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植树的牧羊人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全部生字组词解释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全部
生字组词解释
慷慨(kāng kǎi):大方;不吝啬。
帐篷(zhàng péng):用帆布或其他材料做的折叠式住处。
废墟(fèi xū):城镇、市街或房舍遭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芜地方。
坍塌(tān tā):崩塌。
呼啸(hūxiào):风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滚烫(gǔn tàng):很烫。
张扬(zhāng yáng):声张宣扬。
溜达(liūdá):也作蹓跶。
闲逛;漫步。
琢磨(zuómo):1、琢和打磨玉石。
2、通过润色加以修改指文章等。
3、思考;研究
酬劳(chóu láo):1、用钱物酬报答谢出过力的人。
2、酬谢的钱物。
硬朗(yìng lǎng):指身体健壮、强硬有力、敢于担当。
水渠(shuǐqú):人工挖掘的渠道。
流淌(liútǎng):液体流动。
13.《植树的牧羊人》解析
第三步,给本文划分段落
。
把握结构
1、为课文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作者对 牧羊人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精神的 评价。 第二部分(2-20)以时间为顺序, 写我和牧羊人的三次见面及高原上 的变化。 第三部分:(21)赞美老人坚强的 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写法特点一
• 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首尾两 段是作者对牧羊人的评价,前后呼 应,中间部分是本文的重点,详细 介绍了我与牧羊人三次见面的见闻 和感受,突出了老人伟大的形象。
荒山变得绿树成荫, 看到了溪水。
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已 变得生机勃勃,环境优美。
写作特点二 对比手法 对比主要表现在我与牧羊人三次见面所见 到的高原上的巨大变化,由寸草不生,奇 旱无比,荒无人烟到绿树成荫,溪水潺潺, 生机勃勃的对比,不难看出老人的巨大贡 献,突出了牧羊人顽强的意志,坚忍不拔 的毅力和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1、选橡子、种橡树 2、高原上满是树木 3、废墟充满生机与活力
再赞牧羊人——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
小结: 【交流点拨】 《植树的牧羊人》记叙了一战至二战时期法国普 罗旺斯地区的一个孤独牧羊人,将内心对家人的思念 转化为了对大自然的关爱,将余生倾注在阿尔卑斯山 上荒原的植树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将荒 芜之地变成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田园的故事。
讲授新课
2.根据要求,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 (1)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 他在坑里轻轻地放进一颗橡子,再仔细埋上泥土。 (句子中的加点词可不可以删去?说说你的看法。) 不可以删去,“轻轻”一词写出了牧羊人对橡子的 爱惜,“仔细”一词写出了牧羊人埋泥土的认真劲; 如果删掉,就不能表明牧羊人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
七年级上册 植树的牧羊人
内容上:高度赞扬了这位默默无闻的老人几十年的坚持,老人把永恒的精神 和肉体奉献给了这片土地,创造了伟大事业,使得生存下来的人们过上了无 比幸福的生活。 结构上:首尾呼应,和文章开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遥相呼应。
同学们,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从荒原到绿洲的 变化为线索,条理清晰。行文中注意前后对比、照应。 用第一人称叙事,“我”作为一个见证人,使故事才 显得真实可信。又通过我的所想所感,对植树人平凡 而又伟大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毫无生趣;村落都成了废墟; 环境恶劣。
身体更矫健了;减少了羊群的 数量,开始养蜂;性格上没有 变化,依然心无旁骛地种树, 依然沉默不语。
87岁,没有任何身体更矫健了。
乡村依旧如昔,但已萌发生机; 树木已然成片,蔚然成林;干 涸的河床有了淙淙的水流;各 种草木开始复现。
景象完全改观了,甚至连空气 也不一样了;整个乡间散发出 健康与富裕的光芒;人们搬了 回来,处处呈现着幸福与安适 的景貌。
2.作者最后为什么还要写来到这里的居民的精神境界? 通过写居民的精神境界的变化,从侧面衬托牧
羊人的贡献之巨大,他不仅改变了荒漠,还改变了 人。
读完文章,你一定有很多感悟。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一:牧羊人即使在最令人绝望的荒漠,依然怀揣最美好的愿望。 这告诉我们只要坚守信念,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示例二:牧羊人植树心无旁骛,不动摇,不怀疑,不因外在环境的干 扰而放弃自己的目标。这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目标一定会实 现。
运用第一人称来叙事。采用第一人称“我”来讲述种树人的 故事,通过“我”的耳闻目睹,所思所想,对种树人平凡而又 伟大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我”在文中仅仅是个过客,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目睹了一 个寸草不生的荒僻之地变成森林村庄。“我”作为一个见证人 ,使种树人的事迹具有极强的纪实性,使种树人的故事显得真 实可信,产生了打动人心的力量。另外,“我”并没有和种树 人朝夕相处,对种树人的生活了解得并不是非常全面,但是这 个地方沧海桑田的巨变却令“我”震撼,这就使得种树人的生 活具有神秘感和神圣感。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植树的牧⽺⼈》,⼜名《种树的男⼈》,是法国作家让·乔诺1953年写的⼀篇⼩说,讲的是⼀个离群索居的牧⽺⼈,通过近半个世纪坚持不懈地植树,把⼟丘变成了绿洲,证实了孤独者能够找到幸福。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课⽂ 才不过⼋年的时光,整个⾼地便焕然⼀新,散发出健康富裕的光芒。
