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学案
高三物理复习: 抛体运动教案

课题:抛体运动教学目标1、掌握平抛运动、斜抛运动的概念,研究方法。
2、掌握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应用。
3、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方法处理实际生活中的曲线运动问题。
教学重难点1、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应用;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方法。
学情分析一轮复习是针对考纲中要求进行,抛体运动是每年高考的重点与难点,综合了力与运动的相关知识,需要学生复习的东西非常多,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
教学过程(四个环节:问题导学问题研讨问题深入问题总结)教学内容教法学法设计二次备课(手写)平抛运动1.定义: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的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2.性质:平抛运动是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曲线运动,其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3.平抛运动的条件:(1)v0≠0,沿水平方向;(2)只受重力作用。
4.研究方法: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5.基本规律(如图所示)(1)速度关系(2)位移关系课前基础简要回顾平抛运动的分解方法与技巧(1)如果知道速度的大小或方向,应首先考虑分解速度。
(2)如果知道位移的大小或方向,应首先考虑分解位移。
(3)分解方法:沿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1.飞行时间:由t =2h g知,时间取决于下落高度h ,与初速度v 0无关。
2.水平射程:x =v 0t =v 02hg,即水平射程由初速度v 0和下落高度h 共同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
3.落地速度:v =v 2x +v 2y =v 20+2gh ,以θ表示落地速度与x 轴正方向间的夹角,有tan θ=v y v x =2ghv 0,所以落地速度只与初速度v 0和下落高度h 有关。
4.速度改变量: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内的速度改变量Δv =g Δt 相同,方向恒为竖直向下。
5.两个重要推论(1)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如图3所示,即x B =x A2。
(2)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一时刻,设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则tan θ=2tan α。
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专题二(第3讲)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课件

(视为质点)通过OB段时,得知战机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
线运动,所用时间为t,则战机离开B点的速率为( )
A. x
B. y
t
t
x2 y2 C.
t
x2 4y2 D.
t
【解析】选D。战机的运动轨迹是抛物线,当水平方向
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竖直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
直线运动,则战机到达B点时的水平分速度大小vx=
2.如图所示,船从A点开出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直线AB到达对岸,若AB 与河岸成37°角,水流速度为4 m/s,则船从A点开出 的最小速度为 ( ) A.2 m/s B.2.4 m/s C.3 m/s D.3.5 m/s
【解析】选B。设水流速度为v1,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 v2,船沿AB方向航行时,运动的分解如图所示,当v2 与AB垂直时,v2最小,v2 min=v1sin 37°=2.4 m/s,选 项B正确。
(1)认清合速度和分速度。明确与杆或绳相连的物体相 对地面实际发生的运动是合运动。 (2)速度分解方法:绳(杆)端速度一般分解为沿绳(杆) 方向的速度和垂直于绳(杆)方向的速度。绳(杆)两端 沿绳(杆)的方向上的速度大小相等。
【新题速训】 1.“蛟龙号”在下潜过程中遇到水平方向海流的作用, 若水平方向的海流速度越大,则“蛟龙号”( )
【新题速训】1.据悉,我国已在陕西省西安市的阎良机
场建立了一座航空母舰所使用的滑跳式甲板跑道,用来
让飞行员练习在航空母舰上的滑跳式甲板起飞。如图所
示的AOB为此跑道纵截面示意图,其中AO段水平,OB为
抛物线,O点为抛物线的顶点,抛物线过O点的切线水,OB
的水平距离为x,竖直高度为y。某次训练中,观察战机
高中物理第一章抛体运动第2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教学案教科版必修2(new)

第2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物体的实际运动为合运动,物体同时参与的几个运动为分运动。
2.将几个运动合成为一个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将一个运动分解为几个运动叫做运动的分解。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3.合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与分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间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一、位移和速度的合成与分解1.合运动与分运动小船渡河时,同时参与了垂直于河岸的运动和沿河岸顺流而下的运动,这两个运动叫分运动,实际的运动叫合运动.2.位移的合成与分解(1)位移的合成:由分位移求合位移。
(2)位移的分解:由合位移求分位移.(3)位移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速度的合成与分解(1)合运动与分运动对应的时间是相同的。
(2)速度的合成与分解也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分运动错误!合运动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基本法则与意义(1)基本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2)意义:物体实际参与的曲线运动可转化为两个方向上的直线运动来处理。
