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三大改造从同仁堂看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合集下载

第5课 三大改造(练习)-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同步精品(0001)

第5课  三大改造(练习)-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同步精品(0001)

第5课三大改造一.选择题1.够级亦称“打够级”,发源于山东青岛的一种扑克牌的玩法,采用方法多“打百分”或“争上游”,重视组员团队之间的合作。

据此,这一游戏可能源于()A.社会主义总路线提出B.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C.农业生产合作化开始D.“大跃进”开展【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故材料中“打百分”或“争上游”可能源于社会主义总路线提出,A项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开展都是社会主义总路线提出之后,都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失误,排除B和D 项;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开始是1953年,排除C项。

2.改造的消息传来时,对同仁堂的震动很大,经理乐松生经过反复考虑,认识到:“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历史潮流,不可违背。

”而且合营后,自己仍任经理,生活待遇也不错,因此决定,同仁堂带头改造。

材料中提到的改造是指()A.合作社B.公私合营 C.合作化D.公社化【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改造”“同仁堂”“经理乐松生”“合营”等关键信息可知,题干反映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公私合营的方式。

从1954年开始,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

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

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B项正确;三大改造中在农业、手工业方面采取走合作化道路的方式,组织农民、个体手工业者加入生产合作社,排除AC项;.1958年党和国家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农村创办人民公社,片面追求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排除D项。

3.有学者认为,三大改造“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3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学们好!1953-1956年的中国,如果什么进方传来锣鼓声,那么多半是因为“公私合营”了。

中国在全国工商业者基本普遍拥护下圆满地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者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道路。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怎样实现的?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第三个知识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下面,我们从三点来了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后,“剥夺剥夺者”使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变成人民的财产,这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基本原则。

但如何剥夺,马克思、恩格思曾经设想过暴力没收和和平赎买这两种方式,恩格斯说:“我们决不认为,赎买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容许的;马克思曾向我讲过他的意见:假如我们能赎买下这整个匪帮,那对于我们是最便宜不过了。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也曾设想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对资产阶级进行和平赎买,认为这对无产阶级是最有利的事情。

但遗憾的是后来俄国资产阶级选择了国内战争的反抗方式,列宁的设想未能实现。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设想,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的方针。

第一次成功地实现了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

所谓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但是同学们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无产阶级有偿购买的生产资料,是本属于我们的,却被资产阶级剥夺占有了。

现在无产阶级翻身作主人后,要拿回我们自己的生产资料,但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为了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为了发挥民资产阶级中大多数人的知识、才能、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我们不采取暴力没收的方式取回我们的生产资料,而是赎回来,在一定年限内将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给资本家的方式赎回。

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历史《三大改造》

历史《三大改造》
有了党中央的指示,乡亲们找到了前进 的方向,全县、全乡迅速掀起了加入合作社 的高潮,刘国范也积极响应号召,和23户 贫农加入了本村的生产合作社,准备大干一 场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方式
第5课 三大改造
农民踊跃报名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第二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5课 三大改造
第二单元
经过
农业合作 化开始时实行 自愿互利的原 则,通过典型 示范逐步推广。 经历了由农业 互助组、初级 农业生产合作 社到高级农业 生产合作社三 个阶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5课 三大改造
第二单元
原因
①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 复和发展。
1950年,刘老汉的生活又有了巨变,让他更 加喜出望外,会是什么事情呢?
土地改革,终于能够得到梦寐以求的属 于自己的土地了!
这件事情会使全村人的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
全村的父老乡亲都动员起来, 丈量田地,分牲畜、分农具,干 劲儿十足地的在自己的土地上辛 勤劳作!到了秋天,丰收的喜悦 让刘国范一家乐开了怀!
第二单元
1949年 笑逐颜开
人物档案
姓名:刘国范 出生日期:公元1890年 祖籍:河北遵化市西留村乡 职业:农民,雇农出身,家境贫 寒,靠给地主家做长工维持生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他翻身解放
刘国范的经历
第二单元
人物档案
解放前 地主的长工
新中国成立 翻身解放
土地改革 有了自己的土地
三大改造中,刘国范会遇到什么困难,是怎样应对的?他 的生活会变的怎么样呢?
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5课 三大改造
刘老汉的第三件烦心事儿
第二单元