假如你想了解谁是真正品⾏出众的⼈,恐怕得花好⼏年观察:看看他的⾏为是否⽆私;动机是否慷慨;同时他还必须在⼤地上留下明显的印记。
我很幸运地认识⼀位“种树的男⼈”,他正好符合以上所说的条件。
⼤约四⼗年前,我长途跋涉来到阿尔卑斯⼭下的普洛旺斯⾼原。
当时这个⾼原⼀⽚黄⼟,光秃秃的,⼀棵树也没有。
我⾛了三天,来到⼀个破落村庄的废墟附近。
这个村庄的房⼦早已在风吹⾬淋之下,失去了它们的屋顶。
⼀座尖塔倾圮的教堂,显⽰这⾥曾经有⼈居住,但是现在却毫⽆⽣命的迹象。
由于我的⽔在两天前就喝光了,所以急需找到饮⽤⽔。
我原本以为村⼦⾥应该有⽔井,找到它时才发现,它早已⼲涸。
其实,我对这⼀带相当熟悉。
⾼地上稀疏地错落着四五个村庄,其中⼤部分居民因为忍受不了⼲旱的⽓候搬⾛了,剩下⼏家烧炭⼯⼈,⽣活⼗分艰⾟。
我继续向前⾛,⼼想:要找到⽔,恐怕是没指望了。
就在我爬上⼀个⼭坡时,忽然看见远处⼭⾕似乎有⼈影,我朝那⼈⼤声叫道:“给我⼀点⼉⽔好吗?” 那是⼀个牧⽺⼈,在⽯屋前还有⼀群绵⽺。
牧⽺⼈默默地从井⾥汲⽔给我,⽔质清洌可⼝。
他很少说话,但可以感觉得出是⼀个充满⾃信、意志果断的⼈,因为他在这个荒凉的⾼地砌起⼀栋⽯头房⼦。
这栋房⼦到处都有他建造的痕迹,也有他抵达⾼地后修复废墟的⾎汗。
屋顶很牢,风吹过屋顶的⽡⽚,发出仿佛海啸冲到岸边的声⾳。
尽管⽣活并不富裕,但牧⽺⼈的外表却很整洁。
他的胡⼦刮得⼲⼲净净,⾐服也⼀针⼀线地仔细缝过,看不出任何补丁。
牧⽺⼈带着我进房间,倒了⼀碗汤给我。
我递上烟草袋,他说他不抽烟。
不⼀会⼉,他拿出⼀个⼩袋⼦,倒出⼀堆橡实,然后⼀颗⼀颗仔细地拣着。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三课《植树的牧羊人》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运用第一人称,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
运用对比的写法来突出主题。
2、过程与方法:运用对比的写法,突出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大自然,以及充满自信并持之以恒的做事精神。
教学重点:1、植树人的精神品质;2、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教学难点:独具特色的环境描写,精妙的比喻,使文章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课时安排:2节课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让。
乔诺(1895~1970),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
让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1932年获得法国荣誉勋章,1953年以全部作品获得摩纳哥王子奖,次年,入选为龚古尔学院成员。
让乔诺的作品多半作品都是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
马诺斯克的居民至今还为让乔诺感到骄傲,当地建有纪念他的让乔诺中心,还有一条街名叫让乔诺街。
《植树的牧羊人》描述了一战至二战时期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一个孤独牧羊人,将内心对家人的思念转化为了对大自然的关爱,将余生倾注在阿尔卑斯山上荒原的植树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田园。
这部作品在1987年被著名的加拿大动画大师弗烈德瑞克制作成一部动画片,并荣获第六十届(198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在环保逐渐恶化的今天,《植树的牧羊人》所描写的“一个平凡人热爱大地”的精神,更给人以启示。
二、新课教学:(一)泛读课文,校正读音,积累词语,理解结构。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表现牧羊人品格的文字,用标出环境描写的文字,用横线标出文章的线索,用序号标出意义段,批注自己的阅读理解,列出不懂之处。
13-植树的牧羊人-课文+注释
13-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说明:网络流传本课原文有数个版本,字词错误较多,为方便同学们学习参考,我们对照课本逐一核对了下,请放心阅读。
如果你在阅读中发现还有错漏之处,敬请在评论中指出,我们将及时更正。
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
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那是在1913年,我走进法国普洛旺斯地区,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
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
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
我在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
从前一天晚上起,就没有水喝了。
现在,我必须去找点儿水。
我猜想,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
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
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坍塌了。
这一切,让人能想象出当时人们在这里生活的情景。
如今,却一点儿生气也没有了。
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
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
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我打消了在这里过夜的念头。
继续向前走了五个小时,我还是没有找到水,连一点儿希望都没有。
