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1~5节)-有答案
弟1页/(共6页) 弟2页/(共6页)
姓名: 班级: 考号: 考场: 座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1~5节)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判定物体运动还是静止,要事先选定参照物
B .一个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参照物不同,结论可能是不同的
C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参照物
D .高速行驶的火车也可以作参照物
2。机械式闹钟要上发条,这实际上是使发条积蓄( )
A .动能
B .电能
C .势能
D .热能 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 .使用前必须检查零点是否准确
C .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发生摩擦
D .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4。下列现象中,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
A .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
B .汽车匀速转弯
C .草坪上滚动的足球渐渐地停下来
D .列车沿平直轨道匀速出站 5.火车的速度是72千米/时,汽车的速度是20米/秒,则( ) A .火车的速度大 B .汽车的速度大 C .两者的速度一样大 D .无法确定 6.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s/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运动速度v 越大,通过的路程s 就越小 B .物体的运动速度v 越大,所用的时间t 就越小
C .物体运动的速度v 由s/t 决定,但与s 、t 的大小无关
D .以上说法都有道理
7。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机向上运动,则直升机相对于地面是( )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测试(带答案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测试(带答案
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用液体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光屏和液体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若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cm刻度时,则烛焰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A.放大、倒立的实像 B.放大、正立的虚像 C.缩小、倒立的实像 D.缩小、正立的实像
2.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为()A.f甲>f乙>f丙B.f乙>f丙>f甲
C.f乙>f甲>f丙D.f丙>f乙>f甲
3.如图所示,水槽的右壁竖直放着一面平面镜.无水时,射灯从S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左壁上会出现一个光点P.往水槽内加水,当水面处于a,b,c,d四个位置时,左壁上分别出现P a,P b,P c,P d四个光点(不考虑水面对光的反射).则四个光点在左壁上的排列从下往上依次为( )
A.P a,P b,P c,P d B.P d,P c,P b,P a
C.P c,P d,P a,P b D.P b,P a,P d,P c
4.人潜入水中后看到岸边的一棵树,其实是()
A.变高了的树的虚像B.变低了的树的虚像
C.变高了的树的实像D.变低了的树的实像
七年级下 科学 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初一科学第二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26×2分=52分,将正确答案填入表格内才能得分)
1、下列现象中属于生命运动的是:()
A、汽车在奔驰
B、植物开花结果
C、地球绕太阳公转
D、流星划过夜空
2、自行车下坡时,即使停止蹬车,车速也会越来越快,这是因为人和自行车()
A.机械能越来越大B.惯性越来越大C.重力越来越大D.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3、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
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A.水B.桥C.人D.地面
4、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绕地球一周所用的时间,跟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B、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C、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D、以地球上的树木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5、人一般的步行速度最接近于()
A、0.01米/秒
B、3.6 千米/时
C、50米/秒
D、100千米/时
6、某人向北行走,感觉到无风,但观察周围的树叶确实被风吹动,此时风向是:()
A.向东B.向西C.向南D.向北
7、一著名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起跑时速度是9m/s,中途的速度是7m/s,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1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7 m/s
B、9 m/s
C、10 m/s
D、11 m/s
8、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3秒内通过12米的路程,则它在第2秒内的速度一定是()
A、9米/秒
B、12米/秒
C、4米/秒
D、无法确定
9、比较速度6米/秒、18干米/小时、0.4千米/分的大小,正确的是()
科学七年级下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
科学七年级下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B.桃花反射红光C.桃花吸收红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B
2.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为()A.f甲>f乙>f丙B.f乙>f丙>f甲
C.f乙>f甲>f丙D.f丙>f乙>f甲
【答案】B
3.小敏穿了一件白衬衫、蓝裤子和一双黑皮鞋,走进一间只亮着红灯的房子里,别人看到他所穿服装的颜色分别是()
A.红衬衫、黑裤子和黑皮鞋B.红衬衫、蓝裤子和黑皮鞋
C.白衬衫、蓝裤子和黑皮鞋D.白衬衫、红裤子和红皮鞋
【答案】A
4.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由于凸透镜对红外线的会聚能力比可见光弱,故同一透镜在红外线射入时的焦距比可见光射入时长。有一种感光胶片叫红外线胶片,它对可见光不敏感,而红外线却能使它感光。这种胶片可用普通相机进行红外摄影。现有一幅书上的图片用普通胶片摄影时刚好成等大的像,现换成红外线胶片,若仍要成等大的像,则应该()
A.增大物距,增加暗箱长度B.减小物距,缩短暗箱长度
C.减小物距,增加暗箱长度D.增大物距,缩短暗箱长度
【答案】A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 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 cm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检测及答案
最新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测试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
1.对外界的冷、热、触、痛的刺激产生感觉的是( )
A. 皮肤
B. 舌
C. 脊髓
D. 大脑
2. 如图所示,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B. 放大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 人在阳光下的影子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 看见勺子在水面处“折断”是光的反射现象
3.电磁波家庭成员很多,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y射线等,电磁波与人们
生活密不可分,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关于电磁波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验钞机利用红外线来辨别钞票真伪 B. 手机利用无线电波传递信号
C. 遥控器利用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遥控
D. 微波炉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
