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的源头在乡宁

合集下载

山西简称晋,而省会是太原而不是晋城,那么古代为什么称山西为晋?

山西简称晋,而省会是太原而不是晋城,那么古代为什么称山西为晋?

山西简称晋,而省会是太原而不是晋城,那么古代为什么称山西为晋?我自己是山西晋城人,我老婆是晋都侯马人,我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1,山西简称“晋”的由来。

山西简称晋,毫无疑问来源于西周春秋时期北方最强大的诸侯国——晋国。

西周初期,周成王剪桐封弟,唐叔虞就被封到了山西南部的晋水一带,根据地名命名国家,这里就叫做“晋国”。

关于晋国古都在哪里,分歧客观存在,主要集中在翼城曲沃侯马三地,但肯定不是太原的晋祠一带。

知事君之前专门考证过,晋祠的修建者是晋朝的司马家,遥尊唐叔虞为祖先,却把地方搞错了。

因为春秋末年太原一带才成为汉人聚集地,太原建城主要是赵简子和他的家臣董安于。

晋国宫室有两支,一支在翼城,是大宗,另一支在曲沃,是小宗,后来曲沃成功篡权,成为大宗,所以晋国的宫室主要就在曲沃。

后来,曲沃等地分化出新的县级市,就是侯马,所以现在的晋都就是侯马。

我每年暑假都去侯马,那里有一条浍河,是汾河的支流,浍河应该就是晋水了,不过现在这条河已经很小很小了。

浍河河畔有一个景点是彭真故居。

2,晋中的来历。

晋中市,是山西省中部的一个地级市,原先叫晋中地区。

其实改革开放前,山西不仅有晋中,还有晋南,晋东,晋西,晋北,晋东南,后来新的行政区划调整,地区改为市,只有晋中沿用了这一称号。

很多人觉得晋中这一地名太没有文化底蕴,应该叫榆次。

“榆次”这个名字早在战国时期就用了,到现在有2000多年历史。

对此大多数山西人表示,不知道晋中市什么意思,更习惯叫榆次市。

榆次离太原市中心很近,不到一小时车程,如果去太原武宿机场,榆次反而更方便。

3,晋城的来历。

关于晋城,春秋初期,晋国东扩,长期在晋城一带居住的铎狄被晋国所灭,后来晋国人在晋城一带建立起高都、获泽、泫氏、端氏。

春秋末年,三家分晋,晋末帝静公于端氏聚(今沁水县端氏镇西城村)。

所以,晋静公的城池,所以才有了“晋城”这个称谓。

但是晋城市的建立,还要很长的路。

东晋之前,晋城一直分属河东上党两郡,东晋之后,建立了建兴郡,成为相对独立的行政单位。

山西乡宁故鄂城遗址调查

山西乡宁故鄂城遗址调查

□许文胜山西乡宁故鄂城遗址调查摘要:文献记载“唐叔虞居鄂”、“晋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翼九宗五正顷父之子嘉父逆晋侯于随,纳诸鄂”。

故鄂城遗址的发现为晋国始封唐地的探明提供了新的线索。

本文拟就故鄂城遗址的地望、特点、时代、遗物、城址和周边诸遗存关系作一探讨。

关键词:故鄂城遗址时代调查考证乡宁县位于晋西南地区,吕梁山最南端的河汾之间,南与河津市、稷山县、新绛县为邻;东靠襄汾县和临汾市(今尧都区);北与吉县接壤;西隔黄河与陕西宜川县、韩城市相望。

县境内沟壑纵横,层峦叠嶂,地貌独特,地形复杂,最大河流鄂河由东至西穿境而过,注入黄河。

2008年12月,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乡宁队员在乡宁旧县城南山(玉环山)文笔塔东南发现夯土墙基。

地方学者在县级杂志上简单报道了这一新发现,认为是春秋时期的鄂侯故垒。

为进一步认识城址的范围、性质和文化面貌,笔者于2009年3月对县城周边大面积范围作了仔细踏勘调查,在旧县城北山(印台山)发现了夯土板筑城垣遗址,确定了一南(阴)一北(阳)两城址(图一)。

城址的发现让我们认识到史料记载中的鄂邑、鄂侯城、鄂侯故垒、鄂侯故墟、阴阳二城[1]、唐虞之墟[2]、故鄂城等是古人对这座故城池的诸多称谓。

一城多名,为避免混淆,本文用故鄂城一名较为妥帖。

一、南城址现状故鄂城南城址(图二)位于乡宁旧县城玉环山的山顶到山脚下,坐南朝北,平面略呈梯形,地势南高北低为坡状,东临凤凰沟,西临温泉沟,北临鄂河,南端狭窄处人工挖凿壕堑与黄土塬断开,利用自然山势在山脊之上夯土板筑城垣。

除北垣未找到外,东垣、西垣(图三)、南垣(图四)分别长约1000米、1100米、105米。

城垣底宽约5~7米,高4~8米。

根据GPS测点计算,南城址分布面积约364800平方米。

东垣残毁严重,现存长约200米,从凤凰沟与鄂河交叉处沿沟边山脊构筑,以凤凰沟为壕。

西垣保存较好,现存长约640米。

从温泉沟与鄂河交叉处沿沟边山脊构筑,以温泉沟为壕。

晋国是现在的哪个省

晋国是现在的哪个省

晋国是现在的哪个省
晋国是现在的山西省。

山西省是中国内陆省份,位于黄河中游东岸,华北平原西面的黄土高原上,东以太行山为界,与河北为邻,西、南隔黄河与陕西、河南相望,北以外长城为界与内蒙古毗连。

晋国鼎盛时期,地域囊括现在的山西省全部区域和其他的广大地区。

晋国疆域变化极大,叔虞受封于唐时,其领地仅“河汾之东方百里”,晋大夫郭偃说:“今晋国之方,偏侯也,其土又小,大国在侧”。

晋武公在位时晋国的疆域开始扩张进程,先攻灭了荀国。

并翼之后又攻灭了董国、贾国、杨国,晋献公时期“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西有河西,与秦接境,北边翟,东至河内”,黄河中游皆为晋国所有,为文公争霸奠定了基础。

