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创新教学内在探讨
在美术教学中创新教学理念的探讨

关键词
美术教 学 创 新教 学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 7 6 6 1 ( 2 0 1 3 ) 1 3 . 0 1 1 9 . 0 2
情地用 画笔创造着 美 、 展现着美 , 无拘 无束地发挥 着 自己的豪
情, 这一 活动激 发 了学 生 的创 作兴趣 , 发挥 了学 生的想 象力 ,
些名言 、 警 句或 著名 人物 体育锻 炼 的事例 来 引导学 生加深
对 体育 学 习和 锻 炼 目的 、 意 义 的认识 和 理解 , 明确 体育 参与 的动机 。中学 生 的草率 、 冲动, 可 能会造 成课 堂 纪律 的松散 、 体育 教学 或练 习 的无序 , 还 可能造 成伤 害事 故 , 对此 , 体 育教 学 中教师 要在 尊重 学生 自尊心 的前 提下 , 通 过对学 生 的纪律 要求 、 课 堂常 规 的约束 力和严 格遵 守 比赛 、 游戏 的规 则 , 严 格 执 行练 习的要求 等来培养 他们 的 自制性 品质 , 克 服娇 、 懒、 软、 怕 的不 良习惯 , 养成 自 我 严格 要求 、 不 怕吃苦 的好 品质 , 磨 练 出坚 强、 果断 、 顽 强和坚 忍 的 良好性 格 , 从 而达 到意志 培养 的
一
、
深 蒂 固的需要 , 这就 是希 望 自己是一 个发现 者 、 研 究者 , 而 在 儿 童 的精 神世 界 中, 这 种需 要特别 强烈 。这就 要求教 师 围绕 学 生这一 基本 需要 , 为学生 多提供 创新 的机会 。在美 术教 学 中, 我 常常 开展 一些有 利于 学生创 新 的活 动 。 如“ 用 画笔美 化 我们 的校 园” 活动 , 号 召学生在 教室外 的瓷砖墙壁 上绘 出美 妙 的图画 , 美化 我们 的环 境 。 听 了这个消 息 , 同学们 都高 兴得 一
美术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址一 个 族或 Ⅲ家的 魂 , 源源 断的创新能 力足一个 民族或 家 i 仃 J 发腱 的 础 , f 妇 I l 经济 时代 , 创新 意识显得尤其 重要。在 培养创新人 / I ‘ 的仟 务t l I , 我仃 】 火术 教 育尤其责尢旁 贷。 为美术课 程被 公 认 为足 刘 创 造 的培 养 J } 成 效 的 课 程 之 一 。 但 我 们 得 小 正 视 现 实 。荚术教 育受应 试教 f 『 的影 响, 初t I I 、 商・ f l 的教学 I f I 得小 剑应 有 的 重视 。特别是 一一 偏远地 , 帅资少 、 教学 设施落 后, 课时被其它 学科 抢 占等现象仍然 十分严 承。连 l 小 的荚术课堂质 都难 以保 证, 更 谈不 [ 美术 学, 创新能力 的培养 r。如何改变现状 , 就成为我们美 术教 育者 而临 的难题 。 这样 的现状 下, 本 人联 系这 年 的教学 经验 , 就来 谈淡如何在课堂 中培养学 生的创新能力 , 请 行指 l 美术课 堂中创 新能 力的培 养, 首先从课 堂要质量 传授 荚术 知识 , 提 舟学生 的审荚 能力 , 激发学生 的创新意 识, 这 一 切 的发展 和培养郡 离不开学生在 课堂 【 } l 的积 极参 与和思维 的表 现 ,能提 高学生 的学 习必趣 , 足提 高美术课 堂质 的父键 。 学生天性爱玩 。如果我们一味地在教 室里进 行枯燥的 々业技能 的训 练, 教学效果就会并巧成拙。我们荚术教师就必须从满足学生需要 的角度 去 设计课堂教学 。教 模式 中尽蠡 [ 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设计, 尽 避 免 课堂 的沉 闷 、 形式 的 一 , 使学生在 了很多 紧张 、 严肃的语文 、 外语 等课 后, 能在精神上得到允满趣味和高雅 的艺术亭 受。这就迫使我 们上积极研 究教学理论 , 变换教学方式 , 尽醚利用学校 现钉的教学资源及 动态资料 或 学 仁 共同制作教具等 , 让学生积极参与 , 多种形式相结合 , 慢慢 培养起 学生 的学习兴趣 。学生没有兴趣 的课堂当然就没有课 堂质 城可 击 ‘ 。 二、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 给学生是 培养创 新能力的关键 在我们 日前 的学校教 行中 , 师生人 际关系普遍 在着教师 f I 心主义 和管理 主义倾 向 , 严重地剥 夺 了学 , 的 自主件 , 抑制 了学 生个性 一 仓 4 造 力 的发展 。去 了 解、 尊 重学 生 的需 求 和愿 , 改变 教学 以教师为 I } 1 心的 模式 , 是 我们 每一位 教师应努 力探 索 与尝 试的 。作 为美术 教师 , 我 们必 须从满足学 生 要 的角度 出发 , 从 学生的角度 去设计课堂教 学。教学模 式 中能体现学生 主体性 的教学 设计 , 创造 自由的课堂环境 。允许 鼓励学 生大 胆地 、 别 出心裁地 表现 我 , 使学 生积极参 与教学活动 , 从参 与过程 巾尝试 、 去发现 、 体验、 感悟 , 扶得新 知识。经营 一个 充满活力 的课堂 。 应 成 为我们教 师的 目标。 三、 学 生 想像 力 的 诱导 与 推 动是 培 养创 新 能 力 的动 力 要创新 , 离小 开想像。想像 魁人类特有的一1 种精神活力。学生只有 具备 r 丰富的想像力 , 才 创新的动力 。在教学 中注 承学生的想像力同样 蘑要 。如我t 学生去临摹 一 名家 的作 品, 不要求 每 一 张都去 完整地 临
