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才培养⽅案川北幼⼉师范⾼等专科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才培养⽅案(2016版)⼀、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专业名称: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代码:670120K⼆、招⽣对象与学制、学习形式1.招⽣对象:⾼中毕业⽣,⽂理兼收。
2.学制:三年。
3.学习形式:全⽇制三、培养⽬标本专业培养能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德智体美全⾯发展的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才。
并且能够运⽤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理论,对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进⾏设计、开发、管理、利⽤及评价的综合应⽤型⼈才。
四、⼈才培养规格(⼀)本专业所培养的⼈才应具有以下职业道德素养、⽂化知识素养要求、能⼒素养要求:1.职业道德素养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热爱学⽣、教书育⼈、为⼈师表、终⾝学习。
2.⽂化知识素质(1)具有语⽂数学两门主科学科的全⾯扎实的知识和技能;(2)具有⾳乐或美术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3)具有⼴博的⽂化科学知识和多⽅⾯的兴趣与才能;(4)具有规范使⽤汉语汉字和准确、简洁、有技巧的表达的才能。
3.能⼒素养(1)教育实践能⼒教育教学设计:具有制定合理的教育教学计划,科学编写教学⽅案,设计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的能⼒;教育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具有建⽴良好的师⽣关系和同伴关系,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的学习兴趣,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式,现代化的教学⼿段,多变的教学机智提⾼教学质量的能⼒;教育教学的激励与评价:具有利⽤多元评价⽅式给予学⽣恰当的评价指导,引导学⽣进⾏⾃我评价的能⼒;教育教学的沟通与合作:具有倾听和进⾏有效沟通,与同事交流和共同发展,与家长、社会进⾏沟通与合作的能⼒;教育教学的反思与发展:具有对教育教学⼯作中出现的问题进⾏探索与研究,规划⾃⼰的专业发展,提⾼专业素质的能⼒。
(2)专业能⼒具有教学系统分析、设计、管理和评价的能⼒;具有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能⼒;?具有利⽤现代数字教学媒体开展教学的能⼒;?具有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制作的基本能⼒;?具有较⾼的信息技术素养,能很好的进⾏信息的搜索、处理与传播的能⼒;具有⼀定的科学研究、应⽤能⼒;?具备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能⼒;具有终⾝学习的意识和协作学习能⼒。
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基本学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有优良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具备扎实的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知识,具有教学系统设计能力,教学媒体的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能从事教育技术开发和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技术学导轮,现代设计美学、多媒体平面设计、动画制作、计算机辅助教育、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计算机网络及教育应用、教学系统设计、程序设计、教育网站开发与设计、Web应用技术等课程,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2.系统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有教学过程的设计、开发、应用和评价的基本能力;3.掌握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具有教育信息获取、处理、传递和运用的能力、CAI课件设计开发能力和相关网络系统工程实践能力;4.掌握教学媒体的原理、知识、技能,具有较强的媒体加工与整合能力;5.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专业外文阅读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和教育技术研究的基本方法;7.具有创新、工程和经济的意识和能力。
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主干学科: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B、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系统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现代设计美学、多媒体平面设计、动画制作、计算机网络及教育应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Web应用技术、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动画制作课程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教育技能训练、电视教材编导制作课程设计、教育实习与调查(模块二学生参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
五、专业特色本专业立足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要求和长江大学的实际状况,突出“厚基础、重实践与强能力”的办学特色,培养系统掌握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具有信息技术教学、网络教育管理维护和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开发、运用、管理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方案
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案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案⼀、专业简介本专业是教育学和信息科学交叉的新兴应⽤型专业。
我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创办于1984年,于2004年获得教育技术学⼆级学科硕⼠学位授予权。
在3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为⾼等院校、中等学校、电教机构、⼴播台、电视台、企事业单位⽂化宣传部门以及⾳像制作与出版单位输送了⼤量教学、技术和管理⼈才,在数字教育资源制作与研发⽅⾯形成了⾃⾝的优势和特⾊。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普及应⽤,教与学的形式和内容将发⽣深刻的变化,亟需既懂信息技术⼜懂教育的复合型⼈才,使得教育技术学专业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培养⽬标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深厚⼈⽂底蕴,掌握教育技术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信息技术和数字媒体设计、开发与应⽤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学习能⼒、交流能⼒和社会适应能⼒的综合型⼈才。
本专业毕业⽣适宜到教育系统、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从事技术与教育/培训融合创新应⽤的设计、开发、应⽤、管理、培训/教学等⼯作,到互联⽹教育产业和⼴播影视等多个⾏业进⾏数字化资源、教育软件、信息化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作。
预期毕业5年后,能够具备以下职业能⼒与成就(其中2-4项为任意⼀项):⽬标1:具备把个⼈理想追求融⼊国家和民族事业的社会担当,拥有健康的⾝⼼和深厚的⼈⽂底蕴与理科素养,对教育技术事业有⾼度认同感,确⽴把美好的教育技术事业作为⾃⼰毕⽣追求的远⼤理想。