晋国被《左传》、《国语》和《史记》等共同评价为春秋四强国之一。

晋国鼎盛时期,地域囊括今山西省全部、陕西省东部与北部、河北省中部与南部、河南省西部和北部、山东西北部与内蒙一部的广大地区。

晋国因国力强大,经常压制住齐秦楚三个大国,在春秋时期大多数时间里独霸中原。

甚至学者全祖望评春秋五霸时认为“齐一而晋四也”,晋国占四席,分别是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

三晋文化名词解释

三晋文化名词解释

三晋文化名词解释
三晋文化,又称晋文化、山西文化,主要流行于山西地域,是华夏文化中山西地区的文化。

三晋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三晋文化得名于春秋时期的晋国。

当时的晋国疆域远超过山西,但后世所说的三晋或晋多指山西省。

山西是黄河流域文化的中心,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三晋文化具有鲜明的多样性特色。

传说唐尧、虞舜和夏禹都曾在晋南活动过,尧、舜曾定都于平阳(今临汾西南)。

西周时,唐叔虞被封于晋,从此晋地逐渐形成具有其自身特色的地方文化。

此外,明清两代,山西商人经营的商业足迹遍布全国,甚至西至阿拉伯、东到日本、北抵莫斯科、南达加尔各答。

因此,三晋文化不仅是中原文化与北方文化、胡族文化的交会,也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历史学家。

晋阳、晋水、晋原在运城

晋阳、晋水、晋原在运城

晋阳、晋水、晋原在运城一、晋原在运城山西省之所以简称“晋”,缘于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疆域为称霸达百年之久的晋国领地而沿袭至今。

晋国得名实缘于古唐国范围晋原。

<清史稿>曰:峨眉岭,即晋原.古老的晋文化源头应该在运城盆地以北的峨嵋岭上。

史书载,周成王“剪叶封桐”,将古唐国封给其弟虞,叔虞子燮因临晋水改唐为晋。

古唐国是帝尧的后裔,被商朝分封在夏墟,是殷人的诸侯国,后被周人灭掉,周成王之弟叔虞封于此。

《夏书》日: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

《山西通志》卷四:“(临晋县)汉河东郡解县地。

按汉置临晋县……应劭曰:‘临晋水,故曰临晋。

在我看来,应该是临晋原,故曰临晋。

二、晋水在运城市关于晋国由来,史书载,周成王“剪叶封桐”,将古唐国封给其弟虞,叔虞子燮因临晋水改唐为晋。

那么史书所载的晋水究竟在哪里?笔者参照相关史料并实地考察,认为晋水主要源流应该在运城市绛县。

从地理位置看,西周早期,诸侯割踞,各自为国。

《史记·晋世家》明确记载,早期晋国的领地在“河、汾之东,方百里”。

河即黄河,汾即汾河,也就是说,当时的晋国的方位在黄河、汾河东面,方圆百里。

即现今闻喜、绛县、侯马、翼城、曲沃一带,近年来,侯马晋国遗址和曲沃天马晋侯大型墓葬等考古发现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那么当时的晋水,必然是晋国疆域内一条较大的河流。

从地形地貌看,晋国一带地处中条山新生代断陷盆地的山前倾斜平原和冲积平原区,其东南部为纵深百里的中条山,呈东南高西北低之势,晋水必然发源于诸山之中,而现在这些山峪均在绛县大交镇、南樊镇、卫庄镇的行政辖区内。

从具体方位看,《吕氏春秋》《毛诗谱》等多种史书均载:“叔虞子燮父以尧墟以南有晋水,改曰晋侯”。

尧墟即帝尧早期生活并建都的地方,其地即为现今位于绛县最北面的南樊镇尧都村,为此晋水的源头和主要径流应该在绛县境内。

从水文史料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把晋水定位在今太原附近的晋阳县,因该地据当时晋国的势力范围太远,不少史学家对此提出质疑,不应采信,疑为郦氏之笔误。

山西晋由来典故

山西晋由来典故

山西简称“晋”,源于西周初年的晋国。

晋国的名称有着特殊的来源,最初源于周成王“桐叶封弟”的故事。

周成王和弟弟姬叔虞玩耍时,随手削了一片桐叶做成珪的形状给他,说“这玩意就封赏给你了”。

古代讲究“君无戏言”,因此周成王只好把这个地方封给了姬叔虞。

后来国君姬叔虞传位于儿子姬變父,因该封地紧邻晋水,另外“晋”字的本义与含有“晋升、晋级”的祥瑞之意,于是姬變父后来改国名为“晋”。

在历史上,晋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地位。

晋国在春秋时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诸侯国,其疆域涵盖了今天的山西省全部、陕西省东部和河北省的西南部地区。

在长达660余年的辉煌历史中,晋国经历了多次政治改革和领土扩张,包括文公称霸、赵魏韩三家分晋等历史事件。

晋国的历史成为了中国历史的重要篇章之一,其文化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总之,山西简称“晋”的由来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的晋国,这一名称源于周成王“桐叶封弟”的故事,并经过了多个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发展。

