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统计方法的中美贸易逆差模型的构建

合集下载

理解中美贸易不平衡:统计视角

理解中美贸易不平衡:统计视角

理解中美贸易不平衡:统计视角*许宪春 余航内容提要: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是中美全面经济对话的重要议题,也是本次贸易摩擦的关注焦点。

准确把握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特征,能为中美双边协商和政策制定提供事实依据。

本文从四个方面讨论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一是从贸易总值统计的角度;二是从中美贸易不平衡贡献者的角度;三是从跨国利润转移的角度;四是从贸易增加值统计的角度。

结果表明,计价方式、转口贸易、贸易加成、旅行项目中包含货物等因素导致美国高估了美国对华货物贸易逆差,且中国对美迅速上升的服务贸易逆差缓解了双边贸易不平衡。

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是美国投资企业既贡献了很大一部分中国货物贸易顺差,还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中美贸易顺差记录在中国,但贸易背后的利益顺差多在美国,总体上双方实现了互利共赢。

本文针对贸易增加值统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用贸易增加值统计衡量中美贸易的建议,并简要讨论了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

关键词:贸易不平衡 货物贸易 服务贸易 贸易增加值统计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与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国,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不仅影响两国自身的发展,还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中美贸易领域的争议和摩擦牵动着两国经济政策和经济运行,影响着世界经济复苏形势与世界贸易格局。

美国多次以贸易失衡为由挑起针对中国的贸易调查和不合理制裁,直接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逆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互惠的国际贸易关系形成了挑战。

但是,中美贸易不平衡程度从不同的角度看是不一样的,从贸易增加值统计角度与从贸易总值统计角度看差异非常大,即使从贸易总值统计角度看,中美双方统计结果的差异也很大。

从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贡献者角度看,不仅包括中国本土企业,还包括广大的在华外商投资企业,尤其是美国在华投资企业。

从跨国利润转移角度看,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是美国在华投资企业在创造了很大一部分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的同时,还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增加了美国的国民总收入和国民财富。

中美贸易逆差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1)论文

中美贸易逆差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1)论文

中美贸易逆差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1)论文【论文摘要】伴随中美双边贸易的不断扩大,双边经贸争端与摩擦时有发生。

如何认真对待中美双边贸易平衡问题,对其给予客观认定与妥善处理,关系到中美经贸关系全局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贸易逆差原因分析对策探讨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间贸易得到较快的发展,给两国人民和两国经济带来明显的现实利益。

然而中美贸易关系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随着两国贸易的迅速发展,诸多贸易问题愈加突出,中美贸易逆差问题便是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

一、中美贸易逆差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1.根本因素是中美市场的需求因素 (1)中美市场需求结构不同。

人们的消费选择和其收人水平密切相关,两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导致两国居民的需求结构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2)中国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大多是生活必需品,而美国生产的高技术产品却属于高档产品。

由于中国居民的收人水平比较低,中国市场能够形成购买力的有效需求不足。

2.重要原因是美对华实行歧视性出口管制对华出口管制是一把“双刃剑”,出口管制政策在对美国工业产生危害的同时,也在许多方面削弱了其出口竞争力,导致对中国出口下降。

3.直接因素是全球化产业转移所导致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把其在国内已经丧失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由此形成了中国从这些国家和地区进口原材料及零配件等,在国内进行加工组装然后出口到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加工贸易格局。

亚太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使得美国减少了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增加了从中国的进口,从而韩、日等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呈下降态势,中美顺差连年攀升。

4.中美贸易逆差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对美国的大量顺差来自货物贸易。

而美国在服务贸易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是世界服务贸易最发达的国家,提供的服务以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

5.对华的直接投资掩盖中美贸易逆差随着美国对华市场投资的不断向纵深发展,通过在华投资的子公司的出口而不是由美国直接对华出口将会造成美国对华出口数额的进一步减少。

中美贸易逆差分析

中美贸易逆差分析

山东科技大学《国际贸易地理》课程论文中美贸易逆差分析班级国贸09级4班学生姓名管菀柳学号 200901061604摘要:中美贸易关系在两国经济关系中居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中美两国不仅仅在经济上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军事,艺术,文化交流上,同样也有着紧密联系。