理解并坚守职业道德规范,综合考虑法律、伦理道德等因素,在实践中能坚持以⼈为本,公众利益优先。
【职业道德】⽬标2:能够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融会贯通技术促进教育的原理与⽅法,掌握教育技术学基础知识以及信息技术知识,能够系统规划学校的管理信息化与教学系统化等⼯作,同时从事信息技术课程以及创客、机器⼈、STEAM等创新课程的教学⼯作,成长为学校信息化主管和优秀的中⼩学教师。
【信息化管理者和教师】⽬标3:掌握企业培训相关知识、成⼈教育与技术整合的原理与⽅法,能够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搭建企业知识管理体系,开展e-Learning项⽬的设计、组织和执⾏⼯作,开发数字化学习资源,成为企业培训的e-Learning规划⾻⼲。
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师教育类)一、业务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系统的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知识、扎实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与开发能力、较高的文化素养与艺术修养,能够在信息技术与教育应用领域从事教学资源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教育技术学专门人才以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技术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基本训练,以形成基本的专业素养和从事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应用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敬业精神与心理素质。
2. 掌握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前沿,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
3. 掌握信息化教学系统设计、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网络技术及教育应用、教学资源开发与管理等方面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具备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力。
4. 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熟悉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胜任各类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
三、学制与毕业学分学制:本专业标准学制为4年,实行弹性学制3-6年.学分:学生毕业总学分不低于167+6(素质教育活动课程)学分。
四、授予学位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总体安排(一)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活动时间安排表(二)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类别和结构比例表(三)教育技术学专业周学时计划分配表(四)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及学分分配表1、公共基础课程2、通识教育课程3、专业课程(其中教师教育课程仅限教师教育类专业开设)(1)专业基础课程(2)专业实验课程(3)专业方向课程(4)院系选修课程(5)教师教育类课程4、实践课程。
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方案
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教学中运用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学科。
它以教育教学理论和技术为基础,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旨在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满足数字化时代学习环境的需求。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教育教学理论与技术知识,具有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育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熟悉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技术基础知识;2.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工具的使用和应用;3.具备教育信息化方案设计和实施的能力;4.能够独立开展教育技术研究和项目管理工作;5.具有良好的沟通、协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培养要求1. 专业课程设置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教育教学基础课程:教育学原理、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概论等;•教育技术核心课程:教育技术设计与开发、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教育技术等;•教育信息化与创新课程:教育信息管理系统、教育数据分析与挖掘等;•实践教学环节:实习、项目实践、毕业设计等。
2. 实践教学环节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本专业设立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包括实习、项目实践以及毕业设计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将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教育教学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3. 课程评价与考核本专业采用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与考核方式。
其中包括课程平时表现评价、作业报告、实验与实习报告、期中考核和期末考试等。
同时,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与考核也将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创新能力。
四、学业规划1. 本科阶段本科阶段的学业规划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打好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基础。
学生应通过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了解教育教学理论和技术的基本原理,并积极参与相关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实践能力。
2. 研究生阶段研究生阶段的学业规划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深入研究和创新能力。
学生应进一步深化教育技术学的理论知识,学习相关研究方法和技能,并参与教育技术研究项目。
教育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Educational Technology专业代码:040110教育技术学专业于1993年设置,下设多媒与网络技术、数字影视技术两个方向。
本专业是教育学门类中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本科专业,与本专业相近的有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专业可面向非教育学类的学生进行双专业培养。
一、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能对教学系统和教学媒体进行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对教学资源与环境进行建设、管理、维护的复合型教育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信息科学和艺术科学的理论基础,受过良好的IT技能训练,具有良好的文化和艺术素养,具备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教学、研究的能力和对社会文化资源进行改造的能力。