晋国历史年表

晋国历史年表
公元前785年
晋穆侯卒,其弟殇叔篡位自立,晋穆侯太子姬仇逃难于外。
前784-前781年
晋殇叔姬殇在位。
公元前781年
姬仇率其众袭杀晋殇叔,夺回君位,是为晋文侯。晋文侯在晋国的历史上是一位杰出的君主。
公元前771年
周幽王11年,幽王烽火戏诸侯,被犬戎杀于骊山之下,西周灭亡,晋文侯姬仇与秦襄公,郑武公共立幽王的太子宜臼,是为周平王,并辅助平王东迁洛邑。周幽王余党虢石父又立幽王庶子余臣于携,史称携王。《诗经》有云:“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公元前668年
晋士芳为大司空,增筑都城(绛,即翼)。虢两次攻晋。
公元前666年
晋献公十一年,命太子申生居曲沃,重耳居蒲城(今山西石楼东南),夷吾居屈(今吉县北),只留骊姬子奚齐及其娣所生卓子于绛。骊姬与梁五、东关嬖五劝献公以奚齐为嗣。
公元前661年
晋献公十六年,作二军。灭耿(今山西河津东南)、霍(今霍州西南)、魏(今芮城)。为太子申生城曲沃;以耿赐赵夙,以魏赐毕万,,赵、魏渐成晋国强族。
公元前632年
晋文公五年
晋文公“围魏救赵”。晋攻曹、卫以激楚。晋军破曹(都陶丘,今山东定陶西北),执曹共公。卫人畏晋,成公出奔,大夫元晅立成公弟叔武。楚成王欲免与晋决战,命申公叔侯撤出穀的戍兵;命子玉解宋围,子玉不肯。晋许曹、卫复国,曹、卫绝楚。子玉怒,进兵逼晋军。晋文公退三舍(每舍三十里),子玉进兵不止。晋军七百乘与宋、齐、秦之师破楚军于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楚责令子玉自杀。史称:城濮之战。晋、齐、鲁、宋、郑、蔡、莒、卫在践土(今河原阳西南)会盟。周襄王至会所,命晋侯为侯伯。史称:践土会盟。晋增置三行(步兵)。晋命卫成公回国。成公杀叔武,元晅奔晋。晋执成公,交周王处理。从公元前643年齐桓公死,到今年,文公一战称霸,结束了十来年天下无盟主的局面。齐桓公在位43年,身死霸灭。晋文公在位9年,其后,晋国霸主地位延续一百多年。

山西省乡宁县丧葬习俗研究

山西省乡宁县丧葬习俗研究

山西省乡宁县丧葬习俗研究乡宁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地方。

在这里,人们的生死离别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核心要素,尤其是丧葬习俗更是颇具特色。

本文将探讨乡宁县的丧葬习俗。

一、乡宁县丧葬礼仪概览在乡宁县,丧葬礼仪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唁魂、出殡、安葬。

唁魂是指追悼死者的仪式,出殡是指将死者遗体运送至灵柩下葬的仪式,安葬是指将死者遗体埋葬或安放的仪式。

在唁魂阶段,一般由家族长辈或由专职“告哀道士”执导。

告哀道士往往会诵念经文,亲友们则会依次前来祭奠,饮用茶水表达悼念之情。

同时,家属还会准备冥币、祭品等礼物,用于纪念死者。

在出殡阶段,舆车中心是相对尊贵的。

“鼓洽”即启动出殡仪式的号角声由家族长辈或“告哀道士”发出。

随后,吊唁队伍依次前行,有时会有鼓乐队、鲁板舞队跟随。

在有关节的节日日子里,还会表演跳大秧歌的队伍加入队伍。

出殡车驶到了殡仪馆,家族长辈和前来参加之人们排成队伍,集中斟酒、焚上纸钱。

出殡仪式完成之后,尸体则被带到墓地。

在安葬阶段,家族长辈会亲自挖掘墓穴。

许多农家将家族在同一个墓地的墓穴放在一起以示血缘亲情。

在这个仪式中,所有人都穿上黑色衣服,墓穴的那一面布满墓主的祭品和金银器皿。

当家族长辈赞颂完祖先之后,用一块石头来抹平墓穴。

有关仪式总以宗教仪式的形式举行,常常包括吟咏经文和音乐、饮酒祝颂等。

二、乡宁县丧葬习俗的意义和特点在乡宁县,丧葬礼仪不仅仅是一场仪式,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义。

具体展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抒发思念之情在唁魂阶段,家族长辈或“告哀道士”所念的经文正是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最好的表达。

而亲友们相继拜谒、饮茶表达悼念之情,也是表达悼念之心的一种方式。

2.表达感激之情在出殡阶段,家族长辈和前来参加之人们排成队伍,集中斟酒、焚上纸钱。

这种方式表达了家族和社会对逝者的感激之情,并表彰了逝者的贡献和功劳。

3. 民俗传承乡宁县的丧葬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代表了当地丰富的民俗文化。

临汾历史文化

临汾历史文化

临汾历史文化历史文化6.1 建置沿革临汾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帝王世纪》称:“尧都平阳”(即临汾)。

《禹贡》分天下为九州,平阳为冀州之地。

冀州处九州之中央,故称“中国”,“中国”一词由此而来。

西周时期,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即翼城),因唐境内有晋水,叔虞之子燮父“易唐为晋”。

春秋属诸侯国晋,晋文公北方称霸时,晋国的中心就在曲沃、侯马、襄汾一带。

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韩建都平阳。

秦改分封制为郡县制,中国划为36郡,属河东郡。

西汉划中国为103郡国,属河东郡司隶部辖。

公元247年(三国魏正始八年)置平阳郡。

公元309年(西晋永嘉三年),刘渊建汉,都平阳。

北魏孝昌中置唐州。

公元583年(隋开皇三年),置临汾郡,临汾得名一直沿用。

唐实行道、府、州、县制,公元618年(武德初年)为晋州。

公元1116年(北宋政和六年),始置平阳府,辖临汾、汾西、洪洞、岳阳、乡宁、赵城、霍邑、浮山、冀氏、和川10县及隰、吉、绛3州。

元实行省、路、府(州)、县四级制,为中书省山西宣慰司晋宁路(治临汾)。

明清重置平阳府,统领35州县,包括临汾、运城两市及晋中市灵石县和吕梁地区石楼县。

公元1914年(民国3年),废府设道,以道辖县,临汾、洪洞、赵城、襄陵、汾城、曲沃、安泽、浮山、翼城、乡宁、吉县、霍县、汾西、隰县、蒲县、大宁、永和等17县属河东道管辖;1927年,废道直属山西省。

