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软件、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软件、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软件、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 软件的基本概念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数据以及与计算机程序和数据进行交互的文档的集合。
简单来说,软件就是能够完成一定任务的计算机程序。
它由各种代码语言编写而成,能够运行在计算机硬件上,为用户提供各种功能和服务。
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系统软件是指控制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资源的软件,如操作系统、编译器等;应用软件则是为实现特定任务而编写的软件,如办公软件、游戏等。
除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还有中间件、数据库等各种类型的软件。
中间件是位于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之间的软件,用于提供各种系统或者网络服务;数据库是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的软件。
2. 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软件工程是指将系统化、规范化、可量化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的过程。
它强调整个软件生命周期的管理和控制,保证软件的质量和进度。
软件工程的目标是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确保软件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软件工程引入了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部署等。
软件工程的核心概念包括软件开发过程、软件开发方法和软件工程管理。
软件开发过程是指将软件从概念到实现的整个过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等;软件开发方法是指实现软件开发过程的具体方法,如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等;软件工程管理是指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组织和控制的活动。
3. 软件的特点软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可塑性:软件可以被修改和更新,通过对代码的修改,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和服务。
- 可靠性:软件需要具备稳定、可靠的特性,以确保在各种运行环境下都能正常运行,并且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 可复用性:软件可以通过模块化的设计和开发,实现代码的复用,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
- 可维护性:软件需要具备易于维护、修改的特性,以保证软件的长期运行和更新。
- 可移植性:软件可以在不同的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上运行,具备一定的可移植性。
软件工程基础知识
考点1 软件工程基本概念【考点精讲】1.软件定义与软件特点软件指的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包括程序、数据和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程序是软件开发人员根据用户需求开发的、用程序设计语言描述的、适合计算机执行的指令序列。
数据是使程序能正常操纵信息的数据结构。
文档是与程序的开发、维护和使用有关的图文资料。
可见,软件由两部分组成:(1)机器可执行的程序和数据;(2)机器不可执行的,与软件开发、运行、维护、使用等有关的文档。
根据应用目标的不同,软件可分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或工具软件)。
名称 描述应用软件为解决特定领域的应用而开发的软件系统软件计算机管理自身资源,提高计算机使用效率并为计算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的软件支撑软件(或工具软件)支撑软件是介于两者之间,协助用户开发软件的工具性软件2.软件工程为了摆脱软件危机,提出了软件工程的概念。
软件工程学是研究软件开发和维护的普遍原理与技术的一门工程学科。
所谓软件工程是指,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指导软件的开发与维护。
软件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技术、方法、工具和管理等方面。
软件工程包括3个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
名称 描述方法方法是完成软件工程项目的技术手段工具工具支持软件的开发、管理、文档生成过程过程支持软件开发的各个环节的控制、管理考点2 软件生命周期【考点精讲】1.软件生命周期概念软件产品从提出、实现、使用维护到停止使用退役的过程称为软件生命周期。
一般包括可行性分析研究与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交付使用以及维护等活动,如图3-1所示。
1软件生命周期分为3个时期共8个阶段,(1)软件定义期:包括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3个阶段;(2)软件开发期:包括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实现和测试4个阶段;(3)运行维护期:即运行维护阶段。
软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活动可以有重复,执行时也可以有迭代,如图3-1所示。
2.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图3-1 软件生命周期在图3-1中的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任务 描述问题定义确定要求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行性研究与计划制定决定该问题是否存在一个可行的解决办法,指定完成开发任务的实施计划需求分析对待开发软件提出需求进行分析并给出详细定义。
软件工程基本概念
软件工程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1、程序:是为了实现设计的功能和性能要求而编写的指令序列。
2、数据:是使指令能够正常操纵信息的数据结构。
3、文档:是与程序开发、维护和使用有关的图文资料。
4,软件(公认的解释):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它是包括程序、数据及其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另一种定义:计算机程序,数据结构和描述所需逻辑方法、过程或控制的文档。
4-1.实时软件:管理、分析、控制现实世界中所发生的事件的软件。
4-2.嵌入式软件:驻留在专用的职能产品中,用于控制这些产品进行正常工作,完成很有限、很专业的功能的软件。
5,软件危机:就是指在软件开发和软件维护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5-1.软件的“生命周期”:软件产品从策划、定义、开发、使用和维护直到最后废弃,要经过以一个漫长的时期,这个时期称为软件的“生命周期”。
6,软件工程(Boehm)定义: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来设计并构造计算机程序及为开发、运行和维护这些程序所必需的相关文件资料。
7,软件工程(IEEE)定义:是开发、运行、维护和修复的系统方法。
8,软件工程(Fritz Bauer)定义:建立并使用完善的工程化的原则,以较经济的手段获得能在实际机器上有效运行的可靠的软件的一系列方法。
9,软件工程过程:是用以开发和维护软件及其相关产品的一系列活动,包括软件工程活动和软件管理活动。
这些活动的执行可以使有序的、循环的、重复的、嵌套的、也可以是有条件引发的。
10,软件工程过程模型:在一个具体的实际工程活动中,软件工程师必须设计、提炼出一个工程开发策略,用以覆盖软件过程中的基本阶段,确定所涉及的过程、方法、工具。
11、过程性能:一个软件开发组织遵循其软件过程所得到的实际结果称之为该过程的“过程性能”。
12,过程能力:软件开发组织通过执行其软件过程能够实现预期结果的程度称之为该组织的“软件过程能力”13,过程成熟度:一个特定软件过程被明确和有效地定义、管理、测量和控制的程度称为此过程的成熟度。
软件工程基本概念
软件工程基本概念软件工程是指将工程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软件的开发、维护和管理过程中的一种学科。
它涵盖了一系列的原则、方法和技术,用于开发高质量的软件系统。
本文将介绍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包括需求工程、软件设计、软件开发过程等。
一、需求工程需求工程是软件工程的核心活动之一,它旨在明确系统或软件的需求。
需求工程的目标是确保开发出满足用户需求的可靠软件系统。
在需求工程中,首先要进行需求识别和分析,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然后,需求规格化阶段将需求转化为可量化的、可验证的表述形式。
最后,在需求验证阶段,通过与用户进行沟通和确认,确保需求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二、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指根据需求规格,设计出软件系统的结构和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软件设计中,需要进行系统结构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层次的工作。
1. 系统结构设计系统结构设计是指定义软件系统整体的组成和交互关系。
在系统结构设计中,通常采用模块化的思想,将系统划分为多个子系统或模块,并确定它们之间的接口和依赖关系。
通过系统结构设计,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系统的整体架构,为后续的详细设计和开发工作奠定基础。
2. 详细设计详细设计是在系统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对每个模块或组件进行具体的设计。
在详细设计中,需要定义模块的功能、输入输出接口、数据结构、算法等。
通过详细设计,可以明确每个模块的功能和职责,为编码和测试提供指导。
三、软件开发过程软件开发过程是指将软件设计转化为可执行的软件系统的过程。
一般来说,软件开发过程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阶段。
1.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阶段是在需求工程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更详细地理解用户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可执行的软件功能。
在需求分析阶段,需要定义用户界面、功能模块、数据库设计等。
2. 系统设计系统设计阶段是在软件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定义软件系统的整体架构和组件之间的关系。
在系统设计阶段,需要详细定义每个模块的功能和接口,以及模块之间的数据流和交互方式。
软件、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软件、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软件、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软件的概念软件是计算机程序及其相关文档的总称,它包括计算机程序的源代码、二进制代码以及相关的用户文档和技术文档。
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不可见的部分,是指导计算机硬件执行任务的指令集合。
软件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系统软件主要是支持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的运行,如操作系统、编程工具等;应用软件则是为满足特定需求而开发的,如办公软件、多媒体软件等。