第5课 三大改造

第5课 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公有制。
课堂小结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公有制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随堂训练
1.1956年中国很多农村的农民群情振奋,
B 他们正在积极申请加入什么组织( )
A.农业生产互助小组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2.同仁堂是驰名中外的商标品牌。如果你要 考察当年有关其公私合营的概况,你必须
A 查阅哪一阶段的历史资料( )
A.1953—1956年 B.1956—1966年 C.1949—1953年 D.1945—1949年
1966年后,同仁堂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工商改造有创举
私有制
公有制
“我是一个资本家,但是我首先是一个 中国人。……(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 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人 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荣毅仁
天津盛锡福帽厂实行公私合营
1956年19156月年工底,商对界资代本表主义乐工松商生业的向社毛会泽主东义改送造喜基报
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
毛主席亲自主持编写了如何办合作社的书,这使农业合作化在 1955年进入了高潮。到了1956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合作 社,农业合作化基本完成。
1952年1957年农业发展柱状图
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定义: 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进行工业生产
和生活用品生产的活动。
公私合营:
企业

国家所有 (公有)
合作
资本家所有 (私有)
赎买
同仁堂的公私合营
同仁堂的商标
同仁堂的新貌
变化一: 公私合营后,同仁堂企业面貌大改观。

案例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重大历史意义

案例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重大历史意义

公私合营前后的北京同仁堂案例呈现:提起同仁堂,家喻户晓,它是我国久负盛名的中医药企业,始创于清康熙八年,距今已有330多年的历史。

北京解放前夕,同仁堂的经营状况十分危急,只能勉强度日。

1949年3月,同仁堂成立国药业基金工会,乐松生任总经理,通过不断学习,他对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商业政策有了基本认识,坚信个人在政治上、企业经营管理上必须紧紧依靠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重要决策听取职工意见。

在后来的“五反运动”中,同仁堂也经受了考验,经过审查核实,被评为基本守法户。

同仁堂作为民族工商业,有其代表性,而所经营的中药又是人民生活所需。

因此.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与关怀。

彭真市长亲自支持乐松生开展中医药研究,开发新品种的工作,并成立了中药提炼厂。

在党的关怀下,同仁堂在解放后有了很大发展,工人生活稳定,而且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1953年,同仁堂盈利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职工福利奖、资方股息分红四部分分配。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党适时地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北京市积极响应,很快制定了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具体措施,并召集在京民族工商业者召开工商业联合大会,会上,同仁堂总经理乐松生积极发言,拥护总路线。

会上,市地方工业局拟选同仁堂这个国药大户首先进行试点,为全行业合营扩展影响,奠定基础,积累经验。

这一变革,不能不引起同仁堂乐氏家族的震动。

他们因将失掉生产资料占有权、企业,现统治权和企业利润分配权。

这是切肤之痛。

乐松生先生做为当时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对其家族已经经营了200多年的同仁堂药店面临着抉择。

经过反复思考,他深感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历史潮流不可违背。

同时也看到,共产党和职工群众仍让自己做同仁堂的总经理,生活待遇不薄,这是对自己的信任和期望,因此必须听党的话,走社会主义道路。

于是他毅然决定同仁堂带头实行公私合营。

在这次代表大会上,乐松生当选为工商联执行委员,推动了同仁堂实行公私合营的进程。

示例: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示例: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示例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案例一同仁堂的新生提起同仁堂,家喻户晓,它是我国久负盛名的中医药企业,始创于清康熙八年,距今已有330多年的历史。

北京解放前夕,同仁堂的经营状况十分危急,只能勉强度日。

1949年3月,同仁堂成立国药业基金工会,乐松生任总经理,通过不断学习,他对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商业政策有了基本认识,坚信个人在政治上、企业经营管理上必须紧紧依靠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重要决策听取职工意见。

在后来的“五反运动”中,同仁堂也经受了考验,经过审查核实,被评为基本守法户。

同仁堂作为民族工商业,有其代表性,而所经营的中药又是人民生活所需。

因此,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与关怀。

彭真市长亲自支持乐松生开展中医药研究,开发新品种的工作,并成立了中药提炼厂。

在党的关怀下,同仁堂在解放后有了很大发展,工人生活稳定,而且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1953年,同仁堂赢利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职工福利奖、资方股息分红四部分分配。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党适时地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北京市积极响应,很快制定了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具体措施,并召集在京民族工商业者召开工商业联合大会,会上,同仁堂总经理乐松生积极发言,拥护总路线。