如何让美术课教案更加生动有趣?

作为一名美术老师,我们的使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要让学生感到美术课程的魅力和趣味性。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们不够专注、缺乏兴趣等问题。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让美术课教案更加生动有趣,我们需要探寻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务实、真实设计课程美术教学最基础的是图形的构成和画面的表现力。
作为老师,我们应尽力让课程设计成简单、实用的实践性教案。
让课程与生活中或时下热门事件有所关联,设计一些可实践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帮助他们掌握需要学习的知识。
例如,我们可以以季节变化为主题,让学生用不同的画笔、形态,画出不同季节的马路、树木、草地等。
或者,以日常生活为主题,让学生表现不同人和物,比如表达亲情、友情、爱情等等。
通过真实性、实用性的课程设计,让学生感到美术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现实意义,增加学生的担任心。
二、开导视觉学生,提高艺术鉴赏力无论是美术画面的构图、色彩运用、还是线条的应用,都需要能够观察和理解。
可是,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项困难的任务。
我们需要关注孩子们学习的目标,协助他们进行思维,研究美术鉴赏,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水平,通过内在的感悟来表达自己。
通过开展对图像设计的创意思考、色彩鉴赏、美术历史的学习、艺术品学习等教育内容,让学生对艺术的形式和内容有一定程度的指导和了解,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欣赏艺术。
这样,孩子们就可以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现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并且促进孩子们的创意,让孩子们更加爱上美术。
三、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注重乐趣和学习的融合由于美术学习有一定的抽象性,我们需要在教学中让学生更加感到乐趣。
只有当学生觉得美术课很有趣,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
我们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来增加课堂生动性,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加深他们的印象。
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组织小组创作作品,并邀请父母来参观,赞美和表扬他们的劳动成果。
我们还可以组织生动有趣的美术博物馆参观活动,让家长和老师一起带领学生观看、欣赏了解历史上著名的艺术品。
对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有关问题的思考

在 各 种 电教 媒 体 中 ,投 影 最 为 普及 ,操 作 又 简 单 又 便 易 , 作 过 程 和 成 本 也 很 低 , 且 , 激 发 学 生 学 习兴 趣 十 制 而 对
分 有 效 。 此 , 影 就 成 为许 多教 师在 教 学 美术 课 中 经 常 使 因 投 用 的 电教 媒 体 。我 国 著 名 特 级 教 师 于漪 曾 说 :课 的第 一 锤 “
维普资讯
对 美 术 教 学 中 如 何 培 养 学 生 仓I 精 神 J 新 有 关 问 题 的 思 考
慕 东升
( 凉 师 范 学 校 平 甘 肃 平 凉 740 ) 4 0 0
培 养 创 新 精 神 、 践 能 力是 素 质 教 育 的 重 点 , 是 美 术 予 们 几 乎 把 生 活 中 的 一切 都 画遍 了 ,无 限 丰 富 的 大 干 世 界 实 也 新 课 标 的灵 魂 。 实 素 质 教 育 , 进 学 生 德 、 、 、 、 的 又 给 孩 子 们 无 穷 的 遐 想 和 千 变 万化 的丰 富 感 受 ,而 每 个 兴 落 促 智 体 美 劳
兴 趣 ~美 术 欣 赏 能 力 ” “ 维方 法 ” 及 思 等方 面 人 手 , 养 学 生 我 们 不 能 扼 杀 孩 予 们 天 真 的 童 心 、 象 力 、 造 力 。 我 们 要 培 想 创
如 何 引 起 学 生 的 创 新 兴 趣
、
苏 联 教 育 家苏 霍姆 林 斯 基 曾说 过 : 人 的 心 灵 深 处 , 在 都 指 导 等 等 , 利 于每 个 孩 子 对 世 界 感 受 的 独 特 发 挥 。 原 则 以 其