软件工程的概念软件工程是一门学科,以建立和维护有效、高质量的软件为目标,采用系统化的方法进行软件开发、管理和维护,涉及软件工程师在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
软件工程的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最高的效率和最好的效果完成软件开发。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软件工程引入了工程的概念,包括项目管理、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等工程化的方法。
软件工程的特点软件工程相对于传统的软件开发方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工程化软件工程采用工程化的方法进行软件开发,引入了工程的概念和方法。
包括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环节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使得软件开发过程具有可管理性、可预测性和可控性。
2. 迭代开发软件工程采用迭代开发模式,将软件开发过程分为多个迭代阶段。
每个迭代都会重复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等步骤,根据用户反馈进行修正和改进。
迭代开发能够提高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能在开发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面向团队软件工程是一项团队合作的工作,需要软件工程师之间的协作和沟通。
团队成员之间需要相互配合,合理分工,共同完成软件开发任务。
面向团队的软件开发能够提高开发效率、减少沟通成本、保证软件的质量。
4. 强调需求分析软件工程强调需求分析的重要性。
通过深入了解用户需求,确定软件的功能和特性,避免开发出与用户期望不符的软件。
需求分析是软件工程中的关键步骤,对于后续的软件设计、编码和测试等环节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软件工程概念
软件工程概念第一章:软件定义1.软件( Software):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它是包括程序(Program),数据(D ata)及其相关文档( Document)的完整集合。
2.软件的特征:逻辑复杂,开发复杂,成本高,风险大,维护困难。
3.按软件功能分类: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设备驱动程序,通信处理程序等。
支撑软件:文本编辑程序,文件格式化程序,程序库系统等应用软件:商业数据处理软件,工程与科学计算软件,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软件,系统仿真软件,智能嵌入软件,医疗、制药软件,事务管理、办公自动化软件。
按软件规模分类:微型,小型,中型,大型,甚大型,极大型。
按软件工作方式分:实时处理软件,分时软件,交互式软件,批处理软件4.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5.软件危机主要是两个问题:1.如何开发软件,以满足对软件的日益增长的需求?2.如何维护数量不断膨胀的已有软件?5.软件危机的表现:1.成本高,开发成本估计不准确2.软件质量不高、可靠性差3.进度难以控制4.维护非常困难5.用户不满意6. 由于软件质量问题导致失败的软件项目非常多。
6.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1.与软件本身的特点有关 2.与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方法不正确有关.软件工程学的目的:以较低的成本研制具有较高质量的软件软件工程技术的两个明显特点:1.强调规范化2. 强调文档化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7条):1.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2.坚持进行阶段评审3.实严格的产品控制4.采用现代程序设计技术5.结果应能清楚地审查6.开发小组的人员应该少而精7.承认不断改进软件工程实践的必要性8.软件工程方法学包含3个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9.软件生命周期:软件定义(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软件开发(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运行维护(持久满足用户需求)10.软件过程模型: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
软件工程学的基本概念
软件工程学的基本概念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软件工程学作为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和应用领域,在近几十年里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应用。
软件工程学主要研究的是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开发和维护高质量的软件系统,它包括了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性和实用性。
下面将从软件工程学的定义、特点、过程、方法和工具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软件工程学的定义软件工程学是一门运用系统化、可重复的方法和工具开发和维护软件的学科。
它的目的是提高软件系统的开发效率、质量和可靠性,保证软件系统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和规范要求。
软件工程学是以工程化的思维和方法来开发和维护软件系统的学科,与传统的编程和软件开发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
二、软件工程学的特点软件工程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复杂性:软件系统通常都是非常复杂的,它涉及到很多不同的领域和知识,需要多个人员协同合作,才能完成开发和维护工作。
2.动态性:软件系统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新和改进,因为用户需求和市场需求都是不断变化的。
3.可重用性:软件系统的某些部分可以重复利用,从而提高软件系统的开发效率和质量。
4.可维护性:软件系统需要不断地维护和修复,在软件工程学中,重视软件系统的可维护性是非常重要的。
5.文档化:软件工程学重视对软件系统的文档化,这是确保软件系统能够被理解和使用的必要条件。
三、软件工程学的过程软件工程学的过程主要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几个阶段。
它们按照一定的次序依次进行,而且每个阶段都是一个连续的流程,需要有相应的文档和工具支持。
软件工程学的过程是一种由浅入深、逐步细化的过程,它的目的是从用户需求出发,逐步转换成可执行的代码。
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软件工程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主要关注的是对用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和分析,明确系统需要具备的功能和性能,并将这些要求整理成详细的需求文档。
2.设计:设计是软件工程学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阶段,它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软件系统的整体框架和细节进行定义和设计,选择和规划好软件系统的技术架构、数据结构、算法方法等。
软件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软件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软件是由计算机程序、数据、文档和与其相关的各种定义组成的,其目的是协助计算机完成特定任务的指令集合。
而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如何应用工程原理、方法和工具来开发高质量软件的学科。
以下是对软件和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详细阐述。
软件的基本概念:1.软件是指令集合:软件是一组按照特定顺序排列的计算机指令,这些指令被设计用于执行特定的功能和任务。
2.软件是数据的处理:软件通过对输入数据的处理,产生特定的输出结果,以满足用户和系统需求。
3.软件是可复用的:软件可以在不同的系统和环境中使用,从而节省重复开发的成本和时间。
4.软件是可维护的:软件的维护包括修改、改进和修复现有的软件,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5.软件是复杂的:软件开发涉及到众多的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部署等环节,需要处理复杂的技术和流程。
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1.软件工程是一门工程学科:软件工程应用工程原理和方法,以工程化的方式来构建、开发和维护软件系统。
2.软件工程是团队合作的活动:软件工程往往需要多人协作完成,包括需求分析师、设计师、开发人员、测试人员和项目经理等。
3.软件工程包含系统的全生命周期:软件工程涵盖了软件开发的始终,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发布和维护等阶段。
4.软件工程注重质量和可靠性:软件工程追求高质量的软件系统,通过使用测试和验证技术来保证软件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5.软件工程强调过程和方法:软件工程使用一系列可重复的过程和方法,以确保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软件的特点:1.抽象性:软件是一种抽象的实体,可以改变计算机的行为和特性。
2.可变性:软件可以修改和更新,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和环境。
3.无形性:无法直接感知软件的存在,只能通过计算机执行的结果来判断其效果。
4.成本和时间:软件开发的成本和时间相对较高,特别是在大规模和复杂项目中。
5.兼容性:软件需要能够在不同的硬件和操作系统平台上运行,以实现最大化的兼容性。
软件工程基础
件
工
程
基
础
(一)基本概念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指应用计算机科学、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指应用计算机科学、数学及管理 是指应用计算机科学 科学等原理, 科学等原理,以工程化的原则和方法来解决软件问题的 工程。其目的是提高软件生产率、提高软件质量、 工程。其目的是提高软件生产率、提高软件质量、降低 软件成本。 软件成本。 软件危机:早期的软件主要指程序,采用个体工作方式, 软件危机:早期的软件主要指程序,采用个体工作方式, 缺少相关文档,质量低,维护困难,这些问题称为“ 缺少相关文档,质量低,维护困难,这些问题称为“软件 危机” 软件工程概念的出现源自于软件危机。 危机”,软件工程概念的出现源自于软件危机。
6
软件工程三要素 方法:完成软件工程项目的技术手段。 方法:完成软件工程项目的技术手段。 工具:支持软件的开发、管理、文档生成。 工具:支持软件的开发、管理、文档生成。 过程:支持软件开发的各个环节的控制、管理。 过程:支持软件开发的各个环节的控制、管理。 软件工程的理论和技术研究的内容 软件开发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 软件开发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 软件工程的目标 在给定的成本、进度的前提下,开发出具有有效性、 在给定的成本、进度的前提下,开发出具有有效性、可 靠性、可理解性、可维护性、可适应性、可移植性、 靠性、可理解性、可维护性、可适应性、可移植性、可追 踪性和可互操作性且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 踪性和可互操作性且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 软件工程鼓励研制和采用各种先进的软件开发方法、 软件工程鼓励研制和采用各种先进的软件开发方法、工 具和环境。 具和环境。
10
概要设计的基本任务
1.设计软件结构 . 2. 数据结构及数据库设计 . 3.编写总体设计文档 . 4. 概要设计文档评审 .