1.自主思考—-判一判(1)合运动位移、速度、加速度等于各分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的代数和.(×)(2)合运动位移、速度、加速度与各分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间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一个物体,同时参与的两个分运动方向必须相互垂直。
(×)(4)合运动的时间一定比分运动的时间长。
(×)(5)合运动和分运动具有等时性,即同时开始、同时结束。
(√)2.合作探究——议一议(1)有些物体的运动较为复杂,直接研究它的运动很难,甚至无法研究,那么,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进行研究?提示:把物体的运动分解为几个较为简单的运动进行研究。
(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为什么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提示: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其实都是对物体的位移、速度或加速度进行合成与分解,而它们都是矢量,所以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微风吹来,鹅毛大雪正在缓缓降落,为寒冷的冬天增加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试问雪花在降落时同时参与了哪两个方向上的运动?图1.2。
高中物理 第2章 抛体运动 第1节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教案第二册物理教案

第1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学习素养·明目标】物理观念:1.知道什么是曲线运动,知道曲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2.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掌握速度与合外力方向与曲线弯曲情况之间的关系.3.初步认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科学思维:经历竹筏过河运动轨迹的研究过程,体会其中所用的数学方法.一、认识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曲线运动.如水平扔出的飞镖、绕地球运动的卫星的运动等.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即它的加速度的方向)跟物体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3.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为沿曲线在该点的切线方向.4.曲线运动的运动性质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时刻在变化,因此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二、生活中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合运动与分运动的概念如果一个物体同时参与了几个运动,那么物体实际发生的运动就是这几个运动的合运动,这几个运动就是物体实际运动的分运动.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运算法则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实质上是对描述运动的物理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遵从矢量运算法则.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力一定不为0. (√)(2)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力一定是恒力.(×)(3)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力一定与速度的方向垂直.(×)(4)竹筏的水平速度、竖直速度与实际速度三者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5)竹筏沿河岸方向的位移、垂直于河岸方向的位移与实际位移三者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6)水流速度增大时,竹筏到河对岸的时间变短.(×)2.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一定变化的物理量是( )A .速率B .速度C .加速度D .合力B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沿切线方向,由于曲线在各点切线方向不同,故物体在做曲线运动的过程中速度的方向一定变化,但速度的大小即速率不一定变化,由于速度是矢量,方向变了,速度就改变了.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与速度不共线,但合力可以是恒力,加速度可以恒定.综上所述,B 正确,A 、C 、D 错误.]3.关于合运动、分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合运动的位移为分运动位移的矢量和B .合运动的位移一定比其中的一个分位移大C .合运动的速度一定比其中的一个分速度大D .合运动的时间一定比分运动的时间长A [位移是矢量,其运算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A 正确;合运动的位移可大于分位移,也可小于分位移,还可等于分位移,B 错误,同理可知C 错误;合运动和分运动具有等时性,D 错误.]曲线运动的理解(1)从运动学角度来理解: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2)从动力学角度理解: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具体有如图所示的几种形式.2.极限法分析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如图所示,质点由A 点运动到B 点做曲线运动,由平均速度公式知曲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时间t 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所以物体由A 点运动到B 点的平均速度为v =l AB t,方向由A 指向B .随着时间取值的减小,由图可知时间t 内的位移方向逐渐向A 点的切线靠近,当时间t →0时,位移由割线变为切线,位移方向即为A 点的切线方向,故在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方向即为A 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即A 点的切线方向.3.判断曲线运动轨迹的方法分析曲线轨迹时应注意三点:凹向、弯曲程度与轨迹位置.曲线上某点处合力的方向在曲线上该点的切线的哪一侧,曲线就向哪一侧弯曲;曲线上某点的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小,则曲线轨迹弯曲越厉害;曲线轨迹必定夹在a 、v 方向之间.