抗日战争初期,临汾为山西省7个行政区中的第6区。

1937年11月,山西省政府迁到吉县。

日伪统治时,为冀宁道。

抗战胜利后,属太岳区。

1948年5月17日临汾解放。

1949年2月成立晋南区,属陕甘宁边区政府,同年9月1日改属山西省。

1950年1月6日成立临汾专区。

1954年同运城专区合并为晋南专区(驻临汾),辖29县。

1970年专区改地区,晋南专区又按原建制划分为临汾、运城两地区。

1978年设临汾地区行政公署,辖临汾、侯马2市和16县。

1983年临汾县和临汾市合并为临汾市。

(史上最全)中国2843个县级政权得名由来—山西篇下

(史上最全)中国2843个县级政权得名由来—山西篇下

(史上最全)中国2843个县级政权得名由来—山西篇下(运城、忻州、临汾、吕梁)运城,运城因“盐运之城”而得名。

春秋时属晋国,韩、赵、魏三家分晋后,运城属魏。

秦始皇设36郡,运城属河东郡,之后一直惯称河东。

1949年,成立运城专署。

1954年,运城、临汾两专区合并为晋南专区。

1970年,晋南地区撤销重设运城地区。

2000年改为地级运城市。

辖区一区两市十县。

又称河东,蒲坂。

盐湖区,1950年,运城专区治运城。

1954年,撤运城专区归晋南专区。

1954年7月,解县和虞乡合并为解虞县。

1955年7月,运城镇并入安邑县。

1958年11月,安邑、解虞、永济、临猗合并为运城县。

1960年1月至1961年7月,分别析出临猗、永济县,原解县、安邑仍称运城县。

1983年改运城县为运城市,2000年运城市改为盐湖区,因境内的盐池亦称“盐湖”而得名。

永济市,永济古称蒲坂。

秦置蒲坂县,清雍正六年(1728年)升蒲州为府,附郭置永济县,县名源于境内有明代水利工程永济渠。

河津市,战国为魏皮氏邑,秦始置皮氏县。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改为龙门县。

宋宣和二年(1120年)改名河津县,因境内有黄河禹门渡口而得名。

“河津”一词首见于汉代地理名著《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意谓黄河津渡。

1944年撤县建市。

又称龙门、耿城。

临猗县,临猗县组建于1954年,系临晋、猗氏两县合并各取首字而得名。

“临晋”一名的由来,一种解释为:春秋时期,秦国在黄河西岸筑城堡“以临晋国”,故名临晋;另一种解释为:此地春秋古称晋阳,唐代称晋城,故名临晋。

“猗氏”一名的由来,可追溯到夏代的古猗国。

《路史》云:“夏有猗国”汉代置猗氏县。

又称郇(xún)阳。

万荣县,万荣县系万泉、融合两县合并各取首字而得名。

万泉以“城临山涧、地多涌泉”得名,唐武德三年(620年)割稷山、安邑、猗氏、汾阴、龙门五县地置万泉县。

荣河西周为耿地,开元十年(722年)修后土祠得古鼎,改称宝鼎县。

晋国与三晋[精选]

晋国与三晋[精选]

晋国与三晋(韩、赵、魏)的疆域问题一、晋国的建立及其疆域1、晋国的建立西周初年,周王朝为了巩固政权,稳定政局,就进行了大规模地分封,封成王同母弟叔虞于唐国的故地。

《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阙巩。

沽洗,怀姓九宗,职官五正。

命以《唐诰》,而封于夏墟。

启以夏政,疆以戎索。

”叔虞死后,他的儿子燮父即位,改称晋侯,同时也把唐国改称晋国,此后,晋﹙成王十年即前1033年—前453年﹚这一国号一直延用了六百年左右。

2、晋国的疆域从地域上来说,晋国疆域变化极大,从春秋初年分封时弹丸小国,《史记·晋世家》记载“河汾之东方百里”,晋大夫郭偃也说:“今晋国之方,偏侯也,其土又小,大国在侧”,这是西周时期晋国情况的真实写照。

但经过历代君主的努力,特别是晋献公以来灭国甚多,疆域日辟,到春秋中期以后,晋略有今山西省的大部分(除北部外),河北省的西南部,河南省的北端、西端,陕西省的东端,兼涉山东省的西端。

纵横跨五省的境地。

①晋国初期的疆域西周初年,周公灭唐后,周成王封其同母弟叔虞于唐,称之唐叔虞。

叔虞受封于唐时,其领地仅“方百里”,它的中心地带据考古工作者估计:“在翼城县的翔山以西,曲沃县的汾水以东,浍水以北,翼城、曲沃二县的崇山以南,东西长约三十、南北广约十五公里的长形地带、……”。

叔虞死后,其子燮父即位,把唐国改称晋国,自己称晋侯。

其在位时,曾经有向西扩张的可能,但扩疆的范围不是太大。

晋侯燮父之后殇叔的八代国君,政绩平庸,文献记载甚少,大概晋在此期间的疆域仅保持在燮父时的水平,殇叔之前的晋疆域变化不会太大。

②晋文侯及曲沃代翼时期晋文侯在位时其国力空前强盛,国家的疆域也迅速扩大。

据《竹书纪年》云,晋文侯二十一年(前759年),晋灭掉了韩国,韩在今山西河津稍北,这样晋的西疆到了黄河。

在随后曲沃代翼的六七十年间,双方斗争激烈,在晋武公灭翼之前(前678年),晋的版图基本上与晋文侯时期略有扩展。

临汾各县名字来历

临汾各县名字来历

霍州市—群峰如墙环小山霍市的“霍”是山西省内最古老的地名之一。

早在殷商卜辞中就有“癸未卜在霍贞王旬亡祸”、“贞霍,其霍”的记载。

其中的“霍”即指今霍州市一带。

西周初,周武王封其弟叔处于霍,建霍国,是为霍叔,与管叔姬鲜、蔡叔姬度同为周初三监之一。

到公元前661年,晋献公灭霍国,末代霍君霍公求逃到齐国避难,其子孙流亡各地,并皆以祖先封地霍为姓,这便是霍姓的起源。

在西周时期,霍国还有个叫“彘”的地方。

当时周厉王无道,引起国人叛乱,公元前841年周厉王逃亡到彘,至前828年便死在这里。

西汉因在此置彘县,东汉阳嘉三年(134年),改名永安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霍邑县。