到处是干旱的土地和杂草。
我看见远处有一个黑影。
开始,我以为是一棵枯树。
但没有选择,我还是朝那儿走了过去。
原来是一个牧羊人,他周围还有三十来只羊,懒懒的卧在滚烫的山地上。
牧羊人让我喝了水壶里的水,又带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
他从一口深井里给我打了一些水,井水甜丝丝的。
井台上,装着简单的吊绳。
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
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
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他不住帐篷,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房子里。
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的。
七上语文13课笔记植树的牧羊人主要内容
七上语文13课笔记植树的牧羊人主要内容《植树的牧羊人》是法国作家让·乔诺写的一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在荒漠中种树的故事。
以下是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
背景:故事发生在20 世纪初的法国普罗旺斯地区。
当时,这片土地正遭受着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变得越来越贫瘠。
人物:主要人物是一个叫艾力泽·布菲的牧羊人。
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独自生活在这片荒漠中。
情节:艾力泽·布菲开始在这片荒漠中种树。
他每天辛勤劳作,挑选适合生长的树种,一棵一棵地种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努力开始有了回报,树木逐渐成长,沙漠开始变成绿洲。
结果:艾力泽·布菲的种树事业持续了三十多年,直到他去世。
他种下的树已经成为了一片茂密的森林,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为人们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和丰富的水源。
这篇小说通过讲述牧羊人的故事,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类毅力的赞美。
同时,它也呼吁人们关注环境保护,共同努力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6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一三课《植树的牧羊人》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这一单元的课文围绕“人生之舟”选编了四篇文章,体裁丰富,形式多样。
本文讲述了一个牧羊人在荒漠中默默无闻种树的故事,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田园。
赞美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精神品质和勤劳执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地位、作用及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人生之舟”,我确定我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1、抓各段的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2、把握文章脉络及作者的情感。
能力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摘录和勾画,自己读懂课文,复述课文。
2、领悟并学习传神的肖像描写。
情感目标:学习牧羊人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精神品质和勤劳执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课文文本特点,我确立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抓各段的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3、教学难点:领悟并学习传神的肖像描写。
二、说学情。
七年级的学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本课的出现,可以让学生受到一次精神的洗礼,给学生一次特殊的情感体验。
七年级的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理解作者情感难度不大,但如何运用肖像描写写人以及在生活中如何做到牧羊人那样还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希望借这篇美好的文章唤醒孩子们的爱心,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说教法和学法(一)说教法新课程理念很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
而教学方法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要促进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动脑。
因此,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默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师点拨法。
(二)说学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对象所采取的研究态度。
”具体而言,就是引导学生在兴趣和质疑中学会学习。
根据以上依据,我采用的学法有:默读法、合作探究、谈论法,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
七年级语文13课植树的牧羊人笔记
七年级语文13课《植树的牧羊人》是一篇关于环境保护和自然生态的散文课文。