会上,市地方工业局拟选同仁堂这个国药大户首先进行试点,为全行业合营扩展影响,奠定基础,积累经验。

这一变革,不能不引起同仁堂乐氏家族的震动。

他们因将失掉生产资料占有权、企业管理统治权和企业利润分配权。

这是切肤之痛。

乐松生先生作为当时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对其家族已经经营了200多年的同仁堂药店面临着抉择。

经过反复思考,他深感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历史潮流不可违背。

同时也看到,共产党和职工群众仍让自己做同仁堂的总经理,生活待遇不薄,这是对自己的信任和期望,因此必须听党的话,走社会主义道路。

于是他毅然决定同仁堂带头实行公私合营。

在这次代表大会上,乐松生当选为工商联执行委员,推动了同仁堂实行公私合营的进程。

案例同仁堂的新生PPT课件

案例同仁堂的新生PPT课件
第10页/共18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同仁堂已经走向世界,走向新的辉煌,现已拥有境内、 外两家上市公司, 连锁门店、各地分店以及遍布各大商场的店中店六百余家,海 外合资公司、门店20家,遍布21个国家和地区,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第11页/共18页
当代的北京同仁堂中药店门面
第12页/共18页
在同仁堂的影响下,全市私营国药业,于1956年1月13日被北京市政府批准备 全行业公私合营。15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 乐松生代表北京市工商界同业登上天安门城楼,手捧巨大喜信光荣地向毛泽东、刘 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报喜。
第8页/共18页
首都各界庆祝北京市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
教学建议 教学目的
透过中国老字号同仁堂药店的公私合营过程,展现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的伟大成就,充分认识我国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是适时的和成功的。
注意事项
同仁堂在公私合营前后的发展变化。
第1页/共18页
事实介绍
北京同仁堂中药店家喻户晓,久负盛名,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在党的政策引导下,同仁堂在第十三代传人乐松生的带领下,积极拥护过渡时 期总路线,在北京率先实现公私合营,从根本上改变了同仁堂的经营危急状况, 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同仁堂的率先垂范对北京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起到重要的推 动作用。
第14页/共18页
历史启示
以乐松生为典型的进步民族资本家的所作所为,在 推动整个民族资产阶级接受改造过程中,起着显著的 积极作用。这种作用是共产党员和工人阶级中的积极 分子起不了的。
第15页/共18页
同仁堂公私合营前后的变化,有力地证明了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改造政 策的正确性,正如后来邓小平所指出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取 得,“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工人阶级执行了毛泽东同志根据我国情况制定 的马克思主义政策,同时,资本家阶级中的进步分子和大多数人在接受改造方面 也起了有益的配合作用。”