中国和美国自1972年实现关系正常化,1979年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在此期间,虽然双方贸易增长很快,但由于基数低,从贸易总额上看是很少量的。

按美国商务部统计,1972 年双边贸易总额为0.92亿美元。

1978年双边贸易总额为11.45亿美元,7 年间双边贸易增长率为1145%,年均增长23%。

关键字:中美贸易;储蓄与投资;产业结构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逐渐增强,同时西方社会又遭到了08年次贷危机的打击,中国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

特别是最近几年,国际上甚至出现G2的说法,中国经济已经渐渐的强大起来。

中美贸易关系在两国经济关系中居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中美两国不仅仅在经济上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军事,艺术,文化交流上,同样也有着紧密联系。

中国和美国自1972年实现关系正常化,1979年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在此期间,虽然双方贸易增长很快,但由于基数低,从贸易总额上看是很少量的。

按美国商务部统计,1972 年双边贸易总额为0.92亿美元。

1978年双边贸易总额为11.45亿美元,7 年间双边贸易增长率为1145%,年均增长23%。

而到了21世纪,中美双边贸易额飞速增长,中国已成为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而美国已成为中国出口商品最大的海外实销市场。

随着贸易额的不断增加,两国的贸易摩擦也就越来越多。

一、中美贸易逆差现状根据中国海关统计,1993年以来,中美贸易之间美国开始出现逆差,1993年逆差额为63亿美元,2009年逆差额为1142.6亿美元,2009年的逆差额是1993年的18.1倍。

期间仅有2001年和2009年两年逆差额较上一年有所缩小,其余年份逆差额一直以较大的幅度增长。

数学建模中美贸易摩擦定量分析

数学建模中美贸易摩擦定量分析

数学建模中美贸易摩擦定量分析
数学建模可以帮助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的定量影响。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经济模型来量化中美贸易摩擦对两国经济的影响。

这可以通过建立供求模型、投入产出模型或者其他适用的经济模型来实现。

我们可以利用数学方法来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对两国贸易量、贸易结构和贸易价格的影响。

我们可以使用数学模型来计算中美贸易摩擦对两国进出口量的变化情况,并预测未来的趋势。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数学方法来测算中美贸易摩擦对两国贸易价格的影响,以及对两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程度。

数学建模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对其他方面的影响,比如就业、消费和经济增长等。

通过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我们可以定量评估中美贸易摩擦对这些方面的影响程度,并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数学建模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定量分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运用数学方法和经济模型,我们可以客观地评估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支持。

这样的定量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美贸易摩擦的本质,并为解决问题提供有力的依据。

中美贸易逆差

中美贸易逆差

中美贸易逆差中美贸易逆差一直以来都是中美两国经贸关系中的一个热点话题。

贸易逆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商品和服务净出口额少于净进口额,也就是说进口大于出口。

中美贸易逆差是指中国对美国的商品和服务净出口额少于净进口额的情况。

这一巨大的贸易逆差一直以来引发了中美两国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讨论。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中美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

一方面,中美之间的经济结构差异是导致贸易逆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生产和加工中心,具有庞大的制造业底蕴和劳动力资源优势,这使得中国的出口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美国作为全球经济体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具备强大的消费能力和进口需求,这进一步拉动了对中国商品的需求。

这种供求结构不平衡导致了中美贸易逆差的存在。

其次,中美贸易逆差对双方经济和全球经济体系产生的影响值得深入探讨。

对于中国来说,贸易逆差意味着中国更多地出口了商品和服务,通过贸易顺差获得了外汇储备,这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然而,贸易逆差也暴露了中国经济结构的问题,即依赖外需的出口主导型经济。

对于美国来说,贸易逆差意味着更多的中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这会削弱美国本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造成就业岗位的流失。

从全球经济体系的角度来看,中美贸易逆差也会导致全球贸易体系不平衡,并对全球贸易和金融稳定产生重要影响。

解决中美贸易逆差问题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中美两国共同努力。

一方面,中国应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商品和服务的质量和附加值,减少对低附加值产品的依赖。