4.对于人失去听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人只要失去听觉,就不能感知声音
B. 如果因为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可以通过骨传导来感知声音
C. 对于因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的人,只要设法将外界产生的振动传给听觉神经,就可以感知声音
D. 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5.不论是较近还是较远的物体,正常人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是因为( )
A. 视网膜可前后调节移动
B. 眼球前后径可随时调节
C. 瞳孔可缩小或扩大
D. 睫状肌可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6.用手捂住右眼,用左眼看光亮的地方,过几分钟后,捂住右眼的手放下,此时两眼的瞳孔是()
A. 两眼的瞳孔都放大
B. 左眼的瞳孔大,右眼的瞳孔小
C. 两眼的瞳孔都缩小
D. 左眼的瞳孔小,右眼的瞳孔大
七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浙教版A卷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浙教版A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60分)
1.(本题3分)(2021·浙江浙江·)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放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a端在2倍焦距之处,b端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如图所示,现将木棒稍往右移动一段距离,那么木棒所成的像将会( )
A.a端和b端均变细B.a端和b端均变粗
C.a端变更细,b端变更粗D.a端变更粗,b端变更细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因此时b端位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故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因a端位于2倍焦距之外,故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所以木棒所成的像将是a端变细,b端变粗。
故选C。
2.(本题3分)(2021·浙江浙江·)科学研究常常采用转换、对照、推理等研究方法。下列有关声音的实验,采用实验加推理的研究方法的是( )
A.振动的音叉放入水中,水花四溅
B.发声的音叉接触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
C.探究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重敲和轻敲鼓面,鼓面上的纸屑跳起的程度不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振动的音叉放入水中,水花四溅,用到转换法,故A不符合题意;
B.将乒乓球靠近发声的音叉,通过乒乓球被弹开显示音叉在振动,用到了转换法,故B不符合题意;
C .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实验中,在玻璃瓶中安装一只电铃,用真空泵逐渐向外抽气,发现电铃的声音不断减小,再通过推理抽象总结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采用的是实验推理法,故C 符合题意;
D .重敲和轻敲鼓面,鼓面上的纸屑跳起的程度不同,通过纸屑跳起程度反映鼓面振动幅度大小,用到转换法,故D 不符合题意。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测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测试卷及答
案
然后通过特殊的投影技术,使得观众可以看到立体的影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3D电影是通过眼镜实现立体效果的
B.3D电影需要特殊的摄影设备进行拍摄
C.3D电影可以通过普通电视观看
D.3D电影的效果与观众的位置有关
1.皮肤能感受到外界的冷、热、触、痛刺激。
2.正确的说法是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放大镜成倒立
放大的实像。人在阳光下的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而非折射。
3.电磁波家庭成员很多,包括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y射线等,电磁波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已
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正确的说法是微波炉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
4.在观察微小形变的装置中,当在图示位置用力F向下挤压桌面时,激光束的入射角减小反射角增大,标尺上的光斑左移。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正确的说法是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当物距是30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不能呈现完整的像。
6.正确的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是ABCD。
7.当你从路灯正下方经过并沿地面向前移动时,在相同时间里,人移动的距离小于头部的影子移动的距离。
8.一束光由空气进入某种透明物质时,在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正确的判断是OB可能是折射光线,BO 必定是入射光线。
9.红光、绿光与另一种色光混合后生成白光,则另一种色光是黄光。
10.3D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然后通过特殊的投影技术,使得观众可以看到立体的影像。不正确的说法是3D电影可以通过普通电视观看。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综合测试及答案
最新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文字词句与科学知识相符合的是( )
A.“锦鳞游泳”,看到水里的鱼是实像B.“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
C.“浮光跃金”,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是光的折射现象
D.“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的月亮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2.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屏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④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15℃)下,空气中的声速大于水中的声速
B.“蒙面歌王”节目中观众是通过音调猜出歌手的
C.声呐利用次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
D.辽宁舰上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4.如图为观察微小形变的装置。平面镜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射后在标尺上形成光斑P.若在图示位置用力F向下挤压桌面,则() A.激光束的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减小
B.激光束的入射角减小反射角增大
C.标尺上的光斑右移
D.标尺上的光斑左移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 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 cm B.此时的物距大于20 cm
C.当物距是30 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
D.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不能呈现完整的像
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二章综合测试卷(ps答案)
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二章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属于生命运动的是 ( )
A.风车的转动
B.鸭跖草在水里生长
C.举过头顶的杠铃
D.流星划过天空 2.某同学进行“体质健康测试”的部分内容如下,其中单位不符合科学规定的是 ( ) A .握力40千克 B .身高170厘米 C .质量58千克 D .50米跑步速度8米/秒 3.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 ) A .“歼-10”战斗机 B .地面上的房屋 C .加油机中的飞行员 D .战斗机里的飞行员 4. 在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力的仪器是 ( )
A . B. C. D.
