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倡导合作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是一种促进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学习和交流的教学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合作学习策略,适用于小学语文教学: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文本理解、文章写作等主题展开讨论。
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发表观点、分享自己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合作阅读:让学生成对或小组合作阅读同一篇文章或课文,通过互相提问、讨论理解内容、梳理重要信息等方式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合作能力。
互助互查:学生相互检查对方的作业,帮助改正错误、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责任感和批判性思维。
合作写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写作活动,可以是创作故事、写作议论文等。
每个小组成员负责其中的一个部分,最后合并成一篇完整的作品。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写作能力。
互动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小组内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情景模拟、角色扮演,通过角色的对话和交流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这些合作学习策略可以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语文素养。
同时,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应起到引导和监控的作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和获得有效的学习经验。
最新一年级合作阅读教学设计
最新一年级合作阅读教学设计最新完整版一年级合作阅读教学设计
简介
本教学设计旨在提供一种一年级学生的合作阅读教学方法。
通过合作阅读,学生可以互相扶持,相互促进,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目标
-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 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教学准备
- 适当的阅读材料
- 工作小组划分方式
- 教室中合作研究的安排
- 计时器
教学步骤
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4-5人。
确保每个小组有不同的阅读材料。
2. 给每个小组一份阅读材料和一份问题导引。
3. 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阅读,并回答问题导引中的问题。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和帮助。
4. 设定一个时间限制,让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和问题回答。
5. 时间到后,让每个小组轮流向整个班级讲解他们所读的内容并回答问题。
6. 同时,其他小组在倾听时可以做好听记笔记的准备。
7. 当所有小组都完成演讲后,教师悉听笔记,并提供反馈和鼓励。
教学评估
-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和协作能力
- 检查学生对问题导引的回答准确性和理解程度
- 评估学生在演讲中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度
结论
本合作阅读教学设计为一年级学生提供了一种互动和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此种方法,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师教学理念
语文教师教学理念
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语文教师应当致力于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激发对文学的热爱。
2.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口语表达和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建立扎实的语文基础。
3.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提倡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 结合实际,创新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情景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等,使语文教学更贴近生活,更具实效性。
5. 注重评价与反思: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科学评价,及时反馈,同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6.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文化修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素养。
7.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语文教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总的来说,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语文课程标准》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
如何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读《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有感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语文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要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即要求如《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一书中所说的:“语文教师要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那么,阅读教学中应如何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呢?这里结合对《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一书的理论学习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指导课前预习,训练学生自学,在问题情境中萌发探究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断变化或富有新异性的刺激,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些课文通俗易懂,加上初中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一遍读下来,便有了粗浅的认识和一定程度的理解,学生很容易失去深究下去的愿望。
所以,在学生自主阅读前,要制造适度的“认知距离”,让学生萌发阅读探究的欲望,并产生主动质疑问难的心理趋势。
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前,我先让学生理解:文中写了父亲的几次背影,重点写的是哪一次的背影,父亲为什么再三嘱托茶房后还是不放心,亲自送儿子上火车,然后,再让学生思考,文章第二段写到的祖母去世、父亲的失业赋闲、家中的光景惨淡、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这些内容,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对文章的主题有何作用?在完成常规性的预习作业后,学生可自主选择以下作业:(1)在好词佳句旁边的空白处写一些简单的体会;(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思考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最喜欢的段落;(4)学做读书笔记。
学生带着自学后的主观感悟再读课文,有利于对学习内容的“再发现”,点燃自主探究学习的火花。
学生的有些“发现”甚至会让教师措手不及。
例如在教学《孔乙己》一课时,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认为现行的考试制度跟科举制度有相似之处,现在的学生在学校拼命地学,周末疯狂地补,不就是为了将来能考上一个好的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将来有一份好的工作,有很高的收入吗?我觉得这跟孔乙己那个时代的人们读书的目的差不多。
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三》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是单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本单元所学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行系统的梳理、整合、巩固,同时注意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心。
在“交流平台”中引导学生运用学习小伙伴的交流方法,自己回顾和梳理、总结本单元课文中使用到的阅读策略,并发现如何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适当的阅读方法的规律,养成不断反思的学习习惯。
