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朗诵PPT含完美纯音乐伴奏版本

合集下载

水调歌头苏轼ppt课件

水调歌头苏轼ppt课件
水调歌头 苏轼
作者引见: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 人,宋代 出色的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弟 苏辙合称“三苏〞。 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诗、词和散文都代表北 宋文学最高成就。
生字注音:
què qióng 宫阙 琼楼玉宇
qǐ chán 低绮户 婵娟
shēng 不胜寒
水调歌头 苏轼
训练: 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
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
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 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
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 由。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 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 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不应有恨,何事 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 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朗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
然人而有眼悲泪欢最离终合还,是背月叛有了阴我晴本圆人缺。,……此事古难 。
他还知道其他关于“月 亮〞的诗句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土。〞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 院锁清秋。〞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
作业:
1 、背诵、默写这首词。
2 、小作文:根据下文的开头, 发扬想象和联想,续写文章。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PPT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PPT
孤寂
陶渊明《归园田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
归。
安适
练一练
♪ 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 2、小作文:根据下文的开头,发挥联想和想 象,续写文章。
中秋的夜晚,凉风习习,我坐在阳台上,望着明亮的月亮,心绪万 千……

眉山市东坡区

岷东中学


李波

译一译
把诗文翻译成优美、文雅的现 ——体味诗歌韵律和谐美
代汉语,保持诗歌原有的韵律 美。
提高译诗的品位
可保留韵脚字 可扩充核心词 可添加修饰语 可补充空白句
示例: 那一轮明亮的月儿呀,是什么时候孕育而出? 我端起酒来询问浩渺的苍天。 不知道宫殿林立的天上, 现在是何日何年?
品一品
中国古代的诗词,大都先写景,后抒情,我们来看看这首词的特点。
豁达
品词析句
——品味语言特色,体会作者情感
示例: ♪ 找出一组意思相反的词体会作者的矛盾心理:
欲—恐 悲—欢 离—合 天上—人间 ♪ 找出一组描写色彩的词,体会丰富的色彩表达的丰富情感:
青天 琼楼 玉宇 朱阁 ♪ 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品析:
描写句 叙事句 议论句 抒情句 陈述句 疑问句 感叹句 比喻句 拟人句
联想:明月(月圆)-> 团圆(人圆) 想象:明月 -> 宫阙 -> 琼楼玉宇
想一想 ♪ 词中哪一句体现了作者向往天上宫阙,不愿留在人间?为什么?
♪ 词中的哪些句子写出了词人的醉意朦胧?
“我欲乘风归去”,在人间,作者孤独、寂寞,感受到的只是失意与别离的折 磨。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为何无眠?
苏轼一生坎坷,几乎经历、参与了 当时代所有重大的政治事件;在才俊 辈出的宋代,苏轼在诗、文、词、书 、画等许多方面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 成就;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 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 面也都有重大贡献。是中国历史上少 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堪称“千古风 流人物”。

苏教版语文七上《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的思念是圆的》ppt课件之二

苏教版语文七上《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的思念是圆的》ppt课件之二

2019/11/6
14
艾青
2019/11/6
我的思念是圆的
艾青,原名蒋海澄。艾青的诗, 往往较多的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 时代的生活和斗争,从而比较鲜 明地传出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 声;诗作感情深沉,突出表现对 光明的热烈向往、追求和讴歌。
这首诗写于1983年9月21日,是
艾青晚期的作品。由于经历太多
虚写:天上宫阙、琼楼玉宇、不应有恨、千 里共婵娟。
11/6/2019
6
2019/11/6
7
理解词的主题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时,幻想超然物外, 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 的念头,表现了词人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 生活态度。
想一想:你还知道其他关于“月亮”的诗句吗?
11/6/2019
2019/11/6
13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品 析
抒情。但诗人不用直接的方式,而用疑问的 口吻,明明是自己在对月怀人,却偏说“秋 思落谁家”,这样就把自己对月怀人的情思 表达的蕴藉深沉。一个“落”字,新颖妥帖, 不同凡响。给人以动态的形象的感受,似乎 看见了那恼人的秋思随着月的银辉一起洒落 人间。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 唐徐凝《忆扬州》
11/6/2019
9
十五夜望月王建
王建(约767-830),字仲初, 许州人(今河南许昌)。唐代 宗大历十年进士。一生困顿, 晚景尤凄凉。早年以宫词著称, 中年以后,诗风转变,其乐府 诗多方面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 面貌,揭露统治阶级的暴行。 善用七言歌行体,与张籍齐名 ,世称“张王乐府”。作品有 《王建诗集》。
8
名句列举

第14课 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 (共25张PPT)

第14课 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 (共25张PPT)