本文以植树的牧羊人为主题,通过描述一个牧羊人在田野上看到了树木被砍伐后的景象,以及他自己植树和照顾树木的经历和感悟,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珍爱与关怀。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好,更能体会到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文章中,牧羊人看到了树木被砍伐后的荒凉景象,他内心的震撼和伤感触发了他内心对自然环境的忧虑和关爱。
这让我想起了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和破坏,导致了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给地球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我们作为人类,应当反思自己的行为,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
牧羊人在植树和照顾树木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自然界的美好和生命的伟大。
他把自己的心灵与自然融为一体,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从他的行为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我们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大自然还是我们自己,生命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热爱自然,共同呵护这片美丽的家园。
在文章的结尾处,牧羊人再次来到了田野上,看到了植树后的美好景象。
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了我们,植树不仅可以改善自然环境,还能给人类带来希望和美好。
在这个过程中,牧羊人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也传递给我们了对于生态环境的思考和热爱。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自然的伟大和美丽,也体会到了生命的可贵和环境的重要。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像植树的牧羊人一样,用自己的行动去保护环境,热爱自然,传递温暖和美好。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美丽的地球添绿添彩,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
牧羊人在田野上看到树木被砍伐后的景象,心中感到非常难过。
他想起了从前郁闭的山谷和静静的小溪,那些美好的回忆使他更加珍惜眼前的环境。
在生命的旅途中,他也曾经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但是自然界的变化总是让他感慨万千。
他意识到,自然界的平衡是如此重要。
在他的记忆里树木的存在给大地增添了生机,也给他的牧羊生涯带来了便利。
他决定用实际行动来保护这一片美丽的环境。
13课植树的牧羊人的笔记
13课植树的牧羊人的笔记一、主题思想《植树的牧羊人》通过讲述牧羊人艾尔哲阿·普菲尔在荒芜的高原上独自生活,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付出,将荒原变成沃土的故事,表达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持付出、用心去爱,就能创造奇迹。
二、人物分析1. 牧羊人艾尔哲阿·普菲尔:他是一个孤独而坚韧的人,面对荒芜的土地,他没有放弃,而是选择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
他的坚持和付出最终让荒原变成了沃土。
2. 作者:通过作者的叙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牧羊人的敬佩和对自然的热爱。
他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类与自然是可以和谐共生的。
三、环境描写文章通过对荒芜高原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
然而,在牧羊人的努力下,这片土地逐渐变得充满生机。
这种对比突出了牧羊人的伟大贡献。
四、启示与思考1. 坚持与付出:牧羊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持付出、用心去爱,就能创造奇迹。
无论面对什么困难,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目标。
2. 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故事让我们认识到人类与自然是可以和谐共生的。
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3. 爱的力量:牧羊人对土地的爱让他创造了奇迹。
这让我们明白,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我们用心去爱,就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五、好句赏析1. “他很少说话,但可以感觉得出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
”这句话通过对牧羊人的简短描述,展现了他的内在品质。
2. “当我在这个曾经荒芜的土地上走过时,我看到了一片片茂盛的树林,听到了鸟儿的歌唱。
”这句话通过描绘作者亲眼所见的景象,展示了牧羊人的伟大成就。
3. “这片土地似乎有了生命,开始慢慢地苏醒过来。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土地在牧羊人的努力下逐渐恢复生机的过程。
4. “我知道,这一切都归功于那个孤独的牧羊人。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牧羊人的深深敬意和感激之情。
六、读后感读完《植树的牧羊人》,我被牧羊人的坚韧和付出所感动。
13植树的牧羊人思维导图+知识点复习+试题精练
【13植树的牧羊人】思维导图+知识点复习+试题精练【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让·乔诺,法国作家、电影编剧。