“词句段运用”中引导学生发现语言的规律,学习表现人物入迷状态的方法和清楚、有序、完整地说明理由、表达观点的方法,教学过程中大胆让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重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并且内联外延,有序拓展,搭建语言实践平台,从学到用,提升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日积月累”中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引导学生读古诗、悟古诗、背古诗,适度拓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改革基本理念之一,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地学习。
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而只有自主学习才能帮助学生确立自主尊严和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
要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从任教新课程四年级语文开始,我一直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发现许多学生初见成效。
一、预习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预习课文,是学生接触文本的第一本,上每个单元之前,我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每组课文的导读”,了解本组课文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和阅读要求,再对本组课文各课浏览一遍,了解每篇课文的课题、作者和大致内容,使学生对本组课文内容有所感知。
在学习每篇之间,我又让学生自主预习课文,并提出具体要求:1、查字典、词典,给文中生字词注音释义;2、查资料了解作者作品简介;3、查阅与课文内容相关资料,如时代背景、人物事件等,帮助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4、思考课后练习与研讨,了解每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同时还让学生产生问题意识,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探究。
以上四点不作统一要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层次、意愿、兴趣,选择预习的内容、方法和侧重点。
有的对作者文章感兴趣,他们就主动查阅关于作者和文章的相关资料。
如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学生在课前收集了许多有关圆明园的资料,以及一些有关旧中国蒙受的耻辱。
因此,在课堂学习时,学生就更清楚地理解课文,明白圆明园被毁灭的原因。
预习课文,不但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增强了学习的自觉性,更重要的是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语文课堂,是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好场所,是实施新课标的主阵地,是开启和展示学生智慧的核心场所。
在语文教学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研究2013-1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也就是说,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
一、倡导自主合作模式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的认识和将外在的知识观念转化为其内部的精神财富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教育界的一种共识。
由此不难看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获得自我展示的机会。
例如,在教学《杨修之死》(《三国演义》第72回)时,文章是以倒叙的手法记叙了曹操杀害杨修的经过,所以在授课时,我选择了小组自主学习的方式。
首先我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自学,之后我再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开展探究式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被动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感受不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素质教育下要求教师要打破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轻松地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使学生的探究能力获得相应程度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背影》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包含的那份人间至情,在授课的时候,我选择了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首先,我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文本主要讲述一件什么事情?(2)全文共写了父亲的几次背影?(3)儿子真正理解了父亲的深情吗?让学生带着问题进一步阅读文本,使学生在不断探索中轻松地掌握本节课的中心思想,进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使学生学会感恩。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教法方法,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价值,进而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贵州省罗甸县沫阳中学)•编辑司楠摘要: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传统单一的课堂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语文课程标准》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改革基本理念之一,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地学习。
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而只有自主学习才能帮助学生确立自主尊严和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
要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从任教新课程四年级语文开始,我一直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发现许多学生初见成效。
一、预习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预习课文,是学生接触文本的第一本,上每个单元之前,我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每组课文的导读”,了解本组课文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和阅读要求,再对本组课文各课浏览一遍,了解每篇课文的课题、作者和大致内容,使学生对本组课文内容有所感知。
在学习每篇之间,我又让学生自主预习课文,并提出具体要求:1、查字典、词典,给文中生字词注音释义;2、查资料了解作者作品简介;3、查阅与课文内容相关资料,如时代背景、人物事件等,帮助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4、思考课后练习与研讨,了解每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同时还让学生产生问题意识,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探究。
以上四点不作统一要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层次、意愿、兴趣,选择预习的内容、方法和侧重点。
有的对作者文章感兴趣,他们就主动查阅关于作者和文章的相关资料。
如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学生在课前收集了许多有关圆明园的资料,以及一些有关旧中国蒙受的耻辱。
因此,在课堂学习时,学生就更清楚地理解课文,明白圆明园被毁灭的原因。
预习课文,不但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增强了学习的自觉性,更重要的是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语文课堂,是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好场所,是实施新课标的主阵地,是开启和展示学生智慧的核心场所。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第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科学地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由于合作学习创意独特、理论科学,在弥补班级教学和个别学习的不足,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等方面实效显著,被公认为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模式。
合作学习在国外已有着几十年开发与研究的历史,但在我国仍属新生事物。
能否有效地在我国实施合作学习,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科学地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把握它的精神实质。
借助成功申报深圳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课题的契机,我们切实改进实践中的课堂教学,努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自身的专业发展,并以此来探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实施合作学习,如何有效利用合作学习的方法,促进教师及学生的发展。