【例1】 如图所示,物体以恒定的速率沿圆弧AB 做曲线运动.下列对它的运动分析正确的是( )A.因为它的速率恒定不变,故做匀速运动B.该物体受的合外力一定不等于0C.该物体受的合外力一定等于0D.它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有可能在同一直线上B[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速度方向时刻在变,故物体做变速运动,A错误;物体做变速运动,具有加速度,故所受合外力不等于0,B正确,C错误;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外力与速度方向不共线,所以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可能在同一直线上,D错误.]关于曲线运动轨迹问题的三个结论(1)速度方向与轨迹相切.(2)合力(加速度)的方向指向轨迹凹侧.(3)运动轨迹总是在合力(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之间.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可能做曲线运动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D.物体在变力作用下有可能做曲线运动ACD[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这里合力并未限定是变力还是恒力.物体可以受一个力,也可以受多个力,所受力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所以A、D正确,B错误.物体加速度方向与合力方向一致,所以C 正确.]2.翻滚过山车是大型游乐园里的一种比较刺激的娱乐项目.如图所示,翻滚过山车(可看成质点)从高处冲下,过M点时速度方向如图所示,在圆形轨道内经过A、B、C三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A点时的速度方向沿AB方向B.过B点时的速度方向沿水平方向C.过A、C两点时的速度方向相同D.圆形轨道上与M点速度方向相同的点在AB段上B[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该点的切线方向.由此可得翻滚过山车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方向如图所示.由图判断B正确,A、C错误.用直尺和三角板作M点速度方向的平行线且与圆相切于N点,则过山车过N点时速度方向与过M点时速度方向相同,D错误.]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不管是运动的合成还是分解,其实质是对运动的位移s、速度v和加速度a的合成与分解.因为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所以求解时遵循的原则是矢量运算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2.互成角度的两个直线运动的合成分运动合运动两个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沿合加速度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初速度v1和v2的矢量和为v,加速度a1和a2的矢量和为a)v和a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v和a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1)当小船的船头始终正对对岸行驶时,它将在何时、何处到达对岸?(2)要使小船到达河的正对岸,应如何行驶?多长时间能到达对岸?(sin 37°=0.6) 思路探究:解答本题可按以下思路进行:船头正对河岸时v船⊥v水―→航线垂直河岸时v合⊥v水―→由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解析](1)因为小船垂直河岸的速度即小船在静水中的行驶速度,且在这一方向上小船做匀速运动,故渡河时间t=dv船=2005s=40 s,小船沿水流方向的位移l=v水t=3×40 m=120 m,即小船经过40 s,在正对岸下游120 m处靠岸.(2)要使小船到达河的正对岸,则v 水、v 船的合运动v 合应垂直于河岸,如图所示,则v 合=v 2船-v 2水=4 m/s经历时间t =d v 合=2004 s =50 s. 又cos θ=v 水v 船=35=0.6,所以θ=53°. 即船头与岸的上游所成角度为53°.[答案] (1)40 s 后 在正对岸下游120 m 处靠岸(2)船头与岸的上游所成角度为53° 50 s小船渡河问题(1)小船渡河时间仅与河宽和船沿垂直于河岸方向上的速度大小有关,与河水流动的速度无关.(2)小船渡河问题,多是求渡河最短时间或是渡河最小位移,需牢记这两类渡河问题的解题关键:①船头与河岸垂直时渡河时间最短.②船随水向下游运动速度与水速相同.③船的合速度与河岸垂直时能到达正对岸.3.如图所示,红蜡块能在玻璃管的水中匀速上升,若红蜡块从A 点匀速上升的同时,使玻璃管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红蜡块实际运动的轨迹是图中的( )A .直线PB .曲线QC .曲线RD .无法确定B [红蜡块参与了竖直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水平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两个分运动,由于它在任一点的合速度方向是向上或斜向右上的,而合加速度就是水平向右的加速度,它与速度方向之间有一定夹角,故轨迹是曲线.又因为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曲线总向加速度方向弯曲(或加速度方向总是指向曲线的凹侧),故选项B 正确.]4.一条河宽为L =900 m ,水的流速为v =50 m/s ,并在下游形成壮观的瀑布.一艘游艇从距离瀑布水平距离为l =1 200 m 的上游渡河.(1)为了不被冲进瀑布,游艇船头指向应如何航行速度最小,最小值为多少?(2)在(1)的情况中游艇在河中航行的时间为多少?[解析] (1)为了不被冲进瀑布,而且速度最小,则游艇的临界航线OA 如图所示.船头应与航线垂直,并偏向上游,最小速度等于水的流速沿垂直于航线方向的分量,由几何关系可得sin α=35,故α=37°,船头与河岸成53°角并指向上游,v min =v ⊥=v sin α=35v=30 m/s.(2)在(1)中情况下,游艇在河中航行的时间为t=OAv∥=OAv cos α=37.5 s.[答案](1)船头与河岸成53°角指向上游,v min=30 m/s (2)37.5 s1.(多选)如图所示,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沿曲线从A运动到B,这时突然使它所受的力反向,大小不变.即由F变为-F.在此力作用下,物体以后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不可能沿曲线Ba运动B.物体不可能沿直线Bb运动C.物体不可能沿曲线Bc运动D.物体不可能沿原曲线由B返回AABD[物体受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将做曲线运动.力的方向指向轨迹弯曲的一侧,AB曲线向下弯曲,说明力F沿某一方向指向AB弯曲一侧;若换成-F,其方向指向另一侧,故曲线要向上弯曲,物体可能沿Bc运动;如果物体在B点不受力,从B点开始沿Bb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受力不变,则物体可能沿Ba做曲线运动.