让·乔诺的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他被认为是法国20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2.题解“植树”交代了本文的主要事件:“牧羊人”即放羊的人,点明了故事的主人公。
题目设置悬念,引起读者思考:牧羊人本该以牧羊为业,为什么要植树呢?3.写作背景文章选自绘本《植树的男人》,1953年让·乔诺应美国《读者文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专题约稿而写的。
【重点字词】㈠字音字形。
(18个)1.慷慨(kǎi);2.光秃秃;3.薰衣草(xūn);4.倒塌(tā);5.帐篷;6.废墟(xū);7.干涸(hé);8.栋(dòng);9.坍塌(tān tā);10.呼啸;11.滚烫;12.不毛之地;13.张扬;14.饱满;15.拣(jiǎn);16.溜达;17戳(chuō);18.刨根问底(páo);19.琢磨;20.微薄(bó);21.酬劳(chóu);22.硬朗;23.山毛榉(jǔ);24.白桦树(huà);25.沉默寡言;26.连锁反应;27.干燥;28.水渠(qú);29.流淌(tǎng);30.薄荷(bò he).㈡词语释义1.干涸:指河道、池塘等的水干枯。
2.不毛之地:原指不生长庄稼的土地,后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
毛:古通“苗”。
3.张扬:把隐秘的或不必让众人知道的事情声张出去;宣扬。
4.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
5.琢磨:①[zhuó mó]雕刻和打磨(玉石)。
②[zuó mo]思索;考虑。
【课文重点】㈠思维导图㈡主题归纳这篇小说通过“我”的回忆,讲述了一个牧羊人在荒芜的高原上默默种树的故事,赞美了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精神品质和勤劳执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告诉人们: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创造。
七年级上册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笔记
七年级上册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笔记七年级上册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是一篇描写牧羊人通过植树改变荒原地貌的课文。
以下是一些笔记和重要点:1.主题与意义:本课主题是环保与生态保护。
通过描写牧羊人植树的过程,强调了人类应该积极参与环保、绿化和改善环境的重要意义。
2.背景介绍:课文描述了一个在荒原上植树的牧羊人,通过多年的努力,将荒原变成了绿洲。
3.人物关系:课文中出现了“我”和牧羊人两个人物。
“我”是故事的叙述者,通过“我”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牧羊人植树的过程和成果。
4.主要内容:文章首先描述了荒原的景象和环境,然后介绍了牧羊人植树的原因和过程。
通过描写牧羊人精心挑选树种、栽种、浇水和护理等细节,展现了牧羊人对植树的热情和执着。
最后,描写了绿洲的美丽和给当地带来的好处。
5.写作手法:文章运用了细节描写、对比和抒情等手法,生动地展现了牧羊人植树的过程和成果。
例如,“新栽的杨树苗在远处看上去像一层淡淡的绿雾”、“这个刚在废墟上开垦出来的农田展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等句子,生动地描绘了牧羊人的劳动成果。
6.重点句子:例如,“他轻轻地抚摸着树苗,神情如同一对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这句话表达了牧羊人对树苗的珍爱和呵护,也展现了他在植树过程中所付出的感情。
7.难点解释:对于一些生词和复杂句式,老师可能会在课堂上进行解释和讲解,例如“层峦叠嶂”、“匮乏”等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8.学习建议:课后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人类在环保和绿化方面的责任和作用;同时,可以要求学生模仿课文写一篇关于自己参与环保活动的日记或小作文,锻炼写作能力。
9.深度思考:课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通过讨论和思考这些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意义。
10. 文学鉴赏:本课的描写非常生动细腻,语言简洁明快。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到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和场景的特征,以及如何运用抒情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七上语文第13课笔记
七上语文第13课笔记
《植树的牧羊人》是法国作家让·乔诺写的一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在荒漠中种树的故事。
以下是关于这篇文章的笔记:
一、结构梳理
1. 第一部分(1-12):“我”与牧羊人第一次见面。
2. 第二部分(13-20):“我”与牧羊人第二、三次见面。
3. 第三部分(21):赞美牧羊人的无私奉献。
二、人物形象分析
1. 无私奉献:牧羊人几十年如一日在荒漠种树,将荒漠变成绿洲,无私地为人们带来幸福。
2. 坚持不懈:面对恶劣的环境,牧羊人没有放弃,一直种树,最终让荒漠变成绿洲。
3. 安静、忠厚、不张扬:牧羊人默默无闻地种树,不求回报,不图名利。
三、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讲述牧羊人在荒漠中种树的故事,赞美了他无私奉献、坚持不懈的精神,同时也呼吁人们要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四、艺术特色
1. 运用第一人称,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
2. 运用对比手法,如将荒漠的荒凉和绿洲的生机进行对比,突出了牧羊人的伟大。
3. 运用象征手法,如用“橡树”象征牧羊人的精神品质。
13课植树的牧羊人课堂笔记