赏词悟情
5.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你从 中读出了什么?
这是蕴涵了人生哲理的句子,它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明月的阴晴 圆缺,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非人力所能左右,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 既然如此,就不必再慨叹悲伤了。表现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 阔,做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
赏词悟情
D. 作者把人生的不如意归结为自古难全,显得无可奈何,因
此,总的说来这首词体现的是一种消沉的情绪。
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哪一年。我想乘着清风回到天上去,又担心在美玉
砌成的楼宇里,经受不住高耸九天的严寒。(我)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
着舞动,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读出词意
朱红色的楼阁
不能入睡,这里指不能入 睡的人(指诗人自己)。
为什么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
雕花的门窗
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清朝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1.在多次诵读中,理解词作者表达的意思; 2.在品读重要词句中,感受词作的意境;
3.在想象与拓展中,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
苏轼:
苏轼字子瞻, 东坡为号焉。 生于北宋间, 家乡在眉山。 唐宋八大家 苏家竟占三
“唐宋八大家” 唐韩柳 宋三苏
水调歌头
苏轼
中国诗人眼中的月亮一片冰 心,于是千里婵娟是月,云破 弄影是月,芦花深处是月,小 楼吹笙是月,千江有水千江月, 掬水在手月在手。
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 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 转在各地为官。宋神宗熙宁九年 (1076年)苏轼谪居密州,这时 他的弟弟苏辙正在济南任职,兄 弟俩已有七年多没见面。这年中 秋,作者对月畅饮,在醉意朦胧 之中写下这首词。

第14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 (23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4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 (23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

苏轼谪居密州,这时他的弟
弟苏辙正在济南任职,兄弟
俩已有七年多没见面。这年
中秋,作者对月畅饮,在醉
意朦胧之中写下这首词。
词的相关知识
词来源于民间, 形式上具有律诗的一些
原是配乐的歌词。后 特点,只是句子一般长
乐谱失传,学者依椐 短不齐。
前人的词制成图谱, 词人按图谱填词。
1.这首词由几部分组成?




小序、上阕、下阕
2.小序交代了什么内容?




交代了写作时间、背景和写作目的。
丙辰中 秋
欢饮达 旦
怀子由
3.上阕作者遇到的艰难抉择是什么?他
最终选择了什么?
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体现

了作者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理。“起舞弄清

影,何似在人间。”可以看出他最终在矛盾
起伏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有很强的
细 读
感染力,梳理作者情感的变化轨迹。


苦闷 → 矛盾 → 豁达 → 祝愿
《水调歌头》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
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
课 堂 小 结
就犹如词中所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唯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 美好的月色。
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深挚崇高的思想境界,美

8.面对明月,作者发出了怎样的祝愿?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 细 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
读 感 悟
此句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又富有哲理意味,世界 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有欢聚,也必然有离 别,这正如月亮有圆有缺一样,原是自然界规律。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课件(共14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课件(共14张PPT)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白话译文
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高高兴兴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 个大醉,写下这首词,同时也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天上的 宫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 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 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窗户上,照着屋里没有睡意的 人。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 之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 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 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一)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注释
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 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达旦:到天亮。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
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
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
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
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ppt课件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ppt课件
下片:怀人(抒情) 美好祝愿
三、练习
(一)阅读《水调歌头》答题 1、富含人生哲理的诗句是哪一句? 2、表达作者美好祝愿的诗句是哪一句? 3、请你说说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意思。
(二)课外பைடு நூலகம்伸
1、中秋夜,思念都在外地工作的亲人,你会 引用《水调歌头》中的哪一句祝福他们?
2、你妈妈十分想念你外出工作的哥哥,请你 引用《水调歌头》中的一句诗来劝导她。
/ // / / 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知识长廊 一、注音:
宫阙(què) 琼楼(qióng ) 绮户(qǐ ) 婵娟(chán juān)不胜寒( shēng)丙辰(bǐng ché)n
二、解释下列词语:
把:持;端着。
朱阁:朱红的楼阁。
不胜: 禁受不了。绮户: 雕花的窗户。
无眠: 难以成眠的人,这里指作者。
知识长廊
水 调 歌头
———词 牌 名
苏 轼(公元1037--公元1101
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 山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 画家。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 “豪放”派词人。 与父亲苏洵、弟 苏辙,合称“三苏”。因直谏得罪 王安石,遂被贬黄州,曾写下《记 承天寺夜游》,41岁时又被贬山东, 中秋夜写下《水调歌头》,怀念七 年未见的弟弟。
何似: 哪里比得上。 何事:为什么
婵娟: 月宫里的嫦娥,这里指明月。
理解课文
要求:
1.自主翻译课文 2.划出不懂的句子 3.小组讨论翻译 4、展示
翻译词意:
明月什么时候才有呢?我举着酒杯仰问青天。不 知天宫中今晚又是哪一年?我真想驾乘着长风回 到月宫,又怕那美玉砌成的宫殿,太高太寒冷了, 让人禁受不了。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人摇动, 那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好呢?