另一方面,美国可以采取减少贸易壁垒、放宽对华出口限制、鼓励本土创新等措施,以增加对中国的出口,并且增加对中国市场的开放程度。

此外,中美两国还可以通过谈判和协商解决贸易争端。

两国应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世贸组织的改革,建立更加公平和开放的全球贸易体系,为中美两国和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最后,中美贸易逆差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涉及到政治、安全和战略等多个层面。

论中美贸易逆差的成因、影响及其对策,不少于1000字

论中美贸易逆差的成因、影响及其对策,不少于1000字

论中美贸易逆差的成因、影响及其对策,不少于1000字中美贸易逆差是指中国对美出口商品与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的比例不平衡,导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而美国对中国则呈现贸易逆差的状况。

中美贸易逆差的形成原因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贸易结构的不对称性。

中国为发展中国家,主要将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技术水平不高的产品出口至美国,而美国则主要将技术含量高、品质要求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出口至中国。

2.美国人民消费习惯。

美国消费市场需求不断增加,需求量不断增大,美国人不断消费,这就早产生了进口商品需求,其中一部分为中国所制造的产品。

3.人民币汇率问题。

人民币是中国货币,国际上普遍认为人民币存在低估情况,从而使中国出口商品价格过低,出口收益过高,进口商品价格过高,进口成本过高。

中美贸易逆差对两国经济和政治带来不同的影响:1.贸易逆差增加了美国的失业率,使美国国内雇主很难和中国国内企业竞争,增加了美国一些产业的劳动力成本。

2.中美贸易逆差增加了中国的货币储备,但也存在汇率风险,而且中国政府需要将购买的美债投资回美国经济中。

3.另外,贸易逆差增加了中美之间的争议,对两国之间的军备竞赛也另增加了不必要的压力。

针对中美贸易逆差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推动双边贸易平衡,降低贸易逆差。

加强中美贸易往来的平衡性,从而推动贸易平衡发展。

2.加强经贸合作,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

中国应加强技术研发和现代化,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以提高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扩大中国市场的开放度,促进内需增长。

中国应促进内需增长,推进产业升级,加强政策引导,扩大国内市场的开放度,降低企业生产的成本。

4.探索多元化的贸易渠道,拓展市场空间。

中国应探索多元化的贸易渠道,发展市场多元化,减少对美国出口市场的依赖,开拓其他世界市场。

综上所述,中美贸易逆差在两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需要双方共同努力解决。

只有通过双方的努力,才能缩小和最终消除中美贸易逆差,实现两国的共同发展和长久的繁荣。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问题与解决方案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问题与解决方案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问题与解决方案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问题日益突出,这已成为两国关系中一个重要的经济议题。

本文将探讨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贸易逆差问题的原因1.1 出口和进口结构的差异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主要源于两国商品出口和进口结构的差异。

中国以制造业为主,大量低成本劳动力的投入使其在制造业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因此对美国的出口一直保持着相对的优势。

而美国则更加侧重于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对于中国的进口需求则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产品上。

1.2 汇率问题人民币的币值问题也是导致贸易逆差的原因之一。

多年来,美国一直指责中国操纵汇率,使得人民币低估,从而使中国的出口产品更具有竞争力。

这也对美国造成了贸易逆差。

1.3 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长期以来困扰中美经贸关系的问题。

美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准入条件和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感到不满,这也摩擦了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

二、解决方案2.1 加强贸易谈判中美双方应加强对话与沟通,通过贸易谈判找到解决贸易逆差问题的途径。

双方应共同努力,推动建立更加开放和公平的贸易体制,避免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干扰。

2.2 促进市场开放中国应继续推进市场开放,降低对外投资和贸易的壁垒,为美国企业提供更多的商机和机会。

同时,美国也应对中国市场进行更加全面和公正的评估,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

2.3 推进汇率机制改革中国应加快汇率机制改革的步伐,逐步实现人民币的市场化和自由化。

这将有助于解决人民币汇率问题,减少贸易逆差。

2.4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了改善中美经贸关系,中国必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中国应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加大对违反知识产权的行为打击力度,保护创新和创造力的权益。

2.5 加强合作与交流中美两国应加强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这将有助于促进双方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创新,实现互利共赢。

三、总结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问题不仅仅是两国经贸关系中的一个争议点,也涉及到两国之间的经济利益和国际经济秩序的调整。