软件工程专业简单介绍
软件工程专业简单介绍软件工程是一门涵盖计算机科学、软件开发和工程管理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的能力。
本文将对软件工程专业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其定义、学科特点、学习内容和就业前景。
一、定义软件工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集合了计算机科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与技术。
其目标是通过系统化的方法,构建高质量的软件系统。
软件工程注重软件产品的设计、开发、测试、部署,以及软件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工作。
二、学科特点软件工程专业具有以下几个学科特点:1. 程序设计和开发:学生将学习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技术和方法,包括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
他们将能够使用不同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来实现软件系统。
2. 软件工程管理:学生将熟悉软件项目管理的原理和实践,包括项目规划、进度控制、质量保证、风险管理和团队协作等。
他们将学会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软件开发项目。
3. 软件质量保证: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测试和调试等手段来验证和改进软件系统的质量。
他们将学会使用各种测试工具和技术,以确保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 软件需求分析:学生将学习如何与用户沟通,识别用户的需求并将其转化为软件系统的功能设计。
他们将学会使用需求工程的方法和技术,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三、学习内容软件工程专业的学习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编程基础:学生将学习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编程基础知识,包括数据结构、算法和程序设计等。
2. 软件开发技术:学生将学习各种软件开发技术和工具,包括面向对象设计、数据库开发、Web应用开发等。
3. 软件项目管理:学生将学习软件项目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包括项目计划、需求分析、项目评估和团队管理等。
4. 软件质量保证:学生将学习软件测试、调试和质量保证的方法和技术,以确保软件系统的高质量。
5. 软件工程实践:学生将通过实践项目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合作开发的能力。
软件工程导论重点内容
第一章软件工程概述重点掌握的内容:软件和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一.什么是软件1.满足功能要求和性能的指令或计算机程序集合;2.处理信息的数据结构;3.描述程序功能以及程序如何操作和使用所要求的文档;软件的特点:软件是一种逻辑实体,而不是具体的物理实体,因而它具有抽象性;软件是通过人们的智力活动,把知识与技术转换成信息的一种产品,是在研制、开发中被创造出来的在软件运行和使用的期间,没有硬件那样的机械磨损、老化问题软件的开发和运行经常受到计算机系统的限制,对计算机系统有着不同程度的依赖性软件的开发至今尚未完全摆脱手工的开发方式软件的开发费用越来越高,成本相当昂贵;二.软件危机以及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1.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计算机迅速普及的趋势;软件产品“供不应求”;2.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3.软件开发人员和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往往很不充分,用户对“已完成的”的软件系统不满足的现象经常发生;4.软件产品的质量不容易保证;5.软件产品常常是不可维护的;6.软件产品的重用性差,同样的软件多次重复开发;7.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可归结为两个重要的方面:软件生产本身存在的复杂性;软件开发所使用的方法和技术;三、软件危机1、软件危机定义: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2、软件危机的两个主要问题:如何开发软件,以满足对软件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维护数量不断膨胀的已有软件;3、软件危机的典型表现:1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常常很不准确;2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不满意的现象经常发生;3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4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5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6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7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迅速普及深入的趋势;软件工程1、软件工程定义: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一门工程学科;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以经济地、高效的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并有效地维护它,这就是软件工程;软件工程准则可以概括为7条基本原则: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坚持进行阶段评审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采用现代程序设计技术应能清楚地审查结果合理安排软件开发小组的人员承认不断改进软件工程实践的必要性3、软件工程方法学,三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4、软件生命周期概念、三时期,八阶段软件生命周期由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运行维护也称为软件维护3个时期组成;软件定义时期通常进一步划分成3个阶段,即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软件开发时期分为4阶段: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综合测试五、软件开发模型:软件开发模型是跨越整个软件生存周期的系统开发、运作、维护实施的全部工作和任务的结构框架;1瀑布模型采用结构化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将逻辑实现与物理实现分开;特点阶段的顺序性和依赖性规范化推迟实现的观点系统化质量保证阶段评审存在问题不适合需求模糊的系统需求的迷糊性和不确定性适用于操作系统、编译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系统软件的开发快速原型模型:所谓快速原型是快速建立起来的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它所能完成的功能往往是最终产品能完成的功能的一个子集;快速原型模型的第一步是快速建立一个能反映用户主要需求的原型系统,让用户在计算机上试用它,通过实践来了解目标系统的概貌3增量模型:是瀑布模型的顺序特征与快速原型法德迭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这种模型把软件看成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增量,在看法过程的各次迭代中,每次完成其中的一个增量;4喷泉模型5微软过程六、思考:你认为“软件就是程序”这一个观点正确吗如果不正确,请批驳之;1.请从以下几个方面结合自己的经验实例加以论述;软件就是程序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软件等于程序加文档加数据;1文档是软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在软件开发的每一个阶段都应有相应的文档;它是开发人员与用户以及开发人员与项目管理人员之间交流的媒介3文档是软件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4程序与文档必须一致,文档才有价值;5文档质量直接决定软件质量的高低;6文档也是软件测试和维护的依据;在没有文档或文档不全的情况下对大型软件进行测试与维护是不可思议的事情;7文档是软件可重用的依据;2、有人说:软件开发时,一个错误发现得越晚,为改正它所付出的代价就越大;对否请解释你的回答;答:对,第二章可行性研究重点掌握的内容:可行性研究的系统流程图一般内容:可行性研究的任务和步骤,成本效益分析一、可行使研究:1、可行性研究的任务: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一般来说,应从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运行可行性、法律可行性和开发方案等方面研究可行性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在明确了所要研究问题定义之后,分析员应该在明确目标系统所有限制和约束的前提下,去确定该问题是否值得去解决;或就是用最小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2、可行性研究过程:1)复查系统规模和目标2)研究目前正在使用