故此时只有可能沿曲线Bc运动.]2.如图所示,竖直放置且两端封闭的玻璃管内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用红蜡做成的圆柱体,玻璃管倒置时圆柱体能匀速运动.已知圆柱体实际运动的速度是 5 cm/s,θ=30°,则玻璃管水平运动的速度是( )A.5 cm/s B.4.33 cm/s C.2.5 cm/s D.无法确定B[将实际速度v分解如图,则玻璃管的水平速度v x=v cos θ=5cos 30° cm/s=5×32cm/s=4.33 cm/s,B正确.]3.如图所示,在一张白纸上放置一把直尺,沿直尺的边缘放置一块直角三角板.将直角三角板沿刻度尺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同时将一支铅笔从直角三角板直角边的最下端向上运动,而且向上的速度越来越大,则铅笔在纸上留下的轨迹可能是( )A B C DC[铅笔在垂直于直尺方向向上加速运动,沿着直尺方向匀速运动,则铅笔的运动轨迹为曲线,向着加速度方向弯曲,选项C正确,其他选项均错误.]4.跳伞表演是人们普遍喜欢的观赏性体育项目,如图所示,当运动员从直升机由静止跳下后,在下落过程中不免会受到水平风力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风力越大,运动员下落时间越长,运动员可完成更多的动作B.风力越大,运动员着地速度越大,有可能对运动员造成伤害C.运动员下落时间与风力有关D.运动员着地速度与风力无关B[运动员同时参与了两个分运动,竖直方向下落运动和水平方向随风飘动,两个分运动同时发生,相互独立,因而,水平风速越大,落地的合速度越大,但落地时间不变.]。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抛体运动问题学案

2.拋体运动问题一、基础知识1.平抛运动的规律(1)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v x=v0,x=v0t.(2)沿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v y=gt,y=12gt2.2.类平抛运动与平抛运动处理方法相似分解为沿初速度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垂直初速度方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3.平抛(类平抛)运动的两个推论(1)如图甲所示,物体任意时刻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2)如图乙所示,在任意时刻任意位置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则有tan θ=2tan α.二、平抛(类平抛)运动的求解方法1.基本求法把平抛(类平抛)运动分解为沿初速度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垂直于初速度方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研究分运动达到研究合运动的目的.2.特殊求法(1)对于有些问题,过抛出点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将加速度、初速度沿坐标轴分解,分别在x、y 轴方向上列方程求解.(2)涉及斜面和圆弧面的平抛运动的求解方法是建立平抛运动的两个分速度和分位移以及它们之间的几何关系,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三、典型例题考向1 平抛运动基本规律的应用[例1]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7°的斜坡上有一人,前方有一动物沿斜坡匀速向下奔跑,速度v=15 m/s,在二者相距l=30 m时,此人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石块,打击动物,人和动物都可看成质点.(已知sin 37°=0.6,g=10 m/s2)(1)若动物在斜坡上被石块击中,求v0的大小;(2)若动物在斜坡末端时,动物离人的高度h =80 m ,此人以速度v 1水平抛出一石块打击动物,同时动物开始沿水平面运动,动物速度v =15 m/s ,动物在水平面上被石块击中的情况下,求速度v 1的大小.解析 (1)设过程中石块运动所需时间为t对于动物:运动的位移:x =vt对于石块:竖直方向:(l +x)sin 37°=12gt 2 水平方向:(l +x)cos 37°=v 0t代入数据,由以上三式可得:v 0=20 m/s(2)对动物,动物做匀速直线运动:x 1=vt对于石块:竖直方向:h =12gt 2 t =2h g = 2×8010s =4 s 水平方向:h tan θ+x 1=v 1t 代入数据,由以上三式可得:v 1=41.7 m/s答案 (1)20 m/s (2)41.7 m/s考向2 被空间约束的平抛运动[例2] (多选)如图所示,BOD 是半圆的水平直径,OC 为竖直半径,半圆半径为R.现有质量相同的a 、b 两个小球分别从A 、B 两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分别击中半圆轨道上的D 点和C 点,已知b 球击中C 点时动能为E k ,不计空气阻力,则( )A .a 球击中D 点时动能为1.6E kB .a 球击中D 点时动能为1.25E kC .a 、b 两球初速度之比为1∶1D .a 、b 小球与轨道碰撞瞬间,重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1∶1解析 两个小球都做平抛运动,下落的高度相同都是R ,根据R =12gt 2可知,运动的时间为:t =2R g,根据图可知,a 球运动的水平位移为2R ,则a 球的初速度为:v A =2R t=2gR ,b 球的水平位移为R ,则b 球的初速度为:v B =R t =12gR ,则a 、b 两球初速度之比为2∶1,选项C 错误;a 球从A 到D 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E kD =mgR +12mv 2A =2mgR ①b球从B到C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E k=mgR+12mv2B=54mgR②由①②得:E kD=1.6E k,选项A正确,B错误;a、b小球与轨道碰撞前瞬间,竖直方向速度v y=gt,相等,则重力的瞬时功率也相同,即重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1∶1,选项D正确;故选A、D.答案AD四、针对训练1.如图所示,将篮球从同一位置斜向上抛出,其中有两次篮球垂直撞在竖直墙上,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抛出到撞墙,第二次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较短B.篮球两次撞墙的速度可能相等C.篮球两次抛出时速度的竖直分量可能相等D.抛出时的动能,第一次一定比第二次大解析:选A.将篮球的运动反向处理,即为平抛运动,第二次下落的高度较小,所以运动时间较短,故A正确.水平射程相等,由x=v0t得知第二次水平分速度较大,即篮球第二次撞墙的速度较大,故B错误,由v y=gt,可知,第二次抛出时速度的竖直分量较小,故C错误,根据速度的合成可知,不能确定抛出时的速度大小,动能大小不能确定,故D错误,故选A.2.