第14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4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诗歌鉴赏
赏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运用环境描写,写出了月光移动的景象,暗示 夜已深沉,渲染了静谧的氛围,烘托了诗人惆怅 的心情。
诗歌鉴赏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运用了哪些修辞手 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拟人、反问。用反诘的语气、埋怨的口吻向月亮发问,将 月亮人格化,表面上是埋怨月亮不通人情,实则寄寓词人怀念 亲人的感情,也表达了不能与亲人团聚的离人们的同情。
诗歌鉴赏 小结:诵读全诗,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
把酒问天 高亢激昂
欲归又恐寒 徘徊矛盾
人间弄清影 通达热烈
辗转却无眠 祈愿共婵娟 乐观积极
抑郁惆怅
主旨归纳
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月饮酒,下阕写对月 怀人。反映了词人宦海失意的苦闷,也表现了 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乐观旷达的胸襟。
板书设计
上阕
水调歌头
下阙
把酒问天 由月感发
欲归又恐 借景抒情
起舞弄影 情景交融


月照无眠
感月怅别

不应有恨
议论升华

千里婵娟
富有哲理
随堂测试
1.填空。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____北__宋_____(朝代)____文__学____家、___书__法____家、 ___画_____家,谥号“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其词开豪放一派,与 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___苏__辛___”;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 阳修并称“___欧__苏___”,为“_唐__宋__八__大__家__”之一。
导入
有人说,中国人随便拿起一本古人的诗集,抖一抖,叮叮当当地 会掉下好多“月”字来。
见到明月就会引起人们的无限感慨,那么中秋的明月又会增添 什么样的情愫呢?

13课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共40张PPT)

13课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共40张PPT)

诗意理解
• 上片:
• 明月是从何时出现的呢?端起酒杯仰问 晴天。不知天上的宫殿楼台,今夜是哪 一年。我想驾风回到天上,又怕那美玉 建成的宫殿,高高在上,让人耐不住清 寒。在月下翩翩起舞与自己的清影为伴, 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呢?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 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 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 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不应:不该。 何事:为什么。 别时圆:在人们分别时圆。 此事:指人的“欢”和“合”和月的“晴”和“圆”。 千里共婵娟: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美好的月光。 婵娟:指月亮。
诗意理解
• 下片: • 月亮转过朱阁,低照着美丽的窗户,照
写作背景
苏轼和弟弟苏辙
情谊深厚。写此词之
时,他宦途失意,贬
官密州,心情抑郁。
这时苏辙正在济南任
职,兄弟俩已有七年
多没见面了。这年中
秋赏月,作者欢饮达
旦,在醉意朦胧之中
写下这首词。
1、诗前小序写了什么?有何作用?
——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 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缘由,领起全 篇。
当时苏轼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 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数百公 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望 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
读准字音:
宫阙( què )琼楼( qióng ) 绮户( qǐ )婵娟( chán juān ) 不胜寒( shēng) 丙辰(bǐng chén)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 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 书画家。水调歌头,词牌 名。与父洵弟辙,合称 “三苏”,“唐宋八大家” 之一 。其词开豪放一派, 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 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 家 ”。作品收录在《东 坡文集》。

《水调歌头》PPT课件(18页)

《水调歌头》PPT课件(18页)
此事:指人的“悲欢离合”和月的“阴晴圆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只希望人们能岁岁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但:只。 婵娟:本义指妇女姿态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品读赏析
细细体会诗歌,回答问题:
1.“高处不胜寒” 有怎样深刻的含义? 这句词不仅指经受不住高处的寒冷,还包括不愿回朝廷做官,厌恶朝中
的党派相争、勾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经受不住人世间 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含义。
品读赏析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如何 理解这几句?
从个人的悲欢离合变化引出月亮的盈亏变化。月亮的阴晴圆缺,犹 如人的悲欢离合,是必然的规律。既如此,就不必叹息和悲伤了,表现了 词人心胸开阔、洒脱旷达的一面。
,
此事古难全 。
表达作者美好祝愿的句子: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课堂检测
2.下列对诗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A.《水调歌头》一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 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 句高昂乐观,后四句低沉愤懑,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 C.《行路难》(其一)这首诗反映出诗人积极、乐观、执着的心理。 D.《水调歌头》这首词上片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下片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 奋进的情绪。
写作特色
情景交融,寓哲理于议论之中。 全篇将写景、议论、抒情融为一体,作者由皎皎明月而怀念亲人,
由阴晴圆缺感悟人生并非无憾事,使全词意境优美,又富于哲思、情蕴。
想象丰富,境界旷达。 作者由举杯问月,想象天上宫阙胜景,叙述身世之感与思想矛盾;