毕业生可以承担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和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工作,可以服务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科研机构、各级政府部门、新闻出版等单位的公共服务体系的数字化建设,在各类企业中(特别是教育IT企业及影视制作部门)从事数字媒体资源的设计、开发、管理及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等;可以继续攻读教育技术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二)培养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掌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2.运用数字媒体进行高效学习和知识管理与创新的能力;3.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管理、应用和评价能力,尤其是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开发、管理的能力;4.掌握影视传播的基本理论,具有影视节目编导制作的能力;5.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高绩效培训和学习指导、服务的能力;6.会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具有进行教育技术相关课题的研究能力。
二、学制与修业年限学制4年。
实行弹性学制,修业年限3~6年,必须修够规定的学分方能毕业。
三、主干课程及实验(一)主干课程教育技术学、教学系统设计、学习科学与技术、教育传播学、教育技术研究方法、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计算机与网络教育应用、现代远程教育、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
西北师范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技术学专业.pdf
西北师范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技术学专业一、培养目标和要求(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人文情怀、国际视野、系统思维、批判性创新思维、良好信息素养,掌握现代教育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能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运用的研究、设计、开发、评价、管理、培训与学科教学,身心健康的21世纪应用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能力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1.系统掌握教育技术学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2.具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师自身专业发展能力;3.具备数字化校园环境的规划、设计、管理及维护能力;4.具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资源设计、开发能力;5.具备教育教学和各类中小型网站的设计与开发能力;6.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应用领域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的能力;7.具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从事信息化教育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能力。
二、学制与学分要求1、学制标准学制为四年,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2、学分要求学生至少应修满153学分方可毕业。
其中:必修110学分,选修43学分;课堂教学133学分,实践教学20学分。
学校平台课程中,学生应修满64学分,其中:必修51学分,选修13学分;课堂教学56学分,实践活动8学分。
学院平台课程中,学生应修满31学分,其中必修20学分,限选11学分;课堂教学31学分,实践教学0学分。
专业平台课程中,学生应修满58学分,其中:必修39学分,选修19学分;课堂教学46学分,实践教学12学分。
三、主干学科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主要课程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系统设计、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远程教育应用、学习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静态网页制作技术、教育传播学、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数字教育资源设计与开发、影视节目编导与制作、动态网站设计与开发、移动资源设计与开发、虚拟现实技术。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及学时比例表
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学科门类:教育学二级类:教育学类专业代码:040104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精神、兼通现代教育理论、艺术和信息技术,能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专业人才。
毕业生能在学校、国家机关、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大中型企业等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工作、影视媒体的设计与制作工作。
三、基本要求1、掌握教育理论、教学设计理论、传播学与心理学的基本知识;2、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制作;3、能进行网页设计与网站维护;4、能达到专业级的摄影、摄像与影视编导能力;5、能进行程序设计与开发(web程序设计);6、可继续攻读教育技术学以及相关技术学科、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
四、修业年限4年。
五、毕业规定及授予学位全学程采用学年学分制,学生在规定年限内,必须修满165学分,其中通识课程46学分,教育课程8学分,专业类99学分,实践类12学分,修满规定学分方能毕业,并达到学校有关学位授予规定要求的,可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六、主干学科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七、主要课程教育技术学导论、摄影基础、传播学、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学与教的原理、多媒体基础与应用、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数据结构、教学系统设计、电视节目制作、美术基础、教育软件制作、摄像技术基础、影视动画制作等。
八、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媒体制作实践、课程设计与开发实践、教学技能实训、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一般为21周。
2、专业见习和专业实习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时间为10周,安排在第四学年。
3、军训、劳动教育、社会调查等活动是促进学生素质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规定组织实施。
军训时间为2周,安排在入学后进行,劳动教育时间为3周,安排在第一、三、五学期,社会调查每年暑假一次。
4、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写作,按我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规范执行,安排在第八学期。
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 副本