以下是13课植树的牧羊人课堂笔记:一、生字词重点字词注音tiào yǒu jiǎn chéng yīng zhuǎn dào chùpēng dīng zhǒng bǔfēng dìtǔgān kǎn 挑有捡呈茵转到处怦幢补风地土杆菌多音字注音组词(1)卷:juǎn(卷起)juàn(卷子)(2)担:dān(担负)dàn(担子)(3)济:jì(经济)jǐ(济济一堂)二、重点句子品析一个人,孤独地住在荒野,数年如一日,默默植树,造福人类。
(1)从“孤独”一词可以体会到牧羊人的植树行为并不被人们所理解与接受。
(2)“数年如一日”强调了牧羊人坚持的时间之长。
(3)“默默植树”强调了牧羊人没有大肆宣扬自己的行为,而是默默无闻地贡献。
这片昔日荒芜的土地,现在已经变成了美丽的绿洲。
这是一个人创造的奇迹。
(1)“昔日”与“现在”形成对比,突出了牧羊人的创造出的奇迹。
(2)“美丽”一词强调了这片土地已经变得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3)“奇迹”一词强调了牧羊人的行为超越了常人的想象,具有非凡的意义。
只有当我意识到这棵树能挡住狂风,给小鸟提供巢穴,为路人提供阴凉,我才会意识到它有多么重要。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从三个方面强调了树木的重要性。
通过“挡住狂风”“给小鸟提供巢穴”“为路人提供阴凉”,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树木的作用。
同时,通过“只有……才”这一关联词强调了作者对树木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入。
我明白了,我已经找到了自己生活的意义,就在于养育子女,过安稳的日子。
以前,我的妻子和女儿在家乡等我;现在,她们在天上团聚了。
我不能让她们失望。
(1)“我明白了……生活的意义”指明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理解——过安稳的日子。
这表明作者对于家庭生活的重视和对于稳定生活的渴望。
(2)“就在于养育子女”强调了作者对于家庭责任的认识——抚养子女是他的责任。
(3)“她们在天上团聚了”表达了作者对于亲人的思念和对团圆的向往。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第4单元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3.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通过学习课文,认识到保护环境、绿化家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和参与。
4.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写作练习,提升运用语言文字准确、流畅地表达观点和情感的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课文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植树的牧羊人》讲述了一个牧羊人如何在荒漠中坚持植树,最终改变了环境的故事。这个故事展现了坚持和奉献的精神及其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的具体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牧羊人如何通过实际行动改变环境,以及这种精神如何影响我们。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活动,学会倾听、交流、协作,形成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课文内容理解:把握《植树的牧羊人》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及其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语言表达技巧: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好词佳句,提升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思想价值观:领悟牧羊人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第4单元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第4单元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了解课文《植树的牧羊人》的背景及作者简介。
2.学习生字词:牧羊、废弃、顽强、憧憬等。
3.分析课文主要内容,理解牧羊人坚持不懈植树的精神及其意义。
-口语与写作:开展课堂讨论,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进行创作,如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植树英雄”的作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课件
课文讲授
5.结合全文可发现“我”和牧羊人有过多次见面,为何本文只重点讲述三次 见面的情况?
这三次见面最具代表性,分别对应故事的开端、发展与结局,时间跨度长, 充分表现了牧人植树的一如既往。而且后两次见面的时间分别在一战结束后和二 战即将结束时,引发读者对毁灭与创造的思考,深化了文章主旨。
文章的首尾两段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表达对牧羊人坚持 不懈、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的赞美。突出了文章主题。
拓展延伸
杨善洲:植树造林,感动中国 杨善洲,退休后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在荒山上植 树造林,一干就是20多年,把往日的荒山野岭变成了今朝生机勃勃的绿色天 地,并把辛苦经营的林场的经营权无偿交给了国家。 大亮山林场的建立使周边多个自然村受益,提高了当地的食粮亩产,也 使得一些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得到保护。 杨善洲种的是树,体现出来的是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是一种无怨 无悔的奉献精神。他被评为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说,一个人能够给历史、给民族、给子孙留下些 什么?杨善洲留下的是一片绿荫和一种精神!