的系统3)导出新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4)进一步定义问题5)导出和评价供选择的解法6)推荐行动方针7)草拟开发计划8)书写文档提交审查3、系统流程图的定义和作用:可行性研究对现有系统做概括的物理模型描述,如用图形工具表示则更加直观简洁;系统流程图是描绘物理系统的传统工具,它的基本思想是用图形符号以黑盒子形式描绘系统里面的每个部件程序、文件、数据库、表格、人工过程等;系统流程图表达的是部件的信息流程,而不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控制过程;在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利用系统流程图来描述所建议系统的物理模型;4、数据流程图的定义和作用:数据流程图有两个特征:抽象性和概括性;抽象性指的是数据流程图把具体的组织机构、工作场所、物质流都去掉,只剩下信息和数据存储、流动、使用以及加工情况;概括性则是指数据流程图把系统对各种业务的处理过程联系起来考虑,形成一个总体5、数据流程图的组成元素数据流图可以用来抽象地表示系统或软件;它从信息传递和加工的角度,以图形的方式刻画数据流从输入到输出的移动变换过程,同时可以按自顶向下、逐步分解的方法表示内容不断增加的数据流和功能细节;因此,数据流图既提供了功能建模的机制,也提供了信息流建模的机制,从而可以建立起系统或软件的功能模型;6、数据流程图的组成:外部实体外部实体是指系统之外的人或单位,它们和本系统有信息传递关系数据流,处理、数据存储;如何绘制数据流程图1识别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画出顶层图2画系统内部的数据流、加工与文件,画出一级细化图3加工的进一步分解,画出二级细化图4其它注意事项7、数据流程图的注意点1每个处理都必须有流入的数据流和流出的数据流,如果没有,是错误的;数据守恒2每个数据存储应该有流入的数据流和流出的数据流,如果缺了一种,是Warning的;缺两种就错了;3、数据流只能在处理与处理、数据存储或者外部实体之间流动;、数据存储到数据存储、外部实提到外部实体、外部实提到数据存储之间的数据流都是错误的;4、一个处理可以细分成多个子处理,分成若干个层次均匀分解5、良好命名系统流程图与数据流程图有什么区别答:1系统流程图描述系统物理模型的工具,数据流程图描述系统逻辑模型的工具;2系统流程图从系统功能的角度抽象的描述系统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之间信息流动的情况;3数据流程图从数据传送和加工的角度抽象的描述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和数据处理的工作状况;三、数据流图:1、组成符号:4中基本图形符号正方形、圆角矩形、开口矩形2、数据流图的基本要点是描绘“做什么”,而不是考虑“怎么做”;3、一套分层的的数据流图由顶层、底层、和中间层组成;4、画分层数据流图基本原则与注意事项:a.自外向内,自顶向下,逐层细化,完善求精;b.保持父图与子图的平衡;也就是说,父图中某加工的输入数据流中的数据必须与它的子图的输入数据流在数量和名字上相同;c.保持数据守恒;也就是说,一个加工所有输出数据流中的数据必须能从该加工的输入数据流中直接获得,或者是通过该加工能产生的数据;d.加工细节隐藏;根据抽象原则,在画父图时,只需画出加工和加工之间的关系,而不必画出各个加工内部的细节;e.简化加工间关系;在数据流图中,加工间的数据流越少,各加工就越相对独立,所以应尽量减少加工间输入输出数据流的数目;f.均匀分解;应该使一个数据流中的各个加工分解层次大致相同;g.适当地为数据流、加工、文件、源/宿命名,名字应反映该成分的实际意义,避免空洞的名字;h.忽略枝节;应集中精力于主要的数据流,而暂不考虑一些例外情况、出错处理等枝节性问题;i.表现的是数据流而不是控制流;j.每个加工必须既有输入数据流,又有输出数据流.在整套数据流图中,每个文件必须既有读文件的数据流又有写文件的数据流,但在某一张子图中可能只有读没有写或者只有写没有读;小结:一个软件系统,其数据流图往往有多层;如果父图有N个加工Process,则父图允许有0~N张子图,但是每张子图只能对应一张父图;在一张DFD图中,任意两个加工之间可以有0条或多条名字互不相同的数据流;在画数据流图时,应该注意父图和子图的平衡,即父图中某加工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必须与其输入输出流在数量和名字上相同;DFD信息流大致可分为两类:交换流和事务流;9、数据字典1.数据字典是在数据流程图的基础上,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进行详细的定义与描述,起到对数据流程图进行补充说明的作用;2.数据字典的内容包括:数据流、数据流分量即数据元素、数据存贮、处理逻辑和外部实体;3.数据字典的作用是什么对用户来讲,数据字典为他们提供了数据的明确定义;对系统分析员来讲,数据字典帮助他们比较容易修改已建立的系统逻辑模型;数据字典的实现:P4910、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的目的是要从经济角度分析开发一个特定的新系统是否可行,从而帮助使用部门负责人正确地做出是否投资与这项开发工程的决定;几种度量效益的方法:货币的时间价值、投资回收期、纯收入第三章需求分析一、重点掌握的内容那:需求分析的方法和面向数据流的分析方法二、一般掌握的内容:需求分析的任务和原则三知识点:1、为什么要做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研究阶段已经粗略的描述了用户的需求,甚至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案,但是,许多细节被忽略了,在最终目标系统中是不能忽略、遗漏任何一个微小细节的,所以,可行性研究不能代替需求分析;2、需求分析的方法:需求分析方法由对软件的数据域和功能域的系统分析过程及其表示方法组成,它定义了表示系统逻辑视图和物理视图的方式,大多数的需求分析方法是由数据驱动的,也就是说,这些方法提供了一种表示数据域的机制,分析员根据这种表示,确定软件功能及其特性,最终建立一个待开发软件的抽象模型,即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3、需求分析的任务:它的基本任务是准确地回答“系统必须做什么”这个问题;需求分析所要做的工作是深入描述软件的共能和性能,确定软件设计的限制和软件同其它系统元素的接口细节,定义软件的其它有效性需求;需求分析的任务不是确定系统如何完成它的工作,而是确定系统必须完成哪些工作,也就是对目标系统提出完整、准确、清晰、具体的要求;其实现步骤如下图所示:一般说来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包括下述几方面:1)确定对系统的综合需求对系统的综合需求主要有:系统功能需求、系统性能需求、可靠性和可用性需求、错处理需求、接口需求、约束、逆向需求、将来可能提出的需求:2)分析系统的数据需求就是在理解当前系统“怎样做”的基础上,抽取其“做什么”的本质,明确目标系统要“做什么”,可以导出系统的详细的逻辑模型;具体做法:首先确定目标系统与当前系统的逻辑差别;然后将变化部分看作是新的处理步骤,对功能图一般为数据流图及对象图进行调整;最后有外及里对变化的部分进行分析,推断其结构,获得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通常用数据流图、数字字典和主要的处理算法描述这个逻辑模型;3)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4)修正系统开发计划在经过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分析员对目标系统有了更深入更具体的认识,因此可以对系统的成本和进度做出更准确地估计,在此基础上应该对开发计划进行修正;5开发原型系统:使用原型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使用户通过实践获得关于未来的系统将怎样为他们工作的更直接更具体的概念,从而可以更准确地提出他们的要求;4、需求分析的步骤:1调查研究2分析与综合3书写文档4需求分析评审5、需求分析的原则:1、必须能够表达和理解问题的数据域和功能域2、按自顶向下、逐层分解问题3、要给出系统的逻辑视图和物理视图6、软件需求的验证: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结果是开发软件系统的重要基础,大量统计数字表明,软件系统中15%的错误起源于错误的需求;为了提高软件质量,确保软件开发成功,降低软件开发成本,一旦对目标系统提出一组要求之后,必须严格验证这些需求的正确性;一般说来,应该从下述4个方面进行验证:1一致性所有需求必须是一致的,任何一条需求不能和其他需求互相矛盾;2完整性需求必须是完整的,规格说明书应该包括用户需要的每一个功能或性能;3现实性指定的需求应该是用现有的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基本上可以实现的;对硬件技术的进步可以做些预测,对软件技术的进步则很难做出预测,只能从现有技术水平出发判断需求的现实性;4有效性必须证明需求是正确有效的,确实能解决用户面对的问题;7、状态转换图:指明了作为外部事件结果的系统行为;为此,状态转换图描绘了系统的各种行为模式称为“状态”和在不同状态间转换的方式;状态转换图是行为建模的基础;思考:利用DFD图进行需求分析:在结构化分析方法中,用以表达系统内数据的运动情况的工具有A;供选择的答案:A.数据流图B.数据词典C.结构化英语D.判定表与判定树在结构化分析方法中用状态―迁移图表达系统或对象的行为;在状态―迁移图中,由一个状态和一个事件所决定的下一状态可能会有A个;供选择的答案:多个D.