 ——摘自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宣言》

中考历史论述题

中考历史论述题
计算机网络,但随着互联网的 发展,网络安全问题、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网络车骗等问题凸显。
综上所述,我认为科技的确是一把双刃剑,只要科学地利用好科技,不断地提高 和完善科技水平,相 信我们的生活肯定会因科技的发展而更加美好。
13.观点:适宜的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
中考历史论述题
1
1 .观点:先进思想促进社会发展进步/先进思想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思想解放 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论述: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 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 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人们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 洗礼。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 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马克了思想基础思主义指导了俄国的十月革命,推动 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的建立,促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综上所述,思想解放为社会变革提供思想理论基础,推动进人类的思想解放和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我们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 斗。
2.观点:制度创新是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手段 论述: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促进社会经济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西汉“推恩令”“盐铁官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等方面加强国家权力,巩 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我国进人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元朝行省制:行省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发展,对于我国地方管理 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 影响。
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欧、亚、非各洲之间开始了联 系和交往,世界的 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有利于世界各地间物种的交换和文化 的交流,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2018安徽中考题型突破复习课件:历史论述题(共23张ppt)

2018安徽中考题型突破复习课件:历史论述题(共23张ppt)

图4 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
图5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的联系
对比两幅地图后得出的第一印像是欧洲对外的商路和商贸中心 发生了变化;第二点是从两幅地图右下角的图例中可以看到图4 中的商路上活跃着诸多民族的商人,而图5中则没有提到这些贸 易主体。
根据两幅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前后地中海沿岸是欧洲 贸易中心,新航路开辟后,大西洋沿岸成为欧洲对外交往的中 心,该史实可以证明第一步发现的第一印象。根据图例可知14 世纪前后在世界商路上扮演重要贸易体角色的是东段为中国商 人,中段为阿拉伯商人,地中海地区为意大利商人;新航路开 辟以后在世界联系中承担商贸主角的是大西洋沿岸的西欧商人。 该史实可以证明“世界贸易体的变化”。 ①欧洲商路、贸易中心变化:图4:地中海沿岸是欧洲商路和贸 易中心;图5:大西洋沿岸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 ②世界主要贸易体(商人)变化:图4:阿拉伯、意大利、中国商 人为主;图5:西欧国家(英国等)商人为主。 世界各大洲联系范围变化:图4的商路只联系了欧亚非三洲; 图5则以欧洲为中心连接亚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
示例3——题中有两个论点(安徽 2011·17 节选)
17.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引发了福岛核泄漏。事件发生后,某校九 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科技革命与日本”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⑶面对是否继续发展核能产业,同学们中出现了两种不同 的观点:一种认为应继续发展,另一种认为应停止发展。 你支持哪一种观点并说出你的理由(只答观点未说明理由 不得分)(4分) 广岛原子弹爆炸 ①二战期间日本遭受了原子弹袭击,破坏性极大,产生了灾难性 后果。 ②这次核泄漏表明了核能产业危害大,较难控制,而且对自然灾 我认为应该停止发展核能产业。 害的规避较难。 ①这种产业危险性非常大,在战争中使用会带来巨大的毁灭性。 ③核能产业是可替代能源,我们可以选择发展其他新型能源。 ②人们很难规避自然灾害对核电的破坏,从而产生的灾难性后果。 ③我们可以采用其他新能源替代核能进行发电。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题论述题专项练习及答案-PPT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题论述题专项练习及答案-PPT

观点:明长城与北京故宫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作。 论述:明长城无论规模、质量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形制结构上更加坚固合 理,整体防御功能大大提高;故宫建筑形式雄伟、庄严,而且严谨、和谐,是 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家高级建筑群,是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 结论:明长城与北京故宫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建筑,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和富有 创新能力的象征。
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 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的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 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史历尽 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 民族共同体问题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摘自《中华文明》解说词 (1)秦朝的建立者是谁?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 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 故秦无敌于天下。------《战国策·秦策》
观点: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富裕强大。 论述: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通过奖励军功 生产、承认土地私有、统一度量衡等措施,使得秦国国力大增, 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论: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强大起来,说明变法是富国强兵之道。
参考答案:(1)《大唐西域记》。 (2) 观点1:坚韧不拔的精神是成功的基础。 论述:材料中的玄奘和鉴真都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这是他们能够成功到达目的地, 实现人生理想的基础。西汉的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途中遭遇匈奴的扣押, 但他同样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因此,他历经十年,终于不辱使命,到达西域,最 后回到长安,从而,开通了连接欧亚大陆的陆上通道——陆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东 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观点2:唐朝的对外交流具有主动性、双向性。 论述:唐朝的对外交流具有双向性。一方面,唐朝与亚非地区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 如唐朝的经济文化对日本、天竺等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各国的社会进步; 另一方面,唐朝也在经济文化交流中,成为一个开放的国家,吸收有益的外来文化, 对之进行改造,使之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进一步促进自身经济文化发展,使唐 朝更加强大。