如图,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位于半径为 3 m半圆柱体左端点A的正上方某处,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小球,其运动轨迹恰好能与半圆柱体相切于B点.过B点的半圆柱体半径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则初速度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 )A.553m/s B.4 m/sC.3 5 m/s D.152m/s解析:选C.飞行过程中恰好与半圆轨道相切于B点,知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设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有:tan θ=tan 30°2=36因为tan θ=yx=y32R则竖直位移为:y=34R,v2y=2gy=32gR,所以tan 30°=v y v0联立以上各式解得:v0=332gR=3 5 m/s,故选项C正确.3.如图所示,滑板运动员从倾角为53°的斜坡顶端滑下,滑下的过程中他突然发现在斜面底端有一个高h=1.4 m、宽L=1.2 m的长方体障碍物,为了不触及这个障碍物,他必须在距水平地面高度H=3.2 m的A点沿水平方向跳起离开斜面.已知运动员的滑板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已知sin 53°=0.8,cos 53°=0.6),求:(1)运动员在斜面上滑行的加速度的大小;(2)若运动员不触及障碍物,他从A点起跳后落至水平面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3)运动员为了不触及障碍物,他从A点沿水平方向起跳的最小速度.解析:(1)设运动员连同滑板的质量为m,运动员在斜面滑行的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53°-μmgcos 53°=ma解得a=gsin 53°-μgcos 53°=7.4 m/s2.(2)运动员从斜面上起跳后沿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自由落体公式H=12gt2解得:t=2Hg=0.8 s.(3)为了不触及障碍物,运动员以速度v沿水平方向起跳后竖直下落高度为H-h时,他沿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为Htan 53°+L设他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时间为t′则:H-h=12gt′2Htan 53°+L=vt′解得v=6.0 m/s.答案:(1)7.4 m/s2(2)0.8 s (3)6.0 m/s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最新高中物理高考总复习《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专题讲解课件

()
A.Lsin B.Lcos C.Lcos D.Lsin
sin
sin
cos
cos
【考向一】 动量定理的应用
【例题精讲】
【解析】选D。设滑块的水平速度大
小为v,A点的速度的方向沿水平方
向,如图将A点的速度分解如图所示:
滑块沿杆方向的分速度为vA分=vcosα,B点做圆周运 动,实际速度是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可以分解为沿杆 方向的分速度和垂直于杆方向的分速度,设B的线速度为v′,则 v′=Lω,vB分=v′·cosθ=v′cos(β-90°) = Lωsinβ,又二者沿杆方向的分速度是相等的,
【考向二】 平抛(类平抛)运动的规律 1.图解平抛运动:
【考向二】 平抛(类平抛)运动的规律 2.平抛运动中的二级结论: (1)若物体在斜面上平抛又落到斜面上,则其竖直位移 与水平位移之比等于斜面倾角的正切值。 (2)若平抛物体垂直打在斜面上,则物体打在斜面上瞬 间,其水平速度与竖直速度之比等于斜面倾角 的正切值。
Lsin 即vA分=vB分,联立解得v= cos ,故本题答案为选项D。
【考向一】 动量定理的应用
【强化训练】
1.曲柄连杆结构是发动机实现工作循环,完成能量转换的主要 运动零件。如图所示,连杆下端连接活塞Q,上端连接曲轴P。 在工作过程中,活塞在汽缸内上下做直线运动,带动曲轴绕圆 心O旋转,若P做线速度大小为v0的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 A.当OP与OQ垂直时,活塞运动的速度等于v0 B.当OP与OQ垂直时,活塞运动的速度大于v0 C.当OPQ在同一直线时,活塞运动的速度等于v0 D.当OPQ在同一直线时,活塞运动的速度大于v0
【考向一】 动量定理的应用
【强化训练】
高三物理下册《第一讲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抛体运动》教案、教学设计

-要求:学生需要说明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
4. **小组研究题**: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与抛体运动相关的实际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
-例题:研究篮球投篮时的抛物线轨迹,分析投篮角度、力度与命中率的关联。
1.利用多媒体和实物演示,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空间概念。通过动态图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观察和理解运动合成与分解的过程,特别是在非平行和垂直情况下的运动轨迹,从而突破重难点。
-设想一:设计互动实验,如使用两个小球代表两个分运动,让学生通过手动操作体会合成运动的变化,增强空间感知。
-设想二:运用计算机软件模拟抛体运动,让学生通过调整参数观察运动轨迹的变化,深化对抛体运动规律的理解。
此外,我还将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完成一定难度的练习题。通过课后巩固,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五、作业布置
为了确保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应用,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1. **基础巩固题**:完成课本后的习题,重点是对运动合成与分解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抛体运动基本公式的应用。这些题目旨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基础知识。
2.抛体运动:讲解抛体运动的特点,分析抛体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通过公式推导和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抛体运动的运动方程及其求解方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此环节,我将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何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解决问题?