不确定五、总体设计概要设计重点掌握的内容:概要设计的过程和方法一般掌握的内容:概要设计的文档和评审考核知识点:一、总体设计:1、总体设计的目的:总体设计的基本目的就是回答“概括地说,系统应该如何实现”这个问题,因此,总体设计又称为概要设计或初步设计;1、面向结构设计SD2、面向对象设计OOD2、总体设计的任务:1系统分析员审查软件计划、软件需求分析提供的文档、提出最佳推荐方案,用系统流程图,组成物理元素清单,成本效益分析,系统的进度计划,供专家沈顶峰,审定后进入设计2去顶模块结构,划分功能模块,将软件功能需求分配给所划分的最小单元模块;确定模块之间的联系,确定数据结构、文件结构、数据库模式,确定测试方法与策略;3编写概要设计说明书,用户手册,测试计划,选用相关的软件工具来描述软件结构,结构图是经常使用的软件描述工具;选择分解功能与划分模块的设计原则,例如模块划分独立性原则,信息隐蔽原则等3、总体设计过程通常由两个主要阶段组成:系统设计阶段,确定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案;结构设计阶段,确定软件结构;4、典型的总体设计过程包括下述9个步骤:1、设想功选择的方案2、选取合理的方案3、推荐最佳方案4、功能分解5、设计软件6、设计数据库7制定测试计划8、书写文档:系统说明、用户手册、测试计划、详细的实现计划、数据库设计结果;9、审查和复审二、设计原理分析模块化,在模块化程序设计中,按功能划分模块的原则是,模块化和软件成本关系:模块具有输入和输出参数传递、功能、内部数据结构局部变量和程序代码四个特性1、模块化:就是把程序划分成独立命名且可独立访问的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个子功能,把这些模块集成起来构成一个整体,可以完成指定的功能满足用户的需求.2、模块化的根据: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许多容易解决的小问题,原来的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模块化和软件成本关系:根据总成本曲线,每个程序都相应地有一个最适当的模块数目M,,使得系统的开发成本最小.3、模块设计的准则:1改进软件结构,提高模块独立性:在对初步模块进行合并、分解和移动的分析、精化过程中力求提高模块的内聚,降低藕合;2模块大小要适中:大约50行语句的代码,过大的模块应分解以提高理解性和可维护性;过小的模块,合并到上级模块中;3软件结构图的深度、宽度、扇入和扇出要适当;一般模块的调用个数不要超过5个;4尽量降低模块接口的复杂程度;5设计单入口、单出口的模块;6模块的作用域应在控制域之内;4、抽象的概念:抽出事务的本质特性而暂时不考虑它们的细节.5、信息隐蔽:模块中所包括的信息不允许其它不需这些信息的模块调用信息局部化:是把一些关系密切的软件元素物理地放得彼此靠近6、什么是模块独立性答:模块独立性概括了把软件划分为模块时要遵守的准则,也是判断模块构造是不是合理的标准;7、模块独立性:是软件系统中每个模块只涉及软件要求的具体子功能,而和软件系统中的其它的模块接口是简单的;模块独立的概念是模块化、抽象、信息隐蔽和局部化概念的直接结果;8、为什么模块的独立性很重要答:1有效的模块化的软件比较容易开发出来2独立的模块比较容易测试和维护;总之,模块独立是好设计的关键,而设计又是决定软件质量的关键环节;9、衡量模块独立的两个标准是什么它们各表示什么含义10、答:衡量模块的独立性的标准是两个定性的度量标准:耦合性和内聚性;1耦合性;也称块间联系;指软件系统结构中各模块间相互联系紧密程度的一种度量;模块之间联系越紧密,其耦合性就越强,模块的独立性则越差;模块间耦合高低取决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性、调用的方式及传递的信息;2内聚性;又称块内联系;指模块的功能强度的度量,即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的度量;若一个模块内各元素语句之间、程序段之间联系得越紧密,则它的内聚性就越高;耦合性与内聚性是模块独立性的两个定性标准,将软件系统划分模块时,尽量做到高内聚低耦合,提高模块的独立性,为设计高质量的软件结构奠定基础;模块的高内聚、低耦合的原则称为模块独立原则,也称为模块设计的原则;10、启发规则:1)改进软件结构提高模块独立性2)模块规模应该适中3)深度、宽度、扇出、、和扇入都应适当深度表示软件结构中控制的层数,它往往能粗略地标志一个系统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宽度是软件结构内同一个层次上的模块总数的最大值;一般来说,宽度越大系统越复杂;对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模块的扇出;一个模块的扇入是指直接调用该模块的上级模块的个数;一个模块的扇出是指该模块直接调用的下级模块的个数;设计原则:低扇出、高扇入;4)模块的作用域应该在控制域内5)力争降低模块接口的复杂程度6)设计单入口和单出口的模块7)模块功能应该可以预测三、概要设计的方法:1、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把信息流映射成软件结构,信息流的类型决定了映射的方法;面向数据流的设计要解决的任务,就是上述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将DFD图映射为软件系统的结构;2、数据流图的类型:交换型结构和事务型结构交换型结构:由3部分组成,传入路径,变换中心,输出路径系统的传入流经过变换中心的处理,变换为系统的传出流;事务型结构:有至少一条接受路径,一个事务中心与若干条动作路径组成;当外部信息沿着接受路径进入系统后,经过事务中心获得某个特定值,就能据此启动某一条动作路径的操作;四、结构化设计1、结构化设计方法:是一种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中心任务就是把用DFD图表示的系统分析模型转换为软件结构的设计模型,确定软件的体系结构域接口;2、结构化方法的步骤:1复审DFD图,必要时刻再次进行修改或细化:2鉴别DFD图所表示的软件系统的结构特征,确定它所代表的软件结构是属于变换型还是事务型;3按照SD方法规定的一组规则,吧DFD图转换为初始的SC图;变换型DFD图初始SC图事务型DFD图初始SC图3、结构设计的优化规则:1对模块分割、合并和变动调用关系的指导规则:以提高模块独立性为首要标准,除此之外,适当考虑模块的大小;2保持高扇/入低扇出原则3作用域/控制域规则:作用域不要超出控制域的范围;软件系统的判定,其位置离受它控制的模块越近越好;六、详细设计重点掌握的内容:详细设计的任务和方法一般掌握的内容:详细设计的原则和详细设计的规格与评审。
软件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软件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软件工程是一门涉及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学科,它涵盖了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并致力于提高软件开发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它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一、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1.1 软件软件是指由程序、数据和文档等组成的计算机系统的非实体部分。
它可以指示计算机完成特定任务或实现某种功能。
1.2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一种将系统化的、规范化的、可量化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活动的学科。
它包括了软件开发过程的规划、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各个环节。
1.3 软件生命周期软件生命周期是指软件从概念到废弃的整个过程。
它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运行和维护等不同阶段。
二、软件工程的特点2.1 多学科性软件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计算机科学、数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软件工程师需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和能力。
2.2 工程性软件工程以工程的方法进行软件开发,强调规范和标准。
它注重项目管理、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等工程实践。
2.3 抽象性软件是抽象的概念,软件工程师需要通过建立模型、定义规范和使用工具来实现对软件的抽象描述和处理。
2.4 可维护性软件工程强调软件的可维护性,即软件在开发后容易进行修复、改进和适应性调整。
可维护性对于软件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2.5 非创造性相对于其他工程领域,软件工程的创造性较低,因为软件是通过编程语言和现有工具进行开发的。
软件工程更加注重的是工程化的方法和标准化的过程。
三、软件工程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3.1 产品开发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都需要软件来实现其功能。
软件工程使得软件开发变得更加规范和高效,为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3.2 项目管理软件工程强调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使得软件项目能够更好地按时按质完成。
项目管理的方法和工具提高了团队的协同效率,减少了项目风险。
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
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
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如何构建和维护高质量软件系统的学科,它包括一系列的概念和知识体系。
1. 软件工程概念:
- 软件:它是计算机程序及其相关文档的集合,能够实现特定功能、解决特定问题。
- 软件开发:指根据用户需求和规格说明书设计、编写、测试和调试软件的过程。
- 软件生命周期:指软件从概念到退役使用的整个过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等阶段。
- 软件工程: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运用系统化、规范化和量化的原则、方法和工具来开发、部
署和维护软件的学科。
- 软件质量:指软件满足特定需求并具备可靠性、稳定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等特征的程度。
2. 软件工程知识体系:
- 软件需求工程: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规格和需求验证等。
- 软件设计:包括系统设计、架构设计和详细设计等。
- 软件构建:包括编码、测试、调试和版本控制等。
- 软件项目管理:包括项目计划、进度管理、风险管理和质量管理等。
- 软件维护:包括故障修复、性能优化、功能增强等。
- 软件工程工具和环境:包括集成开发环境、测试工具、版本控制工具等。