一、课前的精心准备组建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的第一步,也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基础。
在进行小组分组时,首先必须考虑的是小组的规模。
在确定好小组的规模后,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异质分组。
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来保证组内异质。
不过,最好不要让学生自愿分组。
在分组完成后,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给小组取名字,制订口号、组歌、组徽,开展丰富的相互认识活动等来组建小组,并通过讨论、观摩、分享等方法认识合作学习的价值。
当然,在不同学科间、某段时限后,小组也应该进行改组,并可在适当的时候结束小组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有两个重要任务:一是达成学习任务。
二是完成小组工作。
因此,合作学习的小组角色也可以相??地进行分配。
在合作学习的规划过程中,除有效地进行小组组建、合理分配小组角色外,教师还需要做好课堂管理的准备。
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应重新进行教室空间的安排,将座位分布成田字形或是便于学生交流的其他形状;而在呈现合作学习成果时,教师可以将教室空间安排成半圆式或者是单列单行式。
二年级语文阅读共读方法
二年级语文阅读共读方法一、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因此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可以选择一些内容健康、语言质朴、生动有趣的文章,同时要注意材料的篇幅不宜过长,以适应二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
二、做好阅读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共读前,教师需要先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对阅读材料的熟悉、阅读前的导读等。
教师要认真研读材料,对材料的主题、内容、情节等有全面的了解,并准备好导读话语和相关问题。
导读话语要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问题要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材料。
三、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共读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教师可以根据材料的内容和情节,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感受和理解材料。
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姿势和习惯,如坐姿端正、眼睛与书本保持一定距离等。
四、组织讨论和交流共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收获,同时也可以了解学生对材料的掌握情况。
讨论和交流的内容可以包括对材料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的理解,也可以是对材料的评价和感悟等。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尊重他人的观点,营造良好的讨论和交流氛围。
五、做好共读的总结和评价共读结束后,教师需要对本次共读进行总结和评价。
总结的内容可以包括学生对材料的掌握情况、讨论和交流的情况等,评价的内容可以包括学生的阅读水平、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
教师可以通过表扬和鼓励来增强学生的阅读自信和兴趣,同时也可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除了以上提到的共读方法外,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包括引导学生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认真阅读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等。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和阅读能力,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总之,《二年级语文阅读共读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通过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做好阅读前的准备工作、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组织讨论和交流、做好总结和评价以及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等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阅读材料,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基础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转变语文学习方式的任务:“要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我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中教学建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什么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它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质疑和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的”。
我们的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根据每位学生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索出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自主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学习思想,我们只有从传统教学中解放出来,深入到学生们得心灵中去,把语文学习与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结合起来,才是新课标中倡导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思想。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所学内容,采取自学自练,自得自悟,自评自纠,学生互动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是一种教学手段,它能减轻老师的负担,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果,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手段。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合作学习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集体讨论和其他学习活动,让学生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生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写作分享”。
“探究学习是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初中语文学期工作计划(四篇)
初中语文学期工作计划根据语文学科的具体特点,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目标,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品味。
坚持以学生为本,务实教学,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人才。
一、学生基本情况:本人任教初二(1)班语文教学工作。
本班有学生____人,男____人,女____人。
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我发现本班的学生在语文学习能力方面参差不齐,整体上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语文基础明显薄弱。
经过一学年的学习,多数学生的学学习惯渐渐养成,但有部分后进生问题仍很严重。
特别是阅读和写作方面,学生只会理解简单的文章,较长的文章就无从下手,写作能力也较薄弱,以后教学中有待加强。
二、本期目标1、月教学质量检测年组成绩前十名保“二争三”。
2、提高优秀率和及格率。
3、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4、重点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工作措施1、钻研教材,详写教案,备好每节课。
加强集体备课,尽量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测试、统一作业。
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利用集体的力量。
2、及时写好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得失。
主要从学生角度、从发展角度、从个性角度思考题,以利于今后的教学工作。
3、多听课,吸收好的教学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邀请老教师听课,虚心接受老教师的意见,及时加以改正。
4、精心设计作业,力求紧扣教材,训练目标明确,并及时做好检查、批改等落实工作。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5、继续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工作。
基础知识做到逐个过关,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特别是中下游的学生,要加大对他们的检查力度,一定要保证他们的基础知识能牢固掌握。