金为霍州治所。

明洪武初,霍邑县省入霍州。

民国初改名霍县。

1988年设霍州市。

对于“霍”的解释也有多种说法,比较流行的一种认为:霍山又名太岳山,所以霍是“霍然大也”。

其实早在东晋郭璞在《尔雅注》中已进行了合情合理的注释,他认为“霍”是先秦方言,义为“大山包围着小山”。

郭璞一生集“尔雅学”之大成,并以晋代语词中的古语考见古今语音流变,他的解释无疑最具权威性。

郝懿行在注释时也赞同郭璞的说法,他说:“山以霍名者非一,皆本地为义也。

”他认为全国有多处以霍为名的山峰,而且都是“大山围小山”式的地形。

他举安徽的霍山为例:“天柱山中峰小而四围有大山以绕之,与此合矣。

”其实山西的霍山也是这种地形,其中部低平,四周山峰环绕。

明代《嘉靖七年九月平阳知府祭告霍山文》中就这样描述了霍山的形势:“抗中条而屹乎如案兮,环群峰而缭焉如墙”。

这都证实郭璞对“霍”的诠释是很有见地的。

《水经注》中还记载了霍国末代国君霍公求的一个故事。

传说晋献公灭霍国后,霍公求逃往齐国,结果这年晋国大旱,民不聊生。

掌管占卜的官员说,这是霍山在作祟,山神无人祭祀的缘故。

晋献公只好遣使赴齐请霍公求回国专祀霍山,后来晋国才又获得好收成。

这一传说是关于祭祀霍山神的最早记载。

霍山何时列入祀典?我们已无从考见,但在《周礼·职方氏》记载九州的镇山时,就已把霍山作为冀州的镇山。

三晋之“根”在哪里

三晋之“根”在哪里

三晋之“根”在哪里自汉以来,史学家对晋国始封地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莫衷一是,致使其成为我国史学界的一大悬案。

我们山西又称“三晋”。

“三晋”之称源自战国初期(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

韩、赵、魏的前身是春秋时期五霸中的超级大国———晋,晋的前身则是唐。

周武王灭商后,建立周(历史上叫作“西周”)。

为了加强和巩固其统治,周朝君王将自己的子弟、亲戚、功臣等分封到各地为诸侯。

据《史记·晋世家》载,周成王(周武王之子)剪桐叶为圭,封其弟虞于唐。

史学界把这次册封称之为“桐叶封唐(有的称之为桐叶封弟)”。

《史记》曰“唐在汾河之东,方百里。

故曰唐叔虞。

”由于叔虞封唐后才有晋国,故历史上把唐叔虞视为晋国的始祖。

因此说,唐是晋之始,找到唐的都城,就找到了晋国始封地,也就找到了三晋之“根”、三晋之“源”。

史载晋国始封于唐,又称夏墟、大夏,究竟在何处,众说纷纭,有晋祠说、翼城说、襄汾的赵康说等。

拨开这些团团疑云,确定晋国故都,从而确定“夏墟”,找到夏文化的遗址。

这也正是考古界煞费苦心寻找晋国故都的初衷,1962年,国家文物局谢元璐先生首先发现了“曲村———天马”遗址。

1963年秋,北大考古专业毕业班学生在此进行了首次试掘。

该遗址位于晋南曲沃县之东和翼城县之西的两县交界处,包括曲沃县的曲村、赵村、毛张村以及翼城县的天马四个村之间的一大片平地,东西长3800米,南北宽2800米。

遗址北靠塔儿山,东邻绵山,南对紫金山,西距汾河约12公里,南距浍河约8公里,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平缓倾斜,三面环山,两面近水,地阔土沃,气势非凡。

上世纪70年代,北大考古专业与山西考古研究所共同承担了探寻晋国故都的科研项目。

多年来,他们对文献记载或传说中的一些所谓晋都作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和分析研究、先后挖掘勘察了苇沟———北寿城遗址(翼城县西北1公里)、南石遗址(翼城县城西偏北10公里)。

1979年秋,他们在“曲村———天马”遗址进行了第二次试掘,发现了长达800米的晋国基地。

乡宁史记

乡宁史记

乡宁县史记春秋周平王四十八年(前723)立晋鄂侯,称鄂。

周襄王元年(前651)晋国里克率兵与狄交战于采桑津(今谭坪乡万堡山一带),狄大败。

战国境内发现“涅石”(煤的古称)。

汉西汉后元元年(前163),汉武帝刘彻以驹几抗击匈奴有功,封骥侯,骥故城在乡宁东南,县治称骇。

北魏延兴四年(474),置昌宁县,隶中阳郡。

太和二十一年(497)置平昌县,隶伍城郡(今吉县)。

北齐武平二年(571)北周武帝宇文宪率兵袭克柏谷城(今黄华一带)。

隋创建营里千佛洞,四壁雕佛像千余尊。

唐武德二年(619)六月,刘武周遣定阳将宋金刚攻唐,被秦王李世民击败。

败兵由马匹峪北上,秦王追击于秦王山屯兵相持,金刚食尽北走,被秦王击败于途中。

贞观元年(627)吕香(今马匹峪一带)并人平昌县,改平昌县为吕香县。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因避唐庄宗李存助祖父李国昌讳,改昌宁县为乡宁县。

宋皇佑三年(1051),旧县城鄂侯垒(今下园子)遭水患,县城迁今治。

同年,知县刘舒创建儒学。

金兴定元年(1217),遭兵祸,乡民逃荒,兵灾甚重。

元至元二年(1265),县省,人吉州,邑民郭白硅等64人,上访22年,至元二十五年县治复立。

至元二十八年(1291)七月初一,地震。

明永乐年间(1403-1424),创编《乡宁县志》。

成化二十年(1484),大旱,大饥人相食。

正德七年(1512),增修县城东、西二城门楼与西关接龙桥。

嘉靖三十四年(1555)十二月十二日,地震,庙学毁。

隆庆元年(1567),知县张一敬请来技师教民炼铁。

隆庆六年(1572),扩建城池,东关并人城廓。

万历二十年(1592)三月二十七日,大雪3尺。

万历三十四年(1606),知县彭万里在玉环山创建状元塔。

清代更名为文笔塔。

崇祯三年(1630)二月,李自成义军一部经豁都峪北上。

祟祯十四年(1641),大饥,人相食。

清康熙初年,知县张联箕制定《禁约八条》,对婚嫁、酒宴、祭赛、丧礼、争讼、养老、赌博及民事纠纷等作出规定。

古针币的称呼及诗词。

古针币的称呼及诗词。

古针币的称呼及诗词。

中国古币是世界上体系最完整的货币之一,既有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又有信用货币——纸币。