5.如图所示的四个力,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
6.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
7. 下列物体A 所受重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
8. 小车受到大小为80牛、水平向左的拉力的作用,力的作用点在A 点,在下图所画的力的图示中,能正确表示小车受到上述拉力的是 ( )
A A A A
G
G A
B C
D 第7题图
G G
9.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千米每小时!”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千米呢?”从以上对话可知,这位女士没有理解下面科学概念中的()A.速度 B.时间 C.路程 D.质量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第1节感觉世界
一、选择题
1.人体皮肤感觉外界刺激的感觉神经末梢分布于( )
A.角质层
B.生发层
C.真皮
D.皮下组织
2.人体皮肤最薄处是( )
A.面部
B.手掌
C.大腿内侧
D.眼皮
3.甲、乙、丙三个脸盆依次装有热水、温水和冷水。你把左手浸入甲盆,右手浸入丙盆,过一会儿同时放进乙盆,这时双手的感觉是( )
A.两手都感觉温
B.左手感觉热、右手感觉冷
C.左手感觉冷、右手感觉热
D.两手都感觉冷
4.俗话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从生理学观点来看,这种现象说明( )
A.人的嗅觉中枢不发达
B.人的嗅觉中枢易适应
C.人的嗅觉中枢易疲劳
D.人的嗅觉中枢易破坏
5.“孔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中的“闻韶音”和“知肉味”分别属于人的( )
A.嗅觉和听觉
B.听觉和视觉
C.听觉和味觉
D.触觉和味觉
6.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失去了听觉和视觉,但她通过“阅读”盲文学习了大量的知识,她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是( )
A.触觉
B.味觉
C.嗅觉
D.心灵感应
7.公安部门通常使用警犬缉毒,这是利用了狗( )
A.目光敏锐
B.动作敏捷
C.味觉发达
D.嗅觉发达
8.当肌体受到损伤性刺激时,具有报警作用的感受器是( )
A.触觉感受器
B.冷觉感受器
C.痛觉感受器
D.热觉感受器
9.形成感觉的部位是( )
A.脊髓灰质
B.大脑皮层
C.感觉器官
D.感受器
10.下列哪项除外,都属于皮肤感受器( )
A.热觉感受器
B.冷觉感受器
C.痛觉感受器
D.味觉感受器
11.下列感觉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的是( )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测试卷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测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B.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15°时,反射角也为15°
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2.一个苹果在阳光下看起来是红色,这是因为( )
A.苹果只反射红光 B.苹果只吸收红光
C.红光透过苹果 D.红光折射进苹果
3.打雷时,我们通常会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B.光的传播速度小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C.光的传播速度等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D.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
4。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叫喊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5. 小孩在嗅柠檬的同时吃苹果,会产生怎样的味道?()
A。苹果和柠檬混合的味道 B.柠檬味 C。无味 D。苹果味
6。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5m/s
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D.人们根据音调来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7.在较长的一段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如果另一个人耳朵贴在水管另一端能听到先后三次敲击声,则传来这三次响声的介质依次是( )
A.铁管、水、空气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运动和力》复习检测2 浙教版含答案
基础巩固达标与检测(二)
(测试范围:运动和力)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神舟六号”飞船成功完成了载人航天飞行,大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飞船环绕地球飞行时,如果在舱内进行下列实验,其中不能完成的是()
A.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B.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
C.用温度计测温度D.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
2.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④一阵风把地南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千米每小时!”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千米呢?”从以上对话可知,这位女士没有理解下面哪个科学概念 ( )
A.速度B.时间C.路程D.质量
4.“鸡蛋碰石头”,鸡蛋被碰破而石头却完好无损,对这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鸡蛋受到的力更大,石头受到的力较小
C.它们间的作用力一样大,只是石头比鸡蛋硬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这里,观众所选的参照物是()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章《空气》单元测试卷(华师大七下)
华师大版初一科学(下)第二章《空气》单元测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
(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 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类和动植物在地球上生存,原因之一是因为地球周围存在空气