儿 童 天 生具 有 表 达 自己感 情 和 感 受 的欲 望 ,极 大 多数 要 敲 在 学 生 心 灵 上 , 起 他 们 思 维 的火 花 , 像 磁 石一 样 , 激 或 孩 子 都 喜 欢 画 画 , 欢 表 现 自 己 , 们 要 善 于引 导 孩 子 把 在 把 学 生 牢 牢 地 吸 引 住 。 的确 , 用 电教 媒 体 创设 好 的开 头 , 喜 我 ” 运 生 活 中 的真 切 感 受 , 画 画的 形 式 表 现 出 来 。 面 向 生 活 . 用 孩 能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美 术 的 兴 趣 ,使 学 生一 开 始 就 能 点 燃 思 维
基于小学美术课创新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探讨

基于小学美术课创新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探讨摘要:小学美术课创新教学的目的是开发学生的感受力、拓展和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和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形成和造就学生的智慧,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但是根据本人查阅的大量资料发现,当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对于创新与学生能力的培养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本人结合多年从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际,探索出小学美术课创新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教学学生能力一、美术兴趣与爱好的培养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教师,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动力,儿童走在街上,总喜欢问着问那,在成人的眼里,是孩子幼稚的表现,有的家长觉得孩子的问题很可笑,很不可思议,这其实是孩子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正是在这种好奇和探索意识在懵懂中孕育着未来创新的胚芽。
遗憾的是,儿童的这种创新意识还未萌发之际就遭到扼杀,通过调查发现,小学低段的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年级越高对美术的兴趣降低。
传统教学活动以“告诉”的方式造成学生被动的接受。
小学美术课创新在培养学生的兴趣过程主要是让学生主动的学习,发现问题,深入研究,通过美术学习的过程找到其他学科学习的兴趣,大胆的阐述自己的观点、看法、原因和理由。
人类的探究活动源自人的好奇心,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好奇心是人们探究发现新事物的内在驱动力。
小学阶段正是儿童好奇心和探究意识孕育的萌芽期,寻找答案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把对方视为平等的对话者和合作者,因为师生关系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常常发现对美术感兴趣的学生首先会先喜欢美术教师,然后接受美术,得到教师的表扬时,孩子对美术的兴趣更加浓厚,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绝对的服从教师,惧怕教师,表面上的害怕和尊重,往往具有一定的反抗意识,只有教师具有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卓越的能力等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与佩服。
良好的教学艺术,和蔼可亲的态度,学生会从心里尊重信任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增加接受和掌握知识的主动性,并很快将这种意识转化为行动,促进学生知识、智力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创新教学方法初探

1新课标下小学美术教学的基本理念 1 . 1 . 强调 人文素养与美术素 养的结合。 使学生形成基本 的美术素养。新 时期 的小学美术学 习不 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 , 而是一种文化学习 , 更注重培 养学生 的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 。实施义务教 育阶段 的美术教 育, 必须坚信 每个学生都具有学 习美术的能力 , 都 能在他们不 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 的发展。美术课 程应适应素质教育 的要 求 , 面向全体学生 , 以学 生发展为本 , 培 养学 生的人文精 神和审美能力 , 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 的形成 , 促进 他们全 面发 展奠定 良好 的基础。 