中美服务贸易逆差:演进、原因与对策研究

中美服务贸易逆差:演进、原因与对策研究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贸易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60中美服务贸易逆差:演进、原因与对策研究游安南 丁典 曹园园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辽宁沈阳 110036摘要:目前,中美贸易摩擦日益严重,美国针对中国多种商品强制征收报复性关税。

其中,发展服务贸易减少中美服务贸易逆差,甚至改逆差为顺差是面对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的一个较好的解决途径。

本文首先基于1999年到2017年中美服务业贸易相关数据,从传统贸易核算和增加值贸易核算角度入手,分析中美服务贸易逆差的演进过程。

然后列出影响逆差的因子,通过实证检验得出各影响因子的影响程度大小。

最后在实证检验基础上对如何发展中国服务贸易,缩小中美服务贸易逆差给出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中美服务贸易;贸易逆差;影响因子;实证检验远东地区带来了更多的建设资金和发展机遇。

总而言之,我国对俄罗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金融支持主要集中在合作项目投资领域,通过对其自由港和贸易区建设的促进来注入更多发展资金,其次,也通过亚投行的成立为经济走廊和物流体现建设带来了更为广阔的融资平台和更大的资金规模。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优化金融支持的建议(一)加强与各国金融联系,提升亚投行国际影响力“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推进沿线国家及地区间的经贸往来是势在必行的,同样的,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内,我国的或直接或间接的资金投入固然有效果,但长期来看,我国应积极加强与各国之间的金融联系,让更多的国家及地区参与其中,分摊金融风险。

同时,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作为推动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金融机构,也应提升自身实力和资金规模,吸引更多国家的参与,从而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国际间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为广阔的融资平台和更具规模化的资金来源。

(二)加强对融资项目审查,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在对外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环节,各金融投资组织和部门应当加强对各建设项目的审查,尽量精确地考察在该国该地区进行具体项目的资金需求、建设成本以及资金回收期限等多方面因素,在给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更多融资渠道的同时,也应保障金融资金的合理利用及资金投入的经济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基于统计分析方法的中美贸易逆差模型的构建Construction of Sino-US Trade Deficit Model Based on StatisticalAnalysis作者姓名:赵东明工程领域:计算机技术学号: 40909127指导教师:孟军完成日期: 2013年3月21日大连理工大学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作者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内容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其他已申请学位或其他用途使用过的成果。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愿意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学位论文题目:基于统计分析方法的中美贸易逆差模型的构建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大连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摘要由于研究中美贸易宏观问题时,需要的数据来源于各不同的国家、相同国家的不同部门,或者来源于一些不同的国际组织,这一般需要研究人员查询大量的文献资料来整理这些数据,中美贸易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就是让研究人员把自己整理出来的数据都添加到中美贸易系统中,聚集众多研究人员的力量,实现这些数据的共享和利用。

个别人收集的数据有可能存在指标遗漏或者数据缺失,但利用中美贸易系统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由于中美贸易系统的需要各种用户根据规定的权限,通过网络对数据进行操作和利用。

所以中美贸易系统选择B/S 模式。

中美贸易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中国在中美贸易中存在很大的顺差,如果能够实现建立美中贸易逆差形成原因的数学模型,能为解决中美贸易中出现的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解决方案。

所以我们一方面建立中美逆差模型,另一方面说明中美贸易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为了实现建立美中贸易系统中逆差形成原因的具体模型,我们首先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中美贸易系统中的各种变量进行初步筛选,剔除与美中贸易逆差无关的变量;接下来采用主成分分析,把影响美中贸易逆差的众多存在线性相关的变量降纬为线性无关的影响因子。

以因子为自变量,以美中贸易逆差为因变量,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关于美中贸易逆差形成原因的数学模型,但此模型假设检验没通过,不能在实际中应用。

根据现实经验,美中贸易逆差一定受降纬后线性无关的影响因子的影响,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数学模型一定存在,另一方面,利用曲线回归分析我们发现因变量对每个影响因子的偏导数存在,最后利用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美中贸易逆差的估计模型。