6、设立班级作文角,每次批改完作文后,除了表扬一批写的好的作文并作讲评以外,并从中选取两篇以上的最有文采的作文张贴在班级的作文角上,供同学交流学习。
7、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内容加强引导学生分析品位文章语言,教授学生分析文章语言的角度和方法,训练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培养学生领悟文章中心的能力,提高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
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之间通过协作、合作来共同学习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本文将探讨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优势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
一、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能力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而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注重教师的灌输和学生的被动接受,缺乏互动和合作。
而合作学习可以打破这种局面,将学生变为教学的主体,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有效提高语文学习水平的目的。
二、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1. 提高学习效果: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动手能力,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小组中共同探讨问题、互相讨论,相互之间交流和分享思想,促进思维碰撞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2. 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合作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在日常交流中获得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需要进行口头表达、文字表达以及写作等活动,这些活动能够促使学生主动积累词汇、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这是学生今后社会生活和工作中必备的素质。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需要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培养学生的共同进取意识和相互尊重意识。
三、有效进行合作学习的方法1. 分组合作: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可以担任不同的角色,比如组长、秘书等,以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明确的分工和责任。
同时,教师也可以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相互交流和合作。
2. 任务明确: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时应明确任务要求,确保学生清楚任务目标和完成标准。
学生在小组中一起讨论和解决问题时,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3. 倡导互助合作:教师要在教学中倡导互助合作的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小组学习中。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内外整合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内外整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如何在课内外整合资源,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教学命题。
本文将从课内外整合的角度出发,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方法与策略。
一、课内外整合的意义课内外整合是指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将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生在课外获取的知识和信息资源,拓展学生的思维领域,提高学习效率,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内外整合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通过课内外整合,可以让学生在课外也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增加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扩大阅读的知识面;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获取的知识和信息与课内教学的内容相互融合,深化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1. 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在课内外整合的过程中,首先要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等因素,为学生制定一份个性化的阅读计划,包括课内的课文阅读和课外的阅读书目。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让他们在课外阅读中得到更多的兴趣和乐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一些有趣的阅读任务,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提高阅读量和品质。
2. 利用多种形式进行阅读指导在课内外整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形式进行阅读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
在课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文朗读、课文点读、课文讲解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读书分享会、举办读书比赛、组织读书报告等形式,帮助学生加深对所读书目的理解和体会。
3. 倡导家校合作,共同推动阅读教育在课内外整合的过程中,家长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教师可以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积极倡导家长参与到学生的阅读教育中来。
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讲座、家长学生读书会等形式,引导家长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激发他们对学生阅读的关注和支持,促进学校和家庭共同推动学生的阅读教育。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在团结、互助和协作基础上的学习模式。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也有益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倡导“伙伴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强调学生能力的多元化,鼓励建立平等、互助、协作的“伙伴学习”方式,让学生互相帮助、协作、互享成果。
小学语文课堂中,可以通过分组小组合作的形式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
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一个互动、开放、灵活的环境中自由思考并与他人交流。
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让学生多角度、多维度的思考问题,还可以避免思维僵化和依赖老师讲解的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求索精神。
语文学科重视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的培养。
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多次练习语言表达和沟通,促进学生口头表达和听力技能的提高。
通过讨论、发言、引导发问等方式,让小学生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促进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的提高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带来更多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学生可以在合作伙伴中得到支持和鼓励,也可以通过独立思考分享自己的成果和经验,让学生的参与度得到了提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课前准备工作在课前需要仔细规划课堂,设计课堂取得研讨内容和方向。
可以准备一些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素材,如图片、视频、PPT等,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开展小组分配工作,将学生按照能力和兴趣分组,以促进互相协作和扶持。
二、合作学习过程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引导。
建议在合作学习期间,教师可以从旁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启发性问题,以促进学生更深入的思考。