B、纯净的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C、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没有质量
D、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也尝不出它的味道,但它确实存在
3. 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B、舍勒是最早制得氧气的科学家
C、氧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4.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
A、镁带
B、铁丝
C、硫磺
D、木炭
5.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同时生成白色固体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会出现浑浊。
6. 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右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O2,生成固态的P2O5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
C、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测试卷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测试卷
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
1、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失去了听觉和视觉,但她通过“阅读”盲文学习了大量的知识,一生共写了《我
的生活》等14部著作。她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是
A、触觉
B、味觉
C、嗅觉
D、心灵感应
2、正在发声的铜锣,用手放在上面轻轻一按就听不见声音了,这是因为
A、手吸收了它的声音
B、手阻碍了它的振动
C、手挡住了声音传入人耳
D、它的振动频率减小到20H Z
3、在窗户关闭的室内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正在发声的扬声器前,可观察到烛焰的摇曳,这是因为
A、肯定被风吹动
B、扬声器的纸盆振动,带动空气振动
C、人的一种错觉
D、其作用原理目前尚未学到
4、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振动时一定发出声音
B、声音在同一种物质中传播的快慢是一定的
C、声音只能靠空气传播,没有空气,任何声音都听不到
D、声音只能在真空中传播
5、我国政府已正式启动月球探测计划,一期工程命名为“嫦娥一号”工程,若干年后,中国首批宇航员
将登上月球。宇航员在月球上听不到彼此的说话声,这是因为
A、月球表面布满灰尘
B、月球上没有水
C、月球上没有重力
D、月球上没有空气
6、对由于衣物没有放平引起的洗衣机振动而产生的噪声,最合理的处理方法是
A、在声源处减弱:放平衣物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关上门窗
C、在人耳处减弱:塞上耳塞
D、在洗衣机内加更多的水
7、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的是
A、耳廓
B、鼓膜
C、听小骨
D、耳道
8、用小提琴和钢琴同奏一支曲子,人们一听便能区分哪是小提琴声,哪是钢琴声,这是因为
A、音色不同
2020春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同步测试:第二章综合(试卷和答案)解析版
2020春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同步测试:第二章综合(试卷和答案)解析版一、选择题
1.同窗三年,同学们互相非常熟悉了,甚至可以“闻其声,知其人”。通过声音识别同学的主要依据是()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
【答案】C
2.如图是好莱坞大片《盗梦空间》里所谓“镜子时刻”的场景。像这样多次反复成像所需要的平面镜至少()
A.1块B.2块C.3块D.4块
【答案】B
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对其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甲图中,月食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
B.乙图中,塔在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实像
C.丙图中,放大镜把字“放大”是由于放大镜具有发散作用
D.丁图中,近视眼形成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答案】A
4.我国曾成功发射地球同步气象卫星,卫星发送回地面的红外云图是由卫星上设置的具有接受云层辐射热的红外线传感器完成的,云图上的黑点密集度由辐射红外线的云层温度高低决定,这是利用了红外线的()
A.不可见性B.热效应C.穿透性D.化学效应
【答案】B
5.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B.桃花吸收红光
C.桃花反射红光D.光的折射引起的色散
【答案】C
6.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闻其声不见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响度要低一些
【答案】A
7.下列关于超声波与次声波、红外线与紫外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华师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测试卷 含答案
第2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现象不能证明空气存在的是()
A.风吹草动
B.月光通过窗户照在桌子上
C.向空瓶子中灌水有气泡逸出
D.空烧杯倒立在水中,水不能进入空烧杯中
2.2019年开学之初,长沙市中小学开展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活动。下列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的是()
A.加强大气质量监测B.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C.使用清洁能源D.露天焚烧垃圾
3.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A.将新鲜空气吸入肺中B.用抽水机抽水
C.用图钉把地图钉在墙上D.钢笔吸墨水
4.下列关于CO2性质和用途的描述错误的是()
A.CO2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B.CO2能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
C.CO2不溶于水
D.CO2的固体(干冰)可作制冷剂