疏解字词
读准字音 戳( chuō )穿 废墟 (xū ) 干涸( hé )
坍 ( tān)塌
山毛榉( jǔ)
酬 ( chóu)劳 水渠 ( q)ú
大方( kāng kǎi)
理解词义 坍塌: 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
干涸: 干枯,没有水。 刨根问底:发掘根本,问清底细。
不毛之地: 不长草木的地方。
课文讲授
课堂小结
一个孤独的牧羊人,数十年如一日,靠自己的体力和毅力,把荒凉的土 地变成了充满了生气、富饶的乐园,他身上具备的“只问耕耘,莫问收获” 的大爱精神,大方无私、默默奉献的精神,脚踏实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3 《植树的牧羊人》
出发前,他把装着橡子的袋子在水里泡了一下。我
看到,他没有带木棍,而是拿了一根一米半长、大拇指
粗的铁棍。
设置悬念
状元贴士
设置悬念
设置悬念是指作者在文章的某一部分设置一个疑问或
矛盾冲突,以造成读者急切期待和热切关心的心理的一种
写法。
生动贴切地写出了牧
羊人种橡子的过程。
形象地写出了牧羊人对橡子
的爱惜以及种橡子的认真。
根,长成大树。
此处插叙牧羊人三年来的生活及人生经历,丰富了文章内容,便于
读者全面了解牧羊人的生活及家庭背景,体现出牧羊人生活的孤独和艰
辛,展现了其顽强的毅力和行为的伟大。
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棵树苗中
,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
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
第2段描写了荒凉的原野、废弃的家园、贫瘠的土地等自然
环境,既写出了环境的恶劣,又衬托了牧羊人在这里生活的艰难和他顽
强的毅力,与下文描写几十年后这里的美丽富饶形成对比,突出了牧羊
人巨大的贡献和伟大的精神。
[参考答案]
返回
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拦的
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
挺拔
山毛榉( jǔ )白桦树( huà )
多音字
( páo)刨根问底
刨
以义
辨音
应
( bào)刨冰
(yìnɡ)应征
(yīnɡ)应该
琢磨(zuómo):思索,考虑。
琢磨(zhuómó):雕刻和打磨(玉石);加工使精致(指文章等)。
【串句记忆法】 他这几天一直在琢( zuó )磨怎么能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课文讲解+知识点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课文讲解+知识点一、作者简介让·乔诺(1895-1970),法国作家、电影编剧。
其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1932年获得法国荣誉勋章。
二、故事背景本文原名《植树的男人》,是让·乔诺于1953年应美国一本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
编辑收到这个让人震撼的故事后,调查得知在普罗旺斯山区的小镇巴农的养老院没有死过名叫布菲的人,稿子就被退了回来。
第二年在美国《Vogue》杂志上发表,之后在十多个国家翻译发表。
虽然是虚构的故事,但主人公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
三、理解词义1.慷慨:大方;不吝惜。
2.琢磨:思索;考虑。
3.坍塌: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
4. 造就:①培养使有成就;②造诣;成就(多指青年人的)。
5.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6.沉默寡言:形容性情沉静,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7.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
8.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
9.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
形容钻研的精神。
四、课文分段第一部分(第①段):运用议论,对牧羊人这一形象进行高度概括,提挈全篇。
第二部分(第②一⑳段):记叙和描写了牧羊人通过植树,使废墟变绿洲的伟大壮举。
第三部分(第㉑段):通过议论,揭示主题,表达对老人的赞美之情。
五、问题归纳1.课文第一段运用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议论。
在文章开头做精要的议论,用“慷慨无私,不图回报”“难得的好人”对下文出现的“牧羊人”这一人物形象进行高度的概括,起到了开宗明义、提挈全篇的作用。
2.“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有什么作用?本题运用比喻修辞表达效果分析法。
比喻。
把“狂风呼啸”比作“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阿尔卑斯山地狂风肆虐、荒凉的特点。
3.作者为何对所观察到的阿尔卑斯山地的景物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这里细致的景物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突出地展示了故事发生的环境最初的特征——荒凉,为下文故事的展开铺设大的背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