高考历史论述题历年41题总结全国新课标1卷ppt课件

高考历史论述题历年41题总结全国新课标1卷ppt课件
西方:这一时期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如达芬奇、拉斐尔、莎士比 亚等人以复兴古典文化为旗帜,宣扬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抨击宗教神学,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而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 说”,否定了教会支持的地心说,也有利于人们视野的开阔和思想的 进步。
小结:4—17世纪的中国与西方,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人 文主义思想得到了弘扬,冲击了封建统治,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
—————摘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者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公式, 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3
答案一:
关系:科学技术促进了劳动工具的改进,有利于生产力提高.
第二十三章 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 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 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
第二十七章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 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
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
特》。
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茶叶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
大量输往欧洲。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 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英国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郑成功收复台湾。 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
——据李亚凡编《世达界北美历。史年表》等
余国进行官方贸易。废除丞相制度。郑和七 刷机。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统编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论述题整理 课件(18张ppt)

统编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论述题整理 课件(18张ppt)

观点1:建设经济特区有利于中国的繁荣 富强。
观点2:深圳特区的发展证明建立经济特 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论述:①建设经济特区,可以增强同国外 的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的 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 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 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
②1992年,深圳的生产总值比经济特区建 立前的1979年增长了144倍,从改革开放前 的边陲农业小镇变成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 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观点:国内情况和世界形势是第一个五年计划优 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依据。(2分)
论证:国内情况是旧中国的重工业非常落后门类 残缺不全,严重制约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2 分)国际上,新中国成立后,遭到以美国为首的 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被 迫卷入与美国的直接对抗,从而面临着巨大的军 事威胁。(2分)
结论:新中国的成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 义和影响,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2、(改革开放、经济特区) 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 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 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 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听说深 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 来,原因之一就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 质条件也好多了,可见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 物质文明来。
八下论述题复习
1、(开国大典)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 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 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 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 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我们的民族 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 们已经站起来了。------毛泽东
观点: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的转折 点。