由于地域广大、时代变迁,中国古币形成了很多称谓,譬如:布、货、钱、币,关于古币的称谓,介绍性的文章很多,但人们对一些地方仍存在认知误区。

因此大有必要从文字角度重新梳理,以利于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国古币。

布与货货币是从普通商品分化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所以早期的货币一般都体现为实物货币。

中国的古币也不例外,一般也是从普通商品演化出来的实物货币。

当然,不是所有用来交换的商品都能演化为实物货币,只有那些被人们普遍需要和认可又便于贮存的商品才有可能演化成实物货币,这一点在中国古币的名字中就有充分体现。

中国古代货币既有称“布”的,也有称“货”的,这是因为在商周以及之前很长时期内,“布”和“货”都曾充当过货币。

“布”,本指麻布,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做过货币。

“布”是制作衣服的主要材料,由于人人都需要穿衣,因而“布”是社会普遍接受的商品,具有较高的需求稳定性和价值认可度,所以用“布”作货币等于是用价值锚定物作货币。

《诗经》中的“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诗句,反映了周代行商买丝的情形,其中的“布”,就是指作为实物货币的麻布。

把“布”作为货币泛称使用是在战国时期,《周礼·天官·外府》中有这样的记载:“外府掌邦布之出入。

”其中的“邦布”,泛指国库中的金属货币,而不再实指麻布。

其实,在商周《卜辞》和《铭文》中,“布”和“帛”(丝绸)作为财物主要出现在赏赐名录之中,一般很少作为普通币名使用,真正使“布”成为普通币名的是王莽。

王莽篡汉后,为了“去刘氏化”,托古改制,竭力回避与“劉”字“卯金刀”偏旁沾边的货币名称,故此在天凤元年按战国样式重新发行铸有“货布”二字的二十五铢铲形币。

大概正是这个原因,“布”作为普通币名才广泛流传开来,以致后人误以为铲形币的古称一直都叫“布”。

图1:“货”字的演变“货”,是出土古币上的用字,主要是战国时期齐国和燕国的货币用得较多。

山西的晋由来的典故

山西的晋由来的典故

山西简称“晋”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1. 晋国最早的国君,是西周第二代君王周成王的弟弟,名叫叔虞。

周武王在建立周朝以后不久就病逝了,继位的成王年轻还很小。

有一天,他和弟弟叔虞在花园里玩,随手拣了一片梧桐叶做成珪的样子递给弟弟:“拿去,我用它来分封你”。

几天以后,辅政的周公以“天子无戏言”的理由,催促成王,真的举行分封大典,把更加年幼的叔虞安排到山西做诸侯。

这个颇具童趣的故事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意义,但天子的弟弟迟几年肯定也要做诸侯的,并不是周公借题发挥,替叔虞争取封地。

但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晋国的历史,比西周的建立晚不了几年(当然,开始时不叫晋国,叫唐。

到第二代诸侯时才改名为晋)。

2. 唐国有一条河叫做晋河。

燮父把国都迁到了晋河的旁边,所以也就把国号改为了晋。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原因可以查阅历史典籍或相关文献获取。

山西晋的由来典故

山西晋的由来典故

山西晋的由来典故
山西晋的由来典故有很多版本,以下是其中一种典故:
相传,古代山西地区原属晋国的领土。

有一位晋国的大臣名叫晏婴,他在晋国内担任重要职务,深得晋文公的信任。

晋文公非常崇拜周朝的文化,他看到山西地区的山水风景如画,决定在这里建造一座宫殿,以纪念周文王的晋国。

晋文公亲自前往山西,选定了一座风水宝地,开始建造宫殿。

然而,建造过程却遇到了很多困难。

每当修建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宫殿就会出现龟裂,无法继续建造。

晋文公非常苦恼,他找到晏婴请教。

晏婴经过调查研究后,发现宫殿所在的地方原本是一片湖泊,湖泊底下有一条龙脉。

晏婴认为,龙脉的存在是宫殿无法修建成功的原因。

他建议晋文公将宫殿迁移到湖泊旁边的山上,这样就能避开龙脉的干扰,修建一个稳固的宫殿。

晋文公听从了晏婴的建议,将宫殿迁移到了山上。

果然,这一次宫殿修建得非常顺利,最终建成了一座宏伟的宫殿。

为了纪念晏婴的贡献,晋文公将这座宫殿命名为“晋宫”,并将山西地区正式更名为“山西晋”,以表达对晏婴的敬意。

这个典故传承至今,成为了山西晋的由来典故之一。

山西省乡宁县丧葬习俗研究

山西省乡宁县丧葬习俗研究

山西省乡宁县丧葬习俗研究山西省乡宁县位于中国的黄土高原上,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

在这个县,丧葬习俗一直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将对山西省乡宁县丧葬习俗进行研究。

丧葬习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人们相信死后有来世,所以对于丧葬仪式非常重视。

乡宁县的丧葬习俗也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影响,尊重祖先和强调家族的连续性是乡宁县丧葬习俗的核心。

在乡宁县,丧葬习俗分为三个阶段:丧事准备、丧葬仪式和安葬后的祭祀。

首先是丧事准备阶段,当有人去世时,家人会派人去通知亲友,并准备丧事。

在乡宁县,人们认为丧事要庄重而庄重,所以家人会购买白布和纸钱等丧葬用品。

家人还会预订丧事堂和棺木,以便安排丧礼。

然后是丧葬仪式阶段。

在乡宁县,丧葬仪式一般在家中进行,家人会在丧事堂里摆放灵位,家族成员和亲友会前来吊唁。

丧家人穿着孝服,表示对亲人的哀悼。

仪式上,家人会请僧人念经祈福,并举行告别仪式。

告别仪式包括告别词和告别宴,家人会向亲友表示感谢,同时也向亲人告别。

最后是安葬后的祭祀阶段。

在乡宁县,安葬后的祭祀非常重要,人们相信祭祀可以缅怀先人,同时也可以祈福家庭平安。

所以,家人会在墓地上祭祀祖先。

乡宁县的墓地一般位于山坡上,因为人们相信山脉有保护作用。

家人会在墓地附近烧纸钱和祭品,并进行祷告仪式。

山西省乡宁县的丧葬习俗深受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影响。

人们非常重视丧葬仪式的庄重和祭祀的意义,这不仅是对亲人的尊重,也是对家族传统的继承。

丧葬习俗不仅是一个欢送亲人的形式,更是人们对死者的哀思和对来世的信仰的表达。

山西省乡宁县丧葬习俗研究

山西省乡宁县丧葬习俗研究

山西省乡宁县丧葬习俗研究山西省乡宁县位于中国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在这个古老的县城中,人们遵循着一系列传统的丧葬习俗,这些习俗代代相传,成为了当地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山西省乡宁县的丧葬习俗进行深入研究,探讨这些习俗背后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