5.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束后,反应容器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A.氮气B.五氧化二磷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6.下列示例,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塑料吸盘挂重物B.用注射器注射药水
C.用吸管吸饮料D.马德堡半球实验
7.下列实验目的与实验操作一致的是()
8.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
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
C.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
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决定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
9.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上可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1~5节)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判定物体运动还是静止,要事先选定参照物
B.一个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参照物不同,结论可能是不同的
C.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参照物
D.高速行驶的火车也可以作参照物
2.机械式闹钟要上发条,这实际上是使发条积蓄()
A.动能 B.电能 C.势能 D.热能
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零点是否准确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发生摩擦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4.下列现象中,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A.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 B.汽车匀速转弯
C.草坪上滚动的足球渐渐地停下来 D.列车沿平直轨道匀速出站
5.火车的速度是72千米/时,汽车的速度是20米/秒,则()
A.火车的速度大 B.汽车的速度大
C.两者的速度一样大 D.无法确定
6.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s/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就越小
B.物体的运动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就越小
C.物体运动的速度v由s/t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D.以上说法都有道理
7.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机向上运动,则直升机相对于地面是()
A.一定上升 B.一定下降 C.一定静止 D.无法确定8.比较F1和F2的大小,正确的是()
A.F1>F2 B.F1 C.F1=F2 D.无法确定 9.两人各用60牛的力沿水平方向对拉同一测力计的两端,测力计的示数是() A.60牛 B.120牛 C.0牛 D.240牛10.在下图中,小球在斜面上自由滚下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11.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前进,使人前进的力是() A.人受到水的托力 B.手和脚对水的力 C.水的阻力 D.水对手和脚向前的力 12.一个成年人身体的重力大约为() A.60N B.100N C.600N D.1200N 13.用磁铁吸引大头针时() A.大头针也吸引磁铁,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大头针不吸引磁铁 C.当大头针与磁铁接触时,大头针才吸引磁铁 D.磁铁对大头针的吸引力大于大头针对磁铁的吸引力 14.炮弹从炮口射出在空中飞行,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它的受力情况是() A.不再受力 B.只受重力 C.只受向前的推力 D.受到重力和向前的推力 15.用量程是36N的弹簧秤去秤质量分别是3千克和4千克的两铁块,则该弹簧秤() A.能测3千克的铁块,不能测4千克的铁块 B.两铁块都能测 C.两铁块都不能测 D.无法确定 1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力产生的效果的是() A.用力压弹簧,弹簧缩短了 B.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 C.用力弯锯条,锯条变弯了 D.冰块在光滑的冰面上匀速直线运动 17.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g=牛/千克,所以1千克就等于牛 B.重力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 C.无论在地球上还是月球上,物体的质量和所受的重力都是不会改变的 D.地球上任何物体所受的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8.一列火车在雨中自东向西行驶,车内乘客观察到雨滴以一定的速度垂直落下,那么车外站在月台上的人看 到的雨滴是() A.沿偏东方向落下 B.垂直落下 C.沿偏西方向落下 D.无法确定 19.测定某同学的快跑平均速度,测得结果是跑前24米用了4秒,跑完100米用了12秒。该同学的平均速度是() A.6米/秒 B.米/秒 C.米/秒 D.米/秒 20.天平和测力计都是测量工具,它们可分别直接测量() A.质量,质量 B.质量,力 C.力,质量 D.力,力21.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是质量的一种习惯叫法,它们实际上是同一个物理量 B.重垂线总是竖直下垂的,所以重力的方向一定是垂直于地面的 C.物体向上抛出去,上升过程重力增大,下落过程重力减小 D.人在跑步时,人的重心位置在变化 22.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表示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A.(1)(2) B.(2)(4) C.(3) D.(1)(4) 23.下列各现象不是重力导致的是() A.苹果从树上落下 B.爬山比走平路要累 C.水往低处流 D.宇航员在太空中穿厚厚的宇航服 24.用扳手拧螺母时,手握在把手的末端比握在把手的中间容易把螺母拧紧, 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上述三项都有关 2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得分出卷人 黄闻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