2024年湖北省宣恩县中考历史常考论述题(1)课件+

2024年湖北省宣恩县中考历史常考论述题(1)课件+
方法得当,锦上添花。
历史小论文题型归纳与解题攻略
中考历史论述题是一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能力的重要题型。这类题型知识综合性强:论述题通常要求学生对 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述,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广 泛,需要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能力要求高:论述题不仅 要求学生能够记忆和复述历史知识,更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历史思维和方 法,对历史事件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和评价。同时,学生还需要 具备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开放性较强:论述题通常没 有固定的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 法。这种开放性使得论述题更具挑战性和探究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 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解题技巧:
3.深入分析:在列出要点后,要对每个要点进行深入的分 析和论述。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和评价,如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同时,要注意运用历史思 维和方法,如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等,对历史事件 进行客观、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评价。论点:提出自己的观 点。论述:围绕主题展开论述,可以采用时间顺序、逻辑顺 序或对比分析等方法。结论:总结全文,重申自己的观点, 提出建议或展望。
主要特点:
1.综合性: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开放性:题目往往没有唯一正确答案,鼓励学生 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3.实践性:通过写作形式,让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 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主要类型:
观点论述型:要求学生对某一历史观点或现象进行论述,展 示自己的理解和分析。
比较分析型:比较两个或多个历史事件、人物或现象的异同, 并分析原因。 原因分析型:探讨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发生的原因。 影响分析型:分析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对后世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贞观时期,在李世民的治理下,杜会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公元630年(贞 观四年),全国判处死刑的囚犯只有二十九人。公元632年(贞观六年),死 刑犯增至二百九十人。这一年的岁末,李世民准许他们回家办理后事,公 元633年(贞观七年)秋天再回来就死(古时秋天行刑)。公元633年(贞观七年) 九月,二百九十个囚犯全部回还,无一逃亡。那时的中国政治修明,官吏 各司其职人民安居乐业,不公平的现象较少,中国人心中没有多少怨气。 丰衣足食的人不会为生存铤而走险心气平和的人也不易走极端,因此犯罪 的概率也就少之 一一《历史考古》2006年3月17日《中国史上的黄金时代唯一一个没有贪污 的王朝》
北方人口迁移到南方为南方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并且带来了 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
(3)总结材料三中作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个例子 来证明作者的观点。
宋朝科技水平发达,比如 发明了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火药应
用在战争军事方面。
2
论述题
在做论述题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格式
有一个标准的答题格式,不仅可以让评卷老师清晰的看到我们的得 分点,也可以让我们在答题的过程中更有把握更加从容。论述题的答题 基本格式主要如下 观点: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观点一句话)【2分】 论述: XXXXXXXXXXXXXXXXX(首段结合材料事例进行论述) 【2分】
• 观点:重视民生是社会安定的重要基础。
• 论述 : 贞观年间之所以能出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安定景象,是因为唐
太宗与民休息的政策,使经济有了较大的恢复和发展。正如材料所说"丰
衣足食的人不会为生存铤而走险”,当百姓生活有了保障,人人各司其职,
社会矛盾自然缓和,国家也就走向安定和繁荣。
反观秦朝,统治者不仅刑罚严酷,而且赋税、徭役沉重,严重地影响
检测三答案
• 1-5 DACAB
6-10 DCDDC
材料题:
1.瓦子
2.①苏轼:豪迈而飘逸;②李清照:委婉、细腻、清秀
③辛弃疾:豪放
3.关汉卿:《窦娥冤》
4.①图一代表活字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②图二代表指南针,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世界
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③图三代表火药: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4
②划出关键句(结合关键词来找) 有可能出现在段首或者段末
关键句 判断性的句子,或者带有转折词的句子
③总结中心思想
④如何写出有观点味道的观点 采用连接词造句的形式可以避免写出陈述史实不符合观点特点的弊端,以下 提供几个模板供参考 A:只有…………才能……(只有坚持正确的改革才能使人民幸福、社会发展、国家进步) B:只要…………就能…… (只要坚持正确的改革就能使人民幸福、社会发展、国家进步) C:……可以(是)………(坚持正确的改革可以使人民幸福、社会发展、国家进步)
5
三、论述部分 注意是写一篇文章,请当做语文的议论文来写,需列举两个例子来证明你的 观点。分两段来论述,第一段论述总结材料中的例子来论证观点;第二段需 根据题目要求用材料外的例子来论证观点。最后,综上所述,提升拔高观点。
四、评分注意事项和细节 ①观点当中不要出现具体的人名、地名。如唐太宗、唐玄宗可用统治者代替。 ②观点不是陈述史实,要有一定的价值判断 ③本题是论述,不是感悟,因此不需要结合现实 ④本题是写文章,因此可以分段但不能标注序号,标注序号的文章档次降到 最低,即论述部分最高只能得2分。 ⑤要注意引用材料外例子的要求。题目中会对引用材料范围进行限制,如 “结合中国古代史进行论述”,则材料外的例子只能在中国近代史当中寻找。 ⑥综上所述一定要写,这部分有占分数,不能照抄观点,要有适当的拔高、 升华。
炼出来几个不那么重要的副观点。我们答题的时候要尽量去贴合主观点 来进行论述,这样无论是观点还是论述才能得到高分。 提炼观点我们提供以下几个建议供大家参考: ①找出文中的关键词
高频词:在文中多次出现, 关键词 转折性的连接词: 如: 然而、但是、却
判断、下定义性的词 : 如: 暴君、成功……
在材料中把这些词圈画出来有助于我们提炼观点时辅助进行思考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第二段结合材料外事例论述)【2分】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总结:综上所述,我认为XXXXXXXXXXXX(对观点进行升华、拔高)【2分】
3
二、提炼观点 每一篇提供给大家的材料其实都有一个主观点,还会从材料当中提
(1)材料中李世民治理下出现的太平盛世,被称为贞观之治,唐朝还有另 一个治世被称作什么?
开元盛世
7
贞观时期,在李世民的治理下,杜会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公元630年(观四年),全 国判处死刑的囚犯只有二十九人。公元632年(贞观六年),死刑犯增至二百九十人。这 一年的岁末,李世民准许他们回家办理后事,公元633年(贞观七年)秋天再回来就死(古 时秋天行刑)。公元633年(贞观七年)九月,二百九十个囚犯全部回还,无一逃亡。那时 的中国政治修明,官吏各司其职人民安居乐业,不公平的现象较少,中国人心中没有多 少怨气。丰衣足食的人不会为生存铤而走险心气平和的人也不易走极端,因此犯罪的概 率也就少之
1
练习
(1)材料一描述的这种现象出现在哪一时期?“苏湖熟,天下足” 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什么特征?
宋朝, 经济中心已经从北方转移到南方
(2)材料二呈现的内容分别说明了什么?材料二与材料一描述 的现象之间有什么关系?
①受北方战乱影响,北方人口大量迁移到南方,南方人口逐渐 超过北方。
②统治者对开垦荒田的政策支持。
了人民的生产生活,激化了社会矛盾,最后反抗暴秦的起义风起云涌,社
会动荡,秦朝二世而亡。
• 总结:综上所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少不了对民生
的关注,生活富足的人民,才能组成安定的社会和国家。
8
鉴真留居日本期间,传播佛教,使佛教成为日本国教,日本国内 佛教文化盛行;根据中国唐代寺院建筑的样式,为日本精心设计 了唐招提寺,便是日本迄今为止最为著名的佛教建筑;鉴真还把 中国唐朝的医学、饮食等文化带到了日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