专业编号: 816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人文和科学素养、较强的创新精神、较强的学习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系统掌握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能胜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工作,能在各级各类学校、行政企事业单位及其他教育相关行业从事教育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资源开发、应用、管理与评价等相关工作的教育技术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自信宽容的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正确判断的能力及一定的审美能力;具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习惯及求实与探索精神;具有良好的表达与沟通能力,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进行沟通与交流;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较强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与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同时具备乐教、懂教、会教、善教等教师专业素养。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1.系统掌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能够从事教育技术学相关基础及应用理论的研究工作;2.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及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能在各级各类学校及企业培训机构从事教学系统设计、教学实施及评价工作,能胜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3.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基本理论及其应用技术,具备教育信息技术环境设计与管理能力,能够从事学校及社会相应机构教育信息网络系统及多媒体教学环境设计及管理工作,以及一般教育信息应用系统设计、开发与管理工作;4.掌握教学媒体设计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方法,具备多媒体教学资源设计与制作能力;5.掌握教育影视传播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方法,具有教育影视节目编导、摄制与应用的能力。
二、主要课程教育技术学导论、计算机网络、教育信息处理、教育电视节目编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微机原理、多媒体技术、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教学系统设计、远程教育原理与技术、学与教的理论与方法。
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方案
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0104学科门类:教育学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培养目旳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对信息技术环境下旳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能力旳,具有宽厚理论基础和前沿专业技能、并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创新精神旳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后能到各类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宣传部门、电视台、广告企业、在线教学企业等行业,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与设计、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开发、影视创作和平面设计、教育电子出版物编辑等工作旳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同步为学生深入深造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二、培养规格1.掌握科学旳世界观和措施论,对旳认识科学与社会旳关系,热爱祖国,遵纪遵法,诚信、求实,为民族振兴而努力工作。
2.掌握从事教育技术学专业工作所需要旳有关学科旳基本知识。
系统掌握教育技术学专业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基本旳试验措施和科研措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实际问题旳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旳能力。
3.理解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与教育技术学专业有关旳各交叉学科旳知识,初步具有综合应用有关学科知识处理问题旳能力,具有适应相邻专业工作旳基本能力与素质。
4.具有良好旳口头体现与文字体现能力。
5.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与中等学校物理教育以及自我专业发展相适应旳旳阅读、交流和写作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
6.纯熟掌握计算机旳基本操作,可以纯熟运用办公软件office进行文字、表格及图像处理;至少可以纯熟运用一种专业软件处理本专业领域旳问题;可以纯熟互联网获取多种信息进行初步旳科研创新活动;能纯熟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工作。
7.具有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体育等方面广泛旳知识或爱好,具有一定旳批判性思维能力。
8.心理素质好,身体健康,拥有一定旳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
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方案
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模式教育技术学是现代教育学、现代心理学、传播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广播传媒技术相结合的新兴应用型交叉学科。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能够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创建、运用和管理的复合型与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要求1. 政治思想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 文化素质对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有一定了解,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认识和评析历史文化遗产,对经典影视作品有较高的鉴赏和评价能力;积极参加学校的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培养良好的文学修养、审美情趣、言谈举止、礼节礼仪和性格品质,塑造新时代大学生的高尚风范。
3. 专业素质了解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技术能力、全面的专业实践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素养,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系统的认知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科技开发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4. 身体心理素质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达到国家有关体育锻炼的合格标准;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标准,掌握增进身心健康的方法;具有强壮的体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适应艰苦的工作条件和繁重的工作压力。