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为软件开发提供了指导原则和方法,帮助开发者和团队高效地开发出满足用户需求并具备高质量的软件系统。
软件工程完整PPT课件
2021/3/9
10
④局部化。要求在一个物理模块内集中逻辑上相互关联 的计算资源,保证模块间具有松散的耦合关系,模块 内部有较强的内聚性,这有助于控制解的复杂性。
⑤确定性。软件开发过程中所有概念的表达应是确定的、 无歧义且规范的。
⑥一致性。包括程序、数据和文档的整个软件系统的各 模块应使用已知的概念,内外部接口应保持一致,系 统规格说明与系统行为应保持一致。
2021/3/9
14
2. 需求分析方法 常见的需求分析方法有:
①结构化分析方法。 ②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
2021/3/9
15
2.2结构化分析方法
(1)关于结构化分析方法 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实质是着眼于数据流,自顶向下,逐层分解,
建立系统的处理流程,以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为主要工具,建 立系统的逻辑模型。 结构化分析的步骤如下:
3. 信息隐蔽 信息隐蔽使得一个模块内包含的信息(过程和数据)
对于不需要这些信息的模块来说,是不能访问 的。
2021/3/9
24
4. 模块独立性 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特定子功能,并且 和其他模块之间的接口很简单。
模块的独立程度可以由两个定性标准来衡量,这 两个标准分别称为耦合性和内聚性。藕合衡量不 同模块彼此间互相依赖(连接)的紧密程度;内 聚衡量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间结合的紧密 程度。
⑦完备性。软件系统不丢失任何重要成分,完全实现系 统所需的功能。
⑧可验证性。开发大型软件系统需要对系统自顶向下, 逐层分解。系统分解应遵循容易检查、测评、评审的 原则,以确保系统的正确性。
2021/3/9
11
1.5软件开发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
1. 软件开发工具 软件开发工具是指可以用来帮助开发,测试、分 析、维护其他计算机程序及其文档资料,实现软 件生产过程自动化的一类程序。 软件工具主要包括需求分析工具、设计工具、编 码工具、确认工具、维护工具等。
软件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软件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2017-2018 学年第一学期第四次作业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17级3班学号:40姓名:任亚磊作业内容:简述软件、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软件: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它是包括程序,数据及其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其中,程序是按事先设计的功能和性能要求执行的指令序列;数据是使程序能正常操作信息的数据结构;文档是与程序开发,维护和使用有关的图文资料。
软件的特点:1.软件是一种逻辑实体,而不是具体的物理实体,因而它具有抽象性2.软件的生产和硬件不同,在它的开发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制造过程、没有磨损3.在软件的运行和使用期间,没有硬件那样的机械磨损,老化问题。
4.软件的开发和运行常受到计算机系统的限制,对计算机系统有着不同的依懒性5.软件的开发至今尚未完成摆脱手工艺的开发方式,没有实现自动化6.软件本身是复杂的、实际问题的复杂性、程序逻辑结构的复杂性7.软件的成本相当昂贵。
8.相当多的软件工作涉及社会因素。
软件的分类:1.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设备驱动程序、通信处理程序2.应用软件:商业数据处理软件、工程和科学计算软件、系统仿真软件软件的其他角度分类:a.按规模划分:微型软件、小型、中型、大型、甚大型、极大型b.按工作方式划分:实时处理软件、分时软件、交互式软件、批处理软件c.按软件服务对象的范围划分:项目软件、产品软件软件生产的发展:1 程序设计时代:这个阶段生产方式是个体劳动,生产工具是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1946-1956年)2 程序系统时代:这个阶段生产方式是小集团合作生产,生产工具是高级语言,开发方法仍依靠个人技巧,但开始提出结构化方法。
(1956-1968年)3 软件工程时代:这个阶段生产方式是工程化的生产,使用数据库,开发工具,开发环境,网络,分布式面向对象技术来开发软件。
软件工程1(软件特点)
2)软件的本质特性
② 不可见性 – 软件是不可见的和无法可视化的
– 人们一直试图使用不同的技术进行软件可视化
– 软件仍然保持着无法可视化的固有特性,从而 剥夺了一些具有强大功能的概念工具的构造思 路。这种缺憾不仅限制了个人的设计过程,也 严重地阻碍了相互之间的交流。
2)软件的本质特性
③ 可变性 – 软件产品扎根于文化的母体中,如各种应用、 用户、自然及社会规律、计算机硬件等,后 者持续不断地变化着,这些变化无情地强迫 着软件随之变化。 – 所有成功的软件都会发生变更!
“没有任何技术或管理上的进展,能够独立地许诺十年内
使生产率、可靠性或简洁性获得数量上的进步。” • 软件的本质特性
–复杂性(Complexity ) –不可见性(Invisibility ) –可变性(Changeability ) –一致性(Conformity )
2)软件的本质特性
① 复杂性 – 软件在规模上可能比任何由人类创造的其他 实体都要复杂,复杂性是软件的本质特性。 – 软件的复杂性是必要属性 – 开发问题也会增加复杂性 Nhomakorabea软件语言
使用数据库、 网络、分布式、 面向对象等技术
向超高速、大容 量、微型化以及 网络化方向发展
开发技术有很大 进步,但没有突 破性进展,没有 完全摆脱软件危 机
完整定义
小结
• 本次课主要讲述软件的定义、软件的特点及软 件的发展。重点掌握软件的定义和软件的固有 特性。
下课了。。。
休息一会儿。。。
个人编程技巧,开始提 出结构化方法
硬件特征 价格贵,存储容量 速度、容量及工作可靠 小,运行可靠性差 性明显提高,价格降低
软件特征
只有程序设计概念,程序员数量猛增,但开
软件工程专业认知
软件工程专业认知一、引言在当前高科技时代,软件工程专业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档旨在介绍软件工程专业的基本认知和相关知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软件工程专业的原理与方法。
二、软件工程概述1、定义:软件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开发和维护高质量软件的原则、方法和工具。
2、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介绍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如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测试等。
3、软件开发模型:介绍常见的软件开发模型,如瀑布模型、迭代模型、敏捷开发等。
三、软件需求工程1、需求获取:介绍需求获取的方法和技术,如面谈、问卷调查、原型设计等。
2、需求分析与规格化:介绍需求分析的过程和方法,如功能性需求、非功能性需求、用例分析等。
3、需求验证与确认:介绍需求验证和确认的方法,如软件评审、原型验证等。
四、软件设计与架构1、结构化设计:介绍结构化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如模块化、功能分解等。
2、面向对象设计:介绍面向对象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如类、继承、封装、多态等。
3、软件架构设计:介绍常见的软件架构模式,如分层架构、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微服务架构等。
五、软件编码与测试1、编码规范:介绍编码规范的重要性和常见规范,如命名规范、缩进规范、注释规范等。
2、常用编程语言:介绍常用的编程语言,如Java、C++、Python等。
3、软件测试方法:介绍软件测试的基本方法,如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
六、软件项目管理1、项目规划:介绍项目规划的步骤和工具,如WBS(工作分解结构)、甘特图等。
2、项目进度管理:介绍项目进度管理的方法,如PERT(程序评审和评估技术)等。
3、项目风险管理:介绍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和方法,如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等。
七、软件质量保证1、质量概念:介绍软件质量的概念和要素,如功能性、可靠性、可维护性等。
2、软件质量度量:介绍软件质量度量的方法,如代码覆盖率、缺陷密度等。
3、缺陷管理:介绍缺陷管理的过程和工具,如缺陷报告、缺陷跟踪等。
软件工程基础知识点总结