关键词:美中贸易逆差;中美贸易系统;数学模型基于数据挖掘的中美贸易系统研究与实现Construction of Sino-US Trade Deficit Based on Data StatisticalAnalysisAbstractWhen you study on macro issues of Sino-US trade, need the same data comes from various different countries, the different departments of the country, or from a number of different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 order to collect the data, the researchers need to check a lot of literature。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the Sino-US trade system design is to allow researchers to sort out their own data are added to the Sino-US trade system。

Forces gathered many researchers, sharing and use of these data. The data collected by the individual person may exist indicators omissions or missing data, but the use of the China-US trade system can be a good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Due to the needs of various users of the Sino-US trade system under the authority of the provisions of the operation and use of data through the network. Sino-US trade system to select the B / S mode.The core problem of the Sino-US trade is that China has a great surplus in the Sino-US trade, if we can achieve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US-Sino trade deficit ,it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policy solution scheme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 Sino-US trade. So we establish Sino-US deficit model, another indicate o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ino-American trade system.In order to achieve the specific model of the US-Sino trade deficit, we use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filter the variables and eliminate variables tha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US-Sino trade deficit; Next, we use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o reduce the Linearly independent variable dimension and achieve impact factor of linear correlation.We take the impact as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the US-Sino trade deficit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We use th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establish the US-Sino trade deficit mathematical model, but the model hypothesis test did not pass, can not be applied in practice.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the US-Sino trade deficit must be affected by the impact factor of linear correlation, so we can think that the mathematical model must exist. On the other hand, we found that the partial derivative of the dependent variable for each impact factor exists by curve regression analysis, so we use Multivariate non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establish the estimate model of US-Sino trade deficit.Key Words:Sino - US Trade Deficit; Sino-US Trade System; Mathematical Model- II -大连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现状 (1)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2)2 相关技术 (4)2.1 国际贸易与贸易差额 (4)2.1.1 国际贸易 (4)2.1.2 国际贸易统计指标 (4)2.1.3 贸易差额的产生 (5)2.1.4 贸易差额的影响 (5)2.2 统计分析 (5)2.2.1 统计分析的定义 (5)2.2.2 统计分析方法的内容 (6)2.2.3 统计分析方法的步骤 (6)2.2.4 统计分析方法局限 (7)2.3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 (7)2.3.1 灰色关联度分析 (7)2.3.3 主成分分析模型及作用 (10)2.3.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预测方法及模型 (12)2.3.5 曲线回归分析方法及模型应用 (14)2.3.6 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及模型应用 (15)3 中美贸易系统和中美贸易逆差模型的设计 (16)3.1 系统的需求的分析 (16)3.1.1 系统的应用范围 (16)3.1.2 系统的功能需求 (17)3.1.3 系统的性能需求 (19)3.2 系统的设计 (19)3.2.1 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 (19)3.2.2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19)基于数据挖掘的中美贸易系统研究与实现3.2.3 系统结构设计 (20)3.2.4 数据库设计 (22)3.3 中美贸易逆差模型的设计 (22)3.3.1 中美贸易逆差模型设计的基础 (22)3.3.2 中美贸易逆差模型的设计 (22)4 中美贸易逆差模型的实现 (24)4.1 系统的实现和功能 (24)4.1.1 用户登陆 (24)4.1.2 系统管理 (25)4.1.3 数据管理 (25)4.1.4 数据查询 (26)4.1.5 数据利用 (27)4.2 常用的统计分析软件 (29)4.2.1 SPSS统计分析软件 (29)4.2.2 灰色建模软件 (29)4.3 数据的预处理与分析 (29)4.3.1 数据的获得 (29)4.3.2 数据的整理 (31)4.3.3 数据的筛选 (32)4.3.4 影响中美贸易不平衡综合因素的提取 (38)4.4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构建模型及抛弃 (43)4.4.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预测方法及模型假设 (44)4.4.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预测方法及模型建立与抛弃 (44)4.5 利用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构建模型 (44)5.2.1 曲线回归分析方法对变量1Z和2Z分析 (44)5.2.2 美中贸易逆差估计模型建立 (47)结论 (49)参考文献 (51)附录A 中美贸易系统部分代码节选 (5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57)致谢 (58)- IV -大连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59)大连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1 绪论中美贸易中有很多问题,其核心问题就是美国不断指责中国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不断操纵汇率,导致中美贸易出现失衡状况和使得美国社会中存在大量失业等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