2.抛体运动中,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运动有何特点?如何求解抛体运动的运动方程?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学案

专题03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构建知识网络:考情分析: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是典型的曲线运动,而处理平抛运动的方法主要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因此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抛运动、圆周运动是每年必考的知识点。
复习中要注意理解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掌握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问题的分析方法,能运用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知识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重点知识梳理:一、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1)速度的方向: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运动的性质: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方向时刻在改变,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3)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或它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2.合外力方向与轨迹的关系物体做曲线运动的轨迹一定夹在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之间,速度方向与轨迹相切,合外力方向指向轨迹的“凹”侧.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遵循的法则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故它们的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1)等时性合运动和分运动经历的时间相等,即同时开始、同时进行、同时停止.(2)独立性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分运动,各分运动独立进行,不受其他运动的影响.(3)等效性各分运动的规律叠加起来与合运动的规律有完全相同的效果 .3.合运动的性质判断⎩⎨⎧加速度或合外力⎩⎪⎨⎪⎧变化:非匀变速运动不变:匀变速运动加速度或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共线:直线运动不共线:曲线运动三、抛体运动1.平抛运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运动轨迹为抛物线.(2)平抛运动的运动时间由竖直高度决定,水平位移由初速度和竖直高度共同决定.(3)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间隔Δt内速度的改变量Δv大小相等、方向相同(Δv=Δv y =gΔt).(4)平抛运动的推论①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如图所示,有x-x′y=v xv y,y=v y t2,x=v x t,联立解得:x′=x2.②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任意位置处的瞬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φ满足tan θ=2tan φ.(tan θ=v yv0=gtv0,tan φ=yx=gt2v0,故tan θ=2tan φ)2.类平抛运动:以一定的初速度将物体抛出,如果物体受的合力恒定且与初速度方向垂直,则物体所做的运动为类平抛运动,如以初速度v0垂直电场方向射入匀强电场中的带电粒子的运动.四、圆周运动1.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物理量 大小 方向物理意义线速度 v =s t =2πr T 圆弧上各点的切线方向 描述质点沿圆周运动的快慢角速度 ω=φt =2πT中学不研究其方向 周期、频率 T =1f =2πr v 无方向 向心加速度 a =v 2r=ω2r时刻指向圆心描述线速度方向改变的快慢相互关系a =v 2r =ω2r =4π2f 2r =4π2r T2=ωv[注意] 同一转动物体上各点的角速度相等,皮带传动轮子边缘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同轴共带) 2.向心力:向心力是效果力,可以由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性质的力提供,也可以由各力的合力或某力的分力提供.3.处理圆周运动的动力学问题的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和圆心;(2)受力分析,进行力的合成或分解,得到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外力;(3)根据题目所求或已知的物理量选用合适的方程:F =m v 2r =mrω2=mr 4π2T 2=ma.【名师提醒】在解决曲线运动问题时,如果是恒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解题(通俗讲就是化曲为直);如果是圆周运动有自己的解法(详细方法见例题部分),如果是变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通常利用能量观点解题典型例题剖析:考点一: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典型例题1】 如图所示,河水流动的速度为v 且处处相同,河宽为a.在船下水点A 的下游距离为b 处是瀑布.为了使小船渡河安全(不掉到瀑布里去)( )A .小船船头垂直河岸渡河时间最短,最短时间为t =b v ,速度最大,最大速度为v max =avbB .小船轨迹沿y 轴方向渡河位移最小、速度最大,最大速度为v max =a 2+b 2vbC .小船沿轨迹AB 运动位移最大、时间最长,速度最小,最小速度v min =avbD .小船沿轨迹AB 运动位移最大、速度最小,则小船的最小速度为v min =av a 2+b2【答案】D.【变式训练1】(2020·潍坊统考)如图所示,河水由西向东流,河宽为800 m ,河中各点的水流速度大小为v 水,各点到较近河岸的距离为x ,v 水与x 的关系为v 水=3400x(m/s)(x 的单位为m),让小船船头垂直河岸由南向北渡河,小船划水速度大小恒为v 船=4 m/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船渡河的轨迹为直线B .小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是5 m/sC .