小学美术教育不 同于专业美术教育 , 它为 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 ; 注重使学生在美术学 习的过程 中, 逐 步体会美术学 习的特征 , 形成基本 的美术素养和学 习能力 , 为 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1 . 2 .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 的兴趣。 新课程理念强调培养学生学 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 基本动力之一 。 学生的学习兴趣一部分来 自学生 自身 , 一部分 来 自外在刺激 , 另一部分则来 自教师的激发与调动。 教学 中应 充分利用外在 的直观刺激 ,并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 内在的学 习兴趣 , 使学生学得轻松 自如 , 教师教得游刃有余 。发挥美术 教学特有的魅力 ,使课程内容与不 同年龄 阶段 的学生的情意 和认知特征相适应 ,以活泼多样 的教学 内容呈现和丰富多彩 教学方式 , 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强调学生 自主探究学 习 , 合 作互动学 习 , 强调情感体 验 , 注重学 习的过程 , 注重跨 学科学 习, 通过美术课程 内容与学生 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 , 强 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 面的作用。 1 . 3 . 培 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美术课最重要 的任 务就是要激发 引导 孩子们 的想象力 , 孩子们最大的乐趣也在于幻想 ,每一个 孩子 的心都是一个充 满幻想和想象的神奇世界 。 教师 的教学应着眼于童心 的释放 , 鼓励儿童好奇心的张扬 , 如 自由 自在 的户外写生 , 丰富多彩 的 手工制作 、 形象思维启动等 , 都能激发孩子们 用 自己的画将神 奇 的童心世界表现出来 , 使想象力得到发展。 2 . 新课标下 的小学美术创新方法 2 . 1 . 营造氛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 活动是在宽松 , 无拘无束 中进行 的 , 让学生敢 说 、 敢 做。教师 的宽容 、 期待 、 激励是孩子们创新至关重要的诱 发因 素。教学中要打破教师教什么 , 学生练什么的陈 旧模式。根据 教学 目的 , 师生共 同商量教学手段 、 方法 , 以达到全体参与 , 共 同提高。例如 : 在上《 泡泡飞呀飞》 这一课 时 , 可 以让学生亲 自 动手用洗衣液 、 洁洁灵等材料作为吹泡泡 的原液 , 学生们很快 融人 了课 堂情境 中, 把一堂 以往只是画画的美术课 堂 , 变成又 动手 、 又动脑 、 又游戏 、 又绘画 。学生更乐 于接受新 知 , 寓教于 乐, 这种教育形式学生非常喜欢 。把愉快教育融入惯穿课堂 ,
美术创新教育新尝试论文

美术创新教育的新尝试江泽民同志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
”因此,需要有一个能体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
活动教学就具有突出的特点和明显的优越性。
所谓活动教学,主要指: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的,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变革、改造活动对象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题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实践活动。
一、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被动变主动卢梭早就提出:对学生”不要叫他这样、那样的学问,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那些学问。
”传统的美术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处在被告诉、被灌输、被教导的学习地位上,他们的学习活动缺乏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例如:在美术技能训练中教师只是告诉学生采用某种技法作画,而不讲明为什么采用这种技法,因此就造成学生”照猫画虎”“依样画葫芦”的教学效果。
活动教学就是把学生的”被动”变”主动”,在课堂上尽可能让学生”唱主角”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在教学设计上,尽量做到操作性、具体化,充分利用游戏等形式采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我在教《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欣赏》一课时,将整个教学以游戏的形式来进行。