同时,还可以设置一些评价和完成的标准,以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互动”技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互动”技巧语文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环节,而互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掌握。
以下是一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常用的“互动”技巧,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
1. 提问引导互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这些问题可以包括事实性问题、观点性问题和综合性问题等,使学生逐渐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2. 小组合作互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合作阅读、讨论和分享。
教师可以设置任务,如让学生讨论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3. 角色扮演互动:安排学生扮演文本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这样的互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体验角色的思维和感受。
4. 情景再现互动:根据文本内容,教师可以设计情景再现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模拟文本中的情景,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
5. 创设互动环境:在课堂环境中创设积极的互动氛围,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6. 多样化的互动形式:在教学中,可以尝试多种互动形式,如游戏、竞赛、问答等。
根据不同章节和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互动形式,使学生在互动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本。
7. 引导自主探究:通过提供一些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和发现文本中的信息和意义。
教师可以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更深入的理解。
8. 倡导互动评价:在评价学生阅读成果时,采取互动评价的形式,让学生之间进行互动评价或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评价。
通过互动评价,可以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并及时纠正,同时也能鼓励学生的进步,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合理运用各种互动方法和技巧,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怎样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怎样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实现:1.提倡多元思维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倡导多元思维,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要把思维局限在一种固定的模式上。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阅读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非常好的途径。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等,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节、主题等内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3.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接触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力。
通过欣赏作品、分析作品,让学生学会用情感去理解文学作品,用想象去体味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4.进行文字创作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文字创作,让学生通过写作来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5.进行问题解决和讨论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和情景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解决。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6.开展合作学习7.注重引导和鼓励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老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表意见的环境,通过不同的课堂形式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老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启迪和收获。
小学语文课标解读提倡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
• 当学生争论不休没有结果之时,我又适时点拨,拓展学生思 维的空间,学生通过品读,从诗句的对应规则中悟出“长”的正 确读音,并掌握了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探究的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表达能力都得到锻炼,更激发了学生今后 继续探究的兴趣。
•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是一个统一 体。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倡导 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 同探究,让学生有所发现,学有所得,才能真正地凸现学生的主 体地位,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观念。
• 如教学《问银河》一课时,读到“你那里有没有长胡子的小虾?” 有的同学把“长”“zhǎng”读成“cháng”,我抓住时机,让学生讨论 “在这句诗中读‘zhǎng’,还是读‘cháng’对呢?说说理由。”学生七 嘴八舌,争着回答,个个都说得头头是道,谁也不服谁。这时我建议学 生:“你们把上下文两句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看看到底应该读什 么?”老师指点了方向,学生迅速地读起来,经过一遍又一遍地细读, 终于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高兴地说:“我认为应该读成‘zhǎng’,因为下 一句是‘穿硬壳衣服的田螺’,读成‘zhǎng’胡子的小虾才是对应的。” 在这个片断教学中,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产生了疑问,我及时创设了 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又把它作为一个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的切入口,引起学生的阅读思考。
小学语文课标解读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小学语文课标的基本理 念之一。有专家断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 会怎样学习的人”,传统的学习方式存在着单一、被动、接受的特 点,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独立探究的精神和能力,很多人将成为未 来的“新文盲”,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主动地、富有个 性地学习,成为会学习的人。
在语文教学中倡导自主、合作、式教学模式
在语文教学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摘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重要理论。
它是相对于传统教学中的“以师为本”的理念而言的。
所以,将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引入课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可促使学生获得更大空间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自主;合作;探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引入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模式,以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提高。
一、创设自主合作式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合作式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受师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指师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合作关系,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独立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自主合作模式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做旁观者,要积极地参与到语文教学中,以保证自主合作式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
例如,在学习《智取生辰纲》时,我采取的是自主合作式教学,首先,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有关《水浒传》的片段,使学生在形象的展示中能够正确地理解本节课的重点思想。