小船在距南岸200 m 处的速度小于在距北岸200 m 处的速度D .小船渡河的时间是160 s 【答案】 B【典型例题2】(2020·兴平市一模)如图所示,一块橡皮用细线悬挂于O 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一、基础知识1.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F 合与v 不共线.2.研究曲线运动的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算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4.合运动与分运动的三个特性:等时性、独立性、等效性.5.特别注意:合运动就是物体的实际运动.二、解决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一般思路1.明确合运动或分运动的运动性质.2.确定合运动是在哪两个方向上的合成或分解.3.找出各个方向上已知的物理量(速度、位移、加速度等).4.运用力与速度的关系或矢量的运算法则进行分析求解.三、典型例题考点1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理解[例1] 如图所示,一块橡皮用细线悬挂于O 点,用钉子靠着线的左侧,沿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斜面向右上以速度v 匀速运动,运动中始终保持悬线竖直,橡皮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则( )A .若θ=0,则α随钉尖的速度v 的增大而增大B .若θ=0,则α随钉尖的速度v 的增大而减小C .若θ=45°,钉尖的速度为v ,则橡皮速度为22vD .若θ=45°,钉尖的速度为v ,则橡皮速度为2+2v解析 若θ=0,则橡皮的运动可视为水平方向随钉尖一起匀速,竖直方向细线的缩短长度等于水平方向细线增加的长度,即竖直方向也做与钉尖运动速率相同的匀速运动,所以橡皮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45°,与钉尖的速度v 无关,选项A 、B 错;若θ=45°,钉尖的速度为v ,则橡皮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为22v ,而在t 时间内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的距离为y =vt +22vt ,即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1+22v ,所以橡皮速度为2+2v ,C 错、D 对. 答案 D考点2 小船渡河问题[例2] (多选)甲、乙两船在同一条河流中同时开始渡河,河宽为H ,河水流速为v 0,划船速度均为v ,出发时两船相距233H ,甲、乙两船船头均与河岸成60°角,如图所示.已知乙船恰好能垂直到达对岸A 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乙两船到达对岸的时间不同B .v =2v 0C .两船可能在未到达对岸前相遇D .甲船也在A 点靠岸解析 将两船的运动分解为垂直于河岸方向和沿河岸方向,在垂直于河岸方向上,两船的分速度相等,河宽一定,所以两船渡河的时间相等.故A 错误.乙船的合速度垂直于河岸,有vcos 60°=v 0,所以v=2v 0.故B 正确;两船渡河的时间t =H vsin 60°,则甲船在沿河岸方向上的位移x =(v 0+vcos 60°)t =2v 0×H vsin 60°=233H.知甲船恰好能到达河对岸的A 点.故C 错误,D 正确.故选B 、D. 答案 BD考点3 关联速度问题[例3] 质量为m 的物体P 置于倾角为θ1的固定光滑斜面上,轻细绳跨过光滑定滑轮分别连接着P 与小车,P 与滑轮间的细绳平行于斜面,小车以速率v 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与滑轮间的细绳和水平方向成夹角θ2时(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P 的速率为vB .P 的速率为vcos θ2C .绳的拉力等于mgsin θ1D .绳的拉力小于mgsin θ1解析 将小车速度沿绳子和垂直绳子方向分解为v 1、v 2,P 的速率等于v 1=vcos θ2,A 错误,B 正确;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θ2减小,P 的速率增大,绳的拉力大于mgsin θ1,C 、D 错误;故选B.答案 B四、针对训练1.关于物体的受力和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在不垂直于速度方向的合力作用下,速度大小可能一直不变B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某点的加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曲线的切线方向C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与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外力作用D .物体受到变化的合力作用时,它的速度大小一定改变解析:选C.物体在垂直于速度方向的合力作用下,速度大小可能一直不变,故A错误;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某点的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而不是加速度方向,故B错误;曲线运动的物体的条件,一定受到与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外力作用,C正确;物体受到变化的合力作用时,它的速度大小可以不改变,比如匀速圆周运动,故D错误.2. (多选)一快艇从离岸边100 m远的河流中央向岸边行驶.已知快艇在静水中的速度图象如图甲所示;河中各处水流速度相同,且速度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A.快艇的运动轨迹一定为直线B.快艇的运动轨迹一定为曲线C.快艇最快到达岸边,所用的时间为20 sD.快艇最快到达岸边,经过的位移为100 m解析:选BC.A、B两分运动为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知合速度的方向与合加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合运动为曲线运动.故A错误、B正确.C、D当快艇速度垂直于河岸时,时间最短,垂直于河岸方向上的加速度a=0.5 m/s2,由d=12at2,得t=20 s,而位移大于100 m,选项C正确、D错误.故选B、C.3. (多选)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两物体a、b,用伸长量不计的轻绳跨接在同一光滑的轻质定滑轮两侧,a在水平桌面的上方,b在水平粗糙桌面上,初始时用力压住b使a、b静止,撤去此压力后,a开始运动,在a下降的过程中,b始终未离开桌面,在此过程中( )A.a的动能小于b的动能B.两物体机械能变化量相等C.a的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两物体总动能的增加量D.绳的拉力对a所做的功与对b所做的功的代数和为零解析:选AD.