社会主义改革中的同仁堂

社会主义改革中的同仁堂

一九五四年
一九五五年 同仁堂经理乐松生在中南海受到 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一九五六年 乐松生经理代表北京工商界在天安门城 楼向毛泽东主席、刘少奇主席、周恩来总理递交北京市 私营企业全面实行公私合营的喜报。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在北京召开。9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部) 公布。 五四宪法进一步规定:“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 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 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五四宪法公布的时候,已经建立了人民民主的国家。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起,在进行民主改革运动的同步, 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并处在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时期。作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保障我国国家统一和社会 进步的法制基础的五四宪法,既然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政 治环境下诞生,因此就必定会鲜明地表现出当年20世纪中 期时代性,即中国正处在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时期 。
1956年 4月28日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 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 花齐放、百家争鸣,应该成 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 艺术的方针。 同年乐松生被选为北 京市人大代表,并出 任北京市副市长。历 任全国一、二、三届 人大代表,全国工商 联副主任委员。 9月15日中共八大是在中国共 产党已经执政,中国的生产 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基本完成的形势下召开的。
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同仁堂
关于同仁堂
发展
一六六九年 (清康熙八年)乐显 扬创办同仁堂药室。之后一直由乐 氏家族代代相传承 一七二三年 (清雍正元年)由皇 帝钦定同仁堂供奉清宫御药房 用药,独办官药,历经八代皇帝, 历时188年 。 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一九四八年
乐氏第十三代传人乐松生接任同仁堂经理 同仁堂率先实行了公私合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建勋 中国经济周刊 2019-09-30 期刊
(1)根据材料判断,建国后政府对于私营企业的态度?
扶持,帮助同仁堂签订销售合同
(2)同仁堂这个私营企业与建国前相比有什么变化? 业务变多,繁忙,销售额增加
在国家的扶持下,同仁堂像中国其他中药企业一样, 彻底摆脱了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模式,简单的手工操作 逐渐被机械化、半机械化的设备所替代。结果是素 以“质高价昂”知名于世的北京同仁堂成药,在公私 合营后连续几次降价,成为质高价廉的产品,受到了 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公私合营之后,同仁堂企业的改变有哪些?
工人增加,规模扩大、生产总值增加。
。 乐松生代表北京市工商界同业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
1956年底,国家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 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变革。 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
——李建勋 中国经济周刊 2019-09-30 期刊
(1)乐松生为什么对共产党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保护政策
将信将疑呢?
参考答案:不了解国家的具体政策,这种“保护政 策”对家族企业会有什么影响。
建国前的同仁堂虽然有190余名职工,但是做药的工 人也就40多个,解放以后,尤其是1950年、1951年, 政府不仅没有没收同仁堂的财产,反而加大了对民 族资本家的扶持,帮助同仁堂和全国合作总社等签 订了销售合同,40多个工人一下子就忙不过来了。
长春吉大附中力旺实验中学 刘洋
——孙洪群 公私合营前后同仁堂 北京党史 2000-07-05 期刊
在实行公私合营之后,同仁堂的乐氏家族的收入如何?
分红超过过去的两倍,收入增加。
1953年1月,我在同仁堂工作,月收入能买180斤小米。 而“四马分肥”后,我的工资开到了每月62.5元,而当 时的小米是每斤一毛三,我的工资合480斤小米。收入 只是一方面,公私合营后的工人们有了“主人翁”的 感觉,干劲十足。以前再怎么样也是给东家干活儿,公 私合营后,我们就是给自己干活儿了。
——李建勋 中国经济周刊 2019-09-30 期刊
国家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是什么? 公私合营
在国家扶持之下,同仁堂在哪些方面出现了什么变化?
生产模式:变为机械化。价格:质高价廉。
1953年后,同仁堂盈利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 金、工人福利费、资方股息分红四个部分,即所 谓“四马分肥”乐氏家族所分红利超过过去红利 两倍。
一些人分到了土地,但许多条件限制了农业的发展 1.缺牲畜、种子、化肥等 2.使用的是落后的生产工具 3.劳动力不足 4.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疾病死亡等问题
1.卖地,土地买卖,农民因各种原因被迫出卖分得的土 地,则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2.借债,富裕户向贫困户放债,农民陷入贫困边缘。
集体所有,按劳分配。土地﹑耕畜﹑大型农具等 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取消了土地报酬,实行按 劳分配的原则。
——李建勋 中国经济周刊 2019-09-30 期刊
公私合营后工人的收入有何变化?心里上有何变化?
公司效益好了,工人的收入亦翻了番。 在国企中你工作,有了主人翁心理。
1949年到1959年10年间,同仁堂的职工从
增加到
其中460多人是纯工人,生产总值也
从1948年的
增加到了1959年的
——李建勋 中国经济周刊 2019-09-30 期刊
——李建勋 中国经济周刊 2019-09-30 期刊
(1)建国前的同仁堂遇见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解放战争、药品的销量很低。
早在北平解放前夕,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组织就把 未来共产党对民族工商业的保护政策送到乐家了 ,但是乐家人对政策将信将疑,乐松生为此还去了 天津他自己名下的达仁堂当了副职,以静观北京 的变化。
二、手工业的改造
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
三、私营企业——从“同仁堂”看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人物档案
口述者:李建勋 原同仁堂药店经理、支部书记。 1934年生,18岁到同仁堂工作, 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同仁堂 公私合营及发展全过程。
始创于康熙八年(1669年) 创始人:乐显杨
1948年解放军围城打仗,当时的同仁堂虽然名 气大,但是因为战争的缘故销售量并不高。我 记得当时的统计显示,1948年同仁堂的年生产 量为16万元(旧币),销售额只有30万元(旧币 ),销售情况并不太好。
八大附中力旺实验中学 刘洋
一、农业改造(1953——1956)
3亿人,要分7亿亩土地和 300万头耕畜,人均 可分得耕地多少亩?多少人可分得一头牲畜?
7÷3≈2.3(亩) 300 0000 ÷3 0000 0000 = 0.01(头/人) 1 ÷ 0.01 = 100 (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