软件工程基础部分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1、软件定义: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是包括程序、数据以及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1程序是软件开发人员根据用户需求开发的、用程序设计语言描述的、适合计算机执行的指令语句序列..2数据是使程序能够正常操作信息的数据结构..3文档是与程序开发、维护和使用有关的图文资料..国标GB计算机软件的定义:与计算机系统的操作相关的计算机程序、规程、规则以及可能有的文件、文档及数据..2、软件特点:1软件是一种逻辑实体;而不是物理实体;具有抽象性;是计算机的无形部分;2软件的生产与硬件不同;它没有明显的制作过程;3软件在运行、使用期间不存在磨损、老化问题;4软件的开发、运行对计算机系统具有依赖性;受计算机系统的限制;这导致了软件移植的问题;5软件复杂性高;成本昂贵;6软件开发涉及诸多的社会因素3、软件的分类:按照功能可以分为: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支撑软件或工具软件1应用软件是为解决特定领域的应用而开发的软件..2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管理自身资源;提高计算机使用效率并为计算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的软件..3支撑软件是介于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之间;协助用户开发软件的工具软件..4、软件危机:是指在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软件危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软件开发的实际成本和进度估计不准确②开发出来的软件常常不能使用户满意③软件产品的质量不高;存在漏洞;需要经常打补丁④大量已有的软件难以维护⑤软件缺少有关的文档资料⑥开发和维护成本不断提高;直接威胁计算机应用的扩大⑦软件生产技术进步缓慢;跟不上硬件的发展和人们需求增长5、软件工程:此概念的出现源自软件危机..软件工程是指应用计算机科学、数学及管理科学等原理;以工程化的原则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的学科.. 1研究软件工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开发费用内开发出满足用户需求的高质量的软件系统高质量是指错误率低、好用、易用、可移植、易维护等..2软件工程的三个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①方法:完成软件工程项目的技术手段;②工具:支持软件的开发、管理、文档生成;③过程:支持软件开发的各个环节的控制、管理..3软件工程的核心思想:把软件产品看作是一个工程产品来处理..知识点二软件的生命周期1、软件生命周期概念:将软件产品从提出、实现、使用维护到停止使用退役的过程称为软件生命周期..2、软件生命周期一般划分为定义、开发和维护3个阶段:1定义阶段: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2个阶段;软件定义阶段:包括制定计划和需求分析..①制定计划:确定总目标;可行性研究;探讨解决方案;制定开发计划..②需求分析:对待开发软件提出的需求进行分析并给出详细的定义..方法:1结构化需求分析方法;2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任务:导出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解决“做什么”的问题..步骤:需求分析一般分为需求获取、需求分析、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和需求评审四个步骤进行..2开发阶段: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实现和测试4个阶段;①软件设计:分为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部分..②软件实现:把软件设计转换成计算机可以接受的程序代码..③软件测试:在设计测试用例的基础上检验软件的各个组成部分..3维护阶段:使用、维护、退役阶段..软件运行维护阶段:软件投入运行;并在使用中不断地维护;进行必要的扩充和删改..软件生命周期中所花费最多的阶段是软件运维护阶段..4软件工程原则:抽象、信息隐蔽、模块化、局部化、确定性、一致性、完备性和可验证性..5软件工具就是帮助开发软件的软件..它们对提高软件生产率;促进软件生产的自动化都有重要的作用..6软件开发环境或称软件工程环境是全面支持软件开发全过程的软件工具的集合;这些软件工具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模式组合起来;共同支持软件生命周期内的各个阶段和各项任务的完成..知识点三软件设计基本概念1、软件工程过程: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编码——软件测试——软件维护2、软件设计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1总体设计目的: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实现目标系统”任务:确定软件的总体结构;进行模块划分;确定每个模块的功能、接口及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并对全局数据结构进行设计;同时产生概要设计说明书2详细设计目的:要解决的问题是“应该怎样具体实现目标系统”任务:在概要设计的基础上;设计每个模块实现的细节及对局部数据进行设计包括模块的数据结构和所需的算法;同时产生详细设计说明书3、软件编码目的:产生能在计算机上执行的程序任务:根据系统的要求和开发环境;选用合适的程序设计语言;把详细设计的结果翻译成用该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程序代码源程序4、软件测试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目的和任务:通过在计算机上执行程序来尽可能多地发现软件产品中的错误和缺陷;并改正程序中的错误;以保证程序的可靠运行5、软件维护阶段是长期的过程;因为;经过测试的软件还可能有错;用户的要求还会发生变化;软件运行的环境也可能变化等等..因此;交付使用的软件仍然需要继续排错、修改和扩充;这就是软件维护..软件维护的目的是满足用户对已开发产品的性能与运行环境不断提高的需要;进而达到延长软件的寿命软件维护就是在软件交付使用之后;为了改正错误或满足新的需要而修改软件的过程..软件维护的类型有如下几种:1改正性维护:诊断和改进错误的过程..2适应性维护:为与变化的环境适当配合而进行的修改软件的活动..3完善性维护:为了满足用户提出的增加新功能或修改已有功能的建议而进行维护..4预防性维护:为了改进未来的可维护性和可靠性..软件开发时期要完成设计和实现两大任务;其中设计任务用需求分析和软件设计两个阶段完成;实现任务用编码和测试两个阶段完成..开发任务完成的好与坏;关系到软件产品的质量;完成开发任务的关键是选择好的软件开发方法..目前;软件开发方法主要有结构化开发方法和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知识点4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抽象、模块化、信息隐蔽和模块独立性..1、模块化:指解决问题时自顶向下的方法逐层把软件系统划分成若干个模块的过程2、抽象:认识复杂过程中使用的思维工具;即抽出事务的本质的共同的特性而暂不考虑它的细节和其他因素..3、信息隐蔽:旨在设计和确定模块式的时候;是的一个模块内包含的信息;对于不需要这些信息的其他模块来说不可访问4、模块独立性:指每个模块只完成系统要求的独立的功能;并且与其他模块联系最少且接口简单模块的耦合性和内聚性是衡量软件的模块独立性的两个定性指标..1内聚性:是对模块功能强度的度量;即对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语句之间、程序段间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的度量..2耦合性:是模块间互相连接的紧密程度的度量..模块之间联系越紧密;其耦合性就越强;模块的独立性则越差..一个设计良好的软件系统应具有高内聚、低耦合的特征..在结构化程序设计中;模块划分的原则是:模块内具有高内聚度;模块间具有低耦合度..软件设计有两个步骤:1概要设计又称结构设计是将软件需求转化为软件体系结构、确定系统级接口、全局数据结构或数据库模式;2详细设计是确定每个模块的实现算法和局部数据结构;通过对结构表示进行细化;得到软件的详细数据结构和算法..知识点5 结构化分析方法结构化方法的软件开发过程2、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常用工具: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结构化语言、判定树、判定表3、SA的基本步骤如下:①自顶向下对系统进行功能分解;画出分层的数据流图②由后向前定义系统的数据和加工;编制数据字典和加工说明③写出需求规格说明书SRS4、数据流图是以图形的方式描绘数据在软件系统中流动和处理的过程;由于它只反映系统必须完成的逻辑功能;所以它是一种功能模型.. 数据流图由数据流、加工又称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又称文件、数据源点或终点四种基本成分组成..数据流图简称DFD图形元素:①数据流:是数据在系统内传播的路径..使用箭头代表数据的流向;数据名称标在箭头的边上②加工:输入数据经过加工变换产生输出..使用圆框代表加工③数据存储:指处理过程中存放各种数据..使用双杠或单杠表示数据文件或数据库..文件与加工之间用箭头线连接;单向表示只读或只写;双向表示可读可写④数据源点或终点:指软件系统外部环境中的实体包括人员、组织或其他软件系统;统称为外部实体..使用方框表示数据的源点和终点5、建立数据流图的步骤:第一步:由外向里:先画系统的输入输出;然后画系统的内部..第二步:自顶向下:顺序完成顶层、中间层、底层数据流图..第三步:逐层分解..6、DFD图的数据流可分为两种类型:变换流和事务流变换流:信息沿着输入通路进入系统;同时将信息的外部形式转换成内部形式;通过变换中心处理之后;再沿着输出通路转换成外部形式输出事务流:信息沿着输入通路到达一个事务中心;事务中心根据输入信息的类型在若干个动作序列中选择一个来执行;这种信息流称为事务流7、数据字典就是用来定义数据流图中的各个成分的具体含义和详细的描述..它和数据流图共同构成了系统的逻辑模型;是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结构化分析方法的核心.. 数据字典是为分析人员查找数据流图中有关名字的详细定义而服务的..数据字典有四类条目:数据流、数据项、数据存储和基本加工..8、SD方法的中心任务就是把用DFD图表示的系统分析模型方便地转换为软件结构的设计模型..识点6软件测试的目的和准则1、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其主要过程涵盖了整个软件生命周期的过程;包括需求定义阶段的需求测试、编码阶段的单元测试、集成测试以及后期的确认测试、系统测试、验证软件是否合格、能否交付给用户使用..