整个教学过程分成四个步骤:第一步:”准备阶段”——提前让学生在课下搜集有关故宫、天坛的资料,而我也准备了许多有关故宫、天坛的挂图和幻灯片,并把挂图张贴在教室墙上,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气氛。
第二步:”探索阶段”——学生分成小组,自学,整理书本上的知识和课外的资料。
而在这个阶段我只起一个组织者和”顾问”的作用。
第三步:”活动阶段”——学生充当”导游”的角色,带领我们大家去故宫游览。
整个过程学生的兴趣都很浓,都在积极参与,并且还很好地利用挂图和幻灯片。
整个过程,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第四步:”总结阶段”——这个阶段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让学生感到通过这样的自主学习能获得成功,才会让他们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获得新的更大的成功。
浅谈小学美术课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意与灵感

浅谈小学美术课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意与灵感摘要:在美术教学中,只要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引导他们把握正确的创作方法,进而鼓励他们大胆创作,允许他们奇思妙想,孩子们的灵感被激发,内在潜力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一幅幅让人赞叹不已的作品就会奇迹般地出现在他们笔下,丰富的色彩,富于个性的线条与形象,让我们惊喜,让我们雀跃。
因而,我们在美术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及他们瞬间爆发的灵感。
关键词:灵感;创造力;生活;多媒体课件一、关注生活,创作热情的激发新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要求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的思维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具有将创新观念化做具体成果的能力。
所以,我在教学中构筑了孩子籍以创作灵感的感悟源――多媒体课件,激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有表现的欲望和创作的冲动。
在我教学《我的老师》一课时,我设计许多方案,最后决定采用多媒体教学。
当我点击鼠标,一张张美丽的图案出现在孩子的眼前,有线描的,水彩的的,国画的——孩子们个个大声地惊叹,并在心中激起创作的冲动。
我再引导:这么美丽的画是从生活中的人物想象出来的,我们也可以把自己生活中看到过的事物经过自己的想象画下来,自己想怎么表达就怎么画。
同时给学生以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学会积极认真的思考总结,画出自己心中已有的形象,孩子画得兴奋,画得自由。
通过多媒体来引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气氛、组织了课堂,营造了一个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当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时,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就更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发挥。
二、利用媒体,创作方法的引导每一个人都有一颗好奇心,对于新鲜事物的探究,想发现其中奥秘,这出于人的本能。
一个人如果对某种事物有了好奇心,他就可以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保持清晰的感知,激发丰富的创新动力。
创新不完全等于奇思妙想,海阔天空,只有遵循一定的艺术规律和法则,才能创作出富有美感的新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课创新教学内在探讨
结合美术课堂教学来谈一谈如何点燃孩子的艺术火花,让学生对美术课产生兴趣、爱上美术课堂。
对于学生来说兴趣则是推动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
学生一旦对于某科学科有了兴趣,他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上课时也会注意力集中。
孔子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自己所教学科像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学生。