将b的实际速度进行分解如图:由图可知v a=v b cos θ,即a的速度小于b的速度,故a的动能小于b的动能,A正确;由于有摩擦力做功,故ab系统机械能不守恒,则二者机械能的变化量不相等,B错误;a的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两物体总动能的增加量与产生的内能之和,故a的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大于两物体总动能的增加量,C错误;在这段时间t内,绳子对a的拉力和对b的拉力大小相等,绳子对a做的功等于-F T v a t,绳子对b的功等于拉力与拉力方向上b的位移的乘积,即F T v b cos θt,又v a=v b cos θ,所以绳的拉力对a所做的功与对b所做的功的绝对值相等,二者代数和为零,故D正确.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1.一列动车在10s内以300km/h的速度匀速驶过一段圆弧弯道,此过程中动车桌面上指南针的指针转过了约10°,则该弯道半径约为A.10km B.5kmC.1km D.500m2.导体中的电流是这样产生的:当在一根长度为L、横断面积为S,单位体积内自由电荷数为n的均匀导体两端加上电压U,导体中出现一个匀强电场,导体内的自由电子(-e)受匀强电场的电场力作用而加速,同时由于与阳离子碰撞而受到阻碍,这样边反复碰撞边向前移动,可以认为阻碍电子运动的阻力大小与电子移动的平均速率v成正比,即可以表示为kv(k是常数),当电子所受电场力与阻力大小相等时,导体中形成了恒定电流,则该导体的电阻是()A. B.C. D.3.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菱形由两个等边三角形abd和bcd构成,在三角形abd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在三角形bcd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磁感应强度也为B的匀强磁场.一个边长为L的等边三角形导线框efg在纸面内向右匀速穿过磁场,顶点e始终在直线ab上,底边gf始终与直线dc重合.规定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在导线框通过磁场的过程中,感应电流随位移变化的图象是()A. B.C. D.4.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竖直光滑圆轨道内侧底部静止着一个光滑小球,现给小球一个冲击,使其在瞬间得到一个水平初速度v0,若v0大小不同,则小球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距离底部)也不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如果,则小球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等于B.如果,则小球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小于C.如果,则小球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等于2R D.如果,则小球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等于2R5.如图所示,截面为三角形的木块上放置一铁块,三角形木块竖直边靠在竖直且粗糙的竖直面上,现用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推动木块与铁块一起向上匀加速运动,运动过程中铁块与木块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与铁块间一定存在摩擦力B.木块与竖直墙面间一定存在水平弹力C.木块与竖直墙面间一定存在摩擦力D.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大小一定小于铁块与木块的重力之和6.如图所示,地球绕太阳的运动与月亮绕地球的运动可简化成同一平面内的匀速圆周运动,农历初一前后太阳与月亮对地球的合力约为F1,农历十五前后太阳与月亮对地球的合力约为F2,则农历初八前后太阳与月亮对地球的合力表达式正确的是()A.B.C.D.二、多项选择题7.在t=0时刻向平静水面的O处投下一块石头,水面波向各个方向传播开去,当t=1s时水面波向西刚好传到M点(图中只画了东西方向,其他方向没画出),OM的距离为1m.振动的最低点N距离原水平面15cm,如图。
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_____。
A.t=1s时,O点的运动方向向下B.该水面波的波长为2mC.振动后原来水面上的M点和N点有可能在某时刻速度相同D.t=2s时刻N点处于平衡位置E.t=1.25s时刻M点和N点处于同—水平线上8.如图(a),在xy平面内有两个沿z方向做简谐振动的波源S1(0,4)和S2(0,–2)。
两波源的振动图线如图(b),两列波的波速为2m/s,波长为________m。
两列波从波源传播到点A(8,–2),引起的振动相互________(选填“加强”或“减弱”)。
9.如图所示,粗糙程度均匀的绝缘斜面下方O点处有一正点电荷,带负电的小物体以初速度v1从M点沿斜面上滑,到达N点时速度为零,然后下滑回到M点,此时速度为v2(v2<v1)。
若小物体电荷量保持不变,OM=ON,则()A.小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B.从N到M的过程中,小物体的电势能逐渐减小C.从M到N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小物体先做负功后做正功D.从N到M的过程中,小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电场力均是先增大后减小10.如图所示,一直流电动机与阻值的电阻串联在电上,电动势,内阻,用理想电压表测出电动机两端电压,已知电动机线圈电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10 AB.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小于10 AC.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大于16 WD.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6 W三、实验题11.将20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m/s2的加速度竖直提升4m,求:(1)拉力的大小;(2)该过程中拉力做的功;(3)到达 4m 高处时拉力的瞬时功率.(g 取10m/s2)12.某星球自转周期为T,在它的两极处用弹簧秤称得某物重W,在赤道上称得该物重W′,求该星球的平均密度ρ四、解答题13.如图所示,质量M=0.3kg的小木块放在平台的右端,小木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平台右侧的地面上有一只质量m=0.1kg的玩具青蛙,旋紧发条让玩具青蛙倾斜跳起,在速度水平时恰好到达木块处,青蛙立即抱住木块并趴在木块上,和木块一起滑行s=0.5m后停下,平台到地面的高度h=0.45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小木块和玩具青蛙可视为质点,青蛙抱住木块过程时间极短,不计空气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