之后,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学,最终,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更好地了解杨志的思想性格,这样的教学过程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打造探究式语文教学模式,激发学习的兴趣探究式教学的载体与核心是问题,学习活动是围绕问题展开的。
探究式教学的出发点是设定需要解答的问题,这是进一步探究的起点。
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在导入课时,我首先给学生板书了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文章主要描述了什么事件?(2)全文共写到父亲几次背影?表达了什么中心?(3)哪一次“背影”写得最具体、最感人?……引导学生思考,并顺势进入正文的学习当中,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文章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人间至情,进而使学生学会感恩,明白亲情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语文教学中倡导合作阅读
河北省邢台市32中学校翟云斋
关键词:课程标准观念转变合作阅读思维激发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到:“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特别是在课堂阅读教学的活动中,如果得不到相应的思维激发,探究、合作的激情就不能被彻底充分的调动和发挥,就无从谈及思维、探究、合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那么,怎样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来进行“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呢?我认为可以从课堂上分组合作阅读和思维激发教学上进行尝试。
实践证明合作学习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开发:①在各个年龄阶段,各个学科领域和各类型的学习任务中,合作的学习比竞争或个人独自学习能创造更好的学习成绩;②合作学习有助于形成学生认识和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③在合作情景中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尊心;④合作学习对儿童的下列几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情绪的成熟;顺应良好的社会关系;较强的个性同一性;解决自我知觉与外来的反向信息之间冲突的能力;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对他人和社会基本上是信任的;有乐观主义精神。
⑤合作学习能产生更积极的人际关系,其特点:互相作用的双方互相喜爱;彼此报有肯定的态度;互相关心、友好、礼貌;有向对方承担义务和赢得对方尊重的愿望。
如何才能做到合作阅读呢?
首先,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课堂上合作阅读、思维激发教学尝试成功的关键因素。
语文教师应该明白,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智力的开发者,良好语文习惯的培养者,是信息的提供者,意义的建构者,学习的帮助者等等。
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注意创设教学情景,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究精神,提高教学效率;注意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查阅相关资料;做好课后拓展延伸,增加学习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做好语文知识的传授,加强语文基本功的训练,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的对话。
在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对手,让他们自己去竞争;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哲学观,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既可锻炼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也塑造了学生的自信和尊严。
第二、合理的分组是课堂上合作阅读、思维激发教学尝试成功的基础
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更需要人的主动性,创造性。
不但要有竞争的意识,更要有合作的精神,需要有合作生存、合作发展的意识。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遵循学生学习规律,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构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兴趣,诱发思维,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分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
在分组时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
每小组由四、五人组成,每人在组内有不同的角色:主讲人、记录员、协作员等。
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
性。
学习完成后,选出一个口头报告员,向全班报告小组里面的观点。
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得到交流的机会。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运用每一个人的背景知识对文章做出回应;解答学生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遇到的疑难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倾听和口头总结别人观点的能力以及即兴演讲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创造力和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个人和小组学习的能力。
第三、在合作阅读中注意思维激发训练
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对课文(作品)进行研究性的阅读,通过独立发现问题,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方式掌握语文及相关规律,获取知识;应用有关知识去调查了解生活,深入研究,寻求相关原因,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理解和应用一般科学研究方法,掌握一定的探究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一种学习活动。
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来,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探究合作能力得以培养,进而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1、教师在课的开始时精心设计导语,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别具艺术魅力的导语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显示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乃至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率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好的课堂导入语的设计,其实就是好的、成功的课堂教学的开始。
教师对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也正体现在课堂导入语的设计之中。
2、精心设计问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是知识技能的运用,而提出一个新问题需要有创造性思维。
教师对问题的设计与提出目的在于给学生一个范例,使学生明确“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的道理。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进一步分析、讨论,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合理评价,激起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引发学生创新的激情,激励学生进一步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是学生最想知道,最想得到教师评判的。
所以,在这个时候对学生进行合理公正的评价,就尤如给学生“雪中送炭”,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有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创新,也使学生从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向能够独立探讨、提出问题的方向发展。
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进行合作阅读,思维激发训练与培养,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发学生封存的天资,开启学生关闭的心智,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语文出版社2004年第1期《语文课改实验》中的《“课改”中的“想”和“做”——泉州市语文课改阶段回顾》(陈怀朗),《初中语文探究性学习初探》(李秀宾);
2、〔美〕詹姆斯·H·麦克米伦主编,何立婴译《学生学习的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