的确,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也是发展和开发学生智力潜能的契机。
一、精彩的导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
新课导入是上好每门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小学美术课尤为重要。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导入的精彩、成功,对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反之如果导入的不理想或者失败,那势必会影响整个教学过程。
因此很多老师都很重视新课的导入,但如果导入的方式单一,方法千篇一律,或者导入的时间过长,同样会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厌倦之感。
这时,我们的教师不妨多动动脑筋,多采取一些灵活多变的导入方式,使我们的学生对美术课永葆兴趣。
二、寻找创作中的兴趣源泉
我在教学“铅笔淡彩风景”一课时,发现有很多学生的作业上出现了多次抹擦的痕迹,还有学生在下面小声地自言自语:“我不画了,我不会画!”我感到很奇怪,明明刚才一个个兴趣盎然呢。
于是,我把一个小男孩找来,问他为什么不画了,他指着自己只画了几笔的风景画告诉我,不知道这个画那里,不知道那里画什么。
这时,我才突然领悟:创作源于生活!没有生活中的接触与观察,学生怎么画?连最基本的风景布置都不知道,难道我还能要求学生凭空来设计、想象吗?创造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对已有知识经验的综合运用和提高。
生活中处处有美,艺术家就善于从生活中捕捉。
而孩子们还不是艺术家,他们如同一头刚刚学习捕食的小狮子,还必须在母狮的循循善诱下学习捕获的方法,掌握捕获的时机。
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潜在的能力需要教师的引导、开发,以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从生活中捕捉到美,产生对美的表现欲望,以达到创造美的目标。
三、激起创作的兴趣
美术这门学科,从总体上看是大多数学生喜欢的科目。
但具体到上好每一节课,和学生对这节课有没有兴趣、感情有多深、持久性有多长,就要看老师如何调动各方面的因素激起学生创作的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跨度相对大些。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般跨越两个层面。
低年级与中高年级的学生除了对色彩的敏感具有共同性,低年级的学生注重于涂鸦和想象,高年级则偏重于设计和制作。
而电教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在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实践的操作中搭起过渡的桥梁。
它声形并茂,色彩艳丽,生动直观,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使他们进入情境,让学生留恋、向往。
再次,我们的教材中,有不少课题需要学生走出教室,实地写生。
如果教师只在教室里讲,该画哪些、那些部分是画面需要的、哪些不需要等等,这样的闭门造车,不如让学生去实地走走,了解树木、房屋的形态,感受一下小巷两边的商店、理发店、小饭店、电线杆、行人。
尽管是往日熟悉的地方,然而,现在要学生用画家的眼光去感受它,感觉生活一下子就变成一幅完整的画。
学生在走进环境感受生活的过程中,感悟能力增强了,绘画能力也提高了。
我们在指导儿童创作的过程中,尽量让儿童作为画画的主体,让他们去发现生活的乐趣,画他们最想画的事物,老师只能是事先作一些启发式的引导,让儿童自己去想象,然后老师再作一些修正式的补充,这样能让他有一种成就感,树立自己的信心。
有了自信,孩子就不再畏难;有了自信,孩子就敢画了;有了自信,孩子就可以描绘自己的生活;有了自信,想象的翅膀就可以自由飞翔,创作出精彩的一幕。
四、设悬念、寻新奇。
设悬念让学生去想去找,给学生创造一些新奇的故事、趣闻、形象画面等。
总之,我们要不断地探索,结合工作实际,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设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兴趣,设法组织学生课堂学习美术的注意力,激发和培养他们对美术这一学科的兴趣爱好,使学生感到快乐,课堂是快乐的天堂,课是一种享受,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这样就能达到提高美术教学效果的目的。
作为学生走上美术创作之路的启蒙者,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用真诚的心去点亮孩子心灵的苍穹,燃起艺术的火花,使他们在人生的这段行程中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激发兴趣,展示自己的才华。