一、乡宁县的丧葬仪式在乡宁县,丧葬仪式通常分为丧家、灵堂和送葬三个环节。

丧家即是丧家守灵之地,一般在家中或专门的灵堂设立,亲朋好友前来吊唁。

在灵堂上,会供上香烛、鲜花和祭品,并举行祭祀仪式。

送葬是最后的别离仪式,死者的亲友们会穿上素服,跟随灵柩前往安葬之地,整个过程庄重肃穆。

二、丧葬习俗的文化意义丧葬习俗在乡宁县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

它是人们对逝者的最后缅怀和悼念的方式,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丧葬习俗也具有社会凝聚力的作用,亲友们在这一时刻团结一致,共同面对死亡,共同悼念逝者,增强了家族和社区的凝聚力。

丧葬习俗还承载着一定的宗教信仰,人们通过祭祀、超度等仪式来祈求故者在来世得到安宁与祝福。

三、丧葬习俗的演变与传承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乡宁县的丧葬习俗也在不断演变和传承。

一方面,传统的丧葬习俗在现代社会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一些人对传统丧葬方式提出了质疑,认为它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随着社会的开放和多元化,一些新的习俗和仪式也在丧葬中出现,比如引进火化、树葬等现代化的安葬方式,以及一些新的悼念方式,如公墓祭祀、纪念活动等。

尽管丧葬习俗在演变中有所改变,但在乡宁县,人们仍然非常重视丧葬习俗的传承和守护。

许多乡亲在家族和社区中始终遵循传统的丧葬方式,尊重祖传的习俗,认为这是对祖先的尊重和对家族文化的传承。

四、丧葬习俗的现状与展望在当今社会,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人口老龄化、传统文化逐渐淡化等问题的出现,乡宁县的丧葬习俗也面临一系列挑战。