三、学制与学位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四、专业方向与业务能力1. 专业方向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下,设立“教育软件与知识工程”为专业方向,即培养从事教育软件、教育系统平台、教育游戏软件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2. 业务能力本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高等数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广播传媒技术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2)具有教学系统需求分析、学习环境设计与开发、教育资源设计与开发、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教学系统设计能力;(3)具有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教育教学平台及教学软件等教育资源的设计、开发能力,具有企事业培训项目的设计、开发能力;(4)具有媒体的选择与使用、教学软件的评价、教学媒体与教学软件使用效果的评价等方面的媒体应用与评价能力;(5)具有对信息化教育设施进行优化设计、组织建设、维护、管理和应用的能力;(6)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良好的外语交流能力,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7)熟练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科技信息的基本方法,了解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具有从事教育技术学理论、实验和应用的研究能力。
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掌握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国内外教育技术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
2.具备教育技术设计和开发的能力,能够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工具进行教学设计、开发和实施。
3.具备教育技术维护和管理的能力,能够对教育技术设备、网络和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
4.具备教育技术应用与评估的能力,能够运用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实施、监控和评估。
5.具备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能够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术,适应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快速发展。
二、培养内容1.教育技术基础课程:包括教育技术学原理、教育技术导论、教育心理学等课程,旨在建立学生对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教育技术设计与开发课程:包括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设计、网络教学设计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教育技术设计和开发能力。
3.教育技术维护与管理课程:包括教育技术设备维护与管理、教育技术网络与系统管理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教育技术维护和管理能力。
4.教育技术应用与评估课程:包括教育技术应用方法、教学实施与监控、教育技术评估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教育技术应用和评估能力。
5.实践环节:包括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三、培养方式1.教师教学:通过讲授教师教学基本课程,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
2.实验实践:通过实验室实践、教育技术设计和开发项目实践等,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3.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通过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实践,培养学生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4.实习和毕业设计:通过实习和毕业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学业评价1.学科知识掌握:考核学生对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实践能力评估: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3.创新能力评价:考核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4.课程设计和教学评价:考核学生的教育技术应用和评估能力。
五、就业方向六、总结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Theoretical System of
Chinese Socialism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概论社会实践(下)
00021022 (Practice of Mao 1 2 周
2周
Zedong Thought and
Theoretical System of
Chinese SocialismⅡ)
Basics of Law)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0021014
(Marxism)
3 54 36 18
2.0-1.0 春 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21015 (Outline of Chinese 2 36 18 18
1.0-1.0 秋 3
Modern History)
2/9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基本培养规格与要求
1、素质要求 (1)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有创新精神。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 问题、分析和解决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 (3)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遵纪守法。 2、知识与能力要求 主要学习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接受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 事该学科必须的基本技能。 (1)系统掌握教育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 创新意识,能适应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及学校信息化教育领域相关工作; (2) 掌握教学系统分析、设计、管理、评价的方法与技术,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掌握较强的计算机、数字媒体及网络技术的应用技能;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5)能运用一门外语进行交流与沟通。 3、 健康要求 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与卫生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代码:040104
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Educational Technology
一、专业简介
赣南师范学院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学生,属于教育学的二级学科,授理学学位。
2006年开始招生硕士研究生,2009年被授予江西省特色专业,2013年开始招收教育硕士研究生。