软件测试就是使用人工或自动手段来运行或测定某个系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检验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是弄清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2、软件测试的原则:1所有测试都应追溯到需求2严格执行测试计划;排除测试的随意性3避免由软件开发人员测试自己的程序4充分注意测试中的群集性现象5除了很小的程序外;“彻底”的穷举测试是不可能的6妥善保存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出错统计和最终的分析报告;为维护提供方便软件测试的每一次测试都需要准备好一些测试数据;与被测程序一起输入到计算机中执行;知识点7软件测试的方法和实施1、测试是对软件规格说明、设计和编码的最后的复审;所以软件测试贯穿在整个软件开发期的全过程..对于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①从是否需要执行被测软件的角度;软件测试分为静态分析和动态测试②按照功能划分;动态测试又分为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2、静态测试一般是指人工评审软件文档或程序;借以发现其中的错误;由于被评审的文档或程序不必运行;所以称为静态的..静态测试包括代码检查、静态结构分析、代码质量度量等..3、动态测试是指通过运行软件来检查软件中的动态行为和运行结果的正确性;也就是常说的上机测试..动态测试一般包括两个基本要素:被测程序和测试数据4、测试能否发现错误取决于测试用例的设计..动态测试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一般分为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①白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它与程序内部结构相关;要利用程序结构的实现细节设计测试用例;它涉及程序风格、控制方法、源程序、数据库设计和编码细节..②黑盒测试是测试者已经知道被测程序的功能;而对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和处理过程完全不用考虑;只是对它的每一个功能进行测试;将测试后的结果与期望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检查程序的功能是否符合规格说明书的要求..黑盒测试是在程序接口进行的测试5、测试用例是由测试数据和期望结果组成..设计测试用例的目的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测试数据;达到尽可能大的程序覆盖面;发现尽可能多的软件错误和问题6、用白盒法设计测试用例常用以下几种技术:①语句覆盖②判定覆盖③条件覆盖④判定/条件覆盖⑤条件组合覆盖⑥路径覆盖7、用黑盒法设计测试用例常用以下几种技术:①等价类划分法②边界值分析法③错误推测法④因果图法8、软件测试的实施①单元测试:是对每一个编制好的模块进行测试;其目的在于发现和排除各模块内部可能存在的差错及详细设计中产生的错误..进行单元测试时;根据程序的内部结构设计测试用例;主要采用白盒测试法②集成测试..是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所有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装成为系统而进行的测试;它的任务是检查模块间的接口和通信、各子功能的组合能否达到预期要求的功能、全程数据结构是否有问题等..集成测试主要发现设计阶段产生的错误;通常采用黑盒测试法 ..集成测试时;将各个模块组装成系统的方法有:非增量组装方式是先分别对每个模块进行单元测试;再把所有模块按设计要求组装在一起进行测试;最终得到所要求的软件增量组装方式是把下一个要测试的模块同已经测试好的那些模块结合起来进行测试;测试完以后再把下一个应该测试的模块结合进来测试③确认测试..确认测试是在集成测试通过后;在用户的参与下进行确认测试..这时通常使用实际数据进行测试;以验证系统是否能满足用户的实际需要..它的任务就是以需求规格说明书作为依据来验证软件的性能、功能及其他特征是否与用户的要求一致;通常采用黑盒测试④系统测试..系统测试是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的测试..系统测试是把通过确认测试后的软件与计算机硬件、外设、某些支持软件、数据和人员等结合在一起;在实际运行环境下;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的一系列集成测试和确认测试知识点八程序的调试1、调试也称排错或纠错..2、程序调试的任务:诊断和改正程序中错误..软件测试贯穿整个生命周期;调试主要在开发阶段..3、程序调试的基本步骤:1错误定位; 2纠正错误; 3回归测试..4、对软件主要的调试方法可以采用:1强行排错法.. 2回溯法.. 3原因排除法..5、软件调试可分为静态调试和动态调试..1静态调试就是指对源程序进行分析;然后确定可能出错的地方并进行排错..2动态调试是指对程序的运行进行跟踪并观察其出错点;然后进行排错..。
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
1、软件工程
2.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 1983年B.Weohm提出了软件工程的七条基本原理,他认 为,这7条原理是确保软 件产品质量和开发效率的最小集合。它们是相互独立、缺 一不可的最小集合,同时,它们又是完备的。
1、软件工程
这七条原理是: ①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 这一条是吸取前人的教训而提出来的。统计表明, 50%以上的失败项目是由于计划不周而造成的。 在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漫长生命周期中,需要完成许 多性质各异的工作。这条原理意味着,应该把软件 生命周期分成若干阶段,并相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 计划,然后严格按照计划对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进行 管理。在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应指定并严格执行六 类计划,即项目概要计划、里程碑计划、项目控制 计划、产品控制计划、验证计划和运行维护计划。
1、软件工程
④采纳现代程序设计技术 从提出软件工程的概念开始,人们主要的精力都用于研 究各种新的程序设计技术。从20世纪60年代的结构化 软件开发技术,以及随后发展的结构化分析和结构化设 计技术,已成为大多数人认为的先进程序设计技术。再 加上后来又提出的面向对象技术,从第一、第二代语言 到第四代语言等等。总之采用先进的技术即可以提高软 件开发的效率,又可以减少软件维护的成本。
1、软件工程
②坚持进行阶段评审 统计结果显示,大约63%的错误是在编码之前造成的, 错误发现的越晚,改正它要付出的代价就越大。因此, 软件的质量保证工作不能等到编码结束后再进行,应坚 持进行严格的阶段评审,以便尽早发现错误。 ③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麻烦的事情之一就是改动需求,因为 改变一项需求需要付出较高的代价。但是实践告诉我们: 需求的改动往往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各种客观的需要, 不能禁止用户提出改变需求的要求,而只能依靠科学的 产品控制技术来适应这种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 学年第一学期第四次作业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17级3班学号:1701110140姓名:任亚磊
作业内容:
简述软件、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软件:
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它是包括程序,数据及其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其中,程序是按事先设计的功能和性能要求执行的指令序列;数据是使程序能正常操作信息的数据结构;文档是与程序开发,维护和使用有关的图文资料。
软件的特点:
1.软件是一种逻辑实体,而不是具体的物理实体,因而它具有抽象性
2.软件的生产和硬件不同,在它的开发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制造过程、没有磨损
3.在软件的运行和使用期间,没有硬件那样的机械磨损,老化问题。
4.软件的开发和运行常受到计算机系统的限制,对计算机系统有着不同的依懒性
5.软件的开发至今尚未完成摆脱手工艺的开发方式,没有实现自动化
6.软件本身是复杂的、实际问题的复杂性、程序逻辑结构的复杂性
7.软件的成本相当昂贵。
8.相当多的软件工作涉及社会因素。
软件的分类:
1.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设备驱动程序、通信处理程序
2.应用软件:商业数据处理软件、工程和科学计算软件、系统仿真软件
软件的其他角度分类:
a.按规模划分:微型软件、小型、中型、大型、甚大型、极大型
b.按工作方式划分:实时处理软件、分时软件、交互式软件、批处理软件
c.按软件服务对象的范围划分:项目软件、产品软件
软件生产的发展:
1 程序设计时代:这个阶段生产方式是个体劳动,生产工具是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1946-1956年)
2 程序系统时代:这个阶段生产方式是小集团合作生产,生产工具是高级语言,开发方法仍依靠个人技巧,但开始提出结构化方法。
(1956-1968年)
3 软件工程时代:这个阶段生产方式是工程化的生产,使用数据库,开发工具,开发环境,网络,分布式面向对象技术来开发软件。
(1968年至今)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软件开发方法,软件过程和软件工具。
软件工程的原则:
1.抽象2.信息隐蔽3.模块化4.局部化5.确定性6.一致性7.完备性8.可验证性。
软件开发模型:1,瀑布模型
2.快速原型模型
3.螺旋模型
4.渐增模型
5.快速原型法模型
软件工程的目标是:
在给定成本、进度的前提下,开发出具有适用性、有效性、可修改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可维护性、可重用性、可移植性、可追踪性、可互操作性和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