一方面,人们对丧葬习俗提出了一些新的需求,希望能够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晋国的源头在乡宁
在侯马和曲沃相交处天马、曲村一带,1992年和2000年两次发掘中,发现了9个晋侯墓及其10个夫人墓葬,9个晋侯墓从第二代开始一直到第十代,独缺第一代唐叔虞之墓,这一现象令专家们迷惑不解,困此有了种种推测。有人认为唐叔虞的墓可能没有离开周的都城,我觉得这种看法不十分可靠。如果我们把搜寻的目光投向唐叔虞的始封地———晋国的源头乡宁,说不定会有新的发现。在乡宁发现的春秋古墓,说不定某一处正是唐叔虞之墓。晋国的始祖唐叔虞说不定在鄂邑这片土地上走完了他整个人生历程,到他儿子燮父才移都于唐(翼),曲村考古自然就发现不了唐叔虞的墓了。也许在春秋战国时晋人已经尊鄂为其源头,因此才发生了鄂侯失国避居于鄂(乡宁)的事件。
其实我们注意一下乡宁的地理位置,就会知道它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乡宁县位于吕梁山的最南端,山西省的西南部,恰在徐旭生考察划定的范围之内。它处于汾河与黄河的夹角地带,中华民族的繁衍与迁徙不可回避地在此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如果夏墟是一个范围较大的泛指,乡宁无可置疑的亦在其中。即便是确指,也有许多值得我们追寻的东西。根据史书记载,商伐夏桀的具体经过是由豫东往豫西,再到晋南。我们先不说这种说法正确与否,但终归还是到了晋南。《史书·殷本纪》:“桀败于有戎之墟。桀奔于鸣条,夏师败绩。汤遂伐嵕,俘厥宝玉。”《尚书·汤誓》序曰:“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于桀战于鸣条之野。”也就是说陑之战失败后,桀向北逃到山西西南角的安邑境内的鸣条。《帝王世纪》:“桀败于鸣条之野……今有鸣条亭在安邑之西。”晋南地区本是夏族的势力范围,又是夏墟所在,夏桀逃往晋南安邑是合情合理的。关键是夏桀在鸣条又战败了,于是逃到了南巢,如《国语·鲁语上》:“桀奔南巢。”《帝王世纪》载:“(桀)奔于南巢山而死。”关于南巢的地望,当于鸣条不远。因此有些学者望文生义,认为南巢当在鸣条之南。如《淮南子·修务训》:“(汤)乃整兵鸣条,困夏南巢,……放之历山。”南巢是事实,历山却是衍义了。如果我们顾及以下当时的史实,就不会囿于这样的偏见了。当时商朝的主要势力在河之南,战败的夏桀向南逃不是自投罗网吗?逃于西的可能刚开始有,在鸣条战败之后,越过黄河不仅没有机会也不可能了。沿着汾河谷地逃窜,利于追击者而不是利于逃跑者。我们的历史学家在为夏桀安排逃窜之路时,恰恰忘记了北面的吕梁山。这条通向陕甘青内蒙最便捷、最安全、易守难攻,利于撤退的通道。其实,北逃的必然人们也注意到了,如史书记载夏战败之后,一部分夏族的同盟跟随桀的儿子獯粥向北方逃跑,成为北方匈奴人的祖先。至于他们究竟是怎样逃的却都含糊其辞了。乡宁有座美丽的大山,叫云邱山,紧挨运城盆地,与安邑鸣条遥遥相望,不少学者认为它即是远古的昆仑,夏时更是朝野祭祀朝拜的“北顶”。以“北顶”看“南巢”,似乎之间有某种联系。极有可能它们相距并不远,如此战败的夏桀,北逃吕梁山太合乎情理了。周时的封国很多,面积都不大。即便唐叔虞封到唐时,也不过“方百里”。因此“封于夏墟,都于鄂”的“夏墟”不可能在平川地带,而“都于”深山之中的“鄂”。此处的“夏墟”当是一个范围较小的概念。夏人北逃的过程也不会一日千里,一下子就奔窜到蒙古草原,其中必有停留,甚至组织力量,期待东山再起的可能也会有的,它们会在哪里停留呢?乡宁,这是明智而必然的选择。翻越了高山丛林,接近了黄土残垣,水草丰茂的乡宁必然留住夏人疲惫的脚步。因此乡宁有夏县(县城南二里,后人为与运城夏县混淆,误传为“下县”)、夏津这样有趣的地名,追寻历史,似乎都与县城的迁徙无关,其中的秘密掩埋于历史的尘埃之中,永远成了难解之谜,最近人们在距县城不远的云台山顶上,发现一处疑似古代的祭坛,有人在那里捡到玉器、陶片。如果确是夏的祭坛的话,夏人在此停留的时间不会太长,也不会很短。那么小范围“夏墟”的确指,就是今天的乡宁一带。而唐叔虞始封于夏,都于鄂的记载就不难理解了。
周朝封国很多,分封时由内及外,由近及远,按说唐叔虞应封到更重要的地方,怎么会封到乡宁呢?其实很简单,乡宁即古时的鄂与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周人看来极为重要。早在殷商时,周与鄂经常并称。《史记·殷本记》载:“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今本竹书纪年》载:“帝辛元年……命九侯,周侯、邘侯……”这里的侯也有人以为即是“鄂侯”。可见当时鄂侯与周侯同朝为公,同等重要,极有可能,当时鄂的范围要更大些,不会仅仅是乡宁一隅。传说周人起源于发明农业的时代,时间是在夏代或更早,地点在晋南。《史记·周本纪》载:“周后稷,名弃……帝舜……封弃于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皆有令德。”关于后稷的地望,学术界基本确定在今日的稷山,而稷山与乡宁地土接连,历来关系就十分密切。商灭夏桀,周人窜于戎狄之间,从山西中北部———内蒙———青海———甘肃———直到陕西泾水中上游,而沿吕梁山北逃最便利,也更安全,如此,乡宁就是极为重要的一环。陶唐,虞舜的地望在晋南,夏族到了后期也在晋南。周人的先祖后稷服事唐、虞、夏,则其地望也在晋南无疑。周夏同源的关系在夏人进入晋南后就已经确立起来了,之后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于是有了“周人尊夏”观念的产生。夏人北逃时周人也跟随一同北逃。鄂(乡宁)在周人眼中与夏人看的同等重要,因此周成王封其弟唐叔虞于夏墟,都于鄂(乡宁),是合情合理的事情。晋国的源头在乡宁也绝非无稽之谈。
此外,晋国的一桩公案,更是晋国源头在乡宁的有力的佐证。这桩历史事件见于《左传》,《左传·桓公二年》载:“惠之四十五年,曲沃庄伯代翼,弑孝侯,翼人立其弟鄂侯,鄂侯生衰侯。”《左传·隐公五年》载:“曲沃庄伯以郑人,邢人伐翼,王使尹氏、武氏助之。翼侯奔随,未几,曲沃叛王,王命虢公伐曲沃立哀侯于翼。六年,翼九宗王正顷父之子嘉父逆晋侯于随,纳诸鄂,晋人谓之鄂侯。”为什么嘉父会“逆晋侯于随,纳诸鄂”,这还得从晋国初封时说起。《左传》载:“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阙巩,沽洗,怀姓九宗,职官五正。命以《唐诰》,而封于夏墟,启以夏政,疆以戎索。”有关“怀姓九宗,”王国维《鬼方昆夷狁玁考》曰:“殆指晋之西北诸族,即唐叔所受之怀姓九宗,春秋隗姓诸狄之祖也。”也就是说“怀姓九宗,”是商族的联盟方国的贵族。而春秋战国时期的乡宁恰是狄人聚居之地,而嘉父正是这一方的贵族,也可能是方国的首领,周朝建立时,与其它一些方国,一起分封给了唐叔虞。如果晋国的始封地不在乡宁,这显然是说不通的。正因为始封乡宁,乡宁作为晋国的祖封地,鄂侯失国,避逃乡宁,才合乎情理。而且嘉父作为晋初的臣国,在叔虞封唐之后,留守此地。鄂侯失国之后,纳其于故地,于情于理,于德于义,均无可置疑。且在乡宁县城之西今仍有嘉父山之地名,近年发现春秋古墓,出土了一批青铜器,虽无文字记载,但据形制等断定,当与曲村晋侯墓出土陪葬品为同期之物。晋国源头在乡宁,不仅史料,而且实物,都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 ■
当我再次打开《乡宁县志》,读到“(乡宁)古大夏地,周初曰鄂,唐叔虞始封居此”这段平实的文字时,方知古人作史之小心与严谨,晋国的源头在乡宁。乡宁山峦叠嶂,偏僻闭塞,区区弹丸之地,怎能是晋国的源头?要想把这件事情说清楚,就必须扯得远一些。
许多史书中都明确记载,唐叔虞始封于夏墟,都于鄂,鄂即乡宁的古称。这种说法见于《世本·居篇》《史记·晋世家》《乡宁县志》《中国人史纲》等书中。关于夏墟,也就是晋都的地望,历来就有各种说法,但后来逐渐倾向于山西“晋南说”。自汉代以来,即有学者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夏墟、晋都的地望应在山西南部,但具体指认又有不同。1959年,徐旭生首次调查夏墟,在山西范围内调查的结果是在山西西南部,而不在中部。近年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曲村晋侯墓、侯马新田遗址的发现,更有力地佐证了这一点。关于夏墟鄂地之说,虽很早就有人提出,但许多专家学者却小心翼翼地避开了晋国源头的话题,并非完全是材料上的匮乏,更多的是认识上的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