目前已经形成包含教育技术学本科、教育技术学硕士点、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硕士学位点的学科体系。
本专业“以学生为本、以综合能力培养为导向、追求卓越”为办学理念,以满足赣粤闽湘周边地区尤其是赣南地区对教育信息化人才的需求为目标,以“突出技术、强化实践、扎根基础教育”为办学特色,以“一技之长、一专多能”的专业建设思想为宗旨,培养系统掌握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具有信息技术教学、网络教育管理维护和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开发、运用、管理、评价等综合能力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培养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根据不同的培养方向,能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电化教育机构、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政府宣传部门、电视台、相关企业和行业,从事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育教学培训设计、企业培训设计,教育装备规划维护与管理、信息化教学环境开发与管理、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管理、教育影视与多媒体作品创作、教育软件与平台设计开发、教育电子出版物编辑等工作。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6人,所有教师都具有硕士以上学历。
其中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2人。
所有高级职称教师每学年至少为本科生讲授一门专业基础课或主干课。
教师团队科研实力雄厚,近年来完成全国教育规划重点课题1项,教育部教育规划课题1项,省级课题20余项,发表CSSCI 论文10余篇。
建设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4门。
出版专著2部,出版教材5部。
获得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获江西省优秀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等奖3项。
本专业学生成绩优异,曾在全国大学生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在“科讯杯”DV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在江西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上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10项。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教育技术理论基础、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基础、媒体与艺术基础、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教育资源开发与管理、信息化教育装备与环境开发及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本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创新的能力,根据不同的培养方向,能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电化教育机构、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政府宣传部门、电视台、相关企业和行业,从事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育教学培训设计、企业培训设计,教育装备规划维护与管理、信息化教学环境开发与管理、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管理、教育影视与多媒体作品创作、教育软件与平台设计开发、教育电子出版物编辑等工作的教育技术学科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通过实验、实训、实习、创新项目、科学研究、社会调查、毕业论文(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教学与训练系统设计与开发、教育影视与多媒体作品创作、教育技术课程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施、教育软件与平台设计开发、教育装备与环境开发及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主要能力:
1、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人文科学素养,社会工作和专业工作及沟通、交流能力。
2、具有媒体(音视频教材、多媒体课件、网页及网络课程等)制作和教学资源设计开发的教育影视与多媒体作品创作能力。
3、具有教学硬件设备系统(音视频系统、多媒体系统、网络)管理的教育装备与环境开发及管理能力。
4、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良好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比较强的教育技术课程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施能力。
5、具备开阔的视野,将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进行教学与训练系统设计与开发的能力。
6、掌握教育教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具备比较扎实的教育教学研究,进行教育软件与平台设计开发的能力。
四、主干学科
教育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五、学位课程
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系统设计、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教育传播学、媒体理论与实践、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远程教育基础、教育心理学、教育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等。
六、学制
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
七、毕业与学位授予
本专业须修满培养方案规定176学分方可毕业,且达到《赣南师范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师院发〔2009〕17号)要求的,可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八、课程设置
(一)教学计划、课程学分、学时分配(见表一、表二)
表一:教学计划时间分配表
注:以周为单位安排的教学不计算学时.
(二)各类课程设置计划表及分学期课程进程表(见表三至表九)。
表三:通识教育课程平台课程设置一览表
表四:专业教育平台课程设置一览表
表六: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课程设置一览表
表八:课程设置对能力要求支撑关系表
说明:课程设置对能力要求支撑关系表展示了培养方案中设置的课程对能力培养的支撑作用,即一门课程对哪些能力的培养有明显的支撑作用。
表中能力(1、2、3、......)对应专业培养要求(培养方案第三条)中所列具体能力要求;如果某课程支持某个(些)能力的培养,则在表中相应单元格处用 标记。
表九:分学期课程进程表
(第8学期)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课
程
性
质
学分
学时
周
学
时
开
课
学
期
考核
学期
授课单位总
学
时
理
论
实
践
课
外
考
试
考
查
1583012毕业论文 6 12周
英语网络自主学习 1 1-3
校公选课选
修
4 2-6
创新创业实践选
修
2
学科竞赛与科技创作活
动、各类社团活动与高水
平学术交流、从业技能培
训与资格证书鉴定、特长
发展以及其它课外实践
短学期或寒暑假社会
实践
素质拓展选
修2
合计15 —说明:1、此表中的素质拓展学分包含从第1学期到第8学期的素质拓展项目应取得的学分。
2、此表中的创新创业实践包含从第1学期到第8学期的各种创新创业项目应取得的学分。
3、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共32学时(不计入总学时)、1学分,安排在第一至第三学期后八周
4、校公选课4学分,包含从第2学期到第6学期选修的校公选课
编制人:审核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