2024版《水调歌头》优秀PPT课件[1]

2024版《水调歌头》优秀PPT课件[1]

《水调歌头》优秀PPT课件目录•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诗词内容解读•艺术手法与特色探讨•主题思想阐释•苏轼其他代表作品欣赏•跨文化对比:东西方浪漫主义诗歌比较•课堂互动环节CONTENTSCHAPTER01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

苏轼生活在北宋中期,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也是政治斗争激烈的时期。

苏轼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诗歌散文方面,还体现在政治军事上哦。

苏轼生平及时代背景当时苏轼因与变法派政见不合而自请外任,离开朝廷已经五年,政治上不得意,心中抑郁不平。

在中秋之夜,苏轼欢饮达旦,大醉之后作词一首,以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情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水调歌头》是苏轼在密州任知州时创作的一首词,创作时间为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节。

《水调歌头》创作背景文学地位与影响《水调歌头》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该词以豪放的笔触、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调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水调歌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中秋词之冠”。

CHAPTER02诗词内容解读通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词句,生动展现了一幅皓月当空、清辉遍地的美丽画面。

描绘月景抒发情感哲理思考借月景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流露出仕途失意和壮志难酬的感慨。

通过“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等词句,引发对宇宙无穷、人生短暂的深刻思考。

030201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良好祝愿。

祝愿亲人通过“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等词句,抒发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

感叹人生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等词句,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超越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超越现实整体意境呈现月景与情感的交融全词以月为主线,通过描绘月景来表达情感,情景交融,富有诗意。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ppt课件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ppt课件
当代文学家王运熙
这首词历来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中秋词”的绝响,上片写作者在中秋 之夜对月怀人的感想,下片写作者在月色中思念弟弟的心情。
诗词的地位与意义
文学地位
该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在中 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情感表达
该词以其真挚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意境描绘,成为了中国诗词中的 佳作,展现了苏轼卓越的文学才华。
《水调歌头》(明月几 时有)ppt课件
汇报人: 2024-01-04
目录 CONTENT
• 《水调歌头》的作者介绍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
作背景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内
容解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影
响与评价
目录 CONTENT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朗 诵技巧与感悟
诗词的艺术手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意象运用
诗人运用明月、酒、青 天、江等意象,营造出 一种空灵、清新的意境

对比手法
通过对比人生的短暂与 明月的长存,强调了人
生无常的主题思想。
语言优美
诗人运用优美的语言, 将情感和意象融为一体 ,使诗歌具有很高的艺
术价值。
节奏感强
诗歌的节奏感强烈,读 起来朗朗上口,给人留
下深刻的印象。
和短暂。
0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 有)的影响与评价
后世影响
文学价值
该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 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文化传承
该词作为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传承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弘扬民族文化起到 了积极的作用。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ppt课件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ppt课件

跨时代诗人对同一主题创作比较
• 古代诗人与现代诗人:古代诗人如李白、杜甫等,他们的作品 语言凝练、意境深远;现代诗人如徐志摩、舒婷等,他们的作 品语言自由、表达直接。在创作关于月亮的诗词时,古代诗人 更注重对月亮的意象和象征意义的挖掘,而现代诗人则更侧重 于通过月亮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 都体现了诗人们对月亮这一永恒主题的热爱和追求。
06
互动环节与课堂小结
学生朗诵或背诵本首词
学生朗诵
邀请学生主动上台朗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体验词的韵律和美感。
分组背诵
将学生分组,每组背诵词的一部分,最后全班一起背诵整首词,加深对词的记忆 和理解。
分享个人阅读心得和感悟
阅读心得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阅读《水调歌头·明 月几时有》后的心得和体会,包括对 词中意境、情感和语言的感受。
情感真挚
苏轼在词中表达的情感真挚而深刻,无论是对亲人的思念还是对人生的感慨,都发自肺腑 ,感人至深。
语言优美
苏轼的语言优美凝练,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生动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他运用丰富的想象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皓月当空 、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
04
结构布局和韵律美感剖析
结构布局
上片写景,为下片的抒情做铺垫;下片抒情,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词 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韵律美感
苏轼运用长短句相间的句式和优美的音韵组合,使整首词具有一种回环往复、 一唱三叹的韵律美感。
苏轼独特审美风格在作品中体现
豪放洒脱
苏轼的词风以豪放洒脱著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便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词 中意境开阔,气势恢宏,表现出作者超然物外的胸襟和豪放不羁的性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